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导向

2024-05-26

国家导向(精选8篇)

国家导向 篇1

引言:国家审计是一个国家实现治理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家审计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国家的和谐发展并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在国家治理的导向作用下, 要明确国家治理和国家审计两大职能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审计职能的本质认识, 给予国家审计职能合理的定位, 积极发挥国家审计职能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

一、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职能的概述

(一) 国家治理的概述

国家治理是一个法治国家发挥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职能的体现, 在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掌管的前提下, 为国家其他职能的发挥提供保障基础, 维护国家内外安全, 捍卫国家利益的同时, 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被入侵, 使社会主义社会得以和谐、科学的构建。国家治理主要由五大职能组合而成, 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政治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社会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人文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环境发展的治理职能, 这五项国家职能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既相互促进又同时制约彼此, 实现了国家治理的有效实施[1]。

(二) 国家审计的概述

国家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能, 国家审计机关在我国法律文献的保护和规范作用下, 能够独立自主地对国家治理的进程行使审计监督权利[2]。针对国家的发展现状初步建立起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体系;继而建立现代化的审计制度, 实现国家审计职能真实有效地发挥;为响应反腐倡廉的号召, 要稳固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实现国家治理下的清正廉洁;结合国家治理的中心内容, 不断加强专业审计各种积极作用的发挥, 逐步确立国家审计职能在国家治理导向下的重要地位。

二、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内在联系

(一)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职能的体现

在治理国家的大任务下, 可以将任务的完成视为决策职能、执行职能、监督职能作用的结合, 其中, 国家审计属于国家治理监督控制职能范畴, 为国家决策系统的运行提供服务, 将执行系统对决策的执行视为监督工作, 通过对国家决策的修正和调整, 充分发挥国家治理职能的积极作用。

(二) 国家治理是目的, 国家审计是实现目的的媒介

国家治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国家公共权力的合理配置和有序运作, 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是对国家公共权力监督和制约的过程[3]。在国家治理的进程中, 兼顾政治与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环境和发展和谐统一的任务中仍旧存在诸多现实矛盾, 国家审计在矛盾的调节和解决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国家职权的真正含义和价值。国家治理导向下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对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完善公共结构的内部组织制度, 强化国家和社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践行, 不断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 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益, 为国家的治理和国家的改革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

(三) 国家审计的定位依赖于国家治理的发展

任何事物之间的推动作用都是相互的, 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 国家审计的精确定位依赖于国家的发展,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并彼此制约。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里, 国家治理的任务目标和中心工作的表现形式和工作方法也会呈现阶段性特征, 同时, 国家审计也会依照主要职能和内在规律做出相应调整。国家审计的定位依赖于国家治理的发展, 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是国家治理主要任务的体现, 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大局观。

三、国家审计职能的定位

(一) 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能

监督是国家审计基本职能的体现, 具备国家审计的本质属性。在国家治理导向下, 国家审计在公共权利的配置、公共资源的管理、规章制度的遵循和领导干部的监察等多方面工作中切实发挥了本质作用, 维护了国家治理的安定有序, 使政府工作公开公正, 使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配置合理高效, 强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进程中的监督机制。

(二) 国家审计的预防职能

国家审计的预防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融会贯通、批判的继承、创新改革和进步发展, 预防职能体现了国家审计现代化职能的拓展。利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风险隐患的评估作用和预防作用实现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查, 完善国家安全体制, 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预防职能的发挥减少了国家在治理过程中固有缺陷和突发挑战出现的概率。

(三) 国家审计的建设职能

在我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 将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保障是首要之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 在国家审计发挥基础职能的同时, 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对国家治理的建设职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国家审计建设职能的首要任务, 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实现国家经济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科学文化进步建设, 实现对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建设作用。

总结: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向和核心理念实现了阶段性的创新和改革, 国家审计职能的定位成为国家治理关注的重点内容。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经济建设、国家政治建设、国家社会建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推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切实保障。着眼于国家治理的核心目标,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实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导向下的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项贤国, 朱玲.国家治理导向下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 2014, 03:143-145.

[2]刘博, 金静.孙国萍.基于国家治理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4, 03:72-78.

[3]李厚喜.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审计职能定位分析[J].审计月刊, 2012.02:17-19.

国家导向 篇2

分析并揭示营养类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之依据、四阶段实施模式,并以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培训为例,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

作 者:汝骅 张宇 赵学芳  作者单位:汝骅(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104)

张宇(苏州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江苏,苏州,215104)

国家导向 篇3

2014年8月6日至15日,由文化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哈尔滨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在第三十二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期间举行。比赛获得了圆满成功,受到声乐界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被媒体誉为“声乐界的奥斯卡”。纵观此次比赛,呈现出以下5个特点:

一、参赛规模不断壮大,报名人数首次逾千

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共收到有效报名材料1156份,包括1130名个人选手(美声组485人,民族组402人,流行音乐组243人)和26支合唱队伍。个人报名人数较上届853人增加277人,增长幅度为32%。报名地区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澳门特别行政区;选手来自全国艺术院团、院校、部队系统等,国家艺术院团报名人数也呈现递增态势。这一方面说明了大家对全国声乐比赛的认可与重视,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声乐艺术教育、表演事业取得的长足进步,同时也为本届声乐比赛发现、推介优秀青年声乐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比赛内容更加规范,选手艺术水平普遍提高,体现了国家级赛事的风向标作用

作为由政府举办的国家级赛事,全国声乐比赛一贯坚持鲜明的导向性,鼓励选手演唱中国当代原创音乐作品,并不断在规范比赛内容上下功夫,对于提升参赛选手艺术水平、指导全国声乐教学规范化发挥了持续而明显的作用。自2010年起,全国声乐比赛规定个人选手初赛、复赛、决赛每轮演唱3首曲目,彼此不得重复,累计演唱作品达9首,创下国内同类比赛演唱曲目数量之最,与国际一类声乐比赛接轨。同时,针对美声、民族、流行音乐、合唱的不同特点,细化曲目类型:美声组曲目范围覆盖中外艺术歌曲,17、18世纪外国歌剧咏叹调或受难曲、神曲、弥撒、康塔塔中的独唱曲,民族组曲目涉及戏曲曲艺、中国民歌、中国歌剧选段、当代创作歌曲,流行音乐组曲目包括中外流行歌曲、音乐剧选段;合唱组要求演唱5首作品,并规定必须从“全国音乐作品评奖”合唱类获奖作品中选择1首,重点考核参赛队伍演绎当代作品的能力。

面对比赛的高标准、严要求,一些准备不足的选手不得不抱憾退赛,正如他们所说的:“在全国声乐比赛上演唱的曲目足够开一场个人演唱会。”但这也激发了教师、选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全面素质的拓展与提高。从报名选手资料显示,有些选手已经连续参加数届比赛,他们参赛不单是为了取得名次,同时也将每两年一次的比赛视为检验业务、交流学习的一次机会。

专家普遍认为,本届参赛选手整体都展现了较高的演唱水平,更加注重对不同风格演唱曲目的积累,对音乐情感的诠释更加深刻,比较好地处理了技术与情感的关系,对作品的艺术表现也更为成熟。尤其是在民族组戏曲选段部分,充分展现了选手在准备阶段所付出的努力。本次获奖选手,比如美声组一等奖郑斌、民族组一等奖黄训国、流行音乐组一等奖陈鹭虹,都是经历过多次比赛检验的成熟选手,无论在声音条件、演唱技术,还是在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方面,都十分出色。

为了更好地发挥对国内声乐艺术教学、表演的指引作用,由艺术司音舞处提议,全国声乐比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编纂出版了《全国声乐比赛参考曲目丛书》,目前已经出版中国歌剧、中国艺术歌曲、合唱歌曲等分卷,还将进一步规范外国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曲目的要求。

此外,针对本届比赛的选手表现,专家还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首先,要进一步增强音乐基本素质训练,在音准、节奏、吐字方面要更加下功夫,同时注重发声方法的科学性训练,注重音区音质的整体统一与气息通畅;其次,进一步增强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完整声乐艺术的表现基于对作品的正确深刻认识,尤其是歌剧、音乐剧、地方戏曲等带有特定故事背景的音乐片段,一定要“带着人物”演唱,综合表演身段、手势、眼神等方面因素,即使是一段3分钟的音乐,也要力争塑造出完整生动的人物形象;第三,进一步拓展表演曲目范围与数量,不但要演唱好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也要善于挖掘不太为人熟知却同样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曲目以及当代的优秀原创作品,这不但有利于拓宽演唱者的表演道路,增强艺术修养,而且也有利于促进音乐创作、满足观众的审美欣赏需求;第四,积极参加艺术比赛及演出,积累舞台实践经验,在实战中锤炼本领、提高能力,促进自身艺术成熟。

