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

2024-10-18

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通用8篇)

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 篇1

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

来源: lunwen88.com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母语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的语言教育都存在着外语热、汉语冷的现状。一方面,大学生都要参加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出国还要参加托福、雅思等各种外语考试,外语教育和考试要求明确、体系完整;另一方面,随着学生从高中升人大学,“应试”化的语文教学也随之终止,但大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堪忧,提笔忘字、汉字书写水平下降、不能顺畅与人交流,大学生毕业论文及一般应用文写不好等现象屡见不鲜。Ill而定位在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塑造人文精神的大学语文课程,既可以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又能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使他们在接受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之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更进一步以实际运用为目的去接受母语教育,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大学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包括语言文字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如听、说、读、写;所谓人文性,包括思想政治、伦理道德、人文精神等。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在讲授语文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口语表达训练、模拟写作等方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培养他们自觉的语文学习意识、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思想,不断提高大学生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形成个人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以及大学生自身认真刻苦的学习与锻炼方能实现。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地位边缘化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学制短、专业教育要求高、任务重,实践性教学所占比例较大。并且在有关部门的教学评估与检查中,专业课程的考核比例较大,导致高职院校纷纷紧缩大学语文课时,以至它被挤到越来越边缘的境地。有些院校用实用功利主义眼光看待大学语文,过分强调其就业岗位实用能力的培养,忽视语文学科长效的、潜在的文化提升功能,在教学内容上取其一隅,以偏概全,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以应用文写作、文秘写作、商务写作、演讲口才训练之类取代大学语文。学时安排很不稳定,即使在同一学校(院系),也存在课时此多彼少,不均衡的现象。由此导致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存在偏差与错位,致使大学语文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和高中语文内容差不多,没有什么新意,缺少新鲜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当前大学生专业课和相关基础课的学习量较大,要求考试过级的证书较多,如计算机、外语、普通话等,还有各专业的岗位证书等,都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也必然导致大学生在思想上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视不够,学习精力上投入不足,没有专业课学得那么扎实认真。

(二)课程师资力量薄弱多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的师资队伍配备不足,“大班上课”是常有之事。代课者多,兼课者多,即或有几个专任教师,也因课程在学院地位不高而受到影响,有专职不专心的趋势。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极难教,需要教师十八般武艺俱全。也有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极易教,这门课可以随便上上,只需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上满足于浅尝辄止。而实际上真正要教好大学语文课,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要吸引住学生就得在教学上求深、求精、求新。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师资队伍水平亟待提高。

(三)大学语文教学观过于传统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观还停留在传统的知识课程观,没有真正实现以能力为导向的研究性课程观的转变。能力导向的研究性课程观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一种课程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把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激发起来,这个教学方法就成功了一半。怎样把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就业成长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改变中学阶段的应试语文教育,大学语文不能再去分析课文结构、中心思想、结构层次,否则真的成了“高四”语文。大学语文要突出其审美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淡化它自勺基础性。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引导学生发现、欣赏生活中自然景物的美、人情物态的美。

三、情境教学为导向的改革探索

(一)转变思想,提高认识,重新定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思想,提高学校管理层与广大教师的认识,把大学语文教育提到与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变化重新定位,既要考虑到大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又要考虑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两者有机结合,才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准确定位。根据多年来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反思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教学传统,重建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灵魂的现代教学模式,提倡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蕴含着新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的研究性学习,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总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应从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精心备课,设计教案,授课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改变“一言堂”、“灌输式”生硬的教学方法。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引导和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之后,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并在语文文本阅读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文本,设立专题,力求每一个专题中既包含一定的文化话题探讨,又可以把专题建立在实际工作岗位情境上,尊重并鼓励学生张扬其个性,强调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

情境教学是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转变成一种互动 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语文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融人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例如,开展唐诗宋词系列讲座、文学经典系列讲座等;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相结合,开展辩论赛、诗歌朗诵大赛、语文知识竞赛等;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等;与各文学期刊合作,开展“我是校园记者采风”活动、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也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社区、街道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使他们对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文有更真切的体验,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而且在专题活动过程中,使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动,从而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演讲技巧过程中,可以创设新员工人职培训中的自我介绍情境,让学生感觉真正在运用所学知识,向别人推销自己。通过类似课堂活动的开展,学生情绪高涨,热情参与,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另外,在课堂互动上,也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奖励机制。比如,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可让课代表在每次课堂上,都将主动回答问题或自我展示的学生名字记下,在期末过程性考核中,予以加分。每次上课结束前五分钟,可以让学生就本次课相关内容对教师进行提问,以改变总是学生被动回答的情况,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听、说、读、写的重要性,真正领悟到语文能力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课程情境、主题确定之后,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随时反馈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重视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进修的机会。比如,为大学语文教师多提供一些下企业锻炼的机会,并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还应注重大学语文学科建设,重视和加强校本教材的建设和使用,并把大学语文公共教学研究纳人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Et程中,使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真正成为学校的重要基础课程。高职院校在选用大学语文教材时,必须注意到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要求,编写具有校本特点的大学语文教材。在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中应注重渗透民族精神、公民道德、人生观、荣辱观、人格与尊严、自重自爱和自强不息等内容,培养大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教材也要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并且还应多选用和大学生今后工作、学习、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实用性的内容。

