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想和建议(共9篇)
构想和建议 篇1
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禽养殖为中心, 同时因地制宜地配置其他相关产业 (种植业、加工业、服务业、无污染处理业等) , 形成各个环节相互平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正常、高效、无污染的配套系统工程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 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发展生态畜牧业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载体。2009年11月23日, 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标志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 建设高效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环境、人才、政策、资金优势。为更好地实施国家战略, 打造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本文对如何实施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进行了构想研究, 找出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对策建议。
1 东营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建市27年来, 东营市畜牧业坚持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大资金投入, 完成了量的积累, 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全市大农业中率先完成了产业化构筑, 为步入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新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 全市肉蛋奶总量达到58万t, 同比增长10.6%;实现产值60亿元, 同比增长11.1%。在全省实现人均畜产品生产能力和畜牧产值“双第一”。全市建设成标准化养殖场1100处, 畜产品加工企业38家, 饲料企业22家, 兽药企业8家, 经营企业180家, 畜牧合作经济组织116个, 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奶牛、肉鸡、肉鸭、生态肉猪和健康肉牛全部实现产业化经营, 兽药企业GMP认证, 经营企业GSP管理, 加工企业ISO9000、HACCP的导入, 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工作全面开花, 实现了畜牧生产的全程标准、全程监管、全程记录和全程可追溯。
肯定成绩的同时, 必需承认, 从2004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到2008年的A型口蹄疫及人感染的禽流感, 充分凸显出畜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给人类的生活、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过分追求养殖利润, 忽视动物福利, 特别是传统的粗放和开放的饲养模式下, 有毒有害气体、畜禽粪便及养殖废弃物的无序排放, 造成养殖环境差, 养殖污染严重, 成为当前影响本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畜牧业生态化发展的制约瓶颈。
2 高效生态畜牧业观光示范区规划构想
2.1 区位选择
东营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 交通便利, 土地辽阔, 黄河每年携沙造陆1000hm2, 是中国唯一能生长土地的地方, 也是中国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农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14.1℃, 年均降水量555.9mm, 无霜期长达206天, ≥10℃的积温约4300℃。高效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拟选址于垦利县东北部, 以黄河农场畜和禽良种场以核心, 辐射周边可规划用地。黄河农场和畜禽良种场土地成方连片, 加上黄河口镇部分土地用作统一规划后, 可规划用地面积约25万亩, 作为高效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的核心区域, 集中开发建设, 可充分突显吸引要素集聚、统一规划的独特优势。
2.2 开发理念
高效生态畜牧业观光示范区要突破思维定式, 强调“生命力、创新力”开发思想, 以“群聚性布局、生态化循环、产业化链接、合作化组织、品牌化经营”为理念, 在总体规划、复合型开发、项目经营、循环发展等方面博采众长, 科学、合理规划布局, 建立园区型、科技型、品牌型、生态型、服务型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体系, 实现现代畜牧业与生态旅游业的有机融合。
2.3 功能定位
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区内土壤类型和居住地分布情况, 规划建设四大功能区:一是生态环保种养区。包括饲草种植区和畜禽养殖区。规划占地面积15万亩, 其中饲草种植区10万亩, 畜禽养殖区5万亩, 两者合理布局, 借助饲草种植区开发, 形成畜禽养殖隔离带, 保障防疫安全。二是安全食品加工物流区。设置于种养区外围, 基础设施配套到位的区域, 规划面积1万亩。三是能源循环展示区。包括绿色能源区和有机果蔬区。规划面积5万亩, 利用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沼气和发电, 用于生活燃料和生产用电;生产有机肥用于饲草饲料和果蔬种植,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四是商务休闲服务区。规划面积3万亩, 建设创业大厦、会议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展览中心、素质拓展基地等综合服务设施, 建设以户外休闲、旅游度假、现代农牧业为核心的休闲商务中心, 规划建设居民高尚生活社区。
2.4 开发策略
一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尽快制定完善相关规划制度, 完成资源分析、规划布局和市场预测, 增强工作前瞻性和可行性, 通过统一管理, 统筹经营, 实现园区内各项工作有序、健康发展。二是更新理念, 引进大企业注资经营, 构建产业集群。根据东营市地域优势、产业优势及示范区拥有的有利条件, 在主导产业上组织以奶牛、肉禽、肉牛、生猪为重点的设施生产, 重点培育产品深加工、物流集散配送等科技型、龙头型企业, 积极引导园区企业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做强主导产业。三是利用生物技术, 打造绿色、天然、安全的企业产品。一方面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特点, 运用生态学边缘效应原理, 推行种草养畜配套, 形成种草养畜、畜粪肥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推广应用生物工程新技术, 通过开发代用饲料、发展微生物饲料、培育新的植物性饲料、研究新型饲料等方式, 从源头上治理畜牧业环境污染, 打造环保经济增长新模式。
3 建设高效生态畜牧业观光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3.1 设立专项开发管理机构, 部署高水准有特色的统一规划设计
建设生态畜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畜牧业、农业、水利、环保、工商、税务、规划建设等多个部门, 必须打破界限, 统筹考虑, 协同推进。针对黄河三角洲特有的湿地环境, 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 确定最佳发展模式, 建立起一套全新的黄河三角洲特色的生态畜牧业运营体系和模式。
3.2 设立专项开发基金, 加大招商及政策扶持力度
设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畜牧业开发专项基金, 搭建投融资平台, 放宽畜牧业和示范区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示范区建设。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鼓励示范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促进示范区主导产业发展。同时, 要适时设立创业担保公司, 建立以企业、农民、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帮助解决企业、合作社融资需求, 助推示范区企业快速成长。
3.3 实施生态品牌带动战略, 创建生态畜牧业质量标准运行机制
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经验, 按照有机食品要求, 从源头开始进行标准化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 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注重生态畜产品品牌培育, 树立东营生态畜牧业观光示范区整体形象, 延长产业链, 形成研、产、加、销、住、游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同时, 建立风险保障机制, 规避园区生产经营的风险和采用高技术的风险, 保持示范区稳步发展。
3.4 建立技术创新和才聚集机制
示范区肩负着农牧业高新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的重任, 因此必须提高示范区科技能力, 建立利益联接人才引进机制。可根据示范区及周边地区的科技需求,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建立示范区科技创新体系和多元化的技术推广体系。并充分发挥需求拉力、政府推力、利益动力和竞争压力的作用, 促进示范区的发展。
构想和建议 篇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区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时代特征,按照中央、重庆市的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在城乡互动中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区新
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重点
在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的进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为突破口,以突出抓好“千百工程”示范村、推进村建设为切入点,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取得“五个提高”的阶段性成果。即到2010年,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显著提高,全区建成一批支柱产业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1亿元,粮食产量保持在50万吨以上;农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0元,赶上全市平均水平;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有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上的城乡差别明显缩小;农村形象有显著提高,农村房屋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农村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农村治理水平有显著提高,村民自治和依法治理的长效机制基本建成,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在新农村建设中,主攻五大重点。
(一)做强优势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走工业化、产业化之路,做新做优农业。大力培育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园(场)的要求,建设一批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特色产业基地,努力建成30万亩优质柑橘、15万亩优质榨菜、20万亩中药材、50万头(只)草食牲畜、60万亩工业原料林等重点基地,实现每村有1—2个支撑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全区80万农村劳动力的优势,积极引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让富余劳动力从田头走向车间。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大办手工加工项目,鼓励在外能人带资金、带技术、带管理、带人才回乡创业。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柑橘、蔬菜、畜禽、中药材、粮油等资源丰富以及加工、转化、增值潜力较大的优势,积极引进发展农产品加工项目,形成优势产业与龙头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夯牢农村基础,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和公路改造,力争如期实现通村公路100的油化或硬化,主要出行便道100实现水泥路或石板路,重点产业基地内的道路网络化。加强中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全面整治病险塘库和渠堰,提高水利设施蓄水和灌溉保障能力,确保农民人均有0.5亩以上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抓好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坡、房前屋后以及道路、水渠、塘库等周边绿化,全面治理水土流失,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
(三)变靓村容户貌,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搞好村落规划和建设,重点引导工程拆迁户、新建户、改造户、库区移民户、高山贫困移民户到居民点集中建房居住;加快消除农村危房,改造土木结构房屋,引导有条件的农户搞好外墙粉饰。加快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扶持农户联建或自建沼气池,带动改厨、改厕、改圈,推广使用沼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减少人畜混居。搞好环境卫生治理,落实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场所和建设配套设施,禁止乱搭建乱堆码、乱倒垃圾污水等行为,做到村容环境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推广标准化、无公害农业技术,推广猪—沼—粮(果、蔬)等生态农业模式,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农网改造、安全饮水、“村村通”工程建设,确保户户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视、通电话。
(四)提高农民素质,努力倡导文明乡风。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建设农民业余学校,不定期举办科技、政策、法律等各类知识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完善村级卫生所、文化活动室和村支两委办公室,搞好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开展“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简朴的生活方式,抵制赌博、迷信,努力打造文明乡风。
(五)保障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不断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尊重和吸纳群众意见,民主决策筹资筹劳。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依法治村和民主管理。大力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强化群防群治,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和邪教活动。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力争农民全面参与合作医疗,五保人员全面集中供养,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妥善解决农村残疾户、受灾户及其他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享受新农村建设的阳光普照。
