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构想(通用9篇)
商业构想 篇1
商业银行开展持续审计包括:商业银行运用内审经验, 开发计算机模型;将之嵌入到持续审计流程管理系统中去;内审人员按照持续审计任务开展常态化及时审计;定期进行产品和服务全风险覆盖的内控审计, 持续改进计算机模型。
一、商业银行运用内审经验, 开发计算机模型
在该步骤主要运用的审计技术是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测定 (可结合PPS抽样) 和审计分析程序。运用的计算机技术主要是计算机编程。该步骤依据“持续审计”的定义来确定“相关被审计事项发生”的情况。下面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1. 重要性模型。
设计该模型主要考虑内审人员对于行内开展的各项业务重要性水平的认定, 重要性水平可以设定为必审项和审计项两类。第一类必审项重要性水平, 比如内审人员认为单笔超过一千万元的集中采购项目为重要且必须要审计, 那么“集中采购子模型”就可以设定一千万元为阈值, 对于单笔集中采购项目标的超过一千万元的, 就可以自动筛选出来, 持续审计流程系统将生成“及时审计任务单”, 分配任务后, 由内审人员全程跟踪该集中采购项目, 最后形成审计报告。第二类抽样审计项重要性水平, 可以结合风险控制重要性水平进行设计, 设计后由计算机辅助进行PPS抽样, 确定具体的审计事项。比如“大额个贷重要性模型”的设计:风险控制要求, 同一身份证号的客户发生的所有个人住房贷款、消费贷款、助业贷款等, 单笔或累计超过50万元的, 都需要两个专职贷款负责人审批, 且在设计“大额个贷重要性模型”时可将阈值设定为50万元, 该模型可以每周、每旬、每月运行一次, 具体运行频次由持续审计计划决定, 这样确定的贷款可能有很多笔, 因此, 在设计“大额个贷重要性模型”编程时, 编入计算机辅助PPS抽样相关程序。
2. 审计经验模型。
设计该类模型的总体思想是:将银行的案件、审计发现以及审计经验, 转换为数据信息疑点, 或者直接定位差错。例如, 疑似假个贷模型———同质子模型的设计主要是运用Match函数。不同的借款人客户信息相同, 如同一楼盘或汽车经销商, 有多个不同借款客户为同一单位;多个客户的联系电话、个人贷款对账单地址、家庭月收入、本人月收入相同;同一楼盘或汽车经销商, 三笔以上贷款连续拖欠期数相同;多名借款人是销售商或员工;多笔贷款 (不同客户) 还款来源于同一个人账户;多笔贷款 (不同客户) 发放后转入同一单位 (非房地产公司、汽车经销商) 或个人账户。上述都是反常情况, 有可能是假个贷, 而上述情况是内审人员审计出假个贷或者是假个贷案发之后所总结出的假个贷数据特征。该子模型的设计思路是:比对客户贷款信息, 找出不同客户的相同信息, 从而找出高度同质性贷款, 即疑似假个贷。
该类模型是分析程序在内审中通过计算机程序运行实现, 分析程序概念不再描述, 主要是要找到“反常”数据 (疑点) 。分析程序还可以实现差错的直接定位, 比如“个人信贷资金流向投资市场模型”的设计思路:比对客户发放贷款账号与客户本人及其密切关系人的证券、基金账户, 在贷款发放之后两账户的资金变化情况。该模型是信贷资金流向子模型, 通过该模型, 内审人员可以定位差错, 比如发现客户A, 发放贷款后10日内, 将贷款全部转至客户A名下的证券账户。
二、开发持续审计流程管理系统
笔者认为持续审计流程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模块:计算机模型及管理、任务管理模块、电子审计工作底稿及报告模块、质量控制复核模块以及系统管理模块。将持续审计流程管理系统与各业务系统、核心账务处理系统进行对接, 审计项目数据每日日结后, 持续审计流程管理系统接收各业务系统、核心账务处理系统数据, 运行计算机模型, 生成审计任务, 任务分派后审计人员在电子审计工作底稿及报告模块录入相关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及审计报告, 完成审计工作后, 电子流任务交至质量控制系统复核。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是复杂系统的维护以及内审人员的权限配置。
以“集中采购子模型”进行说明。计算机模型已开发出持续审计流程管理系统下的“计算机模型及管理模块”已加载了该模型, 且持续审计流程管理系统与本行的“集中采购管理系统”已对接, 每日接收集中采购管理系统的数据, 运行“集中采购子模型”, 发现有无单笔超过一千万元的集中采购项目。该项目的流程状态是“立项通过”, 如果符合, 则将相关信息形成审计任务, 内审分派岗位登录该持续审计流程管理系统, 在“任务管理模块”下的“待分派审计项目”中可以看到, 并进行分派;相应的内审人员登录系统在“任务管理模块”下的“待办审计项目”中看到任务, 接受该项任务, 就可以在电子审计工作底稿及报告模块录入相关信息, 完成之后按程序提交, 任务将发送至内审质量控制部;质量控制工作人员登录该系统, 在“质量控制复核模块”下的“待复核项目”中看到需复核的任务, 并调阅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质量控制复核完成提交后, 整个内审流程结束。
开发持续审计流程管理系统运用的主要是流程管理理论, 它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审计业务的电子任务流程, 其效果不仅使得内审的效率和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而且也方便考核内审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内审人员按照持续审计任务开展常态化及时审计
在这个环节, 内审人员登录持续审计流程管理系统, 在任务管理模块下的“侍办审计项目”中看到任务及其生成过程。与传统内审不同的是, 持续审计可以实现常规化及时跟踪审计。如果商业银行将柜面会计凭证、个人贷款档案、公司类贷款档案等会计凭证及资料电子化, 形成电子档案数据库, 内审人员就可以做到足不出户进行审计。“待办审计项目”接受任务后, 持续审计流程管理系统赋予内审人员临时权限, 临时权限用于远程登录电子档案数据库, 获取相关的资料。内审人员进行事后审计时, 除非认为必须去业务经办所在地实地查证, 否则可以不下现场, 从而可提高审计效率。纸质资料电子化主要是扫描等影像技术的运用、计算机辅助开发程序支持数据库的建设以及查询等功能的实现。
四、定期进行产品和服务全风险覆盖的内控审计, 持续改进计算机模型
关于内控审计的相关概念和审计方法本文不论述, 在这个环节主要探讨的是, 商业银行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产品和服务全风险覆盖的内控审计。业务品种在变化、商业银行外部环境也在不停地变化, 这些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加之舞弊的手法会越来越多, 越来越隐蔽, 因此, 审计工作要认真进行归纳、总结, 不断改进审计技术和方法, 改进计算机模型, 从而建立新的计算机模型。
以上是笔者关于计算机辅助商业银行持续审计的构想, 结合该构想, 笔者在此给出商业银行持续审计的概念:商业银行运用内审经验, 开发出计算机模型, 运用该模型确定相关被审计事项是否发生;在相关被审计事项发生的同时或发生后不久, 由独立审计人员提供系列审计工作报告, 并就被审计事项提供书面保证的一种过程和方法。持续审计工作依托流程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流程管理。困于笔者知识所限, 本文仅根据实际体会提出一个构想, 至于计算机编程能否实现本文构想, 以及需要解决编程哪些难点, 本文不再探讨。
参考文献
[1].朱纪亮, 华茵.计算机辅助信贷资金流向内部审计.审计月刊, 2010;12
[2].毕秀玲.持续审计基本问题研究.审计研究, 2008;4
商业构想 篇2
企业名称:田园牧歌之家(Pastoral House)
法律模式:本公司是一个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天津市注册。
有限责任公司联系地址:天津市河西区
电话:022—24903111E-mail:471093043@qq.com
经营范围:
[]制造业[√ ]服务业[]批发商[]零售商
产品或服务:
本公司致力于让广大都市人在闲暇之余享受到宁静的田园生活。试想每当你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你是不是想换个环境去放松下自己。试想每当你被工作压的喘不过去气,你是不是也渴望释放下被束缚的心灵。试想每当你没时间陪你家人时,你是不是想和他们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试想每当你厌烦了都市的喧闹和嘈杂,你是不是也想好好安静一下。试想每当你吃腻了大鱼大肉,是不是也想品尝下农家菜的清爽淡雅。在我们的田园牧歌之家,你可以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你更可以感受到“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晚间美景。你更可以感受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别样感觉。你还可以感受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人间美景。在这依山傍水之间,鸟语花香之际,你可以体验到男耕女织的乐趣。淳朴,自然,恬静,我们的田园牧歌之家。
我们的经营思想
我们的田园牧歌之家以农家淳朴,自然,恬静为基调。为游客们提供各种农家菜,并且附带钓鱼,织布,以及有趣的风俗活动。在这美景之下大家欢聚一堂尽情享受农家之乐。
我们的公司有天津工业大学团队组成,一共七个人,大家集思广益,分别根据自己的专业负责不同部分,学习金融负责资本运营,学习会计的负责财务方面,学习计算机的负责市场营销,学习工商管理的负责公司管理。我们的团队目标是实现大规模经营和连锁经营。
我们公司的宗旨
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服务为大家释放压力,享受田园风光,享受田园文化生活,实现广大顾客的最大心灵享受。
我们的客户
我们的客户主要为现在工作繁忙的都市人,年龄不限。现在的大部分儿童以及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体验过农家生活,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为大城市,他们的活动场所主要为游乐场,电玩,以及商业街。他们对农家生活体验很少,童年的美好非常局限,田园生活对于他们很遥远,同时也很新鲜。他们在田园牧
歌可以体验到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比如垂钓,种菜,戏水,捉蝴蝶,掏鸟窝等一系列他们在城市体验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经验,而且锻炼了他们自立自强的能力。年轻人是也是消费群体,他们工作忙,生存压力大,他们的心灵最容易疲倦。在我们田园牧歌他们可以享受到最大的平静,恬然,在这里可以和陶渊明谈心,与自然最亲密的结合,陶冶情操,体验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然而也是在此时,也是最容易享受到生活的美好,为他们明天的奋斗增添新的动力。中年人是主要的消费群体,他们大部分事业有成,家庭和谐美好,有能经济能力也有时间来农家享受下田园生活,在这里他们也许可以回到曾经自己体验过的生活,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在这里,他们一家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我相信,在这里他们不仅享用的是农家菜,而且感受的也是幸福的一家快乐。对于许多孝顺的人,田园之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带上身边的老年人到这里享受一下宁静,自然。有宜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所有者
