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导向(共8篇)
治理导向 篇1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是目标、风险、控制和审计, 对风险进行强调和评估。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了解企业的内部环境和业务流程, 将风险评估程序实施下去, 对企业各个层面的风险点进行准确识别, 然后在审计程序的实施中挂钩于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从而实施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审计准备阶段:结合企业的经营目标, 对审计目标进行确定, 对企业面临的风险做出正确识别, 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影响风险进行分析, 然后定量和定性评估企业在各个层面面临的风险, 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风险做出评估, 对审计重点进行确定, 然后对内部审计计划进行制定, 对内部审计资源做出合理划分。
二是审计实施阶段:结合上一个阶段识别出来的风险, 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和评价, 分析目前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可以控制现有的风险, 并且对那些无法得到预防和控制的风险进行特别记录, 内部审计要进一步评估这些特别记录的风险, 结合评估结果, 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应对。
三是审计完成阶段:在上个阶段, 审计人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对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 在审计完成阶段, 内部审计主要是对已经识别的风险和未识别的风险进行区分, 并且结合以往的经验, 提出好的建议, 来控制那些未得到控制的风险点, 结合上述内容, 将具体的审计报告做出来。通过审计建议, 可以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 将风险管理牢固的落实下去。这三个阶段完成之后, 那些没有识别的风险还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继续跟踪。
二、治理导向内部审计
企业治理是企业治理导向内部审计关注的核心, 目前, 现代内部审计已经由治理来替代了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除了要监控和评价内部控制之外, 还需要将作用覆盖在整个企业的治理中。在这种导向下, 原有的内部审计就可以从业务层面上升到企业治理的整体层面, 拓宽内部审计的作用领域。
一是先导性治理状况分析:在传统的审计技术中, 基础环节就是治理分析, 那么在先导性治理状况分析中, 治理分析也同样重要, 依然继承了风险评估和分析程序, 但是相较于传统的审计技术, 治理分析变得更加全面, 这样就可以有效对审计程序的方向进行确定。
二是进一步审计程序:这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两个阶段, 分别是审计重点识别和基本审计程序的实施, 其中风险是审计重点识别的基础, 而最终评估和监督的对象则是企业治理, 它除了关注企业业务层面的风险点之外, 还需要对企业治理领域内存在的问题进行关注, 这样组织增值的目标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实现。基本审计程序的实施, 主要是测试企业治理水平, 评价企业治理环节中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以及治理程序, 将治理环节中存在的重大缺陷给找出来, 以便进行更加好的控制。
三是对审计报告进行编制:完成了前两个步骤之后, 内部审计人员就需要提出建议来改进治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对企业治理进行完善, 之后将内部审计报告给编制出来。要充分关注那些治理比较薄弱的环节, 并且还需要做好跟踪治理工作。
三、两者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 主要是利用企业风险点来进行的, 而治理导向内部审计则是在治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审计程序。那么我们就可以得知,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和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有着不同的关注点, 前者主要是将企业业务层面的风险点作为关注的重点, 后者则是将企业的治理情况作为关注的重点。前者的工作要点是风险评估程序和应对程序, 然后结合风险点的控制情况将报告编制出来。后者的要点则是分析先导性治理情况, 然后将基本审计程序实施下去, 然后结合治理环节和治理评价, 将改进建议提出来。
方法和目标, 借鉴和提升: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对风险进行关注, 这样就将审计思维模式进行了改革, 但是需要认识到风险是一种方法, 无法存在于企业的业务流程层面, 以财务、销售和管理等方式, 它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衡量;总之, 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可以让内部审计人员充分重视企业风险点。而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则是将风险管理涵盖了下来, 控制企业的风险点, 然后在企业治理的目标框架体系中, 加入以方法出现的风险, 这样就可以对新的内部审计目标、职能等进行合理的引导。
内部审计模式的发展趋势: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目前企业主要是将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有机的结合了下来, 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内部审计的视角产生了限制作用, 虽然风险已经得到了上升, 但是企业的整体层面依然无法覆盖;这种审计模式延伸了传统的内部审计, 在目前看来是可取的。而现代企业治理导向内部审计则是对企业治理进行强调, 完善了风险导向, 将风险管理的思想融入了进去, 这样企业治理水平就得到了有效改善, 还可以对审计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笔者认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将会重视起治理导向内部审计。
四、结语
本文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和治理导向内部审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然后对比分析了两者的优点, 最后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余德慧, 丁时勇.审计职能拓展要求下的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构建[J].财会月刊, 2010, 2 (4) :123-125.
[2]崔九九.简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2 (31) :87-89.
治理导向 篇2
关键词:价值导向;贫困治理;少数民族地区;新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4.0014
收稿日期:20160426
作者简介:莫光辉(1980-),男,瑶族,湖南省永州市人,广西大学中国贫困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贫困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BS16035);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项目(JDKF0150100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研究”(15BMZ057)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9卷
第4期莫光辉:价值导向与贫困治理: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治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扶贫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限于生态环境、区位地貌以及民情社情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推进迟缓。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成为了当下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探讨多见于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象的解析,如王春光等学者认为,社会发育落后、基础设施缺位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治理十分脆弱,而区域分布广、社会和文化条件差异大、生存环境恶劣等问题更是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与返贫率[1]。相较于一般贫困地区而言,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更多的困难,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如韩彦东则在其研究中总结出少数民族地区的致贫原因多为历史发展滞后、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不足以及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强调扶贫理念的转变以及扶贫制度的完善在实际操作中的价值,并提出结合民族特色的发展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关键所在[2]。而王建民也提出,突出少数民族主体的重要性,将少数民族扶贫工作与少数民族资源的利用联系起来,利用民族资源的优势摆脱贫困局面将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重要思路[3]。虽然学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研究逐渐归于统一,但随着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对于以往扶贫工作的反思再次引起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策略的讨论,如杨经纬等学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仍然存在扶贫工作面广、缺乏健全的法律体系、扶贫市场机制不明显、扶贫效率不高、公平性欠缺与政策性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推动扶贫开发思路的转变十分必要[4]。精准扶贫无疑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全面脱贫、精准脱贫的现实路径。陆灿平在其研究中认为,推动精准扶贫机制的完善、切实做到“六个精准”的机制要求,通过多元化的扶贫模式实现精准化扶贫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关键[5]。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主要区域之一,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扶贫开发难点主要集中于自然环境更为恶劣、基础设施更为匮乏、发展空间更为狭小、民族文化特性与民俗民风尚待挖掘等方面,贫困问题与历史条件、资源禀赋、石漠化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相互交织的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性,造成贫困问题的复杂性,迫切需要探索出以精准脱贫为目标的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政策体系。因此,在精准扶贫的脱贫攻坚战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形势更为严峻,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理念指导、实现扶贫开发的全面转轨,以精准扶贫推进民族地区的贫困治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同步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成果的重要体现。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需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趋势:一方面,对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实践的机制体制创新研究尚需完善,如何将精准扶贫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区情有效契合研究仍需深入探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仍需进行发展理念层次的思维观念转变,结合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与价值要求,探索符合区域形势的精准扶贫途径并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的价值导向,需要学界进行全面的深化拓展研究。
二、新发展理念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的可行性分析
(一)新发展理念下的少数民族精准扶贫实践含义
