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法学(共11篇)
信息法学 篇1
信息技术现今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之一,对于紧跟国际潮流的法学教育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更为迫切。信息技术既能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等来显示法律教育信息,又能利用CAI、MAI和VOD等新型教学手段有效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所以推进信息技术对于法学教育的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求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学校自己的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有自己的法学资源数据库,要有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政法院校网站合作整合的实例资源,要将这些资源放在专门的虚拟法学教室和法律事务所中供学生学习研究,最后由教师和学生针对整个学习过程在BBS上互动讨论,作出研究结果。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法学教学体系。
1 建立学校自己的法学资源数据库
法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教学目的之一是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具体的案件。传统的教学环境是以教材、大纲、课堂为中心,注重讲授,强调对法条的理解和训练,其基本的教学资源是教材和法律法规,这样简单的教学资源已经越来越不适合法学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建立自己的法学资源数据库,并且编写详细的目录,保证所有的师生都能够方便的查找和利用数据库的资源,发挥其特有的功效。在这一点上许多法学院校已经开始了尝试,例如: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司法技术实验中心建立了包括:《课件库》、《素材库》、《案例库》、《题库》、《文献库》等五部分的资源库。《课件库》包括了12个涵盖法医学所有内容领域的课件;《素材库》包括了《图片库》和《视频库》;《案例库》包括“课堂讨论案例”和“课后学习案例”,每个案例都包含事实描述、司法鉴定、分析与评价、实验教学建议几部分内容;《文献资料库》包括法律、法规、条例、重要文章、精典专著和教材的目录等[1]。
这些学校的尝试为推进信息技术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开了好头,那么学校应如何建立自己的法学资源数据库。首先学校应尽可能的利用网络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有价值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网络导航的方式呈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法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法学基础理论类,法学的发展变迁类,法学研究方法类,法学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类,法学的文献参考工具类,从国家到地方的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尤其是本省的法规、规章类,法律文书、合同范本,热点案例类等。甚至可以将著名的法学者的电子讲座,法学领域的重要会议,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当然这些资源不应仅限于国内的,更应该涉及国外最新的法学资源,这样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走向开放,从而使丰富的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使学生们通过网络获得最全面最新的学习信息,而有效的网络信息资源也直接诱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打好基础。
2 扩大学校与法院、检察院网站的合作
在法学教育中老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但是大多法学教师都缺乏法律事务经验,更没有太多的法律运作的技巧,所以法学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大都是依照自己对法律的学理认识去做选择,而且选择的经常是教程辅导书或是自己想象的案例,这样就造成学生看到的案例是较为单一的。在信息化环境中,我们要通过互联网,利用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政法院校网站的合作改变这种状态。
学校可以与法院、检察院、其他政法院校共享一个平台,使各自的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法学教师的教学内容中的案例可以通过与法院、检察院、政法院校的网站合作中获得。可以涵盖最近的法制动态,最新的法院判例,最权威的法学研究成果。而学校要在与其他网站的共享中及时更新数据库,及时了解法制动态,掌握更多法学实践案例。如果条件允许应该通过网络直播法院审案现场(选取典型旁听案件),提供直接与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的对话平台,开展与法官检察官互动交流。在这种与法学实践者的对话中,学生更能亲身的感受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使学生加快对知识社会化的过程。而在与法院、检察院网站的合作中获得的裁判文书,案件快报,案件评析,法学研究成果也成为建立模拟法学教室和律师事务所的实例资源。
3 创建专门的虚拟法学教室
信息技术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有CAI、MAI和VOD等。以CAI为例,它是利用计算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CAI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发挥这些信息技术在法学教学中的优势,要创建专门的虚拟法学教室,以提高法学教学质量。这样学校要将自己建立的法学资源数据库和从法院、检察院以及政法院校得到的教学资源整合到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的平台中,再通过模拟教室配置功能,将教学中所要用到的教案、教材、案例、试题、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源从资源库中有选择地调出,配置到虚拟教室,集中形成网络教材、电子教案、讲授教材和相关资源,利用CAI、MAI和VOD等手段直接供学生的课上或课下自学。
在虚拟法学教室中可以了解法律法规出台的背景,法律法规条文的法理含义,也可以发表对新法律法规出台的自己的见解。可以模拟案例的发生,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案例,再采用“苏格拉底”教学模式,让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自由的谈话,必要时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社会中有争议性的法律问题,让学生分组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写出研究报告。甚至可以上传学生自己制作的案例TV,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各自独立学习到合作学习。
虚拟法学教室的建立使得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在不同教学环境中充分、形象地模拟教学环境,设置多样化的教学场景,合理地配置学校自己建立的法学资源数据库和与法院、检察院联网后获得的典型案例等教学资源,还可以通过网络演示多媒体课件,甚至可以通过网络突破时空限制,将校园教学系统与法院审判庭联接起来,实现现实场景案例教学。
4 创立学生自己的虚拟律师事务所
虚拟律师事务所是提供学生将在虚拟教室中学习到的各种法学知识,变成能力的场所。法学教育要求法学人才是“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基础扎实”强调的不仅是要记住法律规则、理解一般的法律现象,还要适应法律规则及社会的不断变化。“能力过硬”就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主要指创造性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书面表达、口头表达能力[2]。
在律师事务所学生可以通过接待同学法律咨询,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也可以在掌握了法学基础理论后按照律师的职业要求,选择社会中典型的案例作为仿真的实验环境,学生独立的扮演各个角色,完成分析案件事实、收集证据、起草法律文书、参加庭审过程,得出审判结果。这样建立起一个模拟的法律职业环境,让学生们在仿真的环境中锻炼各种法律职业所需技能,培养律师执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可以从这一系列的方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加入某项活动,而学校的信息平台可以自动的安排学习的任务、目标和时间。这样在一个有着多元选择的模拟世界中法学教育模式更加适应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而富有层次和内容丰富的教学手段能够很好的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进而获得体验,将知识有效的内化为素质,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使学习能够社会化。
5 利用BBS搭建师生互动平台
BBS是英文全称是Bulletin Board System,即电子公告板。BBS是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向用户提供了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是一种即时性的双向整合性布告系统[3]。现在BBS论坛系统将朝着即时性方面发展。动态网站出现一门新技术ajax。使用ajax技术的网站,不需要刷新页面就可以更新数据,这就使web站点看起来是即时响应的。利用这种信息技术的即时性、开放性和充分体现自由的精神,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与他人分享或交流自己的知识经验,也可以与来自不同地区的使用者讨论案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因为缺乏自信,不敢主动地参与问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我们设计的教学平台中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询资料的方式,初步掌握发掘信息资源并利用现代化工具获取资料,培养现代学习和分析的能力。BBS还能让每一个学生及时、方便地将自己搜索到的各种信息以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发布,让他人共享,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有学习的成就感。运用BBS进行教学改变学生的交流方式,使他们从封闭的师生走向不必有任何心理压力和不平衡的广阔学习空间,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交流,有利于师生相互了解和沟通,有利于主体意识的发挥、参与意识的提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主体学习[4]。
推进信息技术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首先要先获得丰富的法学资源数据库和最新的典型的实例资源,将这些放到虚拟的法学教室和虚拟的律师事务所中,让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利用BBS和老师互动得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套现代信息技术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体系,节省了教师的讲授时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用于分析和思考,同时能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法律实践。这样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使学生在未来社会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在法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摘要: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得法学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改革。法学作为实践性很强应用学科,教学目的之一是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法学教育必须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法学教育,法学资源
参考文献
[1]纪宗宜.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验教学示范[J].统计教育,2007(4).
