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2024-08-13

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精选12篇)

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篇1

0前言

现代青少年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诱惑与影响, 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 尤其现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 往往脱离现实寻找自我, 用传统的模式去追求“考分”, 实现自我。通过社会调查发现, 有36%的大学生除上体育课外, 不参加体育锻炼, 长此以往, 必然导致其身体素质下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许多青少年营养过剩, 加之缺乏系统锻炼和基本的体育健康常识, 有不少人染上“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等都市“文明病”, 严重地危害其健康和身心发展。在这样一个现实情况下, 加强体育素质教育, 增强人们的健身意识, 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迫切需要。

1 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1.1 体育教育是学生获得健康身体素质的基本手段

健康包含身体、精神、社会、情感、伦理诸多方面, 获取健康包括医疗、卫生、防疫、环保、营养和体育等许多手段, 其中体育的方法手段对于健康的价值是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最适合青少年学生的, 是其他手段不可取代的。因此, 体育教育对一个人的身体成长而言具有基础性的功效。

1.2 体育教育是学生获得“学会生存”各种知识技能的必要途径

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起点和支点, 是学生进入现代社会求得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健康观、环境观、营养观、生活观、体育观、运动观、休闲观, 以及相应的权利意识, 并习得各种相关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养成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将会有利于他们的一生。

1.3 体育教育是塑造新时代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体育运动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直观作用, 就在于它树立了新的民族形象。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 极大地震撼民族的心灵, 成为亿万人民社会冲动的结晶。它牢固地维系着民族感情, 使每一个成员都能享受到归属于它的荣誉感, 认同于它的义务感。毫无疑义的, 这将对于青少年一代维系于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具有感性和理性兼有的价值。

2 高等体育教育中各种素质教育的培养

2.1 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 靠学生之间的合作, 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 才能凝聚人心,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 热爱集体, 为集体争荣誉, 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 尊重人, 理解人, 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 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 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 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 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 使学生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体育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必须具备不怕困难, 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自己应做的事要坚持不懈,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 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2.2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务实、求真。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 通过体育教学手段, 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 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 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在体育教学中, 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 编排徒手操, 设计场地, 制做体育器材等, 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另外, 通过上体育课,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 如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 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 所有这些素质, 在体育课中都得到了发展。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2.3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 提高身体活动机能, 养成卫生习惯, 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运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 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学习体育动作能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 增强体质, 提高各项身体素质, 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学会自我保护, 提高自理自控能力。培养学生健身锻炼, 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主要指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4 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 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 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 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 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3 高等体育教育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

3.1 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又能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我们要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体育健康课的知识性、趣味性, 使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技术动作和健身方法, 发挥学生的智能, 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拓宽学生知识面。另外, 我们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时, 要做到整体优化、创新与发展, 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广泛适应性的合格人才。

3.2 改革体育课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以竞技体系为中心, 不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加强体育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的任务上, 使学生能掌握两种以上增强体质的健身手段和方法, 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 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 改革学校运动会的比赛方法和内容, 改革体育课的考核内容, 使体育健康课的教学思路更加符合“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

3.3 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 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现有的体育教师是在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 这种以往的知识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必须采取积极措施, 有计划的进行培养与提高, 制定自修计划。另外应注重对他们敬业精神的培养, 鼓励教师积极努力地钻研教材教法, 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深化教师队伍监控管理机制。

4 结语

体育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培养和造就21世纪高质量的新一代, 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力度, 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体育健康教育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 真正落实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功能, 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身体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体育科研, 2002 (23) .

[2]张子沙, 等.对我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0 (1) .

[3]李涤非, 等.从素质教育角度看体育教师素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 .

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篇2

讲到素质教育,有以下几个问题想提出来和同志们商榷。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及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等问题。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谁也不会认为“交白卷”是素质高的表现。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得高分,其余不沾边”的高分低能的公民。事实上,随着考试内容及考试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高分低能现象也在逐渐减少至最低程度。从这个意义讲,考试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化学教师如何在突出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中驾驭考试呢?一方面,考试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自学、思维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图片观察除外)、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及德行、体质等难以通过考试检测,但学校及教师是不是只要抓住了“对付考试”就抓住了一切呢?显然是行不通的,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不再单纯看升学率,同样,学校评价教师也不再以升学率为唯一尺度。第二,经验表明:化学教师除了上好课外,也应与学生沟通情感,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诸方面的进步。即素质教育抓好了,考试成绩也一定会上去的。相反,倘若对大纲所规定的“掌握、理解、了解、常识性介绍”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视为多考与少考、重点考与非重点考、考与不考来组织教学是有害的,即那种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做法应理智地予以摒弃。

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性格、品德、情操、情感和意志等等。它在人的行为的或心理的活动中起着动力性和方向性的作用。而中学时代,正是一个人的智力因素迅速发展,非智力因素逐渐形成、发展和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

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而非智力因素则认其自然地发展,认为后者是学校和教师所管不了的,是社会和家长的事情。另一种态度则认为非智力因素也要像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样,使之与智力因素得到同步的发展。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人的心理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任何一方出现“病症”,都会抑制另一方面的健康发展。非智力因素应如何培养呢?它与智力因素一样,同样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

