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07年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

2024-07-19

市2007年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共9篇)

市2007年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 篇1

2006年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工作总结

及2007年发展意见

(市商务局 2006年10月8日)

一、2006年工作的基本总结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随着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占第三产业“半壁江山”的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步伐,在规模总量、网点建设、增加税收、安置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走高。截止今年6月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2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年初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排第四位,而今年6月末虽然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在全省仍然排第四位,但与第三位的四平市差距越来越小,半年仅差0.6亿元。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年底零售总额可实现121亿元,同比增长14.15%,有希望超过四平市。上半年,全市住宿餐饮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3亿元,同比增长39.8%,增幅提高12.5个百分点,增幅居各行业之首。

(二)纳税额和安置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到今年6月末,全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创造税收10,134万元,同比增长30.54%,占上半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221,379万元的4.58%,占地方级财政收76,074万元的13.32%。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人 数为34,306人,其中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新增就业人数为11,000人,占全市新增就业总人数的32.06%。

(三)网点规划开始编制,新增网点档次提高。为使我市商业网点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更具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市商务主管部门于今年5月10日开始委托吉林大学商学院具体负责市本级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中一是要充分考虑江南、江北两个商业集中区的规划和建设;二是结合国家商务部提出的“便民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要求,搞好社区商业网点建设;三是要把商业、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建设一批集购物、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专业特色商业街;四是考虑江堤内移,超前搞好新开发地段的商业网点规划。这次市区商业网点规划是建市以来第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网点规划,国庆节前已完成初稿,10月份将进行专家论证和修改。

今年国庆节前,市区内又有一批新网点投入运营,如:江南郭尔罗斯五金建材城、郭尔罗斯购物广场、商贸世纪城,江北东北商场新楼、瑞丽服饰广场等。这些新的营业网点经营档次较高,对提高城市品位,满足人民群众购物需求起到了一定作用。

(四)国家对商贸流通业实施的倾斜政策效应开始显现。今年年初以来,国家对内贸企业实行了扶持政策。在县以下开展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即在全国范围内在村一级建立“便民店”,在县一级建立大型配送中心。最近,经国家商务部批准,长岭、前郭两县有130个农家店列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范围,每个店将得到5000元的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行,必将有效地改变我市农村传统的“小卖部”式的经营方式,它对于激活农村市场,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拉动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2006年,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开放带动不够,利用域外资金比重较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进一户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由于缺乏外力的带动和影响,因此,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比较缓慢。二是现代流通发展迟缓,传统经营方式仍然居多,抑制了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的步伐。

二、2007年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意见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全市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也将持续呈现繁荣、活跃、稳定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消费继续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从行业自身来看,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经过多年发展,在网点数量、从业人员、经营业态上都得到了一定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为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三是国家为了支持内外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明确提出重点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品牌万里行”活动、“科技兴贸”、建立境外中国投资合作区、实施流通企业减债脱困、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建设商务信息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网”、实施“人才强商”等项工程,支持内外贸、对外经济合作等重点工作加快发展。四是近年来我市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是集游、住、餐、购、玩、乐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这就为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五是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成果已经逐渐惠及全民。首先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包括低保户在内的工资收者普遍提高了工资,其用于消费的资金增长;其次,农村取消农业税,农业补贴到户,使农民的收入增加,消费欲望也同步增长。这些因素在2007年乃至“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显现,这就为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切实的市场需求。

从不利因素上看,一方面,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尚缺乏雄厚的基础,网点建设仍处于规模小、档次低、辐射带动功能弱的发展阶段。现有的100多处批发和专业市场特色不明显,影响力较低,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不大。另一方面,从全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所有制结构上看,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目前,非公经济还不够强大,商流、物流、信息流现代化水平较低。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市情,着眼发展,更新经营理念,强化经营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自身发展。

2007年,加快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的 思路,大力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坚持以开放带动、招商引资和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发展大型商贸集团和富有辐射功能、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大型市场,努力构建我市现代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新格局,为“十一五”末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实现330亿元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预计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9亿元,同比增长15%。

(一)要尽快研究和制定我市促进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我省也出台了《吉林省促进流通业发展实施意见》。我市应根据国家和省的精神,结合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实际状况,尽快研究和制定促进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意见。就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市场、知名品牌等等,在政策扶持等方面研究具体的鼓励措施。

(二)做好市本级商业网点规划的论证、修改和正式实施前的相关工作。市本级商业网点规模国庆节前已基本完成了初稿,10月份将进入专家论证和修改阶段,力争2007年上半年正式定稿,经同级人大审议通过后,将成为地方性法规。我们要积极做好正式实施前的相关工作,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化水平,提高规划在执行中的权威性。

(三)加强和改善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管理及服务。切实加强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管理和服务不仅是商务主管部门 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工商、质监、卫生、畜牧、公安等部门,各相关部门应该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特别是商务主管部门,更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既要搞好服务,又要协调好相关部门。当前,要切实加强对畜禽屠宰和酒类流通的管理,建议充实人员,建立执法队伍,加强监管,确保不出问题。另外,要把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纳入工作日程,烹饪、畜禽屠宰、调味品、洗浴等行业要逐步建立起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强化行业自律和管理,从整体上提升经营档次和水平。

(四)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目前,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规模小、档次低,现代化程度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因此,要加快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把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商贸集团引进来,以此带动和改造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要把国内外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战略投资者列出名单,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逐户接触,建立联系,登门拜访,不厌其烦,千方百计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企业落户松原,逐步提高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同时,通过对外招商,采取整体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发、利用现存闲置资产。现已闲置的巴特尔、鑫海、鑫河商厦和北方批发城,都地处市区黄金地段或商业集中区,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这些闲置资产分属于金融系统的长城资产经营公司、华融资产经营公司和个人集资者。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做好协 调工作,抓紧研究处理办法。政府要给予减免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其早日发挥作用。

(五)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促进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吉林省促进流通业发民兵实施意见》中,重点支持大型连锁企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及信息系统建设,支持社区服务业发展,并建立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其加快发展。同时,为了支持内外贸发展,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今年年初以来,市县两商务部门经过积极努力已经争取资金支持750万元,其中外贸发展资金600万元,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76万元,市县机关信息化建设资金50万元,市场建设资金24万元。下步我们还要继续跑省、跑部,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支持。建议市政府也设立发展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引导资金,市财政每年拿出100-200资金用于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贴息和补助。

市2007年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 篇2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培育,发展

