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课程的发展断想

2024-06-01

高职语文课程的发展断想(共7篇)

高职语文课程的发展断想 篇1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突破;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4-0019-03

一、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

标准的发展历程

经教育部批准,从1994年起,江苏省率先试办五年制高职班。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五年制高职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苏州大学版五年制高职《语文》编写、出版、修订的过程中,《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也应运而生。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够科学的。教学大纲应该是编写教材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而2000年的《大纲》是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大纲》阐述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说明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各章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并对大纲进行了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章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这一部分,《大纲》直接阐述的是苏州大学版五年制高职《语文》这套教材的编写结构和教学内容。作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大纲》,这份大纲很显然有较大的局限性。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滞后性和课程标准研制的迫切性。

随着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及课程内涵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江苏省职业教育文化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研究课题组组织专门人员于2006年5月至2009年8月,历时三年时间,研制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随之产生。

《标准》分为三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前言部分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个角度分别展开阐述。课程目标部分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则分别对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提高模块、选修课程·专业类模块进行具体阐述。实施建议部分从教材建设、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课程管理建议等五个角度分别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突破与发展

《标准》(2009年)与《大纲》(2000年)内容结构比较详见表1。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从2000年的《大纲》到2009年最新研制的《标准》,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在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做出艰苦的探索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两者均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角度展开对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研究。语文课程目标是课程目标下的分科目标,是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规定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它也就成为语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基本准则。[1]没有语文课程目标,就无法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实现课程编制工作的科学化。

基于原有的五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诞生的仓促性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内涵发展,2000年研制的《大纲》已经暴露出它自身的局限性,如对课程性质的理解不够科学完整,缺乏对课程独特性的分析,课程设计思路中缺乏理论依据,实施建议过于简单等。而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历时三年研制并作为“十一五”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成果之一的《标准》则彰显出新的生命力,其深刻创新的理念、丰富完整的结构、科学细致的表述令人耳目一新。该《标准》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对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考虑了语文学科的一般规律和职业教学的特殊性。在课程理念方面,则彰显出五年制高职教育语文课程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的特点。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以必修和选修形式分编,并分模块设计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课程目标有总有分,具体入微。课程实施建议涉及教材建设、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管理等多个方面。附录直指教材选文内容选编及教学基本要求,极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和承载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2]综上,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变化和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建设。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教科书)的变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韩雪屏.让语文教科书促进课程建设与深化教学改革——语文教科书编辑理念的不同及其新尝试[J].课程·教材·教法,2011(8).

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 篇2

用断想的方式,对20世纪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层生存困境作了反思,提出了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局限与超越的问题。强调研究教育的思维方式从简单走向复杂的必要,强调教育理论要加强原创性研究。期望新世纪初的中国教育理论有一次从近代向现代的重建式的再生。

关键字

国教育理论、时代性、科学主义、生存困境、复杂性研究、复杂思维方式、原创性

随著世纪钟声的敲响,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轰轰烈烈”的20世纪就这样结束了。一个可以寄予很多期望,又蕴藏著更多不测风云的新世纪开始了。世纪初,对於人们来说,最大的财富是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策划。这是一个需要播种希望的季节,也是人类把握未来的智慧和力量展现最为集中的时期。身处此时,作为一名教育理论探索者,我也不禁反覆自问:在中国的教育理论领域里,我们极需改变什麽?我们可以追求什麽?我们应该做些什麽?似乎可想可说的话很多,但又构不成宏篇大论,於是只能用“断想”来串起这段段的思绪,并想用“断想”引出更多的“宏论”以丰富我们的学报,这也是我作为本刊主编在世纪初的一个小小意愿。

一gt;

中国近代的教育理论[1]是随著20世纪几乎与近代教育同步诞生、形成、变革和发展的,至今它已走完了异常曲折、复杂的世纪之路。纵观一个世纪的历史,悟出的最大道理是: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时代有著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教育理论属於“时代学”之列。认识这一点,对於今後教育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时代学”主要指这样一些学科的集合:这些学科的发展需要与条件、方向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研究价值及功能的发挥等,在很大程度上与时代发展状态相关。凡属“时代学”之列的学科,都是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

拿教育理论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它国家,近代教育理论的诞生都与社会变革而引起的教育变革直接相关,这对熟悉教育史、教育思想史、教育学科发展史的专业人员来说都不是什麽新的观点。然而,经历了学科由古代向近代的时代转换和逐渐形成了学科的内结构以後,尤其在力主以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作为任何学科的研究范式,以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科学标准作为衡量一切学科的科学标准的科学主义思潮的长期影响下,几代教育理论研究者中的许多人(包括本人在内),逐渐自觉地用这样的眼光去追求提高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去寻找教育理论的发展方向。我们曾期望有一种具有像自然科学那麽严密的概念体系的教育理论,它或用推理的方式建构,或用归纳的方式逐级由具体、个别提升到特殊、一般;我们曾期望教育研究能有效地移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观察、实验、统计分析、定量研究到结论的可检验性、成果的可测量性等等,都成为教育理论科学性的显著指标;我们曾期望研究出来的教育理论能揭示客观规律,能排除价值、意识形态的干扰并具有最大的普适性和永恒性。为此,我们苦苦追求,也为追求不得而时时烦恼,还在追求的过程中渐渐远离了时代和实践,逐渐地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状态。自然,也有一些跻身於教育研究队伍的成员以教育学无须强化专业性和科学性为信仰。表面看来这是对上述科学主义的反逆,颇有革命性,但他们在骨子里还是上述观念的信奉者,其所以进入教育研究的行列,正是因教育研究未达到上述科学性的标准而易进入。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教育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责任并不被看重,被看重的只是其对於他个人而言的敲门砖功能。

