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

2024-08-06|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论人》(精选12篇)

《论人》 篇1

摘要:目的 建立简单方便,快捷准确的人丹质量标准的检验方法,其目标为显微鉴别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寻找人丹在显微镜下的木香、小茴香和草豆蔻药材的特征性细胞;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人丹中肉桂药材的含量。结果 显微鉴定:木香、小茴香和草豆蔻药材特征性强;含量测定方法:肉桂药材中桂皮醛检测操作简单,准确,桂皮醛在1.2631~80.8403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桂皮醛的回收率为99.08%。结论 对木香、小茴香和草豆蔻药材定性及肉桂药材定量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控制人丹的质量。

关键词:人丹,木香、小茴香和草豆蔻药材,桂皮醛,显微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丹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9册,处方由薄荷脑、肉桂、木香、小茴香、草豆蒄、甘草、儿茶、冰片、桔梗 、樟脑和丁香罗勒油等11味中药粉末组成的成方制剂,具有祛风健胃功能。主要用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船,轻度中暑酒醉饱滞 [1]。原标准质量仅有桔梗和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由于该处方主要是由中药材粉末组成,故本实验采用简单方便,快捷准确的显微鉴别,对处方中的木香、小茴香和草豆蒄分别在显微镜下检测,对肉桂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以更精确的监测药材的投料量[2],这样能更好的、更有效的对人丹进行质量控制。

1 仪器与试剂

显微镜:OLYMPUS BX-41 系统生物显微镜;摄像放大倍数:10×40;数码成像装置:MC 3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1100;色谱柱:Diamonsil(钻石)-C18 ODS(4.6 mm×250 mm,5μm);电子天秤:Sartorius-CPA225D,十万分之一;乙腈:色谱纯,Merck KGaA;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桂皮醛(批号:111710-200513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购进);人丹及人丹缺肉桂阴性样品(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木香、小茴香、草豆蒄药材粉末显微鉴别

本品为灰褐色粉末,气味香而辛凉。取样品少许,制片后放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显微特征描述,其相同的显微特征分别为:木香:木栓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大小不一,排列不甚整齐,垂周壁有的微波状弯曲。小茴香:网纹细胞,位于中果皮维管束柱两侧,淡黄色。呈类长方形或类长圆形,直径25~55 μm,长至102 μm,壁厚,微木化,具网状纹孔,纹孔大,卵圆形或类矩圆形,直径3~11μm,长7~27 μm。草豆蔻:外胚乳细胞:呈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延长,壁稍厚,有的呈连珠状增厚,有细小纹孔,细胞内充满由细小淀粉粒集结成的淀粉团,淀粉粒直径1~5 μm,脐点点状,淀粉团中包埋有细小方晶[3,4]。见图1。

1、木香:木栓细胞 2、小茴香:网纹细胞 3、草豆蔻:外胚乳细胞

2.2 肉桂含量测定

2.2.1 波长测定

安捷伦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DAD。配制桂皮醛对照品溶液及人丹(缺肉桂)阴性对照溶液,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扫描结果显示桂皮醛对照品溶液在29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人丹(缺桂皮醛)阴性对照溶液,在290nm处无吸收波长。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肉桂质量标准,选定290 nm为检测波长,结果见附图2~3。

2.2.2 色谱条件

流动相:乙腈-水(36:64);检测波长:290nm;色谱柱:Diamonsil(R)钻石C18 (5μm,250 mm×4.6 mm),柱系列号:8131121;柱温:35℃。理论塔板数按桂皮醛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2.2.3 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配制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取人丹粉末2.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甲醇25 ml,密塞,称定重量,冰水中超声处理20 min,取出,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即得 [5]。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取桂皮醛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0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配制:按人丹处方量(缺肉桂药材),配制阴性样品,按以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取同样比例的量,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

2.2.4 专属性考察

按上述色谱条件操作,将桂皮醛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中,得高效液相色谱图,阴性对照无干扰。结果见附图4。

2.2.5 线性关系考察

取桂皮醛对照品溶液,分别为每1 ml各含1.2631μg、2.5262μg、5.0525μg、10.1050μg、20.2101μg、40.4202μg、80.8403μg,以10μL为进样量,按上述所制定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得峰面积。以各峰面积为纵坐标,各对照品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桂皮醛含量在1.2631~80.8403μg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 = 43.423X +12.208,R2 = 0.9999。

2.2.6 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10μL,连续进样5次,测定桂皮醛峰面积值,计算得RSD为0.22 %。结果所建立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2.2.7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2、4、8、12、24、72 h内,分别进样10 μL,计算桂皮醛含量,得RSD为1.69 %。结果制备的供试品溶液在72 h内稳定。

2.2.8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号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平行制备6份,测定桂皮醛含量,计算,得RSD为0.70%。结果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定已知含量的人丹样品2.0 g,分别精密加入一定量的桂皮醛对照品溶液,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2.2.10 样品测定

分别精密称定三个批号的人丹,进行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显微鉴别,采用木香、小茴香、草豆蔻原药材中在显微镜下的特征性的细胞组织与人丹制剂中在显微下特征性的细胞组织进行对比,选择确定各相应药材的特征性的细胞组织。

3.2 处方中的肉桂也是主要成份之一,故只选用了桂皮醛作为本品的含量指标进行考察。桂皮醛的提取用甲醇作为溶剂,分别在冰水中超声提取10、20、30 min,和在冰水中超声提取10 min后放置过夜,再超声提取10 min,结果在冰水中超声提取20 mim相对含量最高。

3.3 对本品中的木香、小茴香、草豆蔻进行显微鉴别,肉桂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含量测定,它们具有特征性强,专属性及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人丹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9册),1998,6.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27,附录ⅥD

[3]徐国均.《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607,39,547,403.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中药粉末显微鉴别彩色图集》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150,90,234,78.

[5]马蓉蓉;唐意红;孙兆林;季宇彬;黄成钢;,RP-HPLC测定不同产地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中国现代中药,2008年04(10):9-11.

《论人》 篇2

冯友兰依照人的境界程度及其意义不同,把人的境界划分为四个类型,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人的道德境界形成的社会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依据人们对生命价值、效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的领悟程度和对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身与他人价值关系的.不同态度,可以把人们的道德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作 者:马广先 MA Guang-xian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刊 名: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Y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6) 分类号:B821 关键词:道德境界   价值   社会基础  

论人的社会化 篇3

第一次社会化:顺应

第一次社会化,是个人逐步习得社会规范、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这个过程起始于胎儿期,母腹已是人生最早社会化的襁褓,胎教是人生的第一课。

在人生社会化进程中,母语发挥着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母语是民族文化的乳汁,获得母语的过程,就是吮吸融于母语中的文化的过程。例如,“汽车、火车、飞机”等都是三维的,但在汉人的心目中它们都是二维平面,与之搭配的动词用“上、下”,而一般不用“进、出”,与之搭配的方位词用“上”而不用“里”:

上汽车 下汽车 上火车 下火车 上飞机 下飞机

*进汽车 出汽车 进火车 出火车 进飞机 出飞机

汽车上 火车上 飞机上

*汽车里 火车里 飞机里

其实,人是坐在车厢里、机舱里的。然而有趣的是,汉人却把“车厢、机舱”看作三维容器,与之搭配的动词用“进、出”而一般不用“上、下”,与之搭配的方位词用“里、外”而不用“上”。用了动词和方位词“上”,方位就不同了,比如说“车厢上、上车厢” 与“车厢里、进车厢”完全不同,它要表达的是人不在车厢里面,而是在车厢上面或是要到车厢上面去。这种“语言几何学”,是在掌握母语的过程中,下意识地自然而然获得的,如果不特意指出,甚至连母语人也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人获取母语,更是建造了一条与母语社会永久沟通的信息管道,能够通过口语和书面语来与古贤时哲对话,来向周围人和社会反馈自己的所思所感、情趣欲求,来从事各种语言文化行为。

社会化需要教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人生教化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它们具有共性,但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不同年龄段所起的作用,却不尽相同。就当前的情况看,亟需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城市中有些家庭教育过度,做了本该学校教育做的事情;学校教育过于形式化、书本化;社会教育或是不到位,或是导向不合适。当然,在人生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教育”也十分重要,一切教育,都需要通过自我教育而内化为信念与习惯。

从宏观上看,当代中国人的第一次社会化遇到了更为深刻的问题。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同时也把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包袱丢而弃之,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成为批判的主要对象。新中国建立之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更是把传统文化一扫而光。当代中国正在与传统渐行渐远,社会规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化”的目标出现了游移。

近20多年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人口大迁移,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务工,使得中国由“熟人社会”快速地发展为“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治理,主要依靠皇权和宗法制度,生人社会的治理,则主要依靠信仰和法制。当今中国,皇权和宗法制度早成历史,而适于治理生人社会的信仰还不牢固,法制还不完善,“崇尚法治”的文化还没有形成。这无疑将影响到社会规范认同及社会化的进程。

进一步观察还会发现,由于人口流动加剧,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日益普及,横向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纵向文化的传承力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在过去的时代里,纵向文化是影响社会化的主导力量,而今纵横交织的“多元文化”制约着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也对人生的第一次社会化存在干扰。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各文化中的先进成分,根据国情和世界情势整合、创建当代的社会规范,树立当代的价值观,回答何谓当今的社会规范,对于促进社会成员的第一次社会化是当务之急,必务之事。

第二次社会化:创新

第一次社会化的进程因人而异,社会化的水平也各有差异,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能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与社会格格不入,甚至被送入监牢而被强制改造。但是就大多数人而言,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也就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化。虽然有些属于第一次社会化的内容,比如父母、教师、编辑等社会角色规范,需要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完成。

第一次社会化是人生最为基本的社会化。对于一些社会精英人士来说,他们还会发生第二次社会化。第二次社会化就是“创新”,为社会除旧布新,或弥补现有的社会规范,或提升现有的社会规范,或破除现有的社会规范建立新规范。

这是反哺社会的一个过程,也是对社会的“逆反”。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次次“逆反”现象,每一次逆反都预示着一个进步。但第一次社会化的逆反是“天性的”,而第二次社会化的“逆反”是“理性的”,是在充分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批判或建设。

“理性的逆反”是创新的核心素质,体现的是科学的“批判精神”。大学阶段的教育,是培养独立成熟的社会人和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是以创新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育,因此也是促使人发生第二次社会化的教育。我国传统的教育,鼓励守成多于创新,特别是思想创新;我国的社会氛围,适于守成而较难包容创新,特别是思想创新。因此,人生的第二次社会化就更加艰难。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公民的活动半径和文化半径也随着国家的步伐走出国门,进入异域。加上前面提及的中国正在由熟人社会演化为生人社会,国家和国人所处的历史方位,都要求不仅守成,更要出新。以应试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以钱的多少来衡量人的成功与幸福,皆无益于创新,皆无益于人的社会化,特别是第二次社会化。

第三次社会化:整合

就人一生的精神历程和思想境界来看,极少数的圣贤还会产生第三次社会化。这就如同书法的品位:有的人字写得好,但只是书匠,因为字中没有自我,没有创造;有的人,字写得不一定好看,但有风格,有意蕴,有创新,已经进入书法艺术的境地;还有人,字写真我,笔行自然,不求技法,其字既不能用也不宜用好看不好看来评价,这就达至书圣的境界。弘一法师、赵朴初先生、启功先生便是书圣。

放而大之,人生也有类似的三境界:如同书匠的“工匠境界”,如同书法艺术的“文学艺术境界”,如同书圣的“哲学与宗教境界”。第一次社会化完成,达到“工匠境界”;第二次社会化完成,达到“文学艺术境界”;第三次社会化完成,达到“哲学与宗教境界”。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把人生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为人处世特点。从社会化的角度看,所谓“立”,也就是第一次社会化完成;所谓“不惑、知天命”,也就是第二次社会化;而“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讲的应是第三次社会化。

第三次社会化就是从人类的本源上思考问题,对人类、人生做终极思考,犹如哲学和宗教学。第三次社会化是在第二次社会化基础上实现的,其本质是“整合”。整合古今中外知识,达到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宠辱不惊的圣贤之境。

人生的三次社会化,第一次是普遍的,第二次是精英的,第三次是圣贤的。作为社会,要保证公民较好完成第一次社会化,创造条件促使更多的人发生第二次社会化,崇敬发生第三次社会化的圣贤。作为个人,要努力走好第一次社会化进程,做合格的社会成员;要努力争取进入第二次社会化,创造新知,反哺社会;要憧憬第三次社会化,饱览人生巅峰的精神风光!

论人的社会化 篇4

第一次社会化:顺应

第一次社会化, 是个人逐步习得社会规范、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这个过程起始于胎儿期, 母腹已是人生最早社会化的襁褓, 胎教是人生的第一课。

在人生社会化进程中, 母语发挥着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母语是民族文化的乳汁, 获得母语的过程, 就是吮吸融于母语中的文化的过程。例如, “汽车、火车、飞机”等都是三维的, 但在汉人的心目中它们都是二维平面, 与之搭配的动词用“上、下”, 而一般不用“进、出”, 与之搭配的方位词用“上”而不用“里”:

上汽车下汽车上火车下火车 上飞机下飞机

*进汽车出汽车进火车出火车 进飞机出飞机

汽车上火车上飞机上

*汽车里火车里飞机里

其实, 人是坐在车厢里、机舱里的。然而有趣的是, 汉人却把“车厢、机舱”看作三维容器, 与之搭配的动词用“进、出”而一般不用“上、下”, 与之搭配的方位词用“里、外”而不用“上”。用了动词和方位词“上”, 方位就不同了, 比如说“车厢上、上车厢”与“车厢里、进车厢”完全不同, 它要表达的是人不在车厢里面, 而是在车厢上面或是要到车厢上面去。这种“语言几何学”, 是在掌握母语的过程中, 下意识地自然而然获得的, 如果不特意指出, 甚至连母语人也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人获取母语, 更是建造了一条与母语社会永久沟通的信息管道, 能够通过口语和书面语来与古贤时哲对话, 来向周围人和社会反馈自己的所思所感、情趣欲求, 来从事各种语言文化行为。

社会化需要教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人生教化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 它们具有共性, 但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不同年龄段所起的作用, 却不尽相同。就当前的情况看, 亟需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城市中有些家庭教育过度, 做了本该学校教育做的事情;学校教育过于形式化、书本化;社会教育或是不到位, 或是导向不合适。当然, 在人生社会化过程中, “自我教育”也十分重要, 一切教育, 都需要通过自我教育而内化为信念与习惯。