三、进一步完善评奖机制,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评奖制度的总体要求,本届比赛进一步改革评奖机制,以确保比赛公平公正、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评选办法》明确规定了晋级数额,提高比赛奖项的含金量,同时坚持回避原则,与选手存在师生关系、亲属关系、隶属同一单位的评委,不能为该选手打分,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分数悬殊过大,影响对选手的客观评价。

权威的评委队伍是确保比赛过程公正、结果公平,发挥赛事导向性作用的关键因素。本届比赛制定了新的评委产生办法,按照办法规定,艺术司根据评委会结构比例和人数要求,按照1:3的人数比例,建立候选专家库;监察局在候选专家库中,以抽签方式确定各组评委的通知顺序,依次落实,产生评委名单。通过发挥艺术司与监察局的双重作用,既确保了评委会的权威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为确保比赛的公正打下了良好基础。另外,本次比赛更加关注从历届全国声乐比赛获奖选手中选择已经具备评委能力的成熟艺术家,这种做法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等国际权威音乐赛事中已有先例,既有利于发挥赛事多年积累的资源优势,又为后起新秀树立了榜样。endprint

评奖制度的改革,不仅为本届比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赛事氛围,也获得了参赛选手和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正如美声组一等奖获得者、来自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的郑斌所说:“作为一个地方综合院校的教师能够获得第一名,没有评委老师公平公正的评判是得不来的。”

四、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优势,扩大赛事影响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从筹备阶段就高度重视媒体宣传工作,收集、整理历届声乐比赛珍贵资料,制作全国声乐比赛专题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黑龙江卫视滚动播出,营造出良好的赛事氛围。黑龙江卫视对四个组别的决赛和颁奖音乐会进行全程录制、“上星”播放,全面提升了赛事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音乐周报》《人民音乐》等中央新闻媒体、专业音乐媒体以及地方新闻媒体也对本届比赛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

在新媒体宣传方面,本届比赛从三方面入手开展工作:一是针对移动互联网社交类应用迅猛发展的特点,建立“国家艺术赛事”官方微信平台,跟踪报道赛事进程。报道内容涉及赛事各阶段入围结果、评委点评、选手感言、组织工作介绍等方面,阅读量超过十万人次。很多选手、观众都是第一时间从微信上了解到各方信息,尤其是评委对于参赛选手的中肯点评,谆谆教导,见字如面,对于指导选手和其他学子继续提高深造,直接发挥了作用。二是与网易音乐频道合作,开设全国声乐比赛专题页面,图文并茂,宣传推广获奖选手,并对历届全国声乐比赛进行追溯性报道。三是有效发挥艺术资源信息库现场录制、资料储备功能,全面留存赛事资料,为今后艺术资料利用奠定了扎实基础。

五、坚持节俭办赛,树立赛事活动新风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五部委的通知精神,本届比赛从实际出发,坚持节俭办赛,简化开幕式,以一台简朴大方的交响音乐会代替了大型文艺晚会,既节约了资金成本,又突出了艺术本体;在工作细节中体现人性化,当组委会得知一位流行音乐组选手的外祖母刚刚离世,立即对其进行慰问,并在抽签环节破例允许他自主选择参赛时间;合唱组的比赛现场原计划拆除两排观众座椅,重新安装桌台,以方便评委打分,但组委会考虑到此举可能对剧院正常演出带来影响,最终决定放弃拆卸;流行音乐组原本设置在评委身后的屏蔽板,也因为可能遮挡后排观众视线,当场决定撤下。这些变动既减轻了地方负担,又为观众营造出更加适宜的观赛环境,充分体现出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作风。

为集中展现选手风采,提升赛事形象,颁奖音乐会首次采用交响音乐会的形式举行。虽然音舞处已经提前约请艺术资源信息库专家及导演,共同策划音乐会,然而,仅仅一天的排练时间仍对组委会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确定参演选手、演唱曲目,进行乐队总分谱编配、合成排练、颁奖仪式彩排……众多工作内容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为此,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和主创团队充分发挥连续作战、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使颁奖音乐会成为了专业性与视听性并重、民族风格与地域特色兼具的华彩乐章,为本届比赛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国家导向 篇4

一、中国特色国家审计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审计环境复杂化是审计模式创新的外在压力审计工作要适应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政府和部门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希望,主动地调整审计工作思路,主动地改进审计工作方法……要从长远、从制度层面着眼,更加主动地去感受风险,更加主动地去揭露问题,更加主动地去提出调动各种资源抵御病害的建议(刘家义,2008)。根据《审计法》(2006年)第1章第2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等是国家审计监督的内容。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既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责任,也是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监督的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审计署一直把“坚持把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作为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然而,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舞弊行为愈发多样、复杂和隐蔽,尤其在财政政策、权利运行、经济运行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现象,并且手法在不断翻新。这对国家审计有效履行维护经济安全、揭露经济运行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职责,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审计人员必须能够适应环境发展的变化,适时创新、调整、完善审计方法,有效发挥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随着“免疫系统”观点的提出,我国国家审计的观念进行了极大的更新,国家审计在经济运行中承担了更加丰富的责任,发挥着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与病害的重要功能,并且今后要“切实加大对体制、机制、制度问题的揭示和反映力度”(刘家义,2012)。与此同时,社会公众也更多地参与政治、经济生活,开始关注国家审计的工作,并对国家审计在经济建设、维护民生中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期望。面对审计功能深刻内涵的挑战和社会公众期望的提升,国家审计肩负着更大的责任,这为审计模式的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何高效运用有限审计资源,通过审计模式的有效设计,充分发挥免疫功能,缩小审计期望差成为审计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和深化审计实践的核心问题。

(二) 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是审计模式创新的内在动力2003年修订的系列国际审计风险准则中指出,审计风险是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我国的国家审计出现时间不长,且过去常以“政府监督机构”的身份出现,因此公众、审计人员包括理论研究者,往往更加关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而对国家审计风险的意识比较淡化。甚至有学者曾认为国家审计是无风险的,由此形成了国家审计有无风险的“派别之争”。然而,随着审计制度建设和公众对审计工作认识的深入,国家审计风险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共识。《宪法》、《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都明确规定了审计人员的各种失职行为和违章行为应承担的责任。随着公众参与国家治理意识和对有关信息需求的增强,随着国家审计的全新定位,国家审计机构也承担了更大的审计责任。不能有效完成审计工作并准确揭发存在的问题,将会降低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度,损害国家审计机关的形象,甚至会导致国家方针政策制定产生偏差。因此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已经成为国家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与日益突出的国家审计风险相比较,现有审计模式在防范风险的能力方面还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主要是针对会计资料的分析判断,制度基础审计侧重于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两者都未能全面关注审计对象存在的各类风险从而不能有效控制潜在的审计风险。风险导向审计是以风险评估为出发、立足“战略和系统的角度”的审计模式,一度被认为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模式。但是频发的各类审计失败事件引发了专业人士对该模式控制审计风险能力的质疑。如何通过审计模式的有效设计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成为模式创新的重要命题。

(三)风险导向审计的固有局限是审计模式创新的技术需求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颁布的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 (SAS NO.55)《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考虑》中关于内部控制“结构分析法”观点的提出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提示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要充分关注环境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2002年10月,美国颁布第99号审计准则公告(SAS NO.99)《考虑会计报表中的舞弊》中提出了“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一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模式由传统风险导向转为现代风险导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审计人员应当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企业及其所处的系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设计合理的审计程序进行风险应对。然而,在这种模式被大力提倡并发展的同时,质疑也从未停止。理论方面,审计理论界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概念———“审计风险”的界定一直存有争议,很多机构和学者从“控制风险”、“经营风险”、“舞弊风险”、“重大错报风险”等不同角度来界定“审计风险”概念;实务方面,部分学者认为导致五大会计师事务所集体审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计模式的转变有关。曾萌、查仲德也分别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利弊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风险评估出错会导致审计失败或者审计无效率;有限的法律风险会引起审计师道德风险;不能用于财务报表整体,无法满足对财务报表审计整体审计风险的把握和控制;风险导向审计在实践中不能降低审计成本等。此外,风险导向审计在国家审计实务中的被认可程度、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对其广泛应用产生了限制,这些局限性都迫切需要对审计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四)理论研究的深入是审计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审计署不断加强对国家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强调要着眼可持续发展,努力抓好理论研究工作。各级审计机关也在审计实践中密切关注审计理论的探索,提出了加强“学习型审计”、“创新型审计”和“研究式审计”,努力将审计实践与审计理论研究相结合,以利于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深化审计成果,有效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在国家审计的理论研究方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当前审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审计模式是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者也对此开展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尤其是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国家审计特点的程序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程序控制国家审计风险。与此同时,伴随着各种舞弊行为和案例的不断出现,国内外理论界人士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对舞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舞弊的类型的研究、舞弊动因研究、由舞弊带来的审计的期望差和法律诉讼研究、财务舞弊和公司治理关系研究、舞弊征兆及其识别研究等。很多学者还对舞弊案例进行了调查和实证研究,例如舞弊公司财务指标特征、舞弊公司内外部治理特征、股权激励和公司舞弊、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舞弊、董事会和公司舞弊、“红旗标志”识别舞弊的有效性等。舞弊及舞弊审计相关理论研究的进步为后续研究,尤其是对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提出奠定了厚重的理论基础。

