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课程教学

2024-05-24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精选12篇)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 篇1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设计素描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 课程根据专业方向和设计艺术特色, 以下发课题任务的形式进行造型原理、结构法则、审美意识的研究和训练。在基础手绘课程中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理性观察与分析的设计创意思维能力, 即在设计素描表现中将主观与客观、理智与情感、功能与审美, 以及艺术与科学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门核心课程旨在与其它相关专业课程围绕同一职业能力素养进行项目训练, 目的是使课程教学的方法、目标和指向更加明确。

关键词:设计素描,理性分析,教学课题任务,创意思维

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类各专业中造型艺术的基础课程, 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以设计意识培养为核心, 调整传统手绘表达能力的教学模式, 以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能力需求。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对造型基础知识与形成规律的认识与理解, 其中包括对透视学、投影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也包括对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造型的各种形式要素和各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实践和认识, 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 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 促使专业领域和设计观念的不断拓宽和更新。然而, 目前我国的高职设计素描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教学内容陈旧, 未能根据专业最新研究成果来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其次, 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按照老套的流程进行训练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动力, 可能陷入被动且不带思考的填鸭式教学;再次, 教学思想较落后, 因而无法顺应时代, 完成培养创意性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以上问题, 结合高职学生的素质和特点, 进行设计素描教学改革, 以课题任务的形式开展教学, 按照教学进展下发不同的创作课题,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最终能自由表达自身的审美情感和独特个性的创意设计。

课题任务的内容设置上融入“结构素描”“构成艺术”“图形创意”及纯艺表现形式等相关知识, 以突破以往单一的传统素描观察和表现方法, 使学生在创作的多样性中寻找自己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和表现手法。课题任务内容如下:

课题一:造型基础知识

课题内容:1.认识和理解素描的语言特征与表现手法;2.理解造型基础语言:线条、空间、构图、透视、比例、明暗、光影、节奏等知识;3.理解设计素描与全因素素描的关系、艺术与设计的关系;4.欣赏优秀作品, 培养审美能力。

课题重点: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观察和思维模式, 能以设计思维来观察、分析和解构事物, 并建立艺术的感性和科学的理性思维模式。

任务目标:1.理解造型基础知识与专业的关系, 调整思维进入学习状态。2.让学生选出自己喜爱的绘画作品, 并从艺术角度分析作品。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和训练, 启发引导学生运用设计思维来创造性的观察和分析事物, 形成独立科学的审美意识, 并能主动积极探索造型艺术表现的各种可能性。

课题二:结构素描训练

课题内容:1.认识和理解事物的结构和空间关系;2.理解结构素描与全因素素描的关系;3.掌握透视、比例、空间表现手法;3.掌握结构素描的表现规律。

课题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理性科学思维来观察、分析和解构事物。

任务目标:1.完成石膏几何体的结构素描训练;2.完成玻璃、金属、陶瓷器皿的结构素描训练;3.完成自行车的结构素描训练。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和训练, 使学生明确结构素描与全因素素描的关系, 形成从具象外观转向抽象结构的观察思维, 并能掌握对画面组织重构的能力。

课题三:形态解构训练

课题内容:1.建立从物体的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结构的转化意识和表现能力;2.赏析西方现代绘画大师作品;3.形态解构重组训练:人工形态表现-黑白灰表现, 自然形态表现-质感与肌理, 现实形态-空间表现。

课题重点: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主观的解构分析, 打破具象完整形态的束缚, 并能调整重组画面结构。

任务目标:1.完成器皿静物组合的黑白灰关系训练;2.完成植物、动物题材的质感与肌理表现训练;3.完成自行车的空间重组训练。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和训练, 使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对形体进行思考、剖析、取舍和重构, 学会重新认识身边的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微观和宏观世界, 从中获取创作的元素和灵感, 将其打散为设计语言然后进行主观的画面重组, 以此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课题四:形式构成训练

课题内容:1.“图”与“底”关系训练;2.二维黑白图形形式练习;3.二维色彩图形形式练习。4.综合创意表现训练。

课题重点: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性创作, 尝试从独特的角度入手选择创作题材, 感受创作和表达的乐趣。

任务目标:1.自己的名字为题完成文字图形化训练;2.情感图形化训练-黑白;3.情感图形化训练-色彩。4.以自画像为题运用综合表现手法进行图形创作。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和训练, 引导学生结合构成设计和图形创意的形式法则, 通过素描的线条、肌理、明暗、空间结构来塑造形象, 通过对形象的归纳、剖析、置换、创造性地营造画面的节奏、韵律、秩序、构成的效果。从物体的二维轮廓上升三维立体结构的认识, 将现实形态解构为以点线面为基础的图形语言, 通过图形训练培养学生开放性的创意思维能力。

总结

作为设计创意类课程的基础课程, 设计素描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 来提高其艺术素养和创造实践潜能, 培养艺术情感和科学理性思维分析能力, 能灵活运用各种设计素描技法进行创作, 来准确地传达情感和信息, 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带来更广阔的创意空间。

参考文献

[1]周至禹.其土石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基础教学作品集.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3

[2]林家阳.冯俊熙设计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 篇2

关于构想素描训练的几点思考-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研究

构想素描训练作为当代专业设计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内容,是对传统设计基础素描教育内容的补充和更新,作为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有益的尝试,它在整个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为终极目标,对于培养现代设计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来说,构想素描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 者:刘琬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 刊 名:新课程(教师版) 英文刊名:XINKECHENG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构想素描   设计素描   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   课程特征   训练途径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思维方法 形式法则 创作

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的基础教育学科,长期以来,担任这一门课的教师大部分是美术专业的教师,因而在授课时不容易摆脱绘画带给设计的影响,将设计基础教学的重心仍然放在“怎么画”和“真功夫”上,因此造成了学生对这门课的质疑: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在画素描,怎么不从设计的基础学起?针对这一现状,本文试从思维、观察方法及创作表达方面来理顺素描与设计的关系。

一、设计素描课需要提高学生的能力

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我们的素描教学大多还局限在以写实素描为主要的内容,以再现、提炼客观物象为目的,相对比较狭窄,这就给培养学生艺术设计领域的思维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的素描是使用铅笔把创作者看到的物象再现在纸张上,画面效果可以说是一种复制物象的表现形式,素描只是成为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而已,是一种“纯艺术”。但它作为设计课程的基础来说则不一样了,不是用铅笔涂抹就可以了,而是应该具有一些科学、系统的方法,除了再现自然对象,更应当研究视觉艺术的规律和方法。

过去上素描课,很多教师让学生临摹大师的作品,但学生只是一味的临摹,没有认真去研究优秀作品好在哪,不好在哪,觉得临摹像了,作品就好了。其实不然,作为设计基础来说,我们临摹大师作品是为了学习大师的表现手法。如素描大师席勒,在他的画风中,我们看到了极具特色的夸张、变形的手法,看到他用富有起伏的线条来表现物象,那么这种表现形式就能在我们今后的设计中长期运用。因此,设计素描课程需要指导学生分析艺术大师的作品,锻炼学生思维,使学生了解大师作品中的构成、秩序、造型以及线条的节奏感和材质感,逐步让学生变得敏感起来,从而使他们对视觉艺术的表现规律能够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我们需要对大师作品进行理性、综合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其中學习的方法。思维需要转变,不能停留在大师作品的表面现象,摆脱对艺术大师的盲目崇拜,需要我们建立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