本公司是一个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有天津工业大学开拓者团队共同创建,团队人员包括:刘颖,杨左明,齐鑫,恭倩宇,姚飞,张国强。
吸收就业人数
本公司属于文化餐饮服务公司,需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的人员若干名,而且需要技术骨干若干名,预计吸收就业人员人60。其中管理层6人,财务部4人,后勤部20人,服务人员30。
启动资金
投资资金500万
运营资本600万
共计1100万
资本来源
风险投资500万
团队每人100万
三:商业构想和市场分析
商业构想的描述:
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实现的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现在的社会问题也是越来越突出,我们的蓝天不见了,我们的动物伙伴消失了,我们的水喝着有味了,我们空气不新鲜了。我们能牺牲的还有多少?前年经营几十年的企业三鹿因为三聚氰胺放多了而消失在公共的眼中,三
鹿几乎成了中国的中国奶制品的信仰,中国人还敢信什么?今年的河南龙头企业双汇因为被查出瘦肉精而在3.15风口浪尖风光了一把,我们吃了十几年的火腿现在避之不及,现在去超市还敢买什么火腿,没查出并不代表没有。还有近段时间查出的注硫酸钡活鸡,以及不断曝光挑战我们心里底线的地沟油,想一想大家还能吃的下么?现在还有不断曝光的避孕药养虾,农药蔬菜。我们吃的一点也不放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田园牧歌之家不仅仅为顾客提供恬静安然的生活环境,这里有蓝天偶有白云有绿水,有美好的生态自然。而且我们承诺打造生态健康的高品质的食品。我们的合作伙伴拥有养鸡场,养猪场,以及养鱼虾的池塘等等。我们的目标就是为大家提供最健康最保健的食品。
我们的公司再进一步的发展下,会陆续在掌握技术的情况下,为顾客提供食疗计划,为广大的有需要顾客打造高品质,高质量的食品组合。在田园牧歌之家享受到美景恬淡的同时可以保养身体健康。
我们公司最大的目标是建立世界最大的田园休闲场所,我们提供最全面的服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
市场分析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农家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形成了到乡村旅游必少不了走进当地颇具特色的农家,亲身体验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品味新鲜奇特而鲜美的农家特饭菜。可是,纵观现今的农家乐经营管理缺乏持久性的发展战略规划,产品过于单一,并且陈旧,新鲜特色性持续不长久。更多的是缺乏品牌效应,农家乐呈现的就是多杂乱,出现了发展中的“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到“一哄而散,满目疮痍”的恶性循环。
现代农家乐旅游既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同时接受着巨大的挑战。纵观当今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趋势,其追求的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形式,在建筑风格、管理模式、发展路径、活动项目等方面必需开拓创新,才能抢占先机,在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的客户:
天津市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经济比较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对于拥有1000多万的人口的天津来说,我们的客户源是相当大的。我们的主要客户是在天津市中心的居住居民,在这个日益注重环境质量的时代,大部分人愿意去享受田园生活。
除此之外,我们的最大的客户源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一线城市的居民,当他们来天津旅游时,在游山玩水之际,在我们的田园牧歌暂歇一下,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主要竞争对手:
商业构想 篇3
关键词:零售业务;信用卡;战略构想
近年来银行零售业务成了银行业竞相拓展的重要领域,其在银行利润的比重上升到30%-60%,甚至更高。在所有零售银行业务产品中,信用卡业务属于高收益业务之一。据统计,全球主要信用卡市场的平均资本回报率约为23%,远远高于国际银行业平均18%左右的资本回报率水平。据麦肯锡的报告預测,中国信用卡市场将是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中成长最快的产品线之一。
一、目前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概况
我国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银行已经开始经营信用卡业务,但直到2003年,信用卡业务才真正开始了大发展的起步阶段。
(一)信用卡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产品不断丰富,功能不断完善
近年来,银行卡业务规模发展迅猛,发卡量、交易量、银行特约商户每年都以50%-60%速度递增。截止到2010年3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发行银行卡23亿,其中信用卡是2.3亿张。信用卡已由最初的存取、消费等基本功能,拓展到投资理财、网上银行等多领域的个性化服务。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优势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便捷、全方位、各领域的金融服务。
(二)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细分和产品多样化日趋成熟
各银行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并结合自身市场发展策略,不断整合和完善产品功能,如发卡机构加大对女性、年轻时尚群体、运动群体等细分市场的研究力度,不断推出的招行Hello Kitty信用卡、中信魔力卡、中行“向左走向右走”都市卡等。同时许多国内的银行与外资银行进行信用卡业务方面的合作。
二、目前中国信用卡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盲目追求发卡量,产生大量睡眠卡
有的银行对业务营销人员实施单一,以发卡量作为考核绩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滥发卡。据统计,我国信用卡活跃卡所占的比重并不大,约占总发卡量的30%,参照国际信用卡活卡率,此激活比例属于较低水平。
(二)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较差,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国信用卡产品的收入主要由利息收入、商户佣金、年费、增值服务、手续费收入等构成。而建立和维持一个信用卡独立处理系统要上亿甚至几亿元的成本。按国际惯例,信用卡业务发卡100万张就能获得利润。但在我国,一家银行如果没有300万张活卡则很难盈利。据调查,九成以上的信用卡客户认为,信用卡品牌与银行品牌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信用卡品牌就是银行品牌。由此可见,我国的信用卡品牌没有形成独立于银行品牌的特色。在我国仅有1/5的用户忠诚于信用卡品牌,处于全球最低水平。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日益加剧
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一方面是指客户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风险,另一方面是指由于客户本身的问题而使信用卡存在的信用风险。对于前者,主要指随各家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开通,由于网上大量病毒,致使网银操作存在很大风险,不法分子利用这种漏洞窃取他人信息,并以此转移客户账户资金,同时利用假银行网站,诱使客户办理相关业务或预留个人资料,从而达到犯罪目的。后者主要是指一些客户利用信用卡进行违法操作。运用信用卡犯罪,集中表现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数量攀升;非法套现、“养卡”等新型信用卡违法犯罪案件的日趋增多。
三、发展信用卡业务的战略构想
(一)扩大有效信用卡的使用
我国目前信用卡市场中存在的大量“睡眠卡”对信用卡收入的贡献很小。因此,我国各家银行应该改变以往只注重发卡数量,不注重发卡质量的行为,建立科学、合理、均衡的信用卡营销考核机制,严禁对营销人员实施单一,以发卡数量作为考核指标的激励机制,争取扩大有效信用卡的发卡规模,提高信用卡的活卡率。
(二)加强品牌建设,降低同质化
商业银行应该树立品牌建设和推广的意识,给每个品牌赋予不同的特色和内涵,针对不同的人群,地区与需求制订不同的推广与宣传方案,明确各个信用卡的市场定位,提供个性服务。要注重信用卡品牌宣传的策划与效果。在产品创新上既要有大众化产品,又要有个性化产品,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提高现有产品的含金量。要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对现有的信用卡产品进行更深层次开发,使银行卡既具有大众化的功能,又突出了信用卡产品的个性,实现“一卡多用”,并培养大量品牌忠诚客户。
(三)提供优质服务,增强竞争力
增值及个性化服务是培养客户忠诚度及吸引潜在客户的重要手段,通过系统地对客户行为、银行行为及为银行贡献度的分析,将客户分为优质客户、交易客户、偶尔客户及睡眠客户,进而针对各种客户采取不同的措施;采取刺激性偶尔客户增加使用卡片的项目;向睡眠客户收取较高年费或淘汰该类客户等。银行需要利用强大的管理系统对客户进行分析,并有效地利用统计数据配合各种市场促销项目,实现个性化服务目标。
(四)加强信用卡的风险管理
对于降低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主要在于加强网上监管,这就在于投入大量资金设计良好的网上交易系统,加大网上犯罪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对于消费者信用风险的防范,主要在于发卡时,要对信用卡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做好资格审查工作。同时建立各行间信息交流平台,并定期与持卡人进行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财务状况、联系方式等资料,保证资料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姚先霞.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5,(12).