引言

现阶段, 我国周围的经济形势还存在许多不容乐观的地方, 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在物价、就业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都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 还有一系列的结构性矛盾还未解决, 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国内、依赖消费。因此, 复杂多变的社会和经济局势要求其尽快做出改变, 努力去跨越面临的障碍和挑战。在此背景之下, 发展的目光也将进一步转向金融、商贸等服务业, 为宏观经济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也是十分可行的。

1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后金融危机时代, 我国的风险虽然已经有所减小, 但由于之前爆发式的经济增长给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尤其是商贸流通业的粗放式发展, 虽然在总量上减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但是却造成了不少细节上的不足。其一是在流通的效率方面, 中国的年商业资本流通周期约4~6个月, 日本最少只需要20 d;其二是物流的成本过高, 2013年的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10万亿元, 约占GDP的18%, 这一比例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其三是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 发达国家一般在20%以上, 中国则不足其一半[1];其四是商贸流通业在全国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过低, 不足发达国家水平的四分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我国长期都把经济的数量增长放在首位, 而忽视质量和效益;企业则过于注重“价格战”和广告促销, 忽略品牌价值和服务质量的培养, 这是典型的弃本逐末。

1.2 竞争力不如发达国家的高端品牌

竞争力与发展活力相较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尤其是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之间。其一是因为我国的商贸流通企业过于分散, 难以形成大规模的企业, 而且由于市场集中度太低而造成产业难以发展, 造成竞争力不强。从我国目前零售业的销售和发展规模来看, 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显现, 尤其是我国超千亿元的零售企业仅有苏宁电器、天猫 (网店) 、大连大商、百联集团和国美电器在内的五家, 而沃尔玛连锁超市仅年销售额就高达4 673亿美元, 亚马逊 (网店) 则在当年超过六百亿美元的大关, 而家乐福在2014年的销售额则有所回落, 但也突破了870亿欧元的关口。2014年, 我国的零售企业销售额 (25 801亿元) , 不足单个沃尔玛连锁企业销售额的九成 (约87%) , 但相较2012年的81%已经有所增长了[2]。其二是我国的大部分经营模式都来自于对国外优秀企业的效仿, 缺乏创新, 难以形成提升竞争力的内在动力。而究其这类境况的原因, 主要是两个方面, 其一是我国缺乏有力的宏观政策, 引导这类企业进行横向联合, 企业无法通过政府指导进行资源的整合, 这样一来, 该行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 更多的是对当下利益的考虑, 对生存空间的需求;另一方面, 企业自身在发展战略上没有建立一体化的战略, 离开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基础服务, 利用自身力量进行线路搭建, 区域化整合甚至产业联盟都显得十分困难。

1.3 不完善的市场体制

现阶段, 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和政府协调合作的体制, 尤其是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这一方面。虽然当前的政府主管部分可以利用自身的职权去对市场发生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尤其是在政策无法覆盖的区域。例如:小商贸流通企业因品牌和物流配送、成本等问题, 长期得不到发展, 这需要政府以引导者和整合者的态度来帮助市场进行完善。

1.4 企业在对品牌的运营与管理上存在较大的不足

从2014年的商务部调研情况来看, 我国的商贸服务业自主品牌在运营与管理方面存在普遍较低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品牌战略规划。大多数企业还是只停留在追求短期利益的阶段, 并没有建立起品牌战略发展规划的意识, 没有自身的特点, 很容易发生同质化的竞争状况, 造成缺乏差异化定位的现象。其二则是表现品牌营销策略的制定方面。单一化的营销策略, 导致企业的竞争力得不到体现, 无法占有市场有利的发展地位, 造成企业规模和价值的停滞不前。一个企业需要不间断地吸收新的营销思想, 从不同的市场需求建立起相应的营销策略。与国外成熟企业相比, 我国大多数的商贸服务企业还停留在传统营销策略层次上, 缺乏创新和发展。最后则是品牌资产缺乏有效的运行。我国大部分商贸服务企业都没有利用品牌资产开展资本运作的意识, 同时也缺乏这种能力, 于是对这类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2 加快我国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政策建议

2.1 政府发挥引导职能帮助商贸流通业提升品牌价值

改革开放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政策的重要分水岭, 在推行之初,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性政策帮助我国品牌发展,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为此进行了不少的尝试和实践, 但却没有对商贸流通业的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1世纪, 我国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虽然其中对该行业的发展有所提及, 但并没有系统和全面的阐述[3]。因此, 为了让社会各阶层逐渐提升对于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价值的重视程度, 需要加快制定完备而系统地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从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来看, 中央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和规划之下, 商贸流通业品牌价值建设速度一定会因此而加快, 而效果会更加的明显。

2.2 构建并完善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2007年以来, 我国就开始对商贸流通业的市场进行整合, 因此, 该行业的市场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依旧存在一些不合规范的行为, 地方保护的政策也依旧存在。但在现阶段, 我国在商贸流通业上的关注度是明显不如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等行业。由于缺乏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市场, 加上诸如银行卡刷卡费用偏多等因素的制约, 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在自主品牌的建设上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态势。因此, 为了加快我国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的建设速度, 我国政府需要加大对于该行业的关注程度, 加大对于市场的整合力度, 加大对非法违规的市场行为进行严厉的查处, 为该行业的自主品牌建设营造一个公平、稳定和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

2.3 科学管理品牌

自主品牌价值的实现固然是需要企业进行合适地宣传, 制定科学的宣传模式, 通过传统和新型媒体来增加品牌的曝光度, 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 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大对品牌抄袭和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 保障这类自主品牌的价值可以安定有序的增长。除此之外, 政府也可以适当的鼓励新闻媒体帮助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进行宣传, 有效发挥媒体对自主品牌的宣传作用。

2.4 加强企业自主品牌的宣传和推广

地方政府通过积极组织和主办相关展会、交流会以及品牌评比的形式来帮助品牌进行推广和宣传, 也让品牌可以发现自身在发展中的不足, 从不足中产生进步的动力,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品牌建立和推广技术,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 建立自己独有的品牌核心竞争力, 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同。

3 结语

商贸流通业及其相关产业是缔结生产与消费的重要中介, 对我国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 我国商贸流通业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制约着该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这不仅需要行业的领头羊对发展和需求进行思考, 也需要依靠政府方面的合理引导。在市场化的大前提之下, 制定科学有效的产业法规, 建立相应的扶持和引导政策, 多种模式相结合, 共同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冠军, 祝合良.我国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现状与特征[J].中国流通经济, 2015 (5) :11-19.