新发展理念是围绕“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进行展望,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的经验,反思以往经济社会建设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提炼总结而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有学者研究指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发展要求与方向指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基本内涵的新发展理念,分别聚焦在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6]。也有学者指出,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工作中,精准扶贫应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无论是从制定政策的上层部门还是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单位,在推进精准扶贫的工作之中不忘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才能使精准扶贫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持久的活力,最终造福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7]。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仅对我国“十三五”时期的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发展战略定位,其在扶贫领域内的实践价值导向延伸同样为精准扶贫的完善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发展方向。具体而言,新发展理念下的少数民族精准扶贫实践内涵主要有:
1.以创新理念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理念的提出对于应对传统扶贫模式动力不足、缺乏效能等问题提供了发展方向,推动扶贫工作由资金驱动向要素驱动的转变,实现精准扶贫长效发展,为精准脱贫、全面脱贫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指导。如四川省在2015年发布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将发展创新型产业、创新型经济、扶贫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四川精准扶贫的动力机制,发展多个经济增长点、打造政产学研体系、改进传统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等方式实现四川省扶贫开发的创新式发展。因此,进一步提升创新在精准扶贫中的地位,明确创新方向以及创新领域是未来实现精准脱贫的核心工作。
2.以协调理念整合精准扶贫资源。发展失衡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高发易发的主要的原因,协调扶贫资源,推动扶贫资源协调、发展协调、方向协调,确定扶贫攻坚优先目标与重点方向。协调式扶贫有利于平衡当前扶贫工作大格局的资源配给,使得精准扶贫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统筹推进。而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提出必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中将扶贫资源的使用方向及配给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以求扶贫资金在全国扶贫大格局中达到区域协调与使用方向的协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既有历史因素也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的制约使其难以挣脱贫困的束缚。因此,整合协调扶贫资源的倾斜,将少数民族地区作为重点区域进行精准扶贫开发不仅符合“十三五”规划的协调发展精神,同时也与当前扶贫攻坚目标实现的要求相一致。
3.以绿色理念加大生态精准扶贫。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恶劣的自然条件,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甘肃省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关于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强调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发展、环境友好发展的扶贫方向,并将生态产业建设作为主要脱贫动力,通过移民搬迁、林木保护、操场保护、荒漠化治理以及水土流失治理等综合手段,完成各个贫困县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并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实现生态安全屏障的基本建立。而在草原生态保护方面,着重关注草原沙化、鼠害、超载过牧等突出问题的治理,实现生态与发展的协调统一,保持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4.以开放理念拓展精准扶贫合作平台。为了吸引更多资源流入到扶贫领域,改变政府主宰的传统扶贫格局,贯彻开放的发展理念是当下扶贫开发格局重塑的基本要求,根据《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引入军队与武警部队、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到当下的精准扶贫之中,全面调动可调动的一切社会资本与发展资源参与到新一轮的扶贫攻坚之中,改变以往单一主体的扶贫模式。此外,在强调国内社会参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交流,建立长期的国际扶贫交流平台,积极与世界银行、国际行动援助等国际组织开展扶贫合作,推动内外交互的社会扶贫体系的完善。
5.以共享理念推进精准扶贫成果惠民。实现贫困群众及时脱贫、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开展扶贫开发的根本目的,而精准扶贫的推行则更进一步地阐释了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理念,精准扶贫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需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共享理念目标实现,即要做到“不落一人、不差一村”的完成全面脱贫目标,使得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共建共享精准脱贫成果。《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将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作为接下来的扶贫重点区域,通过合理的资源倾斜与政策关照,实现扶贫开发的均衡发展,有重点、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精准扶贫。共享发展成果本身便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巴中市在其《关于全力以赴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中将重度贫困地区作为首要开发区域,实现区域稳步发展、同步建设的扶贫开发目标。
(二)新发展理念丰富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是为解决以往扶贫开发过程中扶贫对象瞄准不够、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内生发展能力有限、轻视扶贫减贫绩效等问题而提出的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决策调整,精准扶贫在全国各省区的实践推进发展与丰富了精准扶贫的内涵。而如何改进传统贫困治理模式的不足、实现精准扶贫的精准转型,仍然需要在理念层次上进行价值引导。因此,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作出了新的实践方向引导:第一,精准扶贫注重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的全面创新,推动“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的治理转变需要扶贫攻坚在指导理念、制度设定、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转变,将创新作为常态化、制度化的扶贫要求,而创新理念的扶贫应用则赋予了精准扶贫更为充沛的制度活力,使精准扶贫在新的发展时期都具备了向更高层次跨越的可能性。第二,精准扶贫注重协调扶贫开发的整体布局,统筹全国的精准扶贫工作,不仅仅需要在资源分配上实现各个省区的合理平衡,更在于发展进度、发展重点上实现“全国一盘棋”整体规划,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与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相整合,实现精准扶贫的协同共进。第三,精准扶贫注重民族地区的绿色生态发展,打破发展与环保的不统一悖论,实现生态社会和谐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制度要求,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推动绿色发展的工作模式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效脱贫、和谐脱贫提供了保证。第四,精准扶贫坚持开放发展的社会扶贫理念,打造多元主体、内外同构的社会扶贫体系,不仅能够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激发扶贫开发的现实活力,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工作效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最后,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在于共享社会发展成果,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内在逻辑在于将社会发展成果的普及延伸到贫困群体,通过精准扶贫直接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
因此,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中把握应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对于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和深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无疑价值显著。
三、新发展理念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发展路径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全面脱贫是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重要历史任务。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需要在梳理总结以往扶贫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贯彻落实“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和“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五个一批”的国家精准扶贫方略,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发展需求,有创造性地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创新精准扶贫模式,从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彻底改变少数民族地区长期贫困落后的历史面貌,使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共享脱贫发展成果。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难点
1.生存环境恶劣,缺乏发展必要条件。相较于国内其他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是限制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限制了其发展空间,环境缺陷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陷入了扶贫与返贫之间的恶性循环。恶劣的生存环境增加了扶贫开发的工作难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荒漠区、地方病高发区和水库区,地区发展深受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干旱缺水和自然灾害等问题的困扰,如仅在2007年到2009年之间,五个民族自治区因自然灾害等原因返贫的人数达到687.9 万人,且返贫人数呈递增趋势并逐年增多;另一方面,整体发展水平的落后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位进一步拉大了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而缺乏发展渠道与发展机遇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层面上全面落后,进一步加剧了贫困问题的严重程度。