在整个学术界,尤其是自然科学界和经济学、社会学等被认为具有硬性“科学形态”的社会科学中的专业人员,也常常用上述科学主义的眼光打量教育理论,不认同其科学和专业的地位,或者说把其看作是自己从事的学科领域中属应用研究的分支。在他们看来,只要应用本学科研究的结论或方法,就足以解决教育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教育理论的整体就是各类相关学科应用研究结果的“总和”,并没有什麽独立的教育理论可言。一些从教育理论研究领域走到教育交叉学科研究系列的人员,也有人因此自豪,甚至还有人不再认为教育理论有存在的必要,宣称纯粹教育理论已经消亡。

在社会上,包括多数的民众和一些行政官员,往往把有关教育的知识或视作一种通过个人经验或常识的积累即可获得的东西,或视作一种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与此相关的工作则被视作只要有管理经验和能力,无须专业支撑和研究就能胜任的行政职务。他们可以无顾忌地介入教育领域高谈阔论,也不把教师当作一个专业人员来尊重。教师本身也有类似的倾向,许多人仅仅把自己所教的学科当作自己的专业,把教育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仅看作与如何教相关,故希望这是一种能给出一套方法或操作模式的知识,若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教育理论就被视作无用和脱离实际的东西受到批评和指责

20世纪时代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把教育理论抛到中国这块土地的人世间。然而,在它顽强发展的同时,却在已经形成的科学的“家园”中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得不到来自社会对作为专业领域的应有尊重与支持,甚至还遭受来自队伍内部的作贱与轻慢。这就是世纪之交教育理论的深层生存困境。尽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始,中国的教育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然而,对上述教育理论深层次的生存困境却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入探讨。今天在我们已跨入一个新世纪、面对一个新百年时,该对这样一个关系教育理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出思考和回答了。

在我看来,如果说上个世纪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来自时代的推进的话,那麽,它的局限和问题在根本上也在於时代。一方面它是近代科学主义强势影响的肤浅产物。另一方面更是人类社会远未发展到把“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2]”,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的水平;与其相应的关於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它在原有的科学园地中没有重要地位;人类科学在认识论上还缺乏研究复杂事物的工具等以往时代状态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21世纪将造就一个新的时代。这不仅靠科学、技术的显性变革及发展,也需要来自人类在更广泛和深刻意义上对自身命运与发展的关注。当前,来自科学的发展打破了前面所述科学主义的诸多限制,对新的复杂事物的研究逻辑的探究正在兴起,它标示著可能出现科学家园的重建。1993年成立的以美国社会学教授华勒斯坦为主席的古本根基金会重建社会科学委员会,在他们的研究报告《开放社会科学》的前言中对当今社会发展作出的概括性描述突显了这一点。它指出:“过去三四十年间所取得的巨大的学术成就业已导致了对生活现代型研究,产生了注重研究复杂性的科学。学者们呼吁把普遍主义‘置於具体背景中来加以认识’,这一新兴需要促使不同的文化日益频繁地展开对话。……所有这一切事实上都对社会科学家的实践产生了强大的影响,从而大大地缩小了各类带有结构和组织性质的学科的地盘。”[3]

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新世纪,我们能无动於衷?可以预见,新世纪教育理论的发展将有新的机遇、问题与挑战,将不只是上个世纪发展路线的简单延续或局部完善。在中国,教育理论将与社会改革开放、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步,需要完成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即实现教育理论形态上的整体转换。要做到这一重要的历史性转换,就需要教育研究人员打破业已形成或趋近僵化的教育理论的框架,去呼吸时代的新精神、感受时代的新需要、学习时代的新工具、发现时代的新问题,以形成新的眼光和视角,重新审视教育本身和关於教育的理论,找出发展教育理论的新方向与新思路。中国的教育理论需要又一次重建式的再生。唯有如此,它才有可能为中国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才有可能在新的科学家园中有自己的位置和不可换代的价值。总之,唯有投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才能打破过去时代的局限。

