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学

2024-07-17

环境法学(共7篇)

环境法学 篇1

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国内,环境法学都是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与刑法、民法等传统学科相比,环境法学一方面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更大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理论不成熟、体系不统一等诸多问题。环境法学还是环境科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与特征。

一、环境法学的学科特征

环境法学既有各个法学学科都具有的共性特征,也有其自身特有的个性特征。因此,法学教学所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总体上能够运用到环境法的教学活动中,但具体到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存在不同,同样运用的效果也不完全相同。

环境法学的学科特征,是指环境法学作为一门独立法学学科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概括而言,其学科特征主要包括:

(一)综合性

综合性既是环境法学的法律特征,也是其学科特征。法律特征的综合性,表现在环境法体系构成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上。在我国,环境法学学科既包括污染防治法,也包括自然资源法,还包括生态法。前者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后者如《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生态法则包括《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由此可见,环境法学是所有法学领域中包罗法律最多、内容最丰富、法律体系最复杂的一个学科。而且上述法律的目的和价值非但不一致,甚至存在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对立与冲突,尽管其都归属于环境法的旗下。从更高的层面看,这些法律的运行及结果涉及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等。然而,就具体各个不同的法律而言,其调整对象和范围、调整方法和手段、法律运行和实施的效果显然不尽一致。

(二)技术性与共同性

技术性是环境法学较之其他法学学科独有的特征,这源于环境法学的自然科学特性。环境法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规则基础之上的法规。环境法学是环境科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特征的社会科学。这源于环境法学的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即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关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定社会关系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使环境法从立法、执法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以对科学技术及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熟知为前提,使环境法律规范构建在对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构建在对科学技术原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环境法的法益具有宏观性、抽象性和共同性,它甚至超越了国家、地区、民族、政治团体等各类利益集团的本位利益,所追求和保护的是人类共同利益。因此,上述利益集团的存在及其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无形中使环境法律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不同国家、地区在利益对立中寻求调和,在共益中走向冲突,在环境保护的共同实践中雷声大、雨点小,使环境保护之路走得步履维艰、蹒跚前行,使环境法实施的绩效评估掺杂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也让我们在教学中客观评价环境法的各项制度变得困难而又复杂。

(三)理论的局限性

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法学学科,不具有民法、刑法等传统学科的成熟理论,加之环境法学形成的仓促性、功利性、被动性,使环境法学的基础理论至今薄弱。纵观国内外环境法学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工业经济导致了现代意义上的环境危机,环境危机催生了环境法,环境法的成长、完善催生了环境法学学科。然而,环境问题并没有伴随着环境法的产生而得到彻底解决,反而和环境法相伴相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进一步蔓延、恶化,环境法也日臻成熟完善。这或多或少会动摇人们通过法律手段应对环境危机的信心,面对现实与理性的差距,人们或多或少会怀疑:通过法律手段应对环境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环境法如何实施才是有效的?产生这些困惑和疑问,皆因环境法学自身理论的局限性和不成熟性。

如何借助于传统法学理论讲明环境法学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对环境法学教学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当然,环境法学所借助的理论非常宽泛,不仅仅局限法学领域,还包括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理论。环境法学在借助这些理论时,既要恰当运用又要不丢失自我,既吸收其他学科理论给养又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这是环境法学自身理论突破、完善的路径和原则。

二、环境法学的属性与教学目的

由于环境法学兼具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的双重属性,使得环境法学的教学和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现实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是应用价值的指导和支撑,引领应用价值的实现,确保应用的路径和方向;应用价值是理论价值的目的和践行,实证理论价值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为理论创新和突破提供必要的探索和检验。

(一)环境法学的理论性

环境法学的理论性,是指环境法具有的理论法学的特性。理论法学在整个法学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指导地位,其教学和研究服务于所有法学学科,是各个学科共同的原理、原则、方法与规律的提取和抽象,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直接指导、引领其他各个学科的发展与完善。环境法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学二级学科,当然也受到传统理论法学的引领和指导。如此一来难免让人产生困惑:一个本身受理论法学指导的二级学科,怎么又会具有理论法学的属性?难道环境法学的理论性意味着其也要为其他法学学科提供引领和指导?回答是肯定的。这些疑问的存在,恰恰表明了人们对环境法学属性的认识存在误区,即认为其是纯粹的应用学科,忽视了其理论法学的属性。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势必影响环境法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的实现。

认识环境法学的理论法学属性,需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目标、大国策、大背景的视角考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个具体的行为碎步前行,润物无声地缓慢浸润,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果说人类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是一种进步,而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则是人类对自然的反哺,需要人们有意识地(包括法律强制和自觉自愿)规制自己的行为,克制物质欲望,以减少资源耗费和废弃物排放,使生态环境逐渐得到修复,以此走向生态文明之路。

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度保障,法律制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制度。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不是一部法律、一个制度,而是一系列法律和制度,从多方面引导、调控规制人们的具体行为。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对既有法律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检视,变革、升华其理念和手段,使其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的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法制变革的进程中,担纲理论指导和探索重任的非环境法学莫属。因此,环境法学不仅具有理论法学的属性,而且其理论属性的研究与探索事关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环境法学的应用性

环境法学的应用性,是指环境法学本身具有应用法学的特征和属性。环境法学的体系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使环境法的应用领域宽泛,价值目标具体,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污染管控与治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环境法学的应用性既是其学科属性,也是其重要的法律价值。如前所述,环境法学具有综合性特征,这一特征在应用领域也有显著表征。首先,就环境法的主体而言,既包括作为行使环境管理与监督职权的行政机关和部门,也包括消耗资源、排放污染物、占用环境容量的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还包括以自然环境为必不可缺的生存条件的广大民众。其次,政府一方面监督管制企业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行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通过行政许可等手段认同其上述行为。导致这种两难境地的原因非常简单:政府既是环境保护的责任者,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担当者。再次,企业等生产经营者在取得许可之后,应当说排污行为就有了合法缘由,至少是一种适法行为,但即便如此,其排放的污染物一旦导致了特定私人人身和财产损害,依然构成民事侵权,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可见,民众一方面有追求自己在优美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受生产经营者带来的环境污染。