[2]王德章, 张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 2014 (5) :21-26.

市2007年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 篇3

今年来,市政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严格按照上级关于推行政务公开的要求,坚持便民利民、公开公正、依法行政的原则,以打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窗口形象为目标,认真履行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19个

乡镇街道办事处、99个市直与省邵驻武单位,已全部实行政务公开;126家国有公用事业单位(校、院、所、司、局),有115家推行了办事公开;19个乡镇办事处全面推行便民代办制度,代办面达到42以上;湾头桥等6个镇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中心全年共受理办结审批服务事项11900件,收取各种规费3791万元,接受群众咨询800余人次,出版政务简报5期,发放并收回对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测评表580份,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8;为三亿电子、华宝食品、裕轮燃气等3家招商引资企业的基建工程实行了全程代办,为供销、粮食、水泥厂等18家改制企业办理各类证照717件。现将我单位工作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2006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夯实基础,加强了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狠抓了政务公开组织体系建设。今年我们及时调整和充实了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了市政务中心和市政务公开办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为正科级单位。各部门单位也都相应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并在此基础上还成立了政务公开监督小组,进一步完善了政务公开的组织体系。二是加强了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和考核。今年,市委、市政府把政务公开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分别3次在全市性的大会上对这项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同时,还明确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市级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范畴,并制订了详细的考核细则。

(二)完善制度,突出重点,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一是突出制度建设。今年,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推行政务公开的文件精神,相继制订出台了《关于做好2006全市年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市直单位政务公开内容的通知》、《武冈市财务公开工作暂行规定》和《武冈市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对做好我市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二是突出工作重点。今年,我们把单位财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做为工作重点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8月,我市在邵阳市率先出台了《财务公开工作暂行规定》,对单位财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监督和责任追究等都进行了较详细的规定。现在每个单位都已按要求成立了财务会审领导小组,实行了财务会签制度,每个月都向市政务公开办和市纪委廉政室报送统一的财务公开报表。同时,加强了对乡镇政务公开的指导和规范,完善了便民代办制度,在湾头桥等6个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重新对涉农收费的项目和标准进行了清理,更换了19个乡镇的涉农收费公示牌,指导编印了2000余册便民服务手册。三是突出检查督查。为确保政务公开各项制度落实,根据年初工作计划,今年8月,由两办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对全市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42个市直、省邵驻武单位2006年上半年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检查结果在全市进行了通报。通过半年检查,我们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同时对照省、邵对县级政务公开检查的有关要求,在9月份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并有针对性的对某些重点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督查。通过这次检查督查后,很多单位都重新更新了阳光台,制作了公开栏,完善了政务公开各项制度,对提高全市的政务公开工作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完善功能,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政务中心服务职能。今年,我们根据邵阳市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邵市办发[2006]3号)的要求,重点加大了充实调整事项、规范窗口办件、整合审批运转流程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效果。一是进一步充实了窗口受理事项。为把政务中心真正办成能办事、办得了事的便民中心,我们就窗口建设工作积极地与有关单位进行协商,取得了一定进展。现中心21个服务窗口,除国税窗口因系统网络原因不能正常办公外,其他窗口均能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正常运作。同时国土、文体、建设等窗口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受理事项项。二是加强办件管理,规范窗口服务。实行窗口服务“一口清”制度,印发了《关于严格实行窗口告知“一口清”制度的通知》,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在受理窗口咨询、办理群众申请时,应当将本部门受理、批复该项申请而要求申请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有关准备工作具体、完整、准确地书面一次性告诉申请人,严禁资料申报超过两次。各窗口重新修订了办事指南和承诺件办理流程,对每个办件所需的申报资料格式文体、示范文本、项目办理和收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复印件装订成册,摆放窗口柜台供办事群众参阅,大大方便了办事群众,降低了办事成本。同时缩短办件时限,把承诺件变成即办件,提高办事效率。如工商窗口今年把企业补照这项需7天才能办结的承诺件改成了即办件,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三是加强全程代办,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主动做好房产、建设、工商、发展和改革等有关窗口单位的协调工作,积极为改制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搞好全程代办服务。四是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今年我们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制定完善了《武冈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制度》、《武冈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考核办法》、《武冈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考核办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实行了“一日四签到两查岗、一月一公布、一季一讲评、一年一总结”的窗口管理模式,开展了“红旗窗口”、“服务明星”和“警示窗口”、“不受欢迎工作人员”的评选活动。今年中心共召开窗口工作讲评会议4次,评选出红旗窗口12个次,服务明星21人次。同时注重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今年10月,我们还组织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业务知识抽考,在内部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的来说,2006年我市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兄弟县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政务中心的硬件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快捷高效的要求,政务中心的服务职能还没有完全体现,政务公开的常态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等。这些问题有待在来年工作中加以认真解决。

二、2007工作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中央、省、邵关于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文件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政务服务中心为平台,以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务中心建设的力度,努力营造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2007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重点热点问题的公开。继续把财务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来抓,认真落实《武冈市财务公开工作暂行规定》,加强对各单位财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财务公开成为各单位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热点问题公开的指导和监督。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城市低保、救灾救济、扶贫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的公开,还有土地交易、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等事项的公开。

(二)进一步完善乡镇便民代办制度,全面推开便民中心建设。加强对相对薄弱的乡镇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尤其是乡镇站所的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坚持完善好乡镇便民代办制度,要求所有的乡镇为民代办率达到50以上。对还没有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的11个乡镇,要全面建立便民服务中心。

(三)进一步完善政务中心服务功能。一是增扩调整窗口。按照省邵对县级政务中心建设的要求,根据我市实际,拟增设气象、水利、农业、城管等服务窗口,不断满足群众需求,完善政务中心服务功能。同时,对因条件限制不能纳入中心设立窗口、但又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要求在本单位设立办事大厅或服务窗口,做为政务中心分中心,纳入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明年计划要设立公安、交警、矿产资源税费征收、自来水、电力、国税等6个分中心。二是狠抓窗口授权,杜绝窗口办事群众两头跑的现象。

(四)继续推行联合审批,扩大全程代办。要继续完善联合审批制度,尤其是牵涉许可单位较多的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制度,使联合审批逐渐制度化、规范化。要扩大全程代办,一是改制企业的全程代办,一是招商引资项目、规模工业企业、工业园区项目等领域的全程代办。同时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建立招商引资、企业改制、园区建设和贷款抵押登记四条“绿色通道”,通过跟踪协调、集中受理、集中收费、缩短承诺时限等保障措施加大为重点项目的服务力度。

