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现状

2024-10-18

中学语文现状(精选12篇)

中学语文现状 篇1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阻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 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阅读的广泛性上也远不能与同时段欧美国家学生的阅读量相媲美。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传统阅读教学方式下, 学生阅读数量少, 效率差, 很难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教育部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中指出:“阅读应该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 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察, 应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知识, 掌握读书方法, 养成读书习惯, 进而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1. 阅读观念陈旧

新课标倡导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有些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无法深刻领会新课标传达的精神, 片面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 教学内容却没有大的变化, 这种徒有虚表的教学改革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不断提高的阅读需求, 不但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 而且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容易产生严重后果。

2. 轻视阅读主体存在, 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标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在新型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改变了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 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结果。问题的答案也呈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取代了过去标准僵化的模式, 更加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推动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3. 为应试教育下的考试而进行考点式阅读教学

虽然新课标已经下达并执行了很长时间, 但是学校仍然面临升学的压力, 为了提高升学率, 许多语文阅读课只是单纯地按照考试阅读的方式训练学生, 完全忽视了语文阅读对塑造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这样做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创新能力的开发, 不仅不利于学生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 还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 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4. 学生课外阅读量太少, 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中学阶段应该扩充学生的阅读量, 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是教师很少要求学生扩充课外读物的阅读量, 由于课业负担沉重和自觉性的欠缺, 使得学生除了课本之外, 很少进行课外阅读。上海《中文自修》杂志针对中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有72.27%的学生一年中的课外阅读书本不到10本, 其中5.94%的学生甚至没有读过任何课外书, 只有15.5%的学生读过四大名著, 其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读完, 课外阅读量的严重缺失令人震惊。

二、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1. 加强语文学习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 如果拘泥于教材, 很难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语文阅读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内容的重要途径, 只有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才能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语文中呈现的世间百态。

2. 提高文学的素质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语文阅读正是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阅读, 经典文章不但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3.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过程中,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他们的反应继而感受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新型教育模式下应该重视学生对课程的接受能力, 而不是一味地灌输, 了解学生的对教学的感受, 及时转变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才能够保证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生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所产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综上所述, 学生是未来祖国事业的建设者, 肩负着沉重的使命, 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学语文教学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 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思路, 提高教师对于教育的认识, 努力推动课堂阅读效率的提高, 同时还要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胡亚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10 (6) .

[2]付登秀.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语文教育[J].科教文汇, 2011 (5) .

[3]李洪祥.新课标改革中语文创新教学初探[J].文教资料, 2008 (12) .

中学语文现状 篇2

摘 要:朗读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做出了明确界定“朗读,指的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朗读教学无目的性、师生不重视朗读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出现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并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此促进中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朗读 现状 解决策略

朗读法是我国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理解力、思维力的重要途径。在古代,无论是启蒙教育还是太学教育,最重视一个“读”字。朱熹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在《对话语文》中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那时候)就是背古文,用老法子念,抑扬顿挫,像唱歌似的,很好玩。直到今天,绝大部分我还能背得出。”[1]朗读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是用形象具体的口语表达文本思想情感的手段,是沟通书面语和口语的桥梁,是学生独特的体会,我们必须重视语文课堂的朗读法。但当今的朗读教学现状值得一线教育工作者反思,找出当今朗读教学的正确之路,还语文课堂一片朗朗读书声。

一、当今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出现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求中小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长久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方面一直存在着朗读不足的问题。1963年张志公先生在其《漫谈语文教育》一书中提到对当时语文教育的担忧“从前,走过私塾、蒙馆的附近,总会听到孩子们呜哩哇啦读书的声音,现在那种声音不大听得见了。”[2]读书声不仅在那个年代不大听得见了,在当今也不大听得见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结合当前的教学实践和考试制度,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师生对朗读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虽重视朗读法,但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朗读法的地位没有得到贯彻落实。“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玩笑话,却真实地反映着当今教学的弊端。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考试这个指挥棒做出调整,师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必考内容中。在日常考试中,也是以笔试形式为主,关于朗读内容无法考核,即使有所涉及,也无非是一些轻重音、停顿之类的内容。

语文教师“重讲解轻朗读,重提问轻朗读”。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满堂灌”有所减弱,但有些教师片面地解读新课标,“满堂问”随之出现。虽然讲解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占有大量的知识内容,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满堂灌”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朗读是学生把情感带入文本之中,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的画面,读出自己的韵味。关于讲解与朗读之间的关系,有人做过论述“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面;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朗读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很少有人关注朗读教学。

提问不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发展,问题过于琐碎或者过于艰涩,都是不利于理解文本的。提出的问题难度适中,始终遵循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以不管是讲解还是提问都只是一种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二)朗读内容、目的不明

新课标虽然对朗读有所论述,但哪些内容适合朗读、如何朗读、朗读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易给师生造成困惑。

诗歌、文言文需要朗读毋庸置疑,小说是否需要朗读则看法不一。有些老师认为小说篇幅过长,朗读影响上课进度,不利于教学。其实不然,小说中的对话片段非常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以读代讲,把握典型人物性格特征。说明文、议论文内容枯燥费解,很多老师不屑读,读说明文有利于学生把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读议论文要旗帜鲜明,有利于把握文中坚定、客观的色彩和铿锵有力的论证气势。

不少语文教师已开始重视朗读教学,由于朗读教学的目标不清楚,采取不同年级、不同文体都使用同一种朗读方法,不知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地希望学生在初读文本时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文本,这种过高的期望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则,学生不但达不到这种期望,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连最基本的“正确”地朗读文本的要求都达不到。

窦桂梅老师在执教《秋天的怀念》开篇时把课文朗读的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执教过程中学生对“有感情”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评点同一位学生的朗读,有的学生认为读得感情充沛,有的学生则认为读得没有情感。面对学生的困惑,窦老师告诉学生因为每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不同,所以读出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只要读出自己的韵味就可以了。课堂上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明确朗读目标,所以导致学生“滥读”现象显著。

(三)教师诵读能力参差不齐,轻视范读

教师讲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教师的言行,有些老师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甚至有的在课堂上使用方言,在朗读教学过程不仅不能起到指导作用,反而会误导学生,学会错误的发音。有些语文教师不重视范读,在需要教师朗读的时候直接以机代读,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能使课堂增添生机,但滥用多媒体不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朗读教学的策略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朗读重要性,张志公先生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朗读的重要性“忽视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不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像插瓶,也许能开两朵花,然而开不多,也开不久。”[3]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我??必须重视朗读教学。

(一)立足教材,精选适宜的朗读材料和方法

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但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朗读,而且局限于教材,学生的朗读面相对狭窄。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广泛搜集适合朗读的材料,让学生大量朗读。于永正老师在谈自己的朗读观时说过,学生要大量朗读,朗读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而且在他从教的这些年里,他的学生每天没有书面作业,但必须完成朗读作业,每天必须完成半小时的朗读。无疑,他的学生是幸福的,于老师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还精选朗读材料让学生广泛地朗读。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适用的范围,比如教师的范读只能起到“示范启发”的作用,重点在于?W生的情感体验,所以一节课中范读在于精不在于多,尽可能让学生开口读。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关于对话描写的语段适合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一个人朗读一个角色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学生既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价值观,又能体现人物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如《雷雨》采用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置身其中,体会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些都是讲解、提问、小组讨论无法达到的高度,选择适宜的朗读材料和朗读方法,能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确立明确的朗读目标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张志公曾说过,朗读应有基本要求,进一步要求,较高要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有个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个逐步达到的过程,先是读准字音、字词,这是学生初读文本的目标;其次流利地朗读文本,做到不多一个字,不少一个字;最后才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具体包含怎样的感情,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年级、文体、学生实际情况去备课文的朗读目标,但也不能备了朗读目标就草草了事,语文教师也要根据自己所备的朗读目标备读,看自己是否能达到这个朗读目标。