2.发展空间狭小,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在资源使用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效率与定位两个方面:一方面,虽然扶贫资源的低效使用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治理成本高、受惠群体有限的客观情况,而“漫灌式”低效开发模式仍是当下难以实现扶贫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另一方面,需求定位一直以来都是扶贫工作的一大难点,而对缺乏自主发展能力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精准定位发展着力点更为重要。以西藏援建为例,在大规模投入资本进行援建的背景下,部分援建项目未能综合考虑城乡差距、干群关系、民族心理感受与民族关系等多种因素使得援建项目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8]。
3.发展能力低下,与整体格局脱节。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与素质提升一直以来都是扶贫工作的关键,而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则在能力问题上表现得更为严重:首先,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学龄儿童在校率仅有96.8%的,远远低于国家扶贫重点县 98.3%的平均值,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更是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准。其次,从就业结构来看,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少数民族八省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高达 82.8%,从事第二、三产业仅为17.2%[9] 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缺乏就业机遇与落后的教育水平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结构单一。最后,区域产业基础薄弱,扶贫开发缺乏长效的发展动力,区域发展差距的逐渐拉大将进一步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接下来的现代化建设与扶贫开发中消耗更多的时间成本与资源成本。
4.现实情况复杂,制度体系缺位。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具备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特性与问题,而宏观层次的扶贫政策有时难以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相契合,而传统扶贫的治理模式则很难从灵活性与有效性上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实际需要:一方面,限于分布分散、群体差异大、基础薄弱与技术需求高等治理困难,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放对于精准的要求更为严格,而传统模式下的扶贫开发却很难在精准度上契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需求;另一方面,制度与管理缺位使得“漫灌式”扶贫在运作后期中出现了扶贫开发资源分散、扶贫开发过程监管缺失等扶贫问题直接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项目出现了资金挪用或资金沉淀的问题,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也进一步削弱了扶贫监管的有效性。因此,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有效治理仍需从制度层面作进一步的完善。
(二)新发展理念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模式创新
1.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区位优势。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参考,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区位优势,坚持分类施策、因地施策的扶贫要求创新性进行区位资源优势转化,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内生发展能力。如四川省根据《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对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在藏区开展的“9+3”教育计划,组织5万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内地优质中职学校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且初次就业率高达98%,通过教育扶贫的方式努力提升藏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与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的区位价值,开发地区旅游或发展特色种养。如甘肃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通过实施“五个百万”工程:即依托当地的产业基础,综合考虑地貌、气候、市场、交通等区域情况,着重打造100万亩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100万亩马铃薯种薯和鲜薯基地、100万亩蔬菜和中药材基地、100万担优质烟叶基地与100万亩的经果林基地,通过引导产业发展,延伸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政策支持等手段对当地扶贫产业进行更为系统的布置与发展,实现了当地贫困群众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
2.充分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特色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要注重协调利用和充分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特色资源,提高扶贫开发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充分发挥扶贫资源的效能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在精准扶贫中进一步推进资源整合工作:首先,要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体系,依据《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扶贫资金的管理办法的科学化,少数民族地区更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细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求科学管理能够真正落地。其次,强化民族地区的发展评估,合理投入扶贫资源,力求资源使用达到“精准”要求。如黑龙江绥化市根据《北林区少数民族贫困村精准扶贫方案》以及相应民族优惠政策的指导,为全市88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计划提供了总共1.76亿元的资金扶持,缓解了民族贫困村发展的资金短板,以期通过集群扶助、科学规划等措施实现北林区少数民族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整村脱贫的工作目标。最后,积极吸引社会资源,积极协调社会主体与国际主体参与到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之中,增强资源汲取能力,调动更多更全面的资源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更为强烈的资源需求。
3.打造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合作产业链。遵循创新的发展要求,转变传统扶贫模式的工作方法,通过科学评估与系统分析,结合当地群众的发展意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依托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发特色产业,构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一方面,要注重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发掘区域发展优势,通过产业合作社、企业托营、特色种养等方式,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打造少数民族特色产业,以经济发展促进扶贫开发;另一方面,推动产业发展更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社会因素尤其是民族心理感受与民族关系,如广西河池市,根据本地耕地少而分散、土地贫瘠、水土保持差、生态系统脆弱且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石山地区的特点,将构树项目与产业扶贫相结合,依托构树产业链的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此外,广西河池市还依托构树项目对当地植被环境进行改造,降低贫困人口的迁徙数量,推动就地发展、就地脱贫,迎合贫困群众的故里情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通过特色产业的构建推动民族地区能够更深地融入到当下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之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群众在社会市场中的参与度,共享经济发展的蛋糕,从而将原本的发展桎梏转化为发展动力,发掘民族特色的发展潜质,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4.实现精准扶贫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构建开放的扶贫格局,摒弃以往“大水漫灌”的扶贫方法,结合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依托区域发展优势创新、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模式。因此,转化发展劣势为发展特色的关键在于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基础,将全面脱贫的目标导向与社会治理的问题导向相结合,无论是扶贫工作者还是贫困群众都应转变思维,推动扶贫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扶贫工作的开展要严格遵循国家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规定;另一方面,应树立贫困群体脱贫主体观,结合当地实情探索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扶贫模式,如新疆阿克苏地区实施的金融扶贫,通过完善政府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创新贷款抵押方式,拓展贫困农户、扶贫龙头企业贷款途径,与国际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通过政策性引导和商业化运营,带动金融资本、银行信贷投入扶贫开发,更加广泛地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到精准扶贫之中。只有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精准扶贫模式创新,才能够使精准扶贫机制在少数民族地区释放出更强的制度生命力,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和全面脱贫,与国内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春光,樊晓艳.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世纪扶贫战略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0(4):1115.
[2]韩彦东.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原因及扶贫开发对策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05(6):5562.
[3]王建民.扶贫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以少数民族主体性讨论为核心[J].民族研究,2012(3):4654.
[4]杨经纬,李军,王成成.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扶贫思路的转向研究[J].民族论坛,2015(2):9094.
[5]陈灿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研究:以四川少数民族特困地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4):129133.
[6]陈金龙.五大发展理念的多维审视[J].思想理论教育,2016(1):48.
[7]莫光辉,于泽堃.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方向[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5):6669.
[8]靳薇.和平解放后援藏项目社会经济效益研究(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3):410.
[9]张帆.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存在的问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1(7):47.