(五)加强中心网络建设,搞好电子政务培训。进一步加大政务网站建设力度,畅通政务公开渠道。要把保留的294项行政许可事项的许可程序、许可条件、许可依据、收费标准等都在政务网站上进行公开,让投资商和群众能明明白白办事。要建立多媒体(会议)教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电子政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为高效快捷审批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篇4

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方向,我县商贸流通业体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构想是:优化布局结构,加快科技进步,推进管理创新,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公司和大集团,建设几个独具特色的能叫得响的大市场,倡导发展几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商贸流通企业,鼓励吸纳大量中小店铺成为大公司的加盟连锁店,建起我县现代商贸流通业体制的主体框架,建设大型物流中心,专业市,初步建立起一个与清流县情相符的、具有鲜明经营特色的、能够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商业网络。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要把构筑我县大商贸流通业发展摆上应有地位,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加的三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作为议事协调职能的三产办和作为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三产促进局、三产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加强对我县商贸流通业的统一规划布局和协调督导。各级及相关部门要找准位置、扮好角色,共同为我县大商贸建设献计出力。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出台相关地方性政策法规,使我县商贸业及网点建设规范有序,在用地、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要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保证大商贸大流通发展

1规划的实施;有关部门要加强投资方向的信息引导,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加强协调,确保规划实施。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规章,加强对商业网点设置的指导和协调监督,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积极支持商贸流通行业建立行业协会和企业间的非正式网络或战略联盟、经纪事务所、信息咨询、劳动服务等中介组织。坚持以市场运作为主、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善于利用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和民间资本活力和潜力巨大的优势,大力吸纳民间资本发展现代商贸业,引导有实力的商贸企业发展新型业态,拓展市场空间。

二、调整布局,构建集聚区。

打造五个功能板块,北大路汽车贸易集聚区;雷公布现代城市物流园区;桥下闽西北二手车交易市场;金鼎、雁塔、永顺、北区大型超市区;龙津农贸市场、城关第二农贸市场、北区农产品专业市场集聚区。主要抓三件事:一是认真调查研究,借鉴外地经验,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可以操作的流通发展规划,特别是综合考虑当地人口密度、现有商店数量及服务地域范围等因素,对网点布局结构提出阶段性的明确要求。二是引进大的提升小的。以市场换理念、换管理,引进一个或几个高水平的零售业巨头。三是注重在布局结构调整中形成自己的拳头。抓现代商贸流通,必须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紧扣中心抓商机,围绕优势上强项,在优化服务中形成自己的拳头。

三、做好重大项目策划和服务。

一是在建项目有序推进。积极做好雁塔、永顺等大型超市入住。二是前期项目有机转化。原谋划储备的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维修服务、大型停车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集二手车交易、汽车美容维修、大型停车场、驾驶员之家、高速公路施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闽西北二手车交易市场,要及时完成前期谋划、转化、升格、落地。三是积极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条件。制订出台《清流县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创造良好投资环境,营造浓厚发展氛围,推动三产经济发展。四是培育龙头企业。对现有设施比较完善,经营面积较大的商场,要积极保护,防止恶性竞争。

四、加强引导,壮大三产。

﹙一﹚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第三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建议县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第三产业发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引导投入,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年提高;金融部门对符合本第三产业导向目录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逐年增加贷款规模,增加授信额度,给予贷款支持,扶持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二﹚鼓励企业投资经营各类商贸业(含社会餐饮)。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且建筑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年实现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实得50万元以上,按其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实得部分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支持具有知名品牌的连锁企业和“老字号”企业

落户清流,对企业法人注册地在我县,新建经营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商场,按其实现的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所得部分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三﹚鼓励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法人注册地在我县且能纳入我县统计,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新建批发零售企业,其中零售部分的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老的零售企业,年销售额增加到3000万元以上的,年上缴增值税县财政实得2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企业5000元;对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以上的新增加的餐饮业,一次性奖励3000元;对老的餐饮限上(年营业额200万元)企业,年营业额增幅达28%以上,年上缴营业税15万元以上的,对该企业所产生的营业税2%奖励一次性给企业,最高不超过5000元。对当年销售额(或营业额)首次达到1亿元以上,且实现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实得200万元以上的商贸企业,按经营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所得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四﹚支持专业市场建没。对新建建筑面积5000平米以上、10000平方米以上、15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市场,企业年上缴增值税、营业税地方实得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上、150万元以上的,县财政按企业年上缴增值税、营业税地方实得部分的20%给予奖励,最高分别不超过5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

﹙五﹚支持物流业发展。鼓励企业投资货物运输、仓储、配

加快商贸流通业特色发展调研思考 篇5

一、商贸流通业发展特点

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亿元,同比增长19%(市区19.8亿元,占全市的52.69%)。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商贸流通繁荣活跃。据统计,截至2008年,全市共有商贸企业(经营户)近8500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其中市区2500户、2万人,2008年实现销售额15亿元(其中市区7.5亿元)。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不仅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而且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二)商贸设施日益完善。近年来,市委、政府大力推进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在市区建成了新世纪商厦、利通商厦、购物中心、信邦电器、盛世开元商厦、义乌商贸城等商业基础设施。依托老城区明珠广场实施商贸核心区改造工程,对商贸核心区建筑群进行了外立面改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美化亮化,并建成运营国贸大厦,形成了集购物、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城市繁华中心,增强了辐射带动功能,吸引了广大市民及周边群众到市区购物休闲。结合新区开发建设,实施迎宾街打通工程,将民珠广场和盛元广场连接起来,开辟了新区和迎宾街两个商业带。

(三)新型业态发展迅速。流通业态开始从传统业态向现代流通业方向发展,在增强市区中心商贸核心区凝聚力、辐射力的同时,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先后引进了新华百货家电连锁、新华百货超市、北京大中电器连锁店、itat连锁店、德克士等多家商业、餐饮连锁企业落户市区。目前,市区已建成连锁企业超过10家,发展连锁店近千个,专卖店近百家,基本形成了百货商店、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等各种业态共同发展的格局,购物环境有了大的改善。

