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实践教育

2024-05-25

法学实践教育(精选12篇)

法学实践教育 篇1

孝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作为儒家的经典文化典籍之一《孝经》就提到许多人伦至理,比如:“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孝”思想的弘扬与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法制的一条红线。在法学本科教育过程中,笔者尝试将《二十四孝》故事列为教学改革内容,力图能够更为直观地揭示中国传统法制的理念,加强本科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供商榷。

一、《二十四孝》纳入法学本科教育的主要原因

《二十四孝》是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产物。它是中国传统法制在道德领域的直接反映,蕴涵着丰富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风俗风情的本土法治资源。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十四孝》体现了儒家“礼”的要求

中国传统法制所强调的礼法结合,主要表现为“亲亲”、“尊尊”的基本原则在立法、司法实践活动中的贯彻和执行,它直接反映了中国传统法制所追求的忠孝理念。以《孝经》提到的五孝为标准,《二十四孝》的孝行可以进行如下归类:

“居则致其敬”:孝感动天(虞舜),为亲负米(东周·仲由),单衣顺母(东周·闵损),拾葚供亲(西汉·蔡顺),为母埋儿(东汉·郭巨),涌泉跃鲤(东汉·姜诗),扇枕温衾(东汉·黄香),行佣供母(东汉·江革),怀橘遗亲(东汉·陆绩),恣蚊饱血(晋·吴猛),乳姑不怠(唐·唐夫人),亲涤溺器(北宋·黄庭坚),弃官寻母(北宋·朱寿昌)

“养则致其乐”:戏彩娱亲(东周·老莱子),啮指心痛(东周·曾参)

“病则致其忧”:鹿乳奉亲(东周·郯子),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哭竹生笋(三国·孟宗),卧冰求鲤(晋·王祥),扼虎救父(晋·杨香),尝粪心忧(南齐·庾黔娄)

“丧则致其哀”:卖身葬父(东汉·董永),闻雷泣墓(魏晋·王裒)

“祭则致其严”:刻木事亲(东汉·丁兰)

从上述归类可以看出,《二十四孝》的“孝行”集中体现为“善事父母”,其中父母在世时的孝行占据主导。故事中行孝之人正因践行了符合“亲亲”要求的“孝”,他们中的多数后来被崇尚“尊尊”的最高统治者授予官位,充分体现了任官要孝的标准。

(二)《二十四孝》提供了中国传统法制的案例

在中国法制史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古代文献的阅读障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足等因素,使得中国法制史的课堂教学停留在一般的讲解方面,很难找到老师和学生都熟悉的法制个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二十四孝》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以中国古代的婚姻法制为例,在讲述有关离婚规定时,必讲内容为“七出”,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如果把“刻木事亲”中的东汉人丁兰休妻的依据为“七出”中“不顺父母”直接指出,将可以起到形象化的教学效果。我们再以中国古代的继承法为例。一般来讲,中国古代的继承人范围多为儿子,女儿继承权受到较多限制,儿媳能够有继承权的更为少见。“乳姑不怠”则提供了儿媳如何享有继承权的案例。故事主角唐夫人的婆婆长孙夫人在年事已高后,牙齿脱落,唐夫人每天盥洗后,都到婆婆房间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长达数年之久。长孙夫人因此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后来,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1)尽管我们从故事中看不到唐夫人从婆婆那里继承了多少财产,但她却从婆婆那里得到了后世子孙都要孝顺她的家训。这是继承的另类方式。

(三)中国传统法制特别重视对不孝行为的惩罚

不孝行为在中国传统法制中历来要受到重罚。《周礼·大司徒》把国家应重点惩治的犯罪归纳为八种:“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这一记载表明,西周时期不仅将不孝行为列为要被惩罚的行为,而且还被列为乡八刑之首。《孝经》也把不孝行为列为罪中重罪,比如该书“五刑章”就提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儒家经典对不孝行为的基本定性,随着儒学独尊地位的逐渐取得而为后世立法所确认。从秦汉时代开始,不孝行为就被列为国家加重制裁的重大罪名。至北齐时期,北齐政权为强调对严重危害封建专制统治和严重违反封建伦理纲常行为进行重点打击,首创“重罪十条”,把当时认为最严重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十种犯罪列于律首,其中不孝行为位居第八。《开皇律》承袭“重罪十条”,创制了“十恶”制度,将不孝行为列为第七个重点打击的行为。自隋至清末变法前,不孝行为一直是“十恶”制度中的重要部分。

那么,何谓不孝?《唐律疏议》中解释了“不孝”的含义,即一切不敬及有违于家长意志的言行均可视为“不孝”,还反复强调“父母之恩,昊天莫报”,“父母之丧,终身忧戚”,“祖父母,父母及夫为人所杀,在法不可同天”。此外,不孝行为还扩展到父母犯罪。只要不是“十恶”之罪,知道父母罪行的子女为父母隐匿犯罪事实是天经地义的事,若是子女违反而告发父母犯罪,将因此视为不孝而被法律所严惩。

二、《二十四孝》纳入法学本科教育的具体实践

基于上述理解,笔者尝试将《二十四孝》引入了法学本科教育。具体做法是:

(一)看图阐释,读诗说事

中国历来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为了宣扬《二十四孝》,古人早已将每一个故事归纳为二十字的五言诗句,这为法科本科教学实践提供了便利条件。

笔者把《二十四孝》纳入法科本科教学的安排是,根据课堂进度计划,将《二十四孝》分为二十四次课完成,每次掌握在五分钟之内;每次由老师提供二十四孝图和诗句;学生结合图画和诗句即席进行讲解,当众描述出该图画和诗句所蕴涵的场景,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评判补充;如果没有能够全面的讲解出来,再由老师进行补充。下面我们以“戏彩娱亲”(图画和诗句如下图)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戏彩娱亲

戏舞学娇痴 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 喜气满庭闱

“戏彩娱亲”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孝顺双亲的故事。在常人看来,年已70岁的老莱子经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来逗父母开心的形象,已经是奇事一桩。因为在传统中国人的眼里,70岁的老人如果身穿彩衣就可能会被视为老不正经,如果像儿童一样戏耍更会被视为有智障或者精神病。而当老莱子为双亲送水偶尔不小心跌倒时,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更让人坚定了他有智障或者精神病的嫌疑,无怪乎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说:“将‘肉麻当做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但如果看到诗句的后两句和图画上显示的老莱子双亲均开心在笑时,若知晓“父母在,不称老”的儒家传统,那么一个大孝子的形象就树立在我们面前,对他的认识就转向尊敬了。

(二)诵读兼备,纳入考核

我们仅仅将《二十四孝》的故事结合诗句和图画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阐释还远远不够,因为学习中国传统法制的最终意义在于服务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在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笔者一直这么看待中国的历史:五千年来,中国其实一直在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这种特色,正是中国五千年文化迄今尚在延续的深层次原因。可惜的是,这种特色或许我们至今尚未发现或者更多地对它存在着误解。如今,西方法治话语在中国的流行,不但使诸多中国法律元素在慢慢流逝,而且使中华民族潜移默化地正在失去自我。与之相反的是,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则愈来愈浓。为此,笔者主张,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在向西方学习借鉴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还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本土资源的支持,学习古典文献是重要路径之一。而囿于财力、物力以及时间,为引导学生去阅读文献,寻找既简单又直观的方式,成为笔者的可行性选择。《二十四孝》就符合这样要求。

结合《二十四孝》的特点,每次在课堂上讲解之后,我都明确把背诵《二十四孝》的诗句纳入考核内容。具体考核方式是:单独背诵,即由一个同学站起在课堂背诵,结合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当众评分;集体背诵,即由三至五个同学在课堂上一起背诵,除依据单独背诵的标准评分外,还对大家的集体意识进行考核;如果出现不能背诵的现象,则由该同学在课堂上朗读诗句,当然所得分数将相应减少。这样做到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知《二十四孝》,积累古文献知识,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

(三)寒暑省亲,躬身实践

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一个不孝顺长辈的晚辈不可能真诚交友,一个不孝顺父母的子女不可能忠诚事业,一个不孝顺家人的不可能真爱社会。因此,笔者关注学生发展的内容之一就是孝。

在课间休息期间,笔者常常和学生聊聊家常,比如和父母聊天的话题、家里发生的一些琐事,其意除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其发展外,主要是了解学生对孝的实践。必要的时候,还会对学生实践孝的情况进行测试。笔者在法科本科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之后,都会提出如下要求:(1)要求学生每周往家给自己的父母打一次电话(时间可长可短);(2)要求学生寒暑假期间给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或者父母亲洗次脚。