(四)完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评价考核制度大学语文考试是对大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测定。目前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考核,以优、良、中、合格为考核标准,尚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也不能调动大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能反映出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评价考核制度的完善,应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考试内容,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既要考虑大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又要考虑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把平时学习与考试结果结合起来,给学生综合的学习成绩。对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考核,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考核形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可以结合情境主题,采取闭卷、开卷、口试、笔试等形式,课堂内与课堂外、闭卷与开卷、论文与答辩等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全面考核大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

总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应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以适应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国民语文素质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应得到学校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加强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建设和考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注重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创具有高职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 篇2

1 高职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的必修且主要课程, 也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综合近年来各出版社不同作者编订的教材来看, 其内容主要涉及各类公园、广场、道路、居住区、滨水、企事业单位、屋顶花园、工矿厂房、旅游风景名胜区、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2,3,4,5,6]。由于该门课程综合了艺术、技术、美学、工程、测量等学科的知识, 所以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精湛的技艺、严谨而科学的设计精神和创新精神。但现在高职院校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 依然是采用传统授课模式:老师讲授理论、学生被动消化知识, 课程教学改革上用的方法有:虚拟设计、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写考察报告;成绩考核上有理论客观闭卷考试和虚拟任务书2种形式。

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来看, 根据对在校大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73.7%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没意思, 61.2%同学认为课堂教学方法很不合理, 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7]。学生反映对设计任务难以下手, 对所学的理论无法运用自如;在完成虚拟设计的过程中, 由于与现实联系不紧密, 学生无法到真实环境中去体会, 设计作品过于理想化, 脱离实际, 如尺度把握不当, 植物、建筑材料、铺地的选材没有考虑到经济实用性, 主题的表现抽象等, 这样的实践课完全与社会脱节[8];学生们在应对理论考试时, 临时抱佛脚, 考前死记硬背, 考试结束后也很快忘记;设计作品形式的更是五花八门, 或是网络复制、拼凑, 或是空地随意“填充”, 缺乏合理性和创新性。诸如此类, 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背道而驰。

2 人才市场对园林专业设计人员的岗位需求

2.1 行业分工细化与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需求相对高

一方面, 在规模较大、分工明确的景观设计公司、设计院, 景观设计被细分为规划设计、效果图表现、工程图绘制、景观施工 (保养) 、客户公关等部门, 甚至细分到景亭景廊、喷泉假山水池、苗圃园艺、灯具座椅等细类。另一方面, 小型公司或是刚注册公司, 人员与技术力量配备不足, 经验不够, 迫切要求所吸纳的专业人才能样样通晓。这对于我们一直在校园里面的大学生来讲, 要求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过硬, 而是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

2.2 对施工经验和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通常的情况是, 设计单位在选拔园林施工人才方面倾向于选择有1~2年或者更久实践经验的专才, 毕业即就业, 上班即上手;由于效果图能最直观、最直接地表现设计主题, 为了迎合社会大众的喜好, 大多数设计单位都把目标人才对软件如Sketchup、Auto CAD、Photoshop、3D Max等软件的应用作为选择人才的考查条件。学生不仅要会用这些软件, 而且要达到操作灵活熟练、绘图规范美观的层次, 以适应快节奏的景观设计工作[9]。

2.3 对思维创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社会进步带来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人呼吁看到不一样的环境, 体验不一样的感受的时代背景下, 一个公司想要求得生存甚至鹤立鸡群, 就必须设立有创新思维、能不断推陈出新的设计团队, 招兵买马, 花费财力物力打造具有一定实力和数量的创造创新人才, 才能在众多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 为公司获利并在竞争中生存下去。

2.4 对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要求较高

景观设计行业所涉及行政事务部门、工种的多样, 决定了景观设计过程中 (如:设计、施工图绘制、施工) 的项目人员在不同的工作阶段要能够密切配合、通力合作, 合理、高效、科学地完成工作。因此, 设计单位很注重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协调能力, 所以, 设计单位通常更青睐执行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强的设计人才和工作团队。

3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3.1 循序渐进, 进一步启发、激发学生思维

普遍认为, 受西方教育影响下的学生思维较为开放、灵活, 设计作品新颖、独特, 而受中国传统教育背景下的学生, 思想相对保守, 害怕设计得不对, 设计作品多中规中矩, 归根结底, 是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时的方法、创新思维训练这一环节做得不够, 不充分, 不彻底。

对事物的思维过程是一个熟悉、思考、总结、再熟悉、再思考、批判或革新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园林规划设计课中创新创意, 并不是无厘头的“凭空瞎想”, 而是在思想撞击中闪现的。古人说:“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这种思维的碰撞实际上是对习惯性事物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对客观事物的视角分析, 加上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更深层次、更高阶段地挖掘、质疑、革新已有的传统, 弃旧扬新。这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突破, 是新超越、新纪录, 产生新作品、新成果。教师在教学中仅提出问题, 提示思路和方向, 但不和盘托出, 不给出具体方法和结论, 在诱导中启发学生思维, 避免包办代替, 只给予关键性的点拨[10]。这时学生会产生茅塞顿开, 豁然领悟之感。这关键性的点拨, 不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而且使他们从中得到启迪, 学到了把握问题和关键的方法, 也就掌握了景观设计思维的“诀窍”。

