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素描

2024-05-09

设计与素描(精选12篇)

设计与素描 篇1

摘要:素描是美术学习者的必修课程, 但是当下素描方面的教学教材几乎都是设计素描, 而且版本种类非常繁多。但是素描与设计素描到底有什么区别很多人都没有弄清楚, 甚至是将其混为一谈。因此, 本文针对设计素描与素描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设计素描,素描,辨析

引言:

为了增强学生的绘画功底, 一些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了素描的特点, 将其当做是一门绘画基础课程让学生们学习, 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对于素描的掌握非常的单一片面, 对素描的多样性也认识不足,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 想要真正的将素描与设计素描辨析开来, 就要全面透彻的分析其理念, 从而让学生了解其内涵。

一、设计素描的由来

设计素描不知从合适开始变得炙手可热, 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许多人并没有了解设计素描与素描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对此在这里首先对设计素描的由来先进行简要的介绍。

设计素描起源于上世纪80 年代初期, 当时各大高校对素描的教学进行了多次的讨论, 讨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素描的教学体系被苏式契斯恰克夫素描所统一, 针对这点各大高校的进行了反思, 从而提出了素描在教学过程中的多样性。再这样的环境下, 我国的一些出版社也针对国外的素描现状进行了报道, 比如1985 年出版的《设计素描》一书中就提出了素描教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人, 而应该是物, 是产品这一观点。这种观点不但点明了结构、色调明暗程度以及表现形式对素描的影响, 更是说明了构成形体的形态以及形体结构的本质特征。这种素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形体的结构, 因此其主要的标新方式是线条。在进行素描的过程中, 作画者要对空间立体结构有着深刻的理解, 能够准确的进行焦点透视, 将绘画物力想象为透明的, 将其内部结构, 周围形体直观、立体的表现出来, 这就对绘画者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结构判断能力提出了跟高的要求。针对这种形式的素描就被称作是设计素描。由此, 设计素描的说法才正式的在我国使用。

设计素描从被提出开始就正式的走入了我国的素描教学中, 许多相同以及类似的专业课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校出现, 并流传至今。素描的教学方式大多都尊崇于瑞士的专科教学方法, 比如说想要画一个圆, 那么首先要换一个正方形, 让后用两条中线将其分开, 学生根据交叉点进行绘画, 再绘画的过程中, 一条线往往会被重复画几十遍, 想要画好一个圆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这种机械般的教学方式不但浪费时间, 而且画出来的作品缺乏美感, 略显生涩。其实, 在对静态的物体进行素描的过程中, 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手段, 理解起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尽可能的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能够画好静态的物体。而且设计素描也不是素描界的新产物, 在我国的素描历史中, 80% 的素描作品的绘画方式都是设计素描, 这也是我国传统素描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二、设计素描与素描的辨析

针对素描与设计素描之间的区别,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辨析:

首先, “设计素描”这个词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就存在着很大的歧义。设计的意思是计划、规划、以及描绘构想, 而素描则是草图。设计中已经包含了画家以及设计师思想里绘画构想的内容, 在含以上已经包括了素描的含义。“素描”一次是来源于英文中“drawing”, 主要含义就是绘画。素描的含义中, “素”是指白色, 本色, 而描则是指绘画, 因此, 素描指的就是本色、不加其他色彩的绘画, 主要有着三种艺术形态:即写实、写意以及抽象表现, 是一种美术的语言, 通过黑、灰、白以及线条深浅度的运用来向人们表现的一种绘画方式。素描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探索物体规律、空间想象力以及审美的能力, 是艺术作品中最常见的表达形式, 宽泛来说, 一切单色调的绘画作品都可以称之为素描, 在素描的世界里可以表现一切想要表现的事物, 也能够表现绘画者主观世界里的思想动态和个人情感, 可以说素描是所有造型方面的基础。

其次, 将“设计素描”与我国的传统绘画素描相区分。我国的传统的绘画素描是什么?对于这个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因为我国的传统绘画内容涵盖面广, 覆盖范围大, 甚至可以说设计素描就是我国传统绘画素描的一部分。有一些人说, 设计素描是要求人们带有理解性并且是为设计服务的一种另类素描, 是带有着服务性质的, 难道素描不是么?素描的绘画中也是需要人们对绘画物体进行理解的, 一切的素描都是为设计服务的。还有人说设计素描能够表现出绘画者思想里一些不存在的事物, 素描也是一样, 因此将其进行区分是没有意义的。

最后, 对于传统的素描写实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通过明暗色调进行表现的写实素描, 另一种是以物体结构为主的写实素描。两种素描都要求绘画者对写实物体的结构、比例有着准确的把握而且两种素描类型都是以线条为主要的表现形式。而设计素描中的结构素描也是强调了对物体结构的理解, 对物体的形体结构以及空间想象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就像之前所说的瑞士中专教学方法也可以说是结构素描中最基础的结构分析, 因此可以说设计素描与我国的传统素描几乎是一家, 将其进行区分也是没有必要的。

结语:

设计素描与素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说设计素描与素描本就是一家, 并没有太本质的区别, 想要学好素描还是需要真正的去掌握, 去了解其本质才能够发挥出素描的真正魅力。

参考文献

[1]华强.设计素描与素描的辨析[J].创意与设计, 2013 (06) .

[2]邹羽.设计素描造型的抽象分析[J].大众文艺, 2015 (10) .

[3]高燕.高职院校设计素描个性化教学的研究[J].中国包装工艺, 2012 (15) .

[4]何博.设计素描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 2014 (18) .

设计与素描 篇2

摘要: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设计艺术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素描教学有了很大改观。设计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特别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素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设计人才的培养的高需求。随着不断的探索和变革,素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与设计素描教学之间的差异,分别重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物象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设计素描教学进行了思考,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从根本上提高素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教学方法;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学院式素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设计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对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进行分析,不但掌握二者的差异,还应该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合理创新,促使设计素描更具目的性和科学性。训练学生的基础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设计素描教学更好的发展。

一、传统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与设计素描教学之间的差异。

1、主要问题。传统素描教学中缺乏时代意识,缺少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受体制的制约,导致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教学体制缺乏将艺术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意识,往往重视基本功训练,没有以学生为本,忽视了对学生独立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创造出来的作品难以打破以前的思维模式,缺乏时代意识。学生们根本没有机会去看到优秀的设计作品,影响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对艺术缺少敏感度,对所学的专业没有兴趣。另外,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知识缺少更新,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2、教学目的方面存在的差异。传统的素描教学主要目的是准确的再现对象造型,以客观物体的形体、结构、比例、明暗、体积、空间等为基础,客观的表达物象。传统的素描教学更加重视技巧及技术方面的训练,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性和创造性,学生在素描方面的创造潜力得不到很好挖掘。然而经过不断的改进设计素描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教学元素,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利用构思能力使想象中的物?w形象化,主要是以设计造型为目的,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对物体进行思维造型,大大提高了学生洞察物体的敏感性。