构想和建议 篇3
1 目前该校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仍然沿用PPP模式
在观摩、调查中发现, 绝大部分教师的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依旧是以PPP模式为主, 以大班教学的课堂, 尤为突出。PPP模式分别指“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尽管这一模式有其简洁、直观、易操作等优点, 但作为高职公共英语的重要教学方式, PPP模式有着难以克服的缺点。
1.1.1 过于以教师为中心, 而忽视了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
PPP模式使教师成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决策者和执行者, 同时又是课堂问题的提出者和回答者。由于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教学, 其积极性自然难以提高。调查发现, 即使在有教学分组的大班课堂, 口语、听力、阅读及写作板块的操练也是以集体形式为主, 老师很少有时间关注和指导个别学生的每个单项的联系。基于此, 教师很难发现学生在各个单项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及时给予指导或纠正。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自己累积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而不知道该从何问起, 该问什么。
1.1.2 以应试为导向, 以教学任务完成为目标
在调查中发现, 英语期末考试等与课堂教学的现用教材息息相关。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 都会对该门课程有预订的教学任务, 如果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因学生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完成, 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半期或期末考试。因此, 在有限的时间内, 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独唱者”, 在课堂上“滔滔不绝”, 给学生灌输某些语言结构、语法要点、语言规则等以帮助学生应付考试。如果在时间充足的前提下, 英语教师还会为学生指导大学应用英语三级的考试题型和要点。这样长期持续的PPP模式, 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应试考试的“前线”, 而忽略它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认知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大本营”。
1.2 教师备课不够充分, 难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 发现部分教师备课不够充分, 对使用的现行教材不够熟悉, 而导致各种状况发生。目前,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使用的教材是由彭丽教授任总主编、黄光芬教授主编的《新时代高职英语综合教程1》。
在该书unit one的听力task 2中, 第4题“Telephone number:____4____ (home) ”, 学生回答的答案是98386577, 而有个别教师并不熟悉该听力材料, 误将课件PPT上的错误答案“25678901”告诉学生, 顿时引起学生哗然一片。教师慌忙将该听力材料重新播放两次, 并核对教师用书的标准答案“98386577”之后, 才确认学生答案的正确性, 平息了学生的质疑之声。
由此可见, 备课不仅仅只是涉及一节课的框架和整体的布局, 它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细节之处。如果教师备课不充分, 将无法体现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教师若想在课堂上灵活处理和创造性地应对教室里的突发事件, 就必须事先有所考虑。
1.3 过分依赖教材, 课堂教学缺乏创造性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本教材, 都并非完美, 并非“大一统”的符合所有层次学生的需求。任何教材不过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建议和指南, 而非英语教师教学行动的唯一指令。但是在对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观摩中发现, 教材及配套教参成为教师携带的唯一材料。在对15名老师的调查中发现, 除有1名教师自己准备补充材料外, 其余老师均未有任何形式的参考书, 补充材料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教材创造性地使用能力。其实, 任何一套教材, 既有其存在的价值, 也有其使用的缺陷, 并非完美。例如, 在《新时代高职英语综合教程1》第15页Task6给单词添加合适的前缀中, “7.The lecture instructs us to__trust miracle diets on TV.”教材给出的标准答案为“mis-”, 而有学生回答的是在“trust”的前面添加“dis-”。由于该班级教师过于依赖教材, 而一口否认了学生答案的正确性, 使学生大惑不解。其实“distrust”和“mistrust”均是正确答案。两者只是程度上的差别。“mistrust”是略带怀疑的不信任。“distrust”是持怀疑态度, 完全不信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追寻教材, 而丧失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将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果得不到及时肯定, 使其渐失学习的热情和思辨的能力。
1.4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活动单调、无味
在调查中发现, 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几乎千人一面。很多教师往往由“warm-up”或“questions”导入, 接着是教材文章的讲解, 然后是语言知识和语法结构的“practice”, 最后是“homework”。整个过程较为单一, 缺乏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协调和连贯每个教学环节。尽管在有些班级里, 教师做了教学分组, 但小组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竞争, 加之学生数量多, 学生操练时间少, 教师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监督, 这样的小组活动也只是徒有其表, 而无多大价值。在课堂上, 教师依旧停留在与个别积极发言的学生间的对话和互动之中。
1.5 课堂教学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
在教学观摩中发现, 绝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采取规范、科学的评估方法。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学生的平时成绩, 即形成性成绩占总成绩的60%。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估主要集中在“学生课堂出勤”、“学生发言频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学生行为变化,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我发展的综合评价。这种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之上的传统评估模式已不适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更无法适应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
2 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构想与建议
2.1 改变传统的PPP教学模式, 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使用PPT外, 其实也可以尝试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具、教学材料、新技术 (MOOC) 、网络教学资源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既能减少学生的“审美疲劳”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目标不同, 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打破陈规, 不断尝试新的学习和交际活动。如在听力课堂中, 使用“七巧板听力”活动, 给予学生一个听力录音片段, 他们可以通过拼凑“七巧板”的形式来组合听力片段的整个内容。或给学生一些新的单词, 通过听一些听力材料, 让他们大胆猜测单词的意思。在以口语教学为主的课堂中, 可以安排学生开展一些短小可行的讲座、讨论、话剧表演, 参与真实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提示学生要说的话来帮助和鼓励他们习得语言, 给予学生提供正确的语言接触。在阅读为主的课堂中, 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与该节阅读课相关的材料, 激发学生展开讨论, 唤起有想象力的回答。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拼图阅读”或“解谜阅读”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写作课堂中, 可以让学生看英国家的城市指南、电子邮件等真实材料, 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写作方法和语句的结构, 然后安排学生自己写邮件或指南。先由学生互相纠错, 再由教师整体纠错。通过丰富、有益的课堂教学活动, 不仅让学生有效接触语言, 也能为他们提供激活语言知识和积极参与活动的机会。
2.2 给予学生有效的课堂评估
教师在关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变化时, 更要关心一堂课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和效果, 还要关心课堂之间的关联度和最终教学效果。以学生课堂回答问题为例, 如果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反应正确, 并得到教师的正面肯定, 甚至是口头表扬或奖励。这种表扬和奖励的在多堂课上的持续会促使学生积极发言, 热衷参与教学活动, 从而形成有效的条件反射。事实上, 通过这样的条件反射作用, 学生的自信心和个人成就感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将有助于他们在整个连贯的教学活动周期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3 合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在授课前, 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背景和需求。如:了解大一的学生的高考成绩, 与学生进行交流、座谈获取他们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确定或调整教学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将学生的个性需求融入教学活动中, 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课堂教学的力度。
2.4 加强教师自身的语言技能和综合素质, 摆脱对教材的绝对依赖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的重要场所, 教师语言输出的正确与否, 教师综合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的模仿和习得。教师需要通过提升自己的语言技能才能摆脱对教材的依赖, 合理利用教材, 融入自己的构想和特色, 并对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合理的再创造, 按照学生层次的不同对教材内容做出大胆的删减或创造性的把教材内容修改成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材料, 从而使教学活动做到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3 总结
通过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实地观摩与调查, 反映出高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模式落后, 教师备课不够充分, 难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教师过分依赖教材, 缺乏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 课堂教学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 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尚待提高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 提出改革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若干构想与建议, 以期教师做到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彭丽, 黄光芬.新时代高职英语综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Ellis R.Corrective Feedback and Teacher Development[J].L2Journal, 2009 (1) .
[3]束定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我们教什么, 怎么教?[J].外语界, 2010 (6) .
构想和建议 篇4
本文从制度、管理体制、人员构成几个方面分析统计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只有不断改革统计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统计行政执法的缺陷。
统计行政执法是指统计行政机关为执行统计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依法地某一具体事件或个人采取处理措施的活动。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明确将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是国家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统计行政执法是贯彻落实《统计法》,实现统计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履行统计行政执法的职能,是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一、当前我国的统计行政执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统计行政执法面对统计调查对象复杂,经济成份多元化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民营、私营经济已涉足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民营、私营经济企业统计法律意识淡漠,基础工作薄弱,由于受到利益驱动,他们往往以地方经济发展、政府开绿灯为掩护,从个人角度出发,拒绝向统计部门提供真实数据,影响统计执法工作的开展。
2.行政干预统计执法工作
