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服务业发展

2024-06-11

商贸服务业发展(精选8篇)

商贸服务业发展 篇1

商贸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现代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贡献不断增加。

“十一五”期间,全县现代流通增加值已由的6.89亿元提高到13.63亿元,增长49.45%,占三产比重从相对弱势的状态提高到的17.23%。现代服务业城区个体业户数由末的3127户增加到末的4232户;就业人数由06年末的11205人增加到10年末的2561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7家,从业人员380人,销售总额13.33亿元。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4个,商品成交总额达到6.89亿元,显示出我县现代服务业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二)主体突出民营。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流通领域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导致我县大多数国营现代企业机构改制,使现代服务业组织和人员结构的重大变化,消费品市场经营多元化得到充分发展,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

的态势,使民营经济迅速成长为现代流通领域的主力军,在拓宽就业渠道、繁荣城乡市场、活跃区域经济、服务群众需求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放开搞活彬县现代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亿元中,私营、个体、股份制和其他经济类型占到80%以上。

(三)业态不断出新。

各类专业店、专卖店、便民店、大中型综合超市等新的商业组织形式不断增加,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现代流通方式初步应用,已加快大众化餐饮、住宿、美容美发、洗染、家政服务、洗浴等生活服务业连锁化步伐。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商业网点约8870个,其中大型超市3个、百货店3个,主题商场4个,商品交易市场14个,农村集贸市场15个,宾馆酒店45家(其中准三星级3个、四星级1个),各类专卖店32家,连锁店12个,美容美发店59家,洗浴6家,网吧15家,娱乐场所7家,住宿个体户120户,餐饮个体户597户,食品加工企业及加工点22家,货运信息配载站13个。

(四)体系不断完善。

大力推进了现代服务业民生工程,突出抓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新网工程等现代服务业民生工程;推进现代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并始终把发展流通服务业和促进消费放在突出位臵,积极引导建立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生产和流通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万村千乡连锁农家店”291个;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1900台(件),销售额达到了11579万元,兑付补贴资金1308多万元,位居全市前列;“新网工程”已建成农资龙头企业19户、农资连锁直管店18户、乡村加盟店60个、专业合作社3个;彬县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和高渠春蕾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农药检测项目正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已初步形成了农村现代化现代网络体系,并且效益初显。

(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规范化和市场化。

近几年来,加强了对现代服务业市场的依法监管,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建立健全了一些行业协会组织,协调行业经济活动。

(六)旅游规划体系日益完善,景点开发稳步推进。

完成了《彬县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了以川道盛唐佛教文化和现代工业旅游线、南翼生态休闲旅游线、北翼古豳文化旅游线的“一线两翼”现代旅游发展格局。古城墙修复、紫薇山生态公园建设、公刘教稼苑祭祀区建设、大佛寺外围环境保护、西苗头森林公园山门建设、老君庵修复、程家川古民居恢复、花果山山体景观建设等工程稳步推进。

二、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现代服务业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问题:

(一)市场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布局不尽合理。

由于长期缺乏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规划的指导,物业开发与现代规划

脱节,开发商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发商业地产设施,使商业设施开发建设与规划脱节,商业设施开发建设与商业经营脱节,导致我县现代服务业布局显得散乱、无序,网点设立随意性较大,结构布局不合理,缺乏特色。

(二)传统现代业态比重过大,现代业态发展不足。

近年来,我县各类私营、个体现代企业发展迅速,但业态结构仍以传统为主,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住宿所占比重很大,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会展业、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业态水平不高。

(三)整体层次偏低,缺乏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街区和专业市场。

彬县商业特色不明显,定位上没有明显的`品牌差异和特色差异,有百店一面的雷同化现象,没有形成既体现都市特色商业形象,又符合规划区域定位和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商业层面结构,如美食街、数码通讯街、风情休闲街、旅游商品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在现有的专业市场中,均无与本地特色产品相配套的专业市场。

(四)商品专业市场设施差,交易方式落后。

彬县现有的专业市场、综合市场存在档次低、规模小、设施差、交易手段和方式落后、管理不规范。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首先是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心城区现代和市场发展速度很快,但农村商业网点发展却比较滞后,特别是集贸市场建筑简陋,

大棚式市场、露天市场较多,马路市场现象较为严重,使农村消费潜力未能达到充分的引导和挖掘。

(六)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缓慢,制约现代流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虽然我县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目前大部分市场仍处在摊位经营的初级流通形态,传统现代形式居主导地位。特别是现代物流比较滞后,物流中介服务不发达,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现代流通交易中应用极少,尤其缺乏集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货运中心、信息网络中心、营销策划中心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配套物流基础设施。

(七)景点开发不足,接待能力不强,旅游景点服务设施不齐全等原因制约着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发展机遇和挑战

我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挑战:

1、加快工业化步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高现代工业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来源。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工业越来越紧密的相互融合,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专业服务外臵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这就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2、加快推进城市化,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我县县城规模扩大,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提高,为

商贸服务业发展 篇2

关键词: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潜力,层次分析法 (AHP)

甘肃省商贸服务业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水平, 科学分析评价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潜力, 是甘肃省进一步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的首要步骤。对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潜力状况进行量化分析, 找到其最佳发展路径, 对甘肃省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提高服务水平, 尤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对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进行SWOT分析的前提下, 基于专家问卷调查基础上, 运用层次分析法 (AHP) , 对甘肃省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面临的发展基础环境、人才环境、商业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 以揭示甘肃省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的现实条件, 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甘肃省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的思考建议, 最终带动全省经济跨越发展。

1 评价指标体系

以能够体现影响发展的主因、全方位反映商贸服务业、优先提取可观测性指标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潜力的评价目标在于根据影响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潜力的要素, 评价特定时间条件下商贸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以及变动趋势, 从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影响要素, 多方位地揭示影响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各要素的作用强度, 为甘肃省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从对发展潜力评价总目标A而言, 发展基础环境B1、人才环境B2、商业竞争环境B3、政策环境B4、人文环境B5最能体现其发展空间大小和潜力强弱, 国家或地区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时也主要考虑这几个方面。但在提取反映这五个方面的具体影响因素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选择则差异较大。根据现代商贸服务业的特点, 在充分结合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 最后提取22个影响因素建立甘肃省商贸服务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2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及分析

