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美育教育(精选12篇)
中学语文美育教育 篇1
美育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场所, 它可以为美育提供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 而美育的渗透又反过来促进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深入钻研教材, 选取美点
美育对智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教材中, 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 还是小说、戏剧、诗歌, 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等丰富的内容, 蕴涵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文化美、语言美等因素。因此, 教师就应对每一篇课文中美的因素进行细致入微的发掘、研究与选择。
二、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美感
美育不是理性说教, 而是情感熏陶, 受教育者在自我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精神升华。所以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在选择美点之后可以设置与审美内容吻合的教学情景, 可通过语言渲染, 也可以借助插图、影碟等教具, 有条件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管怎样, 关键在于启发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经验, 进行联系和想象, 把自身的感受同作品的内容结合起来, 从而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白扬礼赞》一文, 作者由白杨树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联想到北方的农民, 联想到北方英勇无畏的抗日军民, 联想到领导北方抗日的中国共产党等等。
三、引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
课堂中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是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一步。朗读不同的课文, 普通话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舒缓紧凑等方面就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活动, 使学生在口读、眼看、耳听中品尝其味道, 享受其趣, 感受和认识美的语言。这里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对课文的范读, 这两者都属于运用语言的艺术, 都具有强烈的情感激励和感染作用。教师要科学的把握好, 使指导和范读能给学生留下美的印象, 让学生正确地感受语言文字中蕴涵的美。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和理解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课文中找出作者在字词中所倾注的情感以及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蕴涵的丰富意义, 然后引导学生欣赏理解这些字词的深刻含义, 由词掘义, 由义入情, 以情感人, 情中见景, 景中见美, 获得美的享受。
总之, 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 把学生带入一个美的境界, 学生就会心驰神往, 兴趣盎然, 在提高美的品位、陶冶性情的同时, 也乐于读书, 进而有了创造的源泉和动力, 成为一个追随美、热爱美、享受美的新人。
中学语文美育教育 篇2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义也曾说:“应该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要通过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杨义把语文的作用归纳为三个“感觉”,就是在强调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感性特征”。当代著名学者杨东平在《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一文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有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
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既有理念层面的, 又有实施层面的原因, 使得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 导致语文的美育功能的不足以发挥。表现在存在着很多误区:工具论的思想仍占据着统治地位,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发扬。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即以逻辑思维的训练代替形象思维,这样做大大地降低了语文学习效率,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因而, 必须在分析功能缺失的基础上, 认识到美育实施的重要性, 以及美育在语文学科实施的重要意义, 促使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变得更加必要、有效。语文美育的激励功能可以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开发学生的智力,刺激学生的想象,活跃学生的思维。这就决定了实施美育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利用教材中蕴含的美来引导学生发现美, 激发学生的情感
美,无论是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都具有形象性,是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教材中蕴含的美,有的可以通过具体事物表现出来,很多是可以通过语言的描绘和音乐的演奏等方式表现出来,经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带给人以情感体验而体现出来。
教师在结合自己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让学生细细地品味和赏析景物描写,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体察情态, 明晓情理, 拓展情怀。初中生联想和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对美的形象,包括语言、音乐等非直观性形象,都有一定的感受和鉴赏能力,通过朗读,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艳美,“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的凄美。这些不同的自然格调有着不同的自然美,带给学生的强烈体验和美的熏陶,进而使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大自然的美让人产生情感的愉悦,社会生活之美则让人明辨是非、善恶与美丑。”引导学生欣赏社会美, 净化心灵,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人只有经过了审美培育,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能力。教材中,杰出人物的情操美,平凡人物的人情人性美,都是培育学生具备完整、高尚心灵的绝好素材。例如:《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抱负, 可以培养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游子吟》中所体现出来的感恩之情, 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展现出来的矢志不渝爱国爱民, 可以培养学生“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社会节操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社会智慧美。
回归文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艺术美, 认识语言的魅力, 提高表达能力和文化品位。教师在欣赏作品美的内容的同时,还应去体味作家进行艺术传达时的技巧之美。艺术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艺术技巧的高低分不开的。自居易的《琵琶行》成为千古名篇,具有永恒艺术魅力,就与其精湛的音乐描写密不可分。诗人用一连串比喻来写忽然易逝的无形音乐,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嘈嘈”“切切”等象声词和“间关”“幽咽”等双声词的运用,又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结尾“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侧面来写听者如梦初醒的意态,更加烘托琵琶弹奏的妙绝入神。
二、营造美学气氛,创造美的教学环境
英国博克曾说过:“我们所谓美,是指事物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教师要注重美的情感与美的形象的关系,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情感因素。抓住中学生富有鉴赏和感受美的激情和冲动的特点,营造一定的美学气氛,激起学生的兴趣,撩起学生的激情,唤起学生的冲动,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认识、鉴赏、创造美的形象。例如,我们在将古典诗词和相关音乐组合成而成的欣赏课中,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感受诗词《水调歌头》中的语言形象和音乐《水调歌头》中的音乐形象和二者融合的意境形象,进而拓展到学生所熟悉的多首诗词歌曲和配乐诗朗诵,让学生感受、鉴赏、区分、再现多种形式的美,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被调动起情感,去感受认识美。又如我们在利用鲁迅小说《故乡》进行审美教育时,设置了一个法庭审判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自愿报名担任原告、被告、辩护、法官、记者等不同角色,进行法庭审判活动。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慷慨陈词,情绪高涨,感情充沛,具体深刻地领略了闰土形象的悲剧美。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美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组织多样化的审美活动,借助图形、动画、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教学,采用讨论式的,茶馆式的,电影院式的,图书馆式的,座谈会式的,综艺节目式的,演讲式的课堂教学方式等进行教学,既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打破课堂教学单调、沉闷的局面,又能够让学生多方面接触美的形象,感受美的特性,强化美的认识,在熏陶感染、感同身受的氛围中,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下,接受审美教育。几年来,我们组织学生走访当地名胜古迹,调查当地历史名人,采访当地再就业明星,调查当地环境资源保护情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审美教育,强化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他们的创造美的奇思妙想,构建他们的审美理想,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
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美育教师队伍,重视教学行为的美化程度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理论修养,要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具备发现、辨别和赏鉴美与丑的素质,拥有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使自己成为能胜任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者。语文课程独有的丰富性、情感性, 更要求语文教师不仅有文明的行为而且还要求具有美的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有轻松自如、大方得体、庄重优雅的教态;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生动清晰、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工整、漂亮的板书;穿着得体,在服装的颜色和款式的搭配上关注服饰美,为学生营造厚实、优美的课堂潜在环境。开放性的大美育,几乎涉及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几大教育的中间枢纽,并散载于各学科、各课程之中,甚至牵涉到家庭和社会,具体操作和实施较之单纯的艺术美育要困难得多。因此,它对于中学美育教师,有着更高的专业化要求。