给学生明确的朗读目标,就好比航船有了方向。余映潮老师在执教《狼》这篇文言故事时有一个环节是“诵读课文,品析课文”,在这个环节中,余老师明确地告诉学生怎样诵读课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诵读:

一、从屠户的角度评点段的内容;

二、从狼的角度评点段的内容;

三、从语言的角度评点段的内容。这就给了学生明确的朗读目标,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做到了心中有数。

(三)教师提高朗读能力,重视范读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需要朗读时许多老师以机代读,美其名曰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但多媒体中录音的朗读无法代替教师的范读,它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

教师的范读,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范读时不仅仅是声音的传递,老师的表情、眼神都是学生揣摩的对象。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把书本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置身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范读时,有利于学生闻其声、观其人,感受着文中的句子在教师的范读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对朗读内容产生共鸣,这种作用是播放录音无法比拟的。

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不仅能增加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朗读法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途径,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叶圣陶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文字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对语感也有论述:“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言的完美需要朗读的训练,朗读的训练促进语言的完美。正如叶圣陶所说“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4]

注释:

[1]孙绍振、钱理群:《对话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2]张志公:《漫谈语文教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5页。

[3]张志公:《漫谈语文教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4页。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05页。

(马春侠 安徽芜湖

241000)

中学语文多元解读教学现状分析 篇3

一、漠视文本,随意曲解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不是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披文入情”,而是漠视文本自身的存在及其呈现的意义,任由学生曲解作品的内涵,出现了脱离文本、逃逸文本、去文本、反文本的胡乱独白,及随意对接、以偏概全、以今律古等“多元无界”的偏向。例如认为《套中人》主人公别里科夫“是懂得制度、遵循法规、谨小慎微的合法公民”,对其恋爱悲剧解读为他不近美色、能够自律;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说“她拥有那么多珍宝,为什么不另选夫婿”;读李密《陈情表》时大谈“忠孝思想的现实意义”;读苏洵的《六国论》时讨论“秦灭六国是历史的进步”。这些“独特感悟”实质是对多元解读的歪曲和亵渎,是不可取的“多元解读”。

阅读的创造性必须以文本的规定性为前提。解读不是异想天开、随心所欲的阐释,它需要读者付出辛勤的劳动与思考。否则,就会产生导致解读的谬误,使解读误入歧途的现象。《淮南子》的“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梨橘枣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可以看成是对“多元有界”的一种形象表述。没有“多元解读”的支撑,“一元解读”就会成为无所依附的空中楼阁,而没有“一元解读”的目标导引,“多元解读”就会出现“盲人摸象”式的混乱局面。多元解读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尊重文本实际,才能赋予文本及要素以鲜活的生命,才能彰显文本作为“本体”在历史中得以存在并流传的价值。

二、放弃引导,浅尝辄止

由于一些教师对多元解读的误解,以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可以袖手旁观”,因而出现曲解作品原意、偏离作品正确价值导向的误读现象。例如从《窦娥冤》中读出了“窦娥是一个善良的野蛮人”;从《水浒传》中读出了“潘金莲为追求自己的幸福,毒杀武大郎情有可原”;从《白毛女》中读出“杨白劳真傻,让喜儿嫁给黄世仁,享清福不是很好吗”等。甚至出现了一种斗气式的“个性解读”,你佩服《鱼我所欲也》中的穷者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那么我就说他“机械木讷,饿死活该”;你夸《项脊轩志》中的归有光“重亲情、有孝心”,我就偏要说他“克母克妻,是丧门星”。面对学生的这些多元体验,教师不能陶醉于学生的体验“多元”,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和称赞学生,更不能盲目地附和学生。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品味语言,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获得审美的愉悦。理解总是会带有偏见的,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富有批判的对话,才能深刻揭示出其中的真理。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促进者,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进行正确的意义引领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全面地看问题,切不可忘记“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又要尊重文本,引导学生联系作者、背景和语境,与文本展开对话,对文本细心揣摩、整体把握、全面理解,还要引导学生从客观、审美、价值观等层面对自己的发现、体悟进行反思、辨正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改的多元解读理念,才能真正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思维品质得到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济永.文本解读与意义生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曹明海.语文教学解释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6]潘素文.文本解读应遵循的四个原则[J].文学教育(上),2009,(2).

[7]姚帝栋.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多元解读实践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现状及对策探究 篇4

一、合作学习现状

(一) 合作学习泛滥化

走进某中学课堂, 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课堂教学, 从头到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由合作形式来体现, 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由合作讨论来落实, 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是由合作交流来实现。在教学中, 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 让学生集体讨论, 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后, 教师依次听取汇报, 汇报完毕, 活动就宣告结束。课堂教学将个人独立思考、独特体验等做法抛得一干二净。

(二) 合作学习形式化

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教师高高在上, 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 或事先没有对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 在小组活动中出现放任自流, 合作学习形式化的现象:合作时间短;个别学生频频发言”, 多数学生一言不发, 致使“强者更强, 弱者更弱”;表面热热闹闹, 实则收效甚微;汇报时体现的不是合作学习的成果, 而是汇报者自己的意见。

(三) 合作学习程式化

在课堂教学中, 合作学习大体都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提出问题, 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评价。合作学习进入了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状态, 长此以往, 学生感到单调, 乏味, 学习积极性不高, 显得十分被动。

二、合作学习的依据和定义

早在2000多年前的《学记》中, 就有“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成语“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都可以看做源远流长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大教育家孔子在与弟子“各言其志”时, 先引而不发, 让弟子畅所欲言, 相互交流, 然后才发表自己观点, 看来, 这就是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儒家教育思想的一个体现。

在20世纪70年, 掀起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和教学体系, 明确提出合作学习的概念, “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三、合作学习的对策

对策一、认清合作学习的本质, 走出合作学习认识上的误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 而是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因此, 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需遵从几个原则:首先每个合作内容的确定都是一个问题情境的选择, 对学生来说必须是个新情境, 他们不能立即解决, 但他们可以凭借以前的知识经验起步;其次, 这个内容的表达易于学生通过言语来交流;还可以通过争辩、合作竞赛等形式去解决。

对策二:科学分组, 合理分工, 增强合作的责任意识

1、科学分组

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 首先要建立有一定质量的学习小组。我根据“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同时考虑学生性别、能力、学业成绩、个性特点、纪律表现等方面的差异而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 合作小组之间要力求均衡, 无明显差异, 这样既保证小组合作成员之间的多样性和互补性, 又能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组内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与主动参与;而且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 保证各小组之间竞赛的公平开展。

2、合理分工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 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对每一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 如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大家共同合作, 人人参与。且人员分工采取定时互换, 使每个成员都能在不同的角色得到体验、锻炼, 有公平发展的机会。同时要求学生在合作时, 牢记“我们”“大家”“一起”这些词, 在展开学习活动时, 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 明确人人都是小组的一员, 知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从而增强团队合作的责任意识和组别之间的竞争意识。

对策三:全面培养合作技巧, 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首先, 教师要教会学生各项合作、人际交往技能, 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技能的含义。例如“善于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学习技能, 教师要使学生明白, 所谓“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神情专注地听, 眼睛注视对方, 不东张西望, 不随便插嘴打断, 有时可以微笑、点头等表示感兴趣或赞同等。合作技能的形成靠日积月累, 也可以将合作技能编成“七字诀”让学生牢记。例如:听取发言不插嘴, 分析比较求领会。说明理由要充足, 启发大家同思索。求助别人要诚心, 注视对方稍前身。反思敢于承认错, 肯定别人学着做……

