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共9篇)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 篇1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
摘要:依据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从教材整合、学生学习地位、教师作用、教学策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职教育;就业导向;语文教学
一、中职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始于明确其目的和任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中职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社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及中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中职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以就业为导向并不意味着抛开语文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规律,越俎代庖地给学生传授专业课,而是要了解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寻找语文和学生专业课程的契合点。寻找语文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契合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更要突出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方向,从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实现语文教学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辅助性功能,使语文课成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基础”,为学生“上岗有优势、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服务。
(二)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
用人单位对一线从业者的要求应该是确定中职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重要依据。关于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学习能力有什么要求的问题,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等上百个研究单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不单单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同时还重视从业人员的综合发展能力,因而培养综合能力中的理解力、观察力、注意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正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三)中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
中职学生相对重视专业课,语文基础普遍较差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偏低,语文学习兴趣普遍不足。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集操作性、实践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工具性功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中职技术人才今后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二、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在教材整合上,注重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中职学校语文课应结合社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来筛选、组织、实施教学内容。与高考相比,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书面理解和表达要求较低,而在口头表达方面则有相应的要求,中职语文课应该相应降低读写难度,突出实用性,向综合职业能力渗透,让学生学有所用。举例而言,教学撰写求职信或应聘书时,可以结合就业面试训练,利用学生的优势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来带动弱势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再如,进行劝说口语训练,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筛选训练材料,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同时提高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例如,在旅游专业可以设计这样的训练题目:“旅游高峰期你带团到著名风景区旅游,遇到大塞车,你们的车被堵1个多小时不能开动,有几个游客要投诉你和你的公司,你怎么劝说游客?”而在幼师专业则可设计这样的训练题目:“课间,本来一起玩得好好的两个小朋友扭打起来了,原因是他们要玩孙悟空打妖怪的游戏,但谁都想扮演孙悟空不肯演妖怪,你怎么劝说这两个小
朋友?”
(二)在学习地位上,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程度往往决定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仍以劝说口语教学为例,可以是老师给定训练题目后,调动学生自己寻找、摸索劝说方法,互换角色进行练习,自己体验并归纳劝说方法和技巧。甚至可以在确定了劝说这一学习内容之后,让学生课前搜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劝说题材或自己学习、生活中碰到的最想解决的劝说问题设计成训练题目,课堂上学生互相出题,模拟训练。这样,所学内容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期待解决的,学生既是问题的回答者,也是问题的设计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地位及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主动。再有,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问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积极态度。
(三)在教师作用上,注重教师的言传与身教,让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组织和引导的方式上,如果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言传”的话,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则应该同时注重“身教”。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强调“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更应该是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者、示范者,教师应该主动进入教学情境中,用参与活动的方式给学生作出示范。比如在面试口语训练中,教师可以模拟考官角色来考学生,更应该模拟应聘者角色给学生作出示范。教师的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用自己的示范来启发引导学生,纠正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中的失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
(四)在教学策略上,注重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近年来,让学生在“行”中获得亲知的教学方法逐渐被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行为向导教学法是其中运用得较为普遍的一种。行为导向教学法强调实践,强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获得技能和知识,进而形成经验和能力。教学应用文写作、实用口语等应用性强的内容,如果能恰如其分地使用行为导向学习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口语教学,笔者一改过去常用的先提供方法再做练习的教学习惯,多次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探索出如下行为导向教学模式:运用职场或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模拟情境一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担当角色获得体验一将体验加以总结概括形成知识和方法一教师补充相关知识和方法一应用知识和方法形成经验和能力一反思知识能力的获得过程。比之传统教学,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如下优点:由于没有事先提供方法,学生少了束缚,自由表达的空间更大;由于没有现成的方法作参考,学生必须自己寻找办法,思考态度更主动;由于自己的发言能概括成某种方法,学生更有成就感;也由于自己的发言需概括为某种方法,学生更注意借用在其他话题训练中用过的方法,说话质量意识更强;更关键的是,养成学生在做中学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自觉地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教无定法,有利于提高实用语文能力的教学方法不只行动导向教学法一种。只要是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实用语文能力的方法,都值得我们依据教学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
(五)在教学组织上,重视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协作中学会知识,在学习中学会协作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行业对从业者沟通协作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顺应社会需要,中职语文教学应当注重设计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协作互助,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学应用文写作,笔者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协作小组,许多学习任务都交由协作小组合作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进行思维撞击,集中优势,以求得到更佳的答案,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例如写作演讲稿并进行演讲对中职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难独