从宏观上看, 当代中国人的第一次社会化遇到了更为深刻的问题。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同时也把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包袱丢而弃之, 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成为批判的主要对象。新中国建立之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 更是把传统文化一扫而光。当代中国正在与传统渐行渐远, 社会规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化”的目标出现了游移。

近20多年的城镇化进程, 带来了人口大迁移, 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务工, 使得中国由“熟人社会”快速地发展为“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治理, 主要依靠皇权和宗法制度, 生人社会的治理, 则主要依靠信仰和法制。当今中国, 皇权和宗法制度早成历史, 而适于治理生人社会的信仰还不牢固, 法制还不完善, “崇尚法治”的文化还没有形成。这无疑将影响到社会规范认同及社会化的进程。

进一步观察还会发现, 由于人口流动加剧, 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日益普及, 横向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纵向文化的传承力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在过去的时代里, 纵向文化是影响社会化的主导力量, 而今纵横交织的“多元文化”制约着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 也对人生的第一次社会化存在干扰。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汲取人类各文化中的先进成分, 根据国情和世界情势整合、创建当代的社会规范, 树立当代的价值观, 回答何谓当今的社会规范, 对于促进社会成员的第一次社会化是当务之急, 必务之事。

第二次社会化:创新

第一次社会化的进程因人而异, 社会化的水平也各有差异, 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能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 与社会格格不入, 甚至被送入监牢而被强制改造。但是就大多数人而言, 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也就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化。虽然有些属于第一次社会化的内容, 比如父母、教师、编辑等社会角色规范, 需要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完成。

第一次社会化是人生最为基本的社会化。对于一些社会精英人士来说, 他们还会发生第二次社会化。第二次社会化就是“创新”, 为社会除旧布新, 或弥补现有的社会规范, 或提升现有的社会规范, 或破除现有的社会规范建立新规范。

这是反哺社会的一个过程, 也是对社会的“逆反”。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 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次次“逆反”现象, 每一次逆反都预示着一个进步。但第一次社会化的逆反是“天性的”, 而第二次社会化的“逆反”是“理性的”, 是在充分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批判或建设。

“理性的逆反”是创新的核心素质, 体现的是科学的“批判精神”。大学阶段的教育, 是培养独立成熟的社会人和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 是以创新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育, 因此也是促使人发生第二次社会化的教育。我国传统的教育, 鼓励守成多于创新, 特别是思想创新;我国的社会氛围, 适于守成而较难包容创新, 特别是思想创新。因此, 人生的第二次社会化就更加艰难。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公民的活动半径和文化半径也随着国家的步伐走出国门, 进入异域。加上前面提及的中国正在由熟人社会演化为生人社会, 国家和国人所处的历史方位, 都要求不仅守成, 更要出新。以应试为目标的基础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 以钱的多少来衡量人的成功与幸福, 皆无益于创新, 皆无益于人的社会化, 特别是第二次社会化。

第三次社会化:整合

就人一生的精神历程和思想境界来看, 极少数的圣贤还会产生第三次社会化。这就如同书法的品位:有的人字写得好, 但只是书匠, 因为字中没有自我, 没有创造;有的人, 字写得不一定好看, 但有风格, 有意蕴, 有创新, 已经进入书法艺术的境地;还有人, 字写真我, 笔行自然, 不求技法, 其字既不能用也不宜用好看不好看来评价, 这就达至书圣的境界。弘一法师、赵朴初先生、启功先生便是书圣。

放而大之, 人生也有类似的三境界:如同书匠的“工匠境界”, 如同书法艺术的“文学艺术境界”, 如同书圣的“哲学与宗教境界”。第一次社会化完成, 达到“工匠境界”;第二次社会化完成, 达到“文学艺术境界”;第三次社会化完成, 达到“哲学与宗教境界”。

《论语·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把人生分为不同的阶段,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为人处世特点。从社会化的角度看, 所谓“立”, 也就是第一次社会化完成;所谓“不惑、知天命”, 也就是第二次社会化;而“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 讲的应是第三次社会化。

第三次社会化就是从人类的本源上思考问题, 对人类、人生做终极思考, 犹如哲学和宗教学。第三次社会化是在第二次社会化基础上实现的, 其本质是“整合”。整合古今中外知识, 达到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宠辱不惊的圣贤之境。

论人的自我实现 篇5

论人的自我实现

人的自我实现在本质上是人的自觉存在状态和最高境界.人的自我实现的基础是人的价值.人的自我实现的动力是社会需要与人对社会需要的自觉意识及其相互作用.人的自我实现的程度是社会发展程度的表征.人的`自我实现的评价是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统一.

作 者:马捷莎 MA Jie-sha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黑龙江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 分类号:B01 关键词:自我实现   人的价值   人的发展   唯物史观  

论人之遗骸的法律性质及保护 篇6

关键词:遗骸;人格利益;物;人格物

一、人类的发展脱离了原始的自然性

人,作为自然界中一种特殊的生命体,有着与自然界其他生命体一般存在方式的相同性,即都要经过出生、一定时间的存续、死亡的一般过程。但是,人类在经过漫长的进化演变之后,人类的行为方式开始与自然界其他物种相脱离,人类成为一种会语言,能劳动、高智商、高创造力的高等生命体,人与人之间开始形成联系,并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形式,从最原始的部落,城邦,到后来形成国家、拥有统一的国籍共同生活,并创造性的制定了约束本组织体系内部人员的群体行为规范,产生了法律,至此,人类的生存法则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所有的行为都被规范在了法律之中,法律伴随着一个人的出生直至其死亡。人类的一系列发展变化使人与动物或者说是其他物种完全区别开来。

二、人具有人格利益

在法律产生后,人类的行为便都被授予了法律的意义,在不平等的奴隶社会与短暂的封建社会过后,古老的惩罚性法典被追求平等正义、权利要求的新型保护性法典所取代,法律赋予了个体人的人格权利、身份权利,并在法律上规定了个体取得这种利益的起止时间和保护此项利益的方式方法。

三、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

人格利益是取得财产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格不仅具有法律人格的涵义,而且具有伦理性、道德性及精神性的道德权利的意义。换言之,人格利益遭受侵犯的救济方式就是通过财产的弥补,尽管财产的弥补与补偿并不意味着能够恢复原状,但是能够通过经济的补偿达到精神的慰藉,而财产补偿的提出未必一定是被侵犯本人,前述已有具体表述个人的生存组织方式,因此补偿的提出与取得是基于这种家庭亲属关系。

四、遗骸的法律性质

1.遗骸的概念

所谓遗骸,是指曾是有生命的躯体的化石或遗体,我们在此讨论的遗骸意义是指自然人死亡后的遗体的法律性质。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而在世界各国对于出生与死亡的界定标准有多重标准的情况下,我国法律采取的出生独立呼吸说与死亡临床界定的标准,这就意味着自然人在临床死亡标准的界定下,其权利能力同时丧失。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取得人格、身份、财产等其他利益的前置性资格,当自然人权利能力归于消灭后,取得其他权利的资格即归于消灭。