首先,它要求中学美育工作者要有扎实的过硬的美学专门知识。其次,它要求我们的美育教师要有对其他学科教学的审美化能力甚至于跨学科的审美综合素质。第三,它要求我们的美育教师要有联系家庭、社会的交际能力和组织学生参与审美实践活动的能力。与此同时,它还要求我们的教师熟练掌握美育教学与其他各科教学的不同特点,正确处理美育与其它各学科的相互关系;准确把握每个审美主体的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正确有效地实施美育影响;不断更新自己的美育观念,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消除与接受者之间在审美情趣、审美趋向上的差异以及在对美的感知、形式、内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代沟现象,与学生的审美活动采取同一步调,对学生审美意识作出正确的、恰如其分的导向性判断,及时矫正学生错误的审美观。中学美育事业就不会有辉煌的未来。
五、在评写训练中鉴赏美,启发学生创造美
所谓审美鉴赏能力,指的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评价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要重视平时培养、训练、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要求学生的评论不盲从,不囿于定论,敢于突破陈规,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解答评述之美,灵活地采取口头和书面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评价美、创造美。中学生其处在生理和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就初中生而言,学习兴趣更为广泛而深刻,也趋于稳定,对抽象的理论性强的内容和对象更感兴趣,抽象逻辑思维带有更大的概括性和批判性,世界观逐步形成,有比较切实的理想,情感更丰富、深刻,朝气蓬勃,富有热情,美感更为迅速地发展着,审美需要和审美能力大为增强,追求美爱美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审美时能比较客观地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等等,这种群体特征是我们研究美育方法的比较稳定基础。但他们每一个个体又是鲜活的,千姿百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审美教育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总而言之,研究审美教育既要抓住中学生群体特征,更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力求稳中求变,变中求活,活中求实,实中求效。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3
一、教师要重视美育渗透
英国博克曾说过:“我们所谓美,是指事物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语文教师要利用美的情感与美的形象的关系,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情感因素。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无一不蕴含着美的成分,无处不闪烁美的光芒。课文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必须重视美育渗透,从而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例如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另一方面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例如,在《安塞腰鼓》一课中,教师主要让学生美读,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能传达作品和谐婉转的韵律,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所体现出来的生命美和力量美。美育对德育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借助于美育情感体验的机制,可以克服道德说教仅仅使人“知”,但不能把道德内容内化到心灵深处去的缺陷,从而使得人从内心真诚地、自发地实现道德的善。“寓教于乐”正反映了在文学艺术中美育与德育的统一。岳飞的词《满江红》、抗战歌曲《松花江》等,便既具有美育作用,又具有德育功能。
二、教师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育是一个培养审美能力、使人的情感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语文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由于人的认知与审美能力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因此美育和语文教学还是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三种不同形态美的教育,即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教育。
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之中,自从人类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以来,大自然就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孔子“乐山乐水”,还停留于“比德”的阶段。屈原遭放逐,流亡于江湖之间,个人的悲怨与山川的秀丽交融在一起,山川便成了抒发个人感情的象征。到了魏晋,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人的本质力量开始在自然景物上得到延展,发现、追求、欣赏自然美成为对人类自身本质力量发挥程度的认识和追求。自此以后,自然美成了陶冶性情和培育人们心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教《三峡》一文,在风光秀丽、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让学生欣赏那江河湖海的壮丽气势,山川云霞的奇妙变幻,领悟大自然的奥妙,能给人以多方面的熏陶与感染,使其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社会美是直接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审美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美广泛地存在着,哪里有人生活,有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哪里就能显示出人的创造力量,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事件和美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岳阳楼记》中,课文所表现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可以培养学生为了祖国的强盛而发奋读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在不断前进,时代的风尚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造。因此,怎样正确地引导社会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一个时代的社会精神文明的方向。
艺术美比现实美更细致、更典型、更集中、更强烈,对人有更大的感染力。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个人要明辨是非,善恶曲直,可真不容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多少人在生活中,但就是看不到生活的真实。《红楼梦》中的薛宝钗那样精通人情世故,那样善解人意,而林黛玉则任性、尖刻以至小心眼儿,因此袭人等固然不喜欢她,就是憨厚的史湘云也认为薛宝钗要比林黛玉好。在现实生活中,肯定喜欢薛宝钗的人也要比喜欢林黛玉的人多。《红楼梦》的艺术力量,就在于它透过生活的表面,写出了生活的真实。生活的真实就是林黛玉的所作所为都是出自真情;而薛宝钗的行为则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故意做出来的假意。这样,在生活中被颠倒了的美丑,在作品中重新被颠倒了过来。艺术美能使学生超越实际生活,理解和欣赏更为真实的生活,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加强美育教育不要急于求成
自然的陶冶是美育的基本途径之一。人们可以从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无限的情趣,倾听山泉和小溪的歌唱,领略大海的汹涌澎湃,也可以陶醉在长满鲜花的春山里。它们对人的熏陶,是任何一个天才演说家的千言万语所不能取代的。人的生活是十分广阔的,人的心灵也是广阔的,人的风趣和情操更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风趣和情操,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简单化,而必须多样化;2、不能勉强,掺杂半点人工的痕迹,而只能自自然然,听其自由自在;3、不能限制,横加干涉,而只能开放,让其凭自己的兴趣去选择;4、不能明言,只能暗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精神来自物质,心理来自生理,美育虽然属于精神和心理的范围,但它却建筑在物质和生理之上。美育要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就不能光停留在生理的快感和兴奋上,而是要将生理的快感和兴奋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变成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红楼梦》与《金瓶梅》,所写的都是儿女之情,都是男女间的关系,但是由于《金瓶梅》主要停留在生理感官的满足上,而《红楼梦》却升华到了心理的品味和愉悦,所以《红楼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过了《金瓶梅》。
四、结束语
美育的作用就在于它根据一定的感情态度和审美价值判断,把生活的美丑显示给学生,使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创造力得到培养,最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美学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中学语文美育教育 篇4
关键词:中学语文,美育教育,教学
审美教育的简称是美育, 美育的含义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 如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等, 让人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的教育方式。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美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具体如下: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的现状
(一) 教育未落到实处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多体现的还是应试教育, 没有更好地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教师和学生更加关注的还是语文考试的分数, 就谈不上加强美育教育了。
(二) 美育教育未受到重视
近些年来国家和地方加强了中学的教育经费投入, 强调加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但是在“美”这方面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 缺乏美育教育的教师资源
中学生在成长阶段正处于青春期时代, 大多数学生会产生叛逆的思想。这就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可以进行美育教育的教师又为数不多, 给中学开展美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 美育教育缺乏方法
在中学进行美育教育是一个新课题, 这方面的教育方法不多, 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总结和探讨, 这就给开展美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的对策