如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就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即好奇→兴趣→喜爱→爱好→热爱。化学教师往往利用化学实验中的发光、发声、发热、颜色变化、状态改变、气味等奇异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好奇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接着,教师又通过形象生动、准确明白的讲授、以及性质联系用途、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加以引导和巩固,还有作业与考试的成功的鼓舞等,逐渐使好奇发展为兴趣。兴趣比好奇要深刻、稳定、具体清晰且有力。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为喜爱、爱好和热爱。当学习成果常与荣誉、理想和抱负联系在一起时,喜爱、爱好和热爱就融有强烈的情感和意志色彩,具有稳定、持久而强烈的动力特征。

又如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形成也有一个知、情、意、行的谐调统一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存在着一个开发和引导、稳定和巩固、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不仅如此,它还有一个特点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反复性,此外,也受到智力因素的制约。因此,只有让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同步发展,其心理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发展。

三、化学教学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

前面讲过,“双基”教学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实验教学

有人提出: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测试不到而忽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已深有体会: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技素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中的时间和空间的运筹能力;通过计算和称量实验是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量”的概念呢?通过“打开试剂瓶盖要倒放”的动作技能的训练是否可以让学生养成“揭开茶杯(或电饭煲锅盖等)要倒放”――以防止污染的习惯呢?至于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就不再赘述了。

(二)重视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突出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采的。如组织和指导学生办化学小报、化学墙报、化学魔术表演、自制仪器和自找代用品、做家庭小实验、举办化学讲座、化学竞赛、搞社会调查、组织参观化工厂、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化学实验等活动。就拿这次全区义务教育化学样本班研讨会期间组织教师们参观遂川火柴厂来说,与会者亲眼看到小小的一根火柴,制造出来竟要这么多的设备和工序!不仅验证了课本上写的:火柴盒侧面所涂物质是红磷、三硫化二锑等混合物,火柴头上的物质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磺等,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而且还体验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时,同样还需要人们创造性的劳动,也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智慧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伟大创业精神。这必将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紧密地联系社会,取得课堂上难以取得的效果。

(三)重视练习与学法指导

现在谁都知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很重要,应如何来培养呢?我认为有两条途径值得重视,一是指导阅读,二是指导练习。指导阅读就是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特别建议:最好的阅读材料是教材。初中化学新教材图文并茂,思考性、可读性强。且正好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得到及时的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兴趣。教师给出适当的阅读任务――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对教材中的文字说明、图象图画、数据等应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指导练习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为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题,使学生免入题海之苦。这里若将习题分为两类的话,一类则是为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新学知识,使新学内容与原有知识同化后,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即所谓“形成性练习题”。另一类则是提高题,即对某一知识点从各个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进行揭示,使解题时对该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需要运用类比、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使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严密性、创造性等各种思维品质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是要通过典型习题讲解,不仅教给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练习之后去整理知识、使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条理化、网络化。因此,每做完一道习题应该进行一番反省思索工作,如这一问题我是怎样解决的,应用了哪些相关知识?我是怎么想到这种解决办法的?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吗。

美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3

[关键词]:美育教育 情感教育 学生

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性变革。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門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加之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比较深,使课程目标的定位产生了偏差。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而艺术美是一个美术作品本身最吸引人的地方,感受美的过程本身是愉快的,这种愉快仅仅是高级感官(视觉)的感受,而对美术作品由“感”发展到“悟”之后,这种愉快满足了一种精神的追求,两者合一便是我们所谓的审美快乐。

课程标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是人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具有指向性、协调性和绩效性。它包括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当人的需要具有确实的目标并呈现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目标期望时,需要便转变成动机推动人积极行动。在这一过程中,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起着不可忽视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所以,学生个体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包括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方面。美术课国家课程标准基于这几个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之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了有力的调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但是,相当一部分社会人士,甚至是美术教师,在重视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此来衡量目标的达成程度,衡量学生成绩的好坏,结果使得一部分学生对此丧失信心,失去兴趣,老师辛苦教了,学生却无心听,美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在几年的美术教育工作中,笔者发现审美快乐的获得与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达成同样重要。美术教育是一种艺术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情感入手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让学生醉心于美的殿堂,使美术教育从技能型转向审美型。美术教育正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乐观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

一、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常常碰到有的孩子对活动不感兴趣,有的却过于兴奋,如何寻找到学生的最佳唤醒状态呢?我认为除了老师的爱,还需要老师善于控制把握学生的情绪,以自身的情绪感染学生。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情感是联系双边的纽带,我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满腔热爱关心爱护,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样,老师提出的要求易转化为学生学习需要的动力。我还通过表情、动作、语言的作用把课进行得有声有色,以牵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感知和理解。如在教学创作“刷牙”为题材的画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刷牙的姿态,笔者就用动作加以提示,让学生在讲讲做做中,不仅获得有关刷牙的知识,也体会到美术创作

的乐趣。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获得审美的心理体验

在美术教学中,欣赏和感受应该放在第一位,由于学生的经验贫乏,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笔者不厌其烦地协助学生,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美好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辅助手段制造一种引人入胜的氛围。比如,一首激昂的诗、一段悦耳的音乐,都能创造出与美术内容相关的特定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境地,与教学内容及教者产生共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比如,可创设与美术活动相关的场景,在充满“诱惑力”的气氛之中,学生自然产生审美快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

