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与技术(精选12篇)
生态理念与技术 篇1
建筑施工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其在施工中难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将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降到最小,是绿色施工技术的最终目的。绿色施工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概念,但是由于施工技术和观念的影响,其具体实施还不是特别完善。
1 关于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在绿色标识上有着共性——绿色建筑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同自然和谐共生。我国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使用寿命期中,可以对能源、水资源、材料等方面进行最大的利用,同时对环境具有保护减少污染的作用,给人们提供健康、适宜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且能够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建筑是“四节—环保”技术集成的结果。绿色建筑中使用的技术种类很多,其中主要有土地节约和室外环境技术、能源节约和利用技术、水资源利用技术、材料节约和利用技术以及建筑运行管理和检测技术等。高质量的绿色技术集成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成本,并取得较好的建筑性能,使投资和使用双方都能获益。绿色建筑的本质是重视先期规划而不是后期弥补。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前期决策可以最大化影响建筑的性能并保证最低支出。建筑设计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是决定绿色建筑投入和产出的关键[1]。
2 传统施工技术的弊端
2.1 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主要是指施工现场由各类机械和施工操作造成的污染类型。机械型号不同产生的噪声强度也有所不同,其中以整修工程机械噪声最为严重,约为85~95dB。鉴于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很多市政工程的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2.2 粉尘污染
其来源主要有以下3类:废弃建筑物拆卸以及在拆卸物运输途中的产生的扬尘;新建建筑的结构、砂石运输、夯实等产生;各类建筑材料在大风天气时产生扬尘。当前粉尘污染是建筑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需引起重视。
2.3 废气污染
废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建筑中的油漆和涂料等,尽管影响不大,但在人群密集的市政工程中还是会造成一定危害[2]。
3 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
在绿色生态理念设计中主要相关的是建筑方案的细化,建筑的体量以及外观,并且对建筑的位置、现场的方位、建筑的结构以及室内环境的质量等进行确定。在传统的常规设计中概念设计是完全依赖建筑师的经验和知识,形成方案后再交给设计团队和其他成员进行分析和细化,在分析后如果对设计不满意则需要改正。这一过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基于BIM的绿色建筑设计中,BIM设计可为整体的设计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模型,极大地节约了设计人员在图纸制作上消耗的时间,使设计者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方案上。
3.1 现场施工控制
3.1.1 扬尘控制
在运送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土方和建筑设备等过程中,减少对场外环境的污染。对于易散落、易飞扬等物料的运输,必须进行必要的密封处理,避免运输中四处飞散,在运输前对车辆进行清洁,有条件的可建立车辆清洗槽;在土方作业中可通过洒水和覆盖等方法来减少粉尘,要求在作业区内扬尘高度不得超过1.5m,并确保不能扩散到厂区外;在建筑结构和装修阶段应控制扬尘高度在0.5m内,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堆放时要注意一定的覆盖措施,或直接采取封闭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尽量使用吸尘器来清理灰尘和垃圾,施工机械在进行剔凿等工序时可采用遮挡、掩盖、水淋等方式进行防护,高层建筑或者建筑垃圾较多的区域必须搭建专门的封闭通道或容器。
3.1.2 振动和噪声污染
严格重视施工现场的噪声排放,不得超出国家相关标准;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对现场噪声进行监测,超过相关规定后立即整改;在满足施工进度和效率的基础上,尽量选择振动和噪声小的设备,尽可能采用隔振隔声的措施施工,减少施工噪声污染。
3.1.3 水污染和节水控制
污水排放必须满足国家标准,不同的污水要注意不同的处理和排放措施,对应建立隔油池、沉淀池和化粪池等;污水排放前应进行严格的水质监测,排放之前应提交权威质检报告;注意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施工中尽量选择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进行,若施工区域内水资源不充足或者地下水位较低,必须注意节约用水,施工中注意地下水回灌,并减少回灌中的水污染。
3.1.4 土壤保护
重视地表土壤保护减少土壤流失和土壤侵蚀现象,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区采取植被种植或者砂石覆盖等方式,若施工中由于地表水径流引发水土流失问题,则要及时建设地表输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方式减少水流流失的影响;注意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通畅,定期疏通减少堵塞问题;建筑施工中部分有毒的废料要定期回收,并重视回收量,决不能与普通的建筑垃圾混合,导致严重的污染。
3.1.5 建筑垃圾控制
建筑施工中必须进行减量化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建筑垃圾的量,若为住宅建筑施工,要求建筑垃圾应控制在每万m2400t以内;在建筑施工中注意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争取建筑施工中垃圾的整体回收和再利用率达到30%,对于拆除建筑的建筑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率达到40%,对于土方、石料等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率达到50%;对建筑施工现场生活区的垃圾采取分类处理措施,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封闭式的垃圾罐,并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垃圾进行装袋、清理并运出,提高施工现场生活垃圾处理的措施以减少污染。
3.1.6 对现场文物资源和地下设施的保护
在施工中一旦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施工管理人员做好现场控制和保护后,立即向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通报,并协助文物部门现场的工作;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周围古树、古建筑等文物的影响;施工开始前调查施工区域的地下设施,做好施工保护工作,尤其是对各类地下管道、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的安全。
3.2 施工组织和管理
3.2.1 组织管理
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结合绿色生态理念制定相关目标和标准;设置绿色施工管理控制专门人员。
3.2.2 规划管理
在施工计划中制订详细的环保措施和工作计划;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合理组织施工顺序和安排提高节能效果;合理组织和规划施工工序,提高现场材料管理,减少施工用地。
3.2.3 施工管理
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施工是对整个施工建筑过程的动态监控,因此要将绿色生态理念渗透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并加强最后的绿色施工质量检收;不同的施工项目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自然也不同,因此还必须重视项目的针对性,提高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灵活性;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都应积极开展绿色施工理念培训,提高意识[5]。
4 结束语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资源和能源问题,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施工建筑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具体的现场施工控制和施工组织管理进行了分析,为建筑施工的绿色施工技术提供了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郭云鹏.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BIM技术应用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2]周嫱.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4.
[3]杨敏敏.基于模糊物元的建筑施工绿色度评价模型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4]王有为.绿色施工:绿色建筑核心理念——《绿色施工导则》技术要点解读[J].建设科技,2008(Z1):89-91.
[5]贾立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绿色环保施工理念的应用[J].门窗,2014(6):146.
生态理念与技术 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阐明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应有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走“绿色广东”之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 者:刘玉侠 丁晋清 LIU Yu-xia DING Jin-qing 作者单位:刘玉侠,LIU Yu-xia(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广东,东莞,511700)
丁晋清,DING Jin-qing(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广东,广州,510082)
生态理念与技术 篇3
● 创设情境,关注需求,顺势引导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设计艺术字,想想贺卡送给谁;活动二:修改艺术字内容,我想对您说;活动三:改变艺术字形状与颜色,用心美化表心意。
上课伊始,我呈现了三个设计初稿,并邀请学生做参谋选择适合的字体做贺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该环节中,学生认为“贺卡2”使用的艺术字恰当、醒目、美观、合理,最适合制作贺卡。这样就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贺卡艺术字的选择标准,为后续的制作贺卡做铺垫。
然而,在接下来的制作贺卡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对艺术字的颜色不满意,不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无法将普通字体转换为“艺术字”等。这些问题又恰恰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接着,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实践中去,我利用三个活动,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展开实践教学。在学生上机操作、互助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我以伙伴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观察他们的进步和创意。例如,有学生设计出与众不同的竖排艺术字,我会请他为大家展示操作方法;有学生对艺术字向上倾斜的形状不满意,我鼓励他在全班范围内提出问题,并引入活动三,让学生一起来解决问题。
● 利用“小老师”,互助同进步
信息技术课堂上,分组合作学习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分组的意义不是为了比赛、加分,而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我鼓励完成任务的小组成员去当“小老师”,帮助组内、组外的更多同学,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在最后拓展练习环节的“艺术字创意设计大赛”中,我引导学生欣赏全班同学的作品,从伙伴们的设计中“找灵感”“抓亮点”,让学生一发现好作品,就记录相应的计算机号码,并推荐给大家共同欣赏。这样,学生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欣赏、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自信心,也能够培养沟通能力。
● 巧抓生成机会,延伸榜样引领
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我积极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做出回馈。尤其是在交流、演示环节,我真诚地表扬学生的可取之处,并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引导性建议。
例如,一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将普通文字转换成艺术字的新方法。我就引导学生评价这种方法的好处,并请他把方法分享给大家。分享后,我继续追问:“怎样把艺术字变得稍微小一点?你能教教我吗?”从而引导学生一起将“调整图片大小”的方法应用到“调整艺术字大小”的操作中。
又如,一位学生在演示“插入艺术字”时表现得很出色,只是有个别计算机用语不标准。首先,我和学生们一起对其表示肯定和赞赏,然后委婉地提出建议,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在这之后,班上有位“数学小才子”在回答问题时所用的语言非常简洁、标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非常在意教师的评价和建议,也非常注重对榜样示范的效仿。因此,教师及时、准确地捕捉教学生成的机会和信息,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学习的资源和动力,一定能够提高教学效率,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 结语
当然,课堂是生态化的,每一节课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和不足。就本节课而言,我觉得存在两点不足:一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对艺术字作品的设计和修改还不够完善;二是文字素材较多,学生在阅读和选用时,耽误了时间。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努力实施“教学双主体”理念,激发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原动力,建构自主、自学、自由的高效课堂,打造和谐、开放、真实的生态化课堂,使教学具有更强的生命性、生长性和生成性。
参考文献:
[1]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马颖峰.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论述生态办公建筑设计的技术理念 篇4
1 现阶段传统的办公建筑面临的挑战
1.1 耗费的能源及资源较多。
由于办公建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对各项办公功能的要求比较多, 对使用效果的要求也比较大, 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及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要首先考虑其功能应用, 这就导致了建筑工程的能源及资源消耗比较大。这其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形式是电能、煤及天然气, 通常办公建筑要比普通的用于居住的建筑高出好几倍的耗能, 所以节能减耗是现阶段办公建筑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1.2 办公建筑缺乏生态环保理念。