在中学语文的课文中, 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小说和诗歌都是进行美育教育的良好载体。应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有效的途径将美育教育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一) 语文教学的导语中以自然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的审美热情
在初中语文的教材中, 诗歌是最不好讲授的一种文体, 它篇幅较短, 多是抒情, 只有课堂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完成诗歌的教学, 尤其是在导语中通过美育知识感染学生的审美热情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讲授《梅岭三章》时, 导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梅岭三章》导语中通过诗化的句子, 形式非常优美, 节奏非常鲜明, 声调慷慨激昂, 把学生一下子带入充满正义的诗歌的意境中, 给文章的后续教学带来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形式美和社会美
朗读课文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抑扬顿挫、声调起伏的朗读声调可以把课文朗读得像唱歌一样动听。课文朗读是对整篇课文的理解, 让学生产生对课文的联想, 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 带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社会美。例如在讲授《岳阳楼记》时, 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 初步感受课文传递的情感, 再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可以这样进行:第一段的朗读充满庄重的感情, 第二段激情高声地朗读, 第三段声调降低, 感情悲伤, 第四段高亢喜悦, 第五段充满豪迈和乐观的情怀。通过不同感情色彩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大文学家、政治家胸怀天下的情怀, 体现社会美。
(三) 通过对课文的品读, 体会作者的写法, 理解形式美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音韵、节奏、联想、映衬、象征等写法的恰当运用, 可以让文学作品变得有声有色, 体现文学作品的形式美。例如《紫藤萝瀑布》中, 通过运用对比的手法, 通过眼前盛开的紫藤萝花联想到十年前衰败的花。通过花的对比体现了主题, 人和花是一样的, 都是起起落落, 各有不幸, 但是生命是无止境的。通过课文的形式美体现了动人的艺术美。例如课文《珍珠鸟》通过两条线索进行写作:第一是珍珠鸟由害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 第二是“我”对珍珠鸟的关爱过程。通过这两条线索的写作, 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相互理解和相互宽容可以很好地建立信任的关系, 这样充分体现了形式美, 也让社会美得到了彰显, 让艺术美更加生动。
(四) 通过拓展课外活动渗透艺术美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建设开发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可以通过发散性的思维阅读让学生走出语文学习的课堂, 走到语文实践的天地中去, 这个发散性的思维阅读形式可以通过拓展课外活动来实现。
拓展延伸的主要方式包括:主题性延伸阅读——感悟主体、升华情感、深化主题;相关性延伸阅读——写法迁移、拓展积累、续编故事、比较材料、生活实践等, 如《记承天寺夜游》里苏轼体现的旷达胸襟, 对后人影响巨大, 使许多身处逆境的人找到心理平衡, 平稳走出人生低谷。与之相反,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人民艺术家老舍, “文革”中因不堪侮辱投湖自尽, 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主题性延伸阅读, 教育了读者, 也展示了作品深刻的社会美。另外, 板书设计讲究简洁、对称的布局美、色彩美、形象美, 教师的语言美、形象美, 都能渗透美育。
三、小结
中学语文课中德育和美育论文 篇5
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行为?
古代英雄和英雄行为是什么样的?
现代英雄和英雄行为是什么样的?
假如英雄生活在你们中间,你能否与他友好相处?
学生们根据不同的认识来回答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帮助学生既弄清了课文内容,又树立起正确的作人标准。这节语文课的强烈思想政治性是笔者始料不及的。笔者赴美国考察前,总以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教学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到美国后才发现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位语文教师之所以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是严格按照美国纽约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其实,任何国家的学校教学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语文课更是如此,关键在于是否恰当和得法。
笔者还看到过一份有关美国语文教学研究文章中介绍的一段教学实录:
师:泰瑞,“生活并不总是水晶阶梯”诗中这一行,作者指的是什么?
生1:是指生活并不总是很完美的,有时会有些困难。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识呢,泰瑞?
生
1:是这样的,诗歌中提到妈妈说她生活的阶梯上有些“假缝”。
师:分析的很好,泰瑞。在实际生活中“假缝”指的是什么呢?乔依。
生2:那种使人伤心的事。
师:对的,乔依。你生活中曾经有过这种难过的事吗?
生2(想了一下):去年秋天我不能成为足球队队员时。
师:那确实是令人难过的,乔依,但你不能屈服。我今天早晨还看见你在外面练球呢。
老师接着介绍休斯写的短故事《谢谢你,是我的》。这篇课文叙述的是一个老妇人的钱包被人抢去,又被好心人夺回送还给她的故事。对于课文中的生词,老师让学生通过上下文和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然后引导说:“设想一下,你是那位老妇人,晚上很晚了下班往家里走,一个人从你身边跑过去,抢走了你的钱包。想一想,写下你最突出的感受”。所有学生都在沉思。然后学生们写道:“恐惧”、“愤怒”、“讨厌”、“孤独”、“疯狂”。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接下来的三页,了解故事最后的结局,体味善与恶。最后,布置学生写作文,比较休斯写的《谢谢你,是我的》和上一星期所学的海明威的短故事,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美国教育工作者也十分重视语文课中的美育。他们反对在教学中将认知教学同审美教育割裂开的做法。对于这种割裂开的做法,有的学者批评说:“这里似乎存在着两个互相排斥的世界:一个是掌握知识结构的世界;另一个是为生活的质的方面,为感情的抒发,为探究想象的实在而保留的世界。这不仅歪曲了艺术的性质,而且模糊了艺术对于人的经验的深刻意义。认知学习由于缺乏审美的方面而变得非个性化和专业化,无感情的知识和无理智的激情之间的裂缝加宽了;于是,在精神上把握认识世界的各种方式就显得困难了。”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反对把语文仅仅当作是掌握文字基本技能的学科。认为这样只能使认知与感知、情绪与想象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
美国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选有大量的文学体裁的课文。美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文学的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最好范例。他们认为,作为教师的批评家,就是一个“提供新的知觉并赋予它们新的价值的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足够的知觉力,能够对具体作品的性质作出评价,使学生能够看懂或听懂这些艺术作品。而这些正是学生获得审美素养的必要基础。这些启蒙工作最好是由语文教师来进行。
纽约市的语文综合课程纲要强调“文学是力量和美二者的结合。它是人类经验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人类的动机、冲突、价值取向和传统。”这份纲要要求纽约地区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教学生讲故事、朗诵诗歌。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提出了“提高欣赏文学的能力”的要求。在小学三年级,要求学生能够做到“被故事所渲染的特殊情调深深吸引”。在小学五年级,要做到“通过人物的特点来认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讨论能把所有人连在一起的共同情感和渴望的文章”,“体会诗歌的音乐感,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七年级(初一)能够“应用文学讨论自我和社会。”九年级(初三)能够讨论“文学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十一年级(高二)能够“评价文学作品中提出的道德伦理问题。”十二年级(高三)能够“以文学作品和个人经历为基础进行判断”。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美育,美国教育工作者提倡语文、音乐、美术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统一开展工作。他们认为,对于个别艺术形式的感知是不够的。教师要检验各种见识和活动方式能否适用于学生对于已创作出来的事物、物体和事件的识别力和理解力。教师要努力创造出一种使学生将艺术与理解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美国教育工作者有这样一种见解:“审美‘态度’就是不断活动,不断探索和检验——它与其说是态度,还不如说是行动:创造和再创造”。
笔者在参观美国中小学时,经常看到教室里摆满了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创作。这些都是学生们在学习完语文之后,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发挥想象力,在语文、美术老师指导下完成的艺术作品。笔者曾看到有近半面墙大小的四季图,这是学生们根据课文描绘出的一年四季的景象:在春雨的滋润下绿树茁壮成长,农民正准备耕作;夏季阳光普照,蜜蜂正在勤劳地采蜜;秋天落叶纷纷,但五谷丰登;冬天白雪皑皑,各家各户的房子烟囱正在冒着热气。笔者还看到,在许多教室后面的玻璃书柜内外都摆满了用硬纸、塑料、布头制作的各种小木偶。这些小木偶其实都是语文课文中的人物,从王子、公主到强盗,甚至宇宙人应有尽有。这些都是实践上述教育见解的产物。
美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还认识到,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而且要善于帮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来提高审美的素养,“如果教师能够使学生们将他们所看到和所听到的东西摆脱事物一时的使用价值以及世俗意义,那么学生们就可以接触到他们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事物的形状、质量、色彩的明暗和音调、音色”。为了做到这一点,美国语文教师特别重视对学生审美的观察和想象力的培养。他们认为,观察影响着我们所见东西的构造;想象改造着我们所观察的东西。
中学语文教学美育实施策略探析 篇6
一、朗读——感受美
1.教者范读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通过对课文的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够传达作品和谐婉转的韵律,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通过对美的再造想象,可以在脑中再现课文的情境,从而进入作品中的意境,引起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联想。教者范读不仅要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诵方法,还要通过范读再现课文的情境,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例:梁衡的《夏感》一文的第二段生动描绘了夏天到来时大自然里的美丽景物: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林带上的淡淡绿烟、蝉儿的叫声、火红的太阳、翻滚的麦浪、浮动的热风等。范读这一段时,要注重朗读细节的把握:开始读细草、绿烟时宜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而后语速渐渐加快,读到“麦浪、热风”时,应读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才能体现出夏天到来的那种热烈、急促的旋律。只有运用这样的朗读方法,才能让文章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意蕴之美得以充分体现。
