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2024-08-07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精选12篇)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篇1

4.1 重视水文资料的作用,结合资料完善设计

水利部门要协调水文工作单位和水利设计单位的工作,加强两个工作单位的交流共同,协同合作,重视水文资料对水利设计工作的作用,因此在水文资料的搜集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全面。同时在水文资料的保存和管理方面,要科学规范的开展工作,保证水文资料的采集科学有效,从而使生态理念可以更好的应用到水利设计中去。

4.2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设计能力和生态理念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是保障生态理念能够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有效应用的重要保障。因此水利部门既要重视优秀的水利设计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外来优秀人才的引进。在聘用设计人员的社会选择优秀的设计人员来充实设计队伍,另外对已有的设计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生态理念的宣传,将生态理念作为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基本要求。

5 结语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因此要想社会经济能问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则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确保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又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重视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既能保护水利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又能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篇2

建国50多年来,建坝近9万多座,堤防25万多公里,极大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成就举世瞩目。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比较忽视的生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比如泥沙的淤积现象、大气的破坏现象、物种的死亡现象,还有移民管理问题,文物遗存的保护问题等。诸如:河床抬高、溪河断流、河道淤积防洪能力下降、滨河生态破坏严重、滨河建筑文物保护受影响,以及由于过度砍伐所带来的土地沙化、沙尘暴、雾霾天气等等,特别是雾霾天气更是严重影响我们现今的生活质量与当代人的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中去,或者分析当前水利建设中的生态理念应用上还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与对策。

2 生态理念是水利设计的迫切需要

水利设计属于大规模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如对局部气候和大气的影响,对水文形势及水温的影响,对泥沙的影响,对水质的影响等。水利建设对当地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随着建设规模和建设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越来越明显,迫切需要将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建设中去,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库投入使用后,上游水流流速减小,水库的运行效益会随着使用年数而逐年下降。主要原因为水库库容会随着来水携带的泥沙在库区内淤积而减少。同时,在河流上建坝,改变了河流的泥沙运动规律,隔断了天然河道,进而引发河道的流态、整条河流上下游、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应该引起特别注意。

(2)水库蓄水后,将导致水库的近坝部分出现地下水位升高,水库周围地下水位的持续高位,库周土地会被浸没,从而导致沼泽化、盐碱化。在浸没区内,沼泽化所带来的过分湿润致使植被根系衰败、呼吸困难,土壤中的通气条件差,会造成土壤中的微生物减少、从而带来土壤的肥力下降,同样会影响作物生长。当耕作层也被浸没时,造成土壤湿度过大,影响正常农家作业。

(3)水库兴建、蓄水将会淹没大片河滨陆地,这将破坏陆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地、觅食地,对河滨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具体表现为河滨植被、河流植物面积的减少,微生物多样性的降低,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栖息地的缩减或避难所的消失,造成物种数量的减少和某些物种的消亡。

综上,水利建设已经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有些是不可逆转的破坏。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其本质上都应该是生态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是水利工程应有之义。在当代,水利工程建设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生态影响问题,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

3 生态理念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

生态理念同其他理念一样,应用上主要体现在各个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或者处理方式中。比如中小河流施工采用的生态护岸方式,水库坝肩两岸边坡生态处理方案,水利项目弃渣场的环保处理,或者与城市防洪堤堤景结合等。

4 生态理念在水利建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水文资料的问题

水文资料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记载,其能够以资料的形式将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充分的展现给水利设计工作者。

水利设计需要的水文资料在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方面尚现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设计中,首先需要客观、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和了解水利工程施工地点以及周边的水文状况,这样才可以因地制宜进行水利设计,促使其更加科学和合理这样建设的水利工程才可以符合生态理念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所需要的水文资料在反应当地水文情况、自然环境方面并不能全面、科学、准确的反映出来,而且在对水利工程对当地的自然影响、水资源损坏情况也不能全面的反映出来,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在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所需要的资料支撑力量,进而对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效果大大降低。

4.2 水利设计的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全面,专业素质不够高

如果水利工程的服务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民社会经济能否发展,而且还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一个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好坏对水利工程的设计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方面的服务意识认识度不够高,这就直接导致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应用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在水利工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经常是忽略过去。在另一方面,水利设计的专业人士的知识面比较狭窄,缺乏将自然环境与水利工程相结合发展的知识面,尤其是在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的恢复过程更没有足够的知识理论作支撑去解决,造成在水利工程中不能将水利设计的生态理念很好的运用到实际中去。

4.3 设计工作过于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其他问题

水利工程与水利设施对我们做好防汛抗旱、节水治污、水土保持、河道管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水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其最基本任务或者说首要任务是为社会提供生活保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在这种前提下当地政府或者水利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过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经济作用,而忽略了水利设施要与生态环境结合,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如过去几年,政府工作过于强调经济发展,而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也是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指标情况。如此一来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得不到重视,就更不要说实现水利工程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服务,实现与当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了。

5 水利设计如何更好的应用生态理念

5.1 首先必须充分掌握当地的水文资料

水文资料是记录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料,其对于生态环境在水利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想要在水利设计工作中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就必须要依靠水文资料。为此,水利部要在水利设计之前,与当地的水文工作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借用水文工作单位的资源来进行水利工程设计。与此同时,水利设计部要不断提高和丰富水利设计工作人员的设计水平和专业技术,进而避免因设计水平不到位而出现无法将生态环境应用到水利设计工作中的情况发生。