[2]曾康霖,刘玉平,虞群娥.论零售业务的兴起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J].金融时报,2003,(7).
[3]郭掸,罗剑朝.我国信用卡消费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消费经济,2005,(02).
[4]黄兴海.我国银行卡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4,(11).
商业构想 篇4
一、险种设置及适用范围
团体健康保险包括团体 (基本) 医疗费用保险、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团体特种医疗费用保险和团体丧失工作能力收入保险4个主要险种。这4个险种所适用的团体大都能在军人团体中找到相应的定位, 将它们引入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 能丰富现有的险种, 使功能分工更细, 职责划分更明确, 从而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一) 团体 (基本) 医疗费用保险
此险种适用于全体军人。在此团体健康保险中, 当被保人在保险责任期开始后, 因疾病而住院治疗时, 保险人将负责肩负起住院费用、治疗费用、医生出诊费用及化验费用等基本医疗费用。团体医疗费用保险的给付旨在支付或补偿被保军人因病住院的费用, 它主要适用于被保军人患普通疾病或短期住院的情况。由于军人患一般疾病和短期住院的可能性较大, 所以被保人获赔的次数可能较多, 这就决定了获赔金额不会很高。一般部队的军人患大病的次数不会很多, 所以可以考虑将大部分保险资金投保于基本医疗费用保险, 作为对当前公费医疗保障水平低, 经费不足的一种改善。
(二) 团体补充医疗保险
此险种亦称团体高额医疗保险。由于大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对于药品、器材、诊断服务、护理等很多费用均不予承保, 并且对各种医疗费用也有许多限制 (包括时间和金额的限制) , 从而产生了以排除基本医疗保险中的诸多限制为主要目的的团体补充医疗保险。由于它主要以高额的医疗费用为主要保险内容, 所以可考虑将其模式引入急需建立的军人大病医疗保险。虽然此险中对各项费用的给付基本没有限制, 但在各项费用总额上, 一般仍规定最高限额。该最高限额的确定应以对于“大病”的经济界定为基础。如一般干部年工资平均为两万元左右, 如果一名“大病”军人的实际医疗支出超过2万元, 可将最高补偿限额定为军人平均年工资的5倍 (10万元) , 高于最高补偿限额的费用由参保人自付。
(三) 团体特种医疗费用保险
这里主要指团体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是帮助因残障或老年痴呆等慢性病而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完成日常活动。一般的医疗保险不对长期护理相关的费用进行保障, 而团体长期护理保险则是以团体为投保人, 承担被保人的长期护理服务费用。这种保险的适用对象为年老患病的退役军人和因公导致伤残的军人, 这类军人因这些因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几率较大, 而单纯依靠退役医疗保险或伤亡保险难以承担高昂的长期护理服务费用。参加这种保险尤其是对年老的退役军人减轻退役医疗负担会起到积极作用。
(四) 团体丧失工作能力收入保险
该保险又称为团体残疾收入保险, 是由保险人承担补偿被保险人因遭遇意外伤害或疾病而丧失工作能力的一种团体保险。从事特殊岗位如高空、水下作业的军人, 因意外或疾病而丧失工作能力的风险较大, 所以在团体 (基本) 医疗费用保险之外, 还可以再选择该保险。由于通常这类军人因意外导致伤残的情况比较严重, 可能长期甚至终生丧失工作能力, 所以应以团体长期丧失工作能力收入保险为主, 其最高给付期远超过1年, 甚至达到被保险人的极限年龄。如果能参加这种保险, 此类军人生活问题也能因此得到一定改善。
二、资金的来源
团体健康保险的筹资应体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个人缴费和国家补助相结合, 但应以国家补助为主体, 以体现“低缴费, 高保障”的设计原则。个人缴费根据合理承担的原则实施, 有工资收入的军人应缴纳相应的费用, 没有工资收入的义务兵, 供给制学员等可免费, 其费用由单位负担;单位费用列入军费预算支出。
(一) 个人缴费
首先, 相比于目前军人退役医疗保险个人缴费经验, 军官、文职干部及士官每人每月按照本人工资收入1%的比例缴纳退役医疗保险费。若要将团体保险引入现有军人医疗保障制度, 其资金的筹集也应考虑到军人经济承受能力。其比例大致在军人年平均工资的0.8-1.5%左右, 不宜超过2%。考虑到团体保险是用一张保单保障团体中多数成员, 相关管理费用和成本较低, 所以个人缴费不用很高。其次, 由于各地区综合环境存在差异, 对于在物价高的经济发达地区、环境恶劣的艰苦地区工作以及从事某些特殊职业的军人, 国家都会发放相应的地区补贴、特殊岗位津贴等。认为可以从这部分资金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军人团体健康保险的筹资额, 比例为3%-4%, 作为个人缴费的一部分。
(二) 财政补助
首先, 在对军人的退役医疗保险补助上, 主体部分是等额补助, 按照军人缴纳退役医疗保险费的同等数额给予补助。类似的, 国家对军人团体健康保险方面的补助至少要与军人缴纳的保险费等额甚至更高。由于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制度尚未考虑在职军人的医疗消费问题, 而相应的免费医疗保障体制又面临保障资金短缺等问题, 无法满足当前军人的医疗保障需求, 尤其是对大病医疗消费的需求。军人如患大病, 高昂的医疗费用不仅对个人、家庭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对有关单位和医疗机构而言也是如此, 所以国家对此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其次, 国家应对参保人员提供军龄补助, 每人每年补助一定金额最为团体健康保险的筹资额。军龄计算与军龄工资计算时方法一样, 计入团体健康保险中的个人账户中, 且金额应比退役医疗保险补助中的军龄补助 (每人每年60元) 高, 这样才能达到对军人医疗的保障水平。
三、实施步骤
(一) 近期可选择的险种
近期可选择团体 (基本) 医疗费用保险、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团体 (基本) 医疗费用保险由于适用范围广, 承保内容基础性较强, 所以应当首先考虑此险种。团体补充医疗保险主要针对目前军人大病难治的情况而设置, 它是在基本医疗费用保险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个保障基本医疗, 一个保障大病医疗, 形成较为完善和合理的保障网络。
(二) 中期可选择的险种
中期可选择团体丧失工作能力收入保险。在前两个险种运营得较为成熟时, 可考虑选择发展此险种, 由于这个险种对市场发展的程度、资金筹集等方面要求比前两种高, 所以应当在各方面环境都发展得较为完善, 有了一定经验后才能考虑选择。
(三) 远期可选择的险种
远期可考虑选择团体特种医疗费用保险。由于这种保险针对性最强, 且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要求更高, 建立难度较大, 所以考虑选择为远期发展的险种。
四、机构设置
(一) 以军人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为管理机构
由于军人投保商业保险主要采取团体投保的方式, 因此, 其保费的缴纳可依托军人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按年分期缴纳。军人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是军人保险基金管理的专门机构, 通过其集中收缴投保费用, 符合军队的客观实际。
(二) 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服务机构
为了提高军队利用商业保险资源的安全性与效率性, 应对为军人提供商业保险产品服务的公司进行选择。从目前国情分析, 尽管我国的保险市场已按照加入WTO的承诺, 对外国保险公司全面开放, 不少实力雄厚的外国大型保险公司也加入了我国商业保险市场的竞争, 但是占据市场主要地位的还是我国国有保险公司。特别是为军人提供商业保险服务, 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还涉及安全保密等问题。因此, 军方在选择商业保险公司时, 应重点考虑大型国有商业保险公司。
摘要:团体健康保险是一种重要的商业团体保险, 相对我军现行军人医疗保险制度而言, 市场前景更加广阔、投保方式更加灵活。文章结合军人医疗保障特点, 探讨如何将商业团体健康保险引入军人医疗保障制度, 通过这种商业保险机制来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军人保障水平。
关键词:军人医疗保障,军人保险,商业团体健康保险
参考文献
[1]、陈文辉.团体保险发展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2]、郑传锋.论利用商业保险资源发展军人保险事业的可行性[J].后勤学术, 2005 (5) .