可以用一些教育理论界较熟悉的主题的研究为例来说明上述观点。

近20年来,我们对於教育的复杂性已形成了一些共识。大家都承认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组成因素(或称为系统)之间都有复杂的相互关系;大家也都承认,教育与人的个体发展之间有著复杂的相互关系。所以,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的研究,一向是教育理论中的基本课题,而且几乎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中都会涉及这两大关系(有的称两大功能、有的称两大规律,也有一些其它的名称)的论述。尚未形成较为一致观点的是关於两大关系的关系。问题经常以“教育究竟以个体本位还是以社会本位”这种经典的两分方式,或者以“两大关系如何实现对立统一”这种习惯的两分方式提出[4]。显然,这种提问的方式,本身就是把这两种关系看作是可以分割的,可以寻找出一种确定的、唯一的回答,以便作人们行动的依据。在本人撰写的《教育概论》中,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想通过努力寻求出突破简单判断和单一模式的思路。该书中专列了一章“社会、教育与人之相互关系”,从历史与现实中三者关系组合的多种可能状态、教育系统不同层面中三者关系组合的不同状态、以及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应如何作出选择等方面,研究了三者以教育功能方式呈现的不同关系形态[5]。当时自感已经作了很大努力,跳出了传统的提问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认识上超越了过去的包括自己在内的认识水平,现在看来基本的思路并未变化。前一阶段读到近年出版的由王道俊、扈中平主编的《教育学原理》,其中专列一章论述“教育与人、社会的历史统一”,章中还专列一节集中论述了“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的关系”,从规律的角度作出三者关系的判断,指出教育面对是人与社会两种的力量,与两者都有必然联系;两条基本规律必然寓於教育活动之中,并体现在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两条基本规律之间的矛盾和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这也走出了单一关系模式抽象判断的思路。论者还提出了两大规律在教育活动中不同作用和地位的观点,认为社会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特殊性,因而在教育中继承性相对较小,相比而言,人的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具有较强的超历史性和普遍性,因而有更多的继承性等观点[6]。以上两例尽管论述角度不同,但都反映了研究人员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之复杂性的认识在加深,并努力且认真地在揭示与教育相关的多重因素的复杂关系及其抽象本质。但是,就其所用的思维方法和所走的思维路线而言,基本上还是把复杂的事物看作可分解为简单来分别认识,而後把分别得出的结论加以联结,即可形成对复杂事物的总认识。如果我们继续沿著这条思路走下去,也许还能不断提出修正、补充或加深的观点。然而,不可能真正对教育复杂性的整体式关系形成突破性认识。所以,当前对於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改变思维方式,学会用复杂思维的方式来认识复杂事物,以实现认识上的突破性发展。

诸如这样分解复杂对象为简单,然後相加为复杂的思维方式,在对学校教育内部活动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如对教育的认识,我们或是立足於教、或是立足於学、或是给出“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来解释,而没有从双方交互作用、相互锁定、动态转换、共同生成等这样一些思维方式,把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活动整体去认识和研究,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缺乏的也是复杂思维方式。从对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要承担者——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意义上的发展的研究来看,也没有做到把人作为一个丰富整体,作为具有能动性和多种发展可能,并在自己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实现价值选择和生命意义的复杂性来对待,在认识中缺乏的思想方法依然与复杂思维有关。

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眼中,教育世界和教育活动是苍白的、清晰而刻板的,是不会有意外与惊喜的,是无所谓创造和发现的。因而用以描述这种世界和活动的语言,也只能是冷静而无色彩的,乾枯而令人无奈的。

在当今的学术领域里,关於复杂事物和复杂性的研究已异军突起,引起不同科学领域内,尤其是面对复杂对象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整个20世纪不断出现的自然科学在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物质运动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大新发现,打破了牛顿物理学一统“科学观”天下的局面,从而使科学哲学家重新认识科学的涵义。令人深省的是,这场科学观的变革恰恰是从自然科学领域里开始的。正如华勒斯坦所指出的那样:“从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向来看,它们强调非直线性甚於强调直线性,强调复杂性更甚於强调简单化。此外,它们还强调不可能排除测量者对测量活动本身的影响,对於某些数学家来说,它们甚至还强调定性解释方法比单纯数量上的精确性更加优越,因为後者在准确性方面反倒更受限制。最重要的是,这些科学家强调‘时间之箭’的作用。总而言之,自然科学现在似乎更接近於以前遭到蔑视的‘软性’社会科学,而不太接近於备受嘉许的‘硬性’社会科学。”[7]与此相关的是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也关注复杂理论的探讨,从系统论等“老三论”,到自组织理论等“新三论”,现在已进入到多学科参与研究的复杂学和由此作出学科研究方法论转换後形成的研究成果的突现。[8]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科学家园的前景,复杂科学将至少是这个家园中的崭新一族。

教育理论的研究完全可以列入这一族中,在某种意义上,它还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教育不仅是人类每一个文明社会和个体人生旅程所不可或缺的东西,是联结人和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且,它还具有与其它社会系统不同的功能,那就是它连结著、聚焦著人类文明的历史、现实与可能的未来。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性再生系统。[9]从这个角度看,人类世界还有什麽会比这还要复杂呢?现在的问题是,当许多学科的专家加入到复杂性研究,或者说用复杂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自己的研究对象时,我们面对著最复杂的研究对象——教育的研究人员,是否感受到、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如果说,以传统科学标准构建出来的科学宫殿不可能有教育学的位置,那麽,在新的科学家园的建造中,我们会不会因还在追寻“昔日旧梦”而丧失作为成员的资格呢?

还想到和想说的是关於中国教育理论的原创性问题。

上个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方和苏联等国外影响,本人曾用“引进”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理论诞生时就有的“娘胎里的记号”来比喻这一现象。就拿最近20年来说,情况有所改善,但教育学科中许多新兴学科的诞生几乎大多走的是这一条捷径。对於一个学科建设“後发”的国家而言,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避免和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如若因长期如此而形成了一种“学术心态”,唯洋人是瞻,理论想发展就从国外搬,这恐怕就成问题了。其实,这里不仅有我们自己的特殊心态问题,还有与前面相同的认识上的问题,即我们相信存在著不论时空变化与否都具有普遍规律价值的教育理论。因而我们在看到国外教育的新理论时,就把它作为可很快移植的东西搬过来,相信它的普遍真理性。尽管有时也会感到有一些不适切性,但往往把此归咎於我们的“落後”。这可以视作社会科学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在中国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状态有了改变,中国的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已经开始意识到克服这种倾向的必要,并努力在研究中作出矫治,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研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并用研究的方式介入到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去。这是本人认为可以提出原创性问题的背景之一。随著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随著中国科学研究事业、包括社会、人文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得到支持和重视,可以预料,在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原创性也会得到发展,中国教育理论界将取得越来越大的与国际同行在真实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与对话的可能。