3.2 案例教学法进一步优化为讨论教学法

案例选择既要有中、西方传统园林中的精华, 又应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与热点问题, 避免教学内容的一成不变、陈旧过时。对于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随课程设计的进度而进一步展开,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略其精华[11]。传统案例教学法以教师收集、讲授经典案例为主, 如苏杭园林、北方皇家园林、法国园林等等, 尝试性地以学生为主, 老师只提出案例要求, 由学生自主课后去查阅、收集相关几个案例, 制作案例简报 (ppt) , 由学生在充分熟悉案例的基础上, 进行案例介绍, 内容可涉及设计的主题、理念、创新创意、有何不足或需要改进等, 并进行课堂讨论, 老师也参与讨论, 并最终进行案例点评。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学习后, 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了, 眼界开阔了, 也有自己的涉及主见了, 这才是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3.3 设计案例简报、汇报、综合点评

一个好的设计, 需要利用图片、文字、图纸甚至影像资料加以表现, 并通过设计者的口头表达和陈述, 才能让人看得见, 听得懂, 这是设计公司必须要擅长的技能。一项景观设计的竞标会, 即是一场设计成果的展示会, 是一场视觉盛宴。除了在尽可能满足甲方或客户提出的各项需求上, 提出新颖、独特的设计主题外, 设计公司纷纷拿出各自的杀手锏, 制作3维动画来展示设计的效果, 只为了求得 (甲方) 或客户的认可, 在众多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这一过程是需要一段时间训练才能完成的工作, 对专业人员来讲, 是一种专业技能水平、语言口头表达、应变、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我们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与行业需求接轨。

在园林规划设计课堂教学中, 西方国家及台湾地区等在课堂中已经应用设计案例简报展示、小组及个人汇报、业界人士综合点评的程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 老师仅给出设计原图 (包含周围环境的标识) 及甲方的设计要求, 学生以小组或者个人为单位完成任务。最终将设计主题、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特色以文字形式表现, 效果图、意向图以软件应用获得图纸, 并利用CAD等制作前期工程图纸, 把所有内容打印输出在A1纸上;并制作ppt, 讲述个人或小组设计, 专任教师和业界人士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 对学生成果进行综合点评, 这不仅使课堂与社会零距离接轨, 而且业界人士的参与, 让学生们掌握行业前沿资讯, 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3.4 以赛促学、以证促学

组织高职院校学生参赛是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掌握行业设计动态、带动班风学风的重要手段。应不断举办形式多样的园林设计竞赛, 参与全国、省级、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比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校内设计竞赛的开展, 也为将来参加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选拔队员创造条件, 并积累比赛的经验[12]。学校连续3年举办景观设计竞赛, 旨在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水平, 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并从中选拔出优秀学生, 参与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下属的行业协会举办的“岭南杯”、“南粤杯”、“和谐杯”、“景观设计师技能竞赛”等设计比赛, 进行了包括注重表现技法 (按要求上交手绘表现作品) 、注重设计方案 (以特定主题提交整套设计方案)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理论考核与设计快题表现) 、注重软件操作与表现 (利用3D Max、CAD、Skatchup、Photoshop软件进行小组整套方案设计) 的各类比赛, 我校学生均能获得各类名次及优秀组织奖, 取得技能证书、老师们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在参赛的过程中,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善了班风学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很大提高。

3.5 优化考试内容, 考核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采用的是以客观题为主的理论闭卷考试, 后期改为主客观题兼有的理论考试, 学生在考前1周抓重点, 死记硬背也能通过考试, 但考后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这样的考试不仅不能反映老师的所教, 也不能反映学生的专业掌握情况。

考试是检验学生所学的试金石。如今众多高校进行了考试方式的改革, 针对园林规划设计课, 提交设计任务书、提交设计作品集等是现在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考核方式。学生的平时成绩 (出勤、迟到、早退、上交作业数量、作业质量得出) ︰期末成绩 (任务书的完成情况、数量、质量得出) =4︰6, 最终获得学生的实际课程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但不能表现学生的整体水平与素质。大部分高职类大学生懂得思考, 也懂得设计, 但是缺乏表达、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这跟社会工作对大学生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 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考核时, 应考虑学生设计作品、设计任务书的表达与陈述, 应加入对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小组完成整套设计方案时所表现的合作精神。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语言表达︰团队合作=3︰3︰2︰2。让学生全方面发展, 各项能力具备, 在毕业就业的大军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队伍。

4 结语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总之, 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不单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也包含对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完成知识的传授。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国夫, 郑余, 孙小红等.能力培养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园林花卉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5, 28 (11) :137-139.

[2]任有华, 李竹英.园林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7.

[3]董晓华.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7.

[4]刘新燕.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 2009, 3.

[5]赵肖丹.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7.

[6]胡先祥, 肖创伟.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1.

[7]黄敬宝.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3) :99-102.

[8]赵丽艳, 汪殿蓓.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3:59, 61.

[9]李文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 2014, 2:114-115.

[10]卢忠仁.试论创造性思维及其能力的培养[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1989, 2 (2) , 99-102.