由上可知,环境法律关系的主要参与者,即政府、企业和民众都处于无可奈何的两难境地,这种两难的本质乃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对立。环境法的努力方向在于调和这些矛盾,减少其冲突性,防范其尖锐化,但不可能从根本上化解、消除这些矛盾。

(三)环境法学的教学目的

环境法学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决定了其教学目的不同于其他法学学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教学过程,培养具有一定复合型特征的法律人才,甚至要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超越法学的范围和局限。

完整的教学目的,应该使学生通过该学科的学习,具有“顶天立地”的专业技能。首先,立足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对待该门课程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意义的重要性,自觉培养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具有前瞻性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此为“顶天”;其次,能够运用具体的法律规则和理念解决现实中具体的案例和问题,熟悉司法原理,具备司法能力,此为“立地”。系统地掌握环境法学的相关知识,既能适应司法审判、环境管理等法律实务和应用的需要,也具备从事宏观决策、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的能力,以生态化、低碳化的理念从事相关法律实务和管理工作。当然,达到这样的目标单靠对环境法的熟知和掌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掌握其他法学学科的知识和内容,但对环境法学学科学习和熟知是必要条件,其在法学专业学生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不可替代性。

三、环境法学的教学特性

环境法学的学科属性和教学目的,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具有自身的特性,和其他法学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既互相关联、彼此借用,又区别明显、经纬分明。

(一)相关学科知识运用的多元性

环境法学教学中,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储备要求更高。这些背景知识涵盖自然科学也涵盖社会科学,既涉及法学也涉及法学以外的其他相关学科,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第一,环境科学、化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环境法是应对环境危机的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知环境危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发展演化的规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既是环境立法必须遵从的自然法则,也是规制环境司法的重要尺度。从某种程度上讲,环境科学和生态学支撑着环境法学的存续,引领其成长发展的方向,环境法学和环境科学相辅相成。第二,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知识。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理应采取经济的手段和思路解决,这决定了环境法教学对经济学知识的依赖和运用。第三,其他法学学科的相关知识。环境法的学习构建在熟知其他法学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要求我们在教学准备中必须注重对其他法学学科知识的领悟和掌握,并灵活运用到环境法教学中。许多高校法学本科教学计划将环境法学安排在第六学期,这是科学合理的,体现了环境法学教学对其他法学学科的倚重。

(二)案例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无论是理论法学还是应用法学,案例分析都是必不可缺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的学校甚至单独开设案例与实务课程,并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开拓出诊所式教学等,足见其应用之广、效果之好。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成熟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样也可应用于环境法学的课堂教学。但是,该方法运用于环境法教学时有其必然的局限性。

其一,环境法领域的案例不像其他法学案例那般生动有趣,许多案例甚至枯燥无味。比如,噪声污染案例、排污许可案例等,不仅趣味寡淡,而且抽象难懂,在活跃课堂氛围方面作用有限,功效甚微。

其二,由于环境诉讼所适用的程序法主要是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很容易让学生误认为所适用的案例是民法或者行政法案例。就其本质而言,这些案例很大程度上确实属于民法或行政法案例,同时由于其作用领域、追求的法益与环境污染有关而属于环境法案例的范畴。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把握该类案例的特质,认识到其和民法、行政法案例的关系,同时又不将它们混为一谈,既是案例教学法运用的难点,也是环境法教学的重点。

其三,环境公益诉讼案例的复杂性。环境公益诉讼是环境法独有的诉讼领域。虽然该制度在我国立法的时间不长,但其在环境保护领域和环境司法中的功效立竿见影。环境公益诉讼主要发生在民事诉讼领域,适用的程序法是民事诉讼法,但环境公益诉讼又与普通民事诉讼有质的不同:它追求和保护的是公共环境利益,非私益之诉。现实中,环境侵权行为侵害了公共环境利益的,一般也侵害私人利益,对此法律规定由利害关系人另行起诉,这使得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可能出现一案两诉的情形:不同的原告、不同的诉求,却以共同的事实和理由,针对共同的被告提起诉讼,且适用共同的程序法、共同的诉讼规则。此外,针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弱势地位的现实及其诉求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和满足,有关司法解释在举证责任分配方面作出了对原告有利的规定,其有别于普通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凡此种种,都使环境公益诉讼案例变得复杂,存在诉讼规则相同而又存异,诉讼请求公益而又私利,诉讼程序借用而又独立等现象,既增加了教学难度,也增加了学习难度。

(三)与其他法学学科的融合性

由于其特定的地位和属性,环境法学借助其他法学学科的理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幼小到壮大的发展历程。然而,如前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局性的大目标,其实现绝不可能仅仅依赖环境法,其任务之重也使环境法难以担纲。所有的法律都该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并据此变革自身既有的制度设计和框架安排。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环境法的引领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说这一变革属于法律生态化,则其结果必然是生态化的法律。当法律生态化的进程完成之后,生态化的法律普遍体现环境法的价值,担纲环境法的使命,环境法似乎形同消亡。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漫长而又复杂,这个过程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仍非环境法莫属;另一方面,即使既有法律都实现了生态化,其仍然有在生态化领域和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必要,仍需环境法的引领。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环境法和日渐生态化的其他法律既融合又分立的关系,同样是教学的困惑和难点。

四、结语

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环境法担纲人类的未来,决定人类的明天。然而,由于其关注的是人类利益,不像其他法律那样关注人的利益,因而普遍不被人们看好和重视。环境法成长过程对其他法律的依赖和借助,又使其有丢失自我和其他法律融为一体的倾向。这源于环境法自身的特征,也源于人性中本能地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和对公共利益的搭便车。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环境法学教学变得复杂困难。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积极探索符合环境法学教学需要的特征和规律,以实现其教学目标,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和长远需要。

摘要:环境法学是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由于其兼具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的双重属性,环境法学的教学和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现实的应用价值。环境法学有其独特的教学特性。

关键词:环境法学,课程,教学特性

环境法学 篇2

引言

自本世纪以来,我国法学研究的方法论意识逐渐由法理学领域跨入了环境法学领域。除了不断吸收和改造法理学方法论外,很多学者尝试由环境法不断调整对象的特性等视角,针对法理学的方法论作出更正甚至是重建。因而环境法学者在本学科内掀起了一场方论论变革,但这当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文章通过对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研究现状、趋向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有所超越。