3、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差异。传统的素描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师的审美为标准,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模特、景物等,一般情况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画面的美感色调等。而设计素描教学却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传统教学中的“让我看”转变成现代教学的“我要看”,在观察方法上采用的是以我为中心的主观意念,对物体造型通过观察、思考然后再进行设计。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推测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去选择,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观念及创新设计的意识。

4、教学物象方面存在的差异。传统的素描教学绘图的对象有石膏像、人体像、几何石膏等,物象比较单一。教学重点主要是再现物体与光影之间的细微变化,挖掘物体之间所存在的微妙关系,主要是物象的内在精神性与艺术性的传达。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注重在造型上物体的准确再现。而设计素描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物体,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物体都能够成为作业的物体,通过学生对物体的真切感受,进一步对物体的构图与造型进行处理,现代的设计素描重点培训形式对不同结构的认知能力。

二、设计素描教学的思考与改进。

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课程设置体现出针对性。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尝试最终表达创新意图,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与训练,重视学生创新和抽象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形成开放活跃的教育机制。将与专业相关课程渗透到设计素描的课程中去,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课程内容上教师可以采取分课题教学,由此而挖掘个人的创造潜力,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及审美追求能力。

2、教师要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学方法多样化。设计素描教学它呈现出的是多样化,并不是简单的归纳为某种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即是引导者有是权威者。教师要不断的开阔视野,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的更新知识体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发展。同时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将各种艺术介绍给学生,对学生的作业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重视课堂的讲评与交流,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教师要多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多读课外读物来不断的充实自己、塑造自己,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3、与时俱进,合理创新。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素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的改进、合理的创新。设计素描训练中不断的融入创新意识,教师要注重多种艺术形式语言的引导,丰富艺术语言的多样性。建立正确科学的观察、表现方法,让学生准确理解设计素描的内涵。师要尊重学生具有个性意识的作品,采取多元化的审美体系,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学方法上显现出灵活性,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和尝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教学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促进素描形式不断的更新,实践证明,设计素描教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是对传统素描的继承与发展。如果只停留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上,将无法适应现代艺术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不断的更新观念,这也是一条永恒的教学规律。随着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设计素描教学逐渐融入到了素描艺术教育当中,它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的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在创造过程应把教学从对技巧的模仿向造型训练的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的基础服务对象,进行不同的训练,注重引导造型基础学习。使学生在设计素描课程进行积极主动的创造,并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促使素描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设计与素描 篇3

关键词:传统素描 设计素描 教学 对比分析

当前的素描教学大多源自西方国家,起初它只是传统纯美术类专业的课程之一,在二十世纪传入国内,国内大多数学校遵循这样的教学方式直到现在。这种模仿类型的教学模式在设计专业的广泛使用最后会导致艺术教育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出现脱节,它导致学生只能参照静物死板的描画,这种设计素描作品并没有任何创新意识,长此以往,培养出的学生创新意识薄弱,作品缺乏新意和想法。艺术设计类专业以及美术纯艺术专业教育的各种功能并没有分开,并没有对学生以及市场需求进行调研,这使得设计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和美术类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他们刚刚步入社会是很难适应需要。

一、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的不同点

设计素描是设计工作者最初的创意阶段,它可以被看做是设计草图,它需要符合一定的实用原则。所以,在对设计素描进行表现时,既要具备造型的准确与生动,又需要注意造型本身的严谨。这种设计要合乎一定的尺度。

传统素描仅仅是为了造型而去造型的,但是设计素描并不是这样的。设计素描更重视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设计素描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主动创新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教师要主动培养学生利用各种物体进行构思的能力,使他们将想象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通过大胆的选择、提炼、联想等,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意识地理解造型,创造造型。设计素描思维概念并非是使学生盲目地开展抽象创作,更不是随意地进行修剪,或者让学生随意地乱画。他应该是多方面的,自外向里的,生动活泼的。设计素描需要展现出的是全新的,有着创新思维以及想象力的抽象因素形体。

传统光影素描的绘制方法和设计素描的绘制方法并不相同,它主要表现在下面两大方面:首先是在对物体的观察方法上,传统素描是利用主观意识进行的创作,设计素描则主导利用观察物体的方法来改变观察物体的方法。比如:当我们在观察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物体时,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形象上,忽略掉他是什么,更不要把他看做具体的事物,而要用发现的眼光来发掘事物的内部结构以及外部轮廓,利用抽象来解释具象。其次是观察物体的角度与光线出现变化的时候将对形状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光线进行观察与思考,进而开展造型设计。客观世界中各种形象都是研究设计的基础与前提。当学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抽象想法,就能发现抽象特有的规律。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一定要遵照整体观察物体的原则,设计素描应该注意从不同的角度立体观察物体的位置。

二、设计素描教学当中的教学思路

常见设计素描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一定要以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入手。设计素描教学的目的是给学生未来的设计工作奠定造型基础,提高学生利用设计思想去绘画。而“造型基础”就是写实地描画。它既要求学生写实的描画,更要创造性地展现自己的想法。设计素描要以创造物体、展示物体为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生动的展现物体单色形象的能力。设计素描能力主要是依据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的具体要求来创造物体单色形象的能力。设计素描的教学目标需要分阶段进行规划,他们合起来共同构成了设计素描教学的整体。这当中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教学手段富有特色与针对性上。

实际上,设计是在一定的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的策划,它是设计师的想法和构思。相较于传统的纯绘画,它需要合乎审美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设计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这种设计不能仅仅讲求美观,还需要满足需求。所以作为设计基础之一的设计素描就不能是简单的重现和再现,它需要在此基础上加进去一定的创新与想法,赋予作品思想与灵魂。

设计者日常的工作就是要依照顾客的需求进行的,由于很多客户经常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表现出一定的效果,因此高效率的表现出设计意图是每一个设计者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而中职教育设计素描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研究明白究竟怎样在较短的时间范围里把客户的意图直接表现出来。在设计素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观察方法以及表现方法的培养。

三、小结

教师在今后的设计素描教学中应该大胆开展实践,不断地对既有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高自己对设计素描教学的认识水平以及整体把握能力,帮助设计素描教学需要和艺术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给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步入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教师还应当不断探索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思路,不断创新。既在形式上也在教学方法上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董荪,钱昀.“重塑基础”——设计素描教学刍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2):36.

