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动为导向论文(精选12篇)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 篇1
为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我们积极探索以服务为宗旨, 以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为主体,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模式。为临床护理提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健康需求变化的实用性人才。
对象与方法
对象:以我校2004级护理专业6、7、8班 (136人) 为实验班, 采用分组学习法, 强调合作与交流, 每5~6人为一组, 设组长1名, 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收集资料、发言、技能、记录等任务, 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给每个同学提供了参与表现的机会, 以此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004级护理专业4、5、18班 (152人) 为对照班,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方法: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护理班的学习特点, 实施以能力为本位,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把角色扮演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病案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到新的教学模式中。以《护理技术》中口服给药法一节为例, 教学过程如下: (1) 集体备课说课,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药物治疗是协助诊断、治疗疾病、促进康复、预防疾病发生的主要手段, 是医生、护士和药师共同协作完成的。护士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具有执行、监督及监护作用, 在保证用药安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杜绝差错事故、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 护士必须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我们教研室几位教师认真研究教材, 积极商讨, 采取集体备课, 精心选择病案, 涵盖临床上的一些特殊用药, 缩小临床应用与课本内容的差距。另外我们在校附院拍摄素材, 制成课件以给学生创造逼真的情景。 (2) 学生准备:上课前将病案发给学生, 其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搜集资料, 查阅相关书籍, 如《临床护理》、《护理技术》、《药物学》等, 并进行网上资料搜集, 自行组织小组讨论, 并要求记录每次活动内容。 (3) 启发引导, 实施教学:首先, 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交流学习收获, 通过让学生介绍预习内容、遇到的问题的方式, 教师准确掌握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情况, 尤其要注意理解能力较差、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对要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其次, 开展情景模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或教师分别扮演护士与患者角色, 提供仿真模拟平台, 让学生实施口服给药法的护理措施。护士在临床给药时要进行三查七对以杜绝差错发生, 为加深学生对三查七对内容的记忆及掌握, 并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正确实施, 我们设计很多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出现的错误, 以加深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印象, 比如口服给药本上床号和床尾卡不一致, 药物名称、剂量和医嘱不一致。在教学之初, 学生根本意识不到需要检查药物名称及剂量, 只是模仿临床上护士的操作进行发药并对患者进行服药监督。教师对学生的不正确做法不进行指点, 但会假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 学生会认识到护理措施可能出现了问题, 开始仔细检查核对, 发现患者名字与口服给药本内容不一致, 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并最终明白了三查七对的真正含义及如何实际操作。教师通过肯定和鼓励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其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及行为。所有学生踊跃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积极准备资料进行讨论,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解决了多个问题, 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
效果评价
通过对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理论考试、综合素质及技能考核, 统计结果表明, 实验班平均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 说明以能力为本位, 以行动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班学生考试成绩的标准差比实验班高, 说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差小,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尤其对学困生的促进作用较大;实验班95%学生考试成绩较对照班好。见表1。
通过发放自制的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表, 让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自我评价, 按照评价等级每个问题分别为1~5分。统计结果表明, 以行动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P<0.01)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虽有提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体会
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自学讨论, 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及集体协作精神,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学生参与到情景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的仿真实践平台, 通过让学生学会观察、沟通, 讨论和分析, 促使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可以灵活运用的、简单易懂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综合培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能力、想象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考试测评, 发现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使学生学以致用, 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使其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必要性,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动力, 提高了学生适应临床岗位功能的能力, 缩短了行业使用及学校培养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
[2]孔晓珊.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学模式初探[J].北京教育, 2002, (7) .
[3]石伟平, 陈霞.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19) :44-45.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 篇2
关键词 木材加工 企业调研 人才培养 教学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take needs of the post as the target,employment-oriented
li yue
(materials engineering college,heilongjiang forestry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mudanjiang,heilongjiang 157011)
为更好地解决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多家开设木材加工技术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其人才需求情况、企业技术变化及运营方式、劳动组织变化情况等,以便更好地制订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调研单位:大亚木业有限公司(丹阳分厂)、大亚木业有限公司(绥芬河分厂)、亚洲创建木业有限公司、圣象集团有限公司、美克国际家私(天津)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利丰家具有限公司、北京锦绣投资有限公司、青岛一木家具集团有限公司、七台河双叶家具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好家木业有限公司、上海艺级楼梯制造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木业企业技术变化及运营方式情况
木业企业劳动组织变化情况
木材加工企业均采用流水线作业形式,企业工作中实行协作生产,把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操作分解并交给若干人,每个人只负责其中一部分操作,而全部操作由若干操作者同时进行,成果则是以分工为基础的联合体的劳动产品,同时按照计件形式进行小组和个人的工资及奖金分配。
对于人造板生产企业,均实行倒班工作制,对于家具制造企业,多实行白班工作制;对于新进企业的中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多数企业会对其进行基层培养,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最后,企业综合考虑新进人才的能力情况,进行定岗;在管理层方面,也会实行岗位轮换,比如会将江苏圣象木业与牡丹江圣象木业的管理层进行调动或换岗,以均衡企业人才需求。
调研中还了解到,对于大规模企业,往往实行专人专岗,每个岗位具有详尽的岗位职责,甚至同一岗位中仍细化为多个分解职能,如大亚木业有限公司中,会计岗位又会细分为材料成本会计、资本预算会计、销售会计、统计稽查等,在不同的工段均设置统计岗位,并派专人司职;而在规模较小企业,一人多岗的情况就较常见。
人才结构及需求状况
90%以上企业表示面临人员流动大、人员紧张的窘境,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紧缺,已经是全国木材加工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表明木材加工技术专业的设立顺应了人才市场的需求,有广泛的就业空间,应坚定办学信念不动摇。在大好的就业形势下,尤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不能包打天下,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层次之间,只有各司其职,合理衔接,才能形成完整和谐的教育体系。通过调研了解到,国内现有木材经营加工企业20余万家,木材加工业同其他制造业一样,已步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行列。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目前木材工业最大的困扰就是缺技术人才,尤其缺乏高技能人才,例如家具设计员、人造板生产线调试与操作工、家具生产线调试与操作工、木材加工工艺技术员、生产管理员、品质管理员、产品营销员等等。现在这些人员的缺口从全国来看,可达50万人以上,企业对木材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据统计,全国每年人才缺口达10万人,据央视最新报导,在各行业紧缺人才排名中木材加工技术专业列第五位。全国开设木材加工类专业的中高职院校不超过20所,每年毕业人数不超过3000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通过调研发现,现在家具企业的中、基层技术管理骨干80%以上都是农民工出身,由于员工素质所限,企业的管理、技术再上等级非常困难,人才结构有缺陷、分布失衡,骨干技术人才外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才现状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现在与发展需要,企业现在亟待引进充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在就业和专业培养方向上,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真选择适合中职就业的岗位。一方面要抓住就业好的时机,与用人单位协调好学生的安置;另一方面在培养方案设计时要仔细研究,合理设置职业岗位群,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议,遴选和挖掘行业岗位,按中职技能型人才的标准设置岗位,而不是覆盖所有岗位。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专业发展名副其实,办出名气,尽快做大做强,在市场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错位,具体体现如下: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只有20岁左右,且大都为90后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沟通能力,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这些特点让企业比较担忧,希望学校不仅培养学生的和专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工作认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会合作,懂得集体荣誉。调研中,企业家多次建议开办短期培训班,穆棱市政府、广成木业等政府和企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愿意与学校共荣共赢,这说明中职教育发展前景广阔。
企业调研对木材加工专业办学的提示
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办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同时还要兼顾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决不能培养今天的就业者,明天的失业者,要避免教育的功利性,倡导人文精神。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 篇3
[关键词] 行动导向 职业能力 典型工作任务 教学情境
一、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设计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学科体系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掌握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文化基础功底扎实,且知识的逻辑性较强,但我们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数逻辑思维能力差一些而形象思维能力更强一些,我们培养的学生毕业时无法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职业能力目标,学生毕业后,需要较长时间的企业实践锻炼,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岗位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职业教育专家和教育部相关部门专家找到这样一条解决目前问题的思路,即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新门路,其具体步骤就是通过高职示范院校建设的契机,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进行彻底的教学改革。
二、课程开发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如何进行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按内容不同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职业能力性能的角度,又可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基本职业能力是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关键能力是指学生获得为完成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以及具有不断地克服知识老化而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关键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其所有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它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关系,或者说是超越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关键能力包括专业关键能力、方法关键能力和社会关键能力,方法关键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和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方法等。所以获得关键能力的重要条件就是行动的整体性和执行完整的行动。这里不仅涉及工作行动的完整性,而且具有循环性,内容的完整性涉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统一;内容的循环性包括目标制定、计划、决定、执行、控制和对工作任务的评价等。
怎样在学习领域设计时,去思考和实现行动的整体性和执行完整性的行动呢?
