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构想论文

2024-08-31

模式构想论文(精选12篇)

模式构想论文 篇1

2010年以来, 大蒜、绿豆、姜、玉米等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 网络上随之频现诸如“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新词, 调侃的背后也反映出消费者对农产品价格上涨所造成影响的无奈。然而价格疯涨后往往伴随着剧烈的下跌, 以这轮价格上涨的领涨品种“大蒜”为例, 2011年5月山东金乡大蒜最低收购价已经跌至1.2元/斤, 远远低于蒜农2元/斤的成本。[1]农产品价格如“过山车”般剧烈波动, 价格高时农户获得的实惠并不多, 而价格下跌时农户则往往亏损厉害。究其原因, 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弊端是导致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重要因素。

一、传统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弊端

1.产销链条长, 中间损耗大

传统农产品流通环节包括: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销售地批发市场——销售地零售市场——消费者, 产销链条太长、层级过多, 每个环节之间均有大量的中间商。不仅如此, 由于主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要的流通方式, 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 而发达国家的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2]大量的中间商以及过高的流通损耗, 导致农户卖不出好价钱, 而消费者又感觉价格偏高的局面。

2.信息节点多, 信息不完全

由于供应链条过长, 中间环节过多, 且参与者众多, 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信息节点也相应增加, 交易过程中产生信息不对称的累积效应, 导致市场交易过程频频出现信息失真的问题。作为源头的生产者难以及时把握市场信息的变化情况, 生产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生产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跟风性, 往往在现期价格处于高位的时候盲目跟进扩大生产, 导致远期供给迅速增加超过需求, 使远期销售价格受到压制, 最终“谷贱伤农”。

3.市场体系落后, 交易方式简单

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的发育是从20世纪50年代农村集贸市场开始起步的, 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迅速发展, 形成了包括农村集贸市场、城市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交易体系。传统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目前这种市场体系的功能已经很难满足现实的需求。由于传统农产品交易主要采用“面对面”的交易方式, 市场交易大多以“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的现货交易和现金计算方式为主, 市场形态的级别较低, 交易市场多、交易分散、规模较小, 导致交易的效能偏低。

二、电子商务:未来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方式, 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由于其所具备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 使得农产品交易从传统的“面对面”的对手交易形式转变为“非面对面”的电子交易形式, 弥补了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的缺点。

1.农产品供应链实现扁平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层级大大简化, 生产者与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联结一体, 可组合出B2B, B2C, C2C等多种交易形态。参与交易的主体可根据需要直接选择交易对手进行网上交易, 传统交易方式中处于链条末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通过C2C的模式绕开所有中间环节直接进行交易, 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2.农产品信息达到公开、透明和共享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各种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信息都可以在各种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发布。由于互联网的无边界特征, 使得在地域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的交易主体可以随时获取这些相关信息, 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共享。生产者把握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大为增强, 生产的针对性大大提高。

3.市场规模无限扩大

由于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农产品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使得农产品的交易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 市场规模可以“无限”扩大, 农产品销售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所有产品都可以面向全球进行销售。

4.物流成本显著降低

由于信息共享, 市场交易者可以节约大量的搜寻成本, 买卖双方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成交易。同时, 电子商务也提高了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对市场变化反应的灵敏度, 可以有效减少库存, 节约成本。此外, 由于农产品物流环节减少, 农产品的中间损耗也大大降低。

正因为具有如此优越的特性, 电子商务在未来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可以预计, 农产品电子商务将是未来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面临的困境

尽管农产品电子商务具有上述优越性, 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 要实现农产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化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1.卖方信息链大量缺失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仍然处于以家庭经营为主的阶段, 要实现农产品供求双方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直接进行交易, 就意味着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应该具有相应的电子商务能力。但是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010) 》的数据, 在我国农、林、牧、渔行业就业的人群中, 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仅占到6.4%, 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占93.6%。由于作为农产品供给主体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 他们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能力十分欠缺, 而这种能力的欠缺必然导致农产品电子商务环境下供给方信息链的缺失, 以致买方无法获得相关产品信息。

2.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资源短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发布的数据看, 截止2009年底, 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 在农村仅为15%。[3]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截止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电脑仅为7.46台, 而同时期的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的电脑为65.74台。工信部《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也显示, 到2012年我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才能达到75%, 仅40%以上的行政村能够利用互联网提供信息公开和政民互动服务。这些数据表明目前农村信息化水平偏低, 它将导致农产品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交易平台。

3.交易对象标准化程度偏低

农产品来源于具有生命特征的动植物, 本质上是生物产品, 生物产品的生产不仅受到自身基因的影响, 也受到诸多外部环境因素如气候、地理条件等的影响, 由于其生产过程的不可控因素太多, 以致于大多数农产品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而电子商务则对交易对象的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以及产品编码化有很高的要求, [4]如果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过低, 则不利于交易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4.交易过程面临“道德风险”

传统交易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易, 对于买方来说, 产品可见、可触摸, 尽管存在着一些隐藏信息, 买方还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甄别。然而,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 买方连卖方的面都没见过, 也不可能对交易标的有直观感受。买方付款以后, 卖方有可能不发货, 也可能以次充好, 这就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形成的卖方道德风险问题。同样的, 对于卖方来说, 采用电子商务交易同样也面临交易发生后买方的道德风险问题。比如, 对于采取货到付款的电子商务形式来说, 买方收货以后不付款是卖方最担心的问题。因此, 农产品电子商务要取得快速发展, 必须解决这种因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构想

由于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着卖方信息链缺失、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资源短缺、交易对象标准化程度偏低和交易过程面临“道德风险”, 所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仍然比较缓慢。针对这些问题, 根据现实经济发展状况, 本文提出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1.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经济人弥补卖方信息链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 农村非网民人群中有38.8%的人是由于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为了弥补由于农产品供给方因能力不足导致的卖方信息链缺失, 应该大力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经济人, 由农产品电子商务经纪人帮助农民在网上发布各种产品信息, 同时整理各类消费者的购买信息, 起到沟通买卖双方的桥梁作用。尽管农产品电子商务经济人的存在与理想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相比增加了一个中间环节, 但是相对于传统农产品交易模式而言, 中间环节还是能够大大减少, 其消耗的利润也得以减少。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经纪人的要求不仅要懂销售, 还要懂得一定的电脑网络技术。在人员构成上, 既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由专合组织构成。

2.充分利用现有公共网络资源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目前, 我国100%的乡镇已经开通互联网络, 乡镇政府机构、农技推广中心、农家书屋等都具备互联网接通能力, 部分行政村也同样开通了互联网络。尽管农村信息平台建设仍存在很大的不足, 但是如果能够充分整合利用农村现有的公共网络资源, 还是能够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相当程度的支撑作用。

为了利用这些资源,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架构, 如图1所示:①网络平台由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市场化的电子商务平台, 由经营性的电子商务公司组建并运营;另一部分由各地根据自身特点以县级公共网络资源为核心、乡村公共网络资源为节点组网, 乡镇及行政村的节点面向经纪人开放。②在信息流上, 形成“生产者——经纪人——乡村节点——市场化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的双向流动信息链。③在功能上, 市场化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供求双方在上面发布供求信息及交易提供服务;而公共网络资源则形成以县为单位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以乡镇为单位的电子商务工作站, 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培训工作, 乡镇工作站主要负责将本区域农产品经纪人经纪的优质农产品、企业、大户推介到电子商务平台上。④在技术上, 以县级网络技术人员为主体负责非经营性网络的搭建、维护工作, 乡村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网络节点覆盖范围的信息上传、发布服务工作。

3.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交易效率

为了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效率, 应该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首先, 要跟踪、引进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国际植物保护联盟 (IPPC) 等机构的先进、实用标准, 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其次, 全产业链规范农产品标准的修改、制定和实施。从产业链初端开始, 确保农产品优良种苗的筛选、农用生产资料的选用、农业生产环境的改造及评估认证、农业生产过程技术操作规范、农产品产后加工、分级、包装、贮运、保鲜等各个环节都必须有标准可依, 并严格按标准规范操作。

4.加快交易信用体系建设降低“道德风险”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会严重影响交易的达成, 为了降低这种风险, 十分有必要加快交易信用体系建设。“道德风险”问题的关键在于违约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借鉴阿里巴巴集团的成功经验, 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解决这一难题。在交易过程中, 买方先将交易款打入第三方支付平台以避免买方违约;如果卖方违约, 经过核实第三方支付平台可将款项退回买方, 使卖方受到惩罚。除了经济上的惩罚以外, 建立政府、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方以及交易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的, 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机制也是加强交易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事前 (交易前) 监管主要针对进入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主体的资质以及产品质量进行监管, 事中 (交易中) 监管主要保证交易双方交易的公平性, 事后监管则要保证一旦出现违约行为能够及时得以更正并对违约方实施相应的惩罚。

摘要: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弊端是导致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重要因素, 而电子商务交易具有“供应链扁平化, 信息公开、透明和共享, 市场规模无限扩大, 物流成本显著降低”的优点使其成为未来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 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仍存在“卖方信息链缺失、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资源短缺、交易对象标准化程度偏低和交易过程面临‘道德风险’”等诸多困难。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以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亮.蒜价大跌:丰产不丰收几成定居[N].中国经营报, 2011-05-30.

(2) 刘妮娜, 米传民.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 2009, (05) .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2010.

(4) 吴宏伟, 万江涛.关于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思考[J].中国市场, 2008, (32) .

模式构想论文 篇2

 2012-10-11 09:31:25

来源:《中国社会保障》2012年第4期

我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从“两江”试点开始,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表明,这种结合是正确的。这个模式较好地实现了三个结合:将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将个人纵向积累自我保障与社会横向统筹互济相结合;将个人自我管理与社会共同管理相结合。同时也较好地反映了疾病风险的内在机理和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规律。但是,职工基本医保统账如何结合,十分关键。目前主要有两种结合方式:“板块式”和“通道式”。实践告诉我们,这两种结合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进一步优化统账结合模式。

数据背后的启示及思考

以下为江苏省镇江市区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关于2008~2010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数据。

按医疗费用发生额分段,各段人数及费用。将年医疗费用按金额分成未发生费用、3000元以下、3000~5000元、5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几个费用段。2008~2010年三年费用处于各段的平均人数分别为47473、306912、9603、19649、3722。统计数据显示,未发生费用及费用在3000元以下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91.5%,其费用占总费用的34.1%;费用在3000元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5%,其费用占总费用的65.9%。而3万元以上费用段人数最少,仅占总人数的0.98%,其费用相对较高,占总费用的36.5%。

各费用段医疗保险基金补偿比。2008~2010年三年来各费用段制度内医疗保险基金的平均补偿比分别为:0、99.5%、86.7%、84.9%和83.7%。如果将目录外费用计算在内,年医疗费用在3000元以上的病人,个人负担占35%左右。

个人账户、社会统筹收入及支出比。目前镇江市医保基金的个人账户划入比例分别为4%、5%和6%(即45岁以下人员个人账户划入4%,45岁至退休期间人员个人账户划入5%,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划入6%)。在这样的划入比例下,2008~2010年,镇江市个人账户基金收入分别占基金总收入的53%、52%、56%,三年平均为54%,个人账户基金支出分别占基金总支出的46%、46%、43%,三年平均为45%;社会统筹基金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7%、48%、44%,三年平均为46%,社会统筹基金支出分别占总支出的54%、54%、57%,三年平均为55%。

由此带来的启示如下:

统账结构不合理。以2008~2010年三年平均数为例,三年中个人账户基金收入占基金总收入的54%,支出却只占基金总支出的45%,社会统筹基金收入占基金总收入的46%,而支出却占了基金总支出的55%,统账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导致个人账户的过多沉淀,另一方面减少了统筹基金即期支出总量,降低了统筹基金的互济能力和基金使用效率。

制度内补偿比较高,制度外个人负担较重。从上文数据可知,镇江市医疗保险制度内补偿比达到85%左右,但住院负担较重,一般达到35%,而且制度外费用仍有逐年上升趋势。如在三级医院进行抢救、手术、肿瘤治疗,个人负担更高,是应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大量人群医疗费用未及风险线。从上文数据可知,镇江市2008~2010年费用发生在3000元以下的人数占了参保总人数的91.5%,而3000元费用中个人账户支付占很大比重,个人现金支付并不多。这部分人群的医疗费用一般不会对个人的生活造成影响,也就是没有触及风险线。这一数据将对我们设定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及相应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账户沉淀过多。2008~2010年,镇江市个人账户基金收入分别为3.23亿元、3.73亿元和4.26亿元,而同期个人账户支出分别为2.09亿元、2.61亿元和2.85亿元,个人账户收远大于支,累计结余越来越高。2008年个人账户累计结余5.2亿元,2009年累计结余6.4亿元,2010年累计结余达7.6亿元,分别为当年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的116.2%、114.4%和115%,也就是说,个人账户累计结余用于支付一年的医疗保险费用还绰绰有余。过多的个人账户沉淀,使账户基金由“活钱”变成了“死钱”,造成了当期统筹基金运用的不足,影响了统筹基金的共济性。

根据上述启示,以及总结多年医保管理工作实践后,我们也得出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疾病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疾病是多样的,按病种划分,可将疾病分成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按治疗方式划分,可将疾病分成门诊治疗的疾病和住院治疗的疾病;按疾病的缓急可以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等等。“板块式”主要以病种和治疗方式作为保险补偿的依据,这样就会把一些发生费用较高而未列入报销范围的病种排除在医疗保险补偿范围以外。因此,以病种或门诊、住院作为保险的补偿依据是不科学的。但是,多样的疾病又存在统一性,即都要消耗一定的卫生资源,具体体现在治疗疾病都需花费一定的医疗费用。如果以医疗费用来作为医疗保险补偿的依据,将更加科学、公平、简洁。

