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视角(精选12篇)
就业导向视角 篇1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呈现出勃勃生机和良好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 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 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教育部职成教司和职教中心研究所曾经组织了全国性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的调查研究, 内容涉及职业学校的基本情况、生源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能力建设、教材使用, 以及对今后教学改革的建议等。调查反映出现在中职学校新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且总体偏低, 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极大问题, 中职专业教学改革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这是一场“伤筋动骨”的变革, 又是一场“只争朝夕”的变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凸显技能教学, 更新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法, 衔接德育体系, 全面提高技能教学水平。
一、凸显技能教学, 提高专业课改实效
1.建立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体系
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在功能是为学生就业服务, 也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因此, 教学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是尽快建立起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体系, 制订《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并以此来引领各项改革。要切实加大专业“核心技能”的研究力度, 还职业教育的本质, 从根本上剔除“普通高中”的办学烙印, 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职业预备教育, 而不再是“打基础”的教育。
2.倡导逆式教学法, 实现五个突破性转变
一是工艺操作由“学得”变为“习得”, 提高实习课的比重;二是理论教学从“由内而外”转变为“由外向内”, 即先学外部使用, 再讲内部结构;三是专业知识由“先懂后会”转变为“先问会不会, 再教懂不懂”;四是技能训练由“高标准、严要求”转变为“低重心运行, 高标准落实”;五是从“以教材为世界”转变为“以世界为教材”, 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成就、新工艺, 由此凸现职教特色。
3.搞好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
中职三年制不变, 第三年是教学过程也是不变的, 要克服两个极端, 做到六个“不得”。不得安排一年级学生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不得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以及其他具有安全隐患的实习劳动;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不得通过中介机构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不得光安排劳动, 不安排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二、参与课程改革, 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职教新课程理念, 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这里蕴藏着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的重大变革, 努力将“教师传授中的学生的听”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做”。
专业课教师能够开设限选课 (特别是与行业接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 文化课教师能够开设任选课, 新教师都能开设选修课, 并与教师考核评奖挂钩。要求教师指导学习者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或培训项目。学生可以参照选修课的“菜单”, 圈点自己喜欢“吃”的“菜”, 教师不再是“点菜者”, 而成为“菜单提供者”, “点菜”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不仅如此, 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修改“菜单”的权利。
三、创新教学方法, 落实专业课改措施
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体现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由重共性向重个性转变, 由重理论向重实践转变, 由重教室向重现场转变。考核方法改革要体现由选拔考试向达标考试转变, 由考记住什么向考会做什么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往往是方法组合运用上的创新, 一种有效的方法组合, 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 在头脑中应有一个“教学方法库”, 既不能抱残守缺, 也不能孤陋寡闻, 才能左右逢源。正确认识和把握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四、创新教育机制, 凸现职教德育特色
职业学校要将专业课改和德育工作紧密联系, 凸显育人功能。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大力创新, 形成自身的特色。 一是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学做人与学技能紧密结合;二是以职业生涯设计为载体, 丰富职教德育的内涵;三是注重学生求职心理调适, 形成有职教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四是大力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活动, 使培养的学生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和较强的能力走向社会、融入职业。
总之, 以就业为导向,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能力培养为目标, 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专业教学改革, 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能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互动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提高了教学效率。只有这样的教学改革, 才能够真正实现培养的人才和企业的需求无缝对接。
就业导向视角 篇2
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大学生活
社会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十年苦读,瞬间选择。”说的是高考前后的选择对人生的走向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目前正是挑大学、填志愿、选专业的关键时节,三位上海交大的同学就如何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能力性格、兴趣爱好选择一所合适的大学谈了各自看法。
就业情况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我填报志愿是以学校为目标的。我一心向往滨海学校,这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比较好,我希望毕业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填报专业时我很想选报关的专业。经过咨询后我发现,这方面的专业对一个女生来说太辛苦,但因为成绩不够理想,我被调剂到电子信息专业。总的来说就是,想学一门技术活,将来工作无忧。
虽然是被调剂,但进来之后学到现在,我一点也不懊悔。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我越来越觉得被调剂是“歪打正着”。电院的专业如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等都是很有前景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都很好。
对于四年大学生活,进校之前我就有过一些设想。我觉得首先是要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最好能精通一门技艺,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其次,在四年的时间里,要广交朋友、参加学校各种社团活动。大学的同学无论哪个专业都有很多佼佼者,值得我去学习。扩充人脉对自己的未来也很重要。另外,尤其要学好英文,加强口语水平,这对以后的就业会很有帮助。
选学校选工作,目标都要早瞄准
填报志愿我最先考虑的是学校的牌子,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就业时用人单位对于学校的认可度。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们常提起的几所名校为考虑对象,专业是第二位的。
那时很多条路摆在我面前,到了该好好打算一番的时候,父母的意见可作参考,但最终还是要自己慎重考虑:我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第一志愿越早确定越好。如果在高三紧张复习的同时还要想该填报什么志愿,这对学习的负面影响还是蛮大的。另一方面,确定第一志愿后能对学习起到激励的作用。目标摆在前方,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向前,争取达到我的目标。
报考专业时我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首要是兴趣。应试教育下学了十几年,如果到了大学还不能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其次是“避热”。跟风是最不明智的做法,高考时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同时,也要预见就业时的一番“拼杀”。去年财经类专业在上海非常热门,我对此兴趣不大,正好避开了热门。第三个因素是所报专业未来的发展情况,也就是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在就业市场的饱和度如何。
每位同学对大学四年都会有或清晰或模糊的想法,我也仔细想过自己的规划。大一以扩大各方面的阅读量为主,弥补知识欠缺,同时认真完成课程学习,争取每门成绩在85分以上;留出一定时间参加课外活动,扩大自己的人际网络。大二将重点放在确定具体专业发展方向上,阅读更多书籍,保证一个月三本的阅读量。暑假去传播公司实习。在本专业传播学之外,需要突出一个特长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所以我想选择学习英语二专。大三时确定一家自己想进的公司,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密切关注公司发展方向,知晓其人才需求情况。大四时争取进好公司实习。
选适合自己的专业
当初填报志愿我是这么想的:要进一个名牌大学,要进有发展潜力的学院,要读适合自己的专业。高中很少想过自己会往哪个方面发展,但在我的头脑里,以理工科见长的交大是我的首选。在交大可以接受一流的高等教育,享受一流的学习环境,认识一流的学习牛人。
我选择的联合学院是全英语授课的。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生,只看得懂英语还不够的,更要听得懂、说得出。这个学习环境对我这样的英语不太好的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这个学院有机会出国,我还是很想出去多看看,长长见识。出国了对以后的发展会有帮助。
就业导向视角 篇3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学校 教学方法 美术课堂 学生能力
美术课程作为中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对于有效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和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环境下,中职学校需要从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入手,通过进行教学模式整合来改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就业导向的背景下,更加准确地找到符合自身的学习方向,以此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美术能力。
一、中职院校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中职学校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课程学习观念,没有让中职学生体会到就业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
其次,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目标,这种“短暂性”的教育观点无法更好地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学习理念,并且在课堂上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使得美术课堂徒有其名,没有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无法为日后的社会就业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最后,由于在美术课堂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审美地位,没有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不利于培育出全方面、高就业水平的中职美术人才。
二、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路径探析
1.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热情
让学生成为中职美术教学的主人公,使中职学生充满积极主动的美术课程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美术领域中的一分子,这样能够加强中职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与对个人事业的责任感。与此同时,更要利用多元化的美术课堂形式来提升学生对美术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学习力度。在实现高就业、发挥自我价值理念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就业理念对中职学生学习美术专业课程的促进和鼓励作用。
2.对课堂教学管理方式进行探索研究
在中职文化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推进进程中,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方式,有效地激励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从传统教学管理向现代教学管理的转变中,不断增加和变革的管理手段激发了中职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热爱,为日后就业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为了让学生的美术能力不断进步和提高,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管理方式进行研究探索。在中职学校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创办有意义的课堂活动,增强中职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从而完善以就业导向为中心的美术教学工作。
3.加强美术课堂教学与就业的融合性
让美术课堂的教学思路得以拓展,是充分发展现代中职美术课堂教学形态的有效途径。把单一的教学方法转变成多方位的思想融合,是使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中职美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我们把固有的、带有捆绑性质的美术课堂教学管理改革成为富有包含力的教学体系和课堂制度,可以有效地激发美术教师对课堂教学和教育事业的灵感,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让每位中职学生都能够将自己融入到整个美术教育氛围和环境之中,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今后的工作能力。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具有独特魅力的,能够更好地推进中职学校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小结
综上所述,伴随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实行素质化创新发展,在中职学校全面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美术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培养中职学生审美、艺术欣赏以及美术文化培育等多方面的重任。我国各大中职学校的美术课堂教学工作应该立足于提升中职学生综合就业能力方面开展,致力于打造更具综合型、全面型和技能型的中职学校美术人才。因此探讨在就业导向的视角下中职院校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以此不断促进中职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和美术专业课能力提升,从而构建出属于中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体系,为社会输送所需的实践型美术人才“能源”。
参考文献:
[1]徐雪梅.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中职学校美术课程教学[J].求知导刊,2015(14).