1.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起,蔡守秋教授等一大批环境法学者对该学科的方法论体系进行了长期探索。进入本世纪以来,李明华、李可等人在借鉴法理学方法论的基础上,抓住环境法学的学科特性,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对环境法学方法论进行了集中探索。近年来,更多的人投入到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研究中,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围绕环境法学的学科性质以及由生态社会的来临提出的方法论生态化

环境法学是一门法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既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学科,特殊的学科性质使其而临特殊的任务,即要处理异常繁杂的环境问题,这迫使其必须吸纳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处理问题;同时,自二战以来,现代世界开始由工业社会转变为生态社会,这种转变与后现代思潮相呼应,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当然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方法论革命。正是看到上述现象,一些学者提出了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命题。其认为,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是环境法学不同于其它部门法学的观点和方法。

(2)生态社会中借助生态哲学对环境法学对人的基本预设进行修改

如果说传统工业社会是以经济和消费为取向的“经济社会”的话,那么后工业社会就是以生态与和谐为取向的.“生态社会”。相应地,后工业社会的“人”也由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人”转变为今天的“生态人”。社会与人的模式的转变必然对作为制度文明的法律和法学产生影响。尤其是环境法学,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其主要关注点,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这刚好与生态社会和生态人理念暗中契合。一些学者洞见到这一现象,提出了以有机论世界观和主客一体化为哲学基础,修改传统环境法学方法论对“人”的基本预设:将其由“经济人”修改为“生态人”,以应对社会观念变迁之需。

(3)人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转为构建环境法学上的后现代主义方法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的重大事件之一,是后现代主义在该学科中的兴起,因此带来了该学科在方法论上的转向,即山传统的现代卞义方法论转向后现代卞义方法论。一些学者抓住这一方法论转变,将其应用到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建构中,使其由一种颠覆性力量变成一种建设性力量,即在反思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和机械主义的弊害,消解现代主义的基础主义、中心主义、单边主义等命题和克服其还原主义、主客二分范式的基础上,建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这两类关系之间的关系等命题,树立有机主义、整体主义等世界观,形成多元主义、多边主义尤其是主客一体化等方法论。

2.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研究趋向

(1) 不断跟踪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根据我国的现状,因为环境法学是一门后起的部门法学,其方法论体系尚不够成熟,并且它的研究主体多为新生代法学研究者,所以其在方法论建构中要借鉴其它学科的优势方法不断发展本学科。

(2)不断超越法理学方法论以此来建立本学科独立的方法论体系

在当前的方法论研究中,环境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研究范式的特殊性等对法理学方法论构成了挑战与补充。环境法学利用其新兴学科的后发优势,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等三个维度上构成了对法理学方法论研究的超越,并有建立其独立的方法论的趋向。

(3)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转换成新人本主义

长期以来在环境法学研究中,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只以“人”为中心和视点,只从人的向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自然”采取了牢制的态度,从而形成了狭隘的旧人本主义研究立场。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视角转换成新人本主义视角,就成为今后环境法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要趋向。

3.环境法学方法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在当前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研究的深入。主要表现为:首先,在当前我国环境法学界,多数学者局限于将法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移植到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中,从而形成了环境法学上的“二次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当前我国环境法学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仅仅局限于二次创新,对深化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研究还不够,需要一次创新;其次,一些环境法学者在追求理论创新时,往往存在自说自话的现象,其所创造的范畴、命题和理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无法上升到法理学的高度,从而人为地制造了环境法学与法理学在方法论上的鸿沟,因而需要多加沟通;再次,传统环境法学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立场,这种立场是现代主义和主客二分思维的产物,由于其存在视野狭隘、方法单一,且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缺乏现实的功利效果,所以我国许多环境法学者逐渐从这种立场上撤退,转换到与之相异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上,但在当前环境法学界仍有许多学者坚持,这就需要合理调节价值立场上的冲突,共谋发展;最后,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坚守法理学上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认为其仍能作为解决环境法上诸多难题的思维方式,还有一些人虽然在原有的主客二分立场上作出了退却,但认为对这一思维方式作出适度修正其仍能应对生态社会的诸多难题,而主客一体化的思维只是对前者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汪劲.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J].法律科学,(4).

环境法学 篇3

【关键词】招录培养体制 环境保护法 公安法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71-03

2008年,国家11个部委联合下发《2008年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国各政法院校招录培养试点工作全面开启。在招录培养体制下,学员主要是从退役士兵和本科、大专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学员,并通过各政法学校进行定向培养,学员合格毕业后直接到其所服务的基层机关工作,通过这一培养形式来加强政法队伍整体素质的建设。因此,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专业课程主要是根据政法人才教育培养要求和社会需求来设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的法学课程体系中,并未设置环境保护法课程,学生无法学习相关环境法律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的培训,不利于其在今后的环境执法活动中处置相关案件。鉴于此,应重视设置环境保护法课程在公安法学中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招录培养体制的现实意义,以适应公安环境执法实践的要求。

一、公安法学设置环境保护法学的现实意义

(一)招录体制下人才培养的需要

1.培养复合型政法人才的需要。公安院校的课程体系是依据公安工作的实际需求设置的,除应具备新时期政法干警的业务技能如公安治安、侦查等警务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执法中会应用到的法律知识。由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安机关执法人员作为执法主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环境案件的处置中,这就要求他们具备相关的环境法领域的理论和业务技能,不仅能处理刑事犯罪、治安纠纷等案件,同时也能在环境领域进行案件的处置。因此,基于复合型政法人才的培养需要,同时基于公安队伍中对于环境法律人才的需要,应当在公安法学的课程体系中,设置环境保护法的课程及相关教学配套资源。

2.培养职业型人才的需要。由于招录体制下招生即与公务员招录挂钩、“入学即入警”的招录模式,因此,公安院校对学员的培养模式,应结合公安职业需求,突出公安职业特色。目前,在我国招录培养体制中,部分省区市定向培养的委托部门中包括基层森林公安局,而对于森林公安定向委培的学员的法学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森林公安工作的特点,如森林执法涉及的《森林法》《森林法实施细则》《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论知识,强化职业型人才培养方向,使学员毕业后在岗位上能及时处置各种环境法律实务问题,适应其职业的要求。而对于其他毕业后服务于基层派出所的委培学员,同样会在日后的环境执法中处置相关案件,若委培学员掌握了一定的环境法律技能,就能在环境执法中全程参与,更好地化解矛盾。