(五)审计工作的实践积累是审计模式创新的现实保证我国在近30年的审计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开展了多方位的探索;而审计理论工作相对滞后,时常存在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从当前我国国家审计的实践看,国家审计的发展仍然滞后于现实的需求。实务工作苦苦摸索的工作经验得不到理论的总结与提升,理论研究也往往停留在学术推导层面,两者缺乏有效交叉融合。在审计程序,尤其是国家审计的导向问题上,也存在类似情况。“我们现在搞的审计和审计学上讲的审计有很大差别,既不是制度基础审计,也不是账目基础审计或风险基础审计(石爱中,2008)”。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往往持有职业怀疑态度通过对各种审计证据的职业判断锁定审计重点,并通过审计组交流的形式对个人判断的合理性、全面性进行修正。在进行初步判断时,审计人员重点将关注到的环境、人员、账簿等因素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和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并不完全一致。风险导向审计强调的是从经营战略风险入手,先从战略层面“自上而下”对报表形成预期,然后根据预期确定审计的重点,再“自下而上”,将实际审计结果与审计预期相比较,合理分配审计资源。而现今的审计人员惯用的审计策略在现有的审计模式理论架构中找不到合理的理论依托,这对审计人员及审计理论研究人员都产生了深深的困惑。在舞弊审计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困惑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很好地解决,国家审计实践中的审计程序是基于其特定的审计工作要求、审计目标,在长期审计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为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提出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舞弊导向审计理论基础

(一)舞弊动因理论西方学者认为,识别舞弊的重要前提是要了解舞弊产生的原因,因此对舞弊产生的动因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主要形成了二因素理论(冰山理论)、三因素理论 (舞弊三角理论)、四因素理论(GONE理论)和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等代表性观点。各理论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把舞弊产生的原因归纳为若干个方面,并主张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围绕这些因素来识别舞弊的前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SAS NO.82中首次采用了“舞弊三角”理论,并在SAS NO.99深化和规范了该理论及其运用。目前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都体现了对这一理论的支持,成为目前研究舞弊产生的动因、识别舞弊风险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风险管理理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审计资源的限制、审计技术的局限以及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使得审计的过程充满了各种风险。而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舞弊行为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审计的风险,使审计工作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国家审计的职责所在,审计人员不仅要控制审计过程的风险,还要帮助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的防范和提示。因此对于审计人员来说,能否有效识别舞弊风险并控制、防范风险,成为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地位的重要标志。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通常认为是一个管理过程,其中包括对风险的界定、测量、评估和应对,目的是将可避免的风险、成本及损失极小化。在舞弊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要将风险观念融入审计全过程,加强对风险,尤其是舞弊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三)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和舞弊审计的发展息息相关,早在1987年,thread way委员会提交的关于舞弊性财务报告的研究报告中就指出:内部控制不健全是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后,Thread way委员会的赞助机构又组成了COSO委员会,成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重要机构。内部控制理论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几个阶段,其中COSO于1992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2004年9月,COSO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再次丰富了内部控制理论的内容,同时也强调了内部控制在防范风险方面的重大意义。审计人员在运用舞弊导向审计识别舞弊风险时,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评估是仍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家审计舞弊导向审计模式应用流程

审计模式的“导向”强调的是审计的入手点对后续的审计流程具有导向性或者指引作用。在舞弊导向审计模式下,要求国家审计人员在审计或者审计专项调查过程中要加强对舞弊风险的识别,根据对风险的评估和调查结果进行应对,合理确定重点审计项目或者重点审计内容,从而查找出存在的问题。舞弊导向审计模式与传统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舞弊风险识别和反应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嵌入审计过程。自审计项目的选取、审计方案的设计、审计证据的收集以及审计报告的编写,舞弊导向审计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舞弊风险的关注。在2010年9月1日刘家义审计长签发的《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中对国家审计工作的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三个阶段进行了分别的规范。依据审计准则中的审计流程框架,结合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国家审计(专项调查)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一)审计计划阶段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定的审计职责和审计管辖范围,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准则》中指出,审计机关应当在调查审计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并评估确定备选审计项目及其优先顺序,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确定必选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形成过程中调查审计需求、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情况,开展进一步调查,对审计目标、范围、重点和项目组织实施等进行确定,确定审计工作方案。在此过程中,《准则》要求审计人员从各方面对审计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包括项目的重要程度、项目的风险水平等。经济的发展对国家审计的监督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审计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给国家审计资源的协调带来了挑战。作为审计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国家审计计划工作,尤其是审计项目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目前的审计环境来看,揭示问题、遏制舞弊、威慑违规及不法行为仍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2012年12月11日至13日,在深圳召开的亚洲审计组织研讨会上,审计署总经济师李勇库指出:国家审计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预防和打击腐败的有力武器。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舞弊高风险项目、行业、企业,有效地揭露和查处腐败问题,是当前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依据之一。舞弊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入手点是对高舞弊风险的识别以及评估,并依此作为审计项目确定的依据。因此,在项目选取阶段,审计人员对舞弊风险的判断主要集中在整体舞弊风险的评估,尤其应当重点关注宏观和中观层面的舞弊风险特征。在此环节,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国家政策、法律环境、监管制度、税收政策等宏观环境以及行业发展、市场结构、竞争状况、地区政策等中观环境中存在的易导致舞弊发生的因素,并进行评估,从而选择高舞弊风险项目作为审计重点。例如,2013年审计署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将跟踪“中央重大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加强对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的查处,以及经济社会运行中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刘家义,2012)”等作为年度审计工作的重点。结合我国经济环境和历年审计中的高风险领域,审计署具体将中央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情况、重点国有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等项落实为重点审计项目。

(二)审计实施阶段具体包括:(1)编制审计(调查)实施方案。《准则》中指出,审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工作组织安排、审计工作要求,其中审计内容和重点应当是审计方案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审计项目成效的关键环节。在舞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应当持有职业怀疑态度审慎评估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并对审计内容和重点进行决策。在此阶段,风险评估的重点应当是对项目、业务、人员产生直接影响的微观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导致舞弊发生的因素,例如组织的发展战略、面临的发展困境、产品结构的调整、管理制度的改变、管理层的变动、内部控制的缺陷等。目前,国内外对于具体舞弊风险识别时通常是“舞弊三角理论结合红旗标志法”的模式,也就是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项目)及其人员进行舞弊风险评估与分析时,应当特别关注可能存在的压力、机会和借口,并强调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识别异常现象。国内外学者在上市公司范畴进行了大量的规范和实证研究,总结了审计实务中常见的三要素方面的红旗标志,为审计人员识别舞弊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国家审计在多年的审计过程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审计人员在实务中通常自发地依据个人经验识别和评估舞弊风险,但在理论上还缺乏总结。在中国知网上用“国家审计、红旗标志”、“国家审计、舞弊、识别”等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文献几乎为0。在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研究中,根据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特征,结合舞弊动因理论总结红旗标志,是目前国家审计开发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核心工作。另外,国内外对舞弊风险的识别还开展了多角度研究,值得在国家审计实务中加以总结和借鉴。例如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强调用质疑的态度去发现舞弊风险、搜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在对项目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进行识别后,应当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的形式集中讨论和评估因舞弊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并对风险的进行最终评估和确认。通过审计人员之间的充分沟通,审计小组对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进行理性判断,确定存在舞弊问题的高风险领域和低风险领域。通过对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最终确定舞弊风险在项目中的分布,将此作为规划审计工作、分配审计资源的依据,从而确定最终的审计方案。(2)证据搜集与评价。舞弊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审计人员搜集审计证据的重要依据,审计人员应当据此决策审计取证的具体范围、类型、方法。在审计实践中,如果提示被审计单位(项目)存在舞弊风险较小时,审计人员可以沿用常规的审计思路,但是对可能再次出现风险提示的环节保持关注;当风险评估提示出存在较高的舞弊风险时,国家审计人员则应当在集中力量针对相应环节进行深入调查取证,以确认舞弊是否真实存在。除了常规审计取证手法外,国家审计人员还可以合理运用制造错误法、延伸性审计等特殊方法。制造错误法主要用于发现内部控制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制造真正的错误以观察其能否被内部控制系统及时识别,由此来评估控制系统的弱点和易受舞弊破坏的环节。延伸性审计也是彻底追查舞弊问题的有效手段,例如对供应商的调查、对官员及高管的亲属调查、对投资结果的调查等。因此,在舞弊审计的取证阶段,由于舞弊问题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审计人员应当充分、灵活地运用各种发现、识别的取证方法,以获取评价舞弊问题是否真实存在以及舞弊的金额及手段等方面的有力证据。SAS NO.99指出:针对不同的舞弊风险,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实施个性化审计程序、补充审计程序、延伸性审计程序和特别审计程序。