[2]蒙玉川.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浅谈中学美术课改的误区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3(11).
[3]张玉荃.“钻石法则”在中职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5(12).
就业导向视角 篇4
在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一体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经营条件下, 技术和顾客需求的变化速度空前加快, 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企业之间乃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 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心在于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 以获取持续市场竞争优势。“未来并非遥远, 它已经来临, 然而, 它的命运在不同的公司、行业和国家却大相径庭” (菲利普·科特勒, 2003) [1]。公司在其目标市场中通常占据着主宰型、强壮型、优势型、防守型、虚弱型、难以生存型六种竞争地位的一种 (Crego&Schiffrin, 1995) [2], 事实上, 企业之间或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尤其在更多企业难以采用成本领先而选择差异化竞争 (Porter, 1980) [3]的情况下, 更是如此。我国企业要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和一定的竞争优势, 关键在于营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高校作为培养“营销专业人才”主要“基地”, 能否培养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需要的营销专业人才, 关键取决于其专业建设水平, 尤其取决于营销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
自从我国在八十年代引进西方营销理论以后, 市场营销学成为各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 营销专业成为多数高校设置的专业, 有关消费者行为、市场调查与预测、绿色营销、网络营销、大市场营销等新的理论和营销观念不断得到引进。从理论教学方面来看, 我国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国外差距不是很大, 最大的差距还在于实践教学水平。
事实上, 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令人惊讶的现象:一方面我国许多企业感到营销人才不足, 合适或理想的营销人才难寻, 另一方面许多营销专业毕业生感到就业困难, 找到合适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尤其值得我们高校营销专业教师深思:造成这种现象的问题出在哪里?解决问题的出路又在哪里?带着这两个问题, 我拟就我国高校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从就业导向的视角, 就营销实践体系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困境与不足
在对国内关于营销实践教学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参阅基础上, 结合多年在企业营销管理岗位和营销实践教学中的体会, 我认为, 就目前而言, 我国高校营销实践教学可能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一) 教学方向不明确。
要使营销实践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 达到培养学生营销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营销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什么素质和能力?营销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营销人才还是销售人才?就我的体会而言,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 需要具备差异较大的理论基础、能力和素质, 营销人才培养偏重的是培养学生市场调查研究、市场策划、营销管理和战略性营销思考能力和素质, 它培养的是营销者或营销管理者;而销售人才培养偏重的是与客户沟通、交往、建立关系的素质和能力, 偏重培养学生礼仪、人际交往、人际沟通和说服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据我了解, 许多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 在营销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 存在方向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问题, 部分环节培养的是某一方面的营销能力, 部分环节培养的却是某一方面的销售能力, 这样教学的结果可能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既不是营销员, 又不是销售员。
事实上, 这样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在我和一些民营企业家接触过程中, 也经常听到他们的一些看法, 认为有些大学生存在“高不成, 低不就”的问题。例如, 有位私企老板甚至说他的公司招聘销售人员宁愿要职高生也不要大学生。的确, 如果一位营销或销售专业的大学生, 销售业绩比不上一位职高生或更低学历的销售人员, 就让人不能不怀疑我们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否存在问题。
(二) 教学模式或安排不尽合理, 创新不足。
营销实践教学的特点在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营销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然而许多高校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约束, 在设计营销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课程时, 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实战性不强的问题, 往往与“真实世界”中营销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例如, 利用实验室的模拟软件平台, 很难模拟真实企业的实际营销过程和遇到的问题, 同时, 很多时候教师会将实验过程、程序和方法交待得很清楚, 学生按部就班, 缺乏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动力, 从而降低实验的效果。又如, 营销实践教学中有时侯会安排一些实际的推销或促销活动, 但是这样的实践活动往往千篇一律, 历届学生都参与类似的活动, 创新性不强, 学生参与兴趣和激情不足, 往往与工作中面临强大压力和明确任务的推销或促销工作存在显著差异, 周而复始, 甚至可能使这些营销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此外, 多数高校会将毕业前的实习作为最后的实践环节。然而, 这样的安排往往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原因在于学生在最后一年或半年, 思想上存在就业和毕业论文撰写等方面压力较大的问题, 很难安心或按照实习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同时, 如果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存在过程难以控制和监督的问题, 很可能导致实习也流于形式, 成为营销实践教学缺失的一环。
(三) 师资队伍结构失衡。
由于市场营销是一个实战性很强的专业, 它既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 又要求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企业营销实践中的问题, 这对营销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销专业老师不仅需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 科学和严密的思维头脑, 而且需要对企业营销管理和实践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并不容易, 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 平时与企业接触也不多, 很难了解企业营销实践的真实情况和对人才的要求。因此, 除了传授书本知识外, 部分老师很难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
三、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出路与方向
针对现有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我认为, 要走出营销实践教学的困境,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 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需求而言, 商业界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然而, 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甚至不同规模的企业对营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是不同的, 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没有一定程度的针对性, 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 将会严重影响到高校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因此, 我认为, 高校在进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与教学环节安排时, 最好首先对本校学生来源、将来大致的就业区域或行业有所分析和了解, 然后, 对学生将来可能就业的地区或区域的企业展开深入、系统和全面的调研 (可以作为教师科研课题进行) , 全面掌握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通过系统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掌握企业界对营销人才需求的普遍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 高校可根据多数企业的共性需求进行本校的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必修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 根据行业差异或企业差异, 按照学生兴趣和将来的就业取向, 设置营销专业教学的选修课程和教学安排。这样就有可能使高校培养的营销专业学生更具针对性, 更能满足企业需求。
(二) 进一步明确营销专业定位。
如上文所言, 高校在进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与安排时宜充分考虑学生来源与将来的就业区域企业的需求, 在此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根据本校的特点、师资力量和专业发展方向。明确本校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 对有的完全应用性普通高校或职业技术学院来说, 可能更适合将营销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定位为培养销售人才, 对部分比较综合的普通高校而言, 可以同时考虑两个方向, 对学生进行分类或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哪一类培养方向, 而综合素质较高、有志于向营销管理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以选择营销方向, 其它学生则选择销售方向, 总之, 对于不同方向的学生应设置不同的实践课程和环节。对全国重点大学或研究性大学而言, 营销专业宜定位为培养高级营销人才, 并进一步加强理论深度和宽度的课程设置, 以便为我国培养营销科学和理论研究的后备军。对以销售人才为培养重点的学校, 在构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 应偏重案例教学、销售实践活动教学、销售礼仪培训和语言演讲能力培训;对以营销人才为培养重点的学校, 应偏重开展营销策划、案例研究或营销咨询等方面营销实践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三) 优化营销专业教师结构。
对以培养销售人才为重点和方向的高校而言,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宜注重引进具备较好的营销理论基础, 且具有丰富的销售实践经验和企业经历的人才。近年我国MBA教育的兴起为部分职高或省属普通应用性高校提供了较充足的人才来源, 在该类人员中引进营销理论基础好、实践经验强的人才作为补充, 是解决师资结构失衡的有效方式。对以培养营销人才为重点的高校而言, 宜注重引进营销方向的博士或学科带头人, 这样可以一定程度地弥补现有师资结构失衡的缺陷。此外, 在优化营销专业教师结构建设中, 宜注重培育能促进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和改革的环境和条件, 加强教师之间的横向沟通与优势互补。
四、结语
高校如何有效培养企业欢迎的营销人才, 是营销教学永恒的主题。我在对现有高校营销实践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以就业导向为分析的视角, 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即通过对企业需求的调研确定营销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根据学校特点确定营销专业定位并因此而设置相应的营销实践教学课程, 通过教师人才引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当然, 因为分析主要基于我的体会和经验, 所以相关建议不一定完全合理或科学, 可能存在一些不足, 仅供相关读者参考。未来更科学的研究需要广泛的调研和定量研究才能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清豪译.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1.