3.培养实务型人才的需要。在公安执法实践中,面对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涉及专业性的环境法律技术规范术语,如环境标志、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等各种技术规范和技术术语,这些技术规范都具有法律约束力,比如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大气污染物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噪音污染防治法》中都规定了相应的标准,如果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行为属于违法,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严重污染环境,造成公私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触犯《刑法》相关规定的,则构成犯罪,将受到刑事追究。因此,在办理这类环境污染案件时,公安民警在执法、或协助执法的过程中,都应掌握相应的环境法律知识及实务技能,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二)公安环境执法实践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设置公安环境执法机构。在公安环境执法形势下,应当在招录培养体制的公安法学设置环境保护法课程,以满足公安环境执法实践的需要。

1.公安环境行政执法活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环境监管体制中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属于环境监管部门之一,同时,在《大气污染防治法》《噪音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中,都规定了公安机关的相应行政管理职能,如在突发噪音的批准、限期治理、调查取证、环境行政处罚等环境行政执法,公安机关都承担相应的法定职责。环境行政执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公安机关进行社会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公安环境行政法治中,公安执法人员应当具备处理相关的环境法律问题的相关技能。

2.公安环境刑事法律中的执法活动。我国刑法中专门规定了滥伐林木罪、盗伐林木罪、非法狩猎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等刑事罪名,在公安执法中,不仅应当掌握刑法的相关刑罚规定,同时也应当具备相应的《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水法》等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具备一定环境法律思维,能在执法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如在非法狩猎罪的案件处理中,需要了解此罪名的犯罪对象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之外的动物,并具备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未持有狩猎证或者数量较大的),则构成犯罪。在刑事执法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环境法律知识,才能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中有明确的区分和界定。

3.公安环境民事法律的执法。现阶段,环境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是引发矛盾的一大隐患,人们对于自己的环境权益的维护意识也越来越重视。一些环境事件引发的冲突,也需要公安机关进行调节和处置。这需要公安执法人员了解民事中的环境问题所适用的归责原则(如无过错责任的适用条件、原因),并对相关的环境民事诉讼时效有一定的了解(如一般环境诉讼时效为3年,区别于其他民事诉讼时效2年的相关规定),这样可以更好地在环境民事执法中处理相关问题,同时,对于一些未构成环境违法、犯罪的民事案件可以进行调节,化解社会矛盾。

二、目前招录体制下环境保护法课程设置的存在问题

(一)不够重视环境保护法课程

环境保护法学在2007年被教育部列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在招录体制下,目前的法学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刑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未设置环境保护法课程,这就无法满足学员毕业后的环境执法需要。同时,在刑法、民法的教学中,无法突出对环境制度的讲授,比如刑法课程中,一般注重危害公共安全罪、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等内容的讲授,但对于与环境相关的罪名、刑罚的理论内容一般都不是重点讲解内容,有的时候甚至省略不讲,实务中的环境刑事案件更是难以在刑法课程中得以分析。而对于民法课程而言,一般突出在民事范围内的案件及其赔偿问题,同样较少以环境的角度进行民事上的归责原则和环境之诉讼时效进行讲解。因此,在没有设置环境保护法课程的情形下,在其他法律的课程中同样缺少环境保护法相关知识的讲授和考查。

(二)环境保护法教学师资不足

根据教育部要求,在招录体制下,各相关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派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同时,应注重从实务部门聘请业务骨干来校授课。环境保护法本身是一门较为边缘性的法学学科,涉及多门专业知识,教师除讲授相关环境学、生态学和环境法学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当对环境法学的实务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满足环境保护法课程的教学要求。但现实中,很多招录体制的公安院校,对于环境保护法专业的教师较少,并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更难得,存在师资不足的情况。同时,在招录体制下的一些法学主干课程,对于这些课程的实践教学尚在改革阶段,少数院校的实践教学中,被聘请的一些实务型的专家,较多集中在刑法、行政法课程讲授、训练上,有关环境保护法学的专家、业务骨干难以出现在邀请之列。

(三)设置环境保护法的教学条件不足

环境保护法的课程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但现阶段,大多数公安院校的场所、设备和经费都比较缺乏。例如,对于环境执法需要的仪器设备如水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噪音污染监测等,学校无法提供这些教学设备;对于环境标准样品如水体样品、大气样品、土壤样品等,学校缺乏此类教学样品;对于危险化学品污染、放射性物品以及电磁辐射污染等的环境问题处置所需要教学场所,大多数公安院校也难以满足。由此可知,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学条件,不利于环境保护法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开展,无法适应环境保护法的教学需求。

三、招录体制下环境保护法课程设置建议

(一)增加环境保护法课程

根据招录培养体制的相关文件规定,教育部和中央有关政法部门应根据职位能力需求和职业特点,按照应用型、实战型人才需求,委托培养试点院校合理设置专业,组织有关专家研制、审定培养方案。现阶段,应将环境保护法编入招录体制公安法学的课程体系。对于环境保护法的课程设置,课时应当不少于40课时为宜,其中实践课时应不少于6课时。同时应编制招录体制下的环境保护法配套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能够掌握相关法律规定及其处罚措施,通过对环境保护法课程的学习培养一定的法律思维,正确衡量和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置身到公安环境执法实务中去。

对于招录体制培养的学员,设置环境保护法不仅应使其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应熟悉相应的实务技能,以符合岗位的需要,这样才能在基层单位中胜任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据了解,我国部分高校中的环境法学院,专门将环境法实务的设置为独立课程,而在招录体制下,由于课时所限,可以将环境法实务环节设置到环境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同时,环境保护法应紧密结合公安岗位职业特点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如对于噪音污染的事件,这类社会噪音由公安机关负责处理,依据《噪音污染防治》和相关规定进行执法,需要掌握噪音值的监测操作,以及对于噪音区域的判断,对于昼间和夜间不同时间段的存在不同噪音分贝值的规定的了解,以此进行实务训练,真正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尽量在学员的实训、实习中以“学为用”、“练为战”为指导,面向基层,面向实战,精讲多练,强化实践教学的成效。

