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论文

2024-07-24

导向论文(精选12篇)

导向论文 篇1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新闻媒体也在不断的改革和争论中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 许多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期刊随之发展起来。目前, 我国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学术期刊有着较为广泛的内容, 不仅包括新闻传播方面的刊物, 也包括编辑出版和广告学等方面专业期刊, 构成了学术界和业界进行学术研究和业务探讨的重要平台。在众多的专业期刊中, 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风格和类型, 其中《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有着比较强的理论性, 属于典型学术派或者学院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战线》、《中国记者》、和《新闻与写作》等为业界协会或者广电集团、报业集团等主办, 有较强的实践性, 属于实务派刊物;还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 如新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当代传播》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办的《东南传播》, 都是既注重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 又兼顾业界实践探讨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文将以当前我国新闻传播类期刊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为基础, 深入探讨新闻传播理论期刊的舆论引导功能。

一、“导向之导向”:我国新闻传播理论期刊的舆论导向功能

新闻传播理论期刊的舆论导向功能是由其特殊的传播职能所决定的, 也就是所谓的“导向之导向”的功能。新闻传播理论期刊与新闻媒体的发展本身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为期刊不仅为新闻传播现象和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平台, 同时也具有借鉴和指导功能。就像有学者所说的, “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是新闻战线探索理论、研究现状、分析问题、提供启示的重要理论研究阵地。……它肩负着把新闻实践上升为新闻理论, 用新闻理论指导新闻实践, 推动新闻改革和事业发展的重任。”[1]如果说新闻传媒是直接引导社会舆论的, 那么,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理论期刊则是通过引导新闻传媒来引导社会舆论。新闻传播理论期刊既然直接影响和作用于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新闻教育者的思想意识, 这就具有“舆论导向之导向”的功能。但在实践中, 如何切实有效地把握新闻传播理论期刊的舆论导向, 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新闻传播理论期刊把握舆论导向的三种途径

在多年从事新闻传播理论期刊的创办过程中, 我们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认为我国的新闻传播理论期刊要把握好舆论导向, 需要从以下三种途径做起:

(一) 坚持“政治家办刊”原则, 始终把好理论研究期刊的政治导向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为指导, 严把理论研究舆论导向关, 杜绝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言论和极端不良思想意识见刊。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思想体系在创立初期就明确提出政治家办报办刊, 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党报最突出的特征。列宁指出:“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政治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鼓动员和集体的宣传员, 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依靠报纸和同报纸联系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固定的组织, 教育自己的成员密切注意政治事件, 拟定革命的政党影响这些事件的适当措施。”[2]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各地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 ……各受中央委托的机关是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和任务的”。[3]在此基础上上, 江泽民同志认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 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 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系的工作。”[4]应该说, 这些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指导思想, 也是我们今天在编辑出版新闻传播类理论期刊的重要指导方针。

20世纪九十年代末, 由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新闻专业期刊经验交流会议在辽宁举行, 当时全国40家期刊的编辑部主任或主编参加了会议。会议根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端正舆论导向的精神, 着重探讨了新闻专业期刊如何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遵循新闻自身规律一致起来,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的问题。会议认为, 新闻传播类期刊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应该肯定一个前提:舆论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是由新闻事业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因为, 在有阶级的政党新闻时期, 新闻事业既具有社会舆论工具的共性, 又具有政党喉舌的个性。[5]这是对新闻传播理论期刊影响深远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提出新闻工作者和期刊编辑者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素质, 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媒一样, 理论期刊在传播话语权上也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理论期刊在学术理论研究领域的舆论导向上不能放任自流, 也要有所作为!

在期刊编审过程中, 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术论文也有舆论导向正确与否的问题, 责任编辑要有判断学术论文导向正确与否的能力。在编辑的过程中, 要始终遵照这五条标准进行把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就是要造成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 坚持真善美, 抵制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6]只有这样的思想指导编审工作, 新闻传播理论期刊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才能有效地防止一些思想混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影响社会和行业和谐稳定的错误言论见刊。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学术理论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各种学术观点思潮特别是西方的学术思想在理论研究界敞开大门研究争鸣。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也呈现“多元化”的现象。为此, 理论期刊在注重学术研究价值, 提倡创新思维时特别要注意“百家争鸣”不是“百家乱鸣”, 对于来自西方传播学理论不应该照搬照套, 传播学理论要结合中国国情特色, 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精神。同样, 对于来自新闻传播实践第一线的业务研究, 也要注意传播导向, 要把握国家体制改革的政策导向和党的宣传纪律要求, 不是“有改就好”, “标新立异就是创新”。总之, 期刊编辑工作者在把握舆论导向方面, 要掌握理论研究“说什么、怎么说”的理论思想意识的引导能力, 做好学术论文的选题选拔传播, 防止错误思想不良意识和极端观点通过学术研究领域传播释放!

(二) 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原则, 确保期刊出版质量

要把握期刊出版质量, 必须处理好市场经营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倡导学术道德和学术职业精神。要构建规范整洁和谐的专业化学术权威传播平台。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倡导健康有益的理论研究学风。

近年来, 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门问题。所谓的“学术不端”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 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窜改数据和剽窃三种行为。但是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发生过, 但是像中国当前这样如此泛滥, 严重到被称为学术腐败的地步, 却是罕见的。这不仅表现在违反者众多、发生频繁, 各个科研机构都时有发现, 而且表现在涉及了从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到研究生、本科生的各个层面。目前中国高校依然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意识比较淡薄。一些论文作者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发生不端行为, 经常是由于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缺乏了解, 认识不足造成的。[7]在新闻传播期刊的作者队伍中还有不少是行业从业人员发布的业务研究成果和实践探讨经验交流学术论文。有不少来自新闻单位的作者为了应对业务职称评定需要而剪辑拼凑制作学术论文。这些也属于造假抄袭的学术不端行为。因此, 对于期刊的作者群体, 特别是行业从业人员和高校研究人员及研究生, 要通过期刊编辑部门对学术论文发布过程的编审把关, 对专业论文的学术质量规范要求的强制性推广, 起到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的作用。这也是遏制学术腐败、保证中国学术研究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学术不端行为, 不仅危害到学术研究本身, 更对整个行业和社会风气、社会公共的伦理道德等都形成了巨大的破坏性。而新闻传播理论期刊如何积极主动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已经不仅仅是提高期刊出版质量的需要, 更是引领良好社会舆论导向的需要。

在期刊编辑过程中, 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一方面, 期刊编辑部要舍得投资购买最新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软件设备, 签约加入国家学术期刊网络打假检测系统, 对所有的稿件进行打假检索检测, 从技术层面防止抄袭、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另一方面, 要积极鼓励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 倡导一种健康有益的学风。尽量鼓励作者写原创性学术论文, 提升自主创新理论观点。学术研究不能拒绝来自专业实践第一线基层科研人员的稿件。鼓励作者在规范的前提下多写实践操作层面的原创文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阻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 净化行业和社会氛围和风气, 从而有效引领社会“舆论导向”。

提升期刊质量, 还要重视在期刊企业化经营中, 正确把握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关系问题,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杜绝“金钱稿、人情稿”。期刊经营者要有专业素质和学术道德以及学术职业精神。由于学术期刊杂志社也是一个企业化经营的独立法人单位,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 一些理论研究期刊也同样面临着市场化经营的压力, 特别是一些无行政拨款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经营单位, 一方面要强调期刊发稿质量和导向, 一边又要应付期刊正常营运经费和人员工资奖金问题。对此期刊经营者要有清醒认识, 不惟市场化, 而是要让市场经营服从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术论文的发布不“唯钱是论”, 不依附于金钱利益和人情世故。学术期刊的市场经营不能只是依靠收取版面费生存, 而是质量第一, 始终把握“导向第一, 学术质量第一, 市场经营第二”的原则。只有这样, 才能排除市场经济下的利益诱惑, 真正实现新闻传播理论期刊对社会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

(三) 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刊理念。

带动和促进传媒业人员学习新闻传播理论, 提升新闻传播队伍人员素质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人是最基本, 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这里, 所谓的“人”就是指与新闻传播各个环节和领域相关的从业人员, 包括新闻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习研究人员。作为具有舆论导向作用的新闻传播理论期刊, 有必要带动和促进传媒业人员深入学习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 学以致用, 以此来推动和提升新闻传播队伍人员的素质。

新闻传播行业始终居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前沿, 在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 也对自身的从业人员提出严格要求, 世界正在逐渐步入知识性社会, 先进的数字化时代也开始向社会各个行业渗透, 新闻行业首当其冲。[8]因此, 在一个“学习型社会”, 应该提倡和培养大量的学习型媒介从业者。传播学者和从业人员应当首先是新思想的学习人, 新思维的倡导者, 新技术的使用人。新闻传播理论期刊要传播新理念新思维, 对学习创新能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人的素质提高, 人才的涌现, 才是传媒引导力的坚实保证!

学术期刊在办刊过程中, 应该努力通过各种议题设置的专题研究策划、举办学术会议、组织学习活动等方式, 积极与媒体及高校科研单位沟通互动, 引领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和媒体从业人员对重要的理论问题、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讨论、交流和研究, 通过发表各种具有指导性的论文, 开拓视野, 活跃思维, 有效地促进学术研究人员和传媒业从业人员的理论学习, 整体提升新闻传播队伍的素质。

三、结论

理论是行动指南。新闻传播类理论期刊的前瞻性, 能够推进理论研究和业界实践经验的推广与交流, 对整个行业具有潜移默化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对整个传媒行业的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 专业期刊虽然只是小众化的传播媒体, 但在行业领域却具有整体传播的影响力, 能够提升传媒引导力, 其影响不可小视。

新闻传播理论期刊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 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新闻传播理论也不断深化和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 一些封建残余思想意识、资产阶级思潮和国际上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 仍然对我国的新闻、期刊、图书出版等依然构成严重的威胁。对此, 新闻传播类理论期刊应当具备必要的警觉性, 矢志不渝地坚守社会主义文化阵地, 对于党性原则“不允许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 才能真正做到把握当代社会舆论导向的先导者。

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 许多新闻传播类的理论期刊也随之发展起来。与新闻媒体一样, 新闻传播类的理论期刊也具有重要的社会舆论导向功能, 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的新闻传播理论期刊要把握好舆论导向, 需要从以下三种途径做起:其一, 坚持“政治家办刊”原则, 始终把好理论研究期刊的政治导向;其二, 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原则, 确保期刊出版质量;其三, 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刊理念;带动和促进传媒业人员学习新闻传播理论, 提升新闻传播队伍人员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对“导向之导向”的有效把握。

关键词:新闻传播理论期刊,舆论导向,把握

参考文献

[1]陈洪海.谁在撬动我国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EB/OL]. (2004-11-01) [1010-11-22].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3/22063/2956270.html.

[2]列宁.列宁全集 (第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5:8-9.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 (第五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126.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64.

[5]佚名.第四次新闻专业期刊会议在辽宁举行新闻专业期刊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J].新闻记者, 1989 (10) .

[6]江泽民.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654.

[7]曹树基.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J].社会科学论坛, 2005 (03) .

[8]廉军.做“学习型记者”更好履行“三个代表”的要求[EB/OL]. (2003-06-18) [1010-11-22].http://www.cnr.cn/news/200306180179.html.