参考文献

①中共福建省委宣传组翻印:《几份宣扬孔孟之道的材料》,1974年10月,第70页。下列有关《二十四孝》的故事题材均来源于该书。

法学实践教育 篇2

养)在江苏南京取得一定的影响和实效。法学专业的历届毕业生成为江苏及南京地区的各级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各界的中坚骨干力量,受到各级政府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司法行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普遍好评。目前,根据《法官法》、《检察官》、《律师法》的规定和我国面向21世纪的法制现代化,法学教育肩负重要的时代任务即为国家立法、司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适应实践依法治国略的需要,因此法学专业开办二十年来对法学教育与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对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该院的法学专业创办和发展现状该院的法学专业是1980年设置的重点专业,是江苏南京高校中最早创办法学专业之一(南京大学是1981年开始招收法律专业学生),这个专业当时也是应南京市司法界急需法律人才的需要而开办的,本专业二十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对学生对法律实务实践能力的培养,先后在校外与南京市各级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以及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基地,并且为了体现我院高等法学专业应用型特色,我们在南京市同大律师事务所、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校内成立了南京同大律师事务实训所、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金大分部和南京市司法局法律人员培训基地、模拟法庭实训基地,既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场所,又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亲自处理法律事务提供了机会,以培养他们既熟悉法学理论有能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我院法学专业先后培养750多位毕业生,其中担任各级法院的院长、副院长4人;担任各类审判庭的庭长、副庭长20多人;各级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副局长6人,担任各类处长、副处长10多人;担任司法局局长、副局长3人,担任省司法厅、司法局处长6人;担任律师事务所主任的10多人,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及法律工作者不计其数,几乎所有的历届毕业生都在司法行业内直接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成为司法、企业、事业单位各界的中坚骨干力量,受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司法行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普遍好评。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带出一流的学生。要培养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化学生,必须有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化师资队伍。本专业二十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对教师对法学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及法律实务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学专业的专职教师,特别是法律专业课教师既具有副教授、讲师等教学资格,同时又具有律师执业资格的职业化能力,除应具备宽广厚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外,还有忠诚和献身于国家法学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目前本专业已有90教师先后具有双师资格。本专业的现有专职教师9人和兼职教授若干,专职教师中4人是副教授以上的高级职称,3人以上是讲师,3人以上是法学硕士,一人是法学博士,7人获得律师资格;数名来自于法院的高级法官、检察院的高级检察官、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律师被聘为兼职教授,重点高校法学院的法学专家、教授担当客座教授。

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 篇3

【关键词】法律教学 实践性法律教学 教育改革

一、前言

实践性法律教学是目前法学教育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实践性法律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法律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就我国法学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实践性法律教育的优势性进行分析。

二、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目前我国法学的教育体系存有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法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力度对我国法学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是相关机构必须要做的事情。下面就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体系所存有的主要缺陷进行分析,从而呈现法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当前的法学教学模式存有重视分数的获得,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就目前我国法学的教育状况来看,主要衡量学生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还是分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国的大学生都是经过应试教育所筛选出来的,在中国学生心里或多或少的都被这种人才筛选的模式影响着,这就导致了传统的法学教育中老师的教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试,学生去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应试,这种教育模式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对于知识和能力的拓展,严重影响法学学生毕业后对于社会和工作适应能力。改变这种现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对现有的法学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从学校入手,逐步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

2、目前法学教育体系下,实践教学存有一定的混乱性

由于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虽然许多法律教育学院开展了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的施行过程还存有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对于法律教学实践的内容的划分存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具体的表现是一些不属于实践内容的东西被强行的划为实践内容的一部分,譬如课堂讨论过程、社会探究过程等,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属于实践性的内容,相关院校却又不把其归属到法学实践教育当中去,譬如模拟法庭的建立以及诊所法律教学模式的推行等。

3、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的和社会对接

就目前我国法学的发展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的法学院校所采取的教學模式还是仅仅对现有的法律条文以及和法律有关的基本理论进行学习和分析,这种单纯的对条文和基本理论的分析不能说对于学生学习法律没有用,但是其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因为在学生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这种通过纯理论的分析而获得答案的现象基本是不存在的。

4、法学学生的实习状况不理想

在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下,当法学生完成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学校往往把其安排在法院、检察院或者律师事务所进行实现工作,由于这些单位的特殊性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某些性质,其名义上接受了学生,让他们在这些单位里进行实习学习,可实质上法学学生在这些单位中大都从事着和本专业关联性很低的工作,譬如装订卷宗、送达资料等。由于学生在这些和法学有关的单位进行实习时,单位并不负责对这些学生的监督义务,因此法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很好的学习到其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实践性法律教学的优势性

1、实践法律教学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于传统的法律教学模式所采用的一般都是所谓的固定模式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因此学生在学习法律时一般情况下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层面只停留在最肤浅的层面,这对学生在日后从事和法律有关的工作时会对相关知识的合理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实践性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综合法律能力的提升,而不只仅局限于那些既定的法律条文和法律知识。在实践性性法律教学中,学生能够真正的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进行学习,能够最大限度的了解在日后工作过程中某些环节的正确处理方法,譬如和当事人交谈过程以及多种科学方法对法律和案件进行分析的过程等。实践性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交流接触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从而为其日后所从事的和法律性相关的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实践性性法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上课概念

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我国教师和学生心中的根深蒂固,因此老师和学生的“上课”观念比较深,学生一般都有着知识的学习就得在上课时完成,老师知识传授的职责也只能在课堂上呈现,这种模式的固定必然对学生知识的获得有着一定的影响。实践性法律教学则从根本上打破了这种模式,教师所扮演的不仅仅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学生承接案件的合作者和指导者,其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教师的指引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模范作用将会更加明显,教师自身法律素质的提现将会对学生法律职业意识的树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实践性法律教学更注重学生对法律应用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法律教育体系所沿袭的是中国一向的填鸭式教育,对于法律的具体应用发面并没有太大的重视。实践性法律教育虽然弥补了这个缺点,在实践性法律教育中最重视的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相关法律条文应用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性法律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深化对法律的理解,从而实现其整体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实践性法律教学对于法学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锻炼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把实践性法律教学的发展和完善作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实现好实践性法律教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学生所学的法律知识和今后工作不对接的基本矛盾,才能最大程度的促进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侯斌.对实践性法律教学的优势性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12(05):124-125.

[2]周汉华.对于法律教育体系的几个讨论[J].法律教育, 2011(08):98-99.

[3]王光晨:浅析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模式所存有的局限性,法律探究,2.12(06):256-257.

[4]张天:实践性法律教学在我国法律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践性法律教学,2013(12):398-399.

[5]韩子书.对高校法律教育改革的几个讨论[J].教育改革,2013(02):25-26..

法学实践教育 篇4

一、大学本科法学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大纲设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精选案例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 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籍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该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在熟悉案例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以形成系统的观点,再通过课堂发言将不同的观点相互交流,最后由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对案例所揭示的法律问题进行总结。案例教学的方式比较灵活,其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法院庭审旁听

法院旁听是由学校事先同人民法院的审判庭取得联系,挑选一些比较典型或是疑难的案件,在法官进行审判时组织学生前去观摩,以让学生全面了解诉讼的庭审程序。通过法院旁听,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各个诉讼阶段是如何衔接组织、各项审判制度是如何在诉讼程序中体现、法官在诉讼程序中是如何发挥引导作用、诉讼主体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是如何体现以及如何实现法律程序上的正义等。一般说来,在旁听学习结束后,需要学生谈谈观感体会,以便真正提高学生的认识、理解与分析能力。

(三)模拟庭审

模拟庭审是指在学院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案件的当事人,如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等,并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实践教学活动。庭审模拟不仅能使学生熟悉审判流程,更重要的是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运用其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相对于法院旁听,模拟庭审让学生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趣味性。

(四)律师实务

简而言之,律师实务即指以律师的名义开展业务活动的具体方式、步骤、技巧等操作性事务的总称,也就是律师执业的实际操作过程。在律师实务的实践环节中,通常是由老师与律师事务所取得联系,让学生在执业律师的指导下协助执业律师完成一系列的法律事务,如当事人会见、案件调查、法律文书写作等。学生在律师实务中,不但能够见习到如何将理论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还可以掌握作为一名律师的技巧,真正获得一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从而为将来从事法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校针对大四学生安排的一次实习教学活动,是对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检验与总结。毕业实习一般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实习的场所,而后者是由学生自行与实习单位取得联系,自由选择实习的单位。在集中实习中,学校一般将实习的场所安排在法院或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相比较于其他实践环节,毕业实习的时间跨度较长,通常为2-3个月,学生可以完全以准职业者的身份投入其中,深入了解法律工作者的性质以及社会的需求,增强法律职业意识。通过实习,还可以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为进入社会做好前期的准备。

二、大学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本科法学教育的关键环节, 对加强学生的理论修养、提高学生的学做结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意义是无论如何夸大都不为过的。然而,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实践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系列问题。