[2]李昱.谈网络环境下法学教学及意义[J].辽宁高职学报,2006(8):91.
[3]刘雍潜.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小兵.论现代教育技术与“PTP”法学教学模式的完善[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6).
[5]毛清芳.信息技术条件下法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甘肃科技纵横,2008(2).
[6]刘香玉.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法律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2).
[7]许桂芳.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推进高校教学改革[J].现代商贸工业,2007(3):27.
[8]徐素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J].农业网络信息,2010(8).
信息法学 篇2
LI Yi[1], ZHANG Juan[2]
([1]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100;
[2] Library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100)
Abstract Information Law is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generated from other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point of view, such as ownership, trading and protec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law disciplines.
From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information law founded on its research object and subject positioning, an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election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thus decided to develop the course syllabus, the election provides teaching material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work schedule is different launch path.
This article first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information law and then describes the role of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to locate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disciplines and learn the essence of the doctrine and legislative cases, and inform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ary system of law, put forward specific ideas.
论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的理论分歧 篇3
近年来,法学界的“竞争法”和“社会科学法”备受关注。法教义学可以大致相当于法律或狭义的本义,它是一个多维度的学科,包括法律体系和概念的描述的研究,也包括对疑难案件的法律意见。中国的社会科学规律一直专注于“中国”和“语境”的“经验”的研究,强调中国的法律实践的特殊性。基于此,法学批评的社会批判缺乏“经验”,“主要取决于以下的外国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作为一个学说是一个根本出发点,如若教义法学不能反映和回应“中国法律实践”,那么它要成为中国法学理论的一部分就存在很大的疑问。
中国法律实践的认知框架
通常而言,无论何种法学理论,对于一国法律实践样态都会有一种基本认知,社科法学如此,教义法学亦如是。尽管社科法学经常运用个案的、实证的视角去揭示中国法律活动中非法律因素的重要性,但这种通过个案描绘的中国法律实践的特殊性,并不足以构成“中国法律实践”的一般性理解。作为法律实践中人之行动的多重可能,使得无论是法教义学还是社科法学所理解的法律实践,都无法构成对所有现实可能情形的完整摹写。更何况我国各地区法律发展的不平衡,基层法院、派出法庭与上诉审法院之间审判视角的差异,任何一个个案、法院、地区的特殊性都无法被统称为一种特殊的“中国法律实践”。如果社科法学依然主张“教义法学无法反映中国法律实践”,那么,两者的分歧之处恐怕不在否定的、经验性层面,而在肯定的、规范性主张。从系统论视角观之,法院审判活动在法律系统内部本身就具有核心的地位,只有通过裁判活动才能确认那些不确定的权利或原则,并使其获得强制力,而其他法律活动——例如订立合同或立法则并不能直接产生强制性的运作。
法律實践的理论分歧
法律实践“中国特殊性”的“一般认识”往往来自于当代法律史学、法律文化、法社会学等领域学者在描述中国法律实践时,相对于其他国家而构筑的理论框架或理想型。大体而言,关于法律实践“中国”元素的基本认识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国家法、制定法一元论的否定。无论是“情理法”模型,还是“国家法/民间法”、“制定法/习惯法”,二元模型,情理、民间法、习惯法、政治惯例都外在于“国家法/制定法”而存在,都蕴含了对于国家法/制定法一元论的否定。国家法并不被视为“法”的全部,而被视为“法”的一部分。例如被视为“中国人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独具魅力的概念工具”的情理法模型,天理、人情、国法三位一体,作为制定法的国法并不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
合法性评价的多元化。“国家法/制定法”一元论的否定往往也意味着合法性评价上的多元。在国家法的运作中,合法性评价的标准是“法律”;而在另外一个领域,无论是“民间法”、习惯法、情理或其他,评价标准则转变为“非法律的”那些人情、道理、关系等等。合法性评价的多元化很容易导致多元评价上的相互否定关系。例如在国家法/民间法二元认知中,法社会学和法人类学家往往强调法律多元,强调民间法具有与国家法同等的法律效力,那么,个案中的合法性评价也就变成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状态,这种二元化很容易因为争夺合法性评价的权威而演变为彼此的相互否定。
合法性评价与日常判断的相似性。对于传统中国审判活动的解读,有一种看法认为并不存在一个由“规则型法”或是某种规范所提供的合法性评价。在他们看来,中国传统的审判存在样态,与日常判断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即便通过审判而获得的结论,也并非是最终权利确定的状态,而是一个暂定性的“半事实性状态。
中国法律实践的认知分歧
我们可以发现,如果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对于“中国法律实践”存在认识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将集中于如何理解以审判为主的法律实践中这些“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三个基本认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联,无论是对“国家法”一元论的否定或是合法性评价上的多元化,都涉及如何看待国家法在合法性评价上的地位。如果合法性评价中国家法不具有特殊的地位,那么,依据日常情理作出的判断也就与依据法律的裁判活动混同起来,并进而可能否认裁判活动中法律思维的特殊性。相对来说,社科法学对于这些“中国”元素持比较肯定的态度,而教义法学则并不简单认可这些“中国”元素。
信息法学 篇4
一、法学专业教师面临的挑战
教师, 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 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法学专业教师主要是指在高等院校从事法学知识传授, 以法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专业教师, 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法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学科结构、知识来源等因素, 使法学专业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
(一) 教师地位受到冲击
这种冲击主要来自于计算机。计算机作为最重要的信息技术成果, 被广发地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从而出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智能教学系统。这种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把具有教学功能的软件配置到计算机系统中以后, 计算机就像教师一样, 与学生构成教学系统, 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向系统索取知识。除此以外, 以计算机为基础, 与通信技术、大众传播技术等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 以其能够交互式处理、传输和管理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功能, 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和提取方式, 由此而带来的知识的表现力是任何教师采用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展现的。这些现代科技在教学领域的充分运用, 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即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外来科技手段, 并且如何在利用这些手段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这是信息化时代对高校所有学科教师提出的第一个挑战, 法学专业教师也必须正确面对这个挑战。
(二)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广泛
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广泛, 不仅局限于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理论知识, 学生还可以通过许多新途径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新知识、通过广播传媒获取知识, 甚至随着教学公开化的不断深入,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国内著名教授、学者的教学课件、精品课教学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料。这样就可能造成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知识远远地超过教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 这个问题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课堂气氛沉闷, 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 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
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以提供法律知识为内容的网站大量出现, 学生可以在网站上查找所需法律资料。网站上各种关于法律的案件层出不穷, 学生可以自己查找案件,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件, 在意识上参与处理案件的过程。这本身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实践、一种锻炼。传统的法学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 就是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知识, 以课堂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这是目前国内高校法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通过多年法学教学实践发现, 学生喜欢接受以讲解案例为内容的教学方式, 喜欢亲自参与案件分析与处理。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与学的矛盾, 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 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现状, 这一点可以通过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低为证。说明法学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 即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
(四)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 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前沿研究方向, 不断增加对于各种知识的储备量。在信息化环境下, “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观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教学的需要, 教师应该成为常流常新的“自来水”, 成为学生的“活水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五) 教学方式的变化
