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学

2024-10-26

社会法学(精选12篇)

社会法学 篇1

摘要:要想顺利完成一项学术研究, 必须要合理地利用方法论, 但是当前中国学术界并没有特别重视方法论。实质上, 法学流派和法学方法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但其相互间是能够进行转化的。价值法学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 从90年代至今发展成规范法学, 法律社会学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研究其对法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变迁,法学研究方法,影响

分析当前对社会变迁和法学研究方法的论述, 不难发现一个规律, 最开始的主导研究方法为价值法学方法, 慢慢地转变为规范方法, 最后转变成法律社会学方法。但是这些论述中并没有重点探讨方法论问题。实质上, 加强对法学研究方法的研究, 重点分析法学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法论、法学流派与法学研究方法

进行一项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就是方法论的应用, 它会直接影响到一个问题的分析框架、一个学科的整体研究体系和一个学术传统的形成过程, 所以不同的方法论就会有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这种视角下看来, 采用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学术流派和一个学科存在的重要前提。在此过程中, 曾经有知名学者巴普洛夫提到, 研究性的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良好的研究方法, 研究这项问题的重点在于一个可实行的手段和方式。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研究方法, 哪怕是一个没有学术天赋的人, 也有可能得到巨大的学术研究成果, 如果一旦研究的方法不对, 即使是天才也很难获得成功, 就会白白花费大的力气, 却得不到准确可贵的研究数据结果。但是目前中国的法学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甚至没有意识到方法论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研究的现状, 在这个问题中, 苏力教授也曾解释道, 这种社会现状的形成与我国传统法学固有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法学从本质上来讲, 更多的是倾向于一种以能干成事、解决问题, 并且以职业导向为根本目标的一种学科, 基本不是以追求科学理解社会生活为目的的一种自然科学。法学研究相区别于法治实践, 是一门以追求自然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学科。因此, 在日常的理论研究中, 应该重视对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应用, 坚持在学术的总体脉络中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问题实践解决。

二、法律的主体性、市场经济与价值法学方法

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以及制度、体制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因此人们不得不反思和批判这种现象, 也正是在这种反思和批判中, 中国的法学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积极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 历史不断发展, 富强、民主的口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但是由于中国旧有的制度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经济上, 中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种社会体制之下, 资源的配置都是通过国家社会指令来完成的, 所以导致人逐渐依附于行政体制。人作为社会中的主体是平等的。但是在经济活动中的动力以及可能性都基本丧失, 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 计划经济并不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手段, 而是市场经济, 这个过渡的过程就是体制和制度的取消与重新完善的过程。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 其本质就是把人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通过“看不见的手”无形调节, 体现出来, 但这与当时的国家管理体制其实是违背的。

与此同时, 新中国成立前的30 年, 中国建立了一套总体性、完整的技术和社会控制体系, 在农村出现了集社会保障、政治安排和经济管理为一体的社会体制, 在城市中则出现了以单位为主体的社会体制, 国家经过户籍管理制度将这两种制度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 在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体系之下, 人已经完全成为依附于国家制度下的个体, 国家只有通过城市单位和农村的集体制才可以把每个单独的社会个体很好地进行管理, 从法学的视角研究, 人就成为国家机器得以高效正常运转的社会基础。因此, 从更严格意义上来讲, 国家体制完全吞噬了社会, 从人的社会独立性和主体性来看, 就成为一定时期内被治理、被管控的社会对象, 所以人这一主体已经丧失了主体能动性, 计划经济大锅饭模式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但是无论是市场的需要还是人本身的主体性的不断确立, 都需要打破原有的社会制度、思维模式。为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 改革开放对人类思想意识的改变、国家制度体系的变革都有积极的意义, 在这种社会变迁发展历程中, 法学则贡献出了“现代化理论, 权本理论”, 从而使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 也深刻反映了国家对于法律的重视和社会的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此时, 西方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 价值法学早已在政治舞台中活跃而起,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自然法”等不断出现, 自然法也早已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成为了历史的公案。从东方到西方, 种种的社会变迁现状说明, 某一时代, 某种法学方法以及法学流派的兴起已经不是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 而且与社会变迁有着某种深刻的关联性。

三、社会变迁对法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从上述社会变迁对法学研究方法的关联性来看, 前者对后者有重要的影响。与我国的法学理论研究不同, 国外西方的法学流派中, 规范法学、自然法学与法律社会学三大经典的法学研究流派对法学理论研究的意义深远, 这三大法学流派的重点在于他们对何为法律以及如何对其展开科学的研究和实践的目的都有特殊的一种认识, 并且他们对问题都有自己的核心的认识。与其他两大法学流派不同, 自然法学被视为是西方法学、哲学流派中的滥觞, 这一流派对学术研究的核心在于对价值的不懈追求。例如在何为法律这一问题的认识上, 自然法学流派认为法律是一种社会自然的存在规律, 也是上帝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人的理性或者是一种自然法, 但是不论持有什么样的观点, 核心问题是坚持从人类以及整个世界万物的本性角度来看待问题、思考法律现象, 在不断进行探讨法律的人性基础或是客观基础。因此自然法通过在“实在法之外构建一个具有决定意义上的参照法”从而达到对实在法予以批判、认识和分析的目的。在休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 以及在自然法学流派的批判中, 通过对实证法学的分析, 逐渐形成一种不同于自然法学流派的法学理论。通过对实证法学流派的研究分析不难发现, 这一流派认为法律就是一种“主权者或者一国之中权威者意志或命令的表达”, 超出了这一界限, 就没有所谓的法律可言。对此, 该研究学派认为, 侧重于对法律的内部逻辑以及法的形式进行研究就是法律研究的主要目的。

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下来看, 法律就是一种存在于特定的时空中的社会事实, 在这种事实的研究基础上, 按照一定的研究方式对法律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所以该研究学派的观点在于, 法学研究的重点不在于对法学的价值进行判断, 也不在于对法条进行客观地分析, 更不在于对法律地运行逻辑进行科学的认识。不同的法学流派之间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法学研究方法理论相互转化的, 自然法学流派的转化就成为了法学方法论, 成为一种哲理方法或者价值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可以通过事先设置的价值理念对法律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和批判。

综上所述, 经过多不同的法学流派与法学研究方法之间逻辑的相互转换以及区别研究, 不在于为了研究而研究, 而是通过社会变迁对法学研究方法影响的分析, 从我国法律同社会关系的视角下来找寻一种更好的分析方法。经过实践证明, 法律的实施以及实现效果和研究的视角都会受到诸多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晓曦.论法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向[J].环球人文地理, 2014 (20) :142-143.[2宗诚, 马海群.我国信息法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思维[J].情报资料工作, 2007 (4) :11-13.

[3]蒋晓伟.法学和法律方法基本问题研究——论法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法则[J].东方法学, 2012 (2) :120-126.

[4]杨镜民.从“规范法学”到多元化法学研究方法[J].民风 (科学教育) , 2012 (9) :2-3.

[5]王莹.法学研究方法对法学研究作用探析[J].总裁, 2009 (11) :185.

[6]刘雪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法学研究方法——回顾、反思与展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2 (3) :357-359.

社会法学 篇2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袁张莉 专业:法学 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 年级:2009级 实践单位:昌平区人民检察院 时间时间:2011/7/3—2011/7/29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到目前为止也接受了很多社会实践项目,比如支教,兼职,勤工助学等,但是暑期社会实践是第一次接触的比较正式的实践活动。正因为如此,我更想接触一些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希望从中能够了解更多司法部门办案流程,内部工作模式以及人员编制等,为将来求职就业做好打算。怀着这样的目标,我联系了昌平区人民检察院的相关部门,争取到了到该检察院实习的机会,并被分配到办公室。

办公室主要有四大职能:管理服务职能,综合协调职能,监督指导职能,参谋咨询职能。从工作属性上来说,办公室工作具有综合性、广泛性、从属性、服务性和琐碎性等特点,从工作任务上来说,头绪繁杂,任务艰巨。而检察院办公室作为检察机关的综合协调部门,是承上启下、联系各方的枢纽,担负着后勤保障及维持机关正常运转的重大职责。正因为如此,分配到实习生手上的工作也很繁琐,需要很大的耐心,同时也要求实习生一定要细心。

领导我们进行工作的时赵岩老师,老师首先让我们了解了一下检察院的环境,和我想象中一样庄严肃穆。第一周的工作比较简单:填写档案封皮。咋一看是个轻松的活儿,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档案封皮上需要盖好几个章,包括:全宗号,,保存日期以及单位。盖章的要求比较严格,必须要清晰,位置正确。这就要求我们在盖章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力度、油墨量以及下手的位置。第一天下来真的觉得手很酸。连续干了一周,每天重复这种工作不免会觉得枯燥。想想老师们长年干这些工作,真的需要很有耐心。

第二周的工作相对复杂,而且更具有专业性——核对,修改并补充案件信息以及嫌疑人信息。案件信息相对简单一些,但嫌疑人信息很多,包括案由,籍贯,住址,处理结果,是否上诉,上诉结果等十多项。要找出其中的纰漏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由于刚大二,掌握的知识并不是很丰富,很牢靠,很多地方都要向老师请教。不过在老师耐心地讲解下,很快就能熟练地处理问题了。