(一)部分实践活动并未纳入教学计划中

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需要进行的实践活动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活跃学生的思维。然而,当下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学校并未系统地将这些实践活动纳入到培养计划和要求的范围之中。更有甚者,除了毕业实习之外,其他学期的教学中不再安排实践环节, 从而使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处于一种放任为之的状态。一部分学生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会利用暑假去相关部门实习,但是另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这种意识或者即便有这样的认识也没有去实习的条件,这样便会使得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的实践活动处于不饱和状态。

(二)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在实践教学中,有些学生投入不足,把自己置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不能积极利用有限的实践教学资源,从而使实践教学出现走过场、混学分的现象。比如在法院旁听中,教师会与审判机关事先取得联系,但是在审判前,旁听学生对将要审判的案件却并不了解,在审判过程中就会觉得比较混乱,容易走神,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此外,在听庭时选取的都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件,这样的案件通常情况下都比较复杂,审判的时间较长,而学校安排的听庭时间又相对有限,学生不可能完整地体验案件的全部审判过程,这样也会挫伤学生听庭的积极性。再如在模拟法庭,其本质是“模拟性”而非“真实性”,往往由指导教师选择好案件,案件中的事实、证据只能是固定的,甚至连双方的辩论都可能是预先设定好的。故而,模拟法庭更像是在表演, 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得到的仅仅只是对审判程序的了解和熟悉,在实践中需要的口头辩论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等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由此评价,模拟法庭所达到的效果和法院旁听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三)毕业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毕业实习是所有实习环节中时间最长的,因而也是学生最有可能全面了解实践知识的一段时间。然而,大部分法学专业都将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或下学期,而这个阶段,也正是学生面临司法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研、就业、写毕业论文的时期,这种紧张必将对毕业实习产生负面影响。很多学生宁愿放弃学校集中安排的实习机会,选择分散实习,以便给自己争取更多的自由时间。此外,由于各高校法学院安排的毕业实习时间大体相同,很多法院和检察院都安排了过量的实习生,造成了扎堆实习的现象。如此不仅会使法院和检察院难以对实习生进行妥当安排,而且会使一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所事事,进而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实践教学缺少质量监控

法学实践课程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这样为其质量的监管增大了难度,大多数学校也并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管措施。如在律师实务中,一般都是要求在律师事务所里有兼职的教师安排学生进入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但是由于监管措施的缺失,很多老师并没有将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律师事务所,仅仅只是在学生的实习鉴定表上签名盖章而已。同样,在法院或检察院实习中,虽然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所体验处理案件的感受,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疏于指导,学生只能处理一些打印、记录、装订卷宗等一些非专业性的打杂工作。这一现象同样也存在于律师实务中。此外,选择分散实习的学生,在没有老师安排和监督的情况下, 更加难以达到实践环节所要求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学生往往会任意缩短实习时间,甚至是根本就不到相关单位实习。

三、大学本科法学实践教育的改革措施

从上文可知,我国大学本科法学实践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使实践教学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训练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需要对目前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此来构建一套实际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我国大学本科法学实践教育进行完善。

(一)制定具体的实践教学计划

在学生入学时,学院/系就应当根据社会的需要,针对学生法学学习阶段的差异来安排不同的实践环节。在大体上,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分为感性实践阶段和理性实践阶段,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处于前一时期,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处于后一时期。在第一个阶段,学生学习的是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法律思维和分析能力正处于逐渐形成间;在第二个阶段,在对法学基础知识有了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开始进入方向课程的学习,这时有必要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引导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按照这种方法制定出的实践教学计划,还可以避免出现上述所说“部分实践活动并未纳入教学计划中”的现象以及实践教学环节中潜在的“一刀切”的做法。

(二)引入“法律诊所教育”

“法律诊所教育”,又称“临床法学教育”,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法学院的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方法,其出发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医生的模式,通过引导法学院的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实践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去思考问题”。[2]通常,“法律诊所教育”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课堂教学主要由老师讲解接待当事人的技巧、咨询技巧、谈判技巧、案件的庭前调查、庭审技巧、法律 文书制作、法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开展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说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实景模拟等。实践教学部分则是安排学生接触到法律诊所求助的真实案件当事人,接受当事人的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甚至是代理诉讼或非诉案件,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已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业方向设置了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诊所,如北京大学的民事诊所、清华大学的调解诊所、西北政法学院的立法诊所、人民大学的刑事诊所等。

模拟法庭由于其“非真实”的局限性,很容易蜕化为熟悉审判流程的工具,达不到其最初设定的效果。相反,“法律诊所教育”在课堂模拟的基础上,进一步给予学生接触真实案件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真正地参入到处理一个法律案件所需要经历的复杂事实调查和人际交往中,学习到调查事实、会见当事人、交流、辩护、谈判等实践操作的技巧,而这些都是学生通过模拟法庭难以学到的。此外,实践也证明,上述的法律诊所在创立的宗旨上,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贴近现实生活,诊所教育受到了法学专业教师与学生的喜爱,因参与社会,也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因此, 可考虑取消实践环节中的模拟法庭,代之以“法律诊所教育”。

(三)调整毕业实习时间

由于毕业实习的时间与学生的其他一些事项相冲突而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因此毕业实习的时间应当安排在大三时期。理由如下:第一,毕业实习是在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设立的。在大一、大二时期,学生的课程相对来说较为紧张,且一些基础的课程例如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还未结束,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很薄弱,贸然花长时间去实习可能会适得其反。而且,在大一、大二时期就完成毕业实习对四年制的大学本科来说可能为时尚早。第二,大三暑假正是学生集中精力准备司法考试的时间,不可能利用这一段时间来要求学生进行毕业实习。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三时期,学生一般还有一定的课程并未结束,这就要求学院能够合理安排好课堂学习与实习的时间。最后,各学校之间也应当进行一定的协商,将学生实习的时间尽量能够错开,以防止出现上文提到的扎堆现象。

(四)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

建立一个稳定的实践教学合作机制对于学生从事实践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据了解,已经有一些大学与当地的机构取得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例如,武汉大学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拟共建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以共同培育复合型法律人才;北京理工大学也与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签署了《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与房山法院取得合作,建立了固定的专门和兼职的实践教学团队;北京师范大学在进行实践教育改革时,还拓宽了实习基地的范围,不限于法院、检察院,也包括公证机构、各类仲裁机构和较为规范、有一定规模的律师事务所,还可以是法律援助中心、大公司的法律事务部以及乡镇的法律事务所等等[3]。实践教学基地不仅能够为学生实习提供方便,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且还可以提高实习的质量。例如当学校与当地法院进行合作时,可以要求由法官亲自指导学生,以避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接触不到专业性知识的现象。这种模式,还可以发展成为所谓的“学徒制”,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教学形式,通俗说就是“手把手”教[4]。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专职人员教导,意味着学生处在一种“实践的群体之中”,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从而能快速地成为独立且熟练的从业者。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虽然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但还是必须遵守先理论后实践的基本规律。在多数情况下,学生还是在老师的讲解下以传统的方式学习理论知识。老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穿插一些实践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实务。而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样,在以“法律诊所教育”方式教学时,也要求老师的实践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法学教师是将法学理念付诸实践的中坚力量,是教育材料、教育方法真正具有意义的枢纽。若进行实践取向的法学教育,那么就必须通过法学专业教师培训的方式使他们掌握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5]。因此,为使本科法学实践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教师的实践视野,增强教师的实践机会,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实践教育对于法学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的大学本科法学实践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才能让法学教育回归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轨道,使学生和老师都能真正地关注实践,了解实践。如此,才能让学生培养出正确的法律思维,掌握有用的法律方法, 获得实用的法律技巧,让法学教育真正开始以社会为基础,关注社会,思考社会,服务社会。其结果必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学生在大学里可以学到有意义的东西,不至于虚度四年的时光;法学教育也能健康发展,培育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才。

摘要: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大学本科法学教育中,在传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立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中的共识。当前的法学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是存在许多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实践教育环节进行改革,寻求适合于当前我国法学教育需要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法学实践教育 篇5

丁德春

一、学科性质:

法理学是开放教育专业法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法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对这门课程把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对法学其他课程的深入学习程度。但是法理学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性的特点,同时这门课程知识跨度大,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初涉法律专业的人来说,难度也是很大的。

二、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的缺陷与不足主要是:其一,课程设置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不是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的能力并重,不是理论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模式。其二,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主要是如何注释现有的法律条文以及各门课程的体系和基本理论,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得不到培养。其三,重理论课而轻应用。而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型教学形式,有利于克服上述缺陷,实现四个“有利于”:

1、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有利于提高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4、有利于提高学生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程的理论性的特点,确立实践教学的“3+2模式”,“3”即“3基”,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即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具体表现为:

(一)、通过对法理知识的学习了解法律的渊源、产生的方式、法律的作用和价值等理论问题。

(二)、帮助学生理解法理学和部门法学的关系。

(三)、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即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

(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

(一)结合案例学习理论

1.发布讨论案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选定3个小案例,要求学生自由选择1-2个案例与本课程的专业知识结合。