基于风险导向的公司治理研究 篇3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公司治理
一、中国内部审计发展改进的必然性
中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虽然比西方国家晚了几十年,但在20多年的发展中,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现代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的要求之下,借鉴西方内部审计先进理论和技术是中国内部审计的必然选择。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目前西方先进的内部审计方法,应该在内部审计出发点及关注核心、职能、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等方面借鉴其先进理念,并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从而使公司内外、上下受托责任的目标保持一致,解决实际问题。
从中西方内部审计的比较中,很容易发现,中国的内部审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中国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审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得不到企业管理层的认可。因而,导致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地位等都得不到相应的重视,造成中国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停留在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的层面上。 经过对比之后,如果要改善中国内部审计这种局面,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适时地提高和扩展中国内部审计的职能。
二、中国基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模式构建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目前西方较先进的内部审计方法,也是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内部审计也应该充分借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
1、借鉴内部审计关注核心的变化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关注核心是企业的各类风险,而企业的风险是针对目标而言的,因此遵循着“目标———风险———控制”的逻辑顺序,内部审计能够直接针对高风险领域展开工作,着眼于特定内部控制是否能够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内,从而管理风险、抓住机会以实现各类目标。中国企业由于经营管理水平迥异,内部审计发展参差不齐,有些企业以财务审计为内部审计重点,有些则主要开展业务审计及管理审计。从财务审计扩展到业务、管理审计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对于特定企业而言,哪种审计类型更适合其具体情况是各不相同的。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则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理念,以企业目标以及相应风险为判断标准。防弊、兴利及增值三个目标虽然是内部审计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目标,但是三者之间是共存的。防弊是兴利与增值的基础,只有做好了查错防弊,才能进一步实现兴利与增值。增值包含兴利,兴利是增值的外在表现之一, 增值则是兴利的内在要求。三个目标并非互相排斥,企业要开展哪种类型审计以实现哪种目标关键要以风险为判断标准。每一种内部审计阶段的演进并非否定前一阶段的内部审计活动,而仅仅在于关注点的变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综合的审计类型,其以企业目标及风险为出发点判断审计重点的理念显然比较符合不同企业的需求,因此中国各种类型企业都能够借鉴这种理念开展适合自身的内部审计活动。
2、拓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与范畴
随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应全面拓展,由监督和评价发展为保证和咨询,充分体现公司治理的目标。在全面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要求下, 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其作业范围也应突破财务领域的局限。在实践中,有条件的企业在有效开展或恰当委托外部从事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内部审计应重点向内部控制评审,经济责任审计,合同(合约)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环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战略管理审计和管理舞弊审计等领域拓展其作业。而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观念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发生变化,控制仍然重要,但内部审计的焦点则体现在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与管理风险,以风险为出发点,帮助企业在承担适度风险的同时抓住发展的机会,使内部审计计划与公司风险管理策略紧密联系,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3、重构内部审计的组织系统
首先,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改变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现状,使之向更高层级升格,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应协调各方面关系,凭借优势通过具体的业务活动体现其监督评价服务职能,并侧重于对高层经理及其下属各职能部门工作的监督的评价,提出建设性建议。
其次,变革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考虑到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状况,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有两种比较合理的选择:一是由监事会领导;二是隶属于董事会。从理论上讲,监事会有更大的权利行使所有者赋予的监督权,董事会则有更大的权利行使决策权。作为保护所有者权益的内部审计,行使监督权应归于监事会的领导,以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系统。这种机构设置的前提是公司监事会有充分的权力与能力行使所有者的监督权。 考虑到中国改制后一部分公司监事会存在监督权的行使缺乏力度等问题,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可以采取另一种模式,由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组织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内审机构在业务方面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为保证其地位的独立性,应使内部审计负责人与审计委员会主席的沟通畅通无阻。
4、改进内部审计的业绩评价标准,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制度
目前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基本上是按照企业通用的考核管理人员的方法进行,没有体现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得到与其工作努力及其成果相适应的奖惩和来自企业其他部门的广泛承认,这对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带来极大的挫伤。因此,为了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凝聚力,提高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企业必须制定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标准。
内部审计的评价也可从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内部评价就是在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在部门经理或评价小组的带领下,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定期对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或是在每次审计活动结束后及时对工作进行总结。外部评价是请企业外部和企业其他部门的合适的人员对内部审计业绩进行评价。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建议每5年实施一次外部业绩评价,并提交书面报告。不管是采用哪种评价方式,目的就是要让内部审计的费用最小化而效益最大化,充分体现其“为企业增加价值”的作用。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为研究主题,论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的背景及基本理论问题,特别分析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更为密切的互动关系,从而基于公司治理考虑,对于中国内部审计的改进提出了建议,对深入理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促使其在内部审计实务中得以展开,帮助实现公司治理目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风险因素影响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
风险作为一种力量,不仅推动内部审计进入风险导向阶段,同时也对公司治理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风险的作用下,内部审计进入风险导向阶段,与企业战略和目标直接关联,将事后的反应延伸到事前以及事中。同时,现代公司治理已从狭义的以权力制衡为核心的单纯考虑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治理结构转变为以科学决策为核心,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从而使股东价值长远最大化的广义治理机制。风险是保证决策科学必须考虑的因素,公司治理是组织对风险的战略反应,风险管理必须嵌入公司治理层面。
2、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由“反应式”发展到“能动式”
内部审计由于服务对象职责变化导致的需求改变,服务的范围及服务的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从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扩大到了风险管理、道德氛围等公司治理所关注的内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风险为核心和出发点,提供更为相关的保证和咨询服务,从而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由“能动式”的特征代替了“反应式”的特征。
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之一是将公司治理作为内部审计的对象
从内部审计的本质上分析,公司治理是沟通企业内、 外受托责任的枢纽,随着受托责任层次的提高,公司治理成为内部审计对象具有必然性;而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提高、独立董事参与度的增加为内部审计评价并改善公司治理提供了可能性。将公司治理作为对象能够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统一考虑,促进外部受托责任和内部受托责任的一致,促进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乃至内部控制的整合。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围绕着对价值观及公司治理各方参与人,特别是董事会的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而展开。
4、提出改进中国内部审计的建议
基于公司治理导向的内部审计思考 篇4
一次又一次的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开始让公众开始聚焦内部审计,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注意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效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匹配性、协同性促使内部审计从“孤家寡人”的境地解脱出来,与公司治理逐渐融合。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概念梳理
从概念辨析出发,认知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匹配性、协同性,应该成为一个统率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前提。
(一)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其受托责任下的驱动
公司的产生,导致了企业管理活动的日益复杂和企业内部多层次受托责任的出现。当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日益分离时,就形成了“两权分离”后的委托代理关系。经理人职责的履行状况如何,经营活动是否合规合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个专业系统进行评价、报告和信息反馈。这样,在企业内部就形成了一个与业务控制并列的相对独立的监控系统——内部审计。审计学家理查德·布朗(Richard Brown)在论述审计起源时说:审计的起源可追溯到与会计起源相距不远的时代。当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需要某人受托管理他人财产时,显然就要求对前者的诚实性进行某种检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内部审计的产生,而管理分权促进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内部审计除了审核企业会计账目外,还包括稽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及企业内部各职能机构履行相应职责的效率,并提出建议和报告。可见,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就是评价和监督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改善组织运营,以◎文/陈再明协助组织达成目标。
(二)公司治理的渊源及其精髓
公司治理也同样源于公司制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其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的亚当·斯密(1776),在100多年后,伯利和米恩斯出版了《现代企业与私有产权》(1937年)一书,被公认为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开山之作,至今仍可能是被引用最多的公司治理著作。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实系源于所有与经营分离的普遍现象。公司治理涉法律、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甚至政治学与社会学诸多学科,内容繁多,角度不一,很难对其概念做具体一致的表述和界定。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公司法理论一直经历着重大的演变和发展,关于公司治理的探讨随之亦不断进行调整和重构。
事实上,从公司产生之日起,公司治理便存在。从公司治理的外延看,其含义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公司治理仅限于公司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之间的委托受托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还包括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涉及公司的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框架包括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治理结构是以产权为主线的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是公司内部界定股东与经营层之契约安排,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的前提下,在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权力制衡机制,以解决公司股东与公司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外部治理机制是以竞争为主线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主要指约束公司股东和公司管理者的外部法律、规则和制度,如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会计审计制度、信息披露等,以强化公司治理内部机制。公司治理比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更广,很大程度上包容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制衡、牵制、制约,这种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公司的运作进行指导和控制的机制,是对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安排机制。各种利益主体(无论是公司内部的还是外部的)之间的分权与制衡是公司法人治理的精髓所在。