根据专家调查结果, 依据层次分析法步骤, 基于对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的有效指标, 将AHP软件用于上述指标体系, 数据处理结果如下。

2.1 准则层判断结果分析

由表1看出, 影响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最重要因素是发展基础环境, 影响权重达0.4773, 其次是政策环境指标, 影响权重达0.2715, 第三是人才环境指标, 影响权重为0.1438, 商业竞争环境指标和人文环境指标对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影响相对较小。

2.2 指标层判断矩阵

2.2.1 发展基础环境指标层判断结果分析

表2显示, 在发展基础环境指标层中, 基础设施条件贡献率高达0.3927, 其次是商贸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 影响权重为0.288, 交通物流运输业状况影响权重为0.1579。这说明, 在综合指标层对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0.4773的贡献中, 基础设施条件和商贸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关键因素。

2.2.2 人才环境指标判断结果分析

表3说明, 在人才环境指标层, 省内服务业收入水平对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的贡献率最高, 达0.4593, 其次是服务业从业人数, 权重达0.2767, 第三是教育科研单位及人员数量, 权重为0.1454。这表明在人才环境指标对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0.1438的影响贡献中, 收入水平和服务业总从业人数对这一准则层的影响权重较重要。

2.2.3 商业竞争环境指标判断结果分析

由表4可知, 在商业竞争环境指标层, 行业内竞争对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影响最大, 权重达0.6370, 其次是国内竞争, 权重达0.2583。说明商业竞争环境指标对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0.0696的贡献中, 行业内竞争是发展商贸服务业的主要障碍。

2.2.4 政策环境指标判断结果分析

表5表明, 在政策环境指标层, 财政支持政策对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贡献率最大, 达0.5583, 其次是金融支持政策, 权重达0.2730。可见, 财政和金融政策对政策环境指标层较重要, 决定甘肃省商贸服务业发展。

2.2.5 人文环境指标判断结果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 在人文环境指标层, 教育发展水平对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贡献最大, 权重达0.5779, 其次是民族文化, 权重达0.2579。这表明在人文环境指标对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0.0379的贡献中, 教育事业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

2.3 层次总排序分析

在准则层、各指标层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 统筹整个体系进行层次总排序 (见图1) 。

由图1知, 纵观影响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的指标, 基础设施条件 (0.1874) 、财政支持政策 (0.1516) 、商贸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 (0.1374) 、交通物流运输业状况 (0.0754) 、金融支持政策 (0.0741) 、省内服务业收入水平 (0.0660) 、行业内竞争程度 (0.0444) 、人均收入水平 (0.0423) 、服务业从业人数 (0.0398) 、税收支持政策 (0.0317) 和产业融资难度 (0.0221) 影响权重排在前十位, 其他因素的影响权重相对较小。

3 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影响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基础条件, 其次是财政支持, 第三是商贸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 第四是交通物流运输业发展状况, 这与一般常识性判断基本一致。因此, 在甘肃省现代商贸服务业今后的发展中应主要关注这些因素。如强化商贸服务业发展基础条件, 在财政上加大对现代商贸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持续扩大对现代商贸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 利用好甘肃省交通便利、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优势, 以快速提高甘肃省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朱青年.甘肃省工业化水平分析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1 (6) .

[2]谢开华.打造中西部现代服务业高地[J].国际技术装备与贸易, 2012 (1) .

商贸服务业发展 篇3

【关键词】高铁时代;垫江;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垫江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距重庆主城区120公里。境内交通发达,沪蓉、渝宜高速纵横贯通,区间干道连接四面八方。随着渝万城际高铁的开工建设,垫江将处于重庆和重庆第二大城市—万州的中心,距重庆和万州均只有半小时车程,垫江迎来了“高铁时代”。“高铁时代”下垫江应如何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打造“渝川东部商贸物流中心”,近日笔者作了肤浅研究。

一、垫江商贸服务业现状

至2014年底,垫江限额以上法人企业188户,其中:限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119户,限上住宿餐饮法人企业69户;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亿元,增长10.4%;批发零售业销售额111.3亿元,增长16.9%;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7.7亿元,增长18.4%;进出口总额6.3亿元,增长18.2%;粮食收购176688吨。

二、垫江商贸服务业问题

1.经济总量不足。2014年垫江GDP总量224.1亿元,在全市排2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亿元,在全市排16位,可见垫江经济总体水平不高,商贸服务业经济总量不足。

2.区域结构欠佳。当前,全县商业区域结构主要特点是“城多乡少,城细乡粗”,县城商贸主体和总量比重较大。2014年底,县城限上法人企业数占全县37.8%,社零总额占全县56.4%。商业区域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商业投入产出效率。

3.企业规模偏小。目前,垫江县亿元级的商贸流通企业还不多,市场化水平较低,缺少以市场化为导向,集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

4.人才基础薄弱。垫江商贸流通企业人才专业技能较单一,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需要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需要大量既懂内贸、又懂外贸的人才,目前这种复合型人才还很短缺。

三、加快发展垫江商贸服务业对策

1.做大企业规模。以制度现代化为突破口,加快商品流通体制创新,提升企业规模。制定限上法人企业奖励激励长效机制,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并积极申报限上法人企业。

2.抓好重点项目。利用高铁开通契机,推进垫江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之城,留住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合理规划布局县城核心商圈、次中心商圈,建设以商业综合体为标志的现代城市商圈。在高铁站场至长安大道一带,建立商贸物流园区,集中布局专业市场和物流项目,形成产业大集群。依托垫江区位优势,打造一批在全市叫得响的休闲度假基地,主动面对高铁时代短线游、周末游等出游形态的新变化。综合开发高铁站商务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3.强化科技投入。坚持科技兴贸和科技创新,加快商业经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尽快建成垫江商贸流通局域网,扩大与国内外著名商业信息网站的联系并与国际、国内商业信息网联网,发展网上商店和网上购物,扶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在商业物流中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技术,提高物流技术含量。