导向论文 篇2

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体系一直被公认为全世界最健全、最有效的。在全球资本市场里,华尔街也被认为是比较成熟、完善的。然而,自2001年安然事件爆发以来,似乎在美国资本市场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华尔街接二连三地惊曝财务丑闻。这一系列事件的爆发,折射出美国会计准则可能存在的种种弊端,从而引发美国对其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深刻反思。会计准则可以具体规则为导向,也可以基本原则为导向。目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选择的是以具体规则为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选择的是以基本原则为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然而,以具体规则为导向的准则,容易给企业滥用准则的机会,使之逃避准则的约束。华尔街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引发了对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争论,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也正在进行有规则的转变。1997年至今,财政部已发布并修订了十多项企业会计准则,近期还会有若干项继续出台。财政部在制定我国会计准则时,也参考了国际会计准则,但也有与美国会计准则趋同之处。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借鉴国际经验,特别是当前美国准则制定模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本刊就此特约财政部会计司准则一处朱海林处长及曾小青撰写此文,以期引发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美国准则制定模式的转变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及原因

美国一向认为其GAAP(公认会计原则)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准则,并排斥其他国家的准则在美国资本市场上运用。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一再强调“在国际化的同时,也要维持高质量会计准则”,暗指IAS(国际会计准则)并非高质量会计准则。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感受到来自全世界的压力,因而发行概念文告有意愿在某种条件下接受IAS,尤其是核心IAS;但FASB及AAA(美国会计学会)却列举很多理由加以反对。

但在安然事件及随后美国资本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大公司丑闻之后,2002年7月30日,布什总统签署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会计、审计业进行全面整顿,法案尽管没有明确规定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当坚持以原则为导向,但要求SEC具体研究美国采用以原则为导向的会计体系的可行性。在此背景下,FASB于2002年10月底发布了《关于美国以原则为导向制定会计准则的方法的建议》,对准则制定模式由现行的规则导向转变为原则导向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其背景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I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积极向美国靠拢。

1996年10月,为了鼓励更多的外国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筹资,同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报表调整费用,美国国会要求SEC报告国际会计准则的进展情况,并希望能够成功制定一套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以供打算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使用。在与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话后,SEC宣布支持IASC制定一套适用于跨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准则,但对这些准则的质量提出了三个关键条件:(1)准则必须包括一套核心的会计文告,可以构成全面和公认的会计基础;(2)准则必须是高质量的,能够体现可比性和透明度以及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3)准则必须严格地加以解释和应用。1998年年底,IASC的战略工作小组提出了“塑造IASC的未来”的报告,对IASC的目标作了新规定:(1)为了公众利益,制定一套高质量、可理解和具有实施效力的全球会计准则,以满足财务报表提供高质量、透明和可比信息的需要,帮助全球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作出稳健的经济决策;(2)促进上述准则的使用和严格运用;(3)将各国会计准则融合,产生高质量的准则。该报告已于1999年12月和2000年5月分别经IASC理事会和全体会员大会批准通过,并据此修改了IASC章程和基本目标。2001年4月,IASC因广受外界批评且自觉力不从心而改组为IASB,改组后积极向美国推广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美国对IASC的改组表示支持,并主动参与改组计划的实施。SEC主席AuthurLevitt担任了提名委员会主席,美联储前主席PaulVolker担任了第一届受托人委员会主席,在14位IASB新理事会成员中美国的代表占了5位,这表明美国在改组后的IASB中已占据了十分关键的地位。2001年6月当IASB受托人委员会主席PaulVolcker到美国国会听证会作证时,IAS(现已改为IFRS)走向了美国政治版图,Volcker说:“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强烈要求会计准则在国际上相一致。”

2、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利益驱动。

IAS与美国GAAP是目前国际上两套最具影响力的准则,二者能否整合成一套共同遵守的全球会计准则,关系到会计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及全球资本市场的效率。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久前,欧盟委员会对统一资本市场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报告显示,在欧盟内部实现单一资本市场,将给欧洲经济带来显著增长。因此,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利益驱动效应是巨大的。

经济全球化要求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而全球资本市场统一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全球会计准则的统一。统一的会计准则是统一国际资本市场的关键基础。财务会计准则不统一,给不同国家的投资者比较不同市场的金融工具带来了麻烦,加大了金融工具发行者的成本,各国金融监管者也为之烦恼。会计准则统一之后,将使公司节省时间和资金,同时建立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目前,美欧会计监管部门就统一会计准则达成协议,在2003年前确认主要分歧,在2005年前消除这些分歧,建立统一的会计准则。这意味着统一国际会计准则的运动取得重大突破。

3、安然丑闻导致美国国内对准则制定模式进行深刻反省。

美国以规则为导向制定GAAP的历史已达65年之久,美国的资本市场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开放最完善的市场,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其高质量的GAAP存在密切关系。然而,美国资本市场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大公司丑闻表明美国现行的准则制定模式存在重大缺陷。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对其准则制定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鉴于规则导向法的缺陷与不足,社会各界纷纷对其进行了批评。例如,著名金融家GeorgeSoros评论说:“美国的会计制度以会计规则为基础。但仅有会计规则是不够的,因为它导致规避行为。”他还以欧洲为例指出:与美国不同的是,欧洲的会计制度以原则为基础。虽然欧洲也会出现像美国这样的会计丑闻,但“不会有这种系统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Spence指出:“传统上西方经济是基于规则的体系。只要符合规则,可以打‘擦边球’,钻规则的漏洞,从而造成投资者的损失。因此还应回归于某些原则,即在规则制定的同时确定原则,二者匹配使用,不可偏废,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糟糕结果。”2002年5月14日,SEC首席会计师RobertK.Herdman在国会的听证会上发表了对规则导向模式和原则导向模式的评价。他指出,试图对准则的各个运用方面作出极其详尽规定的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将会在财务报告中助长“翻箱倒柜”式的心态,并在准则运用中弱化专业判断,不利于财务报表编制者和注册会计师就特定准则对财务报告的整体影响进行客观评价。他提出理想的准则制定模式应当是以原则为导向的。负责监督SEC的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最近也担负起监管会计问题的责任,并通过听证会参与会计准则协调的议题。而此前有关IAS的争论仅限于SEC.一言以蔽之,美国资本市场系列大公司会计丑闻导致美国国内对规则导向模式进行严厉批评,并试图考虑原则导向模式的可行性。

二、FASB酝酿准则改革:由规则导向转变为原则导向

准则制定的模式有规则导向法和原则导向法两种。由规则导向法制定准则的优点在于比较严密、完备,可操作性强,需要较少的职业判断;缺点是过于具体,难免存在挂一漏万之嫌,易为报表编制者等相关团体所规避,重形式轻实质。原则导向法的优缺点则恰好相反。两种方法下会计准则制定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在会计准则方面,规则导向法下会计准则过于详尽与复杂,而原则导向法下会计准则较为简明扼要。FASB认为现行规则导向法下的会计准则过于详尽和复杂存在需求驱动,其来源于:(1)准则中的原则的例外,常常产生于为平衡决策有用性信息的需求与FASB的实际考虑之间的妥协,包括:①范围例外,如一些例外允许交易和事项本应在一个准则下进行会计处理,却继续按现行的其他准则来处理;②应用例外,一些例外为了获得特定的会计结果;③过渡性例外,一些例外用于减轻会计准则过渡的影响。(2)FASB及其他机构为适用准则所制定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数量。会计准则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主要作用是确保某种层次的可比性,该指南也用于处理适用例外的情形以及作为教育的工具。也有人认为对每个问题提供答案的详尽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在日益增加的诉讼环境中是重要的。详尽的指南不仅为SEC提供了有效的强制执行机制,并且其他人(包括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也需要详尽的指南,因为它限制了SEC和其他机构再次进行职业判断。这些年来,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制定工作发展迅速,使会计准则的适用变得复杂化了。

在原则导向方法下,对于反映了准则基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的原则,将继续根据概念框架来制定。原则导向方法下制定的准则与现行准则的主要区别是:(1)原则将更广泛地使用,从而提供更少的对原则的例外。较少的例外将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并降低由例外所导致的准则的繁琐和复杂性。FASB承认,作为一个实际问题,不可能完全删除所有的范围例外和过渡性例外。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导向方法将删除所有的应用例外。(2)将减少(从各种来源,而非仅仅从FASB方面)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应用。FASB认为指南应集中于准则所提出的重要问题上,以增加与准则的目的和精神相一致的职业判断的运用。更少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对各参与者都有重要意义。FASB需制定足够的指导原则以确认什么情形下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是合适的。其他各准则制定者如紧急问题工作组和美国注协下设的会计准则研究小组将做相应的变化以确保准则发布后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指导原则,以及指南与准则的目的和精神相一致。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需更多地应用职业判断,而SEC、投资者及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须接受应用职业判断的结果。SEC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原则导向起作用的关键因素。

2、在概念框架方面,现行规则导向法下使用的概念框架存在某些缺陷,原则导向法将要求修改与完善概念框架。在规则导向法下,准则的制定应用了概念框架,但概念框架并未提供解决会计和报告问题所有的必要工具,因为概念框架的某些方面是不完整、内在不一致以及模糊的。原则导向法要求概念框架是完整、内在一致以及明确的。故FASB将立项进行改进概念框架的研究。FASB也在考虑制定类似IAS1《财务报表的列报》的整体性报告框架。报告框架的主要目标是为诸如重要性评估、持续经营评估、职业判断、会计政策、一致性和可比信息的列报之类的有关问题提供指南,也包括对真实与公允观点偏离的说明。

3、在成本和利益方面,由规则导向法转为原则导向法所带来的利益将大于其成本。规则导向法下,会计职业界人士难以跟上职业界的最新进展,会计准则难以使用且颇费成本。原则导向法虽然将导致成本的增加,并可能导致职业判断的滥用,但使准则更易于理解和执行,并且职业判断使用的增加将能更好地反映交易和事项的实质,更少的例外也能增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FASB强调,如果采用原则导向法,则所有参与财务会计和报告程序的各方——而不仅仅是FASB和其他准则制定者——都要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各参与方能作原则导向所要求的变化,则采用原则导向法的利益将大于成本。

三、FAsB和IASB准则的趋同

美国准则制定导向的转变为GAAP与IAS之间的趋同奠定了基础。2002年10月,FASB和IASB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承诺共同制定适用于国内公司和跨国公司财务报告的高质量、可比的会计准则。双方保证尽最大努力:(1)使其现行财务报告准则具有充分可比性;(2)协调其未来工作计划以确保所制定的准则具有可比性。

为满足可比性要求,FASB和IASB一致同意将优先考虑:(1)实施短期的趋同合作项目,目的在于消除美国GAAP与IFRS(包括IAS在内)之间大量的个别性差异,反映对某些已确定的特定差异的共同解决方法。FASB和IASB预期在2003年的下半年发布征求意见稿,以处理部分或所有已确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消除,以及双方承诺通过合作项目的后续进程和未来工作计划的协调来消除或减少现存差异,将在国家法律管辖权的范围内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2)通过未来工作计划,也就是说,通过采取双方一致同意的各个独立的重要合作项目,消除IFRS和美国GAAP之间在2005年1月1日仍存在的其他差异。(3)继续进行目前的合作项目。(4)鼓励各自的准则解释机构协调相互间的行动。

FASB主席罗伯特。H.荷兹评论说:“FASB承诺制定世界范围内的高质量的报告准则以支持全球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与IASB在短期趋同项目——同时包括长期问题的合作,将大大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我们的协议为通过合作达到我们共同的目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IASB主席大卫。泰迪爵士说:“这个协议是我们通过与国家准则制定机构之间的合作以获得真正的全球会计准则的又一重要步骤。尽管我们意识到未来还会遇到很多挑战,但现在我对能消除国家准则和国际准则之间的主要差异充满信心;通过美国GAAP、IFRS和其他国家准则的趋同,世界资本市场将运用一套投资者能信任的全球会计准则。”

四、美国会计准则变革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美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将大大加快全球资本市场统一的步伐,并将促使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认真思考准则国际化问题。可以预见,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转变以及FASB和IASB朝全球会计准则的趋同方向合作将使全球资本市场适用相同的会计准则成为可能。这在会计发展史上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意义,势必对世界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深远影响。

惠普:技术导向到市场导向 篇3

两年来,惠普与宿敌戴尔的较量一直是业界津津乐道的话题。几年前,戴尔一骑绝尘,“问题公司”惠普却在亏损之地苦苦挣扎。现在,形势直线逆转,戴尔变成了“问题公司”,惠普却是一剑飘红:2006年第三季度,惠普超越戴尔成为惠普内部最振奋人心的消息;第四季度,惠普超越IBM成为全球最大的IT公司。

在孙振耀看来,两个人功不可没:首先是菲奥莉娜制定了战略,从企业市场猛攻到消费电子市场;其次是马克·赫德的执行。在惠普员工看来,惠普的变革并不只表现在财务数据以及市场份额上,更为关键的是,惠普内部发生的从“技术导向”到“市场导向”的革命。

惠普品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那个技术、呆板的品牌形象正在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炫酷、个性的品牌形象。

惠普是如何变酷的?

