高校设计素描教学

2024-06-01

高校设计素描教学(共12篇)

高校设计素描教学 篇1

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中,素描是不可或缺的,它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在造型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素描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点、线、面等基本艺术语言的锻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都得到提高,能够把握物象的形体比例、结构动态、质感量感、明暗关系和节奏韵律。借助素描教学,既可以建立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培养基本素质、树立正确的造型思维和创造方法,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可以说,素描是一切设计艺术的基础。

目前,我国各大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模式基本是传统素描,它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侧重造型能力与审美效果的素描教学体系。但是,随着后工业社会文化的到来与信息网络时代的挑战,设计相关产业的生产方式及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学者指出:在当前的设计教学中“计算机制作早已取代了手工艺时代,视觉形式的创造取代了单纯的造型能力,图像的摄取、复制与繁衍过剩以至于泛滥,缺乏创造性的信息被淹没,导致设计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行业在呼唤创造性的激情和睿智。对于行业基础知识来说,问题绝不在于能否‘复制’一个对象,而在于是否创造性地产出信息”。许多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也都意识到,脱胎于传统绘画的素描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艺术设计教学所需,更因为存在课程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陈旧、表现形式单一、与后续专业课程脱节等问题为学生所诟病。因此,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已成为众多设计类专业院校的共识。

一、艺术设计专业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

设计素描与传统绘画素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毋庸赘言,我们主要来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首先是训练目的不同,传统素描运用线条、明暗、透视与虚实等造型手法,通过对物象的观察与表现,提高学生的观察与表现能力,目的在于对基础造型能力的训练和画面艺术效果的表达,在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同时强调审美价值,具有人文特征。而设计素描的训练则更强调实用性,重点在于表达设计师的意图与思维符号。它借助了传统素描的一些技法与形式,但却强化了平面意象、空间结构、解构重组和视觉联想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设计活动中有效地运用素描这种载体,来传达、转化、记录自己在设计实践中的理念和构想。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不同,在素描教学过程中,传统素描教学内容通常为石膏几何体训练、静物组合训练、石膏像训练、人物训练,循序渐进地进行逐步深化学习。而设计专业素描的训练内容必须结合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工业设计专业要侧重形体造型结构,环境艺术专业要侧重空间分割。教学内容要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需要,灵活使用各种实物模型与图片资料,采取打散、重组、夸张、变形的多种练习手段,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

再者,表现方法的不同。在传统素描教学活动中,基本以教师统一讲授绘画经验、讲解示范技法和各专业学生课堂接受指导与训练,统一描摹教具、再现对象为主,以画面视觉效果的表现为目的,以明暗层次为手段,充分生动地体现出物象的体积感、质感、空间氛围及丰富的细节层次。设计专业素描的专业性决定它要以理解、分析、表达物象的结构为最终目的,主要使用明确、简洁的线条来表现形体结构关系,不刻意强调明暗光影。而且,设计专业素描对比例、尺度与规格的要求特别尤为严苛。这些都是传统绘画素描和设计专业素描的区别。

二、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改革与探讨

设计专业素描教学虽然只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一个部分,但却是培养一名优秀设计师的开端,因此,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开发和设计意识的增强都需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以为,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改革可以从教学模式的改进、设计意识的开发和表现媒介的拓展三个方面展开,三者互相补充成为整体的课程知识体系。

第一,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素描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可以在发挥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如工业设计的素描课应安排多画产品构件的速写,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表现形体、比例、结构、造型的方法与规律。有了结构基础,进而按产品设计效果图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艺术处理,这样的效果图才经得起推敲。同时,在教具选择和摆放构图上应打破常规,我们在教学中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静物,比如:关联性事物组合、体量类似物组合、高差异体组合等。可以打破这样的组合,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摆放方式,如悬挂、堆积、遮挡、包扎等多种形式进行随机性摆放,并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进行物体的选择。素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在现代社会多元化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个性不同,发现每一个人的创造潜能,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和观念融入到训练中,使原来被动学习变成主动互动式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第二,在素描教学中注重设计意识的开发和构想能力的训练。设计意识和想象力对设计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中,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课堂训练的的重点。以往的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纯技术性的技能训练比较多,忽视了设计的创造力,使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设计意识都下降了。

设计素描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个性的思考是好构思产生的源泉,设计素描应变换思维角度,打破思维定势和既成套路,用发散的思维和全方位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勇于否定没有新意的方案和没有创造力的想法。教师要在教学当中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长处,利用引导方式启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要体现出个性和原创性。诱导学生从常见事物中寻找视觉的出发点,并进一步发展和表现成为视觉形象,从而奠定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及其表现能力。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把概念或感觉转变为可视的图形或图像,这是提升创造性发散思维与形式表现能力的关键。

第三,素描表现媒介与表现方法的拓展训练。材料的质感表现往往能给人留下强烈的视觉刺激,对材料新特性的利用和独特表现手法与效果的探索,在设计素描教学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材料媒介的运用一直是素描教学的弱项,同时材料媒介的多样化和未知性,也是我们进行尝试、研究的意义所在,只有切实的去感受材料特性,创造的冲动与激励创作的灵感才可能被激发出来。材料媒介的综合实践方式在设计素描中有很多,除了用纸张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外,还可以综合运用颜色和自然材料在布面和板面上进行试验。这样可以使画面的整体效果和情感表达进一步增加,而且自然材料还能使画面展现有机的脉络关系。

用线条和明暗的方式画素描是传统素描的主要表达模式。不同于传统素描,设计素描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涂、抹、擦、印、贴等手法都很常用,不同的手法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美感,不同的手法尝试会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不用再拘泥于传统素描的像与不像。而且,工具的改进也是提高设计素描表现力的一种手段,传统素描教学中只用一两种绘画工具的习惯不适用于设计素描,设计素描应选择多种媒介或结合各种有色纸张综合使用,甚至可以通过摄影、网络或电脑制作等现代工具获得,寻求新颖别致的形式组合,这样教学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结语

在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与绘画等纯艺术专业,在艺术规律方面虽然有共通之处但在功能和目的上有明显不同,由此导致在不同专业的素描教学中出现了不同的素描表现方式。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只有适应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与发展方向,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和环节的改进,重视教学模式的多层次、多元化,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设计意识的培养,积极拓展素描的表现方法与媒介,才能更有效地与专业教学、与设计实践相接轨。

摘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 做为艺术设计专业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的设计素描呈现出新的特征。尽管在艺术规律方面存在共性, 艺术设计专业与绘画等纯艺术专业的素描教学在训练方法和教学目的方面还是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 主要探讨了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异同, 以及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改革思路与设想, 对设计素描课程中多层次、多元化、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模式,设计意识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设计素描》, 北京:高等出版社, 2006年.

[2].林家阳.《设计素描教学》,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7年.

[3].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年.

[4].刘剑虹.《具象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高校设计素描教学 篇2

教学目的:理解掌握物体内部结构,提高抓形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去表现物体的内部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示范、启发、引导、讨论、欣赏、体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题。

二、复习旧知识

什么是结构?怎样去找物体的结构(师生一起回忆旧知识)

二、讲授新知识

在画前,首先要观察分析形体的结构特征

内容有:

①、形体特点(物体是方的?圆的?规则的?不规则的?)②、高宽比例(单个物体高宽的比例、一组静物中各个静物之间的比例)③、空间位置的比较(前后左右)④、虚实比较(前实后虚、主实次虚)⑤、形体的衔接关系、物体边缘线位置以及结构钱的隐现等等。作画步骤:(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步骤一:从长线分割画面空间,确定大体构图,运用描绘单个物体的基本形的方法,画出所有物体的基本形态。

步骤二:从主体物开始,运用线条造型方法,画各物体的形、结构。用线要注意轻重、浓淡、宽窄的变化,主次关系。把物体各部位的透视开关画准确。

步骤三:画出明暗交接线的位置,把背光部位和投影稍加渲染。步骤四:认真检查,整理画面的各种关系使之准确、协调,调整完善画面。

四、课堂训练

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指导学生整体刻画,处理好画面效果。

五、布置作业

临摹范画,多练习,从整体入手,先掌握大的结构关系。

六、课堂总结

本课重点解决结构素面的立体认识,结构认识及透视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做针对性的练习。

七、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静物素描的作画步骤及结构,但还有部分同学还学课下多联系,充分利用时间才能把握整体画面效果。

评课记录: 主讲人:孔佑璇 课题:静物结构素描

参加人员:王艳、安然、郑敬超 优点:

1、教学目标确定的比较准确,突出重难点。

2、严格按照学案式导学的五个步骤进行授课,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学,帮助学生化解思维难题。不足、改进策略:

高校设计素描教学 篇3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模式;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定位

0 导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美术专业这个以前的冷门小专业,其招生规模也日趋膨胀起来。美术专业在高考中,文化分要求低,专业容易速成,成为不少考生拼重本圆大学梦的捷径。再加上由于美术学科的特点,在学费上也是普通学科的两三倍以上,所以不仅是八大美术学院和各个艺术学院招生的扩张,几乎所有高校都有美术专业的招生。以2012~2014年美术生人数统计表来看,在近3年期间考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仅2014年联考中,山东、河南、江苏、广东的报考人数均突破4万人。如此多的美术生,从考前训练到入学学习再到毕业就业,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都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社会对美术专业有这么大的需求吗?美术扩大招生的依据是什么?每个学院都有必要设美术专业吗?各种院校如何对这一大群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就业呢?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仅是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就连许多社会外界的人士也都对当下的美术教育问题进行热烈地讨论,褒贬之声从未间断过。美术考前培训,美术招生计划和美术生就业的话题更是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由于不是本文的重点,在此我们就不加以分析了。本文主要以美术生入学后的教学训练为重点,以个人在设计素描的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作为切入点,针对各种类普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设计素描教学模式定位的学科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研究。

1 普通高校与专业院校在设计素描教学模式定位的分析

做学科教学体系规划,首先得分析了解教育对象。因为学科教学体系规划是以教学对象为中心,为教学对象服务的。中国各个高校的美术生在入学前,国家考试政策已经从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分给他们划分出了三六九等,大体上划分成两个类别:普通高校的美术生和专业院校的美术生。整体上看,专业院校学生在入学前的专业素质、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的水平都不在同一等次,因而在各個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出现不同的定位。

我们以最基础的设计素描教学来进行对比分析。众所周知,素描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不仅要解决造型基础的问题,还要解决艺术设计创造力培养的问题,其对艺术设计人才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潜能的训练具有独特的作用。设计素描不仅仅是艺术设计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课程,它更能使学生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和审美倾向,影响以后的专业学习,在整个设计人才培养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发现美术专业院校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构图方法,构成感都比较强,作业已普遍具有一定的艺术设计意识。再加上专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高层次要求,其教学体系基本上是围绕艺术设计的深层面思维意识和创造观念进行系统培养,其整个教学模式也是从培养顶尖设计师的人才培养方向进行定位。这些我们可以从以下国内几个设计学院教师设计的素描教学案例来得到验证。中央美术学院的周至禹老师从“形态”入手设计素描教学,把对象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把视点放在对形态,肌理和内部结构的观察,其课题比较好的体现了设计素描的观察、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中国美术学院的王雪青老师对设计素描教学借鉴国外教学课题,注入了很多新的教学观点,如其在对象取与舍思维处理表现上的教学方法就有很独特的见解;胡燕欣老师把设计素描课程分阶段进行,其教学带有强烈的理性成分,以线的表现,明暗的表现以及综合表现等三种思路来画素描,应用了包豪斯中的形式法则和点、线、面基本元素的原理,使设计素描教学无不体现设计、构图,构成等创作方法;周刚老师从空间入手设计素描教学,分为线形描绘阶段、空间构建阶段、空间悬体阶段、从具象到抽象阶段,其空间悬体能训练空间在大脑中的转换能力,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单德林老师的设计素描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素描教学实践,分基础和创意两部分,基础部分为结构性素描和表现性素描,创意部分为解构与重构性素描、联想与意象性素描两部分,其解构与重构是其教学的重点和特色;南京艺术学院的邬烈炎老师的设计素描教学案例分写生和变化,写生注重培养观察、体验、分析、表达的能力,变化则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是一种过程性设计素描教学模式。

我们再对比一下普通院校设计素描教学的情况,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手段等教学设计都远远跟不上专业院校的步伐,很多非常好的教学方案,到了普通院校根本就推行不了。专业性学术性越高,学生越是听不懂也越不理解。原因非常简单,普通院校刚入学的一年级美术生,他们在形体的比例、立体造型、深入刻画等最基础造型能力方面都出现明显不足,有的连形体都画不准,更不用谈画面构成美感和设计意识之类的深一层艺术问题了。再加上许多学生报考本专业的意愿和兴趣普遍不强,如强行推行专业院校那一套教学模式,反而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手段等教学培养方案定制时,只能从学校自身发展方向出发,从每一年级,每一班级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出发,来定位其教学模式。通过对多个普通院校的教学进度表的统计对比上来看,其安排在设计素描教学课程的时间普遍较少,基本上在基础造型这一块会花掉一半左右的时间进行补习教学,再有选择性地从各个专业方向要求进行训练,教学中多以造型基础和素描技能技巧的训练为主线,兼顾地融入少部分设计观念和美感意识进行安排。虽然在艺术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层次上比不上专业院校,但却也符合自身的教学需求。

2 以专业方向来定位设计素描的教学模式

各个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设计素描的教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具体的教学模式选择上,应采用点对点,不同专业方向区别训练进行定位。因此,教师在设计素描训练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形成正确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模式,引导其适应今后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发展。在对各个专业方向的教学方案设计前要考虑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定位问题:

2.1 在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路定位

首先我们要区分美术学与设计专业这两个大方向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截然不同,即搞清我们是要培养一名画家还是培养一名设计专业人才。作为美术学专业方向,其素描注重在对形体的体积感、分量感、画面的空间感、虚实主次关系的处理,以及光影与调子的全因素把握,目的是为今后的绘画创作做好技术准备。而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不仅要解决造型基础的问题,更还要解决艺术设计创造力的培养的问题。同时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方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有所不同,其教学的导向也要区分对待。

2.2 观察方式与思维模式的培养

各个专业的视觉关注点和思考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区分对待,往各自的专业方向发展。例如,视觉传达专业之类平面设计方向的设计素描在教学时应培养学生关注的是物体的外形、特征、表象以及画面的构成问题,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的培养;环境设计专业方向的教学应从观察视角入手,重在提高学生对空间结构和形态构造的敏感度;产品设计专业方向教学要注重把素描与生产设计有机结合,其目的是为了服务工业生产。在全方位解构对象,在分析物体的内外部构造的素描训练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

2.3 绘画内容与表现对象的选择

绘画内容的选择也是各个专业教学方案最大的不同,因为对象给绘画者提供的是最直接、最直观地信息,它会影响绘画者后面的表现和创作。教师在绘画对象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学生作业要求和表现效果的不同需求区分对待。打破思维定式的静物组合方式和常规的静物选择方式,把与本专业有关的对象都放在基础训练当中,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物体选择,融入自己的思维和观念,使原来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教学互动。如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多以装饰性的物品进行搭配,环境设计专业以空间场景表现为主,而产品设计表现对象主要选择各种复杂物品让学生完成对其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的理解和分析。

2.4 分阶段与分专业的技能技巧训练

在具体的在教学步骤上,采用分阶段训练。每一个阶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设计思维的培养从无到有,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不断积累。设计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训练都有其作用和意义。在对各个专业方向设计素描的技能技巧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严格的透视法则和传统固定常规的造型模式,让学生明确透视的准确并不是衡量画面美的唯一标准,丰富各种艺术手法的学习。在训练过程不断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扭曲、平面化、夸张、装饰、解构、重组等艺术手法处理的学习,但也不单单只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融入一定的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意识,这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步深入。由于普通院校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课时普遍不多,所以就要求专业技能技巧训练时间要有所侧重。考虑到技能技巧训练过程中各个专业对其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要求有所不同,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注重外形与表象的训练、变形与抽象的训练和装饰与创意的训练,主要培养对平面中形的归纳、整理、平面化、重组、想象与装饰的能力(如图1)。而环境设计专业方向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注重空间的摆布研究和空间的重构研究,注重对外在形态的感知和空间的存在感的认知(如图2)。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注重形体的内部结构和全方位视角的研究、材料和肌理的研究、形体重组和创新研究,主要是培养其对形体的三维立体造型能力和细节分析能力,对材料美感的体会以及对形体重组和造型创新的能力(如图3)。

2.5 作业评价标准多元化

评价标准能够引导学生往相应的方向进行学习和创作。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对各个专业区分对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素描,让学生通过对绘画对象进行概括、装饰、想象、抽象等方式的加工,培养其对图形的装饰和创意能力,作业的评价以图形的趣味性、图样的装饰性、画面组织的完整性等艺术效果为基准进行评价。环境设计专业主要以空间透视的准确性、空间摆布的条理性、空间解构合理性等画面效果进行评价。而产品设计专业主要以形体结构的准确性和细致性,造型的趣味性和创造性等为评价标准,让学生运用素描的手法快速准确,简单明了地表现出自己所要传达的形体。

