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鲁迅作品

2024-07-10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共8篇)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 篇1

刘丹

(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广州 510110)

近年来,每当新学期伊始,或有新版中学语文教材出版,总会有关于鲁迅作品选目的爆炸性新闻和热烈讨论,题目和焦点总是充斥着吸引眼球且有摧毁性的“大撤退”、“过时”、“滚出”等字眼,这些争论的论据似乎很充足,其一,鲁迅作品的重点篇目比如《阿Q正传》被删了;其二,鲁迅作品的总体数量在减少。从这些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鲁迅作品的敏感与关注?鲁迅作品真的面临“过时”危机,要“大撤退”了吗?本文就这个问题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依据,梳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选目,总结其变化规律并尝试分析原因,以期还原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巾发展更替的全过程,为近年来对鲁迅作品的讨论提供一些借鉴。

一、梳理与回顾

作为白话文创作的典范,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的作品就开始被选人当时的诸多国文类课本。目前所知最早收入鲁迅作品的是20年代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其中收录了《**》《故乡》《鸭的喜剧》《社戏》《兔和猫》和《论雷峰塔的倒掉>6篇作品。之后的近20年中,在已出版的73种国文课本中,有近50余种收录有鲁迅作品。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叶绍钧等主编,1923-1924年初版的《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其中选人《鱼的悲哀》《鸭的喜剧》《故乡》《孔乙己》4篇作品;傅东华主编,1933~1935年初版的《复兴初级巾学同文教科书》,收录《秋夜》《风筝》《马上日记》《鸭的喜剧》《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维新与守』日》6篇作品;夏丐尊、叶绍钧合编,1935~1938年初版的《国文百八课》,收录《秋夜》《风筝》《孔乙己》《鸭的喜剧》4篇作品.进入40年代,在曰前所见的通行于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的22套国文教科书巾,有20套都选人了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统一编写中小学教材,供全国中学使用。1951年,在解放区语文课本基础上修订出版的第一套初级、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在全同正式使用,共选人鲁迅作品9篇;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教学,新编的中学文学、汉语课本增至14篇;1958年,人教社重编综合性语文课本,1959、1960年均有修订,鲁迅作品篇日增至20篇;1964年新编的十二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回落至15篇。从所选篇目来说,这一时期的鲁迅作品选目基本奠定了解放后至今这半个多世纪中学鲁迅作品选目的基础(具体选日见表1)。

文革期间人教社被迫解散,已编辑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被全国各地自行编写的五花八门语文课本取代。1978年,新编全日制十年制中学教材在全国使用,这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国通用的中学教材,对文革语文教材的混乱局面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其巾选人18篇鲁迅作品,大多是对文革前选目的恢复;1982年,在第五套教材基础上,新增高中五六册教材,改编为全日制六年制中学语义教材,选人鲁迅作品22篇;1987年进行修订改编,这是人教版第七套全国通用的中学教材;1991年,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开始在全国通行,选人鲁迅作品17篇;1993年,重新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正式向全国陆续印供,高中语文课本也在1997年出版,共收入鲁迅作品15篇,这是人教版第九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2001年和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和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开始试行至今,收入鲁迅作品12篇,这是第十套中学语文教材(具体选目见表2)。

这十套教材,代表了中国语文教学60年的发展历程,其先后选录的34篇鲁迅作品,奠定了鲁迅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成为跟随大多数人终生的“鲁迅记忆”。

二、规律及分析

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分析鲁迅作品在这十套语文课本巾的发展规律,我们做了下面的统计表和折线图: 根据图表,我们先总而沦之。从总的篇数来讲,鲁迅作品呈现先增后减的过程。从第一套到第四套,基本呈上升趋势,篇目数量与解放前基本持平,说明这一时期的鲁迅作品在新的政权体制下得到认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稳固。文革之后的第五套教材至21世纪初的第十套教材,总体呈递减的趋势。从最高峰22篇,到12篇。

总篇目减少,就给了“撤退论”以依据和谈资,但如果分而论之,情况又是如何呢?

先说散文,鲁迅的散文大多是对过往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回忆。温馨静然的追忆中闪烁着童真、浸润着温情,亲切和谐的感悟中深含着对人生的执着探寻。文辞深切,意蕴深远,既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巾的重要范本。在折线图中,鲁迅散文的篇数在波折巾呈上升趋势。从第一套语文教材到第四套教材,从3篇减至1篇;第五套教材增加到5篇,并一直保持至今。这么看来,鲁迅的散文作品近些年来是在更替中实现增长,并没有被删减,更谈不上“撤退”。

再看小说,鲁迅的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生,并形成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传统。在为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动力驱使下,鲁迅成为中国社会革命与思想革命的镜子,完成了对社会及国民性弱点的整体揭示。敏锐地感知,深刻地解剖,开放性地创新,使鲁迅小说形成了忧愤深广、气象万千的品格。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小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选择范围,从第一套教材至今,小说选目的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5篇左右,是保持在一定的篇目上的小幅度更替,也不存在大幅删减的情况。

最后,来看杂文。鲁迅的杂文创作贯穿其一生,既反映了许多重大社会历史事件,也记录了鲁迅个人的精神历程。鲁迅杂文中体现的抗争精神、独立人格、决然态度、犀利文风,最能显示鲁迅风格。正如郁达夫所说“鲁迅的杂文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杂文的文体精神在鲁迅笔下被发挥到了极致。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鲁迅人选杂文的数量波动是比较大的。从第一套到第四套呈递增趋势,最多时达到12篇,之后便急转直下,第十套新课标课本中,杂文篇目被删减至3篇,是名副其实的“大撤退”,这也直接影响了鲁迅作品的总数,造成了鲁迅作品在语文课本中“大撤退”“过时”等假象。

分析到这里,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选目的更替过程已经非常清楚了,那么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为什么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为何鲁迅的散文作品什么会越来越受重视而杂文却在经历了“大撤退”之后在语文课本中所剩无几?《阿Q正传》这样的经典为什么也会退出课本?语文教材的这种选择有没有其合理性?理解这些问题都要和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改革的开展、鲁迅作品研究的深入等方面寻找答案。

从作为蓝本的解放区语文教材开始到文革结束前,中学语文教材始终打着意识形态的大旗,在具体作品的教学上,政治化倾向严重,特别是在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及随后掀起的“大跃进”狂潮中,语文教材进一步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为愈演愈烈的阶级斗争服务。鲁迅杂文由于其文体特点被大量选人中学语文课本,《“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政论性很强的杂文也均是此时第一次被选人语文课本。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鲁迅的散文与小说作品几乎被忽视,选目数量达到历史最低。

