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贸发展构想(共4篇)
重庆商贸发展构想 篇1
1 重庆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
2007年, 重庆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61.23亿元, 比1978年增加了65.4倍, 年均增长15.6%;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生产总值366.19亿元, 是1978年的156.5倍, 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5%上升到8.9%, 提高了5.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生产总值91.85亿元, 是1978年的117.8倍, 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2%上升到2.2%, 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为了更加准确清晰的描述重庆市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现通过商贸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和商贸流通业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两个指标来分析重庆市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图1可以看出, 商贸流通业的产值和GDP值有相同的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从贡献率来看,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发展在1978~2007年间, 基本维持在5%~20%。从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这个指标的发展趋势看, 从1978年以来, 始终维持在5%以内, 且波动幅度不大。可以看出, 商贸流通业对于促进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 本文以下部分将采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其进行研究。
2 重庆市商贸流通业与GDP协整性实证分析
2.1 时序分析
为了降低数据的波动性, 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取对数, 结果表明, 两者具有大致相同的增长和变化趋势, 二者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2 ADF检验
分别对LnGDP和LnSMZ进行单整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由表1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 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值LNGDP和LNSMZ都是二阶单整序列, 因此它们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3 协整检验
下面采用Egle—Granger两步法对LnGDP和LnSMZ进行协整检验。首先用传统的OLS方法进行回归, 可以得到以下的回归方程:LnGDP=-4.0044+1.2476LnSMZ (1)
以上两个回归方程的残差记为E1和E2, 二者的ADF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回归模型所反映的LnGDP和LnSMZ的协整关系成立, 说明商贸流通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二者可以互相解释。
2.4 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是反映LnGDP和LnSMZ之间短期动态均衡关系的模型, 也就是可以把变量的短期关系和长期关系包含在同一个方程内的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建立如下:
2.5 格兰杰因果检验
检验假设。H0: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H1: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利用Eviews中的Granger Causality, 在屏幕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最大滞后期K值, 本文中是3, 可以得到以下的输出结果:
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国内生产总值提高的原因, 因为这个检验的相伴概率是0.050, 表明K不是GDP的格兰杰检验成因的概率较小, 至少在95%的的置信水平下, 可以认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GDP提高的格兰杰成因。第二个概率是0.076, 表明至少在90%的置信水平下, 认为GDP提高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格兰杰成因。主要表现在:流通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是很大的, 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1) 从以上得到的误差修正模型的经济含义可以理解为, 从长期看, 重庆市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均衡的动态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协整模型 (1) 来描述, 二者始终围绕着这个轨迹进行发展。由该模型可知, 商贸流通业对GDP的贡献很大, 系数1.2476表示弹性, 即商贸流通业每增加1%个单位, GDP增加1.2476%个单位, 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
(2) 从模型 (2) 也可以看出, GDP的增长同样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弹性系数为0.7962。从短期来看,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和GDP的变动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时候, 这种情况可以用误差修正模型来解释。
(3) 从模型 (3) 可以看出, 短期内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对数每增加1%, GDP的对数将增加1.2313%, 可以看出商贸流通业对GDP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4) 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1978~2007年滞后阶数为3的情况下, GDP和商贸流通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即GDP和商贸流通业存在着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 GDP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 GDP的增长能引起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商贸流通业也是GDP的granger原因, 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也能引起GDP的增长。
3.2 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建议
(1) 加强商贸流通行业规划管理。商贸流通行业规划作为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与城镇规划等要相互衔接。强化行业管理, 制定完善管理办法, 规范完善商贸流通行业原有协会, 制定行规行约和等级技术标准, 协调企业家、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 建立起政府指导、行业自律、运作协调的行业管理体系。
(2) 积极调整流通产业经营结构。大力推进工商联手, 发展紧密的工商联营体, 积极促进商业与农业相结合, 大力发展流通加工业, 实施贸工农一体化。
(3) 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流通现代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而在商品流通领域产生的变革创新过程。现代流通技术的应用将给工农业生产和物流带来革命性变革, 大大提高生产的安全程度和对消费者的保护程度, 提高流通的效率, 。
参考文献
[1]李衍民, 发展商贸流通, 促进经济增长.[J].商场现代化, 2007 (2) .
