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商贸教学

2024-11-02

中职商贸教学(精选9篇)

中职商贸教学 篇1

0 引言

校企合作办学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化产物, 是学校和企业两类不同社会组织的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职业学校面对的市场主体很大程度上是指企业, 而企业面对的市场主体非常广泛,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将继续处于主导地位。本文重点从职业学校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深化商贸专业的校企合作办学, 同时通过对企业、政策、学生等因素的分析, 力求找到较为可行的校企合作办学方法, 形成学校、企业、行业、学生多方良性互动。

1 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

笔者在与酒店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等中高层管理者的交流中发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酒店非常渴望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包括宣传企业品牌、用工优先、资源共享、专业技术支持等, 中职校必须抓住这些要求, 使之成为激发酒店参与合作的动力所在。

1.1 学校应加强对酒店的品牌宣传

品牌代表着酒店的品质、特色、社会形象, 已经成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体现。现代社会, 每个酒店都非常重视自身的品牌形象, 希望通过与学校的合作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此, 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合作酒店做好品牌宣传。以徐州技师学院商贸专业为例, 已经通过冠名班招生宣传、组织企业专家到校讲座、组织学生到酒店参观等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家长认识酒店、了解酒店。在今后的实践中, 还可以尝试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等形式扩大对酒店的品牌宣传。

1.2 学校应加强对酒店的技术支持

酒店行业直接面对的是消费者, 必须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进行技术优化调整, 如烹饪专业, 除了要求厨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外, 还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 重视新科技的开发和应用。从技术层面上来讲, 学校在基础理论研究、教学、设计、科研和实训等方面都处于较强的地位, 因此可以建立一个学校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合作机制。如我校烹饪专业现建有“朱诚心教授工作室”, 工作室结合徐州本地菜点实际, 致力于彭祖养生系列菜品的研究、开发, 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这些成果是否满足市场的需求, 能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就可以通过校企间的技术合作实现成果的转化和利用。此外, 我校烹饪专业还在建有冷拼与雕刻工艺专业教师工作室、烹饪工艺专业教师工作室、面点工艺专业教师工作室, 汇集了优秀的专业师资, 酒店也可以将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组织技术专业人员与学校教师一起进行研究、开发, 或委托学校专业教师工作室代替酒店进行产品设计、工艺改造, 补足酒店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的短板。

1.3 学校应关注酒店员工的培训需求

员工的再教育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任何一个健康、成功发展的企业, 都离不开对企业不同层次员工的再教育和培训工作, 这一点对酒店行业来说尤其重要。学校要充分关注酒店员工的再教育需求, 除了酒店提出的培训要求外, 要主动与酒店联系, 根据酒店的实际需要, 开发培训课程, 制订培训方案,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培训团队。

2 建立较为完善的校企人才培养机制

2.1 优化专业设置,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要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市场调研, 深入行业、企业, 通过行业专家论证等方式, 了解酒店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优化现有的专业设置。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 根据酒店的实际要求进行改革, 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2 优化实训教学, 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

商贸专业教学应该采取学做一体的教学形式, 以课程建设作为重点, 为学生提供实训教育而非单纯的理论讲学。应该协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开发实训课程, 建立实训课程体系, 采用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 优化课程内容。在实训阶段积极安排企业家担任指导教师, 通过做项目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办学, 将企业作为实训大本营,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 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主要途径是深化校企合作, 同时, 需要大量高素质、懂技术、会管理, 了解企业生产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来支撑。“双师型”教师, 不仅应具备专业理论知识, 同时也应具备专业实践技能以及实践经验, 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当前, 中职商贸专业师资队伍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历、不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情况、专业知识与现代技术不能有效对接;另一部分教师虽有企业背景和经历并且技能水平较高, 但存在着教育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专业教学理论知识相对匮乏、缺乏教学经验等问题, 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来讲,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真正实现了学校和企业、教育和经济、教学和企业生产的结合, 教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各有关方面要高度重视, 落实责任, 加强协调, 确保效果, 确保把这个项目搞好, 把好事办好。

2.4 完善校企合作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和考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 考核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岗位工作能力, 必须将学校考核和企业员工考核联系起来。因此, 人才质量必须按照职业化的模式进行评价, 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 学生的质量评价应以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标准为准。分析评估人才质量职业化的影响因子, 提炼出职业化评价的必要指标, 形成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指标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 将考核结果输入考核系统, 综合计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2.5 与企业合作建立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

要培养适应酒店需求的专业应用人才, 必须建立广泛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目前, 我校商贸专业正是这么做的。但学校自费投资建设, 从投资效益、建设使用效果等方面来讲都是不可取的。因此, 学校与酒店合作, 利用酒店现有的实践场所, 是烹饪、面点、酒店管理等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双方应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打造实训场地, 通过校企合作协调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过程相互渗透, 理论知识与企业所需紧密结合, 完全按照企业的工作岗位、工作流程来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校企双方对课程体系进行协同设计, 主要针对“企业工作流程与岗位的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关联机理进行研究, 包括正确识别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岗位, 分析企业流程中的岗位职责和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 探索企业流程、岗位群与课程模块、课程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相一致, 才能准确体现和反映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2.6 致力于实现企业资本的进入

在以往的办学实践中, 我们尝试由酒店注入学生培养资金, 实现订单办学这种形式, 运行情况比较良好。从其他职业院校的情况来看, 还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实现企业资本的进入, 一是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励基金, 奖励对象包括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用于鼓励广大教师钻研业务, 学生努力学习;二是企业在学校设立创办校企股份合作企业, 如我校三期规划建设的商务酒店, 该酒店建成后, 将实现校企间的资源共享、收益共享;三是由企业投资建设校内生产实训基地, 包括建立实训场地、布置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对校园投资的效益共享, 以解决学校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

3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3.1 健全法律制度, 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通过对大量校企合作的调查发现, 很多校企合作要么有名无实、要么虎头蛇尾。究其原因, 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在合作之初, 没有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得失, 没有建立一套双赢、规范的管理机制。因此, 良好的保障机制决定了校企合作是否顺利进行, 进而能否培养出企业所需的适用型人才。政府制定法律、政策是支持校企合作教育发展最根本、最持久的方法。为了创设一个公平、高效、稳定的职业教育氛围, 我国政府应该着眼未来, 着力健全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制体系, 通过法律手段为校企双方提供利益保障, 以解除校企双方的后顾之忧。

3.2 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政策保障力度

在关于制约酒店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积极性的调查中, 酒店提到最多的几个因素就包括缺乏合作平台, 缺少合作保障机制, 因此, 政府除了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外, 还应给予合作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 如政府可以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如酒店接收学生实习, 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按照实习学生的人数给予一定的培训补贴;酒店在职业学校内投资建立校内生产实训基地, 可以按照投资额度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在校企合作中表现突出或创造一定社会效益的酒店可以颁发相关荣誉称号, 并在行业内部进行推荐, 向社会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帮助提高酒店的社会形象等等, 以此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3.3 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行保障体系

虽然我国鼓励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 但对校企合作却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该着眼校政企三方共赢, 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 着力打造融学生实训、教师锻炼和科研试验、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基地, 不断深化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社会服务平台。此外, 校企双方应该建立一个致力于资源与行为融合的组织机构, 成立理事会及相应的学院, 并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 有助于企业与学校的进一步深度合作, 激励和约束机制要能调动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同时化解合作危机和不利影响, 进而密切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

摘要: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能动性是有效提高中职商贸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实效的关键, 本文从建立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三个层面探讨了校企合作办学的策略, 力求对中职商贸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商贸,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海.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2 (10) .