由于统计数据同干部的政绩、升迁联系密切,受利益驱动,有些地方和部门,为了能完成目标考核任务,或为了局部甚或小集团的利益,通过各种形式,把一些指标层层向下分解加码,导致基层单位主动或被动地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或虚报或瞒报。这些统计违法行为直接引起基层统计数据失真,造成部门、地方和国家的统计数据不准确,致使政府统计公信力大打折扣。统计部门往往出于对权势的畏惧,会在领导的压力和干扰面前屈服,影响了统计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造成的统计数据失真远比因统计技术和统计力量等原因造成的统计数据失真要严重得多。
3.没有一支专职、专业的统计行政执法队伍
统计任务最重的县级统计机构,其统计力量最为薄弱,多年以来,无法成立一支专职、专业的统计执法队伍,因此,根本不具备在分布广泛的统计调查对象中,开展经常性的各种规模的法制宣传教育的条件,更不具备执行统计执法检查活动的条件。
4.统计行政执法投入不足
由于经费原因,执法硬件缺乏、手段落后。要想把执法工作搞好,执法硬件可以说必不可少,基层统计局普遍缺乏执法车辆、录像器材、录音笔和微型打印机等执法硬件。这会给执法过程取证带来较大困难。
5.统计执法人员专业知识和执法技能还需要加强
统计执法工作相对于其它统计工作,政策性和法律性都较强,执法人员必须知法、懂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法。执法工作人员在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同时,还必须全面地掌握统计法律和行政处罚法规、统计业务相关知识,才能在执法过程中合理行使执法技能。
二、提高统计行政执法的建议
1.增强全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 加大新《统计法》的宣传力度
《统计法》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它在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规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种经济组织以及公民在统计活动中的行为,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部门规章,对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员,各级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统计调查对象的各类统计违法违纪行
为及量纪标准作了明确规定,是查处统计违法违纪案件的重要依据。新《统计法》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基本准则.深化统计工作,首先要加强统计法的学习和宣传。借助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契机,充分利用经济普查培训、统计员继续教育学习、统计宣传日等进行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宣传新《统计法》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对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通过领导干部法律培训使领导重视统计,了解统计违法的后果,推进依法统计。利用新闻媒介宣传统计调查的意义和依法统计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对统计工作的认知,扭转对统计对虚假数据的不良看法。在大环境上,为统计调查和执法检查创造条件。
2.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努力推进依法治统
加强统计法制教育和统计法制宣传,合理结合经常性检查和突击检查,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对违反《统计法》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坚决处罚。利用新闻媒体报道统计违法案件,给违法者一种惩戒,让社会舆论给违法未被发现者一种震慑,促进统计守法环境的形成。通过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统计执法检查,提高人们对新《统计法》的认识,确保《统计法》的权威,为统计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3.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执法队伍素质建设
保证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建立强大的执法队伍,培养高素质的执法人员。统计执法人员作为统计法律法规检查的执行者,直接关系到统计执法检查的质量,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依法治统的关键。统计执法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及违法处罚规定,加强自身的执法能力。在工作过程中也要经常的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办案技能,发挥执法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统计执法水平,逐步实现全员执法。
4.杜绝“数字腐败” 加强源头数据控制
健全基层统计机构,加强统计网络建设,加强对统计数据的监管,提高数据透明度,做到数出有据,应统尽统。推进一套表制度的实施,减少中间环节,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加强统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统计工作的独立,排除统计工作的人为障碍,使新《统计法》落到实处。要杜绝统计工作和统计执法中的人为干扰,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套科学求实的考评体系,用第三方统计机构的调查数据做为考核地方政绩,经济发展的指标,摒弃将地方领导政绩与统计数据简单挂勾的考评制度,加大对统计数据干预的处罚力度。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加强政治学习,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信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带头从源头上遏制“数字腐败”现象的发生;
5.提高统计信息共享 扩大统计服务范围
高职教育分层教学的构想和实践 篇5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分为中职和高职两大类别, 这本身就是一种分层, 但就高职教育而言还有必要进一步分层, 这是高职教育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1.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要求分层教学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是多元化的, 有全国统一高考、单考单招、自主招生、成人教育招生等多种招生方式, 相应的生源有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学生的层次不同, 其学习能力常表现出较大的差别, 要使学生一刀切似的接受同样的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同一个教室里学习, 普高毕业的学生听懂了, 而职高毕业的学生却是一头雾水。面对这样的情况, 任课教师是很难兼顾的, 如果不进行分层教学, 可以想象同样的教学会让来自职业高中的学生倍感艰辛。
2. 不同的兴趣爱好呼唤分层教学
中国有句俗语“龙生九子, 各有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 也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学生入学时已确定了专业, 但每个专业的学习内容仍然很多, 也许学生不能样样精通, 但可以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允许其有所侧重、有所选择。这就要求在专业内设置若干个方向供学生选择。
二、如何正确分层
分层教学实施得好坏首先取决于分层是否正确, 分层得当会促进学习, 否则便不利于学习, 因此, 如何正确分层至关重要。
1. 按入学渠道分层
高职学生有多种入学渠道, 一是通过统一高考入学, 二是单考单招入学, 三是通过“3 + 2”模式由中职升学, 四是成教招生入学。按照入学渠道分层简便易行, 从实施的角度来看, 该法便于把握和管理, 最易于实施。
2. 按兴趣爱好分层
当下的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给学生以充分地尊重。尊重是体现在多方面的, 当然最大的尊重莫过于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决定选择站队到哪个“层”, 这样的分层法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3. 按学习能力分层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基础不同, 其入学后的学习能力也会有所差别, 而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业成绩的高低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并不一定是自身不努力, 而往往是学习能力稍逊于人, 起点比别人低, 在竞争中自然处于劣势。如果能够按学习能力分层, 使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处于同一个教学层, 教师的教学中就不会出现一部分人学会了而另一部分人没学会的情况。因此, 按能力分层也是最科学的分层方法。
三、分层教学实施要点的探讨
分层教学说起来容易, 具体做起来却是比较复杂的, 因为它不仅要求教师严格地因材施教, 而且需要做很多创造性的工作, 劳心而费力。
1. 必须制定不同层次的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是教学的总体规划, 分层教学的实施应从培养计划开始,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 这样就能从指导思想和大方向上指导分层教学。可以说培养计划是根本, 没有相应的培养计划就不会有分层教学。
2. 对教学层次编制不同的教材
分层教学要求对不同的教学层次实施不同的教学, 这就要求不同的教学层次应使用不同的教材, 若这一点得不到保证, 那么分层教学就失去了意义。
分层教学中难度最大的环节就是教材。它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同一门课程时所用的教材要有所区别, 依照这个要求, 所有的课程都必须重新编制教材, 而且每门课程都需要编制几个层次的教材, 这样的教材只能自己编制而无法从市场上采购, 其工作量可想而知。
3. 需要不同的课堂教学设计
培养计划和教材的要求最终还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分层教学的效果也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 因此, 课堂教学这一执行环节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地设计, 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的针对性, 确保教学适合每一层次的学生。对于成教生或“3 + 2”模式的学生应尽可能侧重实践性, 使其更容易理解, 而对于统招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理论性。
四、分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
分层教学已提出多年, 但直到目前仍是雷声大雨点小, 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实施难, 必须面对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1. 教学成本增加
分层会使教学班人数减少, 授课班级数量增多, 因此分层教学的实施具有班额小、班级多的特点, 在教学中需要更多的教师、更多的教室、更多的教学设施。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教学成本大大提高, 并要求进行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设施的配套建设。
2. 教学难度增大
在分层前, 任课教师对自己平时所教的课程一般都是很熟悉的, 但是分层后出现了多个层次, 如何准确把握每一个层次的教学这是个难题。教师的教学风格及习惯可能适合于其中的一个层次, 而另外一个层次的学生就未必能够适应。以此教师在教学层次转换时必须具有很强的调整能力和适应能力, 主动去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师。分层教学的教学难度大大提高, 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3. 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分层教学还属于新事物, 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研究, 在实践中去摸索和试验, 进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
4. 管理难度加大
分层后虽然总人数没有变, 但是班级多了, 课时多了, 事情也就多了, 管理难度自然会增大。这不仅体现在教学管理上, 还体现在学生管理及财务管理上。
五、结语
构想和建议 篇6
一、关于实施农村校本培训的构想
⒈要明确校本培训渐进性发展目标
理想的校本培训应具有较高的现实性、针对性、实效性。其作用一方面通过培训使教师获得主动学习和不断自我发展的动机和能力,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当通过培训, 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和学校的发展, 树立学校的更美好和富有特色的形象。这里谈到的促进学校和教师的不断发展, 正是校本培训的根本目的。而这种发展, 是遵循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 循序渐进, 不断发展的过程。学校和教师, 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 确定渐进性发展目标, 目标的表现形式, 应该明确地通过具体学校管理状况或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表达方式呈现。
⒉要强化中小学校长的校本培训意识
校长作为学校的负责人, 对学校工作有最终决定权。一个好校长, 应该作风好、业务精、会管理, 了解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掌握校本培训的过程与方法, 带领本校教师学习成长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要想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必须让校长先行一步。没有校长的引领、支持, 就没有校本, 更不会有校本培训。
农村学校校长的素质需要在校本培训实践中不断提高。校本培训的开展, 第一个要被“推下水”的是校长。只有校长提高了对校本培训的认识, 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操作, 以及培训评价的相关方法, 才能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要让他们理解校本培训和集中培训的关系, 校本培训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 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关系, 强化他们的教师校本培训意识。
要帮助校长们认识并解决校本培训中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 如当前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 教师成人化, 个性化方面的特点, 关注发展, 关注情感等。
培训效果的反思与评价是保证培训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对培训的过程、方法、效果等进行综合价值判断, 是一种管理措施, 也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引领校长们特别关注。