(二)增加环境保护法教学的师资力量

招录体制下的公安环境法学课程的师资,应由教学经验丰富并具有一定实务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环境保护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部环境法律、法规,因此,由于环境法律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专业知识扎实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在讲授中,改革“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具备一定环境实务的教师更能将理论融汇到实践案例中进行传授,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双师型教师,如律师、环境影响评价师等专业人才,在教学中更具优势。

同时,2008 年8 月公安部出台了《关于印发〈关于制定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及试点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该通知强调应由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共同负责学生培养,并且规定,公安机关应当配合公安院校进行招录体制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因此,可以在环境保护法的实践环节聘请环境实务专家人才进入课程传授经验,比如,可聘请基层(特别是像环保派出所、环保公安办事处等机构)的相关办理过环境案件的业务骨干,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讲授,或者选择举办环境实务讲座、公开课等形式,通过专题讲座让更多的学员能接触到环境执法实务,并在专家的环境执法的经验中进行更深入的实践技能训练。

(三)进行校局联合

首先,公安院校和基层公安机关的联合。校局合作是公安院校办学的新理念,可以发挥双方的优势,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多方式的协作,实现双赢的工作机制或办学模式,校局合作可以将公安局、公安派出所变成环保法课程实训的场所,学生有了比较固定和规范的实习基地,更好地培养其警务处置能力。

其次,公安院校和环保局的联合。一方面环保局可以有效地将科学的、先进的、直观的环保法律理念传授给学员,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环保局的资源优势实现对学校环保教学的支持,解决学校的环保实践教学条件的不足,通过学校与环保局合作的渠道,使用环保教学仪器和设备,搭建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效平台。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禁止以行政处罚代替案件移送。这就使得环保机关和公安机关在执法实践的案件移送中有一定的司法工作衔接环节,学生可以在校局联合的模式上,提前接触到这一实务环节,在日后的执法活动中,能够更好地进行环境执法。

最后,学校和林业局的联合,林业局下属机构,如湿地保护局、森林保护区等相关管理部门的合作,建成招录体制的学员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环境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公安厅环保总队打响环境安全保卫战[EB/OL].(2013-09-19)[2013-09-19].http://www.cpd.com.cn/epaper/rmgab/2013-09-19/02b-1.html

[2]刘超.昆明环保警察制度的借鉴与思考[J].环境保护,2011(21)

[3]2012年广西政法干警招录公告[EB/OL].(2012-08-07)[2012-08-07].http://www.chinagwy.org/html/zkgg/zj/201208/57_41547.html

[4]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EB/OL].(2010-06-28)[2011-8-09].http://zf.chsi.com.cn/news/2010062801.html

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探讨 篇4

关键词:环境法,方法论,生态整体主义,个体主义

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现如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可避责。各国在致力于投入金钱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改善环境问题的同时, 也在不约而同的寻求通过立法途径对环境污染及治理的问题予以明确归责。先开采先发展, 后治理后保护的方法已不再适用。要想保障环境立法得以有效实施, 起到事先预防的作用, 就必不可免要对环境法予以规定及完善。方法论是研究法学的重要的根本性方法, 认识论与方法论是人们在解决各项问题时要首先解决的。环境法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法律学科, 其应在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法学理论与法律制度的构件上进行一定的积极创新, 其方法论的重要程度显而易见。

法学方法论本质是在对法学方法研究所形成的法学方法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对各学科予以解释构建。法学方法论研究即使对法学理论予以判定, 其目的也不是为了说明理论是否正确, 而是要确定一定方法的价值, 从而对该方法及该方法论的作出整体的评价和修正。①环境的保护和对环境法学的制度构建便离不开正确方法论的指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其目标主要是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循环发展而制定的, 用以全面协调个体的人与整体社会环境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中个体的人与生态的整体环境构成一对矛盾而存在, 在人与生态环境的对立关系中, 人是始终处于矛盾的主体地位的, 做着主动破坏的角色。环境则处于被动的地位, 被人类污染开发利用着。环境问题便由此而来, 即作为主动主体的人、社会及其他组织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污染破坏了自然环境, 而自然环境却无还手之力, 社会整体的道德良知以及国家有效的立法指引是解决此对矛盾的有效手段。

一、个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方法论都是我国环境法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两大方法论

( 一) 个体利益如公民、企业组织等在对自身利益追求的过程中, 总要面对着难免会着重于现有利益、局部利益, 而做出有损社会乃至生态环境的行为。

( 二) 生态整体主义指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集体利益之和, 其系统的整体利益与人类社会的长远性利益和根本性利益密不可分。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基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完整、和谐和持续而设定的。生态整体的利益不应当与个人的既得利益相冲突, 人类不应做出超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事。从生态危机和生态整体观的角度来看, 世界开始有人类存在的时候开始, 人类就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 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走到如今现开采再保护的道路, 没有意识到人类的长久存在所要依靠的便是整个环境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

二、环境法学的研究离不开方法论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分化与协同

众多研究成果表明, 整体主义研究方法论与个体主义研究方法论是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在环境法学研究中还是在其他法学的理论构建上都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二者互为依靠, 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②

( 一) 从个体主义入手, 个体的定义是构建每个社会活动状态的个人。环境法学中的个体主义其本质上是对每个个体存在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过程的具体化研究, 其研究根本在于由个人入手来深入理解社会整体, 由小及大, 由个人的思维联系上升到整体的思维理论。

( 二) 从整体主义入手, 社会中每个个体的人不能单独作为个体存在, 需要依存于整体的大背景下。我们所倡导的是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个体利益的总和, 而整体中所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要受整体规则的约束与制约, 整体决定着个体的特征, 而个体的特征从基本上也要符合整体。

在对环境法学的研究过程中, 方法论是首先需要明确的。当前, 环境法学权利研究中, 过于注重整体主义方法论的运用, 不能过于强调国家利益优于个人利益。综上所述, 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相互紧密结合是应在环境法学研究中所必要的。③