文革十年间,人教社没有出版统一的教材,在当时极左的思想路线下,鲁迅杂文更是成为教科书在其文学品类中的唯一选择,充当“革命大批判”的武器。伴随着新时期的到来,鲁迅的散文和小说作品被重新认识,得到了复苏和发展,杂文的选择则相应得到了限制。《雪》《风筝》《范爱农》《阿长和(山海经)》《孔乙己》等优秀作品先后被选人课本,阐述以科学的文化继承观来对待文化遗产的杂文《拿来主义》也第一次进入语文课本,表明语文教材在面对鲁迅作品选择时态度的转变。在作品的解读方面也注重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开始注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从文化启蒙角度重新审视鲁迅作品。

进入90年代,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文化日趋多元,中学语文界掀起了一场中学语文教育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语文教学多年来的积弊被一一声讨,“人”被推到了制高点。钱理群在探讨教育的目的时说:“我觉得语文教育的目的,还有整个教育的目的,包括现代化的目的也一样,就是使人变得更美好„„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文学教育就应该唤起人的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学生第一次被摆在了教育主体位置,激发学生兴趣,保留学生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内心感受成为教育最为关注的课题。洛扎诺夫在《自己的角落》中谈到教育时说:“我们不应当注重教什么,还应懂得不教什么。习得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保持什么才是最重要。哪里的个性没有得到保存,受到压抑或被忽视,哪里的教育就完全无法实施。”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已然成为新世纪课程教材改革中的主题思想。

与此同时,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与选文标准也开始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文章更多地从政治性转到文学性的追求上。罗素在谈到教育时表示“教育应当培养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鉴赏能力”,教育本身是文化的、审美的,心灵的。5i童庆炳也认为“教材应该选那些风流蕴藉的作品。„„‘风流’就是有诗意,‘蕴藉’是指蕴含的内涵丰富深厚。这种新的选文标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以此标准,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选目作出大的调整在所难免,也理所当然。那些被认为是“骂人”的政论性文章,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均退出了中学语文课本;一些小说作品比如《阿Q正传》等则考虑到中学生的接受水平、作品篇幅等原因作出了调整;而散文作品则得到了最大化的保留。

“无论哪个语文教材版本,鲁迅至今仍然是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鲁迅是近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了解最深的思想者,也是最具有独立思考和艺术个性的伟大作家,鲁迅已经积淀为现代最重要的精神资源,所以让中学生接触了解一点鲁迅,是非常必要的,教材编写必须重视鲁迅。但重视不等于选文越多越好„„”目前,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仍然稳定地维持在15篇左右,而且选人作品更加注重语文教学规律的需要,考虑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达到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水平。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 篇2

一.鲁迅作品难学的原因思考

1. 中学生与鲁迅所处时代的隔阂

当前中学生与鲁迅所处的时代存在着隔阂,这加大了鲁迅作品的教学难度。读者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对话和交流主要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体验来实现的。而对文本的的解读和体验离不开对作者的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是革命战争时代,生活在有硝烟的战场,他对人生的痛苦有过深切的体会,鲁迅作品中锐利的思想锋芒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取决于他对人生的痛苦而深切的体验。张定璜曾说过:“他不是那可歌可泣的青年时代的感伤的奔放,而是在人生的航海里饱尝了忧患之后的叹息而发出来非常之微,同时发出来的地方非常之深[3]。”因而鲁迅作品所反映的感情是浓烈的、是刻骨铭心的。鲁迅生活的年代,战争四起,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在当时,读书人有三条路:一是读书做官。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升官发财;当不上官的可以作“幕僚”,也就是为官僚出谋献策,借助官僚的权势,增加自己的权势;读书和幕僚都不行,就只能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当时最让人看不起的另外一条道路,即进“洋学堂”。在当那时进学堂被人们认为是出卖魂灵的轻贱行为,是最被人瞧不起的。1898年,当时的鲁迅18岁,独自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先后进了南京水师堂、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那时是洋务派为了国富兵强兴办的,鲁迅在这里不断的丰富自己,特别是《天演论》使鲁迅认识到世界的不完美和不和谐,世界时刻充满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不能甘心忍受命运的摆布,更不能听凭强国的欺辱,一定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

1904年8月鲁迅到日本的仙台专门学校学习医学。他想用医学“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4]”;还想用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东西,开导人们改革社会的思想,以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医学并不能达到这一目的,要想改变国家的命运,重要的还是要从本质上入手,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1906年秋,鲁迅离开仙台去东京,他不再学医而是从事文学创作,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更多的人民投身到中国革命的大军中来,从而使国家繁荣昌盛起来。鲁迅进南京水师堂、南京路矿学堂是为了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鲁迅又从学医学到放弃学医从事文艺创作,这一系列举动的初始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使国家富强,使民众不受侵凌,无不包含着鲁迅浓烈的爱国之情,这等爱国主义创举是现代学生所没有经历的。现代的中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学习生活环境优越,经历平坦,他们正处在充满梦幻的浪漫时期,对于鲁迅这样的作品很难深入的去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很容易磨损人的意志和崇高感,所以很难接受鲁迅作品的沉重。有的学生认为鲁迅能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不管是进学堂、去日本学医学还是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十分佩服鲁迅,但同时又认为毕竟鲁迅生活的时代离自己太遥远了,时代的差异造成了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有学生认为鲁迅生活在二三十年代,当时的社会状况很容易激起有思想人的创作动机,况且当时又没有电,没有电视可看、网络可用,鲁迅用这种方式调解自己的心态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崇拜的;还有学生学过鲁迅很多作品,对于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但不能理解鲁迅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出言不逊,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觉得他缺乏教养,不像文人。因而也失去了对鲁迅的崇拜。总之,学生与鲁迅的时代隔阂使得鲁迅对学生而言就像“谜“,这个“谜”加深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难度。

2. 知识积淀差距

鲁迅作品反映出来的知识积淀和教师学生的知识积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文学不是一种孤立、封闭的精神活动,而是与人类其他各种精神文化活动密不可分,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所以,只有具有较广阔的文化视野,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有较广的参照域,从而对文学作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能有较独特的发现和体会”,鲁迅作品渗透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墨等思想的深刻批判,包涵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他对传统文化控制下形成的乡村的礼仪、习俗、人际关系、利害得失都有一种高度的洞察和表现。离开这些文化谈“鲁迅”,容易形成理解上的“问题”。在《祝福》一文中涉及到的习俗、封建的伦理道德、宗法制度等,而中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积淀,即便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也只是浮于表面,理解不深、理解不透,作为教师对于这方面的了解的也是有限的。因而有些学生对鲁迅的作品发出这样的感慨:鲁迅实在太崇高了,太伟大了!有些学生认为,虽然鲁迅倍受人们尊重、爱戴,但实在没有办法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主旨,认为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题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难理解了,有些隐晦的东西根本就应该直白的说出来,他们没法理解鲁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隐晦的地方。由此他们与鲁迅相距遥远也是不可避免的。加之,长期以来,课堂成了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重要阵地,鲁迅的作品作为一种政治化工具,使当代学生产生排斥感也是情有可原。