[2]陈敏毓, 孙建领, 王江涛, 冯薇, 李剑.基于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体系的实验研究[J].价值工程, 2013 (17) .

[3]吴伦华.浅析中职校企合作中的学习培训[J].职业, 2013 (15) .

中职商贸教学 篇2

关键词:中职;专业群;实战;实训室;建设

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建设是当前中职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华侨学校东盟商品展销实训室建设突破传统模式,运用创新思维,突出实战型、多专业综合实训特点,是完善多专业综合实训功能,提高实效的有效途径。

一、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建设的依据

1.国家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我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

2.多专业教学需要

国际商务、会计、市场营销等商贸类专业虽拥有实训室及实训软件,但缺乏将所学、所练应用于综合岗位实训的场所,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正好可以提高多专业的学生综合岗位实践实训

能力。

二、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建设的功能目标

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岗位实践实训动手能力,培养具有服务、经营、管理等职业能力人才,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职业道德培养目标

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各岗位、各流程或涉及物品,或涉及现金,或涉及服务顾客等,实习学生团队成员在实训过程将受到职业道德的实战熏陶,从而培养出更有职业道德水准的适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

3.多专业、多岗位综合实训目标

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涉及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学生通过实训室综合岗位实践实训,将亲身体验商场收银员、营业员、采购员、导购员、防损员、企划员、会计核算等十多个工种的岗位角色,熟悉各工种的岗位技能,为今后学生与相关职业的无缝对接做好充分的职前训练。

4.课程改革目标

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实训课程融合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和会计等多专业课程。比如,《商务礼仪》对接礼仪服务技能、《商品基础》对接商店店员基本技能、《营销策划》对接营销员技能、《物流管理》对接仓库管理员的各项技能、《会计基础》对接收银员技能、《财务核算》对接出纳、会计技能等。通过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与岗位对接,突出职业岗位内容和技能,探索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课程与职业岗位对接的课程改革路子。

5.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具备普通商店的基本功能,服务广大师生,丰富大众生活,为师生提供更多选择、更多便利

三、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建设的思路

1.装修设计思路

以东盟各国为背景、凸显各国的商品特色。

(1)布局设计

中国商品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越南商品区,泰国商品区,马来西亚商品区,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商品区,缅甸、柬埔寨、文莱、老挝商品区。

(2)装饰设计

①室内悬挂中国及东盟各国国旗;②各商品区的摆设能彰显

各国的商店特色;③墙壁悬挂各国的壁画。

2.指导教师团队的建设思路

成立指导教师团队,由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电子商务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要求团队教师熟悉实训室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这就需要各专业的教师互相学习,提高综合指导技能。指导教师以“职业经理”的角色实施实训室的管理和指导。

3.实训学生团队的建设思路

(1)核心团队

由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电子商务专业挑选出道德品质最好,能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的学生,组成核心团队,以10人左右为宜。由他们以“正式店员”的角色进行日常“上班”,同时选出“店长”“店长助理”,负责日常安排。核心团队成员还以“师傅”身份给其他梯次的成员“传授”技能。

(2)梯次团队

由各专业依次挑选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直到全部学生选完。每一梯队人数是核心团队的2倍左右。在指导教师的指导、核心团队“师傅”的“传授”下,梯队成员分别参与实训室的实训实践。

4.实战的建设思路

(1)实战的职业道德

平时上课讲职业道德,学生无法切身体会,但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因为全真实战性,各岗位、各流程或涉及物品、或涉及现金、或涉及服务顾客等,实训学生在实训过程将受到职业道德的实战熏陶。

(2)实战的工作环境

①真实的自然环境。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是东盟商贸文化长廊的一部分,就在学校里。②真实的顾客来源。在校师生5000多人,以及其他校内外的人员,为实训室提供真实的顾客来源。③真实的设施设备。货架、冰柜、手推车、pos机、条形码打印机、电子标签系统、手持终端等设施设备按照商贸行业超市的模式装备齐全。④真实的展销商品。根据师生的学习生活的需求,采购展销的商品。⑤真实的工作服工号。上班的实训学生必须穿上绣有“东盟商品展销”的工作服,戴上工号。

(3)实战的工作内容

①职业道德:要求实训学生严格按照商贸行业超市的职业道德标准进行实训。②上下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上下班时间为每天(包括星期六、星期天)10:30-12:30和15:30-22:30,安排到上班的实训学生必须按时上下班。③卫生清洁:保持实训场所的卫生清洁,上班的实训学生每天必须打扫干净。④服务顾客:“顾客就是上帝”,实训学生必须有服务意识且在实训中运用。⑤导购促销:热情周到地招呼和接待顾客,与顾客沟通(商谈)、促成购买。⑥入库、库存管理:确认送货单,逐个清点商品,包括商品的数量、规格、生产日期等;录入后台各原始数据;库存商品质量数量控制;向采购部门提出采购建议等。⑦收银要求:人民币的看、摸、听识别训练;达到准确、快速;填写缴款单,正确使用pos机等设备。

(4)实战的制度管理

参考商贸行业超市的管理制度,制订团队管理、工作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应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在真实的管理制度下进行实训,达到日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5)实战的企业文化

“顾客就是上帝”的商贸服务行业的文化,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及运用。“服务师生,热情周到”的标语贴在明显的位置。管理制度上墙,让实训学生体会到不是在课堂上课,而是在企业上班。

四、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建设的意义

在学校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运作的全真环境,运用与企业实际业务操作相同的实训设备,让学生得到与实战性的技能训练,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商贸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自2012年12月20日实训室开张展销以来,实训学生反映良好,得到了课堂上没有的很多细节性实践训练。在中职学校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前来观摩学习,也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

评价。

参考文献;

[1]彭月慧,胡艺芹.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建设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

[2]吴春一.关于中职学校物流实训室建设探讨[J].物流技术,2011(1).