现如今雾霾加剧, 空气质量爆表, 这样的环境问题被诟病成一线大城市得的通病, 而现在蔓延到二三线城市, 看见一篇报道说道: “沈阳没有当首都的命, 确得了首都的病。出门人人戴防毒面具, 回来气管天天难受, 活的云里雾绕。”这难免令人笑话。我们的全球气候变暖, 赖以生存的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近几年一直以来的心头痛。可是如果只有个人个体的义务得到了落实, 这样的单一性, 没有使各个社会之间的个体相互联系合作, 环境保护也不可能取得本质的进展,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我们只有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视角去思量问题, 通过个体社会之间集体一致协调行动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富有显著成果结果。例如以社会上得每个个体积极减排汽车尾气为例, 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部分贡献的叠加, 一个人的减排扩及到社会的减排; 例如生产厂家生产小排量汽车或是发明电动汽车, 或是政府各界公益组织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亦或是根据制定立法使环境税收的征收政策更加完善等, 这样做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减排。只有整体中的每个个体通力协作, 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每人在自己所应承担的义务下再多分担一些, 才会构成整体的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友根.经济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及其运用[J].重庆大学学报 (社科版)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篇5

2、什么是法的本质?

总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把法的本质归结为以下两方面:

(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一命题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1)法是“意志”的体现或反映。意志的形成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归根到底受制于客观规律。意志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过程、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并不是法,只有表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才是法。所以说,法是意志的反映,意志的结果、意志的产物。

(2)法是统治阶级(国家)的意志的集中体现和反映(阶级意志性和国家意志性),体现了整个阶级共同意志或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共同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或人民个别集团或个别人的意志,更不是个别人的特征。

(二)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要彻底认识法的本质,认识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还必须深入到那决定着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中。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社会生产方式最具有决定性因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培植了人们的法律需要,同时又决定着法的本质。

3、法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首先,在社会体系中,法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作为社会规范,法既区别于思想意识和政治实体,又区别于非规范性的决定、命令,如法院判决。

其次,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也可以说,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

(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它就必然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因此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普遍适用性。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

(四)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规范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五)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六)法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

4、什么是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主要指法的效力渊源,即根据法的效力来源不同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在中国,法的渊源的规范性表示是指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认可或变动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和地位的各种法的形式。

(二)法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法的渊源指法的具体的外部的表现形式即法的内容。一指法的阶级本质,一指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哪些特征?

(一)综合性

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

(二)技术性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通过调整一定领域的社会关系来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

(三)社会性

解决人同自然的矛盾。

(四)共同性

污染没有国界的限制,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3、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有哪些?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是维护清洁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三是协调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环境保护法的直接目的;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环境保护法的根本任务,也是环境保护立法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经济增长是因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内在的相互制约和依存的关系。这三项立法目的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5、什么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它有哪些特征?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

然的关系。

2、环境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社会关系的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

第三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和立法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案的起草程序有哪些?

(一)提出法案

提案者:人大主席团,常委会,专门委员,全国人大一半代表团或30人以上代表,国务院,中央军委,法院,检察院。

(1)本身职权或业务范围内

(2)能够提案机关提出

(3)符合法定人数

(4)应采取一定形式

(二)审议法案

1、由有权机关主体对法案运用审议权,决定其是否列入议事日程,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对其加以修改的专门活动。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法案程序通常履行由他们领导机构到有关会议再到大会审议。

(三)表决和通过法案

在中国,全国人大深意的普通法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审议法案,过半数通过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举手方式或其它方式。

(四)公布法(法的颁布)

在中国,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权,各国公布法的方式,基本在立法主体的刊物上或在指定的其他刊物上公布法。

多数法于通过当日公布,有的于间隔几天公布,有的公布之日施行,许多法是在公布间隔一定时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公布。

8、简述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

(一)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

(1)“物物相关”律:即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事物,必然会对其他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2)“相生相克”律: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生物种都占据一定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

(3)“能流物复”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断地循环。

(4)“负载定额”律: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承受)能力上限,包括一

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吸收消化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的能力。

(5)“协调稳定”律:只有在结构和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

(6)“时空有宜”律: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

(二)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及其对立法的指导意义

(1)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资源基础为条件。

(2)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是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三)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

1、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运用经济学方法的目的(1)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或措施,将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成果确定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之中,即采取经济效果最佳的措施并将其制度化。

(2)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既定的制度或措施以及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环境效果进行分析。

2、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世纪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它包括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正面的影响亦称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性,负面的影响亦称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

3、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有效性的评估与分析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运用经济学方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对现行法律进行经济学的评估和分析。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进行经济学评估的主要范围包括:评估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经济成本,以及对法律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经济的分析。除此之外,环境经济学分析方法还经常运用于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和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第五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法律制度

4、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1)审批的依据和标准的掌握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限制发展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取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防止不当规划和建设。从环保部门和建设单位来说,由于各自所处的地位、职责不同,一方作为审查者,着重环境保护的要求,一方作为建设者则希望顺利通过。而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对审批标准缺乏具体规定,实践中有时发生矛盾和扯皮现象。这里有一个审批标准掌握适度的问题,限制过严,会影响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限制放宽,会失去评价的意义,放过不该建设的项目而造成后患。

(2)谁对评价承担法律责任

一般说,建设单位作为建设主体,应对评价承担法律责任。但是由于环境评价工作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也必须明确评价单位的法律责任。

(3)环境影响评价的可靠性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技术工作,需要多学科配合和采用各种新技术,因而对评价的可靠性问题,综合性预测的标准与方法问题,某些难以计量的环境因素如生态影响的确切表达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4)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相结合的问题

过去我国的经济建设以计划为主,各种大中型项目都要按照几件管理程序进行,这就发生了基建管理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如何结合的问题。按照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必要的、详细的基础资料,如拟建项目的确切规模、设备、工艺流程、“三废”排放资料往往要在总体设计方案或规划设计方案提出后才能提供,因此影响到评价工作的正常性和评价的可靠性。

(5)其他行政机关先批、环保部门后审的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尚未真正实现“依法行政”;而是《环境影响评价》中还有“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的规定,即建设项目如果未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被其他行政机关批准建设的,可以事后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6)公众参与有规定、无程序

公众参与的前提是信息公开,而我国法律并未规定政府所有信息和审批事项都必须公开,所以即使有公众参与条款,但由于没有具体的信息公开制度和如何参与的程序性规定,因此实践中公众依旧无法参与环境决策。

7、简述征收排污费制度。在我国,排污费是如何征收的?