惠普向“左”走

惠普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在惠普中国副总裁、PSG总经理庄正松看来,最大的变化是他女儿喜欢用惠普的产品了,以前她总是抱怨惠普的产品又大又笨。

过去,惠普对个人消费市场并不重视,惠普瞄准的是企业市场。现在,惠普季度发货量超过戴尔,收入超过IBM,最大推力来自个人消费市场的强劲增长。其中,惠普笔记本电脑增长24%,消费类电脑产品增长19%,一体机增长22%,家用照片打印机增长70%,多功能打印机增长160%。

惠普今天的变化,最大的战略伏笔在于五年前的一个决策:并购康柏。“我们的变革从来没人叫好过,”孙振耀回忆道,“2001年,惠普合并康柏的消息宣布后,没有一个是正面报道。”

惠普合并康柏的背后,是惠普遇到了一个艰难选择的十字路口。2000年左右,许多IT大佬都面对一个战略分水岭,即所谓后PC时代难题,分为“左派”和“右派”:“左派”认为未来的方向是消费类市场,以惠普为例,它买了康柏;“右派”认为未来的方向是企业级市场,以IBM为例,它卖掉了自己的PC部门。

在选择了当“左派”之后,惠普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品牌巨变。

赫德之变

2005年2月,菲奥莉娜辞职。

2005年4月,惠普新的CEO马克·赫德接任。赫德上台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另辟蹊径,而是表示不会改变菲奥莉娜所制定的战略。接下来,赫德推出了一个动力铁三角战略,即:成长、效率、资本策略。

重心一:成本减法

对惠普的员工而言,2005年是一个转折之年,赫德砍掉了1.53万个职位,约占员工总数的10%;精简了研发部门,冻结了退休金制度,以及通过其他措施共缩减成本19亿美元。

赫德非常强调惠普7个价值观里的“追求卓越”。他是能把“追求卓越”讲得最透彻的,他用具体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和竞争对手,和行业有什么差距,我们有多少盈利空间,或者哪些是我们做得比较好的,怎样减少成本等。

赫德对运营管理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战略方针。他谈事情不用PPT,就拿一支笔,像大学教授一样,跟大家说数字。比如,以前我们谈广告,会说惠普在广告上花了多少钱,别人花了多少钱,我们花的钱比别人少。马克不是这样,他是说你花了多少钱在广告上,然后你赚了多少钱:你花了多少钱在培训上,你赚了多少钱。

重心二:效率提升

“铁三角”的另一个重心是提升效率。惠普一位经理人表示:“每年年底菲奥莉娜都会提出一个大的战略,但是,三个月后,仍然不见动静。”赫德显然不能容忍这种速度,赫德强调“执行胜于愿景”,他从最外层的“管理实践”入手,重新梳理了惠普的价值观,对“惠普之道”则采取了回归原点的方法。在高建华看来,赫德的战略肯定得到了惠普资深人士的指点:要变革惠普,就一定要洞悉惠普的文化基因。

组织设计

赫德首先瞄准了惠普的组织架构,他把卡莉时期的四大业务集团整合为三个。在惠普的一位经理人看来,这也符合惠普的传统。“组织机构永远跟着战略做调整。在这方面,惠普公司是大胆的,愿意尝试前所未有的组织机构。”

孙振耀则认为:“马克进来做了几个最重要的改变,第一个是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可以有五个部门、六个部门、三个部门,到底是几个部门最佳,他决定用三个部门,今天证明,这三个部门真的非常理想。一个整合了企业解决方案业务,一个整合了所有的个人信息终端业务,一个整合了所有打印成像业务。”

分权

接下来,赫德的改革关键词是“分权”。惠普一直有分权的传统,在“惠普之道”中,大卫·帕克专门阐述了“集权的危险”,在他看来,只有分权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个人以及营运单位之间相互协调的努力,是成长与成功所必备的要件。在卡莉时期,菲奥莉娜颇多地采取了集权的做法,惠普把营销和品牌的权限全部放到总部。一位惠普中国经理人曾经抱怨道:“太慢了,招一名员工都要报美国总部批准。”

现在,赫德不仅把营销和品牌的权力下放到了三大事业集团,也把更多决策权下放。在这个分权过程中,他大幅删减了惠普的层级,从普通员工到赫德,以前有十几个层级,现在只有7个层级,大大提高了决策效率。

结果问责制

2006年,孙振耀曾经向人戏称,“我不是中国区总裁了”。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孙振耀会把70%的精力放在TSG集团的业务上。

孙振耀遭遇的变化,是赫德发布的另外一项管理措施“结果问责制”的后果。

“结果问责制”是赫德之道中非常重要的精神。这里面包括有两个词语,一个是结果责任(accountability),就是你对一件事情的结果负责;一个叫做工作责任(responsibility),就是你直接负责做的事情。问责制的核心是强调结果责任,也就是对一些惠普高层而言,即便你的工作责任没有那么多,也要对一件事情的结果负全部责任。

这两种责任怎么分配?在卡莉时期,一个部门承担100%的结果责任,但是这100%里与你工作责任直接相关的只占30%,另外70%是你管不了的。赫德的理念不同,他认为,结果责任要等于工作责任,越接近越好。

孙振耀表示:“做了一年的调整,惠普三大部门,现在大概是70%和30%的关系,就是100%的结果责任里面有70%是与你负责的具体工作相关的,直接可以控制的,只有30%是你控制不了的,是别的部门负责的。”

赫德“刀片”一样的做事风格让惠普凶猛起来,自赫德上台以来,惠普的股票价格增长了85%;每个季度,惠普的收入都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

从财报上看,总收入从2002年的723,46亿美元,到2006年升为916.58亿美元。经营利润则从2002年的负10.18亿美元,升为2006年的65.6亿美元。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PSG,从巨亏到巨盈。2001年营业亏损是4.01亿美元,2002年营业亏损是4.12亿美元,2004年营业利润达到2.05亿美元,2005年是6.57亿美元。2006年最为强势,运营利润11亿美元,较去年同比增长77%。

重塑品牌个性

品牌历程

2003年3月,惠普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品牌广告攻势登陆中国,广告为“客户+惠普=一切皆有可能(everything is possible)”。这个活动主要针对企业客户而来,一时间,从平面媒体、广告牌、电视到网络媒体,惠普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

更值得关注的是,惠普在消费电子市场发动的进攻。2003年8月,惠普在美国推出了150多种新品。在中国市场,推出了12种消费类新品。菲奥莉娜说“仅2003年一年,惠普就向消费者售出多达5300万件产品。”

2004年3月,第四次访问中国的菲奥莉娜描绘了自己的雄心:“我们在消费电子领域初来乍到,但我们一定要成为中国消费市场首屈一指的品牌,否则我不会高兴,他们(中国的员工)也不会觉得开心。”

但是,新惠普的消费电子战略也遇到了不少的尴尬,尴尬之一是缺乏杀手级产品。2004年12月,惠普中国在PC市场的一个引爆点事件出现,那就是首次推出6999元迅驰低价笔记本。在PSG移动信息产品部产品经理黄河看来,6999对惠普笔记本有着非同一般的符号性意义,第一次让惠普摸准了消费市场的脉搏,成了惠普笔记本的杀手级武器。

尴尬之二是组织架构不畅。比如,当时惠普的笔记本产品,一部分放在IPG,一部分放在PSG,直到2005年,才把所有除打印机外的消费电子产品放在PSG。

在惠普内部,新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IT公司一般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方法论型(Methodology),即想清楚了再干,比较重视计划,比如IBM、前惠普;一类是管理实践派(Practice/Action AgiIity),即先把事情干成了再总结经验,强调速度,比如戴尔、康柏等。2003年后的新惠普,找到了一个折中平衡的方式,既重视方法论,又强调管理实践。

掌控个性世界

2006年,惠普在全球推出“掌控个性世界”营销活动,惠普开始在面向个人消费市场的品牌塑造上下大力气。

庄正松表示:“一年前推出这个东西的时候,当时惠普有很多人,就是我本人都觉得这个想法和战略跟惠普以前完全不一样,惠普以前是很中规中矩的,可是这个战略是很明亮的,很多的色彩,惠普以前都是蓝色、黑色、白色,就这么几种。这个不太一样。我那个时候最担心的就是说这个战略和宣传很新颖,但是我们的产品是不是可以配套。我跟亚太和全球的同事说这个。掌控个性世界’的确不错,但是如果产品跟不上的话,会变成一个笑话。可是还好,最近惠普的产品已经不像以前了,现在我用的这个笔记本,只有1公斤多,而且还有光驱,还有很多商务的功能。还包括最近市场上最酷的这个V2000、V3000系列的产品。”

在庄正松看来,中国惠普的品牌变化有四个重要的因素:

1、成本结构。因为PSG的产品的同质性很强,虽然可以有一些差异化,但是如果成本结构不合理的话,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当然成本结构不是单纯谈这个产品的价格,这个里面包括业务经营的成本,库存的成本,渠道的成本,整个产品的价格。

2、采取复合销售模式。用一句话描述这样的策略,就是说客户想用什么方式买东西,你就要用这种方式卖给他。用什么销售方式不是惠普选择的,不是惠普说你要直销还是分销,重要的是客户要怎么买,用户很多人希望通过网上买,很多人喜欢业务人员去拜访他,有的人希望到店里面去看看,亲自摸一摸感觉一下。用户希望哪种方式的时候,我们就有哪种方式可以满足他,这是惠普的一个很清楚的想法。

3、重新进行品牌的定位。以前的惠普,基本集中在商用,特别是政府订单、服务器,还有打印机部分有很不错的品牌知名度。两年前,人们谈惠普的时候,最常想到的还是打印机。近两年慢慢有一些改观,特别是最近几个季度我们重新成为全球最大的PC供应商之后,人们慢慢知道惠普还是一个很好的PC公司。所以,我们四五年前开始建立这个品牌的时候是很辛苦的,特别是我们看到不同级别的城市对惠普有不同的认识,在一二级市场里面,惠普的品牌已经占据领先的地位。

4、在中国设计,在中国制造。比如,市场推广方面,以前我们的人就坐在北京或者上海办公室里,设计一个广告,推广到全国去,这是非常可笑的。比方说11月份的时候,南方还很热,东北已经下雪了。有一年我们曾经打过一个广告,说冬天到了,我们要做促销。可是南方的用户对这个广告一点感觉也不会有。所以说,把整个中国当成一个单一市场是不对的,那个时候我们开始让我们的行销人员更接近当地化。

销售的革命

在惠普,销售人员一直是配角,和很多IT公司类似,惠普也信奉“技术导向”的策略。

几年前,菲奥莉娜做了一项大改革,成立了全公司销售队伍,一个项目的代表就是唯一的接触点。这种做法成了一个噩梦,销售队伍卖的产品太多,同时还要向为数众多的“婆婆”汇报,结果是欲速则不达,而且责任不清、互相推诿。

至少,两年前遇到的是这样的状况,产品部门和销售部门互相抱怨。销售部门从来不讲产品部门的好,而产品部门也听不进销售部门的意见。庄正松说:“只是他们忘了一件事情,我们事实上是在一起做一个事情。”

市场导向

赫德在销售上的第一拨变革就是把销售队伍分解到三个业务集团里。马克·赫德在惠普发起了一场销售的革命,最关键的是,他重建了惠普的销售文化。

要想了解赫德销售理念的与众不同,就必须回到赫德的上一家公司NCR。NCR的创始人帕特森被称为美国销售之父,帕特森首创的个性化销售、销售训练营、销售指标制度,不仅影响着NCR,而且也是赫德的销售指南。

在赫德这个销售专家的带领下,惠普内部不仅增加了协同效应,面对客户也变得更谦逊,赫德也花了大力气去培训员工。但在惠普的销售人员看来,最大的变化是销售文化,其核心是:从“技术导向”转身到“市场导向”。

在一次演讲中,赫德说:“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利用现有的资源,让人们意识到加入惠普后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实现公司设定的目标,其途径是通过努力工作,包括一些培训。要实现公司这种转变,需要公司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时候管理团队、经理人也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如果你到一个业务部门说你需要这方面的帮助,可能对方业务经理说这不行,我没法做,这样就没有办法实现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交流。”

庄正松把现在的惠普和几年前的惠普做了一个对比:以前惠普的销售人员不是惠普的利润中心,是成本中心。首先给你一笔预算,你只能花这么多钱。以前惠普还有医疗仪器、测量仪器、化学分析仪器、元件部门的时候,都是这样的。我进惠普的时候是做医疗仪器的,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成本是多少,让你卖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公司给你的产品就是这样的。不过那个时候有一个好处,惠普很多的产品都是领先的,惠普的医疗产品是非常好的。可是慢慢地市场在发展,别人的产品慢慢追上来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要尊重我们对手的产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更理解,事实上最后掏钱的人是消费者,是最终用户。现在,指标是直接给到每个国家的,比方说我现在负责中国这部分PSG的工作,到底花多少钱,赚多少钱,公司会给我一个目标让我达成,我就能在这个目标底下做更多的弹性的策略。惠普的确从原来的自我为中心转到现在的以业务和客户为中心,特别是在马克来之后。

惠普过去比较重视硬性的PUSH(推)力量,现在,则更重视PULL(拉)力量,惠普正变得酷起来。在设计上,惠普并购了一个高端游戏电脑品牌Voodoo,惠普甚至在一款笔记本中引入了时尚的波纹设计。在销售一线,惠普甚至专门设了一个“产品销售”的职位,以求更了解市场。

在高建华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以前的惠普靠的是产品制胜,但是,随着IT技术的普及,市场导向格外重要。

导向论文 篇4

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也在逐步重塑着政府模式。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型经济, 它要求政府为市场、社会等提供各种优良的服务, 以满足企业和公民的不同需求。努力推进职能转变,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 在此背景下, 坚持正确的政府行为导向, 对于推动政府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一、政府导向与公民导向