二、设计素描需要知道学生掌握观察方法

说到观察方法,我们在素描绘画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是“虚起眼睛看整体,睁大眼睛看细节”。虚起眼睛看整体是以扩大视线范围,寻找视觉总体感受。当然,整体和细节都需要通过对比的观察法进行表现,相互联系地观察所有的物象。具体以人体素描课为例,在传统素描中,我们以大量的明暗关系,上很多的调子来努力把对象画得真,但这只是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从今后设计发展课程来说,这门设计基础课的意义并不是太大,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我们的观察方法,不能停留在某一个局部进行深入的刻画,而是需要整体把握对象的特征、动态,把握对象的结构,可以用一根线条表现得生动起来。如素描大师席勒,在他的画风中,我们看到极具特色的夸张、变形的手法运用到素描当中,不是用素描的五大调子来表现,而是用富有节奏的线条来表现物象,也是表现得如此生动。

观察的同时,还需要我们赋予想象力,想象在设计素描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有趣味性、创新性。

三、设计素描课需要提高学生的创作表达能力

传统的素描课中基本上客观的表现物象,物象长得什么样,创作者画的也是那样,但是这样除了培养了学生的造型能力、模仿能力外,却不能培养学生对物象的提炼、概括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如何更好地观察和提炼我们的物象是设计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把具象的物体看成抽象的物体,把自然界存在的复杂现象与过程,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化,表现出丰富的运行规律和变化统一的画面形式。这种抽象形态的点、线、面、形、色等变化能够表达出人的内在的情感,画面才会散发出有“意味的形式”。如我们抽象设计大师康定斯基,就是看中画面中形式的和谐,为构成一个画面的整体,将物象抽象化,找出其中的形式要素互相联系起来,并且服从于整的“完形”。

很多教师都会在最后一个课程给学生安排素描创作练习,这时候学生都比较头疼,无从下手。那为什么会陷入困境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这门课程的前期缺乏对艺术形式法则的教学讲述。当我们分析艺术大师的作品时,除了掌握他们的艺术创作思维外,还需要掌握其创作方法,从而解开他们作品的艺术创作之谜,并将这些形式、方法用到我们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如设计大师蒙德里安,1915年创作出一种以不同节奏的直线构成的作品,预示着素描中的造型表现有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常用正方形、矩形有条不紊地分割空间,组织画面,他终身致力于追求这种比例关系,使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的明快庄重、干练而井然有序的韵律感和秩序感,创造空间的问题,创作中艺术上的均衡,其实是一种感受,这种感觉需要不断地在艺术实践中培养的。

四、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

传统素描课程都是靠手绘来完成的,但是很多的创意有时候靠手绘是无法完成的,也有的创意虽然能靠手法完成,但时间需要很多。因此,需要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从目前来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艺术创作更多地体现在科技手段上,电脑工具的使用能体现艺术家的文化素质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宣言》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的审美情趣是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的。”这句经典名言即使到了现在也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我们今天的设计素描课程应该结合现代技术来完成。

五、结论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 篇4

1、目前素描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 高职院校的素描基础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大多是石膏、静物、人物;教学的内容强调物体基本造型, 比例透视, 形体空间, 明暗关系等基本知识点, 通过这样的教学, 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 恰恰失去了“设计”的意义。没有把素描教学的内容和专业方向结合起来, 基础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的关系逐渐疏远, 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教学的模式、手段简单化, 缺乏创意想象。

2、行业的发展对设计创意人才的需求

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 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 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而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就是我们的方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平面设计, 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工作, 而这些工作最看重的是学生创意方面的能力.在创意能力的培养上, 并不只是专业课解决的问题, 而应当渗透到基础课的教学中, 让学生体会到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样对工作岗位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现状分析

1、传统写实素描教学, 学生缺乏设计意识

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基础较差, 所以设计素描的教学模式沿袭传统的写实训练, 在课堂上进行石膏、静物的写生、临摹。但是由于学习时间较短, 加上部分同学接受能力较差, 所以即使通过写实素描的训练, 许多同学还是造型能力较差, 造成的结果是, 学生既没有提高造型能力, 也没有形成设计观念。这样的教学作为艺术设计专业能力的培养来说无疑是不正确的。

2、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模式死板

而由于我校学生基础较差, 所以基本上还是沿袭传统的绘画学科的教学模式和内容, 遵循传统的审美标准, 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就是石膏、静物;表现形式大多是明暗素描, 旨在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然而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 这种传统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 对现今设计素描的教学来说, 已经明显的不适应, 学生希望通过设计素描的学习不仅能提高造型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审美水平和设计意识。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探讨

结合设计素描造型基础的核心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 我认为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打破传统的固定思维模式, 形成一体化的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想象力是现代设计素描教学的首要任务。基于此, 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探索以“教”、“学”“练”相互联系的一体化教学理念。“教”即以学生为本, 备课时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而三者之中, 备好学生才是关键, 教师要做好学生思维的引导工作, 让学生感觉到思维观念的转变, 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循序渐进地形成设计思维的观念。“学”即是学生的学法。如何学, 也是教师考虑的问题。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性的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 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达到了学习的目的。“练”即是大量的训练。只有通过大量作业的训练, 才能掌握设计的造型能力。所以, 在课程的学习中, 要让学生做大量的作业, 以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 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造型能力。

2、有机整合教学内容, 紧密结合专业课程知识, 增进艺术表现力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不能将大部分课时用在画石膏、静物、人物这些传统内容上面。在新的课题要求下, 我们的教学内容将是我们生活周围的物体。这些物体大到城市建筑、小到指甲钳、图钉。同时, 针对未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 我们在课程内容上紧密的与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衔接。比如与《图形创意》课程衔接。表现的内容可以海阔天空, 可以是有摩托车与猎豹、高跟鞋与小狗、老鹰与战斗机的创意组合等等作品。用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物体, 来表现出不一样的形象。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又如与《手绘表现技法》课程衔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性的加强学生对速写课题的练习。训练学生对线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在学习内容上, 选择性的表现房屋建筑、花草树木, 以及自己生活周围的物体, 诸如家具、沙发等等。

3、建立多方位、多手段立体式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方法。

要改革, 教学手段也是必改之列, 在传统的素描学习中, 我们的教学手段基本上是以讲授为辅——练习为主的手段, 表现的工具主要是铅笔。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单调, 没有兴趣, 缺乏换位思维, 对设计素描的表现认识比较单一, 这样无形地给学生造成一种设计素描和专业课程的脱节, 与设计意识的脱节, 所以, 我们提出建立多方位、多手段立体式的教学手段, 以丰富教学方法, 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我们要对形式进行改变。改变常规的物体组合模式, 让物体随意性的摆放, 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和摆放物体;在观察物体方面, 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视点、多方位变换的立体的观察, 摆脱以往的一点观察, 理解物体, 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来解构物体, 这样使画面达到一种全新的面貌。使学生在学习上变以前的被动为现在的主动, 变消极的接受变为积极的汲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 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基础课程, 根据我校近几年来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情况来看,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本文提出了以开放式创意思维表现为导向, 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整合之后紧密衔接的一体化立体式设计素描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 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情况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素描教学体系, 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观念和造型能力。

《 设计素描》课程总结 篇5

班级:工业设计一班姓名:赵鑫学号:1208011025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们迎来了设计素描课,迎来了我们的王老师。王老师在保存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思想的基础上提高我们的艺术设计与表现能力,并教导我们艺术作品必须有思想,有内涵,有冲击力,画面完整。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工业设计这一专业的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对设计素描的训练,深有感触。