美术教师是传授美的,美的东西总让人愉快,而传授者本身也应该是美的,这里指的是美的语言,美的仪态,这都影响着学生接受美的愉悦程度。语言美,即要求教师平时注意修炼语言,使之动听而富有磁性,同时注意前后逻辑关系,使话语中充满着生气和感召力,让学生听着教师的声音,便觉得很开心。仪表美,表现在老师的衣饰和体态上,美术教师的衣饰应该有一种特殊的美,走进教室便让人为之一振,而仪态的优雅不凡,风度的超然不俗,也需要平日里去改进,这样,会给学生以信任感和偶像感,面对这样一位教师,学生自然会很愉快。

三、运用爱的语言创设情境,加强情感熏陶

如何让学生在缺少相关的情感经验的前提下,体会作品的各种情感,笔者的体会是老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际,运用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真切体验各种情感。根据美术学科特点,教师可以与学生形成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彼此不是老式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彼此尊重,互教互学,自由、民主,形成“学习共同体”。如学生在欣赏一个美术作品时,教师变强制欣赏为自主欣赏,再师生交流看法,共同分享,学生可以驳倒老师,老师也可多听听学生的见解,美术作品本身给人的感觉因人而异,其魅力也在于此。

四、构建开放的美术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充分展现

美的情境本身蕴涵着吸引力,使学生能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一定的活动中去。曾经问过学生:什么样的美术课觉得比较开心?有的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说:“多看看录像,做做相关游戏”;有的说:“可以自己决定怎么上”隐隐约约中,透出对开放的美术课堂的渴望。开放的美术课堂是宽松的、和谐的、自由的。这种课堂完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整节课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本身要经历“为什么学”、“学什么”、“应学到什么程度”、“应怎样学”、“学得怎样”、“学后怎样”、“怎样更好”的过程。

素质教育中的情商教育 篇4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素质教育这样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要实现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除智育外,我还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尤其是情商教育。所谓情商是指一个人情绪智力的商数,是情绪智力发展的标志。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第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第三,觉察他人情绪及变化的能力;第四,挫折的耐受力;第五,处理人际关系、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在素质教育中,情商教育是除智育外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决定了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坚韧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些是学生今后立身处世的根本。在现代社会中,较高的情商已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如三国时候有一个人物周瑜,他长得很帅,智商高,会领兵打仗。据说毛泽东同志对周瑜有一句评价:周瑜是个共青团员呐。周瑜怎么是共青团员呢?是说周瑜年纪轻轻就当了大官,当了大都督。老干部,老将,老领导,都不服他,这么年纪轻轻当大官,后来33岁的周瑜,火烧赤壁,打了大胜仗,老干部老领导都服他了。他的智商这么高,后来怎么死的呢?对,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三国演义》第56回就有这么一段:孔明三气周公瑾,使周瑜晕过去慢慢醒过来了,他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他大叫了数声,好几次连叫数声而亡,寿36岁。当时周瑜的事业正是如日中天,已经成功,本来应该取得更大的成功,应该持续成功,但是他顺利的时候趾高气昂,遇到逆境的时候,却:“既生瑜,何生亮!”他心胸狭窄容不得人,爱动怒,爱生气,嫉贤妒能,多次想把诸葛亮干掉。所以,他不但没有取得更大的胜利,却因为生气而早早地撒手人寰,可悲,可叹。由此我们能从中清楚地意识到情商的重要性。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无时无刻不压在每个人的头上,尤其是最近电视、报纸等媒体所报导的“80后”、“90后”的青年,由于不能正确地处理周围的压力和问题,各类自杀自残事件层出不穷。部分中小学生也不例外,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普遍来说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差,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并不同步,以往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已不复存在。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一方面由于生理发育较快,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自视甚高,另一方面因为其心理发展水平尚处于幼稚期,受到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制约,导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很低,稍遇挫折即丧失自信,继而一蹶不振,少数学生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在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人格方面,情商教育有着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良好的情商教育能使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情绪,明白自己情绪的由来和优势及缺点,进而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提高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通过情商教育,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自知之明”的观念。学生的自我评价过高,则易产生自满、主观武断和轻举妄动;反之,则易产生自卑、信心不足、行动软弱无力。完整、正确的自我评价通常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现实的“我”。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当前自身状态特点的认识;二是理想的“我”。在教育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未来的自我个性面貌做合理的构想并引导他朝这一方向发展;三是记忆中的“我”。应引导学生不断地去反思过去自我的状况,让学生自觉地一日三省吾身,随时矫正个性中不良的内容;四是反射的“我”。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他人心中的自我形象。人首先是社会的人,从某个意义上讲,一个人的价值、观点只有得到他人的认同后才真正成其为个人的内容,这一点,对当前的独生学生教育尤为重要。

其次,良好的情商教育能使学生及时察觉他人情绪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理解他人的品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关心、同情、理解他人,使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或孤独,不利于日后的工作、学习。因此,注意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交往中生活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交往?在交往中应注意什么呢?应正确处理学生交往中出现的纠纷和矛盾,引导学生多作自我批评。我们面对学生交往中的纠纷,不能一味地指责他人的不是,甚至和学生同声一气错误地引导学生。殊不知这可能会负向强化学生的观念,日积月累,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认为大凡类似的问题,教师都不能以成人的观念来判断学生间的是非,应与学生异声相教,引导他多作自我批评。

浅谈素质教育实施中的舞蹈教育 篇5

“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禀赋基础,经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心理结构及质量水平。“素质教育”是开发人的智慧、培养人身心和谐发展、训练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的多元综合的素质。按照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内容,可以把它分为如下几类:道德素质教育(即德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即美育)、劳动素质教育、交往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概括起来,我们目前所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均应视为素质教育,尽管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但总的说来都是对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这便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上的一场深刻变革iang,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果以“德、智、体、美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那么舞蹈教育因素作为整体素质教育中的一种方法,是否能够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审视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呢?