2.对遗骸保护的必要性

法律对尸体遗骸进行保护,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死者本人的权利,而是基于自然人内部成员相互保护及对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的考虑。一方面对于死者家属以及近亲属而言,即使自然人已经死亡,但是其身体的存在在家属眼中仍旧被视为其生命体征的部分存在,家庭内部成员间有保护死者尸体遗骸完整不被侵犯的权利。另一方面对于社会而言,如果仅就自然人死亡即失去法律的保护,那社会其他问题便会层出不穷,例如,自然人死亡后,其身体可能会被不法分子非法利用,盗取器官,破坏尸体完整性等等。

五、我国目前的立法保护现状

1.我国法律关于遗骸保护的规定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三条第三项规定:“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上述侵权行为而遭受精神痛苦的,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

在传统民法没有将自然人死后遗体的保护明确规定下,《解释》的出台缺乏必要的民法理论支持,凸显出了此类问题在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情况下仓促颁布的弊端。《解释》并没有对遗体、遗骸的性质进行明确界定、有无可能发生所有权争议、争议发生后,司法如何回应等。

2.对于遗体遗骸法律问题的几点思考

(1)遗体、遗骨、遗骸的管理。处分权规则:自然人在生理以及法律意义上的死亡后,权利能力归于消灭,尸体转而物化,即在法律上转变为与物同等效力的物体,但是将物化的遗体完全适用物法的一般规则也不甚妥当,这就引发了对遗体、遗骸占有、处分、管理的一系列问题。

遗体遗骸的所有、处分权问题:死者已矣,死者的近亲属虽然悲痛,虽然难以接受遗体的物化现实,但是在法律上仍旧需要对物化的遗体遗骸做清晰的界定,同时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生者的精神利益不受损害,使家庭成员免受死者遗体被侵权而带来的二次精神痛苦。死者生前留有遗嘱明确表示死后如何处分自己身体的,家属及近亲属应遵守死者的遗愿。对于未有表示的死者,应当以法律加以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侵害、损害其身体完整权。

遗体遗骸的收益权问题:遗体遗骸虽然被物化,但是其不能算作为完全意义的物,或者说起不完全具有一般物所拥有的权能。其不能拥有普通物所有的收益权能,收益权能的放开使用会造成损害死者的身体完整权,社会秩序的紊乱,造成潜在的社会犯罪危害,将会使自然人死后遗体的任意处理合法化,也不利于保护弱者,尤其当今贫富差距加大化,可能会导致自杀率上升,自然人随意处分自己的身体,加重器官交易等等问题,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同时也给家庭伦理道德造成极大的破坏。

论人的身体的科学发展 篇7

1 人的身体的科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人的身体应是灵魂和肉体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交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从20个世纪70、80年代开始, 东、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工作者竞相以“身体”为研究对象, 包括生理的身体、社会的身体、文化的身体、宗教的身体、观念的身体等。试图从身体研究为突破口, 实现进一步认识人类自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1.1 人的身体科学发展的目标

人的身体科学发展的目标应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发展目标。用辩证唯物主义身心统一论观点看, 身体科学发展目标应该是身心统一发展的目标。新中国建立初期, 毛泽东主席就明确提出“健康第一, 学习第二”。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应作为身体全面发展的目标。从体质发展的角度看: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适应能力等五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从健康发展的角度看:身体健康、心理健全、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四维健康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

1.2 人的身体科学发展的途经

1.2.1 遗传是身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1) 遗传对身体发展的影响

(1) 遗传因素为人的身体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比如人的体型、样貌以及身体各个器官组织机构以及技能的发展等, 这些问题都是由遗传性因素所影响的。同时, 人的大脑机能以及身体机能的发展也与遗传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 也就是说, 遗传因素是后天身体生长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基础性因素。 (2) 遗传因素是不同的身体个体所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由于遗传因素各异, 所以在不同的身体发育过程中, 受到不同遗传因素的影响, 包括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家庭等, 这种遗传因素的差异性, 不仅表现在外在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方面, 同时也表现在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类型方面。 (3) 影响人的身体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遗传因素是其中的一种, 但是却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为人的身体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 还需要后天的成长与教育。当前, 我国教育业提倡的素质教育, 值得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同时还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 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 科学利用遗传因素发展人的身体

遗传因素对于人的身体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生命的过程, 从本质上说, 是一个物质运动的过程, 其通过蛋白质、水、核算等物质的运动而形成了人的身体。这些物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为人的生命的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通过现代细胞工程和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些物质也能够根据人的医院, 进行不断的分割与重组, 再重新进入到人的身体中, 这时则能够产生某些人们所期望拥有的身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类在应用细胞工曾和基因重组等生物技术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使人的遗传基因的改善成为了可能。

1.2.2 教育是人的身体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类传递社会文明的一种手段, 又是社会文明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就是指人的身体, 智力和品德的成长过程, 包括天赋特性和后天获得性的一切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发展过程本身就包含着教育因素。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后天因素中, 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而比起环境的自发影响来说, 教育对人的发展, 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往往起主导作用。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它对人的发展方向具有规定性, 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能够使遗传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体育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通过身体活动这个中心媒介, 力求达到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主要的教育目标。

(1) 体育能够促进人的生长发育, 延年益寿

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刺激能够促进新陈代谢, 促进生长发育, 改善人的形态结构。改善人的形态结构不但能够使人体格健壮, 形体健美, 同时还能够改善人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是指构成人体的细胞在不断的繁殖, 通过细胞与细胞质的分化, 逐渐成熟, 进而形成一个完善的细胞进化过程。人的身体机能的发育主要是以细胞和细胞质的发育为基础, 通过细胞和细胞质的生长发育, 为人的身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其所需要的能能量, 在身体器官和机能由新生逐渐到老死的过程中, 主要的表现就是人体机能的新陈代谢过程。在人的身体成长发育的过程中, 物质的代谢与能量的代谢是持续进行的, 而在不同的发育阶段, 代谢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比如在儿童少年时期, 同化作用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 在不断进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国, 当同化与异化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时, 这时人的身体属于成长到了中年时期, 而当异化作用占据主导时, 则代表人的身体技能进入到老年衰退期。

(2) 体育能够提高身体机能

体育锻炼能够使人的身体形态得到改变, 同时也能够使身体机能不断的获得提高。比如说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精神系统的新陈代谢, 对于大脑有着供血和供养的重要作用, 能够有效的调节大脑, 为大脑提供休息的空间, 通过神经系统的平衡来增强机体的灵活性和均衡性, 对于来自外部的刺激则能够更加准确和敏捷的判断, 而对于身体内部的各个器官的协调指挥能力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不断的增强, 进而全面提高人体机能的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 能够使人的心肌增大、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降低血压, 心脑血管系统也会出现运动加快的现象,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 他们身体自身在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方面的能力会增强, 肺活量的增加能够提高人体的供氧能力。

1.2.3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身体科学发展的直接动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就促进人的身体科学发展而言, 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去认识人体生长发育、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性, 认识身体教育的规律性,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指导身体发展的科学理论, 政策法规, 行动计划, 应用科学的方法手段,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行动起来, 促进身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每一个人都能健康长寿, 生活幸福, 使民族素质得以提高。