2.自由诵读
要想真正感受到作品所蕴藏的美感,除了听读,还应让学生自由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学生能够体味出作品的美感,进入作品的特定意境,从而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例: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通过教者的有情范读,学生初步感受到诗句的音乐之美;接着通过让学生充分自由诵读,感受到了作品的意境之美:阳春三月,柳絮飘飞,碧蓝的天底下,一条小船在江上飘荡。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直到友人的小船消失在天边看不见,最后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向东而流。从而体会到诗人送别朋友时依依不舍、惆怅若失的感情,体验到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再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文时,通过让学生反复吟诵,自由地想象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描绘的优美画面,学生感悟到了全词所表达的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和作者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情怀。
二、分析——鉴赏美
所谓“分析”是指对课文及其相关联的知识所作的知识性把握,通过把分析的结果有机综合,进行理性的思辨,达到完满地揭示对象内在的美。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含着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分析,一方面能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另一方面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品读分析这段语句,我们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又仿佛在欣赏一幅美丽明朗的水彩画。这幅画,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近处可听蜜蜂的低吟,上有蝴蝶的翻飞,下有野花活泼俏皮的眨眼。因为作家描绘画面时把美的情致注入进去,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能自然地从这幅灵动的、立体的图画中流溢出来。如此分析,学生能真正理解文章如诗的语言,感受文章如画的意境,进一步领略了大自然的美。
此外,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蔡芸芝的形象: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所塑造的好喝懒做、迂腐可笑而又可怜可悲的孔乙己形象。同时,《背影》中的父子情,《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子情,《七根火柴》中的战友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细心揣摩,反复品味其所表现出来的特有情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有效促发学生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提升其审美鉴赏的能力。
三、训练——创造美
审美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说话与写作的训练,从而使学生成为评价鉴赏美和创造美的主体。
1.说话
说话是口头语言表达的有效方法,在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中,说话训练占有重要的地位。俗话说:“言为心声。”说话文明,举止礼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的素质水平。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表情朗读、创造性复述、演讲辩论等方面的指导。要训练学生优美的音质、音律,使其说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同时要训练他们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句子的语气,使自己说话更为得体,力求具有语言美。
2.写作
作文是书面语言的表达活动,是综合性的创造性的智力训练。例:学完《一件小事》这篇课文后,笔者布置同题作文,要求学生按照范文仿写。同学们用饱蘸情感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家庭生活中和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位同学对妈妈为自己做的一件小事深有感受,他在作文中写道:“以前妈妈为我做什么事,我都觉得很正常,仿佛是应该的,丝毫没有体会到妈妈对我深厚的情,强烈的爱。现在我才学会体谅妈妈,感受妈妈的真情付出。”通过课文学习启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并用作文表现美,学生学会了美的创造。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是一种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又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并不断加大美育教学的思考力度,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美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春华.中学语文美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1999.
[2]钟谷.中学美育及其考核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3.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 篇7
一、让学生去感受美
我觉得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首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作品中的美, 使他们初步品尝审美的愉悦。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抒情散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意识, 如在初一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抒情散文《春》时, 很多学生只觉得此文好, 读起来顺口流畅, 而感受不到它所表现的美的意境。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 通过设计适用、有趣、具有吸引力的一幅幅视频图画来对课文进行讲解:“在东风吹来, 春天到来的美好季节, 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迎春的人群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春景图, 而且情景交融、景人互映。”欣赏到此, 可稍作停顿, 然后让学生领会课文最后三段中修辞手法的应用, 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最终, 从盼到绘至赞, 这样, 一篇清新雅丽的抒情散文便展现在我们眼前, 使学生产生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另外, 我们还可借助多媒体音频文件, 条件较差的地方可以借助录音机等教学辅助工具, 借用“音乐效应”培养学生对美的领悟力, 如在讲解经典诗词或语言优美的课文时就可选择适当的乐曲, 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再去回忆诗词及课文的意境, 让优美的乐曲引起学生的想象, 从而产生文学作品犹如音乐一样美妙的感受。
二、让学生去欣赏美
学生一旦对文学作品产生初步的美感, 便会对文学作品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但这种感受还比较感性、片面甚至支离破碎, 需要教师进一步教会他们欣赏美。比如在讲《蜡烛》这一课时, 很多学生会认为老妇人不顾年事已高、不顾个人安危掩埋苏联红军战士并将自己一直珍藏的结婚用的红烛点在烈士坟前的举动非常感人, 但对作者寄托在老妇人身上的更深的用意体会不到, 也就不能完整地欣赏作者赋予这个人物的审美意蕴。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教师应通过设置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 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发现作者借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 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西藏拉萨●孔灿
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情感, 这种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种情感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 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这样, 学生就会理解作者创作此文的深意, 并发现老妇人性格的光辉及体会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 教师多带领学生做类似的训练, 学生就会逐渐学会自己去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
三、让学生去创造美
创造美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口头或书面的表达以致表演中创造出美的形象, 这也是语文教学美育环节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身处西藏这样一个特殊的教育地区, 我们可以采取读、讲、写、演等多种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读:对适合学生朗读的课文 (比如讲解抒情散文和经典诗词) , 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显示作品的思想、立意等多方面内容, 达到“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目的, 在读的过程中创造美的意境。
讲:在平时的语文授课过程中, 我们可利用课前一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讲评古典诗词等, 并且使这个活动形成习惯, 让每位学生都有积极、主动讲解的冲动, 从而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读、独具匠心的讲评, 逐步锻炼学生用自己的审美眼光来评价事物的能力, 让学生在讲评过程中去创造美。
写: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有时可能会自然产生表达美的冲动和写作激情。教师就要在适当的时机下善于让学生用自己的口或笔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丰富多彩的画面、人物或事件, 通过锻炼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写小的片段作文再到大的文章, 从而创作出美的文章, 放飞无限美的遐思。
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学生往往会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产生兴趣, 在反复阅读后进而产生表演欲望。在此情况下, 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让学生去自编、自导、自演。如在藏文班讲授童话《小红帽》时, 我就让学生去做如上的尝试, 学生的创作灵感、表演才能都充分展现出来了, 可以说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美育效果。
总而言之,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 结合西藏教育的实际情况, 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应该而且一定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美育, 融美育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之中, 让其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催化剂, 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散发出更加具有西藏特色的灿烂光彩!