立完成的任务。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让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特点具体分工。有的负责执笔,有的负责演讲,小组每个成员都承担查找资料的任务,而草拟写作提纲、修改演讲稿、指导演讲则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一起讨论,互相启发。通过这样的分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发挥了特长,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各小组的写稿质量和演讲效果都明显提高。在学习演讲的同时,学生也学习了对自己的任务负责,学会了与人合作。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要凸显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方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要向学生所学专业拓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综合能力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有主动关注教改的积极心态和探索中职语文新教法的研究能力;动态的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要求语文教师要站在时代前沿关注社会发展,把握职业动态,随时了解社会对从业者的要求,及时补充自己的知识,探索适应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策略。中职语文教师既要立足语文学科,又要主动结合学生专业,同时还要放眼发展着的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中职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 篇2
上世纪90年代后期, 在规模扩招的政策呼吁下, 各高校放低门槛, 大批学子进入大学接收精英教育, 这也直接影响到各中职教育的毕业生毕业后就业率逐年下降。近几年, 国内经济飞速发展, 许多二三线大城市凭借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 民营经济大跨步发展, 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再度提升, 于是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
一、我国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社会需求差距
(一)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与社会岗位的高标准差距
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中考, 这类学生往往考试成绩不佳且想要快速取得学历证明, 在社会上谋得一份工作。这样的学生共有的一个特点即为英语成绩不佳。他们虽然曾经接受过小学、初中的英语课程教学, 但并不具备九年英语学习的能力, 甚至有的学生连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没有。大部分的中职英语专业学生在入学时词汇量仅仅只有1000-3000左右, 更有甚者只是掌握拼写最为简单的几百词汇。有的中职学生心中始终认为中职学历远远低于本科学历, 将来走入社会也难以占据优势, 自暴自弃, 不肯学习英语知识, 大好时光付诸东流。
然而, 社会上招聘的岗位却要求职业英语专业人才要具备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甚至良好的第二外语能力。这对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极大的考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 要将基础薄弱的学生们提升至符合社会用人标准的层次, 其中的难度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
(二)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僵化与社会需求日益加大的差距
中职英语的教学理念应当不同于普通本科, 然而,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公共英语教师的思想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为了在短时间内把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 许多教师采取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 教师讲, 学生记, 与语言实际运用脱轨。教学模式僵化落后, 没有跟随上社会发展, 没有及时将教学模式转化为就业导向。而社会上对职业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 对其能力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不仅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 还要具有综合业务能力。中职毕业生在英语专业领域不占优势, 其他综合能力同样不强, 在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
此外, 普通高校的扩招政策对公共英语教师的需求逐渐加大, 让本就师资力量紧张的中职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有的中职英语教师课业压力沉重, 周学时达到20以上, 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三) 教学设施落后与先进的新媒体时代差距
国家虽然有政策资金对中职教育进行扶持, 然而中职英语作为基础课程并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许多学校仍旧为中职英语课堂提供大教室上课, 纪律涣散, 在练习听力、语音时声音不聚拢。学生们反复听教师的播放难以听取有效内容, 逐渐将精力分散于小说、手机、聊天、睡觉等。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但依然没有专供英语专业使用的影音教室。且很多多媒体设备因为频繁使用, 很多功能已经老化、破损, 难以使用,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然而, 先进的新媒体时代对英语专业学生提出的挑战更加严苛。例如, 有些企业要求英语专业应聘者具备一定程度的同译能力, 此能力需要高校配备效果良好的同声传译教室。这种教室投资巨大, 对本就教育资金紧张的中职英语来讲是难以承受的。教师在课堂的“人工同声传译”不能覆盖全体学生, 学生同译能力不能得到锻炼, 将来走向社会就缺乏一定竞争优势。
二、我国中职英语教学就业导向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 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进程中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进出口贸易总量不断增加, 社会上的民营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就会越来越大。新时期新要求, 人才想要顺利就业需要“三证”护航, 即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驾驶证, 由此可见企业青睐具备此三种能力的应聘者。英语等级证作为三证之一, 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中职英语教学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培养能力卓越的职业人才, 匹配企业需要的岗位技能, 才能在竞争中把握机会, 占据一席之地。
三、有关就业导向的中职英语提升建议
(一) 围绕就业核心能力, 加大学生的意识与技能的双重培养
中职英语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基础英语能力还是学习意识, 均较普通高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中职英语教师应当正确认知学生的不足之处, 在日常学习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围绕着学生未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教学第一年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础性教学, 打牢基础;在第二学年进行就业方向的专业性教学, 培养学生专业领域上更加深入的英语能力。同时, 在日常教学中要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学生的厌学情绪, 要注意及时引导与沟通, 疏导负面情绪, 树立学生对学习职业英语、对未来发展规划的积极态度。
(二) 强化师资队伍业务素质, 提升岗位责任感;
中职英语教师作为教育方法的直接实施者, 要主动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要正确认识中职英语教育的实用性、技能性与职业性。建议中职英语教师适当进行与普通高校英语教师的交流与研讨, 提升岗位责任感, 不要盲目教学, 惯性教学。而要努力打造具有中职特色的教育方法, 对学生“因材施教”。
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 中职英语教师应当围绕就业导向设计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不要将责任推诿于设备落后与课程沉重, 而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为学生设计更加现代、更加活泼、生动的教学内容, 积极促成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在实践中锻炼职业能力, 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三) 改良教学环境, 加大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投入;
为了达到中职英语倡导的“就业导向”的教学目标, 中职院校应当重视起对中职英语的教育投入, 要提升整体教学环境, 搭建现代化教学平台, 鼓励不同院校的英语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 不能因小失大, 让学生因为教学环境与设施落后而产生厌学情绪。
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 计算机、多媒体、影音设备已经成功进驻课堂, 为提升效果贡献了不容小觑的力量。中职院校也应当行动起来, 加大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 让教师利用电化语音教学设备, 这样可以无限制地播放教材配套音像资料, 而不必担心卡带、失真的问题, 增强视听立体感效果,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语言现场环境。教师还可以通过背投展示更加直观的教学软件, 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维度地感知英语与欧美文化的巨大魅力, 积极学习, 提升学习效率效果。
总结
本文主要论述了现阶段我国中职英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下所存在的问题, 客观分析了市场需求与中职课堂间的显著差距, 并针对各个问题, 从学生、课程、教师、学校软硬件设施等角度, 给出了较为详细的改良建议。本文所述谨代表个人观点, 希望各中职教育工作者能拓宽眼界, 发散思维, 寻求更卓有成效的中职英语改革方法, 培育合格的职业人才, 共同把我国中职教育发展成以市场为导向,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 以用人单位满意度为标准的优秀人才培育基地。
参考文献
[1]李定兰.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11, 03:78-80.
[2]曹忞浈.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J].才智, 2014, 34:145.