[11]洪艳.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7, 3 (16) , 46-4

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 篇3

【摘要】当前,高职毕业生存在言词缺乏自信心、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差、训练内容雷同等诸多问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亟待提高,课堂训练流于形式,教材、测评随意,训练内容雷同。对此,高职院校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求职语言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

【关键词】高职语文口语教学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一个人的适应力、竞争力、推销力等都需要靠口才加以展示。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是社会交往对人们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类人才供大于求。善于口语表达,能够用简洁明了甚至是动听的语言介绍自己的情况或阐述自己的观点,是向社会推销自己以谋取理想职位的关键环节。因此,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把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一、高职院校语文口语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却缺乏基本口语表达能力,他们在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时,往往就被拒于应聘大门之外.无法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舞台。要想让高职学生成为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口语表达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技能。新时期高职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高职毕业生求职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言词缺乏自信心。一些高职毕业生在第一次面试时,信心不足,有的说话时吞吞吐吐,声音轻如蚊子.表情不自然;有的说话空洞,有时会不自觉加大音量;有的在谈话时经常打断对方话头,生怕对方不了解自己;有的说话唯唯诺诺,思维跟着对方走,等等,这就极易让招聘者失去对他们的兴趣,从而无法真正展示自己真实的学识和能力水平。

(二)理解能力差。一些高职生在面试过程中不能准确地理解招聘者的意图.有的不能一次性理解招聘者的意思,多次请求对方重复,有的不能准确地理解招聘者的意思特别是弦外之音,影响求职语言的质量。例如,用人单位招聘者问:“如果让你再重新选择专业的话,你还会选择你现在所学的专业吗?”很多学生都表明想选择另外的专业,这说明他们并不理解招聘者的意图,招聘者是想通过这一问题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若一名学生不喜欢本专业,他是难以专心学习,难以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

(三)表达能力差,不能简明扼要、中心突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少高职学生面试时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当招聘者提出一些开放性的、具有自由发挥余地的问题时更是如此。例如,面对用人单位的问题:“你怎么看待工作中的挑战性?”很多学生不假思索直接回答“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此外,就再也不知道该谈些什么了。

(四)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观念不够端正.影响求职语言的质量。言为心声,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就会在言行中有相应的流露和表现。有的高职生,谈起责任推别人,说起矛盾怪对方.讲到失败赖客观,缺少进取,光说不做,心胸狭隘,斤斤计较。这样的学生在面试时往往说得越多失败得越多。

三、高职院校语文口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亟待提高.目前,高职生口语表达普遍存在表意不准确、语言逻辑性不强、态势语言与交际场合不匹配、不能提出有效问题以及对教师的讲解缺乏积极回应、师生缺乏有效沟通等问题。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希望提高自身口语交际能力,但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二)课堂训练流于形式。从教学特点看,口语教学应轻理论重实践,但在实际教学中。口语训练在整个语文课巾所占的比重很小,且每次训练的时间较短,学生在短时间内往往不会刻意使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导致口语教学流于形式。

(三)教材、测评随意。目前,除普通话训练有—些规范材料外,其他口语交际训练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教材,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测评也没有统一、规范、准确的标准.导致无法测出每名学生的已有能力和达到能力。

(四)训练内容雷同。不论哪个专业,口语训练内容都是普通话训练、演讲、辩论和交际礼仪培训,这种培训忽视了专业对口语交际技能的要求。

四、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

(一)注重普通话的训练,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普通话是用于我国现代生活和交际的汉民族共同语。在应聘时,好的语音面貌能先人为主地给用人单位带来好印象。首先,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用普通话教学,学生之间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养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其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较多的高职学生语音基础差,带有明显的方言音或个体缺陷,而且这种习惯形成多年.根深蒂固,短期内较难改变。基于此种情况,教师的工作应着眼于细处、小处。如在教学楼区、宿舍区、公共场所和办公室张贴、设置“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等标语牌,教学场所设立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宣传栏,各班级设立“推普”角,定期组织普通话测试,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晨读、朗读、讲演比赛等活动。

(二)语文口语课堂训练应适合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时间。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和理解,要求学生根据作品用概括的语言进行复述。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能主动地与老师、同学交流,从容自如地回答课堂提问。教师若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则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语音训练。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认为,口语训练要从发音练起。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在训练中可采用朗读法、朗诵法、念绕口令、叙述法等方法.注意语音、语调、语气的正确运用。普通话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啊”的音变,掌握了这些音变现象,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普通话说好,而且能使学生的口语表达给人以语音自然流畅和谐之美。另外。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现象,加强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其表达效果。

2听力训练。面试的实质就是考官与应聘者进行信息交流从而获得全面评价的过程,“听”不是一般的听,而是用心听。在就业面试中,应聘者如果不专心听,就会错过一些很重要的信息。练习听。一要多听;二要耐心、专心和细心:三要练“理解力”,不但要听准大意,还要听出“话外之音”和“弦外之音”。通过耐心、