生态环保理念在进行办公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现阶段的办公建筑设计者在进行任务及方案设计时, 往往缺乏环保理念的培养, 无法自觉地做到协调好人、自然及建筑之间的关系, 也没有做好对办公建筑周边的人文及地理环境的考察, 从而无法总结出相应办公建筑的设计核心, 也无法将各种生态设计环节融入到办公建筑中去。
1.3 办公建筑设计者在生态取向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办公功能齐全及生态效果完善的办公建筑需要有专业的设计师进行打造, 无论从设计的理念方案、及设计的原则上, 都要秉持正确的生态取向。而在现实的设计过程中, 办公建筑设计者往往由于没有收到过相关方面的学习, 或者没有相关的设计经验, 就会导致设计方案在整体的取向上偏离舒适健康的原则。在办公建筑设计中一般容易出现私密性缺失、通风不畅及中央空调的安装不当等问题, 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办公效果。
2 生态办公建筑的活性体系理念
2.1 要符合舒适化的设计理念。
现阶段人们对办公建筑的设计要求不单单停留在功能全面的层面上, 还要求有美观舒适的办公环境, 所以在进行办公建筑的设计过程中, 一定要关注舒适化的设计理念, 从而提升人们的工作环境, 进而保证了工作的质量。工作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时间比例, 也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 所以人们对工作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其他生活环节。办公建筑设计者要考虑这方面因素, 不断优化办公环境, 提升其舒适度, 根据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来避免工作过程中光线、噪声、有害材料的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2.2 要能够运用自然体系的设计理念。
运用自然体系的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在进行办公建筑的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例如自然光、风力等来实现能源及资源的节约, 并且实现办公环境的改善。生态办公建筑的自然体系理念的运用要时刻把握好人的需求, 并以此为基础扩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保证办公建筑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的照射以便节约电能, 保证通风效果的运用能够精简空调系统的安装, 所以说自然体系的设计理念为办公建筑解决了能源消耗量大的难题。
2.3 要合理运用自调节生命体特征的理念。
从建筑的生命周期来看, 从决策过程、设计过程、建造过程、使用过程、拆除过程, 表现出类似生命体的那样的产生、生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同所有生命体一样, 建筑应当具备自我调节和组织能力以利于自身整体功能的完善。这种自调节一方面是指建筑具有调节自身采光、通风、温度和湿度等的能力, 另一方面建筑又应具有自我净化能力, 尽量减少自身污染物的排放, 包括污水、废气、噪音等。
3 生态办公建筑的设计技术理念
3.1 生态化的办公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办公建筑空间设计, 要综合考虑到建筑空间的组合, 庭院空间利用, 工作场所的布局特征和空间的经济性问题。而生态设计要求空间分区应进一步考虑节能和舒适度的需求。办公楼里不同的空间对温度、自然光和景观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普通办公室对温度要求苛刻, 其次是会议室和多功能厅, 门厅、走道和楼梯交往空间等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交往空间可以作为内外环境的缓冲区。它的设定温度可以更接近室外, 从而形成了室内外温差的梯度转换。这不但可以优化能源消耗, 亦能减轻人们对室内外剧烈的温度变化造成的不适感。生态设计对传统设计实践的发展是:从功能分区、动静分区进一步扩展到光、气、舒适度的环境缓冲分区。生态化设计在确定交通核位置时, 不仅仅出于经济性和结构均匀性的考虑, 也出于热工效应和环境舒适性的考虑。最有效的平面空间布置是东西向双核, 南北为主朝向的模式。
3.2 结构体系的生态化。
人类的建筑活动自古以来就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涉及生态问题, 人类文明是在模仿自然和适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 因此建筑创作需要不断地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建筑结构形态对自然界的模仿不仅蕴含着高超的技术含量, 而且还体现出极富张力的美学特性, 采用与生长环境相适应的结构是最佳的结构形式。
3.3 生态的建筑表皮设计。
建筑表皮是指具有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功能的建筑外围护结构, 包括外墙、屋面和底层架空的楼板以及与其共同作用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附属构件, 如遮阳设施、表面绿化等。建筑表皮作为内外空间的转换介质, 通过室内外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对物理环境因子具有反射、吸收、透射和转换等作用, 不同程度地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品质。建筑表皮所使用的材料及其构造方式不同, 会对室内外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传统的建筑设计多关注表皮的装饰功能、视野以及表面视觉机理等的建筑学因素。而具有生态环境的建筑设计也会同时关注表皮的控制和支撑功能:关注太阳辐射热、自然光、风、人的生理舒适度、烟雾和有机化合物气体的污染等要素。
3.4 生态的办公建筑形态设计。
在进行工作及生产的过程中, 实现办公建筑的形体生态设计有助于建筑资源及能源的节约, 合理的办公建筑形态不仅能够增大工作使用面积, 而且能够协调各个工作流程的速度, 实现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提升。在进行生态的办公建筑形态设计的过程中, 一定要根据各种建筑应用形态的优势进行不同工作用途建筑的选取, 进而优化其办公环境及节约办公资源。
4 结论
在面临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一定要根据办公建筑的实际应用要求来进行设计理念的应用, 将生态的办公系统融入到建筑的发展及建设过程中, 实现高效、绿色、环保、人文的工作氛围, 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并且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智勇, 魏子东, 董茜.宁夏建筑绿色环保节能的分析[J].江西建材, 2015.
生态理念与技术 篇5
关键词:生态理念;中国传统住宅室内设计;结合中国传统住宅的室内设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家越发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住宅的室内设计的精髓进行挖掘。中华文化向来有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传统住宅的设计上,包括室内外环境的设计、室内装饰陈设的设计、设计的选材以及营造的技术1,都无处不在地体现了这一理念。而在生态理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同现代文明中的生态理念又是相得益彰的。所以我们应当积极进行思考,将生态理念同中国传统住宅的室内设计相结合。中国的传统住宅经历了几千年沉淀形成了最适合中国人居住的住宅环境2,近年来,随着国家日益重视对传统文化“软实力”的挖掘,传统住宅的设计理念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而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又同现代化的生态理念有着诸多共同之处。这正是将生态理念与中国传统住宅室内设计相结合的着眼点。
一、生态理念与室内装饰陈设的结合生态理念下的室内装饰,一方面要求处处体现出绿色家居的原则。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乏爱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观念。如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对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最好诠释。在过去,人们在进行室内装饰时,盲目地崇尚西式的华丽风格,却使用了一些污染性较大的材料和饰品。直到近年来这种误区才有所改观。那么我们该怎样打造一个绿色家居呢?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绿植、盆栽、盆景、瓶插、山石等多种元素的有机组合,不仅使室内装饰造型典雅、赏心悦目,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出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上所起的效应,使室内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得到有效吸收,为住户带来一个节能、环保的居住空间。另一方面,生态理念还要同我国传统的居住伦理相结合。因为,一个注重居住伦理的家居环境,才能真正意义上使住户心情舒畅,让家庭成员之间彼此能和睦相处。住户心情上的愉悦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本身也是生态家居的另一种体现。因此趋吉避凶、向善惩恶的美好愿望也应当体现于家居室内装饰的陈设上。所以在室内装饰的陈设方面,可以设置一些体现出各民族特征的元素。如汉族所推崇的鹤、鹿及灵芝,白族推崇的荷花,以及深受傣族喜爱的大象、孔雀、槟榔等。
二、生态理念与室内外环境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整体观念,室内外的环境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所以从房屋的选址、修建和布局,都无处不在地体现出传统的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同现代化生态理念的结合,就在于要在室内装饰中,注重房屋的通风性,注重房屋的内部布置要通透敞亮,不能让人产生压抑感。空间和空间之间要相得益彰,并有机地运用檐廊、花窗、隔断、屏风等设施,让住宅内外空间清爽、明朗,具有较强的贯通性,给人以温馨,舒适、宜居的感觉。此外,在室内颜色的布局上,不要盲目追求五光十色的艳丽感,因为这样的色调常常会给人以刺眼的感觉,时间长了会给人带来不安全感,显然是不符合生态理念的。相比之下,采取以朴实、柔和、温暖为主的色调,就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三、生态理念与室内设计取材的结合在家具的选择上,不要盲目地追求高大上,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材料来打造家具。例如,采用竹草来编制凳椅、床龛和陈设装饰、生活用具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它使室内充满浓厚的古典气息,情趣盎然。并且,这样的取材具有较强的环保性,可谓物美价廉。在地板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古朴、典雅的木质地板,并同朴实、柔和、温暖的室内色调相结合,使住宅更加彰显出传统文化的韵味。
四、生态理念与传统民居设计的结合在家庭住宅的设计上,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情结。在室内设计中也往往乐于复古和回归自然,来给自己的心灵营造一个栖居的家园。而受“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民居的室内设计历来都是极其注重生态环保理念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早在先人的身上就已经得到践行了。吸收传统民居的智慧来进行住宅室内设计,可以有效地对室内设计方案进行升华。比如,通过贯彻可持续发展低碳化设计理念,传承传统民居在建造过程中的生态智慧3,并充分利用自然风、自然光、及自然雨水等自然资源,打造低碳住宅的方案,就充分体现出了生态理念与传统民居设计的结合。
五、生态理念与科技型智能化室内设计的结合当今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通过生态理念与科技型智能化室内设计的结合,本质上是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手段,来在室内设计中贯彻生态理念。比如,在基于传统元素的室内设计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节能型的家居材料,用于室内装修设计之中,使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绿色化、清新化,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六、生态理念与创新个性化室内设计的结合“和而不同”是先贤孔夫子倡导的。“和而不同”意味着对个性的尊重和对创意的提倡。体现在室内设计中便在于,我们可以基于生态理念和传统文化的元素,对设计方案进行创新。以自己独特的创意,让室内设计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比如,我们可以运用太阳能收集器和光电转化器,最大化地挖掘出原生能源的利用价值,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将热压与风压有机结合、并运用机械辅助等手段,加强室内的通风性等,使住宅内的环境更加健康环保。
七、结语
传统住宅的室内设计,深刻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时至今日仍然在室内设计上具有值得借鉴的价值。而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理念日益成为室内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准则。此时,将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同当代的生态理念相结合,成为21世纪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探讨。
注释:
生态理念与技术 篇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文明智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生态自然哲学、科技哲学、科技政策与战略管理等。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这 “五大发展”理念将引领“十三五”发展方式从五个方面实现重大转型:从过去高度依赖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的要素驱动及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从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发展转向协调发展;从高污染、单纯追求GDP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转向遵循生态规律的绿色发展;从低水平的开放转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从不公平、收入差距过大非均衡发展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共享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努力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有机作用和支撑,才能逐步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机制体制。然而,在落实这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生态文明体制的同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五大发展理念存在的二阶张力,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各自内在的矛盾,以及它们彼此间存在的辩证矛盾或对立统一性。而要真正使得生态文明体制有效地构建起来,就必须充分关注、领会与把握这种二阶张力的属性,避免五大理念的内涵异化,充分调适它们彼此间的张力关系,实现全面、合理、健康的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的一阶张力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一直代表着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走向,这无疑应当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文化中,人类的进步都在试图寻求各种有利的变革、突破。然而,人类的发展又不仅仅是实现现实功利的目标,还应当包括精神追求和人类生活中诸如人的根本价值等其他层面追求,要关注人类彼此之间、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否则,五大发展理念可能会被推向异化,将偏离它们原有价值的航道和违背人类追求的根本目标。