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继承与变革 篇4

不可否认,以契柯夫模式打造的传统素描训练方法,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主宰了我国高校美术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在经历了数十载的教学积累之后,传统素描教学其知识体系之完整和方法之严谨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看似成熟全面的教学方法,其强大的背后往往已显漏垂垂暮年之态。上世纪末,美术高校设计专业纷纷设立,包豪斯造型基础训练模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关于设计专业素描和传统素描教学分家以及如何分家的讨论空前热烈,传统素描教学一度沦为压制学生创造力的元凶和僵化、教条的代名词。

客观的评价和定位传统素描是必要的,全盘的否定无疑是非此即比二元论调,毕竟,传统素描代表了过去特定时期培养学生认知和表现对象经典方式,与设计素描在观念上前后传承,在技术层面上并无差别,不同的是目的以及观念和方法。

传统的素描训练以准确再现对象为学习目的和认知方法,在训练的初级阶段,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眼、脑、手在对对象进行描绘时的协调性和整体性,也是日后进一步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索求提供必要知识和技术准备。初学者往往乐于对题材进行的叙事性复制,从对对象的判断、观赏和理解过程中获取的成就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作出更高要求显然是不现实的,诸如从空间、形态的结构或重构和创造意识的培养方面,学生还不具备对某些抽象概念的接受能力,一味的强加给学生往往适得其反,甚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素描训练的初级阶段,以再现自然形象为目的的传统素描训练比以抽象的图式为手段的设计素描训练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因此,在设计素描训练初级阶段,有意识的加入传统素描的内容和训练方法,有助于学生储备一定的技术和整体观察能力。但是,传统的素描训练由内部结构出发依靠线条及明暗关系表现对象,要求学生在客观准确的基础上强调技法的表现。缺陷则在于以准确复制对象为目的的技术训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设计专业对造型基础训练的要求,已无法支撑起学生未来从事专业设计所理应具备的创造能力和形式感觉,其认知方法和表现手法与设计专业的内在要求已不相匹配。

设计素描强调对线条类型及其视觉特性、表现价值的认识。自然实际中并不存在纯粹的线条,线条存在于物质的实际和艺术家对于它的探索之间,是艺术家对物质的一种高度概括形式[1]它一方面源于个人对形体的认知,另一方面源于由此产生的理念和情绪。传统素描训练方法无法透过无序的自然形体进行自觉提炼和整合,对线条自身的表情也缺乏相对独立的表现,在观察方式和表现手法上与设计专业的内在要求相去甚远;明暗表现手法是否建立在内在结构和形体分析之上则是区别传统和设计素描的标准之一。传统的素描训练模式,明暗仅仅作为塑造对象形体关系、空间感觉和表面质感的手段。而设计素描在完成初级阶段训练之后,则转向对明暗组织的抽象结构的关照,即运用非分析性的明暗表现手法重新整合对象形体构造之外的抽象性,在方法上要求观察者透过纷乱的表象把握明暗关系的抽象性,同时借助于明暗这一视觉元素在平面或立体中独立构建审美意象,其视觉价值的体现不仅仅是对形体自身的描述。这正是传统素描训练中明暗表现方法上的盲点。

设计素描注重训练学生对材质的感受力、观察力、运用技巧以及视觉元素的整合能力。材料的物理表象的重要性质在于他的表面纹理组织[2],要求学生对自然媒介物有一个全面的接触,使学生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广泛认知和体验各种纹理组织的直观效果。比如,从现成报纸、布块、照片、金属片等材料中得到灵感将其发展成某种视觉语言的手法,或对真实的材料进行抽象的组合,创造性拓展到整个设计过程中。实际上,传统全因素素描也主张对各种材料机理类型进行视觉接触,但这种接触由于训练目的和表现手法的模仿再现无法做到对材料的自觉洞悉和内在图示的开掘,仅仅作为对质感的真实模仿,面对非叙事性的创造性质感的感知和发掘缺少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另外,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也是设计素描关注的内容。在传统素描训练中,我们强调从一个固定的视角对空间进行描述,现在看来,单一的视点的观察方法直接影响我们对空间全面认识和感受深度。这种“约定成俗”的观察习惯会使我们的思路受到潜在的制约,如果我们在素描训练中有意识地改变视点,使视觉触摸对象的方式从一般性转向特殊性,把传统的透视方法仅仅作为辅助手段而不是唯一方法感知视觉空间,从而建立新的视觉体验。此外,把握实空间与虚空间的关系也是设计素描的内在要求。任何形体都包含了虚实空间的转换,即便是全封闭的体块一旦被置于某环境,即被虚空间所包围,因此在构图的设计过程中,任何图形[正、负形]都是重要的不可缺组合元素[3]。在传统素描训练中,过份强调实体[实空间]作为被表达的视觉主体的同时,忽略了实体之外被实体所限定的虚空间,使得负形在空间表达时无法获得与正形同等的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负形的视觉特质是传统素描训练所不具备的。

素描是基础视觉语言的学习,在训练方法上涉及视觉感知、表达和交流等技巧。传统的素描方法在训练的初级阶段可以解决基本功或素描语言认知上的不足,是设计素描的先期环节,在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和表现媒介方面,设计素描继承了传统素描表现对象的一般方法,诸如自然形的视觉触摸、形体结构思考、工具的运用等等。而设计素描更倾向于思想观念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绘画技术的训练,尽管素描需要借助绘画语言去认知基本的视觉问题,但设计素描目的绝不是绘画语言本身的探索,在训练的各个环节对线条、明暗、质感、空间等视觉要素进行分析整合过程中融入创作因素,把无目的的技法训练变为自觉观察和认识过程。

总之,设计素描在训练目的,方法以及观念上对传统素描的变革,试图将素描训练走上形式探究之路是完全出于满足设计对视觉基础训练的内在要求。

摘要: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在观念上前后传承, 在技术层面和表现媒介上有相通之处, 不同的是训练目的以及观念和方法。设计素描探索设计专业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的视觉问题, 是一种思想或观念的培养, 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训练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继承,变革,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1:P52。

[2]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1:P90。

静物结构素描素描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理解掌握物体内部结构,提高抓形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去表现物体的内部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示范、启发、引导、讨论、欣赏、体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题。

二、复习旧知识

什么是结构?怎样去找物体的结构(师生一起回忆旧知识)

二、讲授新知识

在画前,首先要观察分析形体的结构特征

内容有:

①、形体特点(物体是方的?圆的?规则的?不规则的?)②、高宽比例(单个物体高宽的比例、一组静物中各个静物之间的比例)③、空间位置的比较(前后左右)④、虚实比较(前实后虚、主实次虚)⑤、形体的衔接关系、物体边缘线位置以及结构钱的隐现等等。作画步骤:(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步骤一:从长线分割画面空间,确定大体构图,运用描绘单个物体的基本形的方法,画出所有物体的基本形态。

步骤二:从主体物开始,运用线条造型方法,画各物体的形、结构。用线要注意轻重、浓淡、宽窄的变化,主次关系。把物体各部位的透视开关画准确。

步骤三:画出明暗交接线的位置,把背光部位和投影稍加渲染。步骤四:认真检查,整理画面的各种关系使之准确、协调,调整完善画面。

四、课堂训练

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指导学生整体刻画,处理好画面效果。

五、布置作业

临摹范画,多练习,从整体入手,先掌握大的结构关系。

六、课堂总结

本课重点解决结构素面的立体认识,结构认识及透视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做针对性的练习。