首先我们开始的是对结构素描的训练,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化了我对素描的理解。它包含了多种对比,教会我学会去观察。例如整体地观察,概括地看,联系地看…….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全面地去观察物体,更具体理解物体的结构。

从最简单的几何体,通过观察与思考可以切割成另外的一个或几个几何体,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几何体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塑造形象,这样会更加准确,而且进一步将复杂的物体的组成部分的比例量出来,这样物体会更规范。我们便会对所画的几何体的理解更深刻。设计素描作为一门绘画艺术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同是艺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绘画素描是通过“再现”对象的具象描绘来反映意识形态的创作;而设计素描是“再造”,是通过计划和想象而进行的审美创造。绘画素描强调画面的整体性,要求大脑对客观对象进行判断、分析以达到对象与表现结果的一致性。设计素描则强调将收集、贮存的“局部”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后组合成新的整体的造型活动。绘画素描着重于对所绘内容的表现效果以传达对现实的感受,过多地投入了作者的情感因素和展示情怀;设计素描是以绘画素描为基础利用其绘画规律并借助于其表现手段来更好地表达和表现设计意图,着重于对物形及设计思想的结合来使“观众”产生新的感受。设计素描的画面内容不是对生活的“模仿”而是依据作者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和头脑中不同的理念综合形成画面的形象处理。依据画面自身构成因素与作者的构成理念相结合而进行的一种艺术处理。设计素描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所有的学习内容与研究都是为将来的设计提供基本的方式方法及制作手段的拓展来进行的。让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作时不墨守陈规自由创作出新颖独特、美观的作品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素描基础较为扎实地学生在进行设计创意训练时,能够较好地、生动地、艺术地表现设计意图;而素描基础不是太扎实地学生就不能很有效地将自己的创意有效地表达出来,这就说明传统绘画素描的观察、分析客观物象的思维方法,手与脑的协调性上,对画面的控制能力和审美意识还是起着一定的作用。这就说明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观察方式、表现形式等方面,既对传统素描予以继承,同时又有别于传统素描。设计素描侧重于全方位的观察,包括平面形观察、立体观察、横断面(剖面)观察以及运动观察,并且强调从结构到材质,借助理性思维能力创造新造型的技能表达。传统素描提倡“看”,设计素描强调“用”。目的的不同造成了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我们学的是工业设计,现在我们在设计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作品形式的空间感差,二是作品缺乏想象力。两个问题都影响到作品的深度和质量,两者的病根都源自素描基础的训练和认识不足。

空间感是素描造型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问题;“形”是造型的第一位,“整体变形”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 篇6

关键词:广告学;设计素描;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1.004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1-011-02收稿日期:2011-08-5

广告学专业是将广告以学术性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专业。它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消费心理、美学,来增强人们的消费意识,产生社会心理共鸣。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在现代信息社会,随着各类媒体的发展,这种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广告业成了炙手可热的行业。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品流通日趋频繁。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广告战也愈演愈烈。各企业不惜在广告上花费巨资,促进了中国广告业的迅速发展。

广告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广告学理论知识和市场营销能力,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宽广的科学知识,熟悉广告管理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广告策划、设计与制作以及经营管理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广告学高级专业人才。广告学专业一般设有3个方向:广告创意与策划;平面广告设计;广告文案写作。

但是无论哪个专业方向,都是以素描为入门的基础课程;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素描发展到今天,形式与风格更加趋于多元化。作为美术基础教育,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对素描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也是一项重要课题。素描基础训练与艺术创作、设计密切相关,它同时为艺术创作、设计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和思想认识基础。

在当今的“读图时代”传播环境中,广告创意人才必须能够将点子通过可传播的形式(尤其是视觉形式)表达出来。曾在DDB(Doyle Dane Bernbaeh)和李奥贝纳两家公司担任高级创意总监的著名广告人泰德·贝尔认为,“一个真正好的创意人员应该是写作能力和视觉表现能力都兼备的。好的文案人员应该有很强的视觉感受力,而好的艺术指导,应该有很强的文字概括能力。”另一位著名广告人罗伊·格雷斯也认为,“一个好的广告创意人应是语言思维和视觉思维兼备”。由上可知广告学专业学习素描课程的重要性。根据广告学专业的教学目标以及培养要求,所以选择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主的《设计素描》为主要学习课程。

设计素描,就是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表现新的视觉传达与造型手法,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基本上适用于一切立体设计专业(如产品设计、造型、雕塑等),画面以透视和结构剖析的准确性从客观事物的具象形态中再现形式美感。

设计素描以设计意识为核心,调整传统的绘画素描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在尊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前提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并赋予联想。通过素描的线条、肌理、明暗、空间结构的表现,不仅塑造了对象,而且通过形象的联想、夸张、变形和构图,选择画面主导形象和自由驾驭画面的能力,使画面形成一种具有节奏、韵律、秩序、构成的效果;也可以实现从物体的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结构的认识。对物体进行归纳、剖析、置换,创造性地经营画面;从设计画面到注入全新的创作理念,对物体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安排画面;拓展视觉经验的过程,脱离写生对象来组织画面,还可以对物体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独立的设计能力。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探索意识,挖掘他们的艺术创新潜能,对事物各层面的探究。在绘画表现中采用与常规相悖的手法,以各种材料混合或借用自然肌理的效果,引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设计素描是广告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对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进行训练。

由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没有绘画基础的文科学生,对于《设计素描》这门课程相当的陌生,也由于从来没有在手绘方面进行过系统的训练,导致了他们对于绘画课程的抵触,所以在这里,针对“零基础”的学生,特别制定了教学方案,探索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

1.平行透视: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就叫“平行透视”,它只有一个消失点(灭点)。

2.成角透视: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没有与画面平行的面,即立方体与画面成一定的角度,这样的透视关系就叫“成角透视”,它有两个消失点,并且在立方体的左右两边。

通过绘画两种透视图,锻炼学生绘画直线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两种规律的实际运用进行绘画,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曲线的运用

线条作为表现手段在绘画作品中出现,并不是单纯的只负载再现物象的功能。线条被不同的人用来表现不同的物象,由于人们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线条时常会有多种形态,而正是这种形态的千变万化造就了线条丰富的审美特性。不同的线条给人带来的视觉美感完全不一样。

通过线条的穿插练习,锻炼学生的绘画曲线的能力,并且考虑到线条的粗细、长短、流畅、发散等特征,进行特殊练习。

三、面的表现

对物体的形体结构、体面转折、体块起迄关系的表现,用线要明确肯定,多用实线。其他部分则相对减弱,多用虚线。而对物体空间的表现,则采用前实后虚,前重后轻,前粗后细等线条的变化予以表现。通过线条表现的练习,同学们普遍获得比较大的进步,这些在作业中得到明显的体现。

四、设计素描造型对光影明暗的关注

作为设计基础的素描,光影研究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对物体形态的把握,对体积感、空间感的理解,对形体质感的表现。其黑白调子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色调的韵律感、节奏感、情绪感的表现,藉此培养学生在画面中掌握黑、白、灰关系变化的技能。

本部分的明暗训练,通过光影和黑白两个方面的练习,引导学生体验和掌握明暗值(包括光影)无限变化的特有活动模式,并将这种活动模式内化为自己的感性认识,进而演变成对深度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五、视觉形体的处理