浅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 篇3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106-02
现今的中职语文教育已经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而该 方向又能够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技术人员,并能够为我 国的中职教育事业树立起高度的指导意义。它虽是一门文化性质的基 础课,却能够为学生培养综合素质,让学生在终身地学习生活中拥有 一个坚实的铺垫基础。并且还能够让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素质有所 提升。 但在现实社会中,对于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程度 的问题和难度,中职语文教师要在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解决问题并让中职语文教学成功、有效地开展,成为中职教育事业中的 首要问题。
一、服务于就业导向,必须要明确课程定位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求把培养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需要 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坚持大 课程的观念,淡化学科性教育,跳出学科本身进行学科定位, 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中职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育人工程, 某一门课程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学科的角度来进行定位,要 考虑总体目标,要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从育人的角 度来划分阶段,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 变。语文课程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与普通高中开 设的相应课程不同类别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它着眼 于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培养需求,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工具性和 人文性。 因此,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教学就要以培养学生 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强化育人意识,突出 实践教育,从而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为毕业生走向社会打下良 好基础。
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
1、中职语文教学状况中,部分教师在学生表示不能 理解的情况下直接将答案全盘托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在实际教 学过程中,应该渗透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还是以以上的劝说训练来谈,这个过程从主体层面出发,则可以采 取学生自行摸索,搜集类似材料或者互换角色的方式进行,并且采取 发散的思维,让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劝说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设计成话 题,实现从回答到设计身份的转变。
2、言传身教 以高考为目的教学引导以及组织形式在于“言传”,而就业为导向 的中职语文中还应该渗透的一点在于“身教”。传统的纸上谈兵的语言 表达单调进行下去常会使得中职学生对语文产生厌恶心理,教师作为 知识以及方法的运用以及传授者,应该积极的向教学情境靠近,作为 教学情境的参与者做好知识与方法的示范。 例如,教师可以模拟考官 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同时,还应该转换角色,作为应聘 者,给出正确的应对思路,通过言谈身授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并 且对这个过程中学生暴露的方法与知识的失误进行事后纠正。
3、合作学习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不同部门分工越来越细致,一个项目的 完成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一蹴即就的,一些行业,例如软件行业 在招聘启示上明确指出应聘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 为了契合时代的需求, 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通过合作项目的教学设 计。合作有利于实现疑难共解,信息沟通与知识互补,这种发展思路多 次被引用到笔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合 作小组,将问题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分到各个小组,再由组长将问题进 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模块,使任务落实到个人,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方案 的优化设计,从而改善大家学习的热情以及学习效率。比如说,单一人 员很难实现演讲稿的撰写与实地演示, 而采取个性化的分工形式,划 分为资料收集者,提纲撰写者,正文写作者,写后维护者,演讲者以及 指导演讲者,通过差异性互补,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且演 讲效率与写稿质量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证,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 程中学会了怎样与他人进行合作。
4、在教学策略上,注重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近年来,让学生在“行”中获得亲知的教学方法逐渐被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行为向导教学法是其中运用得较为普遍的一种。行为导向教学法强调实践,强调让学 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获得技能和知识, 进而形成经验和能力。教学应用文写作、实用口语等应用性强的内 容,如果能恰如其分地使用行为导向学习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进行口语教学,笔者一改过去常用的先提供方法再做练习的教 学习惯,多次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探索出如下行为导向教学模式: 运用职场或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模拟情境———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担当角色获得体验———将体验加以总结概括形成知识和方法———教师补充相关知识和方法———应用知识和方法形成经验和能力——— 反思知识能力的获得过程。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 篇4
政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陈孝茂
[摘要]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现在各个职业学校各个专业都在不断探索与尝试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就业。本文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以及学生学习方法、考核方式的变迁加以实践研究,从而探索有利于中职计算机专业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关键词]课堂教学就业导向项目教学考核评价
一、背景
职业中学教育要坚持就业为导向,是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关于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新时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记得教育部部长早在2004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讲话。讲话中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扩大就业的支持作用、服务功能,对国家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去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给中等职业教育指明了明确的方向,要实现职业教育真正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课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试在必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劳动者。但是纵观这几年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生源不断的萎缩,而且生源的质量越来越差。为什么会导致很多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读计算机专业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中职计算机毕业的学生没有出路,不好就业。据笔者调查某校2008届的一个计算机专业班,毕业生48人,考入高职10人,能基本就业的学生17人,能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工作的4人,可以看出中职计算机毕业生能从事并胜任本行工作的不到10%。,许多计算机专业考试门门优秀的学生不会自己组装电脑,不会安装系统,更不会简单的故障处理;拿到计算机网络中级工的学生不会自己家里的宽带安装与连接,更不会简单的小型局域网的搭建;打字速度相当快、排版水平很高的学生却不能胜任一个机关打字员的工作!因为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会换打印机的色带,不会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难怪社会上会出现月薪三千难觅一个“技师”!
