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

2024-09-26

法学硕士(共12篇)

法学硕士 篇1

一、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

课堂教学与法律实务结合欠佳是我国法学人才培养存在的明显短板。实践教学在法学研究生教育中不受重视的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培养目标上, 对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务能力缺乏要求;在课程设置中, 法律实务课程偏少;在教学方法上,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法律实务能力的手段较少使用;在教学内容上, 一般理论探讨较多。通常一个法学硕士毕业生要用一年以上时间过渡, 才能胜任法律实际工作。故要尽量缩短其融入实际部门角色的过渡期, 必须改变培养法学硕士人才的模式。

2.未能真正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

我国虽然也在形式上规定了法学研究生培养的淘汰制度, 但因各种原因使这一制度事实上形同虚设。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说明, 我国研究生教育没有形成经常的淘汰机制。70%的硕士生和22%的博士生认为, 我国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是一种“严进宽出”的模式。事实上, 被调查者的大多数都赞成“宽进严出”或者“严进严出”的模式。

二、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方法的改革

1.完善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

(1) 完善培养目标的必要性

培养目标是法学教育中贯彻始终的基本标准和原则。法学硕士原本培养的是法律专业研究型人才和法律教学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接受专业训练之外, 更重要的是对某一法学专业领域有所研究。如今则需要立足于大多数法学硕士生毕业后从事法律工作的现实, 要求硕士毕业生不仅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还须具备法学某一领域的实践能力。

(2) 调整培养方案的可行性

法学硕士生具体培养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质量。故应在确定和完善培养目标之后, 精心设置培养方案, 凸现其可行性。为此, 法律院系在制定培养方案时, 应当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召集全体导师进行深入讨论, 同时也应当吸收其他法律院系培养方案的优点, 以便从程序上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故法学硕士生的培养方案应当进行调整, 包括入学考试、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手段等多方面。

面对现实, 法学硕士生教育应该既培养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后备人才, 又培养具有良好法学理论素养的高级法律实务人才, 前者属于理论型或者学术型人才, 后者属于应用型人才。法学硕士生的培养重点应当是: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多学科知识结构、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严谨的学术规范, 这是作为学术型法律后备人才所必备的;同时拥有较强的法律实务能力。以当前法学硕士的就业情况观之, 法律职业教育理应成为其培养方案的必然内涵。另外, 我国目前的培养的法硕, 其法学理论基础尚比较薄弱, 事实上只能培育中初级法律实务人才;法学硕士培养中高级实务人才, 即既掌握法学理论, 又具有较高实务能力的法律人才。

2.改进入学考试制度

招生制度是保证法学硕士教育质量的首道关口。但是, 我国法学硕士生招生制度目前尚存在明显缺陷。我国法学硕士生入学考试方式亟待改革。应调整专业课程考试的内容, 使之尽量能够反映出考生对法学理论而非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改良专业课考试题型, 即减少客观试题, 增加主观试题;增加复试成绩在整个考试成绩中所占的比重, 从而充分发挥导师在法学硕士入学考试中的自主选择权。

3.优化课程设置

(1) 适当精简基础课程,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与本科不同, 法学硕士生大多是按专业方向招生的, 且他们一般都是本科生中的优秀者, 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大多已有较好的掌握。因此可以适当精简基础课程的内容或课时, 给硕士生保留足够的自学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是硕士生毕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更深层次的知识, 包括了解知识形成的背景, 体验知识运用的方式及效果, 培养独立思考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授方法论、前沿性理论知识的课程, 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视野的开阔性

在法学硕士教育阶段, 许多学校也许不再讲授研究方法学或法律方法论等方法知识。事实上, 方法知识对于法律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即使是在成文法国家。因为, “对于法律家的培养, 主要的事情不是详尽地背诵今天有效的条文, 更重要的是学会安排条文的框架和范围, 条文所用词句的意义以及确定条文意义与使用条文之间协调所用的方法”。。法律的变化和知识的更新非常频繁, 学习有关方法论知识, 其实也是在传授给学生分析、辩别、使用新知识的能力。而前沿性理论知识课程则有助于硕士生学术视野的拓展和知识结构的更新。

4.注重教学方法

(1) 加强理论研究能力的训练

①研究能力的培育

可以由学院列出相应阅读书目以便学生借阅或者购买, 并由老师适当给些引导性指点或讲解;平时增强导师与学生的互动;定期让学生就阅读的某些方面或者某个问题写出联系实际抑或仅侧重理论论述的书面小论文。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性会议, 通过会议的学术交流提高其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

②调研能力的培育

通过参与课题的调研, 学生积极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写出调研报告;并由参与课题研究的法学硕士生自行对课题的前沿性、科学性、可行性及研究思路、研究方案等进行论证和讨论, 提高其学术水平, 相关老师可依需要对之进行适当指导。

(2) 重视法律应用技能的演练

就毕业后可能走上实践工作岗位的法学硕士生而言, 掌握实践经验比理论更为重要, 故对其培养目标应偏重于实践应用能力。首先要建立实践型教学模式。法律人所生活的世俗世界充斥着大量活生生的法律。故法律人需要学会辩护、书写法律文书、说服别人、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熟练地组织文字、在公共场合演讲、告诉别人法律允许或不允许干什么、及时和有效地与委托人沟通等具体而实际的技能。目前我国法学实践性教学模式主要有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实习和法律诊所式教学法。这五种形式各有千秋, 已成效初显, 使学生获得了必要的技能训练。其次, 在进一步完善这些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同时, 还应该倡导和鼓励“导师带学生”的教学形式, 通过社会调查、法律实务、专业调研诸方法让学生在老师有的放矢指导下多角度、多途径地了解社会, 更直接地认识中国社会及其法治现状, 领悟法律的真谛。

5.严格学位论文制度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 其质量综合体现了法学硕士生教育的水准和培养质量。学位论文的撰写也是对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全面锻炼和提高, 包括收集资料、综合归纳、找到新视角、形成新观点等。因此, 应当充分发挥学位论文写作在法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而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摘要:目前, 我国在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尚存在对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未能真正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改革,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将培育既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研究型人才又能够胜任法律实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并重作为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法学硕士,教育改革,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卫英, 张晓昀.法学教育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 .

[2]胡加祥.法学硕士研究化法律硕士专门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2) .

[3]宁青同.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刍议[J].海南大学学报, 2009, (10) .

[4]朱立恒.我国法学硕士教育的学术化改造[J].社会科学家, 2009, (6) .

法学硕士 篇2

法学重点学科名单:

法学理论: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刑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重点法学学科研究基地分布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民商法学

武汉大学:环境法、国际法

吉林大学:法理学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

法学重点学科数量(按学校统计):

北京大学4个(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3个(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

武汉大学2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2个(法律史、诉讼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1个(经济法学)

吉林大学1个(法学理论)

厦门大学1个(国际法学)

法学硕士 篇3

用“心灵对话簿”帮女儿度过磨合期

2003年7月中旬,著名演员张光北和妻子陈炜异常忙碌、兴奋,原因是他们把寄养在南京达11年之久的女儿张思乐接到了身边。女儿1岁就跟着陈炜的父母生活,11年后回到父母身边,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花季女孩。看着女儿不同时期的成长照片,张光北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11年与女儿分隔两地,虽然张光北和妻子拍了不少戏,事业上小有成就,却未能陪伴女儿成长,夫妻俩都觉得欠女儿的太多了。然而,当张光北对女儿百般关心、呵护的时候,却发现女儿对他们夫妻有种说不出的陌生感:女儿很少与他们交流,经常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有时他们带着女儿逛商场,女儿很不习惯牵他们的手,总是不自觉地将手抽出来。

刚回北京时,张思乐有很多不适应。北京的气候干燥寒冷,她经常因为上火导致嘴唇干裂,这让她非常郁闷和烦恼。2004年春,张思乐的嘴唇干裂严重到连吃东西都感到困难。张光北给女儿端水递药,哄她说:“闺女,北京才是你的家,你要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张思乐抱怨道:“爸爸,谁让你和妈妈从小就把我送到姥姥身边,我们同学都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就我特殊。这一切都是你们造成的,我恨你们!”说着说着,张思乐抹起了眼泪。女儿的一通抱怨,让张光北既内疚又心酸。