这里,有对原创性的理解问题。有人把“原创性”与“封闭性”、与拒绝文化交流、对话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不合“全球化”潮流的观点。这也许是1958年教育大革命和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以批判“西方资产阶级”、“苏修”教育思想,骂倒一切、唯我独尊,以创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口号,行政治斗争为实式的“原创”在人们头脑中所留下的痕迹引出的看法。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在人类科学文化和通讯传播已进入到信息社会的今日,谁还会从排斥国际对话、无视已有科研成果的意义上强调原创性和实现原创性?但是,要提高原创性,确实需要在吸收的同时,克服唯洋是高的心态;要提高学术批判和独立发现思考的能力;要增强原创意识和对原创研究的支持;要形成看重原创研究的氛围与环境。这是一个“学术土壤”的改良和营造的过程。

本文提出的原创性是指以本国教育发展需要和问题为研究的本源,通过各种不同手段获取原始性素材,或作原始性(相对於“验证性”)的研究,进而得出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富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理论(或其它形态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至少是由问题的原发性、研究素材的原始性、结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等要素综合构成。它未必一定关涉到学派创建、基本原理的突破等重大研究,但确实要求是从中国这块独特的文化土壤和现时需要中生长出来的“珍品”。它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少数人去做却可。大家期望和为此努力许久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的建构,正是要通过大量的、不同类型和方面的原创性研究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教育研究中原创性的提出,不仅有发展理论的价值,还有推动中国教育实践发展的意义,同时使教育理论在投身中国教育实践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获得滋养、焕发精神,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同生共长,创造一种新型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原创性研究指导下的改革实践中相互推进。

中国教育理论原创性发展,还涉及到学术领域里的民族自信心问题。说到这些,在我眼前就会出现以陶行知先生为代表的,把自己的身心和智慧全部献给民族教育事业和为创建中国教育理论奋斗一生的一批先辈高大的身躯。在他们面前我常有愧。自感对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大义,缺乏深层的理解和体悟;对本国教育事业的艰辛和大众受教育的状态,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切肤的感受;对推进这一事业的发展,缺乏强烈的责任和持久的行动。当今,在我和同行者中又常常太多地把自己当作理论工作者,太多地在书本中讨生活。但是在理论的领域里,又太少有原创的自信。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与发达国家相比中的诸多落後,销蚀了我们不少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爱心。现在在有些人的心目中,甚至连祖国语言教育的价值都不如学外文重要了。也许这也是时代局限的一种表现吧。新世纪的中国在为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的奋斗中,在摆脱贫穷和落後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创新活力的焕发,这不能没有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为此,作为教育研究人员的我们,可以也应该从增强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做起,在新的世纪里,把我们的心与中国的教育大地贴得更近,为中国的教育理论与教育事业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多作努力。

高职语文课程的发展断想 篇3

二、我国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改革的必要性

1.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

(1)对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在我国多数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对文化基础课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语文课程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在这样一所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学校里,往往被忽视不见。此外,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语文老师的能力水平不足,往往以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法进行高职的教学,这就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缺乏高职院校的特点。

(2)教学内容的落后。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虽然做出了一定的改革和变动,增加了写作以及口语方面的练习,但是它的内容仍然是基础理论为主。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仍然坚持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选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没有相联系,这就很大方面制约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3)教学理念的落后。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社会形成了一种重视物质利益的新风气,这种风气对我国人民群众的精神道德有着严重的影响,也使五年制高职院校过分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就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为了五年制高职院校在未来社会的更好发展,应该不断改革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重视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

(4)学生的素质较低。由于五年制高职院校所收录的学生往往是成绩较差、是非观不明确、社会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对这样一群有着特定性格特征的学生群体的语文课程的教学是十分困难的。学生们的素质太低,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很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文课程的教学。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素质过低,老师只能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语文课程的改革形式化。目前,我国多数五年制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进行了改革,而这些改革是语文老师被动进行的,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改革任务,改革往往是停留在计划的层面,学校开展的教学评比工作缺乏老师的主观意愿。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改革的形式化,使语文课程的教学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2.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语文课程的教学为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对学生日后步入社会有着基础性的作用。由于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教学中,语文课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它在新的教育体制改革形势下,应该得到改革。语文课程的改革应该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展开,受到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因此,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发展中,语文课程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三、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改革

1.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1)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定位。由于在五年制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公开基础课,它和普通学校的语文教学相比,有着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加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它的实用性更强,体现了高职院校的特点。其改革上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方向的理念,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从而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多种方面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目标制定在让学生充分掌握文学作品赏析、口语交际、应用写作等技巧;能力上是为了培养学生写作、阅读、审美、思维等多种技能;情感目标的制定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良好的职业素养等。

(2)语文课程的改革应该彰显出民族精神。目前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日益功利化,一味的把教育目标设定在经济利益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其改革上,应该改变这种误区,把教育目标制定在提高学生知识上,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当今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功利化,使学生的素质降低,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心,因此,教育不仅仅需要进行知识上的传输,更需要重视对民族精神的彰显。在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入一些我国古代优秀的文明、道德素质等,为了中华文明的更好延续。在语文课程中,多多重视民族精神的传承,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民的共同职责。