专心、细心地倾听,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否则,就可能不得要领,答非所问。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活动。根据口语训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如即兴发言、时事述评、讲故事、口头作文、演讲、辩论会、模拟招聘会等形式,多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表达。通过训练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针对学生的就业需要来进行语文口语教学。近几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招聘面试中.用人单位主要考查应聘者的知识能力,准确、可靠、自然是言谈的第一要点。用人单位招聘无外乎是经过笔试和面试两道程序,许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可以忽视笔试,但绝不省略面试.因为面试可以了解笔试不能了解的部分.如应聘者的仪表风度、背景情况、实践经验、工作态度、求职动机、是否有事业心和进取心等。有不少学生文化课笔试过了关,却在面试中被淘汰出局.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实战经验,甚至因为怯场、恐惧而影响正常发挥,造成种种遗憾。而口头表达能力太差是最致命的原因。例如,用人单位(或主考官)要求学生本人进行自我介绍,很多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我叫×××,是×××学校×××专业的学生。”再无下文。然后就是人家问一句答一句,显得非常被动,很难把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展示出来。有的学生答非所问、含糊其辞、支支吾吾、牵强附会,这是主考官难于接受的.从而使成功的机会与其失之交臂。针对这种情况,在语文教学中,应将“自我介绍”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训练。可经常设置一些具体场景。组织模拟招聘会。根据不同用人单位的不同要求,并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大量的问题,如“你到本公司应试的理由是什么?”“你的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如何?取得什么资格证书?”“请谈谈你对本公司某个业务问题的看法。”“哪种类型的领导你最喜欢?”等等,对学生进行模拟招聘训练,在模拟训练中纠正他们的问题,锻炼他们的胆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进一步锻炼自己,培养胆量,开阔视野,使他们在将来的就业面试中能轻松过关。

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 篇4

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规律,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建设类高职院校建设也不例外,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李伯格 作者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刊 名:职业技术英文刊名:VOCATIONAL TECHNOLOGY年,卷(期):“”(3)分类号:G71关键词:就业导向 建设类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 篇5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高职教学规律,遵循高职教育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专业性和综合性、掌握专业知识和发展职业技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统一要求和尊重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理论和技术有机结合的原则,注重人文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为规范教学管理,高职学院应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机构,院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协助院长主持教学日常管理。建立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有关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长远规划、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措施等,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要建立健全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和各级领导定期听课、学习、调研、质量监督等制度,应制订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教材管理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做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有章可依,依法治教,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导向、运行、管理、评价、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二、适应市场设盆专业,根据岗位开发课程

1.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科学规划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学院应特别重视专业设置、专业改革与专业建设。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开办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要利用信息网络,收集专业信息。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办学条件,依靠和主动服务于行业、服务于社会经济,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开办行业和社会所需的紧缺专业。要组织专门课题组进行调研并聘请有关专家,尤其是行业专家、用人单位等各方面人士共同参与评估与决策。

2、根据岗位变动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方案

以职业岗位为依据,开发课程,是办好专业的基本保证。高职学院应按照职业岗位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深人到生产单位进行调研,从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按岗位或岗位群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开发。基础理论课课程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根据专业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提取,消除多门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适当地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删除一些陈旧过时的、偏多偏高偏深又不实用的理论章节并减少理论教学时数;专业理论课课程内容应充分满足技术应用范围内的实际需要,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专业实践课课程内容应体现产学结合的原则,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针对性和应用性。

三、体现技术教育特色,构建应用人才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应用技术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为此高职学院应根据企业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1.研究和制仃实践性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和考核

对高职教育而言.实践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我们要制订单独的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实训教学计划。实践、实训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技能培养目标;二是分阶段的实践性教学安排,规定出各阶段在总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培训内容、教学目标、考核标准等。这样就明确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便于达到实践性教学效果,真正突出实践教学地位,以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另外,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必须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课时比例应达到50%以上,而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要求高且比较复杂的专业,实践课时还应增加。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观察实实在在的现象,通过实验实习验证书本上的原理结论,将书本上图形符号与实验实习中的元件实物相贯通。实验实习不仅为理论教学服务,而且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服务。因此要加强技能性、技术性的实践教学。通过操作,帮助学生对实验思路、实验设计、实验技术的认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取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典型性的材料进行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现场教学,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将知识提供给学生,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进行决策,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另外,要编写切实可行、富有实效的实践性教学大纲和具有针对性的实验实习指导书;要建立实践教学考核制度,要改革考核办法,考核要以实践操作结果为主,要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核,直到达到目标要求,考核还可与考证定级和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紧密结合。

2.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为加强高职与职业标准的衔接,严格实行就业准人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中的作用,高度重视高职毕业生的操作技能考试,劳动部、教育部、人事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人事部、劳动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7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在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促进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体现,它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为贯彻以上精神,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一是高职学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即学生在毕业时既要拿到毕业证书,又要获得一个或多个对学生就业有帮助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加强高职院校主体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接,即“一教双证”制,使学生毕业时避免重复考核,直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内容要主动向行业和企业的要求靠拢。三是要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水平。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中级工或初级工水平,与中职学生差别不大。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高技能人才是社会最急需的,高职院校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任务,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也是职业教育特点的具体体现。要创建多功能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社会岗位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实践教育网络,开发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多种途径。如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担任顾问或成员,或让企业在学校建立专用培训室,对企业需要的特殊规格人才进行培养,或是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使其提高技能和技术。