除了不适应北京的气候外,张思乐在学习上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她转学到北京的第一堂课,老师让她给同学们做自我介绍,她用南京话说:“大家好,我叫张思乐,来自南京!”浓重的南京口音把大家都逗乐了。下课后,几个调皮的同学还学着她的腔调逗她。有一次,语文测试时,老师让同学们把《新华字典》放进位兜里,说马上开始考试了。“位兜”就是抽屉,张思乐不明白“位兜”是什么意思,就把《新华字典》扔到了地上。老师看到了,大声问:“哎,那位新来的同学,你怎么把字典扔地上了?”张思乐表现得很无辜,站起来用南京话说:“老师,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叫位兜呀!”一句话又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这件事发生后,张思乐在学校变得很沉默,她最怕的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她,在家里也是闷闷不乐。张光北从女儿班主任那里了解到情况后,心里很着急,他意识到要想让女儿自信起来,应该先让她过语言关。张光北和妻子开始着重培养女儿说普通话的习惯。张思乐也明白自己在班里受同学嘲笑的原因,努力地跟爸妈学起了普通话。为了激发女儿学普通话的积极性,张光北还特意设立了奖励。

转眼间,张思乐读初二了。那段时间,张光北不仅要拍摄电视剧《我们复婚吧》,还担任电视剧《杨三姐告状》的制片人,工作异常繁忙,弄得他心力交瘁,对女儿的关心也少了许多。有一次摸底考试,张思乐考得比较差,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还被妈妈训了一通。张思乐赌气留了张字条,就跑到南京找外公外婆去了。

听妻子说女儿跑到南京了,张光北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过失。于是,他放下一切事务,和妻子分头飞往南京。在岳父母家看到女儿安然无恙,张光北这才放了心。岳父把张光北夫妇拉到一边,悄悄问:“乐乐怎么一个人来这边了?是不是你们打骂她了?”陈炜倒也不隐瞒,把这段时间对女儿疏于关心的情况说了出来。张光北的岳父是大学教授,他认真地给女儿女婿分析:“乐乐12岁才回到你们身边,你们和孩子的磨合期还没有过。作为父母,你们要摆正心态,多理解孩子,多关心她的心理变化,这样你们相处才能和谐。”岳父的分析入情入理,让张光北心里亮堂起来,他决定用父爱消除女儿心中的隔阂。

张光北和妻子商量后,专门准备了一个精致的日记本,放在客厅的抽屉里,并对女儿说:“乐乐,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心灵对话簿’,我们每个人有心里话都可以写在上面。”首先,张光北在日记本上向女儿道歉:“乐乐,爸妈以前忽略了你,对你关心不够,今后一定好好表现,你能给我们这个机会吗?”第二天,张光北在日记本上看到女儿写的一段话:“爸爸妈妈,在外公外婆身边生活时,我曾怨恨你们心里只有拍戏,没有我这个女儿,现在我才知道,你们有多爱我,我一定好好珍惜!”就这样,张光北和妻子借助日记本与女儿进行心灵对话,在一行行充满真情的文字中,张思乐与父母的隔阂渐渐消散……

威严父亲用耳光“打走”女儿初恋

自从女儿回到身边,张光北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从外地回来,一定会给女儿买礼物。虽然带回来的礼物北京都能买到,但他乐此不疲。时间一长,张思乐也养成了一个习惯,爸爸每次回来,她都会去翻爸爸的包。

有一次,张光北从浙江拍戏回来,下飞机已是凌晨了,他猛然想起自己在杭州给女儿买的东西忘在了宾馆。想到女儿见不到礼物后的失望神情,张光北就到处寻找没有关门的超市,最后终于在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给女儿买了3盒巧克力,2盒浙江产的甜点。回到家,看到女儿已经睡了,张光北没有惊动她。

第二天,张思乐起床后,看到爸爸放在客厅里的大包,就知道爸爸回来了。当她从包里翻出礼物后,十分兴奋。直到晚上,张思乐才从妈妈那里知道了爸爸深夜给她买礼物的事情,感动得她搂住爸爸的脖子直嚷:“老爸真好!”

张光北疼爱女儿,女儿也关心他。张光北烟瘾比较大,张思乐认为抽烟有害健康,就提出让爸爸戒烟。多年的烟瘾,张光北不可能一下子戒掉,但面对女儿的关心,他还是表态说尽量戒。

一天,张光北和圈内好友一起喝酒,习惯性地拿出烟来抽。一个朋友指着张光北手中的烟盒问:“光北,你的烟盒上写的什么?密密麻麻的。”经朋友提醒,张光北仔细一看,只见烟盒上写满了“吸烟有害健康”字样,一看笔迹是女儿的。张光北笑着对朋友说:“闺女关心我,不让我多抽烟,竟使出了这一招。”说完,他把抽出来的烟又塞了进去。朋友们开玩笑说:“光北,看来闺女在你心里的地位超过嫂子啦!”张光北笑着默认了。

法学硕士 篇4

Bloomington,花开的地方

耳朵里听的是《北京欢迎你》,心里想的却是“北京欢送我”。我没有在8月8日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却在这一天离开北京,远赴美国攻读法学硕士。8日上午,我乘坐地铁快轨到达机场,下午5点,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前往芝加哥。

在出发之前,我猜想我会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一堆老外中间度过12小时的飞行旅程,虽然这的确是一个绝佳的练口语的机会。但是,已经结束托福、雅思考试的我,谁还稀罕这种免费外教全天陪练口语的服务呢?没有人听我说中文,这个旅程肯定很苦闷。

上了飞机以后,才发现由于买的是学生票,所以我周围坐的全部都是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左边是一名去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全奖博士MM,右边是一名去迈阿密大学的自费本科DD。这样很好,有这两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年轻男女与我相伴,总算不再那么苦闷。

回想这一段时间以来,从开始准备考试,到申请学校,再到准备签证,最后收拾行李,我都为了一个出国的目的而拼命向前冲,却从未静下心来思考这个目的本身的意义。现在,当我终于踏上了赴美的飞机,我才真正开始思考和论证这一行为的合理性。因此在飞机上,我一路心潮起伏,开始分析背井离乡,去受这份“洋罪”是否值得。

在作了种种正面和反面的假设和论证,却实在难以得出一个证明此行的确对自己真的很有利的结论以后,我想到了老罗的一句话,“我多多少少有点自毁的倾向,人生追求的是牛逼,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飞机在美国当地时间下午4点抵达芝加哥,此时我已经在飞机上度过了12个小时,经历了心理上的后悔、恐慌和吃完飞机上提供的西餐后生理上的不适应,几近崩溃。所以当我踏上美利坚合众国的领土时,并没有电影中那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而是赶紧在机场大找洗手间,继续面色苍白地上吐下泄。

处理好私人问题后,我排在了长长的队伍后面等待入关,这个过程花掉了我3个多小时。中间不断有各个国家的人加塞插队,其中不乏西方人民。我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心中时刻牢记“在外面绝对不能丢中国人的脸”的警句,放弃了很多次可以混在中间一起加塞的机会。但也忍不住郁闷,大家不是都说西方人有礼貌吗,怎么还兴插队?算了,排自己的队,让西方社会的人丢自己国家的脸去!

由于芝加哥并不是我的终点站,所以在带着四川雪茄和重庆火锅底料,担惊受怕地混出了海关以后,我并没有片刻机会欣赏这座城市的美景,而是一路在机场狂奔,换乘前往印第安纳波利斯的飞机。在机场大厅小歇片刻,花了2.5美金买了一瓶500毫升的雪碧补充能量后,我又开始了恶心的空中之旅。我记得《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44课曾经花大篇幅论证坐飞机“又快又舒适”,我想那位作者肯定没有出过国,也没有转过机,更没有在出国的同时转机。

晚上11点,我抵达印第安纳州的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这仍然不是我要去的终点。但此刻天色已晚,我在机场与几名乘坐另一班飞机的中国同学会合后,在机场附近的一家旅馆住了下来,准备第二天早上再出发去我们最终的目的地,印第安纳布鲁明顿镇。

由于时差还没倒过来,第二天清晨,我早早就醒了过来。我在旅馆里用手机为大家放歌,发现自己无意中放的竟是《加州旅馆》,在美国的旅馆里听这首歌,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们在旅馆用完早餐以后,就踏上了前往布鲁明顿的Shuttle。坐在车上向外望去,一路映入我眼帘的,是蓝得让人不敢相信的天空和绿得一望无际的绿地。此刻,我突然想起了一句很土的话:“美国,我来了。”

汽车缓缓地驶进了布鲁明顿这个小镇,这是传说中风景位居全美前五的大学城。一路上绿树红瓦,星罗棋布,就象动画片里的场景。我仿佛来到了一个童话王国,一切关于这个小城的风景的赞美都是多余的,我只想用一句抽象的话来形容,“美得令人窒息”。

法学硕士就业前景分析 篇5

摘要:

面临法律硕士和日益增多的优秀的法学本科生,法学硕士的竞争力何在?本文一一为你解析。

近几年,法律硕士的持续升温,大量法学本科生涌入人才市场,法学硕士已不再是招聘会上的宠儿。虽说法律硕士、法学本科生、法学硕士的培养方式和就业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当每年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过招时,三者的竞争和比较就在所难免,法学界也就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选秀战,法学硕士被推上了PK台:面临法律硕士和日益增多的优秀的法学本科生,法学硕士的竞争力何在?我们考研时还要不要选择法学硕士?