第三周主要是整理往年的档案,比如找出档案盒信息不全的档案并将信息补全,将排序错误的档案归位等等。这项工作看似比较简单,但是一如既往地需要细心,而且工作量比较大,需要很高的工作效率。

第四周主要做了一些整理电子表格,资料并将其归档的工作。由于前短时间接触的比较多了,做起来已经比较轻松了。

当然,这段时间还做了很多其他事情,比如帮老师接待来访人士,分发资料给其他部门等。毕竟是办公室,工作多而杂,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工作都会尽然有序地进行。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感悟颇多。首先,理论知识掌握得还远远不够。很多理论上的问题都不是我目前就能够理解的,往往碰到一个案子的具体问题就得去请教老师,另一方面,实践技能也不牢,很多基本社会方面的能力仍欠缺锤炼。具体来讲就是课堂上的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实践方面却很少涉及。这致使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经常捉襟见肘。很多情况下,一些司法操作过程中的小事对我们来说都很陌生,也经常使我们感到束手无策。后来跟老师沟通中我逐渐明白,这次实习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任何法律工作者都必须在这些过程中点点滴滴地去积累。临行前,老师还大发感叹说我们实习时间偏短,要我们以后多找机会锻炼。因为法律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不断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然后从实践中得出新结论并重新指导实践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法律工作者。其次,清楚了自己的就业方向。通过此次检察院实践,了解到绝大部分公务员的工作是比较单一的,需要的是性格比较平和的人。然而我的性格过于外向,似乎不太适合公务员这个圈子,至少不适合整天坐在办公室整理文案这样的工作。所以,决定以后向律师或者法官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下定决心打算考研究生了。毕竟,很多法学工作岗位都是有学历要求的。这也是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清晰的大致规划。

第三,发现了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很多法学专业的工作要求敏捷的思维,问这种思维必须建立在牢固的法律知识基础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对一些问题的答案模棱两可或者无法正确用法律语言表达。这正是自己知识掌握不牢的体现。今后应当多多巩固,打好基础。同时,也应该学而致用。

同时,在工作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犯罪分子绝大部分是一些无知的人,比如农民、工人或者无业游民。为什么是这些人?我想大家都很明白,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法律,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无意之间一条腿已经踏进了监狱。当然,很多时候周围没人可以提醒他们,结果就是他们真的进了监狱。既然,“不

知者无罪”不适用现代法律,那么就应该让更多人了解法律、运用法律。我觉得我国的普法范围实在是太小了(虽然近年来有所改观),特别是一些小城市,普法只是个口号而已。这么多学法的人到底都在干什么?无疑,我是气愤的,但是更多的是失落、无奈。希望更多的法律人能够投身到普法工作中去。同时,高官犯罪的现象也很多,主要是贪污贿赂。这是一个永久的话题,长期备受关注。归根到底是贪婪惹的祸,当然,国家制度也有可能存在不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长期探索,不能一蹴而就。

另一个问题就是青少年犯罪。工作中发现很多罪犯或者犯罪嫌疑人都是未成年,这和生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无疑,这些年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确是突飞猛进,不在为吃穿发愁。但是,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否反映出一个问题——父母忽略了孩子的精神教育。越来越多的父母在教育方面只在乎是否能拿高分,是否能考上大学等问题,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品格教育。在这个物质丰富甚至是泛滥的新时代,到处都是诱惑,为父母有义务教会孩子如何抵制诱惑,至少应该让孩子能够分辨是非黑白。

最后,想说一点儿关于检察院内部工作体制的问题。在办公室实践过程中,发现各部门联系并不是很密切,配合得也不是很到位。办公室是工作枢纽,有统筹的作用,但是更需要各个部门积极地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检察院整体工作氛围很和谐,一切都尽然有序。

这次实习最大的收获是我本人观念的转变。以前曾经认为法学这门学科暗淡无光,现在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愈来愈发现自己对法学有了兴趣和信心。从老师们的身上,我感觉到了他们对法律工作的热爱,而他们的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这种强大的信仰力量使他们能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如此压力和强度之下始终保持勤奋踏实的状态为社会为人民带来公平与正义。我想,要达到这种境界我的路还很长。当下所能够做的就只有用大量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培养法律思维和其他基本社会人文素养。

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学向度研究探讨 篇3

关键词:社会弱势群体;法学;权利

一、通过法学角度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在不同的学科中对于在看待不同的理论时将会产生不同的观点,由于学科的不同对于同种理论也将有不同的研究方法,由于这种差异性时普遍存在的,所以用同种思维方式切入一种理论时,不同的学科将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架构,从而在本学科的理论指导下设定出不同的理论命题。在整个法学领域中,会将所有的权利归为一类,然后将权利作为线索和基础,来对整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造成法学领域用此种方式看待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个法学学科是具有一定自身独特性了,其自身的品质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思维方式。在表达理论思维时,使用的概念和范畴能够充分的整体的思维观念。在整个学科中或者在理论的整个体系下,范畴属于其基础成分。因为有了范畴才能使不同的学科之间能够得到明确的区分;并且由于范畴的存在一个学科才拥有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体系,并且整个学科才拥有了更加崭新的理论视角。

第二,在法学学科中对弱势群体问题进行研究时一般采用权利的视角,法学界认为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由于在权利实践时出现了困难,所以造成了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的弱势群体。在整个社会环境下,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地位,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是根本性的,是由于制造性因素的存在导致整个弱势群体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整个社会中,由于弱势群体不能享有同等的权利,在生活的同等问题上不能得到公平的救济和实现,这造成了他们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并且由于这种问题长时间的恶化,造成他们的弱势地位不断加深。

如果在整个社会群体中想要使权利得到巩固,并且能够享有同等的权利,立法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设立相关的法律条文,不仅能使权利得到正常的支配,而且能巩固所有人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其特殊性,造成其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使其利益得到巩固的途径也是非常有限的,弱势群体的这些特征都造成社会无法为其立法。因此,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法律保证使其权利得不到强化。进入现代以来,人权在社会中的普及,已经基本能够使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保障,特别是在许多权利方面弱势群体还是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待遇。但是人们在看待平等性观念时,还是以立法的标准对待现实中的平等性,所以在实现权利方面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在实现权利时,人的自身资质决定了权利的实现,而社会的相关制度又能促进人在现实中得到相应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在自身的资质、能力方面本来就处于较低的状态,如果在社会中也得不到法律对其权利的保护,那么他们权利不能平等实现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最终将会造成社会群体地位持续弱势的趋势,由于社会弱势群体自身能力不足,对自己权利保护的条件不充分,所以只有不断完善法学理论,使整个弱势群体受到法律的保证,才能使其在使用权利时拥有一个保障的载体。

二、社会弱势群体享有权利的理论基础

第一,人类的存在并不是由于人类自身具有可用性,所以存在,人的存在的目的是由于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组成了一个类别,使有所物种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只要在人类的群体中,就应当被尊重被认可,与此同时使还应当受到他人的平等对待。人类的人权本身就是大自然所给予的,并不是要受到法律和国家的限制才能得到同等的待遇,人类在意识和本质上就能表达出一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所以,只有人类在价值体系中自觉保障自身的人权,并且尊重他人的人权,才能保证人类的社会地位,才能使人类的地位和尊严得到保证。所以说,人类价值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使保障人权的根本。

第二,在制定法律理论时,人权是其基本依据,为了使人类的自由空间得到保证,并且使每个人都能有秩序的生活,所以在国家以及社会中出现了相关的法律。虽然法律最初产生时,主要是为统治者做工具,保证统治者的专权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法律的存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正义、自由以及平等,使人类在社会中的人权得到了保障。公正和平等在人权中占据着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而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需求也正是一种公正和平等的待遇。只有法律满足了人的本质需求,人权的理念才能真正的得到实现。所以,法律的理论是要靠人权引领的,只有人权不断得到保证,才能使法律规范发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法律中,只有使法律的最高效力得到规范,宪法中的人权才能得到更高的保障。在一个国家中所有的法律都是以人权为中心然后逐渐展开的,要想检测法律效力的高低,必须将人权的规范作为尺度。

第三,人权的保障,能够防止国家滥用其权利,在所有权利理论中,人权是其根本。一个国家中私权与国家公权的对立面就体现了这个国家的人权,也就是一个国家中公民的自身权利。如果在一个国家中公民的权利不是国家给予的而是公民通过强制手段强力维护的,那么国家就没有达到其基本职能,并且应当给公民提供大量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从而使公民的权利得以发挥。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只有保障了人的权利,才能使整个社会的创造性得到更大的激发,才能维护每个个体的自律性和自觉性,使社会秩序得到保障,并且使整个社会的安全程度和稳定性都有所提高。但是人权的保障最根本的目的并不是使人获取应有的利益,而是使人最大限度的得到自由,所以,在法学方面,人权就是最高的制约权力,它是一种灵魂的精髓。

三、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周全性监督

首先,权力是理论分析的一种工具,权力是主观认知和建构的产物,受到了特定背景的影响,人类的意识也会受到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理论的构建相对比较滞后,这就造成客观情况具有复杂多变性,所以许多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都在这个过程中被反映出来,客观与主观之间的矛盾也造成了构建理论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次,弱势群体只能靠权利理论的支持得到实现。在具体时间过程中,运用权利这种保护方式使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所以当理论运用到具体的群体中时,经常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束语:

尊重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地位,能够使我国的人文主义得到提高,并且使人权在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下得到维护,保证人权的尊严和自由是社会弱势群体法学研究的重要目标,它的本质是一种正确的社会观念,符合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作者单位:上海恒方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淼.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2]汤茜草.从“被中产”到“被消失的中产”:G市高校教师群体的住宅福利与阶层认同[D].华东理工大学,2012.