二、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匹配与协同关系辩析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密不可分。从1719年的英国南海公司事件到2001年的安然公司事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都证明了内部审计机制存在缺陷是公司治理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治理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必然产物,其结果导致受托责任关系的产生,而内部审计正是源于受托责任关系,即作为独立的第三者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证明。内部审计是企业内控体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石,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公司治理将失去重要的微观基础。事实上,董事会行使职责,需要内部审计的工作,外部审计也需要依赖内部审计的结果,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高管层及外部审计的助手,是确保受托责任系统运行的一种治理机制。
如何理解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匹配性与协同性呢?可以至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彼此起源相同。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都是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之分离而需要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二是彼此目标一致。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无一不是为了改善组织运营,实现组织目标,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公司治理是通过公司内部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以规范公司内外各关系主体的行为,而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监督公司制度体系的运行,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也成为良好公司治理的重要保障。三是彼此形式统一。从形式上看,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内部审计既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同时又参与到治理有效性的审计之中。四是彼此运行互动。内部审计有助于建立和完善适合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内部治理,形成有效的决策和监督机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内部审计有效运行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内部审计实施的制度环境,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需要以完善的公司治理为支撑。五是核心内容相同。核心都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有效地整合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防范风险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目标,公司治理是组织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关注的重点,风险管理必须与组织内部控制框架相协调。六是彼此理论基础一致。从理论基础看,契约理论、受托责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构成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共同的理论基础。
公司治理是实施内部审计的制度环境,是保证内部审计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内部审计内涵和外延的变化正是公司治理的作用和结果;有效的内部审计是良好公司治理的内在要求,它既可以维系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促进企业内部形成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合力,又可以确保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和正确,最大限度地维护各利益主体的权益。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三、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互相呼应
根据我国《公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有关规定,在公司治理过程中,检查、评价和咨询贯穿始终,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从制度设计的可能性分析,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股东大会领导、董事会领导、审计委员会领导、监事会领导、公司总裁领导、总会计师领导等。而从多数实际情况看,在我国企业,由于忽视内部审计在企业宏观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致使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相割裂,内部审计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直接症状表现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缺乏衔接;注重外部监管而忽视内部审计;不完备的制度体系限制了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理念不能完全适应公司治理的需要;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等等。因此,从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匹配性与协同性来讲,我们应该优化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改进策略。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日益显现。内部审计构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对内部审计的定位直接决定其功能的发挥,继而影响治理的有效性。不过,面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是相互分离的现状,以法律形式强化内部审计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还要进一步按照现代公司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董事会提名机制、董事会形成机制、董事责任追究与免责机制,保证董事会成员的相对独立性,使董事会真正成为公司治理中一个独立履行职责、承担责任的机构;强化公司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提高监事会的权威性;完善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人事任免权监控董事和监事,充分利用监事会的作用对经理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通过优化公司治理机构,健全公司治理体制,给内部审计工作以强有力的支撑,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
治理导向 篇5
一、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职能的概述
(一) 国家治理的概述
国家治理是一个法治国家发挥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职能的体现, 在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掌管的前提下, 为国家其他职能的发挥提供保障基础, 维护国家内外安全, 捍卫国家利益的同时, 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被入侵, 使社会主义社会得以和谐、科学的构建。国家治理主要由五大职能组合而成, 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政治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社会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人文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环境发展的治理职能, 这五项国家职能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既相互促进又同时制约彼此, 实现了国家治理的有效实施[1]。
(二) 国家审计的概述
国家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能, 国家审计机关在我国法律文献的保护和规范作用下, 能够独立自主地对国家治理的进程行使审计监督权利[2]。针对国家的发展现状初步建立起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体系;继而建立现代化的审计制度, 实现国家审计职能真实有效地发挥;为响应反腐倡廉的号召, 要稳固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实现国家治理下的清正廉洁;结合国家治理的中心内容, 不断加强专业审计各种积极作用的发挥, 逐步确立国家审计职能在国家治理导向下的重要地位。
二、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内在联系
(一)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职能的体现
在治理国家的大任务下, 可以将任务的完成视为决策职能、执行职能、监督职能作用的结合, 其中, 国家审计属于国家治理监督控制职能范畴, 为国家决策系统的运行提供服务, 将执行系统对决策的执行视为监督工作, 通过对国家决策的修正和调整, 充分发挥国家治理职能的积极作用。
(二) 国家治理是目的, 国家审计是实现目的的媒介
国家治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国家公共权力的合理配置和有序运作, 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是对国家公共权力监督和制约的过程[3]。在国家治理的进程中, 兼顾政治与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环境和发展和谐统一的任务中仍旧存在诸多现实矛盾, 国家审计在矛盾的调节和解决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国家职权的真正含义和价值。国家治理导向下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对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完善公共结构的内部组织制度, 强化国家和社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践行, 不断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 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益, 为国家的治理和国家的改革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
(三) 国家审计的定位依赖于国家治理的发展
任何事物之间的推动作用都是相互的, 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 国家审计的精确定位依赖于国家的发展,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并彼此制约。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里, 国家治理的任务目标和中心工作的表现形式和工作方法也会呈现阶段性特征, 同时, 国家审计也会依照主要职能和内在规律做出相应调整。国家审计的定位依赖于国家治理的发展, 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是国家治理主要任务的体现, 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大局观。
三、国家审计职能的定位
(一) 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能
监督是国家审计基本职能的体现, 具备国家审计的本质属性。在国家治理导向下, 国家审计在公共权利的配置、公共资源的管理、规章制度的遵循和领导干部的监察等多方面工作中切实发挥了本质作用, 维护了国家治理的安定有序, 使政府工作公开公正, 使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配置合理高效, 强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进程中的监督机制。
(二) 国家审计的预防职能
国家审计的预防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融会贯通、批判的继承、创新改革和进步发展, 预防职能体现了国家审计现代化职能的拓展。利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风险隐患的评估作用和预防作用实现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查, 完善国家安全体制, 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预防职能的发挥减少了国家在治理过程中固有缺陷和突发挑战出现的概率。
(三) 国家审计的建设职能
在我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 将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保障是首要之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 在国家审计发挥基础职能的同时, 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对国家治理的建设职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国家审计建设职能的首要任务, 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实现国家经济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科学文化进步建设, 实现对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建设作用。
总结: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向和核心理念实现了阶段性的创新和改革, 国家审计职能的定位成为国家治理关注的重点内容。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经济建设、国家政治建设、国家社会建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推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切实保障。着眼于国家治理的核心目标,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实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导向下的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项贤国, 朱玲.国家治理导向下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 2014, 03:143-145.
[2]刘博, 金静.孙国萍.基于国家治理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4, 03:72-78.