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中碰到的种种问题,我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应该说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践训练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混乱,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计算机专业学科有别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特征是知识的更新非常的快,计算机的教师往往要花很多的 1
时间不断的学习才能胜任学科的教学。所以,在现实中计算机专业教师们往往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钻研远大于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钻研,这样必然导致平时的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接受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或者以教师演示学生跟着练习为主,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只是教师讲授而学生不接受局面,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听,甚至只有几个学生听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教学积极性都会受到严重挫伤。学生学了知识后不知道有什么用,更不知道将来跟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如何就业,如何胜任工作岗位,如何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宗旨。
2、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缺陷
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考核评价方法缺陷。除了计算机基础与VB有市里的统考外,其他的专业技能课几乎没有考核评价,比如教计算机网络方向“中小型网络的构建与管理”、“网页制作与设计”该怎么考核;教计算机平面设计方向的“Photoshop”、“CorelDraw”等专业课该怎么考,现实中多数计算机老师在教完了这门课程后期末随便出一个题目考试形式一下。并且现在多数计算机的考试、考证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考试形式单一,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难怪也会出现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走上就业的工作岗位其实什么都不会。这种考核评价机制就不能促进学生的就业,更不利于学生成长和今后可持续发展。
二、实践探索
鉴于以上的背景分析,针对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以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研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好的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项目教学法”对学生好就业、优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笔者在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好方法。项目教学法实际上就是以行为导向的专业教学法,它是将这门专业学科知识结合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设计成大小不同的多个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完成各个项目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专业学科的知识。它的特点: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完成项目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项目教学法。
1、开发项目教材。开发项目教材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开发校本项目教学材料。从事一线计算机专业老师都很明白,想找一本真正适合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很难,如果按现有教材一章节一章节的内容上,学生学习根本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去正确实施项目教学。但是开发校本教材说说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如何使开发的校本项目教学材料适合学生的学习并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教
研组中分备课组来完成不同专业课的开发工作,由教同一课程内容的几个老师讨论分工共同来完成;其次让老师进入社会行业上调查,让项目的内容新并与社会行业的工作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学了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就能用上。比如我们在开发平面设计PHTOSHOP、CORELDRAW教学材料时,基本上是结合平阳当地的礼品工艺设计、商标设计、包装封面设计,而不是根据教材中现有材料或上网随便找一个,这样学生学了以后实习就业都能很快上手。第三,在上课实践中仿佛的实践并不断完善修改,尽量做到项目能综合学科的知识,能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2、项目教学中降低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先会技能后掌握理解理论原则。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础是越来越差,面对这样的学生讲太多的理论都是空话,学生基本不听或者根本就听不懂。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上课睡大觉、打游戏,也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项目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项目内容要轻理论知识重实践操作的探索。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网络涉及到的知识相当的多而且抽象难理解,教材上基本上按照网络相关基础知识分章节介绍。如果教学按教材从网络的分类、网络的拓扑结构、OSI参考模型七层的作用、IP地址、网络安全来教,中职学生一定学不到什么东西。我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今天从事网络相关工作的实际设置几个大项目如:构建小型网络,将构建小型网络这个大项目分成几个更小的项目包括构建家庭小网络、构建办公局域网络。在学生完成构建小型网络项目时会碰到网络的布线、网络的拓扑结构、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等使用及工作原理。如果你纯理论上给学生讲功能原理,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区别,什么是广播域什么是冲突域等等,学生根本没法接受理解。我在项目教学中尽量对难理解的理论不做太多的解释,尽量把理论知识的程度降到最底。教学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开始不理解或不完全明白的理论问题随着学生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理解掌握。所以项目教学中先实践探索研究后理论体会升华,对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探索能力、适应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能力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计算机教学中改变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方式,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用好“课堂”这块阵地的同时,可以走出教室、走出微机室、走出校园,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新颖的考核手段,培养有个性特征的、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原来的计算机专业课考核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考核的内容依附教材只考共性的、统一的、陈旧的知识技能,考试方式传统单一;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把学生禁锢在校园内,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没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张扬;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在项目教学法下考核方法形式多样,不去追求统一的模式,不在一味看中学生的考核结果,更加注重学生在考核的过程中体验到什么、学习到什么。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考试考核方法。
1、“企业岗位测试法”。这种考核测试方法是让学生走出普通考场到企业中去参加考核,是通过某个
具体岗位来测试他是否基本具备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如:学习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时,在项目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到网络公司去打“义工”,参与现场布线、组网、调试网络等;学习图象处理Photoshop时,让学生去广告公司或一些摄影楼去学习图片、相片处理、色彩搭配等等。学习以后考核在企业里进行,由学校老师教师及实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是否形成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这样既达到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2、“项目成果全程开放测试考核法”。这种测试法我所谓的全程开放是指不要求学生在指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核要求,考核要求也没有很具体的规定限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挥,体现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差异。比如在考“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专业课程,我们不是让学生在1个半小时按给定素材考核完成一个网页制作。而是给学生一个网站主题,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收集材料设计版面完成一个主题网站项目的制作。学生完全可以将考题带出考场,带回家中完成。
另外,在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中笔者注重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考核,注重学生对项目总结报告考核,对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考核。实践中发现,改变传统考核方法,灵活应用多中考核机制的结合,对培训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实践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我们对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不仅要探索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考核评价机制,还要加强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加强校企合作教学,正确实施项目教学。我们要坚定这样的信念: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不断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我们也坚信在平常教学中不断的实践探索完善计算机专业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崛起,为学生就业提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2006.6
[2] 陈嵩、李炳伟,以就业为导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2008.6
[3] 蓝红莉,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9.9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 篇5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处于生产、服务工作第一线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素质人才。虽然当前职业学校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取得相应的行业技能等级证(该证被认同为上岗证),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人才市场更注重学生实用的职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实践教学,必须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就业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而正确地、动态地反映出一定区域内的旅游行业的就业形势,再通过科学分析,制定超前的实践教学内容,方式等,满足旅游就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优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使用的评价。
2.2 变强调“形式”为强调实训环节
中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实践教学必须强调实训环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转化。但遗憾的是,当今我国中等职业旅游教育中对实训问题普遍解决不力,缺乏可靠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场所。然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呢?