[3]、叶永青, 韦正芳等.建立军人大病医疗保险的初步设想[J].后勤学术, 2005 (7) .
商业构想 篇5
会同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 陈绍佩
为了如实让县委、县政府及有关监管方面的领导了解我县即将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今后的市场定位及竞争发展战略,我现特就本县金融市场格局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自我评价,并提出一些初步的发展战略构想,以求教于上级领导和业务专家。
一、背景概述
众所周知,我国现有金融竞争格局中的定位出现趋同化现象,会同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以下几个实际问题:一是自身赖以存在的体制背景。二是持续经营所必须的客 户资源。三是竞争过程中的比较优势。这三点结合起来就构成了 其市场定位。其中,体制背景决定了会同农商行的内在构成和外在政策约束;主体客户是会同农商行的服务对象,直接关系到利润的主要来源;而比较优势则是会同农商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会同农商行只有找准了自身的市场定位,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实现持续发展。
在我县当前的金融市场,各家商业银行在目标客户的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上普遍存在趋同化现象:首先,没有基于市场竞争的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其次,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不存在互补,相互的替代性和模仿性很强;再次,在客户选择上大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等,而对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及中小客户群体则兴趣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定位误区,虽然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充分竞争,但既不利于资源配臵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金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同时也导致了对弱势农业、农村经济中非国有企业、个体农户的金融约束。定位的基本哲学应该是竞争中并不是大家“你死我活”,而是我们
可以共存共荣,因为我们各不相同。主流经济学认为,各地区根据自身比较优势进行分工是符合最优原则的;同样,各家商业银行能否在科学评价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差别化定位将直接关到银行的经营效率。因此,会同农商行应认识市场的划分,明确其所在市场竞争状态,所处位臵,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服务,降低成本,制定适合自身的竞争战略。
二、自我评价
即将组建的会同农村商业银行脱胎于会同县农村信用社。改制后会同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是会同县地方性银行。分析会同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竞争环境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较的差异性和优势所在是确立其市场定位的前提。
(一)五大生存与发展优势
1、网点覆盖优势。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网点遍布城乡,尤其是综合业务实现电子化联网后,农村信用社发行的“福祥卡”不但可以在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为农民朋友提供及时便捷的金融服务,还可以实现与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的业务对接;不仅可以在会同县内的各家金融网点存取款,还可以在全国大多数省市实现即时性结算。从而成为真正的“身边银行”。这是任何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所无法比拟的。
2、行政支撑优势。作为地方金融,会同农商行不仅是服务本县“三农”的主力军,而且是本县财政的纳税大户,理所当然的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过来我们在管理基层农村信用社的实践中,一直坚持要求乡镇信用社接受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党政的双重领导,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一直都得到了各级党政的领导和推动。可以预见,以后的会同农商行必将更进一步的在各级党政的扶持与呵护下发展壮大。
3、情感联系优势。长期以来,会同农村信用社肩负着向农民、农业、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重任。我们在服务“三农”的工作实践中,不仅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与广
大农民朋友、城镇商户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这种联系和情感因素必将给我们的改革发展产生积极而有深远的影响。
4、基本业务支撑优势。会同县农村信用社历经20年的改革历程,现已发展成为拥有220多名员工、资产和负债总额近亿元、实收资本 万元的金融机构,其信贷业务已经涵盖了本县城乡各个生产经营领域。从基本业务台面看,存贷款业务总量和年增长量都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拥有客户群体总量和覆盖面也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从经营效益看,会同县信用联社自2002年起实现整体盈利,且一直保持稳步攀升态势2010年首次突破年盈利额千万元大关。这为农商行组建提供了有利的业务发展和自我调控保障。
5、业务发展空间优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进下,会同县域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见诸成效,新兴产业和经营项目日益增加,城镇建设与开发方兴未艾,一大批重点经营与建设项目的启动,必将为未来的会同农商行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六个方面的弱势
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会同农村商业银行将存在着以下弱势:
1、经营规模小、资本实力弱等弱势。这就决定着其抗风险能力、放贷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较低。监管部门对单户贷款最高限额的规定更使得对一些大型项目望而却步。
2、结算手段、经营范围有限。会同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领域主要是服务当地,虽然通过多种形式“借跑道”,但结算速度与便利程度仍不理想,限制了业务范围的向外扩张,同时也增加了交易成本。
3、业务拓展受到多方面制约。由于会同农村商业银行脱胎于信用社,社会各界对其经营能力仍存在不正确的认识。如一些国家部委明令禁止下属单位将资金存放到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只能
存放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4、监管部门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也采取了审慎态度。农村商业银行申请某些新业务要逐级上报至银监会,相比于其他商业银行推出新业务时通过总行直接向银监会申报的做法,我们的瓶颈制约使得其既降低了办事效率又延误了业务推出的时机。
5、员工素质整体不高。尽管近些年来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但员工构成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尤其缺乏高素质的决策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强大的科技网络队伍、熟悉WTO 相关法规及国际金融业务的人才以及具备银行、证券、保险综合化经营知识、产品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6、信息流量过小,监管起点较高。市场的竞争首先是信息的竞争。信息的准确与及时将直接影响到决策的有效性。农村商业银行的信息量有限,尽管决策层采取多种方式捕捉各方市场信息,但与全国性的商业银行相比仍不在一个信息平台上,而监管部门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是按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同的监管标准和指标来进行衡量。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压力太大,在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上也难免顾此失彼,力不从心。
三、解决办法与途径
会同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应该是以改革统揽全局,以创新推动发展,以防范风险、稳健经营充实管理内涵,以区域合作、内引外联拓展生存空间,以人才和知识为本推动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科技与现代技术为业务创新的支撑,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格局。
大致而言,我和县联社党委一班人确定未来会同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是:
1、存款要“做大”。目前我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总量为近14亿元。我们初步测算,在组建农商行过程中,通过整合和归集本县的存款资源,2011年末各项存款突破20亿元,以后每年以
10%-15%的增长速度递增。力争三年内存款总额达到30亿元。
2、贷款要“做强”。至2011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总额为5.3亿元。按照年度信贷计划和央行的调控目标,期末余额将达到6.1亿元(年净投放8000万元)。如果存款净增目标实现,未来的会同农商行将在三年内至少争取以4亿元的信贷投放反哺会同的县域经济发展。
3、效益要“做优”。2011年我县农村信用联社的财务计划目标是实现总收入 5000 万元,实现账面利润1000万元。初步测算当年纳税总额不低于500万元。农商行组建后,我们将向纳税1000万元的目标奋进。
4、队伍要“做精”。部队打胜仗需要精兵强将,我们农商行的发展壮大同样需要拥有一支精明强干的员工队伍。近年来我们通过在职培训教育和引进高校人才,会同农村信用社员工团队的学历结构虽然有了大大的改善(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达56%),但真正具备国民教育层次的“科班生”占比仅10%左右,而且学科结构比较单一,尤其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因此,未来的会同农商行将以更快的速度引进大专院校毕业生,争取三年内达到30%左右的比例,并尽快实现队伍的全面更新换代。
