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课程考试改革的构想教育论文

2024-08-18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改革的构想教育论文(精选9篇)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改革的构想教育论文 篇1

摘要: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目前的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现状不尽如人意,存在许多不足。故应立足于素质教育,结合语文学科和高职院校的特点,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评价等方面对高职语文课程考试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语文素质和能力目标。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素质教育;考试改革

现状分析

教育涉及到考核方式,不同的考试及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培养,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发展,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笔者对湖南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做过一次关于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语文课程考试主要存在三个不足:内容结构单一,主要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考试方式保守,一张试卷考之大吉;考试评价不公平,学生的语文成绩仅靠一张试卷便一锤定音,这是不科学的。从学生的反映来看,这种考试索然寡味,既没有趣味性,更没有开放性,大部分学生对考试内容不感兴趣,对考试形式不满意,认为语文考试忽略了他们语文能力的考核与人文素质的检测,更没有发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面对如此尴尬状况,高职语文课程如何实施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就是摆在高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只有对现状进行改革,才能还高职语文课程考试一个崭新而又鲜活的面貌。

改革原则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要实现改革,必须遵循四个原则:

(一)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

同其他课程相比,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综合性、民族性、实践性等特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语文学科赋予他们更多的是其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只有在考试命题、考试操作上努力体现这些特点,才能做到以课程为核心,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考试内容来源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应由教室小课堂拓展到社会大课堂,导引学生走进社会、关注人生,感受时代气息,使课内与课外相通、基础与能力互现。这是大语文观所倡导的,也是素质教育在语文学科的体现。考试方式也需要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表现欲,如采取朗诵、辩论赛、调查报告、职业角色模拟等活动方式。

(三)体现专业培养的需要

高职语文课程担负着使学生适应社会、满足职业需要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必须直面现实,调整考试结构,优化考试内容,紧密联系高职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也就是说,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体现一定的专业特点,真正为专业教学服务。比如,进行语文能力考核,文秘专业应重在口才和写作能力;美术专业、服装专业等应重在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模具专业应重在说明书写作而非法律文书写作。

(四)体现评价的科学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我们关注较多的是教与学的过程,而对语文教学效果评价的探讨却很少。其实,教学效果评价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激励、调节、诊断的作用。何为考试评价?它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活动。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毫无疑问应有相应的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来保证。因为:第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其评价内容由片面走向全面;第二,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决定了其评价形式由单一转变为多样;第三,语文学习的渐时性决定了其评价运作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总而言之,语文考试改革在试题设计、考试过程、考试结果分析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测量统计和评价的科学性。

改革构想

针对目前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不足,其改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内容的组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内容应包括:(1)语文基础知识。一般地把语文知识,包括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文化常识等称为语文基础知识。之所以突出“基础”二字,是因为这些知识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而言是最基本的。现在,有人忽略语文基础知识对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认为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素质中可有可无的部分,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一般不是很好,考基础知识有正面导向作用。但在考试命题时要注意基础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不宜太高。语文基础知识检测的目标重在帮助学生将积累的知识加以整理,使之序列化、结构化和熟练化。(2)语文能力。一般认为语文基本能力即是人们所说的也是学生必备的听、说、读、写能力。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际交往范围进一步拓宽,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语文能力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还应该包括更多的内容。湖南师大程大琥教授提出,学生在加强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应具备“录”、“译”两种能力。所谓“录”的能力,是指记录文字的能力,包括笔录和机录两种,尤其是后者。学生要提高使用电脑记录文字的速度和准确度。所谓“译”的能力,主要是指对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雅俗对译、古今对译、中英对译。雅俗对译主要是指普通话与方言之间、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转化;古今对译主要是指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转化;中英对译主要是指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转化。(3)文学鉴赏。人在不同阶段的语文学习有不同的重点,婴幼儿主要是口语模仿;小学生重在字、词、句、篇的学习;中学生强调文章分析。而大学生的语文学习重点则应放在文学鉴赏和文化体味,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这是由大学生的心智发展程度决定的,此时强调的是思维的宏观性、联系性、思辩性,达到对人学、文学、社会学的个人体悟和深刻理解。这应成为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一个重点。(4)人文修养。这里所说的人文修养主要是指语文人格要素,也就是情感、意志、习惯、性格、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内容。其实,语文考试的内容远不止这些,生活处处有语文。在考试命题时,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要有一种系统思维。考试内容的转变现在的语文考试过分地依赖教材,为考试而考试,导致学生为了追求学分而死记硬背;考试重点偏颇,不注重考查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缺乏综合性,也缺乏时代感,更缺乏训练学生应对生活的准备的内容。从被调查的几所学校的现行语文试卷来看,仍然重在识记题、静态题,缺乏知识运用与理解的题目,学生的学习潜力得不到进一步激发。这样的考试单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总而言之,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在试卷内容上要实现两个转变:由知识题为主转变为能力题为主;由识记型为主转变为应用型为主。

(二)考试方式的改革

考试形式的改革语文考试的方法,既取决于考试内容,又取决于考试目的。我们可以摒弃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考查与阶段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用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这种考试形式的改革是符合语文学科教学改革要求的。

考试类型的改革职业类院校语文课程考试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笔者概括为两种,即单一型和综合型。所谓单一型考试,是指每次考试的内容只有单项,专门考查学生的某一项语文能力或语文知识,可以是文书处理,也可以是演讲比赛。这种考试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进度进行的,而且一个学期可以多次进行。这样的单项考试要求学生全部参加,并将成绩记录在案,并允许考得不好的学生自愿多次补考,一直考到满意为止。所谓综合型考试,是指期末的考试,这种考试要求考试内容既要有基础知识又要有能力题目,尤其是综合性的主观题目,以考综合题为主。