首要的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联合,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习。对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不需动用多大资金的情况下,学生的实训课有了保证,学生通过在企业 的见习、实习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进而走向社会。其次是加强建设模拟职业岗位实训基地。当前各中职旅游学校已经具备简单的示范操作室,但我们要使示范操作室的设施设备更完备,以使模拟场景更接近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果。再次是保证学生正常的实训以外,学校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学校可以将部分礼仪接待、食堂服务、环境卫生工作交由学生来负责;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技能、才艺等比赛,并推荐他们参加县、市级的同类比赛等等。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具有实训特点的“模拟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和学生一起模拟教学内容中的不同角色,感受他们不同的心理,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讲话。如在讲授餐厅服务时,教师和学生可分别模拟客人和服务员进行正式的问候,迎宾引座,推销菜肴,上菜斟酒,收银找零,送客引路等模拟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
2.3 变注重“专才”为注重职业能力
现代化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需要大量的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等旅游学校学生职业能力是指从事现代化旅游行业的能力,是心理、知识、素质、技能等在职业活动中的外在综合表现。它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基本能力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具有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普遍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是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如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基本的判断和辨别能力,还有责任感,诚信度等。专业能力是针对行业操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技能。如专业岗位知识,工作程序的熟练程度,以及技巧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等。而关键能力是指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的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等等。在经济时代,培养和发展能力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因此,要求我们在旅游实践教学中既要注重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的培养,又注重知识面的拓宽,同时加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各种综合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谷.就业导向与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
[2]张建宏.提高高职旅游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沿海企业与科技.02期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 篇6
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的数量连年增加,社会人才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极大的变化,高职生就业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高职生也越来越成为就业的弱势群体,而作为招聘方的企业也在不断地抱怨新进的高职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如何使高职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找到合适位置,是高职生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笔者认为,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一般按照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模式设置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对实践重视不够,忽视学生技能的培养。毕业生到生产、服务一线难以适应岗位的要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实施高职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在课程建设中,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从岗位需求出发,紧密围绕实际岗位的具体工作而展开,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能力的养成,最终通过职业资格考核或岗位技能鉴定进行检验。教学内容应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设计,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程融合为途径推进双证制度,课程标准涵盖职业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教学方法。积极尝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教学中获得技能。各专业根据对应企业不同的岗位,将所需要的知识划分成相应的项目,将各项目中所要求掌握的技能化解成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到专业知识,获得职业能力,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突出实践教学,必须改变过去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建立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并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之中,所有专业的实践类学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为实现实践与理论相融并进,岗位与课堂有机结合,在充分调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行业企业中不同岗位及岗位群的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结构和要素,将这些技能结构和要素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是职业学院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是实行工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证。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实行情境育人,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融入到生产性实训各个环节。加强校内实习实训设备建设,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及时补充现场新技术所需求的设备,实现实训设备的标准化,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和工学结合校内化。为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求,各职业学院应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尽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生学习期间交替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通过参加工作和接触社会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在工学结合实践中加深对工作岗位的认识,在现场真实环境中感受专业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专业技能。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模式,实行职业能力考评
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形式,重理论、轻实践,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不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鉴别学生的差异性,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进取精神,引导教学发展,促进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发展提高。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模式,一是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二是始终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重点,注重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考评,三是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恰当渗透职业资格考试教育,努力使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把学生取得“双证”率作为考评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四是教学考评与就业创业结合,注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岗位技能,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正确的就业导向。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 篇7