(三)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结果,审计人员秉承客观公正的态度,依据所掌握的审计证据对是否存在舞弊事实、以及发生的舞弊问题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国家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或者审计专项调查报告。如果舞弊问题真实存在,则需针对舞弊问题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包括舞弊问题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意见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基于舞弊导向审计中对舞弊风险的特别关注,审计人员应当在改进建议部分就组织(项目)存在的舞弊风险进行特别提示,从而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应当注意的是,由于舞弊问题在法律上界定的复杂性,国家审计人员应当在编写审计报告阶段充分征求法律专家的意见,严格控制由于措辞不当、理解偏差或者定性不准确产生的审计风险。

目前,经济领域发生的舞弊问题还很多,性质比较复杂多样,手法还在不断翻新,对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产生了很大的危害。虽然审计实务界、监管部门、学者都在探讨舞弊的识别及治理等问题,但是对舞弊审计的模式和程序开展的研究还很少。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提出并不是对以往审计模式的取代,而是探索一种适用于特定审计目标、满足特定审计需求的审计模式。该模式的运用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有效识别各类舞弊风险,总结舞弊行为的规律,有力实现对各类舞弊行为的发现和打击。通过揭示舞弊风险、发现和防范舞弊,从而提高国家和组织的治理有效性。

摘要:在当前揭露、预防和惩治腐败的环境背景下,系统研究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必要性、构建理论基础及规范其审计程序,有利于提高审计反腐败能力和技术水平,依法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需求,提出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理论构想和运用模式,以帮助国家审计有效识别、防范组织和国家经济运行中中的各类经济舞弊行为。

国家导向 篇5

标准编写背景

近些年,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 旅游城市不断增多, 如何充分利用城市的旅游资源, 方便游客的旅游活动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是引导游客在城市中进行旅游活动的信息系统,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设置已经成为旅游城市硬件环境建设的一部分, 该导向系统的建立对完善旅游城市的管理、方便游客在旅游城市的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图形标志及各类导向要素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设置, 因而不能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信息导向, 从而给游客的旅游活动造成了诸多不便。因此, 为了方便游客的旅游活动,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提升旅游城市的整体形象, 迫切需要制定该项国家标准。

标准编写指导思想

1. 根据城市旅游的功能特点, 从整体上系统地构建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由于城市旅游具有旅游集散、交通、服务和管理的功能特点, 因此应根据城市旅游的特点, 合理地划分导向系统的子系统, 从而从整体上系统地构建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为此, 我们将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即:行车导向系统 (包括:公路、城市道路、旅游区内道路) 、行人导向系统 (包括:城市进出枢纽、公共交通站点、旅游区、特色旅游街区) 、旅游服务导向系统 (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游客中心、餐饮场所、住宿场所、购物场所、医疗场所、公共卫生间、机动车停车场、无障碍设施相关场所) 。标准编写工作组力图通过上述三个子系统, 从整体上系统地构建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2. 根据游客的旅游方式和旅游目的, 合理构建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导向要素

由于游客在旅游城市的旅游方式和旅游目的不同, 因此标准编写工作组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 构建了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各类导向要素。其中, 为自驾车游客进行导向的行车导向系统由旅游区方向标志、旅游区距离标志、旅游符号标志和指路标志等导向要素构成。为乘坐公交工具及步行的游客进行导向的行人导向系统和旅游服务导向系统由位置标志、导向标志、平面示意图 (包括:大幅面的旅游交通图、旅游区全景图、导游图、导览图等) 、街区导向图 (包括:步行街街区导向图、商业街街区导向图、文化街街区导向图、美食街街区导及其他街区导向图等) 、信息板、便携印刷品 (包括:旅游交通图、导游图、城市地图、旅游指南等) 等导向要素构成。通过合理构建上述导向要素, 为游客在旅游城市的活动提供高效快捷的导向, 从而方便游客在旅游城市的各项旅游活动。

3.注重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相协调, 设置规范化标准化的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由于该项国家标准涉及旅游业、公共信息导向、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 因此, 标准在编写过程中特别注重本标准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的协调, 特别是注重与旅游业、城市道路及公共信息导向领域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的协调, 凡涉及现行国家标准的地方尽量直接引用, 力求设置规范化标准化的旅游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4.注重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为标准的实施和应用奠定基础

为了保证该项国家标准的宣贯和实施, 标准编写工作组在标准的编写过程中注重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除在标准正文中尽量以明确、规范、清晰、简短的语言进行表述外, 还在附录中给出了不同类型的多种导向示例,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标准, 从而为该项国家标准的实施和应用奠定基础。

标准的主要内容

1.标准的范围

该项国家标准界定了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构成, 确定了各导向要素在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中的总体设置原则与要求, 规定了各子导向系统中导向要素的设置范围、设置位置、设置方法等。

该项标准适用于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规划与设置。省、市、县、乡 (镇) 等区域的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规划与设置亦可参照使用。

2.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构成

(1) 子系统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由以下相互关联的三个子系统构成:

(1) 行车导向系统:是为驾车人员提供旅游区导向信息的信息系统。其设置范围包括: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一般公路及一般城市道路、旅游区内道路。

(2) 行人导向系统:是为步行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游客提供旅游区、特色旅游街区导向信息的信息系统。其设置范围包括:城市出入地点、公共交通站点、旅游区、特色旅游街区。

(3) 旅游服务导向系统:是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设施导向信息的信息系统。其设置范围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游客中心、餐饮场所、住宿场所、购物场所、急救场所、公共卫生间、停车场、无障碍设施相关场所。

(2) 导向要素

(1) 行车导向系统由以下导向要素构成:

——旅游区方向标志:是为驾车人员提供旅游区方向信息的旅游区标志。旅游区方向标志由旅游区图形 (或图形符号) 、旅游区中文名称及方向箭头组成, 亦可增加英文名称。

——旅游区距离标志:是为驾车人员提供旅游区距离信息的旅游区标志。旅游区距离标志由旅游区代表性图形 (或图形符号) 、旅游区中文名称及到达旅游区的距离组成, 亦可增加英文名称。

——旅游符号:是为驾驶人员提供旅游项目及旅游设施信息的旅游区标志。旅游符号由相关图形符号形成。

——指路标志:是为驾驶人员提供道路信息的交通标志。指路标志一般包括道路、城镇、重要公共设施、服务设施、地点、距离和行车方向等信息。

(2) 行人导向系统和旅游服务导向系统由以下导向要素构成:

——位置标志:是由图形标志和 (或) 文字标志形成, 用于标明服务设施或服务功能所在位置的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导向标志:是由图形标志和 (或) 文字标志与箭头符号组合形成, 用于指示通往预期目的地路线的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平面示意图:是显示特定区域或场所内服务功能或服务设施位置分布信息的平面图, 包括:大幅面的旅游交通图、旅游区全景图、导游图、导览图等。

——街区导向图:是提供街区内主要自然地理、公共设施位置分布信息和导向信息的简化地图, 包括:步行街街区导向图、商业街街区导向图、文化街街区导向图、美食街街区导向图及其他街区导向图等。

——信息板:是显示特定场所或范围内服务功能或服务设施位置索引信息的标志。

——便携印刷品:是便于使用者携带的随时查阅的导向资料, 包括:旅游交通图、导游图、城市地图、旅游指南等。

(3) 主要信息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中提供的主要信息可分为:

——道路信息:包括道路、街道的名称信息。

——城市出入地点信息:包括机场、火车站、码头、长途汽车站等城市出入地点信息。

——公共交通站点信息:包括公交枢纽、地铁、轻轨、公共汽 (电) 车、旅游专线、旅游观光车等站点信息。

——旅游区信息:包括大型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 (如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各类公园) 、博物馆、展览馆、文体场馆等信息。