(四)市场建设力度加大。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市场91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17个(市区7个),消费品市场70个(市区23个),其它专业市场4个(市区2个),全部市场占地124.08万平方米(1881亩),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1亿元,拥有摊位3万个,从业人员6万余人。年交易额5000万至1亿元的市场有13个,过亿元的有7个。市区先后建成铁市场、木材建材市场、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东郊瓜果蔬菜批发市场等大型批发零售市场。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东郊瓜果蔬菜批发市场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定点农贸市场。同时,实施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区域改造工程,完善了功能,提高了档次。实施东郊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农改超”工程,改善了环境,扩大了经营范围。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正在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五)特色商贸优势显现。清真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全市从事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个体经营户15.7万家,从业人员24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家,规模以下中小清真食品加工企业139家,清真餐饮业2200家。全市有清真粮油副食品加工企业364家,清真乳品企业16家,清真肉食品加工企业21家。同时,在市区规划建设了清真食府,有力带动了清真餐饮业的发展。2008年,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实现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增加值27.8亿元,占全市gdp的18.3%。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目前已涌现出了“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沙漠王子清真食品”、“夏进乳品”、“万绨旎民族服饰”、“中桦雪面粉”等一批知名品牌。

(六)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截止目前,全市有进出口企业8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 2008年,进出口总额达1210万美元,增长10%,主要出口商品为果汁、裘皮、蜂蜜、羊绒等,出口国家有日本、韩国、德国、美国、蒙古等国以及中东、中亚等地区。

(七)发展氛围更加浓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及时提出了“繁荣商贸流通产业,重振**商埠雄风”的战略决策。在全市上下开展了“繁荣商贸流通产业,重振**商埠雄风”的征文活动,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市区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吴政发[2005]92号),提出了今后发展的目标、重点、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先后组团赴浙江义乌等地进行学习考察,积极开展与义乌的商贸流通对接,在义乌设立了**办事处,成立了阿语服务中心和劳动力工作站。目前,在义乌的宁夏阿语翻译有近2000人,其中**阿语翻译达1000多人。组织**商户到义乌学习考察,推动了两市商贸往来。以上工作,为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

是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平衡。山区发展慢,总量低,川区发展快,总量高,尤其是市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优势突出。二是与周边的银川、石嘴山、乌海、平凉等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偏低。三是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特色商贸流通业特别是清真食品产业、穆斯林用品产业、粮油加工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提升,商贸流

通企业的规模偏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四是商业设施的规模、布局、结构和商业业态结构等不够合理,尤其是新型业态向农村发展滞后,商业网点布局疏密不均,商业街区规范整合力度不够,尚未形成划行归市、集聚经营的规模。五是商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服务功能等软件建设不够先进。

三、对策及建议

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以市场化、产业化、特色化和社会化为方向,以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增加就业、提升水平为着力点,以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连锁经营、努力提高批发业现代化水平、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培育发展特色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等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式、多层次的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体系,使商贸流通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各类商贸流通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合理布局、功能互补。按照“政府主导、严格规划、市场运作”的要求,加快市区综合建材城、东郊蔬菜批发市场、再生资源市场、青铜峡仔猪市场、同心果蔬批发市场等各类市场的改造建设步伐,力争年内培育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市场10个,过5亿元的市场5个,并完善设施,增强功能,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实施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区域改造工程,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在牛羊肉深加工及增加附加值上做文章。同时,根据现有商业街区发展现状,因势利导,划行归市,加快市区专业街区规划建设。

(二)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广泛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经营管理形式,对传统商贸流通方式进行创新和发展,大力推广连锁经营,提高批发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引导市区现有规模较大、品种全、信誉好的商业公司如人人乐超市向社区、街道、农村延伸,盘活闲置场所开办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扩大经营范围,方便广大群众。扩大连锁经营的领域,支持连锁经营向多业种、多业态发展。推动批发市场、交易主体由个体工商户向公司企业为主转变,推行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方式,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和交易规模。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促进传统物流向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变。

(三)抓好特色商贸流通业。一是做大做强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企业。重点抓好市区涝河桥批发市场、通达公司、同心阿依河、盐池余聪清真牛羊肉深加工及“沙漠王子”清真肉食品配送、金瑞速冻食品、安麦隆休闲食品、埃素羊杂真空包装等项目建设,开拓中东、马来西亚市场。积极扶持皮、毛绒加工产业及民族服饰企业,促其上档次、上规模。采取“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办法,加快金积工业园区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吸引一批中小企业入园发展,形成产业聚集区,打造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生产加工基地。同时,要尽快成立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研发中心,加快产品研发,提升产业层次。二是加快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的认定。成立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与国际穆斯林产品认定标准的对接,特别是与马来西亚halai认证标准的对接,将“涝河桥清真牛羊肉”、“夏进牛奶”、“沙漠王子”、“精艺裘皮”、“万绨旎”等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三是加强与义乌的商贸流通对接。积极组织本地企业参加义博会、义乌副食品展销会等会展活动,大力推介**特色产品。借鉴义乌的先进的经营理念,发挥商埠优势,打造义乌—**—中东三点一线贸易网络。扩大**市阿拉伯语翻译培训班的规模,向义乌乃至中东输送更多的阿语翻译人才。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方面,对准备招商的项目精心策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项目的可行性、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事前进行认真分析,努力增强招商项目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明确招商区域和对象,并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招商策略,提高招商的成功率。坚持“签约的项目抓开工、在建的项目抓投产、投产的项目抓达效”,加大措施,步步跟进,抓好重点商贸流通建设项目,确保项目建成一个,成功一个,促进商贸流通业的繁荣和发展。重点要积极走出去,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外省市大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企业到**投资置业,共谋发展。

市2007年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 篇6

一、我区商贸流通业的基本情况

1、市场建设发展迅速,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初步形成。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区已有各类市场46个,主要分为农副产品综和市场、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消费品综合市场、工业消费品专业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等六大类。总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总设计摊位或店面数8000多个,年交易额在80亿左右,其中闽南商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33.5亿元、闽南饲料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10亿元以上、其他如新城综合大市场、东南摩托车市场、金港淡水鱼批发市场、芗城钢材批发市场年交易额也都上亿元。这些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专业市场的建成,促进了我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2、商贸街区初步形成。近十几年来,我区旧城改造的力度不断增强,范围不断扩大,旧城改造项目逐步完成,一批独具特色的商业街区初步形成。如新华西和延安北商业品牌街区、世纪广场商贸旅游街区、新华南路电器一条街、丹霞星城商贸街区、南昌路中段美食街区等。

