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与构想

2024-09-29

理念与构想(精选10篇)

理念与构想 篇1

1 设计构想

假定, 有一台受内压的圆筒型容器:设计压力p=0.594 MPa;材料Q245R;试验温度下[σ]=148MPa;设计温度t=150℃, [σ]t=140MPa;圆筒内直径Di=2000 m m;设计寿命10年;腐蚀裕量C2=5 m m (内表面3 m m、外表面2 m m) ;焊接接头系数φ=0.85m m;钢材厚度负偏差C1=0 m m;C2为腐蚀裕量。

按GB150式 (5-1) 算出内压圆筒的计算厚度δ=5.0mm, 不另加设计裕量, 取有效厚度等于计算厚度δe=δ=5.0 m m, 加上腐蚀裕量5mm, 取名义厚度δn=10 m m, 厚度负加量C=C1+C2。

按GB150式 (3-3) 算出水压试验压力pT=0.785 MPa;按GB150式 (3-7) 算出水压试验应力值σT=157.4 MPa;算出0.9φσS=187.4 MPa;液压试验时已满足σT<0.9φσS的条件, 计算通过。

而实际上在水压试验时, 腐蚀裕量5 mm并没有被腐蚀掉, 仍然与有效厚度5mm共同参与了水压试验, 共同承受着水压试验压力, 在水压试验压力的作用下, 圆筒的实际内应力主要是环向薄膜应力, 它只与圆筒的实际厚度有关, 而与圆筒的有效厚度无关, 将名义厚度减去厚度负偏差 (δn-C) 所得到的实际厚度替代GB 150式 (3-7) 中的有效厚度δe, 则GB150式 (3-7) 改为本文式 (1) :

由于实际厚度大于有效厚度, 由本文式 (1) 计算出的水压试验实际内应力值只有78.89 MPa, 比按GB150式 (3-7) 计算出的157.4MPa要小得多, 这说明:出厂时容器虽然通过了水压试验, 但圆筒只能在内应力不大于78.89MPa的前提下使用才能保证容器的运行安全。

同理, 圆筒设计温度下的计算应力值也只与圆筒的实际厚度有关, 而与圆筒的有效厚度无关, 将名义厚度减去厚度负加量 (δn-C) 所得到的实际厚度替代GB150式 (5-2) 中的有效厚度δe, 则GB150式 (5-2) 改为本文式 (2) :

用相关的设计数据带入本文式 (1) 计算出不同实际厚度圆筒的水压试验应力值, 带入本文式 (2) 计算出不同实际厚度圆筒设计温度下的计算应力值, 分别填入表1。

由表1中数据看出:

1) 圆筒实际厚度因逐年腐蚀而减薄, 计算应力却相应提高, 当圆筒使用5年后, 实际厚度剩余7.5 mm, 计算应力达到79.50 MPa, 已经超过了制造厂出厂时水压试验应力值78.89MPa, 由此可见, 5年后用同样的试验压力进行水压试验, 圆筒所承受的环向薄膜应力却超过了出厂时的应力值, 经制造完毕后的水压试验虽然合格, 但却不能保证5年后容器运行的安全。

2) 圆筒使用10年后, 腐蚀裕量全部被腐蚀掉, 如果设备还要继续使用 (设备超期服役的现象大量存在) , 这时按照GB150式 (3-3) 算出的试验压力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应力达到最大值157.40MPa, 几乎是制造厂水压试验应力78.89 MPa的2倍, 由此可见容器在正常的使用压力下环向薄膜应力随着逐年腐蚀减薄, 应力值也不断增大, 这又怎能保证后期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呢?

GB 150式 (3-3) 没有考虑腐蚀裕量逐年减少的影响, 带有全部腐蚀裕量的新制设备和腐蚀裕量全部被腐蚀掉的旧设备, 在相同工作压力条件下其承受的环向薄膜应力是不一样的, 但对按照GB 150式 (3-3) 计算出的试验压力值却是相同的, 由于设备腐蚀减薄, 后期设备水压试验的内应力必然均大于制造厂出厂时的水压试验内应力, 在相同工作压力条件下越往后筒体承受的环向薄膜应力也越大。

综上所述, 在压力容器设计腐蚀裕量较大的情况下, 按GB150式 (3-3) 通过制造厂出厂时的水压试验验证, 但设备因逐年腐蚀减薄, 在相同工作压力条件下环向薄膜应力却逐年增加, 制造厂出厂时容器水压试验虽然合格, 并不能保证后期容器运行的安全。可见, 由于制造厂出厂时的水压试验值偏低既不能体现压力容器出厂时设备强度的可靠性又不能保证后期运行或水压试验的安全性, 因此有必要修正GB150式 (3-3) 的试验值。

2 水压试验压力计算公式修正构想

分析GB150式 (3-3) 可以看出, 试验压力等于设计压力乘上两个系数, 一个系数是强度削弱系数 (设计温度下材料许用应力与试验温度下材料许用应力之比) , 另一个系数1.25是安全系数, 公式在考虑强度削弱系数的基础上, 令试验压力比设计压力大25%, 即公式的安全裕量是25%。当圆筒厚度一定, 圆筒的内应力与圆筒所受的内压力成正比, 试验压力比设计压力提高25%, 其目的是令压力试验时圆筒的内应力比操作状态下圆筒的内应力提高25%, 以此来保证设备操作状态的安全。如果圆筒材料不腐蚀, 腐蚀裕量等于零, 公式的使用是安全的。只要圆筒材料有腐蚀, 使用过程中圆筒的厚度必然会因腐蚀而减薄, 安全系数就会降低, 公式的安全性也会随之降低。

为了保证GB150式 (3-3) 不因腐蚀裕量的存在而降低其安全性, 我们的构想是在原公式的基础上再乘一个腐蚀裕量系数, 修正后的公式见本文式 (3) :

式中: (δn-C) /δe——腐蚀裕量系数;

(δn-C) ——实际厚度;

δn——名义厚度, mm;

C1——钢材厚度负偏差, mm;

C2——腐蚀裕量, mm;

C=C1+C2——厚度附加量, mm;

δe——有效厚度 (=5mm) , mm。

腐蚀裕量系数计算的是:实际厚度是有效厚度的倍数。如果没有腐蚀裕量, 实际厚度等于有效厚度, 腐蚀裕量系数等于1, 则按本文式 (3) 计算的数值与按GB150式 (3-3) 计算的数值相同。如果设计存在腐蚀, 实际厚度大于有效厚度, 腐蚀裕量系数大于1, 则按本文式 (3) 计算的水压试验压力按比例增加。

仍然取上述设计数据, 分别带入本文式 (1) 、式 (2) 和式 (3) ,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2。

由表2中数据看出:

1) 按本文式 (2) 计算出的圆筒设计温度下的计算应力σt随实际厚度的减薄而增大, 当实际厚度降到最小值时计算应力升到最大值为119.10MPa;

2) 按本文式 (3) 计算出圆筒的水压试验压力pT随实际厚度的减薄而降低, 当实际厚度降到最小值时, 按本文式 (3) 计算出的水压试验压力也降到最小值为0.785MPa, 该值与按GB150式 (3-3) 计算出的水压试验压力值是相同的;

3) 按本文式 (1) 计算出圆筒的水压试验应力σT随实际厚度的减薄略有下降, 只要制造厂水压试验合格, 后期水压试验一般是可以通得过的。当实际厚度降到最低值, 圆筒设计温度下的计算应力升到最大值而水压试验应力降到最小值, 水压试验应力仍然是操作状态下计算应力的1.25倍。

至此, 按照本文式 (1) 、式 (2) 和式 (3) 计算所认证的观点是:无论是在全过程操作状态或是后期任何时候进行水压试验, 圆筒所能承受的环向薄膜应力最大值都基本保持不变, 整个过程设备都是安全的论点的构想是成立的。

本文式 (3) 搭建了一个平台, 令有设计腐蚀裕量的设备与没有设计腐蚀裕量的设备具有相同的安全系数, 具有相同的安全保障。这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压力容器设计理念和构想探索的宗旨, 是为压力容器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作为强度考验的水压试验对压力容器后期强度验证是否有效的探索。

同时需要指出, 虽然按照本文式 (3) 的计算提高了试验压力, 但是并不需要增加圆筒的厚度, 因为概念的建立是:圆筒在水压试验时环向薄膜应力值为一个常量, 水压试验压力值是变量, 目的是确保壳体至始至终承载能力不变。表2中的最大水压试验应力值157.79MPa仅比表1中的最大水压试验应力值157.40MPa大了0.25%, 一般不会增加圆筒厚度。