过去我们经常召集毕业生座谈或交流,他们常有这样的感受:刚参加工作时,面对交给的工作任务,常常感到不知从何下手,但又觉得对任务中的知识或技术问题心里明白,在学校学过。从这些感受中我们得到一个信息,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给了他们知识,应该说很多知识,但并没有多的给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他们是通过在工作实践中“摸爬滚打”才逐渐成长起来的;另一种现象也说明这样的问题,如在学校担任过重要角色的学生干部为什么企业愿意要?为什么这些学生成长得相对快一些?又为什么在学校中成绩不错,也“听话”的学生,但发展却不如某些成绩比他差的人?结论是“方法”即关键能力中方法关键能力和社会关键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相对差的学生用“方法关键能力”解决了自己如何学习的问题,有过“干部经历”的人,利用“浅薄的”方法关键能力较快地学会了工作。
所以,在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同时,侧重点是培养他的关键能力,特别是方法关键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和建设实训室,与企业合作,工学结合等基础上,围绕完成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与设计,构建出新的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组成课程体系的若干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后,获得完成现在的和将来所面对的职业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实践
下面,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精品课《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开发与设计为例进行说明。《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等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以高职生源智能特点作为课程内容序化的依据;以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为课程目标。本课程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同时本课程以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流程为主线,重构了课程的教学体系,重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把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溶入到项目的制作之中,实现了教中学,教中做,教学做合一,较好地解决了学以致用,学好善用的问题。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
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流程:(1)平面布局与立面设计;(2)三维建模(参数设置、整体建模、精细建模、场景合成);(3)环境设置(设置摄影机、材质与灯光);(4)求解与渲染;(5)后期调整与合成。
2.工作任务与教学情境的对应
依据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流程,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设计以下教学情境:教学情境1 AutoCAD绘制工程图;教学情境2 3DS MAX绘制电脑效果图;教学情境3 Photoshop效果图的后期美化与修饰;教学情境4 家居空间效果图制作;教学情境5 公共空间效果图制作;教学情境6 室外景观效果图制作。
四、课程开发与设计所引发的思考
目前,中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其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高职教育必须至少抓好三项建设,即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其中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三项建设中最为关键,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程建设的质量。我们在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实践中应该了解以下几点:
1.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与行动导向课程开发的区别
学科系统化开发的课程体系是本科教育和普通中学教育常用的课程体系,能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重视文化基础教育,逻辑性较强,但忽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提供的职业学习内容与职业工作实践没有直接关联,学生毕业后,需要较长时间的企业实践锻炼,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岗位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按照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原则和要求构建的,其将素质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更加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一般行动能力和个性发展,把学习过程 作为教学设计的主导。其缺点:学习内容与职业工作关联不够紧密,提供的仅仅是一种职业基础教育。
工作过程导向开发的课程体系,其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过程进行分析,而不是点状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构建的是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科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理论与实践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所以能够实现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2.典型工作任务的特征
作为一门具体的专门工作,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并不是具体的职业工作或工作环节,而是从一个复杂而完整的职业活动中提炼出来的完整工作过程。完整工作过程包括:任务承揽、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所以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两个特征:(1)不是具体的职业工作或工作环节;(2)在复杂的职业活动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以及工作结果的检查和评价等步骤。
确定“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应考虑的因素:(1)专业理论知识的学科分类或侧重点;(2)完成任务的技术特点和手段;(3)教与学的规律;(4)任务结构的整体性,等等。
3.学习情境设计问题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要素,是学习领域在职业学校学习过程中的扩展。即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要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按照学习领域中的目标表述和学习内容,对学习领域的教学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所以,学习情境具有范例性特征,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具体化。学习情境是指向广泛的职业能力获取的,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关注全方位的能力开发。
所以,学习情境一定是围绕职业能力开发而设计的,必须围绕一项具体工作而开展,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符。所有情境都有具体的能力目标,并围绕实现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学习情境是典型职业工作中的一个工作过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68-170.
[2]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7-59.