[2]李骏阳, 李钰, 我国流通经济研究方法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8 (3) .
推进重庆市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探讨 篇2
关键词:推进,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重庆位于我国西南腹地, 行政地域面积8.24万平方米, 有3200万人口, 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的城乡二元结构, 城市比较发达, 农村比较落后。重庆是进出大西南的水上门户和商贸云集之地, 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中心。去年, 重庆人均消费额约为5000元, 排名西部第五。2007年, 在重庆直辖十周年之际, 国家正式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之后, 商务部又批准重庆作为全国唯一“城乡商贸统筹综合试点区”。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从此站在新的起点上, 肩负起新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1 理解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内涵
重庆成为全国唯一的“城乡商贸统筹综合试点区”, 没有成功的经验、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统筹城乡商贸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加快制度建设和创新, 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努力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扭转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 实现城市和农村的有机结合, 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 达到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逐步形成相互融洽、共同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2 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 加快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步伐
重庆有许多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水、陆空交通发达, 是中国西部地区对外交通最为畅达的中心城市之一。有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全市耕地面积162.2万公顷, 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商品猪肉生产基地, 有全国著名的优质水果、榨菜、桐油、桑蚕茧等, 农副产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重庆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重庆的餐饮业全国有名, 有风味独到的渝菜和名小吃, 特别是堪称独秀天下的重庆火锅, 更是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和美食家。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年销售总额已上百亿, 稳居西部综合批发市场榜首。重庆的政策优势明显, 是国家普惠政策、西部地区优惠政策、三峡库区优惠政策的叠加, 享有国家新赋予直辖市的各项行政权和立法权, 有直辖体制的独特优势。重庆占据了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完全有条件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乘全国唯一城乡商贸统筹试点区这一东风, 加快城乡商贸的统筹发展。
加快发展需要建设大市场、培育大企业, 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加快产业发展, 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以城市商贸带动农村商贸;组织餐饮企业、大型超市到农村, 建立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 办加工厂等, 使企业增效, 农民增收;充分发挥重庆区位优势, 增强商圈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拓宽以商引商, 中介引商渠道, 提高专业招商水平。打造现代商贸中心, 全力留住和培养本地人才, 引进外来人才, 调动建设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优秀的人才推动商贸管理现代化。
3 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 维护农民工的利益
自建国以来, 我国基本上采取城乡分治政策, 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 实行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制度政策通常也是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 构筑了“重城轻乡”的二元结构。“城乡分治”的治国方略, 使农村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就重庆而言, 城市比较发达, 农村比较落后, 全市2/3人口在农村, 农民工群体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外出务工农民工的比重逐年上升, 同时农民工的年龄与流动半径成反比, 农民工文化素质与空间流动距离、在外停留时间成正比, 以从事建筑业、机械制造业、餐饮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农民工为集中。从就业技能看, 绝大多数农民工是靠徒手闯天下, 综合素质不高, 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开放化思维意识、市场竞争观念还有待突破, 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现代文明习惯等方面, 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产业的岗位要求。农民工就业能力不强制约着城乡统筹的发展, 必须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 广开教育引导途径,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及职业技能培训, 使他们从思想、文化、观念、习俗等方面, 深度融入到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中去, 持续开展“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培养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循顺渐近的过程, 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民工进入城市、融入城市制度和机制。