治理导向 篇6
银行业是一个风险行业, 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它对风险的管理能力, 出色的风险管理能够让银行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 美国有超过100家银行倒闭, 包括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和众多的小型私人银行和社区银行, 其暴露出的既是风险管理问题, 也是公司治理问题。相对而言, 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并没有遭受太大损失,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但在未来,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全球化, 如果不能及时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风险管理能力, 就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导向型公司治理研究———以建设银行为例
(一) 建设银行的背景历史
2005年建设银行完成上市的计划, 在此过程中, 建设银行引入了美国银行这一战略投资者, 并与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众多领域获取战略性协助。这些领域就包括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在内。为把自己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银行, 建设银行自主研发和建立了内部评级模型和系统, 积极地为实践新巴塞尔协议作准备, 在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 建设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与美国银行不同, 建设银行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除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之外, 还包括监事会 (见图1) 。
(三) 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的架构和责任分工
建设银行现在采取的是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见图2) 。
首先, 在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 负责风险战略和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 同时对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后续监督和评估。其次, 设立首席风险官, 负责风险管理的日常实施工作, 受行长的领导。另外, 首席风险官本身也是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一员。最后, 在分行的层面, 一级分行设立风险总监, 负责分行的风险管理工作, 并对首席风险官负责。二级分行设立风险主管, 支行设立风险经理, 各自负责所在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管理工作。这样建设银行就形成了以首席风险官-风险总监-风险主管-风险经理为条线的垂直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的传导也即风险报告工作中, 实行条线报告, 第一汇报线路为向上级风险管理负责人汇报, 第二汇报线路为向所在机构或业务单元负责人汇报。
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建设银行公司治理的缺陷———基于中美的比较
(1) 在发展战略方面, 建设银行在其网站中指出, 建行“致力于发展成为专注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 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 为员工提供最好发展机会的国际一流银行”, 并且将资源集中用于目标客户、产品和重点区域 (见表1) 。
来源:根据建设银行官方网站资料整理
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黄志凌认为, 不同于国外银行采用的“主动管理型”模式, 目前建设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仍属于“有限承担型”, 其主要特征是“设置风险边界, 以‘消极进攻’的方式来控制风险, 将银行的目标市场定位在风险边界以内, 对于风险边界以外的市场则予以放弃”。但是, 由于缺乏风险计量技术的有力支撑, 如何使风险边界的设定获得共识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要达到国外活跃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不仅取决于本身的努力, 也需要充分发展的金融市场作为支撑。这种风险管理模式所要求的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是目前国内银行无法达到的。因此, 建设银行在这个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 董事和监事的资历体现了专业水平, 独立性有待考察。建设银行的执行董事都有着非常丰富的银行业从事经验, 长期的管理层经验相信能够为他们的董事职务带来很多帮助。在非执行董事方面, 基本上是来自建行的大股东汇金公司的职员, 工作经验基本来自外汇、财政方面, 相对来说在银行领域的经验稍少, 但是总的来说是在经济的大行业背景下, 而且其学历背景也基本是在经济学领域, 能够对建行的业务有比较好的了解。与英美治理模式的美国银行不同, 中国建设银行或者说中国银行业中的独立董事制度是一种外在的强加的制度, 其引入的目的是起到监督与专家咨询的作用, 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但是由于这种制度不是内生演化而来, 独立董事在中国的银行业发挥的作用令人怀疑。
而在监事方面, 从结果上看, 监事也并不独立。建设银行共有8名监事, 其中3名股东代表监事和3名职工代表监事都有着丰富的银行业从业经验, 从专业能力上来说完全没有问题。2名外部监事皆为大学教授。建行在其年报中有对其董事和监事的出席次数和出席率的披露。但是无论是独立董事还是外部监事在工作中都鲜有提出反对意见, 他们是否真的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 我们很难知晓。
(3) 董事和高管的薪酬问题。据建行年报披露, 建行的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的薪酬制度遵循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兼顾、政府监管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实行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中长期激励和津贴以及福利性收入组成的结构薪酬制度。不过, 由于国家相关政策尚未出台, 建行未实施董事、监事及高管的中长期激励计划, 也就更加没有对风险的考虑。
(二) 建设银行特有的公司治理问题———基于制度环境的视角
(1) 股权结构问题。建行目前的第一大股东为汇金公司, 持股比例为57.03%。另外持股比例超过10%的还有香港中央结算 (代理人) 有限公司以及美国银行, 持股比例分别为19.79%和10.23%。由于对“一股独大”容易导致关联交易、董事会独立性不足、小股东权益受到侵害、公司控制权市场无法发挥作用等诸多问题的担忧, 曾有学者主张模仿英美, 实现股权的分散。但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 股权太过分散, 又有可能带来“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因此, 股权的结构也不是越分散越好, 其原则还是要实现制衡和效率。而且在中国的国情下, 要实现大型国有银行的控制权转移, 也未必是非常合理的事情。所以在这个问题上, 重点并不是实现什么样的股权结构, 而是要实现特定股权结构和相应的公司治理安排的协调。
(2) 职责边界问题。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责边界相对容易区分, 中国的特殊情况在于具有一定国有单位性质的企业里一般都有党委, 而党委的职责有时又可能和董事会及监事会的职责造成交叉。当然, 这并不是建行一家的问题, 而是在中国许多企业中都普遍存在的。不过, 由于建行是整体上市, 因此不能采取“股份公司上市, 把党委会留在集团公司”的模式。如何既发挥党委的作用, 又符合公司治理的条件, 是个需要发挥创造性的问题。
(三) 商业银行整体表现及差异化表现
(1) 银行缺乏清晰的发展战略。出色的风险管理需要和战略结合在一起, 如果没有清晰的发展战略, 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就没有了落脚点。中国银行业的数量在这些年大幅增加, 达到130多家, 形成了比较多样化的局面。而且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 这一数字必定会再往上涨。但是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却缺少差异化, 不论规模大小, 无论股权结构如何, 是国有、民营还是外资, 其经营方式大体相同 (见表2) 。
来源:各大银行网站资料整理
同质银行的业务方向相近, 风险就会集聚起来, 此次金融危机已经将它的破坏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同质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明晰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市场定位。因此, 银行应该思考自身独特的赢利模式、管控手段和管理架构, 通过自身的特色打造适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 股权结构的优化问题。中国的商业银行在选择股东时应该综合考虑其自身现有的股东情况, 从对银行有利的角度出发, 补充对自己的战略以及业务发展有帮助的机构。在股权的结构上, 中国银行业的股权结构千差万别 (见表3) 。
来源:中国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数据来自其2010年年报, 截止2010年12月31日;中国银行数据来自中国银行2011年半年报, 截止2011年6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广发银行数据来自其官方网站, 截止2011年6月30日;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数据来自其官方网站, 截止2011年9月30日。
在金融危机之前, 普遍的看法是股权的分散非常重要, 但是过度分散的股权却会带来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基于国内目前的股权结构现状, 还是以集中股权为主。因此, 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监管主要股东, 如何做到制衡。在监管过程中需要对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的权利作出合理的限制。
(3) 三会的关系问题。在公司治理中, 有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党委三个机构共同存在。对于这三者的职责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谁来履行监督的职责, 三者的权利是否有大小之分, 是否有权利上的上下级关系, 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董事会、党委以及监事会谁来起到主要的监督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情况。
(四)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导向型公司治理改进建议
(1) 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 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境中, 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一方面应该理清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委托人和代理人, 另一方面需要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之间清晰的权责划分, 使得银行的经营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明确了前者, 才能明确银行的经营目的。明确了后者, 才能使得各个部门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展开各自的工作。
(2) 强调董事会的作用, 深刻认识和了解银行的运行。一方面, 董事会和高管层应当了解并且深刻认识银行的运行结构。董事会有责任设定银行的发展战略及其他相关政策, 并对银行的日常运营进行指导和监督;了解银行的基本信息, 充分地明白由于银行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情况复杂, 目前在管理上还有一些行政干预的特色, 因此需要智慧和个人魅力去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另一方面, 董事需要了解银行复杂的风险种类, 除了常见的信用和市场风险, 要重视操作风险给银行带来的危害。从宏观上来说, 银行面临着合规风险、声誉风险, 董事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这些风险的挑战, 作出有利于银行的决策。