一、创新的正负价值。众所周知,创新理念最初源于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他将创新定义为“生产函数的变动”。一般而言,熊彼特理念中的创新更倾向于经济实用性和功利性。后来的主流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也多是沿着这一路径来阐述创新理念和研究创新活动。由此,创新多被用来特指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活动。换句话说,任何促使现有资源的财富创造能力实现的行为和活动都可以称为创新。并且,创新的中心实际上逐步游离于技术而聚焦于市场、组织和社会管理。这既从根本上保障创新的正面价值取向,也为创新走向极端功利埋下伏笔。人们在现实中对贝尔纳创新时滞的压缩和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建构的推进,也进一步扩展了创新产生异化效应的可能性。自从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提出了“发明—创新时滞问题”后,人们就努力寻求方法来解决科学技术应用创新时滞的问题;然而,极端地压缩创新时滞的内在空间,必然将创新带入另外一个误区。而通过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人们进一步将创新扩展向全社会,使得最初创新潜在的异化作用也伴随着其正面效果进一步实现扩展。现实中这样的事例已经呈现很多,比如:大量的“创新”产品的泛滥,尤其是创新出了大力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伪劣医药和保健产品。这表明,创新具有能够创造正面价值也会产生负面价值的内在矛盾张力;人们必须把握及处理好这种创新张力。
二、协调的制约。在西方经济学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本身就带有矛盾性。该理论基本上是以凯恩斯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思想为基础的,包括中心地理论、新古典区域经济理论、增长极理论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理论等等,几乎所有区域经济学理论对此都有各自的述及。对于政府干预的思想在经济学界存在着理论上的争论,如,新古典学派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但他们关于市场出清的假设在现实中往往是不存在的。而对于美国学者威廉(J·G·Williamson)提出的否定政府干预的倒U字形假设,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并不完全是倒U字形的,不宜作为解释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规律,更不能以此为根据断定不能进行干预和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认为: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目的在于协调各区域的发展,而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能否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实际上,由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都存在可能,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的是一种政府与市场二者的合理组合。而政府的干预和市场之间又是存在着一种矛盾关系,由此,把握好协调的度是尤为重要的。任何协调发展理念都是现实的理想状态,实际上广泛存在众多因素制约的不协调状态。也就是说,协调理念也是有限度的、受现实条件制约的。倘若不顾现实条件和各区域的生态承受能力,一味追求“协调”也必将适得其反,必然呈现社会及生态众多的不协调。在我国当前追求经济协调发展目标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片面追求区域经济与外界“协调”发展,不考虑开放条件下市场对区域产业的特定需要,不考虑区域自身所能承受的程度和范围,不考虑需求弹性的大小(即从某一社会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比例关系上判断需求市场的潜在容量)。比如:在协调发展的理论下,我国出现了“为出口而投资”“为投资而投资”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1995年以来,东部地区的投资率维持在45%以上。自2000年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的投资率相继明显提升,增幅大大超过东部地区。然而,近年来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增长高度依赖投资驱动,出口驱动极其乏力,消费驱动也很不足。总之,这种盲目追求协调的行为为我国经济发展埋下巨大隐患:一方面,投资形成的产能是以世界市场需求为对象,然而,协调理念下为调整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状况而进行的投资存在着不顾市场需求的现象,因此,一旦外部需求萎缩,将对国内经济形成较大冲击;另一方面,这种“协调”式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是以高消耗、高排放、低附加值为特征的,在当前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越来越难以为继。
三、绿色实践的离合。绿色发展是席卷全球的大趋势,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然而,它毕竟又是一种新的增长方式或发展模式,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一般而言,绿色发展萌芽于人类对于现代性危机的反思,现代性危机不仅仅是环境危机,更是一种从生态层面到社会层面的全面的社会文明病的体现。正是对这种人类文明危机的反思,掀起了社会化的环保运动和政治化的绿党政治,在绿色社会浪潮席卷世界的过程中,绿色发展道路逐渐理论化和系统化起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了绿色发展道路,而对后现代危机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则是绿色发展道路的驱动因子。然而,由于人们认识能力受科技水平及现实条件制约,不可能在现实中绝对认识和把握自然生态机制和规律,以至于追求绿色理念的实践常常背离深层的生态规律和宗旨。人们会越来越多地发现许多现实“绿色生态活动”(比如热衷制造“生态水”)实质是反生态的。此外,绿色增长是近年来人类社会发展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以及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一个新的经济概念。当我们把绿色发展作为一种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时候,如何确定绿色发展政策的适合度和实用性至关重要。为了避免绿色发展政策过于严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制定并实施一个适度的灵活的绿色发展政策,绿色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应该在一个动态灵活的系统下进行衡量和评价。而当前的研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对绿色发展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现状评价方面,对绿色发展进行动态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亟待加强。
开放的限度。开放型经济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谢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和钱纳里的“两缺口”理论。“两缺口”理论指出:于发展中国家通常都存在经济结构急需调整、升级和优化的问题,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巨额的投资,发展中国家的低人均收入决定了其储蓄的低水平,从而投资的需要超过储蓄水平,形成储蓄缺口,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向工业化过渡的过程中,用于设备、技术进口的外汇需要也很大,发展中国家的创汇能力比较小的情况下又很容易形成外汇缺口,因此在“两缺口”存在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如果引进外资则可同时解决两个缺口。此理论奠定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理论基础,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指导理论。然而该理论所揭示的含义是,国际投资是单向性的,即从外汇和资本都富裕的发达国家流向二者都缺乏的发展中国家,但是这个理论不完全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对外投资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这些国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两缺口”理论存在的不足导致在指导我国利用外资时一度只是单纯的偏向于“引进”,而严重忽视了“走出去”。另外这几年我国的实际情况已经不是“两缺口”,而是“双溢出”。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自身存在的缺陷上看,还是从满足理论的前提条件上看,任何社会的开放都是有条件和限度的。中国开放型经济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国内市场的容量和结构,做到开放有度。
五、共享的博弈。所谓共享,就是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安全体系,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恩格斯所说的“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共享的本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正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正如洛克的“契约论”所论证的,社会是契约的产物,是在人们一致同意背负种种限制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在社会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难免产生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因而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该状态下现有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都不能在不损害其他任何人境况的前提下改善某一个人的境况)。通过反复博奕,人们认识到,只有放弃风险最小而利益最大的“理想选择”,转而实行合作,达成相互之间的妥协,才有可能获得相对“双赢”的结果,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然而,经济发展中讲求共享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背离“共享”宗旨的问题。共享经济重新赋予人们更多自由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不确定性,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共享经济创造价值的核心在于通过信息技术对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其实质是出售部分闲置的使用权。但这种出售将使用权和支配权切割开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双层的结构:财产的所有权即支配权是一个层次,财产的使用权是另一个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财产所有者,失去了使用权后,只剩下的支配权被抽象成了一个信息和标志,这种模式下主人的财产不能不说是一个隐忧。此外,共享经济除了充分利用物力,还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但参与其中的工作者可能同样面临着生活的压力,看似获得了一些自由,不再有老板批评,完不成绩效等传统压力,却带来了工作无保障、收入不稳定的新的压力。
由此可见,五大发展理论自身存在着一阶张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有自身的内在限度。以创新为例,创新本身能够创造价值,也蕴涵着负面价值或价值异化;创新之外存在着广阔的非创新空间与之对应。必须恰当调节创新的张力,才不至于创新的异化。在社会系统运行和变迁过程中,张力也是一种必要的调节制约机制。创新必须有非创新机制的制约才可规避异化。
五大发展理念的二阶张力
“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最新总结,更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这其中,创新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开放发展着力解决的是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问题;共享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目的问题。然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彼此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对立统一关系。这就是五大发展理念的二阶张力。创新理念与其它四种理念的对立统一就可以表明这种二阶张力。
第一,创新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协调发展。从词义上看,协调的含义为协作、调解、和谐,其中协作、调解是工具、过程,和谐是目的、结果。区域协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不仅仅意味着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地区居民享受的福利水平差距的缩小,而且还意味着全国市场的统一、地区产业分工的合理化、地区之间合作的加强和利益转移机制的形成。而创新则更强调个人、企业等充分发挥自主性。并且由于地区间创新能力的不同必然造成经济的不协调。而要方方面面照顾到经济的协调发展,则必然又可能会阻碍经济的创新。
第二,创新可能促进也可能会阻碍绿色发展。人类的任何创新活动都应当以不破坏生态机制、符合生态规律为前提。然而,人们至今对复杂的生态机制的规律领悟得还相当肤浅。近期报道中显示,虽然水经过净化后除去了其中的污染物,但污染物带给水的有害频率和信息仍然留在水中,引起水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人们大量制造出了用于饮用的“纯净水”“电解水”等等“环保”创新的产品,恰恰进一步导致了水的退化。此外,诸如人们创新出来的各种抗衰老的绿色产品,极力追求抗氧化剂补品等等,后经过证实,这类产品不仅没有抗衰老的作用,反而有很多危害。
第三, 创新可能促进也可能会阻碍开放发展。这里以企业的发展为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向外部组织开放,整合和利用内外创新资源,能减小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但是开放式创新的实施基于多个主体,可能会引起从企业文化建设到组织结构的变革,需要进一步提高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搜寻成本,过度的开放可能会对创新绩效带来负面影响。另外,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竞争实力的增强,企业逐渐掌握了该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而形成行业内的垄断,这进一步使得开放和共享的经济模式受到破坏。
第四,创新可能促进也可能会阻碍共享发展。创新发展的成果应当共享。但是不恰当的社会制度创新,会阻碍创新发展成果的共享。曾几何时,在构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体制改革中,过去一直靠国家“养着”的基础科技工作者曾经一下子 “没人管了”,他们也得像企业职工一样,面临没完没了的考核甚至下岗失业;在社会十个群体中其自身权益保障状况只能排在第七位,大大低于党政干部、军人、企业领导、记者律师、医生、教师,仅仅比个体户、工人、农民好些。据调查,当某市政府新进大学生实习期月收入达3000多元时,而市农科院工作12年的科技人员月收入只有1200元;某科学院更是实行“一个单位两种制度”:行政人员实行公务员工资,科研人员实行事业单位“自筹”工资。科技人员没有利益保障,其它群体怎么能够充分共享?体制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但也难免出现违背发展成果共享理念的现象。
由此可见,五大发展理念之间存在二阶张力。张力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既相互联结又朝着相反方向伸展的作用力。张力太大,事物就会断裂、分离,失去相互作用;张力太小,事物作用力各向同一,相互作用力也不强,失去活动能力。张力实质上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在社会系统运行和变迁过程中,张力也是一种必要的调节制约机制。对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二阶张力原理的把握,蕴含着更深刻层次的自然辩证法与社会辩证法思想。