——特色旅游街区信息:包括步行街、商业街、美食街、文化街等特色旅游场所以及特色功能 (特色购物、特色美食、特色文化) 信息。

——旅游服务信息: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游客中心、公共卫生间、停车场、餐饮、住宿、购物、急救、无障碍设施等信息。

3.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中导向要素的设置总则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中导向要素的设置应进行整体系统的规划。导向要素的选择及其设置地点和密度, 应根据城市道路、旅游区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功能特点、分布情况、建筑特点、游客流向特点及实际需求等进行确定。行人导向系统和旅游服务导向系统中导向要素的设置应符合GB/T 15566.1中规定的通用原则与要求;行车导向系统中的导向要素的设置应符合GB 5768.2的规定。同时, 对于夜景观赏区或夜间开放的旅游区, 应确保标志有足够的照度, 宜通过照明、反光或自发光等方式确保标志清晰可辨。

4.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中行车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置要求

(1) 设置范围

行车导向系统设置范围包括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一般公路、一般城市道路及旅游区内道路。

(2) 设置要求

对旅游区的指引在路网层面上应依靠道路上的指路标志完成, 在临近到达旅游区的交叉路口处可设置旅游区标志。旅游区标志的设置应与指路标志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般情况下, 不宜为AAA级以下的旅游区设置旅游区标志。旅游区标志中的旅游区图形, 应选取最能代表旅游区特点和公众认知度较高的图形 (或图形符号) , 图形 (或图形符号) 应简洁、清晰、醒目, 且表示同一旅游区的旅游区图形 (或图形符号) 应保持一致。旅游区标志的衬底、衬边颜色应为棕色, 图形 (或图形符号) 、文字、箭头和边框颜色应为白色。

(1) 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的设置要求

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沿线可为AAAA级及以上旅游区设置旅游区标志。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出口直接通往 (到达旅游区前车辆不经过平面交叉, 或经过平面交叉时仍直行) AAAA级以上旅游区时, 可在出口的前基准点处单独设置旅游区方向标志, 亦可在距前基准点1.5km处设置旅游区距离标志 (参见图1) 。

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出口不直接通往旅游区 (或经过旅游区但无出口) 时, 不应在出口前设置旅游区标志。

(2) 一般公路及一般城市道路的设置要求

一般公路、一般城市道路沿线可为AAA级及以上旅游区设置旅游区标志。旅游区所在道路有道路名称或编号时, 在通往旅游区的前一个交叉路口处宜单独设置旅游区方向标志, 在此之前对旅游区的指引通过指路标志完成 (参见图2) 。

旅游区所在道路没有道路名称或编号时, 所有通往这条道路的交叉路口处宜设置旅游区方向标志, 这些交叉路口之前对旅游区的指引由指路标志完成 (参见图3) 。

旅游区方向标志应设置在交叉路口前100m左右, 当设置旅游区方向标志的交叉路口距离旅游区5km以上时, 可在交叉路口后500m~1 000m的位置设置旅游区距离标志 (参见图4) 。

单独设置的旅游区方向标志或旅游区距离标志不应影响指路标志的设置。当受条件限制, 旅游区标志无法单独设置时, 可将旅游区信息作为指路信息之一设置于指路标志上。一般道路虽经过或穿过旅游区, 但无法进入旅游区时, 不应设置旅游区指引标志。同时, 应在旅游区附近道路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导向标志。

(3) 旅游区内道路的设置要求

旅游区内通往各旅游景区或各活动场所的交叉路口处宜设置旅游符号。旅游符号应使用GB 5768.2和GB/T 10001中的相关符号 (参见图5) 。

旅游符号可单独使用, 也可组合使用。但在同一立柱上组合的符号不宜多于4个 (参见图6) 。

旅游符号可与旅游区名称组合使用, 以指引旅游区内的旅游项目或设施的方向 (参见图7) 。

图4旅游区的旅游区标志设置示例 (仅以一个方向的指引标志设置为例)

图5旅游区内道路的旅游符号设置示例 (仅以一个方向的指引标志设置为例)

图6旅游符号的组合设置示例

应在旅游景区附近道路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导向标志。

5.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中行人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置要求

(1) 设置范围

行人导向系统的设置范围包括城市出入地点 (机场、火车站、码头、长途汽车站等) 、公共交通站点 (公交枢纽、地铁站、轻轨站、公共汽电车站等) 、旅游区、特色旅游街区等场所及周边地区。

(2) 设置要求

应对行人导向系统中的主要信息按照其重要程度进行分级导向。行人导向系统中的信息按照其重要程度由高至低分为:

一级信息:旅游区信息、特色旅游街区信息、公共交通站点信息、道路信息;

二级信息: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信息、游客中心信息、公共卫生间信息、停车场信息;

三级信息:餐饮、住宿、购物、急救等旅游服务信息。

行人导向系统中的导向标志应重点对一级信息、二级信息进行导向。当多个导向信息呈现在同一载体上时, 导向信息宜按照由一级至三级的顺序依次进行排列, 并应符合GB/T 15566.10的规定。行人导向系统中的平面示意图宜给出一级至三级信息, 至少应给出一级和二级信息。同时, 在分级导向的基础上, 宜将行人导向系统中不同类别的信息用颜色或通过线条分割不同的区域予以区别, 并宜突出显示旅游区信息、特色旅游街区信息 (参见图8) 。

(1) 城市出入地点的设置要求

城市出入地点出口附近的游客分流处醒目位置应设置城市旅游交通图, 以提供该城市的旅游服务信息;在城市出入地点的恰当位置 (如出口附近) 的游客分流处, 应设置“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的导向标志;在城市出入地点的出口附近的游客分流处, 应设置通往旅游区的公共交通站点的导向标志, 并宜同时给出沿线重点旅游区信息;在城市出入地点附近的公共交通站点应设置城市出入地点的导向标志。同时, 机场、火车站内的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应分别符合GB/T 15566.2、GB/T 15566.3的规定。

(2) 公共交通站点的设置要求

公交枢纽出入口附近或开阔区域的醒目位置应设置城市旅游交通图, 其他公共交通站点的主要换乘点宜设置该城市的旅游交通图, 旅游交通图可单独设置, 亦可与车站站牌组合设置, 旅游交通图的尺寸应根据设置空间及游客流量的大小进行确定。公交枢纽、地铁、轻轨的出站口导向标志上, 宜标出出站口外的旅游区、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及其他公共交通站点等信息。地铁、轻轨的站台和集散地点宜设置显示各出站口位置的平面示意图, 并在图中的每个出站口位置给出该出站口所通往的旅游区、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及其他公共交通站点等信息。公交枢纽、地铁、轻轨的出站口处, 宜设置周边半径500m区域内的街区导向图, 图中应突出旅游区、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信息及其他公共交通站点信息。公共交通的主要换乘站点宜设置临近的开往旅游区的其他公共交通站点的导向标志, 该导向标志上宜同时给出沿线经过的重点旅游区信息。公共交通站点站牌上的线路图上, 宜突出显示沿线经过的主要旅游区信息。同时, 地铁、轻轨、公共汽 (电) 车的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应符合GB/T 15566.4的规定。

(3) 旅游区的设置要求

在临近旅游区的公共交通站点及停车场附近, 应设置旅游区的“游客中心”导向标志;在游客中心入口附近应设置旅游区全景图 (导览图) 。在旅游区内的主要道路交叉路口附近或人行道路旁, 可设置人车共用的旅游信息导向标志。在旅游区内的游客中心、旅游景区、餐饮、购物、急救、住宿、公共卫生间、停车场等场所应设置位置标志;在旅游区内的公共交通站点宜设置本旅游区的旅游交通图, 该旅游交通图可与车站站牌组合设置, 并在这些公共交通站点附近设置临近的旅游景区导向标志。同时, 旅游景区内的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应符合GB/T 15566.9的规定。

(4) 特色旅游街区的设置要求

特色旅游街区的导向要素设计, 应突出特色旅游街区的特点, 并与该特色旅游街区环境风格相一致。特色旅游街区应着重对区内的主要及特色功能 (特色购物、特色美食、特色文化等) 进行导向, 并为这些功能设置导向标志和位置标志。当特色旅游街区内的功能较为单一和集中 (如美食街、酒吧街) 时, 宜仅为特色功能、公共卫生间、公共交通站点、停车场设置导向标志和位置标志。同时, 特色旅游街区入口及区内的主要道路节点处应设置特色旅游街区的平面示意图, 其中特色功能信息与其他功能信息宜使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 但应突出特色功能信息 (参见图9) 。

6.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中旅游服务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置要求