4.拓宽融资渠道。培植商贸流通企业上市,或通过资本市场的股权转让,参股、控股某些上市公司。在城市商圈、特色商业街和大型连锁超市等的建设中,也可考虑由主营企业发行公司或企业债券来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加强对全县商贸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对商贸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升级的贷款。

5.加强政策支撑。商贸物流重大项目用地要与工业项目同等对待,优先保障用地,确保项目及早落地和快速推进。加大财政投入,切实落实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商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对重点商贸项目和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政策,增强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力,提高招商引资决策速度。

6.加快人才引进。“以人为本”,努力造就大批现代商贸流通人才。引入人才市场机制,实行职业经理和职业管理人员市场化,形成商贸流通企业高管人员优胜劣汰循环,吸引一流管理人才来垫江经营商贸流通企业。提倡企业与高等院效等联合办学,开办新的专业,“量身订做”,培养选拔企业所需人才。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引进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商贸流通行业的引导、服务、技术支持和管理。

7.优化发展环境。重点解决服务问题,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突出并联审批,强力提升执行力,打造让投资者最省心的投资环境。

高铁,为垫江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为垫江的对外开放带来新优势,以高铁造势,乘势借力,超前策划,积极运作,垫江必定会成为高铁时代的投资热土,高铁时代的垫江商贸服务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四、结束语

本文简要分析垫江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在高铁时代下相关应对策略。垫江商贸服务业主要存在经济总量不足、区域结构欠佳、企业规模偏小、人才基础薄弱等几个方面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快发展垫江商贸服务业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翁士增.高铁时代商贸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2(23):101-103.

商贸服务业发展 篇4

(2016年3月25日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关于印发<柳州市关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柳政办〔2012〕189号)文件精神,为充分发挥柳州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以下简称资金)的作用,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促进全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资金来源:

(一)市本级预算内安排的专项用于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资金。

(二)上级部门安排的专项用于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资金。

(三)其它可以用于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资金。

第二章 工作机构与职能

第三条 市财政局负责资金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落实资金的预算。

(二)配合市商务委组织项目评审、验收。

(三)下达项目资金预算,会同市商务委审核拨付资金。

(四)负责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市商务委负责项目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提出资金项目具体的扶持方向、支持内容、基本条件要求及评审论证标准。

(二)受理项目申请。

(三)组织项目评审、论证。

(四)会同市财政局编制预算和下达项目计划。

(五)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组织项目绩效评估考核。

第三章 商贸服务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 使用原则、支持范围、支持方式

第五条 资金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规划,政策导向。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方向,属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和允许的行业。

(二)引导为主,择优扶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增加对商贸服务业的投入。

(三)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坚持科学民主,公开公正,高质高效原则,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第六条 资金的支持范围:

(一)编制或修编商贸服务业专项规划、商贸服务业重大课题研究、商贸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

(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商贸业项目,商业综合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电子商务、会展、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项目,口岸建设及其它具有代表性的商贸服务业项目。

(三)商贸服务业发展统计、监测、培育、考评奖励。

(四)商贸服务业品牌建设、质量体系建设项目。

(五)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应急物资储备项目。

(六)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活动项目。

(七)获得上级资金扶持,需要地方配套的项目。

(八)对促进柳州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影响重大的其它项目。

(九)外贸扶持专项资金、鼓励外贸出口奖励资金、鼓励外贸出口企业其它补助资金的扶持范围按《柳州市外贸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十)项目绩效评价(费用原则上不得超过资金总额的3%)。第七条 根据项目和项目单位的不同特点,确定资金支持方式:

(一)直接补助。按照项目投资额给予一定比例和额度的直接补助。

(二)贷款贴息。对使用金融机构贷款的商贸服务业项目,按贷款合同规定的利率,对已实际支付的贷款利息,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

(三)奖励。按照《柳州市服务业发展考评奖励实施办法》(柳政办〔2012〕187号)、《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柳政办〔2015〕161号)等有关文件规定实施资金奖励。

第四章 商贸服务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和审批

第八条 市商务委在每年8至10月收集次年项目建立项目库, 未进入项目库的项目的次原则上不得申报扶持资金。在每年市人大通过预算后,市商务委会同市财政局制定《项目申报指南》,确定本资金重点扶持方向、扶持标准及相关要求,分两批组织项目申报。

第九条 申报条件

(一)在柳州市(含六县)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的商贸服务业企业,跨区域公司在柳州市注册设立的分公司(需在柳州纳税),在柳州市登记的社会组织,柳州市(含六县)机关事业单位。

(二)具备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和财务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三)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和良好的信用记录,有一定的资金筹措能力。

(四)项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自治区和本市关于项目投资管理的相关规定,并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求项目已启动,建设期限不能超过2年,能在项目建设期限内完成。

(五)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单位不得申报:

1.同一项目已列入其它财政资金扶持计划或已获得过其它 财政资金扶持(需要地方配套的项目除外)。

2.项目单位获得各级服务业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因自身原因未通过项目验收的。

第十条 申报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请报告及《柳州市商贸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

(二)项目单位资格证明文件(营业执照、法人证等)。

(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准文件。

(四)申请贴息的项目,需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合同和贷款到账凭证。

(五)项目单位上会计年报、纳税证明,新成立的单位如无上会计年报和纳税证明,须提供近期的会计报表和纳税证明。

(六)项目单位对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承诺书。

(七)《项目申报指南》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第十一条 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概要说明、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规模、建设内容、项目投资计划、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投资估算和资金的筹措、项目建设目标的保障措施等。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构成。申请财政资金扶持部分应符合《项目申报指南》规定的支持内容,要列出固定资产投资的 详细数量、金额。严格控制一般性办公设备采购数量和金额,一般不得包含日常办公、乘用车辆购置、企业日常成本性支出等经常性开支。

(四)资金来源说明和投资计划。第十二条 项目审批按以下程序:

(一)项目申报。项目申报实行属地管理,项目单位向所在县(区)商务主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市商务委业务工作及需直接受理的项目除外),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财政局审核出具推荐意见后,汇总报市商务委、市财政局。

(二)项目初审。市商务委会同市财政局对项目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组织项目实地核查,提出初评意见。