疾病风险的经济性和相对性。疾病风险的经济性是指疾病风险发生后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疾病风险的相对性是指疾病风险的大小是相对于患者的经济状况来说的。国际上一般以2002年WHO提出的以个人现金自付费用占家庭消费的15%和40%为标准来衡量疾病风险,当高于40%时可认为家庭发生了灾难性卫生支出,疾病风险较高,低于15%时可认为家庭受重大疾病卫生费用支出的影响不大,疾病风险很低。因此,起付线不应以定额为标准,而应按个人工资总额的~定比例设置。

疾病诊断、治疗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实践告诉我们,同样的疾病,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医生的经验、经历等因素,会有不同的诊断及治疗方案,且治疗效果也会因人而异,显示出诊断结果及诊疗方案、过程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简单地以病种或门诊、住院作为补偿的依据,缺乏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供方对医疗费用增长的主导性。供方处于医疗费用增长的主导地位是公认的事实。对医疗费用浪费的控制、保持医疗费用的合理增长、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是医疗保险的重要职责。如果其中某一部分医疗费用游离于结算办法之外,都会因为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这部分医疗费用增长的失控。镇江曾经一度实行个人账户按实支付的做法,结果当年个人账户支出增长达70%。因此,无论是个人账户、统筹基金、个人自费,还是门诊或住院,都应纳入统一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中进行支付。

需求多样性和行为规范性。不同性别、年龄、文化背景、收入水平以及身患不同疾病的患者,医疗消费需求都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医疗需求多样性引申为就医行为的多样性,就很难建立统一、规范、系统的就医秩序,不能建立有效的医疗保险基金结算、管理系统。在目前参保人员医疗知识普遍不丰富的情况下,过多强调个人就医行为的自由,不仅造成就医的盲目性和医保基金的浪费,还会增加参保人员的负担。因此,国家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定点管理,强化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制、转诊制,发挥好医务人员对参保人员就医的指导作用。

如何改进职工基本医保模式

将三段通道式改为两段通分结合式。取消传统意义上的个人账户和自付段的划分,将个人账户和自付段合并称之为低费用段,并确定一条起付线。发生于低费用段内的医疗费用主要由个人账户或个人现金支付。个人现金支付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个人账户的多少,个人账户结余越多,个人现金支付就越少,个人账户结余超出起付线的人,起付线以内的医疗费用完全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无需支付现金;起付线以上部分(含大病医疗统筹)称之为中、高费用段。发生于这个费用段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和个人按比例共同支付,个人账户在这~阶段仍有结余的,可用于冲抵个人自付部分(含目录外)(见下图)。同时,为了防范过了起付线后门诊方面的风险,可以按门诊、住院分道支付,将门诊个人(账户)支付比例高于住院。这样的制度设计,使个人账户与现金完全等价,更好地体现个人账户的积累保障功能,提高广大参保人员节约账户的意识,减少账户基金的浪费。

降低个人账户划入比例。要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效率,必须对账户基金和统筹基金进行合理分配;而要合理分配账户基金和统筹基金,两者的划入比例应该和各自的支付比例相适应。我们认为,可以在原三个年龄段划分的基础上,再增设35岁以下年龄段。对各年龄段个人账户划入比例作适当下调,并对低年龄段个人账户划入比例下调幅度更大一点,以进一步降低个人账户沉淀,增强统筹基金可使用量。

调整统筹基金起付标准。目前的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一级账户+自付段,其中一级账户为当年划入账户部分+上年结余在3000元以内部分,自付段为个人工资总额的10%,退休人员为本人养老金的5%。三段变两段后,为维护政策的稳定性与连贯性,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只能在目前的基础上调整。可以考虑将起付标准定为在职人员工资总额的18%和退休人员养老金总额的14%。这个标准对账户结累多的人负担是减轻的,对账户结累少的人负担有所增加,这符合个人账户设置的初衷。这样的制度设计,账户结余越多个人负担越低,有利于激励健康人群和在职人群的个人账户纵向积累意识,实现将现在多余的钱用于以后患病和年老时的医疗费用支付。

增加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解决基金对中、高费用段医疗费用补偿不足的问题,必须增加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而个人账户划入比例的下调和统筹基金起付标准的提高,从基金的来源和支出上都给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的增加提供了可能。以2010年为例,若通过上述调整后,用于支付年医疗费用3000元以上的,统筹基金将增加9000万元。将原个人账户沉淀基金转换成统筹基金,用统筹基金置换个人支付的目录外部分医疗费用,将综合补偿比从现在的65%提高到85%左右,以减轻高费用段个人负担。

为防止进入高费用段的参保人员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提高后,发生过度医疗消费的风险,仍需将高费用段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分道报销,给予不同的报销比例。为不加重大病患者在门诊就医的医疗费用负担,将门诊特殊病种患者在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按住院医疗费用的比例报销,维持现行政策不变。

适度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自付比例。镇江市医倮政策规定,参保人员在社区就医发生的门诊费用由医保基金报销90%,住院医疗费用由医保基金报销85%,以引导参保人员小病进社区,然而过高的报销比例也易引发参保人员从社区贩卖药品等一系列的道德风险及过度医疗需求,造成基金流失。对此,可适度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自付比例。将病人向社区引导不能仅靠医疗保险的报销政策,而应更多依靠政府对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提升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应在国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医疗保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和逐级转诊制。

调整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医疗费用结算是社会医疗保险的关键和灵魂。我们认为,医疗费用结算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变基金总额预算为医疗费用总额预算,即将“目录内”与“目录外”医疗费用全部纳入总额之内。二是将医疗费用增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挂钩。医疗供需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过高超越经济发展速度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医疗费用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协调,这也是“以收定支”原则的具体体现。三是必须界定“三个目录”的地位与作用。在目前“三个目录”制度下,临床上实行的是目录内外的双轨制。在医保基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如果目录内外没有一个明确界定,就会造成“三个目录”在临床的“挤出效应”。我们认为,目录外的使用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幅度以内。同时,形成调整、更新目录的常态机制。

通分结合模式的意义

笔者认为,通分结合模式兼具了“板块式”和“通道式”的优点。

个人账户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改革是在原公费、劳保医疗基础上进行的,所建立的新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带有一定的福利成分。实际上,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存在大量人群日常小毛小病医疗费用开支来源及管理方式的选择问题。在通分结合模式下,个人账户作为参保人员日常小毛小病医疗费用来源并由个人自我管理,应该是一种好的选择。从镇江实际情况看,很多中、老年人只要不生大病,大多精打细算,努力将自己年医疗费用控制在账户以内。我们应当运用好、发挥好个人账户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清晰界定了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责任。将起付线设在略高于90%人群年医疗费用处(见上页图表),左侧为个人(账户)责任区,右侧为社会(统筹)责任区,界定清晰。同时这也能在规范首诊制、逐级转诊制的前提下,防范低费用段的道德风险向社会(统筹)段传导,而且将过起付线后,门诊住院分道,设立不同的个人支付比例,可以防范过起付线后门诊的风险;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只要适当变动起付线就可重新界定个人、社会责任,避免繁复的政策调整。通分结合模式较好地集纳了“板块式”和“通道式”的优点,避免了各自的不足。

实现个人账户按实划入,简化医保信息系统。“三段通道式”决定了年初一次性划入全年个人账户的做法,不仅导致了医保基金的流失,也造成了医保信息系统的复杂性。采取二段通分结合式后,实现了个人账户与个人现金的完全等价,改变了原来账户段——自付段——统筹段的必经支付序列。在起付线内,账户有钱,账户支付,账户上没钱,现金支付。过起付线后,个人账户有钱,可替代个人现金支付,实现了个人账户资金与个人现金的完全等价。从而为按实划入个人账户创造了条件。

简化政策体系,强化保险责任。由于二段通分结合模式比较清晰地界定了个人、社会责任,能比较好地防范低费用段道德风险向统筹段传导,从而可以改变原“三段通道式”中通过复杂的政策体系设置来防备风险的做法,而由此派生出来的二级账户等,都将在这个模式下得到简化、优化,从而可以大大简化政策体系。通过起付线设定,统账结构调整及过起付线后个人支付比例等参数设计,可以简便灵活调整收入结构、支出结构,优化统账结合模式,强化社会医疗保险在中、高费用段的保险责任。

关于“班规治理”模式的运行构想 篇3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繁重、琐碎、辛苦,补贴低,责任大,要求高,还经常跟家长、学生怄气。不可否认,在现代信息化和社会环境下,学生普遍早熟,思想复杂,自主意识强,价值观多元化,加之突出的留守儿童及家庭教育问题,导致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学生方面确实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在评价班主任工作时,应该正视客观现状,不去过分归因于教师素质和能力问题。应该想办法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和压力,让班主任喜欢上这项工作。要做到这一点,改变传统的“人治”模式,转变为“法治”模式,不失为一种减负的有效途径。

班级管理的“法治”模式,其实就是制定班级管理规定来管理班级。这种模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许多教育名家,如魏书生、李镇西等在自己的教师生涯就做了大量实践,并在著作中做过详细论述。从理论上讲,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实践上讲,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常干常新的工作,“班规治理”模式将随着学生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改革。老一辈教育家的经验固然值得我们借鉴,但要解决一个个很具体的处在发展变化中的学生的教育问题,我们当下和未来的班主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要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对于如何实施班规管理工作,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构想:

一、班规由学生自己制定

班规由学生自己制定,等于是赋予了每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等于是“逼”学生自己做出承诺,以后执行起来就容易多了。

学生制定班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班规条款征集汇总阶段、班规条款讨论阶段、班规条款试行稿形成阶段。

班主任可以给学生规定几个具体方向去征集意见,比如,卫生、学习、纪律等等。零散意见收集上来后汇总成有条理的意见,完了将汇总后的意见再传达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以形成更为统一和成熟的意见。之后,可仿照国家法规的表述形式,分多少章多少条撰写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班规试行稿。以上工作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完成。

二、班规的产生要举行一个正规的仪式

班规试行稿出来之后,要举行一个很正规的投票签字仪式。议程可以这样去设计:第一项由班主任先介绍班规试行稿的产生过程;第二项全体学生投票;第三项唱票计票并宣布投票结果;第四项由学校中层主任宣读公证词;第五项全体学生在班规上签字,并在墙壁上张贴;第六项班长带领大家宣誓;第七项学校(副)校长讲话。

举行这样的仪式旨在增强大家对班规的重视程度,树立班规的权威,让全体学生感受到:我们自己制定的班规,我们自己投票签字认可了,班规便存在了、生效了,下一步,我们就得遵守它、执行它、维护它。

三、班委必须竞选产生

要实现班级民主化管理,需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有参与就有竞争,作为班级日常事务管理的代言人,班委会成员很有必要通过竞选产生。

对于竞选班委,建议通过演讲投票的方式进行。班主任提前宣传动员学生积极报名参选,写演讲稿,准备才艺。待时机成熟后进行正式选举,现场演讲,现场投票唱票,获得票数最多者当选。

新当选的班委,要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什么职务承担什么责任要求一清二楚。班主任还要经常性地对新班委进行岗位职责培训,使他们尽快上手开展工作。

四、尝试运行值周制度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值周制度,大都是这样设计的:把所有教师分成若干组,每组与学校中层以上领导搭配,按周次排列后进行值周活动。我想,这样的值周制度最大的好处是让每个教师都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推而广之,这样的制度也可以在班规管理中予以尝试。

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配一个班委会成员当组长,一组安排一周,具体负责班规执行的各项工作任务。这样一来,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规的执行工作中去,无疑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班规、遵守班规。同时也培养了大家的管理意识和能力。

五、举办特色星级学生评选活动

班规中奖励部分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星级评价制度是当下比较流行且成熟的奖励制度。根据班级建设需要,可设立纪律星、卫生星、管理星、运动星、才艺星等星级称号,制定相应的评选办法(标准)。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通过集体投票选出星级学生。对于当选的星级学生,发奖品和星级标志,并在班级展示栏中张贴其照片。对于累积获得多颗星的学生,要追加奖励额度,可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展示,授予校级荣誉,发更丰厚的物质奖品,在评优选模上优先考虑。

六、班委成员要定期述职

为保持班委积极有为的工作状态,举办半学期一次的述职会很有必要。班委会成员要面向全体学生汇报自己半学期以来的工作、思想、成绩、得失,以接受大家的监督。汇报完毕,可由全体学生投信任票,获信任票率低于50%者,班主任给予口头警告,低于30%者,自动去职,班主任择期组织后继者竞选。

对于具体的班规设计内容,其核心理念(原则)是:(1)人人主动参与,人人有机会参与;(2)人人主动监督,人人有发言权;(3)一人一票,人人有决定权;(4)衡量学生优劣的尺度是多维的;(5)重奖轻罚;(6)学生的事情学生自己处理;(7)努力将班主任从琐碎繁重的事务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8)通过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的方式处理班级事务。

主要特点是:(1)动态化。班规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制度,处在发展变化和不断修订之中。与班级管理水平相适应,与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相适应。(2)灵活性。班规的制定必须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并融入学校的制度之中。它不能孤立存在。(3)切合实际。班规不是海市蜃楼,它必须切合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一切实际。

最后,要顺利实施班规,对班主任的要求是:(1)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关系和谐,受学生拥戴,令学生信服,师生团结一心;(2)班主任不再崇尚传统的人治化管理理念,而要努力做一个“法治化”管理的践行者;(3)班主任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班规、敬畏班规;(4)对于班规的认识须明确,班规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所有班级管理中的问题。班主任在抓制度管理的同时,必须通过情感去教育转化学生。

课题展示:本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体现“法治精神”的班规在崆峒区初级中学的应用案例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542。

模式构想论文 篇4

一、“三段交错”课程模式的构建依据

课程改革是学校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对课程结构、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变革的综合行动,目标是构建一种满足形势需要的课程系统。科学的课程系统必须以特定的教育本质规律为根据,高职教育的课程系统,应该符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成长的规律、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职业学习的基本规律。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成长规律