5.2 设计工作具有特殊性,设计应因时因地而变

建筑物的型态、结构、布置和工程处理措施等应根据设计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千篇一律。建筑物的型式、布置等应随着地形、地质条件等的不一样,而做相应的改变。坝址比选时,工程量和投资等可能会不同,但同时,各参选方案的坝型、枢纽布置等要随着场址不同而可能很不一样。其次是对于类似地域,同类项目时,设计的着重点和控制因素应与当地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相适应,也就是俗话说的要有针对性。

5.3 设计应有科学、合理、充分的依据

设计的每一环节,都是根据当地的特殊条件,经过充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来得到,不是凭空捏造,更不是简单复制同类建筑。

(1)建筑物结构设计和工程措施的采取应经过必要性论证,以解决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问题,如设置调压井时,应先对为什么要设调压井进行理论与实践论证。

(2)建筑物的布置和尺寸的确定等也应有科学的依据。为使依据充分、合理,体型和尺寸应通过计算或模型试验验证,布置应符合各种标准和规范。缺少既定规范或计算依据时,应通过工程类比或借鉴同类工程的经验确定,同时也应有适当的实验论证会。

5.4 设计时要兼顾河内及滨河生态系统,为这些生物的生存、繁殖提供必要的空间

原河流中的水流、堤防、河道以及河畔植物植被等为一个整体系统,合理的生态水利工程必将尊重此规律。进行水利建设的生态设计时,要通过对现有自然地质、地貌的科学配置和功能改进,建立一个能使生物、土壤、阳光、水、水环境等因素之间互惠共存的水生态系统,而非破坏。水利建筑不仅要提供水中鱼类提供繁衍的场所,也要适合多生物的生长,具体措施可在水资源中的河堤坡脚位置的护底上,留有多流速的变化带和适当的孔隙率。水利工程中的河流两岸应保留原有的草丛和绿树,因此类植被为鸟类、昆虫提供了觅食场所。其他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补充与调整。

6 结语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中,而水利建设是人为将生态系统改善的更好,更加适合人类生存,要知道破坏原有生态,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命安全。最近几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引发的各种问题便是论证。因此,在进行水利设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生态平衡发展的要求,将生态理念运用进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不受到破坏,真正做到经济与环境和谐共存,人类自身发展与原有生态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郭浩亮.探讨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0(15).

[2]刘军,冯学慧.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J].硅谷,2012(23).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篇3

关键词: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原则;应用

中图分类号: TV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92-2

0 引言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河道治理工程中,都比较重视效率,轻视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从而使得很多的城市河道都出现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河道是水利工程改造建设的主要对象,在对城市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引入生态理念,遵循景观尺度与整体性原则,重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对城市河道治理的价值,从而促进城市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的转变。

1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概述

从目前我国河道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来看,城市河道环境受到了很严重的破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就需要不断地引入生态理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河道治理手段还比较传统,治理观念还很落后,因此,为了提高城市河道治理水平,就需要在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融入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加入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河道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些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河道水污染的治理,从而改善河道水质问题。在城市河道治理中融入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不仅能够保证城市河道的正常排污,又能够提高城市河道的生态性。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主要是将生态、功能和以人为本三种理念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城市河道治理的应用中更加广泛,最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协调周边的水文环境,并结合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控污设备,从而实现生态与工程设计的协调。与此同时,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中还要重视文化理念,发挥景观效益,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友好的水利设施和水利体系。总之,在具体的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融入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不仅能够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能实现对城市河道景观的充分利用,从而指导建成生态理念下的城市综合水利系统。

2 生态水利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建设原则

2.1 提高河道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在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要提高河道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物种生存环境的质量,才能保证各种物种的和谐共存状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都在迅速发展,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短期经济效益,就造成了大量的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从而使得生态失去了原本的平衡状态。同时,人们对河道自然环境的过多干预,从而使得我们周边的生态环境朝着单一化的方向发展,最终让多种物质都在逐渐消失。因此,我们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一定要融入生态水利设计理念,重视各种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并不断提高河道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城市河道环境的保护力度,最终为提高河道形态空间异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景观尺度与整体性原则

坚持景观尺度与整体性原则对于城市河道治理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与小尺度景观相比,大尺度景观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更加具有修复效果。与此同时,相关部分还应该熟悉河道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不要盲目对河道进行治理,要重视生态水利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从而实施保护和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建设措施。

2.3 服务社会原则

在具体的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还要重视水资源的时空调节及对洪涝灾害的防治。我们都知道,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服务的,因此,环境治理部门要重视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坚持服务社会原则,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从而促进农业的经济发展。

3 城市河道治理现状

据相关调查统计,我国城市河道非常多,其中包括自然形成的河道和人工建设的运河。但是,以前人工建设的运河经过长时间的河水冲击也逐渐与自然形成的河道相接近。从目前我国河道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很多的城市河道都受到了污染,有的污染也是非常地严重,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河道治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现如今,随着我国河道污染情况的加剧,我国相关政府应该加大对城市河道污染治理的力度。相关的水质检测工作人员应该针对不同水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抽样检测,目前,相关的水质检测工作人员根据不同水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都进行了抽样检测,但是结果显示都不是很乐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河道污染治理问题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我国的七大水系的水源地都不在城市中,保证了我国水系的水源地免受污染,但是,从水源地中经过河道流出的河水由于流经许多的城市,从而使得河水污染变得更加严重。目前,造成城市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等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因此,为了彻底解决城市河道污染,就必须引入生态治理技术。在具体的城市河道治理中,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污染程度采取不同的质量措施,比如,在对河槽进行治理时,不要使用混凝土,要采用人工基质修筑河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河槽的透水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再如,在对河岸护堤进行治理时,要采用在河岸护堤上种植防护林的方法,从而增加植物的防沙能力,最终为治理城市河道污染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4.1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设计研究