3 结语

设计素描作为中国高校美术设计专业最基础的课程发展至今,尚未有统一的规范性的教学模式。每一所院校每一位教师对设计素描的教学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要求相对较高,而普通院校的设计素描的教学模式也多种多样,各有千秋。這就需要形成一系列规范的、完整的、科学的教学方式,但具有规范性并不意味着机械性,同样也不必带有抑制性和扼杀性。不能把规范和体系当成公式反复地摹写,而应该发挥各普通院校各系各专业的特色,因地制宜,以各个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为中心,体现特色,定位本校的设计素描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符合教学发展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

[2] 周至禹.设计基础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孟盼攀.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方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

高校设计素描教学 篇4

一、现阶段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状况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分类包括:结构、具象和设计等素素描形式, 这些素描形式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各不相同。我国的素描教学方法大致包括两类:其一, 对素描所特有的独立艺术意义进行有效的凸显, 是一种传统的绘画素描造型教学方法, 其目的在于配用具象所描绘造型的能力;其二, 素描被应用于建筑或其他领域的设计中的实际意义, 该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能力和观察理解能力。

1. 在绘画性素描的区分和认识上还有待增强。

由于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是近些几十年来才开始发展的, 因此, 其教学模式尚未完善。针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于培养学生的具象素描造型能力, 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对任一一种惯例进行渗透, 并对以描绘、造物和填充为目的的素描训练活动进行开展, 致使教学目的、方法与观念之间出现矛盾和脱节现象, 专业发展的方向也与素描基础训练目的发生了脱轨。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设计师, 因此, 学校往往只重视绘画素描训练, 而忽略对学生创意构想以及空间理解的训练, 具体体现在学校过度的训练学生塑造物体和把握形体能力的质感与明暗关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造型写实能力都有所提高, 能够对物体的明暗关系以及基本形态进行准确的把握。但是, 该环境下的教育也出现了一个致命的弱点, 即学生长期在这种简单或单一模式下的组合联系, 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所缺失, 也抑制了学生对空间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同时, 这种过分只求画面的质感与逼真效果, 容易使学生的思想僵化,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创意思维的发展。

2.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模式相对陈旧, 抑制了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

目前,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是作为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基础性课程存在的, 它对传统绘画素描的优势进行了延伸, 是基于传统绘画素描, 更高于传统素描的一门课程。但是, 设计素描教学并没有对绘画性素描教学的传统营销模式进行有效克服, 它沿用了传统绘画专业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 因此, 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内容仍是纯艺术、绘画性、阴暗调子、质感和虚实内容的教学。这使由于高校对画面效果的过分追求原因所致, 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与树立空间观念。由此可见, 现阶段的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模式不符合环境设计专业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这就使学生在日后的课程学习过程中, 生搬硬套一些素描理论, 使其设计作品缺失了最重要的元素, 即创意与灵气。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分析

1. 以环境设计专业的需求以及定位为切入点, 实施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

针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 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的空间构建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设计意识、想象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该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创意、空间以及结构的认识, 结合后续专业课程的需求, 为社会培养具备良好设计创新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的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在该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中, 其教学重点是对学生结构认识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和重组能力创造意识能力的提高。

2. 对该专业设计素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要区别与其他艺术设计类专业, 为了使该专业学生的空间结构认知以及探索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对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整合是必然趋势, 删除繁杂的课程设计, 使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得到提升, 并提高学生对学习该专业课程的兴趣。学校还要对改专业课程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加强, 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接收空间构造的机会, 并通过水墨或单色速写的形式使学生快速记忆空间。同时, 这也能够帮助学生脱离纸张的束缚, 打破对物体认识和理解的传统方式, 使学生对空间的反应理解能力得到增强。除此之外, 学校还应删除部分与环境设计专业内容不想管的素描外延课程, 使素描课程的设计更具针对性特点。围绕结构素描、空间素描和空间创意素描方向去调整素描课程, 帮助学生脱离惯用合适化的思维方式, 从而彻底的对学生创意构想进行有效的激发。

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课程的改革基础方向是沿着专业性与针对性的素描基础教学方向迈进。同时, 高校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的改革课程的设置, 使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课程的设计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这样才能培养更具专业特色的环境设计优质人才。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 促进了多样化艺术形式的形成。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传统的设计素描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艺术设计的发展需求, 对传统的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能够凸显其设计素描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特色。因此, 环境设计学科的课堂设计要针对该专业的特点与总体需求来设定。本文首先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现况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对未来的该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谭娟.浅析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J].艺术品鉴, 2015, (2) :268-268.

[2]钟震寰.论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4, (2) :58-59.

[3]张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2 (1) :143-144.

创意设计素描 教学设计 篇5

程名称:创意设计素描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

时:6╳10

教学目的: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培养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利用各种材质,不同手段,以素描的艺术形式,表现具有独立审美意识的客观现象(物象)。

教学重点:超越、突破传统的创造意识和发散性思维。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新的材料、新的手法,联系设计性,实现新的素描形式的表达。

教学方法:深刻理解,学会感受生活。欣赏优秀作品,理论联系实际,写生联系创作。

教材:《素描》刘虹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7—621-1893-0

参考书目:

《当代素描教程》丁一林胡明哲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ISBN7-8026-149-0

《艺术与错觉》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ISBN7-8036-021-9/1

《触摸现实》王华祥著河北美术出版社ISBN7-310-1913-2/1602

《新概念静物素描》任兰新著人民美术出版社ISBN7-102-0220-3

学时:6╳10

第一周创意设计素描的认识欣赏

创意设计素描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素描学习,不以写实再现为最终目的。写实再现式现代素描以锻练画者的观察能力为主,要求正确观察,忠实再现,讲究严格的形体、结构空间的表达和熟悉的素描技巧。创意素描突出发散性思维意识,强调主观设计性利用素描手段表现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审美意识,将装饰图案、设计、素描、新材料等因素妇;叠加处理,形成新式的一种素描样式。不论是传统素描还是设计素描,其共同的前提是从生活中获取自己更独特的感受,用情感将感受包装和美化,利用传统的绘画手段,表达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

欣赏图片:表现主义、现代主义、新素描

学习过程:

一、静物写生准备

二、画具的准备、绘画材料的尝试

不同材质绘画媒介的使用

写生静物安排:《酒瓶系列》无背景、不同形状、质感的酒瓶。

要求:不使常规传统的素描工具铅笔,扩媒材使用范围,不单一表现空间为目的,突出创意设计性,为日后几周写生做一个抛砖引玉的工作。

三、再现客观真实到再现心理真实的认识。利用自然物象的真实细节,表达自己主观思想意识,首先是真实的描绘。但在真实的背后,有着更丰富、更有哲理、更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要突破和重建真实的真实。

四、绘画方法和表现形式的大胆尝试。艺术要善于把特定物质材料变成艺术形象。凡是真正的创造,都应该具有独创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共器。把材料与要表现的内容联系起来,尝试多种素描材料并置。

第二周 创意设计素描静物写生

“不同形状物体的组合”

注意:高低、大小、粗细的变化

方法:利用拉长变形、水墨灰条等材料的特性,打破传统的写实方向,突出趣味性、个性等独特韵味和表现。

参考:莫兰迪静物、塞尚静物、夏俊娜等等。

第三周创意设计静物素描

“生活用品的组合”

提示:柔轻、厚重、华丽、俭冼。抓住客体背后的感情表达,比如:病态――如何表现,消极、郁忧、歪歪扭扭、面黄肌瘦,凡是可以和病态相联系的所有词汇可以表现的意识。比如:蒙克(表现主义画家)珂勒惠支、凡高。

第四周写生用品的组合

介绍: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努力寻求物体的体积感和坚实感,并着意强化画面自身结构,以达到揭示物质本质的视觉效果。一幅画的主要特质不是透视而是结构形式,感受自然时深刻比平面更为重要,成为后来立体主义画家解构形体的理论基础。

为强调立体和空间,在达到更加理想的画面效果,往往有意改变自然对象实际的空间效果。

凡•高的画风曾受到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和启发,强烈肯定。简陋的陈旧,质朴的人物,略显夸张的表现手法,遒劲起伏的形体变化,可以感受到他那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倾向。画家后期作品受到精神变化的影响。作品中扭曲的线条、茫然的神情,折射出画家对生命的热爱与眷念。