3. 作品结构特点差异

鲁迅作品的结构特点与教学中一般作品的结构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是造成鲁迅作品难以理解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文学作品有它的内在语法,文学能力是对文学的内在语法的知识、经验的掌握。不是概念上的掌握,而是已内化和积淀在心理结构中了”,鲁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系统性研究和对外国小说的广泛阅读和有机吸取,使得他的小说成为中国叙事艺术的现代性转型的标志。鲁迅的小说作品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有机体,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有很多作品并不是严格遵守文章体裁的规范。从鲁迅作品的内容上看,表层的意思一般都能读懂,但表层背后隐藏着更内在、更深刻的内涵和主旨,这个主旨和内涵在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不允许的,所以作者主要是通过文章的形式或者通过写作技巧来暗示给读者,这样使文章的主旨显得更为隐晦,需要读者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去解读、挖掘。因而增加了作品解读的难度。从作品的结构上来看,鲁迅作品叙述非常有条理、注意文章详略的裁减,并且非常重视文章主旨的表现技巧,叙议巧妙结合。如《社戏》写的是作者写作前20年看戏经历的故事,作品中作者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淡化环境描写和性格刻画的作用,即小说的三要素在这篇文章被淡化,作者用充满温情的细腻笔触描绘江南水乡一幅幅优美的人生图景,行文比较从容舒缓,结构非常散漫,通过大量情感化的自然风景的穿插,使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因此,我们可以说《社戏》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再如《祝福》一文中,作者完全打破了传统章回小说的老套路,为了更好地揭露作品主题思想,避免了小说拖沓冗长的叙述故事,直接把读者引入到了作者的阅读空间。对于鲁迅的这些小说如果仅仅依靠人物、情节、环境的“小说三要素”等一些陈旧的知识把握真实的鲁迅是不可能的。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鲁迅作品的把握也无一例外这么分析过来的,学生不懂就讲重点、记考点,完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就是教师的上演“独台戏”的舞台,教师都腻而生厌,更不必说现代的中学生了。

二.鲁迅作品难教的因素反省

在作品、学生、老师三者关系中,老师的起着关键性的中介作用。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鲁迅作品的接受之间也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为:由于陈旧的文学观念使他们不是从文学作品感性的审美出发去解读文本,而是习惯按照政治的、社会学的既定观念诠释作品。现代的中老年教师老师他们大学毕业时正值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接受的美学理论知识还不够系统完善,更多的接受的是文学的阶级性、人民性。对于文学的审美性、人性以及人物性格复杂的立体性很少涉及。将文学语言等同于普通语言,使文学作品失去了其“人学”的意味。这些陈旧、落后的理论,至今仍然是许多中老年教师的知识储存。最近几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对于鲁迅作品的偏误性解读与分析不到位等现象,文学观念的陈旧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陈旧的理论根深蒂固,已经成为一种话语霸权,制约着包括鲁迅作品接受在内的文学教育的现代化实现,理论的更新已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

文学批评理论不足,也是限制鲁迅作品接受创新的原因。鲁迅作品本身含有丰富的现代思想,由于教师的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水平的限制,鲁迅作品接受在这个层面上无法展示其艺术魅力。语文教师早期接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育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与目前的文学接受和传播实践存在着观念与方法论方面的巨大差距。这样造成了不仅是文学史教材与文学发展现状的脱节,更造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语文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教师的知识和教学理论必须更新。

三.语文教学存在误区反思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文学对青少年的思想有至深的感染力量,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文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通过文学作品教学把学生内在的生命体验和美好的情思挖掘起来。巴金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法国的教育家阿尔贝也说过:“教育是让人觉醒、相遇、交流[7]”,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在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实际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个人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主流思想是是“儒家学说”,主要倡导的是“经世致用”的观点,非常注重眼前的利益,这就造成了我国人们想象力缺乏、形象思维淹没的后果。从当今所贯彻的教育来看,实际上还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逼迫,加上部分教师语文素养的缺乏,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依然是“教师中心论”,大多数语文教师每天认认真真翻阅参考书、查阅资料,仔细备好每一节课,到了课堂上充分利用45分钟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的演说一遍,把语文课上成演讲课。考试成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唯一依据。要考的就仔细的讲,不考的忽略不计,重书本,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即分数,轻过程。教师教的是知识、学生学的是知识、考试评价还是知识,知识成了课堂教学的一切,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直接功利性导致学生仅仅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尊重,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自我发展,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得不到构建,知识目标至高无上,造成学习的知识与所应培养的能力严重脱节,高分低能,不少学生因此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出现上对语文厌学的严重现象。

教学模式僵化、单一。在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三部曲:生字词教学、作者及作品简介、作品分析;或者先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揭示文章主旨等,所有的文章都用一个模式,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惨不忍睹,学生的情感、人格被忽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被挤占。新课程标准下倡导的重视个人见解、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尝试。发展个性、培养兴趣、重视师生情感体验与感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等在书本知识面前都显得极为苍白无力的。鲁迅作品的教学更是举步维艰。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学生根本就无法去体会作品的语言,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就是神化的鲁迅,在学习过程中也只能死记考点、硬背考点。如此枯燥的教学,只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对鲁迅更是面目可憎。也正如叶继奋所言:“贫乏、干瘪、抽象的语言将包蕴着如此丰厚、如此多样的情感和哲思扫荡一空,剩下一尊空洞、概念化的没有血肉和生命的偶像。这是鲁迅的悲哀,也是母语教学的悲哀[8]”。

综上所述,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面对这些问题应该认真研究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心理规律,探索学生的生命性和情感性;研究鲁迅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在阅读愉悦中实现思想、情感、语言的多重建构;积极思考并寻找改变鲁迅经典作品教学现状的策略,从而切实扭转中学语文教学的不良局面。

摘要:当前鲁迅作品教学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为了积极寻找改变鲁迅经典作品教学现状的策略,针对这一现象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对鲁迅作品教学难学进行思考、难教进行反省,得出鲁迅作品教学出现的问题其实是语文教学的问题的结论。以期达到重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从而从根本上扭转中学语文教学的不良局面。

关键词:语文教学,鲁迅作品,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安永兴.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J].语文教学通讯.2000(Z4):20-23.

[2]陈漱渝等.颠覆与传承——论鲁迅的当代意义[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4.

[3]张定璜.鲁迅先.国家版本图书馆编.鲁迅思想研究资料(下册)[M]:148.

