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2024-06-29

美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共12篇)

美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1

众所周知,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和育人, 换言之,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与“教书”同等重要的目标追求。而美育既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还“始终是德育的跟班”, 甚而“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英国赫伯特·里德在《寓教育于艺术》一书中的话)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高度强调语文课程的重要审美教育功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片面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而严重忽视了它的“人文性”。尤其在近些年来的职校教育中, 甚而“文化课服务于专业课”的论调有所上扬, 致使语文课程的美育功能有所淡化和削弱。这种反常现象应当得到相应地遏制和纠正。本文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

一、要努力创设美育情境, 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 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从职高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深刻感受到, 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自内向外地洋溢着美的想象和元素, 如从“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中可以欣赏到波澜壮阔的意境美, 从“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中能够感受到婉转流畅的音乐美, 从“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可以体会到婉约缠绵的情境美, 从“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中能够迸发出豪迈奔放的人物形象美。无论是哪一种美, 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情感艺术魅力。对此,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施教者, 我们应当造就和具备“一种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美育教材, 从典型作品中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分析, 借助生动优美的语言艺术把其中美的内涵和形象显现出来, 逐步渗透进学生的内心情感, 在对他们进行美的洗礼基础上, 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 启迪美的想象意识, 促使他们生成美感的情境、体验和交融, 从而把他们引向享受美和孕育美的圣殿。

二、要努力激发美育情感, 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感人心者, 莫先于情, 莫始于言。”而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教学中我们通过各类形式和手段, 用情感来撞击学生的心扉, 并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心理因素, 享受并体验审美的愉悦和价值, 在对美的超越和升华之中, 实现“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追求。首先, 组织反复诵读, 促使学生充分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在经典诗词赋文学习中, 反复诵读是实现以情入手、引发共鸣的有效途径。它能让学生在感受熏陶、潜移默化之中自我净化情感、塑造心灵。如反复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能让学生在“悄悄”“轻轻”中感受到轻盈的节奏、深沉的意蕴和美好的情致。其次, 做好引领整理, 促使学生在心灵震颤中引发共鸣。就职高生而言, 他们对于心灵接受美和艺术感染的渴望, 远远超出接受理念的说教。在职高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通过精心设计导语等手段, 用强烈的语言渲染向学生传递炽热的思想情感, 让他们泛起心灵上的涟漪和波涛, 从中赢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再次, 引导想象联想, 揣摩作品美意, 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要努力诱发审美体验, 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诱导并激发出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和惊异感等, 从而有效调动潜力因素, 促使他们在产生审美激情中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比如, 根据课文特色, 从不同角度确立设计多个审美论题, 让职高生鉴赏评析时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作出自由选择。以教学《荷花淀》内容为例:有教师在教学时, 根据文章中描绘的美妙景色、表现的主要内容和歌咏的主题情感等美育分切面, 从多个角度认真设计了五种学习论题——“充满诗情画意的荷花淀景物描写”“发生在荷花淀里的对话传神和情深意切”“对荷花淀里对话描写进行比较赏析”“显现在荷花淀中的人情美”“水生夫妇的爱情价值观”, 让学生在尽情感受荷花淀之美的启迪和体验中, 自由愉悦地进行重点选题和鉴赏陶醉, 最终比较轻松地完成自选学习任务。

总之,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开辟一条走向美育之路的绿色通道, 在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之时, 不断增强教学的美育功能。

摘要: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的属性特点, 因而在学校教育中,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在于挖掘和激活内在的美育元素, 把它渗透到教学活动并进而植入到学生的思想情感之中, 有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逐步转化为学生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意识和自觉行动。这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功能的应有之义。然而, 在语文课程传统教学活动中, 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等因素蒙蔽了许多教师那“一双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致使语文的美育功能大为淡化或者黯然失色。本文强调语文美育一说, 意在突出并渗透其内在的教育功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美育渗透,思想情感教育,实践与探讨

美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2

昔阳县北关小学 王惠

音乐是一种美好的东西,而美的事物能感动人。音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我们的音乐教育就是属于美育中的艺术美。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具有情感性、技能性和形象性。所以音乐教育能产生以下美育功能:培养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品格,激发创造思维。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它不但能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素质,还能为今后自身的艺术发展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能进一步陶冶自己的情操。音乐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互相渗透、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的正确感受和创造,是思想意识、情感、文化修养的表现。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由感官快乐进而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那种愉悦。音乐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从而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

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小学音乐教育包括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它是通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对小学生开展形象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小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感受音乐展现出来的崇高理想,形成高尚的、美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音乐审美活动能够使小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育的确在实施美育中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从事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在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

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四、培养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的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的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六、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所做出的判断。评价包括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应该重视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信息过程中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

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音乐能力也就成为落实美育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从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力,从而净化心灵、启迪。

素质教育中的数学美育 篇3

摘 要:本文基于美学教育的现状,简要陈述开展数学美育的必要性,主要介绍了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等美学表现,说明数学美育的功能和开展数学美育的途径,以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美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18-02

教育从产生的那天起就注定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当前的教育形式正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推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具有创新意识、高度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社会教育家关注的焦点。智育从传统教学开始就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有着深厚的根基,其被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德育已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界也正在倡导“德育领先”;体育锻炼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磨砺人的意志,在全民健身的宗旨下,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因为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与生活实践接触最紧密的劳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然而,美育却被忽略了,没有得到与其社会价值相应的重视!

我们常常谈论人文精神的“真、善、美”和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艺术美的理论中也常会出现“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问题。爱因期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一个正确的数学公理、定理,可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数学的真;数学理论即使离现实多远,也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数学的善;伟大的希尔伯特曾说过:“数学中每一步真正的进展都与更有力的工具和更简单的方法的发现密切联系着”,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建立这些理论时体现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数学的美。遗憾的是,这些观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举国上下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数学美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得到充分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中已提出了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这就是数学美学,这种功能将长久以来人们对数学的追求转化为对完善的追求,对和谐数学的追求。

一、数学美的表现

美,是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的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鲜明性和新颖性等特点。数学作为精神产品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数学美深深地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

1、简洁美

在数学界,人们普遍认为朴素、简单是数学外的在形式,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是其至美。欧拉公式:V-E+F=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在数学中,像欧拉公式这样形式简洁、内容深刻、作用很大的定理还有许多。比如:

圆的周长公式:C=2πR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

正弦定理:ΔABC的外接圆半径R,则 等,这就是数学的公式之美。这种简洁美,用几个定理是不足以说清的,数学历史中每一次进步都使已有的定理更简洁。

2、和谐美

欧拉公式: ,曾获得“最美的数学定理”称号。和谐的美,在数学中多得不可胜数,如著名的黄金分割比 ,即0.61803398…,维纳斯的美被所有人所公认,她的身材比也恰恰是黄金分割比;著名的菲波那契数列{an?},定义如下:

a1?=1,a2=1,

当n≥3时,an=an-1+an-2

将“黄金分割”、“神圣比例”的美称给数学都受之无愧。

3、对称美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空间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圆是中心对称圆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圆也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梯形的面积公式:S=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其中a是上底边长,b是下底边长,其中a?1是首项,an是第n项,这两个等式中,a与a1是对称的,b与an是对称的。h与n是对称的,这是数学的对称之美。此外,数学还有自身的奇异突变美、创新美、统一美等。数学的发展深受美育思想的影响,使得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二、数学美的功能:

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美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培养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

2、启发探求真理的思路;

3、检验真理;

4、寓美于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以美启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美的教育途径

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无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讨,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做必要的审美示范,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数学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美知识应用于实践,体现美育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数学美的教育途径需要先展示数学隐含的美、进一步挖掘数学美、再创造数学美、最后将美学原理应用于解题实践。

数学美育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将会愈发重要,数学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实施数学美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马忠林.数学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 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4] 丁尔陞.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 吴开朗著.数学美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

美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4

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一书中讲到:“人一生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人与物的问题, 二是人与人的问题, 三是人心的问题”。如果说与自然的关系靠自然科学来解决, 人与人的关系靠社会科学来处理, 那么人心的就需要艺术宗教来慰藉。此时情感体验就成了必然, 因为艺术宗教在安慰心灵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得不承认现实的教育中, 宗教学没有设置的现实基础, 于是如何挖掘课程资源, 让学生的“情商”与“智商”共同发展, 就成了时下探讨的课题, 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自然科学在中学课程设置的比重增加, 宗教道德日益边缘化, 于是在新的信仰没有填补空白之前, 物质层面的追求就会占据主导, 这种缺失的苦果是, 使人养成极端的现实主义, 享乐主义等消极态度, 随之而来伴随道德滑坡。这一场景, 不得不归咎于我们情感教育的缺失。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不能从新在课程设置中硬性的加入宗教学的内容, 因为现实的尴尬是它会与自然科学相抵触, 那我们如何弥补这种缺失呢?北大校长蔡元培面对彼时国运危艰, 情感失落的中国, 曾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此不失为一剂良方, 时观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具体来说:

传统价值观为美育提供了文化基础。

首先,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真”“善”“美”的诠释, 本身就包含对道德情感价值观的解读。如果“真”理解为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话, 那么“善”就解读为人类社会关系, 而“美”, 就可诠释为道德艺术层面。传统价值观此种解读正是他为哪个时代提出的理想方式。

其次, 社会发展为美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仓廪实知礼节, 衣食足知荣辱”。美育如果承载道德的作用, 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 艺术教育同样需要物质支撑。诚然, 亦有特殊性, 物质为艺术的发展提供前提保障, 但物质却不对艺术起决定作用。人类在物质极端匮乏的情况下, 同样可以创造震撼心灵的艺术。但不可否认的是, 物质的充裕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提供了更广的空间。

基于以上两点基础铺垫,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把情感道德教育贯彻好就有了必要性与可行性, 结合多年教学经验, 具体实施如下:

1. 真正落实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 既包括审美情感教育, 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等, 但美育的特殊功用却不可替代。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 具有独立社会和生命意义的个体去看待, 要根据其天性、心理、及情感需要, 去启动调控好学生的情感。美育的重要意义不是要学生记住美术史, 亦不是熟读评论家的专业解读, 而是让学生尊重自己的心灵感受, 诸如情绪、甚至偏好等。教师可以利用其视觉欣赏优势, 积淀学生的道德素质。美术是视觉欣赏艺术, 多数学生观赏作品时, 只停留在像不像的层次上, 很难体悟到作品的意境及思想。如《李白行吟图》此幅写意画,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笔墨技法, 历史地位等层面, 我们应该让学生对其情绪、神态进行解读, 进而引导学生对作者艺术观的理解。教师在此时起一个引导作用, 我们不能以“知道者”的身份告诉学生, 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感受。以此来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 通过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使其内在精神和情感升华到道德层面。简言之, 即“美育”蕴含道德情感教育。

2. 注意搜集现实素材, 挖掘情感资源。

烈的需要”。审美者的欣赏评判能力, 是比审美感知力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美术教育中重视学生情商培养, 是尊重学生素质“差异性”的表现。人的素质差异不仅表现在先天个性上, 还表现在后天的发展上, 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倾向;具有相同倾向的学生在表现相同主题和内容的作品时, 在形象、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也不尽相同。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具备, 不仅要有美学知识, 还须有一定的审美观念、趣味、作为支撑。教师要根据作者的审美指向, 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 使自己从作者崇高的精神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任何作品, 只要进入课程资源, 就已成为过去时。因此, 教材和学生本身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感, 那么如何杜绝枯燥的讲授, 找到情感体验的切入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搜集现实素材。比如, 油画《父亲》, 教师应该以此画为引导, 让学生对自己的熟悉的人进行“素描”, 此“素描”不一定以绘画的形式存在, 亦可以文学或音乐的形式, 让学生对另一个生命个体描绘, 整个过程不管是以何种艺术形式进行, 学生已经完成了情感体验, 即完成了道德教育。此种道德教育的成果可能包括学生对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的认识, 此时美术作为德育的补充作用已经完成。

3. 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美术教学中的一种策略, 它有利于解决抽象性和具象性间的矛盾。教师在课堂之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 可设计不同的课堂引入形式——故事、场景等, 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 让学生投入到情景中, 萌发对形象的情感。课堂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和发展: (1) 让学生观察生活, 自主学习。 (2) 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欣赏艺术后说感受、, 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艺术。 (3) 有效组织, 高效参与, 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结合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情感。

4.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中, 使其情感内化。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因此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要立足于把学生思维活动展开, 辅之以必要的讨论和总结, 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给学生感受、表现、创造艺术的机会,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中, 并从中学习最基本的艺术常识, 养成发现美, 积累素材的习惯, 提高艺术鉴赏和表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把心中的想法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享受成功的欢愉。与此同时通过艺术教育, 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 陶冶情操, 发展创造力, 并为其它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力的条件,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 应用情感体验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让“美育”为情感道德教育提供了必要的补充是可行的, 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转变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其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 营造自主、合作、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并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面对人生。以期达到美育、德育相得益彰的效果, 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摘要:情感体验是人在物质条件达到一定高度后, 对精神的必然要求, 这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时下, 我们遇到的困惑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注重道德价值观的灌输, 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