(一)征收排污费制度又称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征收一定的费用。包括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三个环节。是运用经济手段控制污染的一项重要环境政策。

我国目前有两种意义的排污收费制度:

(1)超标准排污收费。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首先规定了在我国实行征收超标准排污费制度。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也明确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2)排污收费,即《水污染防治法》第15条规定的,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即使不超过标准,也要征收排污费。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促进企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征收的排污费必须用于防治污染,不得挪作他用。排污单位缴纳排污费并不意味着购买了排污权,也不排除其治理污染、赔偿损失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排污单位如果拒绝或者拖延缴纳超标准排污费或排污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排污收费制度是依据污染者负担的原则要求,污染者要承担对社会污染损害的责任。在我国,征收方法如下:

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保部门,应当根据排放费征收标准和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确定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并予以公告。当排污费数额确定后,由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缴纳通知单。排污者应当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7日内,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

商业银行应该按照规定的比例将收到的排污费分别解缴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

9、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是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它是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最有影响力的制度,也是任何自然资源法律所不可缺少的制度。我国的自然资源权属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资源所有权,一是自然资源使用权。

自然资源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独占自然资源,并通过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自然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它主要表现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四种权能。.占有权是对自然资源实际掌握和控制的权能;使用权是按照自然资源的性能和用途对其加以利用,以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权能;收益权是收取由自然资源产生的新增经济价值的权能;处分权是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在自然资源上,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四种权能,既可以与所有权同属一人,也可以与所有权相分离。对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

按自然资源权属的主体来分,可分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按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可分为土地资源所有权、森林资源所有权、水资源所有权、草原资源所有权、矿产资源所有权、野生动植物资源所有权。

环境法学 篇6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的特点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讲授过程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环境科学和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掌握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法律过程的内容规律, 懂得环境资源与法律的关系和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等法规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了解环境、资源和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及环境保护法学的重要意义。这样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 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环境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理论知识, 认识环境资源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明确破坏环境资源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通过紧密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 使得学生了解环保, 支持环保, 推动环保事业发展。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革新

1.优化教学方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逐步改变过去以讲述为主, 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互动法、任务法等科学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第一课堂,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改变过去单一的粉笔加黑板教学模式, 采用多媒体图、文、声的立体再现, 并引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经典案例分析, 使学生进入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定、贯彻、执行的角色中去。同时, 选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让学生准备素材逐一进行讲解并进行点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编选配套的录像资料, 其内容涉及国内外的污染事件、资源与人口、国内外环保领域的新技术等, 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2.更新课程内容。通过不断更新完善课程内容, 力争以每年10%的课程内容更新为指标, 结合最新教材将讲授内容涵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本理论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问题,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主讲教师每学期授课都用自己重新整理、更新的Power Point多媒体演示进行授课, 充分体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专业功能, 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着重建设课程网络教学的网站, 主要包括: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网络课件、电子教材、国际上重要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事件、教材及参考文献、习题与思考、课程考试等。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课堂听讲变为课下的主动学习, 对于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未能了解、学习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来实现, 此网络教学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形式, 同时增加了互动功能, 对于学生在线提出的相关环境问题予以解答。

3.完善考核方式。《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原为考试课, 采取结课后由学校安排指定时间、地点的方式进行开卷考试, 不设期中测试, 最终总成绩以“优秀 (90分以上) ”、“良好 (80~89分) ”、“中 (70~79分) ”、“及格 (60~69分) ”以及“不及格 (60分以下) ”五种等级显示。在原来经过2~3轮课程的教学后, 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此种考核方式对学习本门课程的本科学生并不适合, 其总体成绩中正态分布并不明显, 其中得到“优秀”和“良好”的比例偏高, “中”及以下等级学生人数偏少, 可能与开卷的考试方式有关。且旧考核方式中各个等级的分数覆盖区间太广, 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因此, 通过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课程特色, 在2011—2012年度提出新的课程考核方式: (1) 变“优良中差”为百分制。 (2) 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 即增加2~3次课程期中测试, 测试成绩占最终总成绩的40%。 (3) 增加对学生出勤环节的考核, 以被动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占最终总成绩的10%。 (4) 增加对课上互动环节的考核, 在课程结束前争取做到每位学生被问到2~3次, 以主动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成绩占最终总成绩的10%。 (5) 变“开卷考试”为“闭卷口试”或“闭卷面试”, 即在课程全部讲授完毕后, 仍然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 在指定的地点对学生进行“面试”, 学生采取抓阄的方式分别在“名词解释”、“辨析”和“案例分析”试题签中各抽取一定数量试题, 在课程教师的面前当场回答, 由教师打分并计入成绩, 此项内容占最终总成绩的40%。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改革的探讨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改革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 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教学视频素材文件30余个, 总时长15小时,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课件一套, 建立内有200余题的试题库一个, 搭建起课程网站框架结构并不断丰富其内容, 形成了具有3名专任教师的授课梯队。以上条件的创建,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上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上课的总体满意度较好, 课程测评连续两年成绩优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 为适应新时期的特点, 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必须对高校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基本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方式向全方位综合教学方式的转变,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的继续深入, 将使学生获得更新、更全面的专业知识,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摘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组在综合以往授课效果及原因的同时, 结合国内其他高校环境专业的授课特点, 提出了具有自己学校和专业的授课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互动和角色扮演环节, 注重搜集国内外最新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领域的事件和案例, 变开卷考试为闭卷考试, 降低了期末考试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重, 加入面试的考核方式。有效地拓展了课程教学的空间, 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参与热情, 提高了学生学好课程的信心,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孙龙, 刘菲, 金森, 等.森林防火课程综合实习改革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3) :57-58.

[2]曹翌.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0) :39-40.

[3]黄慧, 舒展, 李宏罡.水污染控制技术综合实验的设计革新[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7) :37-39.