(三)专家评审。专家评审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参加评审的专家从“柳州市商贸服务业专家库”中抽取。专家评审意见由第三方机构书面出具。市商务委负责制定专家评审制度,建立柳州市商贸服务业专家库。

(四)项目审定。市商务委汇总项目评审情况并征求市财政局意见形成项目资金扶持方案,会同市财政局联合行文上报市政府。市政府审批后,市商务委、市财政局联合下达项目资金计划。

第五章 项目验收、资金拨付

第十三条 项目单位应在确定的项目建设期限内完成项目建设及投资。项目单位在完成项目建设后,应及时准备好符合要求 的项目验收材料,向市商务委申请项目验收。市商务委会同市财政局及时组织项目验收。项目验收规则另行制定。

第十四条 原则上通过项目验收后方可拨付项目扶持资金。需提前预拨资金或按进度分期拨付资金的,由项目单位向市商务委、市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市商务委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决定。

第十五条 项目建设内容按照计划完成,实际投资额未达到计划投资70%的不予验收;实际投资额完成计划投资70%-90%的,按比例核减扶持资金。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市商务委会同市财政局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项目单位应向市商务委定期报送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资金投入情况。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企业注销、名称变更、证照注销、项目停止、违纪违法等重大情况或变化,项目单位应及时主动向市商务委、市财政局报告、报备。

第十八条 在项目申报、建设、验收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规、舞弊行为的,一旦发现将收回已拨付的财政资金,并将项目单位列入“黑名单”,取消其以后三年内申请商贸服务业专项资金的资格。涉嫌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参与项目管理的有关人员应维护项目单位相关知 识产权及商业秘密,未经允许擅自披露、使用的,将依法追究责任。严肃查处项目申报、建设、验收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弄虚作假、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一经查实,将严格追责。涉嫌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商务委在职责范围内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一条 国家、自治区级资金项目,如委托市本级管理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明确规定的,参照此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相应资金,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商贸服务业发展 篇5

为贯彻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一核两带、三城四县”发展战略主题,按照县委王敏书记关于实践“三思三创”活动的要求,为促进商贸物流业繁荣,针对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我们政协财贸组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建议,供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我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现代服务业发展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专业化的本质要求,相对传统服务业而言,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是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2010年我县实现服务业增值40.88亿元,增长12.8%,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2010年,全县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12.15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保险业完成保费收入2.36亿元,年增31.4%,房地产建筑额29.70亿元,年增长20.5%,金融保险、房地产良好的发展势头,体现了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对全县经济贡献不断提高。

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在起步,结构逐渐优化。我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以物流业的发展为代表性,且又分为生活性和生产性物流。物流业在我县现处于起步阶段,结构正在逐渐优化。目前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有邮政物流、烟草物流、食盐物流,这些主要是生活性物流,生产性物流主要表现在企业产成品自运,没有将物流管理从企业的核心业中剥离出来交给独立的物流企业运作,生产服务性物流成本较高,随着弘洲物流港作为第三方物流的界入,使我县生产性物流进入了发展时期。

三是传统的服务业不断提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传统的商贸流通业稳步提升,201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总额33亿元,年增17.2%,城镇消费品总额23.57亿元,年增17.48%,农村消费品总额9.19亿元,年增16.4%,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92亿元,年增16.2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86亿元,年增27.86%。

服务业成为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2010年,我县从事服务业单位工作的人数12.31万余人,占我县全社会从业人数的30.9%,服务业就业门路广,吸纳劳动力强的特点,成为解决就业和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四是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有力,服务业投资不断增大。服务业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天集商业广场、弘洲物流、皇庭大酒店、新区农贸市场、胜利南路农贸市场等一大批三产项目入驻我县,投入使用和抓紧时间建设。

政策逐步完善,对服务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我县相继出台了《进贤县商业网点规划》、《进贤县低炭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进贤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进贤县现代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贤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十二五发展规划概要》、《进贤县现代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有力推进了服务业发展。

二、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从现实情况看,我县的服务业比重仍然低,发展速度慢,产业档次不高,已严重制约我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格局。

六大问题,显现我县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一是规模总量不大,比重仍然偏低。近年来,我县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GDP保持较高增长,但服务业经济总量还是偏小,现代服务业占三产服务业比重在全省排位较后,与经济发展要求相差较大。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不够高。我县经济结构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不高。从现状看,服务业还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行业较少,现代服务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当前,一些大中城市服务业正在向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为主的产业转移,而我县仍然以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创意产业、服务外包和会展会务等新兴服务业还处在萌芽状态,发展不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服务业发展结构的优化和层次的提升。

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快,满足不了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偏低,目前有代表性的物流只能承担小量的全国各地整本、零担、专线直达、往返运输、中转运输等第三方物流,增值物流延伸服务,已接近竣工的弘洲农副产品物流港作为三方物流企业的界入,弥补了我县储存、分销、配送、信息服务等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功能,但我县物流行业发展水平偏低,是产业结构中的一条短腿,与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目前我县制造业还习惯于自营物流,传统物流未剥离,即增加了企业产品成本,又严重影响了物流外包的发展。四是服务业投入不足,招商引资仍待加强。在招商引资中,我县利用外资的项目仍然以一二产为主,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项目较少,相对于工业性投入,服务业投入明显不足,虽然我县服务业投入有所增长,但生产性的服务业投资及税收占比较低,房地产非生产性服务投资和税收占比较高。

五是人才匮乏问题比较突出。我县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事服务业特别是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人才缺乏,缺乏高档次人才引进中介机构,缺乏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国有商贸企业改制后名存实亡,商务主管部门门庭冷落,年龄老化,专业性人才少,动作水平不高,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六是发展认识不到位,体制仍需理顺。县委、县政府已认识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但基层部门及少数领导在认识上不到位,没有把发展服务业放到重要位置,在服务业发展问题上抓什么、发展什么不明确,有争议或顺其自然,对发展服务业没有对其他行业考核显得重要,缺少考核职能部门。虽然有商贸局,政策配套不够,职能不能完全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当今社会服务业发展特点和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一是制造业呈现服务化的趋势逐步扩大;二是服务业结构内部的升级趋势日益彰显;三是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四是服务业发展的创新能力日俱增加。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分析