科层制通过非人格化、标准化等方法使得政府逐步走上了效率之路, 严密的等级结构、权责相符的配置体系是科层制的核心要件。毫无疑问, 科层制极大提高了工业社会中的政府效率, 韦伯也称它为富于效率、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与工业社会相适应, 科层制构筑了政府赖以运行的组织基础并塑造了管制型政府模式, 在此模式下, 政府是以经济、社会的管理者面目出现的, 因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是截然对立的。政府行使管理权力的重要出发点是提高自身效率, 即“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能源和费用方面尽可能少的成本来完成工作” (1) 。在这种导向下, 政府更多地关注自身内部结构的调整和管理技术改进, 很多时候忽视了外在管理对象—公民的需求, 将政府的利益和价值置于优先地位, 其实质是政府本位。

将顾客概念引入公共管理是与市场模式和企业管理的引入紧密关联的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必须面向市场, 企业只有了解顾客需求, 并与之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才能取得可观利润, 获得长远发展。把“顾客导向”引入公共管理活动中来是公共管理由古典官僚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进行范式转换的一部分, 这表明了政府部门开始由注重内部管理向满足外部需求转变。然而, 由于企业和政府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组织, 政府服务的对象是公民而不是顾客, 顾客导向在进入公共管理活动中时不可避免地会使政府产生趋利动机, 侵蚀其所具有的公共性本质。因此, “公民导向”是对新公共管理提出的“顾客导向”的一种改进和修正。它在强调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时, 融入了平等、公正、民主等社会价值, 强调对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的尊重, 其实质是公民本位。

由此可见, “政府导向”与“公民导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府行为导向模式, 其立足点和出发点根本不同。政府导向坚持政府本位, 其实施的管理行为立足于政府自身的分析判断, 较少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行政对象的需求, 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科层制结构和政府组织自身所固有的自利性动机。公民导向则要求政府坚持公民本位, 牢牢树立公民利益至上的理念, 以公民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紧紧围绕公民需求实施管理行为, 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二、当前我国政府的行为导向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意识形态和国际、国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自上而下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包揽了一切经济社会事务, 由此形成了全能型政府。作为唯一的管理主体, 政府垄断了社会管理的全部职责。政府的这种管理是全方位、事无巨细的,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会则被庞大的政府所掩盖。这种“管家婆”式的管理方式使政府在行政管理中逐步形成了政府导向的行为方式, 习惯了对社会、市场和公民“发号施令”, 习惯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和执行, 习惯了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很少考虑被管理者的需求和建议。因此,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僵化、对立的。

政府角色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 其原因在于社会发生了一个从注重生产者转向注重消费者的变化, 如果说传统的管理模式是民众围绕政府转, 现在则便变成了政府围绕民众转 (3) 。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行政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公共服务上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 而是一个服务者, 它必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以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 由于行政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 在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实践中仍然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本位的行为导向, 这日益阻碍着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

政府本位的行为导向在今天的政府管理实践中屡见不鲜。以“维稳”为例, 不少地方政府在处理群众矛盾纠纷时, 仍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不站在公民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 而是通过简单粗暴的行政强制甚至违法暴力手段去压制公民的利益诉求, 结果使矛盾激化、升级, 酿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在城市建设面临的拆迁工作中, 某些地方政府政府本位的行为导向也暴露无遗, 在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赔偿问题上, 不与公民进行及时有效沟通, 合理协商, 仅从政府和开发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置公民利益于不顾, 运用强拆等非法手段推进工作, 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

总之, 当前我国政府行为导向正在由政府本位向公民本位转变, 但仍有不少地方政府停留在政府本位的层次上, 这种落后的政府行为导向模式日益阻碍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三、树立“公民导向”, 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个解构和重建的过程 (4) 。这个过程既要打破传统管制型政府带来的种种弊端和不良影响, 又要与时俱进, 在新的行政环境下, 转变政府行为导向, 重塑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府行为导向—公民导向, 把公民利益放在首位, 不能为了行政效率和便利而牺牲公民权益与公共利益。树立公民导向, 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具体来说,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是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基本前提。现代政府是透明政府, 这要求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必须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当前, 我国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做得还不够, 不少地方政府存在“选择性公开”的问题, 违反了“公开是常态, 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还有的政务公开流于形式, 信息发布滞后, 回应性不足等。强化政务公开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公开是常态, 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 凡是不涉及保密内容的政务信息都应该有步骤地通过适当方式予以公开,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二是增强政务公开的回应性和灵活性, 及时有效地对公民提出的疑问予以回复, 并利用网络技术, 丰富“官—民”互动形式, 提高互动质量。

2.提高公民参与度

与管制型政府不同, 服务型政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广泛参与, 在涉及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上、在政府政策制定与执行上, 公民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科学技术在公共管理上的运用也为公民地参与提供了有效保障。提高公民参与, 首先应该拓宽公民参与渠道, 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其次是继续完善听证制度, 提高听证质量, 使得利益相关方能够真实有效地表达意见。最后是大力培育各类社会组织, 更多地依靠公民、社会力量去解决政府力有不及的问题, 这对于实现公民导向的转变有着重要意义。

3. 建立“公民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存在着重经济增长轻公共服务的倾向问题, 这直接导致了GDP等经济指标在我国政府绩效考核标准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与公民利益直接相关的民生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共服务职能将会成为政府最重要的职能, 因此, 建立“公民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对于转变政府行为导向, 建设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建立“公民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首先应该加大各类公共服务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中所占的比重, 尤其是与公民利益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失业率等方面。其次是对这些指标尽可能地予以量化, 提高绩效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最后是在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中给予公民一定位置, 使政府服务对象—公民真正参与到评估工作中来, 优化政府绩效评估模式, 从而促进政府行为导向的转变。

注释

1 威尔逊.行政学研究[M].2011.

2 赵勇“.顾客导向”与“公民导向”:政府公共服务对象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9 (4) .

3 竺乾威.经济新常态下的政府行为调整[J].中国行政管理, 2013 (3) .

导向论文 篇5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就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通过激励和帮助员工取得优异绩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以达到改善公司绩效的效果。

绩效管理首先要解决几个问题:

(1)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需要达成共识。

(2)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它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和员工能力的提高。

(3)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

二、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之争

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的绩效管理方法之争由来已久,到目前为至也是难分高低,许多企业由于在思维形态的不同导致企业在发展上的风格大不相同,企业文化的差异巨大,这两种导向方式都有成功的案例。

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皆有其长短处,结果导向对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相求相对简单化,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一些资源,通常能在短期内看到效益,特别是在企业面临巨大财务压力或重大危机时,结果导向可能产生较好的财务报表。结果导向不足之处在过于重看短期结果,容易忽略企业长期利益,时间长久后易积累一些无法弥补的过失,例如:企业内部个人或部门追求结果最大化,导致企业管理系统失灵或低效,内部推诿扯皮现象严重。结果导向通常被生产导向或产品导向的企业所采用。

过程导向注重过程对结果的影响,管理中要求更加系统化,对管理者的能力要求较高。它往往能起到高瞻远瞩的作用,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缺点是见效慢,可能要在较长的周期后才能看到绩效。如果较长时间内未见效可能让企业主和员工.投资者丧失信心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但过程为导向的管理方式渐成为一些优秀企业的主流,过程导向通常是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采用。例如丰田公司与戴尔公司是各自行业中的骄子,他们的经济效益都是在行业中领先的。成本的压缩是提高经济效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企业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压低采购成本的方式来获取。这种方式往往不一定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因为采购部门通常是以结果为导向,谁的元件价格低就购买谁的,往往造成前端生产成本下降,而后端的生产管理成本上升(供应商不能及时备料造成企业生产线时常停滞等料生产,无形中增加了人力资本与固定资产的投入)。也可能造成质量不稳定造成导致后期维修成本上升,通常是成本上升部份超过成本缩减部份。而像戴尔丰田一类公司更看重过程导向,他们在采购元件时不仅看重供应商提供的直接价格,也看重供应商的其它价值如:减少质量成本与速度成本。它们不仅关注成本的控制,更看重成本投入后的增价。企业有着十分精密的生产流程,高度重视消费者的需求细节,并有效的组织生产出个性化的产品,不仅能更快速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大大降低了生产与销售成本。

三、从结果导向到关注过程的绩效管理转变

绩效考核一直以来都是用于企业战略层层分解,实现压力传递,促进企业业绩增长的有效手段。无论是从BSC还是KPI,传统的绩效管理都更关注绩效结果是否达成。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者更关注下属的工作细节,随之而来的,绩效管理的指标设定也开始越来越关注过程性指标,有些企业更加推崇痕迹管理,这一点在财务岗位和销售岗位更加明显。随着CRM的引进,销售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看销售业绩,更加关注对销售预测和客户关系管理等,关注过程指标的绩效管理营运而生。

“有好的过程,可能会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有好的结果的可能性很低,有好的过程,而没有好的结果必然有其客观的原因。”

四、新绩效管理方法

导向论文 篇6

关键词:政工队伍;创新发展

创新代表了与时俱进,是一切事物发展与变化的永恒动力,更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导着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人们的生活随着科技与信息的日新月异,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呈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而,思想政治工作也在形式、内容、条件等方面较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所谓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我国社会共同的价值目标,也就是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政工队伍建设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以创新发展实现政工队伍的知识化与学者化,建立出一支经验与知识高度结合的现代化高素质政工队伍。

一、中国梦导向下政工队伍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一)政工队伍建设的创新发展是中国梦导向下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国内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难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思想领域的斗争越来越复杂。社会的深刻变革,使得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变得多元化,出现了更多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统一的民心和思想任务更加艰巨。思想政治工作因大量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其任务、环境、内容发生巨大的改变,提出了相对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中国梦导向下加强政工队伍创新发展,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增强,以便与时俱进,紧随时代的步伐。

(二)政工队伍建设的创新发展是改善和推进政工队伍的客观要求

政工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层次和结构等与新形式新任务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其一,较低的思想理论水平,部分政工人员还不能清晰的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与中国梦导向下时代的特征;其二,不扎实工作作风,一些政工人员作风浮夸,采用简单生硬的工作态度,甚至有的只为应付差事;其三,简单的知识结构,采用新技术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低,缺乏实效性、自主性与时代感。所以,只有在中国梦导向下政工队伍的创新发展才能得到有效的改进。

二、中国梦导向下政工队伍的创新发展

(一)加强培养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1.政治坚定

在中国梦的导向下,政工队伍在政治上必须坚定理论路线根基、政策法纪根基和群众路线根基,理论路线根基的坚定,可在复杂的条件和形势下,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坚定的政策法纪根基,即坚实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党的政治、组织、工作与生活的纪律做到严格的遵守;思想政治工作是党与群众间联系的重要桥梁,因而,政工队伍的基本功与必修课就是要做好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础。

2.道德高尚

作风与道德高尚的政工队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完成具有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政工人员必须具备爱国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正派的思想作风,以高尚的道德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3.知识广泛

思想政治工作是开展的一种科学课程,要求政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文化底蕴。思想政治工作所要传达的东西,还应是深入其原则性、政策性和人们的内心之中。作为政工人员自身首先做到独立思考,结合实际,真正的做到以理服人。政工人员在牢固掌握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大概了解自然科学、管理学与经济学等更多方面的知识。

4.业务精深

作为政工人员,其必具备主要的能说、能写、能干的业务能力。其中,能说,即在作报告时一定要有理可依,做演讲时能引人入胜,做思想工作时能发人深省;能写,就是写出的文章不能是生搬硬套,要符合实际,让读者能有继续读下去的感受,能从中学习到些什么;能干,是指能深入群众,切实掌握群众的基本思想,以便在中国梦导向下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努力优化政工队伍自身的建设

1.改进培训工作,提高理论创新的能力

政工队伍的主导思想必以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要思想,把理论联合实际,积极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不断的在实践工作中和创新理论提高的能力上取得更高成绩。

2.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

中国梦体现出了对每个个体的关怀,对个体的尊严和价值的关怀,因此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深入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帮助职工干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职工思想压力的缓解和思想的稳定,接受思想政治知识学习,进而帮助职工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认识到自身工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同时还可以帮助政工队伍内部的稳定,形成安定、和谐的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熟知专业知识,提高领导职工政治思想的能力

以“中国梦”理论为强大的精神武器,才能够在新时期帮助政工人员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尊重职工干部的个体、个性的发展,促使职工干部能够主动改变、超越和完善自我,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工作,帮助职工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从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

三、总结

总之,中国梦导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支综合素质过强和建设过硬的政工队伍的支持,既保障了思想工作任务的完成,凝集人心,又对国家整体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中国梦导向下政工队伍创新发展的探索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郑琴.加强电力政工人员素质实现电力企业“中国梦”.《低碳世界》,2014(15).

[2]徐丽.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给力美丽“中国梦” .《青年与社会》,2013(22).