让中职商贸专业学生在尝试中成长 篇3

一、当前中职商贸专业教学现状与社会需求分析

1、商贸专业教学现状

职校学生因原来学习基础较差, 对脱离专业的文化课不感兴趣, 对枯燥的教学方法感到厌烦, 所以学习兴趣不高。但是目前职校学生往往对专业课程也缺乏热情。不仅对专业理论课, 甚至对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兴趣也不浓、积极性也不高, 针对商贸专业学生, 我们做了一些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认为现在学习的专业课程内容没有用, 到了社会用不上, 所以不愿意学。因为商贸专业的大多数课程属于软学科, 学科的教学效果在短时间内不能显现, 学生感觉不如学计算机、汽修专业能学到有用的技能。

(2) 认为现在学习的专业技能太简单, 如包装技术、收银技术、点钞技术等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学, 工作后培训两天就会。

(3) 认为专业课的学习理论性太强, 实践环节少, 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越学越没兴趣。

2、商贸专业市场需求分析

就社会而言,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于商贸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有增无减, 而真正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学生却不多。然而, 据调查, 服务业对中职商贸人才的素质要求是:

(1) 品德优良, 勤学肯干, 有上进心, 正直、敬业、吃苦耐劳、责任心强

(2) 善与人沟通, 性格开朗, 具有团队意识, 待人诚恳, 工作刻苦

(3) 专业素质较高, 操作技能熟练, 反应快

(4) 学习能力

(5) 有创新能力

(6) 对单位忠诚及身体健康

以上要求中, 除专业能力要求外, 其他全部是核心能力的要求。核心能力是范围最窄、通用性最强的能力, 是人们在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必需的, 并能体现在职业活动中的最基本的能力, 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

因此, 笔者认为, 学生对商贸专业课程的重要性认识较模糊, 主观的思想情绪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而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让学生能够提高综合素养, 提升终身学习能力, 以适应社会对中职商贸专业学生的需求。

二、尝试教学法在中职商贸专业教学中应用分析

其实职校学生的专业意识强, 尝试欲望和动手能力都不差, 只要在实际的教学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就能提高商贸专业课教学的效率。而运用尝试教学法, 正是避开了职校学生的弱势而发挥了他们的特长。虽然尝试教学理论主要是在普通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 但在中职商贸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 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这与尝试教学理论“先试后导, 先练后讲”的鲜明特征不谋而合。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也适用于中职商贸专业课的教学, 而且应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因此, 将尝试教学理论应用于强调核心能力培养的商贸专业课教学中, 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1、尝试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职业素养不高, 对知识感到乏味并且没有兴趣是中职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尝试教学理论就是让学生“从尝试着手, 从练习开始”。教师不讲, 先让学生做尝试题。上课从疑问开始, 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解疑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2、尝试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中职学生学习自觉性差, 思维能力较弱, 其最大缺陷是不会学习。尝试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 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过程中, 由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和技能。结合中职商贸专业课程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尝试, 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自学课本, 主动动手操作, 可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学习自觉性逐渐得以培养, 学习能力得以增强。

3、尝试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采用尝试教学法能够大胆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练习, 在尝试中获得成功。久而久之, 形成一种敢于尝试的探索精神, 并以此带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中职学生而言, 创新精神的培养, 不仅有利于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专业水平的提高, 更是终身受用的。

4、尝试教学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尝试教学理论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 而是对知识学习的主动自学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学习方法的引导者, 学习兴趣的培养者, 学习的合作者。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 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 学生之间形成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关系, 课程的教学任务也就能够很好的完成。

三、尝试教学法在中职商贸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在商贸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可以针对专业课学习内容、要求与特点, 引入尝试教学理论, 如:

1、打破传统的课堂结构, 采用六段式课堂结构, 五步教学法。

2、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 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3、尝试将专业岗位工作人员请进课堂, 缩小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之间的差距。

4、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 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必须注意的是:将尝试教学理论应用于商贸专业课的教学中,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很好的效果, 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但是, “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尝试教学理论也仅仅是对某一种教学方法的研究结果,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仅仅采用这一种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首先, 不同的专业课堂教学的结构不能千篇一律。不同的专业课程, 不同的技能要求, 用一个基本模式套用是不行的。在商贸专业课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 并不排斥或否定其它教学法。不管运用什么方法, 关键是体现尝试教育的思想,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学生完成学习方法的转变。

其次, 即便在同一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 也不一定整节课都能运用尝试教学理论。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一教学环节进行尝试教学, 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去练习、去思考。

最后, 在应用过程中, 应当注意尝试教学理论原本是在普通中小学教学中加以运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有一定差别。中职专业课教学较为复杂, 在将尝试教学理论应用于商贸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时应注意根据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班级特点, 根据“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原则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邱学华:《中学尝试教学设计》, 2002年出版。

[2]邱学华:《尝试教学论》, 2005年出版。

[3]肖龙海:《学与教的新策略》, 2006年出版。

[4][日]石川勒:《教与学的艺术发掘孩子自主学习的潜能》, 2002年出版。

中职商贸教学 篇4

【关键词】医药商贸系 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048-02

人际沟通能力与礼仪素养是当今社会对人们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日益为社会所认识和重视。职校毕业生的沟通能力与礼仪素养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此形势下,许多职校开设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主要传授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和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社会交际的基本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医药商贸系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医学、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需要有高技能医药营销专业技术和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这其中就包含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自身的礼仪修养。本文试探讨医学商贸系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如何开展教学改革,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学到更多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不拘泥于常规,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一)激发学生本质需求,使学生产生内在动力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其中“人际关系智力”的开发和学习在我国9年义务教育中一直被忽视。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家长的相处中,都是凭借本能自发摸索沟通的技巧。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许多困惑,如:“为什么别人有很多朋友,而自己却总是觉得孤独?”“如何聪明地解决人际冲突?”“你想知道如何结交更多的朋友吗?”“为什么我今天又和同宿舍的舍友吵架了,真后悔!”等等。老师把这些鲜活的案例结合理论进行展示、剖析,就会激发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本质需求,继而产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内在动力。

(二)创设宽松—鼓励式的班级学习氛围

教学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同样的课堂内容和互动方式,在不同班级参与度和效果迥异。这和各班的班级学习氛围有密切关系。所以,教师可和班主任一起,努力营造宽松—鼓励式的班级学习氛围。对于那些平时比较拘谨、缺乏自信的学生,只要他们敢展示自我,就应多给予鼓励和表扬。例如,在一次“药品说明”的沟通实训中,需要“顾客”咨询和销售人员的大胆介绍来完成。这当中,其实很多同学想参与,可是又怕别人会认为自己表达太简单而不敢主动参加训练。这时教师应大力肯定,表扬愿意参与沟通学习的同学,表扬该同学为全班达成沟通目标作出了贡献,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易于在全班形成开放—宽松的沟通氛围。