[3]赵萌萌.从保障生活到促进发展: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价[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4]姜文斌.政治、文化、经济目标之平衡:加拿大广播电视产业政策演变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熊跃根.论国家、市场与福利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政策理念发展及其反思[J].社会学研究,1999,03:59-71.

社会法学 篇4

课程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所大学课程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其学生的质量。课程的质量一方面取决于其内容, 另一方面又与教学模式紧密相连。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 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策略体系。教学模式的研究关键是确定构建怎样的模式才能科学、合理、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将整体描述与分析西北政法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及其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方案, 研究法学专业本科与研究生两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与方法, 以培养“一实二懂三强” (专业基础扎实、懂经济、懂管理、实践能力强, 社会适应能力强, 自律意识强) 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 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 着力构建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专业课“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研究的创新, 打造具有推广价值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个体范例。

二、对法学教学传统模式的反思

《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西北政法大学在本科教育阶段建立以法学专业核心课《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 (必修课) 为中心, 以实践教学课程《劳动法案例评析》和《劳动法诊所》为辅助的专业课程体系。在研究生教育阶段, 建设了《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专题》等专业课。2010年本科专业课《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充分肯定本学科教学成就的同时, 反思本学科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学科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而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从近年来听课和教研室集体研讨的结论看, 教学模式单一, 难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制约本学科教学进步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1) 因袭传统教学模式, 缺乏创新。在本科必修课教学中, 大部分老师采用传授式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片面强调灌输式方式, 在不同程度上压抑与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2) 教学目标形式化、空泛化。尽管在教学大纲中明确章节的教学目标, 但重点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而没有提出能力培养的具体指标, 极大的束缚了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进步。 (3) 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不规范。由于缺乏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总结, 即使是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 教师运用时也会出现操作程序的非规范化,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难以凸现。 (4) 实现条件的缺失。这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内容层级不清两个问题。由于课程内容庞杂, 教学时间有限, 如何完整有效的传授课程知识成为困扰教师的重要问题, 同时, 如何创新满足不同授课对象需求的课程教授方法也是制约学科教学发展的瓶颈所在。 (5)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为考试体系的僵化与评教方法的单一, 这使得教学效果无法及时有效的得到反馈, 从而制约了人才培养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双向互动机制的形成。基于上述问题意识, 笔者带领的课题研究小组秉承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以建构“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为核心, 进行旨在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法学教学改革。

三、“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学中的构建

1. R M SD教学模式的构建———本科专业必修课《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改革方案。

R M SD (R evolution and M oderniz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D iversification) 教学模式中, R和M体现的是教学内容上的革命与现代化路径。本课题组针对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多, 课时有限的特点, 改革现有的按章节分点教授的方式, 将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大部分———《劳动法入门》与《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 以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的基本原理为主线, 在《劳动法入门》中将劳动法理论与制度划分为总论、劳动力市场法、个别劳动关系法、集体劳动关系法、劳动争议处理法五个部分, 每部分以“基本原理、制度分析、案例分析”为框架, 以讲解基本原理为基础, 以制度分析和案例研讨为辅助, 培养学生体系化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以专题讲解为主, 将现有制度划分为若干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题, 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 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在《劳动法入门》与《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关系处理上, 将坚持以基本原理的有效讲授为主线, 根据课程内容和我校教学条件, 适当分配学时, 提高教学质量。S是指教学过程的专题化运作。为保障本课程教学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将在教学内容两分的基础上, 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需求, 设计教学专题模块, 并根据不同模块设计教学方法。D是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根据课程内容改革的需求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分别或综合采用问卷式调研法、回溯提升式教学法、名著导读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并研究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方法体系。本课题组通过R M SD教学模式的运用, 试图建立以基础理论为主导, 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培养其初步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性学习习惯, 为更高层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探究式范例教学模式的构建———本科教学实践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改革方案。

借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工程”经验, 实践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推进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战略的重要举措, 以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职业法律人才为目标, 建立融案例教学、判例研究和社会实践教育为支撑的“探究式范例”教学体系。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 将《劳动法案例评析》分解为两个模块———《劳动法案例评析》与《劳动法判例研究》, 前者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双师教学、模拟法庭或者旁听审判为辅助教学方法, 着力培养实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后者通过探究式教学法, 使学生精通判例, 深入地了解我国法官在审理案件, 特别是疑难案件的过程中澄清法律的模糊、两可之处, 填补法律的空白等所体现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同时, 本课题组还将研究如何整合《劳动法诊所》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资源。从而建构“三位一体”、“理实并重”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3. 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的评价与支持体系。

创新考试体系:针对不同课程模块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考试系统。在本科必修课程考试中引入动态性———常规化考试体系, 在试题设计中加大焦点问题评述、理论研究热点探索、案例分析等主观题比例, 在客观题方面以思考出题形式命题, 引导教学深入。在考试形式上建立多样化考评体系, 注重平时考评的方法和评分比重, 探索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必修课考试模式。在教学实践课中, 建立累积———叠加式考试体系, 通过课堂讨论、专题发表、期终面试和试卷考评等方式建立综合考试体系, 切实加强教学实践课的考评信度。在研究生课程考试中, 建立“研究发散式口试定期研究成果发表项目工作评价”三位一体的综合考评体系, 以全面考核研究生研究创新能力。

本文接受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改革研究2010年一般项目“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资助, 是其阶段性研究成果。

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优化是法律教学的核心目标。然而, 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法律教学模式极大的束缚了法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基于法律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和国家精品课程《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实践经验, 本文将整体描述“多元化梯级型”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深入分析这一教学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表达方式与功能, 力图展现课堂教学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脉络, 以求法律教学之创新。

法学社会实践报告 篇5

进法庭实习后,我虚心地向法官们学习,并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这是在学校和课本上学不到的,让我终生受益。虽然接触的东西不是很多,但是负责带我实习的法官蔡哥很耐心地指导我、精心地为我答疑解惑,让我学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本领。

一开始实习的时候,我就旁听了庭审,了解到法庭审判的大致流程;通过整理卷宗、翻阅案例、合议庭笔录、退一审卷宗等都让我逐渐熟悉了法院的实务操作。通过实习,让我了解了本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将理论用于实践中,这样才能使我今后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加深对本行业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比如整理卷宗,这个是我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的,鉴于卷宗将成为永久性的档案,在整理前我都问得很仔细,然后做得很认真,整理完后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尽管做的事情都比较微小、繁杂,而且第一次上手,但每一件看似平凡琐碎的小事都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学问,特别对于法律这门彰显公平与正义的学科,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我在处理每个细节时都抱着“处处小心,时时留意”的态度,虚心地向法官们请教,他们也不厌其烦地对我进行传帮带,使我从中受益匪浅,同时我也深深地明白了作为一名法律人身上所肩负的崇高使命与社会责任,我为将来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地骄傲和自豪,但更感到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

再如旁听庭审,庄严的法庭,神圣的.氛围,严格的程序,激烈的辩论,无不折射出审判的严肃和公正,几乎每次都能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洗礼,我深刻地体会到: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仅有基本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的是实务操作、办案经验和社会阅历,作一名法官不仅需要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更需要有崇高的法律素养。作为刚跨入法律门槛不久的新人,我们有激情、有干劲,但是我们在拥有这些年轻财富的同时,缺乏经验与理性是我们的致命弱点,我们有时对于案件的庭审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有时过于感性和头脑发热,甚至会因为当事人情绪的波动而产生恻隐之心,这些都是我们在法律职业化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与避免的。我们还需要一个冷静的头脑和一颗正直的心,我们的心中必须时时都有一杆天平,公平与正义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永远的精神目标和价值追求!