农民工问题是统筹城乡必须首先面对的重大课题, 妥善解决农民工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是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利益。应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提供工资保障、解决子女入学及看病难、养老及维权等问题放在首位。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给农民工新生活、新思想、新技术、新风貌, 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洽发展的格局。
4 进一步传播、挖掘商业文化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重庆来说, 近年来, 重庆市委市政府一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 把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文化兴市融入到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重庆的过程中, 实施文化共享战略, 尽力打造与直辖市地位相适应的软实力。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文化共享对于促进重庆社会稳定, 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实现城乡有效对接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加强商贸文化建设的同时, 要注意突出农村特色, 不搞城乡一样化, 不搞一刀切, 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 突出人与自然和谐, 要把现代文化与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相结合。重庆自古就因商而兴, 具有厚重的商业文化底蕴, 弘扬民族文化是当代重庆人的神圣使命, 不能因商而冲淡了文化味, 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底蕴、提升商业文化品位, 文商结合、借文兴商、以文促商, 使重庆商业在文化的支撑下焕发出更加诱人的魅力。
5 加快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建设
商贸流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 商贸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纽带和国民经济的主要先导产业, 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和神经。重庆农村市场广阔, 但需要不断建设、改造商业设施, 改善消费环境, 逐步取消马路市场, 改善农村消费条件, 解决农村流通系统建设薄弱问题, 改善农村购物环境, 切实保障农村农民的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 加快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设施和平台建设, 积极构建新型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城乡产业联动体系。丰富商业业态, 形成购物中心、百货商店、仓储式商场、便利店、专业店、物流配送中心, 培育发展商贸龙头企业, 提升城乡商业特色。构筑大市场大流通、形成大商贸的发展格局, 使商贸流通业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重庆商贸发展构想 篇3
一、重庆三峡库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1、商贸流通业整体向好发展, 竞争力较弱。
2009年, 库区15区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2.51亿元, 占全市总额33.58%, 比1997年直辖时增长4 67.99%, 年均增长38.99% (见表1) 。批发零售贸易额为701.8亿元, 占全市的34.2%, 住宿餐饮业123.1亿元, 其他行业7.61亿元。从分析得出, 重庆三峡库区商贸、餐饮、运输服务业为主, 现代服务业比重低;其次商贸流通企业规模较小, 企业组织化程度低。重庆三峡库区各项基础设施受到库区蓄水的影响, 导致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在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 商品流通成本和服务成本居高不下, 企业和经营者资本积累较慢, 经济效益差, 经济管理水平较低, 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 (见表1) 。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 (19 9 3-20 10) ,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商贸流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重庆三峡库区在成库后, 水运利用当地航道条件,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纽带作用, 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网, 万吨级船队可直接到达万州港和重庆港。公路有3 18国道, 渝蓉高速公路。20 0 7年达 (州) 万 (州) 铁路和宜 (昌) 万 (州) 铁路等路线在三峡库区全线贯通。航空运输依靠万州机场, 三峡库区黔江机场也在规划建设之中。20 0 9年8月, 重庆万州万港吉田保税港仓库已经投入运营。从以上分析可见重庆三峡库区商贸流通业在流通方面已经基本具备运输条件, 已经形成了兼具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3、商贸流通市场及中心商圈初步形成。
重庆三峡库区从开工建设到现在, 库区15个区县的商业网点基本确立, 达到1816 7 1个, 营业面积达到7 27万平方米, 其中确定5 0 0 0平方米以上的市场数量为3 1个, 10 0 0 0平方米以上的市场数量达到3 3个。同时万州小天鹅综合批发市场、涪陵何智商业广场、开县工业品市场等一批新兴市场在商贸流通业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库区已在巴南区、渝北区、江津区、涪陵区、万州区5个区建立中心商圈, 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商业氛围浓厚。巴南区和渝北区依托重庆市主城区, 发挥卫星城市作用, 商贸流通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万州在重庆作为第二大中心城市和渝东北商业中心, 利用立体化交通优势, 目前义乌小商品城、苏宁电器、重庆新世纪百货等入住万州, 为万州中心商业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万州未来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商贸物流业。涪陵充分利用水陆交通交通优势基础上, 近年来物流园区加快建设, 加快工业品流通, 已经成为重庆市三大物流中心之一。江津区作为渝西的区域中心城市, 江津区商贸流通业立足于建设重庆主城区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近年来随着大批商业龙头企业入驻江津, 江津正在逐步发展成为都市服务型和区域辐射型的地区性商业中心。
4、商贸流通城乡供应链基本形成。
物流结点地域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重庆三峡库区将万州、涪陵规划建设为现代物流园区, 培植一批大型物流企业, 同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实现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到20 10年, 三峡库区15区县政府所在地中心商圈, 24个中心镇商业中心区和15条特色商业街基本建成。“双建工程”覆盖80以上的乡镇和7 0以上的行政村, 移民迁建乡镇和行政村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在江津、涪陵、开县、万州建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以县城政府所在地为中心, 依托中心镇重点建设超市、批发市场和各类专业商业网点, 以综合性生活服务为主的社区商业网点已经形成, 同时商业网点向农村网点扩散。