[3]邓泽民,王宽.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4]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
[5]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4):9-11.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 篇4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比较长,毕业后缺乏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因此刚毕业的学生往往不能满足企业要求,这些刚毕业的中职学生在工作入职后,不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有时还感到无助,企业对他们的表现十分不满意,还要花一定的物力和精力对他们进行培训,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做好上岗准备”,不具备职业关键能力。主要是不具备独立完成工作计划和做出决策的能力,也不具备团队合作中所需要的沟通技巧和恰当的人际交往技巧。只有具备了以上职业关键技能,他们才能够在任何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中得心应手;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关键技能的培训地点应该设在企业,只有企业才能让学生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情景角色,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
针对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江苏省的中职学生实行“2.5+0.5”学习方式,即在学校达到2.5年,另外再加上现代企业的改制,使中职学生无法有过多的时间进行企业实践,如何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职业关键技能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以行动为导向的完整行动模式;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是一种整体性、动手性都很强的教学模式,学生和老师共同决定需要完成的产品,将学生现有能力和学习正确工作行为二者融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更强的系统工作能力和自我指导下进行工作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高度协调发展。教师的新角色是:创造足够条件来保证学生能独立工作,从制订计划到执行实施到最后的质量评估,所有的步骤都需要学生来完成,教师只是提供必要的帮助。给予学生布置的任务应该具有以下3个特点:1.任务本身有一定复杂性,同时条理清晰地给出任务描述,例如生产一个包含多个单独部件的产品,其中需要学生完成从计划到质量检查的所有阶段,并在每一个阶段使用若干不同技巧。2.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任务完成需要学生认真思考,运用解决问题的技巧。3.任务的执行过程应该包含团队合作成分。任务的设计要保证在不同场合都需要几个学生通过沟通与合作共同运用知识。
一个完整行动模式包含:获取信息、制订计划、进行决策、具体实施、检查控制、最终评价六个阶段。这种教学模式,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因此,在以行动为导向学习时,教师和学生都要各负其责。对学生的要求:1.职业情景:学生扮演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教师扮演企业的相关领导专家;2.学生要有自己的行动计划,要在行动中主动学习,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行动可以保质保量完成;3.要有详细的教学评价方案。对教师而言,要创造足够条件来保证学生能独立工作,从指定计划到执行实施到最后的质量评估,所有步骤都要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是行动的主体,要确保教学效果,前提是给学生布置具有以下特点的任务:1.任务本身要有一定复杂度,同时条理清晰地给出任务描述;2.任务本身对学生来说要有一定的难度;3.行动的执行过程应包含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在使用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注意:1.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方法;2.借助于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平台;3.多介绍与社会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尽快融入社会;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改变对学生的一些看法,理解学生,了解学生。
该教学方法在使用时,一定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有时可能难以保证预想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和学生要不怕失败,大胆使用,最后一定会达到全面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关键能力的教学目的。
当然,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把工作过程转化为行动领域,再把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针对不同任务,设计“学习情景”,把工作过程具体化,把学生融入企业情景教学中,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对学生进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教育。在一段时间后,中职学校一定会培养出一批职业关键能力强,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的中等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 篇5
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的数量连年增加,社会人才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极大的变化,高职生就业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高职生也越来越成为就业的弱势群体,而作为招聘方的企业也在不断地抱怨新进的高职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如何使高职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找到合适位置,是高职生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笔者认为,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一般按照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模式设置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对实践重视不够,忽视学生技能的培养。毕业生到生产、服务一线难以适应岗位的要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实施高职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在课程建设中,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从岗位需求出发,紧密围绕实际岗位的具体工作而展开,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能力的养成,最终通过职业资格考核或岗位技能鉴定进行检验。教学内容应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设计,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程融合为途径推进双证制度,课程标准涵盖职业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教学方法。积极尝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教学中获得技能。各专业根据对应企业不同的岗位,将所需要的知识划分成相应的项目,将各项目中所要求掌握的技能化解成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到专业知识,获得职业能力,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突出实践教学,必须改变过去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建立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并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之中,所有专业的实践类学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为实现实践与理论相融并进,岗位与课堂有机结合,在充分调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行业企业中不同岗位及岗位群的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结构和要素,将这些技能结构和要素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是职业学院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是实行工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证。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实行情境育人,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融入到生产性实训各个环节。加强校内实习实训设备建设,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及时补充现场新技术所需求的设备,实现实训设备的标准化,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和工学结合校内化。为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求,各职业学院应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尽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生学习期间交替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通过参加工作和接触社会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在工学结合实践中加深对工作岗位的认识,在现场真实环境中感受专业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专业技能。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模式,实行职业能力考评
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形式,重理论、轻实践,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不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鉴别学生的差异性,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进取精神,引导教学发展,促进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发展提高。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模式,一是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二是始终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重点,注重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考评,三是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恰当渗透职业资格考试教育,努力使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把学生取得“双证”率作为考评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四是教学考评与就业创业结合,注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岗位技能,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正确的就业导向。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 篇6
关键词:行动导向;产学研结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92-02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从2008起,推行以行动导向教学为载体,校企合作教育。现以食品加工专业的《肉制品加工技术》行动导向教学课程改革为例,简述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一、课程的筹划和准备阶段
1.调研参观,制定方案。在开课之前组织教师听讲座,看录像,深入学习有关行动导向教学方面的知识,认真进行调研,参观肉品加工厂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的实施计划和方案,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
2.认真学习,做好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通过学习和研究,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的思路,对原料肉和各种肉制品的质量检测和各种肉制品的加工工艺等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序化。以典型的加工产品为载体构建了9个学习情境、13个行动导向的任务单元,计划80课时完成。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真实的工作任务,都来自于企业生产实际。9个学习情境涵盖了传统课程体系的知识点和技能,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全过程为目标,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分组教学,精心设计学生用单。为了让学生能有责任感和竞争意识,根据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课程以企业需求为切入点,以典型的各种产品为载体,围绕学习情境,进行“六步法”“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采用分组教学.例如:08食品加工班共24名学生,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6人,并选出一名较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进行现场教学。
4.巧妙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设计任务、创设情境、引出任务、帮助指导等方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协作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完成教学目标;并且每组将计划和方案设计以及资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做好整理。
二、课程的实施情况
1.创造条件仿真教学。仿照工厂实景,做成一体化实验室,专门设有学习角和和讨论桌,为学生提供资料和课程录像以及教学光盘,为学生的学习、讨论、实践提供了有利场所。每组学生在小组长的明确分工下,按照老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学习、讨论研究,小组抽签回答问题,并且还可以互相问一些资讯单上没有列出的问题,以小组整体分数进行排名并给予物质上的奖励。
2.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实施每项学习任务。本人将学生按照基础层次和动手能力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组,每项工作任务都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设计,每项工作任务完成后,都要进行总结和讲评,对优胜小组给予物质上的奖励。
3.考核与评价手段多样化。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进行精心设计和调整,评价内容包括出勤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设计的计划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等。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70%)。评价方法采取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三、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后几点体会
①此次教学改革,完全打破了原来教材上的内容,而是完全根据企业和社会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和序化,设计教学情境和学习任务,项目内容选材真实,项目任务明确清晰具体。②教学方法上实现了突破。一是一次课一个教学任务和一个训练项目、一个教学目标结果;二是老师边指导边纠偏,学生边操作边改正,讲练学同步,师生互动好;三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四是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和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和方式完成每个学习任务。③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老师按照任务要求边示范边讲解,边演示,学生一边学一边做,遇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能力的锻炼。④实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实践者的突破。行动导向教学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改变了以往老师着急学生不急的状态。当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过程,通过“步骤”和参照所要完成任务的实际“工作过程”来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⑤教师角色转变的突破。教师的任务是做一根“火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心中的光明,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成长。教师的转变还在于自身知识、能力结构方面有大的转变,即转变为设计、组织、管理、监督和协调者、监督学生学习过程,纠正学生学习偏差,评估学生学习结果。⑥考核和评价多样化的突破。每一项学习任务都对应有一套标准的评价和考核体系,改变过去单一闭卷和终结性考试的方式,根据课程制定了技能项目的测评和步骤,注重学习过程考核,实践能力的考核以及学习态度和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的考核。⑦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了新突破。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从工厂购买的灌肠机是为工厂大批量生产而制作的,不适合学校教学实践用。于是,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灌肠机的结构和原理,请教工厂科研人员,自己动手制作出了适合实验用的机器,并获得了学院科技创新奖。⑧构筑更好的校企合作平台。香溢企业进行班级命名,设立奖学、奖教金,学生统一着装,企业参与教学,将培养优秀学生和优秀员工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香溢模式”。学院还与完达山乳业、米奇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同设计课程,密切结合企业岗位特点和要求,在校生中择优选拔学员,企业的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拓宽合作领域。
由于行动导向教学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今后应多组织技能竞赛类型的活动,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作用,激发教师和学生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努力吸引企业利用学校的实验实训室,以提高教学资源共享,实现职业学校技能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徐金梧.校企零距离对接,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J].学校管理与改革,2007,(5):31-33.