关键词:美育,情感教育,宗教,情商

参考文献

[1]伍德明、时伟主编.《中小学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杜威教育论著选

幼师音乐教育中的美育 篇5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从心灵出发,到达心灵深处的美育活动。音乐美育即音乐审美教育。就教育的本质来讲,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以及较强的审美能力。这种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完善学生人格、和谐身心发展、培育高尚情操、积蓄优秀品质等方面均起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内化效果。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幼师音乐教育,它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发育的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因而,在幼师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全面树立音乐美育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加显得突出和重要。这既回应了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即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也凸显了音乐美育功能与其他艺术教育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一、在音乐教育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映照出人的美好的精神世界。幼师音乐教育中,本身就富含了音乐审美教育元素,或叫音乐审美教育功能。在常规的学科设置中,声乐课、钢琴课、器乐演奏课、合唱合奏课等,均是从不同教学角度、不同教学目的出发,实现着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声乐课中学唱一首《我爱你中国》,会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秀美的山河,激发热爱祖国的崇高之美;钢琴课中,弹奏一曲莫扎特的《小步舞曲》,能让学生体会到外国古典音乐的优雅之美;教师和学生互动、合唱《让世界充满爱》,便会唤起大家热爱和平的一种大爱以及和谐之美。这些,均是在平日教学中就可实施、体现的具体的音乐审美教学内容。音乐教育在对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在对学生的美育方面,音乐美育以富于情感的人性化方式,引导着学生感受美的魅力、欣赏美的真谛、创造美的愿望,进而思考人生的意义、社会的价值、自觉增强文化艺术修养、完善道德人格。

二、幼师音乐美育的内容

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一般应着重在感知能力的培养、想象能力的培养、情感体验的培养、认识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综合体验的一种音乐艺术审美能力。

敏锐的听觉感知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的前提。幼师音乐教学中的视唱练耳课、音乐欣赏课、声乐课、钢琴课,及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的基本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视唱练耳课应担负起对学生听觉感知能力的培养,其他音乐课程,实际也是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学习、欣赏音乐缺少音乐想象的翅膀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良好的对音乐音响的想象和联想,也就不可能生发相应的音乐形象,更谈不上音乐审美上的意义。这一点上,幼师特色的音乐欣赏课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对音乐本身富含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层次地审美体验,同时,使之自我的思想情感得以拓展和升华。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保护学生个体的音乐情感体验,不应强求所谓的“标准化”。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音乐情感差异化的体验,就会自然存在。这也说明了音乐艺术所独有的艺术欣赏个性。

音乐艺术作品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与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因此,欲达到完美的音乐欣赏效果,还应从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作者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体裁样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完美的、综合性的音乐审美体验。上升到音乐美育教育的认识高度,幼师音乐教师所有的教学努力,都应是“育人”、“树人”,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外部世界中,获得更多的感知和正确的认识。想想,我们的中外音乐大师、著名的教育家、杰出的科学家、甚至政治领袖,如:贝多芬、孔子、钱学森、周恩来等,谁没有和美妙的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呢?

三、幼师音乐美育的途径

实际上,音乐美育在幼师音乐各科教学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即使在技术含量要求较多的教学中,也包含着音乐美育的因素,哪怕是技术性的欣赏美。

(一)开设音乐欣赏课程

音乐欣赏课中欣赏古琴传统名曲,在给学生提示必要的基本欣赏要素,以及古琴的抹、挑、勾、吟、揉、绰等具体弹奏技法外,还可以对古琴艺术上升到人文化的审美艺术表述。如是: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史可查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古琴不仅是一种演奏音乐的乐器,它还代表着中国文人怡情养性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以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这样升华了的音乐欣赏,浸染了学生的艺术文化熏陶,无疑是一种令学生走向更高层次的艺术欣赏,而获得从心灵到精神上的美育满足。

(二)在声乐教学中贯穿音乐美育

幼师声乐教学中,教授中外经典名曲是必不可少的。像教唱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除歌唱技巧以外,如果教师能从多角度对歌曲进行解析,上升到多维审美高度,同时伴随着必要的声乐技术训练,就可能更好地使学生表达歌曲形象,体现特有的艺术风格。如:《茉莉花》是我国的一首经典民歌,它已从江苏唱到了全国,从全国唱到了世界。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推荐了《茉莉花》,将其确定为亚太地区的音乐教材。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美国萨克斯演奏家凯利金将《茉莉花》改编成萨克斯独奏曲,使之风靡世界。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茉莉花》再次唱响了世界。《茉莉花》这首民歌,已不仅仅停留在歌曲本身的意义上,它可以是中华民族高尚的情操、向上向善的精神体现,很好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像这样充满多维审美信息量的声乐课,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依托提高幼师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幼师音乐教育在美育上的强化,还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综合音乐艺术审美体验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合唱重唱、合奏重奏、配乐舞蹈、音乐比赛、文艺晚会。在集体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应身先士卒,并激发学生随着音乐的美妙律动,适度摆动起身体,大胆自我表现,充分体验音乐的情感之美、情态之美,使学生感知到合作的愉悦,分享音乐的快乐。实质上,学生在随着音乐进行有韵律的适度摆动,是学生对音乐情绪体验的一种外化表现,这样的表现,也很好地展现了幼师年龄段学生朝气蓬勃,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美好形态。此外,教师应积极参与与学生互动的音乐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构建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增强感知能力,和谐身心发展,使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愿望得以实现,并使之不断地丰富和成熟。

(四)提升教师的音乐美育观念

幼师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教师的审美意识、审美视野、审美情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师应进一步增强美育观念,尽可能多地汲取自身专业以外的其他的艺术养分,丰富艺术美学思想,贮备足够的教学能量。

美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6

关键词:新农村美育教育 四自教育 良好化 多元化 系统化 法治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村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发生了比较重大的变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法治环境下通过“自然、自养、自足、自乐”等“四自”教育,使我国新农村建设在发展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依托“自然”,实现新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化

“存在即合理。”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地形、地貌多样,因此形成多样的生态系统,呈现多样的生态环境。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浸染,部分农村正在逐步走向城镇化,虽然部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之处仍保留了比较原始的特色。但是一些文化古镇、文明古镇、名人故居、风景旅游胜地由于过度开发或开发不当,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在收获了经济利益的同时,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甚至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如随着游客的增多,文物、古建筑破坏损毁现象严重,过于喧闹致使各种鸟类、禽兽失去了生存之所,不得不迁徙逃离,日益增多并到处乱丢乱放的生活垃圾,造成空气、饮用水、环境等污染,工业废水、废气、灰尘等严重影响着空气的质量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必须先从源头抓起且刻不容缓。各村应根据各自的情况,一方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乡规民约来约束企业、村民和游客的行为。另一方面应加强文明宣传教育。首先应教育村民在思想上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可以通过拍摄保护环境的宣传片通过电视、广播走进千家万户,也可在农村各醒目处通过宣传画、壁画、横幅标语等形式唤醒民众意识,可自编自演耳熟能详的节目、话剧等宣传环保意识,更可让环保意识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农村孩子从小接受环境美育教育。