在实习中,圣井法庭的法官们任劳任怨的敬业和实干精神,执法如山的严正品格,深厚的法学底蕴,丰富的法律知识,广泛的社会经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的身上闪烁着法治文明的光芒,寄托着百姓群众的法律信仰。尤其是法庭多处理的民事案件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件都事关当事人的切身经济利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法官们作出最后的判决与裁定都慎重万分,充分考虑到当事人的利益要求,权衡利弊,以求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社会法学 篇6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商业保险

一、失地农民与社会保障

“失地农民”是我国近年来涉及弱势群体保护中被经常使用的词汇,其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丧失了在原集体土地上享有的承包经营权等土地权利的农民。近年来,失地农民数量激增,但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却与地价的飞涨、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不成比例,造成社会分配极不公平,社会矛盾日渐突出,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当农民失去了土地权利,就有必要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政府义不容辞地应承担起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的职责。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法律困境

(一)“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制度限制了农民对集体土地进行流转的权利

在我国,土地公有制决定了土地所有权在法律层面上是禁止流通的,法律所允许的土地营利行为是指对土地使用权的市场运作。虽然从法律上讲,农民是集体土地的主人,但农村集体土地要想流转,必须先由国家征收为国有土地后,才能进行流转,而这时的流转是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是由国家主导的,与农民没有什么关系了。农民仅在征收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征地补偿。随着愈演愈烈的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向农民征地时采用低价手段,而通过一级市场出让土地时却用竞争性缔约方式高价出让,这“一低”、“一高”所形成的巨额利润使得地方政府沉迷于“倒地”之中不愿自拔。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强势政府,失地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证。

(二)农民在土地实体法上缺乏应有的保障

首先,农民对土地拥有的财产权是一种私权,而地方政府拥有的征收权是一种公权。虽然都是由宪法赋予的权利,但这两种权利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当征收权与农民的私人财产权产生冲突时,政府会借用“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而滥用权力。其次,农民在征收过程中所获得的征地補偿偏低。农民根本没有分享到农村土地变成建设用地出让后所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农民群体的土地发展权被剥夺,严重影响社会公平。

(三)地方保障标准各异,保障力度差别很大

为了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因失地农民引发的社会矛盾,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满足失地农民需求的社会保障模式,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受财力限制,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难以推广到全国。从目前各地的实施情况来看,最主要的保障方式是养老保障,但医疗保障等其他保障方式则鲜有涉及,为失地农民办理失业保险、提供就业指导与技能培训也只是在极个别地方实行。只有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满足不同地区失地农民的基本保障需求。

三、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法律路径

(一)立法完善征地补偿,逐步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建立

1.以“公共利益”为界限约束政府经营土地的行为,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政府在实现公共利益过程中存在着“公益人”与“经济人”的角色冲突,如果作为政府及其官员把个人利益放在了公共利益之前,这无疑会损害公共利益,给社会带来危害,这就必须对政府的权力加以限制。既然政府的规范目的是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实际上也就为政府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设定了边界,即只能以不损害公共利益,并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为前提。《物权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没有对什么是公共利益作出界定。考察世界各国的立法,很多国家立法采取列举的方法来尝试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笔者认为,我国应采用这种模式,在立法中明确列举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结合我国国情,具体可列举为:(1)发展教育、医疗、科技、文化、艺术、体育事业;(2)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3)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4)城市基础设施用地;(5)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维护生态环境 。

2.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专项基金,逐步推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我国当前许多地方采用土地换社保、土地换户籍的提法与操作,将农民的土地去换他们本应得到的公共产品,难免产生道德危机。国家应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这种保障应以货币补偿为先导,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相关措施配套跟进、完善为主,切实落实失地农民的市民身份为辅助手段,从而达到城镇化发展与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实现共赢的目的。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关键要落实保障资金。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由于《物权法》第 42 条第 2 款并未明确社会保障费的归属及补偿标准,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征地单位支付的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政府转让土地所获得的土地出让金,并以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为主,地方财政补助只占少部分,并且是从当地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列支。这些作法不利于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应设立社会保障专项基金,由国家财政拨款,这笔钱虽然在征收补偿范围之内,但是单独列支的,它并不是从农民法定的土地补偿款转换而来的。而且,社会保障专项基金应当直接拨到失地农民的个人账户,以免层层截留,并做到专款专用。

(二)商业保险参与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有益的补充

由于我国面向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险一直实行的就是低水平、广覆盖的政策,即只能满足劳动者的最低需求,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且尽量扩大承保面。因此,将来即使是通过立法确立了失地农民全面参加社会保障,其保障水平也只能满足失地农民的最低需求,是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是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制定出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应兼采其他方式加强失地农民的保障,商业保险就是其中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重要途径。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都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保障管理,只是商业保险在其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存在差异,这些成功的经验完全可以为我所用,为那些没有被纳入社会基本保险范围或虽已纳入但保障水平低的失地农民提供多项保险保障,既能减轻政府的压力,又能发挥商业保险的社会辅助管理功能,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因此,有必要通过为失业农民购买商业保险来作为其社会保障的补充。

笔者认为现有条件下,首先要解决的是,在保险费的资金来源上,不能仅靠失地农民来缴纳,还应由集体经济组织拿出一部分土地补助安置费和土地补偿费,地方政府再拿出一部分农地转移用途后的增值收益的方式来吸引其参与投保。政府这笔资金的来源可以考虑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支付。

(三)从长远来讲,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改革是根本的解决途径

只有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进入非农用地市场,形成权利平等、规则统一的公开交易平台,建立统一土地市场下的地价体系,在现有土地权属基础上,赋予农民集体土地处置权、抵押权和转让权,才能既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同时也使失地农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因此,立法机关应当正视当前的土地流转现状,删除《土地管理法》这一禁止性条款,建立起合理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广大农民的正当权益。(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

参考文献:

[1] 丛旭文,黄晶梅.城市化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求索,2012,(3).

[2] 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社会法学 篇7

关键词:和谐,法治,四川,民营企业,宪政,社会学法学

社会学法学 (或者法社会学) 的主要代表人物庞德把法律分为“书本上的法” (Law in Book) 和“行动中的法” (Law in Action) 。他在1911年发表的《社会学法学的范围和目的》一文中指出, “社会学法学家目前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创立、解释和适用法律方面更加注意与法律有关的社会事实”;“强调要进行法律实施研究、法律史研究、公正性研究等, 通过这些研究, 重点探求法律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以及如何产生这些效果”[1]。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 宪政的核心是限制国家权力, 保障公民权利, 因为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也可以说, 宪法是静态的宪政, 宪政是动态的宪法。构建四川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当然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宪政保护;民营企业宪政保护在四川省的实施情况, 当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导驾护航!

一、民营企业宪政保护的基本原则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指导立法主体进行立法活动的基本准则, 是立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 民营企业的宪政保护主要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 平等待遇原则

在中国, 民营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因所有制的不同, 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因投资主体的不同, 享受的待遇是不同的。在法律上则是企业之间的不平等待遇, 既然立法都做了如此规定, 现实生活中的境况自不待言。虽然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规定了民营企业的地位, 但在现实生活中, 民营企业因为体制上和其他原因, 地位明显低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它要求经济民主和经济公平。因此, 笔者建议, 立宪循序渐进地规定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平等待遇, 以增强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 适应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竞争日益国际化的大环境。

(二) 保护原则

公有制经济一直以来备受宪法的保护, 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并被戴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桂冠。民营企业相对于公有制企业, 力量比较薄弱。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因市场主体的不断减少而缺乏有效和充分的竞争, 从而缺乏活力。因此, 宪法应保护民营企业的发展;保护民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保护民营企业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民营企业的发展也间接地保护了在民营企业里工作的众多劳动者的利益。

当然, 保护民营企业的发展并不是无原则的。对于那些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民营企业理应保护。对于那些不讲诚信、欺诈、行贿、回扣、搞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要进行监督和管理。当然, 监督、管理不是目的, 而是通过这一手段, 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民营经济合法经营, 从另一方面看, 也保护了那些合法经营的民营企业。

(三) 限制原则

当然, 我们谈民营企业财产权的宪政保护原则, 并不意味着民营企业的财产权没有任何制约。著名的《世界人权宣言》也曾对私有财产权做出限制规定, “人人在行使他的权利和自由时, 只受法律所确定的限制, 确定此种限制的唯一目的确在于保证对旁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 并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适应道德、公共秩序和普遍福利的正当需要。”[2]因此, 当涉及到公共利益时, 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就会受到限制。这就会涉及到公权力的行使与公民私权利的保护问题:一方面, 要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 防止私有财产的所有者拒绝出让财产或者任意要价, 以保障公权力的行使;另一方面, 要防止公权力的滥用, 以保障私有财产的所有者———公民的私权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宪法有必要规定这种限制是有条件的, 即“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否则, 民营企业的权利就很容易受到公权力的任意侵犯。

二、构建民营企业发展的宪政体系

笔者前面已论及民营企业相对于公有制企业, 其力量比较薄弱, 地位相对低下。因此, 构建民营企业发展的宪政体系, 笔者主要侧重于对民营企业的“保护”方面, 并且这种“保护”是全方位的“保护”。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 民营企业地位的保护

随着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不断认识, 不断总结经验, 逐步认识到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中国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民营经济的认识经历了否定到肯定的过程, 体现在宪法上, 则由否认到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补充”到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 民营企业的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提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权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宪法的规定由原来的“引导、监督和管理”, 变为“鼓励、运动和引导”。特别是“鼓励”一词, 以往历次宪法修正案均未使用过。可见, 民营经济在宪法上, 获得了与公有制经济同等的地位。国家对民营企业的保护力度明显加大了。

(二) 民营企业财产权的保护

关于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18世纪英国一位首相曾形象地演讲过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即著名的“风能进, 雨能进, 国王不能进”的宪政名言。“即使是最穷的人, 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 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 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 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 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间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3]确认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 目的在于明确公民的私权利, 因为无财产即无人格,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 私有财产权被广泛地视为一项基本人权。同时, 规定了公权力的界限, 为公民享有和行使私权利设置了一面坚固的防护墙。作为公民私权利的财产权, 与政府公权力相比是很薄弱的, 非常容易受到公权力的侵犯。

经过不断地探索, 我们国家终于认识到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这些规定, 给许多民营企业吃了个“定心丸”。同时, 此次宪法修正案还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 并给予补偿。”这条规定体现了民营企业宪政保护的限制原则, 明确了在限制的同时, 要给予补偿, 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三) 民营企业主权益的保护

很多人谈到民营企业主, 往往纠缠于他们财富积累合法性的问题, 即所谓的“原罪”问题。再加上社会上宣扬的“恨富”、“仇富”、“杀富”心态, 民营企业主往往给人一种灰色的印象。当然, 的确有部分民营企业主在原始积累时有过非法经营的行为。但这不能代表全部, 也不是主流。

对于民营企业主“原罪”的问题, 我们应冷静, 客观地审视一下过去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定。在民营企业刚刚兴起的时候, 民营企业主在创业过程中, 中国的许多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完善, 有许多空白之处。许多民营企业主做了一些法律、法规未规定的事情, 就不应该简单地给他们扣上违法的帽子, 甚至粗暴地关闭他们辛辛苦苦创造的厂房, 使之锒铛入狱。历史上出现过的错误, 就不应再重犯。况且, 也有个别民营企业主并未违反法律、法规, 只是违反了一些地方性规定, 或者是“树大招风”, 引起了个别地方官僚的不满, 找个机会给民营企业主扣上违法的帽子!