2.导入网上前期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网上课程讨论区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这样,形成并营造出一定的前期讨论效应。

3.实施课堂集中讨论。由面授辅导教师主持,依次由推荐的学生有选择地对每个案例进行集中发言、自由讨论,之后由面授教师点评。学生也可以点评,师生通过纵横的课堂交流,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与交织,学生既开阔了专业眼界,又学会了分析、评价案例的方法。

4.课后网上延伸讨论。由于课堂讨论的时间相对有限,不少学生意犹未尽,课程主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上BBS讨论区发表自己对案例的进一步看法;甚至还有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与讨论案例有关的信息在网上转贴,从而引起“案中案”式的连环讨论。

(二)开展法庭旁听,亲身感受法理的实践运用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本学期将组织学生到法院参加一次旁听活动,活动后将运用法理知识对运用法律审理案件的过程进行分析,真正将法理学和法律实践结合起来。

五、结果检验

(一)学生要提至少在网上提4-5个学科专业知识的问题,作为平时考核的组成部分。

(二)、要求学生对提供的案例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在请部分同学作书面发言,教师和学生分别对发言的结果作出评价。

法学实践教育 篇6

齐齐哈尔市广播电视大学自2000年开始招收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专、本科学员,至今已培养了近十届的毕业生。该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法学理论知识和相关法规,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处理各种法律实务。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大家深刻地认识到,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以外,还要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学习,为现实服务。因此,依据我在担任知识产权法和民法等课程辅导教师工作时的具体实践,也总结出了一些法学专业教学实践环节和集中实践环节的经验和教学模式,为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根据法学专业的课程特点,突出“掌握和应用”内容的教学实践

1.安排实践教学的意义

法学专业各主干专业课虽各有特色,但其共同点是实践性较强。因此,学生仅学到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能够将这些理论在案件的侦查、审理、宣判等各个环节中实现具体参与,才能使学员真正掌握并应用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开放法学专业试点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

为保证教学实践环节的顺利进行,将教学实践纳入形成性考核、将学员的课程实践作为形成性考核的一部分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形成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测评,或者是对学习者学习课程的阶段性考核。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反馈学习信息,以便指导教学,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可以对学员的课程实践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以此来从每一个细节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从教学经验来看,笔者建议在集中实践环节上采取“五效合一”的办法来加大和提高实践教学的力度,即学员的集中实践环节上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1)撰写毕业论文。即根据中央电大和省电大法学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各项要求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

(2)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即要求每名学员毕业前必须结合本地区实际,进行一次实地社会调查,并结合实际调查中发现的法律问题撰写一篇社会调查报告。

(3)撰写实习报告。即要求每名学员毕业前必须进行一次与法律专业相关的社会实习活动,可以在学校的实习基地进行,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其他地区或部门进行。实习内容要与法学专业相关,并结合实习感受撰写一篇实习报告。

(4)撰写听审报告。即每名学员在毕业前必须参加一次正式的庭审活动,并对听审内容进行评析,然后撰写一篇听审报告。

(5)进行模拟法庭的实际操作并撰写小组总结报告。在完成以上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参考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知识的运用,对学员进行分组,每组学员担任不同的角色,模拟一次法庭开庭审判案件的过程,并撰写出小组总结报告。

通过以上五项内容的实践教学,客观上强调了学员自身必须去进行实践,使整个集中实践环节开始由以往“弄篇论文就毕业了”的惰性思想向“我想参加实践环节、我要参加实践环节、我能参加实践环节、我必须参加实践环节”的积极方向发展。这样不但在具体的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员能够真正掌握司法实践中的每一个程序和步骤,同时也使僵硬、死板的理论知识在这些环节中变得鲜活起来,大大增强了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学员对于撰写各项实践材料的认真程度和数据的准确性都得到了提高。

为在实践教学环节上进一步狠下功夫,还可以聘请有多年司法实践经验的高级法律顾问或知名律师来学校做报告和讲座,把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或者聘请一定数量的高级律师来学校兼职授课,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校内法学专业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根据开放教育学员在职学习的特点,以非集中实践教学为主,重在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整个过程

由于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大多数学员属于在职学习的情况,所以对于他们的实践教学,在完成教学内容时并不强求统一时间、统一地点,更主要的是体现过程的完整性。

1.非集中实践教学的要求

非集中实践教学要求学员要避免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和普通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教学的形式进行,而要根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规律和学员自己的空余时间、工作条件、所从事行业与就读专业的关系等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完成实践环节。这样既为学员提供了比较宽松的实践环境,同时又为整个实践环节的完整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例如一些学员本身就是在公、检、法机关工作的人员,每天都在从事具体的实践工作,如果要组织其在指定的时间、地点集中参加某一次庭审活动,不仅有很大的现实困难,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一些学员的心里会觉得学校就是“教条”,这也从根本上背离了试点项目培养人才方式的初衷。所以根据开放教育学员在职学习的特点,我校法学专业教学实践环节始终贯彻以非集中实践教学为主,重在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整个过程的原则,使学员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问题深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总结形成观点,最终完成整个实践教学环节。

2.非集中实践教学的意义

非集中实践教学是在不影响学生工作的前提下进行的,既符合开放教育就读学员的现实情况,又简便易行,不但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而且还可以为学员解决工作中遇到许多疑难问题,学员通过具体的社会法律实践工作,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践操作。同时学生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反映在工作中的优异表现也使社会对电大的学员刮目相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大的知名度,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三、建立实践教学小组,发挥成人在职优势,进行互助式实践教学

在远程开放学习当中增加交互的方式很多,组成学习小组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远程学习的学生居住都是比较分散的。虽然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在教学机构所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下进行,但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实践教学问题,还是要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才能得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学习小组是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法学专业来讲,在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员会面临很多困难。例如选择哪些领域的法律问题;调查实践要从哪个方面入手;在遇到具体案件和问题的时候,理论规则和实践操作条件发生冲突如何处理等等,这都是学员们必须要面对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在苦苦探索,怎样才能从管理和组织的角度去为法学专业的开放教育学员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支持服务。经过几年实践教学的尝试,我们感觉到:建立实践教学小组,发挥成人在职优势,共享社会资源和群体智慧,进行互助式的实践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也验证了这一点。

所谓互助式实践教学就是在组织实践教学小组的时候,要考虑学员的年龄差异、工作性质差异、工作环境差异、工作经验差异等因素,在进行分组的时候使每个实践教学小组成员的整体情况基本实现互补。例如年龄大的与年龄小的形成互补、从事过司法实践的与未从事过司法实践活动的互补、有工作经验的和没有工作经验的互补;这样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利用公共的资源,达到最佳的实践教学效果。比如我校在2002年与齐齐哈尔市法院系统进行学校和法院的合作,为法院的在职职工提供学历提高教育。在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时候,为每个实践教学小组都安排了一名在法院工作的同志来具体指导其他学员进行实例模拟操作,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充分调动了广大学员的参与积极性,为我校的实践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法学实践教育 篇7

一、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教学目标不明确

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以实习和社会调查为主, 这是由其教学的目标决定的, 而实践教学的目标普遍存在过高、过于空泛的问题。比如说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旨在培养法律人才, 要求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从事司法实务、教学或科研工作。这种教学目标在电视大学办学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下, 过于笼统的抽象的培养目标往往不易实现。

(二) 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需要数量足, 质量高的教师队伍, 实际上专职教师队伍不稳定, 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年轻化, 无法将司法经验贯穿实践环节始终。同时办学资源和经费问题也制约了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质量。

(三) 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方法与社会脱节

法学作为一门及研究和实务为一体的学科, 传统的讲授教学一直是主要的教学方法,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传递法学最新的法律条文和法学理论。但法学思维和法律方法的形成更需要实践环节的教学, 现实的情况是老师读, 学生记, 考试背三步教学形式, 已经有学生反映这一问题, 说明实践环节教学方法与社会脱节。

二、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重构

(一) 明确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教学目标

要明确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组织实施想要达到的目标, 就一定需要有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大纲及专业的法学实践教学指导手册等相关的教学文件支持, 尤其作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就更需要有分门别类的法学案例库, 在有条件的院校, 通常会有模拟法庭给学生一个相对真实的司法场景, 作为教学场所。但更多是学校与司法部门合作, 在司法机关建立学校固定的实践基地。

(二) 重构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指导教师队伍

法学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而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任课教师大多年轻而没有司法实践经验, 因而在具体司法实务上缺少教学的能力, 重构教师队伍刻不容缓, 所以需要学校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环节聘请有经验的司法人员做兼职教师, 另一方面也要以取得司法资格的有司法经验的教师为主, 同时鼓励缺少经验的法学教师在司法部门挂职锻炼, 让教师接触司法实践,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三) 运用先进的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方法

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可以分为前后期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当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员的接受能力也可以跨越阶段在方法上有选择的施教, 这合适于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远程开放教育学员。

