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专业(共9篇)
商贸流通专业 篇1
摘要:本文在分析重庆商贸流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基础上, 阐述了中国高校流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调整
一重庆商贸流通行业及人才培养发展现状
重庆, 作为中国摩托车四大生产基地之一, 同时承接着全球笔记本1/4的产量, 在渝新欧铁路开通后, 掀起了新一轮物流发展的浪潮。运输、仓储、货代、物流加工等物流企业迅速崛起。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民生轮船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运输控股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太平物流有限公司跻身国内先进物流企业行列。以长安民生为代表的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本土物流企业正在发展壮大, 并积极参与跨国企业供应链管理,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重庆。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加快发展的形势下,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业自身发展阶段制约, 全市物流业总体发展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培养的落后。
1. 人才质量无法满足现代重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求
随着重庆的进一步开放, 商贸流通业将要直接面对跨国流通集团竞争的巨大压力。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商贸流通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等都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这就使商贸流通人才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直以来, 人才问题就是中国现代流通业发展中的一个“软肋”。虽然中国现代商贸流通人才整体素质较过去有所提高, 大学本科、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进入企业管理层的人数不断增多, 一些大型民营批发企业甚至还吸收了硕士以上高精尖人才参与企业决策, 但目前现代流通业仍存在人才基础薄弱、中高层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
2. 人才数量无法满足重庆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的迅速发展, 使中国各大企业对商贸流通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 商贸流通专业人才的热度直逼IT人才。未来3年, 重庆市商贸流通人才缺口将达5万人左右!面对上述人才需求的变化, 提升和优化现有现代商贸流通业队伍的综合素质, 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性战略眼光, 能适应国际竞争的商贸流通人才, 是转变重庆发展方式、巩固西南经济中心地位、走向世界的根本。
二新形势下, 流通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人才培养的不适应性
在信息化时代,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重庆, 商贸流通行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很难满足需求。主要表现在:
1. 各学校所开设课程都大同小异, 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商贸流通行业所涉及的专业主要包括, 物流管理、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专业, 鉴于招生火爆, 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 所开设的课程也是大同小异。例如:物流管理专业一般都开设物流设备基础、采购业务管理、物流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课程, 并没有结合本地及当今时代的特色开设紧密结合时代需求的课程, 如:财务会计基础、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等课程。
2. 授课人员过于单一, 缺乏实践经验, 无法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各大高校, 尤其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师资, 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技能型高素质、高技术人才, 着重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而现今各学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学校到学校, 对社会、对企业需求了解甚少。而企业也因为各方面原因, 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 更不愿意员工到学校任职。这就造成一个问题, 即授课人员过于单一, 缺乏有实践操作经验的企业教师。
3. 缺乏校企合作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定应在企业调研、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制定, 而实际上, 由于各方面原因, 这两个步骤基本上都被省略, 而课程设置上更是闭门造车, 基本上不存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这就注定目前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脱节。
三流通专业课程体系调整措施和建议
1.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调整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根据重庆现今商贸流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商贸流通行业人才需求的特征, 及时对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课程体系更重视人才培养中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增加了更多的实训环节。如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仓储与配送实务、物流运输管理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物流信息系统模拟实训、货物仓储配送模拟实训、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实训等实用性强的课程。
2.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
对普遍存在授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采用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同时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对此, 学校拨出专项经费用于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 不再是以往那样只要是企业的人员, 在学校挂个名就行, 而是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领导及普通教师共同努力, 寻找高素质、高技能的企业教师, 签订兼职教师聘任协议, 支付相应的费用, 同时也要求企业教师承担一定的授课任务, 该授课任务以实践课为主, 兼理论课, 还可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
另外,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以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每年至少有一名教师以全职形式到企业锻炼一年, 在此期间, 基本工资照发, 而教师每月需要向学校提交实习报告一份, 一年期结束后, 需提交总结一份, 并且承担一门相应的实训课程, 由相关教学部门共同考核其实习成果。同时, 鼓励教师在寒暑假期间或课余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 或者在企业兼职。
3. 与企业合作, 共同开发课程
与企业合作, 共同开发课程, 一直以来都是各大高校难以克服的难题。与企业合作实际上更多的是与企业教师的合作, 我们在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的同时, 可以邀请他们共同研究, 共同开发适合企业需求的课程, 尤其是实训课程。
参考文献
[1]林小星.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 2009 (36)
[2]钟扬.浙西南高职院校农村流通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21)
[3]林新波.完善现代流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1 (9)
商贸流通专业 篇2
我来工作已有半年多时间,对很多工作都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思考,理清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的一个过程。当然,在某一个时段,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都齐头并进地向前推进,有些工作介入的快一点,而有一些工作介入相对慢一点。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感觉大家对商贸现状的认识是客观的,这也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如果认识不客观、不全面,那么,工作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很多问题。上周,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商贸流通工作会,鸿举市长作了重要讲话。这说明,市委、市政府特别关心、重视商贸流通工作。
大家在发言中,分析了商贸流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上午,我们也看了一些地方,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同时,通过大家的发言,也受到了一些启发,获得了一些理性认识。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几个问题:
一、客观分析区情,正确认识发展商贸流通产业的重要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当地的实际情况,离不开我们的区情。的区情独具特色,区域面积大,人口多,经济实力相对靠前。此外,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区位交通等,都有我们的特色。我们的工作有很多,不能说哪些工作重要,哪些工作不重要。刚才,有些同志强调某些工作特别重要,某些工作相对不重要。如果这样认识工作的话,就与我们的区情不相符合。有147万人口,商贸流通工作能不重要吗?也是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商贸流通工作能不重要吗?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看,商贸流通工作能不重要吗?只有全面、客观认识了我们的区情之后,才能在整体工作中,把握好规律,正确处理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
融入主城有利有弊:
商贸流通专业 篇3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集聚;供应链;产业升级
一、引言
根据“十三五规划”的指示精神,在我国经济保持新常态的进程中,经济发展向着分工更优化阶段演化的趋势越发明显,随之迫切地要求转型升级。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已经从一、二、三产业中凸显出来,成为了主导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头羊”和“晴雨表”。但是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步步维艰,使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充分展现。因此,本文提出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通过供应链合作和竞争以及供应链网络竞争,重构供应链网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二、商贸流通业的现状
(一)商贸流通业的重要地位。商贸流通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近年来,国内的服务业所占商业比重已经超过了工业的占比,表明商贸流通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我国商贸流通业不断的发展,对消费环境的营造和改善产生了作用。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对外投资、出口出现严重的下滑,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中,只能靠消费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逐渐影响了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提高对国内消费的贡献。在促进生产方面,依据市场需求导向组织生产,对市场上消费者的偏好进行辨识,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生产企业,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所以,商贸流通业由原来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末端的产业,变成了现在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更有研究表明,在全国7.7亿就业人员中,商贸流通业就业总人数占第三产业就业总人数的48.2%,即就业人数超过
1.4亿人。也就是说,在全国10个就业岗位中,就有近2个岗位属于流通业创造的。商贸流通业缓解了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
(二)商贸流通业的弊病。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病。首先,城乡发展不均衡。与城镇的商贸流通业相比,商贸流通业在农村市场的留白比较大,难以满足农村市场的需要。同时由于运输、仓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匮乏,阻碍了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步伐;其次,流通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我国流通体系在规模上对批发市场分级分为大、中、小型批发市场;在贸易地域上,分为省、市、县级分销商。多环节的流通模式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并且使流通效率低下;此外,流通市场主体能力不强。我国流通主体以小规模为主,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大型企业和集团,缺少具有商圈辐射范围大的自主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商场大项目的有力支撑。这些问题已经在阻碍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了。
三、供应链视角下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
(一)商贸流通业的集聚。商贸流通业集聚是从产业集聚分工而来,产业在一个特定地域集聚,从分散转变为集中。在集聚的过程中,不断的细分,从而从外部衍生出服务业,形成商贸流通业。商贸流通业在制造业上游的原料投入、产品的生产和最终产成品的完工中间充当媒介,将这个经济活动连接起来,组成了供应链。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环保意识的树立,城市的服务功能在不断增强,逐渐转型为“服务业中心”。城市为了提高竞争力,着力于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强化城市的等级结构。所以,近几年,商贸流通业集聚就显著地表现在向城市及城市核心区、区域性交通枢纽、工业园区集中,不同行业、不同业态、不同企业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形成集群式供应链网络。
(二)供应链视角下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升级的内在机
理。产业升级的路径需要关注几个问题:一是提高专业化分工,通过价值链重组,使各个企业找到自身最擅长的环节;二是竞争要素的升级,现代企业仅凭借着自然资源、低廉的劳动力等低端要素参与竞争,已不能满足企业立足之需。三是充分利用集聚效应,利用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带来的规模效应提升竞争力,形成产业升级新兴驱动力量。
(1)供应链横向竞争。在当下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很难有企业能做到“独善其身”,“单打独斗”不能让单个企业中获得持久的竞争力,那么就必须树立“抱团取暖”的理念,适应残酷的竞争经济环境。商贸流通业都是媒介商品传递、转移和交换的服务部门,最大可能地为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提供服务,实现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从而促使商贸流通企业与供应链中的制造企业合作,不断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商业集聚,能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市场的有效信息,会不断的帮助完善整个供应链,促使产业模式升级。(2)供应链纵向合作。前面已经提到过,集聚区内的企业要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相互协作,有机联系,才能提升供应链的协同作用。这个协同作用不能局限地理解为企业之间的平行流通,还可以认为是跨供应链之间的协作。具体来说,在这个供应链的平行流通,商贸流通业扮演“媒人”的角色,在供应链的上游对顾客进行了解,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一个评价和反馈,这种评价和反馈将在通过供应链的环环相扣,直接反映给下游——制造企业,使之影响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设计。随着供应链系统的升级与完善,企业间的信息资源,如信息,资金,物流等实现共享,上下游的合作方各取所需,减少运营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形成共赢合作的局势,建立起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由此,商贸流通业集聚才能发挥出溢出效应,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3)供应链网络竞争。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掌握了终端——消费者,就等于抢占了市场份额。传统商贸流通业只是简单地起到搭桥牵线的作用,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在供应链网络中,企业间在相互依托,提升专业化水平的前提下,共享供应链层级中产生的价值和溢出效应,不断延伸供应链的长度和宽度。商贸流通的龙头企业在供应链网络竞争中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以龙头企业作为总舵手,利用自身掌握丰富资源和先进技术,为中小零售商以及相关企业,如物流企业,搭建信息平台,确保供应链网络在日常运转中实现有序的协同管理。对于供应链网络的建设,完全可以考虑与电子商务进行融合。如今,利用电子商务进行打破了传统线下交易的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销售结构垂直化,实现制造商和消费者单线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保证了双方的利益。
四、供应链视角下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文章从供应链视角出发,从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的分析,认为商贸流通业经济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商贸流通业集聚是通过供应链横向竞争和供应链纵向合作,重构供应链网络,建立竞争体系。在集群供应链网络中,利用网络进行产业布局,各企业扬长避短,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会。以商业贸易为介质,向产业的上游和下游及时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将企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转变。在供应链网络中,商贸流通业集聚的媒介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保证制造企业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市场能向制造企业表达需求,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双向机制,形成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协同分工的新模式,将创新元素注入到价值链升级中,实现产销环节的无缝衔接,提高了商贸流通业的流通效率,扩大商贸流通业集聚的辐射范围,促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增强趋势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6)
商贸流通国际化研究 篇4
一、中国商贸业国际化处于起步期
不能看到了成绩就得意忘形,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表示,中国的流通组织国际化、现代化程度都不高,物流水平也普遍较弱,流通企业信息化投入远远不够;不能取得了名誉就忘乎所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所长任兴洲指出,目前商贸流通业主要以粗放的发展方式跑马圈地,只注重数量扩张。
这是名副其实的政府官员+专家给出的忠告,我们虽然已经加入了WTO,但是融入或挺进国际化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攘外必先安内”是民国时期的战略方针,按照鲁迅的“拿来主义”也可以为现今所用。自身企业市场竞争力差,流通滞后,怎么朝着国际化目标发展?据赵萍副主任所介绍,就如同我们国家发展建设一样,目前中国很多企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内贸还问题种种,怎么能突然转外贸?没有海外人员接应,怎么进行外贸。。。?这些问题确实是企业内部的呼声。在任兴洲所长看来,目前的商贸流通看似一片春光,实则百花凋零。经营管理不能提升,成本控制不能压缩,拿什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啊?创新与发展为根本,没有创新就别提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王晓东在研究基础上亦有同感:很多内贸企业缺乏真正的商业精神。企业如果缺乏了商业精神,进入国际市场难,国内市场也不会认可,最终会自行解体。如中国的乳制品,不能说老百姓不爱国,但是奶粉出现了问题,人家还会相信国产货吗?就这样的企业,国内就受到抵制,就别提打入国际市场了。
二、服务贸易输出重视不够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指出:沃尔玛、麦当劳等只带着自己的品牌和核心的几个技术人员,没有任何货物,在中国生产然后销售,搞得门店在中国遍地开花。它们进行的是服务的输出,创造出了中国单店额最高纪录。
就好像只看重GDP数字而不关注民生一样,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输出时往往重货物贸易而轻服务贸易。中国制造已经誉满全球,但是后续服务也脱档的话,再好产品也是无人问津的。海尔集团能够开拓并占据国际市场,售后服务功不可没。看看海尔公司服务人员的承诺:
海尔口号:随叫随到到了就好创造感动信息增值
四不准:不喝用户水、不抽用户烟、不吃用户饭、不要用户礼品
五个一:递一张名片、穿一副鞋套、配备一块垫布、自带一块抹布、提供“一站式”产品通检服务
三、不具备规模优势
据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看来,中国上榜12家企业中银行业占4,国企占6.我国能够上榜的依然是银行、石油等垄断行业,而不是日用消费品行业。流通产业仍不具备规模优势,与家乐福、沃尔玛等抗衡的大型超市有吗?
那么为什么很多民营企业不能入围呢?譬如说中国的鞋业、服装业,出口量世界第一;譬如阿里巴巴,苏宁电器等,市值很高。原因在于,前者多企经营,各负盈亏,不可能规模生产;后者在于新兴崛起,市值及发展前景乐观,但是与真正的大企业相比,差距立显。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王晓东坦言:我们引进沃尔玛的目的应是培养自己的沃尔玛。
四、缺乏更多自主品牌
个人所知的企业品牌有海尔、华为、全聚德等。进入500强企业的应该不算。目前我国具备实现品牌国际化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服装、电器、制造装备领域,海尔作为最早实现国际化的中国家电企业,其品牌在国际市场备受欢迎,早在2009年海尔大型白色家用电器在世界家电品牌中就已经排名第一位,至今已连续蝉联7年。它的成功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有很大的借鉴意义。2016年,世界经济依旧面临着复苏乏力的态势,而中国企业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却迎来了难得的海外发展机遇。面对多变的海外市场,中国企业要想立足当地,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企业,必须打好组合拳,一方面将产品做扎实,另一方面也应注意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用户的品牌粘性。以产品为支柱,以品牌为核心,海尔在国际化上的成功,对中国企业探索国际化之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希望中国企业能借助中国“一带一路”的东风,在国际化道路上全面获益。
华为的国际化发展也是很好的例子。2 0 1 6年,华为固网发言人对智慧家庭市场的趋势判断,以及华为准备在这个市场中采用怎样的商业模式来挖掘商机。华为固定网络产品线Open Life业务部市场营销合作经理袁志伟表示,智慧家庭给运营商带来新的商业机会,是继语音、移动宽带、视频之后的又一个关键业务,运营商的运作不同业务最终目的是提高单个用户A U P R值。全球智慧家庭业务井喷,袁志伟展示了全球智慧家庭用户的发展计划:中国三大运营商3年计划发展1000万用户,东南亚5家运营商计划发展300万用户,南太平洋国家8家运营商已经启动商用计划3年发展500万用户,欧洲德国计划3年发展智慧家庭用户200万户,中东计划3年发展500万智慧家庭用户。智慧家庭,华为正在下一盘大棋。华为一直致力制定全球统一的5 G通信标准以及物联网产业的行业标准,在与全球运营商合作推进物联网标准和智慧家庭的落地实践中,会进一步扩大合作厂商,采取积极的动作和全面的布局,推动智慧家庭业务在各主要运营商平台的落地,最终实现业务发展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话语权。
五、亟需培养商贸人才
目前我国只有15~20所学校有贸经专业,贸易教育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重外贸轻内贸、有外资无内资的院校较多。如果没有双向流通主体我们无法成为贸易强国。贸易教育的落后直接影响着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到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发挥。
我国贸易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特别是创新型、复合型贸易人才短缺,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贸易的转型与升级。阻碍了商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30多所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共同签署的《创新型贸易人才培养北京宣言》,似乎预示着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推进中,商贸人才的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应当学会把对国际经济体系中的权力和影响力的渴望和追求,翻译和转述成对美好愿景的期许和对责任的承诺。使中国在国际社会和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形象,从咄咄逼人的挑战者变成维护秩序的利益攸关者和塑造新秩序的战略合作者。”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教授张群群的表述道出了目前商贸业国际化的尴尬和解决方式。
我们看到了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代表的内贸企业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正成为辐射全世界的商贸圈。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问题和差距的存在,商贸流通业想要完成国际化的蜕变仍旧任重而路远。
参考文献
[1]赵凯;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2]王娟宁.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与策略的新动向和新特点[J].特区经济.2013年04期
[3]施立奎;夏夕美.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3年21期.