[2]Crego & Schiffrin.Customer center reengineering[M].Homewood, IL:Irwin, 1995.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论文 篇5
发展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必须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突出职业性特征;必须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专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必须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就业乃民生之本。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后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是评价高职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要使自己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社会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性特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
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地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其发展定位问题。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长期以来重层次、轻类型,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它是一种职业特征明显的“应用型”教育。不应把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这两个不同的范畴混为一谈。虽然目前高职教育绝大多数是专科层次。但从长远发展看,还应有“应用型”的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别于学术型、研究型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技术型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教育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改革中,应当努力形成“学术型”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驾齐驱的格局。而且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使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用终身教育的观念构建全方位的立交桥。使我国需要进入高等教育的人才,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多样化的需要,选择教育的类型和层次,实现“21世纪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的目标。
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面向大众的职业教育观念是我国高职教育体系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培养高 质量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头十年的技术与教育计划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不仅是靠需求驱动的,而是靠发展需求驱动的”。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在全社会倡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衡量一流教育的最主要的标准是看其能否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人才。可见,一流的教育与学校层次和类型没有直接的关系。高职院校都应结合地方和行业的需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以较高的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二、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专业
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是关键因素之一。高职院校应该不断调整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增加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就业形势不好的旧专业、取消没有就业市场的老专业,使新旧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高职院校要有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观念,在专业设置中要体现实用性、前瞻性。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企业需求、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适销对路”的专业。由于市场经济的波动性.用人单位对专业的选择也随之波动。因而,高职院校应敢于改造甚至放弃举办多年的就业难的老专业,创造条件开设新专业。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更应立足于对人才市场现状的准确把握和未来的预测。
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一是开展市场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二是组织校内外专家和学者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以此作为确定专业调整和设置的重要依据。三是考虑学校的师资情况和专业的基础情况,使新旧专业实现合理延承、灵活转换,有利于打造精品专业,培育长线专业,发展短线专业。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专业,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增强学校抵御高教改革风险的能力,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是承担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育人的地方.学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学校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一切从实际出发,应自觉摆脱主观臆断和盲目性,摆脱因循守旧和经验主义,遵循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适应时代的召唤。人们接受高职教育是要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教育质量的优劣是关键。高职院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若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劳动者,必然会产生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最终会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如果毕业生质量高,在劳动力市场就有竞争力,既能给学校带来良好的声誉,又能够吸引更多的生源和投资。可见,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可以成为一种市场信息,影响着每一所高职院校的前途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职教育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提高教育质量将显得极其的艰巨和迫切。
四、以就业为导向。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教学制度创新
我国高职教育基本实行的是学年制管理,学制二至三年,普高生源和对口生源混合培养。在没有相应的过渡教育的情况下,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固定学年制很难如期实现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制度创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探索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弹性学制。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推行学分制,针对不同的生源.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在学分控制方面,普通高中生源专业课程,包括技能训练项目的学分比重应该大于对口生源.而文化课程的学分比重应该少于对口生源。采用学分制管理,能够使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起点不同的生源,在相应的时问里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在学制管理方面,可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并结合其就业需求适当地延长或缩短学习年限。
五、以就业为导向,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以未来社会发展需求为准则,调整并确立人才评价标准,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正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素质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指标体系和方法,都要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调整。以“创新”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评价,不仅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还必须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要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成为他们认识自己和教育自己的一种教育方式,成为教师改进教学、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反馈方式。要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教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使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评价实验具有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未来社会的职业岗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岗位能力要求的内涵也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人的一生中无论是被动地适应社会变革,还是主动地追求理想的目标,其职业岗位都会是多变的。因此,高职学生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站稳脚跟,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应及早将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较高的就业率是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好肯定。高职学校在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应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人手,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教育。高职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分析就业形势,介绍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使学生一入校门就绷紧就业这根弦,端正学习态度。要把就业指导渗透到日常课程学习之中。由任课教师介绍所学专业知识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各种规则,使学生对未来的岗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可请来已走向社会工作的老优秀毕业生,传授求职心得、面试技巧等经验,让学生感受就业体验,增加求职经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就业洽谈会等。
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促发展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安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亳州市要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就必须将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带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发展。但目前农村职业中学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前景不容乐观,发展令人担忧,在农村职业中学面临着诸多问题中,我认为最突出的是:生源短缺,招生面临困境。职教与就业严重脱节,原因如下:
一、职业教育社会认识度不高
没几个职业学校校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职业学校,都想着进入普高,考大学,上研究生。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普高热”以及“精英”教育的观念有增无减。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并没有转变过来。
二、专职教师缺乏
一些热门专业教师奇缺。就我校来说,师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初、高中文化课教师转任;二是文化课教师送培而改行;三是职高生对口考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回校执教;四是自聘教师。现有教师资队伍的结构十分不合理,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这种师资现状如长期不改变,必然影响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而影响毕业生就业。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符合农村实际的专业设置较少,现在的职业技术教育着眼点,总体上还是在城市,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相对匮乏。在专业设置上,有些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尤其缺少适合农村的实用技能教育。具体表现:一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求,造成“学了没用”。二是当地农业经济落后,穷地方办教育,为发达地区输送人才的现象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三是课程设置还以对口高考为主,没有摆脱传统模式。
四、实训设施不足
实训教学要以必备的硬件作为支撑,没有必备的实训室和实训设备,就无法进行相应的实习(实训),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构建。由于原材料、耗材成本高,一些实训中不得不用木头、毛竹等来代替钢、铜等工件,上课只得“黑板上开机器”,严重影响了实训效果。
五、学校管理不到位
在学生管理上,有的职业学校并没有做到“招得来,留得住、送的走”,在后勤管理上有疏漏,就业跟踪指导没跟上,有的中职学校把学生送走了,没有及时询问在他乡的工作情况,学生在他乡像断奶的孩子,信息没有及时反馈回来,直接影响下一届的招生。
综上所述,招生难、就业难、办学难,已成为困扰农业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突出矛盾。农村职业学校如何摆脱举步维艰的局面呢?
1.研究市场经济
根据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及时进行专业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在专业的拓宽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品牌,要长线与短线相结合,在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短期培训活动,做到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长短结合,充分利用职教资源。例如我校原是一校两区,校园面积186亩,其中邓寨学区100多亩,可作为实训基地,进行食用菌培训,蔬菜栽培技术(从育苗到收获的全套技术)等培训,良猪繁殖基地,蛋鸡、肉鸡的养殖技术等,可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使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达到农民就业、增收的目的,那培养的学生就会“适销对路”。
2.研究就业市场
毕业生就业是农村职业学校的生命工程,毕业生“出口”受阻,生源“进口”就不畅。怎样在就业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赢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人才需求和人才流向的趋势,根据人才需求的情况设置专业,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跟踪服务,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及时反馈就业信息。
3.加大宣传力度
要有“以人为本”和“能力本位”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把招生与中职资助、阳光工程等政策结合在一起,提高老百姓的认识,引导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和择业观。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致富典型,带动周边地区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使广大青年和农民都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真正实现“人人关注”、“服务人人”的目的。
4.发挥职能作用
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服务,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在经费、技术、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创造有利于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的宏观环境。
5.推行课程改革
组织有经验、技术过硬的专业教师根据市场变化、学生认知情况编写符合地方特色的教材,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用之有效。改革课堂教学,变单一教学模式为多元化教学模式,改学生普遍的“厌学”为普遍的“乐学”,教师普遍的“厌教”变成普遍“乐教”;让学生感到“学的东西有用”,对职业生涯发展有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就业成功率。
6.调整师资力量
对于奇缺的专业课教师,首先,争取国家招聘,其次,对在职教师进行转岗培训,再次,可从社会上自聘。
7.进行“联合办学”
把学校和企业链接到一起,为全方位、全过程的合作创设了一个基础平台,使校企双方在这一平台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在“联合办学”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则按照企业岗位要求为企业界培养适用的人才。
总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联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大中城市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训为突破口,让老百姓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实惠。只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实施新举措,解决新问题,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促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才能摆脱困境。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一期.
[2]安徽“建设职教大省”.
http://www.ahqnb.com/images/zhijiao/zhichengjiaoyu.html.