创意设计素描对我们的提示:真诚、敏锐的感受,机智、热情的表现。(生活感受的重要性)

(生活用品的组合写生包括废弃的无用的等等)

第五周材质多样化表现设计性

写生联系创作

“干花系列”

要求:

1、写实方向(超级)

2、写意方向

3、表现方向

4、抽象方向

、立体主义方向

6、材料试验方向

7、综合性考虑近现代绘画理念的借鉴使用,突出新意,不要求完整、完美性。

第六周问题情况总结

一、关于表现

创意素描要求:在思维层面上摆脱传统素描对其训练思维的束缚,打开学生的眼界,激活学生的热情,灵活学生思路。具体表现方法可用两种:

1、内向 要在素描本身的表现形式和自律性上做,广开新的思维形式和新的表现形式,从被动的、冷漠的、机械的再现物和变为彻底 实现情感的、激情创造新的物象。主动地运用新的艺术形式去表现物象。

2、向外就是扩大素描表现的选取对象,从多元化、多方法去发展,发现更多新的表现形象和视域。

二、关于媒材的运用

只要能表现出好的素描形式,什么材料都可以使用。

三、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既统一又是对立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四、关于形式美的因素以:

1、点线面的因素

点是一个宇宙,线是道路,面是意义。

2、构成的形式因素:多样统一的形式、节奏与韵律的形式、提炼与概括的形式、材质与肌理因素

3、道具选材的因素

五、关于创意静物素描的人文性、思想性

素描的独特性不是产生于准确的模仿自然中发现的形式,也不在于耐心地堆砌敏锐察觉的琐碎事物,而主要产生于画家对他选择的客体所抱的深厚感情,从而使素描从表现外表到表现内在,从表现物质转到了表现精神。

一个画家一应只画眼前看到的东西,而应画他心中看到的东西。如果他心中什么也没有看到,那应该放弃他眼前要画的东西。

六、用真实的表现手法赋予抽象物体以新的内涵,使没有生命的物体变成有思想、有艺术生命的物象,这时艺术形象才获得了确定性和明确性。从物体到物象的表现过程是从传统到不断创造加工使之成为新具象艺术的过程。

七、在欧州艺术家几乎用遍了当今一切可以用做素描的材料工具。诸如:复印机、电脑、摄像机、物理与化学材料以及拓印、影印等。许多优秀的素描作品不是来自于画室,而是来自于科学实验室。就绘画而言,今天的素描艺术已是一个广义词,与人们传统习惯上的有相当差异,艺术也需要实验。

高校基础素描课程教学探究 篇6

【关键词】基础素描 艺术素养 理论知识 中国传统美学 艺术个性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练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锤炼艺术语言,提高造型能力。对于每个学生来讲,无论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素描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曾指出:“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渊源和灵魂。”19世纪俄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契斯卡柯夫曾说:“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要是不懂得或者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立足之地。”

素描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具有单独作为一种绘画方式的另一面,自成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学院美术教育中,素描因为其基础性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存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基础,不利于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甚至认为素描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对各个层次、不同专业的美术人才的需求激增,美术教育急速扩张,从而人校新生的总体专业水平有所下降;基础素描课程的课时量有所缩减,教师在学生个体上花费的教学时间明显减少。面对这样的困境,当务之急是对素描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调整,拓宽现代基础素描教学的思路,给乏味的基础教学增添活力,使素描能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素描架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这是构建现代素描教学模式的根本。

1.从艺术素养入手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

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传统的素描教育偏重实践而轻理论,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往往把技术水平作为衡量自身素质的标准,非常漠视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的提高,甚至以为“技术”与“理论”之间是相悖的。过分专注学生的技巧性训练,不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容易使他们对一些艺术产生成见甚至抵触和排斥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导致他们以自己所学到的具象写实和传统理性思维来衡量各种绘画流派从而产生错误。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技能的获得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素质教育成为主流。为了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教师可以打破教学常规,从源头文化开始,把学生原本需要在素描学习中获得的对审美思想、美学思潮、艺术发展规律、艺术创造的特点的认识,提前到学习的初始阶段或与学习过程并进,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目的明确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其底部应该由人文学科来支撑。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需要眼界的开阔,基础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宽广的美术层面上找到一个可以依托的“点”。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艺术理想的实现不能只依靠技能,还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素养的深厚积淀。

2.强化基础理论教学,变“技入道转”为“由理入道”

绘画是一件需要动手的事情,因而很多教师都喜欢在画室里摆静物上课。但是,一些教师极少向学生讲明应怎样观察和表现物体,只是简单地讲一讲“三大面五大调子”,就要学生开始实践。这样,学生由于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画面,往往无所适从,只好迷失于画面中,依葫芦画瓢,照抄对象;由于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对画面没有控制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感到茫然,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心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素描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上。如果在课程开始阶段就通过鉴赏、研究、分析名家和优秀学生的素描作品,把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素描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主动地把握画面。边分析作品边讲解理论的教学过程是极有活力的,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形式美的想象感悟能力和创造性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

3.注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基础素描都遵循以写实为主的固定教学模式,整个素描教学偏重于技术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因素,从而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的素描学习中只知道机械地再现客观事物,无法在画面中加上个人的感受和想象。

个性培养是艺术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之一,而艺术个性来源于真实的个人感受,来源于个体对社会、生活、自然的感受和敏锐的洞察力。在素描教学中,学生的作品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个性萌芽,尽管这些个性表现得不够稳定,但教师应该及时地把握住学生这种偶发的闪光点,不应该忽视或者是放任自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进行精心引导,决不能机械地为学生制定“依样画葫芦”的标准,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艺术个性,学生的素描作品只能成为客观世界的复制品,只能是千人一面、万物一形,而不可能是独具匠心的创作。在高校美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自主地对每一种绘画基本要素进行研究,以确立哪些要素能够成为自己的绘画语言,并能将绘画对象转化成为艺术符号,即根据内在需要去描述对象。没有内在的触动,素描习作只能是简单的图像练习,只能是一个模仿对象的过程。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这个“基础”就应该为这个“造”字服务,确切地说,打基础是为了创造。因此,教师在素描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提倡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从而赋予素描课堂新的活力,使素描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

4.结束语

也谈高校设计类素描课程教学改革 篇7

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体系的历史较短, 徐悲鸿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将法国美术教学体系首先引入国内, 紧接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由于历史阶段的各种原因, 中国高校引进了契斯恰柯夫式的前苏联素描教学体系。这两种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培养了艺术家们扎实的基本功, 起到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两种深入中国高校的素描教学体系也禁锢了艺术创作者的灵感, 尤其进入现代社会, 这种体系的教学模式越来越违背艺术教育的规律。在被这两种体系影响的半个多世纪里, 中国美术基础教学课程一直延续着模仿式的教学模式, 这两种模式的教学体系缺乏与科学及经济发展相统一的意识形态, 缺乏时代感。这种引进式的美术教育课程模式早已不适应今天的中国美术教育现状, 尤其是设计艺术门类的出现, 更不能照搬这种纯绘画性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当今的许多高校素描课程的授课内容只停留在结构素描和调子素描上, 素描的课程形式也只是单一的手绘素描, 技法比较单一, 加上授课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难以用同一方式授课。再者, 大多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保守和陈旧, 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停留在两种旧的教学体系中。当然, 旧的美术绘画教学体系也并非一无是处, 不能全盘否定, 但高校的设计素描教学体系仅仅停留在拿来和照搬上, 而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当今社会环境下的现代设计素描教学内涵, 高校设计素描的教学定会停滞不前, 因循守旧。纯绘画类的艺术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 属于人类精神层面的产物;而艺术设计解决的是应用问题, 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 最主要的是为人类的现实生活而服务。对于当今高校设计素描课程仍然存在拿来就用的旧的教育模式, 是与今天设计教学的创新思维式的人才培养相违背的, 是有碍于艺术设计类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的。所以, 艺术设计类学科的素描教学课程也要因专业方向的不同和社会需求的不同来进行创新和改革。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加入现代教育理念, 由传统的传授型教学方式转向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型培育模式, 使培养对象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1]

高校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长期以来, 高校设计素描教学课程只注重技能效果的表现, 对于艺术设计类课程培养的目的是有出入的, 严重点讲, 这种技能在解决设计类学生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时是几乎不起作用的。传统的素描课程体系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而设定的, 从设计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方向来讲, 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模式的课程对于以后专业课学习起不到铺垫作用。这无疑是浪费时间。