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研究 篇5
当前, 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我国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平衡对外贸易都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 种种结构性矛盾也很难再久拖不决, 经济增长动力已别无选择, 只能更多依赖国内、依赖消费。但是, 要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加快我国经济转型, 还面临许多深层障碍的困扰。在这种大格局下, 将目光转向金融、商贸等服务业, 寻求宏观经济层面新的解决方案, 应该是合理的选择之一。其中, 从商品流通领域入手, 能否解决或促进解决国民经济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呢?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思路。
商品流通存在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涉及的范围不仅限于批发、零售、物流业, 更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按照产品类别, 可分解为农产品流通、工业品生产资料流通和工业消费品流通。本报告所说的商贸流通服务业是指实体经济中商品交换活动所形成的相互关联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通服务业的总称。众所周知, 按照现行统计框架和口径, 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贸流通服务业是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行业。但公众不了解的是, 在现行国家统计口径之外, 第一、第二产业还存在众多生产企业、经济组织自行设置的同样专业化的采购、分销和物流机构, 拥有巨额的人财物资源, 究其社会分工的性质, 也应视为商贸流通服务业, 但目前还大都疏于识别、统计与核算, 并致使大量商品流通活动难以进入现行政策设计的视野。
商品流通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很难分开理解。因为, 在现实生活中, 商品不会自己“流通”, 总得需要某些人做这些事, 于是“做”商品流通这些事的人们, 便自然形成了“行业”。也正因为如此, 出于统计和管理的需要, 现实中常常把商品流通问题当做某种“行业”看待, 如“商贸流通服务业”, 并对应着一个主要的政府机构。但实质上, 商品流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国民经济全局性问题, 而并非只属于某些人和某个主管机构的“事”。可以说, 商贸流通服务业效能高低, 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商品流通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是否高效顺畅。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 商品流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绝不仅仅是国家商务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更与几乎所有政府机构都有关系。深化改革, 剔除不合理因素, 理顺管理机构, 降低流通成本, 提高流通效能是多年来改革与探索的重要目标。
我国商品流通已具有庞大规模。最新统计显示,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47.2万亿元。与此相对应,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4万亿元,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 全年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60万亿元, 在商品流通领域的从业人员达1.2亿人之多。这些数据还将以10%以上的年增长率不断刷新。探寻这些天文数字背后的含义和趋势, 从国民经济全局的战略高度审视理论、体制和政策, 提高效能, 降低成本, 促进商贸流通服务业健康发展和商品顺畅流通, 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供销流程, 增进城乡居民消费, 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也是本报告的主攻方向。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日益增强的新趋势
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是指商贸流通服务业支撑或改变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商品流通和居民生活原有状态的能力。或者表述为: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商品流通和居民生活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包括商贸流通服务业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 (又称“溢出效应”或“外部性”) 。直接影响力表现在对GDP的贡献额和贡献率、就业量和就业比重等等直接作用上;间接影响力表现在优化空间产业结构、优化时间经济流程间接作用上。这种影响能力或依赖程度的大小、强弱, 取决于相关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业政策和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企业状况等等。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具有多向性特征, 与国民经济整体的时间流程、空间结构、发展方式、城乡关系、扩大就业、增进消费、节能降耗等重大时代主题都有着十分紧密的逻辑关系。
本报告的前期成果曾运用菲德模型的分析框架, 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多向性影响力进行过初步分析。我们发现, 长期以来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评价不够完整准确, 主要表现是偏重于直接影响力 (因为比较直观) , 而低估了其间接影响力 (因为比较隐蔽) 。以前的研究和实践中注重测算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如增加值、直接就业、提供利税等等, 其间接贡献 (外溢效应) 却没有真实完整体现在统计数字之中, 从而大大低估了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和总体贡献。越来越明显的新趋势是, 包括商贸业在内的服务业正在各个国家后来居上、蓬勃发展, 不太直观的服务业正在改变世界, 也在改变原来“很表面、很直观、很物质”的传统农业和工业。所以, 大力发展包括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内的服务业, 将会得到更好、更有效率的现代农业和工业, 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总福利。这个研究思路和新的发现, 对重新认识现代服务业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一样,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在这个阶段, 商贸流通业影响力, 特别是间接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节约社会成本及吸收转移劳动力乘数效应等方面。
第一, 商贸流通服务业在现代经济系统中的传导作用。随着当前全球经济分工的逐步深入, 生产链的迂回程度逐渐加深, 产业链的信息传递效率变得更加重要。需求能否更好地引导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游产业环节的信息敏感度。专门从事交易活动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在识别和形成消费者偏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形成正确的价格信息、引导上游的投资与生产都具有关键的意义。只有流通业富有效率的运行, 才能使得终端消费市场的信息在产业链上得到有效的传递, 最终降低投资的盲目性和资源的错误配置, 减缓无效率产出带来的经济波动。因此, 在这个意义上, 流通产业的有效运行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与稳定的基础。
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商品流通通常会受两个规律支配。一是市场供需匹配的差距, 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消费的不一致, 以及产地和销地的差别, 就会出现商品流通;二是市场价格的差距, 只要存在着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价差, 就存在流通套利的空间, 就为从业者进行商品交换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条件。同理, 市场的活力取决于流通的数量和质量, 取决于流通的规模和结构, 取决于供求差异所带来的利润空间。商贸流通业在时间上具有减少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优化经济流程、降低交易成本的天然功能;在空间上具有克服商品和要素集散矛盾, 优化资源配置和优化产业结构, 扩大商品流通的范围和规模的天然功能。因此, 市场经济不论是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还是作为一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都是通过流通部门和流通环节实现的。没有交换、没有流通, 也就不存在着市场, 也就无所谓市场经济。
简而言之, 在市场经济中现代流通业具有天然带动和调整其他产业实现自我调整的能力。通过传导市场信号、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整合优化产业链, 现代流通业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影响力。目前,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到了相当程度, 绝大多数商品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 经济由生产约束型转变为市场约束型、由供给约束型转变为需求约束型。此时, 流通业就成为启动市场、满足需求、带动生产的重要枢纽,
第二, 商贸流通业还充当了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中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职能。就业是民生之本, 我国就业压力名列前茅。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 2011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6.9亿, 首次超过6.5亿农村人口。我国2012年预计城市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上年实际就业人数的两倍, 为2500万人, 这一数字比“十一五”期间多100多万人。201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80万人, 这个数字10年间增长了5倍。而按照就业促进计划, 我国到2015年要在城镇创造4500万人的就业机会, 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
在这种背景下, 商贸流通服务业将发挥更大作用。商贸流通业的劳动力份额居第三产业之首, 说明和其他产业相比, 有极大的就业吸纳空间。并且, 由于商贸流通业还拉动着相关产业生产的扩大, 引起相关产业大量的就业需求增加, 从而对整个就业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这种极大的就业吸收空间, 再加上较强的就业吸收能力, 将促使其他产业需要转移的劳动力顺利进入商贸流通业, 从而将直接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最新统计显示, 商贸流通服务业既是以往的就业主渠道, 也是最具后续潜质的主要就业领域。目前, 国内贸易行业从业人员超过9000万人 (按照国家统计局口径, 主要包含批发、零售和餐饮业从业人员) , 仅次于制造业。从增量看, 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中有40%被流通服务业吸纳, 仅餐饮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万个, 成为安置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和就业技能偏低等弱势群体就业的重要领域。此外, 物流业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 物流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可以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 商贸流通服务业实际直接就业人口已超过1.2亿人, 而由产业关联拉动的间接就业效应还没有计算在内。因此, 着力保护事关民生、就业容量巨大的大中小型商贸服务企业和个体户, 将极大缓解我国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第三,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促进消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能够直接实现即期消费, 创造未来消费, 开发潜在消费。商贸流通服务业可通过强大的服务功能, 营造、改善消费环境, 增加城乡居民的福利,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最终实现从货币名义收入到实际消费的转化, 达到促进、催化、开发消费的目的。而消费数量、质量、方式、结构、服务则是流通服务业时空效能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现。批发和零售业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过80%, 是满足消费的绝对主力。可以说, 社会各阶日常消费开支的每一分钱, 都是通过商贸业“花出去的”, 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关系最直接、最密切, 国家各项大政方针能否圆满有效落实, 最终还是要看商贸服务业这“最后一公里”的真功夫。在新时期, 建立竞争性、高效能、低成本、诚实可信、服务周到、便捷安全的商贸流通畅销体系是促进需求结构转型、扩大居民消费、满足消费意愿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政策选择。
消费者对商贸业是绝对的依赖关系。通常所说的“零售业要依赖顾客”、“消费者是上帝、是衣食父母”只是一个方面, 甚至只是表面现象。由于商贸业在分工社会的影响力, 致使顾客、居民消费者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都强烈依赖商贸业。这才是事情的本质。一些商业企业可以因为大环境恶化、经营不善或慢待顾客而垮台, 例如国际经济危机时刻, 但商贸业从来不会垮掉。各国的商业实践显示, 那些在经济困难时期因洗牌加剧而垮掉的商业企业, 特别是大型企业, 将为更多的有效率的企业腾出发展机会和空间, 从而实现商贸业的整体提升和更大跨越。
值得特别指出, 我国制造业的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 而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趋势也最为明显。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经济体制下“供给短缺”的制度性缺陷, 在改革开放之初便围绕着国家发展目标制定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非均衡产业发展战略。在发展战略的优先次序中, 流通产业的基础设施与功能受到了人为抑制, 这导致了进入21世纪以后即使制造业已经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声誉, 但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仍然难以摆脱长期形成的路径依赖。一方面, 制造业内部出现了重型化的趋势, 生产资料制造业的比重持续增加, 并呈现普遍的“重工业内循环”、“自我循环”现象, 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 国民经济基本的需求面长期被忽视, “流通能力供给不足”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障碍, 生活资料制造业比重也出现持续下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固然有很多, 但其中有一点至关重要, 即长期以来发展战略过分向重工业倾斜而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启示之一是:导致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发展失衡的根源并不是“生产的有效需求不足”, 而是“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换言之, 现行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流通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生产和消费体系的不匹配。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将极大改变上述状况。第一, 流通业影响力可以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在运行机制方面, 批发、零售部门可以在产前为制造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 从“以产定销”的模式向“以销定产”转变, 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益化生产, 并进而向精益化物流转变。首先是抑制生产商盲目扩张, 建立供求长期均衡机制;其次是保证产品适销对路, 满足市场有效需求;第三是减少产品积压, 实现产销环节之间的零库存衔接, 把精益化生产思路逐步融入到流通领域, 其中物流部门借助现代物联网的先进技术, 实时记载商品在空间物理上的流动轨迹, 把商品在交易过程、移动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反馈给生产过程。
产地和销地之间的流通业内部分工将为制造商提供商业信用, 扩大产品流通规模, 提升流通速度;远期期货市场通过标准化合约补偿现货市场实际价格风险, 熨平价格波动, 利于公正价格形成;专业化物流有助于减少制造商物流配送费用, 降低水泥、钢材等产品因物理属性而造成的高昂损耗, 扩大商品流通半径。另外, 通过建立健全流通环节的技术标准和质量建设, 可以严格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准入, 并对淘汰落后产能提供约束和支撑机制。流通业发展还会通过产业关联引致对水泥、钢材、玻璃等产品需求, 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
第二, 流通业影响力可以优化制造业区域分工。我国独特的区域资源分布使我国的内贸模式不同于传统小国, 区际间生产和流通存在较强的互补性。自从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以来, 产业结构布局有所改善, 但区域产业同构引发的资源低效重复配置仍很严重。从横向比较来看, 由于我国区际市场分割和封锁, 区域间贸易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国际贸易发展速度, 不仅东部地区, 大多数中西部省份都把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区域间贸易不仅未能充分发挥, 而且各地政府还出于地方利益, 人为干预区域间商品和要素流通, 破坏区际商品流通介入机会, 结果是各地并非基于区域要素禀赋而构建了自己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 只能凭借政府干预和贸易保护来取得市场份额, 产品难以在全国市场进行流通, 这在本质上仍然是自给自足、自我封闭、放大了的自然经济格局。
在国家提出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 区际商品流通是否顺畅, 直接关系到能否形成基于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的产业布局。而商贸流通业具有克服商品交换的空间矛盾的本质功能, 可以有效促成区域产业分工走向深化, 发达的区际商品流通还会使参与贸易的区域获取双边利益, 并通过规模经济获得大规模生产的好处。区际商品流通在使各区域形成基于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后, 主导产业反过来可以借助区际贸易服务全国和国际市场, 并带动区域内其它关联产业, 从而形成地区专业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发达的区际商品流通在空间上点、线、面的合理配置, 有助于改善区域内外的贸易条件, 刺激和带动农村消费, 增强区域商品市场的互补性和可转移性。
第三, 流通业影响力可以促使制造业节能降耗。流通业影响力对于制造业节能降耗的作用同样值得关注。从流通环节强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通过在商品上标注生产能耗和碳排放指标, 限制一些能耗和污染超标的工业品和消费品进入流通领域, 将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在商品生产的产中和产后环节, 减少零部件和产成品的物流成本开支, 将稀缺的资金用于产品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提升整个行业产品质量, 进而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高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约制造业巨额的流通费用。我国物流成本高企的主要问题不在批发、零售等商贸流通服务业, 而在于制造业, 突出表现在工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及其普遍“自办物流”的低效格局。在历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生产资料投资品销售总额中, 工业企业平均自采自销的比重高达70%;在社会总产品中, 工业生产资料占75%, 工业品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总值的90%, 工业产品的市场流通绝大部分是在工业企业之间直接进行的。工业企业自设的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机构导致游离于市场化交易之外的非社会化物流运作在全部物流活动中所占比例过高, 运输车辆“跑空率”居高不下、触目惊心, 浪费了大量能源和其他资源。这正是中国物流效率低下、流程恶化的原因所在, 也是潜力所在。根据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数据测算, 现代流通业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的物流供应链管理, 可以优化整合采购、库存、储运、销售、废旧物回收的流程, 把制造业现有物流成本降低50%左右。
第四, 流通业影响力可以提升制造业国际地位。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中国产品在行销全球的同时, 却始终未走出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隐痛。虽然通过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品, 可以获得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 但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分销渠道, 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实际利益甚少, 产品价值链和利润分配格局基本被跨国公司掌控。
第五, 流通业影响力可以强化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困扰我国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障碍。现行的制造业产业政策大多以扶持制造业自主创新为主, 忽视了制造业与流通业的互动发展, 因而出现了两种令人惋惜的现象:一种是产品技术领先, 但缺乏市场应用的基础, 以至于或者因为成本原因, 或者因为技术标准, 最终得不到商业化应用;另一种是耗费很大投入研发出的先进技术, 因为出身于科研院校, 而没有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 被束之高阁。
现代流通服务业具有深刻的生产性服务能力。许多流通企业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工艺复杂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及价值链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在产业链中, 流通企业通过收集、整理需求信息预测产品需求的动态变化, 不仅指导制造企业制定产品生产计划, 降低库存水平, 也和制造商一起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在流程上, 大型零售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指导制造商物流配送, 降低库存, 一些零售商还可以借助流通业内部专业化服务体系, 把批发商、第三方物流商纳入整个价值链创新活动中, 进行供应链流程再造。如浙江省批发专业市场依托专业产区, 成为需求信息的处理中心, 并传递给相应集群企业, 通过快捷制造等生产模式, 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市场需求, 使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同时拥有了销售与生产上的规模经济, 促进了产业集群的扩张和技术升级。
总之, 关注商贸流通服务影响力不断增强趋势, 特别是其间接影响力贡献增强的趋势, 具有极强的政策含义和战略性启示。以往只是看到了商贸流通领域充分竞争的一面, 片面强调其市场性, 而忽视了其间接影响力公益性贡献的另一面, 因而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多有亏欠”。为使这种功能得到可持续发挥, 应当合乎逻辑地将充分发挥其间接影响力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畴, 以使得这种外溢效应得到适当、合理的补偿, 使得这种服务能够延绵不断地为社会造福 (举一反三, 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对各种服务业领域都具有普遍意义) 。
二、新世纪“经济节奏较量加剧”的新趋势
古往今来, 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 都在有意无意地探索和寻求这样一种状态, 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出。从经济运行、经济循环和经济流程角度观察, 这种状态具体表现为, 人类总是努力趋向于使运行流程包含的所有环节、所有领域, 都能处在“既不断档又不积压”的动态均衡点上。在这种场合, 每个环节和领域的各种资源都将既无多余闲置、又无缺失中断, 经济运动处在最佳均衡点上。寻求并保持每个环节和领域中客观存在的这个均衡点, 是人类智慧的最佳体现和最高境界。这是一个随时需要动态协调、互动的过程, 在现实中只是一种无法穷尽、永无止境的趋势, 好像数学中的求极限。当每个环节或领域都趋近于各自的最佳点时, 意味着人类资源和财富趋近于得到了最大限度、最有效率的充分利用, 人类便获得相对最大利益;反之, 当每个环节或领域都远离于各自的最佳点时, 则意味着人类资源和财富趋近于最小限度、最无效率的利用, 人类便遭受相对最大损失。
经济发展史显示, 分工导致了效率的提高, 但分工不断细化加深了社会化生产、特别是社会化现代大生产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极大增加了不同生产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 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联系、协调方面的困难, 即增加了各个环节和领域寻求最佳点的困难, 远离最佳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例如, 搜寻、信用、谈判、购买和销售上的困难等等, 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 耗费了大量时间, 造成形式多样的耽搁迟滞或断档脱销, 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低效率。这种日益脆弱的关系, 时时刻刻成为各种“耽搁迟滞或断档脱销”的缘由。其中, 断档脱销是耽搁迟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本质和结果都是高成本、低效率。值得注意的是, 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在更多的场合是共生并存、互为因果的。落后的流程由于动态化过程中的衔接障碍, 流程中的信息不全不准不及时, 常常表现为巨额库存伴随着严重脱销;先进的流程则由于动态化、精确化衔接水平较高, 可以极少的库存支持源源不断、衔接紧密的商品流。
流通过程之所以有存在的理由, 并不在于这一过程能够增加物质产品、物质财富的数量, 那是生产过程的功能。流通过程之所以不可避免、之所以重要、之所以不可替代, 就是因为它必须弥合化解上述社会和产业分工导致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时空矛盾好低效状态。考察生产的效能, 是看其以尽可能最低的资源、人力耗费 (生产成本) , 提供出物美价廉、满足消费的有效产品;考察流通的效能则要看其以尽可能最低的资源、人力耗费 (流通成本) , 以最短的时间将产品送入消费领域或再生产领域。因此, 减少耽搁迟滞或断档脱销是对流通效能的天然的本质要求。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尽可能减少一切耽搁迟滞或断档脱销, 使尽可能多的稀缺资源处于实际发挥作用的最佳状态 (最佳点) , 从而减少直至消灭处于实际上的闲置状态, 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懈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时下将产供销诸多环节整合为平滑顺畅的一体化供应链理论, 其实并不神秘莫测, 只不过是流通本质在新时期、新时代的实现形式。
上述经济理念可引申出动态化的“新财富观”。按照这种新财富观, 就不仅要看我国每年生产了多少物质产品, 更要看这些已经被生产出来的产品中有多少是真正处于实际发挥效能的状态, 即看“有效产品率”的高低。社会财富存量既定以后, 货畅其流, 消灭耽搁迟滞、库存积压和断档脱销, 努力使所有经济环节和领域趋近于“流畅平滑”、最为经济合理的有效状态, 就是社会财富实际效用和总福利的真实增长, 就意味着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和人民生活得到实惠;反之, 则是社会财富实际效用和总福利的虚假增长。假如缺乏动态化的、关注存量效能的“新财富观”, 践行科学发展观就仍然会在有意无意之间被打折扣。
值得指出的是, 随着分工的深化和产品流程的延长, 产品生产状态占用的时间在整个时间流程中的比重, 已经平均下降至10%, 其余90%处于流通状态。因此, 缩短流通时间、加快经济节奏、消灭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 已成为新时期提高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战略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缘由, 致使当今世界无论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在向这一脆弱的动态过程“输入智慧”, 向这个“难以廓清边界”的独特产业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专门人才, 都在绞尽脑汁寻求那个“最佳均衡点”, 挖掘着没有止境的流通效能。而经济学的结论却是如此简单:在分工加深的场合, 不经过流通过程, 社会财富只不过是观念的、想象中的存在, 并不会带来任何效用和效益。