二、不拘泥于课本,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模式

(一)确立“教材系列”的概念和观念

学生对人际沟通与礼仪课产生兴趣后,教师还要抓住时机,运用多种手段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不必拘泥于教科书,要确立起“教材系列”的概念和观念。教材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是成套化的系列,具有广义性和多样性,绝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而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编写出来的,以文本形式呈现出来的教材,是学校教育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但不是唯一的教材。所以,要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实施课程教学的做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发和利用教科书以外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对教科书进行合理的利用、加工和改造以及补充、完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生活中更为鲜活的案例为补充。如热门影视剧《杜拉拉升职记》原著小说里有大量的职场人接人待物的礼仪内容,与领导相处、与同事相处的法则和技巧以及与客户谈判的技巧的例子,是学习的好教材。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些提升职场生存技能的材料往往会大受医药商贸系学生欢迎。

(二)通过案例教学来加强综合训练

基础训练铺垫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综合实训则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起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作用。再则,人际沟通与礼仪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更应设置综合实训来保证课程目标顺利实施。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通过案例教学来加强综合训练。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的和课堂教学的需要,通过设置具体案例,引导学习者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习者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习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它能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得学习者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相对深刻,对学生技能的形成更为有利。例如,《人际沟通与礼仪》教科书第二、第三、第四章分别是“塑造有效地沟通风格”(本章主要包含善于提问、认真倾听、用心说话和巧用肢体语言等内容)、“举止得体让你更具风采”(本章包括礼仪概述、仪表礼仪、体姿礼仪和生活礼仪等内容)、“成就沟通的素养”(本章包括积累知识、锤炼语言魅力、陶冶高尚情操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内容),每章节都是分别进行举例和开展实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支离破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仅仅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层面上。如果能把这几章节内容整合在一起采用案例教学法来实施综合实训教学,设置职业情景案例导入——案例讨论分析——案例纠偏(教师引导和精讲点拨)——总结规律、掌握方法——拓展运用与升华的教学流程来实施实践教学就会收到更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比如模拟药品退换货现场。这个实训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应对能力。教师扮演顾客,先打电话来咨询药品退换货事项,然后到药店退换货,情绪上表现得较为激动,表达上也不够清楚,问一些刁难学生的问题。学生先讨论作为营业员应该怎么样面对。教师引导和点拨及总结规律:态度要亲切友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现场语言要规范,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和用“是的”、“我理解”等表示认同和肯定的语言,同时对顾客真诚地道歉,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谈话时切忌左顾右盼,交谈时注意要有意识地了解顾客的兴趣及关心的问题,询问顾客“您怎么看?”以观察和了解对方的反应,通过顾客感兴趣的话题引导顾客,使其产生认同感。还可以适时插入轻松的俏皮话以缓和紧张的情绪;在顾客叙述结束时,客观地将事件的全貌及发生的背景详细地描述出来,能在了解顾客退换货的情况后核查是否符合退换的原则,然后及时给予处理等等。再次组织练习时案例的训练目的也达到了。

(三)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牢记知识,得到“实惠”。传统的教学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作为一门训练口才的课程,相对而言理论较为通俗,学生在以往的学科教学中也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渗透,教师适时地讲解即可。应该把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一定的提升。比如在“非言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跟老师学习并亲身体验各种肢体语言的妙趣;在“交谈艺术与实践”中,学生可以分组自由交谈;在“倾听是一种沟通艺术”中,学生可以互动地体验倾听的重要意义等等。本课程共七章内容,72学时,理论内容汇总为48学时,实践课为24学时。每四个学时理论后穿插进行两个学时的实践课,有时先理论后实践,有时先实践后理论。如果理论好理解,则先讲理论,然后再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如果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或者内容较多不易记忆,可以先实践。比如在说话的向思维训练中,同样都是关于返利的表述,甲同学这么说:“我们老总只批了的返利, 我也没有办法,您就将就一下,下次我再给您申请多一些。”而乙同学说:“我们老总只批了0.5%的返利,我千方百计给您说好话,反复强调您是我们的重要客户,最后老总特批了比别人多半个点的返利。您这回可得多进一些货,要不下次就没法享受优惠待遇了。”甲、乙两同学的思维迥异,一个从左到右,一个从右到左, 其效果截然不同。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实践或游戏中,通过切身感受,领悟出一些理性的东西,然后上升到理论,从而悟出课程内容的真谛。

三、不拘泥于理论考试,追求考核的多元化

过去在教学中,学生只要背书背得好,考试分数就会高,但在实际生活中的沟通表现不太让人满意。笔者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学科期评成绩90分以上的学生中(属成绩优秀)人际关系不良、沟通能力差的学生为数不少;有学生考试期评分为92 分,但在生活中与人交谈时显得拘谨,紧张,不善言词。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高分低能”。笔者认为,人际沟通的教学重点在于实践性,教会学生沟通的技能,教学要学以致用。假如我们教的学生只会背书而不会用,教学脱离了实际,就成了“读死书或死读书”了,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要使学生重视对人际沟通的学习并提高沟通能力必须要改革教学考试评估形式。学生重视的是考试成绩,如果考试形式改变了,学生必然会围绕考试来学习,因此,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综合来评估学生的成绩。按学校教学的要求,学生的期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45%(包括作业、小测验等)+最后考试占50%(笔试,按传统考试,最后考试是综合性的理论考试)+学习态度5%,由老师掌握)组成。成绩评定方案如下:成绩评估按所学内容分为两个模块,A模块(即沟通模块)3学分,该模块采用闭卷考试,段考、期考分别各占40%、60%。B模块(即礼仪模块)1学分,主要考查平时与老师、同学相处的礼仪等日常礼仪表现,采用平时考核方式,分老师打分和学生互相打分形式,分别各占70%、30%。笔者认为,这样更能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际沟通的实际水平。笔者希望通过考试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增强社会角色意识,学会从多角度理解不同的人,通过实践活动规范沟通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不再死记硬背、读死书),明确学习人际沟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韦豪习.人际沟通教学考试评估改革的尝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6)

[2]张少华,郑泽宏.职业口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3]冷晓红.人际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关 秋,女,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文素质教育。

(责编 何田田)