(三)考试评价的改革

语文考试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激励、调节、导向作用,怎样评价学生成绩是关键所在。恰当的、合适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学习成就感;反之,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评价原则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全面性原则;第二,过程性原则;第三,个体差异性原则;第四,多主体参与原则;第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评价途径在进行评价时,要拓宽评价渠道,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方式为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学生互评,还有学生自我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模式。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评价范围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评价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平时考查、观察并记录;(2)期末考试;(3)课外学习。我们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在学生语文成绩的评定中,突出平时成绩的价值。对学生平时语文成绩的考核评价,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行为的复杂性和学习努力情况的不可测性及思维的多样性,宜粗不宜精,以模糊为主。同时,课外知识有助于深化课堂语文学习,所以语文成绩评价中不能忽略课外知识学习。课外语文学习指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考察、写作、查阅工具书、上网查阅资料、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等等。

成绩计算(1)成绩计算的基本原则是“两结合”,即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课内成绩与课外成绩相结合。(2)具体方法。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30%,课外成绩占30%;具体操作就是:学期成绩=平时以能力与活动为主的单一型考试成绩+期末综合性考试成绩+课外成绩(若有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获奖等情况可以加分或免试,课外学习检测可口试,也可笔试,如“课外知识抢答赛”)。这种成绩计算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发展,从而让学生注意语文的多元性,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学习自信心,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能力。

采取以上所述的考试方法,可以达到以下教学效果:第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语文能力的分项考核,使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练习,将“平时不翻书,考前要恶补”的学习行为转变为“平时常翻书,考前不忙乎”。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口语练习等方面的学习热情。第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分项考核中,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自控的机会,比如,听、说题目可以自拟;读、写篇数可以自定;活动奖励分数更给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机会等。在这种考试中,学生真正变被动为主动;而教师所起的作用也由控制变为引导、帮助。第三,密切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这种考试方法改过去一贯以课堂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考试为兼顾课内与课外的多种评价形式,将学生的学习视野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让他们关注、分析、思考各种自然、社会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总之,这种语文课程考试改革使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得以强化,增强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传勋.考试改革与语文素质教育[J]学科教育,1998,(10).

[2]周正逵.论语文考试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4).

[3]周庆元.中学语文教学原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程达.语文学科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改革的构想教育论文 篇2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考试存在的问题

(一) 对考试的功能存在“重评价、轻反馈督促、忽略导向”的认识偏差。

只注重评判学生成绩, 过于夸大分数的能级表现。考试导向功能的缺失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 教师教学任务不明, 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偏低。

(二) 考试内容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

考试内容局限于考核教材中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与素质的综合考查, 不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

(三) 考试方式单一。

目前高职考试方式闭卷多, 开卷少;笔试多, 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 实践能力考察少。与高职教育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矛盾。

以上问题导致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成绩认可度不高, 社会评价差, 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进而阻碍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措施

(一) 总体设想。

明确考试目的, 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考试理念, 在考试导向和标准上向“国家职业标准”靠拢。

从教育过程上看, 考试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在于“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管”, 调动学生、教师和学校各方面的主动性和规范性, 保证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国部分职业已实行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考试内容主要是与职业岗位要求密切相关的技能、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高职毕业生必须具有“学业证”和相关职业的“职业资格证”, 即“双证书”制。其特点就是以职业资格课程为中心, 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引导和规范职业教育行为, 用职业课程考核标准规范学校“教”、“考”的内客和形式, 通过外部认证方式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可信度。因此, 高职院校应主动构建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的, 以“能力为中心”的考试评价体系, 尤其是要把职业能力考核放在各种考核的中心位置, 积极探索学生职业能力学业考核新模式。

(二) 具体方案。

1. 确立考试的职业能力导向, 改革考试内容。

改革课程体系, 明确课程标准。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在专业职业标准中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 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 安排教和学的方法。考试命题严格按照职业标准要求, 考试内容应该体现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和客观评价。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在课程考试改革探索中总结出了两种基本考核模式, 效果较好。模式一是“简单独立型”, 是将独立的职业能力课程的考核内容与课程在职业标准中的考核要求相结合, 进行独立的理论和技能考核。考试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要求学生明确本课程在职业能力中的地位,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各门课程知识、技能灵活转换与基础应用的能力。如机械类学生《机械制图与AUTO CAD》课程的考核, 仅仅局限于识图和AUTO CAD软件的使用。模式二是“综合项目型”, 可突破“简单独立型”考核内容各自为阵的局限性, 根据职业标准对综合技能的要求, 将考核内容设计成类似企业实际生产与服务业务的综合性项目, 强调各职业能力课程之间的联系, 将若干门职业能力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个综合性考核项目之中, 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由于项目本身并无标准答案, 只有合理性要求和科学性的探索, 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机械类学生机械课程设计的考核, 不仅仅局限于识图和AUTO CAD软件的使用, 还包含机械设计理念、原理, 机械制造方法与工艺, 以及CAD/CAM等内容, 进一步健全创新思维。

2. 采取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方式, 体现职教特色。

考试方式要突出职业性、多样性、可操作性。突破笔试答卷的固有模式, 采取口试、试验、参与实习、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考试重点由理论转向技能, 考试地点由教室转向工场, 考试成果由试卷转向产品, 考试过程由两小时转向平时学习, 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 通过作业、项目设计、成果报告、问题讨论等考察和评价学生。例如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 “引企入校”, 第一年学生以“学生”身份学习, 考核采用理论加技能;第二年学生以“学徒”身份进入企业学习, 教师和企业专家以“师傅”的身份传授知识和技能, 采用工作实习过程考核方式;第三年学生以“技工”身份学习, 考核以职业技工标准要求。整个考核通过具体职业工作过程进行, 方式灵活多样, 成绩主要依靠对其职业技能达到的程度进行评估, 考试更加贴近职业、贴近岗位, 效果良好。