[2]徐小芬.浅谈产学研相结合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53-156.
[3]宋延杰,李椿,柳成志,丛金山,刘洪林.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5,(2).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刘邦祥.影响职业学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因素及其对策—以中德合作(江西)职业教育项目学校的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 篇7
基于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进而在当今劳动力市场上对于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更为强烈。同时,由于受到以实现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学教育理念的影响,促使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实践课的相关要求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当代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其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英语能力的培养,促使其英语运用能力得以有效的提高,并在其后期的工作实践中能够以该外语作为工作语言,帮助其能够更好的发展成为能够具备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操作能力以及掌握相应国际基本商务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立,成功的打破了传统本科教育中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单一化问题,同时有效的实现了商务同语言的进一步联系,并通过具体的实训项目,促使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有效的强化,对于创新型、综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条件。
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在现代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在专业设置和课程目标等方面,同本科教育相比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同时同实际的商务工作吻合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单一化的教学手段;在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所采取的还是一种以教师传授和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由此也无法很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重知识而轻能力,学生相应能力无法得到更好的培养;
4.严重缺少实习实践,由此对于学生的语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进行良好的预测;
二、以行动为导向的商务英语项目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主要指的就是采取一种“行动导向驱动”的形式,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并对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等能力的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具体的就是从某一具体的任务入手,通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进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英语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能够迎合学生职业生涯适应性的有效方法。在学生时期,很多学生都成功的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在后期的工作实践中,却发现自身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尚且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确立一种“突出能力、学以致用”的现代化职业英语教育思想,并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当代高校英语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
三、以行动为导向的商务英语项目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开发以行动为导向的商务英语项目教学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体系的有效改革,务必要成功的突破传统科学体系的制约,构建出一种以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线和以就业为导向以及以项目课程为主的新型课程体系。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其所注重的始终是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以及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强调的也都是实践环节的加强。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改革,首先需要在有效依托有效的市场调查和岗位分析,明确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相应的岗位技能课程;最后,将学生职业培养为前提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关键能力的训练,以此来保证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能够更好的满足当代市场需求。
(二)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模式
以行动为导向的商务英语项目教学主要涵盖了项目的前期准备、中期的实施以及后期教学评价三大阶段,下面将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1.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
现阶段,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项目计划。紧密结合行动导向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并在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实际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出一套能够切实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项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彻底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严格按照教材章节内容进项授课的传统方式,鼓励学生能够在具体的任务学习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合作式的探究性学习和自助式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收获一种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英语写作为例,给更好的设计出一套能够切实符合学生专业需求的项目任务,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就需要英语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后期的就业岗位需求以及社会企业的用人需求有一全面的了解,可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获取学生后期就职岗位所需具备的英语写作能力情况,以此来针对性的进行商务英语的教学。另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教材的过度依赖,要大胆创新;同时为更好的调动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实现相应课程能够更好的满足与学生未来就职岗位的需求,也需要结合学生在求职、就职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应经历来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处理,具体的可将其处理为以下五大模块,来更好的开展能力项目训练。具体的五大模块内容有:
(1)求职类书信,如求职简历等;
(2)社交类信函,如邀请函和祝贺信等;
(3)公务类信函,如通知及备忘录等;
(4)外贸类信函,如销售合同及产品报告等;
(5)宣传类信函,如简章及名片等;
通过内容的序化处理,促使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进而有效的激发起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
2. 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为学生的小组协作和探究性学习。在历经上述步骤中的任务明确之后,英语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完成学习计划的制定以及学习方案的选择,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将传统模式下的“以教为主”转变为当前模式中“以学为主”,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也要能够积极的进行独立思考,主动地获取相应的信息,并对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进行科学的分析和优化,从而更好的实现所学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
3. 教学成果评价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所关注的并非是学习成果的唯一正确性,而是同时包括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以及评价主体等多项内容在内的多元性。首先在评价方式上,项目教学法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口试、笔试等方式来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而且还需要借助运用完成项目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考核;其次在评价标准上,主要是对学生是否达到了项目项目教学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评价,其所注重的也是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进步程度和成长空间;最后,在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客观的对自身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评,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反思。另外,教师的评价所关注的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由此以来,在任一项目教学过程中,都进行了相应的学生自评表、学生互评表以及教师评价表的设置,并将三类评价表置入学生成长档案,并将其作为课程教学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结语
通过本文所述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成功的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各种局限,实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的有效提高,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这种有效集合了关键能力培养和探索精神的高效教学模式,促使商务英语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并有效的强化了技能的实用性和知识的灵活性,进而促使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摘要:在当代高校教育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学工作的实施,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及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贸实践能力,以此为国家输送出大量的具备较高素质水平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对于商务英语的专业建设,一直无法摆脱职业教育的特点,而且还需要始终坚持以具体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培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并实现相关教学课程同具体岗位能力需求的相接轨。基于此,本文就以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为例,对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改革和实践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对后期相关教学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商务英语,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法,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娟萍.以行动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改革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1,09:158-160.
[2]邱晓红.基于项目课程的高职“商务英语”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洪蓉.行动导向型模式下的我校商务职场英语教学实践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45-47.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 篇8