进贤县系江西省会南昌市的市辖县,自古以来被誉为“东南之藩蔽,闽浙之门户”,是长珠闽三个经济三角洲的共同腹地,拥有良好的开放型经济基础,丰富的综合资源,以及高密度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我们要充分发挥地处长珠闽三个经济三角洲的共同腹地的特定区位优势,发展繁荣传统的商贸流通业,大力推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军山湖休闲旅游目的地,使服务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要把握发展思路。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实践“三思三创”为动力,以“一核两带,三城四县”发展战略为主题,以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为目标,以加快生产性服务建设为突破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充分拓展发展空间,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繁荣商贸物流业,努力增强我县“三产”的核心竞争力和聚集吸引力,使“三产”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二要坚持发展原则。(1)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努力使商贸流通业、物流服务业在全县GDP的比重大幅提高;(2)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巩固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以新兴产业和市场化体系建设及发展为主线,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3)坚持产业联动的原则。要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一二产业,拉动商贸流通业、物流服务业发展;(4)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要做到商业布局合理,业态结构完整,经营行为规范,服务功能齐全,构建充满活力、竞争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全县商贸流通、物流服务发展格局。

三要明确发展目标。要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核两带,三城四县”发展总体目标,通过“提速、提质、提能级”,到十二五末,把进贤建设成全市乃至全省,辐射周边的商贸流通、物流服务强县,所谓“提速”就是提升物流服务业发展速度,到十二五末要确保服务业增加值每年增18%以上,服务业每年投资增长18%以上,力争商贸流通业、物流服务业占GDP总量的40%;所谓“提质”就是提升商贸流通发展质量,要打造商业品牌,要大力引进像华润苏果、国美电器、肯德基等大批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家企业入驻我县,要培育发展本地老字号企业。所谓“提能级”就是提升商贸、物流服务来发展能级,大商贸、大物流、金融、保险、休闲旅游要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对区域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要明显提升。

五、进一步加快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商贸物流业繁荣的对策思考和建议

随着十二五期间我县工业化、农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给全县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的繁荣带来了新的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突出发展重点,打造发展优势,全面提升进贤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以规划引导发展,以招商推进发展,以政策支持发展,以人才推动发展,以联动促进发展,以责任落实保障发展。下面调研组就加快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县商贸物流业繁荣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是要更新发展观念。我们国家已经将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以经济和社会两个面层清晰地指出了在新的发展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意义。因此要充分认识加快现代服务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实践“三思三创”的具体表现。要充分发挥商贸,服务职能部门管理作用,承担现代商贸发展调查研究、重大项目组织实施、综合协调职能,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合力,为繁荣我县商贸物流服务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要建立良好的商贸运行机制。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商贸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建立以政府为引导,规范管理,营造环境,搭建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依照市场经济原则规范运作,积极扩大商贸企业经营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社会投资为主渠道的商贸发展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城内大商贸、城外大物流”的发展格局,促进我县商贸物流服务业大发展。

三是要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我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要“抓手”,启动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拓展信息发布、查询、对接等服务功能,利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信息、物流状态查询、物流过程跟踪、物流要素信息记录、物流客户管理及公共信息服务支撑体系,为全县各类企业提供运力资源。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整合现有物流企业和个低运输户,积极引导全县现有个体物流服务通过转组成为规范性物流服务企业,扩大物流企业实力和规模,提高竞争意识,要鼓励企业物流外包,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实行企业物流业务剥离,将采购、仓储、包装、运输和产成品,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企业物流社会化,要综合考虑我县城乡布局,物流量分布和县城总体规划因素,以李渡、长山、文港、温圳及三大工业集聚点为载体,重点培育发展制造服务业物流服务中心,以衙前、下埠、三阳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为载体,重点培育发展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以军山湖河蟹水产业为载体,重点培育发展水产品物流服务业,以前坊茶叶果业为载体,重点培育茶叶果业物流中心,以县城新城老区商贸经济为载体,重点培育发展商贸物流服务。

四是大力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充分利用我县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更多资金、商品、人才,形成工贸一体,优势互补的县域商贸大格局,大力培育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发挥重点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培育和提高商贸发展主体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整体宣传、整体促销,塑造独特的商贸文化和统一识别系统,打造商贸街区的整体品牌,提升商贸街区的知名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助,形成一批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模式先进、影响广泛的老字号品牌群体,促进知名商贸街、知名商品、知名老字号相互依存联动发展。

五是加快发展重点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要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优势,要推进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我县宾馆、酒店的服务档次,打造好服务平台,要创意设计军山湖河蟹品牌文化内涵,千年李渡酒品牌文化内涵,华厦笔都品牌文化内涵,前坊西湖李家新农村建设品牌文化内涵,白圩牛节品牌文化内涵,农民艺术节文化内涵等品牌文化,以节庆为依托,举办各类庆典节庆、会展活动,推介进贤,唱响进贤,促使其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六是要加强服务业的对外招商。要以拓商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瞄准国内外500强和国内200家企业,大力引进像华润苏果、国美电器、肯德基等重点企业入驻我县。发展商贸流通业,大力引进像弘洲物流港等重点企业入驻我县,发展物流服务业,在商贸、物流业发展领域里,着重引进一批基础好、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

上半年商贸服务业自查报告 篇6

按照巴服务组办[xx]9号《关于开展服务业重点目标任务督查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对照目标任务,落实专人,逐项进行了梳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关于开展服务业重点目标任务督查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对照目标任务,落实专人,逐项进行了梳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编制要求,引导服务业规范、有序发展。

(二)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一是放宽行业准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电信、金融、健康养老及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促进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推进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发展格局。

二是保障要素供给,在财政投入、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用地保障、人才支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发展扶持力度,加强对专利、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保护开发,引导服务业加快创建一批享誉国内外、省外的知名品牌。

三是抓企业主体培育,积极储备项目,加大现代服务业重大设施建设,组织实施重点流通建设项目,以农村市场体系、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农村服务业、文化服务业、信息科技服务业、电子商务、健康养老服务业等11个行业为重点,做大做强服务业企业,努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大企业,重点抓好家居商贸城、高明新区星级酒店、农产品批发市场、文化商业综合体、特色农产品商业综合体、再生资源回收及产品开发利用、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和蔬菜园区、高明物流中心、秦家岭物流园、水产品中心、乡镇农贸市场、商贸中心、特色商贸镇、新居便民店等20个项目。