⒊要打造校本培训骨干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发挥着专业引领和传、帮、带的辐射带头作用, 是校本培训启动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 首先依靠培养骨干教师来启动。各学校要依据赛课、说课、评课和平时的工作业绩、师德、科研等环节的考核来选拔骨干教师, 每校至少2—3人, 县级培训机构对他们采用集中培训和跟踪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 为全县校本培训的开展奠定基础。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他们的辐射作用以及开展校本培训的带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然而他们的成长有其客观规律, 实践证明, 骨干教师是干出来的, 不是训出来的。骨干教师的价值正是通过培训学到的理论知识、技能, 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形成实践智慧而体现的。对于骨干教师的集中培训, 我们采用四结合培训模式, 即理论主导、实践主体、科研引线、评价考核, 培训形式主要为参与互动、理解掌握、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和行动研究的方法与实践操作, 如何开展微格教学, 如何提高说课、评课和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水平。促使他们尽快成为校本培训的骨干力量。
⒋要确定好校本培训的菜单式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整合, 是在调查教师学习需求的基础上, 根据全体教师的共性和部分教师的个性来确定的, 选择培训内容, 形成培训菜单主体和菜单组合, 供不同需要的教师选择, 菜单主体:新课程教学基本理论———示范教学观摩———教学技能训练———自我研究教学———教学评议———教学研究, 菜单组合体现在菜单主体的不同环节, 学习内容的差异和学习结果的差异上。如:“新课程教学基本理论”环节, 不同的教师对理论的需求不一样, 可以有所侧重。“教学技能训练”环节, 根据教师的自身条件, 可以各有所重。对学习结果的需求可以实行不同的标准。比如, 教研活动是普及性的, 对所有参训教师来讲都应积极参与, 是权力, 是义务;科研活动是提高性的, 要求每个教师培训后都从事科研是不现实的。
⒌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校本培训形式
校本培训的目标和课程内容只有付之于实践活动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 并且在方式上要突出多样性, 体现开放性和主体性, 并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 不同学校、教师, 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 实施“培二提三保四”战略。
培二:培养20岁左右新教师的业务素质。坚持以老带新, 合理组合, 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等指导形式, 帮助新教师一年站稳讲台, 二年站好讲台, 三年作出成绩, 形成战斗力, 逐步进入骨干教师行列。
提三:提高30岁左右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铺路子, 厚底子, 压担子, 设台子”等形式, 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保四:不断更新40岁以上中老年教师的知识、观念。减缓他们的经验老化速度, 保证他们终身学习的持久力, 保障他们的指导力。
二、关于农村校本培训的实验探索
我校研究校本培训的两个省级规划课题, 在立项研究的同时, 根据城区、乡镇、山区的不同特点, 选定了7所小学, 5所初中, 2所高中, 共14所中小学作为实验校, 各实验校开展了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为全县400余所学校7000余名在岗教师校本培训提供了示范性研究。
两市镇一完小, 构建自学反思式校本培训模式。把教师成长划分为五个阶段, 即新手阶段, 高级新手阶段, 胜任阶段, 熟练阶段, 前专家阶段。各个阶段以教育教学为载体, 以反思策略为手段, 探索“反思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具体来说, 新手阶段———运用微格教学, 反思课堂行为, 运用理论指导实践;高级新手阶段———运用个案学习创新, 反思促进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胜任阶段———运用案例反思法, 反思形成富有个性的理论观点;熟练阶段———运用主题答辩式评课反思法, 顺畅地把握行动中的反思;前专家阶段———运用教学课题化反思法, 反思成为一种自学行为, 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构建“知识积累———反思归因———经验反思———实践验证———再次提升”自学反思培养模式, 通过研究, 让教师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 并成为职业生涯中的反思习惯, 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自学反思式校本培训模式。
两市镇三完小, 构建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培训模式。以学校日常教学和研究为依托, 以各种具体的实践问题为抓手, 以课例为载体, 努力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机制, 对不同学科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 探索教学规律,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各科优秀课例设计与案例研究;各科课堂实录及课例反思的撰写;各类课型优秀课例评价体系的构建;以课例研究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以课例为载体, 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成长模式。通过课例研究和优秀课例评价体系的构建, 使教师从原有经验出发进行基于案例的唤醒与反思, 不断对原有经验加以重构, 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
牛马司镇中心小学, 开展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小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还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形成一个广泛的教育网络。重点研究三个方面:小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小学生良好读书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生良好卫生健体习惯的养成。在研究中师生齐动员, 树校风、炼学风、正教风, 从校园风气的养成抓起, 做到寓养成于教学之中、寓养成于管理之中、寓养成于活动之中、寓养成于师表之中、寓养成为家庭之中、寓养成于社区之中。这种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 是对教师校本培训的一种创新。
两市镇二中, 探索城区初中校本培训模式。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 教师通过参与教改活动, 在教育科研项目中体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 养成探索的思想态势和创新的精神境界;在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 有意识地自我规划, 谋求最大程度地自我发展。研究新课程理念培训、校本资源开发与利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校为本的研讨活动、教学论坛的新思考、名师在校本培训中的引领、校本培训的发展性评价方法。通过研究, 指导教师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面向全体学生探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校本培训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促进教师在经验中学习, 在反思中成长, 在研究中提高, 将校本培训模式建设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主要形式, 成为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
杨桥乡杨塘中学, 探索乡村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将校本培训模式分为“学校、教师、教学、技能、研修”五个研究模块, 创建有效学校, 形成学习共同体;培训有效教师, 启动名师工程;探索有效教学, 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有效技能, 打造教师品牌;实现有效研修, 学会自我学习和自主研究, 将校本培训、校本研修、校本管理融于一体。注重实效性培训, 将实效性分为有效性、高效性、魅力性三个层次, 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农村高中借助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 与本省教育教学质量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省级名牌学校, 实行联合办学, 成为卫星远程合作学校, 实行教学同步, 资源共享, 把名校课堂引入到农村高中的教学课堂, 这一举措对改变过去教师校本培训适应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现状, 创造信息化校本培训模式, 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邵东七中和邵东十中进行了示范性研究。
邵东七中, 开展依托远程教育进行农村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模式研究。一所农村高中, 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 当地经济落后, 招生压力大, 学校中青年教师占绝大部分, 教学经验不足,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 选择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成熟的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校本培训。自2006年以来, 学校与长沙市长郡中学结盟, 开办长郡直播班, 师生领略到知名教育品牌的迷人魅力。对此, 邵东七中进行了开发研究。理顺远程教育与校本培训的关系, 探索远程教育在校本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借助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校本培训, 构建农村高中依托远程教育进行校本培训的模式, 并借鉴学习支持理论, 尝试构建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模式, 以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增强课堂驾驭能力为研究的核心内容, 进行包括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个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探索新策略开辟新途径, 通过专家引领、经验交流、个人自学、课题带路、比武拉动的方式, 开展一系列具有实验性质的活动,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升教师校本培训的质量, 提高教师信息化专业素质。
邵东十中, 开展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教育日趋信息化, 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于学科教学中成为新的视点、新的挑战。邵东十中顺应这一发展潮流, 尽快更新教学设施, 自2007年开始与长沙一中利用网络联合办学, 共享教学资源, 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设计子课题并有效实施, 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切入点, 倾力关注他们的成长, 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创造高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 (1)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独立制作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帮助学生认知、理解、记忆, 使教学过程与信息技术高效整合。 (2)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教师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效突破, 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3) 培养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合理规范使用软件平台, 构筑博客、论坛、素材库等资源丰富的教学平台。
构想和建议 篇7
语言测试目前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近几年来,与语言测试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各种语言测试(包括母语水平测试、外语水平测试、语言教学的评估与测试等)不断涌现,常模参照测试与标准参照测试、客观性测试与主观性测试、经典测试理论(CTT)与项目反应理论(IRT)此消彼长,互相促进。从与语言教学的关系看,语言测试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具体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至某种教材的测试;另一类是不专门针对任何具体教学,而是着眼于人掌握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水平的测试。前一类大致属于标准参照测试;后一类大致属于常模参照测试。
目前在我国内地围绕新的课程标准而开展的各种课程评估就是针对具体教学目标的评价,测试手段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还包括观察、记录、问卷调查等,评价内容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类似的评价在我国台、港、澳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而对中国语文科的评价则是我国特有的领域。课程评价最显著的特点是针对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这类评估基本上属于标准参照的范畴,当然,教学评估有时也采用百分等级或年级当量等方法,这就属于常模参照的范畴了。测验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判断、填空、选择和简答等题型为主的客观性测验;另一种是以整合信息资源、完成实验任务、书面习作等形式为主的表现性评价,也就是主观性测验。课程评价最重要的作用是对教学的反馈,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参考,具有衡量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并间接表明教学和学习的得与失等作用。可以说,课程评价越来越成为一切有计划、有目的的各科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人群的各种语言水平测试近年来也方兴未艾,比如我国的“汉语水平考试(HSK)”“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美国的TOFEL等。这些语言测试都是独立于任何具体教学的水平测试,其着眼点是人的语言能力以及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及掌握的程度等。在绝大多数较大规模的语言测试中,出于对测试条件、测试效率、测试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一般都以客观性试题为主,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当然,对于这种状况,一直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赞成的一方强调客观性测试的信度,强调测试内容的典型、广泛和平衡;不赞成的一方指出客观性测试的效度不够理想,不能真实反映应试人的水平和能力。这些争论虽然各执一端,都不尽全面和合理,但是客观上却推动了语言测试向更深的方向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书面作文的计算机评分系统,诚然这样的系统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完善。