对手PK:法学硕士,牌子仍有优势

1.法学硕士 VS 法学本科生

几年前在人们的观念里,法学硕士与法学本科生似乎没必要来做比较。不过最近几年,人们开始对研究生教育提出质疑,甚至有人提出将2~3年的经验学习和2~3年的理论学习做终极比较,分析各专业本科就业和研究生就业的成本收益。

首先,本科虽然有4年,可是排除英语、政治、体育等公共课程以及非法律选修课程的学习时间,再排除实习和论文时间,实际真正学习法律知识的时间只有两年多一点。而法学硕士在理论学习的时间上要比本科生长,且有机会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或参与课题实践;其次,本科生教育主要还是以“教一学”的接受式模式为主,而法学硕士更侧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化教育。虽然我们也认可:高学历并不一定意味着高能力,但在法学界,学历这块牌子还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用人单位的门槛越抬越高,学历成了敲门砖。“博士或优秀硕士”的学历要求也在法律人才招聘会上屡见不鲜。

2.法学硕士VS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简称JM),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决定,从2009年开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招生。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及企事业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法学硕士,主要招收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分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等不同专业,主要侧重学术研究和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

从培养方向来看,二者本不应该发生太大的冲突,可无论是法律硕士还是法学硕士毕业了都要找工作,但社会上法律类的职位只有那么多,所以PK在所难免。

法律硕士的优势主要有两点:1.多学科背景适应现在用人单位对一专多长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法律硕士培养方式使其业务性、实践性更强一些,从而职业能力相对较强。这也是国家引入这个专业学位的出发点。

可是,我们必须看到,法律硕士目前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一部分生源是非法学专业考生,它很难保证能将从未接触过法律基础知识的人短时间内完全培养成合格的法律人才。相比之下,法学硕士有4年本科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积淀,在法律理论深度、牢固程度以及法学修养上相对较好。不可否认,现实中一部分用人单位还是比较倾向于科班出身的法学硕士。

评论:法学硕士,毕业只是开始„„

检验法学硕士、法学本科生、法律硕士孰优孰劣,最简单公正的办法就是看他们的就业出口。而高校法学类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专业硕士都会面临着国家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留校任教这三种选择,接受它们的严格评审。

1.国家司法考试

国家司法考试是从事法律职业必需的职业资格考试,它是绝大多数想从事法律行业的法学毕业生的必经之路,被人们称为“中国第一考”,其难度之大可见一斑。国家司法考试的覆盖面极其广泛,而法学硕士往往只精通自己的研究方向,对本专业外的知识却有些生疏,以致有时候法学硕士司法考试的通过率还不及法律硕士。

小郑是北京一所名牌大学刑法专业研三的学生,三年中已经在各种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但临近毕业了却不得不第三次走进司法考试的考场——得不到证书就业就很成问题。校园中像小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硕士毕业时仍在为出路忧心忡忡。

2.公务员考试

考公务员是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另外一个出路,不过近年来随着公务员报考人数的猛增,法学硕士在公务员考试中的通过率也在下降。2006年,南方一所大学法学院里,300多名硕士毕业生几乎全部报考了公务员,最后被录取的只有五六个人,这几位“成功人士”成为年级里的传奇人物。人们感叹,读完法学硕士并不能保证理想的出路。

3.留校任教

不可否认,法学硕士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水平远远高于法律硕士和本科生,所以法学硕士留校任教的也不在少数。不过现在高校留校任教的门槛一夜之间抬高了许多,名牌高校的门口都不约而同挂上“非博士勿扰”的牌子。于是,硕士毕业的学子们想要留校任教,还要再攀登“博士”的高峰。

案例:

对于想要报考法学硕士的同学来说,选择有特色、适合自己的名校就读是提升竞争力的一个好方法,下面以北京为例,跨考咨询师为大家介绍几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校,供大家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国家级重点学科:宪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

热门专业:民商法学。其法学院最早在全国设立了民法专业,编写了第一部民法学教材,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民商法方面的精英如王利明、杨立新等都在这里。

考试难度:法学复试分数线很高,总分要求360分,其中政治和英语要求60分,专业课的分数要求90分。每年的招生录取比例大概在7.4%左右,这就意味着被淘汰的几率很大,所以考生在选择报考人大法学时一定要慎重。

北京大学法学院

法学硕士点: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法理学、国际法学

热门学科:经济法学。经济法学会会长吴志攀、经济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守文、财税法学会会长刘剑文,以及其他一批国内知名学者都在北大笔耕不辍,如果你以后想投身学术,北大经济法可以说是完美的选择。

考试难度:因为北大的牌子和名气,所以这里是众多高手过招,同挤一根独木桥。北大的参考书范围涉及十多本书,复习的强度很大,且出题偏爱实际案例分析,考研时案例能占到60~70分,所以考生必须掌握很细的法条!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硕士点: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刑法、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法律史、环境法等学、军事法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诉讼法学、法律史

热门学科:民法。有民法学界的泰斗江平先生坐镇,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学炙手可热。

考试难度: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专业院校,招生人数相对多一些,录取比率相对较大。但2006年的考研政策有变,法学专业主干课14门核心课程全考,这样复习量变得很大。而且专业课考试每年的侧重点会变化较大,所以必须把握好风向。

现实是,并非每个学生都能进入名牌大学就读法学硕士。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观念:个人价值的提升并不能完全依靠学校的专业教学,学校的专业设置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法学专业的学生即使没能进入名牌高校,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弥补。

法学硕士 篇6

关键词:属性;交叉性;综合性;法律关系;法律多样性

环境法学的基本属性是法学,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是如何教学实践中保持其作为法学学科的特征。环境法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其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与传统的法学学科不同的是对其权利义务的理解要借助相关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授课时如果不注意其法学的学科属性,就会把它讲授成环境科学或者环境经济学或生态学。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好分寸,突出其学科的属性,是每个老师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 环境法学的特性

环境法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传统的民商法学、宪法和行政法等学科相比较,呈现出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

(一)交叉性

环境法学是在环境问题的产生并日益严重的状况下产生的,主要是以环境危机的法律治理为中心的环境法律知识体系,着重调整的是与环境开发、利用相关的利益关系,但是因为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相交叉。如果对这些学科一点都不了解,一定会妨碍对环境法学的理解,例如,不懂得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就无法理解环境的外部性问题,更难以理解外部性的内部化的法律设置。不了解生态学和化学,对于技术性很强的环境标准理解也会困难重重。这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在环境法学中,是学生理解、掌握环境法律知识体系的基础。也就是说,对环境法学的理解是离不开这些相关的知识支持。

(二)综合性

综合性主要指环境法学应对环境问题手段的多样性。环境法学的调整对象与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大气、土地、生物、人类等等,其法律关系也非常复杂,与环境开发、利用、保护等广泛的社会关系有关,这决定了其调整手段必须公法与私法多种手段参与,才能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同时,环境保护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公民环境意识与教育,因而环境法必须考虑现时的公共政策与国民的环境文化等等。

(三)技术性

技术性是环境法学最具特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各种各样的环境标准,包括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环境标准是一种环境法律规范,当然拥有法律效力。无论是大气污染方面的排污标准、水污染防治的排污标准,还是有毒有害物质等标准,都是建立在对该领域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视角上看,环境法主要是通过调整人类与环境有关的活动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无疑会涉及自然的规律与人类活动的规律。因而,环境法的规范与传统规范最大的区别在于将技术、操作规程、工艺技术等因素融进其法律规范中。

二、环境法学学科性质的体现

(一)法律关系的强调

能够体现法律属性最典型的知识无非是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一般包括法律的主体、权利义务与客体。虽然环境法涉及方方面面,其调整对象与范围广泛,但是一个不能忽视环节是必须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环境法要解决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并通过人类利益关系的调整去促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利益的载体肯定不能离开主体对权利的享受与义务与承担。只要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其他形形色色的环境因素、科学因素、经济因素都是次要问题。另外,虽然环境问题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只要我们抓住法律客体的特点,分清主体的种类,就能清晰地掌握环境法律关系的相关要素,达到了教学的效果。不管环境问题有多复杂,环境法的切入方式总是从利益开始,而利益关系一定是主体的利益。法律主体、权利与义务是法学学科的标识。