四是加大财政投入,认真落实兑现《市商贸流通业发展鼓励扶持办法》,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创新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财政支持方式,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每年将预算一定数额的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三)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全省服务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后,县统计局和县商务局已对我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住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目标进行了分解,会后将进一步落实专人搞好服务业运行监测。

二是引导和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业质量。

三是加快培育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鼓励和引导服务业组建行业协会,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

五是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借船出海、借鸡下蛋”,增强企业出口创汇能力。

(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一是优化促销环境。

按照省市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带动生产、流通促进销费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服务业企业参与“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和“万企出国门”“三大”活动,着力提高我县服务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二是优化政务环境。

切实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大力推进“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逐步实现网上审批,尽快设立“绿色通道”,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将按“三问”要求严格问责追究。

三是优化市场环境。

整顿和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贸服务业发展 篇7

关键词:商贸服务业,发展困境,政策建议

商贸服务业涵盖非常广,与社会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主要是长期以来由商务部门为主管理的、与企业商务贸易活动以及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以及物流业、典当业、拍卖业和部分娱乐业等其他服务业。近几年,莆田市城厢区商贸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但与福建省内先进水平相比较,商贸服务业建设还处在较大的差距和问题。

1 商贸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认识不够到位,发展理念亟待提升

轻商重工的旧观念依然存在,一说投资就是工业的投资,一提发展就是工业发展,过于强调生产对流通和消费的促进作用,轻视了流通和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过分地强调商贸服务业的自由发展,淡化了政府的引导和积极推动作用。

1.2 发展规划相对滞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近几年出台了不少针对商贸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与工业优惠政策相比较,还存在涉及面不宽、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大、发展规划相对滞后等问题。

1.3 配套设施欠缺,综合功能不全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建商贸服务业项目也随之增多,但项目相关配套辅助设施偏少,制约了商贸业的快速均衡发展。在软环境配套上,除商品流通这一基本领域外,商贸服务业还应围绕旅游与文化、休闲与娱乐、观光与体验等多种消费模式于一体,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新业态商贸项目。

1.4 商贸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

商贸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数量上已大幅增加,但在结构上依然缺乏规模大、层次高的大型商业区,中等规模及以上的商贸企业在数量上偏少,阻碍了商贸服务环境品质的提升。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偏低,形成商务服务业企业个体规模小,竞争力弱。主要原因是传统行政理念及大包大揽的做法导致商务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发育不良。部分行政部门代替企业招商引资,其实就是政府行为替代了商务服务业中的中介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的功能。因为市场发育不足,商贸企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才导致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偏低,商务服务业企业个体规模偏小,竞争力偏弱。

1.5 区域网点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商业网点迅速发展,但是商业网点分布构成显现“两多、两少”特征:一是城关总量多,场街网点少。与城关相比,场街商贸流通业市场存在网点偏少、设施简陋、档次偏低、服务功能差、大型连锁超市还没有完全延伸到场、街、村等问题;二是一般网点多,专业网点少。普通零售类网点较多,仓储物流类网点较少,缺少骨干大型专业市场、现代农产品流通、现代仓储物流配送等功能性、必需性网点,现有商业网点的聚合辐射功能明显不足。

2 对策与建议

商贸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就业增长的新动力。“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城厢区商贸服务业发展,按照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积极推进城厢区商贸业的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不断完善业态布局和功能拓展,实现商贸业布局结构、经营结构、业态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商业设施更加先进、商业功能日趋完善、商业特色日益鲜明的商贸格局,进一步扩大商贸业的辐射范围,打造莆田市现代商贸中心。

2.1 优化商贸业的空间布局

一是大力发展以梅园路、文献路、福厦路和荔城大道、学园路、胜利路为主轴的“田”字型中央商务区。以大型城市综合体为据点,通过发展已落户城厢区中心城区的文献广场、天龙世纪广场、正鼎商贸城,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万达广场、正荣财富中心广场、木兰联创国际广场,扩大各类大型商贸零售龙头企业的规模,增设分店,扩大城区商贸流通圈,进一步凸显我区中心区核心地位。积极整合木兰溪北岸现代中央商务区、樟林片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和酒店业总部经济区的商业资源,形成现代经济核心商业区,完善核心商业区购物、观光、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的综合消费功能,强化核心商业区的领导地位,打造莆田市高档消费中心,形成莆田市的对外商贸窗口;二是加大力度投资莆田市城厢区的商业重镇——华亭镇;三是积极培育特色商业街,在商品自发集聚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推动、宣传,集中发展荔城大道餐饮一条街、壶山西路装璜装饰一条街,莆阳路与荔城南路之间的“L”型汽摩配件及汽车销售服务专业一条街等商业特色街;四是巩固提升月塘社区、筱塘社区、南园社区、北磨社区等省级以上商业示范社区的发展水平;五是积极扩大莆田市凤凰百货公司、家乐福超市、永辉超市、新华都超市、胖太太服饰梅园品牌店、复茂食品等商贸代表性企业的规模。鼓励错位经营、特色经营和集中经营,形成高低并存、次序井然的商业空间结构;六是加快乡镇服务业经济发展步伐,借助万村千乡、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惠民工程的网点建设,更加完善乡镇商贸流通体系,消费层次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2 提升商贸业的经营形态

一是通过调整规模小、档次低、管理差的经营主体的经营形态,将其重点建设成一批大型品牌商贸项目,如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文献广场现代空中步行街、正鼎·日出商贸城、正荣财富中心、香港联创商贸大厦及写字楼、万科集团总部区和下黄综合商务区,沃尔玛大型零售业、圣恒通建材综合市场、天虹百货商场等项目,以品牌商贸项目的高端经营形态为载体,引进品牌餐饮,加快培育星级酒店,提升我区餐饮住宿产业水平,加快零售巨鳄入驻,提升传统零售业,加大品牌商品的销售比重,优化商品供应结构,增强城区商业中心的集聚与辐射能力;二是继续加强和完善连锁经营,推广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愿连锁三种连锁形式,鼓励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连锁形式,推动企业通过合股、收购、兼并、股权置换等资本运作形式发展连锁商业,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管理技术扩大盈利空间,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向外扩张;三是大力发展贸易中介,尤其是与世界市场业务相关的国际货运代理,促进商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做好城厢区商贸业“走出去”的工作;四是培育集贸易功能、金融功能、开发功能、信息功能与组织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商社,推动其使用现代物流系统,完善对外采购、运输、销售和集散,扩大商贸业的合作和竞争范围。