生态文明体制构建的理念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我国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依据是党的十八大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把创造生态的文明与文明的生态秩序相结合进行社会建构;其理论前提在于伦理自觉。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地创造绿色知识和智慧,确立有机整体论的思维方式。要深刻体现生态文明体制的构建理念,其目标应当指向五大发展理念张力的调适。合理推进生态文明体制的建设,我们必须明确以下两方面思想理念。
其一,防止五大发展理念自身张力的异化,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它们各自走向极端。正如上文所述,五大发展理念出于各自特殊的内在张力属性,都具有特定的异化可能。因此,我们在实践这五大理念的同时,要避免掉创新带来的急功近利的异化倾向;避免掉一味追求协调而忽视地区承受力的倾向;也要避免掉以“绿色”行动名义而出现的一些反生态行为;同时,也要避免掉开放、共享等带来的异化问题。比如就共享原则而言,我们应当冷静审视特定具体模式可能存在的异化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成为企业、国家及社会发展中的陷阱;要仔细研究避免掉入这些陷阱,才能让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才能让共享经济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其二,协调好五大发展理念彼此之间的张力关系,促进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就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理念彼此之间的二阶张力,我们当努力促成它们之间的有机统一,调节好它们之间排斥的一面,让它们整体上有机地形成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目标的机制体制。例如绿色发展要注重的是更加环保、更加与自然及社会和谐。坚持绿色发展,将深刻影响区域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幸福指数;要想实现绿色发展,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绿色发展将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共享发展成为有质量的发展。再如开放发展,应当注重更加优化及合理融入全球体系。坚持开放发展,将增强我国经济的全球性性和竞争性。开放发展是一国繁荣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凡是走封闭之路的国家,无一不是走向失败国家的行列。开放发展,应当使发展更加注重创新活力,更加重视生态文明的影响,更加有利于国内与国际协调、实现共享发展。
生态理念与技术 篇7
渝西地区 (1) 属于我国重度缺水区, 位于我国当前最具发展潜力城市——重庆的辐射区, 是对三峡库区水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区域, 是除都市区之外的经济增长极、人口集中地。但水安全问题极大地束缚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使得水危机与城镇布局的矛盾极其突出。介于它的重要区位, 常规思维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在此处行不通, 必须采用转型思维的河流健康理念, 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生态安全理念转型
(一) 常规思维
对水安全的态度上, 常规思维容易忽视生态系统健康和居民健康。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常常出现填埋河流或对河流裁弯取直、按形态要求塑造水岸线的现象, 对河流演进的自然规律考虑不足。对待取水问题, 有时缺乏上下游城镇水量的协调分配。水污染治理上, 常规思维是一种“产生污染—治理污染”模式, 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水环境的恶化。人类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 由水生生物逐层富集到食物链中, 反作用于人体健康, 水俣病、痛病已给了人类惨痛的教训。因此针对这些问题, 应该提出一种转型思维, 从根本上解决水生态安全问题。
(二) 转型思维
健康城市化的概念对水生态安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水是重要的自然物理环境要素, 应将水安全与城镇发展相结合, 树立水生态安全的转型思维, 即河流健康理念。河流健康的内涵包括河道健康、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健康, 体现在水质和水量的正常并具有可持续性、河流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功能的健康、河流演进遵循其自然规律、河流社会服务功能能够正常发挥、不同时空不同物种对水的利用享有平等的权利等方面。对水污染问题上侧重“防”, 能够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发生。可以说河流健康为研究河流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为人与水的和谐共存提供了途径。
水生态安全的转型理念对人居环境有重要意义。河流健康状况下, 河岸景观、滨河的游憩功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体现, 人类、动植物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河流健康也是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前提。
二、渝西水危机与城镇布局冲突
(一) 水量与城镇密度、人口规模的矛盾
渝西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降雨, 本地的降雨量明显少于重庆市其他地区, 人均水资源量只有550m3,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 (3) 。而渝西地区现状城镇网密度是127.47个/万km2, 远高于2001年四川 (含重庆) 的46.2个/万km2 (2) 。渝西地区集中了全市1/3的人口, 而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3 (4) 。成渝板块被定位于中国发展战略“第四极”、西部经济高地 (2) , 而渝西地区是联系成渝经济的通道和动脉, 并且渝西地区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凭借其自身资源优势、经济发展优势, 必将吸引更多的居住人口和投资机会, 势必需要更多的用水量。渝西地区主要是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使问题更加严重。
(二) 水环境与城镇布局分析
根据《重庆市水资源公报》2001年、2003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渝西地区的长江、嘉陵江水质较好, 保持在Ⅲ类及以上, 次级河流水质虽有好转但整体上仍然较差 (2) 。沿次级河流分布的重要城镇有合川、大足、荣昌、永川、璧山、綦江、南川等城区, 占渝西重要城镇的半数以上。也就是说渝西地区有超过50%的城镇居民健康、生产生活受到水质污染的影响。
渝西地区水环境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根据全国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 渝西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61%。农村人多地少, 土地产量低, 更多地依靠使用高剂量农药化肥来提高生产率, 使得农村面源污染的严重性更超过重庆及全国其他地区。管理部门对污染工业的控制松懈, 工业“三废”肆意排放, 加之四川盆地的特殊地理因素造成本区酸雨严重。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水资源短缺、危害水环境及人类健康。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渝西地区大多数城镇处于水危机状态、不具备给城镇居民创造身心健康发展的条件, 也不具备塑造人居环境的前提。这些问题实质上是生态资产的流失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退化,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规划方法和手段, 从源头上给予解决。
三、水生态安全转型理念下的渝西地区城镇生态规划
渝西地区的水环境已经影响到了本区的人居环境, 应从城镇生态规划着手, 建立人水和谐、城河协调的有序结构, 为建设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提供可能。城市规划应在城镇空间、城镇规模、产业规划、生态协调、污染治理等方面有所创新 (见表1) 。
(一) 城镇规模
对于现状人口规模来讲, 渝西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 如果规划的人均水资源量按550m3计算, 则渝西地区刚好容纳现状人口规模1024.27万人 (2) 。“一条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40%, 就会出现生态与环境问题, 构成对河流健康状态的影响”, 可见对水资源的利用限制在水资源承载力范围内, 这是河流健康的必要条件。水资源承载力是由水资源量的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和区域水害的防御能力组成, 其中水资源量的承载力可以反映出水资源对人口的供应能力。因此应将水资源承载力作为人口规模确定的依据之一。
用地规模上, 不应再沿用城镇规模随等级提高而逐级扩大的思路, 而应当考虑当地水资源量的限制。协调流域内各城镇的用水量, 城镇规模的确定应参考流域内水资源的配置, 适当抑制上游城镇的规模, 为下游城镇的发展创造机会。
(二) 城镇空间规划
城镇中的河流是健康的, 那么滨水的景观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塑造才真正地具有现实意义, 人们才会向往到滨水地区居住和游憩。按照这个思路, 应该为亲水和城水相依创造条件。从整体空间上看, 渝西地区的12个区县 (市) 的城区大致沿长江、嘉陵江及次级河流分布, 乡镇则散布在各处。在城镇群的布局上, 应引导乡镇沿江河发展, 建构以河流为骨架的城镇群布局体系。骈弃以往城镇沿江河向内陆发展的结构模式, 建议弱化内陆地区的发展条件, 突出河流交汇处及沿江河分布的城镇的发展 (见图1) 。这种模式有利于水陆生态环境的集中建设和保护, 充分体现滨水景观优势, 对滨水城镇的生态规划具有示范作用。
强化水生态要素在城镇各资源要素中的主导地位, 尊重河流演变的自然生态规律, 恢复被破坏的河道。发挥滨水的聚集效应, 引导城镇各级中心向滨水地区靠拢, 建立滨水公共空间体系。同时应建立河流主导的城镇肌理, 协调城河关系, 体现人水和谐。
(三) 产业布局规划
生产用水是城镇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 城镇的水污染也主要来自于生产, 因此河流健康与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业类型关系密切。为保证河流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行, 必须满足河流的生态需水和环境需水, 这就要求产业布局应与当地水资源量相适应。在区域范围内协调产业布局, 将污染较小的产业设置在上游地区;将需水量较大的产业设置在水资源量相对丰富的地区, 逐渐取缔耗水型产业。优化区域和城镇产业结构, 引导产业从以工业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导转变,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于在建和已建的绅鹏工业园、璧城工业园、江城工业园、板桥工业园、万盛工业园等, 应引导其逐步向生态工业园转变, 发展循环经济, 减少废物排放量。
(四) 生态协调
河流的健康必须要与周边地区在生态上相协调。“生态廊道的作用是沟通生物流”, 渝西地区应保证河流廊道的连续性, 并应与山地、林地、农田、水库及公园等构建生态网络。城镇规划应以绿地系统规划为先导, 力求绿地系统的功能与景观功能最优。严格控制和保护河流健康所必须的生态绿地, 尤其是濑溪河、璧南河等次级河流两岸的绿地。特殊生态点如湿地、岛屿等, 是城镇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渝西地区应借助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的良好契机, 建立流域湿地生态系统, 将保护湿地与人居环境建设相结合, 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小气候改善与游憩的多种功能作用。
(五) 污染防治
“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 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 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 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 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提倡引入以农业害虫为食的物种及其食物链。河流是连接各城镇的纽带, 治理城镇自身的污染并不能使状况改观, 应实行流域内统一治理污染, 重点加强濑溪河、璧南河等次级河流的污染防治, 以确保重庆主城区的水安全。综合整治环境污染是河流健康的保障, 整治河道周边的地质灾害、维护水陆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控制有毒气体的排放、提高垃圾集中收集和集中处理率, 同时应避免城镇受到上游或上风向城镇建设的污染。
四、实例研究
以小安流域为例, 对以上理论进行应用和验证。小安溪位于渝西这一人口密集区与城镇密集区内, 是重庆市的次级河流之一, 发源于永川区阴山风景区, 河流全长169km, 流经永川、铜梁、荣昌、双桥、大足、合川等区县 (市) , 流域总面积1724km2。小安溪流域由于聚集了大量工业, 如采矿、炼焦、炼铁、造纸、蚕丝、制糖、机械、化工、锶盐、塑料等, 致使污染严重, 大部分断面呈Ⅳ类水质, 不能作为人畜饮水。小安溪流域的水污染, 如铜梁、大足地区的家碳酸锶企业、造纸厂排放的污水, 使周边居民患肝癌、肺癌、直肠癌、食道癌等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年龄最小的癌症患者仅有4岁, 附近水域和土壤中生物存活几率小。
将转型思维作为一种思路, 对小安溪流域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小安溪汇水到涪江, 经嘉陵江, 最后流入长江, 对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小安溪流域最大的问题是水质污染。要解决人口布局、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 首先要对现状水污染进行紧急治理。根据《重庆市水功能区划修编报告 (2010) 》, 小安溪的水质管理目标是Ⅲ类, 即恢复水域的鱼虾越冬、洄游、水产养殖、游泳等功能。部分河段还应恢复提供饮用水的功能, 因此小安溪的水质应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沿线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大多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 在此基础上还应为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设置足够多的污水处理设施, 包括对农村污水的处理;流域内对禁养区的养殖场责令其搬迁;严格执行钢铁、造纸、炼焦、锶盐、煤炭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产业规划上同时考虑污染和水量分配问题, 对产业类型和产业布局作出调整, 建议上游地区弱化造纸、化工、石油机械、水泥、煤矿及其产业链等污染较大和大耗水型工业, 引导大耗水型工业到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河口地区——合川发展。上游地区可以发展电子、服装加工、手工艺品加工、服务业等低污染和无污染的行业、产业, 建立生态节水型工业园区。对污染较大的小塑料厂、小食品厂或取缔或停产整治。用地规划上, 对小安溪沿线的二类和三类工业, 建议其向内陆发展, 引导居住、公共设施、绿地、广场等用地向滨水地区发展, 增加滨水空间的公共性。发挥合川小安溪湿地公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建设小安溪滨水湿地带及流域绿道网络, 恢复自然滨水岸线和流域生态系统, 为渝西地区其他河流流域的生态建设提供样板 (见图2) 。
五、结语
河流健康是促进地区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的前提, 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城镇生态规划与河流健康的结合, 还可从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层面上来考虑, 二者的结合是生态需水研究的继续和深化。我国的滨水地区规划正在进入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高峰期, 河流健康状况下的城镇生态规划必将是未来城市规划界研究的趋势, 建议今后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景观方面。
参考文献
[1]邵坚.河流健康与水安全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6, 22 (3) :111.