就业导向视角 篇7
1 中职电子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办学模式上,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跟不上企业对电子人才的需求, 电子行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形势下企业要求电子专业毕业生专业性更强, 要求毕业生能直接和企业的某些岗位对接。教育教学没有与当地的企业接轨, 培养的毕业生专业性不强, 往往不知道自己能从事那些岗位, 也自然就不能与企业对接。同时我们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 制约着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也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是否高, 就业平台是否高, 是否受企业欢迎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一项重要标志。企业是学校学生的用户, 企业要求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从学校到企业完成对接, 即能“素质高、技能强、干劲足”,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 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这样优质的学生, 怎么样让这些优质的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 真正与企业无缝对接, 是职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摸索的难题。
2“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构建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必须适应本地社会和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盐城地区电子企业的调查和走访了解到电子类企业需要大量的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 通过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完全达不到企业的期望。
中职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是指职业学校主动与企业接轨, 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办学的一种模式, 根据企业需求专业技术岗位人才, 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 也就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校运行机制。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特征是:将职业教育置于现代经济生活中, 整合学校资源, 吸引企业办学, 依靠学校的管理、监督和企业的现代技术, 把企业作为学的后盾, 作为先进技术的主要来源, 作为学生在岗实训、实习的场所, 作为培养专业技能的基地, 作为学生就业安置的基地。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应用型人才, 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通过实训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操作技能, 但那仅仅是一种基础的操作规程, 是一些拆散的实习, 与工厂的实际工作环境、与实际生产工艺和企业的实际标准要求相差很远, 而且受学校的设备条件和原材料的限制, 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娴熟的程度。因此, 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只有通过校企合作, 整合学校优势, 利用企业资源来充实学校的实训、实习和就业基地。只有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模式才能使学生有相当时间在生产和实践的真实现场熏陶和磨练, 才能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具体岗位的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业学校传统的电子专业教育模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和支持, 职业教育很难做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 很难及时适应企业需求;职业学校如果不加强校企联合, 办学单一化、内向化, 就很难实现培养目标, 培养的人才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在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企业的大力资助与合作, 就很难改善办学条件。因此建立校企双赢的机制, 实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苏伯乐达集团在我校实训基地建立生产线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生动体现。
3 新型中职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效
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 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的企业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⑴毕业生专业技能扎实, 职业素养高, 经历过企业的历练, 毕业后能顺利进入企业就业。⑵学校为每个专班制定了具体的培养目标、方案, 具体的实训计划, 学生学习目的性强、学习动力强, 学校学习氛围好, 执行力强,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收到企业的欢迎, 赢得了良好声誉。良好的“出口”又拉动了“进口”。⑶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利用了学校的优势资源, 同时培养的毕业生因职业素养高、专项技能过硬, 不需要岗前培训直接进入企业, 给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员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项教学模式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企业较高的认可, 许多企业就校企合作事宜主动联系我校, 学校领导对企业的考察确定适合本校专业和学生发展的企业, 同时校企双方探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并成立项目组。
就业导向视角 篇8
高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的工作岗位主要与财务、会计有关, 这意味着高职学校需要以市场为突破口, 对教学内容进行转变, 致力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以人才的“零距离”上岗为目标, 这就需要高职学校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 积极变革教育教学, 根据实际来调整学校的教学内容及目标, 制定符合时代的教学策略, 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行业需求相适应。
一、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缺失
1、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不明确
虽然政府对我国高职教育事业进行了大力的扶持和推动, 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明显增多, 然而大多数院校的办学方式却过于简单呆板, 没有以服务和就业为方向进行创新和变革。理论对实践有着明显的指导作用, 因此高职教育理念对人才培养的重要程度显而易见。然而现阶段高职教育理念并没有与时代共同进步, 它也就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发展上的绊脚石。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在设置课程、制定教学内容时都没有深入探讨过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这表示了其教学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 更不可能合理有效的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1.2不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设置会计专业课程内容时理论与实践并没有相结合。许多高职院校仍然参照传统的大学本科课程设置方式来确定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从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方面划分课程, 从根本上看一直受制于系统的理论知识, 无法摆脱其束缚, 走出理论, 走近实践。由于高职院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 缺乏实践教育, 学生缺乏足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需求。尤其是会计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更加严格。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先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 再开展实训课程。但这种方式会给学生留下会计专业知识很难学习的心理恐慌感, 对学生今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造成不小的阻碍。没有良好的会计专业理论基础, 同时又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这样学生会很难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走向。
3、实验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轨
如今高校大多都配备了手工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但实际专业理论教学并没有与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相结合。高校首先会设置一些专业基础课程, 而这些理论课程只需要手工模拟实验教学。在学生完成理论课程之后学校才会开展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教学, 这某种意义上就成为了教学生如何操作财务软件的课程。这种教学课程的设置方式将手工实验和电算化实验强行分开, 二者完全脱节, 学生无法对这门专业进行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完整的学习, 学生思维的紧密程度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千辛万苦通过手工实验得到的结果由于过程中的疏忽无法通过财务软件的检验, 这对学生的自信心也有一定的打击。此外, 二者脱节也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电算化高效率的工作特性无法发挥, 还有许多便捷的软件功能难以体现。
二、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1、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不能拘泥于原来的模式, 要大胆转型, 跳出传统限制。在设置课程前进行相应的就业市场需求调查, 结合历年来学生的就业状况, 合理的制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同时每年都要认真修整教学大纲, 及时将一些涉及到专业内容的社会新元素添加到教学内容中, 和学生一起做到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的发展节奏。
2、突出实验教学的地位
理论教学一般在传统的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占主要地位, 实验教学往往处于第二位, 甚至被忽略, 然而这种刻板老套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我们需要革新教学理念, 真正做到以学生就业为最终目标。一方面高校必须从根本上重视实验教学, 摆脱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旧观念, 并落实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会计专业教学的总计划。老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明白哪些知识和能力是为了将来就业所必须掌握的。在开始理论教学前, 可事先带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 与实际经济业务进行亲密接触, 让学生对会计工作到底需要哪些技能有所了解, 这样有利于学生确定其今后的学习方向, 并且为接下来的课程理论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譬如在对《财务会计》这门课实习后, 学生先是对会计科目和账户有一定的理解, 再通过系统的课程专业知识教学, 巩固理论基础, 最后再安排实验来帮助学生彻底的领悟这些理论知识。
3、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
会计学传统的教学风格就是老师教知识, 安排学习任务, 学生被动的吸收和完成, 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象相关专业人士提议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会计教学中。那么何为案例教学法?通俗来讲就是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会计理论知识, 对相应的会计案例进行分析,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将专业理论和会计实践相结合。随着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深化, 会计案例教学法越来越成为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重要方式, 也是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变革。
4、提高会计模拟实践教学水平
当前众多高职院校主要是在学校实验室展开模拟会计实践教学, 这种会计实训与真实的会计工作相比而言就过于简单, 学生可能会对会计工作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研究。为了弥补这一欠缺, 学校可主动联系相关企业以及会计专业人士就会计教学方面进行合作, 对学生进行指导性引领。
在模拟实践教学活动中, 将学生置身于仿真的会计工作环境下, 根据企业整个业务流程填制原始凭证。会计报表等等, 让学生感受到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在学生修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后鼓励他们去企业会计岗位实习, 这样更有利于解决之后的就业问题。
5、强化校企合作关系,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如今高职学校的实践教学还是侧重于模拟实验, 包括模拟做账和电算化模拟实验。然而, 模拟实验与实际会计工作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模拟的会计工作环境是通过专业技术建立起来的, 经济业务有着很强的确定性, 但真实的会计工作却需要面对随时发生的意外情况。所以单纯的模拟根本无法培养出实用性人才。实践出真知,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到一个企业内部进行专业实习,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在进行财务岗位的招聘时都需要有实践经验的人才, 但是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毫无经验的实习生, 这也就成了阻碍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学校及行政主管部门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大力倡导校企合作并对此行为加以奖励。同时学校也要积极主动地去联系一些企业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既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又能为企业提供优秀的内部人才资源。
结语
综上所述, 虽然目前的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为我国的会计市场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 但是当前的高职会计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不断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现阶段高职教育已经完成从“数量规模型”到“内涵质量型”的转换, 由于市场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大, 所以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势在必行。深化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变革, 发现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针, 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新型的会计人才。
摘要:会计教学改革是适应新形势下会计市场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必要举措。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改革是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缺失的问题, 进而从教学改革的视角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以期对提升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素养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教学,就业导向
参考文献
[1]孔焱.高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03)
[2]李文秀.高职院校应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01)
[3]李焯章, 平海, 刘红红, 汪红菊, 袁亮, 龙子午.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0 (01)
[4]周小芬.新形势下高职会计教学观念的改革[J].湘潮 (下半月) (理论) .2008 (06)
[5]张雪萍.浅析“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 (教育) .2010 (08)
就业导向视角 篇9
1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性情
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他们的情绪, 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讲解发动机维护类别的时候, 并不是从汽修保养这方面入手, 而是从学生日常的护肤说起。现在的中职生, 对自我的打扮是尤其关注, 也很感兴趣。将学生内心的那种活跃的情绪调动起来, 大家纷纷谈论自己的看法, 发表自己的建议。在欢快、协和的气氛中引入课题“发动机维护作业的类别”:分为预防性维护和非预防性维护两大类。又针对预防性维护进行详解, 它又分为定期维护、磨合维护和换季维护。其中定期维护又有三种: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