那么, 我们应该怎么进行逐渐的改革呢?首先, 我们要进行观念的转变, 即在设计类学生的基础课程中, 《素描》这一课程名称应该改为《设计素描》。名称上的转变, 会使得授课老师的教学方式逐渐开始转变, 设计类的学生也才会意识到高校设计素描教学的特殊性与专业针对性, 才能使得设计素描既满足了艺术设计类方向学生的基本素养, 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直接需求。高校设计类《素描》课程的名称向《设计素描》名称的改变, 更意味着设计素描课程在授课内容和方式上要有大的改观。不能停留在单纯的再现方式上, 而要转向以创新为前提的表现方式上来。其次,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变信息传授型教学模式为思维能力培育型教学模式。长期以来的信息传授型教学模式严重制约着高校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多元化和开放的能力型培育教学模式是设计素描教学的发展方向。这也要求高校教师授课需要着重培养几种能力:即观察感受能力、分析洞悉的思维能力、创意意识能力和技能的表达能力。

再者, 高校设计素描课程教学需要渗透艺术审美的表达, 艺术审美的教育理念。当今的设计类学生, 大多对形体的塑造能力差距相对比较大, 但对艺术审美的能力差距则会小很多。所以, 以审美作为高校设计素描训练的核心, 可以解决当今设计类学生艺术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比如, 在设计素描的构图环节, 完全可以打破常规构图方式, 可以对画面中的物体进行夸张变形、平面化的形象处理, 也可以在构图上表现满、险、空、偏、局部等形式的探索, 来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适应当间社会的设计需求。

另外, 在高校设计素描的教学环节中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在当今的教学课程中, 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才会取得好的效果。设计素描的教学也同样, 比如设计素描教学环节, 教师摆放静物时, 可以呈现多种方式, 例如倒挂、垒积、悬挂、包扎等形式, 进行随机摆放, 也让学生参与其中, 进行静物的选择, 可以自主的增加和减少, 让学生同时融入自己的思维和新观念, 变原有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 结合当今设计课程的特点, 教师要从艺术与当今技术结合的角度来开发创意型素描。当今科技进步非常迅猛, 现代设计方式也更讲究现代化的工业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应用, 受这种时尚理念的影响, 高校设计素描也要转变学生的固定思维方式, 进而尝试创新型的思维模开发。让学生主动感知原有静物, 对原有形状进行感性性理解, 通过素描的表现形式, 创造出具有深层意义的形象模式。比如, 让学生对已有静物的理解进行再次创作, 来打破传统的所谓画的“像”。比如对静物进行夸张变形或者打散重组等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或通过静物的组合提炼来表达一个创意主题, 通过设计素描的教学环节创作过程来探索新工具或新材料的实验和应用。当然, 高校设计素描课程改革的方法和过程是见仁见智的, 不存在固定的模式,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造型模式, 既然是创造性模式, 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而是主观表达物象的形态模式。比如中国的民间剪纸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模式造型。其次也可让学生认识一些观念性的图形创作模式, 比如, 残象图形、变象图形、字象图形等;也可理解设计素描中创意环节的一些构思方式, 例如形和形之间的联想、形和义之间的联想、义和义之间的联想, 都是这种表现模式。最后通过一个阶段的设计素描训练, 让学生学会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提高现代社会下的设计素描能力。[2]

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设计素描教学课程自始至终要贯彻以设计观念为指导的思想。教学当随时代, 进行大胆的革新, 明确设计素描课程训练的教学特征, 让学生积极主动、兴趣十足的参与其中, 更新设计素描教学观念, 提升造型能力的培养, 活跃设计素描的创意思维, 在基础性的设计素描课程中就开始体验创意带来的快乐, 为高校设计专业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教材丛书》之《序》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8

高校设计素描教学 篇8

素描基础训练不仅是初学绘画或设计者入门的重要途径, 而且也是成熟画家或设计师不断锤炼艺术语言, 提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素描基础是日后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的前提, 没有基本的造型能力, 那么所谓的艺术设计或创作, 也只能是一种幻想。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同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设计与素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它们同源异流,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众所周知, 无论是画家还是设计师, 都要具有很高的素描功底和艺术修养、具有高水平的审美能力。

历史上各个时期不乏这样的代表, 就文艺复兴时期来说, 很多著名的画家, 同时也是著名的设计师, 例如, 米开朗基罗, 他既是著名的雕塑家、画家, 同时也是非常杰出的大设计师, 由他作为主要设计师领导修建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气势恢弘, 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 另外, 由他修复和改建的卡比多利广场以及朱利二世的陵墓无不突显出对旧有设计理念的突破, 同时也是美与实用相结合的典范, 折射出其对完美永恒的一贯追求。再有, 如达·芬奇, 既把世界上最迷人的微笑留给了世人, 同时其一生当中还有很多设计性的发明创造。

然而,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纯美术素描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中效果欠佳。笔者认为应该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其自身的特点, 在素描教学上进行改革。

一、可在素描教学中加入设计基础的知识, 让学生在素描训练中了解点、线、面、分解、肌理等设计视觉元素及各种不同与传统素描的构图组合形式

例如, 把学生作为参与的主体, 在摆出的一堆静物中自由选择静物进行构图、组合, 创造出有主题性的素描作品;或让学生参与对对象做破坏性改造, 制作出主观观念性强的物体形象, 用具象的技法表现抽象和概念化的理念。

二、为更好地适应设计艺术的要求, 在素描训练的方式上应打破以往的习惯性思维

1.教师在摆放写生对象时打破传统的组合模式, 可采用并置、悬吊、重叠等组合方法, 引导学生突破惯用的思维习惯。

2.打破常规的描绘的构图选择。常规的素描写实训练在构图上有严格的要求, 利用控制画面的左右、上下空间来控制画面的平衡。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反其道而往之, 在构图上求险、求满、求空、求偏、求局部等, 这样, 同学在画面空间选择上将获得出人意料的自由度。

3.在素描的手法及材料上要大胆尝试。以往学生习惯于铅笔排线的方法, 可以引导他们了解素描的表现手法是多样性的, “描、划、擦、印”等等, 不同的手法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美感, 同时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另外, 随着材料的变化, 同样也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应该重视对材料的研究。

4.打破严格的焦点透视习惯。让同学们知道, 准不一定美, 美不一定准, 刻意进行扭曲化、平面化、夸张化的形象处理。

三、鼓励学生采用多种造型技法塑造同一物体, 不局限于具象写实的技法

具象写实是摹仿性的、客观再现性的, 是造型的基础, 传统的素描特别推崇这种画法。由于艺术设计追求的目标在于新颖和富有创意, 设计所需要的艺术形象不仅仅局限于具象的造型, 更多的是经过概括、夸张、变形、重新组合等方式加工整理而成的形象, 甚至是抽象化了的造型。造型方法多样化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本着素描教学应为艺术设计服务的原则, 鼓励学生探讨不同的素描表现技法, 改变对象原有的常态形式, 使对象在形式上偏离自然的通常标准, 达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境界。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曾经把一头完全写实的牛经过不断简化, 最终变成了只用寥寥几笔勾勒出的形象, 这一系列造型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四、从多个角度描绘同一对象, 重在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多画短期结构素描

在诸如工业造型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中, 都要求设计者具备很强的空间理解能力。显然, 采用以线造型或线面结合的结构素描进行立体空间造型训练, 是与艺术设计相适应的。在表现同一物体时, 力求从多个角度来表现, 充分了解物体在不同角度下引起的透视变形, 甚至连变形很大的仰视或俯视也不放过, 重点表现其外部和内部的形体结构, 忽略物体表面微妙的光影变化, 多画短期结构素描。这样做不仅缩短了学生的作画时间, 而且培养了他们快速表现立体空间的能力, 空间理解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再者, 学生在作画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能够避免“磨洋工”现象的发生。

五、根据艺术设计各专业的不同要求, 其素描训练的要求也要有所侧重

艺术设计的范围相当广泛, 包括装潢设计、服装设计、染织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日用品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艺绘画等门类。素描虽然是公共基础课, 但由于各专业的设计性质与对象不同, 教学内容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而制定, 课时也应按专业需要来安排。如服装设计专业与人的联系紧密, 应把素描教学重点放在对人体的研究上, 用线造型为主、面为辅的方法刻画人体动态特征, 加强速写与默画练习;又如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建筑物的关系甚密, 素描教学的重点应放在透视、形体、空间分割与组合等方面, 用严谨的线条表现建筑物的结构, 结合少许明暗展示立体空间, 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再如染织设计专业, 素描写生的对象以花卉为主, 可采用白描技法直接写生, 广泛收集素材, 为花卉变形打好基础, 速写与默画穿插进行。

总之, 素描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 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以设计观念为指导思想, 即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继承性, 又要看到在未来的发展上对学生到底能产生多大的效益, 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影响有多大, 还要紧随时代的步伐进行创新!这都需要我们本着科学、认真的态度进行探索, 因为它决定着未来设计师的知识结构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决定着能否满足未来社会对设计师的认同。

参考文献

[1]赵君超.设计素描.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2, 7.