(3)加强地方语文课程的改革。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改革并没有地方和国家教育之分,全国各地区是一个改革方法,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文课程的发展改革。我国地区宽广,从古代以来就有着地方差异,而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改革没有地方化改革,没有显示出因地制宜的优势。因此,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改革应该重视因地制宜的特点,才能真正意义上显示出素质教育的意义。

(4)丰富语文课程活动。学习源于生活,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丰富的课后活动,培养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这是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基础。语文课程的活动可以通过演讲、小组讨论、表演戏剧等多种形式进行,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主动表现自己,充分体现内心深处的情感,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

(5)语文课程的改革应该顺从学生的兴趣。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性格特征出发,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进行改革。由于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要求宽松,学生的知识水平高低不齐,因此,对学生的衡量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应该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进行改革。

2.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法

(1)重视语文课程的地位。由于目前我国多数五年制高职院校中,对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应该改变这种现状,从各方面重视语文这门课程的发展和改革。语文课程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语文这门学科本身的应用型、人文性、社会性等都应该在其改革中呈现出来。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对培养出社会所需型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再加上这门学科涉及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五年制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语文这一学科的作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拥有极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文字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学生充分掌握这些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步入社会后更加适应社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其教育理念应该体现以人为本,实行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显示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来说,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应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高职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中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民主化的教学模式中提高自身的能力。由于目前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无法真正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是老师一味讲解,学生只好被动接收知识。在新的社会形势之下,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中主动表达自己,轻松的学习到语文方面的知识。

(3)制定新的教学内容。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创新,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教学内容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有争议性的文学作品的赏析,有争议的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有争议性的文学作品,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对于学生们提出的见解,老师应该正确的评价,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内容的设定上,应该综合考虑社会职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性格特征,设置基础知识、知识拓展等多个板块。在语文基础知识内容的设定上,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基础知识内容中穿插民族道德、人生感悟等等正能量,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此外,还应该增加一些戏剧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在古代优秀的戏剧作品中丰富自身的人文气息,戏剧作品的赏析需要学生首先熟读作品,然后可以适当的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角色,了解作品的内涵。

(4)丰富教学方法。在当今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为了提高五年制高职院校中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单一方法教学的模式。由于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就有着枯燥的特点,假如老师仅单一方法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学生的教学效果必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老师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片、文字、动画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素养。

(5)健全语文课程改革的管理体系。在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中,健全语文课程改革的管理体系是关键,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对语文课程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设立多种精品课程,建立合理的语文课程改革体系。首先要对这一体系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凝聚团队的力量,进行语文课程的改革。在建立语文课程改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过程的优化也可以有效的推动语文课程的实施,老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了解更多的专业术语,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专业教学能力,不仅仅重视课内知识的教学,还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视,课堂内外相结合。此外,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查评价管理体系,以学生实际状况为起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3.对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我国多数五年制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有:任务式教学、链接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三种,其中,任务式教学是指在具体的任务推动下进行教学活动,比如说可以在教学中设定一个求职的任务,让学生根据求职这一任务,自己设置个人简历,学生可以分别担任求职者和面试官的角色,共同合作完成求职这一任务,在这一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他们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链接式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找到语文课程的关键点,对重点进行链接学习,这种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研讨式教学方法是指老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选取一个有议论性的话题,让学生根据这一话题进行演讲或表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可以增加自己的实际操作,培养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

四、总结

高职语文课程的发展断想 篇4

来源: lunwen88.com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母语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的语言教育都存在着外语热、汉语冷的现状。一方面,大学生都要参加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出国还要参加托福、雅思等各种外语考试,外语教育和考试要求明确、体系完整;另一方面,随着学生从高中升人大学,“应试”化的语文教学也随之终止,但大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堪忧,提笔忘字、汉字书写水平下降、不能顺畅与人交流,大学生毕业论文及一般应用文写不好等现象屡见不鲜。Ill而定位在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塑造人文精神的大学语文课程,既可以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又能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使他们在接受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之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更进一步以实际运用为目的去接受母语教育,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大学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包括语言文字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如听、说、读、写;所谓人文性,包括思想政治、伦理道德、人文精神等。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在讲授语文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口语表达训练、模拟写作等方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培养他们自觉的语文学习意识、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思想,不断提高大学生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形成个人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以及大学生自身认真刻苦的学习与锻炼方能实现。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地位边缘化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学制短、专业教育要求高、任务重,实践性教学所占比例较大。并且在有关部门的教学评估与检查中,专业课程的考核比例较大,导致高职院校纷纷紧缩大学语文课时,以至它被挤到越来越边缘的境地。有些院校用实用功利主义眼光看待大学语文,过分强调其就业岗位实用能力的培养,忽视语文学科长效的、潜在的文化提升功能,在教学内容上取其一隅,以偏概全,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以应用文写作、文秘写作、商务写作、演讲口才训练之类取代大学语文。学时安排很不稳定,即使在同一学校(院系),也存在课时此多彼少,不均衡的现象。由此导致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存在偏差与错位,致使大学语文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和高中语文内容差不多,没有什么新意,缺少新鲜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当前大学生专业课和相关基础课的学习量较大,要求考试过级的证书较多,如计算机、外语、普通话等,还有各专业的岗位证书等,都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也必然导致大学生在思想上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视不够,学习精力上投入不足,没有专业课学得那么扎实认真。