在讲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时候, 可以结合人体的汗腺。热会出汗, 冷会起鸡皮疙瘩。讲解发动机机体, 可以结合我们人体的骨架, 支撑定位等。从多方面、多角度,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切入点, 探索学生兴趣, 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2 借助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在专业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将抽象事物形象化。在实际教学中, 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特别是PPT的广泛应用。但是这些素材都是, 课下准备的, 课堂却不是教师想象的那样, 一层不变的。对不同的班级, 不同的学生, 甚至不同的时段会引发不同的教学需求, 而这时候, 准备的素材可能不能满足需求, 甚至有些精彩的瞬间无法再现。
利用网络提升现有的教学设备的教学能力。把网络引入课堂, 充分发挥网络这个平台———知识面广、量大的功能。譬如在讲解发动机工作过程的时候, 会搜索一些发动机广告, 汽车广告。上面会有模拟动画, 清晰地展现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在讲解发动机气缸的排列形式的时候, 会从百度中搜索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如V型缸体图片、W型缸体图片等。让学生有一种更为直观的感受。不但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了兴趣。更为重要的是, 一些困难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更容易理解、掌握。
3 理实一体, 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实效性
汽车教学一定要提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而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是最为头痛的问题。专家和学者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方法。而笔者认为, 在汽车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理论和实践的时间分配,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因人而异。在讲解课程过程中, 也并非先理后实, 或者是先实后理, 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夺。例如, 在讲解发动机配缸间隙的理论时候, 应在讲解什么是配缸间隙后, 进入如何进行测量气缸和活塞, 在测量过程中涉及的测量理论应随时进行解说。在实际的教学中是理中有实, 实中有理。最终学生能在实践中充分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有效地指导工作, 配缸间隙所要体现的工作技能是根据测量和理想间隙来选配合理的活塞, 使发动机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4 分层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针对性
很多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人数为最多”。我们教师的课程安排, 是以中间层次的学生为依据。这样, 对优等生、落后生时极为不公平的。好的学生感觉教师所讲的知识过于简单, 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而落后生则跟不上教学进度, 失去学习动力, 厌学情绪加重。如此的情况下, 想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从何谈起。
面对这样的局面, 笔者认为, 汽车专业的学生, 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应进行第二次分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处于中间的学生人数最多, 这类学生还是按照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学速度、模式最为适宜。而对一头一尾的学生, 则进行小班化教学, 分别制定新的课程体系。对优等生的课程体系, 要适应他们的需求, 不但要提高教学进度、增加知识量、扩宽知识面, 而且知识的体系还要不断的变化, 要适应他们的自由发展的需求。对于落后生, 不但可以放慢教学进度, 而且还可以加大复习次数、缩小知识面, 让他们充分的掌握, 基本知识和技能。
我校每年成立技能兴趣班, 汽修专业分为“二级维护班”、“汽车钣金班”、“汽车喷涂班”, 就是把有兴趣的、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重新组班。增加知识, 扩充知识面, 让这些尖子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 力争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
汽修专业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上来。借助于已有的手段和方法, 不断地创新, 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表演能力, 转变角色, 因材施教。将一节课变成一节电视剧, 一门课变成一部电视剧, 让学生成为演员, 教师成为导演。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就业导向视角 篇10
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及构成
就业能力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中叶,世界各国研究团体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最终还没有较统一的定论。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具体来说,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自身潜能的自信。①然而,国际劳工组织则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取得进步以及解决工作中困难的能力。②我国国内最早较为详细论述“就业能力”的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③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在构成要素上包括诸多方面。④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仅只是指毕业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还应该包含处理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实现个人价值的能力。总体而言,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获得专业文化知识,通过实践获得相应的经验,从而锻炼出来的工作能力,是与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素质等相关联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和素质是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人力资本。
就业能力作为一种与就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其内涵十分丰富。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将就业能力分为5个类别、16项技能: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等。⑤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认为就业能力包括3个构成要素:基本技能(沟通、管理信息、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个人管理技能(展示、负责、适应性、持续学习、安全工作)、团队技能(与他人一起工作、参与项目任务)等。⑥美国劳动部达成必须技能秘书委员会(SCANS)将就业能力概括为三大基础、五大能力、36项技能,五大能力依赖于三大基础。三大基础为:基本技能、思考技能、个人品质;五大能力:资源统筹能力、人际能力、交往能力、信息获取及使用能力、系统处理能力、技术能力等⑦,麦可思研究院参考美国SCANS标准,把35项基本工作能力划归为五大类型,分别是管理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⑧不同机构和学者对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描述不尽相同,但都共同地认为就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综合发展的结果,其基础和关键是基本胜任力的获得。
根据学者们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情况,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上,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素质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二是知识拓展能力,即知识的开拓与扩展能力,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三是实践创新能力,即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并在工作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2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毕业生就业能力特点
2.1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市场格局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有2400万城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8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60万,比2010年增长30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以及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已由“精英”走向“大众”,大学生就业市场也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市场格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1 专业人才总量需求仍然缺乏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10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500万,而需求总量为68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而大学毕业生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专业人才,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大学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
2.1.2 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矛盾突出
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人才招聘会上人流如潮。一方面,求职者为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而奔波,人才市场信息显示,2011年国家公务员岗位是53个大学毕业生录取1个,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忧愁,有的企业甚至因缺少员工而被迫停工,用人单位难于招聘到满意的员工。由于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就业渠道和就业服务、高等教育模式、大学生素质、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就业市场需求与供给矛盾凸显。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2011年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可能达到几百万人,但相关人才供给有限。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1)》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11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1年,人才缺口将达1220万人。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2011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实际是一种表象。
2.1.3 大学生就业地区结构不平衡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就业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大,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集聚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则不理想,人才缺乏,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而且,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2.1.4 当前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影响大学生就业空间
根据有关预测,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能够在20年内维持在8%左右的水平,这固然能够使我国经济进一步繁荣,但从近期的角度看,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消费刺激政策逐步淡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预计GDP全年增长速度回落为9.2%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为此,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首先是跨国企业业务萎缩,减少了用人数量;其次是国内国外多种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受到影响;再次是传统产业及能源工业的转型等,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的局面。我国金融、地产、外贸类企业以及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的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招聘岗位大幅减少,保险、汽车、航空、旅游、广告等行业也遭遇“寒流”,用人需求明显减少。从而,一方面使失业人员数量增加,另一方面企业招聘岗位减少甚至取消,就业需求的增长极其缓慢,无法满足就业的供给数量。
2.1.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满意度不理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由高校主导的卖方市场转向了用人单位主导下的买方市场,因而,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毕业生的能力素质是否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期望成为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对学校和学生来说,目前用人单位招聘员工,首先注意到的一是就读的学校,二是所学的专业,三是大学生本人的学习成绩和经历;而实际上,从用人单位来说,最看重的则是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因为,大学生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单位的生产力,决定着其工作业绩、单位调整和个人的发展潜力。根据麦可思的研究报告显示,从目前来看,一些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满意度不高,对不同类型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满意度随着学校类型层次降低而递减。
2.2 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能力特点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不但要注重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数量的发展,更要注重质量的发展,尤其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既反映了大学生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状况,也反映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优秀学生是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办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人才培养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更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建立以提高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和培养模式。我们对HJ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能力特点进行分析。
2.2.1 HJ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及特点
为了客观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就业能力,我们对HJ工商管理类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2008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表中统计说明,从毕业生就业区域来看,79.47%的毕业生在湖北省内各大中城市工作,5.94%的毕业生在珠三角洲和长三角地区工作,从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来看,74.9%的毕业生在民营及三资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及营销策划工作,10.65%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工作,党政及事业单位占3.04%。从整体上来说,HJ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走向情况基本符合学校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企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服务面向定位,体现了较为鲜明的商科办学特色。
从市场情况看,企业目前需求量大的专业是市场营销类人才。但是,企业的薪酬待遇及地理位置等是学生就业考虑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的不理想对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各专业就业情况分布不均匀,市场营销专业需求量高于其他专业,但考研比例较低,未能更好地分流就业压力、人才培养层次提升不够。
同时,我们还对HJ工商管理类2008届普通本科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他们从事实际工作后的表现及反映等进行了跟踪调查,主要选取的调查对象为营销Q0441和工商Q0441两个班,实际完成调查问卷40份。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毕业生对学校的培养模式、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较为满意,但对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课程教学对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各环节与培养目标的要求等方面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认为知识结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等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中创新能力不足,工作主动性欠缺;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欠佳、工作能力有限等是当前大学生能力需要提高和培养的主要方面,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毕业生向高层次发展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最大障碍。