3 公式 (3) 的意义

本文式 (2) 是对GB150式 (5-2) 的修正, 是为了方便进行相关公式的探索, 表 (2) 让我们看出公式 (3) 与计算应力和试验应力的变化规律, 壳体至始至终承载能力不变, 这就是压力容器设计最理想的模型与概念, 这就是公式 (3) 的意义所在。按本文式 (2) 计算出的最大值和按GB150式 (5-2) 计算出的数值是相同的, 当用于工程设计时, 可以直接使用GB150式 (5-2) 。

后期水压试验可以使用本文式 (3) 计算水压试验压力值, 但应注意用实际厚度替代公式中的 (δn-C) , 带入公式进行计算, 腐蚀裕量系数 (δn-C) /δe的最小值应不小于1.0, 如果要计算气压试验压力时, 只要将本文式 (3) 中安全系数1.25换成1.15即可。

因此, 怎样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压力容器设计是我们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压力容器制造出厂时的安全可靠性, 更应当考虑压力容器后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不能因为设计欠考虑给压力容器后期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摘要:压力容器完成制造后所进行的压力试验, 通常腐蚀裕量与有效厚度都共同参与了试验, 此时作用在壳体上的环向薄膜应力一部分作用在有效壁厚上另一部分作用在将被腐蚀掉的壁厚上。设备投入使用后, 壳体的实际壁厚随腐蚀的增加而减薄, 作用在壳体上的环向薄膜应力因壁厚的减薄而增加, 甚至会出现壳体的环向薄膜应力大于设备初始水压试验时的环向薄膜应力的情况, 这样初始水压试验并没有真正验证设备的承载能力, 这对用户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设计开始就考虑压力容器在整个使用寿命的阶段中, 无论筒体是否减薄, 确保圆筒所能承受的环向薄膜应力最大值至始至终基本保持不变, 及壳体的抵抗能力不变, 这种设计模型才是最理想、最安全的。构想的提出是否能有助于压力容器设计理念的改进, 值得广大设计工作者去探索和追求。

关键词:设计模型,圆筒型压力容器,环向薄膜应力

理念与构想 篇2

【关键词】一云多屏;报业转型;移动终端;户外屏

【作者单位】桑瑛,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一云多屏”是目前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的发展模式之一。近年来,智能终端越来越为受众所接受并追捧。据艾瑞咨询集团发布的《2013年中国智能终端规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的保有量为5.8亿台,同比增长60.3%;截止到2013年6月,我国激活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数量为2.6亿部。智能电视虽然目前在我国普及率不高,2013年刚刚超过30%,然而从近年来智能电视、电视盒的购买走势来看,智能电视的普及率在我国正稳步递增,这也就意味着在受众家中,能够获取多媒体信息的“屏”也会越来越多。以上“屏”,还不包括在城市里设置的LED大型显示屏、物业内部的显示屏以及“镜面媒体”等,而这些“屏”的数量也在稳步提升。

一方面,“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介质,曝光率高,到达率高;另一方面,受众也乐于接受屏幕上展现出的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内容,这是现代媒介变迁的一种重要表现。而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报纸印刷总量不断下跌。2013年,《新闻晨报》停刊,多家都市报运营状况不佳。报业发展艰难的现状使得报纸今后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方式更加引人关注。传统报纸在现有的内容优势、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寻找更加适合受众的终端,搭建起符合现代传播模式的信息传播架构,这成为报业转型的发展方向。而广被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青睐的“一云多屏”发展理念,或许能够为传统报业的转型提供一些启示。

一、“一云多屏”的理念与实践

1.“一云多屏”的理念及优势

“一云多屏”并不是一个新的理念,在我国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正式提出并践行这一理念之前,早就有大型公司进行实践并且取得了成功。苹果的App Store既可以在iPhone上进行使用,也可以在iPad、iTv等终端上使用,它的数据源存在于云端当中,其提供的信息与服务都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一云多屏”的呈现形式。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其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同行业竞争中长期占据领先地位,不仅是因为终端产品出类拔萃,更是由于其领先竞争者建立起了自己的“云端”——App Store。

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文斌对于“一云多屏”的概念是这样阐述的:所谓“云”,指内容云、服务云,也包括技术云,“一云”指的是我们以国家网络视频数据库为核心的内容产品体系的建设;所谓“屏”是指电脑屏、手机屏、iPad屏、电视屏以及户外屏。“一云多屏”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趋势。对于报纸来说, “一云多屏”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传播体系的建构,使得传统报社的内容优势进一步凸显。因而,报社一方面要进一步地把握主流终端;另一方面,要重视自己的“云端”,使两者联动,将自身固有的内容优势、品牌优势辐射到云端上来,巩固自己在传播中的优势地位。

2.“一云多屏”的传媒实践

在媒体运作中,中央网络电视台(CNTV)早已开始了“一云多屏”的尝试。以中央网络电视台为例,在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中,它实现了5600小时的网络直播,以多频道的手段弥补了单一频道报道空间的局限性,而基于IP电视,中央网络电视台则实现了受众自主回看和点播节目,而移动手机、iPad终端则实现了视频节目的随时观看,车载终端等也实现了移动交通工具上的视频观看。在这样的传播网络中,纸媒不仅可以将自己的内容及时传递到多个终端上,增强自身信息的曝光率与到达率,实现有效传播,而且通过多重触角“绑定”受众,为自身的品牌营销、经营拓展了道路。

二、“一云多屏”理念对于报业转型的启示

1.拓展“屏”的拥有量,为优质内容寻找“出口”

现代报业之所以面临着当前的窘境,传播介质落后于时代需求是根本原因。因而,拓展传播渠道,把握新型的媒介介质对于报纸来说是重要的战略手段之一。目前,针对安卓、ios系统开发的客户端软件已经被多数的报纸所采用,同样的客户端也用在了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上,报纸只要将自己的软件放在App store或者安卓的软件商城中,受众就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来进行下载。对于这种客户端攻占“屏”的方式,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于,客户端打开率过低,阅读量不佳的情况十分显著。因而,为了争夺自身信息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一方面,报纸可以与已经发展成熟、受众稳定的大型门户网站进行客户端的合作,将内容推送到网易新闻、搜狐新闻客户端上,使得自身在屏上的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另一方面,就是要利用自身强大的内容整合能力,做出内容的“可读性”和“唯一性”,从而吸引受众。

在移动“屏”成为报纸抢占的重要阵地的时候,另外一些“屏”目前仍被报纸所忽略。户外LED屏、楼宇建筑中的显示屏和移动交通工具中的屏幕的价值目前仍旧没有被报纸挖掘出来。如果报纸能够将自身的部分信息,以滚动条、气泡或边条等形式显示在这些“屏”中,也就是为自己的优质内容找到了新的出口;而对于受众来说,这样则能够满足其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要;对于屏幕运营者来说,这也是屏幕吸引受众眼球,提升价值的一个手段。除此之外,某些媒体已经完成了从“借屏”到“设屏”的转变。目前,人民网等网站已经不满足对于现有屏幕的“攻占”,已经将“私家定制”的阅读终端搬到了户外。这种能够阅读、互动的终端设备实现了其对于屏幕的占有和把控,而目前虽然有报纸也在进行同样的尝试,然而仅仅是将报纸的电子版制作成能够翻页的页面在屏幕上展示而已。

2.认清媒介属性,为“屏”搭配合适内容

探讨画面编辑的艺术理念构想 篇3

目前, 电视的画面处理还是经常有一些小的通病, 这些毛病主要体现在编辑混乱, 艺术处理过于简单, 画面流于形式, 不能服务中心主题, 还有就是主观画面和客观画面处理无法达到有效统一等等。因此处理好这些通病, 做到艺术地处理好画面, 形成良好的艺术理念构想就是必然。因此, 提出的艺术理念前提是要解析通病的根源。

一、解析画面艺术处理的通病的根源

什么事情都不是混乱的, 画面也是这个道理。在我们很多观众的眼里, 看电视主要接触的还是画面, 画面的好坏决定了视觉的第一要素。那么, 作为电视画面的拍摄者, 是这个画面的第一个创作者, 要体现什么样的内容, 画面就要体现什么样的内涵。所以, 目前作为观众来讲, 无法看清画面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是最主要的通病, 这种通病就是由于拍摄者, 也就是所谓的摄像师无法有效地表达、拍摄出新闻事实内容。举例而言, 一些拍摄者在新闻现场, 没有拍到事情发生的最有效的画面, 而是拍摄到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次要画面, 这些画面因为缺乏冲击力, 没有突出中心, 因而就不能吸引人, 也就不知道要表达什么。还有就是大家经常看到一些目前编造的虚假新闻, 如:一家省级官方媒体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 就炮制出了“纸馅包子”的假新闻, 这条新闻由于拍摄者造假, 导致画面内容避重就轻, 没有突出细节, 因此, 观众看这条新闻时, 没有被画面所打动, 而是被猎奇的思想所吸引。