(1) 设置范围

旅游服务导向系统的设置范围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游客中心、餐饮、住宿、购物、急救、公共卫生间、停车场、无障碍设施等场所及周边地区。

(2) 设置要求

旅游服务导向系统中导向要素的设计与设置, 应突出各旅游服务场所中与旅游有关的主要服务功能。

(1) 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的设置要求

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入口处应设置“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的位置标志。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周边的主要道路节点处及人员流动节点处, 应设置“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的导向标志。应向游客提供该城市的旅游资料及宣传品, 如旅游指南、旅游交通图、旅游地图、导游图、旅游景区介绍及宾馆饭店、特色商品、特色美食、著名文化娱乐场所等旅游信息相关资料, 并根据城市的旅游资源, 提供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周边游相关旅游资料, 同时宜为游客提供优秀旅行社的电话及网址, 以便于游客参团旅游。

(2) 游客中心的设置要求

游客中心入口处应设置“游客中心”的位置标志。游客中心周边的道路或人流节点处, 应设置“游客中心”的导向标志。应向游客提供本旅游区及周边旅游区的相关旅游资料及宣传品, 如旅游区导游图、旅游景区介绍、旅游交通图、旅游地图、宾馆饭店、特色商品、特色美食等旅游信息相关资料, 并宜根据旅游区的旅游资源, 提供半日游、一日游、二日游及周边游相关旅游资料。

(3) 餐饮场所的设置要求

老字号餐饮场所、知名餐饮场所、特色餐饮场所的菜谱、饮品介绍或其他醒目位置上, 宜标明店内特色或知名菜品、饮品, 以方便游客选择。老字号餐饮场所、知名餐饮场所、特色餐饮场所周边, 宜为这些场所设置导向标志。街区导向图、旅游交通图、平面示意图上宜显示该城市的老字号餐饮场所、知名餐饮场所、特色餐饮场所的位置信息。

(4) 住宿场所的设置要求

星级宾馆饭店前台宜为旅客提供城市所在地的旅游资源信息、当地旅游交通信息及全国旅游交通信息, 并提供该城市的旅游指南、旅游交通图、旅游地图、导游图、旅游景区介绍及该城市的特色商品、特色美食等旅游信息相关资料。亦可提供所在地中英文交通图。同时, 宜为旅客提供周边旅游路线, 如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周边游等旅游方案, 并提供相关旅游资料, 并为旅客提供优秀旅行社的电话及网址, 以便于旅客参团旅游。住宿场所的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应符合GB/T 15566.8的规定。

(5) 购物场所的设置要求

大型商场、超市等购物场所如设有旅游特色商品专区, 应在购物场所的入口处设置旅游特色产品专区的导向标志。应在旅游特色产品专区的醒目位置设置位置标志, 且应在设有旅游特色产品专区的购物场所的平面示意图或信息板上, 突出显示旅游特色产品专区位置及信息。购物场所的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应符合GB/T 15566.5的规定。

(6) 急救场所的设置要求

机场、火车站、码头及旅游区内设有急救场所的, 应为急救场所设置位置标志和导向标志, 并应在上述区域的平面示意图上, 标示出该急救场所的位置信息。宜在街区导向图上给出本图所示范围内的急救场所的位置信息。

(7) 公共卫生间设置要求

应在旅游区、特色旅游街区设置公共卫生间的位置标志及导向标志。导向标志、平面示意图、街区导向图、信息版及便携印刷品中的公共卫生间信息的醒目程度, 不应超过旅游区信息及特色旅游街区信息。

(8) 停车场的设置要求

应在旅游区、特色旅游街区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导向标志和位置标志。导向标志、平面示意图、街区导向图、信息板及便携印刷品中的机动车停车场信息的醒目程度, 不应超过旅游区信息及特色旅游街区信息。机动车停车场的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应符合GB/T15566.11的规定。同时, 应为非机动车停车场设置位置标志, 如非机动车停车场位置隐蔽, 则应为其设置导向标志。

(9) 无障碍设施相关场所的设置要求

主要公共场所 (如城市出入地点、公共交通站点、旅游区、特色旅游街区、购物场所、急救场所、公共卫生间、机动车停车场等) 的无障碍设施附近, 应设置无障碍设施的导向标志和位置标志。街区导向图、平面示意图、便携印刷品等导向要素上, 应给出所示区域内的无障碍设施方位信息。同时, 应按照GB/T 15566.1的规定为无障碍设施进行导向, 且无障碍设施导向要素中使用的图形符号应符合GB/T 10001.9的规定。

参考文献

[1].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 (2007修订本)

[2] .GB/T 15566 (所有部分)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及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3] .GB/T 20501 (所有部分)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4] .GB 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5] .GB/T 10001 (所有部分)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6] .GB/T 17775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国家导向 篇6

新公共管理最早由胡德在1991年提出, 他在《一种普适性的公共管理》一文中将“新公共管理”看做是一种以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为导向和绩效评估, 以准确独立的行政单位为主的分权结构 (分散化) , 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技术、工具, 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竞争为特征的公共部门管理新途径。政治学概念下的国家治理主要是指统治者或管理者通过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作, 管理公共事务, 以影响和调控社会, 这一概念特别关注在一个限定的领域内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和对行政权力的运用。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在公共部门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模拟竞争性的市场行为, 在国家治理领域, 新公共管理理论推动政府治理理念的重塑, 要求政府以公众为中心, 谋求利益受众的最大化, 最大限度地增进公众利益。新公共管理运动推动了国家治理中所需要的参与、沟通、监督和问责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经济责任审计必须紧紧地围绕国家治理这样一个主题来确定审计的重点事项, 通过关注审查重点事项的过程和结果提高国家治理效率。

2 国家治理结构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分析

2.1 国家治理的理论基础

委托代理理论作为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其研究已扩展到国家治理领域。国家出现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领域的扩大和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化, 资源占有人由于所占有的资源丰富、所涉领域复杂, 以致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力量从事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 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 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占有资源的统治者对资源的管理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 将资源经营管理交由他人执掌, 即由直接经营管理转为委托或指派他人间接管理, 即实现了所谓的“两权分离”, 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委托代理关系应运而生。委托代理理论在国家这一政治组织中的运用和体现就是国家治理, 公共资源的分配、占有和运用, 构成了公共权力, 在现代民主制度下, 社会公众是公共资源的所有者, 是公共资源使用的最初委托人。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 全体人民通过法律, 把公共权力赋予和委托给国家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 国家再通过一定的程序把公共权力分解到各级政府部门与机构 (政府行政执行机关) 。这样, 就形成了一个两级委托代理关系:社会公众作为终极委托人, 将公共权力的配置权委托给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再将公共权力的执行权委托给终极代理人政府行政执行机关。正是由于上述委托代理关系的间接性, 使得社会公众不能直接对政府行政执行机关行使一般委托人所具有的解约与惩罚等权力, 而政府行政执行机关拥有管理权威, 组织、控制和支配社会公众的行为, 进而出现“弱势委托人”与“强势代理人”的局面。

这种委托人与代理人力量的悬殊, 导致了公共权力的属性异化, 代理人可以利用所拥有的信息优势, 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会把委托人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甚至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 从而做出不利于委托人利益的行动。因此, 作为国家功能实现形式的国家治理, 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调和国家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2.2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解受托责任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也是分析受托责任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两权分离与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用人实现对资源全面占用和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运行机制, 如何保证受托责任确实得以履行, 需要建立健全一种监督与检查受托责任关系的外在监督与保证机制, 于是审计关系逐步登上社会历史舞台。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 国家审计是受人民委托对国家管理者承担的公共受托责任进行的经济监督行为, 公共责任的主体是民意代议机构 (立法机构) 和政府及其具体公共资产管理者, 其范围是公共资产领域, 内容包括事项责任和报告责任。由此可见, 国家审计是受托责任关系在国家公共管理领域的延伸和细化, 是对政府应履行的经济职责的专门性、集中性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

随着社会客观需要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 国家审计也在发展和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的出现是与我国的制度背景相适应的。首先, 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政府规模更大、权力更为集中, 各种政府行为往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各类领导干部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其次, 我国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得到完全清晰、合理的界定, 各类领导干部在公共权力行使、公共资源使用过程中存在“越位”和“缺位”行为;再次, 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滞后于经济改革进程, 公众对于掌握大量公共资源、行使公共权力的各类领导干部尚缺乏有力的监督途径。因此, 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是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2.3 经济责任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结构中, 国家治理、国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工具, 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防御、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国家意志和国家政策的贯彻者、法律法规的执行者, 他们的履职情况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影响到一个地区或企业发展的速度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不仅是国家审计加强权力监督的重要方式, 更是实现良好的国家治理, 建立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和廉洁政府的有力措施。经济责任审计机制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 共同致力于反映和强化政府绩效和公共受托责任, 体现了这一机制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内在规律。