二.依靠“自养”,实现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多元化

由于农村各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的多样化,使得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不可盲目求同,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属性、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充分发掘其潜能,实现经济发展格局的多元化。古语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无一定的道理。新农村经济发展中依托山、水等自然资源,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党员干部带头,全员参与,开发各类蔬菜种植基地,开发如“森林氧吧”、“天籁音乐”、“养身养生馆”、“各类植物园”、“医药园”、“水果园”等产业基地, 开发“漂流”、“速降”、“滑雪”、“索道”、“登山”、“骑游”、“野营”、“野外俱乐部”、“素质拓展基地”等旅游休闲项目,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搞活地方经济,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以便有更好的经济基础投入到农村美育建设之中。

三.依从“自足”,实现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系统化

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如水源、沟、渠、桥梁、道路的修缮,农田耕作基础设施,如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等的购买、使用和保管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依赖两个方面,一是资金,二是人力。资金方面一是依靠政府的拨款,二是农民自己的投入。人力方面一是技术的支持。政府可以聘请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也可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农民学会生存的技能,实现“自足”的可能。

文化服务中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是领导班子的重视,其次是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一方面是文化场馆的建设,包括建立如文化中心、图书馆、健身中心、娱乐中心,另一方面是文化阵地的建设,如举办各种培训班包括养殖技术、种植艺术、园林艺术等、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如民俗节庆、荷花节、花炮节等。通过这样的措施,使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系统化,以便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唤起农民的文化意识,自觉参与到新农村美育文化的氛围中。

四.享受“自乐”,实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法治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建设,还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纪律和法制的教育等。“自乐”教育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表现为农民在个体、家庭、社会的认可与和谐等方面。

个体方面主要通过培养农民的自立、自强意识,提高农民对生活的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从而得到社会认可。并且通过如“我身边的最美党员”、“我身边的最美乡村医生”、“我身边的最美乡村教师”、“我身边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等优秀典型的评选活动,树立学习的典型,弘扬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

家庭方面主要通过“传帮带”活动、“基层干部帮扶活动”,开展种植、养殖、农家乐及其他副业,提高家庭收入。并通过“抓好典型:五好家庭”、“建立乡村建设示范区”等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质量,使农民更好地享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

社会方面主要通过法治,促进新农村的和谐发展。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所以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新农村法治教育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保障农村的平安和维护农村的稳定。第一是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首先是农村广大基层干部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习法律知识,率先垂范。其次可通过广播、电视录制和播放法制教育宣传片,由村干部分片包干每家每户发放宣传资料等,开展全员动员学法普法活动。最后法治教育进课堂,牢牢把握好法制教育“从小抓起”、“从我抓起”、“从小事抓起”等环节。第二是加强道路、桥梁、娱乐场所等安全建设,提高安全系数,预防山体滑坡、超重、超载等引起的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预防和杜绝黄、赌、毒等事件的发生。第三是建立消防安全预警系统和机制,以便对突发事件、群体闹事等采取应急措施,维护地方的安全稳定。

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融合、村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都离不开美育教育,依托“自然、自养、自足、自乐”为核心内容的“四自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谐稳定发展,符合农村实际情况,贴近农民生活实际,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将新农村的美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了与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的紧密衔接。

参考文献

[1]辛秋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对接新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www.js.xinhuanet.com/2014-10/

地理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篇7

一、在课堂上体现地理教学的美感

课堂语言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优美的语言, 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良好载体, 而且是塑造美、体现美的美育源泉。教师的语言描述应该是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 同时可引用一些名言名句。例如, 在高中上册讲述各种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时, 可用“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等名句来加深学生印象;在下册介绍农业生产特点时, 可用“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等名句来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板书、板画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板书时若能清晰明了、整齐有序, 就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略到美。板画具有突出的表现力, 有了好的板画, 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会显得更形象、更具体, 从而展现美、创造美。

二、在教学过程中传播科学, 弘扬真善美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联系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现象、事物进行阐释, 让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 让他们学会思考什么是真善美。例如, 在学习“彗星”这一部分内容时, 我在向学生介绍清楚彗星的组成、运行等特点后, 及时说明彗星被称为“扫帚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从而使学生明白“彗星出现是灾难的象征”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 使大家知道彗星拖着尾巴是一种天文现象, 而且每隔一定时间, 人们就会看到同样的现象。再如, 地理教学中还可对平时说的“天狗吃月亮”这一现象进行解释等等。可见, 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天文知识, 展现地理学科的自然美和科学美, 让他们领略到科学美的博大、广奥, 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观点, 鼓励他们努力钻研科学知识, 学好本领, 进一步用科学来解释自然现象、批判迷信, 激励他们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教师要满怀爱国情感, 熏陶和感染学生

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阵地。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功能,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刻板地说教, 要满怀爱国情感, 用自己对祖国真挚、热烈的情感, 去熏陶和感染学生, 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方面, 要使学生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 到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物产资源。这一切都是离不开地理教学的。因此, 地理课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难以替代的特殊教育价值。我在教授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交通运输”这一部分内容时, 首先要求学生在课下尽量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近些年来) 我国各项交通运输的建设成就。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在课上我又进一步带领学生从京九、青藏铁路的建设很自然引申出许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建设的亚洲之最, 甚至世界之最。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与此同时教师有必要不失时机地表现出深切的忧虑, 从另一个侧面引导学生, 使他们不仅看到我国在各方面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同时也使他们知道其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从而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不知不觉中, 爱国之情与忧国之心就会熔铸成学生的拳拳报国之志!

四、教师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环境美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环境美的教育也成了中学美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尤其要贯穿一条主线, 即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协调好人地关系, 增强他们环境美的意识。为了更加充分地进行环境美的教育,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环境, 地理教师除了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美的教育外, 还应该设置一些专题探究课。例如, 我在讲授高中下册第八单元关于“环境问题”的内容时, 设置了一节专题课———“环境与人类”。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 在课上热烈讨论, 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实, 节约每一度电, 爱护每一株小树、小草, 不乱丢每一片纸屑……都是环境美教育, 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渗透。这些事看似小事, 却并非小事, 它们能够体现出美感的内涵。

浅论课堂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篇8

然而, 长期以来, 我们很多人都重视德育的实施, 重视能力的培养, 而忽略了这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还应该有“美育”蕴含其中, 使得本来充满诗意的语文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失去了灵性, 失去了热情, 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分数去被动地接受, 去图解一篇篇优美的文字, 成了背诵的工具, 作文的机器。语文教学也随之陷入了一种危机, 语文课堂也成了休息睡觉的场所。