3. 加强监管, 完善考试管理体制, 发挥考试功能。

根据职业标准, 建立考评体系, 制定考试质量的评价标准, 体现考试的有效度、可信度、区分度, 为课程考试质量的客观、科学、公正提供保障。建立健全考试结果评价和反馈机制, 通过考试结果分析, 总结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质量。突出考试导向功能, 体现考试的职业教育特色, 为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谢文静.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3, (13) .

[2]游韬.高职院校考试形式的改革[J].今日科苑, 2009, (22) .

关于高职语文课程考试改革的构想 篇3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素质教育;考试改革

现状分析

教育涉及到考核方式,不同的考试及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培养,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发展,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笔者对湖南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做过一次关于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语文课程考试主要存在三个不足:内容结构单一,主要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考试方式保守,一张试卷考之大吉;考试评价不公平,学生的语文成绩仅靠一张试卷便一锤定音,这是不科学的。从学生的反映来看,这种考试索然寡味,既没有趣味性,更没有开放性,大部分学生对考试内容不感兴趣,对考试形式不满意,认为语文考试忽略了他们语文能力的考核与人文素质的检测,更没有发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面对如此尴尬状况,高职语文课程如何实施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就是摆在高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只有对现状进行改革,才能还高职语文课程考试一个崭新而又鲜活的面貌。

改革原则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要实现改革,必须遵循四个原则:

(一)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

同其他课程相比,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综合性、民族性、实践性等特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语文学科赋予他们更多的是其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只有在考试命题、考试操作上努力体现这些特点,才能做到以课程为核心,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考试内容来源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应由教室小课堂拓展到社会大课堂,导引学生走进社会、关注人生,感受时代气息,使课内与课外相通、基础与能力互现。这是大语文观所倡导的,也是素质教育在语文学科的体现。考试方式也需要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表现欲,如采取朗诵、辩论赛、调查报告、职业角色模拟等活动方式。

(三)体现专业培养的需要

高职语文课程担负着使学生适应社会、满足职业需要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必须直面现实,调整考试结构,优化考试内容,紧密联系高职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也就是说,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体现一定的专业特点,真正为专业教学服务。比如,进行语文能力考核,文秘专业应重在口才和写作能力;美术专业、服装专业等应重在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模具专业应重在说明书写作而非法律文书写作。

(四)体现评价的科学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我们关注较多的是教与学的过程,而对语文教学效果评价的探讨却很少。其实,教学效果评价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激励、调节、诊断的作用。何为考试评价?它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活动。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毫无疑问应有相应的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来保证。因为:第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其评价内容由片面走向全面;第二,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决定了其评价形式由单一转变为多样;第三,语文学习的渐时性决定了其评价运作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总而言之,语文考试改革在试题设计、考试过程、考试结果分析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测量统计和评价的科学性。

改革構想

针对目前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不足,其改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内容的组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内容应包括:(1)语文基础知识。一般地把语文知识,包括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文化常识等称为语文基础知识。之所以突出“基础”二字,是因为这些知识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而言是最基本的。现在,有人忽略语文基础知识对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认为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素质中可有可无的部分,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一般不是很好,考基础知识有正面导向作用。但在考试命题时要注意基础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不宜太高。语文基础知识检测的目标重在帮助学生将积累的知识加以整理,使之序列化、结构化和熟练化。(2)语文能力。一般认为语文基本能力即是人们所说的也是学生必备的听、说、读、写能力。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际交往范围进一步拓宽,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语文能力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还应该包括更多的内容。湖南师大程大琥教授提出,学生在加强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应具备“录”、“译”两种能力。所谓“录”的能力,是指记录文字的能力,包括笔录和机录两种,尤其是后者。学生要提高使用电脑记录文字的速度和准确度。所谓“译”的能力,主要是指对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雅俗对译、古今对译、中英对译。雅俗对译主要是指普通话与方言之间、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转化;古今对译主要是指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转化;中英对译主要是指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转化。(3)文学鉴赏。人在不同阶段的语文学习有不同的重点,婴幼儿主要是口语模仿;小学生重在字、词、句、篇的学习;中学生强调文章分析。而大学生的语文学习重点则应放在文学鉴赏和文化体味,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这是由大学生的心智发展程度决定的,此时强调的是思维的宏观性、联系性、思辩性,达到对人学、文学、社会学的个人体悟和深刻理解。这应成为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一个重点。(4)人文修养。这里所说的人文修养主要是指语文人格要素,也就是情感、意志、习惯、性格、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内容。其实,语文考试的内容远不止这些,生活处处有语文。在考试命题时,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要有一种系统思维。

考试内容的转变现在的语文考试过分地依赖教材,为考试而考试,导致学生为了追求学分而死记硬背;考试重点偏颇,不注重考查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缺乏综合性,也缺乏时代感,更缺乏训练学生应对生活的准备的内容。从被调查的几所学校的现行语文试卷来看,仍然重在识记题、静态题,缺乏知识运用与理解的题目,学生的学习潜力得不到进一步激发。这样的考试单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总而言之,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在试卷内容上要实现两个转变:由知识题为主转变为能力题为主;由识记型为主转变为应用型为主。