二、重庆三峡库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
1、建立健全商贸流通联络机制。
重庆三峡库区与鄂西、湘西和川东交界, 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在发展商贸流通时, 重庆三峡库区应建立与省外的联通机制, 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吸引外地物流企业和大型商贸销售企业入驻三峡库区区域中心城市投资, 在万州、开县、涪陵、长寿建立区域性物流中心。利用各项对库区的优惠政策, 以库区的农产品脐橙、榨菜、中药资源优势, 建立西南最大的零售批发市场, 加强与我国东中部省份的联系, 以巫溪县就与吉林省建立的中药材物流联络机制为先导, 积极与外省联系;其次库区腹地区县与对口支援区县, 建立联络机制, 将商贸流通业中大型企业向库区转移或者建立分支机构;最后, 库区腹地区县还应建立联络机制, 形成互动, 定期召开商贸系统干部交流会, 沿着长江沿岸, 利用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优势, 形成三峡库区巨大商贸物流系统, 带动重庆渝东北和渝东南等区县物流业发展壮大。
2、巩固和完善农村商贸市场。
重庆三峡库区在完善县城商贸网络基础上, 巩固和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重庆市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区。“工业支持农业, 城市带动农村”是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主题。农村有巨大消费市场, 在商贸物流中为工业品下乡提供财政补贴, 为农产品进城提供绿色通道, 建立双向流通渠道。完善和繁荣中心城镇的集贸市场,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基地和超市的农商对接机制, 加快农副产品流通速度。完善农村和城市商品流通电子信息平台, 促进农副产品网上交易, 助推“农户万元户”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库区应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双建工程”, 将城镇大型流通企业向库区农村中心镇扩展延伸, 按着重庆三峡库区重点建设中心镇, 在三峡库区建立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 乡镇连锁经营超市、村社便民放心店等“三位一体”的农村双向流通网络。
3、大力发展会展业, 带动物流业快速发展。
会展业在经济界被称为“第三产业的火车头”和“刺激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因此, 可依托重庆三峡库区在旅游文化、中药文化、码头文化、涪陵乌江榨菜文化节、美食文化节, 开县脐橙文化节、丰都鬼城庙会等10大品牌会展, 定期召开商品交易会, 来带动三峡库区商贸流通企业、餐饮企业、品牌食品企业快速发展;其次, 利用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 加强旅游产业和商贸流通业的结合, 在举行会展业的同时带动商贸流通业和旅游产业两大产业。具体可将重庆市政府、重庆市商委、重庆市库区15区县联合起来, 落实库区对商贸流通企业的优惠政策, 引导库区大型商贸流通业、品牌产品加工业、大中型餐饮业参加我国和全市的举办的商贸博览会、食品博览会、农博会、火锅文化节等大中型全国会展, 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以此来带动重庆三峡库区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
4、支持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重庆市在“十一五”期间, 重点支持现代物流业实现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 重庆三峡库区应一如既往地支持三峡库区现代物流业发展, 通过改制、控股、联营、参股、兼并的方式, 打造一批现代物流业, 鼓励组建对行业有影响力、辐射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落户库区, 从而能够推进重庆三峡库区运输、仓储、报关、物流、分散到各区县等企业快速发展, 进而带动库区物流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实现专业化运营。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通过市场的竞争, 选择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将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在“十二五”期间, 库区培育出5家以上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5、加速库区商贸流通现代化发展。
面对我国商品市场已经从总体短缺变为总体过剩和及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 必须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现代化流通是国计民生的迫切需要性和现代化流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殊重要性。目前, 随着现代化流通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重庆三峡库区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流通方式已经基本实现。在此基础上, 重庆三峡库区还应面向国内外实行电子商务, 利用三峡库区农业资源优势, 发展订单生产, 带动现代化流通产业快速发展。借助沃尔玛、北京王府井、小天鹅、德庄、桐君阁药房等品牌企业入驻三峡库区的时机, 实现连锁经营和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在广大农村, 按着商务部提供“信福工程”试点要求, 库区已于20 0 6年确定区内基础条件较好的10 0个行政村作为首批“信福工程”试点村。通过“信福工程”, 让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对农产品需求、价格信息, 引导生产和交易, 增加农民输入, 以真正实现农村流通现代化, 进而最终实现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
三、结语
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峡库区随着百万移民宣告结束,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 预计到20 20年前, 三峡库区商务导向型发展模式将基本确立。在此过程中, 将商贸流通体系向农村延伸, 带动农村市场繁荣;建立内外联动机制, 形成三峡库区巨大商贸流通系统;建立农村中心市场到区域性商贸中心再到大城市商贸圈和国家级商贸流通系统互动机制, 三峡库区商贸流通业和现代物流的实现, 不失为带动三峡库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移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甘宇平, 谭栖伟.当今世界殊—重庆三峡库区移民纪实[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
[2]梁振民.重庆三峡库区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0.