(二)案例的引入

除了主体、法律关系内容与客体外,另一个体现法学特色的知识体系就是案例。案例教学是法学教育最具特色的方法之一。法律制定的目的是定纷止争,解决纠纷和提供救济方式。离开案例教学,不但会使法学教育失去活力,使法律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而且会背离了法律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在环境法学的教学实践中,利用案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好理解法律原理与制度设计。另一方面,在案件的纷争和解决中,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实施途径与效果。环境法学的内容由许多跨学科的知识和原则、环境公共政策与国家的规划组成,其表象与传统法学相比区别较大,而现实中学生往往欲拿传统法来比较,因而,相关的案例的引入,就非常必要。如在讲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时,穿插了“北京圆明园防水渗透工程的环评问题” 和“2006年环保总局的环评风暴”等案例,让学生结合现实中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环评中的实体性问题和程序性问题,从公众参与、权利救济等具体的因素去理解制度实施的效果,这不但增加讲课的法律属性,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法律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法律价值理念的串联

任何法律形式都离不开法律价值观的支撑,公平、正义、安全、效率、秩序这些价值要素虽然在不同的时空其重要性会有所侧重,但都是法律的价值追求,尤其是公平、正义成为法律的永恒价值。不同学科所追求的价值是不同的,如经济学是追求效率最大化,伦理学追求幸福观、政治学追求正当性等等,只有法律把公平、正义作为永恒的价值。因此,在讲述环境法学的实践中,如何通过制度的设计和权利的救济来体现环境公平与环境正义的价值追求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恰恰是环境法学其法学属性的最好体现。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可持续发展观中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强调不分地位、种族与国籍,每个人都享受平等的环境权利;而且当代人对环境权利的享受不能以损害下一代享受环境的权利,以体现对下一代的环境保护。通过环境侵害中侵害主体与被侵害主体的不平等地位的区分与解,说明环境法律基于受害人的弱势地位的原因,环境法律应该通过倾斜保护原则,对被告(侵害人)课以加重的义务,以体现环境法对实质公平的追求。具体就是在环境侵权中采用举证倒置,在民事环境侵权中的损害赔偿中,违法性不是侵害的构成要件等方面来落实法律的价值目标。

三、强调环境法学学科属性的意义

(一) 法律的多样性

任何法律的出现都是社会需求的反映。从最早的习惯、道德发展到法律,都是社会不断发展对制度的诉求。从传统的刑法、民商法到宪法、行政法、经济法、环境法和劳动法、体现法律的社会化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传统法律形式无法解决新的社会问题,必然导致新的法律形式的不断涌现,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如以环境危机为代表的各种公共事件,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德国学者贝克谓之“风险社会”的时代,与应对风险有关的法律也不断出现,像危机管理法、非常立法等法律应运而生。

(二) 法律的局限性

在环境法学这样处于边缘地位的学科中强调其法学属性,其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独步领会法律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认识到法律存在着局限性。学习法律的人们,可能在形成法律思维的同时,也容易滋生法律万能的“泛法律主义”倾向,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例如,在环境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到底哪些环境因素,才是环境法调整的对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界定,对学生们理解法律的功能与作用十分重要。我们经常会以太阳为例子,来说明环境法不能调整太阳的运动是因为人类对太阳的不可控制性,因而得出结论是环境法只能调整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的对象;我们还经常用“动物园的动物是民法调整的对象而不是环境法调整的对象是因为其脱离了自然界,其环境功能的缺损”作为例子,说明不同时空中环境法调整范围与边界。通过这些例子来理解法律的功能与作用,使学生能够以此认识法律的作用是有局限的。除了法律之外,还有道德、宗教、政策、信用和习惯等手段参与社会的管理与调节。

(三) 法律发展性

环境法学是近几十年法律学科发展最迅速的学科,其法律形式、理念与制度对传统法律的冲击很大,有学者称为“革命的环境法学”。例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一环境法上的价值理念已经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发展,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学中的预防原则,已经影响到刑法、民法等传统学科,这些传统学科试图进行制度创新,改变其事后调整性,难于应对风险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一些社会关系,目的是克服法律的滞后性。从环境法学与其他法律学科的关系入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法律的性质,领会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来体会法律的发展性,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这样既能加深对该学科的理解,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法学硕士 篇7

海南大学法学院自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目前还没有博士招生资格) , 到2008年10月共招收研究生448人。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特别是2007年8月原海南大学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合并后, 在教学设施、教育资源整合方面都有待完善, 因而有较强的代表性。2008年11月28日至12月8日期间, 笔者对海南大学法学院07级和08级的法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内容涉及教学资源、课程设置、研究生与导师关系、教学管理、学习选择权等问题。本文主要在此调查基础上对当前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进行阐述。

一、当前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资源不足与研究生数量增加之间的矛盾

2009年9月卸任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在接受采访时曾指出, 每一所大学都应该有一个“极限容量”, 一个班级有20~30名学生, 那么学生和老师之间就会有机会很好地沟通和交流;如果学生达到40~50人, 就已经到了可以承受的极限;如果再多, 上课就变成了“报告会”, 很多学生就会失去和老师交流、进入实验室实际操作等机会, 甚至有些学校学生上自习都找不着座位, 教学质量必然大为降低。[1]研究生招生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作为一所拥有本、硕、博和多专业招生资格的综合性大学, 任何专业和阶段的招生数量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和学习阶段的教学质量。就硕士研究生阶段而言, 在每个专业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 而师资力量又得不到补充, 部分老师“身兼数职、代课数科”, 甚至跨专业担当研究生导师, 其结果是严重影响老师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从2009年海南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看, 继2008年新增法理学、法律史、国际法学和刑法学四个专业后, 又增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 而招生人数由2008年的96人增加至144人 (包括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 , [2]而相关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并没有得到相应增加, 致使研究生住宿条件、学习条件渐趋下降, 教育资源日益不足。在调查过程中, 70%的研究生认为“教学资源紧张”, 难以满足目前的学习研究需求。这样密集的专业开设和研究生扩招, 如不及时引进必要师资力量和增加相应教学设备, 势必会影响对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2.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课时安排不合理。由于教学计划修改没能及时跟上, 课程安排存在诸多问题, 最为突出就是非专业课程所占学时过多, 这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就海南大学而言, 研究生课程中, 法学硕士研究生公共课占234课时、8学分, 相当于总课时的1/3;而公共英语的学习在第二学期仍继续开设, 其学分和学时都远远高过专业课程。在调查过程中, 6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特别是公共课所占课时比重过高。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 本科教育重基础、重在“广”, 而研究生教育重在“专”、重在“精”, 因此, 研究生的专业特性要求将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领域研究, 而公共课课时过多会造成不利影响。

(2) 课程开设顺序不合理。专业课设置应循序渐进, 但很多高校为了节省教学成本, 有安排不同年级学生同修一门课的现象。以海南大学法学院2007级和2008级硕士研究生为例, 两个年级学生同时修的课程包括法哲学、法社会学、法学英语等。这些属于法学专业课程中的基础, 应设置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 而对于2007级学生而言, 先修各自专业课程, 后修作为专业课基础的法学理论课程, 本末倒置, 这样不利于法学理论基础的培养和专业领域的研究。在调查中, 60%的学生认为两个年级同修一门课不合理, 其中高年级学生意见比重占85%。

3. 学生学习的选择权受到一些不合理限制

研究生阶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 学校应给予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和选择的空间, 但很多高校对这一问题不够重视。就海南大学法学院而言, 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选修课形同虚设, 研究生填写培养计划时选修的课程, 在实际中并未开设, 导致法学硕士研究生为了获得学分不得不选修学院决定开设的课程, 与研究生实际的必修课几乎一致, 失去选修课应有的作用, 同时无形中剥夺了研究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非必修课的权利;被调查的45名研究生中, 83%认为这种安排限制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权。二是讲座实行签到制度, 学校不分讲座形式、讲座质量和专业倾向, 强制性要求所有研究生参加。被调查的45名研究生都认为讲座签到制度缺乏合理性, 应区别讲座内容允许研究生选择参加。诚然, 硕士研究生不如博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中的专一性强, 需要注重增加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 即使这种做法出发点是好的, 但强制签到的方式有失偏颇。