如何唤起学生的激情, 找回语文本身的价值, 我认为将美贯彻其中,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使他们具备鉴赏美, 创造美的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从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两方面着手, 尝试实施美育的一些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 立足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发现美, 品位美。

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这些作品都是作者在纷繁的社会生活基础上进行观察、思考、选择, 按照美的规律, 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可以说, 这些作品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正如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教师的任务就是利用好教材, 引导学生去挖掘美, 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比如在讲屈原的作品《离骚》时, 许多学生觉得晦涩难懂, 美感更无从谈起。如何让学生能理解屈原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美好形象呢?我采用了讲析的方式。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屈原的人生经历, 讲他的“上下求索”的品质, 讲他“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脱俗, 讲他“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 也讲他以死捍卫自己理想的坚贞。通过我动情的讲解, 使学生领悟了屈原, 架起了一道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 使之与作者发生碰撞、交融。带着这样一种崇敬的心理再去读《离骚》, 屈原的高大形象便站立了起来。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及今, 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 常读常新, 就是因为作家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 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情感, 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 使他们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然后引导他们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

但是单纯的讲析绝不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调动起各种手段, 采用各种方法, 把文字符号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比如讲《再别康桥》, 可以给学生安排收看欧洲田园风光, 配上一段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 在轻柔舒缓的乐曲中去感受徐志摩的空灵与感伤。而讲白居易的《琵琶行》则不妨播一段《春江花月夜》, 借助音乐造就一种哀婉的意境, 从而帮助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力, 创造出美的形象来。

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 因课而议的。像讲李白时, 可以采用比较法, 对比另一位光耀千古的大师杜甫。虽然一个乐观振奋, 飘逸豪放;一个沉郁顿挫, 落寞悲壮, 但是两个人却同样有令人崇敬的人格魅力, 他们的诗都是美的极致。

其实, 教学中语调的抑扬顿挫, 节奏的轻重缓急, 语言的幽默风趣, 语音的婉转悦耳, 语气的亲切感人无不渗透着美的因素, 课堂教学为传播美提供了广大的空间。

课堂教育的另一主要内容是作文教学, 这是引领学生创造美的一块园地。作文与每个人的思想认识、感情体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而学生的作文, 往往是他们的立场、观点、人生态度、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的集中表现。因此, 教学生作文, 实际是教他们做人, 教师可以利用作文这块阵地,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给与正确的引导, 达到净化思想, 陶冶性情的作用。

到了高二, 学生刚迈入高中的雄心逐渐低落, 而距离高考又有一段不短的时间, 所以很多学生懈怠贪玩。我就利用作文课布置了一则材料作文, 讲了一个《中途岛》的故事:一位红军战士长征时经过一个小村落, 因为腿受伤决定在村里休息两三天, 有部队经过时马上归队, 可惜后来再也没有队伍经过。小村落在别人是一个中途岛, 在他却是一个终点站。学生根据这则材料写作文, 使他们意识到了思想上的一阵放松, 一次偶然的停留都可能改变一生。人生也如长征。通过类似的作文, 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又调动了学生的心智, 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学生一篇篇尚显得稚嫩的文字, 有时是偏颇固执的对种种现象不满、不解;有时又是风花雪月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还有的是堆砌辞藻、毫无内容的拼盘。面对这样的作文, 首先, 要肯定作文中存在的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点, 给学生创作的信心;其次要利用评语和课堂讲评的机会, 有针对性的让学生意识到应该去描绘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景, 赞颂人类社会中的优美事物和崇高品德, 揭露和批判落后、丑恶的东西。引导他们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观点, 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其次, 拓宽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

虽然课堂教学容易把握学生, 但语文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科, 教材也仅仅是提供了学习的范例, 课外阅读才是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但是各种各样的书籍浩如烟海, 同时还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凡是好书, 必定会在读者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 这是一切好书所具有的共性。”皮果洛夫也说:“书就是社会,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 他能陶冶一个人的感情和气质, 使人高尚。”两人都强调了一个“好”字。所以教师有责任进行筛选、推荐, 这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前提条件。学生刚到高中, 我就向他们推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二十部书, 还向他们介绍了《论语》《红楼梦》《儒林外史》《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量古今中外名著并建议每位学生每学期拿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集中保管。每周利用两节自习随意阅读。这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 开创了一块美的园地。

但是每个人的阅读量毕竟是有限的, 而且人的领悟能力也不相同, 所以我所教的班级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 每次有三四名主讲人,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可以说这既能通过相互交流扩大阅读范围, 同时更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教育。记得一位学生讲过一篇《石缝间的生命》, 他充满深情的给学生诵读, 谈自己从中体会到的人生哲理, 使很多同学认识到了卑微但顽强的小草的生命价值, 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美的教育。无论学生讲的是大部头的《红与黑》《高老头》, 还是一些有人生哲理的小品文, 有时甚至只是读一篇美文, 但是他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周围世态的认识, 以冷静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 认识环境, 对待生活。这样一个重要的美育教育基地难道能轻易放弃吗?

浅析音乐教育中的美育功能 篇9

在以前的社会中, 音乐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音乐凭借着音波的震动而产生的声音, 是审美意识的表现。音乐教育也属于文化的一种, 能使人产生美妙的感觉, 陶冶人的情操。它的主要的特征有:

(一) 情感性。音乐是一可以抒发感情的艺术。我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 只要用心投入, 就会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之处。现在很多的大学也都开设音乐鉴赏课,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气质, 培养学生们的文化情感。在艺术欣赏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富有情感, 如果缺少了情感就相当于失去了灵魂, 所以说, 音乐教育是否成功, 就要看是否投入了情感在里面, 因此, 情感在艺术欣赏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 要判断这首歌是否好听, 能否引起我们的共鸣, 就要看这首歌是否有感情在里面。人们在音乐审美过程中, 可以通过情感的抒发来产生积极思想, 对人生的感悟或许也有着重要影响。

(二) 技能性。在音乐教育中, 技能性的培养是很重要的。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的教育, 如果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话, 那么对以后的音乐学习就会增加困难;音乐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学科, 音乐教育应该强调对技巧的学习。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 在疲惫的时候, 听一下舒缓的音乐, 就可能会感受到舒服一点;在很烦躁的时候, 听一下安静的音乐, 就可以放松情感。所以说, 音乐是可以给人正能量的。

(三) 形象性。艺术是具有形象的, 如果艺术中缺少了形象的话, 那么也就称不上是真正的艺术了。因此, 在教授一门艺术的时候, 一定要讲解其具有的生动形象性, 在此基础上, 才能真正地理解艺术的要素。音乐的艺术形象性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 音乐是一种美妙的东西, 可以把它比作不同的事物, 那么它所代表的事物就相当于是其中的感情, 这样抒发的感情可能会更具体一些。音乐教育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 我们现在都能够接触到音乐, 现实生活中随处都存在音乐。