不同的形体经过同构、吻合、夸张、变异、拟人等手法处理后会带来视觉上的混淆,这样的处理可以创造出各类意义丰富的画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其创作能力。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 篇7

关键词:素描,能力目标,自主学习,设计

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专业之一, 素描是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当前在进行素描学习的过程中,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分配给美术教育的时间相对较少, 导致学生对于素描课程的不重视。 因此,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 如果不能完全掌握素描的知识, 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阻碍其未来的发展, 我们应该解决这一问题, 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的素描课程教学。

1 教学目标分析和确定

首先, 在学习素描前, 我们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了目标, 我们的方向才会更加明朗, 从而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 因此, 在开展素描教学前, 应该制定一个相应的目标, 并且对该目标进行具体的分析, 分层次的逐步完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素描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因为素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构图能力, 还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 是美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在进行教学前, 我们已经明确的教学目标就是掌握素描这项绘画技能。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还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 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模式, 教师只是其中的辅助者, 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 要想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就要以学生为中心,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具有明显的改善。在明确教学目标后, 我们应该对目标进行具体的分析, 将其分为不同的子目标, 实现一个个的子目标, 最终的总目标也就实现了。 在掌握这一点后, 教师就可以开展教学了, 但是要注意, 学生能力的养成是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 我们应该以此为参考, 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 学生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先天才能或是后天积累的经验开展自主学习的活动, 也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促进素描教学的发展。

2 教学过程及方法设计

在明确教学目标后, 我们就应该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首要的任务就是开展教学前的设计, 只有对整堂课的流程熟记于心, 掌握相应的教学重点, 才能顺利的开展教学。素描学习的重点都应该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之中。我们要从基本平面的形状开始练起, 最终令学生充分掌握素描的技能。

在进行基本图形练习的过程中, 我们要在这一环节令学生充分掌握对于平面形状的判断能力, 为今后立体图形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相较于后续的教学环节, 这一环节仅仅相当于比赛前的热身,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只要认真进行练习, 很快就能充分的掌握, 并且这一阶段的要求并不高, 学生只要熟悉各种基本图形的外在轮廓并能画出即可。学生的右脑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 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当然, 在最初的阶段, 这一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的, 只有坚持下去, 才能最终掌握素描的技能。教师在此环节的任务就是进行适当的指导, 例如教给学生判断图形的方法, 因为判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不能仅仅只掌握一种方法, 借鉴相应的美术工具能够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判断方法。 教师在进行讲解的同时, 也不要忘记令学生及时应用于实践, 这样才能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完基本图形的判断后, 我们再上升一个阶段学习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 在这里, 主要对立体图形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解。 我们在学习立体图形时, 已经对掌握了一定的绘画基础, 这有助于我们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学习的过程中, 同样也要掌握相应的方法, 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实现最终的目标。对立体图形进行学习, 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养成, 但是学生还要具有必要的透视知识, 因为立体图形需要通过透视才能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如果不具有这种能力, 很难将立体图形学习好,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对立体图形线条的不同变化, 图形的伸展而使学生掌握这一能力, 展现出立体图形的美感。 教师在进行知道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将图形的空间变化具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再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 令大家互相吸取优缺点, 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 最终就达到我们所制定的目标, 充分掌握了素描的技能。

3 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具有体现总的能力目标完成情况的测试功效。总的能力目标的完成, 并非只体现在学生的最终作品上, 还体现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 因此, 学习效果评价应从自我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三个方面进行。 自我评价要求自己把在完成目标中对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与扩展程度自我评述;集体评价要求集体对在集体学习中的贡献做出评价;教师评价要求根据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作综合评价。

4 结语

通过对学前教育中素描的课程教学, 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充分掌握这项技能, 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晓白.结构素描浅论[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8 (02) .

[2]张宏勋.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J].韶关学院学报, 2008 (07) .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 篇8

素描是传统美术的一门主课, 随着我国艺术设计学科的蓬勃发展, 关于设计基础教学中素描的讨论也更加热烈。讨论焦点大多集中在:素描的本意及其地位;素描在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素描的内涵及其在现实教学中的侧重;设计素描中几个板块之间的衔接过渡与具体实施;设计素描中写实的比重及对质感和意象描绘的认识等等。这些议题归根结底, 可以表现为对设计素描“设计”含义的理解及其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对设计素描本质含义的把握

设计素描的“设计”含义是什么?也可以这么理解, 设计素描究竟是“经过设计的素描”还是“用于设计的素描”?

“经过设计的素描”即素描的各个因素, 无论从画面布局、形象刻画、细部结构、光影效果、空间体感还是材质肌理都经过作者精心的预想、设计、描绘;“用于设计的素描”, 则是根据设计 (而不是艺术) 的自身特点和具体要求, 通过素描来表达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描绘所设计的人造形态、人造物品、人造空间。

若是“经过设计的素描”, 那么可以设问:“设计素描”即是带有“设计意味”的素描么?难道传统素描只能写实?难道传统素描只能是笔触和局部结构的创新?有人说, 绘画素描属于艺术表现范畴, 创作的艺术形象大多源于客观存在的形象, 因此绘画素描表现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参照特性。虽然, 传统素描确实是更多的侧重于对外在物象的再现, 但是, 通过对素描历史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看出, 关于创意素描等等的提法似乎语义不明。过去所谓“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其实无论是传统的再现性绘画还是现代的表现性设计, 作者都是在观察外来事物的基础上, 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创造, 只是加入多少不同罢了。而艺术的最高境界除了神似之外还在于创造性的艺术表现。这便是艺人与匠人的区别。“创意”的语源可以理解为“创造意识或意象”, 那么这个意象不可能完全是无中生有, 多少必有所依。正如抽象也是或多或少的存在于各个艺术时期, 并不是从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才开始的。不能说传统的素描就没有创造的意识在里面, 更不能简单地只把以创意表现为主干的素描称作设计素描。否则, 萨尔瓦多·达利的《still life, fast moving》 (图1) 岂不是要被称作是设计油画、设计彩画了么?

由此看来, 所谓的“设计素描”不能看作是“经过设计的素描”, 如果硬要与传统素描相区别的话, 顶多是比传统的所谓“全因素素描”在设计表现方面的比重更大而已。所谓的“创意素描”作为设计素描的一个部分, 可以看作是素描与图形创意的结合, 它只不过将素描作为创意的表现和实现手段之一, 将素色的图形创意训练提前到了素描里边来。许多学校都另外开设了创意图形课程。实际上, 不管是讲究画面效果的平面设计, 还是更注重人-机-环境之间关系的工业设计, 都面临一个使学生从传统再现性绘画到现代表现性设计的转化过程。“创意素描”对于深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是可取的。

如果理解成“用于设计的素描”, 那么首先我们有必要明确设计的含义。设计, 从广义上讲, 是指人类有计划地解决一定问题的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设计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形态创新, 而向着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在功能创新、形态创新的同时, 对人及其整个生存系统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设计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对受众物质与精神心理需求的关注, 对传播与接受生理、心理的关注, 对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技术实现和市场竞争的关注, 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为人的设计”已成为其学科特色和立足点。总之, 设计区别于纯艺术的方面就在于其艺术创新之外不可忽略的功用性。因此, 作为用于设计的素描, 应当服从设计学科和教学过程的特殊需要, 满足其后续课程和将来应用的要求, 而不是死守艺术的陈规。不论是设计学科的哪个分支, 都应该在艺术表现之外更加明确地表述其设计的功用。对毕业生就业和设计公司用人要求的调查, 以及2001年上海“中国工业设计周”期间的一项调查都显示:毕业生出去后的切身体会和市场的真实压力使得他们感到, 快速、准确而富有创见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是最为重要的。