中职商贸教学 篇5

一、中职商贸专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

(一) 通过实践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近些年来, 中职院校生源大都存在学习基础差、能力低等现象, 一时难以接受一些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使其学习较为被动、缺乏学习热情。而实践活动则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 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并能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通过实践活动也有利于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各专业课知识, 掌握专业的技能和本领,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 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根据中职专业课程的特点, 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相融合, 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 而是主动实践, 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到知识去解决各种实践问题。在开展实践活动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 并服务于社会, 从而培养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端正他们的就业态度。此外,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竞争、合作等意识, 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以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 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新意识的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意识。在实践活动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和课程安排, 实践各种专业技能。如在消费心理学课程中, 布置学生制作商品橱窗、包装商品等活动, 既要具有专业性, 又有趣味性。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 培养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中职商贸专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一) 追踪经济热点, 确定活动主题

中职商贸专业学生要能适应多种职业:管理、市场、经济和国际商务。该专业培养的是商业方面的通才, 将扎实的商业知识背景与坚实的文理科知识基础结合起来, 使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或充实自己, 追求更高学历。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经济现象, 社会民生事件, 紧跟市场脉搏, 开发多样的活动主题。

(二)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挖掘有本地特色的专题

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生活等都不一样。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社会状况和经济环境, 专业教师要有敏锐的触角, 感知社会和企业的变化, 开展有特色的专题活动。

三、中职商贸专业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

(一) 综合性学习和专业性学习相结合

在商贸专业课程中, 要实现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融合可以尝试使用2+1的模块, 这主要是指在中职院校的前两年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在第三年进行实习训练的综合性学习模式。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 学生在学习完一类专业课程以后, 就需要进行实习训练, 让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更加深入的结合, 使学生毕业以后的实践操作技能适应工作的需求。

(二) 综合性实践活动和职业能力相结合

中职院校商贸专业教学需要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实效性, 这样在这种2+1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下, 应该在每一个学习模块中都明确学生应该完成哪种实践操作技能, 这样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就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 在中职一年级商贸专业课程当中, 让学生拥有初步的开拓市场能力以及方式方法的学习, 那么基于这一知识的实践课程当中就可以以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经营的沙盘体验为活动主题进行策划。在第二年, 学生学习开拓市场寻找合作伙伴的方法, 那么在实践课程中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性的市场, 让学生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活动。在学习的第三年, 主要是就业以前的实习, 那么可以联合校外企业给学生创造活动实习的机会。

四、中职商贸专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一) 确定商贸专业综合实践的主题和策划活动的方案

在开放性教学的条件下, 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需要按照课程目标设定活动的主体, 然后根据每一年级的不同学习情况确定不同的主题, 进而为做好活动策划做好准备工作。活动策划方案要与生活和市场实际相结合, 融汇市场热点与经济热点话题。

(二) 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与评价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需要学生亲自实践策划的每一个环节, 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首先, 学生按照既定方案开始进行市场调研和资料的收集;其次, 按照教师的指导开始整理和处理资料;最后, 进行交流汇报, 掌握谈判技巧以及商务礼仪等等。在实践性活动结束以后, 教师要进行评价, 指出活动中学生表现的优势和不足, 建立学生实践活动档案袋。

总结

综上所述, 本文对中职院校商贸专业综合性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阐述, 希望通过此设计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摘要:从现阶段中职院校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情况看, 本文以中职商贸专业为例, 并且按照课程改革的需要, 对此专业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阐述了此项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以及设计实施过程。

关键词:中职,商贸,综合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吴常红.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指导和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J].职业技术, 2013 (01) .

[2]林翰园.中职商贸专业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0) .

[3]杨邦清.对综合实践活动新任教师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 (02) .

中职商贸教学 篇6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 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承担着为海西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 因此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提高人才培养教育质量就尤为重要, 但目前却缺少科学系统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教育质量规范及专业建设标准。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 从教育实践出发, 探索研究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教育质量标准。《教育大辞典》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 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而所谓“教育质量标准”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而制定的教育质量规范, 是对培养目的、培养过程、培养结果的价值取向。只有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贯彻落实国家职教方针政策, 围绕教育目的预设标准、教育培养过程标准、教育输出结果这三个维度, 建立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教育质量标准, 形成专业教育质量规范, 并有效推进深化实施, 建立科学监督评价机制, 才能提高整体专业建设水平, 才能以服务发展为宗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2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存在问题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建设水平有所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 专业设置定位模糊, 专业建设同质化较严重。财经商贸类某些专业设置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急需调整优化。某些专业定位偏离“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人才培养目标, 模糊技能型人才和学科型人才的界限, 忽视中职职教办学特色。某些专业建设由于不能较好整合发挥优势资源, 又缺乏创新发展意识, 造成各校建设情况大同小异, 无法形成专业品牌特色。

(2) 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校企合作广度深度不够。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 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仍沿用“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与“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 难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有的学校虽然提出“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造成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并未真正落实校企协同育人。

(3) 课程设置滞后脱节, 课程建设缺乏职教特色。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 课程设置脱离职业岗位需求, 课程内容脱离职业标准要求, 实践课程学时安排较少。核心课程建设缺少专业特色, 教材选用缺少科学标准, 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乏善可陈。

(4)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教学技术手段拘泥形式。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味采用“满堂灌”教学方式传授理论知识, 使教学过程缺少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 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同时, 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运用不够广泛, 也尚未形成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5) 实训条件相对落后, 顶岗实习管理浮于表面。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投入偏少, 仍以“机房+模拟仿真软件”为主, 其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大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校外实训基地由于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实践教学安排、实训安全管理等原因, 无法发挥最大的实训效能。而顶岗实习存在制度不严、管理力度不够、考核无果等现象, 不同程度的“放羊”管理使实习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6) 师资结构不够合理, 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通过对300名专任教师调研显示, 财经商贸类专业教师年龄偏年轻35岁以下占59%, 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只占21%, 所教授课程的专业与自身专业完全对口的只占38%, 中高级技能水平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只有45%, 出现不同程度职业倦怠的教师占61%, 部分教师下企业实践有名无实等, 可见师资结构需要优化, 整体师资水平需要提高。

(7) 就业质量不甚理想, 社会服务能力较为薄弱。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虽然初次就业率较高, 但就业对口率低, 薪酬待遇低, 就业满意度低, 导致就业稳定性不高, 就业质量有待提高。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寥寥无几, 社会服务能力较弱, 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度不足。