二、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音乐教育美育功能的核心是让学生们拥有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让同学感受音乐的律动来感觉到美的存在, 感知生活的美丽, 让人们在无形中接受着美好的事物, 通过在音乐上感受美, 从而在生活上创造美。

(一) 树立审美的意识, 以美现真。音乐是通过对人们视觉上、听觉上的冲击来达到传播某种精神、某种社会现象的目的, 激发人们内心的共鸣。在快节奏的社会过程中, 人们往往过于追求效率, 却忘了追求生活的质量, 失去了去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更别说去创造美的能力。听音乐是人们想要放松时的重要工具, 人们在歌声里体会到美丽的存在;人们在歌词里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让人们对于生活更加的充满希望、期待。音乐教育作为培养人们审美意识的重要方式, 已经与人们生活产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因为音乐, 人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美丽, 发现美的存在, 在音乐中尽情的享受, 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因此, 音乐教育可以树立人们的审美意识, 以美现真。

(二) 提高良好品质, 以美积善。音乐非常具有感染力, 音乐通过音乐人的编写以及专业歌手的演唱, 以良好的表现力对社会的某种精神进行传播, 让人们接受着社会的正能量。音乐教育是老师通过传授自己对音乐理解的技巧来培养人们的情操, 人们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能够在音乐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力量。比如常回家看看、世上只有妈妈好等等歌曲教育了无数的人, 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中华优秀传统精神。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 让人们拥有音乐技巧, 而是让他们发现社会的美好、生活的真谛。

(三) 激发创新思维, 以美激智。科学认证, 人们的脑袋分为左脑和右脑, 左脑是人们的数据模拟库, 通过对某种数据的分析, 来达到思考的目的。左脑发达的人, 对于数据就会特别敏感, 脑袋运转速度也会比一般人更加快。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对音律、音韵等等的识别来使人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 长期下来, 可以培养人们思考的能力, 激发人们的智力潜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 音乐是人们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选择之一。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各方面的表达能力, 因此, 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 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高尚品格、提高人们的思想情操与道德修养、开发人们的大脑。

摘要:音乐教育所产生的美育功能是一种美妙的情感, 其中具有独特的情感性、技能性、形象性。从音乐教育中能够抒发美好的感情, 培养审美意识, 这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功能,感情

参考文献

[1]刘冰.浅析音乐教育中的美育功能[J].文学教育 (中) , 2010 (02) .

[2]谢聪.浅析音乐教育中的美育[J].科技信息, 2009 (35) .

[3]谢聪.高师音乐教学方法研探[J].科技信息, 2008 (34) .

高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10

关键词:高职学生,美育教育,高职语文教学

一、什么是美育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提高学生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 增强分辨美丑善恶能力的教育。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 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 它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解放和升华, 使人的感性具有文明的内容, 使人的理性与人的生命沟通, 从而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 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因此, 美育对提高一个国家整体的国民素质, 鼓舞和振奋民族精神,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都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 对美育存在的错误理解很多, 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认为艺术就是美, 从而把美育和艺术教育等同起来, 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就是美育。美育就变成诸如书法、美术、音乐、舞蹈课等孤立、单一的任务。但是, 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美的形态就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 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蔡元培还指出:实施美育的途径主要有三个, 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是进行系统、全面的美育教育的主要场所, 美育在各门课程中同时存在, 但在语文教学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教育的功利化导致美育缺失, 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由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同步性, 当今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精神文明表现出了某种落后性, 传统美德丧失, 在高校学生当中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的极度盛行, 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广泛蔓延, 求知欲不高, 社会责任感不强, 懒散成性等。

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就应该把人文精神教育当作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然而,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一些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第一, 在思想认识上, 学校只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以满足学生的当前就业为目标, 只把就业率当作学校主要任务来完成, 没有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变换所需要的素质, 忽略了育人的根本职责, 把美育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家长也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 家庭缺少正确的教育, 结果孩子也变得急功近利, 只看眼前、不看未来;第二, 在课程设置上, 过分注重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如在课程教材方面, 当前的高职专业课教材在内容体系上主要是单纯的专业理论知识, 缺乏与专业理论知识相匹配的基本的人文资源。表现在课时方面, 就是专业技能理论课时占主导地位, 在三年制中占据两年的课时, 实践课时占到半年到一年, 相应的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基本没有。即使一些学校开设了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 一些老师由于自身观念陈旧、方法落后、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也使这一重要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学生更是因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程上也出现了学习的懒散表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 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技能变化的能力。”这一精神凸显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一些高职学校重技能、轻人文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离不开美育教育。

三、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美育教育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而从事任何一种专业工作的高级人才, 其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发挥都离不开良好的统一而完整的人格、健康的情感、高尚的道德等非业务素质的支持。哲人曾经说过:“知识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 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 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 进而塑造完美人格。因此, 高职教育应该注重美育教育, 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理想与追求的教育、忠孝的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第二十九条强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得益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领》第三十条提出的“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规定, 如今各类学校普遍开设了以传统文化知识中包括文、史、哲在内的汉语言文化课, 其中以《大学语文》最为普遍。笔者认为, 《大学语文》不是简单的传授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还应该是对人们进行思想情感的培养与陶冶, 即教育人们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对待工作、对待他人等等, 这两个基本方面主要就是美育与智育的结合。也就是说, 语文教育的两个主要内容就是智育与美育。由此可见, 美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中心环节, 是不能被忽视的, 不可或缺的, 语文教育中的美育与智育相辅相成。

语文学科同美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文质兼美”的语文教科书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崇高理想境界的美、爱国主义精神的美、艺术形象的美、文章结构的美、风格情调的美、语言形式的美等等, 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高职院校语文老师,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美育教育?

(一) 教材的选择上, 选出精品。

在高等教育中, 影响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教材作为知识载体, 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偏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里, 没有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材, 就很难让学生接受这门课程的。教材一定要贴近青年人, 兼顾学术水准与时尚性。

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在教材的选择上下功夫。有专家调查, 国家图书馆里标着“大学语文”的藏书达到1, 000余种。这可谓数量庞大, 品种繁多, 令老师们眼花缭乱, 难以选择。这些教材有的偏爱工具性, 有的侧重人文性, 有的强调文学性, 有的只选“好文章”。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此也请来名师专家研究讨论, 推荐了5~6本风格多样、品位高的精品教材, 如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等分别主编的《大学语文》, 这些教材从封面到内容都非常精美, 大部分的学生都非常喜欢。

(二) 教学过程:

注重实施美育教育。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是文学作品, 无数伟大的文学艺术家所创造的不朽典型, 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 蕴藏的人文精神比其他学科丰厚而广阔, 这是其他学科所难以比拟的:她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变幻莫测的社会美、奥妙无穷的科学美、情真意切的情感美、隽永深邃的语言美, 每一篇文章都有无数“美”的因素, 无不给人以诱惑、启迪、机智、熏陶。《阳货篇》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主要是突出诗的技巧所产生的对情感的启迪、感染、鼓舞、引发、联想诸作用, 突出表现了文学作品具有审美价值。文艺与语文教学既有如此密切关系, 那么语文教学就应该通过一堂堂语文课的进行和一篇篇文学作品的感受、领悟、理解来作为向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充分展现语文课堂魅力。

美育的实施应遵循它自身特殊的规律, 在语文审美活动中以感受美为主要活动方式, 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对美的评价标准, 才能为学生鉴赏美以及创造美奠定基础。美要靠心身去体验去感受, 作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大多在课堂上。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地探索美育实施的原则, 这样美育在教育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实施。

1、创设适宜的情境,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美的形式参与活动。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美的形式参与活动。例如, 在老舍的《想北平》教学中,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北京的名胜古迹, 比如故宫、颐和园、天坛、什刹海、玉泉山、陶然亭、香山等, 让学生对北京有了更多的了解, 激起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然后, 教师再通过播放配乐朗诵的录音或在配音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 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北平的热爱。然后, 教师提问:北平美吧, 可就是这么美的一个地方假如落到日本鬼子的手里, 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在创设情境后提出以上问题, 能使学生更好地身入其境, 更好地感受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此时的忧愁。同时, 展示1936年、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的一些图片, 讲述文章写作背景:1936年, 作者当时在青岛, 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 战争即将爆发, 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这样, 通过视、听等颇具美感和情趣的方式, 使学生的身心整体极好地受到了陶冶和感染。课本最后的这句“好, 不再说了吧, 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 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 激发爱国热情。相信在前面情境创设之后, 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舍强烈思念家乡之情, 这一声呼唤, 也唤起了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 震人心弦。若缺乏这样的感受, 学生则不能在美的熔炼中受到熏陶——感受是全身心的体验, 把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去。

2、分析人物形象时渗入美育教育。社会美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人格美属于社会美, 它包括心灵美、行为美, 大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以此为表现中心的文章, 这些文章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美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如, 茹志鹃的《百合花》, 小说以战争时期为背景, 写了解放军一名年仅19岁的通讯员为掩护几名抬担架的民工, 扑在敌人突然撂下的手榴弹上壮烈牺牲, 一个新媳妇用自己印有百合花的新婚被单为他送了葬。小说所描绘的不是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和惨不忍睹的景象, 相反, 它使人感到一种温馨的情, 诗意的美。小通讯员为了人民的利益, 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又如, 《世界上最美的坟墓》通过娓娓动听的倾诉, 赞美了托尔斯泰崇高的精神和朴素自然的生活作风, 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托尔斯泰工作的“真”、生命的“善”和心灵的“美”, 无不为这位文学巨匠的伟大人格所深深地折服。

作品中这些不朽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在潜移默化中, 熏陶着学生的心灵, 富有强大的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因此,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思想为指导, 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人物形象, 尤其是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的典型化形象的美。语文教师在对人物的性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时, 不能只从语文的角度归纳其特点, 更应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利用这一时机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类似现象及时表扬或批评。在这一教学步骤中要努力营造教学中的民主氛围, 创设一种平等对话的环境,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尊重, 让学生的思维在宽松愉悦的状态下一步步向纵深发展, 并让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教学中升华, 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

3、品析重点词句, 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 语文课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 语文课就是一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无尽的宝藏!”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具体体现在准确、生动、优美的遣词造句以及清晰合理的篇章结构之中, 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理解得正确、透彻, 其中的美感也就能体会出来。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写道,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始, 以一泻千里、日夜东流的长江着笔, 给人以突兀峥嵘、震惊耳目的感觉。“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一“穿”将陡峭峥嵘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险峻形象贴切地再现在我们眼前, 一“拍”将急流澎湃的波涛展现出来、一“卷”将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描绘了出来。这三句写景, 真是字字珠玑, 历历在目, 表现出冲破一切阻力不可遏止的伟丽, 让人隐约可见当年赤壁大战的激越雄壮。此描写有音响、有色彩、有态势, 气象阔大, 笔力飞动, 可谓用词精妙的典范。因此, 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握文学语言的关键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注意它们创造的深远的意境和美学情趣。

(三) 语文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的语文理论知识, 还要加强修养, 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 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首先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 努力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 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 热爱教育事业。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 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著的成绩, 主要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 愿意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无怨无悔;第二, 热爱学生, 贴近学生, 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一般都不是非常理想, 容易被老师漠视, 上了大学, 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赏识;第三, 语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直善良, 谦虚谨慎, 表里如一, 言行一致。敢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情操修养, 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更深远。

罗丹说过,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是一条美的长廊, 语文的领地处处有美。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让教材的美感因素大放异彩, 应以美的语言和手段进行教学, 滋润学生们的心灵, 引导学生们去感受、去体验并正确鉴别这无所不在的美, 乃至掌握创作美的方法和手段, 养成爱美护美之心, 从而成为智、德、美等全面发展的人, 是语文教育责无旁贷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李春艳.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教书育人, 2009.11.

[2]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J].教学与管理, 1999.6.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11

【关键词】美育;美;艺术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自身。教师应教会学生主动的在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广泛搜集信息,并学会与人共享,积极的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任务。

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其全面成长,注重文理渗透、学科统整,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自然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对未来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如今的美育,整体上还是学科的美育,而非课程的美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研究和实践中学语文课程的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美育,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回归语文教学特点,走进课程改革,提高学科教学绩效的必由与首选之路。

在校园生活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使同学们认识到真善美,使美育真正深入人心是十分迫切的。日本学者斋藤喜博明明确阐述了教育的艺术性:“教师的工作是艺术,教师是艺术家”。我们要把教育视为一种艺术,而不是技术,强调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审美化语文教学以审美化教学理论为依据,潜心挖掘,把握语文教学活动中蕴含的各种审美因素,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等作为审美的对象,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成为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美与教学外在形式美和谐一致、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创造语文教学美和美的语文教学,综合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涵养个性等教学任务,使我们的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通过美育研究,透过文字,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我们所使用的“审美”概念与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中的“审美”概念有一定的联系,更有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学科特征。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语文教学应该唤起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各种情感,语文教学应该成为流动着热烈浓郁的教学情、学习情和各种丰富细腻情感的情感场。课文的丰富情感,既感染教师又感染学生,然后教师学生互相感染,这个情感场既有教师对自己职业、对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热爱,更有教师自己被课文感染后,又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的各种情感表现,同时也有被教师和课文所唤起的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课文所具有的丰富情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教学中充满着教与学的成就感、满足感、高峰体验等高级审美情感。我们怀着对语文教学的爱、对学生的爱,用富含情感的教学方法、教学言语去引领学生感受、体验、领悟认识课文所富含的语言美、情感美、哲理美、人性美等,去感受体验课文用语言表达的各种人类情感。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形象性的课程,我们要让语言符号表述的形象鲜活地活动在语文课堂上,让课文里的鲜活形象栩栩如生地活动在学生的头脑里。教师头脑中有鲜活的课文形象活动着,通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具有描绘性的教学言语,唤起学生头脑中鲜明表象的生成和形象的活动,这些形象在学生头脑中不断生成不断变化,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形象思维十分活跃。