第一,生态水利设计理念要注重利用水的自然功能。水的自然功能主要指的就是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等的功能。因此,相关环境治理部门应该在设计理念中充分利用水的自然功能,不断把水环境与城市功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环境成为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二,保持城市河道生态平衡也是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必须考虑在内的。生态工程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其中人工生态护岸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工程,生态工程措施是保持城市河道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设计理念,重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从而提高城市河道治理的效率。 第三,生态水利设计中还应注重工程与自然景观的契合。生态水利设计的理念要求主要是为了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减少城市河道环境污染,从而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2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对治理城市河道的价值

在具体的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要重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对治理城市河道的价值。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指导下的河道治理工程注重保留自然化河道。城市河道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能够增加河道的蓄水量与水容量。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主张河道治理中构建生态水网工程,生态水网的建立需要保证各个环节的协调运行,只有这样,才能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与此同时,河流的物种多样性直接关系着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高水循环净化水体的效率,从而实现对河道附近植被的保护,最终保证水体的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城市河道治理中,要不断引入生态水利的设计理念,坚持景观尺度与整体性原则,改善环境污染的现状,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并提高水循环的净化水体效率,维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有效地提高水流的质量和效益,最终实现保护水资源的生态平衡。

参 考 文 献

[1] 徐凯.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196.

[2] 赵文龙.生态水利理念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2013(01):50-52.

[3] 贾浩谋,宋晓鹏.探析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7):166.

[4] 贾玉爱.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美化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12(05):60-62.

[5] 易定永.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09):168.

水利工程设计的生态理念运用论文 篇4

3.1充分利用水文资料

开展水利工程设计,因为缺少技术措施以及标准的支撑,需要设计人员能够领悟生态理念的内涵,充分发挥水文资料的作用,进而实现生态理念以及环境保护理念的有效运用。由于建设区域差异,因此水文资料也存在差异,所以要注重完善水文资料。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各个环节中,提供完善的水文依据,能够为区域防汛减灾工作,提供相应的水文技术以及服务支持,使得区域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以有效保护。对于当前水文资料缺乏的问题,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收集水文资料时,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图书资料等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此项工作。通过和区域居民深度交流,做好水文资料的有效整理以及完善,进而将其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②当地水利部门要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3.2增强设计人员的生态理念意识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作为执行者,其能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设计成果的质量。因此要注重增强设计人员的生态理念意识,进而促使其能够合理应用生态理念。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从环保意识和专业能力两方面入手,做到完美结合,进而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能动性作用。基于此,要定期培训设计人员,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督促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主动学习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相关知识,进而推动生态水利的发展。

3.3实现生态水利和传统水利的协调

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主要是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可以和生态环境有效协调发展,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生态水利设计的重要性尤为明显。基于此,开展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必须要将生态理念,全面贯彻到设计方案的各个方面。以传统水利工程设计为基础,坚持和谐发展理念的指导,除了注重工程效益外,还要注重为动物以及植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估。通过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和评价,并且调查以及预测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而制定有效的防环境破坏以及污染的对策,合理调整工程设计,使其可以和当地具体情况相符合。

3.4推广应用河道石笼网护坡技术

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利用石笼网结构,构建生态护坡,能够获得不错的治理效果。其具有以下用途:①对河流向进行合理引导;②可应用在渠道运河河床上;③起到护岸护坡的作用。以某工程为例,其使用格宾石笼网技术,砌筑生态格网结构。网箱厚度参数为0.5m,网垫厚度参数为0.3m。选择高镀锌低碳钢丝,抗拉强度能够达到400MPsa,伸长率可以达到12%。网箱和网垫选择的是五绞六边形网。施工要点为包括生态格网施工、石料施工,从施工效果来说,河道石笼网护坡的整体效果和效益较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能够推动水利工程持续发展。通过充分利用水文资料、增强设计人员的生态理念意识、实现生态水利和传统水利的协调,提升生态理念的运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延明.基于生态理念的水利工程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02):108~109.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篇5

水利工程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它的建设具有时代发展的必然性。近年来,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是不一致的。要改善这一状况,就要保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符。

1生态水利工程对河流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水利工程历史悠久,在产生的初始阶段,它的主要作用是灌溉、防洪和发电等,为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建设角度来讲,水利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有了明显的改善;从社会效益角度来讲,水利工程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河流自身的多样性、连续性等特点遭到破坏,河流的水深、水温、流速等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当前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水利工程建设必须遵循节能和环保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发展,并将对河流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尽可能地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态,遵循自然规律,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完善。

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篇6

生态学原理在滇池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经过多年的研究推行,生态学原理已经延伸拓展到多方面.就生态学原理在滇池水体治理中湖滨生态系统修复、水生生态系统恢复及生态农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思考.生态学原理的应用对于滇池治理非常重要,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对于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也有参考意义,但是必须与其他手段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治理效果.作 者:潘茉兰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期 刊:河北农业科学   Journal: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10, 14(3) 分类号:X524 关键词:滇池    生态修复    植物浮岛技术    非点源污染   

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 篇7

1 生态环境理念在水利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需求量的不断增大, 我国水利设施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其规模、数量都在增加。水利设施作为人们对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 其不仅能够达到预防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作用, 还能够在农田灌溉、水力发电等众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于满足人类生活需求、实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如果在进行水利施工过程中, 没有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所了解和考虑, 那么很容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 最终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如此一来, 不仅会使水利工程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还会出现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情况,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为了真正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实际作用, 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必须要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设计工作中。以生态理念为基准来进行水利工程设计, 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出水利设施各种功能的价值, 还能够实现原有生态环境与人为后天建造的水利设施和谐相处的目标, 在进一步保证原有河流、湖泊内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发挥出水利工程的最大化效益, 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战略发展目标。