在人们熟知的世界500强的沃尔玛公司, 凭借先进的信息、补货系统, 可将一件商品从出厂到摆上货架的时间平均控制在5-7天, 而一般公司需要30天。这就是沃尔玛领先于所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 它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 尽可能消灭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 使自己最趋近于经济学上所说的“最佳点”。其真谛并不高深莫测, 但刚好抓住了流通的本质, 深得商业经营的要领。
“9.11”事件之前美国曾有过近10年的经济繁荣, 同其经济节奏的加快和流通效能的提高密切相关。凭借率先崛起的互联网技术优势, 美国的库存控制和资本周转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的时间与次数大为减少。经济分析家认为, “美国企业界在控制商品库存量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已经大大有助于减少经济起伏不定的现象”;“更充分地利用技术, 更好地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 已经使许多公司能够避免库存失当和剧烈波动”;“美国英特尔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强生公司和波音公司等纷纷发现, 减少商品库存量是今天迅速变化的经济中一项可行的战略。各公司希望从这种做法中得到新的竞争优势”。美国奥本大学教授保罗.斯瓦米达斯的调查报告显示, 美国71%的制造商利用这一可行的战略, 已经使商品库存时间从1990年的2个月、1993年的1.5个月明显下降到1997年的1.2个月。而汽车、电子产品和零售企业的周转时间已经从1987年的27天, 缩短为1998年的12天。
与上述趋势变化相对应, 1990年-1998年, 美国、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3-1.5%。非制造业 (含批发和零售业) 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的1.14-1.29%。这个指标表示, 由于经济运行的节奏加快, 同量流动资本处于沉淀状态的份额极小, 周转速度普遍较快。这种趋势至今还在持续。种种迹象显示, 依靠互联网技术, 更加注重从流通效能、从经济节奏和迟滞与耽搁之中挖掘竞争优势和开发利润源泉, 已经成为新世纪的突出特点。
流通效能高低或耽搁和迟滞程度的评价标准多种多样, 且可互相印证。主要包括:流动资本年周转次数或周转一次所经历的时间 (天数) ;库存率即库存总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流通费用率即流通费用总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 (含物流费用) ;员工人均销售额;营业场所单位面积销售额;利润率;固定资本折旧率;等等。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具体内容, 分析评价的指标可以有更多的细化和变换。
寻求解决方案, 修复加速复杂化的经济体系, 是流通创新的真正由来, 也是发达国家对流通创新备加珍视、不断努力探索的原因。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既是产生于此, 也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 科学技术、人类智慧和市场体制等等发展到今天, 已经具备了“将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消灭为零”的技术条件, 用时间消灭空间、将空间距离极大缩短, 从而实现零距离、零时间的“零时空”已经成为可能。19世纪“用时间消灭空间” (马克思语) 与21世纪的电子商务是改变人们经济思维的“两张牌”的融合。新世纪新主题是“经济节奏的较量”, 是经济社会在总体上向加快节奏、减少耽搁迟滞的流通领域“投钱和找钱”、“投小钱、找大钱”。可见, 在信息化时代对流通本质进行重新审视, 具有很强的战略含义。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 储备信息正在取代储备商品, 能力储备正在取代实物储备, 高昂储备成本有望快速消失。
相比之下, 中国的问题有些尴尬。至今尚未完全意识到21世纪这一全新的重大主题, 在体制、政策、机构、技术和企业这五大层面上, 有意无意“增加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的现象随处可见, 对流通效能高低和经济节奏快慢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换句话说, 在即将尖锐化的“减少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的节奏较量”面前, 中国似乎还缺乏准备, 在体制和政策上还在有意无意地漠视这一经济节奏较量、流通效能竞争的时代潮流, 还在时时“增加耽搁迟滞”、处处“制造断档脱销”, 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伤害。
马克思所说的“用时间消灭空间”, 当代经济学所说的降低交易成本, 这些理论都很重要, 都是进一步探讨促进流通效能的本质, 减少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的两把钥匙。而目前人们关注的一切相关问题, 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诸如提高竞争力, 理顺流程、降低成本和交易费用, 减少库存、加快周转、增加利润, 适销对路、大进大出、快进快出, 重建诚信, 发展物流配送, 推行电子商务等等, 都无一例外地与流通效能的本质要求有关, 并受其支配。而认真去搜寻和研究这些表现、证据、指标和原因, 是中国推进流通现代化的起点, 而要作好这篇日益紧迫的大文章, 迫切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急起直追, 付出多方面的艰苦努力。
三、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呈井喷式发展的新趋势
有权威报告称, 目前20国集团 (G20) 的网络经济规模到2016年将达到4.2万亿美元, 比2010年几乎翻一番。到2016年全球几乎一半人口将成为网民, 从19亿人增加到30亿人。仅中国一国就将有8亿用户, 相当于法国、德国、印度、日本、英国和美国网络用户的总和。在世界经济不稳定时期, 互联网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源头。2010年20国集团国家的网络经济规模占其GDP的4.1%, 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指标甚至达到8%。对于企业来说, 互联网的重要性逐年增长。网上销售2016年将占英国零售额的20%以上, 在其他发达国家占8%—12%。现在许多人更愿意通过互联网购物, 因为方便而实惠。根据英国kelkoo公司的统计, 2011年欧洲人20%的圣诞节开支是在网上完成的, 其中还不包括那些先在网上研究商品的价格和特性然后去商店里购买的支出。波士顿咨询集团的统计表明, 2010年20国集团国家的网上购物额超过1.3万亿美元。企业应当尽快适应这一将给它们带来高速增长机会的新现实。
从这份最新报告中可以看出, 互联网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呈井喷新趋势, 深刻而迅速地改变着商贸流通业的整体面貌, 以往被简单定义为低技术含量、高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 正在向高技术含量和高资本投入的现代服务业转变。高端技术和专业管理人才奇缺, 已经成为商贸流通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最大瓶颈。与此同时,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网上购物与物流配送之间的矛盾迅速尖锐化。“轻点鼠标”过后, 常常遭遇信息泄露、网络诈骗、诚信缺失和快递延误。
2010年, 我国网民达到4.57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34.3%;网购交易总额超过5000亿元,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5%人民币;网络购物用户1.61亿, 年增48.6%。我国网络零售业务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有关机构的数据显示, 2011年网购市场交易规模延续2010年高速增长态势, 交易规模近8000亿元。艾瑞指出, 2011年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较2010年增长67.8%, 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 预计2012年这一比重将突破5%。而国家商务部此前在“十二五”规划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 到2015年我国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以上。
从趋势看, 互联网在我国消费者社会的出现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长期失衡的经济而言, 消费者社会是一个关键的结构性因素, 是不可或缺的。随着互联网而来的, 是国民对支出习惯的改变, 品位和品牌意识增强, 这些是任何一种消费者文化必不可少的特征。我国网民上网活动大大增加将为实施各项促消费政策提供便利。
目前,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将网络和计算机应用于商业的代表。电子商务对降低市场交易费用, 提高信息聚集和销售便利程度的主要表现:一是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有利于降低厂商和消费者的搜寻成本, 即电子商务交易的单位成本小于传统交易方式。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下厂商和消费者采取双向互动, 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低成本进行广告宣传, 消费者也可具体方便的搜寻浏览信息。据统计, 网页广告费用仅占传统媒介的3%, 《财富》上500家大企业电话帐单中41%用于传真, 而网络传真技术目前正处于免费或象征交费阶段。
二是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有利于降低厂商与消费者谈判成本和实施成本。厂商谈判成本受运输、通讯引起空间成本影响, 互联网技术大大减少了空间成本, 而实施成本受因交易无法同时发生而产生了储管成本影响。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下, 互联网创造的电脑空间超越空间制约, 可以用极快的速度实现电子式的商品交易, 完全可能实现“零库存” (Just-in-time) 。在最需要的时刻把最需要的信息、商品精准化地送到最需要的地点。厂商可以无店面无货架无库存, 厂商供给直接反映消费者需求的“无库存”生产, 节约了储运管理成本, 剔除一切浪费与闲置。
电子商务与批发零售物流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信息基本设施发展使得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延伸到单个消费者,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交互沟通成为可能。为节省中间成本, 获取更大竞争优势, 制造企业利用信息绕过传统价值链中的中间机构直接向消费者销售, 传统的中间商业机构将面临信息能直达消费者进行直接交易所带来的威胁。目前关键问题是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的直接交换可能性给传统中间商业机构留下多大存在空间, 即通过互联网的直接交易成本费用小于依赖于中间商间接交易成本费用。如果结论成立, 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必然导致中间商消亡;如果结论不成立或者部分不成立, 那么中间商就有其存在必要和依据, 还可以发挥其传统功能, 或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提高其功能和效率, 起到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的作用。
现实情况是, 信息技术的发展既提高了中间商的效率, 同时也派生了许多新的中间商, 而并非阻碍中间商的发展。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生产者与消费者将选择费用低的直接交易, 中间商的参与由于会增加交易费用而将在竞争市场中消失。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 交易是千差万别的, 而且交易费用也不可能都降至同一水平, 因此信息化后对中间商带来的影响是复杂的。
信息的高效率交换功能导致产生一种新型中间商—————电子中间商。它由服务器、工作站和各种网络设备作为其技术支持。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因特网上的信息呈爆炸性的增长趋势。无论是生产者, 还是消费者, 他们所需的信息和不需要的信息充斥并分散在网上的各个角落, 而电子中间商通过对一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在丰富的信息资源基础上提供更深入的信息服务, 实现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交易的中间商功能。另外, 信息还可对传统营销渠道结构进行改进, 提高其营销效率, 降低费用, 如美国最大零售商沃沃尔玛利用信息技术直接与生产厂家建立直接网络联系, 降低两者之间的交易成本费用, 同时实行零库存管理, 压缩库存成本, 并通过降低价格与消费者分享超额利润。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传统中间商可以利用网络拓展其经营范围、扩大规模, 获取知识, 降低经营风险并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新趋势层出不穷。在互联网基础上, 引入传感技术形成智能化的物联网将会是下一阶段改变商贸流通业面貌的新推动力。物联网 (The Inter?鄄net of Things) 是指将物体通过传感设备、通信手段实现全面互联的网络, 包括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 也包括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物联网是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最新产物, 可实现智能化的实时管理和控制, 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 已成为国际新一轮信息技术竞争的关键点和制高点。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引发新一轮信息产业浪潮的核心领域, 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纷纷开展物联网领域的规划布局。通过RFID技术在多式联运、大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应用, 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的全流程管理;开发面向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开发适用于各种物流环境的特种电子标签、物流装备、读写器、中间件、管理系统等产品。据此推测, 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将彻底改变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传统格局, 引发难以想象的巨大变革, 并迅速改变原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四、商品生产采购销售与提供服务相互融合的新趋势
商品生产采购销售与提供服务相互融合的新趋势正在创新商业模式。家用电器、家装家具量身定制型的生产和销售, 私人轿车、个人电子产品等一次性商品购买, 带来后续消费服务的全程购买。这些都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 伴随着产业结构变革和消费升级的步伐, 生产消费价值链逐渐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归结起来,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的服务化。或者说是制造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 如设计、物流、仓储和市场营销等工业内部生产环节的外包。一系列相互独立的生产与流通链结, 传统的制造部分在价值链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一部分经济学家早期也称之为“新工业化”。二是传统服务的产业化。零售、餐饮等社会服务业在市场竞争和劳动力成本等的压力下逐步走向产业化发展, 这是美国在“后工业社会”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标准化、连锁经营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传统服务业的产业化过程。它改变了传统批发、零售、餐饮业单一、分散经营的模式, 模仿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流水作业, 实现了传统行业的现代化。三是新兴服务业迅速增长。信息、金融、教育、旅游等行业的需求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体现了社会的富裕程度和文明程度。特别是金融与商贸业的融合发展, 仓单质押、融资担保等等大大增强了商贸企业的融资能力, 加快了资本周转速度, 推动了流通创新。
五、供应链向金融与商贸融合主导型转变的新趋势
供应链管理其实一种智慧。国家标准概念:《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称, 供应链 (Supply Chain) 是指生产和流通过程中, 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 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从大而全、小而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竞争到大范围分工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竞争, 核心是链主及其掌控能力的竞争。
依靠协同合作的智慧才能降低天然损失。从发展趋势看, 产业分工、区域分工将越来越精细, 经济活动范围越来越广阔, 从生产到消费 (用户) 产供销储运的流程越来越延长, 纵横交错链条式的网络越来越复杂, 由此产生的经济转换和衔接节点越来越多,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相互关联度越来越高, 例如通常所说的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区域经济圈等等。在这种场合, 经济整体也将越来越显示出其脆弱的另一面, 即, 由于经济利益和经济行为缺乏协同、链条衔接不当而造成的“天然损失”会越来越多, 而仅仅简单地分别、各自为政地改进产供销储运关系入手, 已经力不从心。于是, 便有了专注于、致力于协同合作、消灭这种“天然损失”的供应链管理。它以强调协同合作系统化、精确化、前瞻性为主要特征。体现了协同合作“本能的智慧”, 是人类需要协同合作的“智慧的本能”。
如前所述, 供应链管理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财富观, 即它不仅关心投入产出的利益比较, 更关心最大限度减少全社会产品 (甚至包括废旧物) 的闲置和浪费, 通过优化流程、消灭库存积压和断档脱销, 使已经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都最大限度地处于实际发挥效能的状态。这就要求高度的协同配合, 要求在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中实现所有的企业、所有的流程全程平滑流畅和节点转换无缝隙、无障碍, 其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环节的效率改进都应有助于其他企业、其他环节的改进, 都不可“以邻为壑、转嫁损失”, 不可以损害、降低其他环节的效率为代价, 从而实现供应链总体改进和整体最优。倘若没有协同合作、整体最优, 各自为政的十笔“精明小帐”凑在一起, 完全可能是一笔“大糊涂帐”, 即整体无效率。
任何有效率的物流体系或供应链体系都是这种协同合作思想、理念和智慧的外在表现, 任何无效率或低效率的物流体系或供应链体系, 则都是没有很好体现、甚至违背协同合作思想、理念或智慧的结果。在供应链全流程中使每一个节点都动态地实现“既不多、也不少、刚刚好”, 是很高的境界。改进流程集中了人类古往今来的巨大智慧。这种智慧给中国理清思路、深化改革、自主创新、消灭愚蠢, 构建高效率、快节奏、精确化、低成本现代经济体系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间。
大型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天然属于供应链的“链主”。供应链两大类型, 各有存在缘由和发展空间, 在理论上和一般发展进程中不存在谁吃掉谁。历史上关于“产销合一”、“产销分离”谁更优越的争论, 后不了了之。在我国, 供应链模式有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制造商主导型, 也有以浙江物产集团为代表的销售商主导型。总体而言, 大销售商已越加占据供应链的中心地位, 产供销和金融呈现出了紧密型供应链战略联盟。目前, 类似于浙江物产集团、销售额上千亿元的批发商在我国工业品生产资料流通中有6家, 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6家。而金融业加盟, 将使商贸业如虎添翼, 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将更容易得到金融支持, 实现流通创新, 并有希望成长为类似于日本商社的综合经济体, 逐步形成金融与商贸联合主导的供应链。
实行供应链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大型流通企业的影响力。以最具影响力的浙江物产集团为代表的经济现象显示, 中国流通创新和供应链管理影响力还多少带有原始积累、学习型、模仿式、低端化特征, 这种拼规模数量, 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的模式需要与时俱进、跨越式发展, 积极介入产业升级, 寻求拼技术、内含化、研发创新、自主品牌、增加先期投入, 进入高门槛、高附加值、高利润的新阶段。
大企业占用更多的稀缺资源、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就理应更多承担社会责任。大企业主导的宽大型供应链不止是自身利益和自我发展。实行供应链管理创新, 发挥引领社会化双优功能 (主导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流程) 是更高层次的追求, 要有所作为, 并从中强化自己的链主地位, 获取长远的战略利益。
新趋势是, 在新财富观指导下, 历来比较重视周转速度和流通成本的商贸流通服务业, 包括现代批发业、零售业和物流业要发挥市场中介的影响力, 正在积极主动介入工业和工业品流程的优化整合, 推动实行“三个改变”。一是改变工业品流通渠道行政化, 商业资源重复建设, 信息传递受阻, 货不对路, 产、供、销脱节, 脱销积压并存, 成本高昂, 效率低下的局面;二是改变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条块分割、纵向管理的工业经济体制, 把制造业从一个个非市场化的封闭型车间孤岛中释放出来, 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三是改变我国工业企业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无渠道、无品牌、无订单、无技术, 处处受制于人、勉强微利经营甚至亏损经营的状况。
与此同时, 供应链管理模式也在推动非主流工业经济流程的优化。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要关注非主流工业经济的流程优化, 以批发商的培育为重点, 规范、发展、改造、提升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目前, 中小私营企业、产业集群和商品 (批发) 交易市场三位一体, 已经形成我国主流视野之外强大的第二经济, 在活跃地方经济、繁荣商品市场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甚至发展成地方工业经济的支柱和特色产业, 其中江浙一带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最为引人瞩目。在持续关注并研究这一经济现象的基础上, 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讲求动态化, 机制活、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以及它对国民经济流程优化的促进作用。
大销售商与金融联合主导的供应链, 要实现社会化双优, 必须首先使自己最优。实行供应链管理创新, 运用ERP, 信息为本, 实现自身供应链全流程双优掌控, 使自己成为社会化双优的基因和酵母。而供应链优化的前提是利益关系的优化。供应链有效率, 但也有风险、很脆弱。脆弱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不可预知、不可控外部的因素随时可能把它折断。例如, 政策剧变、突发事件等等。2002年9月27日-10月9日, 美国发生了罕见的码头工人封港事件, 迅速殃及到全球大部分经济体, 致使经济严重瘫痪, 陷入巨大混乱。事件充分展示了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美国经济的一个“精美”的薄弱环节, 即全球供应链是何等的脆弱。于是,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政府如何加强对港口、货站等维系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物流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弥补“零库存”生产、贸易方式的局限性, 已成为紧迫的全新课题。
内部利益纠纷、决策失误也会轻易将供应链损毁。以“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市场化的公平原则, 推动流程中相关各方, 特别是零售商和供应商、工业企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企业结成“利益共赢体”, 改变目前因为利益冲突而轻易损毁流程的状况。具体而言, 就是促进流程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包括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等的利益关系趋向公平、公正、合理、稳定, 使原有的松散型、节点状资源, 以共同受益为主线优化整合成平滑的链式资源。
实行供应链管理创新的趋势是实现利益链全程优化。与上游和下移企业要利益共享, 规避多边结算风险要夯实供应链中的利益链, 运用订单机制作利器, 构建以核心伙伴企业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掌控上游企业的要害是打破它自产自销自购自储, 推动它分工深化、服务外包、失去独立性、增强其外部依赖性。这比并购它更有效、风险更低。要全面提高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和供应链应急处置修复能力, 供应链管理要防止出现新的大而全、小而全, 链主尤其要防止风险集中化。
鉴于品牌培育、分销渠道、供应链之间的天然渊源, 新趋势是注重对全国性品牌和区域品牌供应商的管理;是从简单、短期的价差利润转为长期伙伴供应链利润。同时, 是以强化所有时点上的库存控制为着力点实现供应链全流程的精确化、优质化, 是以竞争力系数和相对指标为主导, 率先实现大型流通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新时期大型流通企业和金融融合发展的战略要点是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培育、掌控上游制造商, 增强融资和资本运作能力, 促使市场成交额向现代大批发商集中, 从外延数量扩张阶段转向内涵化、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六、商品流通成本绝对上升和相对上升的新趋势
流通成本是指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称、总和。主要包括商流费用、物流费用、信息流费用、资金流费用。这些都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结构分析。例如物流费用又大体包括运输、仓储和管理费用。我国流通成本问题十分复杂, 主要原因是原有的计划经济生产型主导的统计核算系统多有缺失和遗漏, 很难对实际发生的流通成本完整准确地剥离识别。从体制和政策视角看, 流通成本还可以划分为经济性成本与体制性成本。前者属于流通领域正常经营活动中所必然发生的成本, 属于不可避免、需要补偿的合理成本;后者则是由于管理体制和政策缺陷引发的不合理成本。前者是设法降低的问题, 后者是坚决剔除的问题。
与前述的产品生产—流通时间结构相对应, 产品的生产—流通成本结构也在发生趋势性新变化。主要表现, 一是低附加值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下降, 流通成本绝对上升。即在产品最终销售价格中, 流通成本绝对超过生产成本, 例如煤炭产区的坑口煤成本已经低于后续的运输成本, 大品类蔬菜生产成本低于运输成本等。二是高附加值商品生产成本相对下降, 流通成本相对上升。即这类产品流通成本虽然没有绝对超过生产成本, 但在最终销售价格中的比重, 却是上升的。三是在流通成本中, 商流成本所占比重下降, 物流成本比重上升。四是在物流成本中, 仓储和管理成本所占比重下降, 运输成本比重上升。
如前所述, “加快经济节奏, 提高流通效能, 降低流通成本的国际较量”, 正在成为新世纪最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和新主题。从全球看, “成本挤压”的重点, 正在从余地越来越有限的工农业生产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这种局面使原来理解的工农业产品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发生了急剧的结构性变化, 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已经被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所取代, 并导致流通成本在单位产品最终销售价格中所占比重, 已平均达到50%-70%甚至更高, 从而成为扩大内需、增进消费的新障碍。
附加值较低的农产品成本变动趋势最为明显。然而以往的生活常识和观念还没有跟上这种变化, 依旧认为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都是多余的、可有可无的。特别是在菜农、菜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博弈中, 通常所说的“两头叫、中间笑”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因此, 对农产品流通成本真相需要再认识。
产地的农产品—食品不会自己跑到城里来, 这件事总要有人来做。中间商贩或商贸企业做这些事, 都要支付必要的先期投入、经营成本和人工生活成本。新情况是, 第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出于比较利益的竞争, 原城市周边早已不再种植农产品和蔬菜, 而是见缝插针“种满了房子”, 城市蔬菜自给率几乎为零, 本地蔬菜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早已形同虚设。第二, 区域分工深化也在竞争中将农业种养殖业推向了比较利益相对较低的专业分工区域, 例如山东寿光, 河北省张家口以及远离城市周边的其他区域。而组织化极低的散户菜农和大大小小的专业合作社, 也只是随波逐流、被动跟进。