会同农商行组建的同时,我们将同时出台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其大致途径和措施是:
(一)短期发展战略———夯实基础,建设队伍,努力成为系统内最优
会同农村商业银行原有体制背景决定了其先天的弱势,这种弱势并非通过转制就能在朝夕之内彻底改变,而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付出。因而,在近期内,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思路是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增强综合实力,整合和积蓄人力资源,争取成为农村金融系统的领头羊和排头兵,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坚持立足农村市场。会同农村商业银行生于农村、长于农
村,与“三农”有着骨肉相连的血脉关系。农村商业银行最熟悉的是“三农”,“三农”最需要的也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伴随“三农”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惟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工具,才能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满足经济的金融需求。
2.逐步健全法人治理。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管理的科学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与目标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应包括: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独立的风险控制、审计、薪酬委员会;独立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层。其中,独立、相互制衡是控制风险的关键。
3.切实加强人才引进。由于未来会同农村商业银行的员工大多都是原信用社的职工,整体素质与国内其他银行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而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客户对银行的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仅靠原有农村商业银行的人才不足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因而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将直接关系到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除每年吸收一批专业对口、素质较高的大学毕业生补充到员工队伍中,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外,农村商业银行还应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努力提升现有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引进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4.努力培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 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 和行为规范。与国内外优秀商业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还缺乏 能体现其自身特点的从上至下统一的企业文化。一个知名的服务 品牌其背后必有该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理念做支撑。一种成功的 企业文化,其精神内涵也必然会通过服务、员工言行以及形象设
计、环境氛围等“外化”为鲜明的银行品牌形象。
(二)中期发展战略———优化机制,强化管理,向国内先进金融企业看齐
在实现短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会同农村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拟定中期发展战略。努力成为一家地方性优秀商业银行。
1.引进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经营理念是开 展经营活动所遵循的最高准则,是经营思想的集中反映。经营理念。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稳健、持续经营,而且关系到银行体系的稳定。而管理方法则是实现银行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的手段与工具。随着滨海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的改变以及周围市场环境的变化,原有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而应大力借鉴国内外先进商业银行成熟的经验,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思路,全面提升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准。
2.在体制和机制上逐步与市场接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 的治理架构形成后,与之相对应的决策链、管理链和业务操作链还需进一步理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激烈的同业竞争,我们要本着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的观念逐步完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及监察审计制度,并建立与银行发展策略和价值理念相一致的薪酬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和岗位流动机制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
3、凭借金融创新扩大经营领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群体的成长,农村商业银行原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结算弱势更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因而,通过产品创新凭借网络联结将经营的触角向区域外延伸,就成为在现有政策限制下农村商业银行挽留客户资源的次优选择。
4.加强对外合作,拓展业务范围。银行间的联合与合作是各
家银行增强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国际银行业的 兼并模式来看,大、中、小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竞争正在发生由合作竞争对古典竞争的替代。通过对外合作,可以整合金融资源,节约技术成本,取长补短,实现地区性互补、业务性互补和产品交叉销售。滨海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应积极向外拓展,与各类金融机构达成全方位的合作协议,包括战略联盟、技术合作、业务外包、银行共生、文化交流和统一培训等。
(三)长期发展战略———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数字化整合,全面打造精品银行
社会发展水平是决定银行规模经济的重要变量。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规模经济正相关。银行的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银行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同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也需要不断调整。农村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是在逐步成长为地方性优秀商业银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由点及面地扩散式发展,追求全方位的突破。通过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通过技术与网络的全面革新,将内外部信息重新整合,实现操作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数字化;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和增设分支机构等一系列市场化手段,争取经营领域的扩大化,最终打造成为现代化的精品零售银行。
商业构想 篇6
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武术散打运动向市场化发展来了契机与挑战,武术散打管理部门开始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散打竞赛的市场化,产业化,职业化,以及商业化运作是武术散打运动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武术散打竞赛发展的必然趋势,武术散打经过了近20多年的发展,各类赛事,赛制健全,市场培育良好,但是竞赛商业化进程相对缓慢,没有取得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运用市场规律具体分析了散打竞赛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人力、科技、物资、信息等资源的现实状态,构建散打竞赛商业化运作模式,为管理部门制定新的运行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1 武术散打竞赛资源的认识与分类
武术散打竞赛资源主要指凡是能影响武术散打产业发展,并能在参与武术散打产业发展中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事物和形象。而这些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武术散打资源是实现武术散打产业职能的重要保障,它们支撑和推动着武术散打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是武术散打产业发展中各种社会效应、经济效应产生的载体和源泉。武术散打作为竞技体育是向人类体能极限的挑战,体育成绩每一微小程度的提高都意味着大量资源的投入,这其中包含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为了简洁的直观的表述散打竞赛资源,我们依据散打的形成属性上进散打竞赛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武术散打的社会资源是指武术散打中的体育元素经开发利用并为人类服务的各种资源,它包括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等等。在开发武术竞赛市场,发展武术散打产业,武术散打资源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武术散打散打竞赛发展必要的支持和保证。