2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应用的问题

2.1 水文资料的缺乏

想要在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 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利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水利设计之前就必须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充分的了解, 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设计当中的科学战略目标。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 水文资料的缺乏使得水利设计者即使真的想要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设计当中, 却也无法实现的情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水文资料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记载, 其能够以资料的形式将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充分的展现给水利设计工作者, 然而由于水文资料的缺失, 使得水利设计工作者很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所判断, 进而无法客观的评估出水利设计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最终造成了水利施工完成后, 才发现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

2.2 设计人员意识不足

水利工程与水利设施的最基本任务是为社会提供生活保障,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在这种前提下, 水利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过程中, 往往会因为过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作用, 而忽视了水利设施要与生态环境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如此一来, 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得不到重视, 那么就更不要说实现水利工程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服务, 实现与当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了。另外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 水利工程的用途越来越多样化, 在进行水利设计的过程中想要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就必须要对现有的水利设计工作带来更多的要求, 水利设计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再加上专业技术的局限性, 使得其很难从现有专业水平的角度去实现水利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 进而出现了水利设计工作中难以真正实现生态环境应用的情况。

3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3.1 发挥水文资料的作用

水文资料是记录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料, 其对于生态环境在水利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想要在水利设计工作中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就必须要依靠水文资料, 因为只有水文资料才能够充分的、客观的、全面的将当地生态环境、地貌特征、水资源特征展现给水利设计工作人员。水利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之上, 才能够真正实现将生态环境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的工作当中, 所以说水文资料是实现生态环境在水利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因素。为此, 水利部门要在水利设计之前与当地的水文工作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 借用水文工作单位的资源来进行水利工程设计。与此同时, 水利设计部门要不断提高和丰富水利设计工作人员的设计水平和专业技术, 进而避免因设计水平不到位而出现无法将生态环境应用到水利设计工作中的情况发生。

3.2 提高设计人员素质

水利设计工作人员的素质, 是保证水利设施安全使用性能的关键。因此, 想要将生态环境充分的融入到水利设计工作中, 提高水利设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是重要的工作前提。在对水利设计工作团队构建的过程中, 水利部门必须要认识到设计人员专业素质对水利设计及水利部门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加大对水利设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开展生态评价与保护的培训工作, 在提高现有水利设计人员的专业和水平的同时, 加深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 进而能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对水利设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真正成为水利设计工作中的一部分。另外, 水利设计部门可以加大对水利设计与生态保护工作兼修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 从而使整个水利部门成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水利设计部门, 将生态保护作为水利设计工作中的基本要求。

4 结论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水利工程亦是如此。从正面来看, 它能够为人类生活提供保障, 降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率。从反面来看, 它会对当地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 这对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改变水利工程的尴尬境地, 水利设计部门必须要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设计工作当中, 让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在搞好人类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搞好生态效益,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成浩.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华章, 2012, 14:326.

[2]周鹏.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4:398-402.

[3]马铁成, 何建村, 杨新成.浅谈中德农田水利设计的不同理念[J].新疆水利, 2011, 05:18-19.

生态环保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篇8

一、生态环保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一)环保装饰材料的选择

一个画家,一幅画是他的作品,如果画家没有了颜料,就不会画成一幅好的画。对于设计师而言,材料相对来讲就是颜料。提倡使用3R材料(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

1.环保型材料的种类:基本无毒无害型,低毒、低排放型,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无法确定和评估其毒害物质影响的材料。

2.目前流行的环保装饰材料

(1)环保地材:植草路面砖是各色多孔铺路产品中的一种,采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制成。可减少暴雨径流,减少地表水污染,并能排走地面水,多用在公共设施中。

(2)环保墙材:新开发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砖,可用木工工具切割成型,用一层薄沙浆砌筑,表面用特殊拉毛浆粉面,具有阻热蓄能的效果。

(3)环保墙饰:草墙纸、麻墙纸、纱绸墙布等产品,具有保湿、驱虫、保健等多种功能。防霉墙纸经过化学处理,避免了墙纸在空气潮湿或室内外温差大时出现的发霉、发泡、滋生真菌等现象,而且表面柔和,透气性好。

(4)环保管材:塑料金属复合管是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中间为铝,兼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而且不生锈,无污染。

(5)环保漆料:生物乳胶漆,除施工简便外还有多种颜色,能给家居带来缤纷色彩。涂刷后会散发阵阵清香,还可以重刷或用清洁剂进行处理,能抑制墙体内的真菌。

(6)环保照明:这是一种以节约电能、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照明系统。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利用高效、安全、优质的照明电器产品,创造舒适、经济、有益的照明环境。

(二)室内植物的选择

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通常会选择一些植物对室内进行装饰,既达到美观效果,又起到环保作用,但并不是所有植物都适合室内装饰,我们应注意避免在室内摆放以下对人的健康有危害的植物:

1.兰花:它的香气会令人过度兴奋而引起失眠。

2.紫荆花:它散发出来的花粉如与人接触过久,会诱发哮喘症或使咳嗽症状加重。

4.月季花:它散发的浓郁香味,会使一些人产生胸闷不适、憋气与呼吸困难症状。

5.百合花:香味会使人的中枢神经过度兴奋而产生失眠。

6.夜来香(包括丁香类):它在晚上会散发出大量刺激嗅觉的微粒,闻之过久,会使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感到头晕目眩、郁闷不适,甚至病情加重。