传统教学中, 学生主要是通过书本教材获得的, 即主要以文字和图形、表格形式出现, 而多媒体教学可以融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 更适合人类认知的特点, 更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优秀的教学课件可以通过磁带、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记录下来, 通过互联网远距离传输。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也将向实践性教学转化。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模拟教学、情境教学, 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境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具体、直观、生动、形象, 因而教学方式方法更丰富多彩。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专业知识, 还要会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法学专业教师虽然课堂教学经验丰富, 但由于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不够, 加之, 多媒体教学软件初期制作、备课阶段的工作量比较大, 这也是法学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
二、法学专业教师的对策
(一) 更新教学观念
1. 树立终身教育观。
传统法学教育, 就是让学生能够熟记各种法律法规。而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信息化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各种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大大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许多知识可以说是已经过时的了。很多部门法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几次修订, 或者针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制定了新的部门法。因此, 教师在进行各种知识传授的同时, 必须教会学生不断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信息时代, 学生必须学会学习的方法, 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学习和发展能力, 使学生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 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 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这是一种富有时代精神的、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和教学观, 现代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终身教育观念, 才能与时代和教育的发展保持同步, 也才能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
2. 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
法学专业教师应该把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要逐渐改变“高分低能”的现象, 有的学生能够背诵法律法规但是却不会利用法律来分析处理案件。这就要求我们法学教师不能仅仅把知识告诉学生, 更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应该怎样利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要求学生必须会用知识。所以, 法学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法律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 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树立科研带动教学, 教学促进科研的观念。
教学是高校的基本任务, 科研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科研和教学是高校的两个中心。没有科研的教学, 将使教学平乏枯燥, 没有一定的创新和理论深度;而没有教学的科研, 将使科研脱离教学实际, 如同纸上谈兵。可见,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 但是科研和教学并不是总能够良好地结合在一起, 现代大学中普遍存在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 法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 将教学和科研作为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手段, 让科研带动教学, 教学促进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人才。
(二) 更新教学手段
大学教学手段是指为实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 教师所采用的以物质媒体为主的教学工具。教学手段是大学开展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 各国大学教学手段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以视听机器、教学机器和计算机及网络教学为特点的三种形式。视听机器是以视觉、听觉器官接受视频、音频信号所传输的教学信息的设备。主要以幻灯片、放映机、无线电广播、收音机、留声机等为代表。由于这种教学手段具有形象化、多样化的特点, 更加符合学生的生理条件, 因此, 至今视听机器被广泛使用于教学之中。教学机器不仅能为学习者提供视听信息, 而且能够控制教学过程, 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20世纪80年代, 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成为新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在信息化时代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是现代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 网络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 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网络是获取和分享信息最为有效的手段, 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获取、分析、甄别、加工信息的能力; (3) 网络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提供了可能。
可见, 法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 仅仅讲解法律法规的文字含义是不够的, 这样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法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案例仅用文字进行阐述会很枯燥乏味, 如果能够将案例中的当事人、案发的过程用图像、声音等进行表述得话, 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 教师应该加强对课件的制作和开发,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虽然教育信息化要求我们改变教学方法, 但是并不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就可以取代教师的重要地位, 这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绝不会削弱教师的作用, 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 而不是“传授”或“教导”, 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育过程的指导者。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对知识的传授, 教师在课堂对知识的传授, 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知识, 可以使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都是计算机多媒体不能作到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它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迅速地理解知识, 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所以, 高校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 而不是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就是说, 法学专业教师要能够正确对待多媒体教学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作用,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这种方式, 教会他们如何查找知识、发现知识, 教会学生面对知识的态度, 教会学生以一种兼有批判、创新的态度去对待知识。
(三) 注重再教育的培训
法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主要以法这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法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法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就要求法学专业教师必须精通法学的基础知识, 熟悉法学的基本体系和各部门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了解法学的内在发展规律, 了解国内外关于法学发展的历史, 了解法学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因此, 法学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其中包括在专业知识领域的不断深造, 以及为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 还应该接受信息技术的培训。
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提高和更新教师的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的认识和能力, 使教师学会利用教学软件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快、更新周期短, 为使教师能够在教学和科研中使用较新的信息技术, 持续的再培训非常必要。
教师的在职培训与每一个教师都有密切关系。即使是那些具有合格学历、有能胜任工作的教师, 包括优秀教师也应该面对不断提高和自我完善的问题。教师的在职培训, 实际上就是教师的终身教育, 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而是经常性的工作。教师接受在职培训有多种形式, 可以通过教师自学、学校自培、教材教法短训班、各种形式的讲座或报告会、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在职或脱产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学习, 获取更高一级的学历。除此以外, 借助于互联网接受远程教育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式。
综上所述, 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还处于不断深化之中, 法学专业教师应该积极面对信息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重视再教育的培训工作。法学专业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现在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12) 第三版
[2]沈宗灵.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5) 第二版
[3]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 .
[4]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5]杨汉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6]万桂荣, 杨建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的挑战和对策[O 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w w w.edu.cn) , 2006-1-23.