2 武术散打竞赛资源现状分析
2.1 武术散打竞赛的自然资源
武术散打竞赛自然资源通常指武术竞赛开展所需的场地器材,灯光音响等设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散打竞赛说需要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这是由于武术散打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武术散打比赛场地的标准是0.6米高,8米×8米的木制结构台,随便一个露天空旷的地方都可以作为训练场;而针对于生产武术散打训练器材和场地所需的原材料来说,牛皮、橡胶、海绵等在我国都普通常见的工业原料。武术散打资源的特点和武术散打自然资源的充足性是武术散打市场开发的前提。积极引导武术散打消费,注重武术散打健身市场和武术散打竞赛市场,不断制造新的需求,充分利用散打运动对自然资源要求低的优势,培育消费市场,拉动供需关系,为武术散打资源市场开发提供良好的基础。
2.2 武术散打的文化资源
武术散打的文化资源是指武术散打传统及其项目本身所蕴含的传统体育文化,它包括武术散打民俗、民间武术散打活动、武术散打技术技巧、武术散打行为习惯等方面内容。竞技体育中的的散打虽然不能表现传统武术技击术中的所有文化内涵,但本身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发展基础,在传统文化的整体氛围中生存和发展,这样就使得散手与文化产生了紧密联系,有着浓郁的文化特征,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本身所有的文化包含量。其中中国的传统哲学、兵学、民俗学、美学、养生学和传统医学等对武术散打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运动员在武术散打竞赛和表演过程中的攻防转换,战术应用和意志力的较量等等,处处透露处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睿智。由此可见,虽然竞技散打属于现代体育性质,但作为载体它又几乎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部分内容,在人们的观念中仍然超出竞技之外的广泛的社会价值。由于多学科专家的涉入研究,武术散打文化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及前景,对散打竞技文化特征的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武术散打竞赛人力资源
武术散打的人力资源是指从事武术散打产业活动的专业工作者,及开展武术散打产业活动的辅助人员和各种参与者。散打竞赛人力资源的主体要素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他们创造竞赛产品,在散打比赛时,运动员在赛场上技术、战术以及敬业精神、意志品质等表现。裁判员形象气质、执裁能力、及公正程度,评定运动员的行为的合理性及胜负和名次公正性,对于运动员技术、战术的发挥和心理状态都会带来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观众的情绪。教练员是提高武术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生产者,在竞赛过程中据赛场双方的具体情况,灵活巧妙地排兵布阵,夺取比赛胜利的指挥者。因此,教练员对于整个竞赛质量或者说最散打竞赛产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三者是武术散打竞赛产品的生产者和直接载体,是竞赛市场的核心,是影响竞赛市场发育和培养的直接因素。
另外,武术散打竞赛市场体系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武术散打市场的经营管理者的管理和策划。是散打竞赛的主导者和管理者,使散打竞赛市场的健康顺利运行的保证。庞大的习武群体是推动武术产业发展的主体消费群体,是散打竞赛市场持续性性发展取之不尽的资料源泉。
2.4 武术散打的科技资源
武术散打的科技资源是指与武术散打相关的、并用于武术散打项目的各种科学技术。它包括武术散打科学理论、训练技术等。近年来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每年培养出近千名高水平武术散打专门人才,专业面涉及到散打教学,科研,训练,运动队伍的管理,经营,体育经纪等,国务院学位办设置博士、硕士、学生等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各个省市、体育院校、武术馆校都有自己的专业队,为散打竞赛的教学科研训练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另外,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通过设立武术科研基金和科研课题、召开武术专题研讨会等各种形式,多次组织各地专家学者对诸如散打与传统文化、散打运动特点及技术体系的构建、散打发展战略及技术发展趋势、散打教学与训练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生物科学对提高散打运动水平的指导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与探索。所有这些既确保了散打运动持续顺利地快速发展,又为散打运动快速地在国内普及和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5 武术散打的信息资源
武术散打信息资源是通过—定的物质载体形式反映出来、表征武术散打客观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它包括武术散打的科技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等。根据武术散打产品的特征,通过广告、公共关系、宣传推广等形式沟通买卖双方的意向传递信息,并与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促进人们通过购买和积极参与的行为来开拓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是“武林风”“”通过电视台卫星频道进行异地现场直播,把散打比赛的场面真实地传递给亿万观众。现代化的灯光、音响、音乐和舞美设计,比赛现场主持人的解说,包括运动员的服装、发型以及出场亮相的动作全部经过专业人士的包装,把紧张激烈的赛事渲染得极富观赏性,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武术散打运动的社会认知面和认同程度,而且使众多原本默默无闻的散打运动员成了受人瞩目的明星。比赛充分利用了科技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全部采用市场运作并导入了导演概念和国际最前卫的包装理念,是中国散打走向商业化的一个重大突破。
3 武术散打竞赛商业化发展的设想
3.1 建立和健全适应散打竞赛发展法规体系
武术散打竞赛商业化是武术散打市场的经济产物,武术散打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用法来维护各方面利益,保证商业化这一体系持续正常运作和发展。作为中国武术散打商业化化应从保障其正常、有序运行的基本法规开始,建章立制,配套成系。如就武术散打比赛的审批制度,注册手续、权利义务、收益分配、运动员转会、服役合同、工资制度、安全纪律等做出明确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保证其健康发展。
3.2 大力推进武术散打职业化
武术散打竞赛要实现国际化、市场化,商业化,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走职业化的道路,职业化将使习武者和经营者不断探索新的训练方法,提高武术竞赛水平,有助于武术人才流动,增加武术人口。同时,能够提高武术商品化的程度,使武术成为一种可供观赏、娱乐的竞赛商品,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3 铸造品牌赛事、培育散打明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武术散打竞赛商业化需要创造经济效益的要求下,忠诚的顾客成为商业赛事核心竞争力,有了大量的散打竞赛消费者商业化进程才能正常的运转,武术竞赛的经营者需要根据顾客的要求,调整竞赛的内容和比赛的形式,不仅能够增强武术散打竞赛市场自身的竞争能力,而且可以为武术赛事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往各成功运作的体育项目表明,商业化与联赛已密不可分,“散打王联赛”,“武林风”联赛是成功尝试,完全可以创造性的利用和借鉴,铸造新的群众喜爱的品牌赛事,在创造武术散打品牌基础之上,大力打造明星运动员,创造文化娱乐卖点。明星运动员对媒体与体育休闲娱乐影响力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让明星运动员在有限的运动寿命中得以高回报,起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于散打运动,形成金字塔式的培养模式,为商业化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3.4 大力扶持体育经纪人促进散打竞赛商业化运转
国外的体育中介组织非常发达,体育经纪人在国外是一项职业。中介组织作为市场的催化剂已成为社会共识,他们对市场信息的反应速度快,在谈判、咨询、服务、赞助、推广等方面具备高超的技巧。武术散打竞赛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奠基,有着丰富的资源条件,基本满足商业化的基本要求,体育经纪人将会加速武术散打竞赛商业化进程。
4 结论
武术散打竞赛的商业化是武术散打运动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武术散打竞赛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武术散打经过了近20多年的发展,各类赛事,赛制健全,竞赛商业化进程相对缓慢,没有取得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分析了散打竞赛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人力、科技、物资、信息等资源的现实状态,认为我国散打竞赛商业化运作的资源要素条件基本成熟,需要进一步加以理论和实际操作上的指导,建议在商业化运作过程中应注重,建立和健全适应散打竞赛发展法规体系,大力推进武术散打职业化,铸造品牌赛事、培育散打明星,大力扶持体育经纪人,促进散打竞赛商业化正常运转,加速商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秦贺余等.对体育资源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1).
[2]刘小平等.对我国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4).
[3]谢晓菊等.市场化—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
[4]王国尊.武术散打产业化运作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4,8(3).
[5]汝安等.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20(62).
[6]姚琼等.中国武术资源及其开发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1).