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 篇6

任务导向法高职在《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陈雪娇

(辽宁理工职业学院,辽宁锦州 121007)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程中亟待改进。本文主要研究在任务导向法的指导下,对实训课的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对教学目标重新定位,选取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新型的教学关系。关键词:任务导向;课程设计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授课过程的实践表明:“任务导向法”在本课程中的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符合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

①想,同时也符合教育理论“乐学教育”、“愉快情感”的教育思想理念。

一、基于任务为导向教学目标的确定

高等职业院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旨在培养计算机前台网页制作人员,因此,该课程应以行业需求确定为培养目标,以实践能力为目标实施教学活动,用多元的评价机制评价

②教学效果,并突出以能力为主的理实结合的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将《网页设计》课程分为3个模块:运用PS对网页进行效果制作;运用Dreamweaver软件搭建网页、运用 PS、Flash 软件为网页制作 LOGO 及广告动画、三个软件的综合使用,并分别确定如下目标。

(一)能力目标

能够具备规划网站能力,编写网站策划书;能够进行网站效果图设计及网站动画设计;能够应用新技术DIV+CSS进行网站布局,进而进行静态网站的开发与制作。

(二)知识目标

掌握 Dreamweaver 的工作环境、菜单、工具栏的使用方法;掌握新建网站的方法、文档的保存方法;掌握网页的编辑技术;掌握网页超链接的插入和编辑技术;掌握表格、布局表格、单元格、框架、层的辅助定位工具操作;掌握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的插入、编辑、格式设置的方法;掌握利用 PS 制作处理网页中所需图像的操作方法及图像格式转换技术;掌握基本动画和高级动画的制作。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神;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感、效率观念。

二、基于任务为导向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师根据划分的模块可以将整个项目分为2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对应的子任务如下:

(一)用ps制作网页效果图

制作 LOGO 及广告动画制作网页动画;制作网站LOGO、最终形成网页效果图。网站风定位、网站布局设计、网站草图绘制。

(二)搭建网页

组织和管理网页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网页布局;超链接的制作和编辑;网页元素的插入和编辑。处理网页中的图形图像制作和处理网页中所需的图形图像文字边框等素材。

三、基于任务为导向教学过程的实施

本次教学实训主要是以学生的独立分析、研究、实践为主,教师的传授、指导和共同参与展开的。

(一)实训内容分析 本次实训的主要内容就是设计制作PS网页效果图,并通过效果图完成制作网页。

(二)实训过程分解 1.任务解析

本项目属于企业类网站,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可将这类站点的开发简化为:项目的前期策划、效果图设计、动画设计制作、网站静态页面的编辑。

2.学习资源的发布

明确任务后,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分析任务、分发各种图标及素材等,收集好所需资源。

3.计划与决策

在教师的建议下分组,明确分工,细分任务,按照计划开展进度。教师要实时关注学生进度,提出可行性建议和知道意见,形成可行方案。

4.实施

教师下达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做好计划,对于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学生做好知识点记录。对于重点难点,教师先行演练,学生同步跟练。简单知识点可以学生自主学生,商讨学习,自己解决完成任务中遇到的问题。

(三)“双品”转化

“双品”转换,即作品到产品的转化。是在临摹学习过后,自行设计一套产品,这既是从学习到创作的提升;也是学生学习领域到职场领域的过度。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完整的网站,实际是将网站欣赏、网站规划、效果图设计、网页布局设计等教学模块进行重构和细化,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实训课程之外的另一种强化和延伸。从学生的作品与产品中,不可否认学生已经熟练了网页的制作软件:Ps、Flash、Dw,但是作为一名专业从事网页工作的设计师,除了掌握这些,还需要在视觉素养方面更上一层楼。否则,我们的学生只能是工匠,而不是设计师。

四、基于任务为导向教学评价的确定

课程的评价模式通过多方面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综合评定多元评价模式,过程评价与最终结果评价相结合。

五、总结

总之,教无定法,重在得法。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进行项目设计时,操作更加灵活,展示自己的思路,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使学生为完成项目而进行多渠道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在知识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岗位间实现零距离接触,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 篇7

一、语篇分析理论与问题情境的基本认识

著名的语言学家Harris曾经指出:“语言不会以杂乱无章的形式出现, 而是以连贯的篇章形式出现。”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定义, 语篇指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段落。这说明了语篇是意义单位, 它与句子的关系在于衔接, 而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语篇被看作社会成员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它研究语篇中的语法规则、语篇规则、交际规则和策略, 表现为重视语言形式, 关注社会文化语境, 以及注重语篇各个成分和层次之间的联系。Cook认为, 语篇是一系列有意义的、完整的、为某一目的服务的语言。胡壮麟把语篇界定为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 并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表达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周光明、关长青则认为, 语篇分析是以篇章为基本单位, 从语篇的整体出发, 首先分析语篇的整体结构, 再分析段落与段落间、句子与句子间的衔接和连贯, 从而使学生具备通览全篇的能力。换而言之, 语篇分析应着眼于整个篇章, 重视篇章的建构和解读。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思维规律, 有目的地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诸多具有内在联系的细小问题, 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创设相关的情景悬念,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达到学生想学、愿学和主动学的目的,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以提高课堂授课质量为目的的一种方法和形式。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与语篇分析的结合运用