艺术的通病还有就是画面编辑人员的混乱思维导致的。作为画面的编辑人员, 有一些是现场的拍摄人员, 有一些也是后期制作人员, 这些后期编辑人员因为没有在新闻现场, 对于时间发生、发展部分缺乏事实的了解, 所以, 完全是凭借新闻的稿件, 随便地处理起画面来, 因此就导致了画面处理得杂乱无序, 严重影响了新闻的效果。这点也就是所谓的“声画两张皮”的效果。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在看节目时都能看到, 因此, 大家都说目前看新闻看不出头绪来, 其实也就是对画面没有更多的印象, 不能吸引人的视觉。例如某记者报道棚户区改造后喜迁新居的新闻, 他在报道前后处理上是先有了居民高兴劲的画面, 然后是搬家的大车小辆, 接着是屋里的环境和鞭炮声声。这些画面感觉就有点混乱, 其实应该是大车小辆, 鞭炮声声, 居民兴奋和新居环境改善, 这样画面剪接起来就非常有效果。

二、画面编辑的艺术理念的构想

画面是电视艺术的灵魂, 作为编辑者一定具有清楚的头脑, 掌握艺术的处理技巧, 形成处理画面艺术理念, 这样画面才能灵活起来, 具有生动性。那么怎样才能构架起来艺术理念呢?其实主要还是搭建新闻画面的艺术构架, 简单说这个新闻画面构架就是遵循新闻的事实规律。可以说, 没有什么艺术处理可以把假的表达成真的, 构架真实的新闻框架就是艺术处理画面的灵魂。这个灵魂必须具有如下要素:新闻事件的存在, 主体事物的突出和延续事件的发展。下面分别对上述要素进行阐述。

1. 新闻事件的存在是画面编辑的艺术理念的根本。

可以说, 没有真实的新闻事件也就没有艺术的编辑的价值。我们说一个节目好坏, 画面能不能吸引人首先就是画面的真实性, 而只有真实的才是最令人信服的。由于一些创作者和编辑者, 他们忽略了新闻事件的存在, 而去编辑捏造, 随意组合画面, 这样导致了画面的混乱, 也就容易造成人们对新闻事件的质疑, 严重的结果是产生对事件的曲解, 破坏正确的判断标准。

2. 主体事物的突出是画面编辑的艺术理念的核心。

一个新闻事件是由一个个画面组成的, 在处理这些画面时, 如何突出主体画面是关系到人们对新闻的理解和认知的关键。主体事物是事件的核心, 很多观众通过电视画面了解新闻事件, 在画面中, 主体事物的突出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主体事物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一, 而且这些事物都是具有强调性。

相关的主体事物, 按照景别来分, 一般包括远、中、近、特的基本镜头语言。例如报道发现东方白鹳的新闻, 基本事物的主体东方白鹳要具有不同景别的展现, 在这些景别中展示出来东方白鹳的特性。如果按照相关关系来分, 相关主体事物一般包括直接、间接的关系。例如洪水泛滥的报道, 直接关系是洪水造成灾害,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间接的关系是洪水形成的原因, 导致了这场灾难的后果。所以主体事物的突出, 已经在画面中具有显要的位置和作用。

3. 延续事件的发展是画面编辑的艺术理念的走向。

画面是事件的呈现, 在这个呈现过程中, 要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延续和变换。如果画面处理没有发展变化, 那么, 整个事件就要停滞不前, 凝固静止。容易使人产生错觉感, 发现事件的单一性。为此, 在解决艺术画面的特性上, 应该明确延续事件的发展变化。例如, 记者在报道冰灯游园会上, 一定不只是围绕冰灯的种类, 更主要是围绕地域的变化和时间流动的效果。地域的变化就是一组组的冰灯构成整个冰灯主题, 而在时间的流动性上就是突出了白天和黑夜之间冰灯的变化。这样报道的画面就有了行动性。

理念与构想 篇4

【关键词】 非理想因素;导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构想

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化

社会个体的实践活动都是与社会个体的目的、构想紧密关联的,不过,要实现社会个体目的、构想,一定要重视外在世界的内涵、鲜明特征、运行法则,实现社会个体目的、构想以重视外在世界的内涵、鲜明特征、运行法则为基本前提。在社会个体的实践活动中,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方法、实践的途径,都是异常丰富而生动的,社会实践进程又拥有异常丰富的彼此促进、彼此约束的步骤。在以上基本前提下,按照外在世界的内涵、鲜明特征、运行法则的应有联络,按照社会个体目的、构想,把重视外在世界的内涵、鲜明特征、运行法则与实现社会个体目的、理想相联系起来,在理性因素的导引下有计划地指出社会实践的目的、构想,为社会实践最大尺度的做出准确、客观的活动范式,力争做到真理与美德有效耦合,这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实践的活动范式是我们认识外在事物的活动途径在理念里的预先映射、提前构建。依靠社会实践的活动范式的甄别、筛选,做出的社会实践是最恰当的活动范式,即能够有效弱化非理性因素对社会实践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能够有效弱化如前所述的种种消极影响。

社会个体的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构建出准确、客观的活动范式以后,就一定要让准确、客观的活动范式凭借舆论导引人民群众。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把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准确、客观的活动范式要彻底把握人民群众,一方面要凭借社会个体的理性因素,把准确、客观的活动范式转换成社会个体的自觉、自愿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凭借社会个体的非理性因素,把准确、客观的活动范式转换成社会个体的情感、思维方式、意志、人生追求。一旦社会个体可以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把准确、客观的活动范式落实到其自身的实践活动中的时候,这种准确、客观的活动范式就可以达到彻底把握人民群众的目的。鉴此,使准确、客观的活动范式转换为社会个体的科学的理念、范式,就能有效弱化消极的非理性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就可以使社会个体的非理性因素正面影响得以最大发挥。

二、通过和理性因素协调发展

非理性因素是制约社会个体实践活动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们人类的精神世界、心理领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总的来看,一旦非理性因素没有理性因素的导引、协调,进而没有理性因素的有效制约,非理性因素就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就会使得社会个体无法把握、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性因素为主,以非理性因素为辅的。就认知步骤来说,非理性因素是人类思维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连接点,不过,社会个体的非理性因素都或轻或重地受到理性因素的导引,非理性因素离不开理性因素的约束、限制。理性因素一般主要主导非理性因素的运行路径,约束非理性发挥影响的方式、阙域、内容。鉴此,社会个体的非理性因素必须受到受较高层级的理性因素的约束,与理性因素协调发展;非理性因素只有与理性因素协调发展,非理性因素才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正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暂时目标不会被有思想的社会个体所采纳,其缘由就在于社会个体可以接受、采纳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的论述,就在于社会个体可以接受、采纳暂时目标尽管可以带来局部的、一时的利益,可是会给全局的、长久的利益带来消极影响的论述。

社会个体必须在理性因素的导引下,才能有效减少非理性因素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消极影响。举个例子来说,韩国杰出企业三星集团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就在于,韩国三星集团有所保留地理性地甄别、筛选了部分非理性因素,韩国三星集团非常重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非理性因素,认为这些非理性因素使得企业团队成员之间关系非常融洽、和谐,可以有效整合企业团队的工作效率,进而发挥了韩国三星集团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理想的效用。

三、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自然、社会的辩证发展的结果,是由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辩证发展而来的。人的全面发展也必然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的辩证发展,也就是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辩证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全面的人并非只是人的生理素质得到辩证发展,还是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全面发展、个人的社会关系得到辩证发展。这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人的丰富的物质条件、人的对象性关系、个人的社会关系等内容的辩证发展,就是人的物质条件、人的对象性关系、个人的社会关系等均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人类的意识世界有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兩个层面,鉴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削弱人的非理性因素的负面影响。而有效削弱人的消极的非理性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会大力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换而言之,有效削弱人的非理性因素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使社会个体的精神状态获得改变,有助于大力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发展。促进社会个体的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和谐发展,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目标、应有理想。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个体,绝非只是一个自身身体异常健康、思维高度发展、文化极度发达的社会个体,还必须是一个拥有积极情感、优良导向的意识、良好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人生追求的社会个体。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鲜明的表达要使全体社会成员的理性因素、非理性的因素的得到和谐发展的理念,而这正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王天思.理性之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 王薇,徐刚.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3).

[4] 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体系[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 秦桂秀,沈明华.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育人理念[J].今日南国,2005(3).