商业构想 篇7
一、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当前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融资方面的困难, 它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在直接融资方面, 即使是相对规模较大、业绩良好的民企, 要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也相当困难。虽然国家推出了主要用于解决民企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板, 但辽宁中小企业也未能有效利用。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基本无法通过股市融资。就债权融资而言, 由于受债券发行规模的严格控制, 特别是对中小民企不利的额度要求, 使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债权方式直接融资。
由上可见, 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这其中自然有企业方面的问题, 商业银行对信息不对称及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 是很自然的市场行为。但也有商业银行自身方面的问题, 银行没有完全消除对民企的“所有制歧视”, 缺乏与民企信贷市场发展相适应的风险管理能力, 对中小企业缺乏重视等。
但是, 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已是必然趋势。所以, 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和面对中小民营企业这一不断壮大的群体, 开发这个巨大的市场。应积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信贷经营管理体系, 使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系统化, 并在实践中使其不断完善。只要对中小民营企业进行认真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确定合适的贷款期限和规模, 中小企业信贷这个市场还是非常有潜力可供挖掘的。可首先加强期限较短、风险相对较小而市场需求很大的流动资金贷款, 从中不断积累经验, 加快中小企业信贷体系的建设。
在对中小企业客户的选择上, 银行应以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遵守信用, 制度科学完善, 产品适销对路, 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为选择对象。鉴于民营企业的性质, 在对中小民营企业进行评价时, 还应对企业主的信用、经历、学历、背景等个人情况进行了解。银行的各个部门应加强合作, 重点对企业主的个人信用情况进行调查, 因为企业主的个人品质往往代表企业的品质。
银行还要积极与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等机构接触, 以获得更多更完备的信息。争取对同一行业的多家企业贷款, 从规模经济中受益, 降低业务成本。应加强与各担保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合作, 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了解, 积极办理由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
此外, 商业银行还应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产品的多样化, 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保函等服务。对100%保证金的保函等业务应简化手续, 积极兴办。
二、发展中小企业委托贷款业务
一些有闲置资金的中小企业有时愿意将资金借给另外某些自己很了解的企业。提供资金的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 而获得资金的企业则可解决融资问题。这时商业银行应积极向其开展委托贷款业务。根据委托企业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贷款, 按照委托企业的要求对委托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并协助贷款的回收。由于在委托贷款业务中银行不承担任何形式的风险, 只收取手续费, 所以应努力开展这项业务, 使委托贷款成为中小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工具, 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资金的管理。同时, 它又能帮助中小企业规范借款行为, 调剂资金余缺, 解决融资问题。
三、积极发挥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 在与大企业的交易尤其是大额资金交易中往往得不到对方的信任, 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有时也互不信任, 阻碍了中小企业各种交易的达成。这时, 商业银行应积极发挥它的信用中介功能, 为货物或服务交易双方提供信用中介, 利用银行信用为交易双方搭建信用桥梁, 协助交易双方安全达成或安全退出交易。银行可在买卖交易中受交易双方的委托托管交易资金、保管权益证明等相关文件, 当双方履行交易合同后, 银行按协议约定, 在双方授权后协助完成交易资金与权证的交换。这样可使买方能在交易合同约定条件实现后再安心付款, 不必担心付款后因卖方违约而得不到交易合同中约定的货物或服务;使卖方能够在转让交易合同约定货物或服务的同时收款, 不必担心提供货物或服务后因买方违约而钱货两空。帮助中小企业在商品贸易、房地产买卖、设备转让等各领域的交易更加顺利地完成。而且, 由于该种业务属于纯粹的中间业务, 不存在信用风险, 所以在贷款利差空间缩小的今天面向广大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此业务将非常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 提高综合竞争力。
四、积极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财务顾问业务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财务人才不足、经验及信息的缺乏, 希望在投资、融资、资本运作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获得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而商业银行在网络、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可以满足客户多方面的服务需求。身处金融中枢的商业银行, 经过长期的业务发展, 拥有一大批精通金融实务的专业人才, 能为客户提供利率、汇率、有价证券行市、资本流动、货币政策以及立法等方面的信息, 帮助客户选择最有利的金融资产组合方式和投资机会, 为中小企业提供理财服务。
财务顾问业务不仅能带来直接中间业务收入, 提高服务档次和营销水准, 而且有利于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由于中小企业数目众多, 所以全面开展中小企业财务顾问业务将非常有助于提高银行的综合获利能力。并且, 通过前期的财务顾问业务, 从容获取客户大量生产、经营、管理信息, 使贷款决策建立在相对客观公正的信息上, 再一次把贷款风险置于银行监管之下, 从而实现有效降低传统贷款业务风险、提高信贷资金安全水平、促进利润增长的三赢局面。
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产品推介力度
一直以来, 各商业银行往往对中小企业不够重视, 缺乏对中小企业的产品营销, 使很多新的金融产品在中小企业中得不到推广。使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没有实现产品效能的最大化, 也不利于对中小企业客户的营销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 商业银行应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产品推介。针对中小企业数量多、分散的特点, 银行可以专门组织面向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或某一规模的中小企业的产品推介活动, 使各种新的优势金融产品在广大中小企业中得以推广。这样不仅可促进利润的增长, 还能实现拓展市场和增加客户群的目的。
商业构想 篇8
由于受传统金融体制影响以及处于向市场转轨的现实, 我国商业银行各级机构的国际业务管理职能既承担了业务推广任务, 也承担了市场营销职能。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国际业务营销模式可概述如下:客户经理将市场现况、客户需求及对市场各要素的动态分析等信息向国际业务部反馈;接着, 国际业务部向科技、计财等部门提出产品改进的申请与方案, 并要求解决技术支持、研发成本、营销经费及其相关资源问题;同时国际业务部对客户经理进行业务指导以便其更好地进行业务营销和推广。
1 从实践运营情况看, 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重推销轻营销
推销和营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某些推销工作总是需要的, 然而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销成为多余, 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 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地适合它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销售……”, 由于客户经理要定期完成较重的量化的国际业务行政考核指标, 因而工作重心基本都放在国际业务推销上, 疲于奔命致使其信息收集行为相对懈怠, 营销职能相对弱化, 而缺乏营销的信息反馈行为必然缺乏对市场要素的关注, 导致国际业务部收集的信息模糊从而使客户细分粗糙、产品管理松懈, 业务改进和新业务研发在相当程度上无法与市场实际需求衔接, 新研发的业务缺乏有效的市场支持。
1.2 营销渠道不畅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产品链中, 一种业务的市场营销常常需要调动银行其它的资源, 国际业务也不例外。国际业务部根据市场需求对业务做出改进或开发新业务时, 常常需要向计财部门申请研发经费, 向科技部门申请系统开发等, 但由于各业务部是同级机构, 时间、空间上易产生信息、行为、资源等因素的口径异化, 部门间横向协调、沟通、联系相对复杂, 极易导致内部成本冲突产生、产品改进研发滞后, 市场营销亦步亦趋, 处境尴尬。
1.3 营销业务单一
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国际业务主要包括:外汇业务、国际贸易融资与结算、国际信贷、国际投资、国际租赁、同业资金拆放以及提供金融、理财咨询等。由于产品管理松懈、营销渠道不畅、产品研发滞后等因素制约, 商业银行营销国际业务类型单一, 主要是进出口结算和贸易融资等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 营销投资银行业务较之同业在很大程度上被搁浅。
2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市场营销模式构想
毋庸讳言, 当前营销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 在目前条件下, 应依据效益原则,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市场营销模式、推进国际业务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克服和解决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市场营销模式所存在的不足, 可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 导入产品经理制度, 实行并普及产品管理。
就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而言, 要施行产品管理制度, 首先应将国际业务市场营销职能从原来的国际业务部中独立出来, 增设产品经理岗位 (产品经理必须深谙若干相关产业) , 由产品经理承担市场营销职能, 依据前面所提到的产品经理职责, 确定一位产品经理负责相关产业的几个产品或一项产品系列组合的改进或研发。同时, 国际业务部应切实强化全局性的产品管理职能, 依据各项产品的产业属性和内容, 重新梳理、归纳现有的国际业务, 并在归集产品经理准确做出的市场评估分析和单品或组合市场定位等信息的基础上, 进行产品细分, 同时汇集产品经理提供的客户资料对客户进行详尽细分, 在上述前提下给出各个客户群和产品群的匹配及锁合提案。组织管理模式改造后商业银行新的国际业务市场营销模式简述如下:客户经理直接面向市场, 负责潜在客户的挖掘与业务推广;产品经理在和客户经理挖掘的客户进行深入交流的基础上, 把客户需求信息汇集到数据库中, 将客户信息系统化、数据化, 并会同科技、计财等部门进行客户分析、经营成本分析, 借此及时把握市场要素动态、分析产业发展趋势, 进而调配相关资源进行既有产品的改进或新产品的研发, 在产品上市后, 对客户经理的业务推广进行具体的产品技术支持与服务;国际业务部在做好产品细分和客户细分的基础上, 从全局角度匹配产品和客户的锁和, 系统地对客户经理的业务推广进行指导, 同时协调好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等人力资源的配置;高管层及时对产品经理们在产品改进和研发过程中提交的实际问题予以直线支持和解决。
3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营销模式改进策略
在上述国际业务市场营销模式的构想中, 产品经理是品牌塑造者、营销行为的具体实践者是该模式的枢纽, 要使产品经理制更加成熟和完善, 充分发挥作用, 还需健全如下几个配套机制:
3.1 合理有效的产品经理激励约束机制