随着这些新变化, 第一, 蔬菜、水果等农产品 (广义而言还包括肉禽蛋) 远距离、长途跨区域运输的比重大为增加, 并伴以基础能源消耗难以遏制地成倍增长;第二,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 城里房地产价格、租金上涨, 农产品采购、存储、销售的经营成本、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也随之大幅度上升。归结起来, 也就是在同等条件下, 农产品生产之外的流通成本所消耗的能源、人力物力财力都大幅增加了, 经商门槛自然大为提高。特别是菜商 (大多也是分离出来的农民) 已经沦为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挤压的弱势群体。不利于商人的社会舆论甚嚣尘上, 但舆论并不符合事情的真相。
目前总的情况是, 农产品蔬菜价格总会有一时的短期波动, 而经营蔬菜的批发商、批发市场和“农超对接”中包含的经营成本、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却是刚性的, 不但难以降下来, 还将继续上涨。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农民“卖难”与市民“买贵”并存, 产地菜价大跌, 而销地依然价格坚挺的重要原因。
中国城乡差距的拉大, 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并日益突出地殃及到了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这就是, 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的比例关系发生了颠倒, 流通成本高于生产成本的情况将会长期存在。城里人要享用农产品和食品, 就必须为此支付更多的费用。市民们的抱怨可以理解, 但无助于解决这个难题。
不合理的情况和原因另有所在。实地调查显示, 高昂的路桥费、虚假的绿色通道从中盘剥, 吞噬了从地头到餐桌的巨额中间费用。据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商业联合会的长期调研, 公路乱收费吞噬了70%的好处, 罚款-超载-再罚款-再超载的恶性循环也由此而来。多年来构筑的高速公路已经陷入一种可笑的悖论:用户对高速公路付费, 本应享用高速快捷的服务, 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林林总总的收费站点, 造成了巨大的延迟耽搁, 用户被迫付费得到的却是严重拥堵的慢速公路和恶劣服务带来的巨大运输损失。这样的伪高速路不仅没有资格收费, 而且理应向用户支付赔偿费用才符合道理。深化体制改革, 彻底剔除流通过程中的体制性成本理应是今后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要像重视降低生产成本一样, 从战略高度重视降低流通成本。在我国, 历来高度重视工农业生产, 投入十分慷慨。“生产的钱舍得花, 而流通的钱舍不得花”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似乎认定, 任何流通成本似乎都是多余的, 只要把流通环节“消灭掉”, 流通成本就可以“轻易消失”。这是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在成本问题上的极大误解。对社会必要的流通费用问题从来没有受到过同等重视和对待, 导致产品的储运购销资金和基础设施投入也是多有欠缺。而在生产和流通日益融合, 市场信息、流通渠道、流通成本等越加成为要害和瓶颈的场合, 产品的整体效能和供求平衡、市场稳定, 已经越来越取决于流通的状况。对流通成本要作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 多年来, 许多看上去是生产的问题, 实际上都是流通不畅、信息不通所致。因此, 稳市场、保流通要与保生产并重。
流通成本上升, 表明实体经济中综合成本的基本结构发生了趋势性变化, 值得进一步研究。总体而言, 商品实体的空间转移 (储运等) 难成虚拟, 流通电子化降低商流成本的能力, 远远大于降低物流成本的能力, 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减排成本刚性上升势头难以扭转;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生产的相对成本趋低, 但流通的相对成本趋高, 生产时间较短, 但流通时间很长。因此, 发展现代流通业, 缩短流通耗时, 降低流通成本, 不仅关系到流通业本身的转型、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 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而深化体制改革, 彻底铲除流通过程中的体制性成本理应是今后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新主张: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中长期战略要点
目前, 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正在从外延快速扩张转变为内含化平稳发展阶段, 为全方位充分发挥其影响力, 着力解决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本报告从商品流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视角, 提出以下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长远的若干前瞻性的战略要点。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深度参与“转方式、调结构”战略
1. 转变发展方式的要害是率先转变调整结构的方式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和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中指出, 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深化改革开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应当说, 在“十二五”期间, 作为主线的“转方式”要“取得实质性进展”, 作为主攻方向的“调结构”要“取得重大进展”, 任务极为艰巨。因为“转方式”和“调结构”紧密相关、一脉相承, 都是由来已久、长期累积的“老大难”、“硬骨头”, 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要求极高。其中, “调结构”的方式本是大有讲究的要害问题, 却常被忽视。以往“转方式”收效不大, 根本原因就在于“调结构”的方式转变迟缓。
长期以来, 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制造业落后产品、产能严重过剩, 重复建设屡禁不止, 反弹回潮近成常态, 落后产能淘汰不力, 更缺少长效退出机制;二是制造业“大”而不“强”, 升级困难, 在国际分工中, 被长期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 而在自主研发、高端技术专利、标准制定和自主品牌、自主销售渠道等高附加值环节都十分薄弱, 几乎没有比较优势;三是区域产业结构严重趋同, 区域间依存度下降, 贸易壁垒阻碍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各地方均一窝蜂把传统或热门制造业作为带动区域增长的主导产业, 并人为设置行政障碍, 收取各种费用, 增加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的成本。而制造业的区域分工深化进程受阻, 削弱了制造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使得整个国民经济极难摆脱低效率、高成本和高能耗的长期困扰。
在我国, 历来是保增长不易、调结构更难。说到底是外延式增长惯性冲动的体制、机制问题。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失调的关键不在于增量调整, 而在于存量优化。从存量结构上看, 主要着力点不在第一、第三产业, 而在第二产业。产业存量结构调整优化的思路不应再是仅仅着眼于对新增产能的优化升级, 重点应该放在消化存量结构、解决长期累积下来的经济存量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上。目前, 试图依靠发展新兴产业来“调结构”, 仍属于“增量解决”的老办法, 时间长、见效慢、等不起。况且, 体制机制病灶不除, 新兴产业注定沿袭旧道、增添新乱。若要在短期内取得实效, 必须有解决存量难题的新思路。
以往的宏观政策实施效果表明, 总量管理是政府的强项、市场的弱项, 而结构调整是市场的强项、政府的弱项。追溯我国经济、产业结构扭曲的原因, 根子就在于政府包办、过度干预市场。在从排斥市场的体制向依靠市场的体制转变过程中, 我国同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服务业和市场体系这一传导产业、传导机制的“底盘缺失”, 而又常被忽视。在这种场合, 习惯采取“限时限刻”、“一刀切”式的简单生硬的办法直接调整产业结构, 具体表现是凭借政府部门层层开会、发布红头文件、下达紧急通知, 运用行政手段、行政命令, 用“硬调节”的办法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硬效果”, 而不顾及市场软实力、软调节的长期效应。长此以往, 不仅会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越来越“看不见”了, 更会使政府这只“闲不住的手”越来越“闲不住”。而面对日益复杂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我国一轮又一轮由政府行政干预为主导, 指望以每年有限的增量来调整产业结构中巨大的“问题存量”, 越来越难以奏效。
问题已越来越清楚,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众多目标和任务, 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必须率先转变结构调整的方式这个绕不过去的要害问题上。因此, 必须将这一点再明确一些、再突出强调一些。换句话说, “十二五”期间, 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改革和转变结构调整的方式。倘若“调结构”的方式、特别是实体经济中制造业“调结构”的方式不能率先改革, 那么转变发展方式的诸多目标就有可能再度落空。
2. 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方式必须基本实现从行政化到市场化的重大转变
改革、转变巨额存量结构的调整方式, 具有充分、可靠的客观基础。参数调节、价格机制以及金融、商贸等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变动历来具有长效动态化的积极影响力, 并表现在优化空间产业结构、优化时间经济流程、增进居民消费、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等诸多方面。基本的政策思路建议是:新时期, 要加快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特别是要素市场体系) 的进程, 将中央一再强调的“资源配置要建立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到实处, 把产业结构的市场调节落到实处。为此, 我国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结构存量调整的方式, 要基本实现从行政化到市场化的转变, 要强化金融、商贸等服务业的传导、中介功能, 创建有利于推进服务业深度参与结构存量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体制政策环境。
第一, 结构调整的方式要从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十二五”期间, 必须下大决心彻底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至今的纵向化、条块分割、九龙治水的行政管理体制, 着力解决政企不分、行政垄断、地区保护等顽症, 弱化政府部门对结构性问题、产业政策问题的直接行政干预、行政命令、行政包办。要改变“保姆心态”和包办式思维惯性, 切实从行政命令调节转变为市场信号调节, 对存量结构调整要从自上而下为主, 转变为自下而上为主;行政会议为主要转变为商务会议为主;“会议调节”、“文件调节”要转变为“参数调节”, 将结构性的资源存量配置问题切实建立在市场化的税率机制、利率机制、汇率机制、价格机制、订单机制、淘汰退出机制的基础上。与此同时, 产业政策、节能减排任务也要有市场化的利益导向, 尤其要尽早出台市场化的资源、能源价格体系改革方案。
第二, 深化资源、能源类价格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化的价格信号对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水、电、燃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资源、能源类产品价格改革, 目前仅仅局限于“调”的思路, 即政府定价、政府调价。而“调”的目的是为了“理顺”。这种价格形成机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市场价格体系, 仍然是沿袭老办法, 因而也很难“理顺”, 难以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 也很难满足、摆平利益相关各方的要求, 更难扼制资源、能源的浪费和高耗低效势头、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标。失败的案例是, 2010年下半年依靠简单生硬的行政命令、搞运动式的突击节能减排, 只落得事与愿违的结局, 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资源类价格改革应该引入竞争机制, 从政府定价、政府调价转变为“调放结合、以放为主”。在宏观指导调控下, 逐步放开价格, 令资源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 随行就市, 在一定区间波动, 形成动态化的资源类价格导向机制。宏观调控的任务, 一是依靠必要的储备吞吐和进出口来维护正常波动, 监控、防止过度投机引发的异常波动;二是依照反垄断法严密防范、严格监管人为制造短缺、操纵价格牟取高额利润的垄断行为;三是对少数收入群体和少数产业群体辅以临时性、必要的财政补贴;四是掌握好资源价格改革的时机、力度和节奏, 与稳定物价总水平的目标相衔接。
第三, 充分发挥金融、商贸服务机制的调节作用。我国正处在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期。为改革和转变存量结构调整的方式, 服务业要唱主角, 发挥引领作用。关键是政府要创造必要条件, 推动这一转型。市场调节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参数调节、商务机制调节和中介机构调节。正因如此, 我们发现服务业不仅是一个“产业”, 还是一种经济调节“机制”。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人格化”、“产业化”表现, 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市场运行效率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金融服务业资助优质增量 (项目) 、盘活存量资产的能力和商业信贷机制、淘汰退出机制, 商贸服务业竞争性的、商贸订单机制、仓单质押机制、货物代理机制和分销渠道机制等等;凭借贴近市场和了解消费信息的优势, 金融、商贸企业拥有对上游制造商、供应商的引领能力。因此, 在结构调整这个大主题上, 要给市场实现自我调整的机会, 打破行政垄断, 明确市场准入, 维护公平竞争, 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服务业。
第四,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参与市场化的产业存量结构调整。鼓励金融、商贸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 与制造业融合, 在研发、创新、投资、风险、采购、储备、销售等关键环节建立长期的契约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提供化解系统风险、满足全方位需求的周到服务。一是通过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资产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组织创新, 强化金融服务业兼并重组、盘活存量、淘汰退出的能力;二是通过商贸服务业技术创新提升商务、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能力;三是通过制度创新健全产业链信息与利益共享机制, 建立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专业化流通服务能力;四是打破制造业的地方保护、封锁和行政垄断, 明确市场准入, 维护公平竞争, 剔除垄断利润, 明确“政策待遇”, 促进制造业中的民营企业与于国有企业具有同样成长为骨干企业的市场机会。
为此, 要完善工业品流通体系, 确立制造业所需要的现代批发体系, 根据各类商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 完善多层次的分销渠道。作为产业链条上的紧密型关系主体, 金融、批发、零售、物流、制造商之间也须完善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契约机制, 依靠金融、商贸业信用制度创新, 保证各环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及合作, 促进信息和利益共享, 强化制造商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内在动力。例如, 建立退出补偿机制, 让坚持低水平、高耗低效的落后产业和企业得不偿失、自愿放弃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和评价体系;金融、商贸业服务要前移, 推动以消费需求引导研发, 研发成果按照需求寻找国内外厂家订单, 增加制造业的附加值, 实现在当地的本土化;大型物流服务商可以提供前置化生产与共同创造, 完成“从佣人到管家”的功能提升, 深度参与、介入制造业前置化生产, 向研发和生产过程渗透、延伸, 从研发、代理采购、零部件组装、销售各个环节入手, 实行供应链全程配送服务, 减少、消灭多余的物流、商流活动, 降本增效、降耗增效, 在切实替客户省钱中挣钱;加强标准化建设、品牌建设、物联网建设:物流智能化建设等等。
总之, 除了实行“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价格信号体系以外, 发挥服务业深度参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提高金融、商贸服务业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影响力和贡献率的内容十分丰富, 可以做起来的事情非常之多。目前, 广东物产集团、浙江物产集团、天津物产集团等大型批发企业已经与大型工矿企业形成供应链式的战略联盟关系, 对制造业存量结构的变动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以浙江专业市场为代表的批发市场集群已经对广大中小制造企业集群及其产业存量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引领、优化功能, 并实现了“走出去”、国际化的模式创新。当然, 在新时期, 服务业自身也要深化改革, 努力营造诚信至上、服务至上的商业环境, 切实转变服务观念, 树立服务意识, 强化服务培训, 规范服务行为, 提高服务技能, 讲求服务实效。
按照这个政策思路有望取得巨额实效。即依托市场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商贸流通服务业支撑, 通过结构优化调整, 可缓解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优化结构, 减少2万亿~3万亿元的产业结构性损失 (目前仅钢铁产业一项, 陈旧落后的过剩产能就超过1亿吨、数千亿元, 加上产成品积压和上下游关联产业, 结构性损失还得加倍) ;依托商贸流通服务业支撑, 可加快经济节奏, 额外节省至少1.5万亿~2万亿元的流动资本占用;提高物流效率, 可额外降低至少1万亿~2万亿元的物流成本;依托商贸流通服务业支撑, 降低消费品物流成本, 可让利于民、增进城乡居民即期消费, 额外化解至少1.8万亿~2.5万亿元的购买力存量 (目前仅农村购买力结余就高达2万亿~3万亿元) ;强化商贸流通服务业安全诚信快捷服务, 可消灭逃废债务、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商业贿赂、撕毁合同等造成的经济损失1万亿元。
二、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先导战略
为“降本增效”、“减负增能”应实施相关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的先导战略。“降本增效”是指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流通效能;“减负增能”是指减轻商贸流通业负担, 增强企业商贸服务能力。由于体制机制、发展方式等诸多原因, 致使流通渠道淤塞、效能低下、成本高昂始终是商贸领域存在的根本性要害问题, 也是各种矛盾交织缠绕的综合体现。而负担过重, 极大弱化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服务能力。目前, 要化解渠道淤塞, 流通不畅、服务能力弱化还面临诸多深层障碍。为了把合理的经营成本降下来, 将不合理的体制政策成本剔除掉, 切实显著提高流通效能, 必须将深化改革, 转变方式, 疏通渠道, 构建现代化、竞争性、高效能、低成本、低负担的商品畅销体系作为今后的长期战略着力点。
围绕战略重点, 最重要、最有效的战略举措就是按照“大部制”的思路大刀阔斧地深化改革、精简机构, 在转变职能基础上实施商贸流通服务业相关管理机构重组。政府机构设置数量与效能历来成反比, 而体制不合理是导致商贸流通领域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商品流通原本是扁平化、横向自由流动的过程, 而耸立在商品流通之上、从计划经济延续至今的众多管理机构却是纵向设置、相互隔绝的。可以说, 在有意无意之间, 这种体制是专门同商品流通“对着干”、“过不去”的体制。尽管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管理体制改革, 但仍然很不彻底, 带有明显的过渡性。主要表现是, 衙门林立、九龙治水、各行其是、自乱其制, 职能交叉重复和遗漏并存, 互相推诿掣肘不断, 管理效能低下, 从而是导致流通效能低下, 行政成本和企业负担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在现行体制下, 商贸领域对外开放有余、对内开放不足, 国内市场分销渠道被行政划定的边界阻断压抑, 被种种行政隶属关系封闭禁锢, 分销渠道被切割得零零碎碎、难成体系, 产供销辐射半径被大为压缩, 商品很难无障碍高效流动, 导致市场化、横向性、有实力的商业企业稀缺, 并致使成本高、效能低、“东西贵”, 最终使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切身利益乃至国民经济都受到巨大伤害。可以说, 体制机制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消费增长和扩内需政策的有效落实。典型案例是, 地方产品进京的“展销大集”效果显著, 其中有80%产品竟是首次与北京市民见面 (例如“江西大集”) 。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 地方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竟很少有见面的机会, 可见我国流通渠道淤塞程度的严重性。试想:这样的商品究竟还有多少?倘若畅通渠道, 还能搞活多少生产, 盘活多少商品, 激活多少消费?
按照大部制思路改革, 可以部分借鉴美国商务部体制, 对现有相关部委按照精简机构、合并同类项原则进行归并重组。美国是“大商务部体制”, 该体制是在市场经济中长期磨合的产物, 目前与我国相似的分散平行设置的许多行政机构, 在美国都被摆放隶属于大商务部名下。
美国商务部是美国主要的综合经济部门之一, 它负责管理国际贸易和促进出口的主要机构包括国际贸易管理局和出口管理局, 其主要职能包括:美贸易法律法规的实施;贸易拓展;研究与监督多双边贸易协定的实施;为美企业出口提供咨询与培训;参与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外交利益、保护国内短缺外资供应, 进行出口管制。其主要机构包括:国际贸易管理局、国家统计局、出口管理局、经济发展署、技术发展局、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国家电讯与信息管理局、专利与商标局、国家海洋与大气发展局等。在职能性质上, 商务部不从事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美国的行业管理主要由行业协会进行, 如美国进出口商会、汽车工业协会、电子协会、半导体工业协会等。商务部设有行业管理局, 企业管理主要由商会进行, 如各地区商会、各州商会、全国性商会 (如美国商会) 进行。无论协会和商会, 并不管行业或企业计划、业务, 而是协调行业利益、代表行业利益向政府和国外交涉。
由此看出, 我国政府机构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理应继续深入。美国商务部与我国商务部在内外贸易管理职能、内外贸政策制定职能等方面有共同点, 但从机构设置上看, 美国商务部的管理范围要比我国商务部广泛得多。其突出特点是“为企业服务”, 而不是审批管理;其优点是减少了许多部门利益和行政掣肘, 降低了行政成本, 提高了行政效能。当然, 要考虑国情差异, 不必完全照搬美国模式。我国大部制下的商务部不应是狭义的行业管理部, 而应是为全社会商品流通提供综合服务的机构, 其宗旨是为交易行为便利提供指导服务, 而不是制造障碍和不便。因此, 理应从提高效能、降低成本的战略高度, 彻底打破现行部门利益局限, 尽快建立符合商品流通要求的“大部制”管理体制。而我国政府机构多次改革之所以不够成功、不够彻底, 根本原因是没有完成“干预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因而没有走出行政干预导致的具体事务过多的陷阱, 始终在“你管”还是“我管”中原地打转。这个根本性问题不解决, 无论实行什么体制, 都不会有希望。
商务管理机构改革要纳入政府机构改革总盘子。在中共十八大和2013年政府换届前后, 是中国新一轮大力度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最好时机。基本思路是, 切实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先导, 特别是要从制度建设的战略高度率先推进中央政府机构的改革和职能转变, 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好公权部门化、九龙治水、自乱其制和行政机关过度参与立法的问题;要按照“合并同类项”的思路和公正、精干、效能原则, 将现行职能交叉重复遗漏的政府机构大力度地归并为宏观调控类、行为监管类和公共服务类这三大类别, 对现有机构进行大动作的精简改组、裁撤合并。与此同时, 顺势配套推进根治潜规则、加快反垄断的改革步伐, 反垄断法必须有针对性地将行政垄断作为主要的调整对象。基本思路是:行政化垄断要剔除, 经济垄断要限制, 规模经济要培育。这些都是深化流通管理机构改革、发展高效能流通体系的根本要件。
只有政府机构改革先行, 才有希望切实改变部门分割、地区封锁和国内市场不统一的状况。农产品销售难引发的农民增收难, 以及农民消费的“购买难”是我国最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农民不但增收能力低, 增收代价高, 而且即使已经到手的货币收入, 也很难像城里人那样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买到物美价廉的消费品, 农民分享现代物质文明依然存在困难。换句话说, 由于流通阻滞淤积, 农民受到的是双重损失。就“三农问题”而言, 率先理顺管理体制, 构建农村流通畅销体系是解决农产品“卖难保增收”、“买难促消费”的有效措施。因此, 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其成效大小, 事关下一阶段需求结构战略调整的成败。
只有政府机构改革先行, 才可能痛下决心彻底改变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如前所述, 流通成本上升以及商贸流通业消化不力导致的物价上升形成了促消费的一道拦路虎;特别是体制性成本使得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深受其害。“体制性成本”是因体制机制不合理与政府机构改革不到位、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原本可以避免的行政性额外负担, 是“最冤枉的成本”。在我国地区封锁依然比较严重的背景下, 大量地方性行政事业性收费, 借助市场监管部门的强制手段, 打击其他地方产品的现象依然盛行。在管理体制上, 不合理审批制度、庞杂收费、税制缺陷、行政垄断、地区封锁、标准混乱及其他人为障碍没有应有的改善。更典型的是“绿色通道并不真绿”, 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物流成本和综合成本居高不下, 不仅阻滞了农民增收和即期消费, 而且加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负担。对此, 还要留意这样一种情况, 就是在既定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下, 产品流通成本也是既定的, 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有点儿类似于“能量转换、物质不灭”的道理。例如, 经过行政直接干预, 产品价格似乎立竿见影、立即下降了。但是这种下降是用行政成本临时置换下来的, 层层开会、下文件直接干预的行政成本却大幅度上涨了, 全社会由产品流通发生的总成本并没有减少, 甚至增加了。而且, 行政成本上涨, 并没有解决长期存在的乱收费、高成本的体制机制问题, 风头一过就会卷土重来。这样通盘一算, 社会付出的总代价是上升的, 远远超过了那些轰轰烈烈的表面政绩文章和短暂的好转。
只有政府机构改革先行, 才能清除歧视政策。对此, 应以构建商贸流通畅销体系、满足消费意愿为核心, 加快对流通业发展歧视政策的清理。主要包括“重外贸、轻内贸”, “重外资、轻内资”, “重国营、轻民营”, “重城市、轻乡村”, “重东部、轻西部”等等, 特别要清除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保护、对异地流通企业歧视的政策;对外资优惠, 而歧视内资的政策;各种不合理的行政性事业收费等。同时制定一系列有助于流通业发展的促进政策, 为国内流通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诸如商贸流通服务业竞争政策、产业扶持政策、产业准入和产业创新政策。支持内资企业向现代化、大型化、多样化发展, 支持流通企业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在中、东、西进行的合理布局。
只有政府机构改革先行, 才可能釜底抽薪切实为商贸流通服务业“减负增能”。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提高商业企业的经商能力, 增强其社会责任, 减轻其沉重负担, 满足其合理诉求。
制定“减负增能”、“降本增效”的战略和政策, 必须首先搞清楚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真相, 即商人们的存在和发展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交易成本?商贸企业是稳生产、稳市场的微观基础和依靠力量, 稳市场必先稳商人。中国正处于传统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期, 必须剔除轻商蔑商的意识, 构造公平公正的舆论氛围, 分清主流和支流, 澄清商人的是非功过, 搞清商人存在的缘由和真相, 还商人以正面的社会形象。
商人们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增加而是降低交易成本。在分工社会, 果真拒绝商人和这些社会必要的媒介环节, 则生产者和消费者将要付出难以想像的高昂代价和无尽的“寻找成本”, 社会将全面倒退到远古时代, 社会分工将不会发生, 人类文明将不复存在。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前提下, 商品交易市场能否存在和成长, 交易量大小, 商品购销差价额度、水平 (批量差价、季节差价、地区差价、质量差价等等) , 表象是商人们的主观随意, 本质上是由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市场竞争和供求状况决定的, 是由“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回报”的平均利润率规律支配的, 最终都要由市场裁决。在这个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 “任何社会, 从来都不可能由着任何人随意加价和恶意加价来维持。”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关于商业资本理论中反复强调的基本观点) 。