[7]杭国英.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素质[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3 (24) .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法学院信息详情 篇5
法学院
诺森比亚大学的法学院是英国东北部地区最著名的法学院之一,其教学资源在是英国大学中名列前茅。法学院拥有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图书馆和模拟法庭,法学院位于诺森比亚大学投资10亿英镑扩建的东校区。
特点:
1)法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屡获“英国质量保障局”“优秀”殊荣;
2)法学院拥有近90名全职员工,大多是具有法律资格的.律师或顾问;
3)拥有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学术研究、注重实践培养,并且具备一流的远程教学系统,已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条件和机会;
4)法律专业本科学习课程设置3-4年,提供英国法律专业最广泛的课程,其学位得到法律事务处和专业法律协会认证;
5)法学院所授学位同样也受马来西亚法律机构认可;
6)法学院成功开设学生法律教室,设有模拟法庭供学生实习。
荣誉与职业认证:
1)诺森比亚大学法学院是除伦敦地区五所大学之外唯一一所设有BVC课程的英国大学。
信息法学 篇6
关键词:自然法学;实证主义法学;博弈;融合;规则与正义的统一体
一、自然法的局限与实证主义法学的谢幕
历史悠久,著述如汗牛充栋的自然法学派,为我们的未来世界或者说理想世界描绘了一副甜美,闲适的生活图卷。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殚尽竭虑,可谓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自然法学家为我们设定的价值标准各有其自己的偏爱,尽管如此,事实上,那些自然法学派的学者都是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的需求来阐述他们心中的自然法规则和原则,尽管从今天看,片面性是不言自明的,但是正是如此才让我们能从不同的侧面来观看斯芬克的脸。自然法学对欧洲大陆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也是在美国结下了丰硕的果实。
实证主义法学自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范围》创始以来,就不断地被人们言说成"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以概括其理论。并在近代遭到社会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的批判。奥斯丁著作的《法理学的范围》的书名很好地说明了其理论的进路,即实证主义法学将法理学研究的范围作了适当的限定,并将自然法学派所主张的那些价值判断或伦理学的标准排除在法理学研究范围之外,原因在于其不可讨论、观测和证实,另外价值判断由于其判断标准的不一致性使得其言说实现困难。奥斯丁认为:"法理学乃是一种独立而自足的关于实在法的理论。但是另一方面,立法科学则是伦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其作用在于确定衡量实在法的标准以及实在法未得到认可而必须依赖于其上的原则。"[1]由此看来,那些对实证主义法学的非难是不公平的。这一点在司法领域内是极为重要的,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司法必须严格遵守现存有效的法律,否则,自然法学所倡导的法律的秩序是无从谈起的,恶法不得成为违法的理由,除非同立法加以改变;这一点在英美法系国家同样重要,尽管判例法国家中有通过司法过程中的不遵循先例而进行司法改革的路径,但是这毕竟是例外,而且创造先例本身是为了后来的遵循先例,如果可以任意创造先例,即不遵循先例成为一种常态的话,很显然所谓法律的确定性将荡然无存。
二、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博弈在继续
法理学作为一门对法学及法律现象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具有本身的特殊性,而且是与自然科学截然不同的特殊性。尽管在学术上对法的产生原因和过程有着各异的理论,但是对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却有其普遍性的一致性认识:从最基本的功能来说就是定纷止争,从更高层次的功能来说包括增进社会的福利,促进人的发展,实现文化进步等等。一个时代的法必然有其特定时代的历史要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在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法的思想史各有其偏好的,在一个常态的社会中,法应该追求的是一种秩序,尤其在法的适用阶段,不应该加入所谓的价值判断,而在一个极权或者混乱的社会中,自然法所倡导的价值评价必然为社会的前进方向指明道路,这种用"应然"来批判和指导"实然"的做法是必须和恰当的。
自19世纪以来,这两派之争就没有中止,也并不像有的学者所说的实证主义法学已经到了末路,正好相反,两者的博弈仍在继续。然而,自然法学和分析法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真的"水火不相容"吗?事实上,在充满歧見、显而易见的概念命题之争的背后,这两个法学流派在为数不少的重要问题上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一致性,自然法与实证法在博弈的同时,也在互相取长补短,渐渐体现出融合的趋势。
三、自然法与实证法的相互融合
(一)自然法学对政治因素的关注
首先,自然法虽然认为法律的本质是规则体系所体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来源于人的理性和良心的道德标准或原则。自然法承认实在法的规则,只不过认为实在法要接受一定道德标准和原则的检验,以确认这些规则是否符合道德正义,否则就是"恶法",不能称之为法律,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力。因为自然法认为这些道德标准和原则也是法律的组成部分,不能仅注重逻辑分析,还要考虑规则本应存在的内在的东西。其次,自然法论者或道德论者也有政治立场。自然法论者或者道德论者在坚守自然法学的同时,不会忘记他们始终生活在一个政治国家之中,对政治事件或政治问题总会有一定的看法和立场,这种看法和立场必然对自然法论者或者道德论者的自然法立场或道德立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毫无疑问,在这个角度上,自然法必然要考虑政治因素对自身的影响[2] 。最后,随着数学、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自然法学的概念、逻辑、思维方式、理论体系等都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烙上了强烈的科学化"理性主义"的烙印,而这种理性主义要求不再执着地追求对神或上帝的极端信仰,理性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实在法互动或被其部分取代。[3]
(二)实证主义法学对道德因素的考量逐渐自然法化
首先,实证主义者承认在实在法适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道德原则或标准给予指导,只有这样实在法在社会生活或法律实践中才能得到较好的适用、实施和贯彻。固然实证主义者认为法律具有强制性,但法律如果真正地想要得到较好的适用、贯彻和实施,单靠强制性是不够的,需要一定的道德标准或原则给予指导,使人们发自内心地、自觉地信任法律,遵守法律。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自然法的道德正义原则在证明实在法的正确性,如果结果是肯定的,那么人们就会认为遵守该实在法就是维护社会的平正义,那么法律在适用、贯彻和实施时就会变得顺畅。[4]其次,实在法规则一旦被确立下来,无论是对于立法者还是法学家、法学学生及法官,都倾向于质问其是否公正是很正常的。因此,实证主义者事实上还是关注法律中的道德因素的,尽管他们坚持只对实在法进行逻辑分析,不进行价值判断。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实证主义者或多或少地还是对实在法的规则体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道德判断和取舍,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迎合了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因为法律不可能是孤立的,它必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
在当今的中国,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如果说要选择一种法学理论的话,笔者当然更加倾向于实证主义法学。首先从法学研究的角度中,尽管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引进和借鉴了西方法律制度,但是中国学者目前研究法学的方法模式依然是中国式的,即在于一种模糊性的描述和玄学式的解释,对于法学这个一直以来想摆脱神学、伦理学等等学科影响而成为独立学科的科学来说,传统中国式的研究方法--侧重质的界定而忽视具体的分析--是无法做到的。而方法论的问题,实证主义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可操作的路径。另一方面来看,在法的适用方面,当前中国法治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笔者认为,不在于立法问题(并非没有问题),而在于有法不依的问题,按照实证主义法学的主张,实在法有其恒定效力,而不得因主张其不正义不公平而不予执行,这样的执法效果是符合顺应当今中国司法发展现状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主张实在法的绝对效力,而不对其进行反思,必然会导致法的停滞不前。如果在鱼与熊掌之间,我们必须做出选择的话,在闭门造车的斗室中绞尽脑汁,似乎能给自己一个选择其中之一的理由,但在我国具体司法实践中,与鱼和熊掌必然需要共存。
参考文献:
[1][美]E ·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2][美]伯曼.刘慈忠译.论实证法、自然法及历史法三个法理学派的一体化趋势[J].环球法律评论,1989,(5).
[3]邓春梅.论古典自然法学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J].求索,2007,(9).