比如工业 (产品) 设计是围绕产品及其内部的消费、使用文化与外部的生理、物理环境来进行的, 因此比平面设计等有着更多的外来限制条件, 物的因素更多, 更强调功能性。所以, 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结构素描和速写训练, 坚实的构型训练可以使得他们日后的效果图设计和创意交流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拓展思路, 加强对质感的快速表现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状况首先满足其基本的要求。其中结构素描的画面效果貌似线描草稿, 或是素描的轮廓草图稿, 但这是依靠以三维正方体为基准的观察方法扩展描绘出来的, 在方法上与普通素描有着根本的区别。只有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才会具有将对象透视改变后凭借理解把原形复述出来的能力。与此相对, 如果用二维的比例观察的方法, 把对象画成轮廓然后再加上透视辅助线, 其结果可能有颇为准确的线描草稿, 但学生本人不会从练习过程中受益, 素描训练也就失去了意义[1]。

在设计学科的其他领域, 设计素描的含义大致相同又各具特点。在讲究综合的当代, 现代的设计学科与传统的艺术学科也在发生着联系, 各个具体的科目和门类之间呈现出崭新的关系, “大美术”的观念已经逐渐地深入人心。受此影响, 它们共同的基础课程——素描, 明显带有时代的烙印, 那就是:在原来注重写实、强调观察的基础上, 更加强调各种技法和意识的融合, 强调创造性表达, 强调素描对于设计者和艺术家形成创新思维和独到见解的服务作用。

二、再议写实与抽象

如何看待设计表现中的内容写实和形式抽象?这个问题也集中于对质感描绘的看法上。

写实有多种含义, 画质感属于传统素描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设计素描, 要依其理解不同而论。如果是“为设计的素描”, 则通过对质感的描绘可以使学生获得视觉上的触觉体验, 加强其对材料的视觉效应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只是, 更需要对质感的速写;如果是“设计过的素描”, 那么质感的描绘则不同于传统的完全写实, 应该是为创意的表现服务, 超越其上的应该是画面内容的创意和画面形式的创新。

是画画还是设计, 这是问题的焦点。传统的美术是手头技艺表现, 传神达意, 而现代的设计更多的是技术之外创思的直接实现。即使在质感描绘时也不是反复强调精细、精细再精细, 反而更需要作者满含激情又富含随意的冲动之笔。“要使得对象清晰, 就要仔细作画;要表现对象的细微痕迹, 就要使用简笔。”“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刺激观众的触觉体验。”“略微加入些不太明显的痕迹, 就可以避免太过具体, 令画家免受疲惫, 也令观众看得轻松。”[2]

追求极端精准的质感描绘可以归于过去的精细画或者精细效果图一类, 美术史上则对应有超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精细画固然有其魅力, 也确曾迷倒一批行内行外的人。但是如果学生的所作皆是有据而来 (图2) , 是依照实物或者照片画成, 那还有什么设计意义?这显然已经过时了。在如今的读图时代, 摄影和电脑效果图已经彻底打败了过去的喷笔和精细手绘, 但手绘的快速方便和灵动的艺术感染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被代替。设计者可以发挥手绘的特长, 快速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将头脑中模糊的设想清晰地展现出来。这样作于己可以不断检视、完善自我, 于人可以快速的交流, 即所谓的“用手思考”;或者在事后将他人的设计亮点, 从结构到色彩, 以及独特的材料运用带来的表面质感默画下来, 这些正是我们学习设计素描的目的和用意所在。现代艺术和设计大师亨利·马蒂斯说过:“我从不把素描看作是获得特殊的熟练的一种训练方式, 相反, 我主要是把它当作表现内在的情感和描述心境的一种手段, 而且是精心简化以使表现具有单纯和自发的性质的一种手段, 它流利的直接向观者的心灵讲话。”[3]

至于抽象和形式感的表现, 在传统美术, 特别是我国多年的正统教育中一直是个禁区, 直到近年来才有所突破。其实无论形似或者神似, 都摆脱不了一个“似”, 使长期以来对艺术品的评判只从这点出发, 大众对于美术作品的最高评价也只是“像, 真像”, 顶多加上“点睛之笔”、“栩栩如生”等字眼。而设计不同于纯艺术, 已经更多地超越了像或不像的层面。从过去意义的工艺美术到现代的设计行为, 对抽象和形式感的探索一直是其审美心理的一个必然指归。排除内容构思上的创新, 画面的形式求新和抽象处理是形成视觉冲击的一个主要手段, 更符合当代人不断求新和求简的心理需求。

三、设计素描教学探讨

如何看待素描在设计教育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体现在教学中?

过去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伊顿也曾说过, “凡能成为艺术基础的一切造型活动, 都可以称之为素描。”同时, 作为美术生从美术高考后进入高校面临的第一门专业课程, 设计素描应该具有全局性的引导作用。这个基础设置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将来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态度, 影响到对学习方向的把握和学习内容的取舍。它应该体现“从艺术到设计, 从再现到表现”的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特点。与大一学生的既往教育不同, 如今的教育设计使他们一进校就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并能积极配合教学, 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作为专业基础的素描教学, 教师首先便应确定“设计”的观念, 并尽早讲述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构图法则, 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 而不是学习一些教条的东西和死板的技法。所以要加强对学生造型能力实际训练而非单纯的从理念到理念。比如大力培养学生对各种造型元素情感特征的感受和再造, 克服以往构成课中过于程式化的制作。

学习美术或者设计, 其目的决定了实现它的手段、方法和途径。为了能够胜任日后的工作, 比如广告设计, 就要学习广告策划和制作, 广告插图等先修课程也就必不可少, 这些最终必然归于设计素描的学习。工作中对这些课程的需要是浑然一体的, 但教学中只能依次进行。所以结合将来的设计需求, 使每一门课都变成前后连贯而又不失自己特色的课程链中的一环, 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 为了方便管理和实施, 我们可以将原本整体的教学内容分解开来,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完全有必要将其融会贯通。比如, 在素描的布局安排时可以引入摄影上“趣味中心”的概念, 并适时地介绍一些摄影的独特观察方法。或许二者并不能完全相融, 但对学生开拓视野继而培养创造思维大有益处。图3这幅现代的素描作品, 从画面细节描绘看不出多少与传统素描的差别, 但是又明显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新意——原因就是它创造性的画面布局:下部三分之一的前景可以看作是左黑右白, 而远处的背景则是左白右黑, 树桩和陶壶的轮廓线与背景的分界线相连, 将画面分成左右倾斜、上下交错的四个象限, 圆形的澡盆打破了僵硬的分割, 并协助陶壶更加确立其视觉趣味中心的地位;主体物的倾斜偏置明显地借鉴了摄影和现代构成艺术中的构图法则, 使得看似传统的写实作品打上了现代作品视觉冲击的烙印。