一般认为,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向有所不同。传统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以学术标准为评价标准,强调学生学术水平,而职业教育则强调实际工作能力,强调职业化水平。学术水平与职业化水平显然不同,是属于两个维度的评价标准,然而二者之间并非是排斥的对立关系。因此,按照两个维度可以划分为四种不同的情形:高学术高技能、高学术低技能、低学术高技能、低学术低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是要促进职业成长,为个人提供在本职业内不断提升自我的条件和空间。不同的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成长历程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传统的高等教育为毕业生创造了就业的学历条件,特别是高学历毕业生,一般是“先理论、后职业”。在职业环境中还有一些人,则是入职时并未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先入职实践,实践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也可以获得较好的职业发展,属于“先职业、后理论”的成长历程。高职教育就是力求在这二者之间,寻求一种新的发展之路,即“边理论、边职业”的成长路径。其特点在于,学习者在院校学习相关的职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学习职业技能,培养工作能力,获得职业发展。

(二)学校教育中学生学习的特征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体现个体价值的过程。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促进年轻人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是一种专业化的培养过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其终极目的是培养具有“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的人,“职业教育虽然是以职业教育为名从教育的母体中脱胎而来,但它与母体之教育的血缘关系却一直存在着,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法阻隔由脐带传送过来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基因”。[1]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尽管更面向于职业,仍要以知识劳动为特征,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的根本属性没有变。在职业院校,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即基本的听、说、读、写、算、数等基本求“真”的通识能力;同时要学习特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现实的职业能力和应对发达的现代社会之复杂多变的职业世界所必需的通往真、善、美的高层次职业能力。[2]即使是直接面向职业活动的教学内容,虽然更关注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也以知识作为基础。在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总体来讲是从职业实践选取、优化、设计之后的系统化的职业经验。

(三)职业学习的基本规律

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要体现职业学习的特点。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理论,比较系统地揭示了职业学习的规律。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将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理论知识是与情境无关的、学科系统化的、为实践辩护的客观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则是与情境相关的、不明确的、指导和反思实践的主观的知识,介于两者之间的是过程性知识,即与情境相关的、以实践为导向的知识,这是职业教育重点传授的知识。[3]同时,根据情境学习理论,职业学习的规律应满足以下四条,即职业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习者得到职业的实践共同体的认可,职业学习的唯一途径是参与职业活动,职业学习内容是从边缘逐渐深入核心的过程,职业学习过程符合社会正当性规则,学习内容是从直观的实践任务逐渐进入职业内在规律,即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4]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一方面要适应职业学习的规律,另一方面要适应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规律。职业教育应探索一条边学习理论边实践的成长途径,实施边缘深入和理论先行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二、“三段交错”课程结构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首要任务,是确立科学的高职教育课程结构,以此结构重新组织和整合课程内容。欧阳河教授提出,高职教育的课程应该包括思想品德课程、文化课程和部分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三部分。思想品德课程采用养成型课程,以典型社会生活情境为载体、融入社会生活情境、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优秀人物的事迹为蓝本;文化课和某些基础课程,采用学科型课程,以优秀的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为蓝本;专业课程,以能力本位课程为主,以优秀从业者为蓝本,培养学生的工作胜任力。[5]“三段交错”课程结构,力求充分体现理论与职业化相结合的原则,体现高职学生学习的规律。

(一)基础理论以学科形式为主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是必需的,能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认识能力,不仅是职业生涯的必需,也是人格发展的必需。理论知识是人类历史经验的积累和沉淀,可以为学生将来面对职业问题时,提供较高的认识基础和视角,而且为提升其情志水平和职业格局搭建阶梯。学科是理论知识的基本存在方式,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就必须保持学科框架,否则就会断章取义,真理可能成为谬误。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学科框架下进行,体现学科自身的概念体系、逻辑关系和语言体系、抽象方式。基础理论,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科学理论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等。

(二)专业课程以项目情境为主

高职教育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以专业课程为主干。社会职业是学校教育专业的逻辑起点,专业课程要以职业活动内容为依据,专业课程内容要来自职业工作内容,专业课的教学过程要体现职业工作过程。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遵循职业工作的逻辑,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开发“工作过程”课程,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因此专业课程必须是来自职业世界的“典型工作任务”,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形成系统化的教学项目(或教学情境),以项目的形式整合职业行动的对象、工具、环境,按照明确任务、制定策略和方案、执行方案到反馈评估完整的“工作过程”,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促进过程性知识的学习。[6]专业课程要整合传统学科知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工作、学会沟通、学会合作,通过实践的方式解决职业实践的问题,提高职业能力,培养职业人格。

(三)综合实践以职场实习为主

为各行各业培养现实的从业者,是职业教育最基本和最现实的目的。综合课程是在理论课和项目化的专业课的基础上,走向职业岗位前必经的一个环节,是从职业准备者转变为一个从业者的过渡,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策略,自主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是职业院校完成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要学习的不再是过程性知识,而是完全的实践性知识,也是学校掌握的理论和方法的具体化的过程。学生完成的不再是教师设计的教学项目,而是完全真实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也不再有教师的指导帮助,工作进度和方法策略完全自主;完成任务不再局限于学校理想化的职业环境,而是处在完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课程可分为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和综合实践三部分,基础理论课程整体上保留学科课程的基本框架,改革重点是教学方法的改进;专业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改革重点是课程的结构和项目设计;综合实践课程以职场顶岗实习为主,改革重点是评价模式的转变。低年级学生仍习惯于学科学习,以理论学习为主,同时渗透着项目学习的方法;中年级学生以专业课程为主,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同时项目内容趋近真实的工作任务;高年级学生毕业前进行综合实践课程学习,到职场顶岗实习,为从业作最后的准备。从时间和内容两个维度,都体现了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三、“三段交错”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是课程实现的过程,“三段交错”的课程结构和相应的课程内容,要通过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课程教学质量,如图3-1 所示。

(一)理论教学重视“问题教学”

基础理论课程以学科形式开展教学,教学过程要改变过去单向传授式的教学和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新型教学方法的探索,提倡“问题教学”“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突出学生从“问题”“案例”出发的自主探寻和学习过程,或以实践专题的形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建构性和思维的自主训练,调动学生的智力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

(二)项目教学突出理实一体化

项目化的专业课程是职业院校的教学重点。职业教育应遵循教学规律,对来自职业实践的真实工作进行教学设计,形成教学项目;进行课程内容重构,整合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方法,突出学生的自我实践活动,“做中学”“做中教”,在行动导向下的教学,促进学生的行动能力。

(三)综合实践强调效果评价

综合实践课程以顶岗实习为主,是学生从学校走向职场的中间环节。顶岗实习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加强组织管理,并体现学生职业岗位的自主实践。顶岗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课题并完成综合设计。因此,顶岗学习的管理,应构建科学合理的过程监控和评价系统,通过评价进行有效的引导。

任何一种课程模式,都蕴含着一种逻辑结构,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设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三段交错”的课程模式,力求更大程度地体现学校教育的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将高职课程分为三类,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这是“三段”的意义所在;然而每一段并不排斥其他课程,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交错”体现的是一种趋势和过渡的思想。同时,课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一定的模式框架下坚持实事求是,灵活安排,科学设计,才能构建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

注释

1[1][2]陈鹏,庞学光.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J].教育研究,2013,(1):101-102.

2[3][4][6]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论文 篇5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是在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活动道德教育模式建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研究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模式探讨”之实验研究的核心内容。该模式一俟提出,便得到广大教育理论界同行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引起教育实际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该模式在与理论界同仁的讨论、交流中不断修正,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本文拟对这一模式的理论设想作简要阐释,以进一步求教于学界前辈和同行专家。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活动道德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在活动中通过活动而且为了活动的道德教育。对“活动道德教育”范畴的这一界定其实质在于认定活动个体的自主活动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又是道德教育的手段。作为目的,意谓活动、实践道德生活或使学生形成一种道德的生活方式应当成为学校道德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手段,指教育者应当把活动作为个体道德发生、发展以及道德之个体意义实现的源泉来理解并作为促进道德发展的手段加以运用。显然,这里是把活动范畴作为道德教育理论建设的逻辑起点,作为整个道德教育过程的基础来看待的。活动道德教育模式“建构”的核心在于从理论上论证该模式的合理性,在实践中证明其实效性。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活动一个尚待开拓的教育研究领域

马克思在其被称作“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的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ii]强调活动、强调现实的感性活动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不把社会、社会现象看作毫无生气的既成事实,而是看作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结果,通过揭示人的活动及其发展,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不论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iii]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iv]因此,研究社会现象、研究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就要研究“真实的个人”,研究个人的活动,因为“这些关系是由个人的活动组成的”。[v]然而,“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vi]

本世纪对活动问题的研究最为轰轰烈烈且成果最丰者首推心理学。在西方,30年代即有皮亚杰根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得出的活动尤其是协作活动是儿童思维和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结论。[vii]在前苏联,自40年代鲁宾斯坦和维果斯基以活动范畴解释人的心理结构,指出:“心理不仅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而且是在活动中形成的”,[viii]从而揭示了人的心理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发展的规律,“活动”就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后经加里培林、列昂节夫等人的进一步拓展,活动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得到更广泛的认同。至70年代后期,“活动观点是研究人的个性、意识发展规律性的基本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ix]

活动问题在哲学、社会学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俟提出,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就活动,活动结构,活动与能动性、创造性,活动与实践的关系,活动与社会发展,活动结构与社会和社会生产结构等问题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活动的哲学问题”一度成为前苏联哲学家的热门话题。而且对活动进行哲学、社会学的研究正方兴未艾。随着对人学问题的兴趣日益浓厚,随着人的能动性问题逐渐成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对活动的研究也必将更加深入和成熟。

比照之下,教育领域对活动问题的研究则是数量少且不够深入的。虽然有些学者对教育的活动基础,[x]对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xi]作过有益的开创性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并未引起理论界足够的重视。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xii]把活动抬至决定教育学生死存亡的高度,然而,在许多教育学著作中,通常把活动只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甚或不甚重要的方式,事实上降低了活动本身的理论品位。而活动在教育理论中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装饰”地位,对活动之引入教育领域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羞答答的态度则反映了人们对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漠视。

在我国,活动问题在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起步晚且更嫌贫乏。心理学界对“活动”问题的重视是从80年代初译介列昂节夫的《活动?意识?个性》开始的。而在哲学领域,活动范畴是80年代中后期随着重新确立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地位,逐步进入人们的研究视域的。研究尚处在基础阶段或确立活动的地位阶段。对活动本身、活动的内部结构尚乏系统的研究。在教育和道德教育领域,活动范畴仍在大部分研究者视界之外,为数不多的《教育学》、《德育原理》等著作或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出发阐释教育诸规律,或以活动解释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并以此作为德育的基础,都表明这一问题已开始引起部分学者的重视。然而,要在此基础上确立活动在教育、道德教育学科中应有的地位,尤其是围绕活动建立一种完整的教育或道德教育理论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活动道德教育,是在反省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在于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本质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

“传统教育”的理解虽殊为不同,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这里还是首先对“传统道德教育”作一初步的界定。我们把“传统道德教育”理解为教育发展史上试图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批判地接受某种固定的道德价值从而达到束缚学生道德思想的目的之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如此理解和界定的传统道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强制的教育传统。它认定要传授给学生的那些价值是先定的、天然合理的,教育的全部工作,不外是借助各种实质上是灌输的方法把这些价值传授给学生。道德教育便是使学生想“正确”东西,做“正确”事情的事业。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这种教育曾长期占居主导地位。在我国,即便是建国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所奉行的以“听话”为标准、以“服从”为目的的教育,都带有传统教育的色彩。这种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了主体精神活动在道德中的重要地位。其所奉行的道德,乃是一种“驯服式”的道德(柏拉图语),而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陈独秀语)。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行为不能参与真正的道德评价。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乃至其存在的价值无不以主体性的发挥,以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传统道德教育因其对教育对象“标件化”的追求而难以培养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和有个性的个体;因其限制学生选择的自由和可能性而难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这与把道德看成人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手段而不是外部强加的枷锁,把学生看作主动选择和吸收教育影响的主动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主体而不是作为被改造对象的现代教育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与现代社会追求开拓、进取、呼唤自主理性的时代精神也是不相契合的,对这种教育进行历史的、现实的反省是构建新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更好地承诺培养具有丰富道德生活,有充实、积极的道德精神之实践主体这一庄严使命的必要预备。

(三)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也是对当代认知主义道德教育的一种补充,在于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无论对道德教育的理论还是对道德教育的实践来说,20世纪都是一个认知主义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知识、认知能力在个体道德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确证,道德认知能力包括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得到教育理论家的普遍赞同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广泛接受。作为对压抑理性、无视个人主体特征之传统道德教育的一种积极反应,把儿童的智力活动、把儿童的思维和探究引入道德发展、道德教育领域,从根本上转变了道德教育的观念。从这种意义上讲,认知主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然而,必须同时指出,单纯的认知主义道德教育是片面的,以简单地灌输道德知识为中心的道德教育则更是有害的。同时,这种认为道德行为不过是认知发展的一种逻辑结果的道德哲学本身也是错误的。认知之于道德既非唯一的亦非最终的因素。认知、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份,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而且,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尚未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正确的推理和丰富的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逻辑联系。要充分考虑并试图努力解决知、行统一这一最古老、最根本也是最棘手的道德教育问题,就必须预制一种与认知主义互补的教育形式。

此外,把“活动”范畴引入道德教育领域,并以“活动”为元点建构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也是基于对“活动”之独特的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功能的认同与肯定。