2.2.2 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现在具体的能力素质上,其中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思想品德水平(含职业道德水平)的评价最高,对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职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最低,说明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校期间锻炼不够,尚无法满足毕业后的工作任务要求。
据《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从调查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企业的要求来看,他们希望应届高校毕业生职业潜能排名前10的依次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性、学习能力、执行力及个人效率、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控自律能力。在被调查企业中,仅有27.8%的企业认为满意,满意度较低。通过访谈,了解到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很多非智力因素上表现欠佳,集中反映为各类职业潜能的欠缺,企业认为学校除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外,还应该对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职业软技能、职业潜能的开发和培养,使之更快进入工作角色。
据麦可思2011年就业蓝皮书报告,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6%,认为目前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2010届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的掌握水平本科为53%,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2010届本科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和积极学习能力,而其满足度为86%,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分析能力,其满足度为86%,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说服他人,其满足度为78%。2010年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主要职业类是销售,就业比例为12.0%,其报告称,200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三年内转换过的职业类中,最热门的是销售,有17.1%人转换职业后从事销售。销售与营销是经济类毕业生最重要的核心知识,然而毕业生在大学学到的销售与营销知识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满足度为78%,是各项核心知识中满足度最低的一项;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知识前两位的是销售与营销、消费者服务和个人服务,其中销售与营销的满足度最低。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50%)、课程内容不实用和陈旧(20%),85%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实习。已经毕业三年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比例高达72%。这一方面说明大学比较缺乏实践环节,另一方面是因为工作三年后,更高的工作要求使得毕业生更多地发现当初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可见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最主要要求。
综上所述,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归纳为:一是实践能力欠缺。二是创新能力锻炼不够。三是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欠佳;四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适应能力。
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及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社会及用人单位方面、学生自身方面的问题,也有高校培养方面的问题。但作为主要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则具有更大的责任。当前高校在大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3.1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高校招生考虑社会需求的变化不够,对热门专业学生招生规模偏大,专业趋同现象比较严重,超出了用人单位需求,致使这部分学生在毕业时面临就业的困难大。同时,还有一些高校保留了部分社会需求很少或根本无需求的老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不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增加了就业难度。高校专业设置过细,学生知识面不宽广,成为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的专才,导致大学生们在择业时选择面过窄,就业的机会变少。
3.2 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适应
虽然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在不断进行,但在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课程设置更新慢,不能及时反映和涵盖社会发展的前沿信息及实际发展中的内容;有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却过于追求理论教学,缺乏相应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实际操作的练习;另外,在教育模式上,依然过于重视理论的学习和灌输,缺乏对大学生实际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造就了大量理论知识丰富、而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欠缺、基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缺乏的学生。这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模式上有待创新,需要与市场需求接轨。
3.3 实践环节不能满足社会要求
加强实习实践是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际工作中的有效途径,而一些高校对此环节重视不够,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机会,对社会经济以及就业形势政策不了解,实习实践环节缺乏实效,且大多数实习岗位与本专业关系不大,不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工商企业的实际管理活动中。在具体的安排、组织落实上缺乏有效措施:如高水平的实验课程不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偏少;实验教学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人员不足;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共同开发课程、综合实习基地建设、教师进企业及企业家进学校等工作的开展不够深入;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和方法不够科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社会对高校学生实习、实训支持不足;学生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联系不够紧密等;因而,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专业知识和技能,见习和锻炼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这种传统的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只重视传授书本知识,而缺乏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引导,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侧重于考试分数,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得毕业生在求职时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3.4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实施错位
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趋势下,不同的高校在整个高教体系中具有不同的职能定位,以及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应以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而不是以培养教学、科研等学术型人才为主。除某些在学术教育、研究上具有优势的高校或专业外,其他高校或学校中的其他专业,应适时调整自身定位,深入研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以培养具有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各项技能的毕业生为主要教学目标: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当前高等学校的教育体制以及考核体系与评价办法等,使大学教师成为学术的“打工者”,由于考核与评价的指挥棒,多数大学的教师对科研重视,而对本科生的课堂教学满足于完成任务,课后不辅导、考试划重点和范围、学生评价以一次考试定终身;缺乏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研究,专业知识更新不够、思维不开阔;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实践运用能力的训练,实践课程精力投入不足;侧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人文素养的积淀;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学校和教师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上付出不够。
3.5 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实际脱离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自我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偏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倾向,而实际工作中眼高手低,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就业初期转换角色较慢,适应期过长;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接收;一些毕业生留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到中小城市发展;在单位选择时要求过高,存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忽略小企业的发展机遇,致使就业高不成低不就,主动待业现象增多,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有待加强。
4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4.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
随着国际化趋势时代的到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比如,管理类人才需求呈现出创新型、快速适应性等特征。以培养应用型财经类人才为主的高校更应结合自身优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突出培养特色,培养创新性、快速适应性管理人才。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传统的教学法,采用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增加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和社会实践的时间,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及学习能力。
4.2 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设置
高等教育改革使大学生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高校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瞄准未来几年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国家当前经济、行业、产业的特点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换趋势等对人才的需要,来进行专业学科设置,而不能把眼光局限于当前,盲目跟设热门专业,更不能为了解决教师的授课问题,而开设或保留一些明显不适合社会需要或需求明显不足的专业。
4.3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知识素养
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两个核心部分,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为了适应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大学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实际的教学环节都应注重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应当把基础实践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并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可以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式⑩,侧重于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将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培养所需开设课程设置多个套餐和模块,让学生能结合自身条件自主选择与自主学习,给学生予宽广的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能力训练,同时让学生能积极拓展新专业和新知识,培养适销对路的能力型人才。
4.4 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根据不同本科院校的定位、以及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注重学生理论到实践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完善实习训练、实习基地、硬件设施,以及对实习教学过程的监控、建立完善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层次的合作,共同制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采用 “双进”方式共同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使专业理论与企业实际直接相融,使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直接相融,进而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及社会的“多赢”局面。对财经类院校来说, 校企可以在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一是开展订单培养,在管理类各专业学生中甄选品学兼优者成立“企业储备干部班”,定向培养,集中输送,实现企业与学校、学生的三方共赢;二是充分利用学校人才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管理咨询服务,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三是开展人才交流合作,选派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实现科研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企业选派高级管理人员受聘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讲授专业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四是积极创造学生实习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五是提供项目资助,给予优秀教师重点科研项目和优秀贫困大学生资助。
4.5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在入学教育和日常学生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报告会、班会、课堂教学、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如就业指导课、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加强对学生就业观的引导,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教育与学习中,并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提早进行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设计,使其完善学习规划,在大学学习期间有目的的选修相关课程,参加相关实践活动,充实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颖.基于高等教育影响的个人就业能力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郭志文,宋俊虹.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4]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2007,(6).
[5]Carnevale,A.P.,Gainer,L.J.,Meltzer.Workplace Basics:The Essential Skills Employers Want.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0.
[6]Harvey,Lee.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Qualityin Higher Education.2001,(2),7:97-109.
[7]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WhatWork Requires of Schools:A SCANS Report for America 2000[EB/OL].http://depts.inverhills.edu/LSPS/scans_report.htm,2008-02-22.