[4]张龙福:《鲁迅"弃医从文"深层动机的心理探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3)

[5]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36,137

[6]何欣.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浅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2):98-99.

[7](法)阿尔贝·雅卡尔,皮埃尔·玛南,阿兰·雷诺.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M].张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1.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探究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 ; 鲁迅作品 ; 教材分析 ;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09-02

一、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回顾

1.民国至改革开放以前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回顾

目前所知最早收入鲁迅作品的中学语文课本,是20世纪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其中收录了六篇鲁迅的作品,包括:《兔和猫》、《风波》、《论雷峰塔的倒塌》、《鸭的喜剧》、《故乡》、《社戏》等。另外1924年叶绍钧主编的《国语》、1930年傅东华主编的《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夏丏尊、叶绍钧合编的《国文百八课》等教材都选录了大量的鲁迅作品。

20世纪40年代,在解放区,由胡乔木主编的《中等国文》最具有代表性,它收录了《孔乙己》、《一件小事》、《阿Q正传》、《非攻》四篇小说,以及《我们不再受骗了》、《不识字的作家》、《大众并不如读书人所想像的愚蠢》、《中国语文的新生》等杂文。我们可以注意到,解放区选用的大多是鲁迅的政治倾向性杂文。而《阿Q正传》第一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显示了编者独特的眼光。

1949年以后,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辑局在1950年编辑并出版的全国第一套统一的语文教材《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和《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共12册,其中收录小说:《药》、《狂人日记》、《一件小事》、《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社戏》、《祝福》、《鸭的喜剧》;散文:《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杂文:《〈呐喊〉自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灯下漫笔》、《文学和出汗》、《论“费厄拨赖”应该缓行》、《中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好的故事》、《我们不再受骗了》、《答北斗杂志社问》、《“友邦惊宅”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生识字糊涂始》、《论“第三种人”》;诗歌:《自嘲》、《自题小像》、《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一时期收入中学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多达32篇。

“文革”期间,“左”倾思潮登峰造极,语文教学一味强调政治思想宣传,语文课也几乎沦为政治课。全19国通用的语文课本被取消,专门从教科书编写和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遭解散,各地自行编写语文课本,文革开始的前几年,鲁迅作品因为不完全符合政治思想宣传的目的而被逐出中学语文课本。

2.改革开放以后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录

1978年随着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进入一个新时期。教材首先删掉了文革时期为革命批判需要所选的杂文《我们不再受骗了》、《答北斗杂志社问》、《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还删掉了小说《风波》,散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入选,这也是建国以来首次选入该文章,同时增选了散文《雪》、《藤野先生》、《记念刘和珍君》、《风筝》、《鲁迅自传》、《范爱农》小说《呐喊(自序)》,杂文《拿来主义》、《流产与断种》、《人生识字糊涂始》等。这一时期教材中共收入了鲁迅作品30篇,其中小说9篇、散文8篇、杂文13篇。1982年教育部又对这套教材进行了修改,其中的经典篇目《雪》、《铸剑》被删掉,同时被删的还有《风筝》、《范爱农》、《人生识字糊涂始》、《一件小事》、《答托洛斯基派的信》这几篇。几经增删,最终确定有18篇,相较“文革”时期的选篇数量大有减少。教学内容上开始全面清理文革时期的错误观点,“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对鲁迅作品的解读重新定位。1986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綱》的颁布,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新鲜的空气,鲁迅作品教学也随之进入全面改革的阶段。启迪学生思索人生社会,进行思想教育,结合作品的人物形象、写作技巧、语言风格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这些时新的词语和概念都一一涌现并得以贯注实施,鲁迅作品教学渐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首先表现在对鲁迅的角色定位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介绍: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介绍将鲁迅文学家的位置放在了首位,思想家的身份居其次,革命家的身份放在了最后。这样鲁迅作为文学家的价值得到了首肯,同时也兼备了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作用,这种介绍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时期的鲁迅及其作品解析虽然仍是在一定的政治思想的规范下进行的,仍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文本文学价值的研究,但比先前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读解的内容逐渐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在纠正“文革”时期思想错误和树立科学正确价值观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鲁迅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社会引路人。

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录和解读

2001年7月和2003年4月,我国分别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纠正了之前向学生灌输单一主题思想的方法。这一时期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有: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风筝》,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社戏》,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藤野先生》,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雪》,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故乡》,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高中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高中必修三:《祝福》,高中必修四:《拿来主义》。endprint

虽然从篇目上有所减少,但鲁迅教学的实践却开拓了前所未有的新领域,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钱理群先生说:“中学语文教育是有双重性的,它既是人文教育,又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目前我们最缺乏的是人文教育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种底子应是浪漫的、理想的,能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的。”

二、改进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

整个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选录史,鲁迅的角色变化几经政治形势的变换而发生改变,其中有对他文学家革命家的双重肯定,也有扭曲的定位,多年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一方面受政治指南针的指引沒有找到正确的解读方向,其实我们一直徘徊在经典的大门之外,而未敢越雷池半步,另一方面但应该看到随着时代进步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之中越来越接近一个本真的鲁迅。以下就如何掌握鲁迅作品精髓提几点方法和建议:

1.重估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鲁迅作品的内在价值已经得到公认,但是这些价值又能有多少可以得到学生的领悟和接受呢?这就要求我们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进行重估,笼统地说就是重估鲁迅作品的两个重要特质,一个是丰富的人文内涵,另一个是高超的表现形式。

2.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我们把鲁迅定位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是经过几代人不断研究得出的结果,而中学生的只处于文学阅读的初级阶段,再加上鲁迅文章自身的深刻性,他们很难理解鲁迅到底有多么伟大和重要。要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先要在思想上与其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降低教学目标,不一味单调、繁琐地分析鲁迅作品中的主题思想,而是以这些作品为线索,和学生一起看看鲁迅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故事,了解鲁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感同身受地体会他的思想感情,认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鲁迅,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是很大的成功了。

3.更新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不要因为是鲁迅作品就觉得难教也难学。的确,鲁迅作品所透露出的深刻思想非一般文学作品能及,语言的辛辣尖锐也在文坛中首屈一指,学生因为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不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理解。在对鲁迅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应该能够做到知人论世,避免就问论文,就事论事。

4.了解鲁迅作品研究的学术前沿

近年来鲁迅研究迅速发展,王富仁、钱理群、孔庆东等学者潜心研究鲁迅,以丰富的研究视角连释着鲁迅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这些探索对于推广鲁迅教学研究成果、加强学术研究与教学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语文教师并不需要对学术前沿亦步亦趋,但是教师至少应该了解自己所处领域的最新成果,并且将学术研究成果与自己一线的教学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结合,并应用于课堂。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审视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四期

[2]钱理群.钱理群中学讲鲁迅[M].北京:三联书店,2011.