七、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静物素描的作画步骤及结构,但还有部分同学还学课下多联系,充分利用时间才能把握整体画面效果。

评课记录: 主讲人:孔佑璇 课题:静物结构素描

参加人员:王艳、安然、郑敬超 优点:

1、教学目标确定的比较准确,突出重难点。

2、严格按照学案式导学的五个步骤进行授课,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学,帮助学生化解思维难题。不足、改进策略:

素描在绘画与设计中的不同 篇6

一﹑从理解两者的含义开始:

基础素描(也称之为明暗素描),作为一门绘画艺术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设计素描(也称之为结构素描),则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为重点,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基本上适用于一切立体设计专业,画面以透视和结构剖析的准确性为主要目的。

二、从观察方法和构图方法着眼:

整体观察很重要,整体观察的原则是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都必须遵循,除了整体观察之外,设计素描还要更加注重立体的观察方法。基础素描观察时,注意对象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物,其视点是固定的,对象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设计素描的观察是多视点、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方法。写生对象的位置不需固定,可以经常移动,是全方位的立体观察,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在观察的过程中,不同于基础素描注重肉眼感觉的直观方式。

设计素描的构图要求没有基础素描那样讲究。在单个物体的构图中,只要注意上下左右的范围,四周留出适度的空间就行,表现的对象可以安排在画面正中。设计素描也不太强调虚实变化,不象基础素描那样讲求前实后虚。构图安排属于审美范畴,设计素描首先要考虑的是分析理解对象的结构关系,其构图设想只要不与总要求抵触就行,对统一均衡多考虑一些,而对虚实、疏密也不强调过分。

三、从绘画方法步骤入手:

基础素描在起形阶段,一般不硬性规定首先画准哪一条线条,而是注意整体感受,抓住线条之间的比例、角度关系。设计素描而是要求在开始阶段必须先抓基准线。基准线确定后,根据透视的有关原理画出另外两条透视缩减更为强烈的边线,从而得出准确的基准面。基础素描强调的是整体感受,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而设计素描从一开始,就得积极开展理性思维,一刻也不能离开透视原理的运用。每个点位的高低左右,每条线条的长短斜度,每个形状的大小宽窄都得有一定的透视依据,都得接受透视原理检验,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效果上。

基础素描的作画步骤是逐步深入,通晓作画的全部过程。基础素描的学习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掌握了熟练的技法,也要突破一些步骤的束缚,打破一些教条的东西,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效果。对于基础素描来说,掌握绘画的方法步骤,还只是局限于手段而已,方法步骤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画面效果的完美。对设计素描来说,作画的过程比画面的效果更重要。设计素描是以表达设计意图为目的,重点就是要放在理解领会对象的结构方面,它强调领悟结构比效果更重要。领悟结构必定要通过有条不紊的作画步骤才能达到。正确的、规范的方法步骤,同时是分析、理解、思维、领悟、推理的过程。作画的步骤不乱,思路清晰而有头绪,在结束阶段就顺利地达到理解形体结构的目的。

四、从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认识:

基础素描的绘画性,决定了它以画面视觉效果为最终目的,因此,明暗调子是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设计素描的专业性决定了它以理解、剖析结构为最终目的,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它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

基础素描通常的表现形式是明暗调子,基础素描主要解决的就是分析明暗规律与理解结构。它要求绘画者以明暗层次为手段,充分地、生动地表达客观对象的体积感、质感、量感、空间氛围感以及某种程度的色感。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主要用简练、明了、准确的线条表达形体结构,尽量避免明暗手段。线条在于准确,在于符合透视规律,因此设计素描对比例尺度的要求尤其严格,表达和理解物体自身的结构本质才是最终目的。

五、从画面效果和细节表现提高:

基础素描的画面效果往往注重视觉形象的表现,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是衡量画面效果的标准。设计素描的画面效果注重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对形体结构表达得是否正确、科学,是衡量设计素描画面效果的重要标准。基础素描的立体和空间的表现十分真实生动,像照片一样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然而,这是一种诉诸于感觉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它和设计素描的空间表达要求不能完全等同起来。设计素描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对于三度空间的想象和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画者表面的感受,而是决于思维的推理。设计素描要求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要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

设计素描的典型细节表现是对象的结构关系,它要说明形体是什么构成形态,为了在画面上说明这个基本问题,就要排除某些细节表现。设计素描关心的是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这些本质特征要从具体的现实的形体中提炼、概括出来。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虽然在观察方法,构图安排、表现形式以及画面效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

浅谈设计素描与绘画素描的区别 篇7

设计一词意为有目的的策划, 是设计者的意图和构想。它与美术绘画不同, 既要符合审美性, 又要具有实用性, 替使用者设想, 以实用为根本。因此它是一种需要, 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作为设计专业基础课之一的设计素描也就不再是单纯的再现, 而是表现即创新。特别是对创新过程的注重, 要求赋予作品以灵魂, 这是上好设计素描的前提。

设计素描是从事设计工作的最初创意表现阶段, 也可成为设计草图, 它要符合实用的需要, 因此设计素描在表现时除了要求具备绘画素描的准确性生动性外, 还要强调严谨性。符合一定的“尺度”要求。设计师的工作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展开的, 面对客户时间总是被要求的很紧, 因此, 快速表现成为设计师必备的基本功。如何在短时间内将客户的要求转化成直观的设计意图及设计草图呈现出来, 成为设计素描教学训练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

针对设计素描在应用上的特点, 我们在开展教学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我们现今的教育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出发, 这是今天的时代所要求的, 千人一面的教育时代已经过去,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尹定邦曾说过:“如果十万个学生学成一个样, 中国设计的死期已到。”因此, 在教学目标中从开启创新思维出发才能避免死期的到来。

倡导教师与时俱进。在特定的时代和背景下学习和改革教学思想。不同的时代对艺术家有不同的要求, 20世纪的教育是知识教育, 而21世纪则是创新教育。作为设计院校的基础课教师不能无视这些。要不断更新,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 作为基础教师要不断了解专业课程, 使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紧密结合, 学生才能学以致用。

从实际应用出发, 实施教学计划。在技能训练阶段, 以往的设计素描教学十分注重光影表现, 学生的写实能力都很强, 做了很多照相机式的绘画训练, 线描和线面表现的训练非常少。为适应设计素描的教学目标, 应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快速表现的训练课题, 这样学生能够掌握多种素描表现手法, 并且养成画速写的习惯, 做到提笔就能快速将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 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设计素描的创意训练阶段是我们以往教学的最艰难阶段。教师无论如何启发, 范例无论带了多少, 到了提笔画的阶段总是很难, 针对这种情况将以往的训练课题重新汇总分类, 用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从小的点开始训练。