其次, 教师要为学生做出示范,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形成合作学习技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师生在语文学习的载体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和团结快乐地学习。教师要善于沟通, 虚心学习。上期开学两周后, 我向学生了解情况, 有学生向我提出“教学的语言再生动一点就好了”的意见, 我面带微笑诚恳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尽力改进……”在这里, 我用自身的行为告诉学生, 应该怎样接受别人的批评并对善意的批评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学语文现状 篇5

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

怀化市芷江县罗旧中学 梁早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口语交际能力愈来愈成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是新时期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在新时代下,培养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然而,现实的中学口语交际教学并未如众望所归,特别是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对我县农村一线教师及学生所做的“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现状的调查,其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几乎全部农村中学的口语交际课都是名存实亡,偶有开展也是形同“作秀”而已,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及实践中从教师到学生都存在着认识不足,不重视。

一、农村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1、口语交际教学倍受冷落,少人问津。

很多教师教学中根本无暇顾及口语交际,要么干脆不教或布臵学生课后自读单元知识,要么只是“蜻蜓点水”地简介一下。教材上口语交际内容形同虚设,学生感兴趣的就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不感兴趣的则臵之不理。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都未将其列入,有目标、有内容、有顺序的口语交际训练在农村学校中几乎是一片空白。

2、交际知识传授有余,交际实践训练不足。

不少语文教师虽清醒地认识到培养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教学中也注意结合学生的交际需要,给学生介绍了有关的知识与技巧,但往往是交际知识传授有余,交际训练不足。有的教师教学缺乏系统性,课堂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在双向互动的语言交际实践中的训练几乎没有。结果是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常常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成效。

3、口语交际都缺乏科学评价,导致教师和学生认识的偏差。

各种级别的语文考试中,对学生的口语交际都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查形式,这种考试导向就造成了“重成绩,轻口语”的现象。教师和学生对考试成绩更看重,认为只要考试成绩高,就是学好了语文,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不够重视。

4、老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缺乏正确引导和有效的示范作用。与城市中学相比,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水平差异大、综合素质不高。农村教师在观念、能力及水平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通过很多方面可以反映出来,且贫困地区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许多教师仍旧存在陈旧的教学观念,对教学的理解与学生们的要求,一直都没有跳出传统的思想。

二、改善农村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对策。

1、学校应当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

很多学校比较重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并将这种思想传达给所有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例如在进行教学考核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等。

2、教师要提高自身能力。

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普通话水平和授课技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在教学中坚持使用普通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给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变换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枯燥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时,教师的授课技巧就应该不断创新,针对学生的发展要求,寻找适合教学方式。

3、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想说、敢说。

在农村,一些语文教师不能尊重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师生不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使学生想说、敢说,勇于与人交际,充分展示个性,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乐趣和自信。所以,农村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师生关系不平等的观念,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课后与学生进行朋友式交流,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提升农村学生的主动进行交际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自我的需要、真实感受,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听自己愿听的话,使学生想说、敢说,并在交际中获得乐趣和自信。

三、上好口语交际课的一些尝试。

1、创设情景,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中,这项工作才能取得实际意义。创设活动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创设情景,可以通过声、光、色、像等技术手段来营造。在日常教学中,用课件、录像和影视片段,以刺激学生的感官,能给学生充分的语言源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真正的想象和开放的表达,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交流欲望。口语交际主题课,应完全放手给学生去主持、开展,老师尽量当好旁观者、引导者,适时点拨,教给方法,不仅让学生会说,而且让学生说好,让他们发挥潜能到最佳。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更具多向性、互动性、情感性。在这样的情景活动中,教学内容与文明礼仪教育融为一体,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了学生的情感,口语的规范训练也落到了实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就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得到了锻炼,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联系生活,因地制宜,开发资源。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教学的领域就有多宽广。把学生的视角从课本延伸出去,利用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口语交际情景。如我曾经为学生布臵了一个“到生活中采风去”。为了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体验生活,可以布臵学生分成小组走出校园,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去采访,调查,搜集当地的地方节日名俗、民歌、名人轶事、古迹等,之后请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这一活动使同学们尝试面对社会生活,面对人生,有新鲜的一面,就会有不少的心得体会,一谈起来是滔滔不绝。学生们的各种感受交织在一起,给自己上了一堂最好的人生教育课,也增加了学生对乡土知识的了解,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无疑是口语交际的活水源泉。

3、重视学生个性,循序渐进。

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天可以形成的,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差别很大,我们要给每一个学生同样的实践机会,就要顾及学生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应有的能力。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腼腆、羞于启口;有的学生自卑、胆怯,一说话就紧张;有的学生表现欲强,敢于发言,但不着边际;有的学生一次失败,第二次就失去了信心。针对这么复杂的情况,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下面提供几点建议供参考:

(1)对那些积极参与者要予以充分肯定。因为我们的教学应重过程,重体验,重发展,不应过分关注结果。只要学生在态度上有一定认识,能力会逐渐形成。

(2)对那些活动有顾虑的学生要及时引导。为羞怯的学生引路,为自卑的同学壮胆,鼓励他们开口,为那些生活中有过尴尬经历的同学,作出鼓励性评价,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3)将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层级分解,教学循序渐进。以“听”为例,可以专门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习惯,提出听中的文明礼貌要求,培养学生听后总结概括要点的能力。以“说”为例,提出声音目标、语言目标、情态目标,分阶段进行,首先要求学生说得响亮,说得通顺,最后要求他们说得漂亮。有些学生一时达不到要求,可以指导他们“模仿说”,提供材料要求“复述说”,让他们准备讲稿“读稿说”,老师示范让他们“重复说”。总之一个目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活动,使所有的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4、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发多种口语交际资源,使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实践中逐步养成口语交际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素养。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开展小型的演讲赛或者辩论赛。在上课之前,教师给学生一个话题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一个观点,给学生一些提示,并给予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在上课时,教师只需要旁观,由学生进行组织,课堂完全由学生掌握,教师只需要在必要时提出一些要求和组织纪律。虽然这种活动有一定难度,但是在演讲和辩论赛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提升表达兴趣,提高口语生成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年级的不同注意难度的把握。

(2)成语接龙或者故事接龙。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虽然升入了初中,但是兴趣爱好还保留在小学时,对讲故事、成语接龙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一个故事的开头,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续写故事的发展。或者是给学生一个成语,由学生现场进行成语接龙。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将课文内容改编成话剧或者小品,学生进行表演。初中学生的表现欲一般很强,但是由于课业的繁重,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上课之前,教师根据教学进程,让学生将一个故事或者课文改编成话剧或者小品,并且表演出来。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口语生成能力,还能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充分挖掘他们的交际才能。

(4)利用课前“三分钟”说话,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每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讲讲当天的趣事或者见闻,每天两个学生,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两到三次登台的机会。由于人人都上台,并且事先有准备,学生基本没有心理压力,不管是内向的学生还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敢于登台,有不少学生还有出色的发挥。这种方法对那些怯场的学生是一种有力的支持。随着锻炼的次数增多,那一部分学生也敢于在课上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三分钟说话法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口语表达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思维情势,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一个学生修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方法、途径,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参考文献】

[1] 文海山.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j].广西教育,2007,(14):32-33.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反思 篇6

1.对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过于细碎,课堂上进行重复训练,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讨论”成为摆设,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合作、互动和交流。不能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分工合作的关系,目的与作用并不明确,为方式而方式,导致走向形式。