二、活动与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

(一)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活动”范畴

至少到目前为止,对活动范畴的界说还是一个人言人殊的问题。“‘活动’概念本身的含义是极不确定的……直到今天,无论是心理学著作,还是社会学和哲学著作,都在各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活动’概念。”[xiii]“还没有对活动概念作出公认的定义。”[xiv]活动领域本身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使得人们可能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界定。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活动”范畴,简言之,就是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具体说,就是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由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的兴趣和道德需要为基础的,以促进个体道德的整个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的现实的社会交往活动。对“活动”范畴的这一界定至少包含下面几方面的内容。首先,这里的活动指主体的自主活动,体现了活动的能动性这一属人的特征。活动的能动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本质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人的活动中的自为、自主、自由、自觉和创造。表明人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所提供的现成条件而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改变和创造对象世界从而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表明人不仅可以意识到外部世界而且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观念把握对象世界的属性和规律,从而使之为自我服务;不仅能意识到对象世界的属性和规律,而且能洞察自己的内心活动,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所以,能动性乃是人通过活动改造世界完善自我的根本动因。其次,活动是指个体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而不是指内部思维的、意识的`活动,虽然我们并不否认内部和外部活动的直接统一性。之所以突出活动的外部现实性,在于外部的、感性实践活动从发生上来说,是人类活动的原始的和基本的形式,“活动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必须具有外部过程的形式,……只有以这些外部过程的研究为基础,否则是不可能的。”[xv]换句话说,活动的过程起先总是外部的、实践的,之后才具有内部活动的形式,即意识活动的形式。所以,研究人的主体活动,必须首先从外部的感性活动着手。再次,活动是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交往活动,它体现了活动的社会本质特征。这里的活动不仅指单一的主体?客体之间的交往,而且指主体之间的现实交往和互动。具体表现为活动的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特征。活动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结果则是外部对象的改变和主体自身的改变。即活动既是一种改造对象的也是主体能动地改造自我、创造自我的过程。其最深刻的内在机制在于人之为人的主体性意识使人在交往和改造对象的现实活动中,“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xvi]活动对教育过程的影响也正蕴藏在这一机制中,“活动的改造性则既影响客观状况的变化,又影响主体的外化,这后一条对于教育过程特别重要”。最后,这里的活动是指以促进个体道德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的活动。并非所有的外部活动都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都能影响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在人的物质或外部活动中,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是两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其中交往活动对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影响最为明显,是我们所指的主要的外部活动。

但是,活动,不管其如何运作,都是为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而发的,都是为某种需要服务的。需要乃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应特别指出的是,人的需要是一种高度自主、自为的需要。人在活动中不仅从需要中获得动力,而且在活动中还能不断生产新的需要对象,并因而生产新的需要本身。

根据上述的大致匡定,这里的活动范围或类型至少包括学生主动参与的游戏、劳动、学生之间的外部协作和其他集体性活动等。

(二)“活动”与实践

除了上述对活动本身的外延进行匡定外,确定活动范畴使用范围的另一个必要方法就是把活动同其它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加以比照,以便进一步凸显该范畴的具体特征。这里只简要分析活动和实践的关系。诚如有的学者所说:“在深入研究活动范畴时,重要的是避免把它绝对化,避免用这个范畴取代其他一些近义的概念和范畴。只有考察了‘活动’范畴同诸如实践、能动性、创造性等范畴和概念的关系,才能更深刻地揭示该范畴的内涵。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分析活动与实践的关系。”[xvii]

从一般意义上讲,活动概念,无论属于社会物质生活还是社会精神生活,其外延都要大于社会实践概念。“实践”概念,目前哲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把它界定为“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或“一切同客观世界相接触的人的有目的的感性活动”。[xviii]显然,实践,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只是指客观的物质或感性活动,其外延不能随意扩大。而活动,广而言之则既可以指人的活动,也可指动物的活动。即便是单个人的活动,也包括物质的感性活动和精神的观念活动。就我们对活动所作的上述界定即特指人的感性活动这一点来讲,活动概

念同实践并无二致,都把现实性、客观性或感性作为这一范畴的最重要特征。这里,作者显然也是严格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来界定自己的活动概念的。事实上,从根本上讲,也“只有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当作理论出发点,才可能对活动做出科学上严密的、合乎马克思主义精神和要求的解释。”[xix]

然而,我们这里之所以取“活动”而不是“实践”作为中心概念,主要是基于: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实践”、“活动”、“感性活动”、“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等通常是作为同义词而交替使用的,所以,在这里用“活动”而不用“实践”也当是允许的;其次用“活动”而不用“实践”,又是为了表明活动与实践的一些区别,凸显活动的特殊本质。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实践”范畴在不同场合或命题中,往往有不同的含义。象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心理、意识与实践的关系”、“真理与实践的关系”等命题中,“实践”这一范畴就有极不相同的内涵。不加区分而笼统地使用这一范畴就会出现概念上的混淆。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范畴,不论其表现为生产斗争、阶级斗争还是表现为科学实验,都主要是指社会、群体或类的实践,不能准确地反映教育、道德教育过程内部特殊的矛盾关系,不如用学生的“个人活动”与具体的“教育、道德教育过程内部特殊的矛盾关系,不如用学生的“个人活动”与具体的“教育环境”、个体的“心理”、“意识”、“品德”更恰切地构成一种教育学的命题。在教育领域中使用“活动”范畴,主要作为联系学生本人与外部教育影响的中介,作为沟通学生主体观念和行动的桥梁来加以使用。

总之,实践和活动既是相通的,又是有别的两个范畴。相通之处在于都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改造自我的感性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交替使用。殊异之点在于实践为群体、社会活动,而活动虽有属社会的性质,主要指个体的活动;前者主要是一个哲学、社会学的范畴,后者则可以被看作心理学、教育学范畴。这样的活动具有重要的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意义。

(三)活动的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意义

第一,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如果把道德作广义的理解,任何道德发生、发展问题也可看作是人类认知和逻辑发生、发展的复演。事实上,皮亚杰从根本上就是把道德和逻辑当作同格来看待的,“逻辑是思想的道德,正象道德是行动的逻辑。”[__]关于认识、逻辑范畴的发生,在哲学史上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近代哲学史上,始终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但不管把认识诉诸经验,还是诉诸理念,都无法真正科学地解释逻辑范畴或伦理范畴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对事物、现实、人,只能从实践、从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而不能主观地、直观地去理解。“善”作为人对外部现实的要求,只能“被理解为人的实践”。[__i]事实上“如果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离开他们的多种多样的实际行为,而孤立地研究道德意识的本质、特性、结构的话,显然是不可能完全、充分地理解他们的。”[__ii]实践、活动概念的引入,赋予认识论以科学的解释,从根本上解决了逻辑范畴,因而也是伦理范畴的发生或起源问题。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还是从人类总体认识的角度阐述问题的话,那么,皮亚杰则在个体发展的微观领域杰出地证明了活动在逻辑和伦理范畴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理性的模式,只能在协作中发展起来,也只有通过协作才能发展起来。同样,在道德领域,活动特别是协作也发挥着一种巨大的“解放的与建设的作用”,是自主道德产生发展的根源和动力。具体来说,合作的活动或协作之能够促进道德的发展,主要在于通过协作发展了儿童相互了解、相互评价的能力,在互惠的基础上发展了相互尊敬、公正感,培养起了“批判态度、客观性和推理思考的行为形式”,从而,使其能够逐渐摆脱成人的和外在的强制,真正执行通过协作得来的规则。”[__iii]

笔者认为,活动、实践、交往之道德发展的意义还在于:首先,通过活动加深了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基础。任何道德都以一定的规则、原则的方式客观地呈现着。它蕴含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有关系、人在社会中应有之地位的基本要求,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个人的欲求,只有在活动中,只有在体现这些要求的社会关系中并通过实际地处理这些关系才能实现。其次,在协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基于互利、互惠基础上的协作和交往是相互尊重、相互协调以及推己及人、由人及我的“移情”式理解能力发展的真正前提,从而产生在交往中避免有损双方的利益,趋向有益双方利益的心理要求。真正的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由此而生。没有合作,没有交往,人既不能产生真正的责任意识,也无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此外,活动特别是合作活动和交往还有助于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在交往和协作活动中,每个活动的参与者不仅对活动中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的关系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有较充分的认识。他一方面可以较深切地感受到团体活动的成果有赖于每个成员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团体协作对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既能懂得规则和纪律对个人、团体的约束、规范作用,也能体会到对个人发展、个人利益的保证和促进作用。这样,他们对集体规章的遵守就不是被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或者说服从集体利益成了他们的内部需要。这显然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有效得多。

第二,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与教育相比,自我教育乃是一种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能否进行自我教育以及在什么水平上进行自我教育乃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虽然我们可以说,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已经表现了积极的在道德上进行自我教育的因素,如模仿等。然而,严格来说,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是较晚才出现的,其间经历了一个较长期甚或是曲折的过程。儿童的自我教育是从认识别人,是从把自己和同伴比较开始的,是从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评价的对比中开始的。从分析、评价他人行为到分析、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到自我立法、自我司法、自我践履,构成了自我教育的完整过程。其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关键。“在道德自我教育中,自我评价起着最重要的作用”,[__iv]只有当一个人了解自己时,他才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评价自己行为举止的愿望和能力,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但又是实施自我教育的必要措施”。[__v]无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便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

那么,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又是如何获得发展的呢?作者认为,促进儿童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从而为自我的道德教育提供基础的,只能是儿童本人的活动,只能是儿童间的交往。认识和评价自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主体必须走出自身,把自我当作与主体“对立”的客体来加以认识。而这只能在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中,在主体间的交往中才能实现。对象化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主体的自我认识,因为正是在对象化活动中,主体才象有了一面镜子从中观照自身。[__vi]主体间的交往之所以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一方面在于主体正是在交往中,在相互作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评价别人,而且学会了评价自己,不仅通过相互比较逐渐认同别人对自己的较客观的评价,而且在比较中逐渐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交往,主体可以通过别人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评价,调整对自身的认识。在较准确、客观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主体就可以不断形成和发展协调、控制自己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活动,就没有发展,活动之外无发展。儿童道德的正常发展无疑取决于他在道德生活领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准确性和深刻性达到什么程度。而要实现在道德上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同样也需要儿童从事对象性活动,需要在道德的实践和活动中使自己的言行对象化,并通过言行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对象性活动的产品观照自身。所以,在某些道德教育论著中,一味强调通过主体的“自我说服、自我命令、自我强制、自我限制”的形式和方法培养人的道德活动能力,纠正不良行为品质以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__vii]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抓住了道德的自我调节这一根本特征,但由于完全忽视了实现这种调节的必要前

提主体自身的活动,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教育作用。离开主体的实践、活动或交往,要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或许只是异想天开。

三、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试从这样几个方面阐明活动道德教育的一般理念。

(一)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目标达成:实践道德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__viii]人作为道德的存在,其最鲜明、最生动的意义就在于他有属于自己的现实的道德生活,其道德的存在也无非是他的实际的道德生活的过程。从根本意义上讲,把道德视为调节社会关系、完善主体自身的手段,就决定了道德生活是“有关人们利益关系的实践理性生活,是追求人格完善、社会谐和与公正的创造性生活”,显现了“自身从能动、实践的角度把握社会道德现象的特征”。[__ix]实践道德生活是主体之为道德主体的确证,是道德之个体意义的最充分的实现。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作为一种教人为善的手段,只有把促进年轻一代在现实中实践自己的道德生活作为目的,才能尽自己的道德责任于万一。

具体说,把活动或实践道德生活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道德生活乃是个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是主体创造的结果。把道德作为主体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主体创造的产物,其意义在于把道德生活的意义,把自己行动的意义置于主体自己手中。这样,主体就不再是外在于自己生活的机械追随者,而是生活的开拓者、创造者。道德生活的选择因其自觉自愿,因而能为其负责,能够主动地实践。

活动或实践道德生活不仅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而且活动、实践本身就是目的。把活动本身作为目的,其更深刻的内涵在于认定,道德、道德生活本身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发展的而非静止的,在于确认道德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履行道德生活。也就是说,道德生活没有一个最终的栖所,实践道德生活本身就是它自身的要旨和意义,它意味着人不是附着于一个固定不变的目的,而是为更好的道德生活而进行艰苦的奋斗和创造,其中包括不断增强实践理性,不断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努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对这一过程负责就是我们全部的道德责任。由于活动本身成为目的,活动就不再是为做而做的纯形式化运动,而是带有主体意志的具有真正个人价值的实践。

把活动本身作为道德生活的目的,暗含了没有既定不变的、绝对永恒的道德原则。任何道德标准都随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不同,任何道德价值都向未来开放,向变化发展开放。

总之,把实践道德生活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其实质在于把道德的发展因而把道德教育的过程转变为一个主动的、实践的、流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禁止的过程,在于把道德的发展变成学生自身生活的一部分,使其更好地负起自己的道德责任,在于从根本上凸显活动道德教育与传统权威主义道德教育的本质区别:主动与被动、发展与静止、开放与封闭的区别。

(二)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课程设计:以活动课程为主导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视活动课程为道德教育的主导性课程,包含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活动、实践课程是道德教育区别于其他各育特别是智育课程的主要特征;二是活动、实践课程并非道德教育的唯一课程形式,需要其他课程的辅助。把活动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主导性课程,主要基于道德的实践本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个绵亘古今的主题。在中国,道德从来就是“做人”的学问。传统伦理精神强烈的入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道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行动履行人伦关系的要求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人格的磨练落实于人生或现实生活。所以,中国古代仁之圣贤都是因其在人生道路上体现了至高无上的仁德,或在行动上创造了丰功伟绩。于道德教育,知性化育固然重要,躬行实践更不可没。

在西方,道德哲学或伦理学,就是“实践哲学”(PracticalPhilosophy)。道德哲学之所以称为实践哲学,照梯利的解释,“因为它研究实践或行为”。[___]在西方古代和近代伦理思想史上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规范伦理学”就是一种“实践的伦理学”,它以研究道德与人的现实生活,与人生、个人需要、利益、幸福的关系为基本特征,以确定道德准则、道德原则并要人们依此行事为基本宗旨。在伦理学的开山始祖亚里士多德那里,伦理学这门学科就是根据实践来定性的。他认为,伦理学“这门科学的目的,不是知识而是实践”。[___i]而“在实践的事务中,目的并不在于对每一课题的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它们的实践。对德性只知道是不够的,还要力求应用或者以某种办法使我们变得善良。”[___ii]