导向论文 篇7

关键词: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一、两者的定义

战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一个高层次构成要素, 是财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客观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串通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在本身真实的基础上, 怎样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错报, 将审计重点放在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层次, 而不从宏观层面考虑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这很可能只发现企业小的错误, 却忽略大的问题。

二、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局限性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通过对会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 从而确定检查风险, 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实质上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发展, 它还不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虽然它使审计效率与效果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但它在理论与实务两方面都存在固有的缺陷。

(一) 从理论层面分析。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采用的依然是简化主义, 认为审计师通过对管理层关于会计报表账户层面各个不同认定的审计, 就可以自下而上地为审计师对整个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这就要求审计师以系统的整体观点, 结合简化、分析、综合, 并进行适当的平衡, 才能够对被审计单位取得深入的理解。虽然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与实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审计思路的缺陷, 要求审计师对企业经营环境做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它仅作为一种参考, 没有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与经营风险紧密联系起来。20世纪八十年代后, 随着企业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简化主义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二) 从实务层面分析。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因为采用简化主义的观点, 假设审计师通过对各个账户层面的认定进行审计就可以获得充分、适当的证据, 所以审计师只需要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因此, 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 一般认为审计师发现不了上下串通的蓄意造假。也就是说, 在这种情况下发现重要错报的概率等于零。这样, 审计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客观上削弱了审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价值。

审计风险 (AR) =固有风险 (IR) ×控制风险 (CR) ×检查风险 (DR)

经深入研究发现, 上述审计风险定义及审计风险模型存在许多不足:第一, 该定义认为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对于存在重大错误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地发表审计意见的风险。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使财务报表没有重大错误, 注册会计师也会因各种原因而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第二,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仅从审计的过程上把审计风险划分成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个因素, 未能从审计过程之外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而实际上, 审计风险是审计内环境与审计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三, 传统审计风险定义及审计风险模型不能够解释如下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审计实务界普遍认为, 审计风险在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审计理论界普遍认为, 审计质量在普遍提高。

同时, 运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所依据的审计手法是以“以证实性为主”, 无法将“应有的职业怀疑”观念落到实处。

从制度基础审计到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建立起来的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的手法一直都是以证实性为主。审计人员所进行的控制测试是为了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虽然我们在一些准则中也强调“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 充分考虑审计风险, 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 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但同时我们的准则也强调“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 并非专为发现错误或舞弊”。因此, 迄今为止, 包括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在内的审计手法还都是在“以证实性为主”, 奉行的是“无反证假设”和“无错推定”, 只不过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证实性审计的过程中去关注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这样的模式是与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相吻合的, 但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一方面这种模式不利于缩小审计期望差;另一方面“应有的职业怀疑”在这种模式下难以落到实处, 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

三、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具体优势

考虑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局限性,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是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来实现的。这一思想将风险评估的范围拓展了, 要求将被审单位的各种风险, 包括控制风险、账户及交易层次风险以及其他如经营风险、行业风险、舞弊风险等都考虑进去。总体来说,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 它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 以审计理论、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 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完成审计工作。其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运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可以更有效地发现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将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综合为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程序, 对重大错报风险存在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不仅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同时对企业经营环境、经营战略以及管理层是否诚信等做出风险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和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进而确定检查风险, 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 并且对于各类重大交易、重要账户余额和重要披露, 无论内部控制是否存在及有效, 必须进行详细审计, 这是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重大改进。

第二, 运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采用的是一种全新审计技术。其基本程序包括:战略风险分析、经营环节问题分析、经营业绩评价、剩余风险评估、实质性审计测试时间、性质和范围的确定。

第三,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审计模式。独立审计师可以在合理评估剩余风险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 然后采用“自下而上”的审计模式, 汇总审计情况, 最后在评价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中的整体错报水平的基础上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因此,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程序是一种科学化的系统分析过程。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既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审计风险因素, 简化审计手续, 提高审计效率, 又可以合理整合审计资源, 抓住主要矛盾, 提高审计效果。

第四, 运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是实施“以侦察性为先导、以证实性为补充”的审计战略。现代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大、业务繁杂、会计普遍实现电算化、内部控制比较健全。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上一般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管理当局舞弊成为当前会计报表审计中最主要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 实施“以侦察性为先导, 以证实性为补充”的审计战略可以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并能将“应有的职业怀疑”从一开始就落到实处, 从而有效地减少审计期望差。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关注和控制管理当局舞弊风险, 必然要求由原来对管理当局“中性”的看法转变到对管理当局实行“有错推定”, 使“应有的职业怀疑”不再是一句空话。舞弊是现代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而管理当局舞弊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风险导向审计将战略调整到将主要精力转向关注管理当局舞弊风险, 充分体现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抓主要矛盾, 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一种哲学思想。

总之,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相应的,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 将由于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战略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进行评估, 是评估审计风险观念范围的扩大与延伸, 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

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作用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运用修订后的审计风险模型, 克服了原模型的局限性, 强化了审计风险管理。在现阶段, 审计人员是用测试和抽查的方法进行审计取证的, 所以审计风险无可避免。随着审计结果使用者日益注重维权, 一旦不当的审计意见对会计报表使用者造成损失, 审计人员就有可能承担赔偿等审计责任, 在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不易区分的情况下, 重大错报风险能更综合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情况, 从而让审计人员有章可循, 并在涉及诉讼的时候处于有利的申辩位置。从理论上分析, 重大错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乘积差别不应很大, 在实际操作中外部风险较容易被认识, 而潜在风险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单纯的风险容易发现, 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风险具有复杂性, 如国际经济影响, 外汇汇率变动, 国内经济波动, 政治、战争因素的影响, 由于新模型将风险因素归为重大错报风险, 因此新模型的可操作性比原模型要强得多。同时, 新模型的出台对审计人员的理念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审计将始终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对于审计人员所需承担的责任, 也能以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和审计人员工作形成记录的基础上, 再评估为检查标准。

(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春静.新编审计原理与实务 (第三版) [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2009.

导向论文 篇8

关键词:绩效评估,过程导向,结果导向,行政人员的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作为公平合理的评价与报酬组织成员、提升管理者与成员技能、建立沟通与反馈平台的基础管理方式, 监测战略目标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寻找组织绩效改进点的直接工具, 传递组织价值观和文化的有效手段, 其重要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类组织的普遍认可和重视。因此, 对于组织绩效评估的方式方法及侧重点选择自然是组织管理者、学术研究人员的关注重点, 其关系到绩效管理对该组织发展的促进作用能否有效达成。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特殊的环境与特定时期的战略导向, 在选择具体何种方式来进行绩效评估时, 长期以来面临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的取舍问题。

(一) 绩效的含义

绩效在英文 (performance) 中的原意是“履行、执行、表现、行为、完成”, 也可以引申为“作为、成就、成果、业绩”。绩效最早应用于投资项目管理方面, 后来被引入到企业管理中, 并逐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学术界对绩效的内涵理解存在两种基本观点, 一是“绩效即行为”的观点, 二是“绩效即结果”的观点。美国学者坎贝尔等人的绩效理论认为, 绩效是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本身, 是人们正在从事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可以被人们所体会的行为或行动, 而且这些行为完全能由个体自身控制。而英国学者伯纳丁等人将绩效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内, 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活动或行为产生的产出记录, 工作绩效的总和相当于关键和必要工作职能中绩效的总和 (或平均值) ”。这种定义将绩效同产出、结果相等同。

从对绩效的概念界定上也可以看出, 绩效评估 (也称绩效考核) 存在着两种导向, 即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

(二) 过程导向的绩效评估与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关注过程或是关注结果, 则意味着考核的内容各有侧重, 体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文化。

1、过程导向的绩效评估

关注过程的绩效评估注重成员的工作态度和能力, 考核内容主要集中在成员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努力程度和工作态度。它营造的是一种比较感性、和谐的文化氛围。

过程导向的绩效评估采取的考核方法主要有:排序法, 即按照一个特定的绩效评价维度, 如销售额、客户投诉等, 通过被评价者的工作与其他成员工作相比较, 从而排序出所有被评价者的优劣顺序;关键事件法, 即通过对成员在工作中最好或最差的事件进行分析, 对造成这一事件的工作行为进行认定从而做出绩效评估的方法;以及行为锚定评价法、行为观察评价法等等。从这些方法可以看出, 过程导向的评估注重定性考核, 评估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影响, 易引起成员间的不公平感。同时, 过程导向的绩效评估往往遵循一定的工作范围、流程和尺度对成员行为进行描述与评价, 这容易使成员刻板遵守制度程序而异化了组织的目标。

2、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

关注结果的绩效评估注重工作的最终业绩, 以工作结果为导向, 评估内容主要集中在工作的实际产出和贡献, 而不关心成员的行为和过程。它营造的是一种比较理性、任务导向的文化氛围。

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容易诱使成员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并且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往往存在一个具体量化的指标体系, 明确规定了成员做哪些事、做到什么程度能够获得较高的绩效评价结果, 而绩效指标体系所能涵盖的往往是较为显性的事项, 这就可能导致成员忽视其他无法量化评估的应尽事宜, 单纯追求政绩工程。这种情况下由于过于看重最终的结果, 可能忽略了过程, 导致过于注重短期利益, 而忽视了组织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时, 对于结果的考核并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员工。因为组织的客观条件, 如工作场所的物质条件、设施设备、工作程序、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 以及外部的客观环境, 如竞争程度、对手力量等等都会对结果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另外, 制订绩效评估政策时, 过程指标比重过大, 就变成了“绝对计划”的管理模式, 使成员的灵活性与工作的弹性受到较大的限制, 不利于成员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做出适时适当的行为反应。但如果完全忽视过程, 只以结果成败论英雄, 放任成员各自为战, 组织就失去了整合与指导作用, 很难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三) 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随着对绩效评估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系统性要求的提出, 针对过程与结果导向这一相互矛盾的范畴, 学术界给与了更多的关注, 并逐渐倾向于赋予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绩效评估中同时注重两个方面, 以弥补单方面导向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因此, 绩效既包括工作过程, 也包括工作结果这样一个相对宽泛的界定得到了大家的广泛接受。

这样一种宽泛的解释看起来好像很好地解决了过程与结果的矛盾关系。但其实尚未解决其实质问题, 因为过程导向或是结果导向并不是指绩效评估只包含其中的某一方面, 而是指在具体评估中有所侧重。对于组织, 尤其是私组织而言, 不同的发展阶段、特定的环境及其他因素决定了其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下实施绩效评估时应有所侧重。

如在企业的创立及规模初步扩展阶段, 招入的新员工对企业的规章制度、核心价值、战略目标等的认识都比较模糊, 内心认同度较低, 无法有效地将自身能力与任务要求很好地衔接起来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 应注重过程导向的绩效评估, 注重考核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 并且以一些明确的办事流程、范式经验来规范评价员工的行为。而在企业的稳定发展阶段, 企业文化已比较成熟, 工作氛围较为融洽, 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逐渐形成, 对自身能力与任务要求的匹配程度有了较准确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 即可以注重绩效评估的结果导向, 为员工提供完成目标的各种资源条件与机会, 适当授权, 使其能够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一个好的企业员工绩效评估体系是促进企业内部文化沟通与融合的有效机制。除了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 也可以根据评估目的来具体选择评估导向。在鉴别员工发展潜力和发展需要、帮助员工进行生涯规划时, 最好使用过程导向的关键事件法、行为观察评价法、记录考察法等;而在岗位选拔、激励员工时, 最好使用结果导向的目标管理法、评价量表法等。

当然, 具体应注重过程导向, 还是结果导向, 亦或是两者并重, 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正如中国学者杨杰、方俐洛、凌文铨等人《关于绩效评价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认为绩效是一个多义的概念, 对它的解释是因具体环境而异的。无论组织还是个人, 都必须以整体的、系统的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理解绩效。如果只是静止地理解和评判绩效, 就可能会犯一叶障目的错误。因此, 这就对组织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求其充分认识并定位组织性质及组织战略目标、明确想要营造的组织氛围、清晰组织的发展阶段、认清组织的外部环境与机会条件, 适时地合理调整绩效评估的内容与方式方法, 以激励成员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四) 行政人员的绩效评估

政府机器自人类集合体形成以来就已产生, 其存在相对稳定, 不像企业等私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变化。而且, 行政人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 其价值目标具有多元性, 对于行政人员的绩效评估明显不同与其他组织人员。

绩效评估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在20世纪初被引入政府部门的管理中。然而传统行政模式是以对规则负责为特征的, 主要依靠办事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刚性规范作为促进机制, 它给成员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促使其循规蹈矩, 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则办事, 重过程胜于结果。从而导致其组织结构僵化、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严重, 效率低下, 对社会诉求反应迟钝, 公共服务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随后,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使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有了新的发展, 形成了以结果导向的新视角。而个别地区只是追求GDP的短暂增长, 片面地将经济业绩等同于绩效结果, 将经济指标等同于政府绩效的指标。同时, 各地政府为了提高办事效率, 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还纷纷建起了政府办公大厅、部分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等。但由于对办事人员的绩效评估以结果为导向, 没有注意到对其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的考核, 目前普遍存在公共部门人员尚未树立服务意识, 官本思想明显, 在与公众的交流过程中显出高人一等的姿态, 服务态度较差。公共部门人员更新机制作用发挥的缺失, 长期以来几乎不会因为绩效不佳而淘汰或惩罚内部人员, 导致内部人员缺乏应环境变化或工作要求而更新与提高工作能力的动力, 跟不上电子办公的要求, 无法有效及时地提供公共服务。

因此, 对于行政人员而言, 应该实行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绩效评估。在考核中不仅应对工作业绩 (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成效等) 做出量化分析, 还应包括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的考核, 如出勤率、公众满意度、问题解决是否及时、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工作经验、学习能力、信息能力、资源管理、团队合作、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基本要素, 更重要的还应针对行政人员绩效的特殊性, 考察其思想政治素质、责任感、工作上的人际关系、与公众的关系、社会公德、廉洁自律情况等。

参考文献

[1]卓越.政府绩效管理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5.