有人认为“为现代创新设计思想服务的意象素描, 并不局限于用笔 (木炭笔、铅笔) 绘在铅画纸上的传统作画方式。也不必囿于素描就是‘单色画’的概念。意象素描可选择两种以上同类色进行‘朴素的描写’。也可画在板、玻璃、布等材料上, 也可合理使用钢笔、毛笔、油画捧、色粉笔、粉笔等工具, 甚至可以通过摄影、电脑等高科技手段获得、发现新颖别致的形式组合。”[4]这是很有道理的。为了表现一个设计, 可以用素描的方式, 为了表现的需要也可以使人临时又拿起彩笔, 这也使得我们更加理解马蒂斯下面的一段话。他在被问到为何要在晚年从事剪纸这一古老而又似乎粗陋的手艺时, 是这样说的:“纸这种材料还有可以研究、讨论、并被赋予生命力的地方。……比起铅笔或炭条来, 剪刀能使线条更富于感情。”[5]

本着上述思想, 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着将素描改称为“素造”, 即单色造型。一字之差, 摆脱了“描”的感觉, 使得素描的设计意味凸显。名称固然只是个称谓, 但是它充分地表明了设计素描的设计含义, 这样有利于更加明确设计与传统艺术的区别所在, 有利于设计素描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和实施。

摘要: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在从艺术再现到设计表现的转化过程中, 素描这门古老的课程也面临自身的调整。对设计素描中“设计”含义的不同理解导致教学实践中不同的处理方法, 也带来了不同的后果。只有厘清对设计的误解和对写实的偏执, 才能使设计素描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发挥真正的基础和主干作用, 全面提高学生的设计素质。本着上述思想, 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着将素描改称为“素造”, 即单色造型, 使得素描的设计意味凸显。这样有利于更加明确设计与传统艺术的区别所在, 有利于设计素描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宫浩钦.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训练方法举隅[J].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2) :81页

[2][美]伯特·多德森著.蔡强译.素描的诀窍[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148-150页

[3][5][英]杰克·德·弗拉姆编.欧阳英译.马蒂斯论艺术[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987.112页、235页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 篇9

一、高职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背景

(一)设计素描课程概述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素描被冠之“艺术之父”的美名,成为各类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包括各种实用美术的开门之旅。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素描逐渐从素描中独立出来,成为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之所以称之为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因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技法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本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专业课,是后续课程的基础。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现状分析

大部分高职的学生是传统教育的失败者。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敏感,学习能力不强,自控能力不强,但他们对互联网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青睐。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招生时采用的是“文理美兼招”的方式。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没有经历过艺术类专业高考,美术基础薄弱,设计思维欠缺,艺术修养匮乏。

(三)高职传统素描课堂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法,总结出高职传统素描课堂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设计素描课程内容丰富,课时不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基础薄弱且自控能力不强的高职学生打好设计的基础;第二,在高职传统素描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眼低手也低,迷茫、没信心的问题;第三,教师进行素描示范时,只有较少学生能近距离看清楚教师的示范过程,教学效率低;第四,学生作品互评难、保存难、查找难。

(四)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中国最早的设计素描教学实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设计素描课程的最大价值,对设计素描课程进行了各种教学改革,且收获颇丰。其中将互联网与课程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有:毕剑锋的《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2011),作者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简单地提到了利用媒体和影像资料教学;刘娜的《高校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研究》(2014),在改革方法中也提出了善用影像资料和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思路;麦荣勇的《互联网时代的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策略研究》(2015),作者从高中美术教育的角度,提出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微课的形式教学、以新的激励方式和新的获取教育信息的方式进行教学策略的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策略研究,与之前的研究方向不同,笔者站在高职的角度,从传统设计素描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互联网对设计素描课程进行了教学策略的改造。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入手,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教学改革的效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策略。

二、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资源库的开发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是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缺陷进行的改革,收集和创建了两大课程资源,并将这两大课程资源共享在互联网上。让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但能在课堂内,也能在课堂外有兴趣地自主的学习设计素描课程。

课程资源分为两个部分,即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基础资源包括课程介绍、基本教学资料、系列微课视频、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辅资料、教学日历等;拓展资源包括设计素描经典画册、走近大师作品集、设计师读物、行业专家讲座库、行业资讯情报站、学生学习互评平台、师徒总结驿站、学生优秀素描作品电子化展区。

三、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实施

使用探索性研究的方法,利用互联网对传统的素描课堂进行了升级改造。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入手,解决了传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提升了教学效果。

(一)课前的改革

传统素描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眼低手低的问题。因此在课前,教师会引导学生在资源库中查看和熟悉教学素材、欣赏“设计素描经典画册”和“走近大师作品集”。学生通过欣赏教师筛选的有针对性的优秀作品,开阔了艺术视野,提高了艺术修养,做到了有的放矢。

(二)课中的改革

传统素描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素描示范时,只有较少学生能近距离看清楚教师的示范过程,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将“有用且有趣的微课视频”引入课堂,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在课堂上边观摩边进行素描练习,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通过视频进行反复观看、缩放观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课后的改革

因为传统的素描课堂都是纸质绘制作品,存在作品互评难、保存难、查找难等问题。因此在课后,教师会要求学生将作品上传至“学生学习互评平台”,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和学习。此外还会在课后要求学生进入“师徒总结驿站”,每周进行自我思考总结,教师及时进行互动答疑和帮助。

在每个课程环节结束后,教师会筛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有特色的作品和进步较大的作品,将纸质的作品进行电子化扫描,形成电子版本,上传至“学生优秀素描作品电子化展区”。这样既能起到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又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设计师读物”、观看“行业专家讲座库”,并要求学生常在“行业资讯情报站”中了解本行业的最新资讯,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打好设计的基础。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策略改革,能够将有趣且有用的课程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展示给学生,并有计划地将资源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阶段,使学生有目的、有兴趣、有信心地学习设计素描课程。

摘要:设计素描课程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如何改进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探索性研究法和课堂观察法,从传统设计素描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互联网对设计素描课程进行教学策略的改造,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入手,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教学改革的效果,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策略,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策略,高职,互联网

参考文献

[1]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2]祁璇.新概念素描——当代设计素描教学最优化式形式研究[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08.

[3]黄寅.中国设计素描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9.

[4]毕剑锋.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1(2):24-26.

[5]刘娜.高校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研究[J].大舞台,2014(6):221-222.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 篇10

关键词:设计类素描,传统素描,教学改革

设计类专业中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是高校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 也是设计的基础之一。在设计专业中开设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 是为了学生以后更好的学好相关的专业课程, 所进行的素描造型和设计图形的前奏和基础, 能根据不同设计的需要, 灵活运用素描的特点和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来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同时设计院校也根据各专业的不同, 会选择不同性质的素描基础训练方法和表现技法, 通过设计素描、结构素描和设计速写等基础课程来研究造型能力、培养学生进入设计艺术领域, 更兼有审美性、创造性和设计性的多重意义。

一、设计类专业中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 许多院校在设计类专业素描基础教学中大部分还是按照传统绘画素描的教学模式, 很少强调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目标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现当代经济快速发展中对科学与艺术设计结合的意识不突出, 没有加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对创新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艺术个性的表现和实践技能的应用。现结合设计类专业素描基础课的教学情况, 本文将对怎样提高设计类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摸索和改革, 以此来提高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 更好地为以后的设计专业打好基础, 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为适应将来就业做准备。

二、设计类专业中素描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分析

素描是造型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在设计专业中基础素描教学和传统绘画素描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较大的区别性, 为建立更适合于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1、设计类素描与传统绘画素描的异同点