(二)考试方式的改革

考试形式的改革语文考试的方法,既取决于考试内容,又取决于考试目的。我们可以摒弃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考查与阶段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用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这种考试形式的改革是符合语文学科教学改革要求的。

考试类型的改革职业类院校语文课程考试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笔者概括为两种,即单一型和综合型。所谓单一型考试,是指每次考试的内容只有单项,专门考查学生的某一项语文能力或语文知识,可以是文书处理,也可以是演讲比赛。这种考试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进度进行的,而且一个学期可以多次进行。这样的单项考试要求学生全部参加,并将成绩记录在案,并允许考得不好的学生自愿多次补考,一直考到满意为止。所谓综合型考试,是指期末的考试,这种考试要求考试内容既要有基础知识又要有能力题目,尤其是综合性的主观题目,以考综合题为主。

(三)考试评价的改革

语文考试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激励、调节、导向作用,怎样评价学生成绩是关键所在。恰当的、合适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学习成就感;反之,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评价原则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全面性原则;第二,过程性原则;第三,个体差异性原则;第四,多主体参与原则;第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评价途径在进行评价时,要拓宽评价渠道,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方式为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学生互评,还有学生自我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模式。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评价范围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评价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平时考查、观察并记录;(2)期末考试;(3)课外学习。我们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在学生语文成绩的评定中,突出平时成绩的价值。对学生平时语文成绩的考核评价,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行为的复杂性和学习努力情况的不可测性及思维的多样性,宜粗不宜精,以模糊为主。同时,课外知识有助于深化课堂语文学习,所以语文成绩评价中不能忽略课外知识学习。课外语文学习指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考察、写作、查阅工具书、上网查阅资料、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等等。

成绩计算(1)成绩计算的基本原则是“两结合”,即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课内成绩与课外成绩相结合。(2)具体方法。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30%,课外成绩占30%;具体操作就是:学期成绩=平时以能力与活动为主的单一型考试成绩+期末综合性考试成绩+课外成绩(若有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获奖等情况可以加分或免试,课外学习检测可口试,也可笔试,如“课外知识抢答赛”)。这种成绩计算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发展,从而让学生注意语文的多元性,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学习自信心,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能力。

采取以上所述的考试方法,可以达到以下教学效果:第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语文能力的分项考核,使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练习,将“平时不翻书,考前要恶补”的学习行为转变为“平时常翻书,考前不忙乎”。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口语练习等方面的学习热情。第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分项考核中,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自控的機会,比如,听、说题目可以自拟;读、写篇数可以自定;活动奖励分数更给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机会等。在这种考试中,学生真正变被动为主动;而教师所起的作用也由控制变为引导、帮助。第三,密切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这种考试方法改过去一贯以课堂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考试为兼顾课内与课外的多种评价形式,将学生的学习视野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让他们关注、分析、思考各种自然、社会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总之,这种语文课程考试改革使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得以强化,增强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传勋.考试改革与语文素质教育[J]学科教育,1998,(10).

[2]周正逵.论语文考试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4).

[3]周庆元.中学语文教学原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程达.语文学科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谭泽媛(1975—),女,湖南攸县人,硕士,株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

高职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论文 篇4

1.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改革中起主导作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精品课程的评选标准、各种评估指标的设定等都是以政府为主导来完成的,这种课程改革方式在推动改革的速度、广度上无可厚非,颇有成效,然而却容易“一刀切”,忽视了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办学条件、不同生源质量对课程设计内在要求的差异,造成同样标准设计的课程有的深受欢迎,有的却水土不服。

2.对“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念理解的偏差。“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学科架构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而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然而,很多课程改革实践者对“工学结合”的理解有偏差:有的认为在学校建实验室、仿真实训室,然后在里面上课就是工学结合;有的认为在三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用半年、一年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就是工学结合;有的认为从企业聘几个能工巧匠、大师专家来学校上几次课就是工学结合……以上这些看法不能说不对,但只是“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某个环节,“工学结合”不是孤立的一个方面一个环节,而是贯穿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从课程标准的制订、授课、课程实践直至课程效果的评价。

3.教学资源无法满足课程改革需要。课程教学的实施和改革必须有相应的教学资源做保障,这里所谓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长期以来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在教师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很多教师很难在短期内转变观念,更不愿意去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改革。除了观念上的因素,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的经历,也导致教师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教学环境与之配套,而现实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学设施要么陈旧不堪,与行业要求相去甚远,要么只有传统的理论学习教室,实践环节完全靠顶岗实习来完成。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实施课程改革就只能成为一句口号。

4.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经过调研发现,还有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仍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理论课程的成绩即平时考勤分+期末考试(试卷)分,实践课程以一篇实践报告论成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60分万岁,少一分受罪、多一分浪费”,“平时从不自习,考前拼命突击”……正是这种课程考核方式下的真实写照。这样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不仅不能检验学生知识技能的真实掌握情况,更容易造成逃课的现象。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

美国课程专家塔巴(Taba)认为,课程改革指整个课程图式的改造,包括设计、目的、内容、学习活动和范围,等等。如果只改造课程的某一个环节,或者只用一种模式改造所有类型的课程,显然不合时宜,更无法满足社会对培养高端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认为当今高职课程的改革目标应该包含以下几点:一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奠基终身教育的理念;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三是以社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进行充分市场调研,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

三、高职课程改革的建议

1.更新课程改革理念,因地制宜制定课程改革方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以行动为导向、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课程实施理念,以过程考核和多元评价为导向的考核与评价理念。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熟的课程改革模式基础上,要与区域经济、专业特点、课程类型、生源质量等相结合,选择适合的课程开发模式。