[4]张洁, 李燕, 张雁秋, 等“.水污染控制工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高教高职研究, 2010 (42) :214-215.

环境法学 篇7

一、生态文明简介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发展随着各种全球性环境污染的加剧,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之形成。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由此可知,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二)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一种新的文明,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更高一层的文明形态。有学者从狭义的角度这样分析,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安全。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过程中,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1]。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研究范畴要广于之前的文明形态,其涉及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多重复杂的关系。可见,生态文明的全新理念与价值取向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对我国环境资源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环境资源法学基础研究中的环境价值观

环境资源法学简称环境法学,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环境保护活动的日益加强以及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法学界对环境资源法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相当活跃。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把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进行研究。自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进展较大,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成就也较多[2]。广大环境资源法学工作者紧密联系我国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本学科发展的实际,同时在环境资源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制建设实践两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在环境资源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研究的内容或问题主要有:生态区(包括生态省、市、县、园区和社区)建设法学理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范畴;环境资源法法典化研究;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理念和价值;环境资源法学的哲学分析和伦理思

考;环境资源法学与生态伦理的关系;生态法学理论和生态法的调整机制;环境法的治理机制;环境法的调整机制;环境权的性质、特点和实施;自然资源权与物权的关系;环境民主原则和公众参与;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立法等等。这是笔者就环境资源法学基本理论研究中的环境价值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环境价值观的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能动性。人既依赖自然而生存,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类要改造自然又受自然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依存、适应、冲突与和谐。

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狩猎和采集时期,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为依赖和适应;人类是自然的奴隶,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农业人类生产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客体,它的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融合的非对立关系。在工业化后期,全球环境问题逐渐开始增多,20世纪初人们还未能普遍认识和关注这些问题。到20世纪下半叶,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严重影响生态安全,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酷的现实要求人们冷静地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教训,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因此,针对气候变化、臭氧层减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荒漠化等问题,世界各国开始普遍关注,制订了有关国际公约并开展国际合作。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生产力提高而发生了质的改变。人类以自然的主人自居,“人定胜天”以及“人类中心论”的思潮开始占主导地位。人类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改造自然,为了自身的需求去掠夺资源,最终酿成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苦果。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不断得到大自然的回应和报复。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如荒漠化的面积越来越多,耕地减少,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城市缺水、空气污染严重等等。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为基础,而丰富的资源储备和良好的环境又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人类中心论和生物中心论一是人类中心论。全球性环境问题在21世纪中叶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主要是由于人类中心论坚持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自身需要而不计生态成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毫不负责,肆无忌惮地掠夺和破环自然环境造成的。我国著名生态哲学家余谋昌把人类中心论的核心思想概括为:一切以人为中心,人类行为一切以人的利益作为唯一尺度,并以自身的利益去对待其他事物。因此人类中心论被视为环境问题的罪恶之源,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尖锐批评。早在1946年,海德格尔在《论人类中心论的信》中就提出要反对迄今为止的一切人类中心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从存在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从进化论的角度对人类中心论实施了彻底的颠覆。1967年,美国史学家林恩·怀特在他那篇誉为“生态批评的里程碑”的名篇《我们的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里指出:人类中心论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它构成了我们一切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鼓励着人们以统治者的态度对待自然。人类以统治者的身份去征服大自然而不是以大自然朋友的身份去善待大自然,这必然会给人类的发展埋下了罪恶的祸根。二是生态中心论。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危机,首要的是要调整人类的发展理念,选择正确的哲学范式转变。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到20世纪70年代,环境哲学的范式是人类中心论[3]。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并爆发了关于保护自然的生态运动,从此生态中心论开始引起了环境价值观的范式革命。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西方科学被一种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世界观统治着;而今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元论的世界中[4]。生态中心论的彻底抛弃把人类看作事物中心的理念,它打破了人类中心论把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一切仅以人的利益为中心的观点,它强调人类应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保护自然的价值。

(三)两种价值观的对比我国内著名学者蔡守秋指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认为良好的环境和生态应该是符合人的利益的环境和生态,应从这一立场出发来解决环境问题。而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应该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以生态系统为中心,尊重自然界的权利,意识到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把伦理考虑扩大到生物系统,抛弃单纯以人的需要和利益为唯一尺度和唯一衡量标准的思想[5]。由此可见,人类中心论忽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及其对人类的长远价值,漠视自然,过分强调人类的主体地位,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思想;而生物中心论淡化人类的主体地位,过于激进,难以让人接受。总体来说,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自然息息相关,因此以保护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构建文明发展模式,扬长避短地构建适合当今时代的环境伦理体系是很必要的。

三、可持续环境伦理观,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

(一)可持续环境伦理观20世纪40年代有关学者提出环境伦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其发展成一门新兴学科。如今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学科,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学说,其中既包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包括非人类中心主义,还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环境观与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存在联系,但也存在着差别。它是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环境观,是对这两种理论的整合和选择。一方面它承认人类中心主义所推崇的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也承认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在共同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6]。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强调公平、正义、平等理念,这种理念和观点已经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

(二)可持续环境伦理观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从我国环境法学界关于环境法基本问题的观点来看,我国环境法学界环境伦理价值取向经历了狭隘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正处在温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阶段,呈现出向可持续发展观价值取向转变[7]。总体说来,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观,它既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又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才有资格获得法律保护,而其它存在物在其之下,只具有利用价值;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都应得到满足。非人类中心主义则主张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把人类由自然的主人变为自然的普通成员和普通公民。可持续发展吸收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积极的思想成果,确立了科学而完整的文化价值理念。

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宇宙观和生存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以掠夺大自然来满足人类的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生态资源环境的破坏,最终危及人类自身。坚持生态文明的观点就是坚持生态环境、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统一和谐的新发展观。由此可见,可持续环境伦理观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语境下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需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为指导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爱军.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完善[J].法学论坛,2007,(1).

[2]蔡守秋.当代中国的环境资源法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3]张军宝,王慕镇.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一场环境价值观上的范式转变[J].法制与社会,2008,(16).

[4][比利时]普里戈金,[法]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蔡守秋.从独语到对话——由《自然的权利》一书看环境伦理的新视角[J].河北法学,2008,(4).

[6]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01-22.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下一篇:以行动为导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