[2]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1.

[3]赵国军.绩效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8

[4]王蕴, 孙静.人力资源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3

[5]王黎萤.新编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5.1

[6]胡税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迎接绩效革命.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7]刘彦.完善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07 (4) :27一30

导向论文 篇9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48项审计准则(2010年进行了修订),于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施行。 该审计准则体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 但是在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质的理解上,学术界仍存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就是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或舞弊风险导向审计。 之所以出现争论,笔者认为关键是对风险的内涵理解不同,那么“风险”的涵义是什么? 难道仅仅是“经营风险”或 “舞弊风险”?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究竟是什么关系?

作为实务工作者, 笔者认为正确理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以及几种风险导向审计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审计准则非常重要。 本文结构上分四个部分:首先文献综述,概述学术界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质的不同看法;其次分析总结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然后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之间的关系;最后结论。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以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在实务中应用为主。 2004年初陈毓圭、谢荣、吴建友等学者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研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 之后,这方面的研究大量出现。 但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质是什么,并未达成一致的看法。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模式还是审计方法? 谢荣、吴建友(2004) 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属于审计方法,它是审计方法在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 陈毓圭(2004)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审计方法和理念,但他更倾向于方法论。 谢志华、崔学刚(2006)认为风险导向审计不是审计方法,而是一种审计战略定位与观念导向。

在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的理解上,学术界有不同观点。 谢荣

(2004)认为“对于‘固有风险’的认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更多的是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战略风险,而不是仅考虑会计报表本身的风险,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该是以企业的经营风险为导向的一种审计”。 王泽霞(2004)认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管理舞弊不能被控制风险导向和商业风险导向较好的识别,因此提出了管理舞弊导向审计,她认为“管理舞弊导向审计是以查找和识别管理舞弊作为审计工作重心的风险导向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新的发展”。 陈志强(2006)认为“把握风险的概念是正确理解风险导向审计内涵的关键,对风险概念理解不同,风险导向审计本质的认识就会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审计理念和模式,风险的基本内涵应该是 ‘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对风险内涵不能随意缩小或者扩大,否则都可能造成理论上和实务上的偏差”。

本文以下分两部分阐述两个观点: 一是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质的认识;二是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舞弊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之间的关系。

三、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质的认识

从审计模式的历史发展进程看, 无论是从最初的账项基础审计到制度基础审计,还是从制度基础审计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引起审计模式变更的真正原因还是“成本效益原则”在起作用。 社会越发展,经济越活跃,企业的业务也越复杂,审计工作也就越发的繁重复杂。 但在竞争社会,审计收费并不与审计工作量成正比。 会计师事务所也是企业,它的目标也是企业财富最大化,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是会计师事务所一贯的做法,只是受到了审计风险的制约。 如何有效平衡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之间的矛盾,是一直困扰会计师事务所的问题,同时也是审计模式发展的推手。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之间矛盾平衡下的一个产物。 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即通过审计前风险的评估,来确定检查风险应控制的水平, 从而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配置到最有可能导致审计风险的领域,以此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在对风险评估上存在致命缺陷,即难以有效评估固有风险。 在实务中审计师往往不评估固有风险,只评估和测试控制风险,而控制风险的评估难以有效发现管理层绕过内控的舞弊, 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实际上风险很高但评估的风险却很低。

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进行改进,将原有的审计检查前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以重大错报风险替代,这就形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依据的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表面上,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只是用重大错报风险代替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中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实质上,实现了质的飞越。 它并不是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简单相加,其所包含的内涵已超越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它不再将审计检查前风险进行人为划分, 而是以风险评估所要实现的目标代替,即识别和评价“重大错报风险”,从而更好的体现了审计程序因地因时而异、多样性的特点。 它所体现的思想是:审计检查前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风险因素彼此又不是独立的,因此不能割裂起来单独评估,而是需要联合起来评估;同时,审计检查前的风险又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行业状况、企业性质、监管环境、战略、目标、经营风险、业绩考核体系不同,引发财务报表错报的风险因素就不同,因此,在具体审计中审计师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该企业的风险评估程序,关键要找出引发错报风险的源头,从源头来识别风险。

虽然与传统相比,审计风险模型只是发生小小变化,但体现的审计理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它要求审计师从源头发现风险, 审计重心前移;风险评估由零散走向结构化,它将各种风险因素联系在一起,多方面多角度的考虑问题, 风险评估方法更加系统化; 将战略分析引进审计,风险分析方法多样化;紧扣风险这根弦,风险评价贯穿整个审计过程;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成为重点考虑的风险因素:经营失败很可能使审计所卷入诉讼,带来审计风险;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反映, 通过经营风险的分析和评估能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潜在的重大错报;舞弊,特别是管理层的通同舞弊,引发的财务欺诈造成后果往往特别严重。

综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审计理念,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系统的风险评估来识别重大错报的领域, 并将识别的领域作为实质性审计的重点,以此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因此,笔者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是:以揭示重大错报风险为核心的一种审计模式, 通过分析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因素, 来评估和识别重大错报风险, 从而有效解决信赖过度导致审计风险或信赖不足导致审计过度的问题。 重大错报的风险驱动因素可能源于经营风险,也可能源于管理层的舞弊或其他。

四、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关系

王泽霞(2004)认为“审计导向就是审计工作的切入点,用以确定审计实施对象和重点领域。 ”根据这一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以“风险”作为审计导向,也就是审计工作的切入点。那么“风险”是什么?有学者认为经营失败很可能导致审计风险, 因此认为经营风险就是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审计工作以经营风险作为导向,从而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就是经营风险导向审计。 也有学者认为,近几年国内外爆发的好几起重大财务欺诈案,很大一部分是管理层舞弊造成的,因此认为舞弊风险就是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审计工作以舞弊风险作为导向,从而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质就是舞弊风险导向审计。 王志强在《从审计模式及其思想的演进辨析风险导向审计应有的内涵》 一文中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辩驳, 他认为将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或舞弊风险导向审计等同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犯了将风险内涵任意扩大或缩小的错误。

笔者认为,不能简单的将“风险”理解为经营风险或舞弊风险。 对 “风险”的把握要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出发去理解。 前面我们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分析中已经指出, 重大错报风险的揭示是其核心,审计工作是围绕着分析评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展开,关键是要找到可能导致重大错报的风险驱动因素, 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是导致错报的风险驱动因素,但不是全部。 “风险”是涵盖了经营风险、舞弊风险在内的一切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因素的概念, 是重大错报风险驱动因素的集合。 在审计实务中,审计师不可能去寻找所有的错报风险驱动因素, 而是有选择的寻找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驱动因素以及识别和评估风险的正确路径。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认为重大错报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营风险,即重大错报风险的源头为经营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的正确路径应为从经营风险到错报风险; 舞弊风险导向审计认为重大错报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舞弊风险, 识别和评估的正确路径应为舞弊风险到错报风险。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以经营风险作为风险评估的逻辑起点和重心,通过对经营风险的分析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以舞弊风险作为风险评估的逻辑起点和重心, 通过对舞弊风险的判断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因此,无论是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还是舞弊风险导向审计, 都只不过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实务应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已,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审计模式。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图示表示:

{横轴以时间为顺序,表示审计模式的发展历程,图中只反映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纵轴以审计工作路径为顺序,反映审计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以C点即分析评估经营风险作为审计工作的起点; 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以B点即分析评估舞弊风险作为审计工作的起点。 这二种表现形式最后相交于A点,即揭示重大错报风险。 }

五、 结束语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审计模式,反映审计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如何系统的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要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首先得找出可能引起重大错报的风险驱动因素, 比如经营失败、 管理层业绩考核压力、融资压力等。 风险驱动因素是重大错报风险的源头,识别和评价风险驱动因素是审计工作的起点和重心。 经营风险或舞弊风险是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以经营风险的识别和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逻辑起点和重心,就形成了经营风险导向审计,以舞弊风险的识别和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逻辑起点和重心, 就形成了舞弊风险导向审计。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 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不是独立的审计模式,而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实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摘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当前较新的一种审计模式,已全面应用于现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但理论界对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仍存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就是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或舞弊风险导向审计。正确理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以及几种风险导向审计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执业准则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分析总结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然后,分析其与经营风险导向审计、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之间的关系。

导向论文 篇10

一、历史背景简介

基于对美国会计准则发展历史的考证与分析,不难发现,美国会计准则在其制定伊始,“以规则为导向”的制定方法特征并不明显,而大概经历了一个由原则导向到规则导向的发展历程。这也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演化思路。毕竟会计准则在其起步阶段不可能十分精细,通常会经历一个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过程。

历史地看,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现代会计准则形成与发展的导火索,建立公司财务报告的统一规范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管,改变此前会计信息披露一盘散沙的局面开始成为会计改革的主旋律。1933年、1934年,美国证券法与证券交易法分别发布;1934年,美国证监会(SEC)成立,负责监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程序,1938年SEC授权美国会计师协会(AI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前身)和下设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制定会计准则。CAP在任期内(1936-1959)一共发布了51份“会计研究公报”(ARB),而这些内容多是现行会计惯例与实务的归纳,缺乏统一原则指导,整体结构松散不一致,会计选择的范围大,协调性较差,对于紧迫问题反映也显得较慢。1959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成立并取代了CAB,其工作开展总体上较其前身CAP出色,并在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看准则制定导向一直在原则与规则之间摇摆。在1959-1973年,APB发布了31份“意见书”(Opinion),其内容多是描述性的而非规范性的,实用主义几乎积重难返,对于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研究仍有待深入。1973年,APB几乎是在落魄中被全新的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取代,美国会计准则也自此迎来一个新时期。

FASB自成立伊始就着手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的研究,希望它成为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与原则依据,表达出原则导向的准则制定初衷。然而,由于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是一个技术过程,还是一个政治过程,是各方面利益博弈的结果,会计准则制定者往往针对各方面不同利益集团的信息需求偏好而小心翼翼地求得平衡,同时也由于FASB作为一个独立的权威的准则制定机构本身所不应缺乏的工作激情以及不断膨胀的权利欲与表现欲,使它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往往无法顾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主动或被动地不断添加准则的解释指南与例外原则,规则化的趋向日渐明显,以至于出现很多人抱怨的“准则超载”(standards overload)问题。他们时常会根据实务中出现的某一问题而专门制定相应的规范。迄今为止美国所颁布准则数量之多、内容之广泛、规定之详尽、篇幅之大不仅是其前身CAP和APB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也是其他国家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所无法比拟的。正如IASB前主席泰迪爵士(David Tweedie, 2002)的评价,FASB之所以选择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制定模式,完全是环境使然:公司需要详细的规则,以减少交易设计的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需要详细的规则,以减少与其客户的纷争并在诉讼中寻求自我保护;证券监管部门需要详细的规则,以便于实施监督。而且在承受来自SEC以及社会各界的巨大压力之下,会计准则越详细似乎就越显得FASB的工作是富有成效的。

受到安然事件等一系列大公司的重大会计丑闻的刺激,美国出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厉的证券立法《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的很多条款都是关于改善公司管理当局、外部审计师以及机构投资者之间激励相容的立法尝试,因此,它不仅可以看成是一部公司治理法案,又可以看成是会计治理的法条。其中第108条款责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着手研究以原则为基础的美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构,并限期向美国国会提交相关研究报告。顺应这一要求,SEC经过将近一年的研究,于2003年7月完成并提交了一份名为“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的报告,也标志着美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与布局谋篇开始从规则导向向原则导向转变,为了区别于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方法,也为了把其关于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方法与他人的认识区别开来,这份研究报告提出了所谓的“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方法,就其实质性内容而言,这其实标志着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方式开始从规则导向朝着原则导向转型。