作者简介:

郑晓敏,女,(1977-),山西榆次人,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工作部

理念与构想 篇5

一、严格责任在商法公法化中的体现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 严格责任在商法公法化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严格责任理念在商事立法中的应用更为关注商主体义务, 并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干预商主体自由度, 并明确商主体严禁行为, 由此对商行为安全交易过程进行有效规范。同时, 严格责任理念的贯穿亦对商主体选择权进行了限定, 例如, 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权通过公司章程拒绝分配股权行为的展开, 最终由此保障了股东利益。为此, 当前商法公法化在实施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第二, 在商主体变更背景下, 严格责任理念的贯穿, 要求商主体法人代表在职责变更过程中应注重登记相关变更信息, 同时要求商主体承担相应的清算法定责任, 由此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

第三, 严格责任亦对商主体经营范围等进行了界定。如, 不允许有限责任在实践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展开对外集资行为等。

二、加重责任理念虚假广告中的司法应用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加重责任理念被广泛应用于虚假广告司法领域, 即商法细则中明确规定, 基于社会公众权益遭到侵害的背景下, 明星代言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但由于我国法律法规在制定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明星代言人过错判定难度。为此, 为了规避虚假广告现象的频繁凸显, 《广告法》在加重责任理念确定过程中, 将明星、名人等主体纳入到广告主体范围内, 并约束明星责任, 要求其在产品代言过程中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 由此提高其责任意识。同时, 《浙江省广告管理条例》在制定过程中为了实现对虚假广告的限制, 即在条例规划过程中要求明星在产品代言过程中应注重提高自身职责道德, 最终由此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例如, 《金斗寻宝》广告在播出的过程中即采用了绝对用语, 并在广告制定过程中存在着“免费赠送”的虚假行为, 同时宣称产品对气喘等症状存在着一定的效用, 最终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此, 商法部门追加了明星代言人的责任[1]。

三、加重责任理念在商事合同中的司法应用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 加重责任理念在商事合同中亦得到了广泛应用, 即《合同法》中明确指出, 当合同当事人利益遭到侵害时, 国家商法机关在职责效用发挥过程中应注重将合同当事人利益损害程度降低至30% 左右, 并追求合同违约方违约行为, 要求其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但当前我国商事合同相关条例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 为此, 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度完善过程中应注重参照德国、西班牙成功经验, 即《德国商法典》中加重责任理念, 将其引入到我国商法条例中, 要求违约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若出现违约行为, 即应承担合同载明的惩罚, 同时缴纳一定的违约金, 由此来提高自身责任意识[2]。

四、我国商法中加重责任理念的立法构想

我国商法中加重责任理念的立法构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商法条例完善过程中为了合理贯穿加重责任理念, 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在条例制定过程中应注重综合我国经济实践现状, 并参考立法体系, 由此明晰经营者概念及职责, 引导商主体在实践运营管理过程中规范自身商行为, 达到安全的市场交易状态。同时, 在经营者概念定位的基础上, 要求政府部门亦应结合加重责任理念, 明晰经营者营利性、经营行为等, 达到最佳的市场操控目标。

第二, 我国商法条例在完善过程中亦应注重确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需承担的义务, 且对义务实施行为展开监督, 由此来确保经营行为审查效率, 规避责任理念缺失现象[3]。

五、结论

综上可知, 我国商法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经营者概念定位不准确等问题, 影响到了商法干预作用的发挥。因而在此基础上, 为了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营氛围, 要求政府部门在商法条例完善过程中应注重引入加重责任理念, 并注重明晰商主体在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需承担的义务及职责, 继而达到最佳的商法立法构想状态, 且就此迎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 规避虚假广告等现象的凸显。

参考文献

[1]王建文.我国商法中加重责任理念的司法应用及立法构想[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2 (03) :85-93.

[2]聂卫锋.中国民商立法体例历史考——从晚清到民国的立法政策与学说争论[J].政法论坛, 2014, 11 (01) :112-130.

理念与构想 篇6

一、“链接式”声乐教学的理论构想

“链接”(interlink age),也叫超链接 (hyperlink)、互连 ,是计算机网业中的一个专业名词,专门用来实现网页之间的跳转,是实现网页与网页之间快速有效连接的纽带。

互联网是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而“链接式”声乐教学的要点首先是运用网络链接, 使教学空间无限扩大,从网络上获得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审美视野,还能提高音乐审美表现能力。审美表现始终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自主思考,充分吸纳不同声音和观点,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深层次对话,让声乐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1.声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人声美的过程。在链接式教学中, 通过训练内容与人文需要的链接,强化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根据声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对声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使学生充分体验作品中作曲家的情感表达与自身情感体验的融合。

2.将电脑带 进声乐课 堂 ,可根据演唱需要 ,利用链接了解不同时代歌唱家在表达演绎相同作品时不同的情感体验,从音色、速度、语言、节奏、舞台表现各方面对作品进行诠释,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 而且为教学创设开放式和趣味性声乐学习情境,使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了体验,自然会思考,对作品产生探究学习的愿望。

3.用视听结合形式教学,可以将传统声乐课堂中单纯的练声与学唱改为声乐表现为主的综合艺术实践,在故事中、情景中、人物中体验感受作品, 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

二、“链接式”声乐教学的实践探索

1.学习问题与观摩范例的链接。早期声乐训练大多以模仿为主, 学生学唱大致会出现三种情况:“自然———不自然———自然”,起初的学习没有负担,有嗓子便能发声便能唱,演唱没有太多技术修饰反而自然,但学习一段时间,受老师一些关于发声的训练和影响,知道诸如气息、位置、真假声、共鸣等概念,有了思想上的束缚,变得不自然,而经历一段漫长时间,找对了方法,继而又让歌唱变得简单。

中央音乐学院钱慧娜老师曾提出:学生在初学的阶段,首先应该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良好的灵敏的听觉,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和审美观点,分辨出正确的、好听的和不正确的、不好听的声音。当然,对声乐学习者来说,最终要形成的是人声美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首先要多听演唱的范例。以前主要靠听示范,但教师个人的示范总有限,何况还有男女声等声音类型之别, 而利用多媒体可以丰富学生的听觉体验。音乐研究性学习理念强调:“感受和鉴赏足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声乐教学要达到这一要求。

2.作品理解 与人文信 息的链接 。作品的理解主要是针对歌曲的艺术处理而言,艺术处理是声乐训练的最后阶段,没有一定的歌曲处理,歌唱即使有再美妙的声音,也是不完整的。歌曲处理包括各种内容,如音色上的调整、音量上的强弱及情感上充分细腻表达等,单纯的发声只是针对纯粹声音而言,没有好的艺术处理,声音达不到表达艺术的高度,每个歌唱者都要有对作品独创性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表达。

3.由点到面 、开阔视野 的链接。 知识技能的掌握 ,仅从某种单一的信息源,譬如说授课教师单方面讲授获得,是远远不够的。声乐教学的重点并不是教会几首歌曲,而是希望通过演唱技能的提高,提高听觉能力及音乐理解力。声乐学生的来源不尽是城市,也有农村,他们进音乐厅、上大舞台表演的机会很少,倘若教师建立大的网络信息库,将音乐相关信息进行以点到面的链接,文学、戏剧、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录入就能从相关层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研究性学习理念提出要求, 在学生自主艺术活动中形成艺术实践能力,将艺术感知、创作和反思相融合,在完整的艺术活动中实现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形成认知能力。

4.纵向比较、激励发展的链接。音乐研究型学习要求重视学生的艺术反思。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是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具体方式可以是为学生建立信息档案,不同学生在不同学习时期有不同过程实例,这些都可以作为重要资源记录下来,日后教学中,激励学生进步,如果放在小组中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已成记录作为现有信息源启发小组成员探究能力, 而他们的体验将成为新一轮经验被后面学习学生利用。

综上所述,人机对话,人是主体。链接式声乐教学的优越性,要靠更活跃的师生互动实现和深化。老一辈声乐教授喻宜萱教授曾说:“声乐教学是一门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劳动课,这种创造性要求体现在教与学的双方。”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肯于钻研,在学习中能抓住规律性东西,进行创造性劳动,加强理性认识,发展思考能力,这就成为声乐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了”。由此可见,链接式声乐教学一定要依托于教与学的师生, 共同把网络媒体作为教学一项重要补充和丰富手段,全力提高声乐教学成效。

摘要:研究性学习强调“兴趣、审美、以人为本”,这种教学理念强调尊重人的主体性,与以往非常固态化的技术训练有很大不同。长期以来,音乐学专业的声乐教学都以这种刻板的机械训练发声演唱为主,与全新人本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严重脱节,而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全新概念——“链接式”教学为这种不科学的声乐教学模式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理念与构想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相异构想,数学本质,理性认识

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初中、高中的数学教学进行比较, 虽然后者教材中的知识量和课题难度增加了很多, 但小学数学的教学难度不亚于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究其原因, 这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规律和心理特点都处于启蒙阶段, 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感性大于理性, 与初、高中学生相比, 他们由感性认识所导致的数学思维障碍显然更难矫正和消除, 而在很多的思维障碍中, 相异构想则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种现象。建构主义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从理论上作出了很好的说明, 其中, “知识并非仅由教师传授得到, 更多的是源于借助他人、环境或资料”是最值得教师关注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 这一解释正是对相异构想成因的剖析解读, 是小学数学教师消除学生相异构想的重要理论和途径。