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的尝试 篇8
一、对学生进行心灵美的教育
心灵是指一个人灵魂深处的思想和感情。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时期, 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灵美的教育十分必要。初中语文教材中心灵美的素材十分丰富, 我们所讲的“五讲四美”中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现在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 人固然要讲究仪表, 但更重要的是讲内在美, 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核心, 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 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 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而言的, 主要体现在道德美、人情美、人性美几个方面。如《我的老师》《背影》《孔雀东西飞》《项背轩志》以及《陈情表》和《出师》等课文中描述的主人翁的心灵美和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灵美, 真是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在教学中若能从道德美、人情美、人性美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灵美的教学, 效果自然很佳。
二、对学生进行语言美的教育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初中语文教材具有语言美的特色, 语言美又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从内容美来说, 初中语文教材中使用的很多, 文明用语是语言内容美的代表,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日常文明用语的教育和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如“您好!”“请进!”“请坐!”“请喝茶!”……从形式美来说, 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 速度适中, 就是美的, 否则就是不美的。比如说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的第一段: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鉴于以上所述, 可以说初中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语言美的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 以及通过适当的活动课教学, 对学生进行语言美的教育和训练。
三、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
行为即表现一定思维作风的举止行动。语文教材中行为美的例子到处可见, 课文中我们必须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行为美又分动态行为美和静态行为美两个方面。体现在动态行为美方面的, 如《英雄儿女》一文中, 王诚拿着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行为;《董存瑞》一文中董存瑞举起炸药包舍身炸碉堡的行为;闻一多作《最后一次讲演》时慷慨激昂的行为;《分马》一文中翻身农民的组织分马、让人挑马、替人追马、带头换马、再次让马等行为都很美;《背影》中父亲爬站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行为, 乍看起来并不算美, 甚至显得有些笨拙。但仔细想一想当时时代背景下的父子情深, 他的行动又是很美的。有些静态行为也是很美的, 动了反而不美。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邱少云被熊熊大火燃烧了半个钟头, 也没有挪动一寸, 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处于烧身大火的邱少云, 何尝不想打一个滚 (哪怕挪动一寸) 以求生存, 何尝不想喊几声 (哪怕一声) 以减轻痛苦。可是他想到的是战斗的胜利, 而表现出了一动不动, 一声不吭的行为实在是美极了。以上的行为美是建立在心灵美的基础上的, 因此行为美是心灵美的体现。要让学生正确鉴别行为是美、是丑, 就必须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不断用美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对学生进行环境美的教育
环境是指所处的情况和条件。环境美, 主要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美两个方面, 社会环境美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自然环境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自然环境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美丽的自然环境。如湖南的张家界、猛洞河、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而创造出来美丽的自然环境。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 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荷花很美, 并且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 中学教材中有《爱莲说》《荷塘月色》《荷花淀》等课文中, 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空反映了荷花的美。又如《国宝———大熊猫》一文, 内容是通过对大熊猫这一国宝的说明, 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 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 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 同时按照美的规律和要求来改造环境, 美化环境。再如《写在第11亿位国民出生前夕》一文, 这篇短论宣传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意义;另外通过本文的教学, 不但有利于全社会增强控制人口增长的意识, 而且也有利于增强环保意识。
中学语文美育教育 篇9
一、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语文教材中的山水田园诗歌,培养热爱自然、淡泊宁静的美好情操。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或诗人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等为题材的诗歌。基于山水田园诗的上述涵义,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山中杂诗》(七年级下册)、晋代悠闲适性超然物外的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八年级上册)和《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八年级下册)、被唐代宗誉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的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七年级下册)和《终南别业》(中年颇好道)(八年级下册)等均属于山水田园诗的范畴。上述山水田园诗中,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不仅用非常朴实的语言把平凡的劳动生活写得异常美好、异常有趣,使人读来感到亲切有味,而且诗中蕴含的诗人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生活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情趣千百年来一直颇为无数仕途不顺的文人欣赏,即便在今天也仍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诗人那种辛勤劳动、自食其力、在“草盛豆苗稀”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早出晚归的劳动热情仍然为无数读者所赞赏,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依然感人至深。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歌颂,表现出了诗人从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的自然之趣。王维的《竹里馆》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优美高雅之动作,后二句写夜静人寂之时,诗人“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照”之清幽宁静之情景。全诗意境优美高雅,营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幽静氛围。吴均的《山中杂诗》描写诗人山居时优美的环境和有趣的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快乐地飞翔,而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民居的窗户里飘了出来。这首诗通过对山光景色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恬淡处世的安闲之态和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细细品味上述山水田园诗,我们会发现,这些山水田园诗,一方面语言清新流畅、平淡自然而又韵味无穷,因此最易与读者的心灵相契合,既易于学生吟唱和背诵,又易于对学生产生兴发感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上述山水田园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歌颂,既反映了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庄子曾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刘勰也言“自然会妙”,钟嵘也强调“自然英旨”和“真美”,皆以自然之美为上乘,于自然之中见深厚的艺术魅力,而使之流传千古,不断地唤起人们对悠闲、宁静、美丽的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吟诵、理解、鉴赏上述山水田园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诗歌中蕴含的田园牧歌式的悠闲与宁静、唯美与静谧之美———学生极有可能在鉴赏上述山水田园诗时产生静卧于幽谷或草地倾听大自然的密语、领悟天地万物的奥妙、与大自然梦魂相随等神秘的、梦幻般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等美丽情怀,培养学生淡泊宁静、忘身物外、宁静高远等美好情操。
二、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语文教材中的边塞诗,培养学生热