1.3 人的身体科学发展的方法

影响身体科学发展的因素很多, 促使身体发展的科学方法也非常丰富。例如体育的方法、营养供给的方法、卫生保健的方法、自然生态的方法, 教育修养的方法等。综合运用适应于自己的各种发展身体的方法手段, 是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体育养生方法是促进人的身体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系统。但手段的掌握和运用, 必须科学系统。“生命在于科学运动”, 故此在选择身体发展的方法手段时, 必须强调科学性、有效性和适应性。《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有:“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这是养生之根本, 健康长寿之法则。

2 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

2.1 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一是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是生态环境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三是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了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同时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和谐发展。人是自然的人, 自然的人就是健康的人。通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以此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2.2 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前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人是社会关系中唯一的能动主体。人既是社会发展目标的设计者, 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实现者。科技进步, 发明创造, 推动生产力发展, 创造社会物质精神财富,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转变生产方式, 改变生活方式。建立高效、低能、低污染的生产体系, 倡导绿色而低成本的生活, 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向低碳节能环保生活方式转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3 社会的全面发展又为人的身体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人文环境保障

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而社会的发展又为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的身体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活动环境。

3.1 国家和全社会对人的体质健康的重视是促进人的身体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

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明确指出“健康第一, 学习第二”。提词“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意志坚强, 并且具有很强生命力和活动力是促进我国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 同时也是我国民族生命力的重要体现, 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代表了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 也代表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加强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 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2 法律法规保障人的身体的全面发展

《宪法》第二十一条中就有“国家发展体育事业, 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增强人民体质”的规定, 《教育法》、《体育法》等众多法律都对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体育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规定。还有从属于宪法和法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都对发展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作出了规定。这些规定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教育性特征。

3.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的身体科学发展提供了科学和技术保障

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为人的身体发展提供了科学和技术保障。如体育科学、人体科学、心理学、运动技术手段、卫生保健、饮食营养、环境科学、文化教育等科学技术都为人的身体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科学保障。

3.4 物质条件保障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的身体全面发展提供了健身锻炼所需的基础设施、营养物质、环境优化所需的物质保障, 保证了人的身体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以人为本, 以人的身体为本, 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以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指导人的身体科学发展, 尤其是青少年身体的全面发展, 代表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也代表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4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并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对于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同时也肯定了劳动生产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认为其不仅是一种提高社会生产的主要途径, 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的方法。

通过教育, 能够将人的个体先天存在的不足和差异进行有效的弥补, 甚至能够超越人的天赋。同时, 恩格斯也指出, 教育能够促使年轻人更快的认识并且熟悉生产系统, 根据生产的需要或者是自身的爱好, 不断的实现由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转变。因此可以说, 教育能够使人们摆脱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不同的差异性, 而教育指的也是全面的教育, 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学习, 而是通过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全面的普及和推广, 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 以此来促进人的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产劳动则是人类生存与生产中最为基础性的活动, 其不仅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体力和智力发展的源泉, 生产劳动对人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 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 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 他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 并是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这也充分的说明了人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劳动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财富的源泉, 同时也是人的身体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能量, 正是劳动创造了人, 并且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劳动, 能够使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而人的个性和才能也对人的劳动产生一定的反作用, 使人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能力与发展空间, 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将传统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分离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并且将劳动与教育的作用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而马克思主义中也认为, 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 认为劳动者成为劳动过程的主人之后, 便形成了一种劳动教育, 这种教育能够使年轻人很快的熟悉劳动操作的整个生产系统, 并且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劳动部门。因此, 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代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 根据共产主义原理组织起来的社会, 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 而同时各个不同的阶级也将必然消失。”人的全面发展将为社会造就新的生产力, 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又为彻底消灭阶级创造物质条件, 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解放, 完成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5 结语

人的身体的科学发展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促进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 社会的全面发展又为人的身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和人文环境的保障。这是一个互为前提、互为促进、良性循环、辩证统一的科学发展之路。因此, 我们应当加强对人的健康发展的重视, 尤其是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以此实现我国民族振兴, 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16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 200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M].中发[2007]7号, 2007.

[3]毛泽东.体育之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79.

[4]唐赤容.皇帝内经[M].素问·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8.

[5]宪法和宪法修正案[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

[6]刘举科.论身体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目标与手段[J].体育科学, 200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

《论人》 篇8

学生身份“特殊”可走文凭“绿色通道”?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近日被曝“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博, 却从未见其上课”, 让清华大学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学校是否为身份“特殊”的学生提供了文凭“绿色通道”?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 徐景颜是“论文博士”, 在职学习, 并非全日制博士生。“论文博士”是一种国外常见的博士培养方式, 清华大学也有一整套关于论文博士的管理规定, 安排严格, 达不到要求不能毕业。

“但我们关心的, 不是徐景颜是否真是‘论文博士’, 而是这个‘论文博士’是不是‘论人博士’?学校因为学生的‘特殊’身份而降低门槛, 会不会损害教育的公平性?”正在武汉某高校攻读全日制博士生的曹彦妍说。

近年来, 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迅速发展, 确实给有需求的人士和终生教育提供了多元的选择。贵州一名50余岁的处级干部便感叹, 年轻时没能读大学, 幸好函授课程让他圆了大学梦。

然而, 在一些地方, 干部、商人等利用空余时间“充电”, 却有部分演变为一股盲目的攻读学位热潮。北京市民刘潇说, 她的丈夫在某国家机关工作, 博士已占到办公室同事人数的一半左右, 不少都是在职博士。

在如此“学历大跃进”的浮躁之风下, 被异化的学历教育五花八门。一些业内人士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种模式:

“五不型”:即“不用通过国家统一考试”“不用上课”“不用做作业”“不用写论文”“不用自己交学费”的学历教育。在一些高校, 原本为照顾国企技术骨干而制定的研究生单考政策, 如今已成为官员和企业高管获取文凭的渠道, 上课、做作业、写论文都可以找人代劳, 学费也可以报销。

“速成型”:如不少省份与一些名校开展的“省校合作计划”。北京某高校一名教师说, 省里给学校一笔钱, 学校便替省里培养一批县处级以上干部。但干部们公务繁忙, 不少办公地距学校千里之遥, 无法保证学习时间, 其毕业速度却高于同等学历的全日制学生。

“论文型”:不上课、提交一篇质量不高的论文, 就拿到一张博士学位文凭。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 舆论中的这种“论文博士”与国外的“论文博士”不同, 前者通常被认为是博士教育的一种变异。

“注水文凭”异化无奈还是贪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 一些人也深知文凭“含金量”被贬值, 却仍千方百计追求着“注水文凭”, 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有专家指出, “注水文凭”大行其道是几重力量同时在作祟。

对官员来说, 用权力换取一顶“博士帽”, 便有机会获得更大的“乌纱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副教授余雅风表示, 目前人事体制中, “唯文凭主义”和“唯高学历论”仍大行其道,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资标准、职称评定等诸多政策如今仍与文凭挂钩。

据了解, 不少地方和部门甚至列出了“学位——官员级别换算表”:学士相当于科员, 硕士相当于科长, 博士相当于处级, 博士后相当于厅级等, 延续着过去“学而优则仕”“唯学历取官”的观念。

“多一个‘高学历’头衔, 递名片、晒简历的时候也有面子、底气足, 社会风气如此。”贵州一名通过“省校合作计划”拿到硕士学位的副处级干部说。

在教育产业化的过程中, 一些迎合市场需求的高校靠着文凭这棵“摇钱树”, “生意”红火, 财源滚滚。武汉理工大学被曝出近10年来, 通过廊坊硕士班先后向百余名无资格入学的学生授予了真实的硕士学位。一些学员表示, 学习期间都缴纳过2万元左右的费用。