2.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目前高职课程评价的实践看,更多是把重点放在课程本身,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条件等,对学生情况、行业动态、岗位要求等关注不足,就容易造成专家评价高、学生不感兴趣的情况。因此,要科学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满足:一是评价目标要以能力掌握为主,兼顾理论知识的积累;二是评价主体以学生为主,授课教师、督导,包括企业专家都要参与其中,综合评价;三是评价对象要全面,除了课程目标外,还有学生、课程的实施者、参与者也应该成为评价的对象;四是评价的方法应该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试卷测评外,更重要的是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动态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不同的课程类型可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3.建设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的水平是高职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开展和取得成功的关键。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更要具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能力。建议从两个方面打造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

(1)全面提升校内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课程负责人要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职称、教科研水平,学校还应该鼓励并制定相应政策支持教师积极参与到企业顶岗实践去中,熟悉学生未来就职的真实环境,并与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2)积极吸纳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专家参与到课程教学团队中来,可以有效弥补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还可以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度,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4.构建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高职培养的毕业生可以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也就是说在学校阶段已经完成了职业素质的养成。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时候,除了知识的科学、系统和完整外,还要更多地考虑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突出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技能、态度、意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形成系统化课程并进行课程评价和调控。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改革的构想教育论文 篇5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什么?(本题共20分)

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教学方法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请总结几个你认为有实践

意义的音乐教学方法,并能论述它们的运用原则与方法。(用案例说明)(本题共30分)

三、在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音乐教师们往往不太注重

学习行为对音乐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积极意义。我们看到的几个教学案例,在教学行为的设计思想上都充分地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心理,运用积极多元的音乐学习行为方式教学,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请同学们把自己在案例中看到的学习行为设计亮点

总结并论述,供大家分享。(本题共30分)

四、结合所看到的教学案例,请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改革的构想教育论文 篇6

摘要:目前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概论和技能训练,轻视学生对作品的个人理解和感受,不注重对学生高级思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的情况。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将其只是当做一门隶属于技能教育的语言基础课程的做法,通过借鉴CBI外语教学理论,提倡基于内容的语言教学理念,探讨了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转向。一.CBI理论发展概述

内容依托式教学(CBI)是上个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外语教学模式,传统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作为最终教学目标,内容只是媒介。内容依托式教学把目标语看做媒介,把知识的学习作为最终目的。CBI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是二语习得研究的输入假说。Krashen S.D.(1985)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的五个假说,其中之一就是有意义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CBI教学理念被广泛关注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Mohan是CBI教学理念兴起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86年发表的著作《语言与内容》中指出,“在知识课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语言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而在语言课中,我们又看不到内容是可以交际的。Brinton等(1989)指出CBI事实上是属于交际语言教学的范畴,并进一步将CBI的理论系统化,自此,语言与内同整合式教学逐渐成语教育界和语言界关注的领域。如今,在加拿大和美国,CBI模式已成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模式。

CBI教学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被介绍到国内,刘润清教授在1999年就曾说过,大学英语不能再走纯语言训练的所谓语言驱动的路子了,而要以内容促进语言技能的提高,走内容驱动的路子。在2011年的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大连外国语学院运用CBI的教学理念对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兴趣,2014年第四届年会在过去的成果基础上,加深了对内容驱动的理念的认识,反思了本世纪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二.当前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几乎都是脱离作品本身,以阅读技能和语篇知识为核心,阅读教学实质上是语言技能训练,以诸如词汇语法等孤立的语言要素作为外语学习的主要对象,忽略了有意义的语言内容交流,忽视了教学中社会因素对语言本体和语言使用的影响。这种“技能本位”的语言驱动(language-driven)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会有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削弱了外语教育的本质:人文主义的教育(张西平,2008:86),导致学生“脑子空”(缺乏人文素养,知识肤浅)(蒋栋),而且,过量的机械训练会导致“思辨缺席”,不利于学生高级思辨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难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三.CBI理念下的教育思想改革

解决现存的大学英语阅读拓展课程的问题需要有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CBI理念不同于以往以语法,语言技巧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它主张将语言蕴含在内容之中,强调语言习得依靠有意义可理解的输入,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单纯机械性认知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它遏制了学习者的求知欲和主体自由。英语应该成为学习者累积社会知识,进行经验交流的途径,不应该以单纯语言系统学习为终极目标。CBI理念主张教学是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都系统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同时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内在意蕴,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

CBI理念立足于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整个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将始终以通识教育为本,旨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关注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等等,克服过去在研究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上存在的重视语言技能训练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偏差,从而推动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在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中拓展思考问题的空间,树立平等、宽容和有深度的文化价值观。四.CBI理念下的课程改革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程,在“主题式”内容依托教学的框架下,改革后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程选择短小经典的文学作品为教材,经典的文学作品是英语语言的精品,要获得一流的语言能力,阅读文学作品是必经之道。该课程将强调作品中对时代特色,社会制度,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的阐释,着重于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心理、审美观和艺术感觉,而不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解释句子意思上,把文学课变成精读课。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转向,提出通过与文化相融合的方式,以文化的介绍,导入为授课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受能力和分析批评能力,学习者“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王守仁 2002:11)。CBI英语文学课程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语言学习环境,架构起依托文学经典进行人文体验的平台,“课堂中的文学使用是一种能使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投入的有效的方法,它为学习者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反应和情感的绝好的机会”(lazar爱人,1993,3)