1. 前期见习教学法

(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也叫判例教学法, 是指在学生学习过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以学生对法学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为中心的实践环节教学方法。远程开放教育指导教师先根据相关教学内容收集整理案例, 作为教学资料发给学生, 让学生仔细阅读分析, 然后让学生查找阅读和比较分析相关判例。在具体方法上可以推广多媒体教学法, 在教学中穿插播放视频等, 引导学生对案例教学产生兴趣。

(2) 街头法律咨询。街头法律咨询是是要求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学员运用在电大所学习的法律知识为有法律疑难的个人或者单位提供法律帮助, 在“三一五”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一二四”法制宣传日等一些重要时段举行免费的咨询服务。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学习应坚持每年都组织一次法律咨询活动通过法律咨询, 让学生分析、思考, 提出解决咨询问题的方法, 从而加深对法律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后期见习教学法

(1) 模拟法庭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 即在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精选的典型案例, 让学生分别担任各个法庭角色, 共同参与案件的模拟审理, 以将课堂上学到的法学基本理论和司法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这样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学员的角色从学生转换司法工作者, 使其看问题的视角发生变化, 对课堂上学到的法学基本理论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同时在其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2) 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接触、认识社会, 从多角度看待、分析社会现象。社会调查一般在假期进行, 期末考试前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指导教师布置调查题目, 学员可以到工厂、农村了解与法律相关的社会现象, 认知社会现实, 进行普法教育结束时, 学生要将从社会上调查到的状况写成社会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报告给出成绩。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一伟大工程的过程中, 法学专业作为一门重要的远程开放教育专业, 其实践教学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实践教学, 每个开放教育学员的专业背景、文化基础、自学能力以及年龄、职业、家务负担等方面情况不同, 针对不同的学员必须因材施教, 实现其实践环节教学, 比如实习、实验和社会调查研究等等。在分析了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以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方法构建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法学专业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王晨光, 陈建民.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J].法学, 2000 (7) .

[2]杨海坤主编.法学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3]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18) .

[4]周汉华.法学教育的双重性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J].比较法研究, 2000 (4) .

法学实践教育 篇8

当前, 我国普通高校法学教育沿袭了从一般到特殊的三段论的演绎推理的教育方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座式教学模式, 注重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原理的讲授, 缺乏对学生的律师技巧、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能力、思维与口才等方面的训练。随着社会生活对法律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我国法治的不断完善, 以及中国入世带来的外来法律文化冲击, 人们发现单调刻板的理论框架和学院式教学方法日益不能满足丰富多彩的法律实践及其对实用性法律人才的需求。

我国普通高校现行的法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法学课程的设置不合理。目前的法学课程在设置上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 开设课程多以部门法学科为划分依据, 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以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内容的概念堆积和法规介绍, 以传授法律知识为主, 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和训练较为缺乏。最终造成学生法律基础知识不牢固, 实务操作能力较弱。

第二, 法学教学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虽然每个法学院都意识到了法学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但具体实施却都几乎流于形式。由于学校缺乏专门研究法律专业人才教育的部门, 对法律人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这些能力应从哪几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去培养, 没有科学的理论予以指导。近年来, 一些法律院校引进了欧美等国“法律诊所教育”, 对法律实践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适合我国当前形势下法学教育的实践理论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

第三, 学生实践时间过短, 难以完成法学实践教学的使命。各法学院系在教学计划中都安排了学生在第七或第八学期进行毕业实习, 实习场所一般为法院、检察院或者法律服务机构, 实习时间一般为两三个月。这种毕业实习是必要的, 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司法工作或法律服务工作的实践过程。但由于学生实习前大多数学生对人民法院、检察院及法律服务的机构设置及工作程序并不了解, 加之毕业实习时间有限, 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下。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复习司法考试或准备研究生考试减少实习时间, 或不去实习, 使得本来就时间较短的教学实践环节在这些学生身上未得到体验。这样的结果使得实践教学很难落到实处。

第四, 法学实践课程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有些法学院校结合个别相关课程, 也搞一些实践活动, 如法庭审判观摩或者组织学生自己搞一些模拟法庭, 但并未有意识地系统地将这些实践活动形式强制性地纳入教育计划和要求的范围, 缺乏支撑法学实践课程的规章制度。

此外, 学校教育理念落后, 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缺乏法学实践阅历, 都阻碍法学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落实与发展。

二“四位一体”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内容

所谓“四位一体”实践性教学, 是指在法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讨论分析、模拟审判、真题演练各自独立又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Case Study) , 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 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哥·朗道尔教授创立, 一百多年来, 案例教学法成为美国乃至整个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一般不要求讲解抽象的法学理论, 而是根据教材的案例集, 由学生课前准备形成自己初步的意见,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 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共同讨论, 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必要的总结。案例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能促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不可能在法学课程教学中完全采用案例教学法, 但实践性应当是法学教育的核心, 因为实践才是法学课程教学的最终归宿。所以, 作为法学教育实践性展开的平台, 案例教学就必然处于重要位置。我们认为, 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归纳规律性原理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讨论分析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案例, 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讨论和辩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案例讨论完毕后, 教师应进行归纳总结。教师的总结与评述主要是看学生讨论的思路是否对头, 分析的方法是否科学,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教师对案件讨论结果不应简单做结论, 而应就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 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及讨论的缺点和不足, 并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达到集思广益、增长知识、活跃思维、探求真理、摒弃谬误的目的。也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教师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途径之一。

模拟审判作为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 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审判长、审判员、原告、被告、证人等, 按照人民法院开庭的完整程序进行模拟操练。模拟法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及操作法律的能力, 同时也是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的一次很好的测试。

司法考试已经成为法学专业学生日后从事律师、法官和检察官工作所必须通过的资格考试, 从而被大家争相报考。在司法考试中, 由于法学本科生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律实践锻炼和培养, 仅以法律条款来与案例情况“对号入座”, 同时又缺乏完整的司法文书的实践, 仅套用规定格式进行写作, 因此很难取得满意的考试成绩。这也充分说明了在高校法学专业中推行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而且, 法学专业学生即便如愿就业, 走上法律工作岗位, 但缺乏法律实际技能也势必举步维艰。所以, 大力推行实践教学有助于改善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 能帮助他们拓宽就业途径, 缩短适应社会的周期。

三“四位一体”实践性教学方法在普通高校法学专业的应用

“四位一体”实践性教学方法, 是在将现代教学手段融入到传统法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从而更加适合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要求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四位一体实践性教学方法在普通高校法学专业的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 实行小班授课制。实施实践性教学方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目前, 我国法学院校对教学班的单位建制, 名义上以50人左右的班为单位, 而实践中往往采取多班合并听课的做法, 合并后少则100人, 多则200人。在这种大班或者全班听课的情况下, 开展案例教学是相当困难的, 即便勉强采用, 也不可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因而实施案例教学必须实行小班授课制, 每班人数在40人以下为宜。

第二, 通过在教师讲评案例的基础上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辩论的方式来引入讨论或辩论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准备好有一定针对性和难度、有不同意见和结论的案例。这类案例必须具备主要情节和细节, 教师在介绍案情后, 提出有关问题,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和有关法律规定解决实际问题。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进行一一评析, 给出标准答案并说明理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运用讨论案例法的关键和目的。

第三, 采用到人民法院观摩教学、校内模拟法庭的方式, 使学生对程序法的理论内容掌握得更加扎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以邀请当地法院将正在审理的案件转移到校园里进行现场审理, 或者邀请法官团到学校就已经审结的案件进行模拟审判。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学生对于各类诉讼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校内, 学生可以借助模拟法庭实验室, 进行模拟审判或模拟仲裁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第四, 有较充裕的实践教学时间作为保障。由于法学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一门课程, 因而针对这一特点, 教学管理部门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要充分考虑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对现行教学计划也应进行改革, 要把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增加到总课时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讨论案例, 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法律操作训练, 这更有利于将其培养成应用型法律人才。

总之, “四位一体”实践性教学方法, 对于培养具有法学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初步具有司法实务操作能力的法律人才很有必要的。“四位一体”教学方法符合法学教学规律, 同样也适用于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 以此可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国艳.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矛盾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

[2]刘田玉.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影响及其改进[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5) .