4. 研究生教学与就业的矛盾

如前所述,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专业性人才, 要求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社会需求更多定位于复合型人才, 注重实践能力。这无形中产生了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求、研究生阶段学习与毕业后就业之间的冲突。从目前我国就业情况看, 硕士研究生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对于需要复合型人才的用人单位而言本科生足矣, 而对于需要专业人才的用人单位而言更想要的是博士生。这导致了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增大, 更使其成为不研究学术而“研究生存”的研究生。以海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为例, 通过司法考试是法学研究生理想就业的一个基本条件。在司法考试与专业学习冲突时, 很多同学牺牲了专业研究而选择司法考试。调查显示, 67%的学生更重视司法考试, 认为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上为学生复习司法考试提供可能的帮助, 毕竟生存是第一需求。此时学校若能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尽量照顾这些情况, 有利于减少研究生的后顾之忧, 使其更好地专注于专业研究。

5.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不够

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习质量、科研活动的成果, 最终导致培养研究生质量的好坏。一方面, 很多高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或导师跨专业辅导, 导致老师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 老师疏于与学生交流;另一方面, 研究生又把大多精力放在学分和就业上, 使得自己与导师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 而部分研究生又缺少学习主动性, 不能积极与导师沟通, 同时, 有些研究生在观念上尚未摆脱老师与学生关系的传统观念, 认为导师仅是“师”而非“友”, 授业解惑是两者关系唯一的纽带, 个别研究生甚至“惧怕”单独与其导师交流, 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疏远, 从根本上动摇了作为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支撑———“师徒模式”。这在对海南大学法学院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调查表明70%的硕士研究生认为除了学生主动请教和课题任务需要外, 自己缺少和导师其他方式的交流或生活上的关心。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 目前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也应当发生相应的转变:由绝对的权威向专业权威转变, 由命令学生绝对服从向期望学生服从转变, 由单向的传授模式向双向的沟通协调模式转变, 由师道尊严向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转变。[3]高校的导师们应尽快调整并适应这种转变。

二、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对策

1. 严把招生关

近年来, 很多学校通过合并等方式不断扩大规模, 本科、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但相配套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因此, 高校要杜绝急功近利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应根据学院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合理确定开设专业和招收研究生的比例。这里需要明确一个观念, 高校有资格开设专业和招收研究生, 不等于有能力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因此, 当具备勉强能够开设专业的条件时就付诸实施, 既不利于研究生的培养, 又影响社会对高校研究生教育水平的评价。另外, 对于已经开设的专业, 高校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在条件有限的前提下, 通过减少行政管理中非必要性开支等途径, 尽量给予教学人员优厚待遇, 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众所周知, 老师是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 人才不仅是稀缺的, 而且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竞争同样存在于研究生教育中, 不能引进人才或引进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人才流失是让人惋惜的。

2. 重新定位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随着近年来就业难度增加, 研究生队伍不断扩大, 许多研究生把读研当作了暂时的庇护所, 这是一种无奈之举, 也是客观现实。相应的, 我国研究生教育中, 硕士研究生培养要从目前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多数、辅以少数攻读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状况, 逐步调整到多种类型并举, 应用型、复合型学位为多数的新格局[4]。因此, 各高校应该因校制宜, 根据实际校情确定研究生培养目标, 并结合各自的教育水平、研究生培养能力等因素改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 明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着力解决专业研究和就业之间的矛盾, 这是使研究生回归学术的同时又能理想就业的关键。这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 改善学生研究条件的同时, 更多地鼓励和支持研究生的就业, 为实现专业学习和理想就业的双赢提供必要的帮助。具体到法学专业而言, 虽然专业研究是研究生的本职, 但法学研究生毕业后能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毕竟占少数, 多数还是会选择从事律师或通过公务员考试等方式进入法院和检察系统, 这种现实应充分考虑。针对法学研究生较为突出的司法考试、研究生就业压力与专业学习之间的冲突, 学院应该为司法考试、研究生就业做一定倾斜, 学校应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多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 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例如利用学校资源为研究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条件, 增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协调, 为研究生就业提供必要的便利等。而对于致力学术研究的学生则应因材施教, 为他们创造有利的学术氛围。

3. 合理安排研究生课程

根据法学研究生招生规模、教师数量和教学条件, 高校应在充分尊重研究生选择权的前提下, 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在课程设置上, 一方面要减少非专业课所占学时和学分的比重, 另一方面在专业课上应多开设选修课, 拓宽学生选择的余地, 甚至可以考虑让学生选修别的院系开设的与本专业方向相近的课程, 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开设顺序上, 按照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顺序授课, 有利于研究生在形成更细致的专业倾向前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在学术讲座问题上, 应引导、鼓励学生走出去, 多听不同类型的讲座, 开阔思路。

4.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生交流

在如何融洽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增强双方沟通交流方面, 导师要积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 研究生也要时时向导师请教, 汇报思想状态和学习生活状况。具体而言, 双方可以通过读书报告会、定期座谈或者交流报告、讲座后谈心得等方式有意识地增强沟通渠道。需要强调的是, 增强双方沟通是“治标”, 改变“师本位”是“治本”。当前师生之间已不再是从属关系, 现代校园中理想的导师和研究生关系, 应从动态、人文关怀、互为主体及全民教育的观点, 予以重新定位, 赋予新的涵义, 才能适应现代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因此, 导师应对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全方位进行人文关怀, 学生应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 在学业上视为“师”、生活中视为“友”。通过这种多元的互动, 增强学术研究、生活观念的融洽度, 从而增加交流机会, 实现研究生科研水平更大的提高。

目前, 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在内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正在起步, 只有各高校予以足够重视、加大改善力度, 并且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共同营造一个良好、和谐、“三赢”的研究生教学环境, 才能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代群.中科大校长朱清时:高校盲目扩招存在三大风险[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50616/n225963575.shtml, 2005-06-16.

[2]海南大学研究生处.海南大学2009年研究生招生简章[EB/OL].http://www.hai nu.edu.cn/stm/zhaosheng/2008812/63064.shtml, 2008-08-12.

论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之争 篇8

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可以说是现今法学研究中的两项重点内容, 同后果式思维以及规范式思维相比具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对于教义法学而言, 其可以说是社科法学的速记, 而社科法学则更像是一种基础。通过对不同教义角度的出发, 则能够对操作以及思考的相关成本进行大幅度的降低。

二、两者区别

对于部分人员来说, 其开始可能并不能够对社科以及教义两者间的区别进行掌握, 从哲学角度来说, 当人在面对决策时, 往往会具有两种思维方式, 即后果式思维以及规范式思维。面对一件事情, 将其判断为对或者错, 可以说是规范式思维中的一种, 而如果仅仅从判断后将发生的结果进行判断, 则可以将其归类为后果式思维。对于现今社会中的很多人员来说, 其往往会根据规范思维进行日常活动, 当然, 也具有部分人, 没有正确观念之分, 如果仅仅为了获得最终的结果而不择手段, 则将以结果式思维进行事物的考虑。对此, 从哲学角度而言, 规范式思维同结果思维相比在道德层面上具有更高的高度。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 在普通情况下, 并不需要对其所采取行为的结果进行思索, 而仅仅根据自身目前所处的情景, 就能够进行应对。对于规范思维来说, 其在采取行动时将大大降低采取行动的成本以及思维, 对于整个人类的未来发展以及存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即根据事物的正确与否进行价值判断。而对于社科以及教义法学而言, 两者间的关系同上述的价值理念间也具有十分相似的关系。在传统法学中, 不同类型的教义都是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对此, 社科法学可以说是一种基础。对此, 在实际进行法学应用中, 则可以从社科法学中对理论基础进行找寻, 并以此对操作、思考的时间以及成本进行降低。

所谓教义, 是对思维进行简化的一种速记方式, 除了遇到较为特殊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 并不需要对这部分已经存在的教义进行再次检验。可以说, 社科是教义的重要基础, 而教义又是社科的一种速记体现, 两者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社科法学来说, 其是人们在对存在社会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法律以及方式所进行的设计, 而教义法学, 则是在权威基础上对相关条例进行设计以及操作。在此种情况下, 即使人员对社会并不存在较为深刻的了解, 在具有一定参考坐标的基础上依然能够进行运作。而对于社科法学来说, 其则能够对法学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基础,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对社会变化产生适应, 即其所具有的技术性以及知识进行好的研究与掌握。而从学习角度看来, 学习者最好先对社会科学进行学习, 之后再对经济以及部门法进行研究, 即在具有社会科学基础后有效降低后续学习的成本, 并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对教义法学的内容以及内涵进行逐渐的改变, 在对以往论述进行取代之后对其进行逐渐的调整。