3.产出与投入比率低。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师生共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缓慢,读、写教学严重脱节,学生表达能力低下,作文内容“假、大、空”。

4.学生学习被动,“他主”学习仍然占据教学舞台。课堂教学老师包办太多,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只在课本的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

5.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少。教师唱主角,少数优生唱配角,多数学生当观众。

以上这些误区使语文教学迷失了方向,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语文了。早晨的晨读课比上课还要静。课堂上读书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小,读书的情绪也消失殆尽。学生的厌倦和老师的忽视,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语文教学在这种状况下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大大降低,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深受影响。那么,怎样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水平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魏书生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通过多种渠道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一旦产生了兴趣,就想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上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语文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一个教学效果优良的老师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知识丰富。语文教师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做信息的采集者,不断吸取各种知识,引入知识活水,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加强对学生的熏陶,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其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课本剧的表演,朗读比赛,成语接龙,谜语猜测,办报比赛,主题班会等。在竞争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刺激学生学语文。

再次,多表扬,多鼓励,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每一个优点喝彩,为学生每一次进步叫好,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增强学生学语文的信心。

最后,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欣赏名家名篇、名段、甚至好歌词,让学生领略其中的丰富内涵,领会语文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一轮的课改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单纯意义的教书匠,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就明确规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我们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的教给学生,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语文实际能力水平的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难易不同梯度的问题。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我们的教师不应是权威,而应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师生关系是完全平等的,朋友式的。尤其是要把眼光投向全体学生,且不可使课堂只成为部分优秀学生表演的场所,而让另一部分学生边缘化,沦为“学困生”。作为我们老师,有时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当一个问题学困生能回答时,尽量让这些学生回答;无论多么离奇的设想或多么低水平的答案,都要给予真诚的鼓励。通过课堂问题情景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琴弦”,让学困生对语文课堂投入挑战的热情。

(3)交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与理科相比,语文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语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时间的限制,地域的约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好语文就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学起来就轻松了。“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的习惯。”因此,教师要不断鼓励并适当要求学生长期坚持利用工具书自学的习惯,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长期坚持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多积累的习惯,长期坚持诵读文章的习惯,长期坚持课前预习的习惯。只要学生坚持做到多听、多看、多说、多读、多写,具有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一定能提高农村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

语文学习的方法不只这些,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农村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会大有改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我们广大的教师提供了更宽阔的舞台,作为教师应该以积极地姿态投身到这场课程改革中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能矫枉过正。

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篇7

究竟是什么造成学生如此厌恶语文, 导致他们的语文素养严重下滑?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上一直流行重理轻文的观点, 什么“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英语等级考试的重要性更弱化了语文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大学生语文学不好不要紧, 但英语一定要过四级;各级专业技术的评聘也与英语挂钩。特别是一些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不考语文, 更加严重

例如指导学生写一处景物 (桃花岛) 时, 我特地制作了教学课件, 我利用网络在大屏幕上放映, 学生看着屏幕上那一片片如火如霞的桃花林, 一朵朵姿态万千的桃花, 听着优美的乐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陶醉在优美的境界中。在这美妙的境界中, 学生娓娓地描述着:“那轻轻摇晃的花枝, 娓娓抖动的花朵, 吸引着蝶蜂飞舞, 使人想到似乎有一个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在作文教学中, 学生观赏、倾听、想象、口述于一体, 参与意识浓厚, 心情愉悦。使他们愿意写作, 从而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事实证明,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 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对提高课堂效率, 优化语文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必须明确使用目的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语文教学, 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事先要认真考虑:在哪个环节用什么手段, 解决什么问题, 达到什么目的, 克服盲目性。不能为运用而运用, 或是单纯为引起兴趣而运用, 那样只会节外生枝, 喧宾夺主, 破坏语文地误导中小学的教育方向, 它无疑就是向学生、家长、中小学校和社会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 即语文在各学科中仅占有次要地位, 相较于数学、英语而言只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软学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语文必然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重要场所,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 而新课标的实施, 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反思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不尽如人意的。

1. 教师教学方式陈旧, 课堂缺乏活力

我们有的教师没有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组织语文教学, 语文课没有语文课的特点, 甚至在公开课上, 我们也常常看见有的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政治课和活动课, 有的完全脱离文本进行教学。部分教师教学模式与方法比较陈旧、单调, 习惯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解题、介绍时代背景、介绍作者、扫除文字障碍、

教学。

2. 必须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我们要充分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优化语文教学, 并不是说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手段,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化教学手段必须要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成为语言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3. 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性

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 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上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态度, 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创设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情境, 创设适合不同学生特征的多样情境, 用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从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 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从而达到优化语文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责任编辑袁妮) 分段、归纳段意、讲解重点语段、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完成课后练习等, 高耗低效的现象十分严重。而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 不愿意在备课上下工夫。自己都不愿意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 怎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为了省力省心, 他们干脆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缺乏活力, 缺乏语文的趣味, 学生怎么会喜欢?教学效率怎样可想而知。

2.教师缺乏对学情的研究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不注重能力的培养

我们有的教师, 一个学期下来, 没认识几个学生,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无所知。课堂上不抓语文教学的根本, 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忽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回答不出问题, 就埋怨学生笨。既然认为学生笨, 影响了自己的教学进程, 就干脆自己包办, 把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 “满堂灌”和“满堂问”的现象非常严重。即使学生回答问题不太着边, 想怎么答就怎么答, 也很少去引导他们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对那些标准化的题目, 只对答案, 不讲正确与否, 不讲为什么这样选。因而在语文学习上, 我们很少看到学生向教师请教疑难问题, 甚至是我们教师也有这种错误的看法:语文学习凭的全是个人功夫, 只要学生自己想学、肯学, 有悟性, 语文就一定能够学好。却不知, 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语文也不例外。一篇文章究竟如何看,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 这就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指导, 而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恰恰是语文教师的软肋。教学生学会文本内容不太难, 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他们离开老师后也能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是目前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课题我们回避不了也不能回避, 否则我们就愧对学生, 愧对老师的称号。

三、学生方面的原因

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 再加上语文课堂的无趣, 我们的学生对语文也就越来越漠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不重视语文知识的积淀

(1) 花费时间少。除了每周5—6节的语文课, 平时很少见学生看与语文知识有关的书籍。自习课的时间几乎都花在数理化、英语等方面。在许多学生看来, 语文可学可不学, 因为学得再认真, 在考试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 不认真学, 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一篇作文的档次, 不过就是一条理综选择题。殊不知, 学习语文最讲究的就是积累, 多读多看, 才能厚积薄发, 才能在考场上如鱼得水。

(2) 各种语文读本少。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来源于生活, 可我们的学生本来直接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机会就少, 又不肯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据统计, 教育部规定的初中生必读书没有一个学生全部阅读过,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也没有一个学生完全读过, 书中许多有名的故事情节他们也说不出来。至于其他的对拓展学生视野,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的读本, 如《读者》、《阅读与鉴赏》、《书林》等刊物学生很少听说更谈不上阅读。就连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也没有几个学生拥有。遇到不懂的字词, 就依赖教师或干脆跳过, 不懂装懂。即使有些家长给孩子买了大量的辅导资料、课外书籍, 只要教师不检查, 学生就任凭它们“束之高阁”。

2. 学语文没有成就感

许多学生觉得, 学习语文, 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不管怎么努力, 也难以取得高分, 不像数学、物理、化学、英语, 下点工夫, 要考高分没问题。可语文, 要想高分太难啦, 特别是在阅读题上, 丢分更是严重, 不知怎么回答才符合标准答案。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 但考试成绩却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 于是, 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 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 甚至自卑地认为自己不是学语文的料。部分学生认为中考考课本的知识不多, 许多试题来自课外, 对教师提出的要紧扣文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