从这个意义上说, 第一, 现代市场经济也可以看做是商人们配置资源的经济;第二, 商人们绝非为表面看到的“会增加社会交易成本”, 恰恰相反, 它天生就是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三, 流通环节的多与少是相对的、动态的、有缘由的, 要由市场竞争来裁决, 而不应有第二个裁判。片面强调减少流通环节是一种误解;第四, 无端扼制商人的正常发展必然导致经济便利性下降、交易成本上升、市场秩序混乱、资源配置恶化、经济效率下降和消费意愿受阻;第五, 现实生活中倒买倒卖、炒作加价、获取暴利的现象, 其根源绝对不在于环节的多与少, 而肯定是权钱交易、行政垄断和各种名目的欺行霸市等等阻止了正当的竞争。农工商之间存在的某些利益矛盾, 缘自超经济行政垄断, 限制了、扰乱了公平竞争与公平合作的市场秩序。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 主要不是市场竞争之过, 而是限制市场竞争之过;第六, 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 理应获得同样的尊重和回报, 得到成本、利润的合理补偿。各种劳动及其当事人, 应该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占据应有的地位和对应的收益。调研显示, 在迅速上涨的城市经营成本和生活成本面前, “倒腾”生鲜果菜的小商小贩们的生计越来越艰难, 已经基本沦为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第七, 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农民增收问题, 也是如此。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链条上, 务农仅仅是一种职业而不再是身份;生产环节的收益多少, 同样是由市场竞争裁决的。而在服务业引领的阶段, 与工业一样, 面向农业的服务业 (包括商贸服务业) 客观上也占据着供应链的主导地位。因此, 要想让务农者得到生产环节以外的更多收益, 只能千方百计推动服务项目前移, 让农民分享种植、养殖等直接生产环节以外的更多好处, 例如引导农民参与品种研发、科学种植 (养殖) 、技术推广、标准化、品牌化、保鲜、分拣、包装等等。如果不关注这些新变化, 拿出新办法, 而只是一味地为农民收入低叫屈、呐喊, 并不会给农民带来任何利益。这些基本认识应当成为商贸流通服务业“减负增能”、“降本增效”战略和政策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三、商贸流通服务业新思路促消费战略
目前, 从中央到地方, 增进消费的解决方案大都集中在“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之上, 近年以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农村政策等各项政策设计也都在朝着“增收”的方向努力。这一点至关重要, 今后也不可放松。问题在于, 即使付出这些努力, 在短期内明显持续大幅度增加收入的可能性也并不很大。特别是中西部农村人均纯收入的起点原本就很低, 基数较小, 大幅度增收缺少现实性。这种状况可能带有长期性。
在这种场合, 又当如何作出战略安排?恰恰在这个更加现实、也更富于挑战性的问题面前, 一直存在明显偏差。主要表现是, 谈论促消费时总是“跑题”, 以“增收政策”简单化地取代、等同于消费政策, 偏重于排除消费增长的收入因素制约, 而忽视了“非收入制约”, 忽视了对已经形成的巨额购买力存量的化解, 消费政策似不够完整。
实际上,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这一原理是有条件的。在中国现阶段, 常常由于非收入的环境条件制约, 诸如居住条件、交通通讯、商业欺诈、行业垄断、质量不高、服务滞后、信息障碍、流通不畅、预期不高等等, 使得已经拥有的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支付能力得不到充分实现和化解, 而大量转化为储蓄存款。在这种场合, 增加收入并不必然增加消费, 消费已不再是收入的函数, 而是另外一些经济自变量的函数。因此, 促进消费增长要一手抓“增收”, 一手抓“化解”, 两手不可偏废, 尤其需要根据收入增量有限而购买力存量巨大的突出特点, 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 提供消费便利, 改善消费环境条件, 加快释放收入———消费能力的存量。
为此, 要调整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 积极引导、增进城乡居民新的消费内容,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在品种、质量、价格、服务、信誉等等方面的竞争。要点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培育文化市场, 促进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积极开发、规范旅游消费和餐饮业;注重满足儿童群体、青少年群体、中老年群体、女性群体、残疾人群体等各具特点、潜力巨大的消费需求;对商品房, 除了降低虚高房价之外, 还要尽快改变“重建房、售房, 轻居住环境条件、卫生条件”的倾向;发展家庭轿车要适度, 在鼓励私人购车的同时, 一定要切实解决交通拥堵、停车无位、手续繁杂、养护麻烦、车辆失窃等尖锐问题;在中西部农村, 要切实解决供电质量不高、不稳定、电价贵、电视信号不强、清洁水源匮乏、运输路途遥远、售后服务无保障等具体困难, 为普及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创造起码的条件。这都需要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在促进消费方面转化剂、催化剂功能。流通服务业虽不直接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 但是会通过强大而便利的服务职能, 营造、改善消费环境, 增加城乡居民的福利,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促消费贵在出实招。鉴于我国已经进入高度依赖国内居民消费的时代, 促消费必须理清思路、寻求战略突破。坦率而言, 虽然促消费已谈论多年, 但仍可发现这种谈论“跑题的多, 扣题的少;虚的多, 实的少;权宜之计多, 长效机制少”。无论收入增长是高是低, 总是个既定的量。因此, 在增收措施既定和收入增长既定条件下还能做什么?这才是出实招、出奇招、可操作的关键思路。实际上, 这些年确实付出了巨大努力, 取得了一定成效, 该做的似乎都做了, 再煞费苦心也想不出更多更好的“招数”了。但调研发现, 我国促消费还有潜力, 甚至还有死角。在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增加收入的同时, 着眼于服务业影响力, 特别是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 对促消费长期战略还可以具体细化为有针对性的很多“实际招数”。例如, 针对城乡诸多购物不便而抑制的消费潜力, 实行“消费便利进万家”举措;针对几亿农民变市民的消费新特点、新动向实行“新市民实惠消费”活动;以及“安全诚信促消费”、“节能环保促消费”、“网购实体化促消费”、“高端产品促消费”、“关注农村留守群体促消费”、“反垄断促消费”、“库存 (积压) 家电产品半价促消费”等等。这些举措不仅将会收到立竿见影的近期实效, 而且也是带有战略性的长效机制。
在新形势下, 还要注重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反滞销”的影响力, 有效遏制滞销增量, 化解滞销存量。构建畅销体系一定要与关注化解和盘活已经发生的巨额库存滞销紧密结合。鉴于国内外因素共同造成的严峻形势和产成品滞销、库存积压的强劲势头, 无论近期还是中远期,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所有政策措施都要努力形成一股合力或一种机制, 即以构建畅销体系为主线, 实施“反滞销举措”, 千方百计促消费、扩内需, 盘活存量, 有效遏制滞销增量, 化解滞销存量。在这个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必要储备和滞销积压的区别;在滞销积压中, 要注意绝对滞销和相对滞销的区别;在相对滞销中, 要注意滞销存量和滞销增量的区别。注意“三个区别”可引出多向性的对策思路, 为反滞销、促消费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四、商贸流通服务业公共财政支持战略
关注商贸流通服务影响力不断增强趋势, 特别是其间接影响力贡献增强的趋势, 具有极强的政策含义和战略性启示。商贸流通服务业外溢效应影响力普遍存在。功能越强、障碍越少, 其效果就越明显。与外溢效应对应的刚好是公益性事业和公共财政支持的范畴。以往只是看到了商贸流通领域充分竞争的一面, 片面强调其市场性, 而忽视了其间接影响力公益性贡献的另一面, 因而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多有亏欠”。为使这种功能得到可持续发挥, 应当合乎逻辑地将其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畴, 以使得这种外溢效应得到适当、合理的补偿, 使得这种服务能够延绵不断地为社会造福 (举一反三, 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对服务业领域具有普遍意义) 。今后应明确将“优惠政策促进型”政策思路设定为长期战略而不再是权宜之计, 要以财政补贴为后盾, 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保民生、促消费、转方式、调结构等多向性影响力。
实践证明, 基于商贸流通服务影响力, 为民生花钱最值得、最合理。我国运用公共财力及时推出战略举措, 都将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惠及百姓的实事, 深得民心的好事。为此, 需要将某些阶段性、临时性政策措施调整、转变为长效机制, 以便为商贸流通服务业促消费、保民生、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更长远的预期, 更有利的政策环境预期。
我们认为, 对流通领域的这些准公共产品, 都尽可以在灵活运用、分类指导的基础上, 使用多种供给、运作方式。综合概括来说, 从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角度观察, 需要长期战略考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重点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出资研究并建立流通业安全评价预警体系
产业安全及其安全评估属于纯公共产品, 靠市场提供是不可能的, 但以往此类纯公共产品的供给多有忽视。认识和维护流通业安全需要政府出面, 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 其重点是:
第一, 为流通主管单位拨付流通产业安全专项资金, 由产业安全负责部门领导组建流通产业安全专家小组, 设立公共产品性质的专项任务。即, 对中国批发业、零售业和物流业的产业竞争力、产业国内发展环境和产业控制力进行深入研究, 以准确把握中国流通业安全的现状。目前国内关于中国流通业安全的研究, 由于研究目的和角度不同, 得出结论也大相径庭, 急迫需要政府部门出于公共服务目的为中国流通业安全做出公正的、客观的评断。
第二, 建立流通业安全评价预警体系, 并纳入国家产业安全预警系统之中。在未来一段时期, 中国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任务, 大力发展服务业必将成为战略重点, 其中流通业又是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前国内各界关于流通业安全问题讨论也日益激烈。因此, 应当着手建立流通业安全预警体系, 并将其纳入到国家产业安全预警系统之中, 以时刻掌握中国流通安全状况, 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第三, 在对外开放的动态进程中关注流通业安全, 财政应该设置专项资金, 支持流通业安全政策重心的战略调整。这就是, 将对外开放政策的重心从吸引外资“请进来”转变为推动内资“走出去”, 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 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的战略转变。主管机构要前瞻性地研究“走出去”的商贸物流企业所应具备的条件、潜质、方式和鼓励政策, 积极创造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环境。即使走出去有具体困难, 大格局暂时难以改变, 也要逐步提高商贸物流领域的市场集中度, 千方百计强化中国工商企业自主定价能力, 强化在价格、品牌、利润、标准等方面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为日后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涉及流通业安全的公共产品供给, 应该按照纯公共产品对待, 由财政专项资金全额支持, 政府设定专门机构负责。
2.保护和扶植中小微型商业企业发展
商贸流通业是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必要条件。人口众多且分布广泛的基本国情, 决定了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分散化特征。再者, 流通业自身的竞争性质也需要中小企业参与市场活动, 以提高市场效率。可以说, 大量中小微企业星罗棋布的现象必然在我国商贸流通领域长期存在, 保护和扶植中小型商业企业具有活跃市场竞争、稳定市场秩序、方便居民生活等社会公益性。因此, 除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之外, 保护中小企业发展还需要政府参与, 并应作为长期战略来抓。
第一, 借鉴日本《大店法》、法国《拉法兰法》, 以及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商业土地使用政策, 尽快出台引导和限制大型零售商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对其店铺选址、营业时间、店铺面积等进行规制和管理;切实执行《中小企业促进法》, 将中小微流通企业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 结合城市发展和城区改造以及新建居民区开发, 合理规划大中小商业网点布局, 尽快出台《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法》, 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第二, 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加大资金扶持。加大对中小微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 完善对中小流通企业的金融服务, 扩大授信额度, 开发新的信贷服务项目 (如供应链金融等) ;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区争取设立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基金, 重点扶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
第三, 降低农村地区、中小城市、大城市社区的商业企业准入门槛, 改变工商和金融部门对营业面积小、注资规模较少的小微企业的限制和歧视, 并协调工商和税务主管部门对中小微型商业企业给予税费优惠或减免。
第四, 鼓励中小微型商业企业实行灵活多样的连锁经营方式, 为企业联合采购创造条件或提供信息服务, 以减少单个企业采购和配送成本, 巧妙地增强自身优势, 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3. 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升级改造的政府补贴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批发市场仍然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承担者。批发市场这一准公共产品存在的诸多问题, 应是下一阶段公共财政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重点。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 政府投入和配套投资很少, 多数市场设施简陋, 功能不全, 辐射力低。
对批发市场的支持, 可按照准公共产品对待, 采取多种灵活的供给方式。第一, 对农产品仓储、冷链、检测、标准、交通、通讯、信息化、物流基础设施给予进一步的财政支持;第二, 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给予定额补助和长期贴息优惠贷款, 具体项目包括冷库建设补助、信息平台建设补助、交易厅建设补助等。从现有国债资金中切出一定比例专门支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第三, 考虑到农产品批发市场内大部分经营者属于个体摊位制商贩, 相关租金税费已成为沉重负担, 处于保本经营或微利经营, 对此, 应进一步清理减免。
4. 重点支持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 维护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而令人遗憾的是, 食品安全恰恰是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的重灾区。食品安全防务属于纯公共产品, 需要政府足量有效供应。而目前国内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正说明了政府提供此项公共服务的短缺和低效, 尤其是农产品安全是其中最难监控、最需要密切关注的领域, 因此也屡遭诟病, 目前最需要财政资金支持和帮助。与一般的工业食品不同, 农产品生产者比较分散, 规模较小, 从生产源头进行质量安全监控存在困难, 其安全监控需要重点从流通环节入手。
第一, 在产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并保证切实运转, 建议采用企业提供场所, 政府直接投资方式, 对于企业自主组建的检测中心, 政府部门要给予足额的财政补贴, 并加强监控企业实际行为, 防止财政补贴落空。
第二, 完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体系, 鼓励大型有实力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走标准化、现代化之路, 并在税费方面给予减免或专项补贴。
第三, 继续推广“农超对接”和“农餐对接”, 建议对参与“农超对接”或“农餐对接”零售企业和餐饮企业的实行税收优惠。“农超对接”和“农餐对接”既可以减少流通成本, 又可以为农产品安全起到有效的监控和追溯。
第四, 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 研发新技术, 创新模式, 降低运行成本, 同时对于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企业或商户给予奖励或补贴。
第五, 支持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强制回收、综合利用。
如前所述, 强制性的食品检测、可追溯、防污染等等活动和设备设施等资源投入, 都应属于纯公共产品, 但是在提供方式上可因地制宜地借鉴前面介绍的准公共产品的某些办法。
5. 加大财政补贴, 扩大废旧消费品以旧换新范围, 提高折价标准。
社会物质产品的不断丰富和更新, 使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 同时, 废旧物品也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压力之一, 尤其在大型城市, 垃圾、废弃物品已经成为生活环境的一大公害。环境保护是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正外部性的纯公共产品, 需要政府各部门大力支持。在切入点选择上, 不但需要从新品生产和废品处理上下功夫, 而且还需要从流通环节的抓起。
第一, 将废旧家用电池纳入以旧换新范围。电池用途广泛、用量巨大, 而回收量微乎其微, 对土地和水的污染非常严重, 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而目前立足于公民自觉性的垃圾分类办法, 并没有达到废旧电池回收的预期效果, 尤其是农村, 废旧电池仍随处可见。建议将废旧电池纳入已久换新范围, 并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企业和商户给予财政补贴。
第二, 提高旧家电折价标准, 加大补贴力度。调查发现, 当前市场上以旧换新活动中, 旧家电折价大都以商家目测后随意估价, 价格偏低, 考虑到运输费用, 居民积极性不高, 而且商家还附带诸多条件, 如指定新购家电品牌、限制新购家电价格范围等, 使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大打折扣。建议出台全国性旧家电回收折价标准, 适当提高补贴额度, 并严格监督商家行为, 杜绝商家“两头啃”, 即压低旧家电折价, 提升新家电销售价格, 从中渔利。
第三, 结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工程, 选择若干家交易量大、辐射面广的批发市场, 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 重点支持废弃物处理中心建设, 减少农产品废弃物污染。
采取并坚持以上措施, 加大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支持, 相信会使中国流通领域的公共服务大为改观, 流通业发展的国内环境极大改善。
6. 城市基层社区商业服务业支持项目
目前, 社区商业、服务业功能配套多年欠账, 已经引起社区居民的不满。主要表现是, 网点少, 功能不全, 租金高, 中小服务商无力经营;既使在运营的中小服务企业, 也是微利经营, 积极性不高, 如菜市场、大众餐饮、修理、家政服务等甚至是保本经营, 而社会资本宁愿投资大卖场、大百货, 也不愿投资社区商业;缺少配送体系支撑, 服务水平、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难以保证。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地价、房价、商业地产价格疯涨, 租金税费也大幅上涨, 社区民生项目更难以为继。建议专项支持城乡居民基层社区配套商贸服务设施工程、项目建设, 对中小商铺等服务网点租金、税费大幅度减免。
强化城市应急调控体系、日常储备项目建设, 增强市场供求调控、防止大幅波动的能力。包括常规储备、应急储备动员体现建设, 应急物流预案机制建设, 副食品风险基金等等。一是增加储备品种和规模。二是建立商业储备制度。三是设立市场应急调控基金。四是完善应急商品信息体系, 准确掌控政府和企业应急商品的数量、质量、品种、分布, 确保及时动员、快速反应。
属于公共产品的其它支持事项。一是支持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的物流配送, 加强诚信体系、征信体系建设;二是支持流通业节能降耗环保项目;三是支持商业科技研发, 加强商贸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技术职业培训。倘若推动、落实这些财政支持的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供给项目, 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保民生、促消费、转方式、调结构的能力和成效, 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走出“中等规模陷阱”大型企业成长战略
多年以来, 商贸流通服务业始终期待着以资本为纽带, 对商业资源实行“三跨”重组 (即跨所有制、跨部门、跨地区) , 尽快形成规模巨大、实力强大、连锁型的重量级商业资本集团。但“三跨”口号喊了多年, 成效甚微。由于各种因素的掣肘, 导致了目前商战中“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被动局面, 即流通领域内耗加剧、合作困难、纠纷不断, 而向外发展、应对外商则又显得缺少经验和底气不足。目前, 中国80%以上的零售企业管理粗放, 50%以上资金短缺, 零售企业管理层的素质水平也整体低下, 不能满足跨区域、全国性市场的扩张需求, 不能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盈利模式简单、低端。业内普遍流行的收取通道费的盈利模式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控制流通渠道的实力。我国零售百强排名前五名的企业销售额规模不足沃尔玛营业额的5%。
这种局面与外资进入有直接关系。因为, 恰恰从20年前“预开放”的1992年开始, 中国服务贸易中分销业的逆差急剧扩大, 与商品货物贸易顺差形成了强烈对比。陷入了“服务贸易悖论”, 即开放服务贸易与壮大国内服务业陷入了自相矛盾、前者遏制后者的状况。分销业开放, 使国内零售企业发展壮大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克星, 受到了挤压。根据我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最新报告, 连续多年, 外资商贸和物流业势头始终强劲, 百强企业中主要经营大型超市业态的外资企业, 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 沃尔玛等主要5家外资大型超市新增店铺140家, 新开店数比上年增加了22%。2011年, 外资在大型超市的市场份额已经逼近47%。从现状和趋势看, 内资企业遭受到外资挤压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紧迫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 商贸企业经过一段外延式的扩张之后, 已经进入相对徘徊阶段, 掉入了“中等规模陷阱”。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原有的片面追求外延、粗放、数量扩张的增长势头难以为继, 如何突出重围, 开创大型化、集约化、内涵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是新时期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这就需要现有的商贸企业, 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双赢 (多赢) 目标, 尽快提高市场集中度, 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本重组, 自下而上推出一批重量级大型企业。
另外, 鉴于流通业灵活服务于居民分散化消费的特点和中小零售企业强大的就业功能, 在关注大型零售商发展的同时, 也要注重依照《中小企业促进法》保护和扶持流通业中的广大个体户和民营化中小企业, 运用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行创新, 在社区服务、便利店、中小型超市等领域, 充分发挥它们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六、零售业主营业务回归战略
商贸企业中等规模徘徊是有原因的。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 做好自己的主营业务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回归主营业务、重建大型企业规模化、高效能、低成本的流通渠道是今后一项战略任务。对此, 有个深层次的战略问题需要分析解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买方市场确立之前, 由于商品供不应求, 品种较为单一, 更新替代较慢, 市场竞争有限, 销售风险较小, 零售企业大多采取自有资金采购销售、买断经营、获取价差的经营模式, 主营业务占有绝大比重。随着买方市场逐步形成, 商品开始供过于求, 花色品种增加且更新换代加快,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销售风险不断增加。于是, 零售企业对买断经营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为规避经营风险, 纷纷削减乃至放弃自主采购销售, 转变为提供场地, 吸引制造商、供应商进店销售, 企业收取租金、进场费并利润分成的经营模式。这就致使零售业主营业务能力大幅度滑坡、弱化, 自有流动资本日趋减少, 自主采购、销售比重急剧下降、甚至日趋为零。本报告将这种现象概括为零售企业发生了分化, 出现了“商人的商人”, 即有实力开店的企业, 已经从原来“经营商品”, 演变为“经营商人”, 从“买卖人”演变成了替他人提供场地和有偿服务的“买卖活动的组织者或服务商”。与此同时, 收入来源也随之从购销差价演变成了凭借拥有店铺和服务能力等商业资源, 收取各种服务租费。时至今日, “开店的不做买卖, 做买卖的不开店”已司空见惯, 好像又完成了一次商业内部的“社会大分工”, 并导致了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围绕进场费等展开的激烈博弈。在这种博弈关系中的“零售商”, 被称作“零售服务商”似更准确。这一转变也被俗称为“自营”转变为“联营”。
顺便指出, 遍布全国、延至海外不计其数的摊位制的专业批发市场, 在性质上与这里讨论的“开店的零售商”完全相同, 批发市场的总经理也是“经营商人的商人”, 自己并不做生意, 其收入来源百分之百来自各种租费, 而进入市场的大大小小批发商才做商品的买卖。因此, 开办批发市场, 为批发商提供有偿服务的人, 也有一个是否要转型升级、自己做买卖搞自营的问题。
怎样看待这一新变化?从演变过程来看, 完全应视为“市场竞争的选择”, 因为, 从“零售商”到“零售服务商”, 在现阶段有其生存土壤, 有其优势、特点, 否则早就夭亡了, 更不可能普遍存在。零售商的销售服务租费只要大体属于竞争性的行业平均水平, 也有其合理性、合法性。但它是市场发育特定阶段的暂时现象还是代表未来的主流方向?目前似不便过早下结论, 需要尊重实践标准, 持续密切观察分析。但即便如此, 也需要指出它明显存在的硬伤和弊端。
国外有实力的大型零售企业, 包括连锁店、百货店等都是不仅自己开店, 也自己做买卖。这些企业到处签采购销售订单买断经营, 在全世界广布渠道网点, 自主开发推销系列品牌 (自主比率高达40—60%) , 凭借自有资金、主营业务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牢牢控制购销价格的主导权, 在产业链中占有主导地位, 并千方百计获取丰厚利润。越是有实力的企业, 这些特征就越明显。相比之下, 我国开店零售商做买卖的主营业务已是个象征和例外, 普遍不足收入来源的5%。假如“开店的不做买卖, 做买卖的不开店”成为普遍长期现象, 有实力零售商的主要注意力和主营业务发生蜕变, 纷纷“自废武功”, 则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灾难性后果。这就是, 我国商品自主渠道淤塞弱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丧失, 流通半径缩小, 大额订单锐减、自主品牌缺失消失、流通成本高昂以及零售商与供应商关系紧张, 大企业成长停滞徘徊, 并殃及第一、第二产业的正常运转。据此推测, 零售商过度依赖收取各种租费生存, 不仅势必激化与供应商的矛盾, 还会导致自身业务素质滑坡、商业人才流失, 买手队伍解体, 整个零售业损毁。而在分工社会, 各行各业都要“守土有责”, 做好本职主业。而核心竞争力也只能来自每个行业的主营业务, 人们也是根据所从事的主营业务特征来界定、区分和识别每个行业的, 商贸流通服务业也不例外。放弃自营的主业, 就从根本是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 零售商主要注意力长期大面积不放在做买卖上, 的确有不务正业的失职之嫌, 就好比工人不做工、粮农不种地、公务员不上班、学生逃学、士兵开小差。
零售商大面积普遍“失职”、“塌陷”终非长久之计, 需要亡羊补牢、探寻良策。告别卖方市场后, 我国应从战略高度, 探索在买方市场环境下, 推动主营业务回归, 重建大零售商自主渠道的新途径。要从减轻零售企业负担、制定鼓励政策等方面入手, 推动商贸流通企业向主营业务回归。针对目前的现实情况, 似可倡导这样的过渡性思路:在现阶段, 商业企业毕竟要保持自主经商的本色, 开店零售商不仅要做好服务商, 更要做好自己的主营业务, 逐步形成“自营业务为主、提供服务为辅” (也即自营为主, 联营为辅) 的新格局, 努力使两者保持适当比例, 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主要包括, 增强自有资金实力和主营业务的能力, 重建买手队伍, 稳步提高采购销售、买断经营的比重, 增强开店零售商承担风险的能力和责任。这是零售业做大做强、走出去的重要基础, 也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能的必由之路。
七、批发业微观基础转型升级战略