三、发展前景

在社会的发展中, 两类法学未来发展的前景将是何种情况, 是否会出现一种对后者进行取代的情况呢? 从两者相对关系角度看来, 或许具有较为平实的拿捏。对于规范思维来说, 其是从结果思维发展得来的, 由于其在思维过程中将对操作以及思考的时间以及成本进行有效的降低, 则因此成为了很多人行为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依据。而在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后, 在同社会科学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则能够更好的对两者进行应用, 从长期角度看来, 该种方式也将对决策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而从两者关系看来, 也不会出现一种对另一种完全取代的情况, 这是因为对于前一种情况来说, 对其进行操作时所需的成本非常低。而通过对两者关系的了解, 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法学, 即在面对未来环境时也能够更为从容的应对。

从该种观察角度来说, 对于我国现今社科法学的研究者来说也具有着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目前, 已经有学者对教义法学存在的缺失进行了指出, 并对未来社科法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提出, 对于我国的法学研究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而对于该种情况来说, 可以说也是正在进行时的一种言论, 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对社科法学的方法论进行研究, 以此对教义法学产生有效的帮助效果。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 我国学者在此方面已经踏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对传统教义法学中存在的缺失情况进行了指出。而在第二步中, 则需要获得研究的替代方案, 以此对现有较为笼统、模糊的社科法学进行改变, 即在保证新的方法论具有更高说服力的基础上使其成为我国法学界的重要研究依据。

四、结语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情况下, 对于法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法学研究中的两项重点内容, 社科以及教义法学的研究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 需要能够联系实际, 在对两者间关系做好把握的基础上获得研究成果。

摘要:社科与教义法学可以说是现今法学研究中的两项重点, 在本文中, 将就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之争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社科法学,教义法学,之争

参考文献

[1]邵六益.社科法学的知识反思——以研究方法为核心[J].法商研究, 2015 (02) :111-119.

[2]陈瑞华.法学研究方法的若干反思[J].中外法学, 2015 (01) :22-28.

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学的影响 篇9

在古代罗马法律文化中, 核心是罗马法学, 它是西方法学的渊源[1]。罗马法是古代奴隶制法中最重要和最发达的法, 美国著名学者莫里斯曾说过, 罗马人“用武力征服全世界, 并没有像用他们那种伟大法学之不朽的力量来得大。”

罗马法学经历了一个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古代罗马国家地处欧洲的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 罗马最初是氏族社会, 划分为三个部落 (Ramnes部落、Tities部落和Luceres部落) , 采取君主制形式, “王”是国家的最高首脑, 由各个氏族首长组成元老院, 并建立了贵族大会和军伍大会, 当时的法律渊源主要为习惯法, 内容为宗教、道德上的习惯。

公元前510年, 罗马进入了共和国时期, 这一时期罗马积极向外扩张, 公元前462年, 保民官盖尤斯提议由平民组成委员会来起草法律, 到公元前454年, 护民官们提出建立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立法委员会, 并得到元老院的接受, 后创设了十人委员会, 最终完成了《十二表法》[2]。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渊源还包括长官谕令和法学家的解答等, 这时期的罗马法学家主要有:阿西留斯 (L.Acilius) 、波修斯 (M.Porcius) 、李维斯 (C.Livius Drusus) 等[3]。

公元前27年, 奥古斯都 (Augustus) 废除了共和制, 实行元首政治, 开始帝政时期。这一时期, 国土继续扩张, 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 罗马法学也进入了黄金时期, 出现了大批法学家, 最为著名的有:盖尤斯 (Gaius) 、帕比尼安 (Papinianus) 、乌尔比安 (Domitius Ulpianus) 、保罗 (Julius Paulus) 和莫迪斯蒂努斯 (Modestinus) 。

公元527年, 查士丁尼执政, 在这个时期, 法律编纂之风盛行, 不仅皇帝重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 法学家更是致力于法律的整理, 使罗马法学发展进入了一个集大成的时期, 尤其是《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 其中, 《法学阶梯》则为法国民法典的体系奠定了基础, 且开创了大学法学教科书的范式;《学说汇纂》收录了40名著名法学家的著作, 是德国民法典的蓝本, 成为近代西方法学的历史基础[4]。

二、罗马法学家与罗马法学

罗马法学对西方法学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罗马法学的成功除了与罗马社会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关外, 罗马法学家的功劳不容忽视, 甚至可以说, 没有罗马法学家的贡献, 不可能有罗马法学的发达。

公元前3世纪开始, 罗马逐渐形成了一个职业法学家阶层。至帝国前期, 法学家的活跃程度达到了顶点。据史书记载, 该时期是罗马法学家群星璀璨时期, 出现了众多的著名人物。其数量, 根据法国18世纪著名私法学家朴蒂埃 (R.J.pothier, 1699-1772) 的统计, 是92人……但贡献最大、名声最响的是被公元426年的《学说引证法》 (Lex Citationum) 宣布为其学说和作品具有法律效力的五大法学家, 即盖尤斯、帕比尼安、乌尔比安、保罗和莫迪斯蒂努斯[5]。

罗马法学家的活动主要有:通过法学家的解答对执政官、法官或私人向其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口头解答;为契约当事人双方书写合同证书;指导诉讼当事人如何提起诉讼;代写诉状;甚至指导辩护人如何办案等。

罗马法学家的另一重要活动是创造了大量的作品, 通过其著作来影响罗马法学。罗马法学家著作数量之多, 种类之全为世上所罕见,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编纂《学说汇纂》时就参考了二千部法学著作, 这还只是罗马法学家的部分著作。

三、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学的影响

罗马法学家创造性的理论活动和法律实践的积极参与, 促使罗马法学逐步走向成熟, 也使得罗马法达到了世界古代法的顶峰。罗马法学家的理论上的贡献, 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关于法律与法学的定义。罗马法的法律一词, 拉丁文为Lex和Jus。公元一、二世纪之际, 罗马法学家首先对法律与法学作了精辟的定义。罗马著名法学家塞尔苏斯对法律下定义:“法律是善良公正之术”, “所谓善良, 即是道德;所谓公平, 即是正义”。乌尔比安引申解释, “正义乃是使每个人获得他的权利的一个固定的和永恒的力量。法律的格言是这样的, 过诚实的生活, 不伤害任何人, 给予每个人他自己应得的东西。”[6]

法学的拉丁语是Jurisprudentia, 该词是由ius (法律、正义) 和providere (先见、知识) 合成[7]。乌尔比安说:“法学即是神事与人事的知识, 正与不正的学问”[8]该定义为查士丁尼的《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所吸纳。尽管罗马法学家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把法律与宗教和道德混为一谈, 但他们对法律和法学的定义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

第二, 关于罗马法学的分类。由于罗马法渊源众多, 有习惯法、平民大会决议、元老院决议、长官告示及皇帝敕令等。因此罗马法学家对庞杂的罗马法进行分类和整理,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 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的分类。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将罗马法分为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他认为由自然的条理而成的是自然法, 自然法是自然教导一切动物的法律, 它不仅适用于人类, 而且适用于一切动物, 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由万国规律而成的是万民法, 万民法作为罗马市民法的“富有弹性的补充”;由市民的法律而成的是市民法, 它仅适用于本城邦自由民, 而不适用于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罗马法学家一般都认为一切法律都是从永恒和普遍的神法———自然法则中产生出来的。西塞罗就说“法律是最高的理性, 从自然法出来”, 乌尔比安说:“法律不单是一个特别社会的规则, 乃是正义和德行恒久不变的原理的说明。”

其次,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将法律为公法与私法, 他说:“罗马法研究的对象有两个, 公法和私法。公法是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 而私法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法。”[9]他把规定国家政府和职权范围等事项的法律视为公法;规定私人间的各种纠纷案件的法律为私法。乌尔比安认为公法包括神事、神官和政务官的法律规范;而私法则是由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三方面法律规范组成。法学家盖尤斯说, “所有我们使用的一切法, 或是涉及到人, 或是涉及到物, 或是涉及到诉讼”[10], 进一步将私法分为人法、物法及诉讼法三种。

最后, 罗马法学家还依法律产生的形式不同, 将法律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依法律的渊源的不同, 把法律分为市民法和最高裁判官法。

第三, 关于主权在民的法律思想。罗马法学家继承了希腊自由、平等、正义等理性法思想, 而且提出政治权力的渊源来自于人民的观点, 西塞罗曾说:“人民只要有参政的机会便是得到自由的机会。”盖尤斯也论述道:“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由人民给他的;官吏为什么有权力呢?因为官吏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11]