3、商贸流通业态有了重大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区在发展传统商贸流通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商贸流通业态,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已有吉马、芗客隆、信义、聚善堂、片仔癀大药房等地产大型连锁超市,也引进了具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大型连锁超市、大卖场等,如沃尔玛、新华都、国美电器、永乐生活家电、中闽百汇、紫金药业等。这些新型业态的出现,丰富了我区商贸流通也态,促进了商贸经济的快速发展。

4、餐饮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得到较大提升。随着我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反映外来饮食、娱乐、休闲等生活习俗的餐饮休闲娱乐业逐步进入我区百姓生活,如开心汤姆、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等洋快餐;好地方量放式KTV、金色年华生活式KTV、一千零一夜KTV等新概念休闲娱乐方式;钟爱一身、情怀等大型婚纱摄影等这些带有外来文化的餐饮休闲服务业,既丰富了我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带动了我区餐饮服务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1、市场建设布局不尽合理,重复建设现象突出,档次不高。上面已经提过,我区市场建设发展迅速,近十几年来建了不少的各类市场。但由于历史和区域等原因,市场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如在芗城和龙文交接处的东环城路两侧,积聚了闽南新城综合大市场、闽南商业批发市场、浦东副食品批发市场、漳州市工业品批发市场等性质、功能相同或相近专业市场,这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削弱了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规模不小,档次不高。如闽南新城综合大市场,占地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建有三层半花园式商住楼1056套,应该说规模不算小。但自2001年建成以来到目前为止,市场尚未完全形成繁荣,市场功能的发挥及其有限,仍然处于传统的市场交易范畴,缺乏具有现代市场交易手段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如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用消费等。其定位不高,档次和水平仍处于较低的状况。

2、商贸街区发展不平衡。我区这几年逐渐形成的一些商业街区,大多是在老城区范围内,新开发的功能区和扩大的城区,其商贸业的发展尚未跟上。如我区西部的高教园区、城北的生活小区等。

3、缺乏一批大型商贸龙头企业。目前我区商贸流通企业除福建吉马集团有限公司(它是是一家集科、工、商、贸为一体,产、供、销一条龙跨省、市的集团公司,注册资金5550万元,2006年营业额近6亿元,纳税2300万元)、漳州鷺燕医药有限公司、中闽百汇和信义等几家有一定规模的商贸企业外,缺少一批规模更大、数量更多的商贸流通龙头企业。

4、物流业发展水平低下。我区现有物流业的发展还很落后,专门从事物流的企业还很少,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更少,一些有一定规模的商贸企业所从事的物流配送,也仅仅是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随着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物流业发展的滞后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出来。

5、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商贸流通企业的融资、贷款、税收、用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

三、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思路及建议

1、从我区区情出发,找准定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大大提高,工业、商贸等各行业取得重大发展。第三产业实现新的突破,2006年全区完成三产营销额138.95亿元,其中商贸流通业的营销额84.33亿元,占全区三产营销额的60.7%;完成三产增加值27.88亿元,其中商贸流通业的增加值16.18亿元,占全区三产增加值的58.0%;商贸流通企业完成本级税收27055万元。区属内贸企业年纳税额5万元以上的有150家,其中50万元以上的有34家,100万元以上的有12家。面对我区商贸流通业的现状,我们要根据省、市经贸委关于《流通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钢要》要求,抓住机遇,加快我区商贸流通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创新流通业的发展思路,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区商贸流通业的整体实力,提升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和对外竟争力。

2、整合、改造和建设专业市场,提高专业市场的档次和竟争力。首先,改造和整合现有专业市场。对现有的专业市场进行功能划分,明确定位,以市场手段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对辖区内的专业市场进行整合和改造,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健全信息网络,加快现代化交易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信用消费等现代交易方式。对超出本级政府权限的,要主动与上一级政府或部门进行协调和勾通,争取其支持。其次,要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市场建设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投资收益期长的建设项目,因此,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境内外有实力的机构和个人参加投资,拓宽市场建设的融资渠道。

3、加强规划,培育城市现代商业区。我区是漳州的中心城区,因此建设和培育现代商业区,要以《漳州城区“十五”商业网点建设规划指导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漳州城区要按照建设生态工贸城市的功能定位为指导,抓住旧城改造的有利契机,推动房地产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联动,在大型住宅新区的建设中,要做好社区商贸设施和功能配套的规划,根据不同消费商圈的人文、消费群体、消费习惯,培育城市各类特色的商业街、商业圈和商贸中心等。重点打造鑫荣小区美食休闲文化街区、延安北品牌服饰街区、高教园区学生休闲文化街区;培育水仙大街、南昌路、延安北、江滨板块、城北和高教园区等六大商业圈;规划以嘉信茂广场为中心的商贸中心。

4、积极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针对我区现有商贸流通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等情况,政府要鼓励和引导现有较大规模的公司、企业通过购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方式,加大相同产业、相近业态的整合力度,加快其资本集聚速度和扩大流通规模,建立一批以资本或商品为纽带、主业突出、管理现代、辐射面广、竟争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集团,成为我区商贸流通的龙头企业。

5、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业。发展我区物流配送业,要立足当前,着眼于未来。要抓住当前政治、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建设海峡西岸已经中央批准,并写入党的“十六”大文件。漳州市委九届三次会议对《中共漳州市委、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依港立市战略的若干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并于2007年5月16日获得通过。中央、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对我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有利契机,我们要融入海西,踏准依港立市的步伐,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快发展我区的物流配送业,以提高我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首先,要推进企业内部的物流体系建设。即推进连锁经营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应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其次,要推进“第三方物流”的体系建设。即推进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培育商品系列化、专业配套化、功能多样化、高效畅通的物流配送体系,为大中小企业和社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第三,要鼓励和引导建立与各类生产和生活资料批发市场相配套的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物流配送体系。

6、加强组织引导,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现代化的流通企业,需要现代化的管理人才。首先,政府及有关经济管理部门要经常组织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参加各种展销会、洽谈会、论坛交流会等活动,扩大企业管理人员的视野。其次,要经常组织流通企业管理人员根据需要,参加各种内容的学习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第三,要帮助和鼓励企业积极引进流通业的管理人才,优化企业高层管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竟争力。

市2007年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 篇7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年零售总额135亿元以上、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0家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商贸企业3家以上、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平均年增长1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增长26%以上、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流通体系。