高职语文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1. 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高职学生在毕业后的求职过程中语言能力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而求职过程往往就是一面之缘, 通过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来决定一个求职者的能力高低, 素养适合与否, 这些在求职面试中往往起决定因素的就是语言表达、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这几个方面。高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准确听出招聘者的弦外之音, 而造成面试表现不佳。在日常语言学习中高职学生重视讲却轻视主动思考的能力, 求职中表现出口语表达不准确, 抓不住重点的情况也时常出现。毕业生在面试中缺乏思想性, 比如:在面对面试官提问如何看待挑战性工作的时候, 高职学生只能浅显地表示喜欢挑战, 具体却无法再深入或扩展, 这就是缺乏深入思考能力的最佳体现, 这也正是用人单位在选择职员时对高职学生表现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2. 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 指的是不仅可以站在讲台上进行教学, 还能下到车间一线进行技能操作, 也就是说双师型教师是“上的了讲台, 下得了车间”的专业教师, 对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发言权, 能用最真切的亲身体验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企业的用工需求, 并将两者进行完美结合。而高职院校虽然有“校企合作”“校办工厂”等不同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师资方面还是停留在讲台上的教师这个层面。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要在最前线的基层能够尽快进入岗位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对教师的要求就更注重技能的掌握而非单纯的理论技巧。
3.语文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高职教育的语文教学在评价方面一直都是跟其他科目的考评机制是一样的, 包括较少比例的课程中的过程评价和最大比例的期末结果性评价。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到什么, 什么是有用的, 或者说什么是价值所在, 这些往往都是在课程做评价的时候得到来自学校、教师的反馈。而在高职的语文教育中评价的方式就是期末的考试, 作为教育系统从小学就开始的语文考试, 不管是在小升初还是高考都是采用统一的闭卷考试。这种考试一直是褒贬参半, 试卷型的评价方式是考验不出口头表达和随机应变能力的, 但是可以很好地检验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高职语文在评价方面只是单一地采用考试的模式, 相对来说是够全面的, 特别是在语文素养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方面。
4.缺乏实践性的语文环境
高职院校在其他专业性的课程都有相对应的实践课程, 而高职特有的二加一模式也是为高职专业课程所准备的, 一个学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校接受课堂教学, 三分之一的时间可以到企业或者校企合作的协议单位进行现场教学。而语文课程作为高职的公共课程没有对应的专业训练课程和实践课程。即使是在专业技能的实践中也没有顺带性地给语文教学一点实践机会, 这种实习期的实践课程充其量只是给予了语文课程中人际交流一个机会, 却缺乏更深入和更专业的语文实践环境。这种语文环境指的是在工作当中的随机应变能力, 公众表达能力, 以及对工作任务和挑战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
1.科学参考实用性, 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高职语文的作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意义重大的, 所以教什么, 怎么教都同样重要, 语文课堂的内容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科目对人才培养的长期效应, 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职语文在选编的教材内容上不仅要注重知识性和工具性, 更要注重人文性, 培养学生学会从人文的角度去了解和认知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 高职语文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三观的层面上也要多加涉及。换言之, 在高职语文的内容上要注重人文类、应用知识类、语言交际类和求职技巧类的相应知识。就如文学名著选编, 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最好利器;应用文的写作, 包括常用的公文, 报告、通知、文件、调查等, 这些是在实际工作中常会涉及到的基本技能;语言交际技能和公众表达技能类, 学会好好说话是学生进入职场的第一步, 有时候一张巧嘴的重要性远胜过默默埋头苦干来的重要, 好的表达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走进社会, 适应新环境, 沟通也是必要技能之一。
2.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提高师资水平
高职语文的教学改革应跟随时代进步的步伐, 师资团队是教学的关键力量,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就足以表达师资在教育系统的重要性。全面提高高职语文的教学师资质量就是提高高职的办学质量, 而现行最流行的“双师型”教师就是最为合适的高职语文教师。“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建立在一定的调研结果基础上的, 所谓“双师型”指的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就是最好的经验传递者。其一这个“师”是能够站在讲台上的讲师, 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其二是在实践经验上是师傅, 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可以是自身参与过相关的技能考试或者企业经验。恰如在旅游专业的语文课堂上, 如果一个教师自己考过了导游证, 或者直接有过做导游的亲身体验, 然后再结合语文基本知识来给旅游专业的学生上语文公共课, 那么这个时候的教学针对性就比较高, 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提高教学效率。同时, 这种专业技能还能够一技多用, 在不同专业的语文课堂上其他专业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经验就是开阔眼界和增长见识的最好时机, 全才型的专业人才正是企业所欠缺的。所以学校要定期举行各专业的教学研讨会, 加强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3.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
高职语文课堂在评价机制方面应该充分考虑语文这一科目的特殊性,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 不仅在评价方式上可以引进多方评价, 例如:除语文任教老师外, 本专业的其他老师也可以加入, 根据学生在他的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语文素养予以评价;其二在评价内容上可以引入其他实践活动, 比如:班级演讲比赛、自编自导的情景剧表演、公司设计模拟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来给予学生在这其中的关于语文素养的评价;其三, 引入自评环节, 给予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语文素养的机会, 每一位学生的评分都要以理由阐述。在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中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 最后核算成相应的最终成绩。
4. 增加实训活动, 提高语文实践
高职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第一线的工人和服务人员, 这要求高职语文必须要加强与社会相适应的各方面的能力适用。普通话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沟通工具, 这是必备的培训和技能之一, 所以高职学生的普通话等级考试可以作为实训活动之一列入语文教学当中。再者, 辩论和演讲是锻炼学生随机应变和表达能力的最好实践方式, 不仅是班级内部的辩论赛, 各专业之间或者各年级之间也要进行这种辩论和演讲的交流, 而辩题和演讲主题的范围则可以在各专业领域范围来选择。这样的实践教学既可以拓宽语文的教学知识面又能与企业的需求相契合,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张宏建、曾锦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模式》, 《高职教育》2011年第3期。
[2]伍海霞、付玉东:《基于学生职业语文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篇8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就业;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汕头市潮阳区实际情况分析,中职生的入学成绩相对比高中生的入学成绩低、基础较差,有一部分学生在日常行为和性格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中职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参加高考,是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得以顺利就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中职语文教学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应该和就业相结合起来,分析学生就业需求,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呢?
根据对每年参加我校招聘会的企事业单位的调查了解,招聘者在挑选中职生时,比较看重的方面排名第一的是专业技能,排名第二的是学生个人的人格品质。而根据对广州中职生进行调查显示,在最迫切提高的能力排序上,排在前位的依次是外语能力、社交沟通能力、专业知识技能、语言表达能力、面试技能与技巧。[1]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应更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素质和能力:
1.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3.训练学生语言交际、临场表现、管理组织等能力;4.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应用文的写作;5.借助课本中与就业相关的部 分,积极引导学生做专业调查、职业规划。
如何在中职语文课堂中融入以上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上所提到的素质与能力,在很多的语文教学中都是交织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去将每一个素质或能力区分出来,成立专题进行专题训练。可以以教材中所选材料作为主线进行学习,每一个材料中可能会涉及一到两个方面,也有可能是更多。我们要重点解决的是,如何将培养的目的与教材、与课堂有机结合,而又能收效甚好。
很多学生对语文有两个极端的印象——很简单,很难。很多学生因为以前语文老师的刻板教学,让他们对语文的认识仅停留在语文是学语法和写作的。其实语文课堂上所要学习的东西远多于此。所以,要想通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得对我们的课堂进行适当的改变。