[2]胡春宏.河流健康的定义与内涵[J].水科学进展, 2007, 18 (1) :145.
[3]王如松, 周启星, 胡聘.城市生态调控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ⅲ.
[4]沈清基.城市生态规划若干重要议题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 2009 (2) :23.
[5]关业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维护河流健康生命[J].水利发展研究, 2005 (8) :31.
[6]何俊仕, 林洪孝.水资源概论[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6:102.
[7]杨春侠.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76-85.
[8]李王鸣, 刘吉平, 王纪武.城镇生态廊道规划研究——以浙江湖州市埭溪镇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w3) :77.
“共生”理念与生态城市 篇8
本文基于这样的思考, 首先从城市如何与自然共生入手, 并认识到这是人类文明史持续追求了数千年的梦想, 由此提出共生城市的理念 (Symbiocity) 。其次, 将“共生城市”分成三个相互作用的协同集, 这三个协同集自身的共生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共生性就能影响城市生态脚印的大小。最后, 本文论述培育“共生城市”自演化成长机制。也就是说, 要造就有共生理念的生态城市, 不仅需要从上而下的规划, 更重要是培育一种让城市共生效应自动演进的成长机制。如果只有城市规划, 但没有这种自发机制, 生态城市是难以成功的。
1 城市与自然共生——人类五千年的梦想
1.1“共生”是大自然最普遍的现象
众所周知, 远在人类出现之前, 地球上的万物生长无处不在发生着共生现象, 无数的生物之间构成紧密无间的共生系统 (Symbiosis) , 物种之间相互频繁地交换能量、信息和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从而形成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获取生存和壮大自身的共生系统, “共生”是大自然最普遍的现象, 也是大自然演进和多样化的摇篮。但是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却长期被忽视, 至今为止, “共生效应”方面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但还远远未见到终点。实际上, 人类身体的肠道就是一个与千千万万的微生物共生的系统。科学已经证明:人体内肠道的微生物不仅决定着此时此刻人的生理健康, 而且会影响人的基因的变异, 从而影响下一代。无比复杂、丰富多彩的共生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和身体内部展现其奇特的效应, 但许多人并没有感觉到。
1.2 中西方历史上的理想城市观
中西方历史上有不同的理想城市观。我国作为与农耕文明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理想的人居环境就在持续不断的“桃花源记”这类图景中反复展现, 这就是中国人的理想城市梦。而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主的西方文明由于狩猎文明与商业的发展, 较早形成挑战自然的理念, 进而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的创新, 发展出一套能够快速建设城市, 快速占领一个地方来普及自己的文明的理念。因此, 两千多年前, 快速扩张的古罗马军队到处建设方格型的城市, 千城一面, 这种基本的城市建设格局至今还在沿用。而基于文艺复兴的现代科技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兴起, 又放大了人类轻视自然的雄心壮志, 这种藐视自然、逢山开山、遇海填海的方式, 尽管挑战和“战胜”了自然, 但最终却受到了自然的报复, 也把地球的生态环境破坏得濒临崩溃, 资源濒临枯竭, 连大气层中的CO2浓度也濒临极限了。所以, 人类文明需要转型, 城市更需要转型。
我国古代的风水理论, 其科学合理的部分是古人类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生活经验, 研究城市和建筑的人居环境如何与自然共生。大到城市、小到村庄的规划, 人们都在追求一种共同的理想环境, 那就是“枕山、环水、面屏”、“洞天福地”和“藏风聚气”的图景, 这是人类在长期的农耕文明生活经验积累中发现能够繁育后代、保障安全、风调雨顺的微环境。经验表明, 凡是生物多样性越好的环境, 人类就越容易满足自身的繁育需求, 生活舒适度也更好, 并由此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等“天人合一”的理念。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 “城市的建设应该因天才、就地利, 城廓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尽管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体系在早期也经历了“自然中心阶段”, 但其以人类为中心的“两分法”思维模式逐渐兴起, 形成了“挑战自然”的行为模式, 催生了人类史上空前的工业文明。以最早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英国为例, 工业文明以前所未有的威力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 也带来了空气污染、疾病丛生、生态衰退、贫富悬殊等严峻的问题。这在当时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的《双城记》一书中有详尽的描述。正如他在该书扉页上所写的那样,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最糟的时代”。十九世纪末, 英国规划师霍华德提出人类要抛弃那种乌烟瘴气的城市建设模式, 而应追求一种自然乡村共生的田园城市。他认为城市规模不必太大, 中心城市应该由若干的卫星城围绕, 卫星城之间以农田绿地分隔, 并通过快捷的交通连接起来, 而且把人的生活和就业岗位的安排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城市的土地利用上要追求公有公平等等, 在他撰写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展现了他对工业文明以及相应的城市发展观的全面深刻反思。
中华民族在数万年的农耕文明和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学会了城市怎样与周边山水和谐共处。明末清初的杰出剧作家李渔就提出过:“何为山水?山水者, 才情也, 才情者, 心中之山水也。”正因为受“天人合一”思维的影响, 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过去几千年建城史中, 没有改变城市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的格局, 山、水、城依然是这样的协调。
但是西方国家在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之后, 不断膨胀的“人类中心论”和“挑战自然”的偏见所致的工业暴力却力求将城市变成机械式的居住机器。比如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 第一眼往往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充满机械美的城市, 但是很快就会让人感到视觉疲惫, 这是因为在这里人与自然关系被分割, 城市不是一个连续流动的空间。所以, 古人说, 什么叫山?什么叫水?山者, 万物之瞻仰也, 草木生焉, 万物殖焉, 飞鸟集焉, 吐生万物而不私焉;水者, 万物之本原也, 诸生之宗室也, 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在这样的思维模式基础上, 中国古代规划师把城市与山水之间的共生模式, 至少分为九种:“山环城、水抱城;山环城、水穿城;山环城、水含于城;城包山、水抱城;城包山、水穿城;城包山、水含于城;山是城、水抱城;山是城、水穿城;山是城、水含于城。”这么丰富多彩的分类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奠定, 这是一种何等丰富的文化遗产啊!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 只有传承和弘扬这种与大自然休戚与共持续数千年的文明, 体会到天人合一理念的精妙, 才是创建现代生态文明可贵的精神良药。
1.3“共生城市”与“机械城市”的比较
第一, 共生城市必然是资源能源节约的城市、物质循环利用的城市、遵循生态学原则发展的城市;而机械城市以经济效率置上, 必然是掠夺自然资源、低成本排放、遵循物理学原则。第二, 共生城市必然是功能混合的、高度紧凑的、相互之间能共生的空间结构、多样化的, 因为多样化能够持续繁荣, 是尊重地方文化、尊重自然的, 但是又是包容的;而机械城市往往是严格的功能分区, 是标准化、同质化、千城一面的。第三, 共生城市是扁平化、组团式集群、新城代谢性、内部基因传承为主的;而机械城市是层级制、服务于中心、平等性、外部设计强加为主。第四, 共生城市系统内各元素是共生的、感性和理性共存、对异质文化是包容的;而机械城市是二元论、非黑即白的, 是欧美文化占主导地位。最后, 共生城市是生态文明的依托, 以信息化服务业为主动力的;而机械城市是工业文明的依托、以工业化为主动力。由此可见, 共生城市或者共生理念基础上建设的生态城市是今后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摇篮,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见表1) 。
1.4“共生”设计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
“共生”基于丰富的“多样性”, 源于无数的“微循环”, 是任何物质能源都可以相互利用的高效循环。“共生”所产生的协同作用能够使能效和物效的提高有可能超越物理学定律。“共生”是自组织系统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而自组织系统 (Self organizing system) 是一切生命演化基本模式, 这种城市必然是向自然索求最少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而“阴阳互补”是“共生效应”的最高层次。不同生物和基础设施之间是功能互补的, 不是相互排斥和抵消的, 而是互相在贡献着自己的信息、能力和资源, 是一种高层次的“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就是“阴阳互补”, 中华民族五千年前就得到这个智慧, 但是现代人很少能够领悟和应用。
2“共生城市”的三个主要协同集
2.1 能源和资源的协同集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和运行, 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电梯下降能、废弃物转化为沼气能, 都在一个建筑内完成协同转化利用, 使建筑不仅是人类居住的空间, 也是能源的发生集。如果城市的基本单元——建筑可以与能源共生, 那么城市也就可能实现与自然生态环境共生。
如果把垃圾回收利用按对大自然不同的干扰程度分类, 从传统的垃圾填埋一直到好氧和厌氧堆肥, 垃圾利用越接近三角形高端, 浪费的资源就越少。最后, 没有东西会浪费, 一切来自于土壤, 再回到土壤中去, 垃圾就变成了燃料和肥料、变成了自然生态所需的养料, 这样一种循环利用方式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类与自然间的共生模式之一 (见图1) 。
再者, 在城市中一切可再生的能源资源都得到均衡分配, 在空间、时间上均衡地分布、循环利用。雨水收集与水循环利用理想的状态实际上就是两百年前的西方世界或三十年前的我国各地的状态, 当时所有的城市河流都是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 这就意味着水体有着很强的自净能力。由此可见, 只要修复城市水生态, 水的循环利用, 人、城、水和谐也就为期不远了。
在城市建设中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 也就是模仿大自然的共生理念, 使城市各类构建物、各个层面都能收集雨水, 使城镇水体能够和千万种生物相互之间共存、共生、循环利用水资源。这种模式是西方发明的, 但是却贯穿着东方的智慧。
可再生能源应用和景观协同。通过一体化和多样化的设计, 使建筑与可再生能源巧妙利用组成一种新的城市景观, 能将建筑上安装的太阳能光电板所产生的单一景观和光污染减少到最低的状态的同时, 又能增加独特的现代形象, 从而使分布式能源产生器与城市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和谐相处。
再者, 不同产业的企业间资源共生。即前面一个工厂所产生的废物变成后一个工厂的原料, 这样就能实现废水、废弃物的零排放。
2.2 城市服务功能与产业协同
首先, 要追求土地混合使用。只有把各种各样的功能分区多维度混合布局, 使得稀缺的空间能够高效利用, 使得城市能够紧凑型发展, 居住和就业能够共生。即把居住、就业和各种不同的产业布局之间共生起来, 这种新规划模式就必然会打破现代规划师们熟悉的明确分区的规划, 然后就能创造出立体型的不同的结构的混合单元, 这种新单元可称之为集约式的城市综合体, 这类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单元实质上是使用功能混合的大型绿色建筑, 其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工作与休憩的机会。采用这种单元组合起来的城市当然就是一种共生的生态城市, 但需要城市规划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与之相适应, 澳大利亚率先推行的绩效规划 (Performance zoning) 就代表了这类进展。
例如南方有一些大学园区内的学生只有两三万, 校区占地面积却有好几个平方公里, 相比地处老城区的紧凑式校园, 用地明显偏大, 例如香港理工大学是一个有近四万学生的大学, 它的校区仅占地176亩, 校园和周边有像蜘蛛网一样的步行道, 仅六米宽的步行过道, 却能够承受最高峰时的人流量, 因为一辆汽车占用的空间相当于五六十个行人占用的空间, 所以, 这种未经事先规划, 但基于交通流量变化而“自组织”延伸建设的微型交通步道既是以人为本、便利民众的, 又是环境友好的, 与建筑也能高度协同。