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从教育目的看,与智育不同,道德教育主要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使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道德生活。虽然知识的获得、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这种生活的理解和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但其本身还不是道德生活。其对道德生活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道德生活的改进。过一种好的道德生活意味着现实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信念。从教育的过程和手段看,智育过程也强调活动,但更多的是要突出学生的理智活动。单纯的外部活动断然不能作为智育之系统的和主导的方法(杜威的杰出之处在于把活动引入教育领域,而其致命缺点也恰恰在于把外部活动泛化、绝对化)。道德教育过程则不同,它不仅要求学生积极的理智参与,而且更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获得和实现道德价值。事实上,对于活动、实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没有人能像20世纪的教育家这样清楚,“20世纪的教育家更加觉察到,由于人们不仅要思考,也要行动和关心,教育过程必须超出智力的训练,帮助青年学习如何有效地和负责地行动”。[___iii]在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导的智育中,直接的讲授甚至是灌注的方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在道德教育中“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知识也许能使人产生某种行动,以赢得他们对某些活动所给予的认可,或至少给别人得到一种和他们的意见一致的印象。但是这种知识不能培养个人的主动性和使他忠于别人的信念”。这种知识充其量使“在别人要求时,重述别人的话”,而不可能对校外生活有多大影响。唯有“在一个有目的,而且需要和别人合作的作业中所学到的和应用的知识,乃是道德知识,不管有意把它视为道德知识,还是无意把它视为道德知识”,只有这种知识才能“在实践中生效”。

把活动、实践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主导课程,要求把“活动”作为正式的学校课程来开设,应该有与其它学科相同的系统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课程设计和实施原则。这里只粗略地提出几点作为这门课程的总的指导思想。

第一,活动课程应有助于学生道德之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学生道德生活的不断改善。

第二,实施活动课程必须贯彻主体性原则。强调活动、强调道德的实践特征,事实上是突出了道德、道德教育领域强烈的人学特征,突出了道德教育的主体特征。无论从道德的实践主体本质,还是从教育要培养能独立思维,培养有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的个体来讲,主体性都应当是道德教育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有感于目前学校教育实践中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的反主体、蔑视主体尊严的现象,通过强调活动突出道德、道德教育的主体特征也是对目前这种“机械主义”或“权威主义”道德教育的一种冲击。

在实施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作为活动课程主体的学生活动应该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而不是仅仅按已经安排好的严格要求去做的、形式化的行为操练和机械重复。用卢梭的话来说就是,让儿童“始终是按照他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思想进行活动”。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和责任主体来看待。在以往学校开展的活动中,往往由学校或

教师事先确定要达到的目的、组织方式、活动程序,明确活动纪律和具体要求。学生的这种活动通常是不得不做的一种程式化、履行公事式的机械表演。由于学生对活动的参与不是自觉自愿的,所以,往往既无智慧力量的发掘,也无情感的真诚投入,也就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学校号召的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便民服务”、“植树活动”等等,通常是“召之即来,来之即做,做之即散”。许多学生仅仅把它当作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甚至个别学生根本就把这当作儿戏。这种活动不可能指望有什么真实的教育价值。

第三,实施活动课程必须贯彻兴趣和需要原则,必要的训练在人们自愿接受时比没有这种内心接受的心情时要有效得多。但坚持兴趣原则并不是任由儿童做任何他想做、他愿意做的事情。“活动的方法并不要把学生引导到无政府状态的个人主义,这种方法是要把学生训练得自动地服从纪律和自愿地努力工作。”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有些事情、有些教育的内容是儿童不感兴趣或不甚感兴趣的,但对他们的发展来说却是重要的因而是必须学的。这里涉及师生合作、教师的责任即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问题。关于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合作,恰如杜威所说,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基础上的道德教育“也许意味着比在传统学校任何时候曾经存在的成人和儿童之间的更复杂和更亲密的接触,结果是更多而不是更少地受别人的指导”。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我们认为,儿童对活动的兴趣,就是在活动过程中并通过活动产生的。在活动中,在具体解决问题,具体操作中基于主体对活动、活动意义不断加深理解所产生的兴趣,其作用是非同寻常的。

第四,通过活动沟通校内、校外生活,使学生在实际地参与社会道德的改革中“适应”社会。学校在道德教育上的全部努力不外是改善学生的道德生活从而使他们真正参与社会实践相联系。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的是要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只能在实际参与社会实践的具体行动中才能练就。过去一个成问题的思想是试图在学校这方“净土”上,塑造社会的建设者和改革者。当然,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一思想背后所蕴含的善良愿望尽可能使儿童免受不良影响。然而,在这一善良愿望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无异于让儿童在床上练习游泳,一俟下水,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倒是觉得,下水学游泳固然危险,但却是唯一有效的途径。而且,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不应也不可能把儿童与鲜活的社会生活完全隔离开来。事实上,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在学生身上出现的许多令教育者大惑不解的现象,恰恰是这种“隔离”所造成的后果。所以,当把“活动”引入正式的课程计划,就不应仅仅限于让学生去做那些已经安排好的事情,而且还必须鼓励他们积极地、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活动;不要把眼光只囿于学校内部的生活,而且要把学生推向社会。把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纳入我们的教育视野中,在推动个体道德进步的同时,实现社会道德的进步和发展。

(三)活动道德教育的教师观

强调活动必须是学生自主或自由自觉的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活动过程中的自由选择确立自己的价值观是否意味着否定教师指导,是否会导致“无政府主义状态”?根据以上所述,答案应是否定的。作者认为,强调活动的自主、自由特性非但不会削弱教师的地位,与传统道德教育相比,教师反而肩负更大的责任、面临更多的困难;学生的自主非但不会流于无政府主义的混乱,反而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生活的形成和发展。

已如前述,学生的活动应该而且必须是自由、自主的活动,旨在表明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主动摄取、积极为之的过程,是一个与主体自身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任由外部塑造、被动接受的过程;在于表明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不应起支配、控制的作用,不应该强迫或命令学生去活动。这一点,对于实现促进学生过一种负责的道德生活这一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绝对必需的,这里涉及自由和责任的关系问题。在道德教育中,学生的自由之所以必需,就在于没有这种自由和自主,学生就不可能获得真正有价值的道德知识,就不能为其行为负责,因而无助于属于自己的道德生活的建设。

然而,坚持道德教育中学生活动的自由并不必然意味着我们转向绝对自由论者一边,绝对自由论者因其无限夸大人的意志自由,否认外在必然性对人的活动的制约、否认人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是错误的。自由并非随心所欲,人是在对客观规律、对各种必然性认识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自由的,认识越深入,人所获得的自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就是对自然、社会和自己本性的认识和驾驭。人的活动以自由为前提,自由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这种自由与绝对自由论者的自由有着根本的不同。表现在教育上,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鼓励学生的自由、自主活动,而且要为这种自由活动提供适宜的道德环境或更多的选择可能性;不仅要为学生的自由活动提供场所,而且要通过组织和亲自参与学生的合作活动、通过利用诸如讨论等各种认知策略帮助学生认识道德、道德发展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转化为自己的规律。这里,教师的角色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

所以,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活动道德教育的教师较之传统道德教育的教师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实施起来也更为困难,它不仅要求教师懂得活动之于道德发展意义的一般原理,而且要求教师认识到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环境最有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或道德经验的获得,知道如何利用已有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并从中抽出一切有助于建立有价值的道德经验的东西。它不仅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环境,而且要求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新的更适合儿童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显然,这与只需让学生按既定的目的和要求去做、去活动的传统道德教育教师有着根本的不同。

模式构想论文 篇6

摘 要:“鞍山评书”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在新世纪里焕发出新的活力,内在艺术基因强大,但外部生存条件却很艰苦,相对于它曾经的辉煌,目前在发展过程中已显露颓势,鞍山市各有关部门,各级领导,每一位评书演员,都应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文中笔者对于“鞍山评书”的未来产业模式发展提出了八点构想,以飨读者。

关键词:鞍山评书;传承;产业模式

作者简介:裴冠红(1987.5-),女,汉族,黑龙江人,本科,辽宁科技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评书表演。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鞍山评书”这一曾经的地方曲艺,经过时间的磨砺,历史的沉淀,已经从一种艺术形式上升到一种文化现象,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一种活的,至今仍在发展传承的文化遗产。据资料显示,早在七八十年代,整个东三省光评书园子(书茶馆)就有一百五十多个,从业的演员更是多达一千二百多人,可谓是盛况空前啊。民间曾有传言,“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鞍山评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足以傲视群雄。

现如今“鞍山评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传承方面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鞍山广播电视台,鞍山市铁东区青少年文化艺术中心三家单位成为了“鞍山评书”传承保护基地,努力的传承评书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通过十年办学,共培养出了一百多名曲艺专业的本科学生;铁东区青少年艺术中心也在积极培养评书人才的后备力量,“娃娃兵”正在评书艺术的滋养之下茁壮成长起来。另外鞍山市文联组织,鞍山市曲协承办的“笑笑剧场”每周六晚六点半义务的为广大百姓演出,演员队伍由辽科大曲艺专业的师生,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娃娃兵们,鞍山市曲艺表演艺术家们组成,每周风雨无阻义务为大家演出,一方面为演员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评书普及作用。

从当下看,传承基地挂牌了,小剧场演出了,大小艺术活动也前前后后的组织了不少,还有一些青年演员,学生也在全国各种类型的评书比赛中获奖,确实是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广度上看,这只是万里长征一小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飞速发展的网络媒体以及快节奏的生活,这些都对传统的经营方式有巨大的冲击,古老的评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随行就市,在继承中创新,不忘传统,贴近生活,讴歌当今。

所以笔者认为“鞍山评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仅仅停留在有关单位的一些保护措施上,或者是被动的,以一种滞后的状态去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打造品牌效应

围绕着“鞍山评书”这一品牌,开展系列活动,把“鞍山评书”打造成真正的大品牌。

定期举办“鞍山杯”评书邀请赛,毕竟鞍山曾经成功举办过两届“千山书会”,使得全国的评书名家云集至此,登台献艺,一决高下,既推出了新作,也增进了友谊,同时也是对鞍山这座城市的一次很好的宣传。

举办评书作品研讨会,并设定相应的奖项。邀请评书名家以及专家学者来针对新人新作进行评点和修改,以便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新评书。

二、广播评书、电视评书及相关讲座

充分利用鞍山广播电台以及电视台录制中长篇评书或者是短篇评书,电视台开设电视书场节目,全天候24小时滚动播出,做到深层次,全方位评书普及,也可以利用媒体,邀请评书演员做一些关于评书方面的知识讲座。

三、增大小剧场演出的盈利性

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地区开设小剧场,邀请演员来进行表演,对外卖票,但票价不应太高,演员按比例分成,这样既可以扩大评书艺术的影响,丰富附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可以刺激演员的神经,增强演出的积极性。剧场可以恢复传统茶馆的样貌以及招待客人的方式,以此形式来吸引观众在欣赏评书之余也可以感受茶馆文化的魅力。

四、开设评书工作室

由专业演员、评书工作者开设中小型的工作室,以录制评书,有声小说,广播剧等为主,对外发行传播,创造更大收益的同时,也可以带动一些非专业人士或者是爱好者参与其中,感受评书录制的魅力,从中学习更多的技术技巧。

五、DIY剧场

开设DIY剧场,收取一定的费用,让普通的爱好者,或者是最最平常的但是想要了解评书的观众在剧场进行表演,自娱自乐,可有专业演员进行适当的点评和辅导,全程录制,演出结束之后,将参与者的演出视频刻制成光碟作为纪念,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爱好者,或者是来鞍山的旅游者。

六、发展“网络微评书”

充分利用网络,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平台,全力打造“微评书”,即内容短小的评书,时间可规定在1—5分钟不等,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评书”虽然篇幅短小,评书中的精髓技法还是要很好的应用的。

七、评书走进校园

在中小学开设以“说评书、讲故事,懂历史”为主题的课程,把课堂上无声的阅读,枯燥的讲解变成声情并茂。有滋有味的说,讲。

八、文企挂钩

用评书叙事、评点,风趣灵动,故事性强的特点为企业形象,产品服务。比如在千山风景区,增设评书表演,专说有关千山传奇的故事,以此作为千山的特色旅游体验项目,互利双赢。

模式构想论文 篇7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建构理论注重学生自主领悟知识, 知识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学生通过查阅学习资料, 做相关的数学习题来慢慢领悟知识. 建构理论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从三方面入手: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自控力;让学生发现数学课的魅力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教师要辅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学会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学习, 查阅学习资料.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 多媒体网络技术逐渐走入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为一身,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网络学习资源. 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一门新兴高科技教学技术, 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多媒体网络技术具有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多媒体网络技术满足了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 辅助学习的图片、音频、视频等. 网络课程给了学生很大的时间自由, 可以允许学生在任何时间段进行学习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 学生可以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 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培养学生的自控力需要让学生从小树立对事情认真负责、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计算内容较多, 学生的粗心不利于数学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平面图形的基本应用”时可以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自主预习相关的知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推导方法、平面图形的性质定理, 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 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也可以一周开展一节口算课, 在课上给学生出50 个口算题, 让学生在一节课内完成并要求准确率, 通过系统化地口算训练, 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会逐渐培养起来.