(4) 完善风险薪酬制度。银行业的高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因此, 在对薪酬制度进行改革时, 不应该一味地降低工资的水平, 而是应该着重考虑薪酬与风险的关系。如何使得薪酬反应管理层的努力情况, 并且使得管理层采取与公司风险战略相一致的行为, 是薪酬制度重点要解决的问题。首先, 董事会要对薪酬制度的设计与执行进行监管。董事会必须对高管的薪酬进行严格的监管, 要重点关注薪酬与高管职责之间保持的合理关系。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由合适的人来对薪酬制度进行设计和监督, 比较合适的是由独立董事来完成, 但前提是要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其次, 做到薪酬与风险有机结合。具体而言, 需要在薪酬的制定与执行中遵守以下几点:薪酬随着风险进行动态调整;员工所获得的薪酬应当与其实际能承担的风险相匹配;在薪酬支付时间上, 可以与风险暴露的时限挂钩, 并且设定具体的情景, 在这些情景出现时, 可以延迟发放和回缴已发放薪酬。
四、结论
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对风险的防范、管理和化解是银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 风险管理是银行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尤其是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如何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 更加合理地运用资本, 对每家银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 情况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新形势下, 银行采用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 既是为了满足监管的要求, 也是为了不断增强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的角度论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 借鉴国际银行先进理念, 为商业银行建立风险管理导向型的公司治理提供相应建议。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公司治理,银行
参考文献
[1]鲍睿:《公司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财会月刊》2008年第3期。
[2]蔡卫星、高文华:《金融危机背景下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反思与启示》, 《上海金融》2011年第7期。
[3]陈忠阳:《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基本框架》,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4]楚金桥:《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启示》, 《经济经纬》2006年第11期。
治理导向 篇7
一、内部审计职能的拓展是利益相关者对受托经济责任要求提高的结果
1.受托经济责任内容的变化和内部审计职能的拓展。受托经济责任是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管理受托经济资源和报告其经营状况的义务, 受托经济责任划分为行为责任与报告责任两大方面 (蔡春, 2001) 。受托经济责任的实质是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行事, 其内容是一系列的特定要求, 它们来自委托人群体对受托人理想行为的期望与要求。由于委托人群体中的成员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 因而委托人的这种期望与要求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变化发展的, 因而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也是由单一到多样不断扩展的。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具有普遍性, 受托经济责任内容具有多样性, 与之相对应的是多元化现代审计体系。当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是保护委托人的财产不受损害时, 与之相对应的是以合法性和真实性为主要目标的财务审计;当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为管理控制时, 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控制为主要目标的管理审计;当风险评估成为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时, 便产生了风险管理导向审计;当公众利益成为政府的主要关注点时, 便产生了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进而推动现代政府审计的形成和发展;当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发展到一个组织要对谋求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承担责任时, 便产生了绩效审计和环境审计。
2.治理职能的形成和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发展。目前, 以受托经济责任为基础的内部审计要求对组织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绩效评估, 以便为组织提出好的建议, 帮助组织实现增值目的, 这样就把内部审计的职能提升到了公司治理的高度。1999年,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成立的指南工作小组将内部审计的定义修正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 以增加价值、促进单位经营为基本指导思想, 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方法评价和提高单位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水平, 帮助完成其目标, 通过内部审计师建立的执业机构, 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 并发挥其优势”。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框架下的一个内嵌机制, 应当履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职能, 内部审计也应发展为治理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职能拓展过程和内部审计模式变迁过程如表1所示:
二、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
受托经济责任下的内部审计治理职能的形成以及由该职能决定的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发展, 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是以实现共同治理为目标, 以公司治理评价为基础, 结合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对企业环境和治理结构进行有重点审计的一种综合审计方法。它提供了一种既能保持审计效果, 又能提高审计效率的全新思路。
1.治理导向审计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王光远 (2007) 提出, 内部审计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履行的控制机制。蔡春 (2001) 提出审计功能存在的首要目标在于促进和保证被审计对象受托经济责任得以全面有效履行。与此同时,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 也必然要求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从而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因此, 受托经济责任是审计与公司治理产生的共同理论基础之一。笔者认为作为受托者的审计人员是站在第三方的独立角度对企业内外部各种委托代理关系进行监控, 以确保各基础契约中的受托经济责任得以履行, 而公司治理是公司内外部各种委托代理关系的综合, 是委托方与受托方权利相互制衡的结果。从这种意义上说, 内部审计部门是监督公司管理层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一个机构,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作为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2.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优越性。与传统内部审计模式相比, 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这里主要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来分析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优越性, 具体如表2所示。
3.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有效整合。时现 (2003) 从疏通信息沟通渠道、解决“代理问题”、完善监控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适当定位、帮助企业增加价值等多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得出了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系统的构成部分, 公司治理需要内部审计的结论。王光远 (2007) 认为内部审计是透视公司的窗口, 是公司治理的守门员, 是组织治理主体可依赖的、极具价值的资源。
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对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很有必要建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互动机制。应该按照现代公司制度的要求, 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 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并保证董事会成员的相对独立性;强化公司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在组织机构设置上赋予监事会协调经营者行为的权力;强调所有者约束, 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任免权来监控董事和监事, 充分利用监事会的作用对经理层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完善激励机制方面注重增强长期激励的作用, 提高激励的透明度;加强对“内部人控制”的制约,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
另外, 应根据内部审计环境选择审计模式。在当前环境下, 可以设立由董事会领导的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三、运用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新模式的实施总有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 治理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避免实施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坚持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在目标上一致的原则。权力制衡与有效决策是公司治理的目标, 通过深入研究, 我们也不难发现公司治理的根本目标应该是提高企业价值, 实现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内部审计的目标也应被提升到帮助组织增加附加价值的层面, 使二者的终极目标保持统一。
2.坚持对外披露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明确规定重大信息的范围和内容, 确保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披露所有重要信息, 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则要求披露的事项和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要求披露的事件和交易事项, 以及企业董事会审议通过的事件和交易事项的内部审计力度, 避免出现重大遗漏。
3.坚持公司治理导向内部审计信息传递有效性原则。内部审计应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规范交易行为, 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降低人为因素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可能性, 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渠道。
4.坚持与现有审计模式对接的原则。财务导向审计模式、管理导向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内部审计的三种不同模式, 是相互平行、同时进行的, 每种模式的目标、侧重点各不相同。应将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与以上审计模式贯穿于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使其相互作用、相互完善, 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的。