法学实践教育 篇9

关键词:医事法学,实践教学,诊所式教育

一、医事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医事法学专业是中国法学专业教育的新门类, 自1996年东南大学创建医事法学专业伊始, 迄今中国已经有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医事法学专业。相较传统法学教育, 医事法学专业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品格。这与医事法学的教育目标相关。该专业主要以培养适应中国医疗卫生法制化进程需要的, 能够解决实践中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各类法律问题的医、法兼修的复合型专门法律人才为目标。然而, 与此定位存有一定差距的是, 医事法学的实践教学状况仍需改善。中国医事法学实践教学现状中存有如下问题:

1.教育计划存有偏差。医事法学专业教学计划中, 一般以医法并重作为学科特色。这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但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便自然存在医学和法学如何分配比例的问题。在目前医法并重的教学模式下, 大多数医事法学专业只能设置于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医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长于实践性教学的医学教育的习惯性优势较大, 一般有专门的实践性课程或环节, 相对而言, 法学教育的实践性色彩并没有在教学计划中得以充分体现。大部分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医事法学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 仅以实习的方式予以简单覆盖。但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 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校园建设等方面, 医事法学专业都应当强调以法为主的特点[1], 而“法律的生命是经验” (霍姆斯语) , 因此, 增加法学教育的实践性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2.实践教学资源短缺。作为医事法学专业设置主要教学机构的医学类院校在法学实践教学资源上较为短缺。从物质资源层面, 一般缺乏一般政法类院校或法学院所必备的模拟法庭、法学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在后期的教学资源投入上, 囿于教学资源的重点分布, 院校也一般不会轻易在医事法学实践教学设施上投入过多的成本。从人力资源层面, 医事法学专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除法学院校毕业的法学专业教师外, 不乏从其他教学岗位转来从事医事法学专业教育的非法律专业教师, 也有从事医疗法律实践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和能力的实务型人才, 这些状况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手段流于形式。在目前的医事法学教学中其实并不是没有实践性环节, 如实习、案例教学、观摩审判、模拟法庭等, 但效果未尽如人意。作为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实习本来是学生掌握实践工作技能、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的较好手段, 但基于就业压力, 大多数学生选择敷衍实习, 积极准备考研或就业单位的一些考试, 甚至奔波于求职之途;在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一般注重法律逻辑的推演和法条内容的阐释, 缺乏现实鲜活性, 尤其是匮乏对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非法条解释的实践问题的解释;基于教学资源问题, 观摩审判、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式缺乏延续性。因此, 上述实践教学手段往往流于形式。

二、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在医事法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诊所式法律教育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 主要是对当时的美国法学教育制度中缺陷的一种反思。它借鉴了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 倡导在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和律师的执业经验及基本技能。最为理想的就是通过在真实案件中代理真实的客户进行学习。“这种法学教学模式之所以被称作‘诊所’, 是因为它汲取了医学教育模式的经验, 即医学院的学生通过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而获得有关治疗病人的医学知识。”[2]

诊所式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了法学教育的实践功能。法律诊所式教育模式在医事法学实践教育中的可行性在于:

1.定位恰当———医事法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目标契合。正如前文所述, 应用型人才是医事法学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而法律应用的实践教育与提前进入职业化思维、职业化状态紧密联系。从诊所式教育的基本要求来看, 对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具有极强功能。通过诊所式教育课程的开设, 学生可以在各类型法律诊所中切实操作案件, 这样既可以克服案例教学易被理论化的课堂教学缺陷, 也比模拟法庭等虚拟实践更生动具体, 还可克服实习走马观花、形式化等弊端。

2.经验成熟———法学教育累积的诊所式教育的经验已经较为成熟。在中国的法学实践教育环节中, 诊所式教育环节被大量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和专门政法院校所采用。“中国各院校一般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3~6个学分, 在大学三年级开设。课程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如何会见当事人, 如何进行调查、调解和谈判, 咨询、诉讼的技巧等, 教学的方式有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等。课外教学部分则是由学生在法律诊所亲自接受当事人的咨询, 会见当事人, 代写法律文书和代理当事人参加诉讼。而学生这些活动都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3]这些比较成熟且在实践中卓有成效的经验和举措完全可以直接为医事法学的实践教育所吸纳。

3.特色鲜明———与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实践教育的方式易形成共鸣和呼应。医事法学是具备鲜明特色的新兴法学专业教育, 大多设置于更易获取卫生资源以便学习的医学类院校。学校对实践教育的政策支撑和理解是开展医事法学实践教育的基本前提。一个现实性问题是医学院校对法学实践教育的支持力度有所欠缺, 而诊所式教育其实借鉴了医学实践教育的模式, 更易为医学院校的教育政策所理解, 形成共鸣和呼应。这也形成医事法学教育独特的实践模式, 从而发挥其优势特色。

三、以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为核心提高医事法学实践教学质量

(一) 医事法学实践教学采用法律诊所教育可能面临的问题

1. 成本核算过高。

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所需的成本分为物质性成本和非物质性成本。非物质性成本包括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管理等教学工作, 物质性成本则包括资金、场地、办公设施等物质性资源。目前最为困难的是物质性成本的满足。医事法学教育尚未在法学院校内形成集约式的规模教育形态。在设立医事法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或医科类大学, 投入社科类专业的资源有限, 这成为制约诊所式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

2. 师资支撑不力。

医事法学专业法律诊所式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包括: (1) 有法学实践知识水平, 最好有从事律师等法律职业工作的经历; (2) 能够胜任指导工作, 有时间、精力对学生进行较为详细的指导; (3) 一定的理论水平, 能够在指导中结合实践对理论问题加以阐释, 答疑解惑。这样的师资要求是比较高的。很多医事法学专业的师资力量达不到上述要求。

3. 实践环节障碍。

这些障碍包括: (1) 诊所式教育的实施与参与人的兴趣、能力、职业取向密切相关, 故不能采取必修课教学, 只能以选修课出现, 惠及面有限。 (2) 诊所案件来源尤其是医疗纠纷的案件来源可能匮乏。 (3) 办案过程中学生身份的被认同存在实践性障碍, 尤其是在办案过程中可能面临被当事人责难、有关机关质疑和不愿配合等问题。 (4) 法律诊所由于是非独立法人, 责任归属于其所在单位, 为获取单位支持, 在管理制度和风险规避等环节应当格外小心。

(二) 对策与思路

基于医事法学实践教育的意义与法律诊所的重要价值, 作为前瞻性的教育改革, 诊所式教育的引入应当是必然趋势, 因此, 目前的问题转化为如何使诊所式教育能够成为现实性存在并发挥其作用。如下对策和思路可以参考:

1. 联合举办或寻求支撑。

基于法律诊所需高成本投入与医事法学教育小规模化的现实, 谋求单独的高校举办确实存有难度。可以寻求有类似专业且地域相近的高校联合举办, 扩大教学规模和合作力度, 降低成本。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寻求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组织及各类基金会的支撑。

2. 精英化教育的适当扩展。

一般认为诊所式教育属于精英化教育, 但对于目前较小规模的医事法学专业可以适当放开。可以将诊所式教育与实习环节、模拟审判等相结合, 但以实际办理案件的实践为主。将诊所教育课程设置为实践性的限定选修课, 学生轮流参与实践性环节, 尽可能扩大参与人数与实践效果。

3. 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教师应当结合医事法学诊所式教育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科学管理规范, 如学生遴选办法、法律诊所办案流程以及标准化要求、法律文书档案管理、公共行政人员行为规范、诊所法律服务操作流程、奖惩措施、工作纪律以及案件质量的控制和评估等。这样有利于控制教学质量, 降低学生代理案件的风险, 提升其认同度。

4. 不囿于但以医事争议为主的案源开拓方法。

在案源可能短缺的情形下, 采取与律师事务所合作、需求所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支持、谋求与法律援助中心和各类公益组织合作等方式开拓案源。因为医事法学专业毕业生毕竟归属于法学共同体, 因此案源开拓不必囿于医事争议, 但要刻意努力去寻求与专业直接相关的案件。能够获得附属医院的支持是其中较为重要有效的案源开拓途径。

5. 以外聘等方式扩充师资力量。

在师资可能存在力量不足的情形下, 可以通过聘请外聘教师、兼职教师的方式予以补充。但长远来看, 通过引进人才、内部学习提高等方式扩充师资应当成为主要思路。

参考文献

[1]洪亦卿.以医为主, 以法为主, 抑或医法并重———反思医学院校医事法学和卫生法学专业的定位[J].医学与哲学, 2010, (9) :77-78.

[2]郭天武.关于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思考[J].高教探索, 2008, (1) :87.