(1) 设计类素描与传统绘画素描的相似点

传统绘画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它在纯艺术类和设计类专业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设计类的素描与传统的绘画素描在训练目的、内容和方法上也有相同点, 如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与传统的绘画素描内容都存在对物体的特征、透视、结构、比例和构图关系等的练习, 而且在观察和表现中都要求整体和科学, 在对事物的造型练习和进一步认识、分析理解和表现等方面, 都要强化学生的素描基本造型, 对空间与层次的理解和对形体结构的表现方面也都有相似之处。

(2) 对设计类专业中素描基础教学的特点理解

设计类专业素描基础教学的内容在传统绘画素描的明暗色调、形体结构、透视和造型的基础上, 则更加重视对理性的认识与思考、形象思维与逻辑的推理, 反映抽象, 对设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表现。在借鉴和融合传统绘画素描艺术精华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意识, 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观察力、多向思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创造力, 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在不同的设计需求下准确而快速地表达出他们的设计创意和作品表现。素描作为设计专业中的基础课程, 它包括设计素描、结构素描、设计速写等基础课程, 这都是在艺术领域中不断细分的结果。因此, 在设计类素描基础教学中要与设计相联系, 表达出设计的特点, 形成设计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使设计类专业素描基础练习达到设计目的。

对设计类专业中素描基础教学特点的理解可大致从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在造型能力方面。设计素描着重表现物象的造型特征、结构与比例和透视原理等, 根据设计的需求表现出物象的特点, 透视能科学准确的运用, 对点线面的结合表现和对结构的把握, 表现出节奏和韵律等的造型要素, 突出造型的多样化和多维度的空间表现, 是设计师在表现设计创意、交流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也是设计过程中将提高生产、生活的质量, 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强调科学、合理的功能, 更是设计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属性的相互融合。

其次在灵活的表现形式方面。设计类素描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讲究它的快速与记忆力的表现, 培养学生能将设计创意快速、准确地表现出来, 它主要以线性结构素描为主, 表现物象的内部空间结构和透视关系等, 在明暗色调中加强物象的质感、肌理与材料, 将其特点可通过夸张、变形等创意性的形式来表现, 包括装饰、抽象、意象、表现、综合材料等的设计素描练习, 是学生尝试通过融入主观想象, 在创作中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创新、个性的表现手法来将内心情感和视觉体验的表现相结合。

最后在整体评价标准方面。设计类素描作品效果的最终评价标准, 通过对象的形体特征、结构组成、空间关系、比例透视等的整体表达, 能较直观地展示出设计产品的外观形式和内在构成的整体感, 以及视觉的冲击力和综合性等。对设计类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要求是能在有限的课程和课时内培养出适合实践应用型和具有创新精神特点的设计人才。因此, 设计类专业的素描是设计师整个创作设计艺术的基础, 由“模仿”到“再现”, 由“表现”到“创造”的一个发展过程, 来达到主动认知与创造的目的。在设计专业素描教学过程中突出素描基础的设计性, 着重加强设计意识和构思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设计类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的必要性

设计类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的目的是针对设计不同专业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表现技能。

1、在教学中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将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审美能力。通过临摹、写生、组合、变换、创新等相结合的设计练习过程, 启发学生对物象的直观感受, 提升理性的分析能力, 对透视结构与不同的肌理和明暗等的表现手段来进行设计创新, 让学生在具体训练目的中能科学、正确的认识自然形态, 通过韵律、节奏、强弱等一系列的表现, 使画面呈现出由具象转入结构、装饰、表现、意象、抽象的单纯和秩序之美, 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安排好素描的基本造型元素, 使学生的目光更加敏锐, 表现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2、设计类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作为造型艺术不可缺少的基础训练, 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不同专业的设计领域中对素描训练的手段与方法也是多样性的, 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的的技能训练, 为此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眼界的开阔、思想的提高, 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物象、艺术的敏锐感受, 和热爱艺术与生活, 并能积极主动的去分析和探索研究, 用艺术的态度去体会和表现物象的生命和艺术美。由此可见, 设计类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的同时, 更兼有设计的、审美的、创造的多重意义。

四、对设计类素描基础教学的设想

在对设计类专业素描基础教学的设想中, 首先要打破传统固定模式, 在实践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 并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自主开展资料搜寻、市场实践调查、教师分析讨论、设计的制作和作品的推广和运用等一系列活动, 最终能更好的为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服务。专业教师负责与企业或设计公司联系合作, 将市场需求引入教学中, 来引导学生完成不同的作品, 注重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 这样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向及内容, 将会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借助艺术欣赏开阔学生设计眼界, 尝试不同材料、综合技法的运用, 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是在综合专业知识、设计技能和学生素养的思路中展开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程设计与服务意识等。在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设计知识的情况, 在理论与实践中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控制, 通过学校与政府的支持、学校与企业、设计公司合作, 在教师团队、教师和学生团队和学生团队, 在教学中和学生在企业实习相结合, 通过企业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引导学生来完成优秀的设计作品。这将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行业素养, 树立系统、整体性的设计思维, 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和设计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使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得到加强。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得到转变, 专业教师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能采用多种教学思维、方法, 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 其中创造性思维是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关键, 应着重加强表现, 为将来专业设计打造良好的基础, 为更好的培养出设计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使设计类专业素描基础课程更具有基础性、科学性和开放性。

可见, 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的教学是针对后面专业设计课程和为将来更好地就业做好准备, 培养设计理念和奠定设计基础。

综上所述, 设计类专业素描基础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重在强调目的性, 基础性, 重要作用和它在设计过程中的意义。在强化设计意识中着重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和应用的实践基础技能,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正确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素描基础课程的重视以及探索, 使设计专业中的素描基础课程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更多新的发展, 更加完善、合理, 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来培养更加优秀的设计专业的应用型的高素质的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岩.设计素描课程的理论认识及实践探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7) .

[2]陈畅.高职艺术设计中的素描基础教学[J].文史博览 (理论) , 2011 (5) .

“设计素描”课程标准解读 篇11

【关键词】中职课标;设计素描;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150-02

【作者简介】徐海,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32)数媒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平面美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而其中的“设计素描”课程则更为年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引入我国,并开始深入设计教学体系之中。在平时的“设计素描”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存在着许多困惑,甚至一些具有丰富美术教育经验的老教师还以“传统素描”模式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全新理念的“设计素描”课程标准的制定,在开展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能给教师们提供一定参考。

一、崭新理念的课程定位

(一)以“学以致用”的理念确定课程性质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本质是,以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为辅助工具,融合艺术设计理念,使艺术设计产品更为便捷高效地呈现出来。设计素描是上述这一系列工作的基础,更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课标特别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艺术和技术相融合”,对“设计素描”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素描基础造型能力与设计思维能力。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即通过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以及分析与归纳能力,对客观形态构造特征进行设计与分析,发现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特征,掌握视觉语言规律,具有一定审美鉴赏能力,为后续绘画类、设计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以“学有所用”的理念确定课程思路与目标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行业范围很广,人才需求量也很大,对本专业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做一个普通的平面设计人员,只要熟练使用多种软件就可以,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则需要多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最主要的就是能画画,而素描的基本造型能力则是绘画能力得以提升的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充分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还要适当考虑现阶段中高职分段培养的需要。课标特别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确定强调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注重理实一体化达成教学目标。希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素描基础造型能力,在将来平面设计工作岗位上,能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绘画技能应用于设计作品;具有设计素描的写生及简单创作能力,能基本适应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继续深造。