这里集中讨论工业品批发市场问题。我国工业品流通量占商品流通总量的85%以上。多年来, 最高决策层和各界一直密切关注工业品批发业的规范化和现代化问题, 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广泛调研。突出问题是, “市场大, 商人小, 秩序乱, 隐患多”, 工业品批发业依然严重滞后, 困扰了国民经济的高效安全运行。目前, 由自然人个体工商户为主体支撑的传统批发市场已经相对过剩 (这种模式简单复制和重复建设的势头依然强劲, 值得警觉) , 而规范的依托现代科技手段、经营管理手段和财务结算手段的独立大型批发企业却严重不足。这一强烈反差是中国工业品批发业滞后的症结所在, 也是长期以来批发体系建设思路“重数量、轻质量”, “重场所建设、轻主体培育”所导致的必然后果。而国外大批发商的涌入, 迫切要求我国加速政策调整, 纳入国家流通创新整体战略, 推动自然人摊位制个体工商户 (简称“摊位商”) 向现代公司制企业转型。因此, 在新时期夯实批发体系的微观基础, 构建低成本、高效能、安全顺畅的现代工业品批发体系,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参与“转方式”和“调结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新动向显示, 加快摊位商向公司制企业转型的时机已经成熟。主要表现, 一是公司化转型的比率有所提高。在成千上万的摊位商中, 有相当一批已经完成原始积累, 在工商局多年前定制的个体“摊位商”的“小帽子”之下, 经营规模、经济实力与日俱增、今非昔比, 早已不是上世纪80年代“小商小贩”的陈旧概念, 年交易额上百万都算是小的, 上千万、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个体摊位商比比皆是。现行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批发商的成长, 许多有实力的摊位商迫切希望向现代公司制企业转型。主要原因是, 公司制企业所具备的法人资格和商业信誉影响力远非个体工商户可比, 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公司制企业资信状况减少相应贷款审查时间, 提高授信额度和借贷偿还期限等项政策, 对相当一批个体摊位商已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故纷纷要求公司化注册。公司化注册比重, 在一些专业批发市场已经达到30%以上。
二是政策优惠推动了摊位商转型。调查显示, 由于个体工商户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 因此不能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同时, 国际贸易交易金额大、风险高, 个体摊位商对其经营活动承担无限责任, 这也阻碍摊位商独立开拓国际市场。因此, 目前一些拥有货源和客户的个体工商户往往寄人篱下, “挂靠”在外贸公司, 以采购代理的形式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中介服务。而向公司制企业转型, 经营规模扩大后将名正言顺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 在外贸出口中可以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同时, 通过业务、客户关系和资金的整合, 公司制企业比个体工商户组织形式更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和抵抗商业风险。
三是现行税制促进了摊位商转型。个体工商户不具备开增值税发票资格, 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主管税务机关只能为个体工商户开具3%的增值税票, 客户也只能做3%的进项抵扣, 而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17%的进项抵扣。向公司制企业转型, 商业企业如果连续12个月销售额达到80万元就有资格就成为一般纳税人, 可以向税务主管机关领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般纳税人企业客户可以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 因此更易获得大额交易, 从而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换句话说, 已经“发达”起来的个体摊位商认为, 像以往那样为了偷逃税款而失去“大生意”, 已经远不如堂堂正正开公司更“划算”。
加速摊位商向公司化转型的进程。一是鼓励摊位商运用多种途径向公司化转型。即实行有限责任公司转型或组建股份有限公司。这两个途径对于规模较大的摊位商已经不是问题, 而对于更多的个体户摊位商, 可以采取自愿、渐进的方式向公司制企过渡。转型为公司制企业, 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股东进行利润分配时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而个体工商户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征收方式差异导致很多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不愿向公司制转型。对此, 可以采取自愿、渐进的方式, 先促其组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按照《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比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因此在税收负担上比一步转型要少。合伙企业虽然对经营债务承当无限责任, 但有利于个体工商户之间资本和业务上重组, 以集体决策取代单个主体决策机制。在批发经营主体逐渐发展壮大的基础上, 辅以政策支持, 再推动合伙企业向现代公司制企业彻底转型, 这种渐进式转型有利于提升小规模的个体摊位商转型后的企业存活率和成功率。
二是加强流通市场化改革步伐。在摊位商向公司制转型过程中, 应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打破部门、区域的市场分割, 破除一些贸易领域的行业和部门垄断, 让民营经济与国有、外资多种经济成分同台竞争。要打破内外贸分割的贸易格局, 为更多经营主体参与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条件。要鼓励民营金融机构参与批发业改革, 为个体摊位商向公司制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改变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
三是为公司制转型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批发市场法制化建设, 整顿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严厉打击批发市场中假冒伪劣现象, 加强产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管制工作, 提升批发市场经营产品品种和档次, 提升相关经营主体向公司制转型的市场竞争能力。工商、税务等执法机关要严格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制度, 严厉打击增值税代开和偷漏税款等违法行为, 同时为自愿向公司制转型的摊位商提供服务便利和持久的发展动力。
四是积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要重视发挥商业协会、法律、会计、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作用。商业协会要积极宣传现代批发业的经营理念, 鼓励个体摊位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和交易手段, 提供产品供给、销售等方面信息, 引导有实力的摊位商参与跨区域、跨国界的更大规模的产品交易。商业协会更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把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组织起来兴办有限责任公司, 协调化解公司制组建过程中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法律、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要针对个体摊位商向公司制转型提供有效、便捷、优惠的中介服务, 为公司制企业成立、资产评估、股份作价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
五是政府出台有利的扶持政策。近年来, 批发领域的扶持政策较少, 注重的是市场硬件设施建设, 而忽视批发主体的培育和规范。有关机构提出的组建中国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政策固然非常重要, 但是鉴于目前中国批发市场主体普遍规模小、集中度低、经营方式落后的现状, 政府应该重视在批发市场对微观主体重构的工作, 使土生土长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加速大批发商成长的摇篮和孵化器。为此, 要在税收、土地、财政、资金、技术等方面出台有利的优惠政策, 减轻批发领域公司制企业的税负, 在财政、信贷上予以相应的资金支持, 扩大公司制企业在外贸、代理、用工、商标专利等经营领域的权限, 以利益诱导和鼓励个体摊位商通过多种方式向公司制企业转型。同时加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相互协调, 克服目前商务、工商、税务、土地等政府部门多头管理、互相掣肘的弊端, 减少大大小小批发商的行政负担。
六是推动流通技术创新。继续推动流通领域的技术创新, 推广浙江、江苏等地批发市场的成功经验, 提高摊位商转型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和物流配送能力, 加强微观经营主体的网上店铺和信息网络建设, 使其借助网上店铺发布交易信息、展示商品、洽谈业务, 提升无形市场和电子商务交易所占比重。加强流通领域商品的计量、质量及物流标准化的建设, 提升个体摊位商的转型起点和现代化水平, 增强转型而来的现代批发企业的软实力。
八、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战略
目前, 我国现代物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和细节十分庞杂, 涉及到企业、行业、部门、地区等大量新情况, 其中绝大部分问题尽可放手由行业协会和企业自行解决, 而少数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方向性、战略性重大判断和要点, 最值得宏观决策层关注。
1. 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时机逐步成熟, 需要将其纳入节能降耗、提高国民经济质量“总盘子”。
在现代社会和全球化时代, 产品不仅要被大规模地生产出来, 还要尽可能以竞争性、低成本、高效率、快节奏的流通方式, “把产品输送到最应该去的各个角落”, 即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实现空间转移。于是, 美国、欧洲和日本等许多国家便在传统运输、仓储业的基础上, 产生了功能强大、横跨众多领域的复合型现代物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系统化理念, 优化整合商品、货物的产、供、销、储、运各种资源和流程, 大幅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是这一现代服务业形态的突出特征和发展趋势。以此为依托展开“经济节奏的较量”, 正在成为新世纪最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和新主题。从全球看, “成本挤压”的重点和注意力, 正在从余地越来越有限的制造环节向空间广阔的流通环节转移。
为商品、货物提供运输、仓储服务的传统货运业在我国历来存在, 并正处于向现代物流业快速转变的重要阶段。从已经掌握的国内外趋势和动向来看, 在新时期加快发展这一产业, 对于改造提升我国传统制造业、壮大现代服务业、增加就业机会和大幅度节能降耗都具有战略意义。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大背景下, 我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需求极为强烈、时机逐步成熟。目前, 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不仅带来了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巨大压力, 而且越来越无法容忍陈旧、低效、粗放、高耗的商品流程, 发展现代物流业、改造传统货运业、降低物流成本在经济“总量块头”急剧增大的场合显得尤为迫切。
据最新估算, 截至2011年底,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已经从1991年的3万亿元上升到160万亿元, 年均增长20%。当年物流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91年的24%下降到2011年的18.3%, 但仍然高达7.8万亿元, 而美国物流费用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假如我国物流技术的管理和应用水平与美国相仿, 则2011年物流费用支出仅为4.3万亿元, 与实际支出相比, 可以少支出3.5万亿元, 节约44%。由此可见流通业在节约物流费用及能源耗费方面潜力巨大。
在这个总盘子中, 中国工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及其普遍“自办物流”的低效格局远未扭转。在历年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生产资料投资品销售总额中, 工业企业自采自销比重高达70%;在社会总产品中, 工业生产资料产品占75%, 工业品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总值的90%以上。这些产品的市场流通, 绝大部分是在工业企业之间直接进行的。而目前对工业企业为此而自设的传统式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机构所引发的巨额投入, 以及成本和效率状况几乎胸中无数。这个深不见底的巨大黑洞正是中国物流产业落后, 物流效率低下、粗放扩张、流程恶化的要害所在, 也是潜力所在。在我国的“重化工业阶段”尤其不能放任物流成本持续偏高的趋向。这种状况表明, 中国物流产业落后、物流成本高昂, 但降低成本的潜力巨大, 只要在新时期对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的改造提升给予更多关注, 并纳入国民经济节能降耗减排“总盘子”, 寻求综合治理, 就有望明显改观, 并取得“立竿见影”的巨大实效。
2. 将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化流程和大幅度降低传统制造业的物流成本作为重中之重。
专门为企业用户之间提供物流系统化服务被称作“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内有经验的物流供应商提供的保守估计显示, 中国运用信息技术, 向制造业提供专业化周到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优化整合潜力巨大的工业采购、库存、储运、销售的传统流程, 可降低现有物流成本的50%-60%, 甚至更多。因此, 发展现代物流业, 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和“优化流程”有希望成为新时期难度较低、很有操作性, 并将收获丰厚的政策思路, 将切实促进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到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重大转变。另外, 与电子商务紧密相关的快递业也应该迅速改变小散差乱的无序低效状态, 提高市场集中度和信誉保障度, 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物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已如前述, 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关键是健全体制机制, 理顺利益关系, 降低税费负担, 增强营运能力。
3. 发展现代物流业、节能降耗的短期重点在于压缩运输成本, 长期努力在于降低库存成本。
从各国的经验看, 如果措施得当, 运输成本通常经过大幅度降低后会趋于稳定, 而凭借信息技术, 整合流程、加快周转、降低库存则潜力无限。因此, 在新时期, 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 借助现代物流业, 率先改善大宗货物的流量、流向,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储运技术, 减少盲目性, 讲求合理化, 特别要注重铁路、公路、水路、海上、航空和管道等不同运输方式各个转换节点上的有效衔接 (节点过多、转换迟滞、耽搁停顿是我国物流整体效率低下致命的“短板”) 。
在运输成本明显降低、并趋于稳定的基础上, 要将发展现代物流业、节能降耗的重点转向库存控制。为此, 要对工业企业加快资本周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消除库存积压、优化产品流程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具体要求;要促进工业企业采购、销售、储运业务和流程的“外包”, 推动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发展, 改变工业企业“家家有仓库、户户有车队”的落后低效局面, 提高企业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
4. 对“第三方物流”, 既要积极发展, 又要防止重复建设。
针对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滞后、格局散乱、家底不清的情况, 需要就目前的物流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摸底。重点是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仓储设施和运输能力的种类、结构、分布、水平、闲置状况以及现代化升级改造、存量重组的可能性等等, 以便为制定宏观决策和发展战略提供可靠依据。
在积极稳妥发展的前提下, 尤其要避免新一轮的重复建设, 防止把“第三方物流”作为泡沫来“炒作”。当前尤其要坚决制止各地采用违背物流规律的办法“大办”物流产业的倾向。对配送中心和物流园区等“第三方物流”领域的投资行为, 应当采取严格的政策措施, 强化指导和规划, 注重存量重组、升级改造, 避免铺新摊子, 滥占土地、滥上项目。
总之, 在新时期发展现代物流业, 要在降低不合理的税费负担的前提下, 明确将物流企业推向高效运行的新阶段, 同时要将工业企业流程优化、节能降耗、降低社会总成本作为主攻方向。
九、商贸流通能力向海外延伸战略
转变国内商贸和物流业发展方式, 推动商贸物流渠道“走出去”向海外延伸, 充分显示我国在海外的商业存在, 是事关全局的战略选择, 理应尽早提上新时期的新日程。
1. 要正确处理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与发展国内商贸物流业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 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十年的“预开放”, 以及入世后十年的“全面开放”, 都展示了我国商贸物流业强大的影响力和成长力。跨国集团的大规模进入, 为国内商贸和物流业发展带来了压力, 同时也增加了新元素, 拓宽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积累了经验, 激活了机制, 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促进了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更新, 并进而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当然, “内因是变化的主要根据”, 一大批国内商贸和物流企业在困境中自强不息、发展壮大, 始终是取得成绩的主导力量。
沧桑巨变中也有值得警惕的新动向。恰恰从20年前“预开放”的1992年开始, 我国服务贸易中商贸和物流服务业的逆差急剧扩大, 与商品货物贸易顺差急剧扩大形成了强烈对比, 从而陷入了“服务贸易悖论”。即, 壮大国内服务业原本是增强我国对外服务贸易能力的前提和后盾, 但是, 在国内服务业原本弱小的场合, 大幅度开放服务贸易势必激化与国内服务业的矛盾, 在服务业领域出现外资挤压内资生存空间的状况。换句话说, 人家“打上门来”, 在我国的地盘上“抢买卖”, 形成了“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被动局面。因此, 就服务贸易中的商贸和物流业而言, 我国在海外的商业存在是逆差, 是赤字, 国际影响力是负数。与此同时, 单向开放, 外资长驱直入的直接后果是, 外资挤压使国内始终没有形成高效、强大的商贸和物流业, 自主渠道和自主品牌始终健全、强大不起来,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高效畅通的商贸流通体系始终难以形成, 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始终是流通领域的顽疾, 以致于我国不得不在扩大内需、增进消费的“十二五”时期加紧“补课”, 加紧补救。应该说, 30年多来, 我国商贸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成就始终是主流, 目前的最突出问题是, 传统业态资源过剩, 新型业态发展虽快但规模过小, 大型企业极少, 国际化企业空缺, 落后局面远未根本改变。
根据我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最新报告, 连续多年, 外资商贸和物流业势头始终强劲, 百强企业中主要经营大型超市业态的外资企业, 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 沃尔玛等主要5家外资大型超市新增店铺140家, 新开店数比上年增加了22%。2011年, 外资在大型超市的市场份额已经逼近47%。
2. 构筑强大的自主渠道并向海外延伸符合我国的最大利益
流通业影响力在提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当然与我国流通业主动走出去进入国际市场密不可分。既然流通业具有主导商品交易和利润分配的天然优势, 因此当我国流通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扩张经营时, 可以培养自主销售渠道和品牌、价格主导权, 提升制造业的分销能力, 获得更多国际分工利益, 并通过国际市场增强化解国内经济存量矛盾的能力。另一方面, 流通业主动走出去还可以避免进口国对我国产品的恶意排挤, 收集国外产品需求信息, 并及时反馈给国内生产厂商。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 内部培育形成的6大综合商社积极参与国际商品贸易, 在寻求全球资源、拓展国外市场、提升本国产品竞争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成为日本国内颇具实力的跨产业财团。
主权国家自己主导的网状流通渠道与自主品牌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 自主网络渠道是自主品牌的摇篮、孵化器, 自主品牌是自主网络渠道的显赫代码。自主网状渠道被损毁, 必然导致我国制造业知名老品牌遭重创, 新品牌难存活。实际情况是, 美国、欧盟、日本主导的世纪恰恰也是渠道争夺、品牌大战和商贸物流业国际化的世纪。发达国家GDP的60%来自知名品牌产业, 我国不足20%。与此相关, 自主品牌只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 在世界品牌500强中, 真正属于中国的微乎其微。自主品牌缺失让中国人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自主品牌每况愈下, 实质上是长期重工轻商、缺乏渠道意识, 自主网状渠道资源被外资大面积切割替代所致。道理很简单:在由外资构筑的国际化网状渠道中, 品牌筛选当然要由外资来主导, 从来就不希望看到中国的自主品牌。而跨国公司长驱直入、控制中国的购销网络, 就抓住了品牌、技术、订单、信息和产品, 就加速了优质商贸和物流资源向跨国公司集中, 也就夯实了其可持续盈利的在华基础。通过这种品牌、渠道的挤出效应, 中国制造商只能在低端产品上依靠拼数量、拼消耗、拼能耗, 粗放微利保本经营。
长期以来, 特别是持续的经济危机使人们更深切感到, 自主渠道就是收入, 自主品牌就是利润, 渠道安全才有经济安全。纵观世界, “掌握主导权的的人赚别人钱, 不掌握主导权的人送别人钱”。在国际商品货物贸易市场上, 我国是举足轻重的头号产品出口国和能源原材料进口国, 但为什么总是“买啥啥贵, 卖啥啥贱”, “剪刀差、里外里”地给贸易对手“无偿献血”?为什么贸易对手不但不买帐, 还回过手来威胁对我实施“反倾销、反补贴”, 指责我们是“血汗工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缺乏海外的商业存在, 在国内外没有足够强大畅通的自主购销渠道, 价格话语权和采购分销渠道这个命脉掌握在别人手里。结果就是“十分利我国只有其一”, 90%利润跑冒滴漏流失海外。2012年2月12日,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举行的政策发布会的调查显示, 苹果公司每销售一台i Pad可获利150美元, 相当于售价449美元的30%, 而中国工人仅能从中获得8美元的收入, 只相当于售价的1.6%。
从战略角度看, 自主渠道向海外延伸将给我国带来巨大利益。我国需要倒过来思维, 以自主渠道、品牌建设为中心, 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 在下一个30年努力实现传统工业资本主导向商业资本主导转变;实现“肥水不流外人田”, 利润从1:9向9:1转变。从近期实战角度看, 我国必须拥有内外贸一体化的自主购销渠道, 才能灵活运用国内外两个市场, 才能拥有自主品牌、掌握自己的命运, 实现就业和利润最大化。我国要走向世界、实现“自主品牌万里行”, 迫切需要“自主购销渠道万里长”, 不仅要“中国商品遍天下, 更要中国商店遍天下”。若要自主品牌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首先要自主分销网点渠道遍布世界各地。
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有可能给我国带来转机。目前国外越是困难, 对我国物美价廉商品的依赖就越强。我国此刻商品出口受阻、订单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原来外资主导的资金链、供应链和购销渠道损毁所致。而外资主导的流通渠道损毁正是我国商贸和物流企业“走出去”, 抓紧培育自主分销网点来取而代之的重要契机。从长远看, 我国巨大的商品输出必须同巨额的商业资本输出相匹配。只有这样的外贸战略和政策才是完整的, 服务贸易逆差才有望根本扭转, 有巨额效益的商品出口才可望回升。
3. 将商贸物流渠道向海外延纳入国家战略
商业物流企业走出去是服务贸易平衡问题, 也是内外贸一体化问题。内外贸一体化可分为内外贸主管机构一体化, 内外贸企业一体化, 国内外产品流程一体化, 对审批程序、税费负担、商品流程、企业运作等不再有明显区别。而将商贸物流渠道向海外延纳入国家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在国内, 要自下而上地做强做大一批商贸和物流企业;在国外, 要从单向开放转变为双向开放, “走出去”一批企业。总体而言, 要抓住机遇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商贸物流渠道体系网点, 实施国外抢滩、国内整合的“两头扩网”战略。
国外抢滩。目前, 我国商人在海外大多数属于“小散差”, 不成气候, 大多只是我国“个体户摊位制的传统批发市场”模式在海外的简单延伸, 而国际化、现代化大型零售、批发、物流企业几乎为零。针对这种状况, 今后商贸和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重心要从吸引外资“请进来”转变为推动内资“走出去”, 从委托代理出口为主转变为自营出口为主, 促使国内大型商贸和物流企业增强主营业务的经营能力和经济实力, 按照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思路向外延伸, 实施渠道接管、销售终端前移, 用我国企业的全程自主分销取代外商主导的低价采购, 逐步用自主品牌取代加工贴牌, 打一场持久的、系统化的产业链、供应链、渠道、价格和品牌的争夺战, 逐步掌控海外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
为此, (1) 国内涉外企业要停止在海外的内斗自残, 改变“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消极被动局面, 联手抱团“走出去”, 增加海外投入, 在国外抢滩登陆、开辟大规模由供应链支撑的采购分销窗口和基地网点。 (2) 要重视软实力, 深入研究各个目标国的投资环境和文化背景, 借鉴外国公司在华投资及其本土化的经验, 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借助海外华人、华商形成的商贸和物流增长点和影响力, 广泛联络在海外已经站住脚本土化的制造商、运输服务贸易场站、批发市场、工商企业、商务办事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商贸物流据点和大批浙商、粤商、闽商及海外华商等工商、金融界人脉, 在海外直接投资、收购兼并、代理转自营。 (3) 要打破内外贸分割的局面, 促进原来体制分治造成的内贸企业和外贸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 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企业集团, 追踪国际动态, 引导产业方向, 促进国内商贸和物流企业走向世界。 (4) 为促进商品内销和外销之间的灵活转换, 降低购销风险, 要推动目前权宜之计的“外贸大集”常态化, 积极探索外贸企业建立内销机制和内销风险基金。与此对应, 内贸批发、零售企业也要建立针对出口转内销的采购机制和采购风险基金。 (5) 主管机构要具体研究“走出去”的相关企业所应具备的条件、潜质、方式和鼓励政策, 积极创造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环境。 (6) 即使走出去有具体困难, 大格局暂时难以改变, 也要逐步提高商贸和物流领域的市场集中度, 千方百计强化我国工商企业自主定价能力, 强化在价格、品牌、利润、标准等方面的话语权, 为日后走向世界创造条件。一个可行的发展路径是借助专业批发市场和领先的电子商务B2B网站, 建立对接国际市场的共享式出口平台, 降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易费用, 提高其抗击风险的能力。
国内整合。国内企业做大做强是“走出去”的重要基础。要结合已经出台的产业促进政策和振兴规划, 整合结构、提升国内商贸和物流资源的质量。要加强对内开放、深化改革, 彻底改变“流通渠道行政化”的传统隶属格局, 打破条条块块的部门分隔、地区封锁, 推动商贸和物流资源和企业的横向性、市场化流动, 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高效重组。 (1) 从大宗分类产品看, 要根据工业品生产资料、工业消费品和农产品生产、消费和流通的特点, 切实建立以大型骨干领军企业为主导, 以中小企业加盟、联盟, 标准化、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为基础的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消费品零售服务体系和农产品畅销体系。 (2) 从空间布局看, 要构建城乡一体化、内外贸一体化、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商贸物流渠道网点。为此, 要借助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搞活流通、促进消费”等契机, 重点组织实施针对广大农村网点缺失的“覆盖战略”;针对二三线城市商业资源小散差的局面, 重点组织实施提高市场集中度的“补强战略”;针对国内外影响力巨大的特大城市, 重点组织实施引领商贸和物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创新战略”。
最新动向显示, 在国际竞争的重心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的大背景下, 我国年销售额愈千亿元的一批领军连锁企业, 如大连市的大商集团, 已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外, 并明确提出了打造“国际化企业”的新战略目标。为此, 我国应顺势走出陈旧的“传统制造业思维”, 牢固树立“流通渠道同样是稀缺资源、是经济命脉”的新理念、新思维, 充分发挥商贸和物流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抓住战略机遇期扩大我国在海外的商业存在,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努力改变世界的商业版图和国际分工, 促成与我大国地位相称的世界服务贸易新格局。