[3]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4]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师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鲁迅.鲁迅文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我看初中语文中鲁迅作品教学 篇4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三个月的国培顶岗实习很快结束,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提高,还是为人处事方面。三个月的教学也让我重新了解了鲁迅先生。我们也都知道,从小学到大学,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围绕着我们。这次从学到教的转变,让我懂得,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仅只是读文章,而是在读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让,我读出在那样一个时代,没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闲情雅致,也没有“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恬然自得,有的只是“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慷慨就义,还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的抗争于付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手中笔为矛,胸中志为盾,唤醒沉睡中的中国,铸就了一生的传奇。他的作品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下面我将就对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就初中语文教材版本而言,无论那个版本,六册书中都有鲁迅先生的文章,可以说没有那一个作家能与鲁迅先生媲美。其体裁分有散文、小说、杂文,可看出编者对鲁迅先生作品的偏爱不一般。但是,三个月初中语文老师的实习我发现,当代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有着很深的隔膜,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排斥心理,更别说鉴赏了,导致鲁迅的作品成为了教学中的烫手山芋,有时让我不知如何是好。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我这个实习老师所面临的,通过对其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请见后,我发现他们有时也会面临同意的困惑。下面我将结合实习时所教授的《故乡》一文就中学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粗略见解:

1、比较教学法属于一种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以及质疑的精神。比较教学是我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也有过一些尝试。如:首先,朗读比较法:再讲《故乡》一课时,学生对鲁迅刻画的闰土和杨二嫂两个形象二十年前后的变化不太理解,尤其是对作者倾注于两个人物身上的感情不能理解,我就安排学生先把对两个人物二十年前后的描写在书中画下来,然后大声的进行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人物性格的变化以及作者眼中如何杨二嫂的形象,通过反复的朗读,再结合时代背景学生理解就容易的多了。再则就是对主要人物态度的比照法:《故乡》中对闰土家境贫寒,却不贪婪,受人厚待,却不放肆,地位低下,却不自贱的同情、怜悯与对杨二嫂自私妄为的卑俗形象摒弃的对比。

2、吃透文本,把握和体会文章主题思想。要深刻理解鲁迅作品主题,第一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在细节中把握文本。如《故乡》中至今深深的印在我们脑海中的闰土的那一声“老爷”——读懂了这个细节,少年对未来、对人的命运的思考可能会有一种必要的沉重感。第二,要抓住鲁迅作品独特的创作手法。鲁迅作品的创作手法上不拘一格,非常富有表现力,运用了象征、暗示、对照和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比如,《故乡》中关于“路”的比喻,结尾处把希望比作路,富于哲理,给人鼓舞和信心,深化了主题。

3、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鲁迅作品的语言极有个性,含义深刻隽永,其言外之意有时候师生很难领会,没要有丰富的学养、良好的语感和一定的阅历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这一定是公认的事实。如:《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肖像描写的作用等等。这些内容除了老师要进行一定的难点解析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理解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结合文章背景理解文章主题。“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虽然在某种角度上我不太同意这句话,但是在三个月的教学实践中,我还是经常用朗读感悟法,带着学生一起去品析语言,感悟作者。再如:《故乡》中对“神异画面”的描写,通过反复诵读,脑海中就会呈现出一幅美好宁静的景致与鲜亮明快的色彩构成的一幅精致的美丽的画面。

现代语文教学中彻底打破了过去定于一尊的解读模式,同时给教师教学和业务提高以帮组,当然,最主要的是通过讨论探究这种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拙见,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还望指正。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苏教版参考书第一册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 篇5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笔下所涉及的人物,包括阿Q、孔乙己、祥林嫂、夏四奶奶、九斤老太、闰土、寿镜吾、长妈妈、范爱农、无常等。在这些人物中有很多人的命运是悲剧性的,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夏四奶奶等,其用意何在?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也是不幸的化身,她虽然勤劳、善良、质朴,但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她,生活在社会底层,与命运抗争中非但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被镇上的人鄙视、愚弄和践踏,最终在在鲁镇人热闹的过节氛围中离开了人世。

鲁迅笔下的阿Q,并不觉进监狱是什么耻辱的事情,反倒觉得圈没有画圆是他“行状”上的污点。于是“阿Q立志要画得圆”,但最终至死也未能如愿。鲁迅笔下的夏四奶奶作为革命者的母亲,始终不明白儿子夏瑜的死。夏瑜就义后,夏四奶奶以为其坟上的花环便是儿子的阴魂“显灵”,并通过树上的乌鸦得到验证,而她的希望落空,乌鸦并没有按照她的意图飞上坟头,而是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笔下的很多人物的命运如上面的祥林嫂、阿Q和夏四奶奶被鲁迅活生生地悲剧化——“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的最终“毁灭”而结束的,为什么?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大多追求和谐圆满,这种心理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其叙述模式常常以“大团圆”收尾。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故事的发展总会有一个美满的“大团圆”结局。如果结局有悖于人们追求团圆的心理,则不惜以还魂和化身复活的形式达到这种效果。在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受到老夫人的百般阻挠,但二人始终不离不弃,在历尽千辛万苦后,冲破重重阻力,结为夫妻,收获了圆满结局。《孔雀东南飞》中男女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生前被迫分离,不能在一起,死后“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窦娥冤》中的窦娥死后,三桩誓愿一一实现等等。课外,我们学生熟悉的例子也不少,如《雷锋塔》中的白娘子与许仙的佛圆,《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化蝶双飞,《牛郎织女》中牛郎与织女七月初七鹊桥相会等等。

按照中华民族所具有大团圆心理特点和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叙述往往以“大团圆作为结局”的模式来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一些文章,他笔下的“阿Q大可以了却心愿——画完圆,再上路,乌鸦也可以按照夏四奶奶所希望的那样飞上坟头,从而满足人们追求圆满的心理需要。阿Q和夏四奶奶是弱者的代表,应该受到人们同情。可鲁迅却突破传统,一反常规,本是能够轻易办到事情,他却硬生生地让人痛苦——把美好的结局(阿Q再怎么认真,画不成圆;让乌鸦飞走,不让它停在夏瑜的坟上)毁灭给人看,让人痛切,让人醒悟,然后让人振作起来。