(二)课程师资力量薄弱多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的师资队伍配备不足,“大班上课”是常有之事。代课者多,兼课者多,即或有几个专任教师,也因课程在学院地位不高而受到影响,有专职不专心的趋势。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极难教,需要教师十八般武艺俱全。也有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极易教,这门课可以随便上上,只需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上满足于浅尝辄止。而实际上真正要教好大学语文课,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要吸引住学生就得在教学上求深、求精、求新。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师资队伍水平亟待提高。

(三)大学语文教学观过于传统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观还停留在传统的知识课程观,没有真正实现以能力为导向的研究性课程观的转变。能力导向的研究性课程观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一种课程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把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激发起来,这个教学方法就成功了一半。怎样把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就业成长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改变中学阶段的应试语文教育,大学语文不能再去分析课文结构、中心思想、结构层次,否则真的成了“高四”语文。大学语文要突出其审美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淡化它自勺基础性。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引导学生发现、欣赏生活中自然景物的美、人情物态的美。

三、情境教学为导向的改革探索

(一)转变思想,提高认识,重新定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思想,提高学校管理层与广大教师的认识,把大学语文教育提到与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变化重新定位,既要考虑到大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又要考虑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两者有机结合,才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准确定位。根据多年来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反思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教学传统,重建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灵魂的现代教学模式,提倡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蕴含着新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的研究性学习,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总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应从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精心备课,设计教案,授课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改变“一言堂”、“灌输式”生硬的教学方法。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引导和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之后,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并在语文文本阅读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文本,设立专题,力求每一个专题中既包含一定的文化话题探讨,又可以把专题建立在实际工作岗位情境上,尊重并鼓励学生张扬其个性,强调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

情境教学是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转变成一种互动 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语文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融人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例如,开展唐诗宋词系列讲座、文学经典系列讲座等;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相结合,开展辩论赛、诗歌朗诵大赛、语文知识竞赛等;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等;与各文学期刊合作,开展“我是校园记者采风”活动、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也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社区、街道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使他们对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文有更真切的体验,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而且在专题活动过程中,使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动,从而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演讲技巧过程中,可以创设新员工人职培训中的自我介绍情境,让学生感觉真正在运用所学知识,向别人推销自己。通过类似课堂活动的开展,学生情绪高涨,热情参与,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另外,在课堂互动上,也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奖励机制。比如,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可让课代表在每次课堂上,都将主动回答问题或自我展示的学生名字记下,在期末过程性考核中,予以加分。每次上课结束前五分钟,可以让学生就本次课相关内容对教师进行提问,以改变总是学生被动回答的情况,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听、说、读、写的重要性,真正领悟到语文能力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课程情境、主题确定之后,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随时反馈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重视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进修的机会。比如,为大学语文教师多提供一些下企业锻炼的机会,并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还应注重大学语文学科建设,重视和加强校本教材的建设和使用,并把大学语文公共教学研究纳人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Et程中,使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真正成为学校的重要基础课程。高职院校在选用大学语文教材时,必须注意到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要求,编写具有校本特点的大学语文教材。在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中应注重渗透民族精神、公民道德、人生观、荣辱观、人格与尊严、自重自爱和自强不息等内容,培养大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教材也要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并且还应多选用和大学生今后工作、学习、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实用性的内容。

(四)完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评价考核制度大学语文考试是对大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测定。目前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考核,以优、良、中、合格为考核标准,尚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也不能调动大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能反映出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评价考核制度的完善,应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考试内容,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既要考虑大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又要考虑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把平时学习与考试结果结合起来,给学生综合的学习成绩。对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考核,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考核形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可以结合情境主题,采取闭卷、开卷、口试、笔试等形式,课堂内与课堂外、闭卷与开卷、论文与答辩等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全面考核大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

中职语文公开课之断想 篇5

断想一:公开课“实话实说”离我们有多远

中职语文公开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那么,导致语文公开课流于表面,甚至成为表演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中职语文公开课距离实话实说有多远?反省自己多年教学生涯,并进课堂听课,与教师交流,和学生交谈,逐渐理出一些头绪:其实就是少了那么一点或是多了那么一点,导致中职语文公开课难以实现实话实说。

(一)先说“多了一点”。

由于缺乏对公开课的正确认识,一些教师的公开课上多了一点展示,公开课前,每个教师都竭尽所能,到处搜集资料,制作教具和课件,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公开课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整个课堂上充满了精妙绝伦的图片、清脆悦耳的音频、活灵活现的动画,充满了教师荡气回肠的演说、行云流水的书法。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几乎成了公开课的套路,结果是“课堂轰轰烈烈,课后空空洞洞”。

多了一点表演,上公开课之前,常常要上一堂或几堂模拟课。同样的内容要用几节课来演习,一切程序化、规范化,包括提几个问题,问题该怎样回答,应找谁回答,都预先设计,预作安排。一些执教者为了刻意体现对教学大纲的认识深度,课堂上多了点脱离实际的自主学习,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等等;多了点虚假的合作探究,问题不论难度,即使是没有思维力度的问题,在形式上都做小组讨论,有时讨论尚未真正开始,已在教师催促下草草结束。

(二)再说“少了一点”。

语文公开课上,对文本深入探究少了一点,为了达到课堂气氛活跃的效果,教师对精彩语句、精美文段品读不到位,对文本内容、思想感情体会不深,对所教内容整体把握不够,往往就课讲课,不能前后贯串,不能引领学生细细咀嚼文本精妙之处,甚至无法给出充足时间和安静环境来让学生仔细体会课文。