爱祖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在战争年代,爱国主义是无数志士仁人反对异族侵略、抵御外寇、争取民族统一与独立、维护祖国尊严、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在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内安定团结的和平年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美丽之梦”的动力,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基于“爱国主义”的上述定义,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边塞诗都属于爱国主义诗歌的范畴,它们是:乐府歌词《木兰诗》(唧唧复唧唧)(七年级下册)、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八年级上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九年级上册)、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九年级下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九年级下册)等。因为上述诗歌都是以战争为题材并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诗人戍边卫国、建功立业、思家念亲等豪情壮志和爱国主义情怀的诗歌。比如,乐府歌词《木兰诗》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既表现了木兰勤劳、聪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又表现了木兰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再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通过描写一位书生弃笔从戎、奔赴边塞、在激烈悲壮的战斗中抵御外寇的全过程,不仅表现了诗中主人公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而且表现了诗人渴望慷慨赴边、镇守边塞、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由此可见,上述边塞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或诗中主人公为时代所催生出的忠君报国思想,还奏出了自尊自强、奋发上进的人性自觉与人格独立的最强音。上述边塞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或诗中主人公“达则兼济天下”———怜孤苍生的高尚情操、舍小我为大我、视国家兴亡为己任的神圣使命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唯美的理想主义精神和激情澎湃的英雄主义情怀等高尚情操,千百年来,一直感染着无数中华儿女。当然,也同样感染着当代的每一个青少年,同样激励着当代青少年以诗歌中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以诗歌中的浩然正气为动力、以国家利益高于个人一切利益为宗旨。当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或者外侮之时,也能够像《木兰诗》中的木兰、《从军行》中的读书少年等一样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教学时,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品析、鉴赏上述边塞诗,通过引导学生互相交流鉴赏上述边塞诗后的感想等,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品味到上述边塞诗中所蕴含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诗中人物形象美、诗人或者诗中主人公的爱国主义情操美等,又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三、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语文教材中的友情诗,培养珍惜友谊、珍视友情、友善待人的美好情操。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友情诗是“中国诗歌最为重要的主题”,而唐代尤甚。(吉川幸次郎著、张培恒等译《中国史诗》,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0页)基于友情诗是“抒写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诗”之定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下列诗歌都应该属于友情诗的范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和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八年级下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八年级下册)和王观的《卜算子送孟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九年级下册)等。因为这些诗歌几乎都是以离情、友情等为写作题材的。虽然上述诗歌所体现的情愫、心境各不相同,但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皆淳朴抑或深婉,读之不仅令人深感亲切温馨,而且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如品茗茶、韵味深远而又回味无穷之感。
上述友情诗中,有的语言清新流畅,情感哀婉动人,比如王维那首被誉为“阳关三叠”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用清新明丽而又情意深挚的语言,既描写了送别地点优美宁静的美丽环境———青青的客舍、明净的天空,营造出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情境,又以“柳”之意象凸显了作者对友人送别时的无比留恋,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表现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和作者对友人“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后的绵绵牵挂。其情也真,其意也切。故此,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典范之作。上述友情诗中,有的气概豪迈、胸襟豁达,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或者牵肠挂肚,而是作者对友人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旷达心胸和深情劝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上述友情诗中,有的通过描写寒苦的、恶劣的生存环境极度渲染、烘托与朋友惜别时的惆怅与落寞之心境,寄予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比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即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读罢此诗,掩卷沉思,我们似乎看到作者在傍晚时分、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苦寒边塞“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之后,在“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的“轮台东门”处顶着瑟瑟的寒风翘首送别远去的朋友,直至友人消失在视线之外仍不忍心离去的情景,仿佛看见作者的友人也在远去的途中频频回顾的情景,甚至还可以体味到作者在看着友人绝尘而去甚至在视线中逐渐消失时的惆怅与落寞之心境。
由上可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友情诗具有多么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具有多么厚重的审美意蕴。教学时,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这些友情诗的不同风格、不同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对友人的不同情感,有可能使学生在鉴赏上述友情诗的过程中被诗中所流露的真挚友谊所感动,以致产生强烈的共鸣———“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时间和距离不仅不会使友情淡漠,反而会让它更加历久弥新;可以让学生品味到上述友情诗中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的丰富意蕴,从而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珍惜友谊、珍爱友情、善待友人等美好情操的熏陶。
诚然,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但是,限于篇幅,恕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9, 第1版.
[2]徐安琪.《唐诗三百首》的审美价值取向.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6.
中学语文美育教育 篇10
《诗》则是 《诗经》, 其作为教材, 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 其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修养, 也可用于政治活动。那时, 文史哲不分家, 所以, 并没有单独的学科, 也就意味着没有单独的语文教学的科目, 只有 《论语》等著作中出现并提及关于教育的方法。汉代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进行了归纳总结, 首先要有现实的感觉, 从而产生深刻的内在方式, 通过他的作品来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唐代更是有诸如李白杜甫等大家的创作, 使诗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者们更加关注于诗词的创作, 因为它是一项重要的考试科目。韩愈, 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唐代人, 他强调 “三纲”, 其以儒家经典教育人们。至宋、元、明、清时期, 诗词无论从形式上还是题材上都有了更加广泛的发展, 如宋代的朱熹, 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 其弟子为其总结出著名学习方法。其倡导读书必须要反反复复的阅读, 在阅读遍数上不可浑水摸鱼, 要做到不仅能够背熟, 在书中的位置也要清楚。由于诗词朗朗上口, 在古代常用于少儿的教学, 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背诵法以及朗诵法。
2 古诗词教学中对中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对于怎样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育渗入, 我们将其分为四个步骤: 做好讲课前的导入工作, 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从诵读入手, 用激情且优美的声音感染人; 对古诗词进行分析, 使学生对其中的美有着具体的感受; 合理利用多媒体和教具。
2. 1 做好讲课前的导入工作, 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古诗词, 是历代大家抒发情感主要方式之一。因此, 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便很容易将学生引入诗中的境界之美, 真正意义上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协助学生从古诗词中获得高峰体验。使学生从内而外的 “爱上”诗歌。