故在明确保护民营企业地位及民营企业财产权的同时, 宪法有必要保护民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在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在中国早已加入WTO的背景下, 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应备受重视。

可现如今, 中国宪法并未明确提出保护民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虽然, 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但此规定很原则, 对于民营企业主合法权益的保护, 在现实生活中不易操作。因此, 笔者建议四川省优先制定一些有关民营企业主权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以促使宪法有关这方面明确规定的早日出台。党的十六大早已明确提出, “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统一战线中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民营企业宪政保护在四川省的实施情况

虽然宪法已明确提出要保护民营企业, 保护民营企业的财产权, 但宪法在四川省的具体实施问题如何呢, 有待实践检验。庞德把法律划分为“书本上的法律”和“行动中的法律”;卢埃林按照庞德的观点, 划分为“纸面规则”和“实在规则”。二人都强调法律的社会目的、效果。卢埃林说:“人们要决定纸面规则中有多少是实在规则, 有多少仅仅是纸面规则。要了解实际司法行为, 要将纸面规则和实际加以比较。”[4]同时, 他还指出, 纸面规则的存在仅意味它们有适用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也是重要的。但有决定意义的是实际适用。即我们不仅仅应关注立法, 更应关注法的实施问题。

在我们的调查中, 许多民营企业对此次宪法修改感到很欣慰。觉得宪法作为中国的根本大法已明确提出要保护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的财产权, 以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就有说法了。但地方上各种侵犯民营企业权益的情况仍然存在, 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得很好, 真的很难。例如:

(一)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损害民营企业权益

有些地方部门为了保护本地方的民营企业, 而对外地民营企业的产品进入本地百般刁难。如果菖菖省登报宣传四川省某公司销售的“680g羊肉午餐肉不合格。 (1) 经其抽查, 该公司产品全部指标合格, 仅重量一项中, 标明的“680g”羊肉午餐肉, 实际为“672g” (抽样8听) , 对公司造成损害。按部颁标准, “680g”午餐肉正负公差为“3%”, 即“680g”羊肉午餐肉净重在“659.6g~700.4g”之间是合格的。但该地区却判定为不合格。菖菖省这样做会给公众造成误导, 因为普通民众不可能去询问此产品为什么不合格, 更不会去关心上位法与下位法的效力问题, 他们只知道不合格的产品就是不好的产品。菖菖省这一做法明显损害了四川省某公司的合法权益。

为了保护本地的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各地政府部门也曾成立工商共同体, 来使各自企业在外地区能够享受“国民待遇”, 但作用微乎其微。因此, 笔者建议, 宪法或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一下政府间各部门的行为, 使民营企业的宪政保护在四川省更好地实施。

(二) 个别政府部门执法问题损害民营企业权益

政府本来是为人民服务的, 但四川省内个别政府部门衙门作风浓厚, 市场观念淡薄, 服务意识较差。对民营企业索取多, 服务少, “能办的不办;能放的不放;能给的不给”, “吃、拿、卡、要”成了习惯。如有些政府部门到企业检查, 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促进发展, 而是“吃、拿、卡、要”。企业主要以生产、经营为主, 在全省有执法权的职能机构太多, 有上百个。每个部门每年到企业检查一次就是上百次, 有的部门甚至每月好几次, 长此以往, 企业何以承受得了!有的政府部门甚至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 如有些部门不好好执行国家法律, 国家明令禁止的收费项目又重新征收;省内某地交警部门无端竟跑到民营企业厂区去执法, 不打招呼强行进入企业, 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明明是自己有法不依, 结果竟以罚款处罚民营企业。 (1) 故政府各部门应为省内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好环境, 真正把宪法的规定落实好。

(三) 各种变相赞助损害民营企业权益

与行政机关有关的各种事业单位, 如各种各样的“菖菖所”, 评比、达标、赞助活动一个接一个, 实际上就是让企业掏红包;还有社会上各种报刊、杂志打着宣扬公司的名义, 让公司登广告, 实质就是变相赞助。信函来了, 不登就等着对方挑毛病吧。民事活动本来应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 可现在却变成了“强迫”。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人, 更不要说产品了。并且这些报刊、杂志很多, 有的甚至盖着地方政府的章。如四川省某民营企业曾收到如下信函:“菖菖工商报”;“菖菖省卫生厅经办的家庭保健杂志社”;“菖菖工人时报”;“菖菖市场报‘实施名牌战略, 争创驰名商标’, 关于开展‘菖菖省著名商标认定企业荣誉榜实力专版展示’活动函”;“消费维权、名优企业重点保护品牌推荐红榜公布———菖菖省重点保护企业‘讲质量, 讲诚信’名优企业统一行政公布”;“菖菖市场消费报”等等。 (1) 如此的信函数不胜数, 只要企业赞助, 那么此企业就可以成为菖菖省重点保护企业;就具有实力。否则, 就等着自找麻烦吧!各路人等都想吃一口。笔者在此希望有关法律、法规能够真正操作起来, 相关主管部门能够约束一下他们的行为。这样, 民营企业的宪政保护才能更好地在四川省内落实。

(四) 其他损害民营企业权益的情况

中国的有些法律、法规侧重于保护一方当事人的利益, 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立法者的本意显然是好的。但这样规定同时就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权益。如中国《劳动法》就侧重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用人单位的利益有时就会受到损害。四川省菖菖民营企业花重金培养的一个技术人员跳槽后, 把商业秘密带到了另一个公司。该企业通过诉讼索要损失50万元, 但对方说:“要钱没有, 命有一条。”官司虽然赢了, 也等于输了。对方拿不出这么多钱, 谁来赔偿企业的损失呢?告对方公司吗?对方公司说我公司没有这个人, 也没有和他签订劳动合同。虽然中国承认事实劳动关系, 但取证很困难。 (1) “书本上的法律”与“行动中的法律”还是有距离的。还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无配套的法律、法规。地方也无专利局, 知识产权局无经费, 没有执法监督检查的。一旦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 告到法院, 即使胜诉了, 行业之间很难相处, 对企业以后的发展也不利。因此, 为了更好地使民营企业的宪政保护在四川省得到实施, 有必要加强全社会的信用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之更具现实操作性。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 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由于宪法是中国的根本大法, 因此决定了它具有原则性、概括性的特点, 不可能规定得很细。至于民营企业如何保护的问题, 四川省内各地方应按照宪法的精神, 落实政策, 切实做好保护民营企业发展的工作。笔者在此也希望与宪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能早日出台, 与民营企业宪政保护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及时修改、废除, 切实保护好民营企业的权益, 使民营企业的权益不再受到侵犯。

四、民营企业宪政保护的意义

(一)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中, 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 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0%以上。1979年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 如今, 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在沿海地区和南方某些城市, 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 而与北京相当的城市, 民营经济的贡献率更高, 已达到92.9%, 其上缴税收已占全部税收的73.7%。可见, 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同时, 民营企业的存在, 使市场经济的竞争更具活力。故加强民营企业的宪政保护, 有利于社 (下转123页) (上接112页)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而充足的就业才能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现在, 中国的劳动就业形势很严峻, 加上部分国有企业裁员、倒闭、破产, 产生了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 劳动力就业就更加雪上加霜了。作为一个正常的有劳动能力的人, 如不能就业, 又无其他经济来源, 其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如2003年, 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1 400多万, 城镇新增劳动力1 000万, 包括212万高校毕业生, 这样城镇全年需要安排劳动就业人口为2 400多万, 而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供明显大于需。另外, 还有进城打工的8 000多万农民, 农村仍有1亿以上的劳动力。近年来, 民营企业对缓解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一条主要渠道。1992年以来, 民营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75%。2002年以来, 民营企业的就业人员已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33%, 其中, 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65.2%已在民营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四川省菖菖民营企业从事食品加工行业, 在农村建立了绿色生态园, 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从而使地方农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 (1) 故加强民营企业的宪政保护, 广大人民的就业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从而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 有利于现代法治国家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宪法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但如果民众的法治意识普遍低下, 权利得不到良好保障, 现代法治国家很难形成。加强民营企业的宪政保护, 有利于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对民营企业财产权的宪政保护, 为公民个人独立于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独立于政治国家提供了经济和制度保障。在市场经济下, 加强对民营企业财产权的宪政保护, 有利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现代市民社会的形成, 使人们得以充分行使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 有力地监督和制约公权力的行使, 促进公权力的运行法治化, 特别是政府的依法行政。私权利与公权力的良好互动, 有利于现代法治国家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346.