2. 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同身受

数学课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它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与此同时, 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 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理解上存在障碍, 从而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 教师要运用实际案例来分析教材知识, 将数学理论应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同时真实案例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理论, 发现数学学习对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 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例如:教师在讲解直线的性质定理时, 可以从生活中的案例入手. 在搭建桥梁、 修建水库中都应用到这个定理. 教师可以以学生熟知的桥梁为例, 在A村和B村间要修建一座桥以方便两村之间的物资运输, 如何修建才可以使桥梁的建设成本最小且最省时、省料? 教师可以以这个案例作为导入, 带领学生认识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 采用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放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情上思考, 从而在探索中发现数学的奥妙, 对数学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更加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 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学习的环境, 是建构理论的生动体现.

3. 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情感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想法天真又有着贪玩的天性, 采用批评指责式的教育方式让小学生不再贪玩显然不符合小学教育的教育理念. 小学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可以合理调整学习与玩耍的关系, 因此, 这就需要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师生沟通的好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讨论. 师生间的有效沟通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适时鼓励学生.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希望受到大家的尊重和认可,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在: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平等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了解学生所想为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同, 学习兴趣也各有差异, 因此教师要时常与学生沟通学生是否可以适应自己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困惑, 在师生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师生间增进了解, 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而更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通过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了课堂理论知识, 也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从而及时帮助学生改善, 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节水抗旱种植模式的几点构想 篇8

1 大胆实践, 推动节水抗旱模式不断创新

节水抗旱关键在“抗”, 然而要实现“有灾必抗”到“无灾先防”的转变, 必须在抗旱模式上不断创新。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 我们逐渐形成并大力推广了一套适合乾安特点的抗旱模式。

1.1 根茬还田技术

根茬还田, 不仅可以培肥地力, 而且可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为此, 近年来, 随着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们引导广大群众搞好机械灭茬, 特别是秋季灭茬, 近两年来平均每年秋灭茬面积都达到100000hm2左右, 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 不仅缓解了春季农活压力, 而且为抗春旱、保春种赢得了时间。同时, 针对部分农户重化肥、轻农肥、重用地、轻养地的习惯, 充分利用本地秸秆多的优势, 组织群众积造农家肥和秸秆肥, 增加农肥施用量, 培肥地力, 降低成本。全县农肥施用量大致在4000000m3左右, 这也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创造了条件。

1.2 机械轮翻技术

对耕地进行机械轮翻深松, 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增强通透性, 提高蓄水能力。据有关资料表明, 深松30~50cm, 每公顷可多蓄水360~520t, 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小水库”。为此, 近年来, 我们积极实施农机改革, 引导广大群众走机械化联合之路。去年在仙字乡搞了试点, 由若干农户联合, 卖掉小型农用车和农机具, 购置大型农机具, 提高集约化水平, 通过实行有偿服务, 有计划地进行土地轮翻、深松, 提高土地的产出率。目前, 全县已组建机耕队和联户农机服务队114个, 拥有各类大型农机具2000台套, 去年全年轮耕面积5000hm2, 今年可达到10000hm2。

1.3“机械一条龙坐水种”和苗期抗旱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

这是乾安最具代表性的春季抗旱播种和苗期抗旱模式。“机械一条龙坐水种”已成为最普遍的春季种地方法, 农户应用率已达到100%。这种方法仅需2人便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注水、播种、覆土、镇压“一条龙”作业, 曾得到国家农业部的认可, 全国抗旱一条龙坐水种现场会曾在我县召开。“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是乾安县近年来在进行苗期抗旱过程中创造发明的一项新技术, 全县农机技术人员在专家的指导下, 在全面归纳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 研制出了行走式节水抗旱垄作施水播种机, 该机具具有速度快、省水、省人工、效益好等优点, 尤其在节本增效方面表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苗期干旱期间, 利用苗期施水灌溉机1hm2施水60t, 即使在无雨的条件, 也可以使作物幼苗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维持15~20天所需的水分, 为延缓旱情、等待有效降雨创造了条件, 达到“有灾抗旱, 无灾增产”的效果。2001年, 该项技术已在该县被广泛采用。2002年, 由乾安县生产的单行垄作施水播种机代表吉林省参加国家水利部在湖南岳阳市召开的全国抗旱新产品展示会, 受到国家防总的高度评价, 并在全省22个干旱县 (区) 重点推广。近几年, 通过推广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 全县每年春耕抗旱坐水播种面积达100%, 苗期行走式侧开沟施水灌溉面积占苗期灌溉面积的90%以上。

1.4 地膜覆盖技术

目前, 乾安县应用的地膜覆盖技术已从早期的覆膜蔬菜、玉米“大双覆”扩展到覆膜香瓜、打瓜, 甚至有的杂粮杂豆也覆上了地膜。从实际效果看, 扣地膜不仅提高了地温, 而且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增加了单产。据测算, 覆膜垧产相当于普通种法的2倍。

2 抓住关键环节, 切实提高春耕质量

夺取农业丰收, 春耕生产是关键。尤其作为干旱地区来讲, 只有紧紧抓住播种这个环节, 采取综合配套措施, 千方百计提高春耕质量, 才能确保一次播好种、一次拿全苗。

2.1 适时早种

根据近些年来的经验, 只有适时早种, 做到出苗早、苗势壮、扎根深, 才能起到耐旱抗旱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 乾安县广大群众选择高产高效品种较多, 生育期长, 如不适时早种, 将会直接影响作物的成熟度。因此, 从2002年开始, 要求播种期适当提前, 在4月7、8日就开始动手, 10日左右基本掀起播种高潮, 4月20日前玉米面积可播完95%以上, 4月25日左右基本结束大田播种。为了加快种地进度, 他们在水价上进行了调整, 对播前灌和4月15日前坐水种的农户, 在水价上给予适当减免;20日到25日坐水种的按正常价收费;25日以后则相应增加水费, 以此调动群众适时早播的积极性。

2.2 人造底墒

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大搞人造底墒。在靠近井旁地块, 采取冬灌、春灌的办法提前浇灌;在远离井旁的地块, 采取垄底深豁沟注水、施肥、“三犁穿”打垄的办法进行人造底墒, 播后实行重镇压。这样, 既能够保全苗, 又可以延长抗旱时间, 基本可维持到5月下旬到6日上旬左右。

2.3 增加水源

不断加大打井力度, 扩大水源覆盖率。目前, 全县共有抗旱大井3158眼, 抗旱小井3200眼, 喷灌设备1000台 (套) 。在增打抗旱井的同时, 采取拍卖、租赁等形式, 深化井权制度改革, 使原有的大小井权全部落实到农户。新打的井也全部实行新机制, 做到了谁建、谁管、谁用, 使抗旱井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相统一, 提高了机电井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 我们兼顾养井户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由物价部门统一确定水价, 每吨水售价不超过0.50元, 正常情况下每公顷浇水120吨, 费用不超过60元, 较好地解决了群众抗旱资金短缺的矛盾。

2.4 实施节水灌溉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模式的构想 篇9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的现状

2002年8月,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 闸北区宝山路街道率先在全国开始了社区矫正的试点。2005年列入第二批试点单位就广泛开展。此外, 辽宁、吉林、福建、江西、云南、宁夏等一些未被列入试点范围的省、自治区也自己开始了社区矫正的试点和前期准备工作。根据2006年10月的统计数字, 在第一批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的18个省、市、自治区中, 其范围已发展到85个地市、375个县 (区, 市) 、3142个街道 (乡镇) 展开, 北京、上海、江苏在全辖区范围内展开。在18个试点省市自治区中, 现有社区服刑人员50, 083名, 其中缓刑32, 882人, 假释5, 783人, 剥夺政治权利8, 074人, 暂予监外执行1, 768人, 管制1, 576人。时隔几年, 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也迅速开展起来。但是按照全国范围的比例而言, 我国的社区矫正还在起步阶段, 而且我国没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进行立法, 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进行社区矫正也逐渐暴露出不少弊端。

(一) 对执行对象规定过于简化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少年司法制度, 未成年人在司法程序中的权益还没有得到全面特殊的保护。我国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制度不完善, 主要表现为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立法滞后、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方式单一、司法救助范围过于狭窄、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制度缺乏无缝衔接等。而对于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这一块相关的立法并没有明确犯罪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的范围, 条件, 所以在司法实践中, 法官很难做出裁决。在司法实践中, 社区矫正是一个开放性的矫正系统, 执行地点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 进行社区矫正的对象应该是人身危险性小、主观恶意不大、不至于危害社会, 造成群众恐慌的人, 因此对于可以适用社区矫正的对象应该进行细化分类, 而不是粗略涵盖。①

(二) 社区矫正的种类太少和内容单调

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我国现阶段社区矫正方法的刑种有五种:管制、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和监外执行。规定的社区矫正的种类太少, 过于简单, 而且我国也没有联系司法实践, 对以上五种具体的社区矫正方法做针对性的立法修改,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适用条件和对象还是参照《刑法》、《监狱法》等加以适用, 限制较多, 得不到有效的施行。

(三) 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工作者

我国社区矫正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独立统一的组织机构以及系统的执行人员的规范和要求。社区矫正所需要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依靠司法行政机关内部调剂解决,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社区矫正既是一项严肃刑罚执行工作, 又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工作, 对工作主体各方面能力要求都相当高。因此在实践中, 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 缺乏具有未成年人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

目前, 我国实行的社区矫正种类还仅限于管制、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和监外执行等五种, 而且, 由于社区矫正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规定还没有进行规范, 特别是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的条件和范围规定较少。为了节约资源, 人力, 物力, 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加以区分, 而是让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起在社区从事打扫卫生、集中学习等活动。这不仅不利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帮教活动, 而且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使他们对参加这样的矫正活动产生抵触情绪。②社区矫正无疑忽视了这重要一点。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模式的发展构想

在立法层面, 我国建立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制度。《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立了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家庭保护、司法保护制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确立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刑罚原则。《刑法》设置了不同的年龄层, 控制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追究, 规定了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监狱法》也建立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别关押的制度;在司法层面, 司法机关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殊性, 发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初步建立了少年司法体系。如, 《关于审理少年刑事案件聘请特邀陪审员的联合通知》、《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建立相互配套的工作体系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试行) 》、《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实践层面,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办的工读学校, 实际上就是一种专门的未成年人矫正机构。目前, 司法机关也进行了一些超前的探索。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的挽救和保护, 激励失足孩子改过自新, 而在《刑法修正案 (八) 》里明确规定“免除未成年人的报告义务”, ③学界称之为“前科消灭制度”。④总体而言, 目前中国的社区矫正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 尚未建立一体化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在此, 我就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构建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 从立法方面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相关法律制度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生理、心理特点决定未成年人所适用的法律应与成年人所适用的法律相区别, 具有其特殊性。然而在我国并没有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立法规定, 因此, 应该尽快出台一部专门的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 特别是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相关的法律规范, 细化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的条件、范围, 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相关司法程序, 还有对实行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监督主体等各个方面都进行具体要求, 确保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落实。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方式, 兼有刑罚执行和社会工作属性, 对未成年人进行社区矫正, 有利于减少未成年人同社会的敌对情绪, 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 提高其文化修养与道德水平, 培养更加健全的人格和心态, 从而收到更好的矫正效果。

(二) 规范社区矫正项目, 设立针对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矫正项目

在我国仅有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这五种法定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项目, 而且矫正的方法大多是简单的体力劳动, 这并未触及他们的思想方面的教育, 使得他们在思想方面并未取得改造, 因此矫正效果不明显。相较而言我国香港地区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这一块的规定非常值得借鉴, 香港地区对未成年罪犯的社区矫正设立了包括“感化令”、“社会服务令”和“社区志愿服务计划”主要交由社区完成, 推出了“社区为本”的自信计划, 帮助未成年人尽早的完成矫正。我认为在进行体力劳动的同时, 应该注意安排接受矫正的未成年人的文化学习和技术培训以及必要的心理辅导, 在改造未成年人的同时, 从根本上教育感化失足未成年人。比如说, 设立“奖惩课堂”对在实行社区矫正时主动帮助群众或者是有见义勇为等举动的未成年人进行表彰;开办“知识文化课堂”帮助未成年人学习专业技能, 提高自身素质;举办“心理咨询课堂”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辅导, 解答其心理上的各种疑惑。各省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安排, 而不是单一依靠国家统一的法律规范中的规定。

(三)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矫正技能的专业化

社区矫正是一项专业性、法律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注重的是对思想观念, 主观意识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改进, 因此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特别是对犯罪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要有一定的掌握。目前, 我国社会矫正工作人员主要由各地司法所的专业矫正人员和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组成, 人员组成较为杂乱。由于我国司法所中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很多人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和指导, 不能针对性的对未成年人心理、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矫正, 导致矫正效果差强人意, 因此,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规定, 由司法行政部门对进行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从而使矫正更有针对性, 更有效果。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以外, 我认为积极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鼓励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社区矫正的帮教服务行列, 增加社区矫正中执行人员的社会志愿力量, 让全社会都参与到社区矫正的帮教活动, 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国家的财政支出, 也可以令接受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 更快更好的重新融入社会, 完成社区矫正, 开始新的生活。

摘要:随着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的逐年升高, 传统的监禁刑矫正方式得弊端已经在逐渐暴露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也为了符合世界各国行刑大趋势的发展, 各国开始了以社区矫正为主流的非监禁刑罚的研究与转化。社区矫正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矫正模式, 在中国已经开展开来, 也成了学者争先探讨的问题。本文联系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分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的现状, 并结合中国现行刑事政策, 提出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社区矫正模式的发展构想。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刑,社区矫正

参考文献

[1]但未丽.社区矫正:立论基础与制度构建[M].北京:中共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

[2]王宏玉.非监禁刑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

[3]王琪.社区矫正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4]赵秉志.刑法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5]张利兆.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

[7]陈兴良.刑法的启蒙[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保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构想 篇10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发展较快,市场与电子商务加速融合发展,电子商务“洼地效应”显现。但保山市电子商务仍处在初级阶段,与国内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应用范围不广、水平不高、主体不强、配套支撑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随着保山义乌国际商贸城“云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揭牌,保山市电子商务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根据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第一市的战略要求,注重以平台优势推动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依托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保山是“沿边金改”的重要地区之一,而出口仅占全省的1%,依托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引擎带动,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将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外贸增长结构,促进跨境贸易转型升级,进而带动保山市成为“一带一路”的物流枢纽和小商品集散中心,率先走出滇西地区电子商务跨境发展新路子,为打造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做出积极贡献。