三、重点任务(一)培育商贸流通市场主体。对县域内新建或改建(扩建)总面积10000m2以上、入驻商户30家以上的专业市场,按规模大小给予奖励。对年纳税额较好的专业流通商贸企业,每年按税收贡献程度进行奖励。对县城区内摊位租金实行政府限额定价的经营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出租率不低于90%的公益性农贸市场,据实进行奖励。(牵头单位: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二)加快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有效整合县域内物流和信息资源,引导中小微商贸企业联合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继续支持以三顺物流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构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实际问题。对县域内新建或改建(扩建)的面积5000m2以上、年配送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按规模大小给予奖励。对年纳税额较好的专业流通商贸企业,每年按税收贡献程度进行奖励。(牵头单位: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税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三)支持电商产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蜂巢大厦“互联网+”综合服务功能,实现电商企业与中小微商贸企业深入合作,推广“网订店取”等新型末端配送模式。对新建的电商产业园或电商创新创业基地、电商体验馆(特色馆),按规模大小给予奖励,获批国家、省市级电商示范产业园和电商示范企业后再次进行奖励,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对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网络零售业务、传统企业入驻知名电商平台、自建平台销售本县农特产品,经审核认定后,按网络零售额给予奖励。(牵头单位: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四)培育限上商贸市场主体。建立商贸入限企业数据库,引导符合入限要求的商贸企业积极向上申报,对符合条件且正常申报成功的企业一次性奖励8万元。加大对入限商贸企业税收政策的培训及纳税辅导工作力度,指导新增入限企业按时进行名录申报以及限上企业报表网上按月直报,加快实施标准化管理等工作。对新纳入“限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前30名和纳税前10名的“限上”商贸企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各10家)给予奖励。对“限上”企业每家每年给予一定的统计经费奖励。(牵头单位: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五)鼓励地标优品企业创新发展。1、支持商贸流企业通采取“有节过节、无节造节”的方式举办各类重大节假日商贸促销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媒体等形式进行品牌推介和信息宣传,根据活动实际投入进行奖励。2、对符合地标优品“五进一出”工程的,严格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 XX市地标优品“五进一出”工程若干政策的通知》(X政发〔2018〕X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地标优品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X政规〔2019〕X号)等文件规定。(牵头单位: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六)鼓励开展组织学术研究。围绕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组织开展市场运行监测和重大课题研究的,经认定后给予市场监测和课题研究费用支持。(牵头单位: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开发区管委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七)支持重点领域便民工程建设。对新建或改建(扩建)的优质家政服务企业、当年考核达标的早餐店和便民果蔬店,经认定后给予奖励。(牵头单位: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管执法局)(八)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1、对各类商贸流通企业参加国内、国际展会,按参会参展实际支出费用给予一定的支持。2、鼓励提高公共保税仓平台利用率。对入驻企业租赁保税仓内仓库、厂房及展销场所开展业务的规模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3、对年出口总值1000万美元以上,对全县出口贸易有特殊贡献的企业、业务平台和重点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支持。4、对入驻保税仓内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同等享受我县所有外贸出口奖励政策。5、对经认定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年进出口服务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按其当年实际投资额度(仅限硬件投入、软件投入开发费用、信息技术服务费)给予一定的补助。6、支持开展保税展示销售,鼓励开展保税商品展示、交易平台系统、贸易金融系统、保税仓库WMS系统、保税商品关务/检务平台系统、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查询网站及运维等软硬系统建设。7、对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支持。(牵头单位: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开发区管委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人行)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政府办、开发区管委会、发改局、财政局、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管执法局、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人行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负责按本工作方案推进落实。

(二)强化资金支持。设立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由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预算1000万元,滚动使用。XX县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按程序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相关部门监督监管下合理使用专项资金。

(三)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制度,将商贸领域专业市场、物流、电商产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等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得分情况记入“六考”综合实绩;

同时,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落后单位进行通报批评,不作为单位进行追责问责。

2007年市机关党建工作思路 篇8

2007年是市委确定的“‘三新’突破年”,机关党的工作要围绕工业经济新跨越新突破这个中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市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成都”为主题,围绕实施以城乡一体化为核

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大力加强机关党的先进性建设,着力建设和谐机关,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委实现“‘三新’突破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加强思想教育,建设学习型机关

1、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宣传,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坚持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学习,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一届党代会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围绕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凝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思想和力量。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建设和谐机关。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谈心制度和思想分析制度,为党组决策提供依据。

3、建设学习型党支部。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月活动,开展读书心得征文、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开展“五五普法”、业务培训等学习,利用好本委网站,开展学习和宣传,促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二、协助班子深化“四好”活动,增强创建的实效性

1、深化领导班子“四好”活动。按照“举旗子、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重点,认真贯彻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领导班子“四好”活动的实施意见》,完善创“四好”措施,增强创建活动的实效性,保持“四好”荣誉。

2、协助班子开展思想作风整顿。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开展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三、加强党组织建设,落实党的先进性机制

1、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推进“党员先锋工程”,发动全体党员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三新’突破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做贡献。

2、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三会一课”。建设规范化党支部。加强党建目标管理。做好党支部改选换届和支部工作培训。每半年分布一期党支部工作动态,交流和推进党建工作。

2、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进行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培训;及时报送工作信息。

3、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评选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

4、组织开展党内活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探索组织生活新形式。

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建设规范化服务型和廉政型政府机关

1、协助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把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载体,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2、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倡导八个方面风气;深入落实市委《八项规定》,开展“双深入”、“党员进万家”活动,为企业办实事,排忧解难;加强调研,完成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党风廉政教育,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落实《条例》和党风廉政责任制。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机关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纲要,开展“创文明单位,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文明素质;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和思想道德修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文明处室建设,为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打好基础;深化城市精神,建设和谐机关。进行2006年度文明处室考核评选工作。

做好定点扶贫双堰村的帮扶工作,支持和帮助驻村干部开展工作;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和“献爱心”活动。

六、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增强机关的活力

发挥机关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关心职工生活,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构建团结向上的机关文化。

市经委机关党委

2007年2月1日

市2007年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 篇9

五年发展思路

市旅游事业近五年发展汇报及今后五年发展思路

市旅游事业近五年发展汇报及今后五年发展思路

一、近五年襄樊旅游发展情况 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旅游局的大力指导下,我们立足把旅游业培育成襄樊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使这五年成为襄樊旅游发展最快的五年,旅游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整个旅游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全省排序位次前移。经过市、县两级共同努力,以“三

国文化”、“荆山生态”为主题的旅游品牌日趋成熟,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全市旅游景区招徕、吸纳游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预测,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将达到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分别达到年的倍和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将由当年的全省第位跃居全省第位,位居同类城市第位。