[2]邓成明, 杨松才《.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若干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313.

[3]刘军宁.风能进, 雨能进, 国王不能进[G]//刘军宁, 王焱.公共论丛.自由与社群:第4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148.

社会法学 篇8

近几年来, 我国有多所新升本科院校, 他们大多开设了法学专业, 这些法学专业基本上是建立在专科时期的法律事务专业的基础之上, 但在本科院校建设模式和规范之下, 与原有的专业建设目标、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模式等均有着很大的区别,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方法、理念和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 故此, 基于对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分析, 新升本科院校重构法学专业理念和机制已经是当务之急。

二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理念重构的意义

第一, 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关于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和精神的迫切需要, 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 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需要。但我国目前的情况是,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较为困难的现实情况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下, 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更加凸显, 能否较好地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的关键因素。

第二, 是迎合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实现法学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需要。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相对于专科时期的法律事务专业而言, 专业建设目标、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模式等均有很大的区别, 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我国法学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顽疾和诟病, 这显然不符合法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新升本科院校因为本科专业建设经验不足等原因, 对此尤其要引起高度注意。

第三, 是突出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加强我国“软实力”的需要。教育之不行, 立人则虚置;立人之不行, 文化就萎缩;文化之不行, 实力必疲软。教育是增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血液, 它循环于国家的整个躯体。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是要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如果法学专业大学生经过数年的高等教育依然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致使理论难以联系实际, 知识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第四, 这是解决当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实际问题的需要。根据早先的调查, 例如, 根据《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2013年麦可思研究院对20多万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统计出了最难就业和最好就业的10个专业。一些专业连续多年出现了就业偏难、毕业生薪资偏低的情况。其中, 动画、法学等专业连续三年被亮红牌。[1]可见, “就业难”成为法学专业大学毕业生心头的一块大石。从实现角度来看, 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问题。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法学专业大学生欠缺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其结果必然就是其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 先不论该报告的数据是否精确或客观, 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 根据有关调查,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 实践能力更被看重。可见, 包括法学专业在内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对于实现就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 这是为司法部门特别是基层司法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合格法学人才的迫切需要。近10多年以来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速, 招生和毕业人数翻了数倍, 但是由于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一方面表现出法学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 而另一方面司法部门特别是基层司法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却招聘不到合适的法学专业毕业生, 例如, 有的地方基层法院未能引进法官已经多年, 现有法官的案件审判案件数量和工作量不堪重负。故此, 培养和提升法学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合格法学人才的迫切需要,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法学专业建设理念重构的几点思考

(一) 在坚持法学基础教育的基础上, 强调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应当不是一个新话题, 许多研究者和高校提出了不少的观点和采取多种措施, 例如, 有的学者提出确立“生本关怀”培养理念, 激发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发并利用高校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加大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力度, 构建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教育体系;有的学校通过加强学校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加强实习学生的锻炼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例如湖南警察学院与多个市县公安局、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实践机构开展了实习基地的合作, 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有的学校通过大学生社会调查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如湖南农业大学曾组织学生在对张家界贫困山区贫困儿童情况的调查和宣传,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的学者和学校则主张或践行“五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五位”是指法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内容, 具体应包括交流、查阅、写作、调查和思辨五个方面, “一体”则指实践性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技能为体) 。[2]

(二) 实现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之间的有效互动

“重理论, 轻实务”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特点。纯粹的理论学习不可能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探索一条如何有效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如何将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就业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之间如何互动的有效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我们非常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能力来提升就业能力, 反过来又通过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和促进就业能力, 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理念的转变和机制的改革, 发掘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潜质素质, 让法学专业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 从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中解脱出来, 让学生既掌握了本专业知识, 又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社会知识, 并且在法律思维、学习方法、表达技巧、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三) 突出法学专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和实践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专业能力、通用技能、个人品质、职业规划能力。[3]可见, 专业能力构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部分。许多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可以作为我国的重要借鉴。例如美国的法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明确将促进法律职业或者为职业提供准备设定为教育目标, 法学教育注重的是法律人的思考方式、法律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法学专业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其法学院在教学方法上必然注重学生法律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基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考量, 法学院或法学专业的教学方法也应当随之与之相适应, 提供合适培养路径和方法。譬如, 美国的法学院以“案例教学法” (Case method) 为其主要教学模式, 发展并运用“诊所法律教育”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和“模拟口头辩论练习” (oral argument exercises) 。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搭建理论分析和实践知识之间的桥梁”, 将“正式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经验”统一起来。[4]因此, 这种通过实践教学方法和路径提升和培养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成功实践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

立足新升本科院校, 研究和实践新时期法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方法、理念和机制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长期的整体工程, 一些深层次的理念和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决。当然,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不仅要解决教育理念、教育教学体制和市场导向等问题, 也要加强高校及其教师对学生在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方面的引导, 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拓展教师的实践教学视野, 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 加强师生的双趋双动, 互趋互动, 形成新型的教与学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当然, 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途径是多样的, 这有待于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例如有学者提出, 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也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能够更好的促进就业。[5这是从“厚基础”的角度提出的路径, 不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法学专业就业率为何连续三年被“亮红灯”?[EB/OL].[2015-04-16].http://learning.sohu.com/20130718/n382000802.shtml.

[2]深化教学改革, 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EB/OL].[2015-04-16].http://fxy.zwu.edu.cn/shownews.asp?articleid=6860&flag=&Big Class Name=&Small Class Name=.

[3]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 2012.

[4]胡利玲.美国的法学教育及其启示.中国法学教育网.[EB/OL].[2015-04-16].http://www.chinalegaleducation.com/jyyj/Show Article.asp?Article ID=44476.

论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之争 篇9

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可以说是现今法学研究中的两项重点内容, 同后果式思维以及规范式思维相比具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对于教义法学而言, 其可以说是社科法学的速记, 而社科法学则更像是一种基础。通过对不同教义角度的出发, 则能够对操作以及思考的相关成本进行大幅度的降低。

二、两者区别

对于部分人员来说, 其开始可能并不能够对社科以及教义两者间的区别进行掌握, 从哲学角度来说, 当人在面对决策时, 往往会具有两种思维方式, 即后果式思维以及规范式思维。面对一件事情, 将其判断为对或者错, 可以说是规范式思维中的一种, 而如果仅仅从判断后将发生的结果进行判断, 则可以将其归类为后果式思维。对于现今社会中的很多人员来说, 其往往会根据规范思维进行日常活动, 当然, 也具有部分人, 没有正确观念之分, 如果仅仅为了获得最终的结果而不择手段, 则将以结果式思维进行事物的考虑。对此, 从哲学角度而言, 规范式思维同结果思维相比在道德层面上具有更高的高度。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 在普通情况下, 并不需要对其所采取行为的结果进行思索, 而仅仅根据自身目前所处的情景, 就能够进行应对。对于规范思维来说, 其在采取行动时将大大降低采取行动的成本以及思维, 对于整个人类的未来发展以及存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即根据事物的正确与否进行价值判断。而对于社科以及教义法学而言, 两者间的关系同上述的价值理念间也具有十分相似的关系。在传统法学中, 不同类型的教义都是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对此, 社科法学可以说是一种基础。对此, 在实际进行法学应用中, 则可以从社科法学中对理论基础进行找寻, 并以此对操作、思考的时间以及成本进行降低。

所谓教义, 是对思维进行简化的一种速记方式, 除了遇到较为特殊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 并不需要对这部分已经存在的教义进行再次检验。可以说, 社科是教义的重要基础, 而教义又是社科的一种速记体现, 两者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社科法学来说, 其是人们在对存在社会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法律以及方式所进行的设计, 而教义法学, 则是在权威基础上对相关条例进行设计以及操作。在此种情况下, 即使人员对社会并不存在较为深刻的了解, 在具有一定参考坐标的基础上依然能够进行运作。而对于社科法学来说, 其则能够对法学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基础,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对社会变化产生适应, 即其所具有的技术性以及知识进行好的研究与掌握。而从学习角度看来, 学习者最好先对社会科学进行学习, 之后再对经济以及部门法进行研究, 即在具有社会科学基础后有效降低后续学习的成本, 并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对教义法学的内容以及内涵进行逐渐的改变, 在对以往论述进行取代之后对其进行逐渐的调整。

三、发展前景

在社会的发展中, 两类法学未来发展的前景将是何种情况, 是否会出现一种对后者进行取代的情况呢? 从两者相对关系角度看来, 或许具有较为平实的拿捏。对于规范思维来说, 其是从结果思维发展得来的, 由于其在思维过程中将对操作以及思考的时间以及成本进行有效的降低, 则因此成为了很多人行为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依据。而在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后, 在同社会科学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则能够更好的对两者进行应用, 从长期角度看来, 该种方式也将对决策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而从两者关系看来, 也不会出现一种对另一种完全取代的情况, 这是因为对于前一种情况来说, 对其进行操作时所需的成本非常低。而通过对两者关系的了解, 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法学, 即在面对未来环境时也能够更为从容的应对。

从该种观察角度来说, 对于我国现今社科法学的研究者来说也具有着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目前, 已经有学者对教义法学存在的缺失进行了指出, 并对未来社科法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提出, 对于我国的法学研究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而对于该种情况来说, 可以说也是正在进行时的一种言论, 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对社科法学的方法论进行研究, 以此对教义法学产生有效的帮助效果。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 我国学者在此方面已经踏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对传统教义法学中存在的缺失情况进行了指出。而在第二步中, 则需要获得研究的替代方案, 以此对现有较为笼统、模糊的社科法学进行改变, 即在保证新的方法论具有更高说服力的基础上使其成为我国法学界的重要研究依据。

四、结语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情况下, 对于法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法学研究中的两项重点内容, 社科以及教义法学的研究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 需要能够联系实际, 在对两者间关系做好把握的基础上获得研究成果。

摘要:社科与教义法学可以说是现今法学研究中的两项重点, 在本文中, 将就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之争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社科法学,教义法学,之争

参考文献

[1]邵六益.社科法学的知识反思——以研究方法为核心[J].法商研究, 2015 (02) :111-119.