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给跨境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保山市电子商务发展入手,阐述了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相关问题、保山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保山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保山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构想四部分内容,主要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目前我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劣势(SW)、机会和挑战(OT),大胆提出保山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构想,以期对探索保山特色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提供思路和支持。

二、跨境电子商务的概述

1. 跨境电子商务的定义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包括个人和企业,通过Internet上的交易平台进行经贸活动、完成支付结算,以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贸易活动。

根据货物进出境流向,跨境电子商务可分为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和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两大类。其中,出口模式主要有外贸企业间的交易(B2B)、外贸企业对个人零售电子商务交易(B2C)与外贸个人对个人网络零售业务(C2C),出口模式以B2B和B2C为主;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模式以外贸B2C,以及海外代购为主。当前跨境电子商务主要的三种商业模式区别如下表所示。

2. 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模式的差异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空间是一个由网址和密码组成的虚拟但客观存在的世界,相对于物理空间是一个新的空间,它独有的个性特征、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渗透到跨境电子商务,使跨境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贸易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1)交易范围的差异。跨境电子商务突破了传统跨境贸易所具有的地理因素限制,实现了无国界贸易,使得企业直面全球消费者。全球21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通过像敦煌网、阿里巴巴速卖通等跨境网上购物平台,国内商家能够直接面对海外消费者,国内消费者也能直接面对海外商家。真正实现了“买遍全球、全球可买”。

(2)交易环节的差异。传统国际贸易环节复杂,涉及众多中间商;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涉及中间商较少,简单的分为:生产商—零售商—消费者或生产商—消费者。跨境电子商务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完成,而且可以同时进行,中间商的环节被压缩到了零售环节,价值链缩短,交易渠道扁平化,从而降低了渠道成本,让企业获得更多利润,消费者享受更多实惠,实现互利双赢的局面。

(3)运营成本的差异。传统国际贸易是基于商务合同的商业模式,无形中增加了办公支出和运营成本。而跨境电子商务则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在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过程中可以获得最新的行业资讯、国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客户资源地区分布等信息,量身定制营销策略。

3.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受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跨境电子商务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近年来,我国传统进出口贸易发展速度放缓,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却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在中国,2012年11月11日“双十一”淘宝一天交易额达到191亿,2013年3月1日聚美优品200万个订单,5个亿的营业额。2014年“双十一”淘宝3分钟交易额10亿,全天高达517个亿,足以让我们相信电子商务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如下图所示,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4.0万亿元,同比增长30.6%,相较于进出口交易总规模27.1万亿元,占比达14.8%。

根据艾瑞咨询机构预测,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持续高速发展,占进出口贸易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预计2017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8.0万亿元,占比高达23.1%。

三、保山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分析

1. 园区建设奠定电商发展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保山市不断加大电子商务推进力度,2014年12月28日,由保山茂华义乌国际商贸城投资建设的滇西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正式开园。园区总投资3亿元,总规划面积3万平方米,位于保山茂华义乌国际商贸城主体市场3楼A区和D区,首期投入使用面积2万平方米。2015年2月,滇西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被省商务厅认定为全省第二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截止目前已进驻各类电商企业和网店83家,并与保山学院、隆阳区职业技术学校联合成立了青年大中专学生创业基地。2014年4月,保山茂华义乌国际商贸城与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签署“保山义乌购”合作协议,投资2600万元的“保山义乌购”电子商务平台建成,揭开了保山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发展的新篇章。

2. 园内电商发展迅猛,特色明显,成效显著

滇西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企业家和创业者积极参与,目前入驻电商园区企业主要分为传统生产和流通型企业,包括电商经营、纯电商(网店)经营和青年创业者电商创业三大种类。涵盖的主要类目有咖啡、茶叶、绿豆、核桃、地产中药材和南红玛瑙、翡翠,黄龙玉等地方名优特产,其中已初具规模的有年电商销售超1000万的中咖咖啡,年销售500余万的比顿咖啡,年销售300余万的供销民俗食锦。初步预测,2015年滇西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可实现电商销售额5千余万。

3. 园外电子商务发展网销业绩喜获丰收

园内发展的同时,园区之外电子商务发展也取得可喜的网络销售业绩。如昌宁县正强嘎薄泡核桃专业合作社年网络销售额已经突破了500万元,腾冲晓红食品加工厂年销售额514万元,云南台茶茶业有限公司年网络销售额达245.3万元,高黎贡山生态茶业公司年网络销售额达182万元。另外,申通、顺丰等多家国内知名物流企业相继进驻保山,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方便、快捷、低成本的第三方物流平台。

四、保山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

1. 保山发展的优势分析

保山市古称永昌,辖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一区四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内邻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外与缅甸山水相连,是个多文化融合的宝地。

一是独特区位优势。保山地处滇西咽喉,毗邻两亚(南亚和东南亚),与缅甸有长达167.78千米的国境线,它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陆路大通道的重要连接点和历代中缅贸易集散地,是中国最早的对外路陆交通线,是云南走向南亚的重要战略区,起着联系中原与东南亚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作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先天条件,为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优势。同时,保山市是全国全省的重点侨乡,在外侨民40多万人,其中:80%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国家,拥有深厚的开放合作人脉基础。

二是资源禀赋优势。作为滇西门户的保山市,虽然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产业基础优良。经过市场调研发现,保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资源丰富,素有“滇西粮仓”的历史美誉,是世界上最大的小粒咖啡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山葵、石斛、核桃、红花油种植基地。同时,作为云南省重要的特色农业产品生产基地,保山茶油、茶叶、蚕桑和辣木、绿色蔬菜等绿色产业基础良好;保山南红玛瑙、黄龙玉等珠宝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三是“线上、线下”全面发展,经济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我市电子商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电子商务企业迅速成长,自滇西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成立以来,电商企业纷纷入驻,大部分电商企业已步入正轨,投入运营,另有部分企业正在积极进行铺面装修、网店上线筹备工作,经济集聚效应凸显。此外,园区外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康丰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龙陵济宽黄山羊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建有自己的网站;林源石斛开发有限公司(古菁宝淘宝旗舰店)、云南极斛生物有限公司(品斛堂官方旗舰店)、树明玉雕等皆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开设自营店,面向全国销售,把传统店面和网络营销相结合,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以“线上”带动“线下”、“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实现全面发展,为我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铺好道路。

2. 保山发展的劣势分析

一是起步晚、发展慢。我市跨境电子商务仍处在起步阶段,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相比处于落后地位,可统计范围内,保山市2013年~2015年上半年跨境电商交易仅为16.58万美元,而我国仅2013年一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高达3.1万亿元,足以说明我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相当滞后。

二是交通制约因素大,物流运输成本高。早在2007年3月,铁道部和省政府在保山隆重召开大理至瑞丽铁路建设动员大会。作为泛亚铁路西线、中缅国际铁路大通道在中国境内最后一段的大瑞铁路奠基,然而却因为种种原因,铁路建设工作推进缓慢。铁路运输未开通,则货物运输的成本就大大增加,成本增加对于一个正要起步的跨境电子商务基地而言,负面影响较大。物流作为连接卖家和买家的重要纽带,在跨境电商交易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物流发展的滞后阻碍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3. 保山发展的机会分析

一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探索西部对外开放新模式。保山地处我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交汇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国际商道———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与临沧、怒江、德宏共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核心区位,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和前沿,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保山市目前正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城市经济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提出将有利于保山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云南走向南亚,保山先行一步”政策指导下,有利于促进滇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探索西部对外开放新模式,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推手,加速实现“把保山打造成中国走向南亚第一市”的目标。

二是借力保山大数据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优势。保山国际数据产业园的建设为保山跨境电子商务生态链引入相关的云计算机类企业,形成保山跨境电子商务与IDC产业融合发展态势。《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保山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保山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建设的总体思路———把保山建设成全国成本最低的数据服务产业园。以IDC产业布局为核心,以全产业链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大数据和互联网建设,面向全领域、全行业,建设面向全球的云存储仓库、数据灾备中心,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大数据存储、备份及信息交换枢纽,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最大数据服务产业园区。

三是“保山义乌国际商贸城”战略定位明确,目标市场庞大。开发商对“义乌商贸城”发展战略定位是:“立足保山、面向滇西、走向南亚”,项目建成后将是保山规模最大、商品最为集聚的商业载体和物流平台,云南省连接南亚、东南亚最为前沿的商业窗口之一,对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跨境电子商务机遇优势非常明显。2010年以前,浙江义乌小商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分布中东、中西亚、非洲和欧洲等地区。从2011年开始,小商品出口份额发生了变化,南亚、东南亚地区一带的小商品出口总量比例持续上升,成为小商品出口最大的地区,加之孟加拉国、印度、缅甸3国人口总量达15亿之多,是未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潜在的巨大市场。

4. 保山发展的威胁分析

一是保山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滞后,产业生态亟待改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与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软环境建设滞后。人才匮乏,要素支撑保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金融支持、技术服务、公共平台建设、行业协会等功能配套环境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滇西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发展定位模糊。园区为推动和扶持区域电商产业发展,以免租三年的形式为入驻的电商企业和网店提供强力支持,为此园区直接损失超过1千万元的租金收益,目前园区管理职能、服务功能、发展定位都还较为模糊,相关政策和措施尚未完善,不利于园区长期持续良性发展,阻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整体步伐。

五、对策构想

基于以上优势和劣势分析、面对机遇和挑战,保山如何才能把握机会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实施怎样的战略才能为云南经济在西南的崛起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搭建保山本地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打响保山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探索保山特色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是关键。

1. 产品品牌化,营销策略本土化

按照“立足保山、面向滇西、走向南亚”的发展定位,引入跨境电商产业相关企业,优化保山跨境交易业态结构,引入亚马逊、敦煌网、兰亭集势等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交易平台,通过整合进出口贸易资源,立足本地特色,促进电商兴农村线,推动优质农产品销售。积极引导传统本地农业企业立足货源充足、拥有市场定价权等优势,通过生产者—跨境电商平台—消费者的跨境模式,省去中间商等诸多环节,推动小粒咖啡、生态茶叶、紫皮石斛、透心绿豆等本地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销售,实现特色农产品高质高价。

2. 引入三大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保山跨境发展“三驾马车”

要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电子商务发展的品牌化,按照企业特点选择发展模式,引入“携程旅游”、“Agoda”、“天猫国际”三家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特色云南项目,开设市县特色馆,结合保山市温泉之都、珠宝之都、休闲之都这“三张名片”,整合旅游、珠宝资源,全力推进腾冲恒益东山休闲度假区、施甸善洲林场红色旅游景区、中国翡翠第一城—腾冲、中国南红之乡—保山、中国黄龙玉之乡—龙陵等项目在电商平台的跨境线上推广,着力塑造滇西跨境第一市的品牌形象。

3. 立足三大升级,促进电商兴产业线

一是传统企业电商升级。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品网上批发和分销,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包服务,特别是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实现“传统+网络”企业转型之路,带动传统行业企业转型升级。二是传统电商集聚升级。立足于服务传统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网店)发展,建设功能完善、产业特点鲜明的电子商务孵化中心,促进电商抱团发展。三是传统市场转型升级。遵循产业集群、商品交易市场和传统零售业等实体市场发展的固有规律,探索推进传统专业市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进跨境商品交易市场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4. 强化配套保障,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优质服务

一是强化人才培养。强化与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淘宝大学等机构的合作,大力开展美工、运营等各类跨境电子商务免费培训班,不断扩大跨境电商创业群体,为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二是强化金融服务。创新适合跨境电商的金融产品,采取集中授信或发放小额贷款支取卡等方式,在利率上更优惠、程序上更便捷,解决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题,加大对跨境电商发展贷款贴息力度,缓解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压力。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广泛宣传报道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典型,开展跨境电商务创业周等大型活动组织,积极构建跨境电子商务论坛、企业沙龙等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5. 政府政策支持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同互联网业界领袖座谈称:“坚定不移支持电子商务,乃至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依托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可以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新动力,新的发动机”。在国家及省市电商政策不断优化的大环境下,为促进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政府保驾护航,一是强化财政支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标杆性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转型升级,优先扶持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奖励新引进跨境电商企业;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按标准划分企业等级,符合规定的跨境电商企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加强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电商企业贷款抵押范围,针对性创新金融产品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4,(02).

[2]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中国与全球化,2014,(5).

[3]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政府监管问题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4,(9).

[4]阿里研究院.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2015年3月[R],2015.

[5]严厚雁.义务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0).

[6]王娟娟,秦炜.“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J].中国流通经济,2015.

[7]金丽静.基于SWOT分析义乌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状态及对策[J].区域经济,2015,11(50).

[8]叶继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促进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2).

[9]程宇,陈明森.福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与对策[J].亚太经济,2014,(5).