一个好的导入是一节课好的开始, 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古诗词时从导入着手, 使学生向往诗歌。在讲授古诗词之前, 讲解一下与这节课有关系的一些故事, 例如在作者身上发生的一些较为传奇的经历, 或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什么事不与现代社会相同的, 差距较大。比如有的教师在讲陶渊明 《饮酒 ( 其五) 》 时, 先从其“五柳先生”的生活经历开始讲起, 即 《五柳先生传》是其代表作之一, 突出了陶渊明不与世俗, 从不贪慕名利的高雅情操, 还有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此外, 一些教师讲授李清照 《武陵春》时, 因为此时的她人在中年, 却已成遗孀, 借暮春之景,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 写出她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这样讲还不能完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此时的李清照能够写出如此悲凉的词作? 紧接着这位教师就讲述了李清照的一生坎坷经历, 将同学带入李清照的境界中去。因为早期, 李清照是个富家小姐, 从小就知书达礼, 是位大家闺秀, 非常的天真活泼、娇羞可爱。又举了一个课外的例子, 就是在其在 《点绛唇》中那句被大家熟知的表现诗人羞怯行为的一句诗, 将她大家闺秀的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那时的她与 《武陵春》的她有着很大的不同, 无论环境还是心境上面。在另外的一篇 《醉花阴》中则表现她另外的一面, 即婚后丈夫外出, 妻子对于丈夫的想念以及眷恋, 正因为其与丈夫赵明诚那些年过的甜蜜的日子, 与此时的悲惨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 这三首诗分别表现了词人在少女、人妻、晚年时期的不同感受, 教师这样的讲解方法, 就使同学们能深刻了解了作者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不同的心理感受。另外, 讲到李清照 《醉花阴》时, 教师还不忘讲述其与夫赵明诚对诗的佳话, 从这个故事便可见这两位才子佳人非常的相配, 可想当年生活多么恩爱甜蜜。通过这位教师生动的讲解, 同学自然会对古诗词有更高的期待, 也更加能进入古诗词的境界, 对其产生浓厚兴趣。
2. 2 从诵读入手, 用激情且优美的声音感染人
语文教师讲授古诗词的基本要点就是———朗读。用激情且优美的声音来感染学生, 体现了朗读的重要地位。朗读把笔墨转化为言语, 把积聚消息符号的载体复原为作家所要传达的真实情感, 使文章中的人物跃然纸上这样学生就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 与作者直接互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阅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正确的发音, 对文章中字词的掌握。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 在不同的地方停下来, 往往会使句子有不同的含义。如果将一句话的句都读错, 学生则会对这句诗乃至整首诗都有了错误的理解。教师可以先范读, 让学生标示出准确的断句, 或者通过语音、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2. 3 对古诗词进行分析, 使学生对其中的美有着具体的感受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体会语言美。诗歌是语言最为精致的体现, 诗是一种声音和情感的和谐, 古代的诗词很特别, 是从语言和音乐的角度来展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 教授古典诗歌时, 就要注意琢磨、反复咀嚼言语, 从语言方面挖掘其美的内在。古诗词中的语言是我国古人的智慧的表现, 因此诗词教育要着重体现在语言层面, 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体验意境美。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作品, 无一例外都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产物。作家的作品中, 一定包含着他对生活的评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最热情和感性的表现, 也就是说, 在社会中诗人经常用诗歌来表达意境。因此, 古典诗歌教学的中心在于将学生引领进入作者的创作天地, 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心理, 理解诗人的精神面貌。 “文如其人”等表明, 诗人将其人生抱负和思想观念都融合在诗作中, 所以在诗中体现出诗人的性格、气质是必然的。于是, 古诗词教学应把握诗人不同的气质和天性, 领会作者在不一样的情境下的人生及其对人生的态度。例如, 通过杜甫的诗, 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那颗为国担忧的心。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 ( 其三) 》可以现实他的那份享受自然, 不问官场的那份悠然恬淡。李白 《月下独酌》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旷达乐观、浪漫的性格。
2. 4 合理利用多媒体和教具。
美国学者曾指出: 一件没有被感官作用的事物, 是不可能被我们直接欣赏的。过去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除了课本就是教学参考用书, 教学资源比较匮乏, 这些不能完全的将古诗词的美好体现出来, 导致学生对其没有兴趣。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 则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电器设施来进行教学, 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多媒体。比如, 在学习苏轼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时候, 我们可以将诗人当时的场景再现到课堂, 让同学们感受在那样的一个夜晚, 作者在哪里, 在干着什么, 抬头看向哪里, 低头想念谁? 这些场景在头脑中反映出来, 然后可以播放一些与其意境相符的音乐, 或者那首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 对同学们进行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渲染, 同学们更能理解诗歌的意境。通过 “听”, 学生能牢牢的记住诗歌内容, 沉浸于诗歌的完美感受中。在一定范围内运用多媒体, 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育方面我们还要做好巩固工作, 学生学过的古诗词一定要运用得上, 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古诗词对学生们的影响, 不要只机械的记忆, 为了应付中考, 也不要只是每天在黑板的一角写上古诗词, 硬性要求学生背诵, 我们要在一些其他的课程中发挥古诗词的作用, 比如在写作课程中可以将符合的古诗词加入进去, 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也可以在课下进行仿写活动, 能拓展学生们的思路, 也能发现学生们的长处, 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等。
3 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注意事项
每一首诗歌, 都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完成的创作, 在同一社会背景下, 体现了不同诗人的不同特点、不同想法。如讲授孟浩然的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 就一定要介绍当时朝廷的状况, 因为这样才能延伸出孟浩然是因为在官场没有发展前景, 心里难过, 以至于落落寡欢, 才写出这首诗, 这些都是不能省略的。
总而言之, 古诗词的教学任务刻不容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更高更强的专业知识, 以及肯专研的信息, 要尽量摆脱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模式, 要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热爱古诗词、善于运用古诗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6-7
[2]王小辉, 周娜.语文教育怎样改革[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138-139
[3]杜卫著.美育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4]朱光潜.诗论[M].北京出版社, 2005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篇11
关键词:语文 教学 美育 渗透
美育是以鲜明的蕴藏着人生真理的形象和强烈的情感来感染人和教育人的。美和形象始终是凝结在一道的,离开了具体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所以,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必须通过形象思维的途径来实施。具体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导之入境,即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
好的文学作品都有着优美的境界。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就是作家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这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持、词、绘画中有境界,小说、散文中也有境界。作家描绘的画面或形象,情调或气氛,以及作家的思想感情等几方面的融合,就构成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境界,或称“意境”。“境”是活生生的传神写照,“意”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一般来说,进行美育,首先要引入意境。不入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也就谈不到鉴别和表达了。
怎样导之入境呢?教师可以借视听工具提供有关的音乐形象和图画形象,使学生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进而理解教材的语言形象;或者凭借自己的范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唤起内心视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全身心地进入作品中,深深受到感染和激动;更多的是依靠引导学生领悟作品描绘的画面和形象。意境的创造依赖于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把作者描绘的景象再现出来,“状难写之景”于学生面前,将“不尽之意”适当发挥。教师要通过准确的语言、贴切的比喻,助之以手势、表情,形象地、富有情趣地、绘声绘色地再现出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把学生带进文章的境界中去。
当然“导”的手段还很多,具体运用起来也是很灵活的。北京市有位教师,讲授《荷塘月色》-课,采用了多种手段“导之入境”。一开始,教师范读,要求学生闭目静听,把学生引进课文意境;又配合教材选读了一组有关写月、月色、赏月的古今名家诗词散文作补充教材;还组织了一次静夜赏月的活动。赏月时,让学生欣赏了《春江花月夜》、《月光曲》等中外名曲。试想,此情此景,学生的心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优美的音乐中,得到的是一次多么生动的感情的净化。