少了一点面对学生,为了使课堂教学程序流畅,教师大多是从自身教的方面考虑教学设计,其简单化质疑难以活跃学生身心,程序化教学过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依然是教师唱独角戏,自己讲得心力交瘁,学生却收获寥寥。教师有时还故意避开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难度较大的问题,以免学生不能及时回答而影响课堂进度。

这“多了一点”,如同天堑,难以征服;这“少了一点”,如同沟壑,不易跨越。这就是中职语文公开课教学现状。这“多了一点”和“少了一点”就是中职语文公开课教学现状与“实话实说”之间的距离。中职语文公开课的实话实说因此而受到制约,但要补上这“少”的“点”,去除这“多”的“点”,决非易事,任重道远。

断想二:公开课核心在哪里

公开课讲究的是立足学生真实水平,运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获取教改新思路和教学新成果。公开课不可能停滞于“热热闹闹,迷迷糊糊”的现状,也不可能实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神话,那么如何才能在公开课上做到“实话实说”呢?笔者认为公开课要建立在教师正确理解语文教育本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以自身教育教学基本功作为课堂支撑点,以教改新思路作为课堂关键点,真正以人为本,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的自主参与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公开课则是课堂教学精华之体现。一堂成功的公开课,不论是传播知识、训练技能,还是培养能力、陶冶性情,都充满了人文气息和诗意境界,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心灵都淋漓尽致地得到张扬。这样公开课,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可见,公开课既是一种研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教师教改新思路,只有通过公开课的实践检验和同行的共同观摩,在检验、观摩、分析、探讨、修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实践出较成功的教改新思路,从而将这一教改成果应用于常态教学中。在这一复杂过程中,公开课就承担了检验教改新思路的重任。可见,教学改革最初实践于公开课堂,而最终推广于常态课堂。从这种意义上说,公开课堂可以被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评价公开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要看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否满足学生现实需求,是否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更要看它是否运用教改新思路进行教学。具有创新教学理念的教师都知道,一堂好的公开课肯定要包含一些不确定性,作为公开课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不确定性是课堂精彩纷呈的亮点,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相互沟通的契机,是教学改革着力注重的突破口,具有独特教育价值。倘若公开课仅仅以常态课的形式呈现,满足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知识层面的交流,满足于课堂效果的完美和课堂气氛的热烈,而脱离开教改思路的突破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脱离开学生现实状况的需求和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

断想三:公开课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

语文公开课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它是教师专业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公开课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

执教者是智慧型教师。公开课呼唤有智慧的教师。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的有机统一。任何追求个性的教师都有可能成为智慧型教师。所谓智慧型教师,是一个目标,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理想状态。提出这个目标的目的是期待唤醒所有教师的教育智慧。智慧无极限,智慧可大可小,可多可少,没有客观标准,它对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商”——智商和情商。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灵活的机智,又要具备熟练驾御课堂的能力,标准的语音语调;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要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更要有开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升华;既要尊重学生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一个智慧型教师,必然对教育内涵有独到洞察,必然对教育实践有独特方法,也必然能使公开课达到“实话实说”之境界。

执教者是思考型教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公开课执教者不能按部就班按照教材安排,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而是要积极主动思考。思考教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每一部分知识?思考这一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思考课堂关键点是什么?思考课堂所实施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理念,是否适合绝大多数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们的个性发展素质的提高?公开课需要教师思考的地方有很多,通过反思,发现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以调整行为,改变策略,使教育教学趋于最优化。在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教学思考越来越受到关注,“思考着往前走”,正是教改期间专业型教师成长的写照,也是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果每一节公开课都能使“多了一点”的东西少一点,使“少了一点”的东西多一点,贯穿着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让课堂乐意向着不确定性开放,使课堂成为教改新思路的“实验田”,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那么中职语文公开课一定会在新一轮教改和新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实践中发挥大功率动力引擎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肖俊宇.对公开课的审视与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07,(12).

[2]周一贯.公开课:坚守“家常课”的优良品格[J].语文教学通讯,2007,(30).

[3]张汉琴.公开课上老师迷失了自己[J].中国教育学刊,2007,(7).

[4]金坤荣.为公开课鸣不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7).

[5]钱雯雯.公开课若干争议问题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7).

高职语文课程的发展断想 篇6

一、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工具性特点

语文学科是根据语言这个教学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其工具性的特点。语文从字面上来讲,语就是指日常的交际语言,文则是指书面所表达的语言,所以,进行语文学习就必须要求听、读、说、写共同成长。人类的生活中必须要使用语言,这是一种人类共有的社会现象,人在一生之中都不能离开语言。因此,人类想要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掌握语言工具,语文学科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工具性。

(二)载体特点

语言是不能与思想内容脱离而单独存在的,语言必须以思想内容为载体。语文学科能够以思想和形象来反映出生活现状,展现出人生的真理,赞美真善美,批驳假恶丑,这是一种抗拒不了的强大力量,对人的思想、情操、心灵都有直接的影响。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较,语文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载体特点。

(三)思维特点

语言能够表现出思维想法。思维是人的大脑的主要机能活动,能够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一种心理活动,主要进行概念、推理以及判断活动。思维能够将事物之间的关联客观地表现出来,再对其进行推理、判断,之后产生自身独特的思想,最后通过语言进行表达。语言、思维以及思想都处于同一个体中,必须要使语言和思维能够共同发展。所以说,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思维特点。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今天,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笔者就在高职语文课程中适当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语言智能的发展