7.夹竹桃:它可以分泌出一种乳白色液体,接触时间长了,会使人中毒,昏昏欲睡、智力下降等。

8.松柏(包括玉丁香、接骨木等):松柏类花木的芳香气味对人体的肠胃有刺激作用,不仅影响食欲,而且会使孕妇感到心烦意乱,恶心呕吐,头晕目眩。

9.洋绣球花(包括五色梅、天竺葵等):它所散发的微粒,如与人接触,会使人的皮肤过敏而引发瘙痒症。

10.郁金香:它的花朵含有一种毒碱,接触过久,会加快毛发脱落。

11.黄花杜鹃:它的花朵含有一种毒素,一旦误食,则轻者会中毒,重者会引起休克,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三)室内照明的选择

光源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早在上世纪末,灯光照明领域就已经提出“环保照明”的口号。视觉健康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光源占主导地位,因此科学选择灯光照明很重要。

1.采用高效节能光源。白炽灯过去用得最广泛,因为它便宜,安装维护简单,致命的弱点是发光率太低,目前已被各种发光率高、光色好、显色性能优异的新光源取代。

(1)用卤钨灯取代普通照明白炽灯(节电50%~60%);

(2)用自镇流单端荧光灯取代白炽灯(节电70%~80%);

(3)用直管型荧光灯取代白炽灯和直管型荧光灯的升级换代(节电70%~90%);

(4)大力推广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的应用;

(5)低压钠灯的应用;

(6)推广发光二极管Led的应用。

2.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

(1)选用配光合理、反射效率高、耐久性好的反射式灯具;

(2)选用与光源、电器附件协调配套的灯具。

3.尽量利用自然的采光方式:建筑物尽量利用自然采光,靠近室外部分的建筑面积,应将门窗开大,采用通透率较好的玻璃门窗,达到充分利用自然光的目的。凡是可以利用自然光的这部分照明,可采用按照度标准检测现场照度,自动调节灯光。

二、室内设计环保节能方法

(一)硬空间软装饰

所谓硬空间是指围合空间的界面都具有物质性。所谓软设计是指技巧性、艺术性的设计手法,是相对于应用物质手段的硬设计而言的。如在改变空间形象上,硬设计主要依靠造型和陈设装饰,软设计可以利用不同光、色、材质肌理给人不同的生理心理感受改变空间形象,使小空间显大,低空间显高,窄空间显宽;应用对比设计手法改变空间形象,如欲高先低、欲宽先窄、欲明先暗等;通过改变陈设布局方式改变空间形象,等等。再如对空间的分隔,硬设计主要通过墙体、隔断、家具等有形的物质手段分隔,软设计可利用色彩、肌理、灯光的变化划分限定空间,使空间不经有形分隔而形成区域感,保持空间的通透性。探究和开发常规材料的潜质,使其材质肌理具有特殊的表现效果,达到丰富空间的目的,这是常用的软设计方法。软设计方法很多,相对于硬设计而言,它注重设计技巧应用,注重挖掘设计要素的潜质和特色,使用材料少,对资源的消耗少,其环保节能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减法设计

加法设计是最直接的装修手法,在加法思维中,往往会因为陷入太多元素而失去设计分寸,平添多余的结构和装饰。减法设计是经过取舍的判断,减掉多余的装饰和不必要的物件,使空间环境变得纯净、轻松而舒适。减法设计的环保节能性体现在:对空间界面处理用材少而单一,甚至直接用建筑结构而不附加额外装饰作为空间界面;空间处理常采用软设计手法,避免非功能性的结构和装饰,用色纯粹,线形简洁;室内家具陈设讲究功能的多样组合和实效性,注意空间的留白和纯净。由此可以看出,减法设计是使用最少的材料和资源来实现实用和美观的统一的。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篇9

产品包装尤其是农产品包装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注重产品的包装,并且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时不仅仅关注产品本身,对产品的包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各种鲜艳色彩、精美印刷包装也相继涌现。我国农产品包装过程中由于在包装材料的选择上难以符合环保要求,因此,包装废弃物引起的环境污染等出现上升趋势,已经仅次于水污染、海洋湖泊污染。同时,由于人们对于生态设计尚未形成足够的认识,因此,要想改变农产品销售中的被动地位,必须加强生态设计,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应,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发展。本文将以生态设计为起点,分析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绿色生态引入的迫切性及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体现,现综述如下。绿色生态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生活中的艺术活动,其历史感相对较强,能反应消费者活动和文化背景。绿色设计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设计方法,并且主要运用于3R1D,即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以及可降解,在包装的循环上进行相应的处理。但是,绿色包装设计过程中难以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生态设计最初用于室内装修、户外景观设计等方面,其主要思想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使得材料能够得到持续利用。而绿色生态则是兼顾绿色设计以及绿色设计包装,在设计、生产以及使用等均更加侧重于生态环保。

生态设计包装时应该符合以下理念:(1)生态设计包装时应该从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开始计算,设计过程不同的步骤、过程均符合环保的要求,包装整个过程中耗费能源较低,对环境污染相对较小,保证包装能与环境相互融合。(2)提高环境保护效率。生态设计过程中应该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对生态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加符合生态环境的协调,实现包装的持续发展。生态设计在农产品包装中的应用

2.1 优化农产品包装设计需求,打造品牌发展性

我国幅员辽阔,无论是东西南北中,区域间的水土以及气温差异较大,导致我国的农产品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以及明显的区域优势。作为人口大国,不同区域的人们对于农产品的爱好不尽相同。因此,农产品在包装设计时应该具有针对性。生态设计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使用过程中应集中考虑区域差异的问题。同时,农产品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必须兼顾到农产品的多方面特点,一些农产品的使用以及加工成食品时必须充分考虑在包装设计中,让消费者能够直观了解不同区域的农产品特点,从而能够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2 优化农产品包装设计,打造品牌艺术性