除了上述因素, 课改与考试以及评价体系的脱节也有很大的关系。新课改强调“三维性”, 即“要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但现实里,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应试教育和升学的压力并没有减弱, 考试选拔的功能并没有淡化, 评价时仍采用惯例———一张试卷定终身。教师期末的教学成绩不仅学校排名, 协作区排名, 甚至在全县也排名。仅仅课程改革了, 而考试没有改革, 评价体系也没有改革, 那些敢于大胆在课堂上创新的教师反而吃亏。我们在教学中就发现, 越是传统保守的教师, 他们学生的考试成绩就越高。以课程标准理念指导教学的教师与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教师, 在考试面前, 竟然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语文教学还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是我们的责任。与其怨天尤人, 不如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 通过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帮助学生更好地整合课外所学。“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篇8

《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其阅读面, 增加其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并在总目标明确规定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应在260万字以上。切实有效地增加我校学生课外阅读量, 依托学校创设良好条件, 科学高效地推进课外阅读管理和指导, 形成规范、准确的阅读方法和评价手段, 是本次调查的动机和原因。

二、调查目的

1.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阅读是教学之母。阅读能力既是学习知识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又是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提高阅读能力是获取知识重要途径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阅读习惯养成将影响学生终生。通过调查, 采取恰当的方法, 改善我校学生阅读现状, 以便使阅读教学有的放矢, 同时从阅读教学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拓宽学生的学习主渠道, 丰富其知识, 提高其能力。

3.学会阅读是社会生活及终身学习的需要。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获取各种新信息, 而阅读是学习的主要途径, 学会阅读就是学会生活, 就能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采用抽样问卷方式, 以选择题的形式提出, 选取了我校七年级学生中的100人作为调查对象, 问题涉及到中学生对阅读学习的认识、兴趣、方法、习惯等, 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 回收100份, 回收率100%。

四、调查结果分析

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受教学时间限制, 课外阅读却是开放的广阔空间, 对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应立足课内, 引申课外。依赖语文教材和课堂是学不好语文的, 只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 才能做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我们应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精密结合, 让学生把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融会贯通, 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实际情况, 我们做了此次调查, 并将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1.大多数学生对阅读教学的时间与任务不够明确。学生每天阅读书籍的时间远远不足, 他们阅读量的时间保证只有靠节假日, 阅读量的影响或多或少与学校学习任务有关, 且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完成, 建议学校开一节指导课外阅读的课程, 以便使学生达到中学毕业260万字的阅读量。

2.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的意义没有足够认识。首先, 大多数学生阅读的书籍是动漫、科普、故事等, 没有上升到具有文学品味的经典书籍中去,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书, 读整本书, 以丰富其精神世界, 提高其文化品位。其次, 对书籍阅读的意义还不够重视。大多数学校、教师、家长更重视学习成绩, 没有把课外阅读与提高语文成绩联系起来, 对有意识地吸取课外读物中的营养认识不到位, 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让学生学以致用。

3.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的认识与态度不够端正。阅读主要来自于学生本人对所阅读书籍的兴趣, 而家长和教师的指导甚少, 甚至部分家长以影响学业为由不支持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书籍主要来自于相互借阅, 有些不适合学生阅读, 导致阅读的效果不够明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开展阅读, 还要做家长的思想工作, 让家长有意识地给孩子购买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4.大多数学生对阅读方法与阅读习惯不到位。大多数学生阅读兴趣浓厚, 但阅读习惯和方法都不到位, 读书交流活动只存在于同学之间, 与家长、教师交流相对很少, 缺少精读、摘抄、写读后感、质疑等阅读习惯, 导致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没有突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五、思考与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必须在今后的教学遵循阅读教学规律, 大力进行教学研究, 改变现有阅读教学现状。

1.阅读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成人往往是从自身角度关心儿童, 不能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和需求。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书都是学习辅导资料, 很少考虑学生的精神需求。其实, 文学书籍不仅会对作文有帮助, 还能丰富我们精神世界, 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家长和教师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 从使得学生人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的角度认识阅读,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价值所在。

2.阅读教学重点是开放性学习交流。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才能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获得美好的体验。在教学中, 教师应采取互动学习的方式, 加强学生与学生、自己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家长等的交流感想, 建立以小组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交流、学习、借鉴。而家长和教师则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 保持沟通, 指导好学生的读物选择, 支持学生进行个性阅读, 并鼓励他们在阅读中进行批判认识, 使他们在阅读层面得到充分发展, 从而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快乐地接受语文知识, 丰富精神世界和文学素养。

3.阅读教学归宿是给学生一个自由翱翔的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应转变观念, 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首先, 要给学生阅读的自由, 并给予他们时间上的保证。阅读是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去自由阅读, 使他们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其次,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 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写一点心得体会, 日积月累, 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会得到提高。只有给学生一个自由阅读空间, 才能让他们灵动的思维自由地翱翔于阅读与写作之间, 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总之, 阅读教学是中学教学重中之重。与书为友, 和孩子同读, 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达到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追求。

摘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其浓厚的阅读兴趣, 拓展其阅读视野, 引导和提高其阅读能力。本文对我校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分析, 试图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寻求改善阅读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对策

参考文献

[1]肖小乔.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及分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1 (12) .

中学语文现状 篇9

一、追求固化模式,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师生间的双向活动,是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学生为对象,以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为手段,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这种特定的结构,表现出显著的情境性。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很多教师不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灵活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而一味地套用固化模式,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

1.模 仿名师 ,导致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 。

在模仿秀流行的今天,模仿之风也悄然走进语文课堂,名师成了大家争相模仿的对象。观摩名师课堂教学之后,总有一批被感染的老师移植名师教案、“克隆名师教法”。期待在自己的课堂上也打造那种“鱼水亲和”的场景,期待名师“行云流水的教学”在自己的课堂上立竿见影地实现,甚至有的老师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

诚然,名师的课堂是精彩的、灵动的。在名师课堂上,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愉快且快速地掌握教学内容, 营造了和谐的语文课堂生态环境。但是如果把名师的课堂固化成简单的模式加以套用,站在技术层面演练名师的经典手法, 简单移植和照搬名师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而不能不断感悟思索名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忽视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不能巧妙地应对课堂意外,则必然会造成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

2.崇 拜多媒体 ,导致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 。

多媒体在创设语文课堂情境上起到了独特作用,于是,人们开始崇拜多媒体, 希望其能成为创设和谐课堂情境的一味灵丹妙药。但是多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只重视多媒体的外在形式,片面追求画面的生动, 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特性, 忽视了学生的成长,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

首先,片面追求生动性、形象性,削弱了语文教学“咬文嚼字”的特性。语文教学应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语文学习的基本媒介就是语言文字,而非其他。没有了语言文字教学的课,就不是语文课。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把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揣摩、品味放在根本的位置上。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忽略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淡化了学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 而让学生一味沉浸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诗情画意”中,影片、图片等纷至沓来,学生目不暇接,语文课堂成了“美术欣赏课”、“影片欣赏课”,唯独缺少了“语言欣赏”这一重要环节。

其次,盲目崇拜多媒体,制约了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生长。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实践活动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过程,而非一成不变的程序化过程。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师生双方的不断互动,可能会使教学过程偏离预设的轨道(而非偏离教学目标),而走上一条“意外”迭出、精彩纷呈的通天大道,最终让学生收获更多。课件是教师精心预设好的,是程序化的。如果教师忽视了课堂动态生成的特点,一味依赖多媒体,就只能按照设计好的多媒体程序开展课堂教学,不断地“纠偏”,则我们的课堂上会出现一方“诱供逼供”,一方“招供坦白”的闹剧。忽视学生的反映,扼杀课堂活泼动态生成的过程。