语言智能就是指进行听、读、说、写的能力,也就是说运用听、读、说、写能力进行讨论、解释、交流、说服等活动,也是对知识创造和语言进行反思的一种能力。语文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要运用听、读、说、写能力,进行语文教学就是对语言智能不断地发展。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时,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对内容进行有效判断,把握中心内容,对线索和层次进行整理,在听后对内容进行概括和拓展。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时,要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媒介寻找信息资源,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够流畅、简洁、完整、准确地表述中心内容及思想。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时,要培养出学生的兴趣,在进行评价时要多以鼓励为主,将学习目标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分解,让学生逐渐来完成,最后达到目标。

(二)音乐智能的培养

音乐智能就是指对节奏、和音、旋律以及音色的感悟能力,还有用音乐来表达自身感情的能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同的感情可以采用不同的平仄、押韵以及不同的词牌来进行表达,这都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行具有配乐的诗歌散文的赏析,对歌曲中的曲调和歌词进行分析,对影视材料中的声音和画面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进行朗读时感悟语调变化和停顿的差异,以上几点都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音乐智能。

(三)人际智能的提升

人际智能在人的智能中极其重要,也是当前教育中的最主要内容之一。人际智能是指在与人进行合作时,能够察觉、体验到他人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可以快速地应对并作出反应。提升人际智能的最好方法就是要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而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的最好方式就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采取分组学习、共同讨论、学习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问题则可以由教师分解成多个部分或是环节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不要出现竞争性的评价,减少学生的焦虑感,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际智能。

高职语文课程的发展断想 篇7

关键词: 就业为导向 高职语文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1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職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其中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方针,要求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在突出固有的基础性、人文性基础上,还应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从高职学生目前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看,语文学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有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对语文这门功课没有很好地掌握,许多学生连申请书、求职信这类常用的应用文都不会写,要么是格式不当,要么是错别字连篇,说起话来要么是词不达意,要么是胆怯害羞不敢表达。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看,语文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看,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它承载着学生未来终生学习的重担。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因为学校培养的对象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只会操作技能、听人摆布的机器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未来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是,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教材缺乏针对性,课堂缺乏“生气”和“活力”。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因此,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高职语文课并不像现代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那样可以淘汰出局,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的链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高职院校的决策者、管理者应当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搭建起一个平台。

二、以就业为导向课程改革模式的内涵

1、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我们应该做的,是对现有高职语文教材进行改革。不再全校统一使用一本教材,而是采用与专业结合,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教材。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系统设计的侧重点不同。

2、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应针对不同的专业,采用既符合专业教育,又符合语文教育自身规律的方式方法。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互动式(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延伸式教学模式和项目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挑选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文章,让学生自学,上课时安排学生主讲,然后大家共同讨论,最后教师做总结评论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自主合作式的教学,这是目前语文教学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彻底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仅仅是组织者、导演。例如:计算机专业的语文教学,可以选用有关比尔·盖茨的资料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管理专业的语文教学,可以选用《红楼梦》中有关王熙凤管理大观园的章节,作为教学内容;护理专业可增加医学应用文的分量,比如:孙思邈、李时珍的文章,南丁格尔及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有关事迹。延伸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据不同的专业属性与学习需求,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沟通的教学突破点,使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

3、教学主导者和主体方面的改革

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还必须有相应专业的知识。作为教学主导者——教师的改革,主要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教学主导者可以是专任也可是兼职。专任教师除了自己本身具有扎实的语文功底之外,还必须初步了解学生所在相应专业的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既能传达人文知识,又能很好的为专业服务,做到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兼职教师可以聘请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中与语文有关的人员,做兼职教师。教师队伍如此结合,可以很好地做到高职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二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相应的分组语文教学。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特长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结合。比如:医学应用文的教学应有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师教学;文秘类专业的语文教学,可以安排有书法特长的教师进行教学;市场营销类专业的语文教学,可以安排有商务礼仪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

对于教学主体——学生的改革,主要是要让教学主体做到“知行”统一。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力争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到社会上的行政企事业单位进行1~2次带有专业性质的实地训练和写作。如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定期深入医院,进行调查分析,写一份医院调查报告,既锻炼了学生的应用文的写作,又检测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进一步的学习,把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带入课堂,带着问题去学习。财会专业类的学生,可以到企业中去,了解情况,写一份经济活动情况分析。管理专业类的学生,可以深入企业,写一份可行性管理报告或者为某企业优化管理设计具体的可行性报告等等。

4、成绩评价体系的调整改革

适应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在考核方法上亦作相应的调整与改革。考核的基本原则是: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学生与教师考核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考核相结合。具体的评价标准,应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的课程, 制定不同的考核目标,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例如《演讲与口才》,考勤占学期总成绩的10%,课堂实训占20%,课外社团活动参与(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表现占20%,课后作业占10%,期末考试占40%。《大学语文》,考勤占学期总成绩的10%,课堂表现占10%,平时测验占1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占40%。这样的评价结果具有综合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结束语

总之,在提倡学科间、领域间相互融合渗透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必须与专业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持其应有的魅力和活力,避免被边缘化的危机,走上一条“返魅”之路。

参考文献

[1] 尹云霞.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语文教学职业化的改革[J]. 高教论坛. 2009(09)

上一篇:赤湖学校诗歌朗诵比赛策划方案下一篇:透过心窗看风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