自古有礼仪之邦的中国从古至今都将一个人的品德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基础标准。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学校舞蹈往往是以群体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化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意识的习惯,其德自然也是比较高尚的。

艺术教育可以开发右脑,开发右脑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我国著名的艺术心理学家研究者平心先生,对热衷舞蹈的大学生与中国城市普通人的智力测验,结果证明:前者的智商非常显著地高于后者。右脑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左脑的思维能力,而且本身也能够其有很高的智慧和创造力。

舞蹈对于身体的锻造作用,是所有练习过舞蹈的人深有体会的。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增进食欲,提高身体素质。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运动,对青少年而言,是比柔软体操更完备的体育课程,通过舞蹈教育,对学生身体的各个韧带、肌肉进行延展训练,从而使青少年的身形塑造的更挺拔,肢体更灵活,躯干与肢体等身体各个部位更加协调。

人体是美中之美,而舞蹈是以人体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懂得舞蹈美的人在任何地方他们的姿态都体现着美。许多从小学习过舞蹈的学生都会让人感觉到,举手投足间的与众不同,透着美感;不少参加过舞蹈选修课的大学生,对形体美、举止美有了自信,证明舞蹈的美是可以亲自体验甚至“占为己有“的。在舞蹈课堂上,教师用身体语言向学生讲述形体美的要诀,让学生的形体语言化、情感化,表现出时代的精神。在理论课堂上,教师用优秀的作品展示美丽异域风情、讲述古老的传说,当学生走进舞蹈艺术的世界时,他们体会到人体语言的美妙。

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篇6

关键词: 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中 作用

美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只有细心、努力才能发现美。审美能力是每个人的良好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教育学生用美的心灵看待事物,用美去美化人们的情感、趣味的灵感世界,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立作用。“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教师对素质教育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对美的教育更加要深入人心,让学生心中充满美,进行审美教育的重点是进行大量的具体感性的审美欣赏活动,进而上升到美的感性认识,然后把审美体验提升到理性认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美的感受。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

能感受美的是人的眼睛及耳朵;而眼是最直接、最感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挖掘美,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要着重进行审美的感受力教育,进行审美判断能力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与提高。美具有生动的形象,它决定人们的审美观感,能用形象思维去感受它、领悟它。这种心理活动,就是审美感受力的表现。首先让学生直接感知周围美的存在,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观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我们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学生都会觉得陌生而又新鲜,而一草一木是能用感观、色彩、声音和动作描述的,可以用美体验出来。因此,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环境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学校的花草树木,假山石笋,画廊楼阁,处处洋溢着美的气息,学生在其中感受着校园的美。美术教师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美,指导学生观察审美的对象,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在观察和联想的进程中获得美感。让学生在审美的观察中,展开想象、联想,让美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样丰富了美的内涵与美的享受,加强了学生对美的理解、美的联想,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感受力。

二、素质教育中的审美观

首先,审美在素质教育中能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充满美,因此审美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音乐、美术之中,美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起到作用。不是石破天惊的,而是起到点滴、柔和的作用,有其明显的潜在性,迟早将发挥其应有作用。其次,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通过观察、训练才能养成的,是通过日渐积累的实践形成的。美的形成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思想水平等差异,而使不同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不同。

三、审美教育与文化教育相互作用

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包括智力教育、文化素养及学习习惯、技能等的培养。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创造性等特点,有利于智力教育任务的愉快完成,有利于智力开发,有利于结构完善,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加工、储存大量信息,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提出很高要求。现代心理学揭示了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不利于该活动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情绪背景。审美教育侧重于形象性、情感性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必然有利于他们的感知,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时,美感成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诱因,它强化着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和活动,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为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另外,美育要求教师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按“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化。这样的教学美同样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它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增添了教学情趣,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持心理平衡,而这一切就能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

四、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对于审美教育,主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及创造力。审美观的形成,首先表现于文学艺术领域,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劳动创造了美”,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总是要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产品,美的生活,美的世界。技能技巧的运用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是完成美的创造的一种实际能力,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的。

地理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7

从心理学看, 在地理教学中, 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 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 才能建立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究教学艺术, 使学生在乐意的、心平气和的、心情愉快的情况下练习, 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且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教学方面,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 还要加强情感的交流。

目前, 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仍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形势下, 尤其是地理科目已列为中考科目的形势下, 地理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营造理想的育人环境, 坚持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 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有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更关键的是把地理学科放在同等学科的位置上, 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否则地理教师还是个副职, 会始终处在无足轻重的尴尬地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 初中生学习是非常紧张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 有些学生已经形成了个性, 很有主张。地理教师上课先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 让学生先主动接受你, 才能接受你的课。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 积极创设生动真切的情境, 用真情拨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