最后,盲目崇拜多媒体,影响了课堂交互性生长。语文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 而是充满情感的师生双方交流历程。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生动的表情, 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学生,要去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激发学生灵感,而学生的情绪亦能激发教师情感,二者互融,营造出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眼光不再看着老师,而是转向了大屏幕。本应充满情感的师生交流变成了冷冰冰的师与机、机与生的单向传递和接收。师生之间的情感流被切断了,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情感的培养,造成了课堂教学生态情境的失衡。

二、盲目拓展延伸,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态失衡

所谓“拓展”,就是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一种适当延伸,它实际上是一种迁移教学。不可否认,适当的拓展有助于学生解读文本,扩充语文课堂的容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是漫无目的、忽视文本、追求形式、高耗低效的拓展随处可见,盲目的拓展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内容生态失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不明 ,拓展随意化 。

尽管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具有动态发展性, 但组织课堂教学还是要紧紧围绕教师课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脱离了教学目标,就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泛化。无论进行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拓展,都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即指向教学目标,指向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指向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但是,很多教师在进行拓展教学时, 不能顾及教学目标, 造成拓展的随意化。在《背影》课堂上,学生热烈讨论“父亲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的问题”。这些案例就发生在语文课堂上,这种缺乏目标、漫无边际的生发拓展往往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出现这种“放羊式”拓展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虽然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有新的内容生成,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 必须与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在上面所列举的案例中,教师一味顺着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完全没有意义。在这样的拓展中,领略不到深藏在《背影》中的父亲的深情,感受不到林则徐的拳拳爱国之心。脱离了教学目标,就失去了教学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态平衡。

2.忽 视文本基础 ,匆忙拓展 。

拓展应该是针对文本的拓展, 是在研读课文后的自然延伸,“是课文本身生出来的花朵,而不是旁支蔓叶,更不是另起炉灶”1。离开了文本就无所谓课文内外的衔接,更谈不上有效的延伸拓展。但有的老师不明白这样的道理,没有带领学生充分研读文本,就匆匆忙忙地链接、拓展、延伸。

如今那种“漠视文本, 用大量的时间引入众多资料的拓展”,在课堂教学中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拓展中,教师远离了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教科 书文本系统。任何对教科书文本的解读都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文本的基础上, 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是典型的漠视文本的随意化解读,漠视了文本,任何解读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漠视了文本的拓展,必然导致教学内容的泛化,造成教学内容的生态失衡。

3.追 求形式 ,忽视拓展质量 。

在公开课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临近下课时,教师匆忙发放一些训练材料让学生练习, 或者在大屏幕上打出拓展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有些材料的内容,听课教师读一遍尚需要5—10分钟,更不要谈写出来了。但是学生能在三五分钟内,将手臂高高举起,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且见解独到,异彩纷呈,赢得满堂喝彩。其实谁都知道,这是做给别人看的“拓展”,是给别人评的“拓展”。为了一次完美的“拓展展示”,不惜一遍一遍地“走场”“彩排”,不达要求誓不罢休,直至天衣无缝、万无一失。这样的拓展的代价是失去了语文课堂应有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课堂是热闹的,但热闹的背后,是语文学科学习的苍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创造更多机会,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语文学习能力往往体现在思辨能力上。但是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摒弃教材文本资源,片面追求拓展的形式,甚至为了公开课的“成功”而一遍遍对课堂教学加以演练。这样的拓展给了教师作秀的舞台,却缺少了学生真正展示自己的舞台。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缺少了学生的思辨,必然造成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失衡。为拓展而追求所谓的形式,将语文课堂变成了“音乐欣赏课”、“美术课”,这样的拓展,抹杀了语文课的特质,是明显的“去语文化”现象。失去了“语文味”,也就失去了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平衡。

三、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导致语文课堂学习生态失衡

“请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 , 仔细地进行阅读”;“请大家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 , 同时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与自己的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讨论一下”;“下课后,请同学们查找有关的资料,想想这到底是为什么”……

上述话语, 对于每一位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报纸杂志上的一些经典案例介绍,都能听到或看到这些话语。随着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现在的课堂大有凡课都要表现出自主、合作、探究之势。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中,教师总是想尽办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后,同行微笑,专家表扬,一派欢喜之景。

诚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时代的要求,是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但是,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对“自主合作探究”内涵的深刻认识, 人们更多追求可见的形式,“把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窄化为对课堂教学形式改变的追求”2。自主合作讨论在课堂中被异化为课堂组织形式的一种点缀,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指导缺失 ,造成 “唯自主化 ”倾向 。

教学是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片 面理解“自 主学习”这 一概念 ,认为“自主 学习”就是完全“自由的”“独立的”,不需要教师指导的学习。于是课堂教学实践 中出现了 忽视教师 作用的“唯 自主化”倾 向 :请学生自读课文、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等已经成为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流行曲”;“‘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就学什么’、‘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不要紧,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关系,只要把你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行’已成为教学中的常用语”3。这种行为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但是由于自主学习缺少教师的指导,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在原有水平上徘徊。这种自主学习实质上是 一种典型 的“只‘赋权 ’而不能‘增 能’的不负 责任的教学行为”4。

2.合 作意识缺失 ,造成合作参与面窄 。

主体性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参与度的高低。但在实际操作中,理论与实践显然是有距离的。这表现在:从合作意识看,长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 面对着考试成绩的“排行榜”,面对着坐在自己身边的竞争对手,很容易滋生扭曲的竞争意识。在课堂上遇到一个有困难、有价值的问题,他们往往会选择在课后向老师请教,以免和同学分享结果,给自己造成竞争对手。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时,许多学生更喜欢“单打独斗”式的学习方式。从合作技能上看,仅确定小组分工这一环节就花去了大量时间,尽管最后确定了小组长、督察员、发言员等,但在讨论过程中,他们磨磨蹭蹭、慢慢腾腾,不明确个人责任。从发言的情况看,在合作讨论时,只有部分同学享受到发言的机会, 其余的人则自己干自己的事情, 不积极参与讨论。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好奇心,总是指望优秀的同学能够告诉他们结果,以致使自己沦为讨论的“附庸”。还有一部分学生总是把合作讨论当成展示自己的舞台,合作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总想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无论是“附庸者”,还是“领导者”,都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合作”的真谛,缺乏合作意识。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收效甚微。

3.问 题意识缺失 ,造成探究的浅层化 。

中学语文现状 篇10

一.鲁迅作品难学的原因思考

1. 中学生与鲁迅所处时代的隔阂

当前中学生与鲁迅所处的时代存在着隔阂,这加大了鲁迅作品的教学难度。读者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对话和交流主要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体验来实现的。而对文本的的解读和体验离不开对作者的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是革命战争时代,生活在有硝烟的战场,他对人生的痛苦有过深切的体会,鲁迅作品中锐利的思想锋芒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取决于他对人生的痛苦而深切的体验。张定璜曾说过:“他不是那可歌可泣的青年时代的感伤的奔放,而是在人生的航海里饱尝了忧患之后的叹息而发出来非常之微,同时发出来的地方非常之深[3]。”因而鲁迅作品所反映的感情是浓烈的、是刻骨铭心的。鲁迅生活的年代,战争四起,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在当时,读书人有三条路:一是读书做官。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升官发财;当不上官的可以作“幕僚”,也就是为官僚出谋献策,借助官僚的权势,增加自己的权势;读书和幕僚都不行,就只能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当时最让人看不起的另外一条道路,即进“洋学堂”。在当那时进学堂被人们认为是出卖魂灵的轻贱行为,是最被人瞧不起的。1898年,当时的鲁迅18岁,独自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先后进了南京水师堂、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那时是洋务派为了国富兵强兴办的,鲁迅在这里不断的丰富自己,特别是《天演论》使鲁迅认识到世界的不完美和不和谐,世界时刻充满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不能甘心忍受命运的摆布,更不能听凭强国的欺辱,一定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