[4]李艳萍,李秋萍.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的源流考[J].河北法学,2004,(3).
[5]刘扬.法律实证主义的问题意识[J].河北法学,2009,(2).
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学的影响 篇7
在古代罗马法律文化中, 核心是罗马法学, 它是西方法学的渊源[1]。罗马法是古代奴隶制法中最重要和最发达的法, 美国著名学者莫里斯曾说过, 罗马人“用武力征服全世界, 并没有像用他们那种伟大法学之不朽的力量来得大。”
罗马法学经历了一个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古代罗马国家地处欧洲的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 罗马最初是氏族社会, 划分为三个部落 (Ramnes部落、Tities部落和Luceres部落) , 采取君主制形式, “王”是国家的最高首脑, 由各个氏族首长组成元老院, 并建立了贵族大会和军伍大会, 当时的法律渊源主要为习惯法, 内容为宗教、道德上的习惯。
公元前510年, 罗马进入了共和国时期, 这一时期罗马积极向外扩张, 公元前462年, 保民官盖尤斯提议由平民组成委员会来起草法律, 到公元前454年, 护民官们提出建立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立法委员会, 并得到元老院的接受, 后创设了十人委员会, 最终完成了《十二表法》[2]。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渊源还包括长官谕令和法学家的解答等, 这时期的罗马法学家主要有:阿西留斯 (L.Acilius) 、波修斯 (M.Porcius) 、李维斯 (C.Livius Drusus) 等[3]。
公元前27年, 奥古斯都 (Augustus) 废除了共和制, 实行元首政治, 开始帝政时期。这一时期, 国土继续扩张, 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 罗马法学也进入了黄金时期, 出现了大批法学家, 最为著名的有:盖尤斯 (Gaius) 、帕比尼安 (Papinianus) 、乌尔比安 (Domitius Ulpianus) 、保罗 (Julius Paulus) 和莫迪斯蒂努斯 (Modestinus) 。
公元527年, 查士丁尼执政, 在这个时期, 法律编纂之风盛行, 不仅皇帝重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 法学家更是致力于法律的整理, 使罗马法学发展进入了一个集大成的时期, 尤其是《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 其中, 《法学阶梯》则为法国民法典的体系奠定了基础, 且开创了大学法学教科书的范式;《学说汇纂》收录了40名著名法学家的著作, 是德国民法典的蓝本, 成为近代西方法学的历史基础[4]。
二、罗马法学家与罗马法学
罗马法学对西方法学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罗马法学的成功除了与罗马社会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关外, 罗马法学家的功劳不容忽视, 甚至可以说, 没有罗马法学家的贡献, 不可能有罗马法学的发达。
公元前3世纪开始, 罗马逐渐形成了一个职业法学家阶层。至帝国前期, 法学家的活跃程度达到了顶点。据史书记载, 该时期是罗马法学家群星璀璨时期, 出现了众多的著名人物。其数量, 根据法国18世纪著名私法学家朴蒂埃 (R.J.pothier, 1699-1772) 的统计, 是92人……但贡献最大、名声最响的是被公元426年的《学说引证法》 (Lex Citationum) 宣布为其学说和作品具有法律效力的五大法学家, 即盖尤斯、帕比尼安、乌尔比安、保罗和莫迪斯蒂努斯[5]。
罗马法学家的活动主要有:通过法学家的解答对执政官、法官或私人向其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口头解答;为契约当事人双方书写合同证书;指导诉讼当事人如何提起诉讼;代写诉状;甚至指导辩护人如何办案等。
罗马法学家的另一重要活动是创造了大量的作品, 通过其著作来影响罗马法学。罗马法学家著作数量之多, 种类之全为世上所罕见,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编纂《学说汇纂》时就参考了二千部法学著作, 这还只是罗马法学家的部分著作。
三、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学的影响
罗马法学家创造性的理论活动和法律实践的积极参与, 促使罗马法学逐步走向成熟, 也使得罗马法达到了世界古代法的顶峰。罗马法学家的理论上的贡献, 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关于法律与法学的定义。罗马法的法律一词, 拉丁文为Lex和Jus。公元一、二世纪之际, 罗马法学家首先对法律与法学作了精辟的定义。罗马著名法学家塞尔苏斯对法律下定义:“法律是善良公正之术”, “所谓善良, 即是道德;所谓公平, 即是正义”。乌尔比安引申解释, “正义乃是使每个人获得他的权利的一个固定的和永恒的力量。法律的格言是这样的, 过诚实的生活, 不伤害任何人, 给予每个人他自己应得的东西。”[6]
法学的拉丁语是Jurisprudentia, 该词是由ius (法律、正义) 和providere (先见、知识) 合成[7]。乌尔比安说:“法学即是神事与人事的知识, 正与不正的学问”[8]该定义为查士丁尼的《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所吸纳。尽管罗马法学家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把法律与宗教和道德混为一谈, 但他们对法律和法学的定义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
第二, 关于罗马法学的分类。由于罗马法渊源众多, 有习惯法、平民大会决议、元老院决议、长官告示及皇帝敕令等。因此罗马法学家对庞杂的罗马法进行分类和整理,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 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的分类。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将罗马法分为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他认为由自然的条理而成的是自然法, 自然法是自然教导一切动物的法律, 它不仅适用于人类, 而且适用于一切动物, 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由万国规律而成的是万民法, 万民法作为罗马市民法的“富有弹性的补充”;由市民的法律而成的是市民法, 它仅适用于本城邦自由民, 而不适用于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罗马法学家一般都认为一切法律都是从永恒和普遍的神法———自然法则中产生出来的。西塞罗就说“法律是最高的理性, 从自然法出来”, 乌尔比安说:“法律不单是一个特别社会的规则, 乃是正义和德行恒久不变的原理的说明。”
其次,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将法律为公法与私法, 他说:“罗马法研究的对象有两个, 公法和私法。公法是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 而私法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法。”[9]他把规定国家政府和职权范围等事项的法律视为公法;规定私人间的各种纠纷案件的法律为私法。乌尔比安认为公法包括神事、神官和政务官的法律规范;而私法则是由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三方面法律规范组成。法学家盖尤斯说, “所有我们使用的一切法, 或是涉及到人, 或是涉及到物, 或是涉及到诉讼”[10], 进一步将私法分为人法、物法及诉讼法三种。
最后, 罗马法学家还依法律产生的形式不同, 将法律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依法律的渊源的不同, 把法律分为市民法和最高裁判官法。
第三, 关于主权在民的法律思想。罗马法学家继承了希腊自由、平等、正义等理性法思想, 而且提出政治权力的渊源来自于人民的观点, 西塞罗曾说:“人民只要有参政的机会便是得到自由的机会。”盖尤斯也论述道:“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由人民给他的;官吏为什么有权力呢?因为官吏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11]
从罗马法学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到, 他们认为政治权力的根本渊源是人民;法律上所以有效力, 必须经由人民的参与政治活动而授予了各级的权力;所有国家法律的制定都必须归诸于政治上有组织的人民。
第四, 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教育的贡献。罗马的法学教育是依靠法学家来进行的, 罗马古时, 僧侣贵族垄断法律知识, 一般平民很难获得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到公元前254年, 一个平民出身的大僧侣柯隆加乌斯将所有的法律文献全部披露, 并公开解答法律问题, 传授法律知识。罗马的法学教育开始兴起, 罗马的法学教育创立于罗马共和国末期、帝政初期, 最初是非正式的私塾教育, 法学家被赋予举办法学教育的权利, 以学徒式的方式进行的, 学生只是跟随一个著名的法学家参加司法会议并同其一起讨论所遇到的问题, 以此方式获得法律的实践知识。后来许多罗马法学家还编写法学教材, 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如盖尤斯、帕比尼安、保罗、乌尔比安等人都曾编写过《法学阶梯》式的法学著作作为法学入门者的法律教材。
法律教育的发展, 使得罗马习法成风, 知法者甚众, 学术繁荣。可以说, 正是由于罗马法学家致力于发展法学教育, 才使得罗马法学界代代有人出, 罗马法学的发展也因此高潮迭起, 并经受时代的压力与考验, 逐步成为世界性的法律, 存续后世。
第五, 罗马法学家对后世民法学的概念、原则和内容的影响。罗马法学家在罗马民法学中所确定的概念、原则和内容简明而严谨, 准确而精炼, 恩格斯曾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 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 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12]在概念方面, 如物权法中的物、物权、占有、所有的概念:债权法中要式行为、故意过失的概念;继承法中的遗嘱、遗赠的概念等。在民事法律原则方面, 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过错责任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则原则等, 均为后世民法学所承继, 尤其是为大陆法系的民法学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勤华.西方法学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29.