[3]冯维波.梁振民.刘新智.重庆市城市化趋势预测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25 (4) :91-95.
[4]魏庆华, 陆军.内蒙古商贸流通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 2010, 11[b) :203-204.
[5]国家发改委网站.加快流通产业现代化步伐[EO/BL].http://www.sdpc.gov.cn, 2006-01-04.
[6]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年鉴 (1993-2010)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重庆市商业委员会汇编.重庆市商业委员会关于抓好十件大事促进三峡库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R].2006.
重庆商贸发展构想 篇4
关键词:商贸物流,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一、商贸物流概述
商贸物流是指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商贸物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构成部分, 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消费, 属于产业物流, 其涵盖了日用工业品、农产品、生产资料等领域。
发展商贸物流, 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有助于促进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 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就业, 改善民生, 维护社会稳定与繁荣;有助于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更好地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这正是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发展商贸物流的原因所在。城市商贸物流, 对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发挥着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二、重庆城市商贸物流发展现状
城市商贸物流是商贸物流的主要构成部分。重庆将商贸物流确定为基础性产业。目前, 重庆城市商贸物流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一) 政策环境较好
2013年, 重庆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该文件将商贸物流确定为重庆市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这在重庆市政府文件中尚属首次。《意见》明确提出, 到2017年要实现多个目标, 如:物流业增加值翻一番, 达到1200亿元, 年均增长15%;建成物流产业集群, 形成物流基地 (园区) 8个;提升商贸物流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提升商贸物流主体的竞争力, 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达到11000家, 其中百亿级商贸流通大企业12家左右, 重庆商社集团力争进入千亿级大企业行列;等等。这意味着从2013年到2017年这五年时间里, 重庆市商贸物流和作为主体的城市商贸物流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 需求不断扩大, 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衡量商品流通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买卖的总量, 也就是反映商贸物流需求的多少。从重庆市商业委员会统计的数据看, 重庆市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61.19亿元, 增长16.0%;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511.77亿元, 增长13.9%;2014年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7.7亿元, 增长13.1%, 比全国快1个百分点, 增速名列全国首位。
《意见》中还提到:到2017年,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 达到8000亿元, 年均增长15%;建成50个城市核心商圈, 其中零售额100亿元的大商圈13个、500亿元的3个;建成百亿级大市场达到20个以上。可见, 重庆城市商贸物流潜力巨大。
(三) 成绩初显
目前, 重庆城市商贸物流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一是大市场、大企业培育效果明显。已有年营业额超过30亿元的大型批发市场26个, 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1156个。二是城市物流配送能力逐步增强。已经建成物流园区及分拨中心40个, 配送中心20个, 社区末端配送点7804个, 专业仓库280个, 冷库91个;城市开展商贸业自营物流160家, 应用BRP、TMS、WMS、RFID等先进技术的企业120家, 实现自动分拣2家。三是商贸领域第三方物流逐步兴起。能够提供仓储、配送等基本服务项目的企业有50家, 能够提供冷链服务的企业已有1家, 主要服务于商贸业、电商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达到60家。四是物流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批发零售企业、大型连锁企业、第三方零售企业标准托盘使用数量达到50万块。
(四) 物流布局科学合理