[2]宫六朝.装饰绘画漆艺.花山文化出版社, 2002.

[3]赵健, 张宝洲.素描.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5.

关于高校设计素描授课的探讨 篇9

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专院校, 艺术设计类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就是设计素描。高考之后, 很多同学在暑假期间选择放松而不是继续进行美术的专业训练, 因此对于进入大学进行设计学习的艺术类学生来说, 设计素描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要练习基础素描中的静物、人像、石膏像, 还要学习更为重要的设计知识。在这个由单纯绘画向设计过渡的过程中, 设计素描扮演了启蒙学生设计思维的重要角色。

随着高校对艺术类学生的扩招, 不同层次的艺术生考入到学校中, 对于教师来说就要制备不同的教育方案, 来引导每一个学生, 因材施教。学生学习设计素描这门课, 是为以后开设的课程打基础, 掌握正确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对于素描来说, 按绘画的类型可分为写实性素描和研究性素描。

二、写实性素描与研究性素描的关系

传统意义的素描更注重明暗关系的对比和对写实性的把握, 是写实性的基础素描, 要求学生在绘画时把握基本的形态结构, 正确地处理明暗关系, 使画面达到完整、统一, 也就是说注重对描绘对象的准确诠释。而设计素描是研究型的素描,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具备把握物体基本形态的能力, 还要求他们在绘画练习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设计思维, 从而培养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造新的形制来诠释自己的设计思想。

(一) 造型方式

所谓造型方式, 指在作画的过程中所特有的活动。写实性素描和研究性素描的造型方式不同, 专业方向不同, 侧重研究和描绘的也不同。写实性素描的造型是正确地描绘客观对象, 为了画面统一可以稍加改动静物, 提高画面的完整性, 使构图更加完美一致。研究性素描是旨在强调作者本人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的审美观念主导画面的构图, 可以创造性地表现物体的样貌, 给出多样化的造型。不拘泥于形式的构图以及创新式的想象是设计素描的特点。设计素描更注重对物体的美感体现, 展示作者的想法, 因此在教授的时候可以先对学生讲明在绘画中应讲求的形式感和美感, 让学生提前接触到设计方面的知识。

比如我们在讲到形式美的时候, 提前灌输关于设计美的概念:点线面的形式美, 需要的构成因素是什么;多样与统一的画面形式, 需要的节奏与韵律感——这些形式美的概念的教授都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讲到提炼和概括、夸张与变形的手法时, 引导学生由具象形态向抽象形态去联想,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 也能提前让学生接触到设计的美感和表现形制, 从而引导学生去做设计、去想设计。

(二) 思维方法

在绘画中, 思维方法主导了画面的形成方式, 提前性的构思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形象思维是一般绘画性素描的特点, 而设计素描更多的是设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 设计思维的培养对设计素描尤为重要。设计素描在描绘的过程中更注重对客观对象进行概括和再创造, 而不是像传统素描一样去单纯地描绘客观对象。设计者运用概括与个别、直接与间接、典型与综合的概念对素描对象进行提炼和加工, 基于对客观对象的把握, 使思维和客观对象进行相互作用、相互关联, 从而创造新的形制。形象思维直接理解客观对象, 要求对客观对象进行正确地描绘, 而训练设计思维是向设计方面的引导, 引导学生开始认识设计, 理解设计的理念, 培养设计的感觉, 从而喜欢上设计。这种设计思维的方法的训练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可以先做一些小的练习进行初步引导, 再进行正式的设计训练。

三、设计素描的教授方法

对于设计素描来说, 不同专业方向有着不同的教授方法, 我们更注重对设计思维的教授, 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设计感觉。在课堂上, 我们要求学生先熟悉一般性的写实性素描, 进行形体的恢复性训练, 掌握基本运笔方法和造型方法。因为在进入大学之前的暑假, 同学们几乎没有动过画笔, 应先注重让学生熟悉绘画的方法和把握描绘客观对象的造型能力。在此时, 可以注意学生的绘画水平, 尽量让班级绘画水平达到同一高度, 对于一般性素描技巧掌握不是太好的同学可以进行单独的技术方面的辅导。这样同学们尽量在设计中处于同一水平, 对研究型素描的绘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之后, 我们要求学生熟悉静物的结构, 不施明暗, 不加光影的变化, 进行突出物象结构特征的结构素描, 以锻炼学生把握形体的能力进行。可以指导学生看见被挡住的画面的结构, 这对于描绘空间的变形设计思维的训练有很好的帮助。另外, 在形体训练和结构训练之余, 每天抽出一个小时进行一些创意的小稿训练, 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锻炼和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 进而对授课计划进行调整, 做出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的教授方法。

首先, 课堂之外要求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多搜集一些资料, 任何可以为设计所用的资料都可以记录下来, 留给以后设计所用。在课堂教学中, 阐明设计的形式感和美感, 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美的, 什么又是设计所追求的, 引导学生慢慢形成设计思维。对于有时迸发出的一些灵感, 鼓励学生及时拿笔记录下来, 这样的想法可能当时用不到, 对于将来做设计也许会派上用场。

其次, 在教授的过程中, 笔者认为必须要先入为主, 提前定学生的专业方向, 让学生朝着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方向去发展。因为这是学生进入到大学的第一门专业课, 学生的兴趣和适合的方向也无可得知, 所以通过素描训练可以了解学生的优缺点以及擅长的描绘手法、设计中的思维方法, 以判断学生适合研究的方向, 进而使其提前朝那个方向去努力, 有的放矢, 抢占先机。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如果从大一开始就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去努力的话, 那么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应该有很强的实力来应对挑战, 找工作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教师在教授第一门专业课时任务重大, 既要顾及到学生的专业方向, 也要给他们提出关于人生的建议, 提前制定艺术的发展方向, 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兴趣。比如对于喜欢画插画的学生就可以建议他们多做一些平面的练习, 在生活中和网站上收集一些设计素材, 引导其向平面设计师或手绘师的方向去发展;而对于喜欢工业产品设计的学生就可以引导他们做手绘效果图练习, 可以先去临摹优秀的稿件, 再进行自己的创作。可以经常指导学生去参加一些设计比赛, 看看个人与其他人的差距或优势, 这样设计的东西就不会枯燥无味。对于喜欢电脑设计的学生, 就可以引导他们早一些接触绘图软件, 作业就可以采取电脑制图的方式,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熟练掌握软件, 在室内设计或景观设计中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教授方法。

再次, 在教授的过程中, 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创意, 然后提出自己的想法与之进行交流。给学生制定相应的发展方向, 鼓励他们朝着自己喜欢、擅长的设计方向去发展。对于以后的专业课程, 最好是让同学们了解其名称, 比如以后能学习到的平面设计、立体构成;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方向抑或产品设计方向要学习的主干课程, 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方向, 并制定设计计划, 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才不会感到迷茫, 才不至于虚度光阴。

四、授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开始, 制定学生的发展方向, 向着学生感兴趣又出效果的方向去培养, 使学生不至于在学习与生活中找不到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 以至于浪费了四年的学习时间。因材施教也是老师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大学之前打下的美术功底参差不齐, 所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授课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和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 了解学生的思想, 引导他们的想法。在讲课之余, 问一问同学能不能听懂, 弄清楚学生能不能适应讲课的方式以及喜不喜欢这种渐进式的教学方法等。

另外, 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适当鼓励学生, 但并不是一味地说画得好, 我们可以用“这个苹果画得不错”, “这个物体的创意很有意思”, “这种线条的画法很值得提倡”来代替, 这样比单纯笼统地鼓励画得不错要有效果。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 好胜心, 我们不提倡打击学生, 而应以鼓励为主, 这样的话学生爱听, 老师自然也喜欢讲课了。不少学校的老师不注重学生个人的基本情况, 只是机械地教授大纲要求的知识, 也不知道学生的设计水平高低, 这样的课上得就机械、死板, 课堂效果也就不是很理想了。