在课程安排上,采用博古厚今的指导思想,努力向短小经典的现当代作品倾斜,而不是难度较大,生词较多,背景遥远,内容陈旧,篇幅长的作品,使学生无法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使教师只能讲述故事背景及梗概,无法顾及对作品的审美解读。五.CBI理念下教学与学习方法改革

在“主题式”内容依托教学的框架下,教师采用启发及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采用适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创作风格,这样的设计大大缓解了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帮助学习者自然进入。而后,在学习者阅读作品之前,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深入作品,注重理解和赏析,研究它们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指导学生从文化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多角度去解读作品,形成批判性思维。阅读之后的讨论时间以小组讨论,总结发言形式作课堂汇报,传统的“一言堂”教学纯粹单向性的知识传授法容易使学生错误的认为文学作品只存在一种完全正确的解读与阐释,所以,教师要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问答,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思辨性活动,引导学习者结合情感体验发表个人观点见解。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习活动突破了单纯的认知层面,上升到情感高度。当学习者“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时,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发生,完整的人格成长才有可能。”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改革的构想教育论文 篇7

《统计技术》是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为各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它是一门技能课,它不是统计的具体专业技能,而是统计的基础技能,它的统计资料搜集技能、统计资料加工整理表现技能、统计资料分析指标与统计分析方法技能和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技能等都是从事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因此,学生必须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传统闭卷考试的缺陷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按照这样的理解,高职统计技术课的教学和考试必须服从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要突出统计基本技能的培养。在以往的《统计技术》考试中,我们大多采取闭卷考试方式。传统闭卷考试的缺陷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及不允许翻阅任何资料的条件下,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这种考试方式虽然能够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复习总结已学的知识,但存在许多负面影响。例如,许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涉及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较多,覆盖的知识面较广,而考试出题往往要考虑实际情况,不得不相对简单,覆盖面较小,试题的难度不高。这就很容易使学生忽略对概念、定理、公式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也不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在考试前,靠突击记忆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等可能会获得好成绩,而实际上并没有深入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的内在联系,往往考完试就将所学知识抛于脑后,久而久之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只会背书,不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的考试倾向,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和技能考核并重,以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摒弃那种只考查学生背书能力的陈旧的考试方式。《统计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一般不适于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因此只有采用一种既能检测、评判学生学习状况,又能促使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锻炼的考试方式,才能克服传统考试模式的不足。如何实现《统计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必须对教学与考试方法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三、教学考试方法改革的模式

(一)转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把教学的重点向应用技能转变,减少理论授课时间,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在每次理论课后,安排一定的上机实践课,有效利用Excel的统计运算功能,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让学生掌握原始数据的输入、统计的汇总、各种统计图表的绘制、常见资料的统计分析等基础操作。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拉近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转变考试模式,提倡“模块测验,一页开卷式”考试。

过去的统计技术考试,按照学院的统一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所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是根据课堂提问和作业来确定,期末采取闭卷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这种考试模式已不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考试功能的全面发挥,改革后的统计学原理的考试模式应是“模块测验,一页开卷式”考试。

具体考核改革方案如下。

1. 考核项目:平时考核+期末考核。

2. 考核内容: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模块测验三部分内容。模块测验按照统计资料的搜集技术(模块一)、统计资料的加工整理表现技术(模块二)、统计分析指标与统计分析方法技术(模块三)和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技术(模块四)设置四大模块。

期末考核要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改革过去《统计技术》期末仅一张试卷就定学习优劣的情况,而是将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核紧密结合起来评定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情况。

3. 考核方法:平时考核———40%,主要依据学生作业、参与课堂提问、平时口试成绩、平时的实际操作、出勤率等情况综合评价。期末考核———60%,可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评定由两部分来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课的期末笔试———30%,主要考核对基础理论、基本统计方法和试验设计方法的掌握。理论课的期末笔试方法可采用“一页开卷”的考试方法,允许学生在考试时自主携带一张加盖教务处印章A4纸,由学院教务处于考试前两周统一发放给学生,这张A4纸的正反面可以事先写下与考试课程有关的内容以备答卷时参考。对A4纸上的记录内容不加限制,但只能手写不能复印。考试后与试卷一同收回,发现复印者,考试按零分处理;考试中不准将教材、作业、课堂笔记带入考场,不得相互研究,自主解答;考试内容以统计的计算分析技能为主,取消名词解释和简答等题型。这样的“一页开卷”式考试能培养学生对统计技术内容的自主复习归纳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死记硬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统计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是期末实践考核———30%。给定原始数据,上机操作,主要考核将所学理论用于实际操作的能力,根据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操作技能、问题判断和排除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来评定成绩。

四、结语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改革的构想教育论文 篇8

教育学课程 职前培养 价值分析 改革构想

教育学是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重要课程,它为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教育观念导引和教育技能训练。但长期以来,教育学课程改革在教师教育改革中进展缓慢,与基础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态势相比存在较大落差。

一、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存在诸多弊端

教育学课程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被寄予了很大期望。“然而长久以来,它却遭受一种难以名状的‘厚望与‘薄待的尴尬”[1],其原因在于课程实施本身存在诸多弊端。

1.课程目标模糊不清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应达到标准的总体描述,它决定着课程实施的努力方向。然而,教育学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往往缺少侧重点和针对性,造成授课教师难以获得清晰的指引。尤其在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关系上,课程目标囿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传统表述,使其解释空间可以被任意放大和缩小,导致课程目标流于形式,无法在课程实施中发挥本体功能。教育学旨在分析教育问题和揭示教育规律,它关注学生教育思维的形成,并以认识、解释和指导教育实践为鹄的。教育学课程并非是给学生提供技术手册或操作手册,而应在培养学生教育理性思维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方法。因此,教育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应定位于促进学生对教育问题的理性认识,形成其科学的教育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教学模式保守刻板