1.物的联想训练。先以最基本的几何形为训练元素, 如三角形, 圆形, 正方形等展开联想, 最初从形的相似角度入手逐渐到意的联系性, 最终又回归为开始时的几何形。用简单的线条形式来表现。然后进入课题性联想训练, 让学生自己去找一个小故事, 用素描的形式将故事的内容绘制下来。

2.视觉蒙太奇即同构训练。以往的课程中我们称这一单元为意象性素描, 训练时更注重结果, 对于学生的创造性过程往往忽略不计。这样的结果导致学生上完课后仍然懵懂, 不理解什么是意象素描, 它和设计素描有什么关系。这项训练首先要明确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扎实的基本功更能表达想法, 不过我们要明确一点, 此时的想法要比技能更重要。素描是表达设计者想法最快捷的一种手段, 是设计工作的最初阶段即草图。只要想法符合客户的要求最终效果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实现, 如电脑等。因此在课上尽量鼓励学生多提想法, 并以简单有效快捷的草图形式体现, 为了能让这门课最终有好的作品, 可以从若干个创意图中选择一个去深入刻画。

3.构图训练。以往课程将这一单元用十分难懂的专业术语加以阐述, 使学生理解起来很难, 经过实践我将这一单元总结为构图训练,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了很多, 通过作业情况来看这样做的效果比以往好了很多。

在教学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 活跃课堂气氛。打破以往的“哺乳式”教学方式, 因为被动的接受只会事倍功半, 多留一些课题性的作业练习, 让学生课下主动的搜集资料。鼓励学生交换学习心得, 将好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 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着一个主题经常进行师生讨论, 鼓励大家的表现欲。心理学分析, 大家在一起讨论问题比一个人的时候想法多, 人的脑子也灵活, 自己一个人时往往容易思想懒惰。将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知识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训练的同时还能了解专业理论。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师还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第一, 基础课教学应该以创新思维为主线;第二, 基础课程教学不仅要为专业课程服务, 更要与市场需求接轨;第三, 基础课的教师还应该了解专业、了解市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新鲜状态, 使自己不落伍。

结语

从教学目的着手改革, 要创新, 但不能仅仅是形式的创新, 而是教学方法的创新, 只有这样, 教师教学才有内容, 学生学习才学有所用。

摘要:设计素描与传统绘画素描存在很大的区别, 然而长久以来很多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绘画素描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实能力, 忽略了创新思维的训练,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设计素描,绘画素描,创新思维,哺乳式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林家阳著.《设计素描教学》.东方出版中心, 2007年.

试谈设计素描与设计艺术创作 篇8

而现代设计的基本特点, 以平面设计为例:不重视客观事物的描写, 而强调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常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手法视觉化, 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的多种认识。注重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成果, 来充分地展现人的观念与材质的美感, 追求新颖的视觉效果。重视在表现方法、表现形式方面的创意性, 强调个性的张扬。

设计素描和设计创作虽然是不同的艺术形式, 但是在设计思维方面却是一脉相承的。尤其是设计素描中构想能力的训练方面, 是设计师必备的素养, 是设计艺术创新的前提。以下将从有关方面与设计创作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1 多角度观察方法与设计创作

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最大区别在于后者是客观对象的复制描摹, 而前者是根据客观世界创造新的东西, 是一种“无中生有”。改变现实世界物体原有形态创造出独具生命的“新形”, 是设计素描的观察思考方法。我们有目的地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 正是为设计创作打下基础。

设计素描提倡多视点、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方法, 有利于更正确地理解和分析其内部构造特点。这也是一切立体设计专业 (如产品设计、造型、雕塑等) 的设计基本需要。设计素描的观察常和测量与推理结合起来, 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在观察的过程中, 观全局、抓大放小。素描表现时将黑白灰明暗对比合理、适度的组织起来, 形成主次的层次关系, 来表现物象的本质特征。

2 打破常规的思维过程与设计创作

设计素描的学习, 到掌握了一定的技巧, 具备了相当的水平之后, 允许而且有必要突破某些步骤的束缚, 打破某些清规戒律, 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为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可以允许不择手段、不拘常法的特殊艺术处理, 这是基础素描作为美术基础的绘画性特点所决定的。正如古人所谓:“从无法到有法, 再从有法到无法, 无法是为至法。”

对设计素描来说, 作画的过程比画面的效果更重要。设计素描是以表达设计意图为目的。这一点与设计创作的思路不谋而合。

3 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与设计创作

变形性意象造型是设计素描常用的手法, 指作者有意打破作画对象的原貌 (如结构、形态与明暗形态的关系) , 以适应主观情意与意象造型的需要而变形的造型活动。这种造型即是指画者在主观情意的作用下创造的“新形”与作画对象“原形”处于一种既区别又联系或“似与不似”之间的关系。构成性意象造型, 是指画者将作画对象的造型因素经过取舍的“简化”处理, 从而转换为一种抽象意味的新形象的造型活动。这种造型活动的特点, 一是画面具有平面感, 其形象为几何形态化。

另外线条也是设计素描常用的表现形式。它一方面源于人对形体的认识, 另一方面又源于由此产生的理念和情绪。线条是视觉形式最基本的语言, 具有表现物质实体结构和完成画面意象的表达作用。线条组织产生了空间联想, 没有被线穿过的空白处给人后退感, 被线条穿过的区域则呈向前状态, 线条分量越重, 它以及周围的空间 (区域) 向前, 线条的的运行方向又暗示着律动的变化与空间的承转。线条的感染力基于个人的笔触的表现性, 更基于个人情感、气质以及他所应用的媒介类型, 前者是通过后者得以体现,

设计素描中线条意象训练的方法, 有意识引入设计创作, 能使作品呈现多种审美形式和个人风格。

4 空间感的表现与设计创作

我们现在设计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作品形式的空间感差;二是作品缺乏想象力。两个问题都影响到作品的深度和质量, 两者的病根都源自素描基础的训练和认识不足。

关于空间感的问题, 空间感是素描造型的第一位问题;“形”是造型的第一位, “整体变形”———透视是造型的终结。客观形状通过视觉变形产生“透视”, 规则的透视产生整体。整体的透视变化是完成造型训练的标志, 否则就是门外汉。设计者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其作品必然是平板的, 不可能具有深度感和运动感。

设计素描的画面效果注重对形体结构的理解, 首先在空间与立体的表现方面。设计素描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设计素描要求画者具备很强的三度空间 (或称三维空间) 的想象能力。关于三度空间的想象和把握, 设计素描要求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 要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这实际上就是在训练我们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和把握能力。设计师用设计素描以及其他手段表达对产品的最初设计意图, 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实实在在的产品的样式和造型。也就是说, 能力的培养是平面的表现终究要向立体的表现过渡, 而这种能力正是设计者所需要的。

5 想象力的发挥与设计创作

平面化、简单化、庸俗化是我们最容易犯的设计错误。空间化、多样化、人性化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解决这三个问题基础还应当从素描或速写着手。