当然,任何一种测试都是为特定目的服务的,比如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范畴主要是评价教学活动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内容、是否达到了某种教学要求等。而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着眼,全面描述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行为表现,以及这种行为表现在层次和程度上显现出的差异等,则并不完全属于课程评价的范畴。HSK是一种标准化的语言水平考试,评价对象是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对象明确,用途明确,评价范围和评价指标主要是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等,而识字写字、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等内容则没有列入初等、中等的考试范围,只有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中有作文和口语。
在我国,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国家级测试目前只有“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HZC)”。“普通话水平测试”根据自身的测试目的,其测试内容绝大多数针对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等所占的比例并不大。“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则主要针对应试人在阅读、书面表达等活动中能够掌握和运用规范汉字的数量,以及运用的正确程度和准确程度,词语、句子等较大语言单位只是作为汉字出现的语言环境,服务于衡量汉字应用水平的需要。这两种测试都属于中文应用能力测评的范畴,但还不是全面的中文应用能力测评。与此同时,各种外语测试在我国却开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已经把某些外语测试定为资格认证和考核的依据或指标,例如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等。反观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针对本国人、本民族语言的测试和认证开展得十分普遍和广泛,例如在美国,有许多机构提供衡量学习者英语能力的测评服务,而且这些测评已经成为他们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现象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也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因此,根据汉语汉字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学习者、使用者学习和使用汉语汉字的规律和特点,研制全面衡量学习者、使用者使用中文水平的测评系统,已经到了必须起步的时候了。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中文应用能力测评”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标准化的中文应用能力测评体系,这个系统应当包括中文应用能力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包括试题、试卷、题库和评分标准等。整个系统应当具有标准明确、操作性强等特征,能够通过测试的方式对中文学习者和中文使用者的中文应用水平提供客观的描述和评价。
“中文应用能力测评”的对象理论上涵盖所有中文学习者和中文使用者,其中既包括母语为汉语的人,也包括母语非汉语的人。测评对象的中文程度从零起点一直到熟练准确使用。其中零起点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语言零起点,指的是母语非汉语的人在学习中文之前的状态;另一层是文字零起点,指的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学习汉字之前的状态。前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起点;而后一种是特定含义上的零起点,姑且称之为准零起点。因此,测评标准和测评方法应当充分考虑这两种不同情况,明确对象,明确任务,加强针对性。
零起点和准零起点在测评内容方面既有互相重叠的部分,也有彼此独立的部分,其中最明显的差别应当是口语和汉字。相对而言,零起点的测评内容大致是口语重而汉字轻;准零起点则是汉字重而口语轻。这种情况与作为母语的中文教学现状和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中文教学现状是完全一致的,因为这两类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就存在着明显差别,这些差别从我国部分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文教学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台港澳地区)的中文教学对比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当然,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中文教学,测评内容上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作为衡量中文应用能力的基本测评指标应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例如口语交际(包括聆听理解、口语表达)的测评指标、阅读理解的测评指标、书面表达的测评指标等,都应当是由低渐高的统一序列,只不过不同的应试群体在中文应用能力的不同侧面各有其特殊的表现,因此测评内容的构成应当适应这种特殊性。
如上所述,“中文应用能力测评”是要建立一个最基本的、统一的中文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其中包括由口语和书面语两大部分构成的综合测评标准,同时根据需要,口语和书面语两个标准序列也可以独立使用。这个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手段,并根据应试人在聆听理解、口头表达、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不同部分的测试表现和所获得的分数,应当能够推断并描写应试人在现实语言生活中使用中文时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建立中文应用能力测评体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它应当能够把静态的中文知识和动态的中文应用规律统一到使用者身上,通过对使用者中文应用能力和中文应用水平的标准化描述,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学习中文和使用中文的不同层次或不同阶段。这个体系能够为针对特定人群或针对某些特别范畴的中文类测试提供基础性参照。与此同时,测评的后效也将通过为各类中文教学提供测评服务而显现出来,等级标准、测试大纲以及相关的中文知识序列和不同水平人群典型的言语表现等将会与现阶段的中文教学产生交互影响,促进中文教学向着更加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另外,由于中文相对于其他语言的特殊性,中文应用能力测评在试题类型、试卷构成以及测试方法等方面一定会形成自身的特色,从而使语言测试这门科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
中文应用能力测评首先能够满足中文学习者和中文使用者自我衡量的需求,在测评结果报告中通过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使应试者了解自己的中文应用水平,确定今后的发展目标,使他们参与测评、学习中文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同时使他们掌握和使用中文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其次,中文应用能力测评还可以满足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教学或其他需求,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掌握某些受测群体或个体使用中文的能力和水平,为他们的各种决策服务,例如测评结果可以对各种中文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反馈,对某些行业录用人员、审核人员资格提供参照性标准,等等。另外,测评标准、测评范围和测评方法等还可以根据特殊领域、特定范畴的需求衍生或开发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子系统,比如针对某种行业群体的专业性测评等,从而满足某些方面的特别需求。因此,本项目作为中文类测评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它的社会影响以及使用价值将是巨大和深远的。
三 研究框架的初步构想
建立中文应用能力测评系统的科研工作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制中文应用能力等级标准;第二部分是研制中文应用能力测试大纲;第三部分是编制试题、试卷,确定评分标准及细则,建立题库等。
研究工作的重点及相关步骤是:
1.运用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观念和方法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文语料进行用字、用语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在遴选语料过程中着重当代文献资料,其中既包括全社会通行的一般文献,也包括适应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课本和读物;既涵盖内地的中文应用现状,也涵盖台、港、澳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文应用现状。按照不同类别对语料进行汇总处理,最后对来源于不同类别语料的基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字、词等的出现频率及分布情况为指标,拟定初步的量化界标,从语言文字应用的实际出发,为制定等级标准提供划分等级的客观依据。
2.研究和分析若干种中文教学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既重视作为母语的中文教学现状,也重视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中文教学现状;既关注内地的中文教学,也关注台、港、澳及海外的中文教学。研究和分析的重点是各学习阶段、各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并在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础上,使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具体化,特别是细化语言文字的各项要素和各项知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为制定等级标准提供划分等级的客观依据。
3.了解部分人群掌握和使用中文的一般水平,例如我国(包括台、港、澳)的中小学生(包括民族聚居地区的学生)、大专院校学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行业人群、海外华人华侨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中文的人士等,通过调查、测验等方式,界定用于中文应用能力测评的内容范围,研制用于测评的知识指标和能力指标,明确应试群体具有等级差别的测验表现和行为表现,并对这些表现进行标准化描写。
4.研究分析当前通行的中文课程评价体系和已有的包括中文在内的各类语言测试,根据本项目自身的目的充分发掘和借鉴其中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并通过比较、筛选、补充、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完整体系。
5.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按照口语和书面语两条主线,确定聆听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测评范畴,建立用于测评的中文知识序列和中文应用能力序列,并以此为基础研制等级标准,研制试题、试卷及测试大纲,建立题库。
研究工作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如何廓清中文应用能力测评与中文教学课程评价以及适用于特定目的、特定人群的中文类测试的关系;另一个是如何综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中文教学现状,综合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母语背景的人掌握和使用中文的一般水平。针对这两个难点,本项研究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测评目的是着眼于一切中文学习者和中文使用者掌握和使用中文的能力,而不针对具体的课程标准和特定的人群;同时也要明确各种用于教学的课程标准以及不同人群掌握中文和应用中文的现状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因此,语言学、语言教学、语言测试等领域的已有成果,特别是汉语本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可以成为中文应用能力水平等级划分的科学依据。此外,不同人群使用中文的现状,以及整个社会对不同人群中文应用能力的评价与需求,则可以成为等级划分的客观依据。
确定中文应用能力水平等级,实际上就是建立一种评价体系。而建立语言水平评价体系,首要的是明确在现实言语生活中交际活动的主要任务类型和具体情况,词语、句子以及语法规则等自身的特征及其使用状况,然后把这些因素的区别性特征依照实际情况和科学系统的分析,逐渐固化为层次性特征,例如简单的交际活动和复杂的交际活动,简单的语言形式和复杂的语言形式,等等。这些具有层次性特征的交际活动和语言形式就可以成为评价语言使用者能力水平的依据和参照。依照上述层次性特征构建的语言水平评价体系,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主要特征:第一,语言能力的综合性评价与单项能力评价并重,既针对使用者使用目的语的一般能力水平,也针对听、说、读、写等不同领域或范畴的能力水平;第二,言语交际任务与语言要素并重,既着眼于交际活动所需要的完成既定任务或实现预期目的的能力,也着眼于使用者驾御不同语言成分和语言规则的能力;第三,能力水平的层次性与连续性并重,既注重不同能力水平的区别特征,又注重它们之间的连贯及序列特征,由入门至纯熟,环环相扣,渐次上升;第四,理论依据与实际需求并重,既以语言学、语言教学与测试等理论研究为指导,也从实际调研中获取数据、了解社会需求,使评价体系的针对性、实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从上述几方面的思考中不难看出,建立中文应用能力评价体系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每一种关系所涉及到的对象都是互补的,而不能简单看成是对立的。在实际操作中,它们一定有矛盾的情况,但是究其实质,它们都是构成完整的评价体系所必需的,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每个部分都与相对的部分互有关联,互相补充。惟其如此,才能构成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评价体系。
下面是建立中文应用能力评价体系的初步构想:
名称可定为“中文应用能力水平等级”,总体上分为四级:入门水平;基础水平(或称初级水平);进展水平(或称中级水平);熟练水平(或称高级水平)。
各水平等级的综合描述大致如下:
入门水平:在比较熟悉或特定的情境或语境中,能够用有限的较常用词语和简单句进行非连贯性交际应答。词汇量在1000以下。根据需要,能够看懂或写出有限的较常用词语,用于简单的交际目的。能够应对最基本的自我介绍、问路、购物等交际问题,但听、说的语速都比正常语速明显慢,且常常需要重复。
基础水平:在特定的情境或语境中,或者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和话题内容方面,能够用一定范围内的基础词语和完整句子进行简单的连贯性应答。词汇量在1000~5000之间。能够理解书面形式的简单句子或由它们构成的片段,能够用比较简单的句子或简单句的组合进行书面表达。能够应对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中的一般交际问题,如个人爱好、习惯、家庭情况、生活环境等,听、说的语速比正常语速稍慢,有时还需要重复。
进展水平:在自己的工作、学习领域或一般性社交场合,能够顺畅、连贯地进行表达和交流。词汇量达到5000~10000左右。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并能以片段或短文的形式进行连贯性表达,书面表达的准确和熟练程度往往因体裁而异,显现出受体裁制约的痕迹。能够应对交际中的绝大多数问题,明显脱离了对情境和语境的依赖,听、说的语速趋于正常,且能在非正式场合承担目的语与母语(或自己熟悉的语言)之间的一般性话题的翻译任务。