二、两大导向的比较分析

关于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启示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甚至有人认为美国的会计准则并不是规则导向的,如Schipper (2003)就坚持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是建立在一些原则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原则也是从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推演来的,并不是规则导向的。本文并不赞同这种观点,正如Nelson (2003)所述的那样,规则导向的准则以包含相对较多的详细规则为特征。美国SEC与FASB (2003)都承认美国多年来形成的会计准则体系在总体上看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里面充斥着界线检验、大量的例外事项、纷繁复杂的具体内容以及内在的不一致性等。与之相对应,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包括一个关于主要会计原则的简要陈述,在这些陈述中会计目标是会计原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少有甚至没有与这些基本原则例外或不一致的地方。通过比较,笔者归纳分析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遵循

实现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准则制定的真实意图。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体系过分注重交易的形式,而忽视了交易的实质。会计程序与财务报告将很可能成为一种对于准则的简单因循行为,而不是一种信息沟通行为以及规范目标达成行为,自然自觉不自觉地导致财务报告未能真实地反映交易与事项的经济实质,不仅不利于实现会计目标,而且反而提供了规避准则内在目标的手段。而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以明确的财务报告目标为指引,这种准确报告不是抽象的,而是明确具体的,受到贯穿于各相关准则的基本目标的限制。实务当中,应用每一个具体准则时,要求会计、审计行为决策集中在是否实现准则所设定的目标上,这样也就把利用财务与交易设计以规避目标的机会尽可能地最小化了。

(二)关于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准则体系的内在一致性

规则导向的准则仅仅使得会计信息具有形式上的可比性与一致性,而不能保证实质上的一致性。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式存在两个相互关联的显著特征:界线检验与大量的例外事项。大量明线(bright line)的存在,通常意味着线的两边如同楚河汉界、泾渭分明,这很容易使得本质上相同的交易与事项而因为一线之隔而迥然不同。这些明线通常又是例外的产物。由于复杂业务的出现以及特殊利益考虑,现行准则中规定了好多例外,包括适用范围的例外以及会计处理的例外等,并为此配套了大量的详细指南,这是导致美国会计准则越来越具体、繁杂的一个主导性因素,这就很容易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导致准则运用的内在不一致性。这些准则可能包含着相互冲突的指南,由于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对于适当的文献的应用可能持有不同看法,对于类似的交易,不同的公司可能有着不同的会计处理。而且,人们可以在明线两侧设计交易,使得实质上相同的交易却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也许有人会认为规则导向的准则在报告时有助于获得更大的可比性。实际上,由于固有的不一致性和界限检验,报告中的可比性可能看起来是真实的,但实际上是虚假的。而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紧紧围绕最终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并强调以统一严谨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依据,从而使得整个财务会计系统成为一个收敛性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统一整体。这显然有助于避免例外事项的存在,因为例外事项在本质上与实现原则导向的目标相悖,至于详细的操作指引更不是原则导向的做派。

(三)关于准则的适应性问题

规则导向试图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但应当看到,再稠密的规则都是离散的,如同任何两点之间都是有缝隙的,都可以用无数多个点予以填充。历史证明,由于强调具体的规则而不是宽泛的原则(broad principles),一方面导致不同利益团体为了这样那样的界线和特殊事项而纠缠不清,并导致官方对相应指南的批准与发布经常被推迟。此外,基于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不能充分适应未来市场发展与环境的变化,滞后性比较明显,并经常出现“救火式”的行为。而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通常界定那些通用的、公认的基本原则,由此形成的会计准则体系不仅简洁明了,技术格调优雅洒脱,而且立意高远,柔韧性与兼容性强,能够从容不迫地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新事物,避免规则导向下准则制定在一些始料未及的意外或突发事项来临时而仓促地加以补救。

(四)关于会计职业判断与职业责任问题

规则导向下的会计准则由于向会计准则的执行者提供了一个详细的处理清单,他们可以循规蹈矩、对号入座,自然形成了职业判断的惰性,而且人们可以利用规则为自己的机会主义选择或者“失察”行为开脱罪责,这意味着规则导向的准则反而惹火上身,咎由自取,成为不良会计行为的替罪羊。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主旨在于强调交易的经济实质,而实质往往隐藏在现象里面,这要求会计师和审计师很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经济情况运用更多的职业判断,而至于能否准确把握并传达交易与事项的实质,是以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责任为基础的,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所以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司管理当局应当承担起在公司财务报告中准确报告交易与事项的经济实质的道德责任,并相应地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以能准确把握与反映经济真实性和会计目标,向外界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种责任与要求也有助于强化与提高会计师在编制和审计会计报表中的职业水准,其职业地位也在无形中得以强化。

(五)关于盈余管理与操纵问题

毫无疑问,无论是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都无法避免盈余管理与操纵。一般认为原则导向为上市公司提供利用职业判断操纵利润的机会,而在规则导向下,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交易设计规避准则规定,有人称之为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悖论(沈振宇、王金圣、薛爽,2004)。而这不过是准则制定者所可能面临的一种左右为难处境,关键在于相应的治理环境的完善程度如何。相对于原则导向,规则导向准则更有可能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可以构造交易的合理方法(Richard, 2008)。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容易形成一种文化意识,即只要是规则(既然是如此详细)没有明文禁止的,就一定是对的。换言之,凡是准则没有规定的地方,大家都可以去有目的地去尝试。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经常看到诸如安然之类的公司经常会利用会计准则的空隙做出了出人意料的财务设计并得出出人意料的结果。原则导向强调指导性原则性意见而非具体方法,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的判断空间与弹性较大,“理性”的主体往往选择对自己有利而不一定是最公允的方案,至于其中的“误判”成分有多少,特别是在会计、审计串谋的情形下,外人是不太容易发觉的,事发之前也是不太容易被发觉的。

(六)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的成本

这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一般人会认为,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成本低,执行成本高,而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显得制定成本高,执行成本低。如何结合上面的盈余管理所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与相应效率与福利损失,问题可能就不是如此简单了。相比较而言,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需要大量的实施指南,并可能促使准则不断地走向复杂的循环,就像财务设计和实施指南相互促进一样,其准则制定的显性成本比较大,而且后续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可能接连不断。此外规则导向的准则还存在就某一具体规定征求专家意见的成本,以及为获得期望的财务结果而进行财务设计的成本等等。原则导向的准则制定成本表面上看相对偏低,但缺乏足够的操作指引可能会增加会计师、审计师与外部机构(包括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等)就其会计处理意见而进行解释与沟通的时间与成本。另外,原则导向对于执行人员来说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学习培训成本,以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且要为自身的职业判断承担潜在的责任,这种责任风险的存在可能提高职业保险费率,并有可能转嫁给客户。概言之,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下的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各有特色,有的带有“零和博弈”性质,有的则是社会效率与福利的净损失。

三、几点启示

(一)无论是规则导向还是原则导向,二者都有共同的善良的出发点,即希望能够对现行会计实务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只不过具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形成不同的技术特征与治理风格,前者倾向于程序理性,而后者倾向于实质理性或者结果理性,如果实质理性能够通过程序理性得以合理实现,那么将是一种完美的结合状态。会计准则体系以具体规则作为主要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试图为企业会计的技术性行为提供一个全面的、整体的秩序,它企图穷尽各种可能情形,并为之制定详尽的规则、可量化的标准进行明确的技术指引,以较强的可操作性来全面引导会计实务的规范化。只不过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环境复杂化的影响以及准则体系的自我强化机制而导致准则过分偏重于技术,并拘泥于形式,而以原则为导向制定会计准则则是在根本目标的指导下,以较为开放、包容的准则制定思维克服具体规则条款的离散性、有限性,试图通过一个内在一致的概念框架,为会计实务提供观念性指导。因此原则导向应当为会计准则发展的主线,会计准则的具体执行首先要保证基本的原则不能违背。

(二)无论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都不过是会计准则制定者的一厢情愿,具体执行过程中都有可能“跑偏”,特别是前者,原则需要寓于规则之中加以实现,届时,可能是原则化的规则,也可能是规则化的原则。自安然事件到目前为止,尽管美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进行了一系列的趋同研究项目,相关改革取得初步的进展,并进行了企业会计准则汇编,但美国会计准则并没有进入原则导向时代,大量浩繁复杂的规则清理一方面社会成本巨大,另一方面也根本做不到毕其功于一役,这将是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化与消化过程。高盛前CEO亨利·鲍尔森曾经比较务实地指出,美国的会计准则需要在原有的规则上加入一些基本的原则,是否违反准则,不但要看是否违反规则,还要看是否违反原则。这对那些包括美国也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可能是一种成本较小的选择。至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以原则为主、以规则为辅与以规则为主、以原则为辅的两种方式谁更为有效。鉴于原则导向的明显的理论优势,比较合理的也符合逻辑的规范思路是原则是导向、原则是底线,规则等技术细节首先不应违背这些基本原则,然后再由会计主体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与所具备的条件予以自主抉择。

(三)无论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都需要对监管秩序加以治理整顿。一个健全的监管体制应当是权变的、目标导向的。监管不能因为会计主体对于准则的照搬照抄而任由其损人利己。如果说原则导向考验监管的能力,而规则导向则更考验监管的智慧。具体监管的思路会因原则导向或规则导向而有所不同。Nelson等(2003)认为,在准则不够具体的情况下,必须有强烈的监管措施才能保证准则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洪剑峭、娄贺统(2004)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会计准则导向与会计监管的有效程度相关,准则导向的变迁应当与具体的会计监管的环境相适应,在相对较弱的监管环境下,应当选择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以限制企业管理层的会计选择空间,促使其如实地出具财务报告。

导向论文 篇11

摘要:从B2B如何进入贸易领域入手,分析其目前存在的几种模式一一眼球导向模式与成交导向模式。其中眼球导向模式又可分为水平B2B与垂直B2B,两者对中国中小企业的贸易进程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并且涌现了一些巨头。而成交导向模式起源于国外,目前在国内也已初见成效,尤其以进入中国两年的MFG,corn为例,可以看到这一模式“贸易本源”的特点和优势。B2B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从简单的推广、搜索走向在线交易,再从在线交易走向交易前、中、后整个流程的“一站式服务”。

关键词:眼球导向;成交导向;B281.0;B2B;2.0

1眼球导向B2B网站

眼球导向网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各大行业的综合类网站,这种交易模式也叫水平B2B,它是将各个行业中相近的交易过程集中到一个场所,为企业的采购方和供应方提供了一个交易的机会,象Alibaba、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网等都属于此类。

另外一类是面向制造业或面向商业的垂直B2B(又可以称之为行业B2B)。垂直B2B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即上游和下游。生产商或商业零售商可以与上游的供应商之间的形成供货关系,比如Dell电脑公司与上游的芯片和主板制造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合作。生产商与下游的经销商可以形成销货关系,比如Cisco与其分销商之间进行的交易。其中以中化网为首的网盛旗下网站成为垂直B2B的代表网站,将垂直搜索的概念重新诠释,让更多生意人习惯用搜索模式来做生意圈,找客户。

亚洲流派的眼球导向B2B平台(以阿里巴巴、made—in—china、环球资源、ec21等为代表)通常具有如下优点:

(1)在国内知名度高,聚集了大量国内同类企业;

(2)访问量都比较大;

(3)具有比较贴近国内客户的服务;

(4)商机发布式的交易机制比较直接,操作简单。

但也有一些缺点:

(1)国外买家客户的访问量低;

(2)被国外认为是中国小商品的集散平台,以短单和小批量为主,很难有大客户询盘;

(3)内部群发询盘的方式使得询盘多,但是成交量少;

(4)大量国内同行企业充斥其中,竞争激烈使得利润极低;

(5)要获得好的排名需要付出巨额成本,信价比越来越低;

(6)基本上优势集中在服装、工艺礼品、小五金、电子等行业以及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市场。

眼球导向B2B网站最终走向的是广告媒体,无论搜索有多么精细和强大,无论相关的增值服务有媒体、展览等多种模式,都不会脱离广告媒体的范围。

2垂直网站模式

根据调查,国内目前已经有垂直行业B2B网站1200多个。在绝大多数垂直行业里,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网站,很多垂直行业又被再次细分。例如在五金领域,除了有全球五金网、今日五金网、东方五金网,中国五金网等,还有更加细分的锁网,模具网,螺丝网,泵阀网,工具网,轴承网等。

最近几年,垂直行业B2B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电子商务市场的后发力量。例如中国化工网,其首页广告位的最高报价已经超过了阿里巴巴。

行业B2B平台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专,集中全部力量打造专业性信息平台,例如中国化工网的化工产品有20个一级目录,200多个2级目录(阿里巴巴化工行业有16个1级目录,不到100个二级目录);二是深,此类平台具备独特的专业性质,在不断探索中将会产生许多深入且独具特色的服务内容与盈利模式。由于垂直行业B2B可以凭借对于行业的深入把握实现差异化竞争,水平B2B与行业B2B将在市场长期共存。