一、相异构想的内涵和成因

所谓“相异构想”, 是指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对知识产生感性认识而得出的结果, 或由此掌握的学习方法。这种结果或学习方法因偏离科学本质, 与“科学的学习方法”相背离, 因此被教育界称为相异构想。相异构想的成因主要源于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在人的学习过程中, 有两种对知识的认识左右着学习成效, 决定了学习质量, 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其中, 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是学习者学习的初级状态, 例如, 当学生面对一道数学题, 他们会首先从字面上理解题的内容、含义, 确立解题思路, 而这种“字面上”的解读即是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其间需要经历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我们通常将这一过程视为学习的过程。进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中, 教师的“传授知识”对学生的影响甚微, 严格来说学生学习的过程, 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环境互动、与知识互动、与学习资料互动、与教学资源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内在知识框架和认知规律对多元互动的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学生的“已知”和认知规律与知识的科学产出过程相符, 那么他们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则变成了理性认识, 而当学生的“已知”和认知规律与知识的科学产出过程相背离, 那么, 小学生首先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和习惯进行学习, 而这即是相异构想的主要成因。

二、小学生相异构想的矫正策略

1.掌握小学生的内在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

了解和掌握小学生的内在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是消除他们相异构想的首要条件, 只有这样, 才能“对症下药”, 帮助小学生解决学习的困惑。那么, 应如何了解小学生的内在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呢?笔者认为, 第一, 教师要制订学生档案, 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采用了哪些思维方法, 哪些学习手段, 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都记录备案, 如此, 则有助于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掌握不同学生的内在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其次, 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一个问题, 或解决了一个难题, 都鼓励学生将他们的思路和想法说出来, 并记录备案, 这有利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掌握相异构想的来龙去脉。

2.引发小学生的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冲突,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 要让儿童深刻地记住一件事, 就必须要让他们客观认识对与错, 并了解“对”的思路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什么影响, “错”的思路会带来哪些后果, 使学生在对与错的冲突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而消除相异构想。

如, “乘法口诀”一课, 在课堂上, 笔者发现一些学生仍然用“几个几”来表示乘法, 由此导致了他们学习乘法口诀比较困难, 对此, 笔者让已掌握乘法的学生与存在相异构想的学生进行实验比较。首先由笔者出题:12×18=?让两组学生分别计算结果。最后, 已掌握乘法公式的学生全部又快又好地完成了解答, 而存在相异构想的学生还在笨拙地用加法计算。而最后通过笔者的引导, 存在相异构想的学生终于领会了乘法的快捷效率, 使他们开始对乘法产生兴趣, 最终掌握了乘法的运用方式。

从表面看来, 这仅是课堂上一个小小的插曲, 然而, 其背后隐藏着的是学生的相异构想和思维障碍。因此, 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 引发小学生的认知冲突, 是消除相异构想的重要途径。

3.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当前,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仍然呆板地按照教学大纲来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 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 而这也是导致小学生存在相异构想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矫正学生的相异构想现象, 就必须要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 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对此, 教师可从教学安排上下工夫。仅就数学来看, 教学顺序应当是:数的概念→数字符号→数字的量化→数字的表现形式→数字的互动交换, 只有让小学生首先了解什么是数字, 到数字的具体表现形式, 最后才能学会分数、有理数、小数和数字的加减乘除等等。教学顺序不能颠倒, 而学生学习的顺序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 循环渐进, 由浅至深, 这才是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因此, 只有在思维方法养成方面下工夫, 才能真正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矫正他们的相异构想, 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总之, 小学生的相异构想不能忽略, 它虽然会阻碍学生的学习, 但也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因此, 重视相异构想, 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制订有效的教学对策, 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同时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语文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构想 篇8

(策划人:赵克明)

一、“语文养成教育”倡导之缘起

倡导“语文养成教育”缘于笔者对语文教与学的一种感悟与认知。首先是急于功利的语文教育现状的针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明显地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具体而言就是5个“不足”,即5个“太快”:一是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二是咀嚼不足, 结论得出太快;三是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四是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五是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相当一些教师将某些权威机构所编的 “教参”和“教辅”奉为圭臬,往往生吞活剥地“拿来”,把教科书中一篇篇鲜活的文章肢解成零零散散的结论性的条条框框,不待学生充分地感知文本,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不待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去感受、品味和吸收文本内容,不待学生积极调动思维,从容地展开研讨,便匆匆忙忙地将肢解的结论性的东西一股脑儿抛给学生,或者列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让学生进行演绎式的印证。在这种误导之下,学生阅读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文本可以少读甚至不读,只是抱着教辅资料背记那些所谓的结论,或者只是埋头摆弄那些选择ABCD的训练题。作文教学也完全陷入 “技术化”的泥淖。一些备考“大腕”不遗余力地炮制考场写作“绝招”; 一些教辅报刊贩卖考场写作“秘籍”;一些一线教师兜售考场作文“机宜”。于是乎,充斥学生周围的全是作文“应考术”,甚至还有所谓的“怪招”“秘诀”即“开头至关重要,结尾马虎不得,中间无所谓”。如此一来,作文“假、大、空、 套”满天飞,写作沦为既无真情又无实感的文字游戏,成了应对考试的蒙骗术。试想想, 如此“伪阅读”“伪作文”怎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对这种功利性语文教育,我们真的该说“不”了!

倡导“语文养成教育”还缘于笔者自己学习语文人生积淀的启迪。笔者少年时正逢 “文革”,那是一个无书可读的年代。第一次接触的书是启蒙老师在每节课结束时给我们读的《欧阳海之歌》,至今耳畔还时时回响起他抑扬顿挫的朗读声:“北风呼呼地刮着,村头的老槐树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书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笔者,强烈地撩拨着一个孩子的心。偶然的机会,笔者得到一本残缺的《烈火金刚》,整整一个暑假都泡在那本书里,开始为书中曲折离奇的抗日故事所迷醉, 后来对书中田耕、何大拿、毛驴太君等人物萌生强烈的爱恨情感,再后来玩味着书中描写的段子禁不住浮想联翩……就这样翻来覆去地读了不下二十遍,甚至连某个细节在书的哪一页都已了然于心。那个书籍匮乏的年月馈赠给了笔者三个厚礼:一是爱书之情。 笔者在生活上一贯很低调,但是对书的欲望却永远不满足,逛书市、买书、读书是笔者生活的必需,虽不能像古人杨子云那样“年年岁岁一床书”,但“年年岁岁半床书”并不是自夸。正是由于对书的挚情,在笔者的眼中汉字不仅形体优美,而且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读书如同与美神对语,如同与智者谈心,沉迷妙境,乐此不疲。生活赏赐给笔者的第二重礼物是对母语的“敏感”。由于曾经有过难以亲近书本的体验,笔者对书、对母语就特别“敏感”, 无论何时何地,笔者都习惯于关注语言材料。 笔者觉得生活到处都是语文的“宝藏”,笔者随时可与语文进行最亲密的接触,处处学语文,时时学语文,事事学语文。生活赏赐给笔者的第三重礼物是细细品味的读书习惯。 少年时得到一本书如获至宝,反复地读,细细地嚼,慢慢地品,积累于今已形成习惯。 即使在图书林林总总、快速阅读都应接不暇的今天,笔者仍很固执地认为,选取好书细细玩味品赏,把自己的情感读进去,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把作品的美味真正品出来, 这比囫囵吞枣式的所谓“快速阅读”更能读出真滋味。学习语文的人生积淀告诉自己, 学好语文无他,贵在“养成”。

倡导“语文养成教育”更缘于自己对语文学科特点的参悟。语文是“工具”的,亦是“人文”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有两个关键点,即积累和语感。“居之安, 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这是古代大教育家孟子所言;重学生的诵、记而轻教师讲解,追求通过接触积累语言材料而达到自悟,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积累既指语言的积累,也包括对其承载着的思想、情感、知识和文化的积累,它是熏陶渐染式的积累,是溶化积淀式的积累;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比较直接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它需要学习者大量接触典范的语言材料,它在阅读、欣赏、品味、分析、探究中形成。所以,语文学习应是“举三”而“反一”,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 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来”,是在无限量地积蓄后才“奔涌而出”。语文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决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而汲汲于功利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基于上述体验与思考,笔者有了明确的认识:语文学习不可快速促成,而需要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需要一个自然生长的空间,需要循其规律,自然养成。

二、“语文养成教育”之浅释

何谓“语文养成教育”?就是把握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遵循熏陶渐染、积淀涵养、感悟体验、运用提升等语文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从而协同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素养与能力,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

语文学习的目标有不同层面:小而言之, 是掌握一种终身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而言之,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并使自己成为未来文化的创造者。