2.3 改进商贸业的交易方式

一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的运用,培育市民网上购物的消费习惯,提高商贸业网上交易的比重,鼓励城厢区各企业建设有实际交易功能的网站,发展安全支付的模式,扩大商业交易空间,将商业触角伸向国内和国际市场;二是大力发展拍卖、竞买、仓单等现代商贸交易方式,变革落后的商品流通形式,促进商贸交易方式多元化,加快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转型;三是大力发展会展交易,推动面向消费者和商家的主题会展,鼓励本地会展交易和对外会展交易,建设多样化商贸交易平台,全面推动商贸结构的升级。

2.4 加强商贸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重视对核心商业区、华亭镇、特色商业街、商业示范社区、商贸代表性企业基础设施的改造,积极推动多元化的流通方式,构造要素流动通畅、人群行动自由、商品集散迅速的商贸网络;二是加强商贸区的营销,综合使用报纸、电视、互联网、露天广告等媒介,通过开展明星访问、T台时装、文化论坛等吸引公众眼球的活动,扩大核心商业区、华亭镇、特色商业街、商业示范社区、商贸代表性企业的知名度,吸引本地和外地消费者集中,支撑不同档次商品需求,衔接国际时尚和高档商品的市场;三是加快商贸业诚信体制建设,完善网络支付安全认证体系,开辟针对场上交易和网上交易问题的绿色解决通道,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完善购物软环境配套;四是加强政府对企业连锁化、股份化、规模化的引导,通过财政、税收激励等方式推动商贸经营主体的高度化。强化招商引资平台,拟从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载体、提升招商质量等方面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新项目集约园区空间,瞄准大企业、大集团的投资趋向,着重引进项目入驻文献广场、中央商务区等,积极促进民资、民智的回归。

2.5 加快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的发展

结合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高起点布局总部经济区,重点发展楼宇经济。一是在城区东部:突出马巷片区、旧体育场、龙德井片区改造重点,结合人和新天地地下商城建设,打造中央核心商务区;二是在城区南部:突出霞林片区改造,建设高级写字楼,木兰溪沿岸规划建设金融商务区、文化休闲等总部经济、建设木兰溪两岸滨溪新区。

参考文献

[1]黄冬英.莆田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金融经济, 2008 (10) .

[2]张志刚.关于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的若干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 2011 (14) .

[3]俞国琴.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4 (12) .

浅议商贸信息化发展 篇8

商贸信息化发展现状

商贸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设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企业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不断促进贸易的合理性、时效性、反馈性,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商贸信息化使传统交易向现代贸易转化,不断提高贸易的现代化程度,其实质是贸易方式和贸易手段的优化。

企业信息化稳健发展

据有关调查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建立了内部网(Intranet)、外部网(Internet)和企业门户网站,尤其近年来,各类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加大,已支持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企业的管理部门和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给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在商业企业中,办公自动化软件已经普遍使用。一些商业企业也建了自己的网站。调查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日渐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同时,信息技术的成熟及成本的下降使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一大批以国际贸易为主导业务的外向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是行业信息化的典范。在我国,与国际最接轨的外贸公司和外向型企业在中国信息化应用一直是走在最前端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信息技术含量与日俱增,在货物贸易、运输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各个领域都有明显体现。信息化对贸易产生了的极大影响,促进了贸易革命。

物流信息化成为电子商务的必由之路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商业价值不断被发掘,中国淘宝网、当当网、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等B2C电子商务企业呈井喷式发展。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其中物流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部分,是电子商务生态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假若没有物流做保障,电子商务的线上交易,尤其是网络有形产品的交易就难以成功。目前,物流问题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提高企业自身的物流水平也是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物流业是电子商务的支点,无论电子商务多有引诱力,没有现代物流体系作支撑,也难以健康成长。鉴于这个原因,淘宝网已经开始搭建物流网络,几乎所有主流B2C企业都在布局物流。但是,目前国内的物流行业整体还处在传统的运营方式层面,行业服务水平整体相对滞后,很难完全满足电子商务公司的个性化需求。国内的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都将物流直接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以节省人力、物力。2010年,因为物流问题,多家电子商务公司遭客户投诉。种种问题制约着行业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

如何提升物流水平?信息化是必由之路。针对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相对较低,致使电子商务货物的整个流转过程不透明、不可控,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企业零库存、订单化生产的要求,中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息化系统应运而生。

中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息化系统主要实现物流企业的收货、发货、提货、现金银行对接转存、对业绩量进行统计分析和对物流货物的状态跟踪等功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息化投入使用后,一方面使所有的订货、发货、配送信息全部实现了电子化,提高了电子商务信息沟通、物流预测、决策方面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配送中心业务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的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应用,由此提高了现代物流处理技术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货物流通的效率和透明度,对提升物流企业运营效率、降低物流企业运营成本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这是当今人们的共识,也是许多电子商务公司在经过多年的探索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信息化在中国港口的应用

港口作为交通枢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联系的纽带。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港口物流的发展影响更大,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功能化已成为现代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更是港口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这一切使得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港口物流信息化发展成为必然。

目前,许多大型的物流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有效消费者反应系统和零库存管理系统。良好的信息系统能为客户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帮助企业了解客户的需求,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忠诚。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要依托于现代的信息技术,建立功能完善的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提升港口物流的综合竞争力。

在信息化模式下发展港口物流信息化,主要包括网上报关、电子通关、多币制网上支付、数据自动采集、货物信息跟踪查询等。由于中国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比较晚,使得港口物流各部门、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的总体发展不平衡,导致信息化应用整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目前,只有少数几个比较先进的港口实现了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功能,如天津港、上海港和青岛港,中国大部分港口的信息化功能还处于摸索阶段。