目前,教育学课程涵盖内容较多而课时偏少,通常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只能采取最为经济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大都采用“传授—接受”模式。这种课程实施模式抽离了有价值的交往与对话,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律背反”,即授课内容是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授课形式却照搬传统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主体缺失”的过程,成为理论与实践分离的过程。课堂教学应该在交往与对话中完成,应该是多个主体的互动,既要尊重个体差异又要倡导理性思维,但保守刻板的教学模式只给人留下“老师讲、学生听、上课记、考试背”的乏味记忆,使本该充满生命体验和个体元素的教学生活固化为程式化的教学流程。

3.教材内容陈旧松散

多年以来,我国教育学课程的内容架构一直延续凯洛夫教育学体系,包括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等四个板块,每一板块下又分成若干主题。近年来,虽然教材内容体系作了部分改变,但并没有实质性突破,新的教育现象、问题和观点没有反映在教材当中。另外,教育学教材的内容呈现缺少清晰的逻辑线索,学生在教材使用上往往被明示或暗示为“记忆模式”,其认知发展与能力发展被忽视。

4.评价手段简单粗糙

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核心和重点,因为任何课程评价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上。目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业评价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组成。平时考核的项目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书面作业。出勤率是可测度最强的考核指标,但它只反映学习态度不反映学习质量;课堂表现的评价面临诸多困难,“大班上课”和“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使任课教师无法有效辨识学生的课堂表现差异;书面作业能够有效评价学生认知水平,但目前书面作业所占比重小,其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与再现,很难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教育素养。从目的上看,这种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构成的评价安排,试图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实现学生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但实际运行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二、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分析

当前,教师的教育素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教师职前培养机构应该推动教育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以便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具有较高素质和潜力的教师。具体分析,教育学课程改革具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1.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增强师范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教育学知识体系庞大、涉及面广,是教育科学中最基础的部分,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很难对教育学涵盖的知识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面对学生的多元需求,授课教师会存在知识供给上的自我失衡,并产生教与学之间的落差和矛盾。推进教育学课程改革,能够促进授课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反思,增强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意识,在创新课程组织形式的过程中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同时,高质量的课程实施能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融合,使师范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素养,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2.发挥研究辐射功能,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需要诸多支持条件,其中教育科研的引导十分重要。教育学教师是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于他们而言,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其研究过程。授课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作为研究课题,把课程研究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在工作过程不断检验和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另外,授课教师应该发挥其课程研究的辐射功能,一方面通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不断改进基础教育课程实践。

3.增强人才供给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国家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然而,目前的改革往往重视在职教师成长而忽视教师的职前培养。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既是未来教师的成长基地,又是支持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外部环境,教育学课程改革能提高人才培养效能,实现高质量教师的可持续供给,从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教育学课程改革路径的基本构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学课程改革关乎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和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潜力。其改革的着眼点在于夯实基础理论,培养教育思维,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关注实践,引导探究

实践是问题的来源,也是理论的来源,关注现实教育问题,能够使干枯、教条的讲授变得灵活、生动。关注实践并非囿于“就事论事”,而是以实践中的现象、问题为基点,在探索与反思中增进学生的理性,扩大学生的视野。教育学课程的实施不仅仅要给学生治病的“处方”,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探索“处方的依据”。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与探究,让学生在思维空间的不断突破中体验到教育理论的生命力。当前教育学的课程实施之所以乏味、枯燥,关键在于没有确立促进学生理性发展的目标,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都有探究的诉求,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推动和引导。当教学内容脱离现实教育问题时,“实质的、有意义的联系”就难以发生,就会妨碍探究与反省,就会造成“主体的迷失”。但如果止步于实践层面,不去实现发展理性的目标,不去思考超越具体经验的理论,学生就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教育世界,就难以获得专业上、职业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教育学课程的改革既要关注实践又要引导探究,最终实现个体教育理性的增长。

2.分段教学,区别评价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对于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可以借鉴“特朗普制”[3],具体做法是把一个学期的课程分为两大段,即“大班上课”和“小班讨论”。“大班上课”是指将多个教学班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实施教学,教师主要使用讲授法,课时占整个教学时数的40%;“小班讨论”则将原有的教学班分解,组成多个20人左右的教学共同体,课时占整个教学时数的40%;另外留出20%的灵活机动时间,以备其他课程资源的介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既具有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小班讨论”阶段,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学科进展以及教育实践变革确定主题,推动学生运用教育基本理论解释和分析问题,激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组织形式变革要求课程评价方式的改进,其中,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改进的核心。传统的学业评价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忽视学生能力的评定,导致学生缺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课程实施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改革后的学业评价将实行分段区别评价,针对“大班上课”,学业评价主要以纸笔测验的形式完成,即“大班上课”结束后进行测试,评价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该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小班讨论”的学业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讨论中的态度和展现的能力,此项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读书笔记或论文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另有10%的分值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

3.案例拓展,模块整合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4]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真实性和情景性,能够有效弥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鸿沟,使学生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并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式,尽管教师‘统治者的角色被消解,但必须充当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每一环节都将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的理论素养、教育经验和实践智慧。”[5]由于案例教学接近教育真实情境,学生参与课程的动力会增大,授课教师要适时引导,强化“学习共同体”意识,不断拓展学生参与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模块整合是指将相邻或相近的知识内容依据实际需要重新组合,形成内部逻辑统一的知识单元。长期以来,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内容呈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忠实于教材提供的知识体系。这种做法无疑对学生有一定益处,但它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笔者主张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整合,即把教育学知识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下设立若干专题,多位老师组成教学合作共同体,每位教师可根据研究专长选择讲授专题,同时其他老师给予支持和协助。知识内容的模块整合能够改变“教科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框架的偏向,推动教学内容的精、深、新,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