本文将以《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四单元A Defining Moment (有关消防员与瓦斯泄露的故事) 的精读课文为例, 具体阐释问题情境与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课文的宏观结构分析的结合运用, 包括语篇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体裁结构分析。

1. 分析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语言也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语言教学应包含文化教学, 外语的习得也应该包含语言文化的习得。激活学生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成为一种必要, 因为它能帮助学生填补作者句子间信息的空白, 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阅读是读物内容与读者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 而阅读理解则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对读物内容进行思维的过程。所以在语篇教学前, 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是否拥有与文章相适应的及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那么在英语阅读教学初始时, 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悬疑式、开放式、递进式等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由浅至深, 逐步了解语篇所蕴含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形成初步的思维认识。

(1) 创设开放式问题情景

在本篇课文中, 通过开放式问题情景的设定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课题的深入思考, 可以激发学生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它是一种不设定答案的问题, 当被这类问题刺激后, 学生需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 迅速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并将其分析综合后, 得出独创性的结论。在这一课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针对标题中的defining moment这一词汇创设以下开放式问题:什么是defining?什么样的时刻才能称之为defining moment?在defining moment来临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defining moment在人生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 教师激发学生紧跟教学主题, 了解历史上生活中一些大事件发生的前前后后, 比如美国9·11事件, 汶川地震等, 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理解。

(2) 创设递进式问题情境

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它往往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在教学中, 学生往往一时难以理解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教师可以把一些太大或太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 以降低问题的难度。例如, 这一课中围绕这一难点教学, 在开放式问题情境模式下可以继续增设在defining moment来临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defining moment在人生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问题。在学生给出答案的基础上, 再加以延伸递进, 通过比较列举, 加深学生的理解, 突破教学难点。

2. 分析文章的体裁结构

语篇体裁的划分包括叙述性、描写性、议论性、抒情性、说明性文字篇章。根据语篇体裁的特点进行讲解, 才能快速把握语篇的内容和结构特征。首先标题可以用来预测文章内容, 调动学生脑海中的语篇体裁知识储备, 如本篇A Defining Moment, 从标题上看, 就可以判断出是一篇记叙文。通过这样的预测, 学生会在大脑里形成了一种储备或者印象, 在进行进一步阅读时, 学生可以运用这种储备去理解篇章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符合各语篇体裁特点的问题, 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 如悬念和疑问教学情境, 或者创设冲突式问题情境, 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如叙事性的篇章, 可以让学生就故事的几大要素who, when, what, where, how进行描述, 唤醒学生对这个故事感知力的同时, 让他们明白一篇好的叙事文章应具备的要素, 使学生在情景分析中了解篇章结构, 学会自主运用。

(1) 创设悬念和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悬念和疑问是形成创新思维的起点, 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激发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 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例如在本文中事件的起因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瓦斯核查电话, 这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Is it a usual gas check calling?”“What if no man notice that warning?”“What is the real matter about the gas leak?”“Is there any one hurt?”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随着事件的发生如临其境, 感受消防员的责任与心理承受。

(2) 创设冲突式问题情境

在对待同一事物时, 由于在背景知识、分析能力及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 学生个体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或者形成冲突。教师应当利用冲突, 引发学生进行争论, 激发其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 并且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等过程获得对事物的全面正确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逻辑与辩证思维能力。例如这一课中,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认为在瓦斯泄露中作者是执行命令留守还是和队友一起进入现场的两种选择的冲突, 引导学生进行事件发展高潮的讨论以及消防员的责任与生命意义的讨论。

三、结论

综上所述, 语篇分析与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结合运用得恰当, 不仅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而且对学生英语思辨能力更是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两者的结合运用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材内容, 研究教学方法, 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 加强对各交叉学科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摘要:结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探讨如何将语篇分析理论与问题情景教学法的结合应用于高职高专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 有意识地运用语篇分析进行教学, 通过运用问题情境,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从宏观上来理解文章,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语篇分析,问题情境教学法,英语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Cook, Guy.Discour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89.

[2]Harris, Zelig S, Discourse Analysis Reports (Papers on Formal Linguistics 2) [M].The Hague:Mouton, 1963:2.

[3]Halliday MAK,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4]方芳.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课堂的情境创设[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

[5]甘利人, 吴鹏, 高蓓蕾.基于情景认知理论的教学体系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 2009, (2) .

[6]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 篇8

【关键词】高职英语 项目教学 情境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48-02

随着工作岗位和职业技能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今,高职院校教学理论已发生变化,教学指导原则也从学科体系转为行动体系,教学重心也从注重理论教学转到注重实践教学上来。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体现出高职英语教学要突出职业性、实用性的教学导向。为适应市场需要,各高职院校纷纷加快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其中项目教学法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将情境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把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基本要素,探索新形势下基于职场过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新方法,以推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一、开展项目化情境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项目化教学理论。项目化教学法是指围绕一个实践性和接近生活实际的工作活动设计教学过程;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尽可能自行完成确定的目标、设计和实施工作过程、展示工作成果以及评价工作效果等环节。项目化教学是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苦干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不仅可以学习和运用已有的知识,还可以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项目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项目教学改革是以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情境化教学理论。情境化教学是教育学者皮亚杰“构建”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提倡基于工作任务或以工作中的行动为导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拟职场过程中的具体目标或任务,并加以实现。情境化教学强调在真实应用的情境中学习,通过情境化教学,学习者可以认识到知识的效用并利用知识去理解、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高职英语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获取与本专业最直接最相关的英语知识,而获取知识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便是开展情境化教学。