1.角色互换, 拉近距离

我们应该主动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 把主角位置主动让给学生。课上, 教师坐到学生中间去, 作为一分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营造愉快教学的氛围, 让学生放松心情, 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感受, 才能得到美的体验, 这需要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2.合理评价, 获得信赖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 地理教师有必要针对实际情况, 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互动交流, 加深学生对地理教学过程、结果的反思和内心体验, 及时梳理情感, 建构开放性的健康情感体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促进学生的健康情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采用生自评或互评, 再结合教师点评, 最后学生通过努力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3.倾听心声, 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之间的互动, 即相互交流、沟通及共展。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上, 针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 当时, 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 并解释:“老师不是圣人, 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 , 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以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 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 使师生思想脉搏融为一体, 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得到调动, 在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出错, 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主动获得地理知识。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 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 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可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 自己打算做些什么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交流对教学的想法, 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 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 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其次,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比较好。时代进步了, 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 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 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 改变过去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 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遵循“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 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 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初中生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 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最后,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讲到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地图这一节时, 我用谜语导入新课:“容纳千山万水, 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城, 浑身绚丽多彩。”猜到的学生自然享受胜利的喜悦, 没猜到的学生从别人的答案中获得了启示,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正如演员要感动观众, 就必须先营造相应的气氛, 使观众沉浸其中, 再通过精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 使观众产生共鸣, 那么观众就会被感动。同样道理, 老师上课就像演员表演, 要让学生紧随你的思维行动, 完全参与教学, 就要想办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轻轻松松地获取知识, 增长见识, 发展思维, 提高学习效率。

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篇8

素质教育从本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到1993年将素质教育写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到当前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已近20多年。在这期间从理论到实践可以说亦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令人感到尴尬的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踏踏实实”的现实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观。

1 扫描:现实教育中的两难

1.1 理念上的“纠偏”与现实中的“惟升学率是从”

素质教育的提出的初衷是针对当时我国教育中那种脱离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提出的,即为“纠偏”而提出的素质教育这一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其根本宗旨。体现在教学活动上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的发展、生动活泼的自主的发展;在教育内容上,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的提高,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设置课程、组织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方法与习惯,在学习中培养能力;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合理、科学地评价教学质量。其初衷是纠“应试教育”中只重“升学率”的片面教育,但现实的教育中,并没有因素质教育的理念的提出和实施而达到了“纠偏”的目的,相反,现实中的教育却存在“愈纠愈偏”的现象,有的地区甚至到了全面追求升学率的地步。

1.2 理念上的“减负”与实际上的“负担的增加”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乃至全面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中央历来重视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问题,教育部为此专门发布文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几次重大的中小学的课程教材的改革及招生的改革。但从实施的实际效果来看,收效甚微,并且有的地区出现了越减越重的现象。首先,表现在学生的睡眠的时间越来越少。据调查表明,初中生晚上9:30休息,次日早晨6点起床;高中生晚上10:00-11:00休息,次日早晨5:30起床。从调查结果看,如按青少年正常的休息时间计算,现在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现象,以至于一些学生晚上精神萎靡,白天昏昏欲睡。其次,表现在教辅资料越来越多。就调查发现,包括装订成册及未装订成册的教辅资料,平均每个学科小学高年级4种,初中二年级5种,初中三年级8种,高中二年级8种,个别的学科超过10种。大部分的学生为了应付各种考试,每天不得不埋头于大量的题海。再次,表现在合法的双休日被剥夺。从毕业班学生在校的时间看,大部分学校为了提前结束课程,赢得更多的复习时间,不得不牺牲学生双休日时间。

1.3 理念上的“全面评价”与实践中的“惟量是从”

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有觉悟、有道德、有知识、身体健康的创造型人才。其教学评价的特点体现在全面、全体、个性的发展上。“全面发展”意味着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体素质、智能素质哪方面都不可偏废。“全体发展”,意味着不丢弃后进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都得到提高。“个性发展”是学生个性潜能得到发挥,个性专长得到鼓励。教学评价目标应定位在这三个发展上,同时应突出其评价的发展性、过程性及生成性。但现实中的教学评价,虽然提倡由过去的惟“量评”,转向“质评”与“量评”相互结合的方式,但在现实的操作上,绝大多数学校仍然以操作简便的“量评”为主要的评价方法。学校对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其升学率与优秀率,并且社会上更愿意按升学率对学校进行点评。这种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方式,必然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所以,当今教育界所提倡的什么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等,在现实中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惟量是从”在现实中仍然是评价教师和学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理念上的评价模式在现实的操作中只是流于形式而已。

2 解析:两难背后的根源

2.1“两难”现象的根本原因: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与现实经济因素的制约

首先,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思想的文化积淀和社会的心理,对当代教育所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传统的理念在广大中国人的心中仍占有相当的地位。特别在广大的农村,孩子考不上学,其创业的空间不是很大,进城打工亦十分辛苦。所以,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升入高等学校,为将来的生活谋个更好的出路,这就使得广大农村的学生不得不以“惟考试是从”,这些必然阻碍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执行。其次,是现实经济因素的制约。教育的发展是受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的,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并非是在温饱的水平上能够得以实现的。在广大的农村,办学条件比较差,教师主要靠一本教材和粉笔来进行教学;较多的教师得不到及时的培训,使得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及时的被了解和吸收;教师的学历不达标,教学能力较差,教师主要是用注入法进行讲授,学生主要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所有这些条件的限制,使得教育必然走进“教—学—考”的怪圈,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应试教育”必然成为其主要的表现方式。再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不断的飙升,这就逼迫城市的人们为了让孩子的将来,不得不聚焦于“重点中学”、“211工程”及“985”。