语文不像其它自然学科,它天生是“农业”的,得遵循作物的生长规律,性急不得。 用一个环保术语来说,就是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过于急功近利,就会有 “沙漠化”的危险;企图“揠苗助长”,结果定会是禾苗枯槁;采用任何“催熟”的做法, 都会丧失其应有的品质。因而,语文养成教育得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熏陶渐染是语文学习的规律。“熏陶”,就是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渐染”,就是因接触日久而逐渐受到影响。语文学习讲究营造一个氤氲着语文气息的环境,讲究耳濡目染,长期浸润, 不断滋养,正如戏剧家于是之在《幼学纪事》 中所说的“靠熏陶渐染逐步养成”,“需要一个稍微好些的文化环境。”

——积淀涵养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需要积淀,即积淀知识、积淀能力、积淀文化、积淀修养。语文教育是一种生命的浸润, 语文学习是为了满足学生生命涵养的需要。 “书香”是语文永远的追寻,在“书香”中阅读,阅读大师,阅读那些蓄满思想、蓄满情感的前人作品,吸收那些优秀的作品留给自己的生命启迪,将别人心灵流淌的生命清泉转化为滋养自我心灵的活水。

——感悟体验是语文学习的规律。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它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如何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阅读文本与阅读生活相连通并在体验中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我们才懂得珍爱生活,成为生活的强者与智者。

——运用提升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的“运用”主要是就表达交流而言,包括口语(说)与书面语(写)两个方面。只有经历语言实践,直接地感受规范的语言,并在实际运用中加深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领悟语文的魅力,也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再者,表达交流与阅读积淀也是一种互动关系, 表达交流会激发、促进阅读积淀,而阅读积淀又会针刺、助推表达交流,二者的良性互动无疑会实现阅读与表达的双赢。

语文教育很现实的任务,就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思的素养与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听、说、读、写、 思等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提升一要具有协同性,做到五者同步,协调共进,不宜搞单打一,因为听、说、读、写、思五者是密切相连、互为促进的;二要具有渐进性,做到由简而繁,由易到难,促使自养,不可急于功利,急躁冒进,因为听、说、读、 写、思的养成是复杂的心智活动,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是当今教育的核心理念,“永远行走在路上”是语文学习自身的特点。我们现时的学习只是为未来的学习、 发展奠基,所以,“语文养成教育”特别注重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注重学生自觉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语文养成教育”之“三观”

“语文养成教育”的实施,必须树立“三观”。其一是非狭隘而开放的课程观。课程研究告诉我们,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它与其他学科又有所不同:学生进校前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因而不必像学习别的学科那样从零开始;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大量实践中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文素养与能力;每一个鲜活的人都是鲜活的课程资源, 彼此之间都会得到熏陶与影响,汲取语文学习的养料,因而,可以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互动交流,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既增加语文知识的广度又增加人文内涵的厚度。有句话很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固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教材为范例,但完全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让“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把学生放到“大语文”学习环境中去,让图书馆、文化廊、 博物馆、社区街道、农民新村、历史遗存、 旅游胜地、网络平台等都成为活的课程资源, 让社会、家庭、学校及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形成语文教育的网络与合力。这样, 学生的语文学习既能走进书本,又能走进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多悟,扩大语文视野,培养语文敏感,训练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并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倡导“语文养成教育”,正是以“生活即语文”为视点,把语文学习放到无限大的社会生活背景中,以大视野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最大限度地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而绝不能狭隘地把语文课程资源等同于教材,也绝不能把学生限制在狭小的时空内,更不能把语文学习视为考试的附庸,把学生训练成为考试的机器。

其二,非僵死而科学自由的训练观。训练主要是通过指导和练习,帮助学生提升或掌握某种能力,把理念、知识变成一种能力。 训练并非多多益善,而应有一定的度;训练的内容并非单一艰深,而应是符合科学的; 训练的形式并非简单重复,而应是自由灵活的。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语文学科当然需要训练,但绝不是机械重复、无限加码的做练习题。在实施“语文养成教育”过程中,训练渠道与方法可自由多样,笔者多年来坚持让学生每日必修五个“一”,即日正一字,日积一词,日摘一句,日读一文,日写一“纸微博”。日正一字,所订正的字出处在日常生活,是读书、书写、交谈、看电视、参与公共活动时留意误读误写的字。日积一词,主要是从语用的角度出发,积累常用易错的词语,也积累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掌握的新词语。 日摘一句,所摘句子来自于自己读书见闻, 或是极富文采,或是极有哲理,或是极具激励作用。日读一文,以千字文为宜,以名家时文为佳,可在晨读时朗读,可在就寝前赏读,可在学习间隙做调节性的阅读。日写一 “纸微博”,三五句话,几十上百个字,可发布与大家分享的新闻,可发表对当日见闻的评论,可记录自己突发的灵思妙想,内容不限,形式灵活,突出个性。这样,利用时间的“边角料”,将语文训练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看似“无为”的活动中达到提升语文素养“有为”之目标,让学生形成学习语文的敏感与习惯,既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又很自由灵活,它远比盯着作业册、试卷上的分数更加符合学习规律与学生心理, 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其三,非急功而可持续的效率观。时下很流行“高效课堂”,有些人曲解“高效”为立马见“显效”,而未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 “长效”,更忽视对一生都大有裨益的“隐形效果”,课堂上一些很有意义的内容与环节却被以为无益而舍之。语文有别于其他自然学科,语文素养的养成要合乎“有为”与“无为”的辩证法,讲究“无为而大有为”之道, 不能有短视行为,不能急于功利,太过追求所谓的“高效”。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 回忆少年读书时,脑海里出现的一定不是某老师机械、僵化、循规蹈矩地按照预设的方案进行所谓“高效”教学的情景,而往往是那些似乎与教学无关或突发的“小插曲”。笔者上小学时就特别喜欢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读一段长篇小说,读高中时对语文老师常即兴赋诗一首特别感兴趣,读大学时对老师能滔滔不绝地背诵古文经典由衷敬佩,这些细节在心中留下很深的刻痕,几十年过去了仍清晰在目,这正是“养成”之效。多年来,我在课堂上也常来点“节外生枝”,安排点看似点缀的小环节,像开展课前语文交流展示活动已由“小插曲”逐渐演变为“主打节目”。 这种看似浪费时间的小活动,相信会让学生记忆终身。语文需要终身学习,我们现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发展储值,所以“语文养成教育”特别注重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注重学生自觉学习语文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语文养成教育”之“三感”

语文教育,贵在养成,养成之道,重在 “三感”,即热爱母语的情感、学习语文的敏感和良好的语感。语文学习是伴随着情感活动的。俄国诗人杜勃罗留波夫曾写道:“啊! 我是多么希望拥有这样的才能/ 在一天之内把这个图书馆里的书都读光……”正是因为对书情有独钟,所以他醉心于读书,单是13岁那年,他就读了410种书。台湾女作家桂文亚回忆儿时,听从父亲的要求读唐诗宋词, 渐渐地入了迷,那些诗和词使她对世间万物产生了无数的像针尖般的微细的奇妙感受, 使她的心时而像夜莺抖动的翅膀那么轻灵, 时而像深海中的岩石那么坚韧,时而像丛林中猎豹的眼睛那么锐利,时而像绽放在晨曦中的玫瑰花瓣那么温暖。诗词还激起她强烈的表现欲望,如奔流的瀑布,想找一个倾泻的缺口,以至于“走火入魔”。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也能像杜勃罗留波夫和桂文亚一样对母语有着痴迷的感情,就会自觉地亲近她, 走进她,撩开她美丽的面纱,陶醉于她的绰约风姿,获得真正美的享受。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注重发掘母语之美,引领学生步入语文的美妙境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情感,让他们真正在血液里、骨子里热爱母语,热爱语文。

学习语文的敏感,是由职业敏感而来。 面对一棵树,艺术家会欣赏它的美,木材商会盘算它的使用价值,木匠师傅会估摸它能做成什么家具,植物学家会探究它的种类、 年轮,这就是职业敏感。同样的,一个语文学习者也应该具有语文的敏感。有了语文的敏感,你就有了一双“语文眼”。有位作家在回忆自己少年读书生活时说:那个年代无书可读,而他对所有有文字的东西都非常痴迷。从破窗洞爬进装书的仓库能躲在墙角不吃不喝读上一整天,用手指把邮递员放在邻居门缝里的报纸夹出来快速地通览后又塞进去,甚至蹲在厕所里看别人从书上撕下来的手纸。如果我们的学生有了这种语文的敏感, 就不愁学不好语文,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培养学习语文的敏感,关键在于养成习惯,形成素养。可以想象得到,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语文的敏感,自然也就能够像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不待教师教”,自能读书与写作了。