[2][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77.
[3][4][7][8]何勤华.西方法学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42, 49-51, 1, 2.
[5]何勤华.古罗马五大法学家小传[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 (5) .
[6]李进一.罗马法学家与罗马法[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19, (2) .
[9][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1.
[10][11][古罗马]盖尤斯.法学阶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4.
小议法学专业刑法学试题库建设 篇8
(一)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巩固人才培养定位
传统的教考合一的情况下, 学生在考前要求任课教师划范围降低难度, 考后成绩不理想还要求助于老师, 严重破坏了学校学风、考风的建设。而试题库的建设, 会使学生认识到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平时的努力程度以及对所学课程掌握与理解水平的高低, 从而促使其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认真学习并掌握刑法学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因此, 试题库的建设, 不仅有助于形成重教重学的良好氛围, 也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更能巩固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 促进法学专业学生适应标准化考核制度及就业
法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除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外, 还可以通过社会考试获得各种从业资格证书, 试题库的建设则能端正学生的心态, 学生将摆脱“投机”“押宝”等心态, 学生在课堂上熟悉标准化考试环境, 在多次标准化考试中培养自身应考能力,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 促进了法学专业学生就业。
二、高质量刑法学试题库建设的需求规范
(一) 刑法学试题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刑法学试题库不是刑法学试题的简单拼凑与罗列, 试题库建设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组织与实施。教学大纲是教学内容的总体纲要, 基本内容包括内容简介、教学目的与要求、讲授重点与难点章节要点及授课学时数等;考试大纲则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等。
(二) 刑法学试题库中的试题应具有一定规模
刑法学试题库中的题量必须达到足够容量, 否则就会失去试题库的价值。刑法学试题根据知识点难度题型等参数的要求, 应具有合理的比例结构, 其题量也应具有一定规模, 尽管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 但笔者认为至少应能保证连续四年抽取的试题重复率不超过10%为佳。
三、刑法学试题库建设的成效
(一) 学生实践能力凸显
刑法学试题库的建成、补充、更新了大量实践考核内容, 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配合学校成立的模拟法庭, 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刑事庭审的过程, 加强了对诉讼法的掌握, 同时提高了对实体法的兴趣。
(二) 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均得以提高
刑法学试题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实行教考分离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实行教考分离, 直接促进了教师教学责任心的提高, 唯有积极做好切实的教学, 方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实行教考分离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提高。面对大量的高质量试题, 学生只有主动勤奋地学习。刑法学试题库的建成有力地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自然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总之, 刑法学试题库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细致而又严肃的工作, 试题库建设是必然的趋势。它涉及教育科学与刑法学教学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紧密结合, 试题库建设使试题管理工作趋于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教风与学风, 也为试卷标准化及无纸化考试提供了基础。试题库建设要扎扎实实地逐步进行, 尽管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难题, 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与传统方式相比, 已体现出很多优越性,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法学研究的类型对法学教育的引领 篇9
关键词:法学研究,法学教育,类型,引领
一、法学研究类型与法学教育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性
法律是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规章制度, 保障社会秩序的有效运作, 调解人们生活之间矛盾的法治体系, 对于以法律来说, 是一种比较有科学性质的一门课程, 其理论知识不仅专业程度较强且在实践中涉及的专业性也是比较强的, 以此作为法学中的服务法律和法学实践的实质。以此作为基本条件来对法学进行了分类, 第一, 直接服务于法律研究与法治研究, 其主要的意思就是讲的法学中的实务研究。而在实务研究中又包含了两层意思, 即 (1) 借助于法学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理论来对法律的制定实施有效的措施; (2) 将法学理论作为法律运行的基础条件, 以此来达到法律的完整性。第二, 利用间接的形式来达到法律和法治在法学中的分析类别, 其主要指的内容就是在法学研究中对原理的分析。这一种形式上的分析代表了法学实质上的理论构成, 从中提出了法律和法治在社会中运用的一些法律依据。这两种类型的关系就像“砍柴”与“磨刀”的关系一样, 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法学教育的类型。在法学研究中, 既需要注重对人才的培育还需要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由于“砍柴”与“磨刀”都是法律和法治实践中所必须的, 所以对于法科人才的培育就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1) 重点培育有专业性质的实务人才和理论人才, 从而能够形成两种法学教育类型。对于实务型人才的培育目的是在于实务工作岗位。对于理论型人才的培育来说, 需要明白:要加强对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 使其能够熟练的掌握书本中的一些法律概念, 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 这有这样才能在运用时做到脱口而出, 这样才符合培育理论型人才的目的与需要。从培育课程的内容上讲, 需要加强学生两方面的知识, 即一方面, 对于以后打算就业于法学理论事业的学生来说, 必须掌握全部的法学科目,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满足。 (2) 对于法律实务工作岗位来说, 其自身带有的研究性要求实务人才要具备实务研究能力, 对于培育实务型人才对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研究能力。在校法科学生和法学老师是法学理论工作中最能反映法学教育的过程, 对于社会中那些工作于法律实务的人员和工作于法学教学的理论者来说, 其主要形成了法学知识的教育体系。但是, 对培育类型进行具体的区分并不是代表了在法学理论型人才和学科型人才中某一个可以从事于理论工作岗位, 而是要求这两种类型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理论知识, 因为这无论对于理论类型的人才还是学科性的人才都是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均需要结合法律实务中的实际问题, 因为在教学内容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重合与交叉。所以, 对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仅仅是在法学研究的取向上有所侧重。