农产品相对比较特殊,多数产品出自泥土之中,其外形给人一种不雅的感觉,但是对于一些农产品的作用我们是难以忽视的。然而,在许多消费者眼里,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于农产品并不会产生较好的印象。如黄连等药物,不到生病时人们难以感受到其存在的药用价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许多农产品包装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宣传,增加其推广的实际意义。同时,农产品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应该善于思考打造包装的品牌意识,使其能够产生艺术感,增加农产品销售量。但是,农产品包装设计的艺术性并不是对广大消费者的忽悠,应该以农产品本身的特性为基础,是农产品本身具备的特征,它既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生态设计在农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应该避免夸大,应遵循实事求是的要求。

2.3 优化农产品包装设计,打造品牌文化性

当前,我国农产品销售尚存在许多问题,其销售量与农产品质量以及包装关系密切。农产品包装设计水平相对较低,混乱、低档,导致农产品在销售上缺乏竞争力。我国许多同类、同质的农产品由于包装问题而难以栖身国际市场,即使在国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外包装设计参差不齐,也难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生态设计在农产品包装过程中应该着力打造品牌效应,根据不同的农产品针对性地进行包装设计,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审美差异。生态包装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符合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包装和销售量,生态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真实原则,不仅仅是语言、数据的真实,更多的是农产品本身性质的真实。同时,农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必须寻理及其基本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要求将人类社会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考虑,以实现经济数量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协调相一致,成为一种崭新的发展途径和模式。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汽车产业的总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6%以上,汽车产业对我国的GDP的贡献率达到36%,其直接影响占GDP的9%,间接影响占GDP的27%。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是以汽车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基础,倡导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低消耗、高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在原材料选择与加工、制造装配、使用与服务、产品报废与回收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负荷。汽车零部件的包装也是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装材料的用量巨大,因此汽车零部件包装绿色化也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汽车零部件包装绿色化的措施

3.1 重视汽车零部件包装的绿色化

为了应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汽车厂商将研发的重心放在了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降低能耗和新能源汽车上,以期制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绿色环保汽车”,但是却在汽车零部件包装的绿色化方面投入不足。

绿色汽车的标志为:对环境污染小、动力源的改进和可回收再利用。因此,汽车厂商也要重视汽车零部件包装的绿色化,让“绿色环保汽车”在各个环节都名符其实。

3.2 利用汽车零部件物流系统做好包装材料回收

各汽车厂商都有完善的整车及零部件物流系统,汽车厂商可以利用这一体系,对包装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比如一些体积和质量都较大、且易损的零部件,一般都采用木托架、纸箱等进行包装。木托架不易损坏,具有再利用的价值,汽车厂商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物流系统对木托架之类的包装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

3.3 避免汽车零部件的包装浪费

2011年—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速开始进入稳健增长期,年复合增长10%~12%,高于GDP增速。汽车厂家之间的竞争明显加剧,优秀的企业竞争优势开始凸现出来,存在潜在问题的企业将苦苦挣扎。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不断研发符合国人审美观念的新车型。同时,在汽车零部件的包装上下足了工夫,呈现出了“高大上”的发展趋势。汽车零部件的包装要求稳妥、安全,同时也要求节约材料。为了“高大上”,就容易忽视包装要节约材料的要求。

3.4 多方协作,统一市场标准

汽车行业规模较大,尤其零部件生产企业众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汽车零部件包装的绿色化认识不一。面临此种局面,政府应当以政策法规为牵头导向,包装、汽车行业协会为技术指导监督,汽车企业与包装企业为主要群体协力进行汽车整车、零部件的包装标准核定。同时,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对市场进行整合、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避免包装材料的浪费。

结语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篇10

关键词:生态水利; 河道治理; 运用;

近年来, 我国工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升, 然而, 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水利工程也不例外。尽管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是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水域面积减少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不仅影响了人类生存环境, 而且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探讨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1]。

1 生态化河道治理基本原则

1.1 河道治理要坚持人与自然相协调原则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将生态化理念融入河道治理中, 要坚持“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为了满足工农业生存的需求, 开始对河道进行不断改造, 水利工程数量越来越多, 规模越来越大,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 这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 人们必须遵循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 寻求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以此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2]。

1.2 河道治理要坚持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原则

水利工程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设水利工程不仅能够防洪、排涝、发电、航运, 还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缓解国内水资源紧张局面。然而, 要想建设生态水利工程, 仅仅实现以上功能是不够的, 还要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保护功能、水环境改善功能、景观功能等功能。这就要求河道治理必须坚持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1.3 河道治理要坚持水利服务社会原则

建设水利工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水资源开发利用属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内容, 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水利工程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因此, 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 必须坚持水利服务社会这一原则, 以此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1.4 河道治理要坚持异质性原则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 坚持“异质性”原则主要是为了实现河流形态的改善。科学研究表明, 如果某一环境地区的空间异质性越高, 其生物群落多样性也就越高;如果某一环境地区空间异质性较低, 非生活环境单调,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该地区的生物群落多样性, 这不仅会对生物群落的性质、比例等产生不良影响, 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系统退化。人类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河流治理及其连续化, 导致河流功能退化。在这种情况下, 建设生态水利就是为了实现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提高。在河道治理过程中, 不能仅依靠人工种植、引进物种来提高该地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 如果操作不当甚至会产生反效果。尽量实现河流形态异质性的改善应当是河道治理的重点, 只有河流形态的异质性得到改善, 才能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3]。

1.5 河道治理要坚持景观尺度与整体性原则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篇11

关键字:原生态;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规划

一、城市景观规划的概念

城市景观规划简单来说是指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内利用生态科学的相关原理并结合景观设计的主要方式方法,挖掘城市内外部各种可加以利用的资源,如当地特色的建筑、植被或历史内涵,利用这些优势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是一种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景观规划办法。