1904年8月鲁迅到日本的仙台专门学校学习医学。他想用医学“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4]”;还想用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东西,开导人们改革社会的思想,以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医学并不能达到这一目的,要想改变国家的命运,重要的还是要从本质上入手,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1906年秋,鲁迅离开仙台去东京,他不再学医而是从事文学创作,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更多的人民投身到中国革命的大军中来,从而使国家繁荣昌盛起来。鲁迅进南京水师堂、南京路矿学堂是为了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鲁迅又从学医学到放弃学医从事文艺创作,这一系列举动的初始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使国家富强,使民众不受侵凌,无不包含着鲁迅浓烈的爱国之情,这等爱国主义创举是现代学生所没有经历的。现代的中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学习生活环境优越,经历平坦,他们正处在充满梦幻的浪漫时期,对于鲁迅这样的作品很难深入的去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很容易磨损人的意志和崇高感,所以很难接受鲁迅作品的沉重。有的学生认为鲁迅能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不管是进学堂、去日本学医学还是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十分佩服鲁迅,但同时又认为毕竟鲁迅生活的时代离自己太遥远了,时代的差异造成了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有学生认为鲁迅生活在二三十年代,当时的社会状况很容易激起有思想人的创作动机,况且当时又没有电,没有电视可看、网络可用,鲁迅用这种方式调解自己的心态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崇拜的;还有学生学过鲁迅很多作品,对于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但不能理解鲁迅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出言不逊,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觉得他缺乏教养,不像文人。因而也失去了对鲁迅的崇拜。总之,学生与鲁迅的时代隔阂使得鲁迅对学生而言就像“谜“,这个“谜”加深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难度。

2. 知识积淀差距

鲁迅作品反映出来的知识积淀和教师学生的知识积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文学不是一种孤立、封闭的精神活动,而是与人类其他各种精神文化活动密不可分,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所以,只有具有较广阔的文化视野,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有较广的参照域,从而对文学作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能有较独特的发现和体会”,鲁迅作品渗透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墨等思想的深刻批判,包涵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他对传统文化控制下形成的乡村的礼仪、习俗、人际关系、利害得失都有一种高度的洞察和表现。离开这些文化谈“鲁迅”,容易形成理解上的“问题”。在《祝福》一文中涉及到的习俗、封建的伦理道德、宗法制度等,而中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积淀,即便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也只是浮于表面,理解不深、理解不透,作为教师对于这方面的了解的也是有限的。因而有些学生对鲁迅的作品发出这样的感慨:鲁迅实在太崇高了,太伟大了!有些学生认为,虽然鲁迅倍受人们尊重、爱戴,但实在没有办法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主旨,认为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题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难理解了,有些隐晦的东西根本就应该直白的说出来,他们没法理解鲁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隐晦的地方。由此他们与鲁迅相距遥远也是不可避免的。加之,长期以来,课堂成了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重要阵地,鲁迅的作品作为一种政治化工具,使当代学生产生排斥感也是情有可原。

3. 作品结构特点差异

鲁迅作品的结构特点与教学中一般作品的结构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是造成鲁迅作品难以理解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文学作品有它的内在语法,文学能力是对文学的内在语法的知识、经验的掌握。不是概念上的掌握,而是已内化和积淀在心理结构中了”,鲁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系统性研究和对外国小说的广泛阅读和有机吸取,使得他的小说成为中国叙事艺术的现代性转型的标志。鲁迅的小说作品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有机体,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有很多作品并不是严格遵守文章体裁的规范。从鲁迅作品的内容上看,表层的意思一般都能读懂,但表层背后隐藏着更内在、更深刻的内涵和主旨,这个主旨和内涵在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不允许的,所以作者主要是通过文章的形式或者通过写作技巧来暗示给读者,这样使文章的主旨显得更为隐晦,需要读者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去解读、挖掘。因而增加了作品解读的难度。从作品的结构上来看,鲁迅作品叙述非常有条理、注意文章详略的裁减,并且非常重视文章主旨的表现技巧,叙议巧妙结合。如《社戏》写的是作者写作前20年看戏经历的故事,作品中作者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淡化环境描写和性格刻画的作用,即小说的三要素在这篇文章被淡化,作者用充满温情的细腻笔触描绘江南水乡一幅幅优美的人生图景,行文比较从容舒缓,结构非常散漫,通过大量情感化的自然风景的穿插,使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因此,我们可以说《社戏》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再如《祝福》一文中,作者完全打破了传统章回小说的老套路,为了更好地揭露作品主题思想,避免了小说拖沓冗长的叙述故事,直接把读者引入到了作者的阅读空间。对于鲁迅的这些小说如果仅仅依靠人物、情节、环境的“小说三要素”等一些陈旧的知识把握真实的鲁迅是不可能的。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鲁迅作品的把握也无一例外这么分析过来的,学生不懂就讲重点、记考点,完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就是教师的上演“独台戏”的舞台,教师都腻而生厌,更不必说现代的中学生了。

二.鲁迅作品难教的因素反省

在作品、学生、老师三者关系中,老师的起着关键性的中介作用。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鲁迅作品的接受之间也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为:由于陈旧的文学观念使他们不是从文学作品感性的审美出发去解读文本,而是习惯按照政治的、社会学的既定观念诠释作品。现代的中老年教师老师他们大学毕业时正值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接受的美学理论知识还不够系统完善,更多的接受的是文学的阶级性、人民性。对于文学的审美性、人性以及人物性格复杂的立体性很少涉及。将文学语言等同于普通语言,使文学作品失去了其“人学”的意味。这些陈旧、落后的理论,至今仍然是许多中老年教师的知识储存。最近几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对于鲁迅作品的偏误性解读与分析不到位等现象,文学观念的陈旧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陈旧的理论根深蒂固,已经成为一种话语霸权,制约着包括鲁迅作品接受在内的文学教育的现代化实现,理论的更新已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

文学批评理论不足,也是限制鲁迅作品接受创新的原因。鲁迅作品本身含有丰富的现代思想,由于教师的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水平的限制,鲁迅作品接受在这个层面上无法展示其艺术魅力。语文教师早期接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育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与目前的文学接受和传播实践存在着观念与方法论方面的巨大差距。这样造成了不仅是文学史教材与文学发展现状的脱节,更造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语文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教师的知识和教学理论必须更新。

三.语文教学存在误区反思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文学对青少年的思想有至深的感染力量,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文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通过文学作品教学把学生内在的生命体验和美好的情思挖掘起来。巴金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法国的教育家阿尔贝也说过:“教育是让人觉醒、相遇、交流[7]”,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在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实际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个人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主流思想是是“儒家学说”,主要倡导的是“经世致用”的观点,非常注重眼前的利益,这就造成了我国人们想象力缺乏、形象思维淹没的后果。从当今所贯彻的教育来看,实际上还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逼迫,加上部分教师语文素养的缺乏,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依然是“教师中心论”,大多数语文教师每天认认真真翻阅参考书、查阅资料,仔细备好每一节课,到了课堂上充分利用45分钟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的演说一遍,把语文课上成演讲课。考试成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唯一依据。要考的就仔细的讲,不考的忽略不计,重书本,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即分数,轻过程。教师教的是知识、学生学的是知识、考试评价还是知识,知识成了课堂教学的一切,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直接功利性导致学生仅仅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尊重,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自我发展,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得不到构建,知识目标至高无上,造成学习的知识与所应培养的能力严重脱节,高分低能,不少学生因此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出现上对语文厌学的严重现象。