培养“语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所谓语感,简言之,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语言有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语言表达有优劣、高下之分。怎样才能看得出来?就得具有很强的语感。语感差的人难以解读文本,甚至作出错误的解读。“语感”在阅读与表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关于人生的境界,当代学者冯友兰说: “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而近代学者王国维却引用了3句古诗来描述一个人成就事业的3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较一下,冯先生的表述高度概括,具有很浓的哲学气;而王先生用语则形象生动,耐人玩味,让人易诵易记。如果王国维用“树立远大志向”、“执着追求理想”、“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成”来表达成功者三境界的话,恐怕就失去了语言个性, 不可能流传于今,成为经典之论。能够体味出其中的不同,这就是有良好的“语感”。“语感”如何形成?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大量接触规范的、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多读美文,接触好的语言,脑海中便会形成许多好的语言模式,自然也便可以识得好的语言, 下笔就能运用好的语言。

五、“语文养成教育”研究子题

“语文养成教育”是一种语文教育理念, 秉持此理念可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下面这些子题仅供研究参考。

“语文养成教育”提出的背景及思考; “语文养成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及思考; “语文养成教育”提出的事实依据及思考; “语文养成教育”对新课程研究成果的借鉴; “语文养成教育”的基本含义与思考;“语文养成教育”的教学原则或教学观;“语文养成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语文养成教育”课内与课外研究与实践;“语文养成教育”之热爱母语情感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关注语文“敏感”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良好的“语感”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阅读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写作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听说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现代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 之古代诗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之作文教学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 之名著导读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之课外语文活动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典型课例分析研究;“语文养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与家庭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与社区(乡村)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与网络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备考训练与指导;“语文养成教育”的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养成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语文养成教育”对未来人才的培养。

综上,语文教育,贵在养成,养成学生对语文的“三感”,养成学生语文素养,养成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相信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定会收获一路风景!

摘要:“语文养成教育”是在长期对语文教与学的感悟与认知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要求在语文教育的全程中,把握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遵循语文学习的特点、规律与方法,以新的课程观、训练观、效率观,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从而协同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素养与能力,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财政审计的发展趋势与战略构想 篇9

1财政审计的独立性较弱。突出表现: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时隶属于政府部门,具有浓厚的内部审计色彩,独立性立场难以很好维持。当审计出来的问题影响到本级政府或其所管辖部门的利益或声誉时,难免会出现以权压审、干预审计机关独立执法的现象,审计执法障碍和阻力较大,不能完全到位。

2法制不够健全。一是规范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多侧重于程序法范畴,对审计的具体工作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就行政执法内容等方面的规定不完善。二是审计依据性法规不完善。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往往由于相应的法规不完善、不明确,造成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模棱两可,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财政预算审计的控制力和执行力。

3执行规程的匮乏。我国目前的审计准则主要体现在《审计法》、《中国审计规范》和《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上,与国际准则进行比较,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体系不完整,仅有审计人员资格和审计操作总体要求方面的规范,缺乏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等具体审计规范,整体操作性不足,无法涵盖审计全程;二是有些审计规范的内容,与国内外审计的一般审计准则相比仍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三是对国家审计的执业要求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不利于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减少审计风险。总之,我国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规范性法律制度和规程滞后,围绕建立公共财政为中心的改革措施,政府和审计机关并未出台和制定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审计监督办法,制约着财政审计的深入发展。

4难以摆脱传统思维定势。近年来,财政审计还没有完全跟上财政改革的步伐,缺乏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审计工作仍然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效率、效益审计的理念尚未贯穿到审计的全过程。有的审计重点还没有及时转移到以支出审计为主上来,支出审计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只关注执行结果的真实、合法性,忽视执行过程中预算编制及调整的科学合理性、资金拨付的及时安全性,使用管理的效率效果性;效益审计工作范围小、层次低、无法体现出效益审计的成果;审计人员缺乏宏观意识,不善于、也不习惯从微观的审计中去发现那些具有共性、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并通过剖析和提炼,从政策、制度、体制上进行反映,而是习惯于就事论事,满足于对个性问题的揭露和查处。

5监督范围的局限。从理论上讲,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应当包括本级财政的全部收入和支出两大方面。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收入方面的资料不全面,主要是地方财政收入中有一块增值税25%部分的收入审计不能涉及。因为增值税的征管由国税部门负责,而地方审计机关不能对同级国税机关进行审计,国税的征收入库、减免退库以及提退代征手续费等情况,审计无法核实,成为同级审的审计盲区。这一矛盾,使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出现审计资料不全面和审计结果不完整的问题。

6府与财政行为边界的模糊。“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形成了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财政部门负责的局面。它的优点是强化了地方组织财政收支和调动地方自主理财的积极性,但也造成地方政府对地方财政收支的深度介入,由于财政部门的行为大多受益于政府,因而审计机关对本级财政的审计实质就是审计地方政府,审计实践中政府行为和财政行为的边界难以确认,审计的独立监督无法落实。审计执行与处理必然弱化。

7信息披露的走样。按照审计程序要求,财政同级审所形成的报告,一般要尊重财税部门的意见,还要经同级政府行政首长认可,以致于一些地方出现报政府的审计结果报告与向人大做的审计工作报告“两张皮”的现象。在审计实践中,财政审计信息披露的程序和质量、数量,往往也由不得审计机关。因为同级审中发现地方财政行为不规范或违纪问题,往往与本级政府的财政意志、政府行为、地方利益有关。

8知识和技术储备的不足。财政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内在要求高,而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少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比较突出,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明显不足,难以满足财政审计的需要。政府审计部门的审计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陈旧及局限,影响了财政审计质量的提高。

二、财政审计的发展趋势

1“公共财政”呼唤“公共审计”。公共财政目标的建立和公共财政的改革规则的明确并不意味着必然会产出良好的结果,其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局限性,也有来自信息不对称、利益诱惑和利益冲突。保证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和对改革规则的遵循就成为当务之急。作为永恒主题的财政审计在此阶段就会以公共审计的身份走向前台。其理由,一是财政审计的客体财政资金来源于纳税人,即来源于社会公众,具有明显的公众性。随着公共财政的建立,财政资金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是用于公共事业,受惠的是社会大众,更具有公共性。二是财政审计的主体政府审计既对政府负责,也对公众负责,财政审计更加关心民生、关心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民本主义的元素越来越融入财政审计理念之中。三是从审计结果的转化利用看,将来的审计报告不仅是审计机关的内部报告,而且要面对社会公众。

2“阳光财政”打造“阳光审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作为行使审计监督权力的国家审计机关,怎样提高审计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建设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审计机关,这是国家审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阳光财政”即财政政策执行、财政管理活动、资金支出等的公开透明化。“阳光财政”的改革与实施,进一步推进了审计公开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绿色财政”期待“绿色审计”。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政府已签订了“京都约定书”,并以负责任的态度承诺自己在可持续发展上所承担的义务。承担这一义务的财政内涵是“将环境因素纳入税制体系的一种租税设计,在确认并消除现存具有扭曲性并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直接税、间接税及补贴的前提下,提升现存租税对环境的友好性、或对污染产品课征新的生态税,以强化绿色税收体系”,也称“绿色财政”。随着绿色财政改革的深入发展,“绿色审计”将应运而生。绿色审计是针对全球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传统的微观会计核算和宏观国民经济核算均未将生态平衡和资源环保纳入核算而出现的会计核算虚假等问题,而进行的绿色核算公允性、真实性、合法性的认证和监督,其审计范围将涵盖环境政策法规执行审计;环保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审计;环保资金绩效审计;环保投资项目和建设项目审计等。

4“民生财政”强调“民本审计”。“民生财政”实

质上就是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倾斜于民众利益和民生建设,客观上要求财政审计关注人民群众福祉,关注公众利益,强化“民本审计”。具体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社会保障的审计应当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有为有位;涉农和环保资源的审计;公共财政支出和公共投资建设的审计;劳动就业的审计等。

5“绩效财政”要求“绩效审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科学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并以此为基础编制部门预算。预算编制制度的改革是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一项根本性变革,它在规范政府、财政和部门行为的同时,必将使预算的法制性、约束性大大增强。与这种变化情况相适应,财政审计将会把重要的精力放在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上来,从公平、公正、合理的角度,关注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关注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的制定是否科学,各项支出是否建立了完整的评估机制等。

三、财政审计的战略构想

1更加关注安全性。政府审计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具有保护、防御、抵制等功能。政府审计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主要包括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和信息安全等。财政安全处于经济安全的首位。而财政审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强化财政管理,规范财政行为。

2更加注重公共性。围绕公共财政的公共性,促进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资金在投向上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此,财政审计要加强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科学研究、公共安全、基础公共设施等资金的审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要关注财税政策的有效性。