通过在轨道或快速地面公交BRT交通站口设置自行车停放点, 实现快交通和慢交通的协同。从城市规划历史来看, 西方城市最典型的空间结构是广场, 而中国城市最典型的空间结构是街区。从现实效果来看, 凡是将人性化的街道与休闲、交流、购物、步行等功能协同起来, 从而满足市民与游客的需求, 这类功能的协同就会产生宜人的场景。
2.3 气候、自然与景观的协同集
如果把城市中建筑归于“阳”, 那园林绿地就属“阴”, 这种阴阳共生观造就了中国五千年园林发展的原动力,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原则是:一切都源自模仿自然, 力求展现自然美的精妙境界, 园林与建筑往往是高度融合、相互包容的, 如建筑的回廊、屋檐、门台等都是面向园林和水体的开放空间, 而亭、榭、假山、廊道等建筑小品又自然地点缀在园林绿地和水体之中, 这就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阴阳互补”精髓。
而西方的园林与建筑却是分开布置的, 园林仿佛就是一个被征服、被奴化了的假自然, 这种“自然”在建筑面前就像一个臣服的奴隶, 其空间结构虽然是机械的、对称的, 但却是不自然的。这种园林景观远远没有我国园林与建筑的共生来得和谐与亲切。
在我国, 从北到南, 各地的四合院空间结构差异极大。如将四合院中的建筑划为“阴”、空地归为“阳”, 南方的四合院往往是充分利用建筑物占地较大, 形成蔽阳、阴凉的效果;而北方的四合院则空地多、建筑少, 并讲究坐南朝北、呈围合空间模式, 适宜于多利用阳光能形成宜人的小环境。这样的不同“阴阳”组合就使得我国的传统四合院式建筑是适应当地气候的和适合人类居住的。在建筑群里, 充分利用园林和建筑物的协同来极大地减少热岛效应。
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景观的多样化也是匹配共生的。城市与周边山水的协同, 那更是我们要领悟的精华。中国的城市始终把山水与人居环境看成是共存、共荣、共雅的。腾子京说过, “天下郡国, 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 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 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足, 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通过把城市规划成为一个园林与建筑的复合体系, 我们的祖先早就给出了如何发展、如何规划人类聚居点的智慧。
城市与市郊农村的协同。如果城市是“阳”的话, 那么农村就是“阴”, 城乡间“阴阳互补”才能协调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奠基者霍华德曾经说过, 城市与农村应该像夫妇那样得到结合, 这样才能萌生出新的希望和新的文明。但是现在有的地方把农村建成像城市那样, 那就是阴阳不调和, 或者叫“同性恋”。
3 培育“共生城市”的自演化成长机制
3.1 作为自组织体系的生态城市“共生”演化的基本规律
首先, 共生城市必然是具有“自组织”特征的系统, 其自我演进所产生的生态效果远胜于一次性“科学”规划。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 从不共生到高度共生, 通过对这类演进规律的认识, 我们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要为具有新陈代谢能力的城市空间结构自演进奠定良好基础, 而不是设置障碍, 如果盲目的按照开发区这种方格型方式来设计城市, 那么对城市发展的可持续特性带来的是障碍。因而所有的城市规划, 从开始设计时就应考虑到如何有利于终极的共生关系的自演进, 考虑到城市高度演进以后的复杂的共生体的形态, 这样就有可能为城市未来的演化铺设了一条正确的轨道。
“共生城市”是他组织与自组织两种机制相结合的结果。作为他组织形式的主要承载体的生态城市的规划, 从起步阶段就不应该有结构性的错误来妨碍城市自组织功能的发挥, 如果有了结构性的错误, 而且妨碍甚至破坏了共生关系, 那就说明这个规划有硬伤。这种硬伤往往表现在对三个协同集的共生性造成破坏。
生态城市作为自组织系统的重要节点, 其交通结构、可再生能源应用、水循环等这些节点越强大、越自主, 系统整体就越能够应付外来的干扰, 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共生效益就能够顺利地形成, 这些自然的演进过程对整个系统的演进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 某生态城原来的道路结构就像一个开发区, 这样不利于交通系统和街区活动的共生, 后来就进行了设计改进, 将路网加密, 这样使得步行、机动车能够和谐共生。
共生系统演进的主体、主动力在于市民。市民、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及由他们组成的能动性、创造性是城市朝着“生态化方向”演进的最基本动力。以著名的德国生态城“弗莱堡范例”为例, 该市从可再生能源应用开始、到资源循环利用、再到绿色环保, 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向前进, 完全是基于共生理念。
工业文明时代的集中化、大型化、刚性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设计旧思路, 非常容易形成城市的“共生陷阱”。资源循环利用越微距化, 共生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和复杂性就越容易得到高度演化, 越容易达成生态城市的目标。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往往迷恋于把一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到一起, 或盲目崇拜巨大无比的集中式的能源系统, 这样就会妨碍城市的能源和资源与其它功能的共生, 更为重要的是, 此类集中式、中心式的污染处理和能源系统也将风险高度集中了, 一旦受到损坏或人为破坏, 就无疑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启动了“定时炸弹”, 这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认识缺陷所造成的恶果。
3.2 生态修复——让城市生态系统自我演化
通过截污、扩大湿地、培育水生动植物、增强水动力、生态驳岸 (去除传统的三面光) 、减轻初期雨水污染冲击等等, 使水生态能够恢复到原来具有自净功能的状态, 水循环利用就自动能够取得成效。所以, 水生万物、水容万物, 但关键在于人怎么对待水。
在景观设计中强调把自然生态引入到城市空间中去, 十分注意保留城市中的自然斑块,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城市生态景观更好的原因。因为风景名胜区条例限制了这类城市不能以开山和填湖来建设开发, 无意中就为城市和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
新建的城市公园绿地, 也应该通过愿景性规划 (Scenario Planning) , 来引导人工工程以正确的方式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生成, 而不是相反。这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妙之处, 也就是为什么园林能和建筑“阴阳互补”, 师法自然、虽为人工, 但宛如天成。如果我们的公园也像西方的公园那样呈现阳刚之美, 那就不能实现阴阳互补之美。
城市社区小块绿地的乔木和藤本植物为社区的生态景观和小气候改变带来持续性的改进, 从而产生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能动性的正循环。
3.3 持续优化——过程性地景观设计
比如多伦多的“树之城” (Tree City) 方案, 这种方案以持续成长的树木来取代持续开发的建筑物, 不断丰富的绿色景观逐步形成反混凝土化的自然力量, 随着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的建立, 建筑物与园林的互补协同性就会越来越好。
政府通过精心的绿街规划与建设, 例如改建和新建1000条步行绿道计划, 诱发了市民由下而上的自发性参与行动, 这种共生活动就产生了城市多样化和共生复杂性的自动演进路径, 逐步形成人在绿荫中步行或骑车的绿道网络。
城市的空间景观的形成并不完全由规划师的空间设计来决定, 而后者只是提供一个不阻碍自发演进的框框, 而它最终的构成理想与否在于过程和市民参与机制的设计, 这种机制的设计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植物、人与水景观之间丰富多彩的互动关系的展现和深化。作为开放性景观形成结果的设计跟终极的设计常常是完全不一样的, 只有把所有东西都看成是有生命的、相互联系作用的, 最终就会形成高度复杂的共生系统。
历史表明, 当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超过了50%, 也就是进入后城镇化的时期就会涌现出美丽城市建设的强烈需求, 或者叫“社区魅力再造计划”。杭州开展的最佳社区与最差社区的评选, 使市民了解“绿”和“美”在何处, 如何改进, 调动了市民参与美化社区的积极性, 结果“集腋成裘”, 渐渐地使城市的基本单元日益美丽, 从而促进了城市整体的共生性。这种共生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组织特性与日俱增就导致了城市生态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大幅度提高。
4 小结
第一, 自然界无处不在的“共生理念”是生态城市规划编制的新基础知识。
第二, “细节决定成败”, 城市生态系统各节点的微循环特性决定了生态城市自组织特性和共生关系塑造的成败。
第三, 生态城市往往是“它组织”与“自组织”——基于“共生理念”的组织机制——两种系统相互耦合的结果。
第四, “共生城市”效能的提高实际上是基于系统的自我演进, 而不是一次规划定终身。
第五, “自我演进的共生效应”源于市民、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创造力和进取精神。
第六, 现代智慧信息网络是各自系统的协同整合的纽带。它用赛博 (Cyber) 空间把各个子系统的空间整合在一起, 使得它们之间能够共生, 这种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共生的关系, 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思路。
生态公路设计理念与实现探讨 篇9
一、生态公路的设计理念
1. 生态公路的内涵。
显而易见, 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中, 必然会对路域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谈到生态公路, 从表面上看就是指加强在公路建设的许可范围内对环境的保护, 从深层次来看, 它给我们指明了公路的建设思想、建设方向以及目标。生态公路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实现对公路环境及公路周边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公路的核心理念包括科学的生态绿化设计、施工理念, 资源最大化利用理念, 因地制宜灵活创新理念等。
2. 生态公路的作用。
生态公路所提倡的是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也是符合我们当今“五位一体”布局的理念,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公路建设的新方向, 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原始的公路建设中, 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和森林, 造成土地资源和植被的减少, 而且还对大片动植物的生存空间造成了破坏, 不利于公路旁边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使得一些动植物的生存能力大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而生态公路的设计与建造, 旨在维护自然环境, 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建设公路的同时, 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到公路规划方案中去, 保证公路与路域生态系统的稳定, 使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可能。
(2) 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公路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将自然价值和最原始的生态美景最大化地体现出来。与原始公路那种粗犷地在建设中破坏自然环境不同的是, 生态公路建设旨在尽最大可能保持自然环境原貌不做修改, 最大限度降低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维持生态自然的平衡, 以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3) 有利于自然资源的节约。生态公路的标准是充分和高效地利用好能源与物质等资源, 在建设中尽量降低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与此同时生态公路需要我们因地制宜, 根据公路自身实际需求,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 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或当地的资源, 尽可能减少占用土地的面积, 加强对加大耕地、农林用地等价值较大土地的保护, 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总而言之, 生态公路建设中, 将公路建设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发挥到最极致。
(4) 有利于整体景观的美化。在原始的公路建设中, 我们过分注重安全, 缺乏整体的景观理念, 并没有将这一理念很好地在公路总体设计之中体现出来, 建设公路时缺乏灵活性, 景观千篇一律, 观赏性大大降低。在生态公路的建设设计的过程中, 将用路者的视觉感官享受纳入到整体规划中的同时, 还要结合公路两旁的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线路和利用路域本身的特点, 使公路路线最好地适应于景观, 最大程度展现原始生态之美, 营造出“脚下是路、周围是景”的生态美景。