从罗马法学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到, 他们认为政治权力的根本渊源是人民;法律上所以有效力, 必须经由人民的参与政治活动而授予了各级的权力;所有国家法律的制定都必须归诸于政治上有组织的人民。

第四, 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教育的贡献。罗马的法学教育是依靠法学家来进行的, 罗马古时, 僧侣贵族垄断法律知识, 一般平民很难获得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到公元前254年, 一个平民出身的大僧侣柯隆加乌斯将所有的法律文献全部披露, 并公开解答法律问题, 传授法律知识。罗马的法学教育开始兴起, 罗马的法学教育创立于罗马共和国末期、帝政初期, 最初是非正式的私塾教育, 法学家被赋予举办法学教育的权利, 以学徒式的方式进行的, 学生只是跟随一个著名的法学家参加司法会议并同其一起讨论所遇到的问题, 以此方式获得法律的实践知识。后来许多罗马法学家还编写法学教材, 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如盖尤斯、帕比尼安、保罗、乌尔比安等人都曾编写过《法学阶梯》式的法学著作作为法学入门者的法律教材。

法律教育的发展, 使得罗马习法成风, 知法者甚众, 学术繁荣。可以说, 正是由于罗马法学家致力于发展法学教育, 才使得罗马法学界代代有人出, 罗马法学的发展也因此高潮迭起, 并经受时代的压力与考验, 逐步成为世界性的法律, 存续后世。

第五, 罗马法学家对后世民法学的概念、原则和内容的影响。罗马法学家在罗马民法学中所确定的概念、原则和内容简明而严谨, 准确而精炼, 恩格斯曾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 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 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12]在概念方面, 如物权法中的物、物权、占有、所有的概念:债权法中要式行为、故意过失的概念;继承法中的遗嘱、遗赠的概念等。在民事法律原则方面, 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过错责任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则原则等, 均为后世民法学所承继, 尤其是为大陆法系的民法学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勤华.西方法学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29.

[2][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M].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77.

[3][4][7][8]何勤华.西方法学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42, 49-51, 1, 2.

[5]何勤华.古罗马五大法学家小传[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 (5) .

[6]李进一.罗马法学家与罗马法[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19, (2) .

[9][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1.

[10][11][古罗马]盖尤斯.法学阶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4.

小议法学专业刑法学试题库建设 篇10

(一)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巩固人才培养定位

传统的教考合一的情况下, 学生在考前要求任课教师划范围降低难度, 考后成绩不理想还要求助于老师, 严重破坏了学校学风、考风的建设。而试题库的建设, 会使学生认识到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平时的努力程度以及对所学课程掌握与理解水平的高低, 从而促使其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认真学习并掌握刑法学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因此, 试题库的建设, 不仅有助于形成重教重学的良好氛围, 也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更能巩固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 促进法学专业学生适应标准化考核制度及就业

法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除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外, 还可以通过社会考试获得各种从业资格证书, 试题库的建设则能端正学生的心态, 学生将摆脱“投机”“押宝”等心态, 学生在课堂上熟悉标准化考试环境, 在多次标准化考试中培养自身应考能力,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 促进了法学专业学生就业。

二、高质量刑法学试题库建设的需求规范

(一) 刑法学试题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刑法学试题库不是刑法学试题的简单拼凑与罗列, 试题库建设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组织与实施。教学大纲是教学内容的总体纲要, 基本内容包括内容简介、教学目的与要求、讲授重点与难点章节要点及授课学时数等;考试大纲则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等。

(二) 刑法学试题库中的试题应具有一定规模

刑法学试题库中的题量必须达到足够容量, 否则就会失去试题库的价值。刑法学试题根据知识点难度题型等参数的要求, 应具有合理的比例结构, 其题量也应具有一定规模, 尽管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 但笔者认为至少应能保证连续四年抽取的试题重复率不超过10%为佳。

三、刑法学试题库建设的成效

(一) 学生实践能力凸显

刑法学试题库的建成、补充、更新了大量实践考核内容, 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配合学校成立的模拟法庭, 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刑事庭审的过程, 加强了对诉讼法的掌握, 同时提高了对实体法的兴趣。

(二) 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均得以提高

刑法学试题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实行教考分离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实行教考分离, 直接促进了教师教学责任心的提高, 唯有积极做好切实的教学, 方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实行教考分离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提高。面对大量的高质量试题, 学生只有主动勤奋地学习。刑法学试题库的建成有力地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自然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总之, 刑法学试题库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细致而又严肃的工作, 试题库建设是必然的趋势。它涉及教育科学与刑法学教学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紧密结合, 试题库建设使试题管理工作趋于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教风与学风, 也为试卷标准化及无纸化考试提供了基础。试题库建设要扎扎实实地逐步进行, 尽管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难题, 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与传统方式相比, 已体现出很多优越性,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法学硕士 篇11

关键词:自然法学;实证主义法学;博弈;融合;规则与正义的统一体

一、自然法的局限与实证主义法学的谢幕

历史悠久,著述如汗牛充栋的自然法学派,为我们的未来世界或者说理想世界描绘了一副甜美,闲适的生活图卷。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殚尽竭虑,可谓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自然法学家为我们设定的价值标准各有其自己的偏爱,尽管如此,事实上,那些自然法学派的学者都是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的需求来阐述他们心中的自然法规则和原则,尽管从今天看,片面性是不言自明的,但是正是如此才让我们能从不同的侧面来观看斯芬克的脸。自然法学对欧洲大陆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也是在美国结下了丰硕的果实。

实证主义法学自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范围》创始以来,就不断地被人们言说成"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以概括其理论。并在近代遭到社会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的批判。奥斯丁著作的《法理学的范围》的书名很好地说明了其理论的进路,即实证主义法学将法理学研究的范围作了适当的限定,并将自然法学派所主张的那些价值判断或伦理学的标准排除在法理学研究范围之外,原因在于其不可讨论、观测和证实,另外价值判断由于其判断标准的不一致性使得其言说实现困难。奥斯丁认为:"法理学乃是一种独立而自足的关于实在法的理论。但是另一方面,立法科学则是伦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其作用在于确定衡量实在法的标准以及实在法未得到认可而必须依赖于其上的原则。"[1]由此看来,那些对实证主义法学的非难是不公平的。这一点在司法领域内是极为重要的,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司法必须严格遵守现存有效的法律,否则,自然法学所倡导的法律的秩序是无从谈起的,恶法不得成为违法的理由,除非同立法加以改变;这一点在英美法系国家同样重要,尽管判例法国家中有通过司法过程中的不遵循先例而进行司法改革的路径,但是这毕竟是例外,而且创造先例本身是为了后来的遵循先例,如果可以任意创造先例,即不遵循先例成为一种常态的话,很显然所谓法律的确定性将荡然无存。

二、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博弈在继续

法理学作为一门对法学及法律现象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具有本身的特殊性,而且是与自然科学截然不同的特殊性。尽管在学术上对法的产生原因和过程有着各异的理论,但是对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却有其普遍性的一致性认识:从最基本的功能来说就是定纷止争,从更高层次的功能来说包括增进社会的福利,促进人的发展,实现文化进步等等。一个时代的法必然有其特定时代的历史要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在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法的思想史各有其偏好的,在一个常态的社会中,法应该追求的是一种秩序,尤其在法的适用阶段,不应该加入所谓的价值判断,而在一个极权或者混乱的社会中,自然法所倡导的价值评价必然为社会的前进方向指明道路,这种用"应然"来批判和指导"实然"的做法是必须和恰当的。

自19世纪以来,这两派之争就没有中止,也并不像有的学者所说的实证主义法学已经到了末路,正好相反,两者的博弈仍在继续。然而,自然法学和分析法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真的"水火不相容"吗?事实上,在充满歧見、显而易见的概念命题之争的背后,这两个法学流派在为数不少的重要问题上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一致性,自然法与实证法在博弈的同时,也在互相取长补短,渐渐体现出融合的趋势。