北京某高校一位老师也曾表示, 高校招收一些高官读博, 确实能给学校带来资金和项目, 也给以后办理其他事情开辟了门路。

正是在“名利双收”的诱惑下, 不少高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为一些“特殊”学生获得“注水文凭”提供各种便利。

不过, 一些高校老师对官员“要文凭、混文凭”之事也充满了无奈。武汉一所高校的博士生导师对记者说:“每年招生的时候, 都不敢开手机, 打招呼、走后门的人特别多, 不少人是政府实权部门的官员, 满足他们感觉是在做交易, 拒绝他们又怕得罪不起。”

重学历不如重“学力”让教育远离“功利”

让曹彦妍愤怒的是, 权学交易下的“注水文凭”, 是对勤奋刻苦的莘莘学子的无情嘲弄, 不仅让文凭“含金量”大打折扣, 更破坏了高校的公信力, 让人们对神圣的学术殿堂产生了信任危机。

余雅风认为, 治理“虚火旺盛”的文凭“大跃进”, 应完善人才评价标准, 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 重文凭更重水平。

例如, 公选干部时, 对需要博士学历的岗位, 应明确提出全日制博士生的要求。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政人才的岗位职责规范, 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同时, 对“伪学历”要进行严厉的惩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劳凯声则认为, 高校必须守住操守, 不能沦为追逐“生产利润”最大化的“企业”, 不能让很多目标设计良好的制度在执行中被异化。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日前表示, 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 应当拒绝功利主义, 引导师生树立“以学术为志业”的终身志向。

论人的本质规定性及其辩证发展 篇9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性的重要论断。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此论断中的前一个“人”是一种普遍的人格精神存在,从人的本质规定性的角度来审视,此“人”是类存在意义上的人 ;后一个“人”是具体的人和形的物化形态,就是现实中个体意义上的人。从这个思维厘路出发,这个命题表明人的类本质规定人的个体本质,与“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的提法是内在一致的。

马克思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说明人的类行为特征规定人的类本质。人的类行为特征即满足生命的各种需要,实现需要的生命活动就是人的生产、劳动或实践。因此,人的类本质是劳动。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从根本上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并且把人的本质奠定在现实的逻辑起点上。作为类本质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在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发展的程度不同。个体本质在此条件下,在现实中的反映和实践也有差异。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作为具体规定的社会性的个体本质才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还只是从一般生产劳动中引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特性、类本质。这固然已经是从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入手观察人的本质,然而,它仍然保留着费尔巴哈的术语和痕迹。……马克思当时所说的‘类本质’固然已经不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共同性,而是人的社会性,但这种社会性仍然是基于一般生产劳动的没得到具体规定的社会性”。2人的类本质在没得到具体规定的社会性中带有应然性或者理想性,而人的本质的实然性或者现实性将在下一个论断中得到证明。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知,人的类活动的结果规定人的类本质,人的类活动的结果的外在表现就是从现实出发、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出发点是实践,这种实践的含义就是人们的共同活动,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活动的一切形式的总和”。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其直接现实性与社会交往直接相关。社会交往以及社会关系的实现使人的个体本质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规定,实践是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所以,人的现实本质即是实然的本质。

二、人的本质规定性的历史追溯。

首先是古希腊朴素的人学释疑。人的本质规定性问题的探讨最早要追溯到古希腊。当时存在着唯物论与唯心论观点的对立,前者从感性外观出发,认为自然是人的本质,此说法具有高度的物质性与必然性 ;后者主要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为代表,主张人是神灵的产物。随后,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政治动物、社会动物。在亚氏看来,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相互结合组成国家,国家是全体,因而个人的本质由国家规定。从亚氏的“四因说”角度来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即是质料和形式的关系。因此,“如果从社会生活来观察人,就应该把人的本质归结于国家、政治”。4从而可见出古希腊关于人的本质学说虽然抹杀了人的个体本质,片面发展了人的类本质,但却揭示了社会因素在人的本质规定性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把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了。

其次是中世纪神学对人的本质的消解。古希腊的人学思想毕竟还只是人学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简朴起始,但它从极其朴素的意义上肯定了人本身。中世纪宗教神学却从本质上对人进行彻底的否定,这种否定的来源主要是浮夸柏拉图的人是神灵产物的思想,把人的一切本质性内容与形式都归结于神和上帝,是神和上帝创造了人和人的存在。人在神和上帝面前一无是处,只有对人的充分否定才能在精神和灵魂上做到对上帝的充分肯定。把人的本质统统都归于神和上帝,实质上是对人本质的消解。质言之,“只是因为人把自己本质的一切取去,集中在上帝身上罢了”,5使人在肉体的禁欲与灵魂的赎罪上真正牺牲和束缚人的个性发展。

再次是文艺复兴的杰出成果——“人的发现”。所谓“人的发现”是指,原来人们在中世纪教会和上帝的统治面前是软弱无力的玩偶,感觉不到自己的独立存在,使人的本质被彻底抹杀。现在人从神学宗教的束缚和枷锁中摆脱和解放出来,听从理性的召唤,追求人的价值和意志自由以及个性的发展。在理性曙光的照耀下,人觉醒了,感到了自己的独立存在。这种人性的复归,是整个人类本质的一种抽象或者形式,剥除了具体人所蕴涵的社会物质内容。

第四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形形色色的抽象人性论。他们颠倒社会与人性的关系,用抽象的人性来解释社会现象。拉美特利把人视作机器,黑格尔从客观唯心史观出发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绝对精神的产物,费尔巴哈把人视为感性的对象。他们的人学理论相较于以前来说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从肯定到否定进而发展到否定之否定的程度。但在思维方式上,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并没有实现根本性变革,把人的本质仍然只能当作“类”来理解。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形式多样,相互之间存在差异。但就其对人的本质规定性上所作的理解来说,他们在逻辑起点上彼此不谋而合,都离开人的现实性而片面地强调某种抽象的、普遍性的人性或人的本质。

三、马克思的人学革命及其辩证发展。

纵观人学问题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规定性的几个重要论断不仅在思维模式上是根本的转换或革命而且还作了辩证的发展。在对人的本质的把握上,都是人的本质在其历史条件下对其自身的认识,“人们只能在自己所处时代的条件下认识自己的本质,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人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6并不像某些人根据马克思的批判态度而作出非此即彼或二元对立的理解。马克思在批判宗教的世界观时说 :“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7只有把以前的旧世界颠倒过来才能理解人本身。在中世纪,其实“人的问题的根本不在上帝,不在宗教,不在世界以外,就在于人本身是异化了的人,是自我分裂的人,这原因又在于人所创造的社会是颠倒了的社会,因此,解决人的问题的根本,就是把颠倒了的社会再颠倒过来。这就是使人的本质获得现实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先决条件。”8这就是马克思关于人学革命所说的以前的世界观是颠倒的而又要把它颠倒过来的原因所在。在中世纪,人是上帝的本质的异化,到费尔巴哈就颠倒为“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由此得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结论。马克思以实践为契机,从现实运动和改造世界的维度出发,辩证地发展和肯定了这一观点。