模式构想论文 篇11

关键词:服务行政 依法行政 合法性 检察监督

随着国家日益深入社会生活,我国也呈现出“行政国家”的阶段特征,这意味着行政权力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民主政治和宪政国家理念的发展,促使行政权力向服务型社会定位转化。向服务行政转变要与法治化相结合,结合我国权力结构的特点,建立我国服务行政法治监督模式,是行政权转型的应有之义。

一、服务行政的发展及构建

(一)服务行政的兴起

2012年以来,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核心措施除了广受瞩目的“大部制改革”之外,此次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转变政府的职能。在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本次改革方案的决定文件中,“加强依法行政”再次作为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被提出。其实早在2004年,国务院为了响应和实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就正式出台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纲领性文件,为行政权“依法行政”提出了细化的建设目标。其中,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权力面对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以及服务行政理念的兴起这两个新的时代话语,明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个目标。其中,“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成为行政权力重要的职能内容,“逐步建立统一、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体制”则为依法行政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原则。[1]

(二)服务行政的发展

从法学的角度来看,服务行政的基本发展路径则是沿着“国家——社会关系”模式的重塑而演进的。在民主政治的语境下,市民社会的发展和成熟意味着社会多元主体的觉醒以及多元价值需求的自觉,有效回应公民和社会多元化的需求成为行政权合法性的核心准则,也成为指导它运行的基准。在这种回应过程中,行政权力如何明确自己的“服务责任”,并通过“服务行为”去认识、表达以及回应公民与社会的需求,正是服务行政法治化所要解决的问题。[2]在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直接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一项议题,将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并举,提出把“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目标。由此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权定位的系统规划,即政府行政权力不再简单的被定位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管理权,而要依据法治精神运行,成为为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和培育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服务力量。这种作为社会治道变革的服务行政理念的兴起,更新了公共行政的问题域,丰富并发展了依法行政的内涵,也为监督行政权运行的合法性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三)服务行政的构建

服务行政的构建,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完备的法制体系是服务行政的规范依据。虽然被认为是提供公共服务而非简单的权力管理,服务行政的存在范围有赖于行政权在法制框架内找到依据。这就需要有完备的法制体系作为服务行政的规范依据;二是服务行政的权力运行方式应当受到法治的严格监控。服务行政意味着国家积极介入社会生活,直接或间接地调控权利义务关系。服务行政的权力运行方式应当受到法治的严格监控,否则行政权力将借机成为侵害社会和市场自治领域的力量,与服务行政理念背道而驰;三是服务行政中应当设立民主参与环节。服务行政的兴起是与社会主体性觉醒、公民多元化需求的自觉等社会民主能力不断提升相伴生的,和管理行政根本的不同在于,它在运行规则中直接贯彻了民主政治的要求。[3]因此,服务行政中应当设立民主参与环节。这就需要对行政权的效率价值进行平衡,设计科学有序的参与程序,实行服务行政决策中的程序法治,这是实现服务行政效率、民主、自由诸项价值相互兼容的必要路径;四是在服务行政的过程中应用法治进行权力限制。权力必然涉及监督,要实现服务行政的宗旨,就必须要用法治进行权力限制。

二、构建以服务行政为基础的法治监督所遇到的瓶颈

对我国来说,服务行政的各项建设要点中,需要首先解决的应当是为服务行政的权力设定法治框架予以规制。长久以来,我国所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发展模式,行政权本就有积极介入社会、积极引导市场的的传统,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开展,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社会自主意识都得到了相当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行政决策程序中的民主参与程序逐渐得到普遍确立。尽管如此,服务行政的法治化建设在我国仍然属于亟待发展的部分。我国从2004年提出的建设法治政府再到2013年的转变政府职能,行政权服务角色的定位和职能的履行始终是文件中提出的建设重点,这也从反面反映出服务行政的法治化仍然有待落实和强化。

(一)体制内监督管理色彩过于浓重

我国已经在行政权体制内建立了专门的监督机制,除了根据层级负责制,行政权力应当向上级负责之外,还设立有专门的行政监察部门,负责行政权力的内部监督。这种机制设计从组织上划分了行使权力的主体和监督权力的主体。相对外部监督,体制内监督的优势在于能对含有自由裁量和专业裁量的行政权力进行合法性以及合理性监督。[4]但是,其劣势也是明显的,任何人不得为自己的法官,这项古老的自然公正原则意味着行政监察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天然就存在局限。

(二)体制外法定监督对“依法行政”的合法性标准过于形式化

和体制内监督相比,体制外监督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人大监督、检察监督、法院司法审查、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通过起诉、行使建议和检举权监督,以及社会的舆论监督。虽然监督主体多元,但是体制外监督的共同问题是监督标准主要只是“合法性”监督,法院司法审查可以对行使行政权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进行有限的合理性监督。[5]这样设计主要是因为行政权存在独立运行的规律,在分工制约的权力格局中,行政权的自由裁量部分,如果为体制外其他权力所质疑,意味着监督权力可能对行政权进行“替代”,发生监督权扩张的危险。

(三)体制外法定监督审查范围有限

根据目前的监督权体制,服务行政所依据的抽象行政行为只能由权力机关实施审查或者根据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进行附带审查。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限制,极大地限制了监督权发挥效力的范围。同时,服务行政的一个特点,是它采用了多种“非权力行为”,它承认市场、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如行政规划、行政指导以及行政协议等,这类行为是行政权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方式。相对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这些直接物质投入来说,它们并不直接行使行政权,这就造成了目前体制外监督,主要是司法审查的权力难以介入的困难。如何克服对非权力行为实施监督的法律障碍,是构建以服务行政为基础的合法性监督模式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四)服务行政的法治监督的对象范围过窄

对服务行政的监督不单单是对政府手中的行政权实施监督,还应当包括对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的各主体实施权利保护和责任监督。服务行政承认社会的主体性和自治能力,一般会设置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程序,这就产生了所谓“行政主体的重构”或“行政主体多元化发展”。[6]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保证社会能够获得充足的公共服务,而行政权又是主导多方参与治理格局的核心权力,所以此时对服务行政的监督与其说是要进行行政权的限权,毋宁说是要进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维护。

(五)判断行政权是否“忠实”履行职能的标准困难

服务行政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回应社会主体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势,直接结果就是行政权的行使方式多元化,扩大了行政权的自由裁量范围,这直接增加了判断合法性的难度。一方面在服务行政模式下,如果配套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力,政府提供服务将极易导致政府职能的扩张和政府权力的膨胀,行政权不能“忠实”履行服务职能。从而引发了服务行政的异化。另一方面,服务行政达到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公共利益的基本原理,和传统管理行政不同之处在于,服务行政是提供条件、营造环境。然而条件和环境只是发展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发展的效果或公共利益得到实现的结果,这就产生判断行政权在履行服务职能时是否“忠实”履行职能的标准困难。

三、服务行政的监督模式

从服务行政的特点来看,一方面它转变了过去管理者的角色,极大地淡化了行政权单方意志的色彩;然而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它仍然是“权力”,对社会个体来说存在优势。并且,服务行政兴起的重要语境就是行政权力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广泛深入,即“行政国家”模式的出现,各社会关系的运行对国家公共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的依赖加深。换言之,发生行政权力侵害社会个体权利的可能随之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对服务行政权的监督更为迫切。结合我国现行监督权体制来看,最为合适的监督模式,应当是采用检察权的监督模式。

(一)服务行政应采用检察权的监督模式

一是要针对服务行政复杂多变的形态进行监督,需要专门的监督权力。根据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检察机关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由宪法规定的检察监督权所行使的是广泛的法律监督,这就意味着检察权具有覆盖服务行政活动范围的权能;二是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相比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检察权的监督具有日常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可以对服务行政中积极行政行为进行监督;三是检察权的监督方式多样,包括行使刑事司法侦查权、启动法院司法审查程序、提出检察建议等,能够灵活适应服务行政的多种形态。

(二)检察权监督模式的改革与完善

1.扩大检察监督权的范围。将抽象行政行为、非权力行政行为纳入审查范围,并且通过检察建议对服务行政的合理性、行政权履行服务职能的效益性实施监督。抽象行政行为和非权力行为的审查,是行政权提供公共服务常见的方式。而且具体行政行为一般依据抽象行政行为做出,非权力行为则可能构成一个具体行政行为的某个环节或某些部分,对它们实施监督,能够起到正本清源和未雨绸缪的效果。

2.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在适当条件下有权代表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权未能尽到市场秩序维护等服务职能的不作为以及不完全作为行为追究行政责任。提起公诉是检察机关作为刑事司法机关的权力,对行使行政权的相关人员提起职务犯罪的刑事诉讼,以及代表国家、集体利益提起行政诉讼中的附带民事诉讼,实际上正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针对行政违法行为提起的诉讼。

3.依循不同的合法性标准进行审查。从职能和运行原理上,划分管理行政和服务行政两类行政权,分别依循不同的合法性标准进行审查。“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规划始终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权的服务效能,但管理行政这种传统的权力功能仍然存在。因此在检察权监督模式的设置时,应当注意区分两类行政权。对行使管理职能的行政权,仍主要依照形式法治标准来衡量;对行使服务行政的行政权力,则应当依照实质的合法性标准来衡量。

注释:

[1]参见周佑勇:《依法行政的观念、制度与实践创新》,载《法学杂志》2013年第7期。

[2]参见江必新、刘新少:《服务行政与自由法治之辩》,载《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1期。

[3]参见莫于川:《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路向》,载《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

[4]参见杨靖文:《行政法的合作理念及其实现路径——基于公共行政演变的分析》,载《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5]参见张树义、蔡乐渭:《回归与重构:服务行政在中国的源起》,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2期。

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构想 篇12

1 农产品电子商务具有的各方面优势

与传统的农产品贸易活动相比, 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贸易有以下特点:全球性、经济性和均等性。通过电子商务平台, 生产者能直接和消费者进行交流, 迅速地了解市场信息自主地进行交易, 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生产者能直接、迅速、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 生产出适销、适量的农产品, 避免因过剩而导致超额的运输、储藏、加工及损耗成本等。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较, 电子商务能节约包括信息搜寻成本、摊位费、产品陈列费用、询价议价成本等在内的交易成本和因信息不通畅而带来的风险成本。农业电子商务跨越了时间和地域性的界限, 可以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调节生产与市场的矛盾, 通过供需双方的及时沟通, 使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组织生产, 从而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适销对路, 避免农产品结构性的“卖难”问题。农产品企业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 可以实现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和货物递交等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让供求双方可以直接进行交易, 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实现了销售渠道多元化。

2 河南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分析

2.1 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助于农产品生产销售

河南农产品种类多, 产量高, 农产品资源丰富, 如许昌鄢陵的花卉、烟叶, 信阳的茶叶, 南阳的黄牛, 新郑的大枣等等。尽管如此, 农产品流通不畅已成为阻碍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产品难卖, 其实质问题是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不相适应的矛盾, 这种矛盾正在加剧。农产品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 是农产品市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究其原因, 是由于农产品结构调整滞后, 生产、技术、加工、流通信息不灵, 农产品流通的网点、规模、设施等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需求极不相称, 适应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的体系不健全所致。从农产品流通环节上看, 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信息不灵, 盲目跟风。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和信息传播手段的落后, 使农户缺少市场信息的指导。二是农产品交易手段单一, 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现在传统的方式主要是一对一式的现货交易, 现代化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不普及, 期货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形式更少。要走出困境, 建立市场信息畅通, 规范、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新格局刻不容缓。

2.2 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社会环境已经成熟

首先, 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为河南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模式打下了坚实的物流基础。自2003年以来, 河南省“村村通”工程一直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截至目前, 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8亿元,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1万公里, 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1.4万公里, 全省48081个行政村已实现通水泥 (油) 路, 居全国第1位, 河南近7000万农民从中受益。河南省积极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 全面加强乡 (镇) 客运站和乡村招呼站的建设。其次, 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退铜进光”工程为河南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模式提供了通信设施基础。河南省已经实现行政村光缆覆盖达到78%以上, 宽带覆盖率达到97%以上, 有效提升了农村综合通信服务能力。此外, 大学生村官计划为河南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模式提供了人才技术支撑。截至2009年, 全省范围内已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大学生村官多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 并且能较快学习和接受新事物, 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农户可以组织供销合作社, 由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负责合作社的运营。

2.3 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

缺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我国目前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资源尚显不足。这一方面使得绝大部分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对去农产品企业发展失去兴趣, 另一方面也使得大部分农产品企业难以为引进千金难求的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买单, 从而给农产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带来了很大障碍。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网络技术, 而且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 能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 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分析市场形势, 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 解答疑问等。

硬件建设投资较大, 资金不足。一般情况下, 中小企业在前期能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但尚不足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调整、管理和维护等所需的后续资金要求越来越多。此时,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 往往难以保证资金的及时投入。目前我国农业小规模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导致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与市场的对接困难,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非常突出。此外, 在物流环节, 很多农产品具有季节性、不易储存的特点, 在保鲜、运输、后期处理上较为困难, 这使其物流环节相对于工业品更难于实现。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滞后, 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电子商务开展的困难。

3 实现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构想

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是通过基于信息网络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 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农产品生产者、供应商、经销商通过信息平台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运作, 各个环节之间实现无缝衔接, 在这个系统中,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要角色是企业和消费者, 农产品合作社根据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上经销商和零售终端提供的需求信息, 向其组织内的农户发布生产信息, 生产加工企业、中介组织通过订单向合作社收购农产品, 这样减少了农户生产的盲目性, 同时为农产品的销路提供了保证, 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生产的风险, 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 其运作机制如图1所示:

在上面图示的模式中, 可以按照地域和农产品类型划分的原则, 比如以村为单位, 农户们组成农业生产合作社, 共同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网络终端的建设, 聘任熟悉网络技术的人员进行农产品网络信息的发布、更新和维护, 这是第一步。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 网络技术人员还要积极主动的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联系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连锁商店等, 发布农产品加工资源信息, 市场信息, 交易信息, 使其成为省内重要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平台, 同时加强与外界发达地区的交流, 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但积极主动的推销会使农产品的销售锦上添花。

4 结语

我们应该看到电子商务对河南农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性, 加强宣传, 营造有利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电子商务环境, 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加强信息的反馈。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 加强自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 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经营的经验, 克服自身不足, 最大化实现农产品的价值, 实现向农业强省的跨越。

摘要: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网络经济正在以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服务形式, 影响着各个行业的发展。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的河南如何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中, 利用电子商务发挥自身的优势, 实现向农业强省的跨越迫在眉睫。本文就农产品电子商务较传统商务模式的优点, 以及河南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的现状、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适合河南自身发展情况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敏学.电子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卢荣善.走出传统:中国三农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引领对策下一篇:自制剧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