[2]陈瑞华.法学研究方法的若干反思[J].中外法学, 2015 (01) :22-28.

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学的影响 篇10

在古代罗马法律文化中, 核心是罗马法学, 它是西方法学的渊源[1]。罗马法是古代奴隶制法中最重要和最发达的法, 美国著名学者莫里斯曾说过, 罗马人“用武力征服全世界, 并没有像用他们那种伟大法学之不朽的力量来得大。”

罗马法学经历了一个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古代罗马国家地处欧洲的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 罗马最初是氏族社会, 划分为三个部落 (Ramnes部落、Tities部落和Luceres部落) , 采取君主制形式, “王”是国家的最高首脑, 由各个氏族首长组成元老院, 并建立了贵族大会和军伍大会, 当时的法律渊源主要为习惯法, 内容为宗教、道德上的习惯。

公元前510年, 罗马进入了共和国时期, 这一时期罗马积极向外扩张, 公元前462年, 保民官盖尤斯提议由平民组成委员会来起草法律, 到公元前454年, 护民官们提出建立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立法委员会, 并得到元老院的接受, 后创设了十人委员会, 最终完成了《十二表法》[2]。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渊源还包括长官谕令和法学家的解答等, 这时期的罗马法学家主要有:阿西留斯 (L.Acilius) 、波修斯 (M.Porcius) 、李维斯 (C.Livius Drusus) 等[3]。

公元前27年, 奥古斯都 (Augustus) 废除了共和制, 实行元首政治, 开始帝政时期。这一时期, 国土继续扩张, 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 罗马法学也进入了黄金时期, 出现了大批法学家, 最为著名的有:盖尤斯 (Gaius) 、帕比尼安 (Papinianus) 、乌尔比安 (Domitius Ulpianus) 、保罗 (Julius Paulus) 和莫迪斯蒂努斯 (Modestinus) 。

公元527年, 查士丁尼执政, 在这个时期, 法律编纂之风盛行, 不仅皇帝重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 法学家更是致力于法律的整理, 使罗马法学发展进入了一个集大成的时期, 尤其是《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 其中, 《法学阶梯》则为法国民法典的体系奠定了基础, 且开创了大学法学教科书的范式;《学说汇纂》收录了40名著名法学家的著作, 是德国民法典的蓝本, 成为近代西方法学的历史基础[4]。

二、罗马法学家与罗马法学

罗马法学对西方法学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罗马法学的成功除了与罗马社会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关外, 罗马法学家的功劳不容忽视, 甚至可以说, 没有罗马法学家的贡献, 不可能有罗马法学的发达。

公元前3世纪开始, 罗马逐渐形成了一个职业法学家阶层。至帝国前期, 法学家的活跃程度达到了顶点。据史书记载, 该时期是罗马法学家群星璀璨时期, 出现了众多的著名人物。其数量, 根据法国18世纪著名私法学家朴蒂埃 (R.J.pothier, 1699-1772) 的统计, 是92人……但贡献最大、名声最响的是被公元426年的《学说引证法》 (Lex Citationum) 宣布为其学说和作品具有法律效力的五大法学家, 即盖尤斯、帕比尼安、乌尔比安、保罗和莫迪斯蒂努斯[5]。

罗马法学家的活动主要有:通过法学家的解答对执政官、法官或私人向其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口头解答;为契约当事人双方书写合同证书;指导诉讼当事人如何提起诉讼;代写诉状;甚至指导辩护人如何办案等。

罗马法学家的另一重要活动是创造了大量的作品, 通过其著作来影响罗马法学。罗马法学家著作数量之多, 种类之全为世上所罕见,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编纂《学说汇纂》时就参考了二千部法学著作, 这还只是罗马法学家的部分著作。

三、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学的影响

罗马法学家创造性的理论活动和法律实践的积极参与, 促使罗马法学逐步走向成熟, 也使得罗马法达到了世界古代法的顶峰。罗马法学家的理论上的贡献, 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关于法律与法学的定义。罗马法的法律一词, 拉丁文为Lex和Jus。公元一、二世纪之际, 罗马法学家首先对法律与法学作了精辟的定义。罗马著名法学家塞尔苏斯对法律下定义:“法律是善良公正之术”, “所谓善良, 即是道德;所谓公平, 即是正义”。乌尔比安引申解释, “正义乃是使每个人获得他的权利的一个固定的和永恒的力量。法律的格言是这样的, 过诚实的生活, 不伤害任何人, 给予每个人他自己应得的东西。”[6]

法学的拉丁语是Jurisprudentia, 该词是由ius (法律、正义) 和providere (先见、知识) 合成[7]。乌尔比安说:“法学即是神事与人事的知识, 正与不正的学问”[8]该定义为查士丁尼的《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所吸纳。尽管罗马法学家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把法律与宗教和道德混为一谈, 但他们对法律和法学的定义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

第二, 关于罗马法学的分类。由于罗马法渊源众多, 有习惯法、平民大会决议、元老院决议、长官告示及皇帝敕令等。因此罗马法学家对庞杂的罗马法进行分类和整理,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 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的分类。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将罗马法分为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他认为由自然的条理而成的是自然法, 自然法是自然教导一切动物的法律, 它不仅适用于人类, 而且适用于一切动物, 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由万国规律而成的是万民法, 万民法作为罗马市民法的“富有弹性的补充”;由市民的法律而成的是市民法, 它仅适用于本城邦自由民, 而不适用于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罗马法学家一般都认为一切法律都是从永恒和普遍的神法———自然法则中产生出来的。西塞罗就说“法律是最高的理性, 从自然法出来”, 乌尔比安说:“法律不单是一个特别社会的规则, 乃是正义和德行恒久不变的原理的说明。”

其次,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将法律为公法与私法, 他说:“罗马法研究的对象有两个, 公法和私法。公法是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 而私法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法。”[9]他把规定国家政府和职权范围等事项的法律视为公法;规定私人间的各种纠纷案件的法律为私法。乌尔比安认为公法包括神事、神官和政务官的法律规范;而私法则是由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三方面法律规范组成。法学家盖尤斯说, “所有我们使用的一切法, 或是涉及到人, 或是涉及到物, 或是涉及到诉讼”[10], 进一步将私法分为人法、物法及诉讼法三种。

最后, 罗马法学家还依法律产生的形式不同, 将法律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依法律的渊源的不同, 把法律分为市民法和最高裁判官法。

第三, 关于主权在民的法律思想。罗马法学家继承了希腊自由、平等、正义等理性法思想, 而且提出政治权力的渊源来自于人民的观点, 西塞罗曾说:“人民只要有参政的机会便是得到自由的机会。”盖尤斯也论述道:“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由人民给他的;官吏为什么有权力呢?因为官吏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11]

从罗马法学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到, 他们认为政治权力的根本渊源是人民;法律上所以有效力, 必须经由人民的参与政治活动而授予了各级的权力;所有国家法律的制定都必须归诸于政治上有组织的人民。

第四, 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教育的贡献。罗马的法学教育是依靠法学家来进行的, 罗马古时, 僧侣贵族垄断法律知识, 一般平民很难获得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到公元前254年, 一个平民出身的大僧侣柯隆加乌斯将所有的法律文献全部披露, 并公开解答法律问题, 传授法律知识。罗马的法学教育开始兴起, 罗马的法学教育创立于罗马共和国末期、帝政初期, 最初是非正式的私塾教育, 法学家被赋予举办法学教育的权利, 以学徒式的方式进行的, 学生只是跟随一个著名的法学家参加司法会议并同其一起讨论所遇到的问题, 以此方式获得法律的实践知识。后来许多罗马法学家还编写法学教材, 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如盖尤斯、帕比尼安、保罗、乌尔比安等人都曾编写过《法学阶梯》式的法学著作作为法学入门者的法律教材。

法律教育的发展, 使得罗马习法成风, 知法者甚众, 学术繁荣。可以说, 正是由于罗马法学家致力于发展法学教育, 才使得罗马法学界代代有人出, 罗马法学的发展也因此高潮迭起, 并经受时代的压力与考验, 逐步成为世界性的法律, 存续后世。

第五, 罗马法学家对后世民法学的概念、原则和内容的影响。罗马法学家在罗马民法学中所确定的概念、原则和内容简明而严谨, 准确而精炼, 恩格斯曾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 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 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12]在概念方面, 如物权法中的物、物权、占有、所有的概念:债权法中要式行为、故意过失的概念;继承法中的遗嘱、遗赠的概念等。在民事法律原则方面, 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过错责任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则原则等, 均为后世民法学所承继, 尤其是为大陆法系的民法学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勤华.西方法学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29.