教师要学习、领悟新的设计思维, 提高自身修养。现在科技发展迅速, 知识更新很快, 稍不注意就会落后于时代。特别是设计领域, 经典设计案例层出不穷, 设计思维每天都在变化, 能够抓住设计中最本质的东西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本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一句话, 一个案例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思路, 以及他们的发展方向, 甚至是影响学生的一生, 所以说一定要对学生负责任。要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能只是喜欢优等生而讨厌不爱思考的学生, 应该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到应该学的专业知识。

五、结语

设计素描只有几周课的时间, 这个授课时间短暂的第一门专业课对于学生理解设计, 理解大学的思维具有很重要的引导意义。教师在教授中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方向性的把握, 引导学生的设计生涯规划。在复习绘画的基础知识, 初步认知设计知识之后, 还应该让学生掌握设计方法, 形成个人的设计思维, 确定发展方向, 做好发展规划, 这都是在大学中需要做到的。而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设计素描来说, 它是启发学生系统学习设计专业知识的第一步, 也要求老师有更高的水平带学生走好这一步。

参考文献

[1]罗兴华.设计素描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2]黄作林.设计素描[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3]唐鼎华.设计素描课堂[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8

[4]聂跃华, 张歌明.设计素描[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0

关于高校素描教学的思考 篇10

素描这一概念第一次登陆中国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闭关锁国之后, 从西方留学归国的学生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将西方美术精神引入我国, 素描这一绘画形式也出现在国人的视野中。但是此后的战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描在中国的发展。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 由于美术宣传的需要才使美术再一次展现在舞台的前线, 但其风格严格地定位于写实绘画上。苏联式写实教学体系引进中国后, 以其完善、系统、严格的体系, 成为学院教学的规范。[1]但是由于素描需要极其漫长的学习时间, 因此使人们缺失了对素描认真审视的可能。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 潜移默化中, 几乎所有人都认同了素描就是西方古典写实素描的观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高校美术专业的不同, 这个单一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会不同程度上束缚学生在各专业上的发展。

目前, 国内高校美术专业分为艺术理论教育、绘画和艺术设计。由于艺术理论教育侧重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基础绘画技法对于理论的学习并没有实质上的影响, 在这里就不做讨论。下面主要针对目前高校绘画和艺术设计两个专业的素描基础教育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素描——造型艺术的基础

素描是绘画、雕塑、建筑的最高点;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源泉和灵魂——米开朗基罗。

素描作为专业技术的基础, 是相对于专业课程而言, 其目的之一是为其后的专业课程提供技术支持。主要是指塑造“形”的能力和各种材料的熟练掌握。[2]比如要成为一个好的厨师, 首先要熟悉各种菜料的特点以及制作一道美味的菜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和技法。至于所做出来的菜在装盘时摆放和装饰的是否美观让人赏心悦目, 这就是基础的另一个层面。对于艺术来说, 良好的素描基础是视觉艺术表达的基础,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说, 当我们踏入高校校园之后, 素描是我们在大学一年级必须重新认识和学习的一门课程。

二、在发展中看问题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 那么基础的基础是什么, 答案是取决于造型艺术需要什么。从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涵来看, 应该包括技术基础与审美的基础, 即对人的观念、思维、创造力、想象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开发和培养。[3]而目前高校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现状是:教师悉心的传授, 学生刻苦的学习, 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但是这样一种固定模式所产生的结果是: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的学习效果。

例如, 当前高校中设有油画、国画等绘画类专业, 同时也有环艺、平面、动画等设计类专业。但是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造型课往往是以同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消解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束缚了学生创造力。因此, 改变这种教学现状, 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 因材施教

近些年, 大部分高校艺术生都出身于“高考速成班”, 不具备扎实的美术基础, 因此, 我们不能以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标准去教授要求每一位学生。由于素描课程时间短, 并且素描的本质就是比例、结构的准确加上一些必要的光影分析,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绘画特点,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他们学会用自己所熟悉的技法解决对物体比例、结构和基本光影的把握, 使素描教育更具人性化。

(二) 针对将来所学专业, 有针对性的引导。

一般来说, 大学期间只有1年的时间来学习巩固基础知识, 而这一年中要学习素描、速写和色彩等多门课程。所以, 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有目地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引导性教授。

1. 绘画方向

目前写实性绘画在高校本科教育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 即使要发展其他方面的绘画风格流派, 例如:抽象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也都是要以扎实的基本功来实现的, 所以我们以写实绘画为基本标准。

写实绘画要求的是给对象以客观的再现, 比例、结构、光影, 都是客观再现的要素。在素描基础技法的引导方面, 就应该从几何形体开始, 通过静物、石膏像、人像等一系列精密的程序, 分阶段、分步骤的去解决造型能力、空间处理能力还有深入刻画能力等诸多写实绘画所需要的技能环节。我们还要借助贯穿于素描训练中的对整体画面完整性的要求, 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画面构成美感的敏感。

2. 艺术设计方向

因设计之名, 意味着我们训练的终极目标是指向设计的。所以课程的安排要与设计紧密结合的, 从一开始就是设计的课程。基础不再是泛美术的基础, 而是有针对性地为设计而设立的一种入门训练。

相对于写实素描中单个物体训练解决基本的形体、比例、光影的目的, 设计素描一开始就要求用线、面或点表达出物体形态的感觉。这种感觉并非建立在形似上, 而是建立在神似上, 以表达出物体的特征感受为目的, 这就是最根本的创意与表现。值得注意的是, 在基础课程中可以不涉及多样性的体验结果, 却一定要涉及体验的方法训练与提高体验敏感性的引导。

因此, 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 高校素描教学应因材施教, 同时, 辅以针对性的引导。在学生学习内容方面, 应力求使各门课程的设置科学合理、相辅相成, 使得学生在素描基础的学习中有的放矢, 真正发挥素描作为专业技术基础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印凯, 以设计之名而素描[J].装饰.2006.9

[2][3]谷正月, 素描的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7

[4]张秀林, 论师范院校素描理论教学的重要性[J].教学创作.2003.9

高校设计素描教学 篇11

关键词:传统素描 设计素描 教学 对比分析

当前的素描教学大多源自西方国家,起初它只是传统纯美术类专业的课程之一,在二十世纪传入国内,国内大多数学校遵循这样的教学方式直到现在。这种模仿类型的教学模式在设计专业的广泛使用最后会导致艺术教育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出现脱节,它导致学生只能参照静物死板的描画,这种设计素描作品并没有任何创新意识,长此以往,培养出的学生创新意识薄弱,作品缺乏新意和想法。艺术设计类专业以及美术纯艺术专业教育的各种功能并没有分开,并没有对学生以及市场需求进行调研,这使得设计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和美术类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他们刚刚步入社会是很难适应需要。

一、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的不同点

设计素描是设计工作者最初的创意阶段,它可以被看做是设计草图,它需要符合一定的实用原则。所以,在对设计素描进行表现时,既要具备造型的准确与生动,又需要注意造型本身的严谨。这种设计要合乎一定的尺度。

传统素描仅仅是为了造型而去造型的,但是设计素描并不是这样的。设计素描更重视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设计素描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主动创新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教师要主动培养学生利用各种物体进行构思的能力,使他们将想象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通过大胆的选择、提炼、联想等,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意识地理解造型,创造造型。设计素描思维概念并非是使学生盲目地开展抽象创作,更不是随意地进行修剪,或者让学生随意地乱画。他应该是多方面的,自外向里的,生动活泼的。设计素描需要展现出的是全新的,有着创新思维以及想象力的抽象因素形体。

传统光影素描的绘制方法和设计素描的绘制方法并不相同,它主要表现在下面两大方面:首先是在对物体的观察方法上,传统素描是利用主观意识进行的创作,设计素描则主导利用观察物体的方法来改变观察物体的方法。比如:当我们在观察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物体时,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形象上,忽略掉他是什么,更不要把他看做具体的事物,而要用发现的眼光来发掘事物的内部结构以及外部轮廓,利用抽象来解释具象。其次是观察物体的角度与光线出现变化的时候将对形状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光线进行观察与思考,进而开展造型设计。客观世界中各种形象都是研究设计的基础与前提。当学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抽象想法,就能发现抽象特有的规律。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一定要遵照整体观察物体的原则,设计素描应该注意从不同的角度立体观察物体的位置。