在鲁迅看来,圆滑是中国国民的特征之一。中国小说、戏剧恰恰迎合了人们的这一心理特征,因此大团圆也成为了中国小说、戏剧的重要特征。阿Q所希望画出的圆圈,也不是普通的圆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国民都希求圆满,也就衍生出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虽一再受到人们的羞辱,地位也一降再降,但他面对各种不幸,仍能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达到心理上的圆满、精神上的胜利,这也近乎夸张地体现出了国民渴望圆满的心态。鲁迅之所以将小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大团圆”,是因为当时的国民普遍存在的团圆心理,只能演绎出圆圈式的革命。当然,这并不是单纯地重复小说或者戏曲的团圆结局,而是运用反语的手法,打破大团圆。当然,《药》这篇文章也未尝不可采用“大团圆”作为结局,这样既能够满足夏四奶奶的愿望(虽然他对儿子为革命牺牲的行为并不理解,甚至充满愚昧,但其作为母亲,对儿子的爱确实满满的,她作为弱者总该受到同情),又可以满足国民大团圆的心理,皆大欢喜,为什么鲁迅却没有如此安排情节呢?首先,如果乌鸦飞上坟头,夏四奶奶的愿望是实现了,但也意味着鲁迅肯定了以夏四奶奶为代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愚昧群众,违背了鲁迅的革命精神。因此,乌鸦不可能飞到夏瑜的坟头,而且飞走得很坚决——“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鲁迅作品 篇6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

①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等14篇作品;

②小说集《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

③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④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⑤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⑥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探微 篇7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风云激荡、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现实境遇, 鲁迅秉持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和承担精神, 犀利而尖锐地发出了惊世骇俗的呐喊和怒吼, 鲁迅作品充满着战斗激情, 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所坚守和追求的对民族危亡, 社会民生沉郁厚重的忧患意识和救亡图存的抗争精神。早在民国时期, 鲁迅小说作品就成为编入语文教科书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编写的中学语文教材中, 鲁迅的杂文和小说作品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必选篇目。比较与不同时期编入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篇目, 我们不难发现鲁迅杂文或小说中所蕴涵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深切的社会忧患意识, 强烈的文化批判精神, 浓厚的历史使命感。

独特的时代境遇和社会背景, 是镌刻在鲁迅作品中深深的烙印。首先, 鲁迅是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 身处文言文和白话文相互转换的特殊时代, 文白夹杂、诘屈聱牙, 难于理解是其作品客观存在的时代印迹。其二, 鲁迅作品中包含了许多外国文学语法和文体, 独特的多语直译语境, 与中文语言结构相去甚远, 给读者造成阅读与理解的语义困惑。其三, 为了摆脱统治当局对其作品的“封杀”, 鲁迅作品中不得不采用暗喻、暗讽、暗示的词语来表达思想, 这是形成其作品阅读“隔阂”的主要因素。这些缘于时代变迁和作家命运跌宕的主客观因素, 造成了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认知困惑, 学生则更是难于通过阅读来完全理解作品的内涵。

近年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篇目变迁也引起了文化教育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一时间, “鲁迅大撤退”的观点, “鲁迅作品是否应该退出中学语文课本”的讨论, 以及中学师生对鲁迅作品的态度, 诸如“鲁迅部分作品很难读懂, 文字较晦涩”和“读鲁迅作品, 好像看不到希望, 很压抑”等等困惑和疑惑, 形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矛盾纠结。另一方面, 参与中学教材编写的专家学者也抱持坚守和缩减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坚守者认为, 鲁迅作品是经典, 既是“经典”, 就应该“不仅适宜于现在的阅读和接受, 同时也适宜于未来的阅读和接受”, 从而反对鲁迅作品从中学语文教材中删除。持缩减观点者认为, 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所占比例较大, 其政论性文章思想远离时代背景, 与当前文化潮流不符, 应当进行缩减或删除。

二、鲁迅作品入编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比重

自2001年教育部推动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改始, 语文教材编写的调整和选入语文课本中的篇目的增删成为了大众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语文课本, 无论何种版本, 在编选课文时, 均依照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课文编选基本上都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特点。从2005年开始, 各省区市根据不同地域发展状况, 自主编写了适合各地教学实际的教材版本, 而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中, 编入鲁迅作品的篇目、数量则各不相同。

1. 选文出发点不同。

较多版本的教科书选择鲁迅作品的主要标准是鲁迅的一些浅显易懂的散文、小说和记叙文, 主要是从其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中选取, 主要从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作者情感的角度出发进行选择。有些版本则侧重于从鲁迅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角度出发进行选文, 选入了如《读书杂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等杂文。语文教科书编入作品内容, 从散文、小说到杂文,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递进, 使不同年级的学生逐步认识和解悟鲁迅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

2. 选文目的不同。

选入教科书中的语文课文, 一般都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但鲁迅作品在实际选编时, 一些篇目中词汇的应用、语言的表达已经无法达到工具性的作用, 而就其思想性而言, 中学生也相对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有教师提出了“鲁迅作品应该完全从初中语文课本中剔除”这样的观点。比较各种版本的教材, 可以看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工具性与人文性, 并对一些工具性不强、思想内容过于艰深的篇目予以剔除, 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3. 选文难度不同。

如人教版、冀教版、上海版、语文社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都编入了《野草·风筝》一文, 其选文的角度在于体会文中秋天里的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一些老师则认为这篇课文所蕴含的鲁迅在写作时的思想情感很难引发学生的共鸣。再如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社戏》和小说《阿Q正传》等作品, 对于适当年龄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已经能够接受和理解, 学生不仅能读, 而且喜欢读,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较少遇到障碍。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即便是不同版本的教科书, 在个别篇目的取舍上虽存在差异, 但都编入了一定比重的鲁迅作品。例如, 以新课标编写的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北师大三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就编入了《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十二篇鲁迅散文类作品。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则编入了《纪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阿Q正传》等六篇兼具思想性和文学性的杂文和小说, 这些代表鲁迅不同时期文学思想和文化精神的作品, 基本都编入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鲁迅及其作品并不会退出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园地, 鲁迅的文学思想和文化精神依旧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内涵之一。

三、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调查

鲁迅作品中客观存在的难点, 首先是作品中词语文白夹杂、诘屈聱牙, 作品主题难于透彻理解。其次是作品中大量的多语直译词语, 构成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语义困惑。再次是作品大量引用暗喻、暗讽、暗示性词汇, 引起学生阅读理解的歧义。

1. 课文结构分割式教学模式中偏重概念化, 忽视对作品的整体性关照。

虽然推行新课程改革将近十年,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仍有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 体现在对鲁迅相关作品的解读上, 局限在对字、词、句和段落的概念性解读上, 忽视对鲁迅作品人文性、思想性、现实性的整体性关照和分析。通过对兰州市某中学高三年级教学班鲁迅作品《祝福》一课教学状况的调查发现, 采用传统字、词、句、段课文结构分割式教学的班级, 学生对《祝福》课文的理解是支离破碎的, 对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也很模糊, 学生对教师的情景讲述感到困惑, 以他们的经历无法想象《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生活场景、人物性格“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对课文的理解仅限于对《祝福》中的字、词、句和段落大意的概念化记忆上。由此可见, 课文结构分割式教学确实存在着很多局限和不足。