把普通的生活现象转化成个性化的艺术独创, 靠得是审美的认知和多样化的表现技巧, 这两项要求恰恰是素描训练需要完成的任务。审美认知是素描的特征性整体观察, 多样化表现是素描造型能力的技能训练。这两项训练都是艺术想象力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的素描不但是表现客观的工具, 而且是探索规律和规律转化可能性的工具。

大自然是多样化的源泉,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使用它, 没有把它当作养料滋补自己, 无异于进化的倒退。我们的设计素描训练可以从自然中找到灵感。在设计素描训练中我们常常依据客观物象的外在造型特征, 以虚拟情节、形状和环境等来改变客观物象常态的构成表现方式, 把客观物象的实际存在进行新的调整和重置, 使物象脱离原有的形象概念, 比例特征和空间秩序的常态, 达到我们所希望的质变、形变的演化, 从而获得新颖的视觉刺激。这些训练的方法使设计者拓宽了思路, 尽可能多地发挥了想象力。

总而言之, 设计素描对设计创作的促进是多方面的, 由于水平所限难于言尽, 就所论问题也极为肤浅, 但最强调处是创作理念的转变。从模仿他人的形式, 转向注重创新, 追求个人风格面貌。这样, 艺术设计的园地才能百花齐放, 光彩夺目。

摘要: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 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迅速地用图形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 这其中包含了设计师“观察———记忆———联想———创意———表现”一系列创新思维过程。设计素描与设计创作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式样, 艺术设计者将设计素描的思维方式, 引入设计创作, 把两者联系、比较、研讨, 这种创意思维目的在于阐明设计素描的训练, 特别是构想能力的培养, 对艺术创作有较强的适用性与指导作用。能启发设计者的想象力和更新创作理念, 拓宽设计思路, 提高设计水平。

关键词:设计素描,设计艺术,想象力,创新

参考文献

[1]王中义, 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7.

[2]谢雯.设计素描教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7年版.

[3]张桐禹.素描———与王华祥对话[J].美术观察, 2004, 8.

设计素描中的“造型”应用与分析 篇9

一、设计素描的内涵

关于设计素描的内涵理解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认为设计素描本身属于独立的造型体系,通过单纯训练如造型结构、透视等原理形成设计认知;另一个方面认为设计素描是一种运用创意思维进行模式化的一种认知。关于这两种理解不同的研究人员有不同的认识,在本文研究中认为设计素描,是一种以素描为手段方法,以设计为目的的思维活动。从性质角度分析,设计素描是一种创意过程,也是一个思维过程,抽象与具象实时转换与推进,在这个过程体现了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二、设计素描中的“造型”应用表现

针对设计素描进行分类主要是对其设计造型不同功能的划分。在设计素描中以设计造型为中心概念,凸出“造”的创意性的特征和表现,其中“塑”的方法众多,并具有分类性的指导意义。在设计素描中其造型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结构设计素描

这一方面的设计素描大多是侧重设计造型中问题或任务结构进行构造的,通过对需要设计物体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进行总体性思考。结构设计素描的任务是建立设计产品的基本内部结构,并形成框架样式,这造型过程中更多侧重对结构的分析以及构造功能性的设计,注重构建物体之间的逻辑关系,突出强调造型语言的运用。

2、精致设计素描

从本质角度分析这种设计素描是全因素绘画素描体现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设计素描形式与绘画素描不同,精致设计素描侧重表现超级写实手法,在对物象材质描述与刻画中以照相式写手手法为主要造型手段,以达到造型中直观的、完美的视觉表现。该设计素描造型,其超级写实与细腻元素表现,都要比绘画素描更有张力与生命力。

3、意向设计素描

这种素描形式主要是以意向设计为根本,是基于理性角度充分迸发出的感性构想,是一种灵感的最大化体验。意向设计素描要求设计师发挥其无限的想象力与创意思维,结合富有新意的维度空间形态进行自由造型创意,这是以中对客观现实空间实现创意构想的新模式。在意向设计素描中更多表现的是设计者的情绪、意境等,所以这种造型形式是激发设计人员灵感与思维的有力驱动器。

三、加强设计素描中造型方法的运用分析

综合以上对设计素描中造型类型与意义的分析可基本了解造型的规律,通过对以上三种设计素描的认知和训练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造型的理解,对培养设计人员的敏锐视觉感以及创意想象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在设计素描中如何更好的进行造型,完善设计素描造型的方法如下几个方面:

1、注重本土化形式

在所有的艺术设计中都是对民生活、文化、习俗以及审美等方面的一种体现,这种形式是长期艺术发展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这也是艺术设计师应始终尊崇的。在设计素描中作为优秀的设计人员,要能够明确的设计目标,明确只有具备民族性造型设计,才能被人们接受和喜爱。富有本土化形式的设计造型,能够引起人们对民族的共鸣,提高对作品的认可及其体现其价值。

2、对现代纯艺术造型手法的借鉴

现代化设计是多种形式融合后形成的一种多元化设计形式,包括艺术、人性、技术以及科学等元素,不同的元素体现出不同的功能与作用。艺术、人性会使设计更加充满美感与活力,拉近艺术设计与人之间的亲近距离;技术能够使设计素描的造型结构更完美,具备更能好的应用功能。在设计素描中无论哪种造型方法都要注重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要打破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之间的分割状态,运用创新艺术造型理念,实现更富人性与质感的素描设计。

3、注重创意的运用

造型是运用艺术手段依循美的规律,将处于变化运动中的事物予以概括、综合、凝聚、固定的物化与升华的过程。中国传统绘画强调“以形与神,形神兼备”,不拘泥于形似的雕饰、而注重神韵的传达等创作思想,正是认识到了艺术创作中“造型”与“传神”两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现代艺术设计以不同的艺术手段进行造型创意,更加富有创造性与创新性。通过对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灵活应用,实现丰富的创意表现直观的设计,深度挖掘设计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趣味性与审美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计素描是进一步丰富素描艺术的直接表现,运用素描将创意创达出来促进设计的形成,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体现。设计素描的形式多元,针对客观形态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分析与创作,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设计素描中应加强对造型的认知和应用,充分体现出造型在素描中的价值与意义。从某种角度来看设计素描是将造型从被动地位提到主动地位上来,其造型的高度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应充分认识到设计素描是设计与造型的必经之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钧.造型训练中的视觉思维拓展——平面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探索与实验[J].装饰,2015,02:140-141.

[2]刘琨.造型意识与现代设计艺术观念的探索——谈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J].艺术科技,2015,09:116.

[3]张琳琪.素描造型理论在形象设计教学改革中的综合运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04:143.

[4]陈晓敏.设计素描中的造型语言——兼议设计艺术专业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理念[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04:28-30.