人的发展问题,本质上是人的类本质与个体本质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既摒弃了对人的本质仅仅从单个的感性上理解,也批判了资产阶级片面地从抽象形式上的理解。在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是辩证统一的,类的特性离不开个体的特性,个体的特性要升华到类的特性。这是理解人的本质规定性的钥匙和关键。对于“自由的、自觉的”劳动或者实践来说,以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过程,实质上是人的类本质的发展是以牺牲个体本质为代价的过程,在牺牲个体本质的同时,又为未来的类本质发展提供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下的人的个体劳动没有达到“自由的、自觉的”状态,它是应然性的即理想性的 ;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人通过实践使其现实性得到彰显。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想本质和现实本质的辩证统一。

《论人》 篇10

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传奇人物, 在这本书问世之前, 他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教书匠, 教的还是英美文学, 但是《理解媒介》诞生后, 他成了传播学界的名人, 是跨学科的新思想奇才, 他的书引经据典, 晦涩难懂, 他的思想是超前的, 博大精深, 在当时不被人所理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的理论一一被证实, 世界好像就是随着他的思路在发展, 不可思议却又千真万确, 这也使他多了一个称号———预言家。

他的媒介理论新颖独特, 令人惊叹, 对世界的过去、发展和未来都了如指掌, 并用一本书记录下来, 就是 《理解媒介》。他预告着电子时代的到来, 真的来了, 他宣告 “现代”思想的破产, “后现代”思想的来临, 确实又对了。他在传播学领域毫无根基, 对电子世界更是盲人般存在, 然而, 《理解媒介》一书中却对电子世界, 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进行了如此详尽的阐述, “地球村”的概念、“媒介即讯息”理论、“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在现在的网络时代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也是麦克卢汉思想的超前性、先知性的体现。

2 麦克卢汉眼中的媒介

麦克卢汉曾明确的表示: “我不死守任何一种理论———既不死守我自己的, 也不死守其他人的”, 他又说: “我以崭新的眼光重新考察延伸人体的媒介, 几乎没有接受传统智慧中看待它们的任何观点”, ①这样来看, 麦克卢汉眼中的媒介必然是与众不同的, 而 《理解媒介》就是对麦克卢汉眼中媒介最好的诠释。书中他对媒介的阐释主要体现在三个理论上, 首先是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 强调的是媒介本身的性质, 并将媒介是人的延伸分成两部分。一是媒介是人的肢体的延伸, 如汽车、火车、飞机等都是人的代步工具, 这就是脚的延伸。二是电子媒介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电子媒介的触角伸及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 就如我们的感觉遍布世界一样, 即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了最大化的延伸。其次是媒介即讯息理论, 在麦克卢汉眼里, 媒介和内容是没有界限的, 他认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 “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 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3 麦克卢汉眼中的技术

麦克卢汉一向被冠以技术决定论的标签, 由于他过度注重媒介本身的作用和影响力以致忽略媒介承载的内容的重要性, 麦氏看到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 特别是在当代已进入电子化时代, 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们生活模式及方式的变化, 媒介甚至能够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而这种媒介的决定性作用完全依靠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也就是说, 技术不仅改变了社会, 改变了人类, 更是对人类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

4《理解媒介》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里的新体现

首先, 网络时代的 “地球村”和麦氏所提到的 “地球村”不尽相同。《理解媒介》中的地球村理论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 由于技术的发展, 交通工具的进步大大缩短了距离, 通讯技术的进步又使人跨越空间, 地球就犹如一个小村落, 村落里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方便快捷的与其他人交往。然而, 进入网络时代, “地球村”依旧是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之上, 但是这里的地球村却联系的更加紧密, 犹如一张针脚细密的大网, 没有中心点, 站在每个点上都可以延伸到任何方向。

其次, 网络新媒体作为媒介本身的巨大作用也不容忽视, 如手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物品, 它不仅仅是通讯工具, 它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工具, 甚至是工作工具, 最常用的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更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很多人每天一睁眼就是拿起手机刷微博, 看微信, QQ, 走路、坐车、上课上班都不忘玩手机, 这就是被手机绑架状态, 然而大家都是心甘情愿被绑的, 这就充分说明了手机这一媒介真正改变了人的行为和思想。网络新媒介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其日渐丰富的功能吸引了人们太多注意力, 花费了人们太多时间和精力, 这绝对是不提倡的。因此, 我们要正是网络新媒介的出现和发展, 肯定它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不能过度依赖, 要看到网络新媒体不断更新迭变的趋势, 适度用之。

5 总结

麦氏的 《理解媒介》这本书卓越之处在于, 指出了这个时代变革的本质, 新媒介使革命成为常态。200 年前, 摧毁旧政权的是思想和理论, 而如今, 改变生活条件和基本态度的, 就是包装了的信息。麦氏提醒人们应该知道世界上一切文化的变化影响, 既看到其革命性的积极效果, 也看到由此引发的危机, 并且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案。因此, 我们要正确对待这本传播学经典名著, 积极吸收它的智慧的思想, 批判它的不足, 让它不仅为后继的研究学者指明道路, 提供宝贵的理论基础, 还能对现世的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 2000年10月中国:译林出版社, 2011 (7) .

[2]黄健.新媒体浪潮[M].中国: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1 (7) .

《论人》 篇11

【关键词】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2-02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是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随着科技一体化、信息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的发展趋势,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思想界、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提高大学生索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重要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腾飞的今天,人才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也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1.新形势下,人的全面发展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1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内涵和时代特征

《教育大辞典》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是这样定义的:“全面发展,即个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的发展,与‘前面发展’、 ‘畸形发展’相对应。”众所周知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同的理解。虽有许多合理的建设主张,但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以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缺陷不足,因此不可能全面科学地揭示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和规律。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创立了新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应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联系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包括三层涵义:第一层次是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与全面发展,塑造出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个性;第二层次是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是一个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统一起来的全面和谐发展。它要求把智、德、美三育同作为其物质基础的体育内在地结合起来,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第三个层次是个体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的、历史的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理想境界,在每个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时代在前进,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与表述也在随之发展。从毛泽东提出的“三好学生”,到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新人”,再到江泽民提出的“五个成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和“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要求是贯彻想通,而在内涵与表述上更加丰富,更加明确。

1.2人的全面发展是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

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一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和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从人的发展的广阔角度看待2l世纪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教育的作用。认为2l世纪的教育不再是发展的手段,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也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生产力的进步,教育的全面化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个人也能够终身学习,在当代教育界是非常有益的。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尊重人自身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巨大潜能和智慧。

教育在高等学校,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就要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创新人才,教育科技的进步才能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五个成为”的育人目标。其次创造良好协调的人际关系,调动学校教职工各种人的积极性,一方面在教书育人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认识未知世界,探索科学真理,在科学研究中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实现知识转化,这才是高等教育需要的方向。

2.高等教育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

当代国际格局的变化,竞争的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数字地球和地球村的出现,要求当代的高等教育更加全面化和具体化。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竞争白热化更迫切激励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审视,今后的高等教育工作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2.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高等学院应该“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作学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就学生个体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角度而言,全面发展的教育应当矢志追求个体与外部世界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有机结合,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就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言,学校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实辩证的思考成长,促进学生个体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发展。在素质全面提高方面,一是要通过德育、智育和美育,追求智力、道德和情感三方面的全面和谐之发展,塑造真善美三者完美和諧的个性化教育。二是要注意学生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和谐统一,通过体能的锻炼与德智美诸育的结合而追求有益于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