城市的发展,很多时候会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竞争关系,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面积也会水涨船高,这样就难免会对城市周边的水系、地形造成一定的影响,迫使这些原生态环境,逐渐被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求所驱逐。同时城市居民生活压力日渐增大,人们也都想到大自然中放松身心、游乐玩耍,这也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做好一个长远的城市景观规划就尤为必要,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规划,着眼的不单是满足人们现在对于城市环境的各种需求,同时还应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人们的需求考虑在内,因此城市景观规划都要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二、原生态环境理念内涵

西方生态学家中瑞恩及考恩于1996年提出了城市生态设计的基本定义:城市景观规划要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尽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影响达到最小的程度的设计形式都可称为生态设计。所谓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是指城市生态设计应尊重当地生物多样性,同时减少人们对于周边自然环境资源的肆意剥夺,保证周边生态环境中水系、植被、生物的协调性和生存质量,进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一)与周边生态协同发展

原生态环境理念是指生物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可以相互适应、和谐共存的一种状态。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系统,复杂主要表现在生态系统的庞大性上,我们所在的生态系统包罗万象,既包括我们人类也包括世界上的万千生物。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它是脆弱的,随着人类近代文明的大发展,逐渐产生了很多生活垃圾,且这些生活垃圾对于生态系统来说,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可以消化,但是目前我们人类制造生活垃圾的速度远比生态系统能够消化的速度快得多。

(二)自然景观是城市景观设计的基础

城市景观的规划都是建立在自然景观基础之上的,城市所在地的自然景观直接决定了该城市景观设计的主题风格,而且城市本身也是人们改造自然环境的一种伟大的产物,其本身就是自然环境中有机的一部分。自然环境对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要素主要包括,第一:地形地貌,城市景观设计要求设计要符合当地地形地貌,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是影响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条件,它对植被、水系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从我国的地貌来看城市居住区大致可分为平地、丘陵和山地之分,不同的地貌不仅会使景观设计有很大不同,如果运用不好,会使居民的视觉空间造成很大的浪费,在居住区美观度上也会造成损失。

第二文化背景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谈论城市生态环境就不能不谈当地特有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一地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一个首要因素,对于城市原生态景观设计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三)城市景观的生态效应

城市景观的生态效应主要体现在城市对于生态环境中生物的影响,由于城市更多的是依据人们的生活习惯或者喜好偏向进行设计,这就会使该地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人类生存的城市环境中,只适合少数生物生存,而更多的生物会逃离到离城市较远的地带去。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居民的审美疲劳,使城市缺乏了人情味和大自然的味道,因此人们对原生态自然景观的需求显得越发强烈,这一点在人们喂养的宠物越发多元化上可以展现出来。人类是从纯粹的原生态环境中进化出来,其内在需求也是与原生态的环境相吻合的,城市景观设计不考虑城市内部生物的多样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居住体验。

三、原生态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价值

(一)社会价值

原生态设计要求的就是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系统相协调,建立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原生态设计理念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可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率,城市内部寸土寸金,利用原生态的设计理念可以将城市土地利用率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因为在此理论指导下,城市景观设计对于周边的地形地貌的破坏是非常小的,进而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对每一块土地进行充分的利用,而非依人类的意志对城市的地形进行肆意的更改。

其次原生态理念的社会意义还体现在使城市回归自然,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更多地拥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身心得到放松;同时原生态的设计理念还会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每一座城市,由于其独特的水土气候、文化背景、风俗传统,都会使其在众多城市中独树一帜,原生态的设计理念,可以很好地保存城市的原生态特色,使城市找到自己的定位,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经济价值

由于原生态设计理念没有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让生态系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内部规律进行新陈代谢、消化更新,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景观的维护成本,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绿化植被寿命很短,往往没多长时间就要更换一批,这主要是因为当地的设计理念没有遵循原生态理论,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也消耗了更多的经济价值;同时原生态设计理念,可以为居民提供非常舒适良好的休闲环境、娱乐场所,这样一方面使居民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放松了自己的身心,同时增加了就业,可以更好的维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另外原生态设计理念可以增加城市资产,周边生态系统始终处在不断生长更新的状态,这给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资料,同时也为城市增加了很大的绿色价值。

(三)生态价值

原生态设计理念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中的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内部生态环境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而原生态设计理念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让城市的生态系统可以尽量实现自我更新、自我消化;同时原生态设计理念也旨在保护城市中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原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特征,保护生态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一方面增强了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乐趣;另外原生态设计理念还体现在可以为城市减灾防灾上,由于原生态设计方案对于周边的地形地貌、水系特征影响最小,这样也不会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而也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相关的水灾、地震等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很多。

(四)历史价值

如上文所说,每个城市都有其本身的特色,或因其自然气候或因历史传承或因风俗习惯。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持城市的这种独特价值,保护地域文化,使之不至于失传,同时让每座城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更多地展示自己的特色,体现自己的历史传统。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呈现出千城一面的现象,丧失了自己的特色,让人感觉任何一个城市无非是高楼大厦,并无别的什么特色,造成城市的识别度非常低。如果以原生态设计理念为指导进行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让每座城市都会有自己的明信片。

四、原生态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一)原生态理念对于城市景观设计的主导作用

原生态的环境决定了城市景观设计的主基调,未来在城市景观设计上也应在这种主基调上进行自己的建设和规划,这并不是抹杀人们的创造性,而是体现人们创造性的时候。有原则的设计才是创造性的设计,如果任其天马行空那城市的特色势必将会再现“一朝天子一番景致”的现象,这样就破坏了城市特色的一贯传承,也破坏了原生态环境的主色调。