设计与素描 篇10

设计素描就是具有这样的双重身份的一门课程———既要解决实践课中所强调的画面表现形式与手法问题, 又要体现设计课素描中的设计思想, 前者是解决“技”的问题, 后者是解决“道”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是重“技”还是重“道”, 是在设计素描教学中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换句话说, 是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为主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为主也是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争议最大的地方。

这两点其实并不冲突, 但是要同时兼顾“技”与“道”, 对于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艺术专业的学生既要有良好的造型能力同时还需要敏锐的思维与创意能力, 设计专业的学生同样如此。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了感动自己的东西或形象, 就必须能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 这离不开对造型的表现以及对画面效果的控制能力, 同时还必须具有对工具、材料的熟练驾驭能力, 这是需要学生在入校前就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艺术院校的责任不是对于绘画基本功的培训, 而是让学生在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程度上理解什么是美的基本规律和法则, 并学会运用一定的形式法则来表现美。这实际上是需要学生掌握相当程度的“技”, 并且明白什么是“道”, 通过大量的“解牛”过程, 从而达到“游刃有余”的自由境界。

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方法论为目的, 是培养学生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这一过程已经超越了基本的技术层面, 而向“道”的方向发展。就是说学生在入校前就应该已经达到“解牛数千,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地步了, 有了游刃有余的画面表现能力, 才能走出技法的牵绊, 在更为自由的精神境界寻找美。这个过程应以培养学生对于生活感受的表现能力、对于形式美的发现及认知能力、对于画面主题深度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主要方向, 这些需要任课教师首先自身对于艺术具有一定的认识高度及思辨性, 才能引导学生去动脑子。中国有句古话:取法其上, 得乎其中;取法其中, 得乎其下;取法其下, 法不得也!如果授业先生自身缺乏修养又怎能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道”呢?

从“技”上升为“道”, 这是一个过程, 艺术学院基础教育应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造型能力;2.审美能力;3.形式语言的表现能力;4.文化修养;5.独立思考的能力。

首先来看看造型能力, 这里所讲的造型既有具象造型又包含意象造型, 由于东西方哲学观的差异, 注定了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是具有两种不同形态的艺术, 特别是表现在绘画上更是大有不同。中国画重写意, 西洋绘画重写实;中国绘画以线为造型手段, 西洋绘画由光影和色彩来塑造物象;中国绘画讲究“神似”, 西洋绘画讲究“形似”;中国绘画重表现, 西洋绘画重视再现;中国绘画讲究“虚”、“空”;西洋艺术讲究“存在”、“实体”;中国绘画排斥空间与时间, 西洋绘画重视空间与时间。

如此诸多的差异使得艺术学院的素描教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两难的境地。

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课程,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实践课程, 实质上是基础训练与专业设计的桥梁, 至于素描的表现是具象还是抽象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具象与抽象达到极致都是好的, 所以教学不能一刀切, 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学生的表现欲望, 但素描课程不同于装饰图案或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课程 (虽然设计素描具有以上课程的因素) , 在表现形式上还需要深入的素描表现手法, 使学生通过丰富的素描语言来表达自己独特的视角与感受。

对于具体物象进行解析、重构, 打破单一视角观察物象的局限性, 重新组合, 建立新的画面秩序, 这种观察、理解方式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 它实际上是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创作的过程, 它必须建立在学生有较强的感知能力与较好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否则, 学生很难在授课过程中跟得上教师的授课进程。

解析重构的训练并非是空穴来风, 它要求学生在各种不同形态的物质间找到其中的相关性, 并利用这种相关性通过一定的绘画语言将这种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基本脱离“技”的范畴, 技术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了, 看到物象但表现的不是常态的物象, 而是达到完全脱离 (或局部脱离) 物象的境界了, 更加接近“道”的范畴。

如果说造型能力与画面形式语言的运用与表现能力都属于客观“法”的范畴, 也就是我们说的“技”的层面, 而审美能力、文化修养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却属于主观“意”的范畴, 是与“道”相对应的。只重前者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成为一个基本的“匠人”, 而既重视前者又重视后者的培养却有可能造就大师。

浅谈设计素描教学 篇11

【关键词】设计素描 教学 创新

设计素描是为设计服务的,其历史悠久,源起于古代人类创造活动中留存下来的产品预想图、建筑蓝本、平面设计草图。如果我们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设计大师达·芬奇的素描和设计草图相比较会发现,他注重分析形态,善于用草图记录许多发明——大炮、投石机、冲城机、飞行器等,他还利用草图进行解剖学、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机械学等方面的研究。以他为代表的许多画家都参与过产品研发活动,那些产品的构想草图成为他们素描作品的一部分,也反映了素描为设计服务的历史。这些画家在构思确定后,才进入细致的描绘阶段,从而有了产品预想图,由此相应的设计素描也就有了简单的草图与复杂的预想图之分。

到了欧洲产业革命时期,工业产品大规模生产,促使社会对产品设计的重视,出于对造型设计人才大规模的需求,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创建,名为包豪斯设计学院。该学院的诞生意味着设计学科的开始,设计素描理论规范化的开始、教学内容趋于系统化的开始,它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范围的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基础教育。设计素描在我国的历史并不长,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上半叶,当时正值我国现代设计教育思潮广泛兴起,中国引进了西方设计素描的一部分内容,最初采用的是“结构素描”一词,即那种强调结构以线为主的素描,几乎替代了传统的明暗写实素描。它的出现对那个时期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和冲击。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设计素描已作为设计教学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程被广大师生普遍认同和设置。同时,经过教师们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实践,该课程在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得以不断创新,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教学风格与特点,现总结如以下几点。

1 教学目标与任务

设计素描课是紧紧围绕设计素描而展开的课程设计,集观察、思考、表现、创造为一体的造型训练,是培养、提高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为真正成为设计人才而设立的基础课程。设计素描的教学任务是训练学生形象思维与表达能力。形象思维有两个层面,一是语言层面,二是美感层面。造型设计就是应用形象的设计语言与人交流。用形象语言说出准确、生动、感人的话,才能与人有效交流、有效沟通,设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形象语言的传达与接受的畅通也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因为生活是设计语言的源泉,也是设计作品连接观众的桥梁。为此,学生需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验生活中种种不同的感受,捕捉生动感人的、会“说话”的形象,主动学习前人对美的总结所形成的形式美的法则,研究生活中许许多多有趣的内容、有趣的形象;用手中的笔把观察到的学习记录在纸面上,也记录在头脑里,通过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消化变为想象的基础,创造的能量,培养创新意识来提高对形体的想象力和造型艺术综合设计的创造力。