法学实践教育 篇10

一、现代市场经济的法治建设需求

(一) 静态环境的需求———经济立法的逐步完善

亚里士多德说:“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2]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法治经济, 其多元化主体的平等地位、普遍的契约关系、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运作等等, 都必须纳入法律的轨道, 得到法律的保障并接受法律的制约[3]。因而, 法治的市场经济首先需要完善的立法作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个市场系统必定渗透着国家的规章条例和干预”[4]。近年来我国有关市场经济的立法发展较为迅速, 《反垄断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出台, 《公司法》、《破产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的修改, 以及相当一批法规以及规章的制定, 都使市场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全面的法律保障。但是, 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立法已经可以完全满足市场经济的法治化建设需要了, 许多方面的立法, 比如中小企业保护方面的立法、宏观调控方面的立法等就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二) 动态环境的需求———经济法律的运行效率

有了较为完善的经济立法, 只是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的第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 相关经济立法的有效实施。这里所谓的经济立法的有效实施, 除了包括市场经济竞争主体自觉遵守法律, 还包括经济领域的行政执法和对经济权利的司法救济。

首先, 是经济领域的行政执法。众所周知, 现代市场经济对国家的适度宏观调控并非排斥, 而是需要, 即市场经济的建设也离不开政府的调控行为, 关键在于政府的调控行为是以什么为依据。法治的基本原则、要素之一就是法律至上[5], 因此, 市场经济的法治化必然要求政府的调控行为以法律为准则, 即经济领域的依法行政。无论是市场经济经营主体的市场资格准入, 还是对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的监督以及对违法经营行为的处罚, 都要求相应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的严格依法行事, 因而执法人员法治观念的强弱, 以及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都与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息息相关。这就对法学教育提出了要求, 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法学教育不仅是培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 还应该培养‘官’, 即从事政府管理的公务员。”

其次, 是对经济权利的司法救济。完善的经济立法和高素质的行政执法人员, 并不能必然保证市场经济秩序的高效运转, 大量经济纠纷的解决, 以及经济权利救济, 还是要依靠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律师的有效介入。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繁荣, 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 越来越多的新型经济纠纷开始出现, 这就给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律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不仅要求其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调整, 更需要其司法实践能力的增强, 只有这样, 才能在千头万绪的经济纠纷中找到症结所在。

因而, 无论是市场经济的立法、执法, 还是司法救济, 都需要相关从业人员法律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提高, 归根结底都是对新时期法学教育的新的挑战。

二、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为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教育, 每年都有大量的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走入社会。然而, 这些学生走入社会以后真正能够学以致用的却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造成这种现象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学校培养方式的弊端却是诸多原因中最不可否认的一个。我国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就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法学专业岗位需求, 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放弃在校期间学习了四年的法学专业, 转而从事其他行业, 使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短缺,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归纳起来, 目前法学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实践教学方式缺少创新且操作流于形式

各高校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不外乎是社会调查、见习、法律咨询、模拟庭审及毕业实习等, 多年以来没有更多的创新 (少数学校采用了诊所式教学法) ,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比如社会调查环节, 学生只需要交一篇调查报告、见习只是到法院去听一次庭审、法律咨询只是到校外发发传单, 就连模拟庭审也往往是用现成的法律文书以“表演”的形式来进行, 所有这些活动事后很少总结, 教师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手段, 学生的实践技能根本得不到锻炼。

(二) 各实践教学环节彼此孤立, 不能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事实上, 各个实践教学环节, 如社会调查、见习、法律咨询及模拟庭审等, 是可以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 如在法律咨询中遇到的实际案例, 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分组讨论, 然后分别作为不同角色进行模拟庭审, 之后再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相应的社会调查, 最后进行总结。这样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现实, 同时也引发相应的思考, 既加强了法学理论的学习深度, 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但在实际的法学教学过程中, 这些环节却往往是孤立的, 这就使整体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 法学职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时间过短, 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各高校法学专业法学职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时间安排上普遍较短, 比如法律咨询也就是一两天, 专业见习一般也就是一两周, 而社会调查则往往安排在寒假或暑假, 就连相对时间最长的毕业实习也不过十周左右的时间, 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进行专业实践活动, 只能是浅尝辄止, 根本无法深入进去, 从而获得真正的提高。

(四) 学生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法律业务接触面窄, 技能提高有限

由于各实践教学环节时间较短、深度不够, 而且模拟庭审等活动也往往由学生自主选择案例, 囿于个人兴趣以及知识深度等方面的原因, 学生们所选案例多集中在民事、刑事部分, 对经济类案例, 如企业兼并、证券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案例很少涉及, 而这类纠纷, 则恰恰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大量存在, 并需要专业法律人员去处理的, 这也就导致学生对本就不熟悉的领域更加生疏, 对市场经济的法治化建设当然是不利的。

三、针对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思索

如前所述, 市场经济的发展, 需要大量业务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法学专业人才去应对和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矛盾和纠纷, 而现有法学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又恰恰忽视了对市场经济建设而言极为重要的实践技能培养, 因而必须对现有法学教育中的实践教育环节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探索, 以期培养出不仅法学理论功底厚, 而且动手能力强、能真正服务于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的全面法律人才。具体改革方式当然可以见仁见智, 但较为直接且现实可行的做法是对法学职业教育的特色模式加以借鉴。

(一) 法学职业教育的模式特点

法学职业教育模式是侧重于职业技能教育, 培养适用于社会的技能型法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具体来讲, 法学职业教育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是能弥补传统的法学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 却轻视应用能力培训的缺陷;其次是紧密联系市场需求, 使人才培养与市场进行对接, 体现了教育社会化的要求;再次是具有职业教育特色[6]。比较普通法学教育而言, 法学职业教育中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 其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学时分配长、内容丰富, 且岗位针对性强的特点, 而这与法学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是高度契合的, 也正是普通法学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二) 结合法学职业教育的特点, 对现有普通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三点改革设想

1. 延长毕业实习时间

现在各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环节一般是安排在大四的第一或第二学期, 具体时间为一个半月到三个月不等, 由于时间较短学生无法深入学习和掌握相关业务知识, 往往是感觉刚刚入门实习就结束了, 有时候连一个完整的案子也跟不下来, 使毕业实习这一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事实上, 法学理论类课程在三年之内完成是完全可能的, 因而可以考虑将大四全年设为毕业实习, 要求学生在大四一整年完成至少在两个相关单位的毕业实习内容。这样既保证了实习时间, 又使实习内容得以丰富, 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应对和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实际法律问题。

2.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开展“网络化诊所式教学”

诊所式教学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它移植医学院诊所教育模式于法学教育中, 学生通过真实的事例, 接触真实的当事人, 处理真实的案例过程, 学习和运用法律, 其目标是训练学生如何应对法律事务和处理法律纠纷,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7]。2000年, 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与支持下, 我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七所全国重点法学院校首次开始了“诊所式”法律实践教育模式, 以后又有一些学校陆续获准加入。诊所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用显著, 但毕竟这一实践教学模式所需投入较大, 不是每个学校都具备开展条件。但各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所变通, 开展“网络化诊所式教学”, 具体而言就是依托校园网站开办网上法律服务站, 由学生在网上对市民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 也锻炼和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

3. 免费担任中小企业法律顾问, 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为经济活动作出贡献

受财力等因素限制, 目前我国一般只有大型企业才拥有自己的法律顾问, 大量中小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遇到法律问题只是凭感觉办事, 往往陷于被动遭受损失。高校法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可以与众多中小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关系, 指派学生担任其法律顾问, 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解决一些法律问题, 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减少并妥善解决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矛盾和纠纷, 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进程。

当然, 普通高校法学教育对于法学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借鉴, 并不是要否定两种法学教育的区别, 混淆二者的界限, 而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适应社会对法学人才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使二者在完成各自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 做到优势互补, 实现教育资源优势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钱颖一.论法治的市场经济[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 (6) .

[2]亚理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3]马长山, 钱福臣, 唐永春.法理学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4][英]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298.

[5]刘军宁.从法治国家到法治[C].刘军宁, 王炎, 贺卫方.公共论丛.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107.

[6]陈凤贞.论学习者对法学职业教育模式下课程导学的认知与实践[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

法学实践教育 篇11

关键词:信息法学;双语教学;教学实践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从2001年起步,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还没有达成共识,三种双语教学模式并存。

1 《信息法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用英语来理解和表达专业理论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接触更多的英文文献和资料,加深学生对国外先进的知识体系、思考方法以及前沿学术理论的进一步了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1 ]。《信息法学》课程正是适合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之一。

1.1《信息法学》学科属性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我国信息法学的研究以1995年张守文、周庆山出版的《信息法学》一书为起点,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学者们对信息法学的学科属性问题主要有3种观点:

一是信息科学与法学交叉学科。认为信息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法的现象及规律 [2 ],研究如何协调信息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显然与信息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离不开法律的支持,所以是这两门学科的交叉。

二是法学边缘学科。学者严红从信息法的渊源视角出发,认为我国信息法国内的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决议和命令,地方性法规等;国际渊源主要指国际条约及惯例 [3 ]。从信息法的渊源看,信息法学应属于法学的边缘学科。

三是信息科学分支学科。吴慰慈等认为,在信息技术影响下,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分支及交叉学科不断产生并发展。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发生变化,交叉学科不断产生。目前出现的主要分支学科有信息伦理学、信息法学、信息政策研究、信息经济学等 [4 ]。

从《信息法学》课程的学科属性看,它跟传统法学关系密切,而法律问题是不分国界的,《信息法学》课程更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1.2 《信息法学》教学资源适合开设双语教学

信息法学这一领域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有27所大学开设《信息法学》类课程,如哈佛大学开设“因特网与社会”课程,斯坦福大学开设“塞博空间的法律问题”课程,西雅图大学开设“因特网法律”课程,戴顿大学开设“塞博法”课程等。