一、教学知识点的设定,要易于接受并容易理解,贴近学生以后就业的需要
难度太大,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很容易有挫败感,进而产生畏惧和抵触心理。中职语文教学,一般要求学生能够读得懂,有自己的见解即可。至于文章中所涉及的语法和写作技能,应依照该专业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合理设计。对于一些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考虑增加难度。对于基础较差的,建议有些可以简略带过。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学习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且大多数学生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其实所起到的作用不大,只要能看、能读、能写一些基本表达,其实就已经很够用了。我们或许应该分一些课堂时间在其他能力的训练上。
二、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学生一般上课的自觉性不高,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可能收效不多。许多中职语文老师在上课时一定常发现学生没有跟上自己的上课节奏,或者说懒得听,懒得记,懒得学,变成整节课都是教师自己一个人在唱独角戏。适当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思考,训练学生能力,课堂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会更加主动配合。
一般我们设置的课堂环节不能脱离我们所要实现的培养目的。如果不能与我们的培养目的相一致,那么这一环节可能就变成了纯粹的玩乐了。这样的课堂多了,学生并不买单,也与我们的教育背道而驰。那么具体可以怎样设计?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设计方式,只要能够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又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就都是好的课堂设计。以下有几种课堂设计都是在教学中实践过的,感觉效果较好:
(一)课堂即兴表演
在中职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白雪片片》,其中有描写到一个卖彩票的细节,正是这个细节极好地凸显了主人翁美好的品质,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这一个细节,在没讲这一部分之前,可以请两个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上台模拟卖彩票的过程。许多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非常感兴趣,但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互动很好地加深对主人翁高尚品质的理解,锻炼了上台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也让死气沉沉的课堂有了灵动性。
(二)比赛
在学《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结束时,可组织学生举办一场辩论赛,辩论的论题分别是“没有偶然的机遇也会成功”“没有偶然的机遇就不会成功”。很多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不但流利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双方辩论的场面相当激烈。在这场辩论中,老师不再是主角,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导,在相互的辩论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交流,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游戏
小孩喜欢玩游戏,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中学生都爱玩游戏。游戏看似简单,但却能很好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在二年级的第一单元中有一篇《我很重要》,在教授这一篇文章时,我们不妨让学生来做一个画自己左手的游戏,通过画自己的左手,认识自我,之后再与其他同学的手作比较,发现其中的不同,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天地之间独一无二的生灵,以此为导入,可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分组合作模拟训练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在中职教学中,很多的知识应该让学生练起来,而不是让老师说起来。说得再多,不如学生自己亲自动手一遍来得印象深刻。比如在教材中有“应聘与就业”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面试。在模拟面试之前,先让学生就自己专业的就业情况做一些了解,提前设定好自己作为主考官所要提问的考题,或者是作为面试者应对主考官提问的回答。接着,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当然,作为老师一定要在课前进行指导,定时跟进学生的前期准备情况,以保证这个活动的正常进行。通过这样的模拟,学生表示,可以很真实地体会到应聘现场的感觉,切实提高了他们的面试技能,也借此对自己的专业做了一些简单了解,反思了自己现在的专业学习情况,有力鞭策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学习水平,为自己以后应聘面试打好了很好的基础。
最后,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评价,可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进步。
评价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多角度,二每一个,三褒贬俱全。“多角度”是指要从多个方面去评价一个作品或一个活动;“每一个”是指要把每一个参加者或每一个小组都评价到位。“褒贬俱全”指既要有表扬也要有改进的建议。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课堂活动的意义,实现想要达到的效果。
当然,在教学中,课堂与课外应该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相互区分的。学生在课堂学到知识,就得在课外中得以展示和加强。所以,要想真正巩固学生的知识,加强学生的能力,还要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比如,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组织一些学习角,策划一些表演活动,举行一些比赛等。两者相互配合进行,才能真正达到预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奇,陈科莉.广州市中职生就业意识现状及改进策略[J].教育导刊,2011(10).
[2]黄博.语文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J].科教创新,2012(5).
[3]纪认家,追求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15).
[4]陈艳丽.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究[J].文教资料,2012(15).
[5]韦恩玲,浅议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实践与科研,2011(4).
作者简介:郑泽玲,女,1988年生,就职于潮阳区职业技术学校,初级职称,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 篇9
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范黎林,朱振伸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新乡453002)
摘要:《网站规划与建设》是一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课程,但目前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方法,以课堂授课为主,考核方式单一,与实际应用需求脱节。本文通过对IT人才就业形势及人才需求的分析,提出了学习兴趣小组、项目实训、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方法。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
积极性,达到了课程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改革;学习小组;项目实训;任务驱动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城市智能交通建设对策研究”(142400410103),河南省交通厅科技攻关项目“基于Petri网的加权物流运输网络的路径最优化研究”(2013-2-08)
作者简介:范黎林(1970-),男,河南新乡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智慧商务,智能交通;朱振伸(1990-),男,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智慧商务,智能交通。
《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网络工程及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该课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网站的规划与建设,使学生能够从标准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和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掌握成熟的网站设计工具和流行的网站开发语
言,以完成网站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为用人单位培养能够胜任Web软件工程师、网站运维工程师等职位的人才。从目前IT行业的就业需求来看,学生掌握了网站开发和管理的技能,可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就业。
然而,目前的就业问题在于:一方面企业对网站建设与管理方面人才需求量大;另一方面计算机和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工作,高质量就业者稀少。这种现象反映了目前高等教育在IT人才培养上面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变化,需要对人才培养计划及时调整。具体到《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研究,结合职场对网站建设和管理人才技能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市场IT人才需求分析
1.人才需求分析。表1是来自中华英才网2010年对发布职位数量最多的热门行业的数量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等IT行业是全国招聘职位数量最多的行业,并且呈上升趋势。
表2是2014年前程无忧网对2014年全国招聘职位数量热门行业进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8月全国招聘职位数量最多的行业是互联网/电子商务,该行业不仅职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而且同比涨幅也在全国十大热门行业中遥遥领先。对比表