2. 多媒体互动式语文教学扩展了学生认知与思考的空间。

针对鲁迅作品教学效果问题, 我们对兰州市某重点中学4个初二年级教学班的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教学进行了随堂观摩, 教师问卷调查, 学生访谈方式的专题调查。调查发现: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新模式, 课件中采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影像图片, 为学生再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历史场景和图文影像, 教学形式活泼生动, 教师随影像逐节提示、设问和解读, 学生以递纸条方式提问, 整个教学过程在互动中完成。课后访谈证实, 多媒体互动教学模式普遍很受学生欢迎, 从学生提交的“课文理解与感受”作文中, 反映出学生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认识和理解印象极为深刻。

3. 鲁迅作品教学必须兼顾知识性和人文性教育。

从课后对教师和学生的座谈访谈中, 我们总结和分析了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就是: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的教学套路, 偏重于应试目的的知识点解析和作品思想性的概念和记忆, 忽略对鲁迅作品情感性、真实性和人文性内涵的解读。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二者割裂开来, 并且只重知识性而忽略了人文性, 造成了教师和学生将鲁迅作品的教与学当作必须咽下的“苦菜团子”, “教师和学生不再是鲁迅作品的读者, 而是到鲁迅作品里来买肉的顾客”的心理纠结与认知隔阂。

四、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出路与创新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直面鲁迅精神及其作品, 因为鲁迅作品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分子, 鲁迅精神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目的, 就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达致人文精神的传承, 这是语文教学“万变不离其宗”的意义和价值取向。

1. 以平视和同构的视角, 还原和解读鲁迅及其作品。

中学生的阅读经历和心灵感悟是一个不断上升的成长过程。在鲁迅作品教学中, 教师通过鲁迅坎坷生活经历的解读, 揭示鲁迅对社会民生所怀抱的同情与理解, 宽容与爱怜的情感内涵, 还原一个真实、可接近、可触摸的文学作家形象, 去除标签化、图腾化了的鲁迅形象概念, 让学生在不断积累的认知基础上去感悟鲁迅所真实经历的人生苦乐, 摒除学生认知心理的人为的“屏障”,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里少年生活的其乐无穷, 三味书屋中上课画画儿的童年趣事;《故乡》中的捕鸟看瓜、闰土和杨二嫂的前后剧变等等, 无不真实地反映了鲁迅一生关注民生疾苦, 为唤醒民众而呐喊呼号的感人情怀, 让学生去认识那个虽已远去, 是仍可想象、触摸和接近的真实“过去”。

2. 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题先行”, 程式化、定式化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和交流的空间。语文教学模式创新, 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 启发互动式课堂教学, 为个性化教学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鲁迅作品教学的过程, 就是学生与作品人物对话与重现的过程, 教师通过引导、交流、递进等方法, 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 从而达到引发学生心灵共鸣的教学目的。《山海经》中的长妈妈, 《社戏》中的双喜, 《故乡》中的闰土, 就连穷困潦倒的孔乙己身上, 无不闪耀着人性真善美的光辉。教师在启发互动教学过程中, 一面发挥着作品人物情景的重现与思考现实问题之间的关联, 进而发掘鲁迅作品主题的现实内涵。一方面通过对作品内容的个性化、人性化解读, 启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追问和深思。

3. 重构教师知识体系, 提高自身修养, 提升教学能力。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地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在于通过教学启迪学生心灵智慧, 开启学生心智, 拓宽学生视野,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作为教师, 要教好鲁迅作品, 既要强化自身对传统语言文学的修养, 也要提高信息整合、知识重构的能力, 通过网络交流、研讨培训等多种自助式学习,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广泛的阅读经历, 开放敏捷的思维, 随机应变的教学智慧, 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终身学习的勤奋精神, 宽容平和的教学态度。所谓教学相长, 实际上优秀语文教师勤奋敬业, 关爱学生的人格典范, 也是甘为人梯的鲁迅精神的精髓所在。

4. 师范院校要重视传统文化经典教学。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 令人忧虑的是,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大学无论文理专业所设公共课程中, 只有英语、哲学、思想教育、政治理论等必修课, 唯独缺少古现代汉语、古今文学等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程的设置, 师范院校传统文化经典课程教学的缺失, 直接导致了中小学教师文化基础知识匮乏和人文素质低劣, 反映在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 教师照本宣科, 不求甚解, 直接导致学生对鲁迅作品畏而却步的尴尬与无奈, 这是造成具有难度的鲁迅作品教学陷入尴尬困境的根源所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尚能将中国文化经典中的四书五经作为必修课, 我们岂能漠视师范院校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空洞化状况继续延续下去。

5. 通过对深入学校进行的全程式观摩、问卷调查和访

谈交流所获信息的统计分析, 我们发现, 新课程改革推行近十年, 迫于经费、设备的原因, 仍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学严重缺乏优秀教学课件作为教学辅助, 网络化时代的中学鲁迅教学, 优质课件资源库的建设, 应当成为学校建设的核心内容, 我国“校校通”互联网教学辅助系统的建立, 为多媒体优秀课件资源共享, 为学生在课堂内外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自由阅读、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资源平台共享的作用, 彻底打破课堂时空局限, 让学生在自由阅读、自助阅读中感受鲁迅作品中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不朽的鲁迅精神, 使之成为学生丰富人生阅历, 完善精神人格历程中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

参考文献

[1]生涩难懂不好学, 中小学生怕读鲁迅[N].钱江晚报, 2009—8—11.

[2]王富仁.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与文学, 2006:72;81.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 篇8

关键词 鲁迅 鲁迅作品 中学语文教学 温情 文本解读

鲁迅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谈及中国文学,必然会提到鲁迅。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也一直存在,学校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足以说明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有关鲁迅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鲁迅作品该不该被选入教材,鲁迅思想是否适应当今社会,鲁迅作品到底该如何教学等。鲁迅作品的重大意义毋庸置疑,他主张“新文学”,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作品可以说是民族精神的文学呈现。但是存在各种争论也是历史的必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鲁迅作品的权威性解读的政治色彩过于浓重;二是教师对鲁迅作品的教学过于依赖权威,对学生产生负面导向。第一个原因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人们把鲁迅“革命家”方面的特质放大了,特别是在“文革”时期那样一种“复杂的历史光影投射下,鲁迅形象被高度意识形态化了”[1],这个问题要彻底根除不大可能,但却可以让其逐渐淡化,这任务就落在了教师身上。大多数学生接触鲁迅、初读鲁迅作品是从中学课本和课堂开始的。只有教师对鲁迅作品进行适当的解读,对鲁迅进行准确的定位,学生对鲁迅的态度才会有所改变。归根结底,只有从教学方面入手,才能更好地解决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争论。