虽然细分行业可以凭借专业优势构筑竞争门槛,但垂直行业B2B网站也存在一些隐患,首先厂商细分程度不宜过高。垂直行业B2B都面临着规模太小的问题,而细分程度过高的平台则更明显,其注册用户一般在几千人、付费用户一般只有几十人。B2B业务的特性是高初始成本和低边际成本,建立网站等媒体平台或提供其他服务的初始成本很高,而增加一个会员带来的边际成本很少,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性。这些网站的初始成本很高,但目标客户市场却很小,很难通过大量增加客户来降低边际成本,在遇到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时候很容易退出。

另外,一些细分程度过高的垂直行业B2B平台往往所吸引的用户全部是本行业的竞争者,而缺乏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其他方向的合作者,这大大降低了带给用户的价值。例如“轴承网”,有约95%的注册用户都是轴承生产商,那么除了极少数的买家之外,大部分注册用户之间根本不存在互相贸易的可能。而在比如“五金网”这样行业内覆盖较广的垂直B2B上,不光供应商和买家可以进行贸易,轴承商和螺丝商、模具商这样的供应商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带给用户的价值大大提升。

谈及网站联盟,各大垂直网站掌门人褒贬不一。中国化工网CEO孙德良认为,生意宝是实现他理想的“网络采购阶段”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不过在其他一些行业网站的眼中,这种联盟只不过是一种粗浅的表面合作,并没有什么实质含义。不过有部分行业网站负责人提出了交叉持股的联盟想法,虽然还只是个猜想,但对于目前盈利模式比较混乱的B2B领域来说,也许值得一试。

3成交导向B2B网站(B282.0)

与通过汇集海量卖家企业信息,提供全面、深度搜索,吸引买家关注的眼球导向式B2B网站所不同,另外一类以在线海量询盘为主、在线成交为最终目的的逆向式采购网站逐渐兴起,其中MFG.com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MFG.com自2006年低调进入中国的时候,便引起了业界的巨大关注。这一于2000年成立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互联网公司,在“网络热”进入低谷的几年间逆势成长,实现了裂变式的发展,目前业务已经遍及欧美和亚太地区,特别是在2008年初获得了富达国际2600万美金风险投资注入,更是吸引了业界众多人的眼球。

MFG.com与众多眼球导向B2B有着截然相反的外观和功能,眼球导向B2B基本上是通过聚集大量国内供应商来吸引海外买家的关注,而MFG.com则是专注于具体行业,通过专业化的行业和工艺分类,在其平台上发布每天3亿美金的采购需求,并且帮助买家客户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格的供应商。这些询盘主要集中在工业非标准件,标准件和纺织品三大领域,其中前两类占到70%以上,90%以上来自美欧客户,而且都是目前的需求,交货期大多在1—3个月之间。目前对中国地区供应商开放的每日采购询盘总价值基本都在2—3亿美元之问。根据MFG.com网站上提供的历史交易记录,越来越多的中国地区的供应商获得了这些订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在MFG.com平台上,全球采购商可在线轻松发布非标准零部件、标准零部件、纺织品的询盘,快速找到匹配其订单要求的供应商;全球供应商随时查询与自身能力匹配的询盘,在线报价并建立长期合作。MFG.com评估系统可让供应商和采购商开展相互评价,保证双方的质量。MFG.com还提供统一格式的信息化服务,使产品的定制询盘与报价过程更加快速。近期MFG.com将提供10种语言及12种货币的服务,使买家和供应商能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语言和货币进行交易。

不仅提供线上成交,MFG.com也通过线下活动来唤起全国供应商会员的外贸激情。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系列主题为“应对严峻挑战,实现逆势发展——MFG.com助力中国制造商拓展欧美市场2008论坛”在全国范围内推出,论坛覆盖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约20个城市。每一站都有一百家左右的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兴趣主要集中在目前欧美买家的采购习惯,行业变化趋势,对中国供应商的评价等方面,而这些情况在MFG网站上都有及时的跟踪和更新。

“我们的目标是连接全球制造业采购商与供应商,使他们最快最有效的开展贸易“MFG.com亚太区总经理金晓兵说,“为了给中国以及亚太区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MFG.com于2006年10月在上海成立了办事处,不到两年已帮助中国供应商线上获得总计两亿美金的生意机会。我们将继续为中国供应商走向海外创造各种贸易机会。”

另外一方面,因为要维持在线会员的合理比例,成交导向式网站通常具有非常细致的交易辅助服务,帮助双方匹配成功,比如MFG.com就倡导“over service”,即,提供给客户无法挑剔的至高服务。

笔者将成交导向B2B网站称为B282.0,因为这类网站更贴近贸易本源,以贸易的具体需求出发,以在线双方会员的线上成交为根本,保持双方的活跃度。这种模式最终走向的是一种围绕贸易开展的社群,将更加具有生命力。

4B2B网站的未来发展

导向论文 篇12

一、市场导向及学习导向对创新的影响机制

笔者认为传统的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将组织绩效内容设定的过于笼统,值得商榷的地方很多,其中创新因素不应该被视为组织的运作结果,而应被视为组织的运作过程。所以有必要将传统研究中组织绩效的创新因素分离出来,按照市场导向——学习导向——创新——组织绩效的逻辑链条分段研究,并重点研究市场导向——学习导向——创新之间的逻辑关系。

市场导向是一种企业文化,能够以一种最有效率和最有效果的方式采取必要的行动,为顾客创造价值。在这种文化中,顾客导向帮助企业发现并满足顾客现在的需求,其主要手段是通过产品改良提高顾客满意度,这就隐含了技术创新,可以说顾客导向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创新源泉;竞争者导向指从市场上收集竞争者的情报和信息,并在整个企业内传递这些信息,很多企业通过反向工程,拆卸竞争对手的产品,分析其技术原理并进行模仿改进,这就是模仿创新的基本内容;部门间的协调则为顾客导向和竞争者导向提供了组织保障,如果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生产等部门不能齐心合力,则信息不能顺畅流动,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

上述分析似乎表明只要有了市场导向就一定会有创新出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光有对市场高度重视的态度显然是不够的,这就犹如光有革命口号是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一样,企业由若干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组成,个体对外界的反应并不代表整体对外界的反应。创新的载体是产品或服务,但实质是新知识的生产。从已有的知识催化生产新知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若要让这个过程流畅有效,知识管理意义重大。知识帮助企业改造现有产品,开发新产品,改进生产流程或管理方式,为企业提供了组织运作能力。市场导向是由外到内的一个信息传递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提炼加工过程(即学习过程),学习的方法直接决定着学习的效果,如果说市场导向着重反映了对企业之外的学习态度,那么学习导向则着重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是一个知识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不同种类的专业知识分散在具有不同个性的知识专家头脑中,新知识的产生需要各种类型知识的交流,需要知识专家们齐心协力把潜藏于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有效的在组织内进行交流。隐性知识的交流、转移与共享等需要组织内成员频繁的接触和交流,要使企业的创新活动有效进行,知识在企业员工之间转移、交流与共享即知识的一体化是必需的,而企业员工的知识具有专业性、内隐性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分布性,即使企业员工目标一致,愿意进行知识的一体化,这个过程也仍然十分困难。学习导向的三个核心要素是学习的承诺、开放的心态以及共享的愿景,它们概括了组织学习与个体学习的差别,指明了有效开展组织学习的路径。组织像个体一样具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心智模式、操作规程和价值观,这些可以独立于组织成员之外而深植于组织的结构、系统、程序和文化之中,成为组织处理日常事务的行为规范,并构成组织的认知系统。因此,组织学习不仅受其成员个人学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组织本身认知系统的制约。有效的开展组织学习不但要求组织成员以开放的心态朝着共同的目标持续学习,还要求组织在结构、工作程序等方面进行配套的改革。

二、市场导向、学习导向与创新模式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如图1),以解释市场导向、学习导向和创新模式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以及相应要素之间的影响路径。在这个模型中,市场导向作为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意愿和态度引发了不同类型的组织学习活动,不同类型的组织学习会形成不同的动态能力,最终决定了创新模式的路径选择。

1、市场导向引致组织学习

一般来讲,市场导向中的顾客导向只能引致适应性学习,因为其着眼于顾客当前的需求,从顾客的抱怨、期望中寻找改进路径,其结果只能是跟随顾客的愿望,不断适应、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内容。例如爱国者MP3生产厂商华旗资讯紧跟国内消费者的使用偏好,在发现用户对韩国MP3需要安装驱动程序、需要专门的电脑连接线颇感不便时,便进行技术创新,将USB的移动存储技术直接加入MP3播放芯片,实现了MP3的即插即用,这就是顾客导向引致适应性学习的典型事例。市场导向中的竞争者导向可以引致适应性学习,也可引致创造性学习。在竞争者的现有产品基础上进行解剖进而寻找局部改良为适应性学习,例如很多电子产品和软件行业中的生产企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采用反向工程,破解竞争对手的技术秘诀,分析其产品的缺陷并给予改进。对于部门间的协调而言,它是顾客导向和竞争者导向实现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就是适应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都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很多IT企业都明确规定技术开发人员要定期到市场一线从事销售工作,其目的除了加深技术人员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之外还包含着搅动组织内不同部门的人员交流,提高部门间协调性的愿望。创造性学习的来源除了竞争者和企业内部之外,还有很多渠道,例如供应商、高校和科研单位、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这种学习要求组织的心智是灵巧的、开放的,要求组织成员是敏锐而好学的。

2、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连接学习导向和创新模式

和个体学习一样,组织学习也是一个过程,其结果的内化形式是能力的提升,结果的外化形式是行为的改变。因此学习导向与行为改变之一的“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能力这个中介变量,进而可以联想到不同的学习类型必然导致不同的能力,不同的能力最终决定了不同的创新模式。

适应性学习关注的重点是当前外部环境的刺激,其结果必然是提高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速度,就像条件反射。这种快速响应能力之所以被称为最基础的动态能力而不是核心能力的原因就在于它没有核心能力的刚性缺点,它是企业某种具体技能之上的更为抽象的能力。当然快速响应能力只是一种防守性的能力,这种动态能力只是对熟悉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不可能创造出全新的市场机会,但它却是企业对付环境变化不可或缺的有力保障。创造性学习有助于形成战略柔性能力,这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能力,意味着尽量预测未来的变化并尽量提前准备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资源和能力,增加内部的多样性。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不断出现的新信息而进行相机决策(延迟、终止、扩张、转向等选择)的权力,而不是义务,这一点类似于期权(Sanchez,1996)[1]。企业的战略柔性主要源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一系列的战略能力期权,由于这些战略能力期权在将来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所以企业就能拥有了一种“或有”的要求权,它可以保护企业在环境向不利自己的方向变动时免遭重大损失,又能快速地驱使企业抓住有利的机会。此外创造性学习还有助于形成开创蓝海的动态能力,这是一种抛开眼前短兵相接的市场竞争,在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中开拓生存空间的能力。

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企业倾向于选择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例如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用敏锐的触觉感知市场,用多媒体、多介质的战略布局来应对市场,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快速增长。针对数字出版迅速发展的新趋势,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公司通过并购著名新闻网站“红网”、开发《潇湘手机报》等一系列举措,率先在手机上开设新闻报道,完成了应对未来数字市场竞争的战略布局。具有开创蓝海能力的企业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模式,韩国三星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韩国,三星业务全面告急,在金融危机将三星逼进了死亡地带时,三星负责人果断决定实施危机中的数字化转型。当时的三星大量裁员、处理不良债权及没有利润的事业,没有人会相信三星的领头人看到了数字时代的朝霞。高层管理团队认真分析计算机、手机、CD机等等数字时代中的宠儿,他们认准了这些产品共有的核心技术:半导体元件、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显示驱动程序和芯片组,以及移动电话技术等。这个梦想在1998年还处于模糊状态,一直到1999年,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三星负责人对外宣布了“数字融合”战略,即在未来成为“数字融合革命的一个领导者”的计划。在当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亚洲大多数企业都削减研发资金,三星却加大投入,积极在全球招聘优秀的人才,600人的博士队伍迅速超过了1000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研发水平,三星坚持不引进成套设备,而是通过引进部件进行消化,在此基础上推出自己的成套产品,韩国人的严谨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使三星可以静下心来去研究每一个部件,最后实现整体突破。这场世界经济向数字化的大转型,使三星研发先人一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它面向的是一个未来的市场,这使它可以完全避开强大的竞争对手。

摘要:本文引入了动态能力作为中介,构建了市场导向—学习导向—动态能力—创新模式的理论模型,指出市场导向的不同构面引致不同的学习导向类型,不同的学习类型会形成不同层次的动态能力,不同的动态能力最终影响着不同创新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市场导向,学习导向,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施工质量验收下一篇:北京奥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