1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概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教育大会1992年颁布了文件《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 文件明确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思想, 希望通过跨文化教育实践来促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最终促进世界各种文化积极健康发展。2006年该组织又颁布了《跨文化教育指南》, 对跨文化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标准进行了阐述, 还明确指出跨文化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新增加的学校课程, 其理念应融入学校的教育体制和各门课程的教学, 尤其是外语教学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学校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而语言的人文性及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使外语教学成为跨文化教育最有效的阵地之一。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需同时实现外语教学的语言文学目标和跨文化教育要达到的社会人文目标。
外语教学的语言文学目标指掌握目标语言系统和语言应用技能, 体现了外语教学的工具性。《课程要求》中将英语语言文学目标具体为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并针对不同高校的情况对英语能力提出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结合我国实情, 我国学者张红玲从意识、态度、知识和能力几个方面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目标[3], 目标体现了外语教学的人文性, 侧重学习者个人能力、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 结果我国国情, 张红玲探索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以推动在外语教学中开展跨文化教育以实现外语教学的语言文学目标和社会人文目标[4]。
2 行动研究的含义和实施步骤
20 世纪40 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提出行动研究的概念, 50 年代行动研究进入了美国教育研究领域。Kem mis和Mc Taggart[5]对行动研究进行了重新定义:“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最基本的特征是‘行动’和‘研究’相互结合, 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改进教学, 以增强对课程大纲、教学和学习的认识, 更好地诠释和检验目前的教学理论。”Kemmis采纳了创始人勒温的思想, 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4 个环节: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我们按照这4个步骤进行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行动研究。
3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行动研究
3.1 计划
这一环节主要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制定行动研究的计划。
3.1.1 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经历让我们意识到非英语专业理科学生总体而言存在如下问题:①因英语不是专业, 同一个班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对英语的兴趣相差极大, 英语能力总体偏低;另外, 由于自身专业课任务重, 无暇顾及英语, 英语能力提升难;②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记忆单词、短语, 通过CET4或CET6, 普遍不了解外国文化, 看待问题角度单一, 思想较为固执, 人文素养堪忧;③学生的课程中只有少数的人文学科, 课外又较少阅读, 人文素养提升渠道匮乏。
我们在2013级学生的第一学年中进行了文化教学的教学实践。学生对融入文化教学的课堂很感兴趣, 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有了改观, 在跨文化意识、态度、知识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 但仍需继续提升, 另外还存在着如下问题:①过去一年的课堂文化教学实践是随意的, 没有系统化以探索跨文化外语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②尽管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兴趣, 但英语能力提升不明显。
3.1.2 收集资料, 分析问题
为了验证以上情况, 我们选择了四川旅游学院2013 级理科类2个班7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周对两个班进行了第一次英语能力和跨文化素质调查。本调查表根据《课程标准》对英语能力的要求, 鲁子问[6]、鲁卫群[7]、李红玲[8,9]对跨文化教育、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跨文化外语教学的阐释, 参照费小佳[10]的跨文化意识量表和Neuliep、Mc Croskey[11]的跨文化交际量表,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量表分为英语能力、跨文化意识、跨文化能力、跨文化态度和行为习惯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指向语言文学目标, 后三个维度为跨文化素质, 指向社会人文目标。量表设计成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 3 分为中间值, 共40 个问题。为测试尽可能客观, 发放量表前向学生声明本次测试数据仅供研究使用, 不会对其学业成绩产生影响。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分析 (见表1)
表1显示, 一方面, 学生在跨文化意识、态度和行为习惯方面得分较高, 这与第一年实施文化教学有关, 与预期的判断一致, 也证实了文化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 学生在“英语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这两项的测试中得分较低。深入分析, “跨文化能力”中主要是“运用外语沟通的能力”影响了这一项的得分, 这两项的得分结果表明, 学生的英语能力仍是硬伤。这也和我们之前的预测一致。经过访谈学生了解到, 虽然上课很有兴趣也积极参与, 但由于课外时间紧, 用在英语上的时间少, 因此英语能力提升不大。也有一些学生表示没有好的方法
3.1.3 跨文化外语教学行动研究计划
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人文素质, 我们开展了跨文化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研究时间为2014 年9 月至2015 年6 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遵循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制定行动方案如下:
1) 课外
①采用“原典英语自学法”[12]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 提升英语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
②推荐介绍中西方历史文化的经典书籍。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 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问题。
③推荐优秀的国内外英文报刊及网站。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阅读相应的栏目。
2) 课内
①每个单元根据单元主题, 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系统的文化知识, 学习并分享;听说、词汇、语篇教学中结合相关的西方文化进行讲解, 并与涉及的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并讨论。
②每个单元结合单元主题、授课情况及当时时事, 确定主题开展讨论并写作。
3) 课内外结合
①课内适时安排活动展示学生课外学习情况, 并对课外活动进行检测、引导。
②课外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中。
课内外结合, 反复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通过课内外的听、说、读、写和分析讨论活动持续增长中西方文化知识、提升“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意识、提高“与人沟通”尤其是“运用外语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尊重、包容、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形成“向更好的学习”的习惯, 并在反复的讲解、练习、生活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将上述的意识、态度、能力和习惯等潜移默化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3.2 行动及行动中的考察
行动是指计划的实施。考察主要指对整个行动过程、结果、背景和行动者特点的考察。
1) 课外
在课外采用原典英语自学法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被动实施, 有的学生三分钟热情, 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坚持。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能否接受并坚持这一方法并非如学生所言“找不到好方法”或“没有时间”, 实则与学生自身的基础、对英语的兴趣、对老师的情感、做事的毅力、对工作生活的调节能力等有关系。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本着“尊重、鼓励、引导”的原则帮助学生调整目标和实践方案。
另外, 我们发现学生普遍没有阅读、思考的习惯。能自己坚持阅读英文网站新闻或者能读完其中一本书的寥寥无几。通过访谈了解到, 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 很多学生还表示对涉及历史、文化的内容读不懂。针对学生反馈的情况, 我们在课堂上将一些阅读新闻等应有的基本的文化常识、重大的历史文化知识等进行讲解, 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同时, 调整书目, 并增加课堂上结合课文讨论新闻热点的频率, 以促进课外的阅读和思考。
2) 课内
学生对结合文化的教学非常感兴趣, 但对老师讲解文化时的立场很敏感, 因此我们的教师非常注意自己的客观立场和恰当表述。教师在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的时候, 注意悬置自己的偏见, 客观地陈述各方情况、优势、不足, 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理性对待, 在对比中“向优秀学习”。
在课堂的分析讨论过程中, 我们发现, 较多学生没有文化对比分析及批判的意识和能力, 往往固执己见, 对文化持有偏见。因此我们进行讨论时, 尽量让学生各抒己见, 从不同角度探讨, 尊重每一种想法, 让学生感受到文化不同、观点不同的事实存在, 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学会宽容、理解和欣赏。并在比较中“学习更好的”完善自己。另外, 我们发现学生不喜欢单纯的文化学习, 喜欢将课文、文化知识点与时事热点结合的分析讨论。
3) 课内外的结合
我们发现, 课内外如果脱节, 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就会很快产生惰性;如果课内外结合, 学生课外的练习强度会加大、自主学习也更加勤奋。同时课堂分享学生的资料, 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但是我们的教育不仅限于此, 还要帮助学生将所学转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平时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形成的情感、意识、能力、态度和习惯等运用到生活中,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更新的认识, 认为英语的学习提升了自己的素质, 对英语课倍加珍惜。
整个实施过程中, 为方便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行动方案, 我们进行了档案记录。档案记录由学生听说训练简要记录、资料共享记录、学生情况调查、个别访谈记录及师生交流记录组成。第一周即讲明各档案记录的目的、意义和操作方式并开始实施。根据各种档案记录的反馈及时分析、反思, 进行教学调整, 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循环往复。
3.3 教学反思
一学年的跨文化外语教学结束后, 我们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考查学生英语能力、跨文化素质的提高情况;二是跨文化外语教学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3.3.1 学生英语能力、跨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为了验证本次行动研究的效果, 我们在教学结束后进行了英语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测试。本次测试采用调查量表、情景讨论活动两种工具。量表内容维度与教学前一样, 对具体内容及表述做了修改。情景讨论是学生就提供的情景话题进行讨论。
我们对两次测试的各部分均值、标准差等进行了组内成对样本t检验, 以考察实验教学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跨文化素质, 具体结果见表2至表4。
从成对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教学前后英语能力, 跨文化意识、能力、态度和行为习惯差值序列的平均值分别为0.76, 0.33, 0.69, 0.36, t值分别为-9, 52, -5.33, -6.81, -6.48, 其相伴概率都为0.000, 比显著性水平0.05要小, 说明教学前后各项测试结果都有了明显变化, 且显著好于教学前。从表2中教学前后标准差来看:对1、对3 两项的标准差教学后低于教学前, 离散程度增加, 深入分析, 对3 主要受“运用外语沟通的能力”项的影响, 这些与英语能力变化的实际情况一致:认真实施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 而以各种理由没有认真实施或者放弃实施的学生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因为练习较少而退步, 导致差异增大。这一方面说明原典英语自学法是有效提升英语能力的方法, 同时也说明, 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不仅与有无好的方法有关, 还与我们前述行动过程中观察到的其他因素有关。对2、对4 两项的标准差教学后低于教学前, 离散程度降低, 另外深入分析对3, 除“运用外语沟通的能力”项外, 其他项离散度也降低, 这些说明跨文化教学的课堂实践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有普遍作用, 和实际情况相符。不过就个别而言, 有极少数还停滞不前或者提升较少, 说明观念的改变需要时间, 是长期的工作。
我们将学生分成10 个小组, 提供不同的情景话题供各组随机抽取讨论,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从学生的表现看, 多数学生不仅英语表达能力提升了, 还能客观、多角度地看待、分析问题, 对同学的不同看法不仅能够宽容对待, 还能借鉴别人的观点、思路丰富自己的分析。
3.3.2 教学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并重