熟练水平:在各种交际场合,均能够以多种表达方式灵活、恰当地进行表达和交流。词汇量超过10000。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和深层含义,并能根据需要以各种类型的文章进行书面表达。能够应对交际中的所有问题,比正常语速稍快的听、说任务也应付自如,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一般性话题方面,能够承担目的语与母语(或自己熟悉的语言)之间的正式翻译任务。
各水平等级内部,根据我国和国际上目前影响较大的几种语言水平等级资料,同时参考我们将来在实际调研和试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再细分若干层次,例如入门水平1、入门水平2、入门水平3等等。表1是参考包括汉语、英语、日语、德语等若干种语言的若干种水平等级资料,并经过小范围调研和征求专家意见后,初步形成的一个样例。这个样例还需要通过更大范围的取样、收集数据、统计分析之后,再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最终形成中文应用能力水平等级的试行标准。
入门水平主要针对从零起点或准零起点起步习得或学习中文的人群,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大致相当于内地幼儿和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的学生;基础水平主要针对已经达到入门水平的人群,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所能达到的程度大致相当于接受内地小学教育的中高年级学生;进展水平主要针对已经达到基础水平的人群,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所能达到的程度大致相当于接受完内地小学教育并正在接受初中教育的学生;熟练水平主要针对已经达到进展水平的人群,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所能达到的程度大致相当于接受完内地高中教育并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或者从事有关行业工作的从业人员等。
按照《中文应用能力水平等级》的预想框架,中文应用能力水平测试显然应当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测试结果应当是客观的、稳定的,而且也是有效的。与此同时,测试系统应当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简明、实用。要建立这样的测试系统,首先必须处理或解决好以下一些关键问题:第一,测试的范围,特别是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第二,测试的形式,特别是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选择及其比例;第三,评分的依据和标准,特别是主观性试题的评分标准;第四,测试环境与语言应用环境的关系,主要是测试中的作答任务与现实言语交际活动的相关性;第五,测试结果的解释及利用,主要是应试人测试分数差异性的认定以及测试分数的意义。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语言本体研究、语言测试理论以及现实言语生活中语料的采集、整理和分析等。首先,语言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就建立在语言研究和测试理论的基础上,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研究已经为构建测试内容的总体框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语言测试理论关于能力水平的描述、内容信度的界定等也为测试内容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其次,由于语言的应用性本质,衡量人的能力水平不能只注重静态的语言材料,如语音成分、词汇、语法成分等等,同时还应当重视动态的语言生活,也就是现实语言生活中语言应用的状况,特别是不同类型、不同交际情境的语言素材以及这些素材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和规律性。
第二个问题与测试的目的、性质以及预期的效率等都有关系。客观性试题由于测试内容覆盖范围广、标准化程度高、信度可靠、阅卷过程简捷等特性,在一般情况下,是较大规模测试必然采用的一种形式。主观性试题由于更能发挥应试人的主动性、能更准确地反映应试人的能力水平等特点,现在已成为一些较大规模测试选用的趋势。应当认识到的是,客观性试题阅卷相对简单,但编制试题的要求很高;主观性试题编制试题的要求相对简单,但阅卷评分则比较复杂。二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当在整个测试系统中各司其职,互相补充。
第三个问题主要涉及语言文字的静态规范和动态规范等。这里面既包括社会上通行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以及全体使用者的约定、习惯,也包括绝大多数使用者的评价、态度,等等。因此,评分的依据和标准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关键是这些依据和标准一要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二要明确告知应试人和测试的使用者。
第四个问题主要涉及对现实语言生活的研究以及试题内容和作答任务的针对性等。一般认为,测试就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应试人反应的一整套程序。因此,语言应用能力测试中所创设的情境,以及要求应试人完成的任务,应当与语言文字应用的现实状况是一致的、接近的,应当尽量避免背离交际情境、交际任务的情况,比如要求应试人描述初生婴儿的感受这一类作答任务显然就值得怀疑,并且也是难以被接受的。当然,这个问题与测试的目的性也高度相关,比如一种考察想象力的测试,如果设置类似的问题则是可以考虑的。
第五个问题主要涉及对预期应试群体的调研和试测数据的整理、分析等。预期应试群体就测试的实施而言,就是测试对象。对这个群体进行调研,主要涉及几个方面:一是相关的背景信息,比如他们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学习中文的时间,等等;二是目前中文教学中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三是不同职业、不同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中文水平的需求等。这些基于实际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与测试对象在试测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和参照,就可以使不同应试人群的测试分数显现出特别的含义,同时也使不同分数的差异性得到体现,例如初中学生或文化程度与此相当的应试人,他们在试测中所得分数的分布情况、集中趋势等;还有他们的分数分布状况与小学生所得分数的分布状况之间的关系,等等。
按照以上种种思考,构建中文应用能力测试框架,既要注重理论研究,依照科学规律开展工作,比如语言学、教育测量学等领域的探究;同时也要注重现实语言生活的调研,比如相关人群学习中文和使用中文的现状,以及社会上对有关人群中文应用能力的预期和要求,等等。整个测试体系应当包括听、说、读、写及综合运用几个方面,由聆听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几个分测验构成。根据需要,各分测验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使用,以满足不同的应试群体和使用测试的机构,满足有各种需求或目的的测试使用者,例如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口语表达分测验衡量口语表达能力,使用聆听理解分测验衡量聆听理解能力,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分测验衡量口语交际能力。
四 研究工作的现状、规划及预期成果
这项研究从2004年11月国家语委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中文应用能力测评可行性论证”项目通知书起正式开始启动。课题组在项目指导组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几方面的工作:
1.收集了现阶段我国内地中小学语文课本、香港中小学中文课本、海外儿童及成人中文课本、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教材和中小学生课外读物、报刊文献等若干种;同时收集整理了中文教学方面的若干种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收集整理了教材中的教学要求和学习重点,以及教学中的测验、练习、学生作业等资料;并且建立了部分数据库作为项目研究的基础资源。
2.课题组会同有关专家对相关行业和职业从业人员及学生中文应用现状问题进行了多次研讨,并编制了针对政府机关、一般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学校的有关人员、教师和学生中文应用能力的调查问卷三种,准备进行问卷调查并汇总、分析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3.收集整理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港、澳地区等数十种语言测试文献资料,其中包括美国的SAT(英文、数学)、中文AP、日本的日语能力考试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中文考试等。
4.针对阅读理解测试、书面表达测试问题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多次研讨,初步形成了阅读理解测试、书面表达测试的考查框架,并编制了一部分用于试测的中文阅读和书面表达试题,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确定了上百道试题,准备进一步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开展一定样本量的试测工作。
5.访问了美国、日本、香港等地的有关高校、学术机构和团体,了解了他们在语言测试、中文教学与测试领域的科研情况,并向他们介绍了建立中文应用能力测评框架的总体构想以及现阶段的进展情况;同时接待了这些国家和地区语言教学、语言测试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语用所进行学术访问,与这些学者及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渠道和机制。
关于下一步研究工作的要点,我们的设想是:
1.进一步收集相关语料,扩充基础资源,完善各种数据库。
2.用编制好的调查问卷和阅读理解、书面表达部分试题,选择几个省市开展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研报告。
3.根据调研情况,召开不同规模研讨会,重点研究建立等级标准等问题。
4.以初步形成的阅读理解测试、书面表达测试考查框架为基础,建立并完善听、说、读、写全方位的总体考查框架,并进一步补充试题,构建题库管理、运行系统,完成标准试卷若干套。
5.确定评分标准及规则,确定导出分数体系,并明确分数的差异性及其意义。
6.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及合作召开研讨会、出版相关论文集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7.研制中文应用能力等级标准、中文应用能力测试大纲等,形成比较完整的测评体系。
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预计有:
1.中文应用能力等级标准。
2.中文应用能力测试大纲。
3.试题、标准试卷及考核要点、命题规则等。
4.评分标准、评分细则及阅卷评分系统。
5.题库的管理、运行(包括生成试卷)系统。
6.调研报告、论文及论文集、专著等。
构想和建议 篇8
关键词:陕西北部,农业生产现状,优化区域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构想
一、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
陕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 它们都在陕西的北部, 所以称做陕北。陕北是我国农业发源地之一。农业提供的粮、棉、油、麻、烟、菜、糖、果、药、肉、蛋、奶等产品, 通过人类活动直接影响工业部门的发展。在21世纪, 陕北的农业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见表1) , 农业成为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基础。总土地面积8.03万km2, 占陕西省总面积的41.5%, 总人口539.15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为445.92万人, 占陕北总人口的88.35%, 人口密度为67人/km2, 有农村劳动力180.88 万人, 农林牧渔副业达142.05万人, 占整个劳动力的74.42%, 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的33%以上。境内除少数石质山外, 大部分被黄土所覆盖, 水土流失, 地形破碎, 由于干旱、少雨、多风, 植被矮小稀疏, 环境恶化态势仍未根本逆转, 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7.00×107 t/km2·a。沙地每年向东南方向推进2~5m[1,2], 是我国乃至世界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形势, 认真审视陕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理清思路, 明确方向, 做到趋利避害, 因地制宜, 对于促进该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陕西北部必须从国土资源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 在大力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 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抓住时机,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特色产业。
根据陕西省统计局《2004年陕西统计年鉴》、省农业厅《农业统计资料提要》、省政府《2003年国民经济公报》整理而成。
二、陕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环境的治理、农业的综合发展, 特别是工业的发展, 首先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后盾, 有发达的农业才能有可靠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物质供应。陕北人民改革开放以来, 为摆脱贫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严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落后的生产方式都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陕北历来为边塞重地, 是羌、羯、匈奴等少数民族进入关中的通道, 也是我国许多兄弟民族交流融合、携手共进的重要场所。据史书记载, 该区在秦汉时期还是“沃野千里, 群羊塞道”的农牧区, 后历经战乱、自然灾害, 几经垦殖和人为破坏, 农牧交替, 到公元九世纪时已“飞沙为堆, 高及城堞”, 生存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及至晚清民国, 陕北长城两侧“四望黄沙, 不产五谷”, 自然景观更加荒凉。新中国成立以后, 陕北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治理, 水土流失趋势局部得到遏制,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放牧畜牧业对植被破坏严重, 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甚至有的地方连生存也受到威胁。
(二) 自然灾害危害严重。
陕北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而且水资源环境不断恶化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人为破坏, 干旱灾害、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比较严重, 土地承载力低下, 人民生活贫困, 发展缓慢。干旱、暴雨性的水土流失、资源性缺水成为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因子, 严重制约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陕北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总量42.1×108 m3, 人均不足800 m3, 为陕西省人均1, 400 m3的57%, 为全国人均2, 171 m3的37%, 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10, 加拿大的1/136[3], 受自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快速增长, 加之辖区又是我国能源与重化工基地, 工矿及小企业的开发加剧了水土流失及环境破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 食物补缺压力日益加大, 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极度消耗。