3更加注重公平性。公共财政的公平性是由公民的平等性决定的。由于地区间财力的不均衡造成了不同行政区域内的个人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高低不一。财政审计要围绕公共财政的公平性,促进建立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的审计力度,重点关注转移支付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合理,实现不同区域的公民在医疗、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享有均等化的水平。

4更加注重公开性。公共财政是“阳光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众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要围绕公共财政的公开性,促进预算的透明度。要进一步完善审计公告制度,有效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5更加注重宏观性。财政预算安排反映了政府行政活动的目的、方向、重点和范围,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预算执行是完成预算安排的全过程,同时也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平台。预算执行本身的这种宏观性,决定了财政审计必须要在高层次的经济监督上发挥作用。

6更加注重民本性。财政审计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归宿。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财政资金需要更多地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满足人们的公共产品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投入到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就业、住房补贴等方面的资金,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预算执行的好坏,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有着极大地影响。要选择那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支出项目,作为财政审计的重点,严格按照预算确定的用途、标准、时限、目的等,检查预算单位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7更加注重效益性。现代公共行政管理把关注责任、关注绩效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价制度,已经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首长的关注焦点和工作要求。随着财政职能的转变和收入的增长,今后财政资金主要是满足社会公共产品(服务)、重点产业(领域)和社会保障的需要,这样社会公众就会更加关注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就迫切需要对财政资金投向的正确性、使用的效益性和管理规范性进行审计监督与评价,因此,财政审计更应关注资金是否用在政府应当投资的领域,及其资金用得是否“物有所值”。

8更加注重科技性。财政审计要积极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大运用信息技术的力度,为提高财政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情况下,预算执行数据电算化已经成为现实,财政财务会计核算软件日趋成熟。预算执行电子数据和电子文档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条件下财政审计面对的预算执行信息载体,进而对财政审计的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预算执行电子数据的出现,也为我们进行大量数据的查询、采集、整理、分析、对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审计人员分析财政收支结构、比重、趋势等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全科医生团队建设实践与构想 篇10

1 国外全科医生团队发展情况

早在1975年G.Gayle Stephens就曾提出:家庭医疗保健服务需要团队合作。发展至今,国外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已比较完善,在人员配置、专业设置以及分工协作管理流程等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英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由全科医生、各类护士、物理治疗师、药师和健康管理师以及社区助产士等组成的“基层保健团队”,在政府明确政策的支持保障下,全科医生对签约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直接控制,承担签约居民临床医疗服务工作,以及部分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工作。一般情况下,所有的全科医生共同对团队负责,他们可根据工作需要共同雇佣一部分人员[1]。加拿大于1994年提出的9条有关基础医疗保健方面革新的建议中,最主要的就是鼓励、支持全科医生们以团队形式开展工作。政府资助全科医生与其他医疗保健领域的人员进行合作,包括药剂师、精神病学专家、营养学专家以及教育工作者等。巴西则是建立团队辖区责任制,由全科卫生工作队以团队服务的方式提供跨学科的卫生服务。一个全科卫生工作队通常包括1名全科医生、1名护士和4~12名社区代理人,65%的团队还配有牙医。社区代理人主要负责社区与卫生初级保健提供者之间的联络工作,通常由护士或社区督导员担任。截止2009年4月,巴西全国共有22.7万名社区代理人,遍布巴西城乡各个角落。

2 国内各地开展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的实践情况

近年来,我国也逐渐认识到建立全科医生团队的重要性。中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项目(Urban Health and Poverty Project,UHPP)经5年多的研究实施得到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要形成适合国情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即配置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和药剂、检验等卫生技术人员,形成以全科医师为主体的团队。目前,上海、北京、天津等许多城市,都在积极实践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2004年《上海市市民社区健康促进行动计划》提出“实行团队式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团队,社区居民选择团队”;2005年把构建以“全科服务团队”为核心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作为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三医联动的综合改革措施之一;2006年上海开始推行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现在,全科服务团队已是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细胞[2]。北京东城区从2006年开始实行以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为依托,以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集成化团队、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责任制服务”为特色的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天津市2011年在和平区、河北区启动试点工作,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4至6个全科医生团队,每个团队由3至5名成员组成,涵盖全科、中医、护理、预防等专业领域,并设一名责任医生。采用门诊、预约、上门等服务方式为责任区域内居民及其家庭提供服务。江苏省镇江市2011年组建了100支“3+X”全科责任医生团队,形成全科医生与社区居民“一对一”的契约式服务关系,并由政府财政埋单,构建全科医生服务镇江模式。“3”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每个团队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人数不少于3人;“X”可以由集团医院医生、护士,及其他社会各方热心社区卫生服务的志愿者组成。新疆克拉玛依市从2009年6月起陆续对全科医师团队实施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明确并严格落实全科医师团队的服务人群、服务重点及服务评价等项目,为每位社区居民配备一名“健康守门人”,推行“一居一医”式的健康责任制,有效提高了全科医师团队的工作质量和社区居民的满意度。由此可见,国内很多省市在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践的经验积累和对国外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模式的学习借鉴,我们发现,建立全科医生团队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医疗服务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更好的利用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对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 讨论

3.1 全科医生团队建设存在问题

社区全科团队是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区全科团队的架构已经构建完毕[3],但目前对于全科医生团队的人员配备标准、合作机制、专业设置、工作职责、工作范围、组织管理、激励措施等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文件,这就使得各地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的开展效果不一,有运行良好真正使社区居民受益的,也有流于形式的[4]。总结各地的试点工作,发现建设全科医生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完成形式上人员的改变固然容易,但要完成团队内涵的实质性改变则非常困难,有些地方建设全科医生团队是迫于政策和形式的压力,缺乏内在主动性[5];(2)目前在我国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普遍存在着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缺乏组建高效全科医生团队所需的人力资源;(3)团队工作内容流于形式,团队成员职责不明确,工作有交叉,社区内医疗、护理以及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和比例没有统一的配置标准;团队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完善,对团队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4)相关配套设施、配套政策不到位。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的健康、有序推进。

3.2 有关建立全科医生团队的构想

3.2.1 内部团队和外部团队:

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及协作团队应包括内部团队和外部团队;内部团队就是指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全科医生团队,外部团队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外部资源的服务协作团队,可以多种形式通过不同的工作方式进行。如协助团队的形式可以是健康促进协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义务监督员(或小组)、各种病友会(如高血压病友会等)、街道或社区层面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小组”等。在欧美等国家,全科医生与专科医师通过“预约就诊—密切配合—会诊转诊”方式,密切配合已经成为常规[6]。我们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内部团队建设,建立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外部团队,探索完善社区卫生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的有效途径和新模式,充分利用社区卫生的内外部资源,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2.2 全科医生团队人员配置:

进行社区诊断,了解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及人口、地理、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情况等,制定合理的社区卫生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基于工作分析方法进行全科医生团队的人员配置,解决定岗、定编、定员三个关键性问题,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合理搭配。(1)定岗:明确全科医生团队需要承担的任务有哪些,为完成这些任务需要设哪些岗位;(2)定编:明确岗位工作量有多少,需要多少人员完成,人员构成比例如何;(3)定员:明确岗位职责和特点是什么,需要哪些人完成,什么样的人适合团队和机构的发展需要[3]。另外,组建高效的全科医生团队,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管理组织指挥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以及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等其他技能的优秀团队长,团队长可以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

3.2.3 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内容和形式:

团队的服务内容应至少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两部分:(1)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进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2)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相应项目,如天津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8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有效、方便、经济、综合、优质的适宜技术和适宜服务。另外,可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特殊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团队服务的优势。团队开展服务不必拘泥于形式,可根据居民的需求、卫生服务发展的规律以及当地实际,灵活制定各种服务形式和模式。

3.2.4 全科医生团队的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利用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人本管理法、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等方法对全科医生团队进行科学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以业务流程再造为例。(1)运用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团队原有的分工协作流程进行分析、描绘;(2)找出每一个环节中存在的多余、低效率工作,发现全科医生团队分工、协作、管理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优化,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并制定与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规范等方面的改进规划,形成规范、合理、高效的全科医生团队分工协作管理流程,应用于社区;(4)根据实施前后关键流程点所消耗的时间和量的数据等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新流程进行评估,不断修正和改善新流程。保证团队服务提供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质量和效率。另外,为增强团队凝聚力,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应注重建立和培养团队文化。

参考文献

[1]苗蕾,王家骥.关于组建全科服务团队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33-34.

[2]玄泽亮,张惠琴,傅华.全科服务团队基本服务内容包的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08,11(3):130-131.

[3]苏宁,彭迎春,王亚东,等.基于工作分析的社区全科团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8):3147-3149.

[4]朱荣,李士雪.社区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8:542-543.

[5]吴玉苗,王瑞芳.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团队建设的思考[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11):815-816.

上一篇:完善机制服务升级下一篇:环境成本的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