[8]麦可思,“2009年湖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9]叶晓倩: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英国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11,(4).
就业导向视角 篇11
关键词:就业导向理念 高职人才 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05-01
隨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职院校学生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地,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需要高效不断努力与探索。高职院校势必要将服务作为构建人才培养方式的宗旨,以就业导向探究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途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走向市场,在增强人才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人才技能,增强人才就业竞争力。
1 探究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途径的实际意义
知识永远都处在不断更新与不饱和的状态。每个高职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在经过五年之后就会有大概一半过时陈旧,在经过10年之后就大概都过时。因此,职场上有句名言,即如果你今天不努力的工作,你明天就要努力的去找工作。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学生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需求相悖。大多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五项能力是专业技艺与知识、敬业精神、较强学习意愿与较高可塑性、协调沟通能力、基本问题解决能力等,对于这些能力,现在高职学生最为缺乏的为敬业精神,然后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目前,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遵循的为一主两翼模式,所谓一主是指专业技能与知识对面手,而两翼则指外语能力与计算机能力。高职院校三年制与本科大学不同,同时,也异于中专操作型,高职院校将学生定位成从事一线工作高技能的应用型的人才。对此,高职院校要对在线学生具备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个人兴趣,尽可能拓宽自身知识面,以确保将来可持续健康发展。也就是大学生在掌握知识基础上,还要学会技能和生存。
2 基于就业导向理念提高高职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2.1 将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培养人才核心
为了将就业作为导向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先将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培养核心,构建市场所需岗位的技能包,提升高职人才竞争力。学校要密切关注市场相关行业,将企业作为依托,使得高职人才培养具备实效性和针对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确保设置的专业适销对路,构成专业课程是主要要素。对此,新专业课程开发和设置都要接受市场挑选和检验,而课程开发则要将职业能力当作核心,把岗位工作的技能与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当作主线,优化链接课程、合理排序、有机整合和定向选择,同时,课程整合需突破学科的界限,并以缩减课时、自尊认知、合理组合、优化系统、强化能力作为原则开展。课程内容不考虑完整性和系统性,要突出课程岗位适应性、先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职院校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更新授课内容,展开多样化办学方法,以充分发挥出企业作用,从而形成将企业作为依托校企合作集团化的办学新途径,让学生一毕业就可以就业。
2.2 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
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可以利用现有条件与资源,将学生的创业社团作为载体来展开第二课堂,学生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之下,进行独立的相关创业的活动,以达到提升学生成本核算、经营管理、生产能力的目的。此外,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还需要积极主动按量按质完成实训、实验课程,掌握用人企业所需普遍性劳动技能,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强化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寒暑假校外的实习,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提高实际的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3 有效运用企业资源,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
有效运用企业资源,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首先要求企业参加培养,高职学院可以在学生第三学期,由企业相关人员以讲座形式对学生介绍企业文化和生产情况。学生在开学初明确了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爱好来接受单位面试,在双向选择基础上来确定符合企业今后从事岗位学生,从而组建班级。企业根据其性质制定好培养的计划,在周末时间段,由企业指派专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其次,学校要利用寒暑假展开就业活动,并成立小组,对工作安排好详细计划,老师起指导作用。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与用人单位相互联系程度,促进学生的就业。再次,增强学生在顶岗实习间指导力度,企业作为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重点基地,它也是校外实训重要地点,是就业实习相结合做好的场所。因此,保持与大中型单位的密切联系,构建校外的实习训练基地,能有效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
2.4 转变择业理念,健全就业信息
转变自身择业的观念,即先就业,然后择业,最后再创业,这样可以为更多人提高就业岗位。高职学生要勇敢挑战综合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工作,以方便今后积累较多创业、择业经验。要勇于到基层去锻炼自己,在不断的工作中来丰富自身实践的经验,等到对行业、企业有了深层次了解之后,对技术有了更熟练运用之后,就可以找机会选择符合自己理想的职位。健全就业信息,学习可以强化就业管理与指导,注重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的服务工作,并发动各个方面财力和人力,拓宽就业信息的渠道,采取进去来方法开展多样化就业渠道,以达到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为了确保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保障高职院校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分析基于就业导向理念的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学校应紧跟社会的需求,有效利用学校资源,构建有利条件,推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并加大学校和企业合作力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达到有效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尹晓霞,杨欣.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科技教育,2010(1):161,165.
[2] 段秋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方略浅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0-11.
[3] 张先状.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浅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2):35-37.
就业导向视角 篇12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众化, 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愈加激烈, 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难、难就业”成为摆在大学生面前的现实, 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学生压力大, 家庭压力大, 政府压力也很大。
旅游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 提供的就业岗位层次丰富、数量较多。受整体就业环境的影响,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依然存在且较为紧迫, 就业质量低、工作变动频繁、转行就业率大等问题大量存在。其原因就在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与现实工作岗位的要求不匹配, 在于高职旅游管理专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着眼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实现其长远、全面、充分、可持续的高质量就业。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人才如何培养、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怎样构建。基于此, 在明确就业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对一线旅游企业所需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准确研究, 并针对工作岗位需求来塑造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以此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二、对旅游企业所需人才职业素质与能力的调研
近年来, 利用送学生到企业实习或检查学生实习的机会, 对企业岗位 (群) 所需人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郑州、深圳、广州、杭州、北京、上海等地的旅行社业、旅游景区业、涉外酒店业等进行了大范围问卷调查。经过对所收回有效问卷的认真细致的整理、分析、归纳与概括, 基本明确了一线企业对旅游人才所需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见图1至图4) 。
(一) 职业素质构成
职业素质是指对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 主要表现为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道德
大学生应具备健康思想、良好道德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文化综合
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 等等。
3.创新精神
大学生不仅能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还应具有自觉探索、不断创新等多种智力因素的综合。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大学生具备了上述素质对于提升就业竞争力有重大意义。
(二) 职业能力构成
职业能力是指胜任某个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等完成职业活动任务所需的一切内容。[1]职业能力由职业的特殊能力、行业的通用能力和就业的核心能力三大块组成;又可进而将其细分为与人沟通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应用外语等方面。要想提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必须着眼于对学生进行以下内容的养成教育。
1.基础实
旅游行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行业, 决定了从事本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扎实且有深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2.专业专
旅游专业的极强应用性决定了有竞争力的毕业生必须有自己的专业 (方向) 特长, 而非追求专业知识的大而全。
3.素质高
要热心于旅游事业、有崇高的敬业精神、较强的服务观念、较强的组织纪律性、注重仪表仪容、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4.能力强
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行业, 大量事情的处理都需要组织、沟通与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5.知识广
旅游行业工作涉及面非常广泛, 工作人员常面临复杂的工作环境, 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正确处理好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基于就业竞争力导向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所谓“就业竞争力”, 人们对其有多种界定。Howard (1995) 认为, 就业竞争力是指雇员具有劳动力市场和雇主所需要和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的能力[2];Fuguate (2001) 则认为, 就业竞争力是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3]不论哪种界定, 其本质基本一致。通俗地讲, 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就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并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
根据就业竞争力内在要素组合对大学生就业时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 (见图5) 。
1.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 具备可自主开发、能动挖掘的潜能, 是一种隐性素质与能力。它主要包括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以及由其延伸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它是影响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 直接关系到就业层次和今后的发展。
2.基础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是指大学生能承担并完成某项社会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与能力的总和, 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马上能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素质与能力。它是一种显性因素, 主要包括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一定的工作经历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及就业心态以及从中延伸出的团队协作、环境适应等其他能力。这是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最直接因素。
3.环境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是包括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系列外部因素, 它是催化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有利条件来培养人才。
(二)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 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规格、课程模式、教学设计、人才培养途径和教育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在环境竞争力大致一样且逐步向好的前提下, 基于一线旅游企业所需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按照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涵的要求, 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与探讨,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对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其任务深入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见图6) , 我们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 (见图7) , 即三个就业指向 (旅行社、旅游景区、涉外酒店等) 为依据, 以就业竞争力为核心, 以“教、学、做、评”结合、“双证书”结合和“认知、实训、实习、顶岗”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更突出了工学结合、双证书结合、教学做评结合、岗位实习结合, 更凸显了职业素质培养的准确性、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和就业的针对性。
“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来构建教学体系, 把三年的培养过程划分三个阶段 (见图8) :第一阶段以职业体验周为起点, 加强从业基本素质与能力的教育, 使学生对行业认知从“有框的视野”到“无框的视野”;第二阶段以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为重点,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实验及实训等教学活动, 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第三阶段以顶岗实习为依托, 通过岗位循环交替, 强化与巩固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总之, 该模式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理念, 实现了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互融互通。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规律、旅游行业特点及其岗位 (群) 任务等, 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革新与探索。遵循“应用为主, 够用为度, 重视发展”的原则, 将素质培养与能力职业发展作为支撑来构建教学体系, 即以强化职业素质为中心优化组合理论课程体系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的创新