3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提高思路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应该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明确专业办学定位, 加强专业特色建设。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积极开展专业调研, 做好人才需求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结合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 紧贴市场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遵循适应需求原则、特色性原则、宽口径原则、适度超前原则。[1]同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科学调整财经商贸类专业,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各专业应该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指导下,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专业的层次定位、职业岗位范围及职业标准、人才规格, 制定专业建设规划, 构建专业建设标准, 建立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树立开拓创新意识, 整合优势资源开展专业特色建设。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福建省财经商贸类专业应立足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海西经济区服务产业发展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践行现代学徒制,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专业应该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建立健全长效的校企合作交流机制, 共同制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建设财经商贸类专业群,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 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同时还要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 推进中高职教育紧密衔接, 实现“系统培养, 多样成才”培养目标。

(3) 深化调整课程结构, 校企共建核心课程, 实施双证融通改革。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围绕职业岗位群, 对接最新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 校企共同构建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制定理实一体化的实施性课程标准, 深化多种模式的“双证融通”课程改革, 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校企应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 将职业岗位技能和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共同开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尤其是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优先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 要体现“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与“学校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效对接与融合,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

(4) 提倡行动导向教学, 强化职业实践教学, 构建信息教学环境。财经商贸类专业应将生产经营或服务流程融入教学过程中, 倡导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体现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学理念, [2]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 引入多元化的过程性教学评价,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探索信息化教学技术深入应用, 开发Moodle网络在线课程以及微课程, 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5) 改善校内实训环境, 拓建校外实训基地, 规范顶岗实习管理。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和业务流程出发, 校企共建信息化、智能化、高仿真的融入企业文化内涵的商贸实训基地, 打造“实用性商贸技能培养、多元性社会服务培训、实战性创业人才培养”综合性实训平台。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建立稳定有序、运行良好、产学结合、协同育人的校外实训基地, 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真实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建立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配备实习专业指导教师, 通过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全程管理监控、定期考核评价的方式, 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6)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健全教师培训体系,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对内培养专任骨干教师, 对外聘请引进行业企业高技能技术人才,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教育部门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岗位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 通过各类师资培训、调研考察、学术交流、高校进修、企业挂职实践、参与真实项目运作等方式, 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业务能力。引导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意识, 缓解职业压力来消除职业倦怠, 注重教师人文关怀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创建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从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7)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凸显社会服务能力。实施“学生综合教育管理工程”, 围绕“学做人、学做事、学技能”的立德树人培养目标,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能力, 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财经商贸类专业应本着“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提供多方位的就业渠道, 加强职业指导教育, 稳步提高就业质量;还应搭建中高职衔接平台, 为部分学生升学提供有利条件, 为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桥梁。财经商贸类专业应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 提供各项生产咨询技术服务,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4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 若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就必须在培养目的、培养过程、培养结果等方面提出教育质量规范, 构建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而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应遵循职教发展规律, 本着目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清晰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鼓励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全程参与, 才能形成广泛适用的具有导向作用的教育质量规范。通过实践研究表明,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可以分为教育目的预设标准、教育培养过程标准、教育输出结果标准这三个维度, 细分为10个质量标准指标, 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具体编写如下:

4.1教育目的预设标准

(1) 专业设置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设置, 应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做好相关行业企业和就业市场调研分析, 包括行业发展研究、10家以上行业企业调研、20所相关职业院校调研、毕业生调研跟踪等, 形成《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调研报告》、《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业设置必须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要求, 专业办学条件必须符合《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设置条件。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使职业教育对象能够满足社会产业结构市场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

(2) 专业建设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制定五年建设规划, 通过专业群建设实现专业的集聚效应, 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特色专业。应建立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成员至少包括2/3以上的行业企业专家, 定期召开论证会议并推进专业规范化建设, 至少每学期1次。专业建设可以积极引进适用的职业标准参与专业认证。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指导下, 不断优化专业教学标准,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实现专业建设的“五个对接”。

(3) 培养目标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坚持立德树人, 制定出面向商业行业企业, 可以从事具体相关职业岗位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职业范围及对应职业岗位, 确定专业技能培养方向, 制定人才培养规格, 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标明所能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衔接高职接续专业, 体现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2教育培养过程标准

(1) 培养模式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寻找校企双方利益“共振点”,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冠名班”、“订单班”、“工学交替”、“二元制”等校企合作模式, 践行现代学徒制, 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同时, 根据市场和岗位需求, 制定实施及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行业企业培养“量身打造”的技术人才。加大“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实现职业技能证通过率达95%以上, 保证学生顺利通过“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中高职衔接, 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2) 课程建设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构建课程体系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 必须紧贴实际工作岗位过程, 必须符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 注重融入职业技能素养实现“双证融通”, 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教学计划制定符合《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三年总学时数达到3000~3300学时, 不少于170学分, 实施“2.5+0.5”教学安排, 保证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60%以上。校企共建3门以上核心课程, 共同开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拥有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 包括: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等。选用教材符合职教特色, 优先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 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3) 教学模式标准:教学内容应该满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应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 教学组织形式灵活, 开展多种形式实践教学, 突出“学中做, 做中学”的职教特色, 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运用中技能水平和形成规范职业素养。积极构建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开发使用3门以上Moodle网络在线课程和微课程。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 成绩良好。教学评价实现多元化过程化, 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家长企业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学业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4) 实训条件标准:校企共建信息化、智能化、高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 覆盖财经商贸类各专业, 融入企业文化内涵, 满足培养实用性商贸技能、多元性社会服务培训、培养实战性创业人才的需要。每个专业至少有1个稳定有序、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 适应专业教学计划要求, 平均每学期至少开展1个短期实践教学项目, 不仅作为顶岗实习教学场所, 还可以提供教师下企业挂职实践岗位。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齐全, 实践教学经费有保障。建立完善校企共同指导、合作育人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保证顶岗与专业岗位群基本一致, 配备实习专业指导教师, 管理规范到位, 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 全程管理监控, 定期考核评价, 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5) 师资队伍标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规定, 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建立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机制,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增强教学团队综合实力, 制定兼职教师评价标准。保证师资结构合理稳定,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师生比达到1:20,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30%, 具有中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不低于70%,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专任教师总数25%左右。构建教育部门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岗位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 保证教师岗位培训时间五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 每两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同时具有健全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4.3教育输出结果标准

(1)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毕业生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在95%以上,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质量良好, 就业率在96%以上, 专业对口率不低于本地区同类学校平均水平的90%, 就业面向和起薪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就业后三个月稳定性好。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良好, 社会认可度普遍较高。毕业生中有一定比例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习, 实现“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

(2) 社会服务能力标准:面向社会群体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培训质量较高。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服务, 每年参与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的项目达3个以上。专业建设水平得到职教同行、行业企业认可, 社会评价较高, 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 具有较强专业辐射能力。

5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质量评价是以教育质量标准为准绳,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 衡量教育活动达到教育质量规范程度的连续动态的价值判断活动。