2 教学内容

现代素描教学围绕设计专业的特点,经过不断的探索,基本可将教学内容定位于三大板块:结构能力的分析训练阶段、明暗与线条表现能力的训练阶段、创意能力的训练阶段。

结构能力的分析阶段是从表象认识进入到结构认识的阶段。因为对设计的造型基础而言,重要的是强调形态的分析,你只有抓住本质基本的形态,才有可能进一步感受它,使它变得更美。这时我们便要求学生了解不同的形态结构,重点训练学生对空间中形态、结构的思维能力,强化空间透视能力的把握。在理论学习上着重研究透视基本原理;在表现方法上采用结构画法,不要画固有色,不要画明显的质感,彻底抛却明暗黑白灰,只看形找关联,找造型形成大的构架关系,采用穿透性手法表现四维空间,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形态体量性质;旨在能够透彻地分析存在的物体,掌握功能与形态、环境与形态的关系原理,并进一步将功能构造转化为实用的设计,从而为形态的创造和主动的表现打下基础。作业的研究对象是人、动物、植物、瓶罐、三通等机械物的结构等。

明暗与线条表现能力的训练阶段被赋予新的、多重的丰富表情与内涵。现代素描教学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有其独特的艺术观点和思维角度。主要表现在:重新用新鲜的眼光观察我们周围世界的生动表象,从局部开始,进入対一个物象迅速生动性的直接的呈现,重视形态表面这种生动性的感受力,忽略三大面五调子,作业的要求是从各个角度贴切地观察物体以及充分运用各种媒材进行素描艺术的新实验。例如将现实里面的物品进行拓印,通过刮、刻、染各种各样的手段去制作拼贴,大胆尝试新材料、新工具,选择表现的个性化,从而在视觉语言和艺术形式上都具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创意能力训练是现代素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创意素描则在素描为认知对象服务的时候,所有表面的东西全部隐藏。我们特别提倡学生先通过大量的图书阅读和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来启发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此阶段反对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了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语言学、伦理学、技术美学、设计基础理论、艺术理论等诸多领域对于思维的论述。强调课程中的师生互动原则,由此呈现对同一问题不同认识的思维角度,使得自身单一偏向的认识得到多向丰富的思维扩展,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尊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并记录学生的讨论过程。在作业中启发和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我审美和设计意识的形成。创意素描训练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联想训练、构成训练、意向训练、抽象训练、超现实主义训练等。

3 教学方式

设计素描是广义的打基础的一种训练模式,而不是单一狭隘的素描技术训练。本着这种教学理念,设计素描在教学方式上作出大胆的尝试。

首先是绘画工具的创新,除了铅笔、炭笔、炭精条、木炭条、钢笔外,还有许多潜在的器物可以作为工具,比如铁钉、钢针、小刀。其次是绘画材料,常见的是铅画纸、新闻纸,有色卡纸,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材料可以用来作画,因它们质地不同对相同的工具会有不同的反映,比如三夹板、布、石膏板等。再次是表现手法。以往教学中常见的模式被称为苏式素描,因教学封闭,学而不化,逐渐形成了千人一面的状况。时下改变表现手法、张扬个性成为一种趋向,由此改变表现手法也成为一种可能,速写、素描、文本、综合材料制作、拼贴、图像采集、摄影等均有使用,以此记录过程中对于造型形式规律的深度认识。学习过程不再是老师摆静物、学生被动围一堆画的状况,而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着眼点去挖掘题材,发挥能动性,自己给自己摆静物,从而保证出来的每一张作品的主题和风格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及审美取向。作业强调分析和直觉发现的实验性、可能性、减弱表面性、完整性和欣赏性,使学生的绘画语言和形态彻底从模仿中解放出来。整个教学将伴隨幻灯讲座、大课总结、现场讲评、学生讨论和个别辅导,通过这些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在设计和艺术表现中实际应用的能力。

结语

从精神意义的层面讲,设计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精神、物质生活的创造性活动。作为教师应当摆脱传统素描观以及训练思维的束缚,以分析与审视的眼光扫描一切客观对象,不断对素描的各种可能性加以大胆试验,试图从多方面打开学生的眼界,为今后的设计引发诸多创新的可能性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艺术设计思维训练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唐鼎华.素描基础[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论艺术设计与素描绘画的关系 篇12

何种题材、何种效果需要何种肌理, 是绘画追求混沌美的表现之一。尤其是现代绘画, 在一幅作品中选择综合材料已到了随心所欲的境地, 多种材料的运用旨在加强画面的“混沌美”的效果, 通过扑朔迷离不确定的材质肌理的运用, 以达到变化多端的目的。所以在形式美的追求上两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人喜欢含蓄, 认为“含蓄”就是美。“混沌”本身就体现着一种不确定的、耐人寻味的特征, 这和中国的古老哲学及宗教有关。中国古典绘画所表现的“空灵”“气韵”, 以及“墨分五色”, 用有限的笔墨表现无限的意境等美学思想, 都在于这种“混沌”之美。这些手法在设计中也偶尔能见到, 但一般来说仅是借用绘画的表现手法, 以增强设计的艺术性而已;但它们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 我们从杉浦康平等大师的作品中就可以体会出这一点。具体来说, 杉浦康平为敦煌设计的系列丛书, 从表面上他是在追求中国画“空灵”“气韵”之境界, 而更深刻的内涵是他把敦煌中的图形元素运用现代设计的基本构造原理加以组合了。

绘画与图形设计有着巨大的差异, 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两个不同性质行业之间的关系——是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功能区别;是多层次、多社会性的理性思考与情感宣泄的差异;是表现个性才气的与服从社会需求的关系;是体现工业化的生产技术水平与个体艺术者之手工技巧的关系。虽然在此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但并不否认二者之间的联系性。在设计中虽然强调创新性, 但设计者更注重实用性。因为设计是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一种视觉语言, 特别是工业革命带来机器大生产以后, 依附性是现代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本质反映。设计作为商品在为市场服务时必须具备“包装”价值与“使用”价值。要想赢得客户的信任与满意、最终实现设计的价值, 就必须通过市场竞争的考验。设计的成功与否在于它能否通过美化产品而最终实现促销的目的。现实中几乎每一位设计师在为客户提供设计服务时, 都会尽量去迎合和满足客户的需要。一方面, 设计师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去体验消费者的心理, 以使自己的设计作品得以通过;另一方面, 客户可能对市场的把握、了解远胜过设计师, 设计师不得不服从客户提出的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师绞尽脑汁去思考、去解释自己的作品, 也许自己认为很满意了, 但最终的评判者还是客户。设计对商品的依附性还体现在“市场”是设计的指挥棒, 市场的强劲与疲软将直接影响设计行业的起伏。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产品要投入到市场的竞争中, 对于产品的外观和图形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美观的产品竞争力势必要比粗陋的产品有市场。所以客户和商家对作品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设计者就必须要附和大众 (消费者) 的审美观点去进行设计。这势必在设计的创作中要考虑加入消费者的观点来设计, 这样就阻碍了设计者个人情感的表达。

摘要:设计的功能不仅在于表达情感, 更为重要的是传达有效地含有商业意味的信息。而绘画的过程严格地说也是一种图形设计的过程, 但是绘画的形式是一种纯艺术性的、纯精神性上的语言形式, 而设计更亲近于我们的物质生活。

上一篇:风能利用下一篇:儿童的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