(三)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当前, 陕北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 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劳动力资源数量大、素质低, 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 造成农业科学技术水平落后, 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未成年人加入劳动大军和科技发展, 大面积退耕造林等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也是陕北农村劳动力开发、利用的一个严峻问题。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差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新的“读书无用论”已经抬头多年, 在很多乡村都可以听到这样的论调。
(四) 农业生产低而不稳。
农业生产结构单一, 生产力水平低下, 难以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 陕北当地群众一直沿袭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这种单一的生产经营方式, 受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 不仅粮食生产长期低而不稳, 而且生产效益十分低下, 农民增收缓慢, 经济发展滞后。表2中是陕北粮食生产的实例。这些单产一般高出大田1~3倍, 在充分灌溉的条件下, 春玉米大多数地区产量在1.2~1.5 万kg/hm2, 靖边县梁镇附近0.11 hm2地高产达16, 125 kg/hm2。陕北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11%, 许多地方耕垦指数高达60%, 但产量低而不稳, 产量仅为120~450 kg/h m2 (见表2) 。农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农产品的品种单一、品质效益低下的问题和品种老化、结构性剩余是农业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在农业总产值中, 种植业总产值占70%~80%, 而粮食总产值就达60%~70%[3]。
三、陕北地区农业资源优势
(一) 土地资源面积广, 开发潜力大, 是农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陕北土地面积为8.03万km2, (延安为3.6 万km2, 榆林为4.36万km2) , 人均土地面积达1.52 hm2, 比全省人均土地面积 (0.65 hm2) 高出0.87 hm2多, 为全国人均土地面积 (0.8 hm2) 的1.9倍。2003年底耕地面积为 73.72万hm2, 人均耕地0.17 hm2, 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陕北丘陵区人均耕地分别达到0.52 hm2和0.987 hm2, 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 延安市北区8县人均耕地0.68 hm2, 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 (表1) 。榆林市其间交替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内陆海子、湖盆滩地和河谷涧地, 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 沙化地区尚有14.03万hm2宜农、宜草土地可供垦殖开发, 有20万hm2旱作地可供改造提高[4], 且平缓沙地多, 易治理, 是发展草牧业及高效农业的良好后备资源。根据该区自然资源的特点和生态恢复重建的历史机遇, 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 发展灌溉绿洲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潜力巨大。在陕北耕地中, 6~25°的坡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 耕地整治的可塑性强, 可修建成高质量基本农田。已有实践充分证明, 实施旱改水浇地、缓平地改旱平地、旱坡地改宽幅梯田等开发工程, 并配合一定的培肥措施, 能够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基本农田, 可使粮食单产水平提高15%~50%, 其中荒沟改坝地粮食单产可达9, 000kg, 宜垦荒地改造成耕地粮食单产可达1, 200~1, 800kg。从而有效地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现“少种高产、集约经营”。
(二) 光热条件较优越,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作物干物质积累和瓜果着色。总的特点是:日光充足, 光质好, 降水较少, 雨热同季, 四季明显[6,7], 光能利用潜力巨大。纵观气候资源, 降雨不足、无霜期短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得到补偿。如用地膜技术可以补偿有效积温, 用灌溉技术和覆盖技术可以补偿降水不足。陕北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487.9~2457.5h, 日照百分率为62%~66%, 年辐射量为139.5~144.0kJ/cm2, 是我国光照时数和光辐射高值区。据计算, 光能有效利用率为10%等级的光合生产潜力为目前水地平均产量水平的6~10倍, 光合利用潜力很大。年平均气温为9.1~10.6℃, 极端最高气温38.9℃, 极端最低气温~32.7℃, ≥10℃积温2800.2~3800.2℃, 持续日数154~176d, 无霜期165~182d, 大部分年份可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尤其是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气温日较差11.7~15.0℃[4], 可减少有机物质的呼吸消耗, 促进同化物质向果实中运输, 因而使作物的含糖量增加, 有利于生产出优质高产和色泽鲜美的农产品。榆林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光热资源属全国高值区,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营养积累。2007年, 该市的高产示范田经资深专家和权威部门实地测产认定, 玉米单产突破1, 100公斤, 创百亩连片全国单产最高记录;马铃薯单产突破万斤大关, 创全国单产最高纪录, 充分证明了榆林农业生产的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
(三) 植物种类丰富, 区域优生作物明显, 有利于生态恢复和传统特色农业建设。陕北属于草原植被带, 广泛分布着沙蒿、沙柳 (覆盖度30%) , 还有沙米、沙竹、苦参、牛心朴子等 (覆盖度10%~20%) ;滩地和河川地区有盐生和水生植物, 如草苔、芨芨草、盐地碱蓬, 白刺、芦草等 (覆盖度50%~70%) ;在覆沙黄土地及沙盖黄土硬梁上有柠条、狗尾草、因陈蒿、地椒等 (覆盖度30%~50%) 。人工栽植乔、灌有旱柳、杨树、刺槐、樟子松、油松以及紫穗槐、花棒、踏郎、沙棘等 (高度1~3m) , 其共性是耐寒、耐旱、耐瘠薄、耐沙埋, 有的耐盐碱, 适应性强, 为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了可能。该区优生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荞麦、糜谷、绿豆、马铃薯等品种;经济作物有蔬菜、西瓜、油葵、胡麻及中药材麻黄、甘草、红花等;果品以苹果、红枣、葡萄、沙棘为优生种;饲草料作物有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樨、柠条等, 其优生农产品明显且地域变化显著, 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越农业资源条件。榆林是传统杂粮、杂豆、杂果优生区, 红枣、羊肉、羊绒、大明绿豆、小米、荞麦等特色农产品, 品质优良, 市场旺销, 受到消费者青睐。2007年举办的“中国·榆林国际荞麦节”, 认定榆林大明绿豆、荞麦、谷子、糜子等12类作物48个品种为名优小杂粮品种, 认定榆林为绿豆、荞麦、谷子、糜子等12类小杂粮作物优势产区, 评选出了小杂粮系列产品金奖9个, 确立了榆林小杂粮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榆林市农业生产不断向资源优势突出、市场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集中, 特色产业规模覆盖面达到80%以上;出现了一批具有一村一品特点的种养加专业村, 达到省级标准的一村一品专业村有100个;涌现出一大批带有规模化、集约化特点的种养大户, 规模养羊占全市羊子饲养量的53.6%, 规模养猪占生猪出栏量的80%。
(四) 形成了一整套先进适用的旱作农业技术, 培育了一批高产稳产典型样板。长期以来, 中央、省、市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在陕北建立了10多个旱作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围绕旱地粮食增产和农业持续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从1973年开始, 在中央、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 工程、生物、农耕三大措施科学配置, 强化科学管理。通过科技人员30多年的努力, 取得显著成绩, 在人口增加的情况下, 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科学增产技术, 耕地由340.8hm2下降到2003年140hm2, 而且林牧地逐步上升, 粮食单产提高, 满足了人民生活之需, 农民收入增加, 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主导产业逐步形成, 控制了水土流失, 改善了生态环境, 加大了设施建设, 增强了抗灾能力, 成为西部综合治理的一面旗帜 (见表3) 。还在延安市研究成功了使1mm降水生产0.5kg粮食增加到生产1kg粮食和地膜 (秸秆) 覆盖等先进适用技术;在陕北丘陵沟壑区形成了良种良法配套的“四法种田”、大垄沟种植技术;在长城沿线风沙滩区推行了地膜玉米一季创吨粮技术及间套技术。初步形成了以旱作优良品种、地膜 (秸秆) 覆盖、大垄沟种植、节水灌溉、平衡施肥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结合重点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涌现出一批农业发展的高产典型, 产生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如宝塔区生态农业典型, 该区枣园乡庙沟村狠抓退耕还林, 走少种高产、集约经营的路子, 农田面积由500hm2减少到133hm2, 人均由1 hm2减少到0.233 hm2, 林果面积由23.3 hm2发展到380 hm2。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建设, 目前人均产粮稳定在500kg以上, 人均收入在4, 000元以上。靖边县新农乡1987年开始推广地膜玉米, 1996年地膜玉米面积发展到0.42万hm2, 总产2.28 t, 其中旱地地膜玉米0.33万hm2, 平均单产6, 360kg/ hm2, 最高达9371.5kg/ hm2;水地单产平均13477.5kg, 最高达到17, 040kg。陕北丘陵沟壑区通过开挖蓄水窖, 提蓄自然降水, 减少径流、调剂水资源的季节性余缺。实践证明, 在降水量300~500mm地区, 一口窖接纳100m2面积的雨水, 蓄水量25~40方, 可浇667m2地。
(五) 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 为农业开发提供了成熟经验。新中国成立以后, 陕北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治理, 水土流失趋势局部得到遏制, 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 国家对陕北农业开发给予了很大支持, 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粮食综合开发以及生态治理[8]。培育一批高技术产业生长点, 带动陕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形成陕北农业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造就一批从事农业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创新和创业人才。如渭北地区综合开发、榆林风沙滩区综合开发、延安宝塔区生态农业建设, 米脂县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项目 (2, 744项目) , 延安杏子河流域综合开发项目 (3, 225项目) 等重点项目[10]。这些项目的开发运行与实施, 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 实现粮食增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同时, 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和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大规模建设, 必将带来这一地区人口的增加和新兴工矿型城市的发展, 从而为陕北现代农业基地的开发建设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六) 调整粮食区域布局和作物结构, 孕育着巨大的增产潜力。农作物内部结构调整显现出新的特点,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更趋合理。近年来, 陕北种植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稳步推进。随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的全部放开, 一些销路好、价格高的粮食作物面积增加, 并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2003年陕北粮食总产量为157.37万t, 比1984年的92.37万t增长63.6%, 其中长城沿线风沙区粮食总产量比1984年增长95.63%, 是陕西省粮食增长最快的地区, 呈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势;丘陵沟壑区粮食总产比1984年增长44.3%, 占陕北比重由7.6%提高到24.57%, 仍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2003年陕北玉米总产达65.69万t, 占粮食总产的41.74%, 陕北南5县粮食总产比1984年增长7.7%, 占陕北比重下降, 但在陕北粮食生产中仍具有一定作用。从玉米生产来看, 其中长城沿线风沙区、丘陵沟壑区的玉米产量分别为29.5万t、34.7万t, 分别比1985年增长了4.4倍、1.1倍。与此同时, 陕北地区的地膜大豆也表现出巨大的增产前景。
(七) 农牧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 进而拉动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我国肉类和禽蛋总产量连续多年居于世界首位, 畜牧业快速增长, 成为第一产业的主要增长点, 以畜牧业为主导的农牧结合型结构正在形成。陕北2003年大牲畜存栏数达60.24万头, 占全省的18.12%。陕北生猪存栏134.61万头, 占全省比重由1987年的13.22%增长到14.15%。2003年羊子存栏423.27万只, 占全省的比重由1987年的51.21%下降到49.39% (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所限制) , 其中长城沿线风沙区增长90.7%, 丘陵沟壑区增长1.5倍, 肉、奶、蛋产量分别达到17.53万t、3.26万t和3.97万t, 比1984年分别大幅增长, 占全省的比重也随之上升。榆林以长城沿线靖边、定边、榆阳为重点, 发展舍饲养羊, 羊子饲养规模发展到1, 000万只。目前这类企业发展的速度快, 规模较大效益好。吴旗县在羊子产业开发上, 改传统的饲养方式为舍饲养方式, 变土种低效山羊为良种高效小尾寒羊, 促进畜牧业发展, 全县舍饲养量由1998年的2, 800只发展到2002年的15万只, 存栏量12.9万只, 养羊覆盖率达60%。为此, 县上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1, 000t、分割冷冻肉800t加工厂, 并对群众出售羊肉按2.5元/kg的保护价敞开收购, 解决了群众发展舍饲养羊的后顾之忧。为吸引更多的投资,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树立了典范, 展示了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的美好前景和巨大潜力。