二、法学研究类型是构筑法学教育体系的基础坐标
在一些学校中对法学知识的教育对法学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学校教育体制的完善和师资力量的雄厚都代表了这个学校中学生学习的好坏程度, 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社会来说, 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出拥有高知识含量、高素质的法学人才。与国外的一些法学人才培育机构来说, 主要运用的教学方式是: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不同, 却都是以两种法学研究作为内在依据的。
第一, 根据其研究目的上的差别, 需要对法学人才进行划分, 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行划分, 因为在不同的国建中对法律教育的规定也是不同的, 有的偏向于对学生实务研究的培育, 有的偏向于对学生理论性的学习, 所以, 在这两种模式上, 第一种更重视对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培育, 比较注重于法律实务与理论的结合。
第二, 从两种研究能力出发, 设定不同培养层次。每个国家都设置了不同层次的本科、硕士、博士等, 而培育出来的法科人才类型是要有不同层次的学历的。实际上, 从事于法律实务的必须是科班出生的, 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等高学历学位人员都集中在法学理论工作岗位上。
三、法学研究类型为法学教育调整提供指引
根据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对法学人才的培育来说, 知识在一些重点本科院校才会设置与法律相关的专业, 对于一些职业院校来说, 根本没有设立与法律相关的专业, 因为法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 需要具有一定的资格才可以从事于本行业, 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 以至于在中国的法律岗位上出现了对人才的大量空缺, 造成了法律人才难找的现象。即使有一些学生获得了法学学习的资格。但其学习的成果不理想, 而造成了在一些本科院校内学习法学专业的学生不能从事于法律事业。在社会中对法律在形式上设立了不同的学位, 有研究生学位, 还有硕士生学位, 这二者的确立代表了我国法学教育的主要差别。对于解决法科人才的短缺是当前培育能够培育人才的师资需要, 以法学二级学科为专业的法学是建设开始, 形成了培育各门法学课程教师的理论人才品种。在之后出现的博士就是对此的延伸, 而法学本科将培育任务转变成了培养实务人才。我国法学教育针对人才的缺失做出了重新的定位和调整。第一, 将两种法学研究能力作为标注, 对社会法律中人才严重空缺的现象有以下几种解决办法: (1) 将原来存在的本科院校法学教育作为学生学习实务法律的院校, 将本科院校中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取消掉。 (2) 将非法学背景的法律硕士作为实务型品种来进行保留, 将法学硕士和博士作为理论型品种, 取消法学背景的法律硕士和法学本科。第三, 将两种法学研究能力作为一种门槛, 清楚这两种岗位人才的准人资格, 若是没有受过实务型法学教育的法学博士是不允许进入实务岗位的。
四、小结
根据以上对法学研究的类型对法学教育的引领的研究分析表明, 法学是一种知识, 一种逻辑, 一种学问, 更是一种实践, 一种经验, 一种解释。而法学教育是作为一种独特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对法学的研究是基于法学教育的基础之上的。
参考文献
信息法学 篇10
一、高校教学方面
教学问题应首当其冲, 牵涉到许多方面, 包括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也包括师资数量和质量。教学既是对教学教材和教程方向的定位, 也是对法律教育的教育模式的一种定位, 这些要件的构成使得教学在法律教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 教学内容
对比日本的法学教育, 我国的教学内容还是显得有些空洞的, 教学目标的不够明确。专业课设置的单一, 这些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而日本除法律专业课程外, 还往往还包括与法律职业无直接关系的其他修养课程方面的内容。日本法学部的授课科目, 根据内容分为基础教育科目、外国语科目、保健体育科目和专业教育科目四类。分类说包括私法类、公法类和政治类三部分, 方法不同、各有侧重。日本法学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二:一是重视基础科目的设置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特别是规定法学部的学生必须选读理科课程, 使其知识结构合理化。二是专业课设置体现了本国实际与国际的交流。必修课以国内法为主, 而选修课中的外国法, 特别是欧美法占有相当的比例。目前, 日本学者主张的改革中对法学课程的设置提出了较多的建议, 这将日本法学教育的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1)
而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 一些实用必修的课程在大部分法学院校只被列为选修课范畴, 而对于学生而言, 专业课才是必须认真学好的, 这使得学子们的知识构成单一化, 进而会影响教学质量。借鉴日本的法学教育课程设置, 笔者建议要在确定教学目基础之上, 针对目标选取教材和确定教程。
(二) 教学方式
日本大学法学教学偏重于基础理论的训练。其把与广泛的法律现象和政治现象有关的基础理论置于教育的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讲课。讲课方式分大班讲授和分组教学两种。学年必修课大都采取大班上课, 大班可达三、五百人。教学以讲座为基础进行, 每一讲座的主讲人负责一门课程。日本属大陆法系, 讲授中注重阐明法学原理, 解释法典条文, 探讨法律问题。分组教学是一种讨论式的讲习方式。它不以消化课程讲授为目的, 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讨论由教授主持, 参加者必须修完某些课程, 题目由教授确定, 有的题目比较固定, 如《现代法哲学的基本问题》等。有的大学法学部在教学计划中, 单独设置演习科目, 并规定相应的学分。所谓演习是在教师讲授和直接指导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主动学习方式。演习类似我国的课堂讨论。
而我国传统的法学讲学方法一般是授讲式, 灌输式, 这是教师教育思想、观念在探索改善教育方面表现不足的地方。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会因此受挫,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只是注重理论的陈述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法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会淋漓尽致体现这一学科的意义的学科, 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体现法学这一专业的实际性意义。
(三) 高校法学教育的师资
老师对学生而言是一盏指路的明灯, 老师指出的方向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在十字路口上的抉择, 所以教师的师德及其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日本大学中教师职称设有教授、助教授、讲师、助教。教授主要指导研究或从事研究, 助教授协助教授工作, 助教协助助教授或副教授工作, 讲师从事相当于教授或副教授的工作。二战后, 日本的教师队伍呈现出高学历的趋向。而在我国目前而言, 部分教师知识含量和知识深度都还有欠缺, 有些老师没有实践经验, 有些老师甚至完全实行教条主义, 老师的学历, 学术发表, 外语力, 专业知识的精通都需要从整体上提升。
(四) 学生数量
近年来我国法学院数量的“肆意”扩张现象直接影响到法学专业数量的增多以及大学生数量的境多, 但学生的整体素质却始终无法与其数量成正比。学生数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生在投选专业的盲目性的表现有父母包办安排选择的, 有乘着“热”劲进来的。
二、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
科研首要是指发表学术界的科研成果, 比起一般性的论文来更具逻辑论证, 经验验证, 观点“新颖”且符合学界的主流和基本看法, 科研是法学教育成功的重要表现, 科研的质量和数量直接体现了一所学校一个国家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而当前学术界的状况是很不容乐观的, 抄袭现象普遍存在。学者们的发表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注重深度和广度的扩展, 注重传统与创新的兼容。 (2)
(一) 科研成果的定性