教学模式僵化、单一。在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三部曲:生字词教学、作者及作品简介、作品分析;或者先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揭示文章主旨等,所有的文章都用一个模式,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惨不忍睹,学生的情感、人格被忽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被挤占。新课程标准下倡导的重视个人见解、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尝试。发展个性、培养兴趣、重视师生情感体验与感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等在书本知识面前都显得极为苍白无力的。鲁迅作品的教学更是举步维艰。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学生根本就无法去体会作品的语言,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就是神化的鲁迅,在学习过程中也只能死记考点、硬背考点。如此枯燥的教学,只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对鲁迅更是面目可憎。也正如叶继奋所言:“贫乏、干瘪、抽象的语言将包蕴着如此丰厚、如此多样的情感和哲思扫荡一空,剩下一尊空洞、概念化的没有血肉和生命的偶像。这是鲁迅的悲哀,也是母语教学的悲哀[8]”。

综上所述,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面对这些问题应该认真研究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心理规律,探索学生的生命性和情感性;研究鲁迅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在阅读愉悦中实现思想、情感、语言的多重建构;积极思考并寻找改变鲁迅经典作品教学现状的策略,从而切实扭转中学语文教学的不良局面。

摘要:当前鲁迅作品教学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为了积极寻找改变鲁迅经典作品教学现状的策略,针对这一现象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对鲁迅作品教学难学进行思考、难教进行反省,得出鲁迅作品教学出现的问题其实是语文教学的问题的结论。以期达到重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从而从根本上扭转中学语文教学的不良局面。

关键词:语文教学,鲁迅作品,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安永兴.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J].语文教学通讯.2000(Z4):20-23.

[2]陈漱渝等.颠覆与传承——论鲁迅的当代意义[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4.

[3]张定璜.鲁迅先.国家版本图书馆编.鲁迅思想研究资料(下册)[M]:148.

[4]张龙福:《鲁迅"弃医从文"深层动机的心理探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3)

[5]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36,137

[6]何欣.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浅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2):98-99.

[7](法)阿尔贝·雅卡尔,皮埃尔·玛南,阿兰·雷诺.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M].张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1.

中学语文现状 篇1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学科,虽然我国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试图使得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时候能够表现得更加的活跃,但是现阶段,在改革之后,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处在一个模式落后的状况,促使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落后。为此,一些教育改革措施有针对性地针对了中学语文教学状况,例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措施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得课堂教学效率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在进行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时候,应当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内拓展练习设计科学,使得学生能够独自完成对课文的解读,注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以上是中学语文在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有效的进步,但是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学语文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目标比较单一,即便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学也并没有真正出现跳出应试教育的框架,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比较狭隘,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被完全的摒弃,而新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完美地引入到课堂中,这一缺陷不仅束缚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进步与扩展,还影响学生眼光的开阔,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中学语文的教学环境并不完善,语文包含了很多的民族特色,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倘若学生不能处在一个恰当的环境中,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在营造课堂氛围的时候,也很难摒弃应试教育的束缚,学习语文的模式难免死板,影响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效果。

最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语文教学的手段不仅单一,而且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旧采取讲解和板书等非常死板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体系也比较传统过时,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也使得现阶段的中学语文课堂处在一个枯燥乏味的氛围中,尤其是现阶段,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中学语文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必然大大影响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应用对策

上文中已经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为了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中学语文教学应当更改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观念,真正做到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让参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各个阶段的教师都能够认识到其中的问题,积极进行教育观念的树立,实现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在语文课堂教育中,教师应当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减少学生学习时承担的学习压力,不断地丰富学生的学习收获,减少学生学习的负担,为此,教师应当在现有的课堂秩序之上,加强语文的素质教育,认真地研究并采取各种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例如采取多媒体教学技术,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如此,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中学语文教学应当在课堂上采取各种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和工具,国家教育部已经在中学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希望能够对教育设施进行大量的投入与改造。为了使得教师以及学生都能够尽快适应先进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师应当逐步进行先进教学手段的引入,与此同时教师应当致力于对中学语文教材的开发,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和网络信息技术,促使中学语文教学能够成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教学课堂,积极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促使中学语文教学实现高质量的进步。

最后,学校应当注意强化中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中学语文教学应当在学习中积极提高语文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育培训中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自身的语文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并且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与其他教学同仁进行交流,实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总结

中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承上启下的阶段,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语文教学的环境,引入新的教学设备和收单,改善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永.中学语文难让人满意的根本原因[N].学知报,2011.

[2]刘文星.中文语文教学法课程现状分析[J].语文学刊,2005(8).

[3]陆小英.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0(24).

作者简介:黄姝琴,女,1978年生,湖南省洞口县人,湖南师大本科,中文专业,中学一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现状 篇12

1.观念陈旧, 方法难改

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由来已久, 在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 他们不愿做教学观念和方法上的改变。阅读教学中教师“教”的太多, 学生阅读的太少;教师说的过多, 学生说的太少;教师讲得过深, 学生析得过浅。

2.忽视活动, 轻视生活

在现实的教学中, 教师较看重读和写, 轻视听和说。对课文, 可以花大力气去教, 但对于综合性学习, 尤其是那些活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会大打折扣。学生搜集、整理、加工的过程被剥夺了, 提高语文能力的活动训练变成了书本上的摆设。

3.管理无效, 评价偏颇

当前农村的教学管理简单、粗糙, 只看重教学结果, 忽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平日里的听课只是走过场, 只听不评, 或评课只是形式, 或是评和改正相脱节。在这样的教育观念驱动下的教学行为, 不可能做好语文课堂的教学工作。

4.阅读量少, 缺乏兴趣

农村初中学生课外书的来源少, 适合他们读的好书更是少之又少。虽然有些学校为了应付“普九”验收需要, 有那么几千册到上万册书, 但这些书多是些工具书或七拼八凑的陈旧的书;但学校却还把它当作“宝贝”, 重点保护在书柜里, 即使这样, 学生也是难以借到的。

二、对策

1.改变农村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语文老师自身观念的改变

作为教师, 自己首先要阅读, 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 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要广泛猎取, 并消化吸收, 形成自己的文化内涵。在实际教学, 要用自己的语言吸引学生, 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 更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教育学生。

2.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让新理念扎根于自己的大脑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提了多少年的口号, 我们要把它变成现实。把教室彻底变成学堂, 成为学生们乐学爱的场所, 让他们灵动的思维在课堂上得以迸现。课堂放开了,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我们怎样驾驭课堂, 这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课堂放开了, 怎样导的问题, 是每个语文教师认真研究的。将语文的知识系统做一个分类, 细化它, 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在阅读时不茫然, 读起来有方法。课上有读书的过程, 还有交流和质疑的过程。课下对文章的批注体现读和写, 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课上交流是听和说的过程, 也是思维火花在碰撞;对于文章研究成果的汇报, 集中体现学语文四项基本功——听说读写的集合, 这样长期坚持下去, 语文能力就会逐渐形成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要摆脱眼下的困境, 语文教师就必须彻底解放思想, 打破僵死无味的模式, 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把主人的位置还给学生, 让学生感到语文课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增强主动自觉学习语文的内动力, 进一步扩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

上一篇:业余篮球队下一篇:辅助车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