二、科学规划的课程内容

(一)以岗位能力需求规划教学内容

通过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分析,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借助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艺术设计,是具有艺术审美、实用性的创造性生产活动。我国设计素描的教学现状表明,针对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还处在摸索阶段,传统素描教学模式显然跟不上现代设计发展的步伐。根据中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及认知规律特点,本课程不再采用以往传统素描造型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规定课时框架内,三分之一课时用于学生基础造型能力训练,三分之二课时用于设计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训练,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造型基础训练”“认识设计素描”“设计素描基础表现技法训练”“设计素描形体演化技法训练”“设计素描图形语言的运用”“设计素描创作训练”6个模块。

根据各模块的教学侧重点又分解为14个教学单元,对于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课标也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作为本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本课程的开设固然要重视基础造型能力的训练,但它并非“纯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基于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过程,现代数码设备为高质量图形图像的采集提供了可能,各大网络素材平台更有大量现成的设计资源可以借鉴。故本课程的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开发,重视学生造型语言的表达和形式美法则运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本专业从业能力需求,逐渐引领学生进入平面艺术设计的创作领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从实际学情出发设计教学单元

就教学规律而言,不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教学内容都是不科学的。中职层次学生在入学时美术基础普遍薄弱,基础造型能力几乎是“零起点”,要从学习素描观察方法到造型能力、绘画技巧的掌握,再上升到画面表现创造,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训练过程,而对点、线、面的基本造型元素的理解,平面造型的装饰性表达技巧却很容易达成。传统素描的画面表达方式较适合绘画创作表现,于实际设计“工作过程”而言,并没有实质性意义,真正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反倒是图形创意与设计思维能力、画面快速表现能力以及实用的画面装饰表现能力。

造型基础训练模块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素描基本功。学生从“零基础”开始学习,需要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学会素描绘画工具的使用,学会以素描的形象思维去观察理解形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光影、肌理等,掌握基础绘画语言及形式美法则的表达,掌握一定的基础造型能力,为后续进入实质性“设计素描”的学习奠定基础。后续三分之二的课时比重,是学生进入实质性设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的训练阶段,教学单元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较符合学生对绘画造型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和训练。

三、行之有效的实施建议

(一)基于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建议

教师要根据学情因时、因地、因材施教。注重以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教学的细节内容确定、课题的设计上,合理取舍,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发挥,采用“项目式”“课题式”等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设计素描是“视觉艺术”,要求用视知觉进行感知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知识技能,要注重示范教学和视频演示教学。特别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观摩画展、设计展,参观平面设计企业等,使学生对设计素描特有的表现语言有直观的认知。改变传统素描教学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现象,把教学重心调整为训练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二)体现积极教育的课程评价建议

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建立评价主体、方式、内容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以及优秀作品展等开放式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同时还应努力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在实施评价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这在教学中将体现出积极的教育作用。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 篇12

关键词:高职素描课程,整体设计,能力目标

为了顺应大众教育需求, 一大批高职院校不断兴起, 新型课程陆续开展, 重点将人才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现阶段, 高职素描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中, 只关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 却忽视了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 亟需进行教学改革, 摆脱固定的教学模式。

一、高职素描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中能力目标的必要性

现代教学中,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而高职院校中关于素描课程的能力培养也备受关注, 这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满足了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而且是艺术设计专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 人才的能力需求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每年都在增加, 然而, 他们的素描基础水平不尽相同, 因此高职素描课程教学如何开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强烈的人才需求, 让能力成为我们的“铁饭碗”, 因此素描课程注重能力的培养变得十分必要。

(二) 艺术设计的必要环节

高职院校素描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而其中关于能力的培养则是必要环节。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 它更加关注学生造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能力方面的培养, 因此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本科设计专业教学方法, 而是要注重提高学生设计能力, 这也是艺术设计领域中主要目标。

二、高职素描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中能力目标的表现方面

高职院校素描课程中, 能力目标作为教学设计主线贯穿始终, 主要的表现方面为观察、认知、创新、表现、审美和造型能力这六大目标。

每个能力目标涵盖的内容也是十分不同的, 其中观察能力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敏感度, 指导学生用科学合理的观察方法, 如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 进行能力培养。认知能力的培养, 主要从素描的专业知识入手, 让学生深刻认识素描语言、发展历史等专业知识,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能力, 重点开拓学生的思维, 结合聚合和扩散不同的思维方法,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探求的欲望。表现能力, 即培养学生对于几何和静物形体的结构分析, 在展示其形体特征的同时, 要更好的表现出线条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审美能力, 在素描课程中主要通过一系列训练, 提高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造型能力, 是在掌握科学观察方法之后, 多手段多形式地让学生进行写生训练, 进而引导学生领会把握物体造型的规律, 提高造型素养能力。

总而言之, 高职院校中素描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 要全方位把握每个能力目标, 并针对不同的能力目标进行不同的训练, 让能力目标作为主线贯穿始终。

三、高职素描课程教学能力目标培养的整体设计方法

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能力, 高职素描课程教学中开展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训练方法, 完善教学整体设计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明暗素描训练、写生训练、默写训练和想象训练四种, 不同的训练方法针对对象不同, 具体课程设计也有所不同, 但是这些训练方法的有效结合, 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能力, 培养出适合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 明暗素描训练

此项训练, 要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合理进行, 根据不同学生的美术水平, 开展适当的明暗素描训练, 重点让学生掌握几何形体等画面主体的明暗关系, 建立起学生的信心, 激发学生进行下一步的素描学习兴趣。

(二) 写生训练

素描课程中, 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静物和人像的写生训练, 其中静物写生是学生准备描绘能力的培养, 老师可以开展不同质感、不同材料的写生课程, 合理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整体中循序渐进的开展写生训练, 让学生在素描作品中更好的体现形体的视觉形象, 准确的描绘反映出实物的光滑和透明度, 更加逼真形象。而人像写生就是静物训练的升华, 重点让学生掌握素描的明暗关系, 老师可结合光影、黑白两个方面的训练, 让学生熟知人像头部的解剖知识, 以便于更好的勾画描绘人像形象。

(三) 默写训练

基于明暗训练和写生训练, 默写训练则是对于学生能力的进一步要求, 在没有实际的参考主体的情形之下, 学生要根据自身脑中的回忆, 塑造描绘出写生作品。这项训练, 旨在提高学生关于形体的记忆能力, 反复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观察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

(四) 想象训练

想象训练是默写训练的升华, 这项训练不但要求学生实际描绘出形态形象, 还要对其进行理想化的加工创造, 要求相对较高, 主要针对高层次高水平专业学生进行。

以上四种素描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整体设计方法, 适用于普通高职院校的第一学期, 只有将几种训练方法循序渐进的开展, 遵循有简单到困难的教学原则, 明确每个阶段学生学习的能力目标, 一步一个脚印, 切忌跨越式学习模式, 打好学生的美术基础, 尽可能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 对其进行适当的辅导, 保障每个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构建并完善高职院校素描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结束语:

高职素描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中, 以能力为主线, 重点完善能力目标的训练方法, 将会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才,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高职素描课程教学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德芳.高职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 (11)

[2]冯丹.对于高职院校中素描教学的几点思考[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4)

[3]王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 (7)

上一篇:水资源现状下一篇:英语写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