2.2“两难”现象的直接诱因:理论指导与现实的失切

2.2.1 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解决问题搁浅

首先,对素质教育理念认识的模糊性。到迄今为止也不排除一些教育工作者甚至一些专家对此仍存在模糊的认识,仍认为“应试教育中有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有应试教育”的说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各说各的话,这必然给一线的教学工作指导带来一系列的混乱。其次,诸多的理论工作者更痴迷于一种书斋式的理论,严重脱离当今的教育实际。其理论的实施条件远远超出我国当今的教育发展水平。

2.2.2 盲目引进,食洋不化

首先,是盲目引进。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学者对国外的教育理论更多的是抢先翻译与介绍,但很少能结合我国的现实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至于建构主义满天飞,言必称文本、建构与解构,使得教育界好像有些“失语”的嫌疑。引进的如发展性平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及学生的档案袋评价等,他们在教育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就可以是完全意义上的课程评价,而我们却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我国的学生除了应付这些课程之外,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应付考试,因而,这些课程在现实中的实施就比较困难。学习别人是好的,但不注重消化吸收,直接拿来生吞活剥别人的东西只能使我们失去自我。其次,是食洋不化。教育改革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教育理论,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食而不化,言必称希腊,则会严重脱离中国的实际,解决不了中国的教育问题。现在有许多的文章,内容确实很丰富,旁征博引,一会儿是海德格尔,一会儿是哈贝马斯,令人不知所云”。[2]其实国外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存在的社会现实与基础,他们很多的理论是基于其高度发达的科技之上的,并且其思维的方式与我们也有很大差异。如果脱离我们的传统和社会现实,支言片语的引进与断章取义的理解,对我国现实的教育则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3 思考:面对现实的抉择

3.1 摒弃概念之争,在教育实践中推进

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这十几年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并没有使人们所痛恨的“应试教育”退出历史的舞台,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所以,纯粹纠缠于什么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无助于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引发人们思想的混乱与惰性。如果我们口头上喊的是“素质教育”,在现实的课程设置、讲授方法、考试形式等各方面,执行的仍然是所谓的“应试教育”的模式,那么不论我们如何努力的去批判所谓的“应试教育”都会无济于事,并且“应试教育”是不是一个虚假的概念,还是值得商榷的事情,如果纯粹为了争辩而争辩,是绝对没有必要的。

3.2 加大教育行政部门的作为,在政策实施中推进

素质教育的推进的举步维艰,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不作为不无关系。首先,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我国现实的师资配备、教育经费等各个方面的基础,决定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存在着相当的困难,但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不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必然使得素质教育推行起来更加艰难。其次,是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把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问题归结为与教育无关的社会问题,把“应试教育”泛滥的所有责任都推向社会,并且,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既得利益而对“应试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所作为。

3.3 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实现整体上推进

从人均占有教育资源的相对数量上看,我国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居于世界靠后的位置。人均公共的教育经费,多数的发达国家大在1000美元以上,中等发达国家在100-500美元之间,而我国的人均公共教育经费只有9.4美元,低于印度的11.5美元。并且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距及地区差距,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仍然是我国当前的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我们应大力的发展教育,“只有进一步扩大基础教育的规模,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待遇,提高师资水平、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教育中的诸多问题才能较好地得到解决或明显的缓解”。[3]素质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实现必须与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现实的基础具有切合点,因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如果只通过发展教育来改变社会那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万能论的思想,只有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推动教育的发展。所以,素质教育的实现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或者说,素质教育需要素质社会,素质教育只有在社会整体的推进过程中和改造传统教育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实现自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不能忽视社会的因素,教育应有所作为。

摘要: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现在已接近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从应然讲,素质教育的理念已应深入人心,但从实然上看,当今中国依然是“应试教育”的天下,并且现实中的种种教育现象使得素质教育每每陷入两难的境地。其实,这两难现象的背后有着其深刻的历史及现实的原因。所以,教育改革,应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在实践中推进,在政策中推进,在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中推进,否则,操之过急只能有碍于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两难

参考文献

[1]邓志伟.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J].全球教育展望,2006,(3).

[2]顾明远.谈谈学风问题———在中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年会上的讲话[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篇9

首先,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教学则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过程。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 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 而且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 可以说, 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学构建“情感教学模式”, 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情感教学问题, 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其次, 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其教育功能是通过情绪感染和情感共鸣为途径才能实现的情感体验的美学观。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音乐情感体验。所谓音乐审美意识, 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所谓音乐情感体验 (即审美体验范畴) 是指对音乐美的品味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在对音乐形式与情感内含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音乐的美只有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中才能升华出美的品味。由此产生特殊的审美喜悦 (即美感) , 才能获得真正的音乐审美情感体验。音乐既是听觉艺术, 又是表现感情的艺术。这是从美学的角度, 抓住了音乐表现内容主要的、最核心的东西。

再次, 音乐的主要内容是对现实生活主观感受的思想情感表达。这种情感既不是纯生理的喜怒哀乐, 也不是纯个人的自我表现, 而是具有社会性的、有思想倾向性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由于音乐教育手段中的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的关系, 比其它艺术教育中的这种关系更加直接和密切。因此, 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更容易在情感上为人所接受。举凡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教学, 无不是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流露和交流, 而那些忽视情感性的音乐教育教学, 有悖于音乐的审美特点, 很难获得成功。

最后, 音乐教育本是一项审美教育, 是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情趣, 而且陶冶情操;在音乐教育中, 渗透德育, 开发智力、促进智育, 都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 在音乐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 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情感体验,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情感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机械训练为主动参与、乐于发现。这样的模式,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地理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篇10