二、以职业为导向构建高职英语项目化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势

从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和工作情境来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将项目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结合起来,构建合理有效的项目化情境教学模式,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

(一)能完善教学内容,迎合市场需求。现行高职英语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英语课本,教材的编写是按照英语学科体系设置,以英语理论设置为主,没有与职场专业相关的工作任务或目标。而在项目化情境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则要求以职场活动为背景,围绕项目任务开展教学。以职业为导向开展项目化情境教学,可对现行教学内容或教材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紧紧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的职业需求,将英语与专业相融合,更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运用能力,以适应将来工作岗位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需求。

(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上面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学得枯燥,课堂缺乏交流与沟通,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体现。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监督、指导作用将会加强,减弱了简单的知识灌输;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专业语言运用能力也会得以提高。新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对旧的教学方式形成冲击,无论是已经习惯传统方式授课的老师还是已经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学生,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与改变。探求新的英语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重拾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勇气,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三)可有效解决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相差较大,而普遍水平较低,英语词汇量较少、语法模糊不清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更可怕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丧失英语学习的信心,甚至完全放弃英语的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有效提升。在制定项目目标(任务)时,老师可以考虑学生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虑可用资源的情况和学生面临的困难情况,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和解决。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他们独立思考与工作的能力也将会得到提高,团队协作的意识也会不断加强,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是大有禆益的。

(四)可制定科学的英语能力考核方法。如今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从重视理论教学发展到重视实践教学,因此学生能力的考核也不能沿用传统的学习成绩考核这一单一的考核方式。项目化情境教学强调在“做中学”,在传统考核基础上,更注重能力考核和过程考核,这不仅可以对学生英语水平、运用能力做出正确判断,而且可以对项目情境化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实用性及必要性做出正确评价。

三、以职业为导向构建高职英语项目化情境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构建高职英语项目化情境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把教学过程与职业过程相互融合,教学流程可设计为:设定目标(任务)→指导讨论→虚拟情境→自我探究→应用练习→论证评价→调整与完善。

(一)设定目标。设定项目目标(任务)是项目化情境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学生的积极性和投入度,也关系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或教研团队应根据具体专业的特点与需求,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项目要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目标;而学生要理解和明确项目的任务及目标。

(二)指导讨论。该阶段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有益的帮助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熟悉项目主体内容,激活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减轻学生认知压力,增强完成项目目标的信心。因项目化情境教学所选取的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本,所以教师要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所需掌握的各知识点融入项目化教学中,不能因为突出专业特性而忽略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教研团队集思广议,将词汇、语法、句式很好地贯穿项目化情境教学的始终。

(三)虚拟情境。虚拟情境训练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在开展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针对具体专业的岗位需求,进行相应的职业场景训练,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虚拟情境和角色扮演是项目化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两种教学方法。因此,围绕所设定的项目目标(任务),虚拟特定工作情景,设计好项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职业特性的背景下,感知语言结构和形式的同时,发挥语言的形式功能。

(四)自我探究。该阶段行动主体是学生。学生要在明确项目任务(目标)和情景要求的前提下,搜集与整理项目任务相关的材料,按照任务具体分工和职场工作流程完成项目角色准备材料,进而熟悉与消化,为情景扮演做好准备。遇到困难可以向教师请求帮助或与同组同学讨论,学生们将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五)应用练习。项目化情境教学的展示形式以情景表演为主,根据所设定的项目目标(任务)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8人,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在虚拟职场情景下,各自扮演不同角色,使用英语进行洽谈沟通完成即定目标,学生将自我探究阶段获得的新知识点运用于项目练习中。

(六)论证评价。项目化情境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相比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不仅可对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进行评估,而且还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及方法方面进行评价。

在传统考核基础上,注重运用能力的考核,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学生学期的最终成绩应由平时成绩(课堂出勤、作业练习、项目分工完成情况和项目报告的提交情况等)与期末成绩组成。期末成绩也不应只限于试卷成绩,也可是口语表达、英语交流能力、英文写作的综合成绩。在对具体项目任务进行考核时,按照学生的完成效果进行考核,并且对他们的活动进行跟踪和督促,保证学生能围绕项目任务开展活动。

(七)调整与完善。形成最后评价结果后,再回过头来论证整个项目目标的制定、情景设定、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对整个项目化情境教学模式进行修改与完善,最终形成科学的项目化情境教学新模式。

四、结语

基于学生专业、面向职业岗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情境教学,颠覆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体验和获得真实的、职业化的语言应用环境。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将项目化教学和情境教学有机结合,可以强化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融合与运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顾佩娅.多媒体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界,2007(2)

[2]郑立.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3]窦菊花.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公共英语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4]李静.基于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6)

【基金项目】2016—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外语教育科学发展规划项目课题“基于职场过程的高职英语项目化情境教学研究与实践”(GXSKXM-16-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唐 丹(1978—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上一篇:水韵的作文下一篇:学生实习总结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