3 国家治理导向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功能定位

3.1 强化权力约束, 促进民主法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取利益。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经济责任审计既是完善国家民主政治制度, 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保证权力正常运行的需要, 也是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作用中的必然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以领导干部的决策权和管理权为重点,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审计机关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中, 专门评价决策过程的合规性、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决策贯彻的有效性, 以促进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办事, 在决策执行中认真贯彻决策方案, 保证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促进领导干部规范运用决策权和管理权, 完善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 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作用。

3.2 明晰权责边界, 完善责任机制

有效的国家治理, 取决于各级政府间权力与责任的科学、合理配置。行政问责既是一种对政府公共责任的约束与追惩机制, 也是保障政府官员忠实履行责任的一种激励机制。政府机关及其官员因人民授权而要求履行政府职能, 因问责的存在而不得不履行其职能, 行政问责就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威慑与激励作用, 就其不作为行为来说是一种威慑与追惩, 就其作为行为来说则是一种激励与保障。

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各级政府明确其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管理责权, 明确领导干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形成完整的责任链条。审计评价应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应倡导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应当紧紧围绕与领导干部相关的重要经济责任事项进行。审计评价要从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在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完整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以维护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3.3 提高行政效能, 健全绩效管理

加强政府行政执行力建设, 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国家良治的基本要求。政府必须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领导人员任职期间所在的部门或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所进行的独立的监督、鉴定和评价活动。通过搜集有关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信息和数据, 与既定目标相比较, 评价其符合程度。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合绩效审计理念, 将揭示领导干部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效率低等问题, 评价领导干部在职能履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绩效等方面的工作业绩, 促进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和加强管理水平。

3.4 推动政务公开, 促进廉政建设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实现政务公开透明, 直接关系到民主决策和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 也直接关系到政府官员的廉洁自律, 对国家治理及其重要。应建立和完善多维的民主监督体系, 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监督渠道, 将领导干部的履职行为置于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之下, 促进廉洁政府的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关注政府决策公开、行政权力公开和行政审批公开情况, 审查领导干部是否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是否坚持依法行使权力, 是否主动、及时、准确公开如财政预算决算、重大建设项目审批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经济责任审计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 督促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 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保证权力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促进部门和单位建立相应的行为规范, 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 通过严格的办事规则、程序、依据、责任等规定, 减少失误, 而且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堵塞管理漏洞, 使一些腐败问题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4 国家治理导向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功能实现途径

如前所述,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强化权力监督, 明确经济责任, 提高行政效能, 促进廉政建设的功能, 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 取决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不断深化、审计方法的不断创新、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正确把握好经济责任审计功能实现途径, 对于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用, 加强权力监督制约, 推动国家治理不断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层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领导干部所承担的公共受托责任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 经济责任审计要适应国家治理需求的变换, 适应审计对象职责的变换, 不断拓展和深化审计内容。当前, 应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国家的重大经济政策情况, 包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关注重大经济决策的效益情况, 揭露重大决策失误、损失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以审查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为主, 但又不能局限于满足完成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评价, 要自觉地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大局中, 以揭示和破除地区或企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为目标, 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4.2 坚持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结合, 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国家治理机制上要求体现民主、服务和效率型政府的理念, 政府绩效评价是国家治理得以实施的先进管理机制和战略工具。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单位在其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中, 要追求的是实现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力求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好的产出和效果, 节约社会资源, 放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是考核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重要衡量标准, 也是政府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主要体现。绩效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上的分解和扩展, 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有助于保证领导干部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履行自己的职责, 促进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和加强管理水平, 促进其任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4.3 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建立健全问责机制

增加政府透明度, 旨在保障公众知情权, 实现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提高干部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经济责任审计要积极构建政府内部、政府与公众间的信息沟通机制, 以相对独立的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 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借助国家治理中其他主体的力量, 共同促进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责任政府是一种善治的美好理念, 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安排,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规范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 通过规范权力行使者的行为来维护权力委托者的利益。责任政府和问责机制的建立是完善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经济责任审计要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明确规定执行主体对执行过程应承担的责任, 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和党内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有机结合。应逐步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综合分析制度、结果通报制度、结果落实的整改督察制度。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开展干部警示教育相结合、与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相结合、与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相结合。

参考文献

国家导向 篇7

关键词:独立院校,行动导向,英语专业

一、独立院校《英语国家概况》教学现状简介

《英语国家概况》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在大多数独立院校的英语专业中是必不可少的。其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社会状况等知识, 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独立院校针对该门课仍采用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确定教学目标时考虑最多的还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忽略了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中的交际能力, 使得该课的教学效果与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前相差甚远。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与《英语国家概况》教学

1.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行动导向”一词源自德文Handlungsorientieurng, 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 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 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即教师营造一种类似于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通过师生共同确定学习任务和目标,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学、做相结合, 以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团结协作等教学目标。其基本理论基础是行动理论, 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为行动而学习, 二是通过行动来学习, 三是行动即学习。“对于设计和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特别注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方位交流。”[1]

2. 行动导向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行动导向教学法因其复杂的课程设计和难以掌控的实施过程, 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教学法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 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萝莉提出了教师的多重性角色, 一是行动导向学习情境的设计者, 二是行动导向学习的组织者与帮助者, 三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反思者[2]。因此, 教师不仅要在准备阶段先做好学习情境和任务的设计, 积极引导学生融入学习情境, 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期达到最佳分组, 还要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表现和自己的情境设计进行反思。

3. 行动导向教学与《英语国家概况》课程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教学研讨会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来看, 行动导向教学法大规模地引入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 并且在工科类专业中开展得更广泛些。因此, 在独立院校的文化课中实施该教学法极其罕见。但这并非不是一个可行性尝试。独立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固然不同, 但就学生的应用型、交际型能力的培养目标而言, 两者是存在共性的。针对《英语国家概况》这样一门文化课来说, 实施该教学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谢晓琼认为困难主要体现在能力模块的确定和行动效果的评估这两方面, 但她也认为, 对于主要面向外贸、涉外商务、涉外旅游等工作领域的学生而言, 增强跨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学会从文化的角度把握语言规律, 才能减少英语交际障碍[3]。

(1) 目标设计

该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帮助英语专业学生积累必备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背景知识;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过程主要围绕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来展开。知识目标主要体现在:1掌握六个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主要城市特点、建筑特点以及代表性的动植物;2掌握每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几个国家之间的历史渊源、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3了解英语国家多党制的政治制度、选举制度和主要党派;4简单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宗教信仰等知识。能力目标主要体现在:1能够以导游的身份流利地用英语介绍六个国家的一些基本概况;2能够在接待和拜访的工作中表现得体大方, 懂得商务场合的寒暄交流;3能够在出席英语国家的不同社交场合时语言得当, 对文化差异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避免一些禁忌性话题。

(2) 内容安排

本课程涵盖了英国、美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六个英语国家。教学内容以国家为单位, 根据国家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来决定具体内容, 比如英国、爱尔兰和美国在历史起源、政治制度、党派竞争等方面的内容较多, 而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因为国土面积较大, 对地理特征、气候条件等更为重视, 而介绍新西兰时, 则把毛利文化作为重中之重来介绍。

(3) 能力训练

能力的训练主要以学生的表现为主, 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安排不同的任务, 比如涉及政党选举的内容时, 把学生按角色分成不同的小组, 分别代表不同政党的成员、新闻媒体的人物或是普通观众, 让学生自行收集材料, 观看相关视频, 组织协调自己组内成员, 在课堂上表演不同政党在竞选活动中的一些行为表现。恰逢重大节日时,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收集材料, 制作PPT, 向全班同学介绍节日的特征, 甚至可以组织该节日的相关庆祝活动。教师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给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 以提高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行动导向教学法把学生作为教与学的主体, 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课堂, 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虽然它在独立院校的其他知识能力型课程中是否可行以及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但对教学本身以及教师的自我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可进一步实践之。

参考文献

[1]徐磊, 熊明华.德国行动导向教学范式解析[J].教学与管理, 2012 (3) .

[2]萝莉.高职英语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多重性研究[J].才智, 2013 (13) .