与此同时,我国在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的信息技术建设方面成绩显著。从最基本的航运物流无纸化办公到整个作业线的实时管理,从无线通讯到光学字符识别、航运物流射频技术、GPS定位技术,许多刚走出实验室的新技术在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找到了用武之地。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的快猛发展催生了航运物流信息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中国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已经进入数字时代。

按照传统的过关程序,航运物流集装箱必须经过两次报关和两次查检,快的要两天,慢的要三天。其间航运物流集装箱租一天要几百块钱,航运物流集装箱进入园区内的保管费一天也要几百块钱。而航运物流启用电子监管通道和智能卡口系统之后,过关的RFID感应只需要十几秒。第一次报关和查检过后,如果海关没有从数据中心监控到集装箱被打开的异常情况,就可以省略第二次查检的程序,几十分钟就能完成整个过程。此外, 利用中国国际海运网将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在线服务平台,用户还可以随时了解已装箱的货物位置和安全情况。

港口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以先进的航运物流信息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以航运物流信息化推动港口管理现代化,使航运物流港口组织运行更加高效、业务流程更加顺畅、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年、二十年里,更多有利于提高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效率的新的航运物流信息技术将落户码头,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依靠信息技术产生的效益会越来越大。

商贸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商贸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多数中小企业尚未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认识信息化对于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单纯地认为信息化就是使用网络进行宣传、沟通等,就是使企业业务实现计算机化,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工程。有的甚至认为企业不搞信息化也能照样能发展。从社会环境方面看,信息化建设意识的滞后与各级政府和部门没有适时地推出和推广法规和政策有着一定关系。国家在电子交易的法律保障、支付信用、货物配送、网络安全等方面有待完善,政府及有关中介服务机构信息化培训力度不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较小、服务水平有待深入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二是商贸信息化建设普及不广。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和低级水平,存在着缺乏信息化规划、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不紧密、管理经验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在信息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设备、技术、管理、人才、效益等生产力要素方面的诸多限制,对信息化持怀疑态度,保观望状态,很多企业还处在在拥有几台计算机和局域网的低水平发展的起步阶段。尤其是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认为家族式管理模式没必要追随信息化的“潮流”;也有企业认为,信息化设备投入大,周期长,产生的效益滞后,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赢利起不到即时作用。从社会人文方面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普及推广与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流程,资金投入,技术选型,人员素质等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对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思想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逐渐重视,但总体程度仍然不够。

三是商贸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不高。一些商业企业对互联网的理解尚处了解不多、不敢尝试阶段。或没有利用网络资源;或没有在网上开展商务活动;或长时间不更新信息。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占投资的比例很低;采用信息化的手段的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也不高,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的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在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中,网上查询、网上发布信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是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还不普遍。

四是商贸信息化缺乏可靠的信息安全技术。伴随着企业基于因特网的商贸行为,网络安全、硬件设备和软件的安全性以及社会诚信等问题日益显现。商业企业的内部都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局域网,随着企业各项业务的展开,特别是连锁业的发展,企业的很多信息都通过因特网来交流,这一变化使交易注入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基于因特网得到的信息可能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虚假的,企业通过网络向外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也受到人们的怀疑,同时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也为企业人为粉饰其真实信息提供了更大的可塑空间。与此同时,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防范措施还不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也不健全,企业信息容易遭受网上攻击,网络系统故障的概率增加,欺诈行为时常发生。部分企业由于担心系统遭到攻击使商业机密泄露,甚至系统瘫痪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而排斥信息化的普及,进而制约了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交易类应用的发展。

商贸信息化发展应对措施

提高认识,促进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

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要推进商贸信息化建设,各方必须推动企业走信息化发展道路,研究制定通用性强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开拓国际市场,扩大网上交易途径;同时要加快建设国内外企业间大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协助企业建立相对可靠、稳定的贸易供需链,增强企业获得商务信息的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自身应则要从寻找信息化突破口、优化配置信息化资金、转变企业管理模式等问题下好功夫,找好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

加强引导,努力做好服务与协调工作。

要加快商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带宽和接入速度,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鼓励和支持软件企业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推进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

要加快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加强国际间信息化、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法律交流与合作,通过研究制定相应政策,积极支持引导外经贸企业开展国际电子商务。密切跟踪国际上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推动我国企业积极采用世界普遍通行、安全可靠的电子交易方式。

要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对讲信用的企业,要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对不讲信用的企业,要通过建立记录体系、公布“黑名单”等方式,加大惩罚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公平竞争,诚信经营。

全面防范,营造安全的网络经济环境。

信息安全不仅是单一PC的问题,也不仅是服务器或路由器的问题,而是整体网络系统的问题。所以信息安全要考虑整个网络系统,结合网络系统来制定合适的信息安全策略。要提高信息安全技术防范手段,利用防火墙还能实现对数据流的监控、过滤、记录和报告;利用入侵检测系统随时了解网络的运行状况和发生的安全事件,并根据安全事件来调整安全策略和防护手段;同时要改进实时响应和事后恢复的有效性,为定期的安全评估和分析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网络安全的整体水平。此外,还要做好信息发布与保密工作。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保密制度和措施,普及安全保密知识,加强信息发布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含保密内容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等所有相关器物,防止人为泄露国家商业秘密,保证国家经济贸易保密信息的安全。

大力培养商贸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推进商贸信息化,人才是根本。人才短缺是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消除企业信息化“软肋”。 企业首先要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在收入分配上,要对不可多得的关键人才实行倾斜;要大胆起用那些既精通业务管理又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加强培训,通过加强社会培训、完善就业和在岗培训制度,加快在商贸行业普及信息化知识,培养一大批热心于商贸信息化建设,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最后,还需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重点企业信息主管(CIO)队伍建设。只有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才能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随着全球网络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商贸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挑战的迫切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商贸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这一利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是每一位商贸从业者必须认真面对、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创新的新课题。

上一篇:美丽南宁清洁乡村主题队会方案下一篇:陶庄镇社区教育中心三年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