这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双重目标决定的。一方面, 英语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初级目标, 也是跨文化交际的工具, 不具备基本的技能, 就谈不上跨文化交际的实施。因此不能因文化教学忽略了语言教学。另外, 从我们的实践看, 实施文化教学对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力、态度和行为习惯效果显著, 但即使如此, 也并不足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因此文化教学的同时要特别注重语言教学。另一方面, 单纯的语言教学是枯燥的, 且没有文化为背景, 单纯的技能即使在实际中运用也会障碍重重, 影响交际。另外, 如果单纯提升英语能力, 学生将失去通过文化教学获得人文素养提高的机会, 外语教学也就失去了“培养人”的终极目的。总之, 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要有机结合, 不可顾此失彼。
2) 课内课外相结合
课内外结合是跨文化外语教学成功的有效且必需的途径。这也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双重目标决定的。课内通过篇章的学习系统地增长学生的知识, 为学生创造、提供针对性练习英语的机会, 同时在意识、态度和习惯等方面有意识地给学生适时适当地引导。这是绝大多数学生课后仅凭自学无法或者短时间内无法领悟和达到的。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要想仅靠课堂来提升英语能力, 或者仅靠课堂就能将所学转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是不太现实的, 还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练习、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 首先是要教会学生英语自学的有效方法, 更重要的是还要引导并帮助学生真正实施。其次是关注学生的生活, 通过帮助学生用课堂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从而达到提升素质的目的。
3) 教师是关键
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需要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 丰富的中西文化知识, 还要使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态度真正成为教师理念的一部分, 才能使其在教学中自然而然渗透到各个环节。引导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适宜的目标, 选择与课本相关的文化知识讲解, 对中西文化进行客观地比较、分析、借鉴, 引导学生进行涉及价值观的讨论, 帮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无不需要教师具有合理的跨文化素质。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灵活引导能力可以说是整个课内外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
4) 因材施教, 因人、因事制宜
学生英语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需要因材施教, 因人、因事制宜。学生英语能力各不相同, 且英语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还涉及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习惯、对英语的认识和兴趣、做事的毅力恒心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因此, 学生能达到的目标要因人制宜, 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也因人而异, 绝非提出一种方法了事即可。另外, 学生意识、态度、习惯等的培养和改变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教师更是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果罔顾事实一味提要求, 将会适得其反。
4 结语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行动研究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探索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有益尝试,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样本小, 实验时间不长, 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检验。加之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还需要长期坚持。另外, 研究中发现, 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对教师的情感、自身做事的恒心、对工作生活的调节能力等是影响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素质和引导方式等是影响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关键, 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将对此做更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3][8]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 2012 (2) .
[4][9]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6]鲁子问.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4) .
[7]鲁卫群.跨文化教育引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3.
[10]费小佳.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in collegeEnglish Teaching[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6.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 篇9
起重设备与吊装是高职院校工业设备安装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主要培养学生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需要安装的工业设备设计出完整的起重与吊装方案以保证安装过程的顺利实施。该门课程是一门与工作过程息息相关的课程, 因此, 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时,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方式, 针对工业设备吊装技术这门课的特点设定特定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具有完成工业设备安装时需要完成的吊装工作的基本技能。期望通过以“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行动为导向, 以学生为行动的主体, 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 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 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起重设备与吊装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思路
1.起重设备与吊装课程定位
本学习领域 (课程) 是工业设备安装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学习领域的定位主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具有完成设备吊装任务所需要具有的行动能力、技能、基本知识及社会能力, 并考虑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完成对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学习, 同时加强其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
2.起重设备与吊装学习情境的设计
我院在原有模块课程基础上,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根据对该课程学习内容进行分析,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起重设备与吊装进行典型学习情境的设计, 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将该课程设置成五个典型的学习情境。将起重设备与吊装方法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于教学情境中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习专业技能, 亦掌握相关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
3.教学组织与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 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进行, 融“教、学、做”为一体, 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融合,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实践过程中, 每个学习情境下面都设置若干工作任务。学生在接到每个工作任务前, 教师先把任务单等工作用表发给学生, 让学生提前做好任务实施的准备工作。然后运用“六步法”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课堂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现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从事实际工作。
4.学业评价方法
学业评价以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 以过程评价为主, 其中过程评价占70%、期末评价占30%。过程评价在学习情境的学习中进行, 关注对学习环节的考核, 以学生所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所反映的能力进行评价。在过程评价中, 主要考核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程度, 在工作过程中灵活运行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期末评价中, 以考试的方式进行, 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之,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起重机械与吊装学习领域课程从第三学期开始学习, 注重学习实效, 先练再教, 边练边教, 把学科体系“呆板”的理论知识积累转变为行动体系的“生动有趣”的探索学习。通过反复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一整套行动体系的工作过程的训练塑造学会做事的职业人。上述课程设计于2009年进行初步尝试。根据课后的调查了解, 学生们普遍感到, 不但学到了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使自己更加成熟, 同时对工作岗位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为以后课程的学习及将来走上实际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起重设备与吊装课程是高职院校工业设备安装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针对该课程的目的, 作者提出了“以学习情境为载体的、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的改革理念与思路, 并就课程改革具体实践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最后通过初步尝试, 验证了此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工作过程,《起重设备与吊装》,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朝霞.“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1 (29) :48—50.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 篇10
一、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开发要素
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首先确立三个要素,第一是目标要素,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为依据,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愿景;第二是结构要素,课程体系的建构要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连续线性结构化形式构建项目课程,以非连续同心圆形式构建学习领域课程;第三是内容要素,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目的,以反映职业工作本质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以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活动即行动为核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形成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三位一体的融合形式。
二、行动导向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就是将课程目标要素、结构要素和内容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的系统。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按照课程体系开发原则,以项目为职业能力训练的载体,以学习领域课程为各项目实施的主体,构建以行动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具体归纳为三过程。
1. 明确专业定位,调研岗位工作任务,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梳理职业活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归纳出典型行动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将行动领域结合通用学习内容形成学习领域,确定本专业传授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学习的目标和范围。
2.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选择合适的概貌项目、课程项目、专业贯穿项目、综合项目,确定以学习领域课程为项目实施主体的项目课程体系架构。
3. 规划学习领域学习难度范围,对学习领域排序,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同时按序排列概貌项目、课程项目、专业贯穿项目、综合项目全部子项目,将各子项目按功能分类至各学习领域课程之中,确定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成长规律,编排课程教学顺序。