5.1树立发展性教育质量评价观

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评价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衡量评估专业建设水平是否达到教育质量标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长远发展、学校专业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 贯穿于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全过程, 还要将统一评价标准和特色性发展相结合, 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5.2注重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主体

(1) 学生主体评价。学生作为职业教育服务的直接受益者, 其评价直接反映教育教学质量。 (2) 教师主体评价。职业教师是专业建设主力军和教育教学主导者, 参与评价不仅可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还可以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3) 学校主体评价。各职业学校要对所达成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评估, 随时对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 及时纠正偏差, 确保职业教育质量。[3] (4) 教育主管部门主体评价。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各类评估活动或者委派专家对职业学校办学实力、专业建设水平及职业教育质量开展评估, 实施宏观管理指导, 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 (5) 社会主体评价。通过用人单位、校企合作企业、学生家长、社会评估机构, 社会公众等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估,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企业需求。

5.3构建能力本位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 结合衡量权重比例, 形成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 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质量评价模式 (如PISA、TIMSS、SERVQUAL等) , 采取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 利用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专业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活动是否达到职业教育质量标准, 并引入专业认证。最后, 统计分析教育质量评价结果, 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 能够正确审视经验和不足, 发挥优势提高教育质量, 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有的放矢改进, 从而使教育质量评价发挥诊断、激励、调控、导向等功能。

6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实施教育质量标准而制定一系列相关质量管理制度, 提供各方面保障条件, 并实施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6.1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结合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制定实施各种政策制度,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尤其针对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需求, 加强财经商贸类专业建设发展, 提高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立教育监测中心, 制定监测标准及监测工具, 实现对教育质量动态监测及分析诊断。[4]组织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职教评估, 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 以评促管, 以内涵建设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靠政府力量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引入行业企业组建财经商贸类职教集团, 从而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充分发挥福建省职教学会财经商贸教学委员会对专业建设指导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吸引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和专业建设中, 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教发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 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福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为职业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6.2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学校系部应该树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观念, 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专业建设步伐,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关注培育自身特色,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控制体系并运转有效,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研评估中心等机构, 研究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 引入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体系, 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实现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 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只有构建并实施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多元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内外兼具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才能保证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永渠.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88.

[2]蒋舒凡.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商贸类专业课的应用[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 2007 (2) :27.

[3]韩天学.大数据下“多元主体”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15 (7) :45.

中职商贸教学 篇7

会议上, 浙江省教育厅职教教研室许宝良老师向全体与会人员传达了浙江省中职专业课课改精神, 杭州市开元商贸职业学校傅晖老师解读了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处理和模块化教学的相关问题。温州市职业中专学校卫伟和瓯海区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牟丽丽两位老师使用新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材同课异构, 学员议课, 专家点评。

次日, 北京天行健君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孟刚向全体与会教师培训了电子商务模拟教学平台实际操作训练, 并进行了互动交流。经过公司的细致培训, 在公司专家的指导下老师们对新版本的软件进行了实操,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涉外商贸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篇8

1 现阶段高校涉外商贸教学团队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教育目标定位不准

我国规定涉外商贸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的理想教育目标。但实际当中仍然只注重涉外商贸知识的传授, 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过于笼统, 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也无明显区别, 过于强调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从而导致了学生应变能力差、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高校涉外商贸教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够规范。教师的学历层次偏低, 高学历的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较为普遍地形成了“本科教本科”的现象;教师的业务素质不高, 知识老化、理论脱离实际、相关经贸学科知识薄弱等;教师学习的热情难以持久;教师团队学习的经验重复, 能力欠缺。

1.3 课程设置、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涉外商贸理论课程比重大, 实际操作课程较少。另外, 课程之间尤其是专业主干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同时团队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也很普遍。团队成员在知识技能、年龄、个性、职称上的互补性很弱, 这直接影响了团队的绩效。

1.4 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我国涉外商贸教育方法基本上沿用“满堂灌”的传统方法, 把课堂教学变成了经贸理论、制度的应用讲解, 忽视了理论比较分析归纳。教师照本宣科, 学生囫囵吞枣, 忽略了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5 法制、诚信教育力度不够

目前, 我国外贸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职业犯罪大有年轻化、专业化的趋势, 某种程度上与涉外商贸教育重职业技能而轻法制诚信教育不无关系。

2 高校涉外商贸教学团队建设措施

2.1 创建合理的制度环境, 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 如带头人责任制, 内部的目标激励和竞争激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这样有利于在团队内部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 改革考评激励机制, 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团队目标的实现程度, 以业绩为核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二是团队带头人绩效考核, 主要评价其在团队中的贡献;三是团队成员绩效考核, 评价各成员承担任务及完成业绩情况;四是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核与评价。

2.2 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锻炼和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

要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团队教师与所在院系的关系, 从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实际出发, 鼓励在全院范围内选聘专任教师, 在校外实训基地选聘兼职教师, 组建跨专业、跨院系、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参与的课程教学团队。另外可以吸引有学术造诣、热心教学改革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入团队并作为后备带头人进行培养。

2.3 优化课程设置, 加大实训

通过组建涉外商贸教学团队, 有效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 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涉外商贸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同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相联系。系统地开展涉外商贸理论课教材、实验课教材与辅助教材、学生自学课件与教师电子教案、网络课程与网络资源等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 开发一批共享的网络资源。

2.4 教学方法多样化, 提升教育质量

(1) 实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分层次教学, 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 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针对学校涉外商贸教学内容的差异和学生学习特点, 教学内容、教材、教学班级、课程类型分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并辅以现代化的教学和学习手段, 保证教育质量。

(2) 多样化教学方法并用, 进行考试考查方式的改革。在教学中, 以注重强化涉外商贸知识的直观性和应用性为前提, 以启发式、渐进式、讨论式教学为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进行考试考查方式的改革, 采用将平时作业、阶段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学生成绩评定机制, 在部分试点班中对部分内容采用写经贸实践报告和小论文的考核方式。

2.5 营造独特的团队文化, 强化法制、诚信教育

教学团队文化使团队成员的技能、创造性、主动性自觉向团队共同愿景方向整合, 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构建有利于课程教学的团队是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涉外商贸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将学校“励志力行、德才兼备、身教善导”的校园文化, 在和谐共赢团队文化的浸透、感召下敬业奉献、团结协作, 教学改革有声有色。

总之, 高校涉外商贸专业教学团队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团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团队合作机制, 以团队的力量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改革, 开发出与涉外商贸专业教育目的相适应的教学资源体系,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对于强化高校办学特色、全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秋高.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团队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3) :90-91.