1、表2可知,从2010年到2014年,IT行业人才需求成猛烈增长,IT行业仍旧为目前最为热门的行业,据统计,目前IT行业的薪酬在其他行业中遥遥领先,为高薪行业。
表3是前程无忧网对热招行业职能进行的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具体到职能,2014年8月,全国互联网/电子商
务行业中的热招职能中有互联网软件开发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美工、销售代表、软件工程师、销售经理。三个表中的信息都与《网站规划与建设》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2.工作岗位分析。从用人单位及人才网站如百度招聘和腾讯招聘了解到,与网站建设有关的工作岗位有:网页设计、网页制作、网页美工、网站维护、网站管理、网站推广等。下图是百度和腾讯对网站建设岗位的描述信息。
职业能力分析。分析网站建设方向的岗位工作过程,得出其职业能力即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架设与维护[3],具体即能设计、规划网站;能制作、管理企业信息资源,有一定美工能力;能熟练制作含动态、静态网页的网站;能熟练架设、发布、管理和维护网站;能利用多种方式推广企业网站、具备沟通能力等。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IT行业就业岗位多,但对社会需求量大,对就业者要求也较高。
二、网站规划与建设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理论与上机实践课交叉进行,理论课上教师使用实例[1]在投影上进行操作演示,上机课程学生按照操作步骤逐步操作进行练习。学生经过上机课后,可以熟练地做书上的练习,但是书上的练习题都是已经给定了创作素材和页面布局,学生按照书上的操作步骤逐步操作就能够完成。甚至有的练习题连页面的边框以及布局都已经完成,学生只需要做其中的一部分,用以练习授课内容。这样练习的结果是学生能够进行页面的某一部分操作,只是限于模仿,在实际应用中碰到的问题却不知如何去应对,不知道如何采用合适的步骤去制作和完成一个网站,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学生的网站存在随意更改的
现象。在制作网页时不是根据先前写好项目书进行工作,从网站结构到页面布局,没有统一规划,不能够按标准软件工程方法进行开发。
其次,网站的页面元素间也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页面颜色也要协调,功能性的组件也要使用得当。经常见到学生的作业是为页面不单调而强硬使用组件,明显是胡乱拼凑完成,使得组件在页面中显得很突兀,页面不和谐[3]。
最后,页面的动态效果要和网站的功能相得益彰,学生为了使页面动起来,在网络上下载许多Flash,都堆砌在页面上,整个页面看起来混乱不堪[7]。
2.考核方式单一。大多数院校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方式上,脱离了大学教育能力第一的本质。很多学校在《网站规划与建设》这门课上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这样很难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核与评价,同样也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实验
课程考核,也是采用上交实验报告及一份网站设计,而目前网上有太多的网站源码提供免费下载,多数学生采用了直接从网上下载后简单修改即上交为作业,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产生了负作用。因此在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仍然不会制作一个网站,设计出来的网页仅仅只是模仿别人已有的成果,缺乏个人思考和创新。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适应企业需要,与社会脱节,直接导致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3.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近些年高校扩招,导致在校学生数量的剧增,而高校教育资源缺没能跟上学生数量的增长,特别是教师急缺,一位教师需要带多门课程,几百名学生。教师教学任务重,除了教学任务还有科研任务等,高校教师在教育上力不从心,不能够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指
导。期末考试批改任务重、教学压力等多种原因对每个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难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分析,制作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只能够照顾到大部分学生。
三、改革方式的探索
基于以上《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的弊端及不足,为了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顺利就业,能够培养学生网站规划与建设的专业能力,能够适应企业要求的能力,本课程试图进行改革探索。
1.改革理念。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自愿报名参加,采取考核淘汰制,能够跟上学习步伐的学生继续留到小组,不能够跟上的进行淘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够通过考核允许再次进入学习小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定期给学生分配实践项目,由学生按小组分工完成实践项目,由教师对项目的完成进行综合评价。
2.实施过程。(1)成立学习兴趣
小组[2],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根据个人爱好进行小组分配,并选出组长,如:网页设计小组、网页美工小组等,首次成立小组只需报名,不必进行考核。(2)统一进行指导学习,由教师进行指导学习,对学生进行网站规划与建设相关知识的培养与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统一培养,由学生进行自学[4],培养学生的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3)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能够跟上学习步伐的学生对其进行警示,给其一段时间的督促学习,如若还不能跟上学习节奏,将进行淘汰。为了避免学生中途而废,允许学生延长考评时间和次数,如果该学生经过私下的努力,经过考核可以再次进入学习小组。
3.项目实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由教师统一安排或学生自主提出实践项目,项目的难度选取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将项目进行分工,按照小组的不同类别进行任务的分配。同时由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
员的开发工作,并负责组与组之间的通信联络工作,同时还要负责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由组内讨论提交项目计划,实践项目进度安排确定后即进行项目开发,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方法进行网站的开发。通过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沟通能力。为了将子项目合并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每个小组之间要进行必要的沟通[6],实现有效地整合。通过小组之间相互的讨论学习,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个人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完成各个小组的实践任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小组将网站的各个部分整合起来,并完成实际系统中的部署,做完这一步就完成了网站建设的整个开发流程,其中每一步对网站设计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训练。
4.轮换制度。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能够解决某一部分问题的能力,将学习小组依照网站分工进行轮换,如最做网页设计的学习小
组改变为网页美工,以此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工作岗位和提高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不同的实践项目选出学生作为领导进行项目规划任务的分配,进行整体架构的设计,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接触项目管理,增加项目管理经验,以适应企业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5.校企结合。学生经过了项目实训后,能够接受实际企业项目,由学院或教师从企业接受实际项目,让学生接触到实际项目中,进行与企业的交流沟通[5],进行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测试、系统部署等网站规划与建设的全部项目,让学生提前进入状态,接触社会实际需要,能够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6.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网站规划与建设》的课程考核不再是以往的闭卷理论考试的方法,而是采用是否完
成实际项目设计任务为依据的方法。期末时,教师根据学生在本学期的任务安排及任务完成情况,通过考察、分析及综合评价,完成小组内的任务,按照规定格式完善各类文档,然后即可作为期末作业上交,教师对学生进行打分给其成绩。这样既打破了传统闭卷考试的弊端,又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该课程的教育目的。
四、结束语
通过对《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积极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打破了传统以书本授课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师导学和学习小组等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摆脱了传统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的弊端。学生在课程
学习技术后基本上可以独立完成个小型网站的规划与建设,在实际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实现了为社会输送合格的IT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推荐阅读: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高语文教学11-12
以就业为导向探讨高职物理教学改革09-29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力培养模式探讨05-31
导向就业10-05
就业导向作用09-19
就业导向视角11-01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08-17
学习领航与就业导向06-12
行动导向教学中职语文07-22
中职德育行为导向教学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