三、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原则和构建思路,通过以下开发环节,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设计了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1. 以市场需要和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岗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面向为:初始岗位—安装运行岗位,主要负责设备安装调试、生产过程操作运行和生产工艺调整等工作;核心岗位—维护/保障岗位,主要负责仪器仪表和系统的维护/维修、技术改造等工作;拓展岗位—技术管理岗位,主要负责技术决策、项目组织与实施等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自动控制知识和技能,能从事生产过程温度、压力、物位、流量参数检测与控制,自动化仪表、控制装置与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以职业岗位结构完整综合性典型工作任务为背景,寻找职业行动领域。通过调研和行业、企业及职业教育专家头脑风暴,归纳出如“现场仪表的安装与调试”等10个行动领域,17条职业能力,139个知识点,179个技能点。
3. 以职业岗位能力、知识、素养为目标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建立以行业工作体验、专业能力训练、岗位工作实战的三段认知模式,并按职业能力逐步线性连续上升的成长规律,设计了1个专业概貌项目(含2个子项目),2个专业贯穿项目(乙醛氧化塔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集成与运维,含19个子项目;某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含13个子项目),13个课程项目(如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等项目),4个综合项目(如基于DCS乙醛氧化生产乙酸温度控制系统的开发、顶岗实习等项目),共计51个子项目。
4. 以项目为载体,以学习领域课程为实施主体,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分析职业行动领域,结合通用教学内容,转化出“过程控制系统安装与运维”等14门学习领域课程,并制定课程标准,明确各课程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同时将51个子项目按功能同心圆形式分类,全部分解到各学习领域课程之中,分配时低年级以观摩、实操体验型小项目为主,中年级以基础操作能力项目,常规电器、仪表操作和常规控制类项目为主,高年级以综合控制类项目、企业顶岗实习项目为主。由此构成了以功能为主的学习领域课程非线性结构形式,再按教学规律、认知规律编排各学期的学习课程,分配课程学时学分。
基于行动导向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的顶层设计,打破了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通过项目载体,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将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活动和课堂上的学习整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保证这些与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构上系统化,工作过程系统化。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的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对学院的师资和教学环境都是巨大的挑战,我们会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制订出符合市场人才需求、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均十分关注教学体系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为例, 探讨行动导向课程体系设计的方法和过程问题。
关键词:课程体系,行动导向,项目课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 2006.1.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6.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1.
[4]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4) .
[5]牛全峰.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2) .
[6]叶华光.高职对外贸易专业基于行动导向课程体系构建[J].煤炭高等教育, 2010.3.
[7]魏彩慧.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89) .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篇11
文化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基础,良好的文化素质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为学生的自我提升和未来发展提供广博的文化底蕴。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促使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学生学好各科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未来的继续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的中职语文教学却呈现出以下现状:一是教学模式普高化。二是教学内容及其评价的单一化。三是教学游离于学生实际,与专业课教学脱节,没有做到学以致用,没有很好地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实践。
针对这些现状,中职语文教师应当明确:当前的语文教学已不再仅仅是向学生机械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和训练答题能力的单一过程,而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整合过程,是全面“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着重对人的关注。这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要具有中职特色,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为学生打下必要的文化理论基础。中职语文教师应彻底改变教育理念,强化主动参与、服务职教的意识,要和专业课教师多沟通,深入了解不同专业的要求,让语文知识成为连接和提升专业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并对专业课教学起支撑和服务的作用。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同时还要落实各专业的职业岗位对语文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突出针对性与应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在语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质量考核等方面,都要本着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服务的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探索与普教相区别的教学新路子。
笔者所教授的涉外旅游专业培养的是在旅游活动中提供服务、指导游览、传播文化的专业导游人才,更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热门行业,作为一名职业导游,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导游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更加趋向于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人们出游除了消遣,还想通过旅游来增长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这就对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导游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导游的知识面越广、信息量越大,就越可能把导游工作得有声有色、不同凡响,就会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要求,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可以说,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素养,往往决定了一名导游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
管子曰:“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导游的岗位技能要求该专业学生涉猎广泛,知识全面,面向“准导游”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围绕导游的知识需要,突破教材、教参的局限,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延伸与拓展。针对这一任务,教师必须确立让中职语文课教学为学生形成综合职业素质服务,而将世界遗产教育渗透入语文教学中,是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与旅游专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伯恩德·冯·德罗斯特曾评价说:“人类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的未来掌握在今天和明天的年轻人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同时指出: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世界遗产教育”是让青少年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内涵的同时,学会尊重其他文化的多样性,认同其他文化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文化的共同性和相互依存性。旅游专业学生作为相关从业者,更需要有世界遗产的教育。通过世界遗产教育可以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是具体可行的素质教育。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相辅相成。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载体,这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中职语文教材及读本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因素,从文化角度来说,所选课文从上古到当今,时间跨度在三千年以上,出自前人手笔的诗词文赋也不在少数,关联到的世界遗产不可胜数,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可以说,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正如曹明海教授在《语文教育文化学》一书中所言:“语文教育并非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文化过程,是生命成长、精神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浸透着文化的精髓,包容着丰厚的文化意蕴,跳动着生生不息文化命脉,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功能。”
将世界遗产教育渗透入语文教学正是力求深入挖掘语文中蕴藏的内涵,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去,把学生从单纯学习语文知识的教学中解放出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延伸阅读,开展综合实践性活动,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吸收、消化世界遗产中的精粹营养,接触多元文化,站在对人类命运终极关怀的角度去研读、品味经典作品……去辨识、认同文化的底蕴与发展的价值。”丰富其世界遗产知识容量,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在对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创新活动中,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和体验,不断提升自我,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为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新一轮中职教育改革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全面推进中职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人类文化的深入把握,离不开对本民族意识与精神的弘扬,脱离深厚的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必然流于虚妄。
世界遗产教育正是丰厚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最直接有效的行为,并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教育作用。从教育的内容上看,世界遗产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生动体现。作为一名未来的导游,具备一定世界遗产知识积淀,对于借鉴、继承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悠久的世界文明,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除了具有人文基础性的特性外,为各专业学科服务的功用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并且这种潜力还非常巨大。随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教学只有结合专业教学,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世界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得益彰,更能显出职教语文的价值所在。作为旅游专业,更应有意识地将世界遗产与语文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以此来丰富和完善学校专业教育的内容,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生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中学语文,2012,(6).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S].西北职教,2009,(2).
[3]章新胜主编.世界遗产与我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曹明海主编.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5]何勇.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路该怎么走[N].北京:中国旅游报,2002.