一、在课堂上体现地理教学的美感

课堂语言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优美的语言, 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良好载体, 而且是塑造美、体现美的美育源泉。教师的语言描述应该是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 同时可引用一些名言名句。例如, 在高中上册讲述各种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时, 可用“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等名句来加深学生印象;在下册介绍农业生产特点时, 可用“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等名句来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板书、板画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板书时若能清晰明了、整齐有序, 就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略到美。板画具有突出的表现力, 有了好的板画, 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会显得更形象、更具体, 从而展现美、创造美。

二、在教学过程中传播科学, 弘扬真善美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联系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现象、事物进行阐释, 让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 让他们学会思考什么是真善美。例如, 在学习“彗星”这一部分内容时, 我在向学生介绍清楚彗星的组成、运行等特点后, 及时说明彗星被称为“扫帚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从而使学生明白“彗星出现是灾难的象征”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 使大家知道彗星拖着尾巴是一种天文现象, 而且每隔一定时间, 人们就会看到同样的现象。再如, 地理教学中还可对平时说的“天狗吃月亮”这一现象进行解释等等。可见, 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天文知识, 展现地理学科的自然美和科学美, 让他们领略到科学美的博大、广奥, 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观点, 鼓励他们努力钻研科学知识, 学好本领, 进一步用科学来解释自然现象、批判迷信, 激励他们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教师要满怀爱国情感, 熏陶和感染学生

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阵地。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功能,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刻板地说教, 要满怀爱国情感, 用自己对祖国真挚、热烈的情感, 去熏陶和感染学生, 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方面, 要使学生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 到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物产资源。这一切都是离不开地理教学的。因此, 地理课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难以替代的特殊教育价值。我在教授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交通运输”这一部分内容时, 首先要求学生在课下尽量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近些年来) 我国各项交通运输的建设成就。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在课上我又进一步带领学生从京九、青藏铁路的建设很自然引申出许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建设的亚洲之最, 甚至世界之最。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与此同时教师有必要不失时机地表现出深切的忧虑, 从另一个侧面引导学生, 使他们不仅看到我国在各方面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同时也使他们知道其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从而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不知不觉中, 爱国之情与忧国之心就会熔铸成学生的拳拳报国之志!

四、教师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环境美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环境美的教育也成了中学美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尤其要贯穿一条主线, 即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协调好人地关系, 增强他们环境美的意识。为了更加充分地进行环境美的教育,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环境, 地理教师除了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美的教育外, 还应该设置一些专题探究课。例如, 我在讲授高中下册第八单元关于“环境问题”的内容时, 设置了一节专题课———“环境与人类”。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 在课上热烈讨论, 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实, 节约每一度电, 爱护每一株小树、小草, 不乱丢每一片纸屑……都是环境美教育, 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渗透。这些事看似小事, 却并非小事, 它们能够体现出美感的内涵。

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技术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其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指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职业人”首先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具备普通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民;其次作为从事特定职业的公民,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素质。需要具备其职业活动所要求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一定的人文素质,如将此视为素质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的深化,可归结为职业素质教育。而目前教育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不同看法,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将各观点与职业技术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比较分析。

一、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辨析

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从19世纪初被提出以来,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表述达50多种。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界定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对教育质量非常不满,发出了“国家处于危险中”的呼声,因而“回归基础”的呼声高涨。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基本学术能力等的训练,许多学校将英文写作、数理统计、自然科学、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能力等视为学校教育基本要求。所以20世纪80年代左右哈佛学校发表的《哈佛大学关于核心课程的报告》开启了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标志和特征的新时代。以核心课程取代原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些核心课程涉及文理学院六个领域。包括文艺领域、史学领域、社会领域与哲学分析、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道德思考领域。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毕竟不同。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Speci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是关注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它是包括文化、道德、情感、体力等各个方面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更多在培养一个公民;而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特定专业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从人的素质结构的具体操作目标入手解决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素质教育包括了通识教育中的内容,同时专业教育中也有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人文教育(Humanism Education)辨析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质并促使其内化的教育活动。其中人文知识及方法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的外化。

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人为本,做人的素质,特别是人格,是本之本”。可见,人文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内化、积淀,使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能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落脚点都在人身上,但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还蕴含着其它诸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三、文化素质教育(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辨析

文化素质和文化知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化知识是指经过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得到的种种具体知识;而文化素质则指一个人的知识、才能、鉴识所构成的文化造诣或素养的一般体现。

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可见,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但文化素质教育涵盖了人文和科学素质两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单纯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广。

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把文化素质单独提出,旨在培养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不仅涵盖了人文素质培养,还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

四、职业素质教育(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ducation)辨析

素质教育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于1987年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的讲话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他认为基础教育不能单纯办成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叶澜(2006)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宗旨,处于一切教育活动之魂的地位,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的模式。在教育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施以较全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育途径上,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教育评价上,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品质的养成,并鼓励不同特色的培养。严格上讲,素质教育对教育效果的衡量重基础、重长远,不重眼前。

素质教育在每个教育阶段应有所不同。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系统提出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只零散于各期刊中,多数从探讨的角度进行分析,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较缺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的探讨。对于职业素质的构成,有一定分歧。孙晓霞(2008)提出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宫玉杰(2007)认为除上述四项外,应将业务素质也涵盖其中;吉飞(2009)则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更有学者将职业素质进一步细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适应素质、创新素质等(周光宇,2009)。职业素质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要求,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自然不同,故对其构成有不同认识。在借鉴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职业素质教育虽然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有所不同,但仍是具有共性的。本文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5个方面。