国家导向 篇8

2003年, 国家启动了高职精品课程建设, 目的在于以高质量的精品课程保证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满足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精品课程建设8年以来,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课程改革推动下, 基本形成了国家、省、院校三级的精品课程体系。2003-2010年全国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共计2 274门。

在作者统计数据中也发现拥有国家示范职业院校多的省区, 例如广东、江浙等地获得的精品课程较多, 体现出一定的示范作用。以浙江省为例进行数量统计 (如图1) , 按学科类别进行统计 (如图2) 。

(1) 数量方面: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 几年以来浙江省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几年来基本处于稳定发展的水平, 从2006至今, 浙江省国家精品课程总数占全国精品课程总数都超过10%以上, 浙江省接近半数学校都拥有精品课程。与地区发展状况基本一致, 地区优势非常明显。

(2) 学科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 各专业大类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极不均衡。数量最多的是财经类、电子信息类、制造类、文化教育共计64门, 占浙江省国家精品课程总数 (118门) 超过54%, 公共事业、资源开发与测绘、公共基础课与之相比相差甚远。这一数字基本符合我国这几年的实际发展情况, 与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是相一致的。据2006年统计, 财经、电子信息、制造、文化教育4个大类, 在校生规模均超过50万人, 在校生总数为274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64%, 因此, 这些大类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增加较快, 符合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发展的战略, 而公共事业、资源开发与测绘、公共基础课等, 在校生规模较小, 专业分布密度低, 且增长速度慢, 入选的国家精品课程数量就少。

2 项目导向课程模式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地位

2006年以来, 高职教育发展发生了变化, 由规模扩展转向内涵建设, 课程模式走向多元化和开放化, 以项目为载体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引入企事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认定标准, 初步形成了项目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

2007年高职高专网络精品课程独立指标体系中对课程设计、实践教学都有明确的要求。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设计, 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设计, 要求“能够满足生产性实训的要求, 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为课程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既要有校内实践条件也要有校外实践条件。项目导向课程模式完全符合指标体系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来说, 项目导向课程模式也能够满足大多数个性差异的高职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同时也符合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 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 它被高职院校中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所认同, 并运用到各专业精品网络课程建设当中。作者对最近几年财经类和电子信息类国家精品课程进行了大体的浏览, 大部分网络课程都有项目导向课程设计的理念, 项目导向课程模式是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

3 项目导向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分析

学生应该是网络课程真正受益者, 他们的使用情况、获益程度及满意程度应该是目标实现情况的标准, 项目导向高职网络课程是否能真正地如理论所讲的发挥实际效用,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因此, 本文以问卷调查为主, 访谈为辅, 选取浙江某所高职院校三门较典型的项目导向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为选修过三门项目导向网络课程对应的3个班级的学生 (三门项目导向网络课程对应3个班级的学生) , 每个班级选取40人进行调查, 共120份问卷。

3.1 数据统计

学生问卷共14道选择题, 共发出问卷120份, 收回有效问卷115份, 有效率为96%。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 大部分学生都拥有个人电脑, 在115份有效调查问卷中, 91人拥有个人电脑, 学生拥有电脑比例高达79.1%, 作者也从学生访谈中了解到学生每个寝室都具备上网条件, 只要花一定的费用买一个上网的账号, 就能随时联入网络且网络速度较优。这说明了, 本院学生基本具备上网学习的条件, 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基本不存在客观障碍, 以下内容分析基本可以排除上网条件方面的限制。

在115份学生调查问卷当中, 对项目导向高职网络课程使用情况选择“很多”和“一般”的学生为104人, 比例为90%, 作者针对这104份问卷, 又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

(1) 大部分高职学生认为网络课程教学比传统课堂的教学要好。在104分调查问卷中, 认为“有效性差”的仅有9人, 仅占8.7%, 选择“一样有效”的仅仅4人, 占3.8%, 其余同学选择的都为“更有效”, “更有效”选项人数占总人数的87.5%。

(2) 在104份的调查问卷中, 有25人认为学习目标“明确”, 48人认为学习目标“还算明确”, 31人认为学习目标“不明确”, “不明确”选项人数占总人数的29.8%。

(3) 在104分的调查问卷中, 在学习项目是否符合实际需要方面, 有27人选择“符合”, 32人选择“基本符合”, 45人选择“不符合”, “不符合”选项人数占总人数的43.3%。

(4) 在104分调查问卷中, 教学条件是否满足网络课程的学习一题中, 11人选择“满足”, 13人选择“基本满足”, 80人选择“不满足”, “不满足”选项人数占总人数的76.9%。

(5) 在试卷中7-9题, 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6) 在试卷中10-13题, 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

(7) 学生对所使用网络课程的总体评价如表3所示。

3.2 分析和建议

针对问卷调查的局限性和存在的不足, 作者也对其中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希望通过访谈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对所使用的项目导向网络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从问卷和访谈情况来看, 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长期接受的是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 学生渴望也希望进行教学改革, 特别希望通过实践操作得到技能上的提高。选择网络课程好于传统课程的同学也有一部分表达的意思并不是真正地接受网络课程在使用方面的好, 只是希望网络课程这样一种较新鲜的学习方式。访谈中大部分学生都不了解此项目导向网络课程的特点和优势, 不了解通过项目课程的学习能够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所以作者认为, 教师在进行项目导向课程授课之前, 应该向学生讲解项目导向课程的特点, 有什么优势,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正确地使用项目导向网络课程, 应该运用怎样的学习方法等等, 让学生在学习起初就对项目导向网络课程有种向往,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热情, 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运用项目导向网络课程, 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从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 作者也了解到, 学生对使用项目导向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十分的满意, 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学习内容即“任务”有些过时, 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需要。所使用的教材仍然是几年前出版的传统授课教材, 教材的内容与网络课程的内容不相一致。每个项目中包含有很多的任务, 时间仓促, 完成的任务质量较差, 有时候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完成任务。

(3) 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希望学校在教学条件方面要进行很大的改善, 学生更希望有机会接触社会, 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 进行实地学习。在问卷调查中, 网络课程是否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方面, 不满意的同学中, 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实践教学条件的原因。

(4) 大部分学生不会使用项目导向网络课程, 授课教师怎样要求, 学生怎样去学习, 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比较成功, 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要多人参与才能完成一个项目, 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5) 从访谈了解到, 三门项目导向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都分别由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30%~40%, 结果性评价占60%~70%。三门课程的形成性成绩大体上由3-4个方面组成, 一般老师定为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实验过程和结果、课堂纪律、阶段测试等主要几个方面, 结果性评价仍然以闭卷考试为主, 也有采用开卷考试的时候, 由教师单方进行学习评价。而从深入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最希望的考核方式是, 无论形成性评价还是结果评价, 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进行,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注重技能的锻炼和培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阶段性的进行类似于知识竞赛的形式,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课题, 由教师和学生双方进行评价, 应该注重形成性成绩, 减少结果评价的分值。这也说明学生希望掌握技能型知识, 希望有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从调查情况来看, 学生对项目导向网络课程的师生关系不是十分满意, 深入调查了解到, 学生觉得教师仍然是课程的主导者, 学生对教师仍然存在传统课程教师的观念, 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项目课程中师生关系的改善应该主要由教师做起, 教师要首先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 接受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角色,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处理好师生关系, 这样既有利于网络课程的教学, 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同时也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 所以项目导向课程中教学策略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7) 从访谈了解到学生在网络课程中应用较多的模块就是论坛等交互活动, 但对交互活动的兴趣在起初应用阶段较好, 在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少地使用, 到最后很少使用交互活动进行学习讨论, 更多的是发表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这种现象与学生的反馈或教师的反馈和引导有关, 有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反馈, 学生就会有些失望, 会使学习兴趣有所下降, 学生很希望老师能及时地给予提醒和总结, 希望一门课程至少要有2~4个老师进行指导, 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而且学生希望授课教师应该具有社会领域中的一定工作经验, 能更好地在实践上和社会工作信息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8) 通过作者的讲解, 学生在大体了解项目课程的特点和优势之后, 都很愿意接受项目导向网络课程的学习, 也希望在学习方式上进行改变, 但学生对现有的项目导向网络课程还存在很多不满意的地方, 希望在课程内容选择、内容组织、教学条件、师生关系、使用教材、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改善, 让网络课程更适合学生的应用, 从学生角度出发制作网络课程, 真正地做到为学生服务。

摘要:项目课程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 随着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力支持, 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项目导向网络课程, 也成为了各高职院校求特色、求发展的突破口。以调查问卷为主, 访谈为辅, 对浙江省某一高职院校项目导向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调查, 了解课程建设情况、学生使用情况等, 并对其进行分析, 给出建议。

关键词:项目导向,网络课程,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家精品课程资源[EB/OL].http://www.jingpinke.com/course/zhuanke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国家导向】推荐阅读:

顾客导向07-21

生产导向01-17

决策导向01-19

心理导向01-20

导向教育05-14

合理导向05-20

媒体导向05-25

准则导向05-26

网络导向05-27

分类导向05-31

上一篇:社会时间下一篇:景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