[6]本书编写组.导游服务技能[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 篇12
行动导向, 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 学生通过主动全面的学习, 达到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 不强调所学知识的学科系统性, 而改为重视“真实案例”和“解决面临的问题”, 以及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式的学习。教师的任务也相应变为为学习者提供咨询和帮助, 并与其一起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部队院校的学员绝大多数是经过统一招生考试, 择优录取的战士。他们大多具备高中文化程度 (极少数学员还是大专毕业) , 在部队服役了一段时间, 是同年兵中的佼佼者。有两方面突出特点:
1.1 学员没有就业压力, 思想不够重视
部分学员认为自己掌握的水平已经能够应付将来的工作, 还有一部分学员认为自己以后所去的岗位工作, 不用掌握很高的计算机水平。换句话说, 根本不用经历“面试”和找工作的考验, 觉得自己无论成绩、水平怎样, 都会有一份工作。学员没有就业的压力, 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1.2 学员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学员来自不同地区, 计算机普及程度不同, 中学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同。同时, 由于他们在部队时因岗位职责不同而接触计算机的频繁程度不同等原因, 造成了学员一入学, 其计算机水平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2 行动导向教学在《VB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VB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着重于动手实践能力的程序设计课程。在传统的课堂上, 教学内容相对偏重于计算机语言。教学模式也是传统的方式, 即注重程序语言的基本语句、语法和一些代码的介绍。由于教学目标不是站在如何使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 也就没有把程序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就不可能有效的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使用行动导向教学, 可以有效的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化, 提高教学质量, 进而培养学员的任职能力。根据VB的教学内容, 可划分为初级的“基础模块”教学, 中级的“分组模块”教学, 和高级的“项目驱动”教学。
2.1 基础模块教学
针对basic语言、用户界面、窗体、可视控件这些内容, 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组织时, 可以按照“了解—学习—模仿-分析-掌握”这条主线来组织教学。其步骤是:
第一是了解阶段, 根据所要讲解的知识点, 编写几个趣味性较高的程序, 演示给学员看, 增加其吸引力。
第二是学习阶段, 详细讲解本次课的知识点。
第三是模仿阶段, 学员走进实验室, 依照例题 (或本次课的示例代码) , 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对发现的错误, 记录下来。
第四是分析阶段, 在课堂上, 由学员自己把上机中遇到的问题讲出来, 再由其他程度较好的同学 (或教员) 分析此类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最后, 由教员讲解此类问题所涉及的语法点。由于学员已经有了感性认识, 再次分析, 就比较容易理解和记住。在这个阶段, 教员可以观察不同学员的层次状况, 了解和掌握学员大致的编程和调试水平, 为后继的课程提供参考。
第五是掌握阶段, 在分析阶段的基础上, 教员再设计几个同一知识点的类似的题目, 让学员自己编程。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 把握好题目难度的跨度, 有一种阶梯感。即让程度较低的同学通过解决一个问题来获得成就感, 又可以让水平较高的同学体会到挑战性。经过这样循环往复, 对于简单的程序设计, 学员很快就可以掌握了。
2.2 分组模块教学
在基础模块环节中, 虽然经历了“学习-模仿-分析”的形式, 但并没有脱离“教员讲, 学员听”的本质, 提高的也仅仅是学员分析代码的能力。在分组模块教学中, 学员的分析能力, 从“代码”层次逐步提高到“问题”层次。
此模块是从基础模块发展而来, 又为后继模块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在这个模块中, 教员按照不同层次水平相互搭配的原则, 将同学们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中不同成员的任务有所不同。每一个小组有一个自己的程序题目, 这个题目可以是多个知识点的合集, 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比如:制作VCD播放器、制作实用托盘程序、动态监视内存状态、在VB中操作Excel、P2P文件传输程序。
在教员的指导和控制下, 小组内的不同成员, 完成不同的任务。依照程序开发的过程, 有的同学分析程序思路、有的画流程图、有的编写代码、有的调试程序、有的写程序说明书。最后, 教员再针对每位同学给出分析和点评。
2.3 项目驱动教学
在完成了前两个阶段后, 学员进入整个教学环节的最后一个阶段, 项目驱动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是指把现实中一个实际的问题 (或项目) 交给学员, 在教员的指导下, 按照真实的完整流程进行, 完成整个任务。这些流程包括:客户沟通/资料查找、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分解任务、项目编码、系统测试、客户反馈、修改完善等环节。
在项目驱动中, 比较适合的实际例子有:企业QQ模块、板材排料模块、短信息管理平台、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健身房管理系统、批发零售管理系统、图书综合管理系统。
以“图书综合管理系统”为例。实施前, 每个小组的组长带领本组同学查找相关资料, 进行需求分析。在充分询问教员和其他小组同学的观点后, 开始总体设计。在任课教员的带领下, 全体同学选出最合适的总体设计, 然后分解任务, 划分出子模块。
比如, 此项目可以划分为七大模块, 分别是:系统登录模块、基础信息模块、进销存模块、借阅模块、分析模块、系统维护模块、系统管理模块。
将不同的子模块, 交给不同的小组进行开发。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确定该子模块实现的功能和下属模块, 并完成该模块的项目编码和系统测试。 (该小组成员需进行任务分配, 有详细设计功能的, 有编写代码的, 有负责测试程序的。) 最后, 由各小组进行展示本组子模块, 其他小组提出修改意见。从而达到客户反馈和程序修改的作用。
3 教学环节中学员的任职教育培养
学员任职教育的培养是与教学中各个环节一一对应的。
在“基础模块”中, 通过教员的演示和讲解, 学员具有了basic语言编程的基本技能。经过错误分析, 提高了描述和表达存在问题的能力。在模仿和掌握环节, 又培养了学员代码模仿和VB程序调试的技能。
在“分组模块”中, 学员观望等待的依赖心理被化解了, 由被动变得主动。教学任务的分配, 提升了学员解决问题的责任心, 他们需要主动的去分担重任。在小组内成员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员书写程序设计文档的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时,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锻炼了合作与沟通能力。使学员明白, 无论是在计算机的项目中, 还是在重大执勤中, 相互合作都是最重要的。
在“项目驱动”中, 学员要勇于探索、自主学习。在开始的查找资料、需求分析阶段, 学员要充分的收集和利用各种资源与信息。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 还要学会价值判断, 摈弃无用的或意义不大的信息。接下来的总体设计环节, 锻炼有效沟通、化解冲突的能力。他们既需要满怀信心的去表达, 又需要尊重对方、做好听众。在化解冲突的过程中, 又可培养变换角色、替人着想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说服力。同时, 学员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在反复的讨论中, 也慢慢的形成了。当教员将不同的子模块交给不同的小组开发时, 学员可以发挥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客户反馈和程序修改阶段, 有利于学员形成承受挫折的能力。
4 结语
近年来, 部队院校按照“紧贴时代发展, 紧贴部队任务, 紧贴岗位需求”的目标, 积极深化任职教育改革, 坚持以基层部队岗位任职需求为契机, 以教学內容改革为核心, 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 着力打造复合型士官人才, 为深入推进我军士官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只有大刀阔斧地改革教学内容, 编选实用、适用的教材, 改变思路, 创新教法, 才能较好的构建“课堂向岗位迁移、理论向实践延伸、知识向技能转化”士官教育新体系。
摘要:本文针对部队院校学员特点, 提出一种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来培养学员任职能力的方案。分析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 并以《VB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描述了行动导向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 和教学环节中对学员任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行动导向,部队院校,任职教育
参考文献
[1]国静萍.浅谈边防部队院校计算机上机操作课的教学策略[J].科技信息, 2010.
[2]王慧超.浅析部队院校任职教育改革中推行小班教学的利弊点[J].价值工程, 2011.
[3]徐超, 葛红美.Delphi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 2008.
[4]万蓉.基于行动导向.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推荐阅读:
行动导向教学数控技术论文09-28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论文09-15
行动导向课程体系05-28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06-29
行动导向培训心得08-14
行动导向教学体系05-19
行动导向教学中职语文07-22
行动导向教学银行会计08-21
行动导向教学学习心得08-21
行动导向法的实施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