二、生态公路的实现探讨方式
1. 做好前期设计规划工作。
前期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是实现生态公路的前提, 因为, 前期规划工作是否合理, 不仅仅决定这公路建设完成后能否达到其效果, 更关系着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程度是大是小, 因此, 我们必须做好科学合理地设计规划这一核心内容。在生态公路的设计中, 统筹周边环境与规划内容的关系, 做好相关考察, 把“生态公路”这一理念完美地体现在所有环节之中, 另外, 把保护好沿途的动植物作为重要任务来看待, 保护好动植物其生存发展的空间, 以达到对公路———路域这一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加大施工进程中的生态保护力度。
(1) 生态公路建设中, 必须牢牢把握以保护耕地为中心, 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承载力度, 尽可能做到对临时用地的“占用土地少, 占用时间少”, 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还有最关键一点, 在工程结束之后一定做到要将临时用地进行恢复原样的工作, 达到路修成后, 整体环境只比以前多了一条路, 生态环境还是丝毫未受影响的效果。
(2) 增强环保意识。在施工过程中, 要做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工作。一方面, 要利用好各种原材料, 合理放置用完的废料, 等到工程结束后及时整理和回收废旧材料, 不乱扔乱放污染生态环境和造成浪费, 将材料的效用最大化地利用;另一方面, 对于容易产生污染的粉末类原料, 在施工过程中, 要及时进行遮盖工作或合理洒水处理, 尽量减少粉尘污染。还有一点至关重要, 就是要加强对噪音污染的控制, 禁止夜间作业, 将施工给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打扰降低到最小。
(3) 严格的验收制度是施工进程中最后的一道关, 对危害生态环境要求的工程, 绝对不能听之任之, 一定要使其进行返工, 还大自然一个原始的生态环境。
3. 做好公路运营中的生态保护。
(1) 在前期的工程之中, 虽然已经严格按照规划施工, 竭力保持生态环境的原貌不变, 但是气候和人为等多种因素或多或少会对公路产生影响, 使得在公路后期的营运工作之中, 原来的保护措施可能达不到预期的防护效果。而在生态公路的保护这一方面, 我们主要采用植被防护技术。针对不同地质情况的路段, 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 科学合理地制定出适合不同路段的植被防护计划。
(2) 众所周知, 公路上的汽车尾气和汽车噪音是两个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在生态公路的保护中我们高度重视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它们造成的影响。如:一方面, 根据实际需要, 合理规划隔音地段, 在医院、学校等这样需要安静的地方禁止鸣笛;另一方面, 制定和完善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 定期检查生态公路上车辆尾气排放情况, 对有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要从严处罚, 并责令限期进行整改;与此同时, 科学地规划种植树木, 既绿化了环境, 也能大大降低尾气和噪声带来的污染。
3.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是公路保护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将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纳入考虑范围, 并制定好相应的紧急预备方案, 通过对以往同类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处理措施的参考学习, 多管齐下, 将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破坏降到最低, 甚至扼杀在还没发生时。
4. 合理运用先进现代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提高对公路建设的需求和加强技术方面的要求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更好地将生态环保落到实处, 我们可以利用好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一武器, 有针对性地将这些技术落实到公路建设中, 为公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体系, 更高效合理地促进对公路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5. 加强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环境管理与监测必须由始至终贯彻到生态公路建设各个环节中, 所以,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环境管理制度就显得尤其重要, 通过这样的工作, 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每一个环节的环境保护工作。这样一来, 我们不但可以随时掌握公路周边环境的变化, 及时为突发的环境问题的发生做好准备, 拿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方案。而且, 它还可以为公路的选线设计方案以及科学顺利开工提供合理可行的数据资料。此外, 监测管理制度还能够帮助我们对在工程施工进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科学合理以及施工对环境破坏情况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 方便我们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完善工作。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个基础上, 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对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提出更高的要求。生态公路正是符合这一高质量、高品位的要求, 它作为现代公路的主流建设形式, 在公路设计、公路施工及公路营运的整体过程中无一处不体现出“生态环保”这一核心理念, 符合科学发展观总体要求。本文通过从介绍生态公路的设计理念入手, 讲解生态公路会带给我们哪些好处, 让人们从内心里充分认识生态公路的积极意义, 然后再从生态公路引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中体现出它的价值出发, 使生态公路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并喜爱, 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好公路区域的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海.环保理念在生态公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12 (36) :77—78
[2]陈旭飞.生态公路设计体系的构建浅谈[J].建筑·建材·装饰, 2014, 77 (11) :102—103
[3]王新建.生态公路设计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44 (34) :67—68
生态理念与技术 篇10
将生态学逐渐引入建筑, 把人作为一种生物纳入研究视野, 生态建筑就有了萌芽的土壤。生态建筑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866 年, 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先用生态学的观点来总结人类活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速城市化又催生了生态学对城市环境的关注, 特别是快速发展时期出现的城市环境恶化召唤着生态学家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同时也认识到, 大自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征服改造的物质世界。人类为了自己的明天, 必须要与大自然和谐共生。面对这些严峻的社会问题, 国际社会正式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 以其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指导城市建设, 其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是16 世纪英国人摩尔的“乌托邦”, 18~19 世纪傅立叶的“法郎基”, 欧文的“新协和村”,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以及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和赖特的“广亩城”等。
当前建筑业是巨大的能耗产业, 将生态原则整合纳入到传统建筑的设计体系已经逐步提到议事日程来。于是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开始从个体建筑转向群体建筑, 进而转向广义建筑或称人居环境, 建筑科学也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或人居环境科学。
所谓“生态建筑”, 其实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 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设计既不是建筑设计简单加上一个漂亮的生态名词, 也不是将传统的设计理念彻底地推翻。生态建筑是从选址、设计、建造、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过程中主动遵循生态原则, 积极主动的运用新的设计手法和科技手段, 创造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居住环境。
生态建筑学目标是一方面使得当代和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使得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逐渐减少,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真谛。21 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也是生态的世纪,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生态意识的日益普及, 生态建筑学必将从目前的理念阶段发展为一门具有独立方法论的应用基础科学。
现在人们往往通过遵循就近环保的原则选择建筑材料, 利用清洁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各种再生能源) 供给建筑, 采用高效的建筑设备提高利用率, 使用生态智能系统与活水净水生态工程等来实现建筑的节能和生态化。而事实上, 生态设计应该是在一个成型的设计系统里对能源和材料谨慎使用的整体考虑。因此, 生态建筑的建造需要优秀的设计和工程来创造一个健康愉快的居住空间, 使得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关联, 最终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1 建筑外部生态景观设计。
目标是建筑场地规划与景观设计方案能够改善局部小气候在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效应。建筑布局能影响局部气候, 将室外气候控制得离“舒适区域”越近, 那么制造一个舒适的室内气候所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少。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降低建筑物本身的能源消耗, 从而节省开支。因此, 应综合考虑建构及布局设计方案, 使之有助于发挥施工地点本身特点。同时, 应该根据当地的生态系统综合考虑被设计的系统和布局所需要的植被。如绿色空间和建筑绿化、动植物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营造、水景观和其他人工景观的特异性、公共空间的美化、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亲和性、适应性等。这些充分体现地域特点, 与当地自然生态景观融为一体的设计能有效调节局部气候。
2 建筑内部居室生态工程。
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 赋予建筑以生命活力。是使得建筑具有当地文化特色, 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充分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建筑绿化等来实现建筑自动隔热制冷以及合理对建筑内部光、温、湿、气的控制, 提升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性、无害性、方便性和生态合理性, 实现建筑使用过程中的低能耗。
3 建筑场地生态恢复工程。
在建筑小区引进城市农业和庭院经济, 在建筑的屋顶、中层及立面营造绿色立体空间, 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占用土地的原有生物生产或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恢复, 对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补偿, 为居民提供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空间。其次, 建筑场地中需要关注建筑的具体位置, 基地面积的增减、形状的变化, 道路, 需要铺设的地方等等都应该符合生态学的土地利用方法。
参考文献
[1]段永康、秦现军, 生态建筑的探究.山西建筑, 2004.