二、动之以情。
语文教学必须运用感情的力量。人们常说,语文教学影响学生心灵,应该像春雨那样“润物细无声”,这个“润”,靠的就是情感。美感美感,感是关键。美感是对客观事物美的反映,是对一定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情绪体验。人是有感情的,或是对美好纯洁事物的向往追求;或是对崇高品质坚贞节操的赞叹;或是对悲痛事物的泣不成声;或是对腐朽事物的怒不可遏……教师应抓往时机,在情感的关键处点拨、诱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
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例子。这一课,连班上最不用功的调皮蛋小费朗士也安静地坐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讲,而且听懂了。原因之~,就是韩麦尔老师倾吐的真情,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影响了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可见,老师的情感活动在情感教育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具体说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活动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在熟悉教材时,要潜心体验和品味教材所表达的情感。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有鲜明、深刻的主题,非文学作品也闪耀着美的光辉的思想。《醉翁亭记》与民同乐的思想,《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水浒》官逼民反的现实,《荒岛余生》勇于冒险百折不挠的精神……都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苏州园林》富有魅力的艺术情趣,《春》饱含着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斑羚飞渡》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这些地方都是教师进行美育教学的绝好内容。一定要指点学生用心去领悟、去体察。
老师在备课时,自己应先受到教材的感染。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作品反映出的情绪与情景,并把这种最初的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潜在力量。我讲《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钻研课文时,我就像演员进入角色那样,整个身心沉在作品内的思想感情中,讲课时做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生动形象、感情充沛地把自己所得的感受传达给学生。切肤的悲痛,强烈的气愤,犀利的指责,深沉的怀念,如出自己之心,如出自己之口。所以,这节课有一种特殊的感人力量:不但让学生重温了那段屈辱的历史,了解了日本政府至今不认错的丑恶嘴脸,更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从而树立了科学爱国的思想。
(二)在阅读文本时,要从语言着手,带领学生“披文以入情”。诱发学生感情的主要手段是教师的语言。演员要“进戏”,教师要“入境”,做到这一步,教师才可能有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和随着感情的变化产生抑扬顿挫的声调。但如果没有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没有感情充沛的朗读、背诵和长于形象化描绘的语言,那么教师钻研教材所得的成果,是很难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美感的。有人说:教师的朗读,形象化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加上教师的感情,声调,要把学生一个不漏的“俘虏”过来,这是教师感染、熏陶学生的有效手段。优秀教师都是很注意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的。请读一读于漪老师为教《茶花赋》设计的一段“开场白”吧:“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著称于世的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每当提起这一切,心中就会激荡热爱祖国的情感,……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写诗作文讴歌她,多少画家泼墨挥彩描绘她,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怎样才能表达得具体形象,而且能够写出新意呢?杨朔同志的《茶花赋》在这方面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多么动人、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这是教者经过精心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锤炼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充当了“激发感情,引入课文”的桥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通过语文教育,不仅是语文本身的教学质量得到迅速提高,而且与此相关的教育如德育、智育、美育等都会得到相应的强化与促进,起到一举多得的功能效应。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实践与美育教育 篇12
一、通过朗读使学生学会感受美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材,收集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思想内容深邃,艺术形式完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几乎每篇课文都能给人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和美的启迪。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作品中美的内涵,从而触动学生思想感情的琴弦,使其获得美的熏陶。例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美文,我们在教学时可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那恢弘激荡的场面,然后范读一遍课文,再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情感美。读“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后”用不同的语速、语调和语气,使学生在领略本文语言美的同时,逐步感受到那忘情的奔放,狂野的倾泻,以及安塞腰鼓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和生命的升华。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二、通过聆听使学生学会欣赏美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这些优秀作品,无处不闪烁着美的火花。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科学美、艺术美的丰富内涵,蕴涵着大量的形象美、语言美、道德美、文化美等因素。即使在同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美的因素往往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要提高审美情趣,就必须善于认识和欣赏这些美的因素。但有些美的因素表现得比较含蓄,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限制,通过自主学习,并不能够理解透彻。对于那些隐藏于表象以内的美,往往需要在教师的点拨下共同欣赏,这就要求学生在认真的聆听中,掌握审美知识,提高欣赏水平。比如,唐朝诗人王维的诗《使至塞上》,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但要鉴赏其精妙却并不容易。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美学知识,不妨从绘画的角度进行品赏:首先,在构图方面,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再次,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这样的赏析,学生们既可领略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又可体会到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从而获得一种欣赏美的愉悦体会。
三、通过写作使学生学会创造美
“写”是语文活动中创造美的最基本最具体的形式。能把字写好,本身也是对美的一种创造;好到一定的水平,就是一种艺术了。中小学一般都开设写字课,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练练字,把美丽的方块字写好,敢于做书法家之梦。“写”在语文活动中非常重要,体现在做习题和写文章两方面。所做的那些习题中,有的是对知识的巩固,属于对美的重温;有的是对能力的培养,包含对美的创造。例如,对课文中美词佳句的运用,篇章结构的仿写等。写得一篇好文章,本身就可能蕴含着许多美的因素。例如,在一次《美丽的家乡》的作文中,有的学生写了家乡的春天美、夏天美、秋天美、冬天美,清新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淌过家乡美丽的四季;有的学生写了家乡的山美、水美、人美,字里行间饱含激情,展示了家乡秀美的山水和淳朴的风情;还有的学生写了家乡的过去美、现在美、未来美,时而素笔写意,时而工笔描绘,不仅展示了一幅幅家乡美丽的历史画卷,更畅想了家乡美好的明天,其丰富的想象力令人惊叹……能写得一篇好文章,就是一次创造美的实践过程,教师应及时恰当地给予鼓励,以保持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四、通过演说使学生学会传播美
“说”是传播美的重要方式。说话讲礼貌,本就属于语言美。汉语普通话节奏感强,能说一口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便富有音乐美。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材,就非常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表达好了,才能把感受到的美传递给别人。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通过演说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时话题要集中,思路要清楚,语言要连贯,声音要响亮,尽量做到生动、准确、形象、幽默,追求高雅的情趣,摒弃伤害性的语言侵蚀。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演讲会、故事会、辩论会、朗读比赛、小话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锻炼其传递美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美育教育】推荐阅读:
农村中学美育教育09-29
中学体育的美育教育08-31
创新中学语文课堂教育06-26
中学语文教育论争06-27
中学语文文学教育刍议07-10
中学在线语文教育10-17
中学语文中德育教育10-26
中学语文与素质教育11-10
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研究论文09-01
情感教育中的中学语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