(二)城市景观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城市的景观设计应该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任何一个景观都是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系统当中,唯有两个系统实现相互协调,才能使两个系统可以长期地保持健康的发展趋势。如果两者不能相互协调,那就会使二者都遭受很大的影响,内部的自我更新都会变得非常缓慢,也会使系统内部赖以生存的生物遭受很大的痛楚。

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上,城市内部的这一系统要与周边的原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周边的原生态系统可以实现自我更新,为城市提供丰富的物质,同时城市景观也会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这种依存关系。

(三)更加重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关系

城市的景观设计本质上也是人类意志的体现,如果人们的意志没有达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境界,那良好的景观设计也是无从谈起的。原生态的设计理念,强调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关系。人类与原生态环境的协同关系不但体现在人类不应向大自然无限索取和破坏环境上,同时还需要人们为自己身处的自然景观加入一定的人文气息,世界上无论哪一种自然景观之所以引人入胜,都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一种人文气息,展示着人类的一种生存理念和人生哲学。

五、结语

城市作为人们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代表着人类的生存意志,城市之中的景观设计也是如此,但是目前很多城市景观设计出现了畸形发展趋势,使得城市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在此种情景下强调原生态的设计理念,利用原生态的设计理念,提升其对城市所带来的经济、社会、人文价值,进而对于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的城市形象、协调人类与城市周边原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跃中.场地规划设计:缺失的环节—对当前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J].建筑学报,2007,(03) :18-20.

[2]易敏,沈守云.浅析生态原则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06,(06) :1-2.

作者简介: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篇12

1 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

生态水利工程就是在充分保证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设计和改造水利工程, 相对于传统的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工程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性较小, 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1]。生态水利工程将生态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标准,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是生态水利工程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 传统的水利工程大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而生态水利工程却能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情况下保护生态系统, 遵循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发生。在设计生态型水利工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的承受能力, 降低环境成本, 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 在水利工程的选址上, 应充分考察所选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 将水利工程对自然界系统影响最小作为基本原则, 利用数据及经验进行正确估计, 找出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能力, 将生态建设作为重要指标, 保证水体的生态环保;第二, 在河道的建设过程中, 要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用水的需求, 不能破坏正常的生态用水, 保证河道的正常水量和河道的生态平衡。只有遵循这几项原则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的双赢, 促进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

2 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和谐, 在施工过程中, 要尽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 不仅不能威胁生态环境, 还要能够为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的需要, 由于各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不同, 在设计阶段, 要综合考虑区域内的天气、地理信息、相关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情况, 从而使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 并为生态环境的发展作出贡献。

3 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

3.1 为动植物提供生存与繁殖的空间

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与繁殖的空间, 即有效地保障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水利工程施工中, 需要重视对动植物的保护工作, 相关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陆路方面。在设计阶段, 要圈定一定范围的自然保护区域, 同时在施工期间, 要委派相关的专业人员做好相关自然保护区域的看护工作, 进而避免水利工程施工对陆路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第二, 水路方面。在水利生态工程开始前, 便需要了解与勘察周边环境中的水生生态状况, 然后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鱼类的回游甬道, 以此确保水生生物的繁衍生息。在工程施工阶段, 要降低水下深度作业频率, 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此做到对水下动植物的保护。

3.2 积极提高水资源自身净化能力

当前, 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水资源作为生态资源发展的必备资源, 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补充, 从而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提高水资源生净化能力不仅是保障生态环境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匮乏的重要举措。因此,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 有效地融入了提高水资源自身净化能力的基本理念, 水资源的净化需要依靠大量的氧气, 而氧气在水中的含量较低, 不足以解决庞大的水污染问题, 所以要在水利工程中加入加速水流流速的功能, 使其在流淌过程中即可产生大量的氧气, 从而确保水源氧气的供给充足, 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自身净化能力。

3.3 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

受地理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我国各地区的降水量、温度具有较大差距, 南方地区的土壤通常水分较多, 而北方地区则相对较少。但自然环境中的水量却不随土壤含水量或需求量的变化而变化, 因而建立生态水利工程能从根本上解决水量供应量过度或不足的问题, 可将多余的水资源输送至有水源需求的区域, 以此达到用水平衡的目的[2]。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阶段, 即充分地考虑到水患灾害问题, 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具有较强的截水作用, 对于确保生态水利工程周边公众的生命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4 调整流域尺寸

流域尺寸问题不容忽视, 需要在工程设计前, 预留部分区域, 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时, 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如施工过程一切顺利, 则可在施工完成后封堵预留区域。流域尺寸调整要根据当地的水流流量及水资源需求量而定, 要在保证生态环境完整性的基础上做好对流域尺寸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 要时刻查验流域尺寸, 以确保与预期的尺寸设计相符, 从而在提高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基础上做好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

3.5 水利工程经济建设

水利工程的经济建设首先考虑其功能性, 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价值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同时要控制好施工成本, 并杜绝资源浪费现象, 确保每一个工程建筑材料均能得到有效应用。在施工期间, 要做好废物处理工作, 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及建筑工程的施工垃圾, 要定期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运输, 并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区域掩埋, 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 施工工程要考虑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的能源消耗问题, 降低能源消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措施, 因而工程的施工必须符合预期的设计目标, 从而达到设计阶段的设计要求。

4 结语

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严重的影响到区域的正常稳定发展, 为有效解决该问题, 提高生态水利工程利用率极为必要。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提高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重要保障, 不仅能有效治理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为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建立完善的生态水利工程系统将是未来水利工程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郭梦法.浅谈河流生态与水利工程设计[J].广西水利水电, 2011 (2) :42-43.

上一篇:婚庆公司活动策划下一篇:难忘的五一劳动节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