浅谈商贸谈判课的教学方法 篇9

一、理论教学讲解到位

商贸谈判对学生来说是很神圣甚至有点神秘的。学生认为谈判离生活很远, 虚无缥缈是未来的事。以往他们只在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看到一些场景或画面, 而在现实生活中没参加过。面对学生对谈判的肤浅的认识, 如果就教材书本照章按节地往下灌, 学生不但会感到云里雾中, 而且也感到枯燥和乏味, 若出现这样态势, 那么谈判课就算讲砸了。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智慧, 我没有自己设套自己钻, 而是主动设计这门课怎样上。我决定先把复杂的事儿弄简单了。一开始, 也就是每学期第一次课用很大篇幅做开场白, 在学生面前揭开谈判的神秘面纱。我对学生讲:“从古到今, 不论中外, 人类解决矛盾无非有两种:一是野蛮的武力解决, 二是文明的和平解决, 而和平解决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协商谈判。商贸谈判是若干谈判的一个方面。”

现实社会是充满矛盾的社会。矛盾有大小, 争端有利害, 而我们不能回避, 也不能逃避, 我们只有面对。两个国家有争端需谈判消除, 两个企业有分歧需谈判解除, 两个朋友有误会需要谈心去化解, 就连夫妻有矛盾直至解除婚约也离不开谈判来解决子女领养、财产分割等问题。难怪美国哈佛大学一位谈判大师说:“世界是张谈判桌, 人人都是谈判者。”在课堂上我也如此这般的讲解, 目的是让老师的话给学生开窍, 引用大师的话让学生信服。有的学生说, 以前我们认为商贸谈判是老板的事, 我们一时半会儿的也当不上老板, 也不拿谈判课当回事儿。还有的学生说:以前认为商贸谈判人员往谈判圆桌一坐, 个个西服革履, 表情严肃认真, 这才是谈判。通过老师的一番讲解, 原来谈判离我们很近, 就在身边, 就在眼前。我们必须认真体会, 仔细观察, 好好跟老师学呀!

在几年的谈判教学中, 我还体会,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大都干巴、枯燥, 跳入学生眼帘的是缺少生机的铅字, 这样就需要老师做翻译, 把呆板的铅字译成鲜活生动的口语。我给自己与学生这种传播文化及知识的现象, 起个名称叫“汉译汉”, 即把汉字翻译成更容易理解的汉语口语。收到了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的效果。

二、案例引用分析到位

理论讲解是基础, 案例是化解理论、论证理论的支柱。在教学中我体会, 在讲解一个理论知识点或一个难点或一个技巧时, 如果就理论讲理论, 此时的语言显得十分无力和苍白, 这时如能引用一个恰到好处的案例, 立刻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你会感到激情飞场, 学生也会感到茅塞顿开。案例教学使我尝到了甜头。我的做法是:一是多吃, 吃透案例。只有多吃吃透案例, 才能做到课堂引用时信手拈来。如讲谈判双方是否有谈判诚意, 我就列举著名国共“重庆谈判”, 剖析共产党、毛泽东对合作诚心, 而国民党、蒋介石对合作没诚意, 最后还是撕毁协议。又如讲谈判所处僵局, 如何打破僵局, 使各方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我列举朝核“六方会谈”, 中方从中积极周旋, 促使六方继续谈判, 分析中方所起的积极作用。二是带着问题找案例。在备课时, 如碰到知识点或难点, 而所遇问题必须向学生讲解清楚时, 我尽量搜寻大脑贮存的案例, 若搜肠刮肚也没有找到, 就查找相关的资料, 尽可能用案例去说明。如讲谈判原则性和把握原则下的灵活性这个问题时, 我就找出《邓小平文选》, 查阅邓小平在1984年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1997年香港回归的谈判, 表明“一国”是前提原则, 中方不能让步, “两制”是灵活, 照顾香港制度的现实。又如在讲解让步与讨价还价的问题时, 我查找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 中方首席代表龙永图的回忆文章, 中美双方谈判进入攻坚阶段所剩的十个问题, 最后由朱镕基总理亲自出马, 与美国商务代表巴尔舍夫斯基针锋相对的洽谈。结果十个问题中方让步四个问题, 舍小取大, 一举敲定, 完成了加入WTO的艰苦历程。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谈判课。三是由远及近讲身边的案例。为使学生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宣染谈判魅力, 所举证的案例, 一般我都先讲国际再讲国内, 先讲过去再讲眼前。如历尽艰辛, 充满血泪, 至今未果的“巴以和谈”;一波三折, 峰回路转正在进行的中俄石油管道谈判;武装斗争与和平谈判交叉进行, 边打边谈的“印巴克什米尔”谈判等等。列举案例尽量讲新近发生的, 发生在身边的, 而且与所学专业联系密切的案例为最佳最妙最有效果。我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 也参加过多次商贸谈判, 当过主谈人, 当过助手, 也当过“拎包”的。这对我课堂及实践教学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对学生也产生了很大吸引。在课堂上, 我多讲企业谈判, 多讲身边谈判, 多讲发生在我身上的谈判。我把这些比喻成摆在学生面前的一道道丰盛的大菜, 让他们眼看、脑记、心动、最后慢慢地咀嚼品尝。

三、模拟谈判指导到位

理论教学在一学期进入到尾声阶段, 学生的大脑被理论、案例装满了, 我也认为时候到了, 该让学生改变角色走向谈判桌自己模拟, 自己表演了。开展模拟谈判是商贸课的最后一环, 也是向学生要成果的一环。

首先, 认真准备, 精心组织。模拟谈判是一项系统的小工程, 在这里不可能全面的一一道来, 捡主要的总结一下。商业界的业内人士有句行话叫:“七分准备三分谈”。只有准备好, 才能谈好, 可见准备的重要。在结束全学期课程的前一个半月, 大约用五周左右的时间, 就着手让学生准备, 确定甲乙双方主谈人, 组成双方谈判小组, 酝酿谈判项目和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主分配角色, 按角色分头去开展所谈项目的市场调查, 准备谈判资料。如谈某个家电商品, 必须把该商品数量、质量、价格、包装等相关信息资料了解透彻。大件商品若无实物必有照片、说明书、招贴画等。小件商品除上述要求外, 还要有实物样品, 这样谈起来更接近实际, 现场感觉好。对小组成员也有若干具体要求, 如对礼仪礼节要求, 包括介绍、称呼、服饰等;对转换角色的要求, 改变原同学称呼, 以企业商人的身份出现, 是什么角色, 称呼什么职务, 要假戏真演;对旁观者的要求, 点评谈判场上人员发挥的状态及表现, 指出优劣, 以便下组谈判改进。

上一篇:护套质量下一篇:工程建设中的索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