具有深厚的思想意蕴的艺术意境不是作者忽然妙笔生花,随意点染出来的,而是长期酝酿、精心构思的结晶,是一曲响彻云霄的人的精神的赞歌。美是教育活动中特有的教与学互动生成发展式的创造,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意识、主体感情、主体精神的撞击与闪光。教师以培养主体性的人为根本宗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学个性,创造性地加工教学信息,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审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人的生命激情、自由感受,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心灵的解放。师生的生命活动在相互确认与相互创造中生成新的智慧和活力。教师的“教”,显示出人类总体对于个体的终极关怀与期待,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获取生命的升华。

在现实环境中,我们审视语文教学活动、情境、过程、方法,把语文审美活动看作人的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过程,把语文审美情境看作“人化”了的教育环境,把语文审美过程看作是人作为完整的人全身心地活动于其中,并且到处都证明着、显现着和发展着人的生命力量的教育、文化环境。

教育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实践中的显现。审美化语文教学以其美学方面的感性形象内容来育人的形象思维素质,从而在与智育交叉渗透中与智育育人的抽象思维素质相互作用,优势互补,以完善和优化人的思维素质结构,并推进到高智商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展示“科学与美学”相融共进的现代美育大趋势。

教师淡化“教”的威严,充当“导”的角色,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尽可能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让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满足情感交流、认知活动自主自立的需求,从而在平等广泛的互动过程中完成教材的学习。在互动中展开评价:采用好中评劣、全中评缺、多表扬、多鼓励的评价方式,逐渐构建起师生间、学生间互相评价的机制。正确的评价态度和评价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成就动机,进而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和更积极的学习行为,使教学活动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形成和谐的动态美。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12

要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 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美的情感课堂。要通过审美联想, 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 并进一步创造美, 使学生从美的旁观者、欣赏者变为美的实际创造者, 这是美育的终极目的。

1.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

自我意识是一种特殊形态, 它是指人作为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一种意识。自我完善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自我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语文通过形象向学生展现现实生活, 这些形象是现实的提炼和加工, 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审美活动要求学生领会形象的象征意义。文学形象从生活中走出来, 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 这对形象的审美实际上就是对自我、对人自身的审美。从这些作品形象身上, 学生找到自己的影子, 也看到“人”的影子。这好比照镜子, 透过文学形象这面镜子, 学生认识到“我”的形象和本质, 从而就知道“我”穿什么样的衣服才美, 而“穿衣服”的过程正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2.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

创造力是一种影响活动实际效果和素质质量的力量。人类产生的本质特点即是按照美的规律在创造。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美源于创造,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审美类活动要以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形象或文学形式向学生展示创造的魅力, 让他们懂得“为了更高的美, 没有一个规律是不可打破的” (贝多芬语) 。在教学中应激励学生对作品形象进行再创造,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 在头脑中创造出个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以此推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可以任意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 由于没有受到任何定量的因素的限制, 可以自由和广泛地思索, 更有助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 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会在自然状态下更好地发展创造力。

3.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情感是由刺激引起的, 良性刺激会激发积极的高效能的情感, 对人的行为产生明显的推动。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 通过学习包含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 学生会感受到美的力量, 发现语文魅力。从这方面讲, 语文学科中的美育能自始至终以情感为依托。可见,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情感教育。例如,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情感相互传递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课堂上要在“煽情”中渗透道德美, 比纯粹的德育要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4.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审美意识教育。

审美意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及艺术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而不断增强, 在教学中要使美育具体化就必须使其显示出生活性、示范性、趣味性、责任性。在文学作品中, 作者把理性认识一并归结于形象之中, 揭示生活本质, 把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以美育人, 催人向上。教师要借助课文所呈现的不同的审美蕴涵, 使学生形成深刻而丰富的审美意识。

语文学科中的美育虽然以语文教学为载体, 却载负着人类智慧的文化, 它的内容极其宽泛。它给予教师、学生一切美质———真诚、善良、勇敢、进取、创造等, 这将对学生的一生有无可比拟的效力。

古人以“持之以恒”为做人之根本, 而人生则以“善始善终”为成功之根本。

回顾历史, 我们不免惊叹于伟人的成功。史学家司马迁为写《史记》花了九年的时间, 李时珍用了十五年完成《本草纲目》, 托尔斯泰用了二十七年写成《战争与和平》, 正因为他们善始善终、坚持到底才成功了。因此, 做人应善始善终, 创造辉煌的明天。做人善始善终, 才能把握机遇。

一个人做事总爱三分钟热度, 他能找到成功的钥匙吗?肯定不会。只有一心把事情做下去, 才会与机遇之神碰面, 从而把握机遇, 迈向成功。为何诸葛亮肯效命于刘备军下?正因为刘备“三顾茅庐, 咨臣以当世之事”, 打动了诸葛亮, 也为刘备的建国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试问当初如果刘备去完一次草庐就不了了之, 则诸葛亮会帮助他吗?答案是否定的。越王勾践若不卧薪尝胆十年, 而是无助地吟唱“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能创造“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吗?显然, 只有善始善终的人, 才能把握成功的机遇, 为自己的成功打下基础。

做人善始善终, 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

我们总是渴望他人的认可, 肯定自我的价值。既然认同如此重要, 我们就应该学会成为善始善终的人, 从而得到他人的认同。其貌不扬、声音不美的孔庆翔, 正因为他那善始善终的精神, 坚持一直参加比赛而得到美国人的赞许, 从而成为美国最红的华人。无独有偶, 韩世民也凭善始善终的品质, 携妻照顾瘫痪的初恋情人34年, 从而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 感动了全中国。善始善终的人是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敬的, 同样也会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善始善终的人。

做人善始善终, 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

生命是短暂的, 没有人会想带着遗憾离开。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 都应该一心一意, 做到最后, 这样才不会后悔。日本把“国家最具贡献奖”颁给了一个默默无闻的邮递员——野生, 他从事邮递工作50多年, 50年如一日地工作, 从未送错一封信, 弄错一个地址, 保持着对工作的执著和热情。野生善始善终的精神, 让他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

上一篇:企业独立性内部审计下一篇:房地产品牌营销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