无论各种竞技的裁判还是法庭上的法官要做到完全地公平公正似乎是不可能的, 多少都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而像这种学术界的科研成果, 想要给其制定硬性的评定标准或者说给其硬性的定位就更难了, 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让审核过程公平公正化。
(二) 科研成功的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质量”, 这哲学理论的辨证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却不能完全适用于科研成果的发表上。虽然,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可是量变并非一定就可以质变, 现在学术界科研的发表不算少, 在量的方面是有所小成就的, 但是, 质量不过关。
三、高校法学教育制度
法学院教育和研究的一系列体制让我们从宏观, 中观, 微观地整体性去看到法学院的框架。无论是教育投资的体制还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体制对法学院的影响都是很深远的, 拿教育投资体制来说, 我们的资金是用来扩建院校增加硬性设施还是用与研究经费。而教育体制的重要性从其对博士点的设置, 法学院教育的评估, 科研项目及评奖的影响就可以体现出来的, 人事管理的体制也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质量评价体系。
四、对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改革的总结
在中国内地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 法学教育界也迎来了空前的机遇。
(一) 经济的带动
中国法学教育界一直在改革, 虽然进度比较慢, 但也已经潜移默化地转向高校教育领域这一块, 高校人员的流动也将成为一个必然, 受市场收入差别的影响, 我国的物质生活水平已得基本保障。“金钱主义”“官位主义”已不再是我们法学专业择业的择重点, 个人兴趣爱好的择业将会给人才市场的选拔制度提供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 现在各个专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联系, 对内对外的学术交流也更加频繁, 这些都是为法学专业的择业提供了宽阔的就业前景。
(二) 制度的支持
法学教育制度模式的改革也给法学专业的前景带来了希望, 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结合, 这会使得法学专业的学生更早地与相关职业接轨, 有更多的体验与参与实践的机会, 这一理论与实践的加强为法律职业人员的能力提供了相对的保障。
综前所述, 当前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应该是承上启下的, 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任道重远, 而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前景也将是一片光明的, 我们处在了非常关键的时期,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我们这一代的使命。 (1) 明确我们法学教育的目的。我们古代就已总结出“传道, 授业, 解惑”的教学目的, 现今看来, 对于法学教育而言, “授业”是重中之重, 法律职业部门的培训机构与法律职业教育将形成统一体。 (2) 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狭隘与教育制度的僵化使得我们的教学成果曾一度停滞, 这不仅是各大院校的问题, 必要的时候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进行适当地宏观调控。
(三) 抓住机遇接受挑战
时代给了我们舞台, 我们就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成功来自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幸运, 百分之一的幸运应景给了我们, 如何抓住这一份幸运就得看我们的知识储备了。
摘要:本文考察了中国法学教育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对比了中国和日本法学教育状况, 同时对中日两个国家法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影响给予客观历史定位。文章针对学术界探讨的法学教育作了一定的概括并提出解决的建设性方法, 提出中国社会的发展给中国法学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简析了中国法学教育当前的历史使命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法学教育,发展趋势,改革
参考文献
①马卫华, 五艳娥.中日法学教育体制之比较.中国电力教育.2004, (4) :105.
信息法学 篇11
1 历史法学派与德国民法典不得不说的故事
历史法学派与《德国民法典》联系密切, 后者又是前者的产物。历史法学派对法律本质与法典化社会条件的观点, 对《德国民法典》的订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法学派促进了德国民法的发展, 并立足于实践, 对于旧有的法律辩证的继承, 又在原先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东西, 将就有经验与先进的法学学说相结合。从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德国民法典的出现打下基础。
萨维尼是历史法学的创始人, 《论立法和法理学的现代使命》一书, 是他在19世纪初就是否应制定全德统一法典的一场论战中写成的, 该书系统地陈述了以他为代表的德国历史法学派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法律有其自身特殊的语言、规范、体系。历史法学派在多年研究后, 提出法典在法律体系上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在具体的规定和语言上应具有精确性。《德国民法典》的五编制体例、总规则规定、概括条款与一般条款中有大量的法律术语, 都体现历史法学派的特点。
另一方面, 由原来历史法学派中的罗马学派逐渐演变而来的潘德克顿学派作为历史法学派的一支对于《德国民法典》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内容、体例、立法技术和语言文风上都有具体的体现。在内容上, 潘德克顿法学确立了具体的民法权利。其中的法律行为理论打下了《德国民法典》编立的基础。在体例上, 《德国民法典》使用了潘德克顿体系。总则、债券、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制的技术不仅条理清楚, 而且避免重复。精确的概念与用语使《德国民法典》成为能与任何一部重要的法典相媲美。在语言风格上, 为了追求严谨, 对于法律的解释不再言简意赅而是尽可能的详尽。充分发挥了逻辑性和抽象思维。使《德国民法典》成为晦涩、艰深、抽象、难懂又不乏精确的代名词。
由此可见, 历史法学派关于法律的政治要素与技术要素相结合的观点体现于《德国民法典》。该法典内容稳定适应德国社会, 并具有巨大的世界影响。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 历史法学派和《德国民法典》对当代中国法制改革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 在历史法学派连锁反应下中国民法茁壮成长
历史法学派的影响凭借着其强大的生命力, 在各个大陆法系国家蔓延开来。中国近代民法典的编纂对德国民法典的借鉴就是其有力的证据。也正是凭借这历史法学的养分, 中国近代民法才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19和20世纪之交的历史情境是, 在中国寻求改革之时, 德国民法典刚刚颁布实施。因而, 自然而然的《德国民法典》成了中国的目标。所以这成了当时中华民国在很大程度上以德国法律制度为模式建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受其影响, 中国法律制度开始脱离传统并初步具有了近代化特征。这一时期德国民法对中国民法的影响主要变现在翻译德国法律、民法编纂采取德国模式、民法主要内容来自于德国民法等三个方面。
上述说明, 中国近代民法典的编纂所借鉴的国家都是深受历史法学派影响的大陆法系国家。也正是历史法学派的营养为中国民法典的编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 总结
总之, 历史法学派对世界法律制度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就我国民法典的编立来说, 一方面善于探索我国的传统的法律文化中的可以利用的方面, 立足实践, 注重实际情况, 着重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 要融入国际化的趋势中, 积极借鉴他国的法律成果。既要立足现实, 又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塑造出一部相对完善的中国民法典。
参考文献
[1]陈东旭.历史法学派对中国民法典制定的启示[J].北方工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