[2]游娜,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基建管理优化, 2003.
[3]周若祁、张树平, 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生态理念与技术 篇11
环境艺术设计是现在艺术设计学科的重要成员,其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变化,直接与设计价值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特别是生态与环保理念的灌输,使得环境艺术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针对生态与环保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主要内容及具体应用措施。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师人为赋予建筑或某一空间的设计形式。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师认为创造的环境艺术。由于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所以环境的好坏直接反应在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中。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必须不断完善环境艺术设计的可行性,才能不断替身环境艺术的优越性和社会价值。随着工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同时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所以,生态与环境保护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将逐渐成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生态与环保理念与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1.生态环保理念
生态环保是生态系统的研究领域,简称ECO(ecological),是一种立足于社会现状转变观念和思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旨在通过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引导更多人投入到建立生态保护、生态健康、生态平衡的公益事业中,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观的宗旨和目标要求。简单地说,生态环保理念是从多种角度入手,立志于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理念,通过科学的观念、理性的消费模式、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领域为突破口,共同为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不懈努力。
2.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环境艺术设计概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集合体。环境艺术设计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环境破坏越演越烈,环境艺术设计一度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与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被推向风口浪尖。事实上,环境艺术设计师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组织的形式,对空间界面进行艺术处理,并融入艺术学、美学、自然科学等知识,对既定空间设计出特定的风格和氛围,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生活需要。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
生态与环保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生态设计与保护
生态与环境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范畴,环境作为生态系统的分支,是衡量生态系统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准。由于物种存在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存在多样性,以至于为了维持生态系统趋于平衡,需要对其进行生相应的态设计,便于有效保护和降低生态破坏。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而指定的相关政策或实践行动。为了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加强生态系统的设计和保护是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所以,加强生态设计与保护是促进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措施。
2.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生态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清洁能源之分。生态资源呈不规律分布,甚至有很多资源仍然处于开发探索阶段。目前,广泛使用的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从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为了保护人来耐以生存的家园,必须要有节制的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例如:扩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循环利用;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消耗;完善清洁能源取代污染能源的替换等措施。
3.生态补偿与适应
生态系统是一个循环的系统,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旦,环境破坏力度超出生态系统的承受范畴,系统将存在漏洞,意味着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通过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目前,由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使得过量的工业化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谋发展,一度造成生态失衡。而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生态补偿,运用清洁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科学合理的补偿措施,帮助生态系统恢复平衡。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与环保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符合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要求,且与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的目标和宗旨一致。面对生态破坏失衡的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责任人,所以必须要担负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加强对生态环保理念的重视和认识,才能进一步为子孙后代留住“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罗倩倩(1984—),女,湖北武汉人,本科(工程硕士在读),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生态理念与技术 篇12
对城市快速通道沿线的规划是建设城市快速通道的前提, 路线的选取与设计决定了城市快速通道的走向和结构, 城市快速通道作为人为构建的景观, 它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存在将或多或少的影响生态结构, 所以路线的选取设计将能使人为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伤害减小到最少, 同时它的规划能将城市快速通道与沿线环境构筑成一道风景。在城市快速通道路线的确定对生态景观自然构成要素构成很大影响, 甚至会改变这种要素的生存结构, 因此, 为了城市快速通道的建设与景观廊道的协调发展, 必须对城市快速通道沿线地带进行调查。城市快速通道沿线地带的调查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的调查内容主要是季节、气象、山地、平原、河流等, 而人文景观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快速通道路线经过的城市、山村的历史文化等特征。对这些的调查有助于判断城市快速通道建设的可行性, 这可以说是城市快速通道项目开发的初级阶段, 必须要在项目勘测对象上重视城市快速通道沿线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地理情况, 为合理地建设一条高质量的城市快速通道打下基础。
2 城市快速通道与景观廊道协调性设计的原则
城市快速通道的线性特征决定了它所经过的地域环境非常复杂, 在长距离的行驶过程中, 沿线环境对人的精神影响特别大, 所以城市快速通道不仅路线要合理, 还必须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对于城市快速通道与景观廊道的协调性探究, 目的就是为了使城市快速通道的路线设计与沿线环境形成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 利用长距离的空间综合多方面的因素, 力求建设出一条充满艺术感的城市快速通道。
2.1 城市快速通道与景观廊道建设的整体与分级
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好之后与沿线的景观融合成一个整体, 在建设过程中, 要保证这个整体的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自然价值以及环境保护不被破坏, 这些在建设中应该是知道被普遍关注和充分考虑的。
2.2 美观与结构性的结合
长途行驶的驾驶员必然会有一种疲惫状态在驾驶状态中, 而美能够给与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是一种能让人愉悦的因素。城市快速通道自身的曲线特征决定了其具有线形美, 在利用这种线形的基础上, 还应该与城市快速通道桥梁建设、高架的结构设计结合起来, 在城市快速通道线形设计中, 首先必须处理好城市快速通道线形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城市快速通道的走向必须与山势、河流流势相符合, 要顺应地形山势, 使路线平滑流畅, 如此也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阻力。修建城市快速通道在处理与人文景观的关系中, 应该遵守几个模式, 即:穿城而过、绕城而过、与功能相近的环线而过等, 这几种模式都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节约修建道路成本基础上, 在考虑其他因素。此外, 修建城市快速通道在处理与沿线的风景区关系时, 应该尽量绕过具有开发资源的和旅游价值的地区, 保护自然风景胜地, 使路线和自然风景区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联系。线形与自然的结合, 自然景观的变幻容易满足视线诱导的要求, 因此在修建线形的城市快速通道时, 注意不可将线形的城市快速通道生硬地切开接近自然的原始坡度, 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大意和疏忽, 不要留下太多的人工痕迹, 最大可能地保持原自然风貌。
2.3 安全性
城市快速通道与景观廊道协调性设计的基础是以人为本, 安全舒适。安全是城市快速通道设计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如果城市快速通道缺乏安全行车因素, 那么这条城市快速通道的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更不用说什么景观规划设计了, 即使具有再优美的环境, 但是相配的却是不合格的高速路, 只能说修了一条没有安全保障的路只能是对人民财产的浪费了。缺乏安全行车的城市快速通道可以表现在坡度过陡、路面横向距离过窄、视线距离不便于驾驶员观察、线路杂乱等都会给任意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而流畅的城市快速通道线条, 视觉开阔的周边环境相反能给人一种安全感, 并且还有自然流露出美的感觉。据探讨调查显示, 城市快速通道良好的线路设计和周边景观的处理, 能使驾驶员的视距加大, 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度, 增加其舒适感, 更能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在城市快速通道与景观廊道协调型设计调查时, 应充分了解驾驶员、乘客的心理需求、身体情况等, 再来设计城市快速通道的视觉空间构成、线路的曲折陡落、视觉的开阔与收缩、连续驾驶产生的副反应等。在考虑的过程中, 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几大部分是驾驶员本身造成的, 所以城市快速通道修建安全因素的考虑上, 应充分解决驾驶员因疲劳驾驶产生的心理压抑感, 不可预见的遮挡物随时都有可能妨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 所以良好的景观廊道设计能调节和改善驾驶员和乘客的因长途行车而产生的疲劳感, 以让人舒适的感觉去迎接终点, 这才是真正实现了城市快速通道景观廊道协调性设计的目的。
2.4 生态性原则
生态系统是有生命的物种和与它们共生的无机世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统一体。在相对复杂的山区里, 生态环境相对来说脆弱很多, 城市快速通道在穿越山区整体时, 其施工建设必然会对土层结构、水文状况等产生影响, 必然会产生很多生态问题, 这些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植被破坏甚至灭绝、动物群体被驱散甚至灭绝、水质发生变化、土壤层结构被侵蚀、埋下水土流失的隐患等等。因此, 性是城市快速通道与景观廊道协调性设计必须考虑到的, 可持续的思想在设计及建设城市快速通道时应当成为原则性的思想。“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 不要让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思想引导城市快速通道的建设。在设计城市快速通道与景观廊道协调性建设中, 将极大地减少打扰自然的机会, 在最小的限度内, 生态性的原则将引导城市快速通道与景观廊道设计的协调性发展。
3 城市快速通道与景观廊道协调性的防护技术
有效的防护技术能将城市快速通道建设的破坏性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生态防御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手段能对于已经产生破坏的自然环境系统进行尽可能的修复, 重建生态系统, 使新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和挽救被破坏的生物和植物, 修复土壤、稳定土层、绿化环境, 最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后期植被的养护管理被城市快速通道与景观廊道协调性发展所重视, 建植优良植被是维护景观廊道植被与物种群协调的基本保证。近年来, 在城市快速通道与景观廊道协调性建设方面的生态防护措施上, 主要有以下几项技术, 如:三维植被网种植、种植槽种植、边坡绿化等。
4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