二是旅游产品日趋丰富,精品名牌正在形成。经过多年开发和建设,目前全市已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中部名城文化寻古旅游区为主体,以西南部山地峡谷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东北部平原河湖采风揽胜旅游区为两翼,贯通湖北精品旅游线、中国三国文化线和襄樊名景揽胜大循环线的旅游精品正在形成。以这些产品为依托,襄樊名城一日游、汉江水上一日游及荆山原始自然生态长线旅游产品,正在成为鄂西北精典线路,受到各地旅

游者的青睐。年,吸引了北京、广东等地旅游专列的到来,实现了旅游专列停靠我市游览观光的重大突破。三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旅游接待能力日益增强。截止年底,全市共建成开放各类景区处。其中,国家级景区处,国家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各处;设立各类旅行社家,其中具有经营出境游资格的国际旅行社家;评定星级宾馆家,其中星级家,星级家,星级家,床位余张。旅行社和星级宾馆的数量分别达到年末的倍和倍。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海内外游客的不同需求。四是旅游合作开局良好,区域旅游地位日渐突出。为适应旅游发展的新形势,近年来,我们大胆探索与周边地区进行旅游协作、合作的新路子,先后联合十堰、南阳、神农架等地,联手开发广东、山东、武汉、北京等地市场,成功吸引了广东、北京等地旅游专列到来,放大了襄樊作为中西部和鄂西北旅游的门户和集散中心的效应,提升了襄樊在中西

部旅游中的区域地位。目前,在湖北省旅游总体规划中,襄樊与武汉、宜昌被并列为湖北三大旅游区域中心。五是综合环境明显改善,旅游市场全面规范。结合城市“创优”,围绕创造“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和游客满意”的总目标,全市大力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整治旅游环境,全力规范旅游市场,使市、县两级重点景区全部实现了“四通”、“六化”。即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无线通讯和绿化、硬化、美化、净化、旅游厕所标准化、公用信息图形符号规范化,提升了城市旅游档次,保持了旅游市场连续多年重大旅游投诉和旅游安全事故的零记录。近五年来,我市旅游虽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问题的长期积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发展规划没有得到很好实施,旅游发展重点不突出。二是旅游产品开发相对滞后。全市旅游产品品种虽然日趋丰富,但以“跟

风”产品和大路产品居多,缺乏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在已经开发出的诸多类型产品中,且不说在内国际、国内缺乏领先地位,单是在省内领先也廖廖无几。三是旅游“六大要素”结构不够合理整个产业链条发展不够均衡,宾馆环节畸粗,高品位景点、旅游交通、旅游商品生产、旅游娱乐等环节畸细的状况仍很严重,直接制约了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四是旅游整体形象尚不鲜明。“荆山生态”、“三国文化”两个旅游主题,既难以体现、突出襄樊特色,又停留在概念化阶段。除了本市的业内人士外,外界知之甚少,缺乏相应的吸引力;五是旅游服务环境亟需改善。窗口行业服务意识不浓,旅游企业服务手续繁琐,优质服务差距较大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直接影响了今后旅游市场的发育、发展,人为延缓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今后五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

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国家、省、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继续贯彻落实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以提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整合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开拓市场、优化结构,提升形象为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争到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的,把旅游业培育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具体措施

⒈用“三划”明确方向。一是编制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建设鄂西北旅游门户和集散中心”的发展目标,把握好我市旅游业发展优势,有效重组、整合和利用旅游资源,科学地进行产业设计,制订出阶段性发展目标、政策、措施、重点项目等,指导今后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避免盲目、低层次和无效建设。二是搞

好整体形象策划。导入形象设计战略,根据襄樊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特色,策划和设计襄樊旅游总体形象,使襄樊旅游品牌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让人一读朗朗上口,一看就能记住。三是做好旅游项目策划。精心策划一批旅游景点建设、旅游线路包装、旅游休闲娱乐、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管理项目,扩充旅游容量,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扶持,培植我市旅游业发展后劲。⒉用“三提”展示形象。一是提升文化品位。深入挖掘襄樊及所属各县的历史文化遗存,使襄樊成为三国文化、楚文化的代表。在搞好现有开放景点的文化项目开发建设基础上,加快邓城遗址、九连墩遗址、雕龙碑遗址、马跃檀溪等文化遗产可视性景观的规划、建设,力争建成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经济增长点。二是提升环境品位。依托襄荆、汉十等高速公路的开通,提升市域内公路等级及景区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好旅游交通环境;按照环境认证体系和质量认

证体系,推进景区规范化管理,促进景区保护、管理、开发、经营与国际接轨。三是提高建设品位。按照弘扬个性、优势互补的要求,指导景区做好项目设计与建设工作,打造襄樊整体形象。⒊用“三调”优化结构。一是调整市场结构。重点抓好广东、北京、上海、西安、洛阳等大城市和襄樊航班、火车直达城市的宣传促销,以襄樊周边地区为基础,积极开拓中远程市场;同时,指导景区、饭店等涉旅单位调整销售政策,实行新老市场、大小客户、淡旺季节相区别的灵活的价格政策,吸引游客。依托古隆中、荆山生态等成熟景区点,携手武当山、三峡、明显陵等周边景区,开展联合宣传促销,拓展襄樊旅游市场。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以鼓励开发旅游商品、设立旅行社团、旅游交通企业为重点,针对性地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创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引导旅游行业进行结构调整,逐步将旅游六大要素培植成六大产业,并形成有机高效的旅游产业链。

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由单一产品向多层次产品、高品位产品结构的转变。要重点开发新时尚的生态旅游产品、高品位的观光旅游产品、大众化的休闲度假产品、独创性的文化旅游产品等。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素质,加快推进我市旅游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轨。⒋用“三开”拓展市场。一是开放旅游市场。打破行政区划,在与神农架、南阳、十堰等地开展联动协作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区域性联动协作范围,通过旅游部门推动、行业协会互动、企业联合行动等各种形式,在市场管理、营销策划、产品开发等方面广泛开展协作,实现区域间旅游经济协同发展。同时,积极降低市场门槛,鼓励吸引有实力的外地企业投资开发新景点、设立新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促进旅游市场开放。二是开辟境外市场。以国家、省旅游局每年一次的海外宣传促销活动为载体,加大“三国文化”品牌的境外促销力度,在世界范

上一篇:神奇的教室五年级作文400字下一篇:济公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