2.2 重构健全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以求正确导向高等教育改革

《论人》 篇12

该书分两部。第一部是理论篇, 他用了七章的内容, 展开论述了四种观点:地球村、媒介即讯息、 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和热媒介, 这四论惊世骇俗, 贯穿全书;第二部分就是以这四论为基础来分析自古到今的二十六种媒介, 以各种有趣的比喻来形容这些媒介, 无疑是充满了新鲜感。下文笔者将谈谈自己对麦克卢汉四条奇异思想的理解。

1地球已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如今, 有不少人言必称“这世界真小啊”, 可是世界为何会变小?信息迅速传播万里, 电子媒介功不可没。人类的传播活动, 在电子媒介的帮助之下, 地球上的重要和大型事件的传播相对同步, 电子媒介缩小了时间和空间范围, 使得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逐渐消失。

2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

任何媒体 (即任何受到延伸扩展的人对社会种种事物的影响) , 都是因为新的裁定方式或规则产生的;人们随随便便的一种扩展延伸 (也就是新技术) , 都会在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 引入一种新的裁定方式或规则。

他在书中列举了许多例子, 如铁路, 铁路不是运动, 交通和道路, 轮子的引入, 而是对过去功能的加速和放大, 铸造新的生活空间, 新的劳动和休闲方式。麦克卢汉还用了电光源的例子, 阐明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 (无论是脑外科手术还是棒球赛, 都要用到电灯光, 而这些活动都是电灯光的“内容”) , 他认为, 多种多样的媒体内容或使用途径, 在塑造人类形态方面是力所不及的, 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忽略介质的性质。

此处笔者认为不能孤立地去理解麦克卢汉这一观点是什么, 而是要把他放在整个传播学发展与流派体系中去考虑。麦克卢汉是多伦多学派 (又称媒介环境学派) 的代表人物, 伊尼斯和麦克卢汉合称为“多伦多学派双星”。尼尔波兹曼、梅罗维茨和来文森等人在双星之后, 继承并发展了媒介环境学派。

该学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关注媒介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 必须站在宏观长远角度看待媒介环境学派, 才能够认识了解它, 也就是:在相当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 因媒介技术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变化?报纸带来了什么?电报呢?广播呢?电视呢?互联网呢?

那么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如果按这个宏观视角来理解, 其实说的就是媒介本身的存在, 才是最能“命中要害”的东西, 相对于媒介提供的讯息 (消除现实的随机不确定性) , 更能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改变人们的认知、 态度、行为。明显, 这种过程的发生, 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历史时期, 才可以观察得到。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互联网改变生活”、微博上的“围观改变中国”都是在新的媒介方式产生之后得以实现的, 互联网和微博既是新媒介, 又是讯息, 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是一时一刻就能扩散的, 社会因之而发生改变也不是立马开始的, 给彼此一段时间, 我相信你我都真的会看见不一样的变化。

3媒介是人的延伸

该书的副标题为“论人的延伸”, 在麦克卢汉看来, 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 印刷品延伸了目, 收音机延伸了耳, 车轮延伸了腿, 而电子媒介则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麦克卢汉在第二部分分析了人类的三种延伸:一是身体器官的延伸;二是某种感官的延伸;三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人类“麻木感”的产生因素, 大部分来源于新媒介产生的源源不断的刺激, 正如大众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 大众媒介的麻醉功能, 或者是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 尽管麦克卢汉本人并不承认。“麻醉性”功能是指:大众媒介的泛滥, 使人们对社会事务的关心只停留在表面化, 掩盖了人们的冷漠。互联网时代将“麻醉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被各种app所捆绑, 参与话题, 发表意见, 但是注意力从来都不会在一件事情上停留很久, 这也是许多“烂尾新闻”产生的原因之一, 因为大众习惯性遗忘了。因此, “人类需要从媒介的麻醉中赶快惊醒”, 才能拥有独立意志去使用媒介。

4热媒介和冷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 也是最饱含争议的两个概念。就麦克卢汉的观点而言, 判断冷热媒介的标准简单地说可谓有三点:清晰度的高低、信息量的多少、参与度的高低 (“卷入”程度) 。

比如说, 卡通画与照片 (冷媒介和热媒介) : 从视觉上看, 照片具有“高清晰度”, 卡通画却只有“低清晰度”;又如收音机和电话 (热媒介和冷媒介) :收音机要求使用者的参与度低, 电话要求人们深度参与, 这都是很好理解的。

但是, 麦克卢汉将电视归入了冷媒介, 受到批判。笔者认为, 考虑麦克卢汉所处的时代, 将电视当作冷媒介也有可通之处:首先从电视画面考虑, 当时只有黑白电视, 没有彩色电视, 所以需要自己去“填充”画面色彩;其次, 从电视内容考虑, 电视上有时受到时长的限制而不得不进行内容的压缩, 导致电视在这样的情况下, 并不能完整、高清晰度地呈现出现实情形;另外, 具体一点, 比如说电视剧, 时长较长, 一般是按集按季播放, 而电视观众在下一集剧情播放的空歇期只能依靠想象和与人猜测来讨论剧情, 而电影一般两小时就能提供一个完整的故事, 情节完整紧凑, 因此将电视划进冷媒介的范围 (如今许多电视节目的观众参与度越来越高, 如2015央视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 峰值达8.1亿次/ 次钟;祝福在185个国家传递了3万亿千米) 。

关于新媒介, 新、旧是相对的概念, 比如说报纸, 报纸相对于基于网络的各类新闻产品是旧媒介, 信息量少, 表达形式单一, 阅读起来需要思考, 是冷媒介;与它对应的新媒介表达形式多样, 碎片化信息多, 引起的思考少且参与度低, 是热媒介。但这其中也有矛盾之处, 如果用手机终端看新闻, 就要不停地滑动屏幕, 遇到视频需要点开, 调动了受众的眼睛、耳朵和手等器官, 反而参与度更高了, 不能将其归为热媒介。所以冷热的划分并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只是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认识媒介而已。

5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评价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开拓了从媒介技术来观察社会发展与变革的视角, 强调了媒介工具的历史作用, 有其重要意义和价值;他所描述的“媒介”是广泛意义上的, 可以是为人类使用的所有工具和活动;麦克卢汉更像是一位文学家, 文风不够连贯、 严谨和规范, 虽言辞华丽, 看着赏心悦目, 但是他的论证貌似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好像都是他自己脑补出来一样;其理论没有能够建立在逻辑和实证的基础上, 并且有着 “技术决定论”的倾向。

6结束语

的确, 麦克卢汉书中的“点”很难拿捏得到。 但是眼光决定了格局, 麦克卢汉使人们意识到媒介技术本身就是一种讯息, 就是社会变革的动力。在 “媒体融合时代”, 用一种超前、整合的眼光看待媒介与人,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以及社会对媒介的影响, 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

[2]贾凤翔.麦克卢汉与信息时代[D].长春:吉林大学, 2012.

[3]郭镇之.关于麦克卢汉的思想——与埃里克·麦克卢汉博士的一次访谈[J].现代传播, 1999 (4) :16-18.

【《论人》】推荐阅读: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重庆商贸发展构想下一篇:无纸动画制作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