相应也有很多著作问世,如伦敦大学Tamara Eisenschitz所著的《Information Law in Practice》(2nd ed.),2003;美国学者Arthur R.Miller等著的《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s, Trademarks, and Copyright》(3rd ed),2007;Douglas Thomas等编写的《Cybercrime: Law Enforcement, 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2000;Gasaway, Laura N著的《Copyright Questions and Answers for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2013等都可以用作本门课程的教材,通过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来学习美国法律。

2 现有双语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现有三种双语教学模式各有特色,但需要根据课程性质及学生素质加以选择,以期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2.1 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目前较为流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学生在备考试时也只是以一种应对考试的态度来对待,所以有学者把大学英语四、六级等一些考试当作浸入型教学模式开展的机会是站不住脚的。而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是在学生刚进入大学时便使用全外语进行教学,显然在我国外语语言环境缺失、学生外语运用能力较差的现阶段是不合适的。

2.2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过渡型双语教学虽然在学生刚进入学校学习时使用母语进行教学并留给学生时间来进行外语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全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就会产生许多问题,比如学生在熟悉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与理念后突然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的教学之中会感到极其的不适应,而且学生对这种语言教学的转换可能会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由于从母语教学向外语教学转换过程中会涉及到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的变更等情形,学生能否从母语教学成功过渡到全外语教学值得商榷,如果学生不能适应这种教学的突然转变那么这种双语教学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

2.3 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最后,基于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现状,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无疑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到的英语知识多为应对高考而准备,有些省份高考时取消了英语听力,这就更加不利于学生在听力等方面的锻炼学习,而且我国学生在外语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避免了学生在外语水平不高的情況下接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教学方式,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进入到外语教学中去。保持型双语教学同样注重对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更深地了解我国的语言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本文认为保持型双语教学在现阶段是符合我国教育教学规律的。

3 《信息法学》课程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实践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开设的《信息法学》相关课程已经开始实践双语教学,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可以阅读外言语原版教材,了解发达国家法律制度,以更好进行国际兼容。

3.1 任课教师的选择

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比较适合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这样可以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听课效果。教师在高校双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任务不单单是用外语把课本翻译给学生,更应做到使用流利的外语将课本内容表达出来并对课本中的重要前沿理论知识进行解读,因此高校双语教学对授课教师的外语水平要求极高,应选择外语能力强,口语好的老师任教,学校也可以通过培训培养双语课程教师。

3.2 教材的选择

黑龙江大学《信息法学》类课程选择的是美国学者Arthur R.Miller等著的《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s, Trademarks, and Copyright》(3rd ed),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全英文,但写作风格普实,通俗易懂,适合本科生阅读,可以详细了解美国专利、商标及著作权法律制度建设,并跟我国相关法律对比,了解其异同。

3.3 教学方法及制度措施选择

高校双语教学不同于单语教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信息法学》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查找文献并在课堂上进行总结性发言。另外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生动案例,加强学习效果。

同时,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学校采取了一定激励措施。如双语课程的讲课费是普通课程的1.5倍,学生选修双语课程可以获得大外学分等。这样,不但鼓励学生接受双语教学,同时也鼓励教师积极进行双语教学,从而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结语

我国高校从本世纪初开始重视双语教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若干意见》(教高司函[2004]259号)等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在教育部号召下,黑龙江大学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实践,根据课程性质寻找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不断总结经验,以期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3-15.

[2] 周庆山.面向21世纪的信息法学.情报理论与实践[J],1998(1).

[3] 严红.我国信息法学的渊源与适用问题探讨.图书情报知识[J],2000(12).

[4] 吴慰慈,张久珍.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下图书馆学情报学分支学科的建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5).

法学实践教育 篇12

一、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提出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改革, 在高等教育中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和整体趋势。但当前高等教育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重知识讲授、轻实践训练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薄弱, 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是基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薄弱的现状, 在充分考虑高校教育教学条件以及社会对高级人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 提出的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具体说来, 专业实践主修能力是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培养对象从事专业对口的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并不是仅仅指具备的一项专业能力, 而是在所有专业能力都具备的基础上, 所具有的一定专业特长性质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 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1]渤海大学从2013级学生开始进行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工作, 各个专业结合各自的特点分别制定了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这一培养方案与原有的专业培养方案配套实施。专业实践主修能力作为培养方案实践环节之一, 教学培养历时三个学年, 是学生必须参加的系统的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这样“二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为社会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现实要求。

二、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法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其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能够系统了解法学知识框架, 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 熟悉我国的主要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 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案件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能够胜任法律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为了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 在高校法学专业教学培养中必须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 注重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 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是实现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常规性和长期性的需要。

在以往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 课内进行的实践环节常常因为教学时数的限制处于被理论教学挤压甚至取代的窘境, 课外进行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诊所教育等常常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而且学生实际参与的范围也比较有限。而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可以作为一个贯穿二到三个学年的实践教学活动长期开展, 通过学生的课外练习和教师的集中指导实现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常规化和长期化。

2. 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是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系统性的要求。

如前所述, 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不仅仅是一项能力, 而是由多项基础能力组成的综合能力。它能够涵盖法律职业所要求的多种职业能力, 涵盖法律职业素质的全部内容。在培养与训练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基础能力训练开始, 逐步扩展到核心能力, 最后形成综合能力。因此, 可以说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在对法律职业能力进行分类、分层、分解之后所形成的结构完整、顺序合理、内容全面的培养训练体系, 体现系统培养法律职业能力的要求。

3. 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是突出法律人才培养特色的要求。

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中, 把何种能力确立为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取决于各个院校对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定位。各个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内容, 打造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高级法律人才。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个院校的培养优势, 而且也能够为社会提供专长各异、类型丰富的法律人才, 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三、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现有的“两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专业主修能力的培养处于辅助地位。它是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与训练而设置的实践环节, 训练主要采用课外训练的方式, 主旨是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以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尝试和探索有利于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原有的法学专业综合实训、诊所教育、模拟法庭训练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 能够进一步完善法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系, 实现专项能力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的有机结合, 弥补课堂教学时数不足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课外自主训练强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提升法学专业教学的整体效果。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特色的凝练与凸显具有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及专门性院校可以结合各自的发展定位、学科优势等确定不同的实践主修能力, 以突出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例如研究型大学可以把法学研究能力作为培养内容, 经管类院校可以把企业法律实务能力作为培养内容, 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培养专长, 突出培养特色, 满足社会对各类法律人才的需求。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校企 (院、所) 合作的实现, 形成教育培养与就业的顺畅对接。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中, 各院校可以进行校企 (院、所) 合作培养的尝试, 如与企业或者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合作培养、定制化培养。通过双方研讨确定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内容与方式, 有针对性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就业质量。

四、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原则与内容

1. 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原则。

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内容的设置及培养训练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突显特色原则。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作为突出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尝试, 一定要明确人才培养特色, 并在主修能力确定、培养与训练等各个环节突出这一特色。 (2) 实践为主原则。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训练, 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采用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模式, 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形成自主、自觉训练的良好习惯。 (3) 职业标准原则。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实践能力的确定、训练和培养必须贯彻法律职业标准, 以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2. 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内容。

由于专业实践主修能力是与职业工作对应的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 在其内容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现实需求、学校的培养条件、学科优势等因素。渤海大学法学专业在制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的过程中, 经过系统分析和充分论证, 认为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律职业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应当是以语言表达能力、法条查询与适用能力、案件分析能力为基础的法律文书处理能力。因为初入法律职业的人最先接触到的工作就是法律文书的写作, 同时, 在职业活动中各类法律文书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法律文书处理能力是应用型法律人才要胜任法律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法律文书处理能力是涵盖案件分析与法律文书写作的法学专业的综合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法律查询与适用能力, 即找法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分析案情, 确定案件法律性质, 找到对应的法律条文并加以正确适用的能力。第二, 案件分析能力, 主要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案件、准确适用法律、出具法律意见并对案件中涉及的争议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第三, 法律文书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各类民事、刑事、行政等诉讼文书和非诉讼文书的能力。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中, 结合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实行分阶段培养。第一学年为基本素养培养阶段, 主要进行法律语言与法律思维训练。第二学年为专业技能培养阶段, 将分阶段进行法律查询与适用训练、案件分析训练和法律文书写作训练。第三学年为专业技能提高阶段, 训练内容包括法律文书写作及模拟法庭训练。渤海大学法学专业的实践主修能力培养工作已经在2013级本科生中开展, 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学年的基础素养训练。从训练情况来看, 在学生尚未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的情况下, 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训练是合适的。经过系统的训练, 学生口语表达的心理障碍得到排除, 语言表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 目前渤海大学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是顺利的, 有成效的。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评价与考核标准如何细化、如何提高能力训练的“实战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上一篇:颗粒饲料下一篇:功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