1949年以后,各个时期、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对鲁迅的作品情有独钟,几乎每一套、每一本教科书都会选入鲁迅作品。教材的编者对鲁迅作品的体裁选择很丰富,包括杂文、小说、散文等。与其他作家相比,鲁迅作品的选入量是最多的。虽然有些教育专家和学者在不断呼吁减少鲁迅作品的选入量,但从现实状况来看,这种量上的变化并不明显。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以及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共选入鲁迅作品12篇,初中9篇,高中3篇。可以看出,在数量上,鲁迅作品占绝对优势。其实,关于鲁迅作品数量问题的讨论只是表象,要对鲁迅及其作品有清晰、准确的认识还是应该从内容着眼,从教学入手。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那些所谓的经典解读,将鲁迅去政治化,还原本真的鲁迅,“努力地去寻找鲁迅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之间的契合点”[2],这样的契合点很多,其中最有效、最可能敲开学生心灵的则是关爱与温情。

本文将根据学段,将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分为三段,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对这三段鲁迅作品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何对鲁迅作品进行关爱与温情的文本解读。

一、初识鲁迅

根据学生年龄和教材的选材内容,可将七、八年级划归到这一阶段。这阶段的初中生,年龄在12到14周岁。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前期,心理发展并不成熟,但已经有了自己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也对认识世界、接触新事物充满渴望,同时很容易接受、否定新事物。在这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在学生心中播下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爱的种子,让学生的爱心与鲁迅的爱心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亲近鲁迅,被鲁迅所吸引,为以后更加深入地学习鲁迅打下基础。切忌对学生的理解提出过高要求,只要学生能说出鲁迅作品中的关爱和温情就可以了。这也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总体目标。这一阶段,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这些文章涉及鲁迅幼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求学经历。讲解这些作品,应更多地关注鲁迅在幼年时期的童真、童趣,以及对家人、朋友的爱。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审美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将鲁迅定位成一位充满爱心,可爱、机灵、单纯的形象。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篇文章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在《朝花夕拾》序言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3]这部散文集中的文章都是鲁迅以温情的笔调对自己小时候生活的记录,可以说《朝花夕拾》是鲁迅作品中最温暖的文字,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疑是温暖中的温暖。这篇文章中,鲁迅用生动、细腻的笔调,站在一位天真可爱的孩子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闲静、生趣盎然的世界,而这些温情正是老师要传递给学生最重要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给自己的教学目标生硬地加上“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这里暂不讨论这样的解读是不是符合鲁迅先生的本意,单就这阶段的教学而言,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大错特错的。当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感受了如此温情的文字和意境之后,如果老师非要给他们灌输这样一种批判的思想,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对鲁迅产生排斥,久而久之则会产生厌烦情绪。

二、走进鲁迅

这一阶段包括九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大致分布在15到17周岁之间,这是从青年期向成人期的过渡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还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时期,是心理矛盾错综复杂、个体心理发展中易发多发心理问题的时期。”[4]学生开始尝试着以自己认同的方式来思考人生、阅读社会、认识世界。这阶段教师的教学重点还是应从温情入手,继续培养学生对鲁迅的好感,再在适当的时候对作品进行关于人情和人性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鲁迅作品中不光有美好的生活和意境,而且有更丰富的意义。需要强调的是,教师不应将这些意义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至于发掘的程度,则因人能力而异,不可做统一要求。这也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课程目标的要求,“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探索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这一时期选入教材的文章有《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记念刘和珍君》。

例如,讲解《故乡》时,要让学生领略到江南水乡细腻的情致以及鲁迅少年时生活的乐趣和多彩,也要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闰土对鲁迅态度的改变,感受鲁迅故乡中人情冷暖的变化。此外,也可以从文中摘出精彩的段落,供学生仿写,以体会鲁迅作品的语言魅力。如《故乡》中鲁迅描写闰土“瓜田刺猹”的场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5]。这短短几句话,就将当时的环境、闰土敏捷的动作、猹的狡猾一一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而通过仿写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鲁迅作为文学大师,其文字功底的深厚,以提升鲁迅在他们心中的魅力。

又如,讲到《孔乙己》中孔乙己教店小二写“茴”的四种写法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提到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这样的解读过于政治化,对涉世未深的十五六岁的孩子来说,理解上难免有困难,从而使学生形成鲁迅作品艰涩难懂的印象。其实“茴”的四种写法在当时确实存在,店小二之所以不愿意学习,不是针对知识,而是针对教他的人——孔乙己。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是文中受人尊敬的丁举人教店小二写字,店小二的反应会是怎样?学生一定会很容易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店小二会受宠若惊地虚心学习。最后,将店小二的两种态度对比,学生就可以轻松地领悟到这篇文章的主题在于揭露人们对孔乙己即弱者的欺辱,人性之中的冷漠。这样的结论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

三、理解鲁迅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高中二、三年级。学生年龄分布在18岁左右,接近成人或已经成人。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多,学生心理已经成熟,开始反思和留意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再满足于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要求深入了解,并阐发自己的见解。这一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其认识到鲁迅不再是一个自己小时候的伙伴,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家,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引导者和行动上的矫正者。教学中,应该用温情导入,再逐步升华,让学生深刻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这一点对应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课程目标。这一阶段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有《祝福》、《拿来主义》。

以《祝福》为例,传统教学模式是直接分析祥林嫂是怎样被“三座大山”、“四条绳子”压迫致死的。这样的讲解不仅将文章拆分得支离破碎、毫无情节连贯性可言,也让学生觉得这是一个和他们的生活、生命、时代不相关联的故事,很难激发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其实教师可以抛弃固有模式,首先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找到祥林嫂真正“不幸”之处在哪里,进而激发学生心中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以提升阅读兴趣。接下来再抛出第二个问题:周围的人对祥林嫂的不幸是何反应?答案是众人把祥林嫂的遭遇当做消遣,并没有同情她。当学生明白到了这些,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了:祥林嫂的死,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造成的。

王富仁先生曾说:“鲁迅作品恰恰是最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中充满了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2]但是现实情况却与之相反,究其原因,就在于鲁迅作品解读的引导者——教师并没有发挥很好的引导作用,有时候甚至起反作用。作为教师,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循序渐进地用温情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鲁迅、走进鲁迅、理解鲁迅。

参考文献

[1] 陶月梅.亲近鲁迅(第一册)[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8.

[2] 钱理群.和中学老师谈谈鲁迅作品教学[J].鲁迅研究月刊,2012(1).

[3]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 王建燕.正视初中学生心理 施行正确教育教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

[5]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触感装置?什么是触感装置下一篇:电子信息工程的应聘时怎样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