十、农产品市场反周期调控战略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一再出现偏差。主要表现是“马后炮”、“做反了”。例如, 极为强烈的高菜价信号预示着大宗蔬菜供给注定将接踵而至, 这就是市场规律, 但主管机构却往往很不合时宜地出台“顺周期”的刺激政策大肆鼓励。违背市场规律的结果, 就是“政府加市场”, 共同造成极为夸张的放大信号和强烈误导, 造成蔬菜种植面积的瞬间叠加。这才是蔬菜过剩的真正原因。而将蔬菜如此大面积过剩、集中上市的责任一概都推给“气候原因”, 显然是说不过去的。殊不知, 瞬间叠加的种植、供给, 就已经酝酿着下一次农产品供给过剩、价格瞬间大跌、种植面积瞬间萎缩的结局, 如此循环不已。我国农产品市场大起大落绝不仅仅是“分散小生产闹的”, 事前掉以轻心、浑然不觉, 事后仓惶上阵、过度反应的政府调控也很“给力”。在这种场合, 政府对市场调控已降低到了菜农、果农的水平。因为, 当菜农、果农发现“菜多了、果多了”, 大面积过剩了, 有关机构才跟着“发现”。
因此, 要应实行反周期调控, 打出反周期的提前量。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提前数月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先行指标监测上, 而不要再搞马后炮、顺周期, 人为放大错误信号、激化供求矛盾。这些先行指标包括:种植面积的新变动, 农民的种养殖意愿的新变动, 农资、肥料、种子采购的新变动, 专业户、专业社的订单新变动等等。在菜贱伤农的情况下, 尤其要更多留意下一阶段农民有可能大幅减少种植养殖意愿的情况, 防止再度出现蔬菜荒、菜价涨和人心不稳。
顺应市场规律, 提高政府调控水平。要联手加强信息共享和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 以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先行指标为基础, 建立不以农产品一时的、暂时的多与少为依归的前瞻性的反周期调控监测体系, 否则将总是陷入被动和支付巨额的政府开支。流通环节多与少、价格高与低, 是由蔬菜自然属性、自然特点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客观需要决定的, 应由市场调节, 市场裁决, 政府决不可作硬性规定。为此, 政府的职能就是要根据农产品生产、流通特点和周期性, 提供周到的服务, 而不是直接插手行政干预。尤其是要率先降低由于现行体制不合理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打破流通渠道行政化和地区分割封锁, 政府要做的就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将上述农产品先行指标的监测预警下沉、前移, 至少提前一个周期, 分品种适时发布供求动向信息, 向社会提出前瞻性、精确化的种养殖信号和建议, 提供蔬菜食品供求、价格走势等预测信息的指导和服务, 降低中间商过高的交易成本和生活成本, 为批发商和“农超对接”减负。
在建立反周期机制的过程中, 要对影响较大的蔬菜供应基地加强先行指标的重点监测。例如, 对主产区农户、专业合作社等种植面积中短期变动、种养殖中短期意向、农资中短期采购变化、涉农订单中短期变动、蔬菜存储的短期动向, 分地区的主销区消费需求的变动, 购买意向等等提前进行调查摸底。
农产品市场是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在市场信号强烈拉动供给的时刻, 政府信号不要加码;市场信号明显减弱的时刻, 政府信号应该加码。迄今为止, 总是做反了, 结果是两头花钱。可以说, 政府调控不当是农产品 (生猪、粮食、果菜等) 大起大落波动的主要原因。生猪和冻肉的收储、投放, 以及进出口, 也要打提前量, 选准时机, 测算好滞后生效的时间, 不要马后炮, 反而人为地花冤枉钱添乱, 加剧市场波动。
反周期还是顺周期, 政府调控的办法、手段和财力大体相同, 但由于选择出手的时机不同, 结果会有天壤之别。顺周期是出手在市场价格巅峰、即将供过于求的时刻, 反周期是出手在市场价格低谷、即将供不应求的时刻。换句话说, 市场价格信号引导供给最弱的时刻, 正是政府发出强烈信号的最佳时机。这一切都取决于第一时间对先行指标的跟踪、掌控。
建立以先行指标为基础的反周期调控体系, 即使是在分散小生产众多的场合, 仍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防止以往一再出现的农产品市场大幅度剧烈波动。因此, 今后再出现农产品大面积严重过剩, 价格大幅下跌, 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的, 可以认定为“责任事故”, 一定要理直气壮地追究相关主管部门和直接责任人的过失, 责令其必须保护受损农民的利益, 全额赔当事人的所有损失, 不得推诿塞责。此刻及时赔偿农民的损失, 可以最大限度防止"菜贱伤农", 保护农民下一周期种菜的积极性, 稳定蔬菜供给, 从源头上减少震荡、稳定市场。因为凡是出现这种“突如其来”情况, 都不是偶然的, 肯定是对农民的引导有误, 或者是对先行指标变动浑然不觉, 事先没有掌握, 销售风险预案没有建立, 反周期调控没有做好, 因而出现了原本可以防止的失察和疏漏。这同样属于严重的失职行为, 理当追究责任。
与此同时, 对农产品价格波动, 还要具体分析, 做到两个分清。一是分清相互关联的两种短期波动。即实体经济中真实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所导致的价格周期性、规律性的正常波动, 以及在此基础上由过度投机、体制弊端、预期偏差等因素所导致的被放大的异常波动。其中, 若不想给过度投机热钱获取暴利的机会, 就需要构建牢靠、灵敏、高效、安全、低成本的产供销体系。值得注意的是,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异常复杂微妙, 后者虚无缥缈, 变化多端, 极难掌控。对此, 期货与现货市场协调好了, 可以防范异常波动, 化解正常波动;但倘若搞得不好, 则会放大正常波动、激化异常波动。
二是分清短期波动和长期走势。短期波动是以某种基准线为轴心上下起伏, 长期趋势是由许多价格有升有降的起伏, 连接起来的不可逆的变化过程。后者需要较长时间才会形成, 并会使得横截面上的所有相关成本、比价和差价关系参数在动态中相互影响、在碰撞博弈中相对稳定下来。回顾粮食、蔬菜、生猪、棉花、水果等大宗产品价格都是如此。一旦跨上新台阶, 就很少再返回原有水平。这是成本推动、需求拉动等复杂因素共同交织、轮番作用的结果。暂时的销售难和低价格, 或者一时的短缺和高价格, 都将很快被市场供求的博弈关系所纠正。要充分认识到:顺周期加剧市场波动, 反周期才能减轻市场波动。先行指标设置和监测是关键。几十年来, 顺市场周期调控的政策思路是市场剧烈波动的重要根源。
当然, 稳定市场最终还是要靠制度建设, 夯实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 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尤其要注重培育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产品产供销组织, 发挥“三农”中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作用。实践显示, 只有解决好农村商业组织不发育这一迫切问题, 才可能使成千上万的分散农户, 按照平等互利原则, 与庞大多变的市场购销体系和消费需求状况相互协调起来, 即通过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来稳定市场供求关系, 克服销售困难, 降低生产经营风险, 强化过于分散的农产品生产者的“谈判地位”, 切实保护农民自己的利益。
目前,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有所发展, 但仍处于小散差状态, 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都较为有限。我国的政策要点, 需要从外在于农民的“他组织”转变为内在于农民的“自组织”, 各级政府要从“替农民办实事”的包办政策, 转变为自主政策, 即促使农民“自己组织起来, 办好自己的实事”。要注意促使经济合作组织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中剥离出来, 改变农村行政机构与经济组织极度混淆的状况;要拓宽合作社综合发展途径, 而不要局限于“以某些农产品品种为纽带的专业合作社”;要鼓励城市各类工商企业, 以资产为纽带, 自愿互利地加入进去, 成为内在于“三农”的、紧密型的合作伙伴。另外, 对于普遍看好的“农超对接”, 虽然能效较高、成本较低、环节较少, 但前提是需要具备大规模集中精确供给与超市大规模集中精确采购为条件, 而农民组织化程度普遍很低, 超市也没有能力大包大揽, “农超对接”目前尚难以大面积推广, 蔬菜批发市场将依然是长期依赖的流通渠道。
商贸流通专业 篇6
一、商贸流通发展方式的新起点
现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全面发展, 商贸流通发展方式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商贸流通规模迈上新台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商贸流通规模迈上了新台阶, 由商贸流通大国向商贸流通强国的转变日益凸显。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商贸流通规模从总体上来看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 位于世界第二位, 成为商贸大国, 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国内贸易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 以及抵御各种危机实力的增强, 我国正在由商贸流通大国向商贸流通强国转变。
2、对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的要求更为迫切
现阶段,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机遇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显得尤为重要, 而商贸流通发展方式转变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方面, 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既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和效益, 又关系到广大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 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既关系到我国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由消费大国向消费强国的转变, 又关系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因此,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 对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的要求将显得更为迫切。
3、商贸流通现代化全面推进
近年来, 我国商贸流通现代化的进程正在全面快速推进, 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商贸流通现代化取得的巨大进步,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流通形式和流通组织方式日趋完善, 但是整体商贸流通的运作水平、发展模式、流通手段、流通人员管理及其他的发展能力方面, 其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还比较低, 我国仍然处于商贸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起步阶段。因此, 加速全面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二、商贸流通发展方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服务业快速发展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动力
近年来, 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新的趋势, 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商贸流通产业新的动力。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 虽然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会不断提升, 而且还会有大量的新型服务业出现, 但是仓储、运输、批发、零售等商品流通行业在今天乃至以后仍然是服务业的第一大支柱型产业, 并且这个产业在结构升级过程中还会有更多的创新和一些新的发展, 这将成为未来商贸流通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空间和新的领域, 也是支撑整个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 服务业快速发展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
2、城市化推动商贸流通产业快速发展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商贸流通产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形态, 为其进一步发展拓宽了新的发展空间。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城市化率已达52%左右, 根据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经验, 城市化率在50%~70%这一阶段, 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更多的是因城市发展形态的变化而出现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变化, 如城市经济发展将更加活跃, 城市将成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市场等新的经济形态将会不断出现。当前, 我国已提出“三纵两横”的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新布局, 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也将带动整个商贸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
3、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将推动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
目前, 我国公共交通、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已具备相当的规模,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运输等高效率基础设施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日趋完善, 全国性商贸流通网络发展的设施瓶颈将会逐步消除, 再加上信息通信设施的日趋完善, 将对提高商贸流通效率和促进全国性大型商贸流通组织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 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将推动我国商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4、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滞后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多年来, 我国面临的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就是国际收支严重失衡, 因此, 如何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全新发展将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当前, 对外贸易存在非常大的贸易顺差, 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造成的后果是, 一方面, 表明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增加了我国海外资产的风险, 不利于商贸流通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 我国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海外市场的同时, 应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口, 以此来减少贸易顺差, 促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 这将是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见, 国内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滞后影响了我国贸易收支平衡, 对实现国内外贸易一体化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的实现。
5、生态环境压力需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快速推进, 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趋高涨, 使得资源环境保护的压力持续加大, 这要求商贸流通发展方式也需要向绿色节能型发展方式转变。当前, 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 节能减排潜力很大。商贸流通服务业向绿色节能发展, 不仅有利于降低商贸流通成本, 提高产品及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 而且有利于缓解国内能源环境压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1、从重产值向重价值实现转变, 提高商贸流通产业的整体社会效益
一方面, 商贸流通产业要由重产值向重价值实现转变。多年来, 我国衡量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通常以GDP为衡量标准, 衡量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则以销售额为标准, 这种只讲产值、不讲效率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商贸流通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因此, 从重产值向重价值实现转变, 从重销售额向重效率转变, 将关系到商贸流通产业整体的经济发展效益, 是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 商贸流通产业的整体社会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长期以来, 我国商贸流通行业由于粗放经营、粗放管理, 商品质量缺乏监管, 整个行业处于高毛利、低净利的运行状态。对商贸流通产业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因此, 商贸流通产业的整体社会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2、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提高潜在市场的有效供给
一方面, 要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产业, 应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商贸连锁规模经营是一次商贸流通领域的革命, 它将分散经营的零售业穿成线、织成网、连成片, 通过生产、经营、销售、运输等要素的集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 从显在市场到潜在市场, 要注重提升商贸有效供给, 促进商贸流通行业发展。一是要做足显在市场, 以完善商品结构为主体, 有条件地开辟新型市场, 充分发挥个体户、乡村流动市场、农贸商场和农贸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构建多层次、高效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二是要重视开发新兴市场, 把潜在市场的购买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三是要瞄准未来市场,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一些新型未开发市场不断涌现, 这将为商贸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3、提升企业信誉度, 加快推进有中国特色的连锁商业发展
一方面, 转变商贸流通方式, 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信誉是企业生存之本, 连锁商贸行业作为商贸流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誉度建设将会显得尤为重要。各连锁店要从自身做起, 关注每个环节, 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另一方面, 走有中国特色的商贸流通连锁商业发展道路, 这不仅是一条符合现代消费生活理念的商贸流通连锁行业发展之路, 而且是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的最佳选择路径。不仅需要观念的创新, 还需要商贸流通业态创新, 更需要商贸流通管理方式方法和营销路径的创新。
4、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品流通体系, 扩大商贸流通发展空间
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 应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既要重视城市商业规划和商贸流通体制机制的形成和影响, 也要重视农产品商贸流通和农贸市场、农贸商场的建设, 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来构建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体系。
通过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 扩大商贸流通发展空间。一是商贸流通企业要根据消费者需求, 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商贸流通企业要根据市场供求状况,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三是商贸流通企业要培育核心竞争力, 通过市场竞争提升自身能力;四是商贸流通企业需培育自身品牌, 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空间。
5、加快商贸流通产业技术革新, 降低经营成本
通过加快商贸流通产业技术革新, 转变我国的商贸流通发展。一是积极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 应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装备商贸流通行业;二是加快商贸流通领域的法制化建设, 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制规范, 促进其健康发展;三是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生产经营者素质,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重庆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 篇7
2007年, 重庆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61.23亿元, 比1978年增加了65.4倍, 年均增长15.6%;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生产总值366.19亿元, 是1978年的156.5倍, 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5%上升到8.9%, 提高了5.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生产总值91.85亿元, 是1978年的117.8倍, 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2%上升到2.2%, 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为了更加准确清晰的描述重庆市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现通过商贸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和商贸流通业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两个指标来分析重庆市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图1可以看出, 商贸流通业的产值和GDP值有相同的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从贡献率来看,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发展在1978~2007年间, 基本维持在5%~20%。从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这个指标的发展趋势看, 从1978年以来, 始终维持在5%以内, 且波动幅度不大。可以看出, 商贸流通业对于促进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 本文以下部分将采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其进行研究。
2 重庆市商贸流通业与GDP协整性实证分析
2.1 时序分析
为了降低数据的波动性, 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取对数, 结果表明, 两者具有大致相同的增长和变化趋势, 二者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2 ADF检验
分别对LnGDP和LnSMZ进行单整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由表1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 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值LNGDP和LNSMZ都是二阶单整序列, 因此它们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3 协整检验
下面采用Egle—Granger两步法对LnGDP和LnSMZ进行协整检验。首先用传统的OLS方法进行回归, 可以得到以下的回归方程:LnGDP=-4.0044+1.2476LnSMZ (1)
以上两个回归方程的残差记为E1和E2, 二者的ADF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回归模型所反映的LnGDP和LnSMZ的协整关系成立, 说明商贸流通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二者可以互相解释。
2.4 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是反映LnGDP和LnSMZ之间短期动态均衡关系的模型, 也就是可以把变量的短期关系和长期关系包含在同一个方程内的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建立如下:
2.5 格兰杰因果检验
检验假设。H0: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H1: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利用Eviews中的Granger Causality, 在屏幕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最大滞后期K值, 本文中是3, 可以得到以下的输出结果:
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国内生产总值提高的原因, 因为这个检验的相伴概率是0.050, 表明K不是GDP的格兰杰检验成因的概率较小, 至少在95%的的置信水平下, 可以认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GDP提高的格兰杰成因。第二个概率是0.076, 表明至少在90%的置信水平下, 认为GDP提高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格兰杰成因。主要表现在:流通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是很大的, 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1) 从以上得到的误差修正模型的经济含义可以理解为, 从长期看, 重庆市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均衡的动态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协整模型 (1) 来描述, 二者始终围绕着这个轨迹进行发展。由该模型可知, 商贸流通业对GDP的贡献很大, 系数1.2476表示弹性, 即商贸流通业每增加1%个单位, GDP增加1.2476%个单位, 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
(2) 从模型 (2) 也可以看出, GDP的增长同样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弹性系数为0.7962。从短期来看,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和GDP的变动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时候, 这种情况可以用误差修正模型来解释。
(3) 从模型 (3) 可以看出, 短期内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对数每增加1%, GDP的对数将增加1.2313%, 可以看出商贸流通业对GDP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4) 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1978~2007年滞后阶数为3的情况下, GDP和商贸流通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即GDP和商贸流通业存在着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 GDP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 GDP的增长能引起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商贸流通业也是GDP的granger原因, 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也能引起GDP的增长。
3.2 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建议
(1) 加强商贸流通行业规划管理。商贸流通行业规划作为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与城镇规划等要相互衔接。强化行业管理, 制定完善管理办法, 规范完善商贸流通行业原有协会, 制定行规行约和等级技术标准, 协调企业家、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 建立起政府指导、行业自律、运作协调的行业管理体系。
(2) 积极调整流通产业经营结构。大力推进工商联手, 发展紧密的工商联营体, 积极促进商业与农业相结合, 大力发展流通加工业, 实施贸工农一体化。
(3) 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流通现代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而在商品流通领域产生的变革创新过程。现代流通技术的应用将给工农业生产和物流带来革命性变革, 大大提高生产的安全程度和对消费者的保护程度, 提高流通的效率, 。
参考文献
[1]李衍民, 发展商贸流通, 促进经济增长.[J].商场现代化, 2007 (2) .