一套合理有效的人事激励约束机制是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工作潜力的必备条件。产品经理的工作努力程度直接影射到一家银行产品开发和营销的效能,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家银行的兴衰成败, 因而建立健全产品经理激励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要按照效益为先的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 建立“赛马机制”, 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产品经理选拔机制, 为具有潜质的人才的成长、使用提供均等的机遇;逐步实行产品经理职位的等级管理, 对绩优者晋级, 对绩劣者降级, 实现内部的良性竞争;完善绩效薪金挂钩体系, 严格按效付酬;落实末位淘汰制, 对业绩考核均列末位者坚决予以淘汰等形成职位能进能出、等级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的激励约束机制。
3.2 科学全面的产品经理培训教育机制
产品经理要组织处理好很多复杂的关系和工作, 所以做好产品经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方面的素质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如协调沟通能力、敏锐的市场感觉能力、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一定的抗压能力、主动做事与合作的能力等等。为使产品经理具备上述的职业素质, 建立科学全面的培训教育机制必不可少:通过专题研修与学术交流相结合, 行际交流与本单位业务岗位交流相结合, 境外考察与海外培训相结合, 学历教育与资质考试相结合等形式, 建立一套具有商业银行特色的产品经理业务、知识培训教育机制。
3.3 机动灵活的权力配给机制
作为产品经理, 虽然针对产品开发本身有很大的权利, 可以对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工作进行干预, 但从行政上讲, 并不像一般的经理那样有自己的下属, 但他又要运用很多资源来做事, 因此建立起一套机动灵活的产品经理权力配给机制十分必要:根据产品经理具有调配相关部门资源完成产品改进的职责, 要赋予产品经理调配产品线周边部门相关资源的权力;在其营销职能因内部受阻不能实施时, 产品经理应享有可以直接将问题提交给高管层的权力, 以便由高管层及时介入, 予以产品经理支持并协助解决问题, 理顺营销渠道。
3.4 市场细分和客户定位市场调研机制
首先, 市场细分。全球化的金融市场, 市场的细分不能再按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来分, 而是要以业务的发展走向而分, 本文认为应按业务性质、行业关系、企业规模等情况来细分。细分后, 商业银行在开展地域业务、揽优质客户方面都能有的放矢, 从而工作起来游刃有余。其次, 客户定位。客户定位是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准确的客户定位, 既可帮助开展业务又能避免风险, 工作起来事半功倍。那么, 如何对客户定位呢?客户定位:要分析有哪些类型的客户;要定位各种客户的业务需求是什么;要定位他们信誉度, 对各类客户信誉度进行排序, 评出等级, 从而增加赢利, 排除风险。
3.5 积极主动的产品创新激励机制
产品创新的空间是客观存在的, 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 客观上要求金融产品不断进行创新, 同时, 要突破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品种单一的瓶颈, 也必须致力于完善产品创新激励机制:要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 对产品创新取得实质突破的产品经理, 除了薪金激励和行政激励外, 更要努力提炼金融从业人员的核心价值观, 强调价值激励, 使其感受到个人价值的客观实现, 即有被认同感、被重视感、被尊崇感。
摘要:新竞争环境下, 我国各商业银行均致力于开发和拓展各项业务, 而国际业务作为一个利润内涵丰富的金融概念, 成为国内各大银行战略中的重要理念, 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业务营销模式以做大、做强国际业务, 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商业构想 篇9
一、商业汇票的特点
商业汇票是指由付款人或存款人 (或承兑申请人) 签发, 由承兑人承兑, 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所谓承兑, 是指汇票的付款人愿意按汇票票面金额负担支付义务的行为, 通俗地讲, 就是付款人承诺到期将无条件地按汇票票面金额支付的行为。
商业汇票的主要特点是: (1) 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 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为银行, 而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是一般企业; (2) 各企业、事业单位之间根据合同进行的合法交易, 都可以使用商业汇票进行结算; (3) 企业向银行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可视同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 要占用银行提供给企业的授信额度, 但相比银行通常贷款, 无需花费财务费用; (4) 企业以买方身份签收的商业承兑汇票, 可以利用远期付款, 以有限的资本购进更多的货物,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营运资金的占用, 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5) 企业以卖方身份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 可以对现有或新的客户提供远期付款方式, 可以增加销售额, 提高市场竞争力; (6) 企业收到的商业汇票具有多种使用方式, 如企业可以选择将商业汇票持有至到期后收回款项, 将未到期的票据作为支付手段, 背书转让给其他企业, 当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时, 可以选择将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来融通资金; (7) 商业汇票在同城、异地都可以使用, 而且没有结算起点的限制; (8) 我国商业汇票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二、将商业汇票作为现金等价物的可行性
我国会计准则将现金等价物定义为“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可见, 现金等价物是一项投资, 而且该投资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即: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以及价值变动风险小。其中, 前两个条件强调了变现能力, 后两个条件则强调了支付能力。
从商业汇票的特点中可以看出, 商业汇票完全可以当作现金等价物来看待。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商业汇票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视为一种投资。
企业取得的商业汇票, 其实是企业取得的一项短期债权, 为取得此项债权, 企业虽没有直接的货币资金支出, 但企业已付出商品或劳务, 因此, 可以说此项短期债权是用商品或劳务所换取的一项短期投资。企业签发的商业汇票, 实际上是企业在商品交易中利用“信誉良好”这种商誉对债权人的财产进行的一种投资, 商业汇票不过是这种商誉资产的一种载体, 债权人接受商业汇票, 就表示其对这种商誉资产已认可, 并愿意承担到期不能偿还所应负责赔偿的风险。
2. 商业汇票的特征符合判断现金等价物的四个条件。
首先, 在现金等价物的定义中并未就期限作出具体的时间规定, 只是在会计准则的解释中指出“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 这里也只是指出了一般情况, 而商业汇票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符合期限短的判断标准。其次, 商业汇票作为一种资金结算手段, 持有人可以持有至到期, 或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以背书的方式转让给其他企业, 或向银行申请贴现以转换成已知金额的现金 (银行存款) , 所有的结算均以确切金额为准, 无价值变动的风险, 因此, 商业汇票也同时符合现金等价物的其他三个判断条件。
3. 票据市场的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建设为商业票据成为现金等价物提供了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票据市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1996年1月1日《票据法》正式实施, 自此, 票据在我国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200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 要求各商业银行切实加强与完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管理。2005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又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了票据业务的相关制度。这些制度为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标志着我国的票据业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将商业汇票收付纳入现金流量表的具体业务处理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 商业汇票应通过“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两个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并按单位进行明细核算。将商业汇票作为现金等价物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 还应明确每笔业务发生额计入的现金流量项目。
1. 应收票据业务的现金流量项目。
(1) 企业收到的商业汇票作为现金流入项目, 按照票面金额及债权性质分别列入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相应明细项目。
(2) 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 可视为现金 (包括现金等价物) 的形式转换, 其贴现利息应列入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 实际收到的贴现金额 (即票面金额减去贴现利息后的净额) 不再单独反映, 因为收到商业汇票时已将其记入相应现金流入项目。贴现利息计入现金流出后,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净流量反映的就是实际收到的贴现金额。
(3) 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后, 应按照票面金额分资金用途分别列入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筹资活动现金流出相应明细项目。
(4) 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款项时因当初收到商业汇票已将其作为现金等价物列示于现金流量表中, 故收回的款项不再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 只作相应账务处理即可。
(5) 商业汇票到期无法收回款项时, 账务上借记“应收账款”科目, 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因收到商业汇票时已将其作为现金等价物列示于现金流量表相应项目中, 故在无法收回的当期应按票面金额冲减原已记入的相应现金流入项目。
2. 应付票据业务的现金流量项目。
(1) 企业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或以承兑商业汇票抵付货款、应付账款等时, 应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分资金用途分别列入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筹资活动现金流出相应明细项目。
(2) 商业汇票到期, 企业按票面金额支付款项时因当初开具商业汇票已将其作为现金等价物列示于现金流量表中, 已视同于支付现金, 故在现金流量表中不作任何处理。
(3) 商业汇票到期, 企业若无力支付票款的, 因当初开具商业汇票时已将其作为现金流出项目列示于现金流量表相应项目中, 故在无法支付的当期只需按票面金额冲减原已记入的相应现金流出项目即可。
总之, 将商业汇票的收付情况纳入现金流量表, 不仅能全面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实际运用的现金流量, 而且能较好地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同时还可以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为有用的决策信息。当然, 将商业汇票视同于现金等价物纳入现金流量表, 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完善, 有赖于企业实体对信用的重视及自觉遵从, 有赖于信用评估、信用风险保障等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本文通过对商业汇票特点的介绍, 分析了将商业汇票作为现金等价物的可行性, 并提出了将商业汇票的收付纳入现金流量表进行列示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商业汇票,现金等价物,现金流量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