重庆市通过加快建设物流枢纽的方式, 着力完善包括三个构成内容的城市商贸物流布局。一是围绕“三基地四港区” (即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铁路物流基地、江北国际机场航空物流基地、巴南南彭公路物流基地和寸滩港港区、果园港港区、东港港区和黄谦港港区4个水运物流枢纽港区等) 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区域性配送基地、若干县级配送中心和若干村镇配送点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商贸物流新格局。二是依托区域性交通枢纽和产业优势, 加快规划建设万州、涪陵、长寿、江津、永川5个市级物流枢纽以及黔江—秀山 (酉阳) 、合川、南川—綦江、忠县—垫江 (石柱) 、奉节5个地区级物流枢纽。三是结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实施以及成渝两大城市群建设, 加快布局完善“一圈”范围内的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商业设施, 布局农产品、五金、钢材、建材等全国性、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工业品商贸物流市场, 联动主城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大都市圈商贸物流集群。这样的布局层次清楚、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
三、重庆城市商贸物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配送贵
城市商贸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城市物流配送, 而“最后一公里”是城市商贸物流配送中的难题。近些年, 重庆主城区道路拥堵现象十分突出, 而主城区又属于人口密集地, 是生产与消费之集聚地, 也是重庆商贸物流最活跃的地方。而这“最后的一公里”, 配送难、配送贵。跟很多大城市一样, 因道路通行压力, 重庆对进城的货运车辆有诸多限制, 比如限时、限车型, 正是这些的限制导致“最后一公里”配送难。此外, 货车还面临停靠难、缴费多、罚款多等问题, 从而增加了配送费用。
(二) 标准化水平不高
重庆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主要成效是推行标准托盘的使用, 但标准托盘在重庆整个商贸物流活动中并未得到普遍使用。由于标准的不统一或者是标准得不到广泛的应用, 导致物流一体化运作难, 使得物流规模化、网络化经营的优势难以发挥, 也降低了物流效益。
(三) 社会化程度还不理想
所前文所述, 在重庆, 城市开展商贸业自营物流160家;而能提供仓储、配送等基本服务项目的企业仅50家;主要服务于商贸业、电商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60家。可见, 重庆城市商贸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这是我国整个物流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 目前, 我国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不到25%, 而美国、日本、欧洲等已超过70%。
(四) 现代物流技术应用程度低, 冷链物流落后
在重庆商贸物流领域, 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在商贸物流配送中心人工拣选仍较常见, 甚至还存在人力搬运货物的情况。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不足。冷链设施落后, 提供冷链专业服务的企业太少。有资料显示, 2013年, 重庆冻库容量为40万吨。这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 更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四、重庆城市商贸物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 鼓励企业采用新的配送模式
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可以减少货车进城的数量, 从而节约资源, 降低物流成本。因此, 应鼓励企业采用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新的配送模式, 改变传统企业自己为自己配送的做法。北京城市一百能在短短时间内快速生长为有影响力的品牌型企业, 这反映了城市共同配送需求的存在。
(二) 推广物流标准化
标准意味着统一、通用, 标准化则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推行、推广统一、通用的东西。物流标准化涉及的内容广, 而标准化的基点是建立在集装的基础上的。重庆在商贸物流领域试点的标准托盘正是基于这样的做法。看似小小的托盘却影响着整个物流的运作效率, 故可以通过全面推广标准托盘以推动重庆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
(三) 培育市场主体
社会化、专业化是城市商贸物流发展的方向。因此, 要引导重庆商贸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方式, 实行主辅业务分离, 外包物流业务, 同时, 鼓励物流企业重组与兼并、组建大型物流联盟, 培育一批品牌物流企业。
(四)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引导和支持城市商贸物流从业者对仓储配送设施、运输设备、信息系统等进行改造升级。搭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充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支持传统仓储企业转型升级。建设及改造冷链物流设施,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参考文献
[1]佚名.商务部召开“商贸物流”专题新闻发布会[EB/OL]. (2013-11-26) [2014-07-15].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slfw/201311/20131100404071.shtml.
[2]杨潇.2017重庆全面建成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N].重庆日报, 2013-2-26 (8) .
【重庆商贸发展构想】推荐阅读:
商贸物流发展研究08-09
城乡商贸统筹发展10-10
商贸服务业发展06-11
商贸物流发展规划08-02
商贸企业发展方式转型工作汇报08-23
市2007年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07-19
深圳商贸流通发展资金资助项目操作规程09-12
【南京商贸】南京农贸市场现状与发展11-04
商贸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