摘要:本文总结了内部审计模式变迁的过程, 并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手段方面分析了传统内部审计模式的不足和新型内部审计模式的优越性, 探讨了如何构建新型内部审计模式及其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内部审计,治理职能,公司治理,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时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审计研究, 2003;4
治理导向 篇8
1 案例背景资料
R公司是中国电力电子行业的领导者, 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从事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业务, 产品涵盖高、中、低压领域, 可满足从发电、输配电到终端负载的系列应用需求, 产品涉及冶金、电力、煤炭、风力发电、船舶等领域, 在提升电能质量、优化控制与节能降耗等方面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R公司自上市以来, 对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及分公司的重大决策和日常管理行使出资人权利, 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经济监督。R公司始终将公司治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 将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视为公司治理的关键, 通过集团公司董事会的支持和内部审计体系的不断完善, R公司不断加强公司治理力度, 提高公司治理质量,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领先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为客户创造价值, 为开创绿色、智能、高效的电力世界不懈努力。
2 公司治理导向下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国公司治理体系不够完善, 内部审计缺少独立性
目前我国企业组织架构中基本都已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 但审计委员会大多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实质性作用, 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环境。R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完善, 审计委员会位于董事会之下, 且同公司财务部门隶属于同一上级领导, 内部审计工作缺少应有的独立性, 未能充分行使内部审计职能。R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用来规范指导内部审计的日常工作, 未能对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定位, 无法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审计效果。
2.2 企业内部审计方向单一, 无法满足公司治理的需要
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方向是以财务收支审计、制度建立情况和经济效益情况为主的事后审计, 重视企业日常营运活动和管理活动。R公司定期对集团内部控股子公司、分厂、各职能部门及分公司进行常规审计和专项审计, 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情况、资金使用和经营管理情况、报销票据的真实合法性、采购和销售合同的签订及执行情况等方面, 审查R公司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公司制度规定及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R公司在2013年审计期间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215项, 如针对子公司存在的潜在亏损2, 408万元予以警示;对采购中心不符合《供应商管理流程》的新增163家供应商予以规范;对市场部销售结算中心三年以上应收账款2.41亿元分析原因并将特殊原因难以收回的应收款项转入公司法律事务部处理。R公司日常审计工作未能将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列入审计工作方向, 审计工作效果不明显, 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向无法满足公司治理的发展要求, 内部审计方向和重点未能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信息化系统的逐渐完善而及时调整,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内部审计体系来协助公司未来的发展。
2.3 内部审计手段落后难以满足审计内容的复杂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网络化信息系统, 使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审计内容的复杂化对内部审计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内部审计依据由传统的纸制材料逐渐转变为软件系统查询。目前多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仍然停留在对账目进行传统的手工测试阶段, 日常审计业务仍以财务账套为主, 凭借审计人员个人工作经验随机抽查审计, 导致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有限, 随意性较大。R公司内部审计部成立以来, 日常财务收支审计凭借用友财务系统获取部分信息, 销售费用情况依据用友CRM系统查询, 其余审计资料均为手工查询或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为主, 审计手段相对落后。如R公司采购中心上报的2013年签订合同总金额4.25亿元, 采购价格较上年同期对比节约金额3, 705.62万元, 平衡利库消耗积压和次积压库存价值达2, 578.5万元, 对采购中心的审计仅凭借采购台账、采购合同、财务系统价格和出库单据、自制EXCEL表格等数据为依据, 没有统一完善的系统进行全面复核。R公司于2011年末开始实施ERP发展战略, 目前尚未建立审计系统应用模块,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普及从客观上需要企业建立一个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操作平台, 改变传统的手工审计模式。
2.4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公司战略理念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大多由财务或审计专业人员构成, 没有配备技术人员、法律专业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审计内容侧重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方面, 对公司内部控制方面审计不够深入, 未能向公司治理审计层面转变。R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由六名财务专业人员和一名行政管理人员组成, 其中财务专业人员包括一名注册会计师、一名国际内部审计师、一名高级会计师和三名中级会计师, 内审团队人员配备中缺少其他专业的相关人员, 内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还要对计算机应用、法律知识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熟悉。R公司高层领导未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专业系统培训, 未能对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胜任能力定期考核, 缺乏公司治理方面的相关经验, 无法满足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
3 公司治理导向下优化内部审计体系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建议R公司在股东大会下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 内部审计部直接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独立开展内部审计检查和监督工作, 以保证其组织机构设置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 建议R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指引的规定, 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办法》、《离任审计制度》和《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办法》等相关审计制度, 对公司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内容、范围和流程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建议R公司内部审计结构设置如图1所示。
3.2积极拓展内部审计方向, 强化内部审计职能
内部审计应由传统的监督、服务、管理、评价等职能拓展到公司治理层面, 并积极拓展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和范围内容等新的审计方向。R公司内部审计部除了在传统的财务状况审计、经营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等方面开展基础的审计工作以外, 还需要紧紧围绕公司形势发展变化, 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离任审计、专项审计、设备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新的审计方向, 强化内部审计职能, 有效规避公司重大风险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范公司日常经营活动, 从而提高R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3.3 加快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R公司于2011年陆续在集团总部及控股子公司和分厂全面启动ERP软件——用友NC系统, 经过几年的成功稳定运行后, 建议R公司积极同用友软件开发商研制计算机审计软件并开发内部控制审计模块, 为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开展日常工作提供平台。建议R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模块实现同采购中心原有EPS系统和营销中心CRM系统的成功对接, 有利于R公司实现仓储零库存的管理目标, 减少公司2013年末1.99亿元的原材料库存和5, 305万元的呆滞库存, 实现百余家寄售供应商采购模式和JIT采购模式下的优化管理, 便于审核KPI考核完成情况。信息化建设使内部审计工作由传统的审计方式向手工审计同信息化审计相结合的方式逐渐转变, 使R集团公司及内部子公司达到统一监管和控制, 实现了内部审计工作线上审计和远程操作的全新局面, 内部审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为完善公司治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4 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
建议R公司高层领导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 鼓励部门员工积极参与业务培训及各类专业考试, 审计部员工应每年至少一次参与外部权威培训机构举办的系统全面的内部控制理论及实务案例讲解学习。建议R公司从集团内部其他部门招贤纳士, 解决内审人员专业单一导致的审计缺陷。审计部门员工在ERP系统审计模块上线后应积极参与软件开发商全面系统的应用培训, 熟悉ERP系统各项具体业务模块在审计过程中的灵活应用。建议R公司集团内部定期组织财务和审计人员培训, 如聘请为公司出具年度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专业咨询师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鼓励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参与新政策的学习, 更新知识结构, 通过培训不断加强内审人员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 提高内审人员整体素质, 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水平。
4 结语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发展压力,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起到重要的作用, 公司治理模式的改变必然带来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变更和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需不断顺应治理模式, 强化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积极探索应用信息化审计平台, 并不断提高内审人员整体素质, 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环境, 为公司治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静.论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模式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01) .
[2]唐晓玲.论加强内部审计对完善公司治理的作用[J].莆田学院学报, 2013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