(八) 以市场为导向, 以资源为依托, 选择培育优质高产特色产业, 努力实现农民增收[10,11]。可以说, 农民增收问题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批集种养加、农工贸于一体的农业企业正在掘起, 展示了农业开发的美好前景。培育壮大优质高产特色产业, 这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经济的现实选择, 应坚持不懈, 贯彻落实。做大做强一个主导品种和产业, 改变单家独户传统种植养殖模式, 向规模要效益, 推进农业向产业化、标准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逐步壮大特色产业村,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最终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据调查, 榆林市以长城沿线北部风沙滩地为主, 重点发展舍饲养畜和优质农作物良种繁育等产业。农副产品加工带以210国道为主, 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产品运输业。榆林市18项特色产业面积、产量居全省第一。羊子饲养量775万只、马铃薯面积20万hm2、红枣10.67万hm2、小杂粮21.33万hm2、杂交玉米制种0.8万hm2, 是陕西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小杂粮生产基地, 是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2006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 居全省首位。2006年起该市杂豆获得了欧盟市场准入许可。榆林市平均海拔1, 000~1, 500米, 环境污染轻, 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具备蓝天、绿水、净土等绿色、无公害生产条件, 打“绿色牌”的条件充分, 优势明显。
四、优化陕北农业区域布局的战略构想
当前陕北农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农业基础设施不足, 生产条件欠佳, 尤以水利为最;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投入低;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根据陕北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面对城市规模小而分散、乡镇企业欠发达的现实, 陕西农业要实现大发展, 就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关键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继续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 选好配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 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二)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 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 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 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一些实事;努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建设现代农业,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 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建设支柱产业。立足自身的资源秉赋状况, 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农业之路, 借鉴先进经验, 搞好农产品品质管理, 精心培育农业品牌,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遵循市场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发展以蔬菜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 充分利用土地、阳光、温度等自然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势产区和特色农业经济区, 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四) 依靠科技优势, 大力发展知识农业。为充分发挥陕北科技资源优势, 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步伐, 实现建设经济强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特色产业,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意识, 推动农村科技进步与创新, 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 培养新型农民, 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 加强农村科普机构建设, 实现科普工作重心下移, 发挥专业技术协会、企业、高校和中专技术学校的作用, 积极搭建农村科普工作的服务平台。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把实用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培训工作以立足“三农”、服务“三农”为宗旨, 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村青年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并因事设课、因地制宜, 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积极做好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依靠科技, 增加农民收入。
(六) 抓住生产发展主线, 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已成为农村农业工作的重大课题。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格局, 转变过去单纯追求农产品数量的做法, 向高质量、多样化转变。可以通过内外联合、资产重组培育一批产业化经营组织,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清理化解乡村债务,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参考文献
[1].邢滟.加入WTO后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190~197
[2].彭珂珊.运用综观经济理论探讨黄土高原治理新思路[J].科学新闻, 2005, 19:32~34
[3].董孝斌.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分析评价及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121~123
[4].王宝莹.关于在西部开发中陕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探讨[z].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2006, 5, 26
[5].刘啸.陕北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4P:9~13
[6].西部大开发课题组.中国西部大开发指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0, 4:99~102
[7].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7, 11:111~119
[8].蔡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1:13~19
[9].高照良.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及其规划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7, 7:120~125
[10].朱万斌.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概念、计量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54~59
园亭居宅设计的构想、理念和应用 篇9
感知是心理的最初阶段, 也是人们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感知有一定的规律,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不能不考虑这些规律, 这在古今中外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和理论中不乏许多典型的例子。同样, 在李渔的《闲情偶记》中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李渔主张,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注意整体感知。他认为, 建筑群体之间的审美是相互影响的, 他曾引用“一家筑墙, 两家好看”的俗语来说明这一道理。在室外要注意建筑群体的整体, 在室内同样要注意装饰风格的整体和统一。例如在石洞一节中, 讲到如何把石洞和与石洞相连的房屋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构想,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讲到假山里的洞如果很窄, 转不开身, 可以把它和房屋连通, 为了使屋与洞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觉整体, 可以“屋中亦置小石数块, 与此洞若断若连, 是使屋与洞混而为一, 虽居屋中, 与坐洞中无异矣。”如果在洞中再进行一些仿照天然洞穴滴泉的设计, 则更会使人自然协调:“洞中宜空少许, 贮水其中, 而故作漏隙, 使涓滴之声, 从上而下, 旦夕皆然。置身其中者, 有不六月寒生, 而谓真居幽谷者, 吾不信也。”这样, 山石、房屋、滴泉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觉整体, 使人感到这好像是一个天然的洞穴, 身临其境, 可以领略到一种林泉之乐。
在感知的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上, 李渔同样主张要把他们作为一个知觉整体来设计, 主体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背景要能很好地衬托主体。在石壁一节中, 讲到为了使人感觉石壁的高峻, 必须设计好衬托石壁的背景:“壁后忌作平原, 令人一览而尽。须有一物焉蔽之, 使坐客仰视, 不能穷其颠末, 斯有万丈悬岩之势, 而绝壁之名为不虚矣。蔽之者维何?曰:非亭即屋, 或面壁而居, 或负墙而立, 但使目与檐齐, 不见石丈人之脱巾露顶, 则尽致矣。”
在窗户设计中, 李渔主张要把窗户的外框形状与窗外的景物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他曾津津乐道地谈过一种“便面窗”, 将扇面的艺术造型应用到窗户外形的设计上, 而用“借景”的方法将外部的自然景物摄入到窗户之中, 将窗户的外形与窗外的景物结合起来, 作为一个知觉的整体来观赏:“则过目之物, 尽是画图, 入耳之声, 无非诗料。”李渔并把这种居宅所用的便面窗, 扩大到船舫:透过船仓的便面窗, 船外的景物印入窗户, 就形成一幅幅不断变化的“便面山水”;而从船外看船内, 又可以透过船仓看到船中的人物、几席杯盘, 使人联想到这“亦是一幅扇头人物”画。李渔对此设计十分得意, 说:“此窗未设以前, 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 则不烦指点, 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人在观看窗外的景物时, 如果既要看到景物, 又要看到窗框的形状, 眼睛与窗框间必须有一段恰当的距离。李渔谈到有一种“山水图窗”, 就是窗外实景影入窗中, 犹如一幅山水画, 李渔认为, 这种窗户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到人们视觉距离的心理规律。房子要有一定的深度, 如果房子太浅, 人的视点距离窗户太近, 就不易形成对窗户内框与窗外景物的整体感知:“凡置此窗之屋, 进步宜深, 使坐客观山之地, 去窗稍远, 则窗之外廓为画, 画之内廓为山, 山与画连, 无分彼此, 见者不问而知为天然之画矣。浅促之屋, 坐在窗边, 势必倚窗为栏, 身之大半出于窗外, 但见山而不见画, 则作者深心, 有时埋没, 非尽善之制也。”
环艺设计中的色彩配合也必须考虑人的感知规律。强烈对比的色彩易于使人感知, 而互相接近的色彩则不易被人区分。李渔在讲到“蕉叶联”时, 为了使字迹明显、典雅, 他指出:“蕉色宜绿, 筋色宜黑, 字则宜填石黄, 始觉陆离可爱, 他色皆不称也。用石黄乳金更妙。”“此匾悬之粉壁, 其色更显, 可称‘雪里芭蕉’。”对“手卷额”的用色则认为:“额身用板, 地用白粉, 字用石青石绿, 或用炭灰代墨, 无一不可。”
在黑白二色的配合中, 必须注意明度的对比。李渔曾讲到一种虚白匾, 将木板镂空, 使两面相通, 然后“贴洁白绵纸一层于字后, 木则黑而无泽, 字则白而有光。”这种匾的设计必须考虑环境的光线明暗:“但此匾不宜混用, 择房舍之内暗外明者置之。”否则不易被感知。
刺激物各个成分的相互影响以及主体的某种生理和心理的原因, 可以使人产生某种错觉或联觉,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不能不考虑这些心理因素。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错误的知觉, 例如由于对比作用, 会使人产生大小错觉, 将大的物体与小的物体放在一起, 小的就会显得更小。为此, 李渔认为, 房屋的大小必须适宜:“堂愈高而人愈觉其矮, 地愈宽而体愈形其瘠, 何如略小其堂, 而宽大其身之为得乎?”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其他一种或多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李渔对此也多有论述。如前面讲到的置身于人造石洞之中时, 山石、滴泉的环境会使人产生“六月寒生”的温度感觉。而到贫寒人家里, 空间狭小, 看了周围的环境, 又会使人产生一种压抑、窘迫的感觉, 进而产生忧伤的情绪:“造寒士之庐, 使人无忧而叹, 虽气感之耳, 亦境地有以迫之, 此耐萧疏而彼憎岑寂故也。”为此, 他主张贵人家的房子不要造得太高:“吾愿显者之居, 勿太高广。”
人的感觉不仅有视觉, 还有听觉、嗅觉等, 李渔认为, 对屋里的陈设布置不仅要考虑视觉效果, 还可以考虑其他的感觉效果。如讲到如果把有香味的鲜花巧妙地设于蚊帐之中, 则可以在夜晚安静的环境中享受到馨香的美好感受:“白昼闻香, 不若黄昏嗅味。白昼闻香, 其香仅在口鼻, 黄昏嗅味, 其味直入梦魂。”李渔认为, 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若是, 则身非身也, 蝶也, 飞眠宿食, 尽在花间;人非人也, 仙也, 行起坐卧, 无非乐境。”
刺激物的持续作用可以使人的感受性降低, 所谓“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原因。李渔认为, 在居室的陈设中, 就要考虑如何避免在刺激物长期作用下感受性降低的特点, 否则“既不闻其香, 与无兰之室何异?”为此, 他提出不能一直处在芝兰的香室之中, 主张“有兰之室, 不应久坐, 另设无兰者一间, 以作退步。时退时进, 进多退少, 则刻刻有香。”
综上所述, 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对环境艺术如何遵循人的感知规律方面进行了很有见地的论述, 尽管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心理内容与李渔已大不相同, 但他的这些论述, 却仍可以给今天的环艺设计师们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