二、设计素描教学当中的教学思路

常见设计素描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一定要以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入手。设计素描教学的目的是给学生未来的设计工作奠定造型基础,提高学生利用设计思想去绘画。而“造型基础”就是写实地描画。它既要求学生写实的描画,更要创造性地展现自己的想法。设计素描要以创造物体、展示物体为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生动的展现物体单色形象的能力。设计素描能力主要是依据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的具体要求来创造物体单色形象的能力。设计素描的教学目标需要分阶段进行规划,他们合起来共同构成了设计素描教学的整体。这当中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教学手段富有特色与针对性上。

实际上,设计是在一定的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的策划,它是设计师的想法和构思。相较于传统的纯绘画,它需要合乎审美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设计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这种设计不能仅仅讲求美观,还需要满足需求。所以作为设计基础之一的设计素描就不能是简单的重现和再现,它需要在此基础上加进去一定的创新与想法,赋予作品思想与灵魂。

设计者日常的工作就是要依照顾客的需求进行的,由于很多客户经常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表现出一定的效果,因此高效率的表现出设计意图是每一个设计者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而中职教育设计素描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研究明白究竟怎样在较短的时间范围里把客户的意图直接表现出来。在设计素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观察方法以及表现方法的培养。

三、小结

教师在今后的设计素描教学中应该大胆开展实践,不断地对既有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高自己对设计素描教学的认识水平以及整体把握能力,帮助设计素描教学需要和艺术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给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步入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教师还应当不断探索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思路,不断创新。既在形式上也在教学方法上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董荪,钱昀.“重塑基础”——设计素描教学刍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2):36.

当前高校素描教学创新问题研究 篇12

关键词:素描教学,当代性,创造性思维,创新

一、当前美术教育中的素描教学现状

素描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是在五四运动以后, 随着新文化思想的发展与传播, 西式艺术教育引进中国并逐渐普及。蔡元培等人提倡西学, 以徐悲鸿素描教学体系和苏派素描对我国素描教学的影响最深。因为政治上的原因, 中国全面引进苏联的文化艺术之后, 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法为代表的苏派素描, 成为中国写实主义素描艺术的主要指导依据。传统教学模式素描过分注重绘画技法, 表现题材过于单一等, 同时在创意能力训练--这一现代素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创新性不够, 素描仅仅是作为训练造型能力的基础, 通常与创作设计课明确分离出来单独进行, 作为大学绘画教育的组成部分的素描教学, 它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受教育者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各种专业需求, 要具有创造视觉艺术所必备的审美能力、基础知识的融合运用和制作技巧的全面素质。在对当前美术教育中的素描教学现状和对效果及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发现:现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性, 在课程内容上不能将学科知识与个人的知识结合;在课程结构上坚持学科本位, 不易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无法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从中国素描历史发展分析原因来看, 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 人们受“极左”思潮的影响, 片面的强调文艺作品在内容上的政治性、形式上的群众性、特征上的突出性, 主要表现具有宣传价值的主题性、情节性绘画, 从而使其成为“正统”。然而事实表明, 这种偏执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在造型塑造能力上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就素描教学的目前状况看来, 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滞后性, 某些相对片面的的教学方法和认识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与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态势难以协调, 如课程环节重复, 课程设置体系僵化, 观念认识陈旧等。

二、素描教学传统模式与创新模式的比较

从国内外素描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 与传统模式强调理性的学科概念、原理相比, 国外模式强调的是绘画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强调绘画过程与感性认识过程的统一;比起传统模式课程内容的严谨有序, 国外模式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国外模式的教学目标与评价也比传统模式更具可操作性;国外模式虽然在体系上不如传统模式严密, 但它将心理学与绘画相结合, 因此更为人性化。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推动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素描教学作为各大美术院校的一个重要基础课程, 其创新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关注, 因为文化形态多元化的影响, 当代艺术的冲击和设计意识的介入, 中国文化和艺术状态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更替。例如印象主义把物体加以分析, 立体主义使物体肢解, 抽象则置物质体形态于不顾;如在绘画上, 康定斯基的作品在其形式上除了“点、线、面”三要素, 无不以抨击传统绘画的模式, 在观念上其更着重强调“精神”;各种设计意识如组合意识、抽象意识、符号意识、转换意识等的介入要求我们对素描教学进行创新;如在一些新的媒体造型艺术中素描仅是一些辅助手段而已, 并不一定需要有很强的素描“造型”功底;设计艺术与纯绘画艺术对素描的要求也不同, 设计需要理性的介入, 尊重科学技术手段, 侧重人的心理与生理的社会性视觉需求及实用功能的合理性。

三、创新教学模式面临的当代性

对于这种种状况, 国内高校相关的美术教育专家在关于当代艺术教学探讨中也引发了的当代素描教学思考, 如对美术学院功能的重新理解, 表达了这样一种关于美术学院的教学改革设想:各个自由创作系的学生, 同样可以在跨学科的范围内, 用艺术的信念来学习其它的专业和从事其它职业, 对素描学科课程概念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辩证关系的的再认识, 促使我们意识到理应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借用其他新型模式, 材质来改变这一现状。素描历来被认为是绘画乃至整个造型艺术领域中的基础性课题, 它包含的含义在以往一方面被无限扩大, 另一方面又被狭隘地理解和执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参考同行相关的研究, 提出了一些素描教学模式创新尝试, 且称之为实验性教学, 包括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目前各种素描教学创新模式尝试已在我国各大高校活跃开展, 包括造型 (美术学) 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探讨和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模式, 在不改变艺术本质的前提下, 对视觉语言进行重新探索, 试图建构新的审美判断和价值标准。在当下多元化的艺术语境中, 传统素描语言被赋予了时代的精神和现实意义。素描教学与诸学科的交融, 其本体的涵义在学术上的理解已经超过以前的范围, 这一变化给艺术专业教学和学术创作带来的突出影响是:传统教学中的规则和定理越来越相对化;在艺术研究创作中及表现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 再现艺术的功能性、技法上模仿的目的性有所转移。素描历来被认为是绘画乃至整个造型艺术领域中的基础性课题, 它包含了除色彩外的任何因素。但另一方面对基础的理解却又导致经常把素描当成了进行其他的艺术形式的“手段”, 甚至是“早期阶段”, 这种把素描当成其他艺术形式的基础的说法恰恰是否定了素描的价值。这一学科的现实地位以及由此生发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等问题需要人们重新去认识和解决。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以及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等国外课程的影响和引进, 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出现“结构素描”“设计素描”等新型教学方案, 使得传统单一的“全因素素描”逐渐走向多样性, 如结构素描、意象素描、新概念素描、表现素描、创意素描、超级写实主义、联想素描、构成素描等, 名称繁多只因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变化, 这无疑对我们的高校素描教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素描教学的创新方法论

随着时代发展, 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审美观不断变化、对作品个性化的要求, 使得在素描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问题, 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并使其成为素描教学改革的焦点。面对外延宽广、内涵丰厚的素描艺术, 我们没有理由把素描教学局限于某种形式的规定之中来运作, 扼制学生具有个性的创造能力以及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表现, 而使教学纳入“纯技术”范畴。在现在教学中有种现象尤为值得注意, 这就是随着艺术设计学从绘画中分离出来, 专业教学内容丰富了, 基础素描教学也有了“对口”的变化, 即所谓“绘画素描”和“设计素描”之分, 绘画素描分为西画素描明暗块面表现方法和国画式素描线或线面结合的表现方法, 而设计素描则是以线为主并要求画出对象隐形结构的一种表现方法。作为不同素描教学的规范, 这种以技术为中心的新的范式化的素描教学与传统素描教学的理念并无多大区别, 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当今中国社会文化艺术形态的多元化背景下, 素描作为一种绘画形式, 自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在美术院校的教学中, 素描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行的素描教学在其发展过程中, 也是要跟随总体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趣味所关注的位置去调整与其对应的视点, 并在作品中反映出新的价值取向和新的审美判断标准, 素描含义的界定也应随着这种不断的调整而向前延伸, 在创新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新时期, 继续对高校素描教学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长期以来, 笔者一直致力于素描教学和实践创作,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素描教学发展趋势, 从文化历史背景、技术, 概念等层面展开分析。笔者认为意在思考高校素描教学创新的方向和价值, 并唤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冯健亲著《素描》,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7年2月

[2]、范迪安著《国际当代素描艺术》,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3年10月

[3]、周至禹《现代素描随想》《美术研究》1994年第4期

[4]、 (美) 贝蒂 爱德华著《新素描》, 何工译,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1年1月

[5]、孙美兰著《艺术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7月

[6] 、石树仁译《素描教学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58.

[7]、何工《北美美术院校素描教学浅议》《美术研究》1994年总第76期

上一篇:高职教育的教学创新下一篇:原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