三、自然法与实证法的相互融合

(一)自然法学对政治因素的关注

首先,自然法虽然认为法律的本质是规则体系所体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来源于人的理性和良心的道德标准或原则。自然法承认实在法的规则,只不过认为实在法要接受一定道德标准和原则的检验,以确认这些规则是否符合道德正义,否则就是"恶法",不能称之为法律,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力。因为自然法认为这些道德标准和原则也是法律的组成部分,不能仅注重逻辑分析,还要考虑规则本应存在的内在的东西。其次,自然法论者或道德论者也有政治立场。自然法论者或者道德论者在坚守自然法学的同时,不会忘记他们始终生活在一个政治国家之中,对政治事件或政治问题总会有一定的看法和立场,这种看法和立场必然对自然法论者或者道德论者的自然法立场或道德立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毫无疑问,在这个角度上,自然法必然要考虑政治因素对自身的影响[2] 。最后,随着数学、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自然法学的概念、逻辑、思维方式、理论体系等都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烙上了强烈的科学化"理性主义"的烙印,而这种理性主义要求不再执着地追求对神或上帝的极端信仰,理性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实在法互动或被其部分取代。[3]

(二)实证主义法学对道德因素的考量逐渐自然法化

首先,实证主义者承认在实在法适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道德原则或标准给予指导,只有这样实在法在社会生活或法律实践中才能得到较好的适用、实施和贯彻。固然实证主义者认为法律具有强制性,但法律如果真正地想要得到较好的适用、贯彻和实施,单靠强制性是不够的,需要一定的道德标准或原则给予指导,使人们发自内心地、自觉地信任法律,遵守法律。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自然法的道德正义原则在证明实在法的正确性,如果结果是肯定的,那么人们就会认为遵守该实在法就是维护社会的平正义,那么法律在适用、贯彻和实施时就会变得顺畅。[4]其次,实在法规则一旦被确立下来,无论是对于立法者还是法学家、法学学生及法官,都倾向于质问其是否公正是很正常的。因此,实证主义者事实上还是关注法律中的道德因素的,尽管他们坚持只对实在法进行逻辑分析,不进行价值判断。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实证主义者或多或少地还是对实在法的规则体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道德判断和取舍,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迎合了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因为法律不可能是孤立的,它必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

在当今的中国,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如果说要选择一种法学理论的话,笔者当然更加倾向于实证主义法学。首先从法学研究的角度中,尽管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引进和借鉴了西方法律制度,但是中国学者目前研究法学的方法模式依然是中国式的,即在于一种模糊性的描述和玄学式的解释,对于法学这个一直以来想摆脱神学、伦理学等等学科影响而成为独立学科的科学来说,传统中国式的研究方法--侧重质的界定而忽视具体的分析--是无法做到的。而方法论的问题,实证主义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可操作的路径。另一方面来看,在法的适用方面,当前中国法治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笔者认为,不在于立法问题(并非没有问题),而在于有法不依的问题,按照实证主义法学的主张,实在法有其恒定效力,而不得因主张其不正义不公平而不予执行,这样的执法效果是符合顺应当今中国司法发展现状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主张实在法的绝对效力,而不对其进行反思,必然会导致法的停滞不前。如果在鱼与熊掌之间,我们必须做出选择的话,在闭门造车的斗室中绞尽脑汁,似乎能给自己一个选择其中之一的理由,但在我国具体司法实践中,与鱼和熊掌必然需要共存。

参考文献:

[1][美]E ·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2][美]伯曼.刘慈忠译.论实证法、自然法及历史法三个法理学派的一体化趋势[J].环球法律评论,1989,(5).

[3]邓春梅.论古典自然法学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J].求索,2007,(9).

[4]李艳萍,李秋萍.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的源流考[J].河北法学,2004,(3).

[5]刘扬.法律实证主义的问题意识[J].河北法学,2009,(2).

法学硕士 篇12

在法学领域内, 理论法学的概念被广大的研究学者们认为是研究法学内的基本理论知识, 解释了法学内的一些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 为了初入法学界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相较于应用法学以及部门法学, 理论法学这一学科体系的建立不但弥补了法学内原先两门学科之间的缺陷, 还发扬建立了自己学科独特的优势, 在法学界的教学之中成就了一定的地位。

根据理论法学对于法律的一些概念的阐述以及理解, 将法律内的复杂、繁多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将法律界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详细的分为了法律基础理论、法律哲学、比较、社会学、法律建立、法律心理学等详细的领域, 此外, 法律理论法学还将对于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仔细的划分, 主要分为了四个阶段, 其中对于法律之中的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及常见的基本理论的研究, 将其划分在法理学以及法律哲学的学科之中。当学生对于法律之中的一些基本的入门知识获得了初步的掌握之后, 就可以在法律之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进入到专门领域的理论之中的探索, 这时的法律学习就已经被理论法学划分到立法学的学习之中, 另外第三个阶段的学习即是使用法律界特定的方法展开对法律的研究, 也就是理论法学之中的比较学科, 经过前三个过程的学习, 按照理论法学的研究的法律学习步骤, 在完全的掌握了前三个阶段的法律学习之后, 按照理论法学安排的法律学习步骤可以进一步展开更加深入的学习, 可以将法律方面的学习逐渐的与其他的学科相互结合, 逐渐的衍生出交叉相互综合的学习, 使得学生在法律方面的学习更加的精进, 可以看出, 在理论法学学科创造的研究环境之下, 学生们可以从一个对于法律基础理论了解入门的阶段, 逐渐的深入到对于专业的理论、方法理论以及对于综合学科的了解学习之中逐渐的加深对于法律行业的了解, 可以说, 在理论法学学科对于法律的划分之下, 法律学科的基础性、一般性以及交叉性得到了对大化的体现, 所以说, 理论法学并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学科, 而是一项兼具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可以说在法律的学习之中, 理论法学是一项贯通整个法律界学习的学科, 在法律学的教育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上文的阐述之中, 理论法学在法律体系学习之中的占据着一个相当的地位,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 在法律方面的学习是一个相当需要耗费时间以及经历的学科, 尤其是在于其他学科的综合之上难度更大, 所以可以说为了克服这样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的难度, 理论法学学科的建立是一项势在必行的行为, 当学生经历了理论法学的前三个阶段的学习之后, 具备了相当的对于法律的学习能力之后, 学习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之后, 对于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之间的学习的难度也就降低了少许, 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法律的学习能力, 将理论法学以开放式的形态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放大理论法学的优势, 给法学体系注入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二、理论法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功能简介

在上文的简单概述之中, 理论法学在法律界的学习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 所以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的重视, 所以为了将理论法学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需要教育学界的人士充分的认识到理论法学在法律界的重要地位, 在十分了解的基础上充分的展示出理论法学的优势, 在此之前就应该充分的了解理论法学在法学学科体系之中所具有的一些功能。

1、理论法学在法律知识的传承上所发挥的作用

法律学的知识具备着很强的严谨性, 并且根据现代人们的生活的变化节奏十分的快, 法律条例的修改以及变化也是十分的快速, 所以理论法学的教学也就存在着一定的易变性和时事性, 所以理论法学的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承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由于理论法学包含了一些法律之中的入门的基础的理论知识, 所以学生在进行理论法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不受到外界法律知识的不断更新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说, 理论法学学习的第一阶段在传承法律知识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可以说, 在理论法学的课程之上, 法律学内的大部分的理论知识都建设了一个相当严密且稳定的框架, 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适应性, 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承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 理论法学扩展了法律教学提, 例如, 理论法学教学的第四阶段在于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联系, 通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理论法学学科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十分的符合法律界对于学生知识面的要求, 例如在理论学的学科领域之中, 法律社会学以及法律经济学都涵盖了一些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的知识, 而法律界处理的问题大多数是涵盖这两方面的内容, 所以在理论法学学科的帮助下了解经济领域以及社会领域之间的相关内容, 对于学生在法律界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说理论法学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承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2、理论法学在法律学科体系之中的创新功能

理论法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的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可以在更广泛的层次上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实践法律知识, 学生在对理论法学进行了基本的额学习之后, 充分的认识了法律之中的相关知识的应用, 便可以对于实际生活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专业的分析, 在不断的锻炼自己思维的同时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可以对于实际应用之中遇到的相应的问题提出疑问, 在理论法学学科创造的学习环境之中可以自由的与有关人士进行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 采用公平的态度, 客观的眼光全方位的认识法律之中的一些观点, 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之下, 理论法学学科也就会给法律界带来一些新颖的想法和创新, 使得法律界的理论知识逐渐的更新, 更加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于安定生活的要求。

3、理论法学教授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价值判断能力的功能

法律界的从业人士必需具备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法律在人们生活之中维护正义的作用, 所以在理论法学学科这门课程的学习之中, 教师们会在其中传授一些价值准则判断法以及一些衡量某种事物或者状态的价值, 实际上, 理论法学真正涵盖的内容是价值准则与相互冲突之间的价值判断法则, 在这样的价值分析之中, 学生作为初入法律界的新手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 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总结

上一篇:自动检测标准下一篇:让父母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