吉首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 篇8
一、吉首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吉首的商业源远流长, 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雄居4省市边区商贸物流中心之地位。吉首的现代商业, 是伴随湘西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吉首的城市化进程而同步发展的。到目前为止, 吉首的第三产业已成长为吉首经济的支柱产业。近10年来, 吉首市商贸得到了迅猛发展, 流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商贸已成为吉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建设4省市边区商贸物流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一) 商贸业发展迅速, 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吉首市近10年商贸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社会零售总额迅速增加。2001年以来, 吉首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GDP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 其中近5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保持在60%以上。吉首市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比已由2001年的14.4∶46.7∶38.9变化到2010年的5.8∶34.0∶60.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同期长沙市的比重约为4.4∶53.6∶42.0, 而我国的总体比例为10.2∶46.8∶43.0, 由此可见, 第三产业在吉首市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二) 商贸业态齐全, 大型商业网点逐渐增多, 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吉首市共有各类商业网点近7 000个, 营业面积约为90万平方米, 从业人员约43 000人;各类商品市场30个, 其中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的5个, 年交易额超亿的商品交易市场3个。2010年, 吉首市拥有星级饭店20家, 其中, 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3家、二星级饭店15家。旅行社16家, 其中国际旅行社3家。旅游专业运输车队3家, 旅游运输车辆120台。年经营收入过千万元的骨干旅游企业4家。可以看出, 总体的商业网点虽然不是很多, 但网点的业态较为齐全, 足够满足本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同时, 大型网点的抗风险性以及收益普遍好于中小网点。
(三) 零售业网点较为集中, 中心商业区初见端倪
零售网点的分布较集中商业中心和专业市场。吉首市商业体系主要由两个市级商业中心和17个社区商业中心构成, 两个市级商业中心为吉首商业中心和乾州商业中心, 两个区级商业中心为雅溪商业圈和规划中的吉凤商业圈。吉首商业中心现有大型商业设施17个, 营业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有建材、电器、电脑等专业市场12个;有9条特色商业街, 集中了目前全市70%的宾馆酒店。目前为吉首市商业的核心地带, 也是大湘西乃至黔、渝、鄂周边地区最有吸引力的高、中、低档商品并存的现代化商业中心。周边交通发达, 地理位置优越, 聚集大量的商流人流, 以形成对周边区域的广泛辐射, 带动中心商业圈的形成。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依托的市场网络。
(四) 新型业态初步展现, 传统商业仍占主导地位
商业经营方式和业态正在发生明显变革, 超市、便利店、各种中西式连锁快餐店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 具有各种先进理念的经营方式如总代理、总经销、厂商直销、物流配送等正在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吉首已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架构。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 各型超市、连锁店等配套服务业蓬勃发展, 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现代经营方式快速兴起。
在业态方面, 现代的连锁店、专卖店、百货商场等开始兴起, 流通方面并无专业的现代化物流企业, 电子商务也未得到广泛应用, 总体而言, 传统商业模式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缺少现代连锁综合超市、便利店, 专卖店形式才刚刚兴起, 无现代化的商业购物休闲中心, 落后的马路集市仍然存在。
(五) 物流业发展已具条件, 市场潜力巨大
2010年, 吉首邮电业务总量101 839万元, 增长38.6%;全社会货物周转量74 556万吨每公里, 货运量583万吨;旅客周转量44 596万人每公里, 客运量1 033万人。物流园区正在规划之中, 物流园区建设将为吉首市商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输、仓储、包装、信息等保障。从吉首市客运量与货运量的增长数据来看, 发展地区物流中心已经具备条件, 虽然客运量与货运量具有波动性, 但是总量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二、吉首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吉首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 然而与我国发达地区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商贸流通业仍是亟须提升的行业, 必须加快发展。
(一) 经济基础薄弱, 商贸业发展的持续力不足
吉首作为州府, 是湘西自治州的中心城市, 但其首位度很低, 对全州城镇化建设贡献比较小, 且城市规模小, 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少, 辐射带动力弱, 与其中心城市地位极不相称。考察近十年来吉首及湘西州的经济发展情况发现, 吉首GDP总量在湘西州GDP总量中所占的比值 (即GDP贡献率) 基本保持在20%—30%的水平, 且在5年来不断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吉首作为州府, 在主要的经济指标比较中并没有凸显州府的优势。同时, 吉首承担了州府的建设任务, 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吉首市GDP和人均GDP整体增长较为迅速, 然而也就是全国的一般水平。由于基础很差, 第二产业未形成规模发展, 所以商贸业的发展较为孤立, 仅靠社会零售发展的支撑, 第三产业也很难发挥在资金以及就业方面“蓄水池”的功能, 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二) 商业网点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亟待解决
虽然商业网点已有规划, 但因环境变化以及执行问题导致布局不够合理。目前, 吉首市主要商业网点分布相对集中在团结路以南、武陵路以北, 人民路以东的地区。该区域为吉首市城区核心商圈, 其中, 以团结路与人民路交叉地带为商业核心区域, 商业网点过于密集, 客流量大。据测定, 每小时人流量达5 000人, 给核心商业区域的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核心商业区域网点集中, 而新区、新开发区以及居住区网点偏少, 社区商业功能较弱, 商业网点重复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 商业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实力亟待扩大、提升
吉首市具有较大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商业企业较少, 从2010年看, 限额以上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约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受限于规模、实力和产业的开拓能力, 商品的辐射和聚集度相对较弱, 阻碍了吉首市经济的发展。
(四) 商品交易市场体系、结构、功能尚需完善, 辐射力有待提高
在吉首市现有的市场中, 生活资料市场多, 生产要素市场少;综合性市场占比重大, 专业性市场相对少;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交易市场多, 处于城郊结合部的交易市场少;成规模、经营定位及特色鲜明的市场少, 且布局分散, 其中近一半是集贸市场, 有的还占街为市, 成为马路市场。市场交易、管理方式落后, 仍采用集市贸易的机制和管理办法。市场建设与主导产业发展联结不够, 对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 聚集和辐射力较弱, 在四省市边区知名的、有影响力的商品市场交易少。由于重复建设、选址不当, 有的市场已是有场无市。市场的信息、运输、配送、仓储、服务、金融、邮电等功能还不完善, 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相对落后。
(五) 商贸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 经营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吉首的商贸企业大多是新发展的个体私营商业, 规模化程度很低, 而连锁商业集团刚刚开始进入,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未出现。现代的电子商务还未广泛应用, 专业物流、市场营销、作业管理等运作方式未得到重视, 落后的管理方式大行其道, 缺少具备现代商贸知识的专业人才, 科技、网络应用水平低下。
商业行业法规不配套, 批发市场建设多头审批、各自为政, 造成市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同时, 行业管理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等不健全, 管理出现“断层”, 相关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管理和调控作用。
三、政策建议
(一) 加大商贸流通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引导和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兴建符合商贸业发展导向目录鼓励类项目。在土地、税费等方面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 对符合吉首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给予重点奖励。
(二) 做大做强骨干商贸流通企业
以会展业、旅店业、餐饮业、特色经济为重点, 推进商务服务业向规范化、产业化发展,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乾州新区规划建设吉首会展中心, 会展业要围绕提高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围绕吉首市旅游、资源、民族特色, 培育做大具有吉首特色的汽车、房产、旅游商品、特色餐饮、椪柑等展会项目。加大星级宾馆和特色餐饮发展, 最终形成以旅游、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商业中心。
(三)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适应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求, 大力培育物流市场,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支撑体系建设, 尽快构建起以物流园区为依托, 以物流平台为支撑, 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 形成四省市边区区域物流中心及重要物流节点。重点推进老城区、雅溪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规划建设吉怀高速小庄至双塘沿线物流建设项目, 吸引专业化物流公司进驻我市, 建立相应的物流配送体系, 基本实现物流配送的专业化与社会化, 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
(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 发展资金扶持政策。
市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商贸经济发展, 主要用于商贸经济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经费、企业贷款贴息等, 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
2. 土地优惠政策。
企业新建或扩建用地发展商贸业, 土地用途为商业用地, 允许通过出让 (招标拍卖挂牌) 、租赁、入股和流转等方式取得。
3. 税收奖励政策。
每年一次对上缴税金 (市级收入) 达到一定量的企业 (烟草除外) 进行奖励, 实行超额累进制奖励办法, 主要用于奖励企业领导班子。
摘要:现代商贸流通业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近年来, 吉首市商贸流通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然而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的不足已制约了该市的经济运行速度与效益。为此, 就如何加快吉首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进行思考, 并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吉首市,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赵凯, 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众作用机理研究[J].财贸经济, 2009, (1) .
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实证研究 篇9
1 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发展现状
近年来, 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做好农村流通工作的安排部署,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努力开拓农村市场, 不断深化农村商品流通改革, 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体系新格局, 整个农村商品流通出现了新的气象。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1 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完善
河北省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农村商品流通更加顺畅。近年来, 河北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迅猛, 一个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 以城乡集贸市场为辅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从而为粮、油、肉、蛋、水产品、水果等农产品构建了顺畅的流通渠道。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兴办起来的产地型批发市场, 已成为河北省农产品流通的重要集散地, 已建成了安国市东方药城、辛集皮革城、永年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沧县崔尔庄小枣批发市场等一大批有较大影响的产地型农产品交易市场、批发市场, 促进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的结合, 有效推动了商贸流通与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 农村消费品市场也保持快速增长, 市场数量不断增加,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持续增长 (见下表) 。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使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能够基本满足, 中档消费在县城能够基本满足。
资料来源:2006年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
1.2 农村商品流通主体多元化
目前, 农村各种流通主体呈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和农村流通合作组织, 是目前农产品流通的核心主体。近几年,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 (如下图) , 直接和辐射带动的农户数量也增长迅速。2006年11月15日, 河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立, 这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作, 健康发展,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 在河北省广大农村, 如今已涌现出农村经纪人24万人, 年促成交易额580亿元, 经纪业务几乎覆盖了所有农产品。这些了解市场信息的农村经纪人正在把封闭分散的农业生产和开放的市场连接起来, 带动了农村的市场流、资金流的滚动, 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1.3 农村商品流通形式多样化
随着流通组织的多元化, 农村各种流通形式也在迅速发展。河北省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 大力推行现代流通方式。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市级、县级商业企业利用货源和管理优势, 采取合资、合作、合营、加盟等形式, 建立分店、连锁店、批发点, 通过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代理制等多种方式, 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市场延伸, 提升和带动农村市场管理水平和层次。目前, 河北省已初步确定了武安等56个试点县 (市) 及河北好日子集团等98家试点企业。截至2006年6月底, 河北省共建设和改造农家店10200家, 预计到2007年年底实现全省累计建设26000个连锁化农家店, 覆盖100%的县市、70%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进一步实施, 使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 农业产业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2 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市场消费水平偏低
河北省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01.8元) , 农民收入渠道简单, 收入不稳定, 并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家庭支出主要用于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 很少进行其他消费, 且消费能力不够, 加之近期受银行加息政策影响, 储蓄对部分居民的吸引力增强, 很难形成即期消费。此外, 农资价格、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过高, 对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消费存在一定负面影响。过去几年, 在城市市场趋于饱和的状态下, 许多企业纷纷把投资转向农村, 但大部分是将城市过剩或淘汰的产品直接延伸到农村, 由于农村居民消费层次、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消费心理等不同于城市居民, 导致流通到农村的产品不能顺利出售, 而农民也买不到称心如意的产品。
2.2 新型农村流通业态发展滞后、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缓慢
从流通业态来看, 河北省农村市场主要以小型商店、农贸市场为主。农村消费品主要以个体、单体经营为主, 规范性差, 零散度高, 与农民消费水平相适应的新型业态少。即使在县城等地出现一些新的流通业态, 还存在着“连而不锁”, “平价不平”, “超市不超”的问题, 与城市相比处于落后状态。从流通方式来看, 仍以传统流通方式为主。全省主要承担农产品集散功能的各种专业批发市场, 还未摆脱传统农贸市场和各种集市的购销形式, 变化的只是批量的增长和运销距离的拉长, 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比重较小, 经营方式落后。现金交易、实物交易仍是农村市场主要的支付方式。
2.3 农村商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目前, 构成河北省农村流通体系成员的流通组织, 以主体性质分, 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一直被当做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的供销合作社系统;二是大量个体商户、运销大户。目前, 河北省有些供销社已经“社有民营”、“租壳卖瓤”, 名为实行责任制, 实则动摇了供销社集体所有制的基础, 变成了挂供销社招牌的“个体户”。这些规模小、实力弱、素质不高的个体商户, 组成了农村流通体系的最主要的部分。河北省目前单体经营的个体商户数量占全部流通主体比重高达90%以上。这种非正规经济, 不能形成规模采购能力和销售能力, 流通成本很高, 调节市场供求能力弱, 不能满足农民现代生产、生活所需商品及劳务需求, 更不能有效开拓农村市场。
2.4 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目前我国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未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 造成对其投入不足、建设滞后等问题。在软件基础设施缺乏的同时, 河北省农村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滞后。如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陈旧, 通信网络、仓储、冷藏等设备设施不完善, 服务功能单一, 大部分批发市场缺乏信息服务、质量检测、交易结算、安全监控、垃圾处理等配套服务设施。据调查, 目前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建有配套冷库的市场还很少, 一般只能当天上市当天售完, 否则就失去原有的新鲜度, 商品品质难以保持, 造成大量损失和浪费。此外, 农村消费品市场商业设施建设滞后,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 与老百姓期待的方便消费、安全消费的需求相差甚远, 导致大量农村购买力流向城镇。据测算, 农村人均商业面积不足0.1平方米, 仅约为城市的1/10。
3 加快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增强其消费信心
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消费能力的升降, 居民收入的增长与消费支出的增长呈明显的正比例关系。据专家测算, 农村居民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 农村消费品市场大体增长1.18个百分点。因此,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必须考虑增加农民收入。首先, 在分配政策上要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要着眼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其可支配收入。其次,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扩大社会保障范围, 稳定人们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心理与支出预期。最后, 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 创新适合不同人群的消费信贷产品, 改革农村消费信贷政策, 健全配套的金融服务, 促使居民借贷消费, 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3.2 结合当地实际, 发展新型流通业态
传统的百货商店以及个体的便利店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的消费需求。未来农村商品流通将出现更多的新型流通业态, 主要形式是农村超市和连锁经营等形式。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新型流通业态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经济环境及条件相适应, 所以, 河北省各地市在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时, 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流通业态。
3.2.1 农村超市
农村超市是设在小集镇上或农村流动人口较多的交通便利地带, 根据农村区域经济水平的不同, 主要经营日常生活用品、副食品及其他商品的自选商店。随着农村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的成熟和消费需求的提高, 人们更注重商品质量、服务态度及购物环境的和谐、方便。农村超市这一新颖经营业态和销售模式的出现, 正顺应了新时期农村消费求真、求廉、求便、求全的发展趋势, 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目前, 河北省已涌现出了一大批发展较好的农村超市。例如河北好日子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创立至今八年来, 始终以建设中小城市、县镇和农村商业零售网络为发展主题。总公司店铺遍布河北沧州、唐山、邢台、石家庄等地区。截至2005 年12月, 公司开设店铺600个, 其中400多个开设在乡镇或自然村, 占店铺总数60%以上;就业人数4000人, 其中农村就业人数2000人。
3.2.2 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是一种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管理与商业相结合的新的零售企业组织形式, 它把众多小规模、分散的商品流通主体组织起来, 使之整体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连锁经营是实现农村流通现代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城市大型流通企业通过连锁方式向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延伸将是未来农村流通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上海联华、华联等。在农村发展连锁经营要从河北省农村的实际出发, 逐步推进。目前, 根据河北省状况, 首先要鼓励城市大中型商业企业或有实力的连锁经营企业, 通过各种连锁经营方式进军农村市场, 重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此外, 在发展农村商业连锁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作用, 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的网点和对农村商品流通的组织管理经验, 促进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快速建立和发展。
3.3 发展多层次的流通组织, 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首先, 积极发展农村供销社主渠道作用。要继续深化供销社体制改革, 彻底转变观念、转变机制, 以新的经营体制和运转机制, 实现向农民的回归, 担当起构建新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重任;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推进农村经营服务网点的建设与改造。其次, 积极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多种多样的中介组织, 提高竞争效益, 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优良品种、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加工、储藏、运输等多种服务, 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牵线搭桥。采取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通过龙头企业和各种中介组织把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最后, 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鼓励农民从事商品流通, 为农民进入市场创造良好环境。要发展运销大户, 培育和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 组建经纪人协会, 提高经纪人素质。必须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 使农民根据市场的价格来组织生产。
3.4 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货畅其流
首先, 加强财政政策支持, 发展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采取各种措施, 调动各方力量, 特别是加强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以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 其中主要包括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农村电网的建设和完善、农村电信设施的建立和升级等。其次,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先进物流基础设施和现代流通技术, 把农产品生产、采摘、分类、包装、加工、储藏、运输、销售、配送等环节快速有效地整合起来, 从而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价值损失, 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最终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同时, 着力整合和优化配置全省物流资源, 造就富有实力、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构建四通八达的农资、农产品市场网络, 建立以区域为中心、富有特色的大物流, 形成大生产、大公司、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一体化的运行格局。最后, 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提高交易效率, 提升市场层次。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检验检测系统及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摘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体系, 缩小城乡区域在商品经济上的发展差距, 成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设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河北省,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华芹.农村商品流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 2005 (6) :50-52.
[2]李芬儒, 等.河北农村商品流通产业创新的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04 (6) :5-7.
[3]程漱兰, 等.关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 1998 (7) :2-9.
[4]贾登龙.关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甘肃农业, 2001 (1) :23-25.
【商贸流通专业】推荐阅读:
商贸流通行业预案08-24
商贸流通国际化研究07-23
县商贸流通业调查情况汇报05-21
市2007年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07-19
深圳商贸流通发展资金资助项目操作规程09-12
商贸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09-27
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发言材料10-16
商贸物流专业群06-02
商贸专业论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