4.关注质量,扩充资源

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中,许多高校管理者基于“重学术轻师范”的指导思想进行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导致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课程被边缘化,教育学课程处于弱势地位。另外,面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许多师范专业狠抓考研率,导致教育学课程凸显“应试取向”而弱化职业要求。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大学教育高中化”,而且使那些不想继续深造的学生丧失高质量的职业训练机会。因此,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有责任改变教育学课程的边缘地位,重视其正当价值与质量要求。

在提升质量的路径中,扩充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教师不再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很多教师将课程资源的扩充目标局限于报纸、期刊、影视资料。这表明,授课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及价值,“没有意识到教师自己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也是课程资源”[6]。另外,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授课教师重视校内课程资源而忽视校外课程资源,导致教育学课程的实施过程缺少活力。走出校门,我们会发现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它们无疑对教育学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授课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交流与互动中为课程实施注入生命活力。

————————

参考文献

[1] 徐浩斌.困境与对策: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探索.现代教育科学,2005(1).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张敏.高师主体性《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国高教研究,2004(2).

[5] 李允.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05(4).

[6] 陈钰.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教师教育的调查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0(2).

[作者:李松涛(1974-),男,辽宁辽阳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暨田家炳教育书院在读博士。]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改革的构想教育论文 篇9

[摘要][目的]为探索一种为课程体系改革提供科学参照的方法,同时检验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效果。

[方法]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对某校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全部在校学习成绩进行分析。

[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全部35门课程被分为5类,形成明显的知识模块。

[结论]聚类分析可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手段,经分析研究,该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效果可认为是较好的。

[关键词]医学教育 课程体系 聚类分析

临床医学专业在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中,无论是专业能力构建还是课程体系组成等均是最成熟的。

由于该专业办学历史最长,不同时期岗位能力与要求都十分明确,在经历漫长的教学实践后,逐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上世纪进入90年代后,医学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替代了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同时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将原高等专科教育纳入高等职业教育范畴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作了更明确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进行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手段等的改革。

为更深入地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本文选取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运用统计学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求探索一种客观的方法,为课程体系改革提供较为科学的参照,同时检验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效果。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1.资料来源。

选取某校2007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全部在校学习成绩。

本届学生第一次使用学校根据国家教改精神制订完成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

学生共544人,课程35门,共19040级数据。

按照授课顺序为课程进行编号,X1、X2…X35。

2.聚类分析原理。

聚类分析是研究分类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是在不知道研究对象应该分多少类的情况下,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为已收集到的资料找出研究对象的适当归类。

聚类分析方法常用于对数据的探索性分析。

其过程是首先将所有观察对象视为一类,即各类中只含有1个观察对象(或变量),计算类间的相似系数矩阵,其中的元素是观察对象(或变量)间的相似系数,接着将相似系数最大的两类合并成新类,再计算新类与其余各类的相似系数,依据相似系数的大小,再合并新的类,如此反复直至所有的观察对象(或变量)被合并为一类。

3.分析方法。

将编号后的课程数据输入大型统计软件SAS9.0,因数据为同一量纲,且为连续分布变量,故选取类主分量聚类分析,调用VARCLUS过程完成聚类分析。

二、结果

1.临床医学专业分析结果(见表1)。

2.临床医学专业聚类分析树图(见图1)。

1.从总体上来看,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全部35门课程,可5类,形成明显的模块。

第1类含盖了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共14门。

第2类含6门课程。

第3类含3门课程。

第4类含5门课程。

第5类含7门课程。

经分析,整个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可由2个专业模块(第1类、第5类)、1个医学基础模块(第2类)、1个政治理论课模块(第4类)、1个其它模块(第3类),分类较为合理,说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效果较好。

2.从类别进行分析,绝大多数专业课程都被分在第1类或第5类内,呈现明显的聚集性,说明类内课程间的相似性较高。

主要包含了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些课程构成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能力,而第5类则是包含预传染病学、防医学、全科医学课等为主的另一专业能力,预防医学能力,也是全球医学教育最低要求所规定的该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这2类所有课程21门,占整个课程体系35门课的60%,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主体,构成学生临床能力的主模块。

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如组织胚胎学、眼耳鼻喉口腔科学等被归入第3类、第4类,如究其原因是否是由学生对部分课程重视程度或是由于教学组织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这一现象尚需运用其他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3.类内分析。

按照聚类分析原理,相似系数高的课程被归为一类,说明类内的.课程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研究类内各课程组成,可为教学组织和教学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如类内课程可按教学规律尽可能地紧凑安排,在教学过程可引导教师注重相关课程的横向联系,淡化课程界限,增强课程间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

在进一步研究课程关系后,可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最终可实现课程的重组,以新课程替代旧课程,使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深化。

4.聚类分析对众多的看似无规律或似有联系的数据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客观的、系统的手段,也为我们对某些个别现象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医学教育必须适应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也应改变过去的以经验为主,跟着本科教育跑,脱离不了本科压缩饼干的模式。

积极探索客观的手段与方法,指导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手段等的改革,应作为高职高专教育教育改革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大然.试论医学高职高专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5:138-139.

[2]张健华.论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J].煤炭高等教育,,(3):56-59.

[3]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00-408.

上一篇:中考考前动员讲话下一篇:课时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