[2][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77.

[3][4][7][8]何勤华.西方法学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42, 49-51, 1, 2.

[5]何勤华.古罗马五大法学家小传[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 (5) .

[6]李进一.罗马法学家与罗马法[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19, (2) .

[9][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1.

[10][11][古罗马]盖尤斯.法学阶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4.

社会法学 篇11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 绿色设计 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不断地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并制造大量的工业垃圾、工业废气,加剧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以上这些人类共同面临的窘境,已引起环保人士、设计工作者乃至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我国着重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针对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所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设计行业的工作者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绿色设计,节约型设计,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与推广,在各设计艺术专业的教育和实践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设计的本质与目的

设计源于需求。一定意义上,社会需求的满足往往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作为一种具有本质力量的创造性社会实践行为,设计满足社会需求的使命总归是要通过实现某种社会生产力才能得以完成。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并试图影响甚至改变某一特定人群思想、活动的过程。

设计的本身是创造。设计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研究设计也就是要研究人的需求,并将需求转化为产品。并且要使人们能通过设计感受到生活环境的变化,并由环境改变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

2中国设计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内建筑设计市场大部分已被外国设计师占领。甚至到目前,国内标志性的公共建筑中几乎很难见到本土建筑设计师的名字,如中央电视台大楼由荷兰设计师雷姆·库哈斯设计,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设计。

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的部分招标方和开发商弥漫着一股“攀高斗富”、“崇洋贪新”之风,而不是关注设计受益的主体的需求,没有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同时,中国由于物质条件与发达国家有差距,所以在设计理念、整体规划、环保、功能性、商用物业布局等存在一定差距,而且抄袭现象较为严重,国内设计师的能力受到很大制约。在这种形势下,要扭转中国建筑设计的不利局勢,必须提高中国设计师的水品,还要招标方改进自己的思维观念、审美观念,并且将可持续的设计理念融入作品当中,既要达到这个要求并且要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3可持续设计理念

可持续设计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等问题,思考设计的引导作用和满足消费需求,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可持续设计要求人和环境和谐共处,设计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又能兼顾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产品、服务和系统。

可持续设计必须“放眼世界,行于足下”。面对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当代设计应义不容辞地将实现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作为重点。

4未来设计的延伸方向

可持续设计理念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果实来获得人类自身永续生存与发展的认识,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从原始的生存需求中就懂得“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这种提倡适度开发、可持续发展,反对追求短期利益的生存智慧,正是我们祖先通过长期生产实践获得的经验认识的升华。

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有限的自然资源,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在当前这个背景下,认识可持续设计理念在中国推广的重要性具有迫切需要。面对现在资源紧张和浪费的矛盾现状,如何循环有效的利用这些有限资源是值得我们反复推敲的。尊重自然,并赋予它新的意义是我们做为设计工作者必须坚持和实行的不变宗旨。

5总结

“节约”反映了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是实现可持续设计的一条根本出路。实现节约型设计要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整合,从初步的设计研发阶段到实际的生产,再到最后废弃物的循环使用,每一个环节都应当贯彻节约概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地使用资源。这不仅仅是设计师的责任,也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责任,需要各领域的工作人员积极配合。贯彻实践节约型设计,深入发展可持续,践行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建设中国节约型社会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王譞,陈汗青.设计生态化的社会实现研究——设计的社会生态学论纲[J].大众文艺,2012(23):77-78.

[2] 孙成仁.可持续设计:从概念到实施[J].新建筑,2002.

[3] 李安巧,罗榜圣.从我国的资源状态看绿色设计的重要性[J].经纪人学报,2005(3):15-17.

[4] 俞孔坚,李迪华.可持续景观[J].城市环境设计,2007(1):7-12.

社会法学 篇12

在法学领域内, 理论法学的概念被广大的研究学者们认为是研究法学内的基本理论知识, 解释了法学内的一些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 为了初入法学界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相较于应用法学以及部门法学, 理论法学这一学科体系的建立不但弥补了法学内原先两门学科之间的缺陷, 还发扬建立了自己学科独特的优势, 在法学界的教学之中成就了一定的地位。

根据理论法学对于法律的一些概念的阐述以及理解, 将法律内的复杂、繁多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将法律界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详细的分为了法律基础理论、法律哲学、比较、社会学、法律建立、法律心理学等详细的领域, 此外, 法律理论法学还将对于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仔细的划分, 主要分为了四个阶段, 其中对于法律之中的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及常见的基本理论的研究, 将其划分在法理学以及法律哲学的学科之中。当学生对于法律之中的一些基本的入门知识获得了初步的掌握之后, 就可以在法律之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进入到专门领域的理论之中的探索, 这时的法律学习就已经被理论法学划分到立法学的学习之中, 另外第三个阶段的学习即是使用法律界特定的方法展开对法律的研究, 也就是理论法学之中的比较学科, 经过前三个过程的学习, 按照理论法学的研究的法律学习步骤, 在完全的掌握了前三个阶段的法律学习之后, 按照理论法学安排的法律学习步骤可以进一步展开更加深入的学习, 可以将法律方面的学习逐渐的与其他的学科相互结合, 逐渐的衍生出交叉相互综合的学习, 使得学生在法律方面的学习更加的精进, 可以看出, 在理论法学学科创造的研究环境之下, 学生们可以从一个对于法律基础理论了解入门的阶段, 逐渐的深入到对于专业的理论、方法理论以及对于综合学科的了解学习之中逐渐的加深对于法律行业的了解, 可以说, 在理论法学学科对于法律的划分之下, 法律学科的基础性、一般性以及交叉性得到了对大化的体现, 所以说, 理论法学并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学科, 而是一项兼具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可以说在法律的学习之中, 理论法学是一项贯通整个法律界学习的学科, 在法律学的教育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上文的阐述之中, 理论法学在法律体系学习之中的占据着一个相当的地位,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 在法律方面的学习是一个相当需要耗费时间以及经历的学科, 尤其是在于其他学科的综合之上难度更大, 所以可以说为了克服这样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的难度, 理论法学学科的建立是一项势在必行的行为, 当学生经历了理论法学的前三个阶段的学习之后, 具备了相当的对于法律的学习能力之后, 学习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之后, 对于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之间的学习的难度也就降低了少许, 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法律的学习能力, 将理论法学以开放式的形态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放大理论法学的优势, 给法学体系注入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二、理论法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功能简介

在上文的简单概述之中, 理论法学在法律界的学习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 所以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的重视, 所以为了将理论法学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需要教育学界的人士充分的认识到理论法学在法律界的重要地位, 在十分了解的基础上充分的展示出理论法学的优势, 在此之前就应该充分的了解理论法学在法学学科体系之中所具有的一些功能。

1、理论法学在法律知识的传承上所发挥的作用

法律学的知识具备着很强的严谨性, 并且根据现代人们的生活的变化节奏十分的快, 法律条例的修改以及变化也是十分的快速, 所以理论法学的教学也就存在着一定的易变性和时事性, 所以理论法学的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承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由于理论法学包含了一些法律之中的入门的基础的理论知识, 所以学生在进行理论法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不受到外界法律知识的不断更新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说, 理论法学学习的第一阶段在传承法律知识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可以说, 在理论法学的课程之上, 法律学内的大部分的理论知识都建设了一个相当严密且稳定的框架, 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适应性, 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承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 理论法学扩展了法律教学提, 例如, 理论法学教学的第四阶段在于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联系, 通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理论法学学科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十分的符合法律界对于学生知识面的要求, 例如在理论学的学科领域之中, 法律社会学以及法律经济学都涵盖了一些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的知识, 而法律界处理的问题大多数是涵盖这两方面的内容, 所以在理论法学学科的帮助下了解经济领域以及社会领域之间的相关内容, 对于学生在法律界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说理论法学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承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2、理论法学在法律学科体系之中的创新功能

理论法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的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可以在更广泛的层次上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实践法律知识, 学生在对理论法学进行了基本的额学习之后, 充分的认识了法律之中的相关知识的应用, 便可以对于实际生活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专业的分析, 在不断的锻炼自己思维的同时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可以对于实际应用之中遇到的相应的问题提出疑问, 在理论法学学科创造的学习环境之中可以自由的与有关人士进行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 采用公平的态度, 客观的眼光全方位的认识法律之中的一些观点, 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之下, 理论法学学科也就会给法律界带来一些新颖的想法和创新, 使得法律界的理论知识逐渐的更新, 更加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于安定生活的要求。

3、理论法学教授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价值判断能力的功能

法律界的从业人士必需具备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法律在人们生活之中维护正义的作用, 所以在理论法学学科这门课程的学习之中, 教师们会在其中传授一些价值准则判断法以及一些衡量某种事物或者状态的价值, 实际上, 理论法学真正涵盖的内容是价值准则与相互冲突之间的价值判断法则, 在这样的价值分析之中, 学生作为初入法律界的新手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 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总结

上一篇:精深加工下一篇:特种冷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