第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陈和(2007)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可从职业理念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和创业素质教育5个方面实现。职业素质教育要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含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杨东进,2008)。黄三平(2008)从校园文化角度提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目前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素质教育多数仍停留在形式上,普遍存在着模糊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职业素质养成是以知识为基础,课程教学仍应是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课程设计是重点,但不能忽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否则难以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落实到位。

五、结论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飞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职业技术院校在重视技能教育的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的全面發展。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情况,在技术能力培养上不仅注重实践操作技能,且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职业品质的培养,即重视培养技术能力又重视职业素质教育。从目前我国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只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播科技,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在职场中为人处事和如何思维,但是现今的职业院校培养很难达到以上要求,目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提倡职业技术教育应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才能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American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Report.1998.

[3]杨叔子.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讯,1999(3-4).

[4]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6]孙晓霞.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7]宫玉杰.论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7(1).

[8]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

[9]周光宇.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10]陈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11]杨东进.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体会 篇12

一、一个目标

一个目标就是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 即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建设人才, 而音乐教学的子目标又是全面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音乐之美, 并在音乐理念的指导下感受自身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之美,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并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由此可见, 基础教育义务阶段的音乐教学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普及教育的过程, 在教育理念上我们要摒弃选拔教育对于被教育者的苛责和要求。

而实现这一目标, 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首先先要教会学生审美, 音乐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艺术载体, 其独特的作用在于对学生和受众的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通过音乐教育, 使学生明辨是非、美丑, 懂得在音乐沃土中辨别香草和毒蕈、精华和糟粕, 认识音乐百草园中的姹紫嫣红, 树立弘扬和继承灿烂中华民族文音化乐, 包括被称为中国艺术瑰宝的戏曲、曲艺艺术。其次, 学生要在表演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不断理解、体会作者运用音乐语言表达的思想内涵, 展开丰富的想象, 以达到锻炼其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两个渠道

两个渠道就是指课堂教学主渠道和课外文艺活动支渠道。音乐艺术教育这艘大船要想顺利航行, 就必须渠道畅通。音乐素质教育是以课堂音乐教学为主渠道, 向学生普及音乐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按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 结合教育实践经验不断改革传统的教材教法, 师在美中教, 生在美中学, 使学生充分享受音乐教育, 在声情并茂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得到愉悦和发展, 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要推进素质教育, 仅仅靠课堂这个主渠道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拓展第二渠道, 即课外文艺活动这个支渠道, 这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拓展, 这既能普及音乐教育, 又能提高音乐教育, 我们的学校要常抓不懈, 提供一切条件, 创造一切环境, 营造一切有利于活动的氛围, 因材施教, 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活动形式, 如组织音乐知识兴趣小组、合唱队、各类乐队、舞蹈队等文艺社团, 组织专人进行指导训练。为了营造文明、优雅、愉悦的学习环境, 我们和社会团体牵手, 实行走出去, 请进来, 让我们的兴趣小组走向社会, 面向群众, 贴近生活, 向社会上的艺术骨干学习, 我们的艺术小组很快成长起来, 为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三个能力

三个能力是指音乐创作能力、音乐表演能力、音乐欣赏能力。这三个能力既是独立的, 又是密不可分的三个阶段。“音乐创作能力”是词曲作者的“纸上谈兵”, 是音乐的基础, 是音乐之本。“音乐表演能力”是根据创作进行的演唱、演奏、表演、舞蹈等, 是把文字、符号等音乐语言变成有感情的声音、旋律和动作。“音乐欣赏能力”是以受众的听、看、理解、思维体现出来, 它是三种能力中比较隐蔽的一种, 同时也是层次较高的一种能力。三种能力相互联系, 互相促进。

传统的教育模式常把音乐创作教育神秘化, 其实它只不过是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人的内心, 正如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所以, 只要我们转变传统观念, 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 勇于实践和不断探索, 经过不懈努力, 也能在音乐创作中发挥巨大的创造力。而“表演”是把创作形象化, 实际上是创作的再创作, 它是把表演者的心境融入音律、音乐, 融入自己, 比听音乐更直观, 美感更强。所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演唱能力, 历来是音乐教学的最主要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 控制演奏、演唱的时间, 同时增加器乐教学和欣赏课的的授课时间及训练时间。

四、多媒体与音乐教学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的推广, 音乐课教育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唱唱歌而已, 而是已发展成为包括舞蹈、戏剧、声乐、器乐、美术等综合性的艺术门类, 音乐课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全面, 将现代多媒体引入与音乐课堂教学, 将会提高教学质量。

(一) 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

音乐教学课强调以声乐、器乐, 东方、西方, 古典、现代音乐为载体, 包含丰富的音乐知识,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材料感染下, 通过听觉接受知识信息的。但是, 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产生听觉疲劳。所以, 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音乐教学课堂的教学结构, 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 学会更多的音乐基础知识,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二) 利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意境

在音乐课的教学活动中, 给学生创设必要的音乐意境, 特别是对于处于直觉阶段的中小学生尤为重要。这时,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 制作课件, 运用录像、投影等使声像结合起来, 创设教学意境, 让学生陶醉其中。

上一篇:话务量统计下一篇:搅拌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