在“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 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 删去了一些单纯理论知识讲授的课程, 增添了一些职业素质课程。这使课程结构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形成了相对独立又自成体系且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1) 优化整合课程结构。
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 注重突出地方特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 课程体系构成 (见图9) 渐显特色。在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过程中, 依据职业岗位的要求与标准以及专业技能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取舍, 做到了课程组合 (见图10) 真正以提升职业素质与能力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并以实用适用为基准, 把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为新课程, 形成了主干课程综合化。其次,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 促使我们根据河南旅游行业所需人才的现状, 开设了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课程, 如《河南地方史》《河南著名景区讲解》等, 同时还将“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直接介入到课程体系设置中, 开设了《导游基础知识》《河南旅游基础》《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等导游资格证考试必考课程, 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互沟通。此外, 我们还着手编写了《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旅行社计调师》《中外民俗》《中国民俗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市场营销》等针对行业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一系列教材。
(2) 搭建选修课大平台, 注重选修课程的特色。
选修课程的设置既考虑开放性, 又虑及实用性与特色性。譬如,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专门拿出300个选修学时用于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拓展教育 (见表1) , 同时还拿出大量的学时邀请旅游企业的一线员工来学校进行言传身教和具体的技能指导, 以此来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养成教育。
(3) 职业素质培养日常化。
根据旅游行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我们以职业理想、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来构建专业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其一, 职业素质教育全程化。学生自入校后, 就开始以他们的理想抱负和专业角色来引导或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与职业规划。学生在校的三年中, 我们会结合旅游行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 通过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分阶段按步骤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 (见图11) 。旅行社、景区、酒店都有本行业的规则, 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则”意识教育, 养成职业行为规则意识, 并按职业规则行事。其二, 二课活动是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过程, 为此我们积极开展或参与了一系列二课活动, 如, 校“魅力之星”导游大赛、校园风采形象大使赛、校史馆讲解员比赛、郑州市北区七校导游大赛等职业技能比赛活动。这一系列二课活动不仅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现了实践能力、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的大提升, 而且还增进了校校、校企、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这都为学生就业搭建了一个基础平台。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职业能力培养只能通过与一定职业岗位相关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因此, 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境, 通过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类化迁移, 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到特殊的发展和整合, 形成较为稳定的综合职业能力。[4]为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我们根据专业的技能层次, 构建了“分层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见图12) 。
“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职业技能为依据, 根据培养目标设定技能标准,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基础, 通过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 (职业体验、实训、实习等) 合理配置, 按专业核心技能、职业通用技能和创新创业发展技能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将实践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 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这一鲜明特点彻底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先理论, 后实践”的教学模式, 使实践教学真正从理论教学体系的依附中摆脱出来, 成为职业教育的中心环节, 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1) 明确、细分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明晰化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通过广泛深入持续的市场调研, 随时把握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 明晰旅游管理专业的技能构成 (见图13) 。通过技能课、基础认知实验、模拟现场实训、熟练操作训练、综合应用实训、创新能力训练、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实现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
(2) 探索多种实践教学形式。根据旅游行业的特点, 我们采取了“课堂、企业、社会”三位一体模式, “基地、教学、就业” 三位一体模式等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 取得了“时空交错、循环交替”的教学效果。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我们与合作伙伴 (企业) 共同完成学生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通过不同岗位的轮换, 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顶岗实习平台, 也为企业吸纳优秀人才提供了解的机会, 更为我们搞好专业建设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最终达到学生、学校、企业等多方共赢。此外, 我们还与郑州黄河旅行社合作建立了郑州牧专营业部、与郑州凤凰旅行社合作搭建了“校园旅游超市”平台。这都为专业技能的实训和实践提供了真实环境,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不断探索“以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见图14) , 规范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加强结果考核 (根据实践教学的成果来评定学生的实践课成绩, 如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实训总结报告、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等) 和综合考核 (将学生在校某段期间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看作一个整体, 将实践教学所涉及的项目作为考核对象, 对每次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连续及时的考核, 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 , 并与合作伙伴 (企业) 通力合作进行顶岗实习过程考核 (对学生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 包括实践的前期准备、实践过程中的态度、言行以及实践结果等, 侧重考核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做到知与行统一) , 注重收集专业的社会检验与评价, 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当事人, 这些措施都极大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技能操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 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我们开设《旅游创新实务》等课程, 积极开展能力拓展教育。结合每年学校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大赛等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联动, 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良好氛围。在第三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大赛”上, 我们选送的“无校界”大学生旅游联盟、“夕阳红”俱乐部等都获得了奖项。
3.实践中解决教学问题的主要方法
总体而言, 我们强化了只要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的所有教学形式都是有用的、都可以被借鉴和引进来的观念。打破现有的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突出实践 (课堂实验、校内外真实环境的实训和实习) 教学, 实施开放的教学模式 (请进来, 送出去) , 努力形成多样化、开放性、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如:景区内教学、博物馆内教学、旅行社内教学、旅游饭店内教学、多媒体运用等情境体验教学形式, 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探究法、练习法、实验法等方法来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 取得的成效
“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出发点就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因此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之日起便在旅游管理专业2009级两个班级中进行实践, 一年之后又在旅游管理专业2010级两个班级中进行实践。近两年来, 我们在实践中思索, 在思索中提升, 紧密结合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我们对以往历届毕业生转行就业的统计结果, 提出了旅游行业所需人才都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与广博的文化知识的观点。该观点一经提出, 便被浓缩为旅游管理系的办学宗旨——素质立系、文化育人。其二, 该人才模式的实践效果也非常明显。2009级两个班在2010年共有81位学生首次参加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核, 42人获得通过, 成绩合格率为51.9%, 远远超过全省25%的平均水平, 1人参加河南高校导游大赛获二等奖;2009级两个班在顶岗实习中, 96%的学生到旅游行业实习, 思想稳定, 工作踏实, 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2010级两个班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培养, 专业思想稳固,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学校第五届魅力之星导游大赛中有7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1人获河南高校导游大赛三等奖。
四、结 语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 需要整合各种知识、技能、资源、能力、信息。单个知识、技能、资源、能力等的简单堆砌并不能构成就业竞争力, 必须通过整合使之发生功能上的耦合、裂变, 从而形成系统化的、强化的竞争优势并实现价值。Hamel (1994) 认为整合的能力与发明创造的能力同等重要。[5]因此,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与指示器, 它不仅是社会对所需人才的一种集聚反映, 更要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随之谐振。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办学惯性, 我们所提炼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单线条的、条状结构的, 也就是说, 我们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片面的、单调的、静止的、滞后的, 必须要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否则, 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就不能“适销对路”, 将严重影响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的教学内容仍需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尤其是校企合作更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与实践, 诸如与企业合作来开发适应行业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的实验、实习、实训教材, 以及编写一些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性教学材料, 都需要进一步摸索与探讨。再者, 适应“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方法仍需进一步改革与创新。虽然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进程中着力打破现有的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着力突出实践教学, 实施开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但其实施的范围还很小、实施的教师人数还很少, 所取得的成效还不大等都影响和制约了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为此, 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逐步完善的基础上, 仍需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毕竟这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至为重要的途径与抓手, 不可小觑。
摘要: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着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与现实工作岗位要求不匹配的困境, 它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低、工作变动频繁、转行就业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改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企业所需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调研, 结合行业用人的实际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要素, 在高于企业所需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前提下创新教育教学平台, 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探讨, 致力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平涛.地方大学生就业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HARVEY, L.&KNIGHT, P.Transforming Higher Edu-cation[M].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5.
[3]Mel Fugate and Blake E.Ashforth.Employability:The Construct, 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J].Journal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
[4]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大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的培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就业导向视角】推荐阅读:
导向就业10-05
就业导向作用09-19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08-17
学习领航与就业导向06-1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力培养模式探讨05-31
以就业为导向探讨高职物理教学改革09-29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10-08
就业视角金融危机08-05
大学生视角看就业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