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不能没有鲁迅

2024-07-16

中学语文不能没有鲁迅(精选3篇)

中学语文不能没有鲁迅 篇1

开学季,人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将唯一一篇鲁迅作品《风筝》删除的消息,引发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讨论。这不是第一次了。近年来,随着教改的步伐,鲁迅在教科书中的淡出似乎成了一种必然趋势,而且每次都能引发大范围的争议。鲁迅之于中国人,印象太过深刻了。多数人回忆起当初的语文课,只剩下那么一个或谓之深刻,或谓之尖刻的鲁迅而已。

我个人是一个鲁迅的拥趸。很长一个时期中,他都是我心中排第一位的作家。过往的语文教材中,除了仅一个单元的文言文,很难从那些担当其他使命的课文中感受到语文之美,鲁迅作品成了最大的一抹亮色。而且不怕贻笑大方,他脱胎于文言的白话,以及不留一个多余之字而至枯涩的文风对我影响极大。而至成人后,在精神软弱之时,总会想到他将一切假象一掀而起的痛快淋漓,想到他那般杀伐决断,快意恩仇,沉郁却始终清醒不自欺的强人精神,胸中唯有汹涌的崇拜之情。他太酷了。假如在今日以文字为稻粱谋的生涯中,能略有思考,只能说是拜先生所赐。我们未必也要去做一个鲁迅,但不应该学着深刻一些吗?

客观地说,从前鲁迅作品在教材中“拿大顶”,也有意识形态渗透的考虑。教师在讲解上,也只停留在阶级斗争的.范畴。但这些都不能掩盖它的光芒。有文本在手,任何强加于身的庸俗讲解都黯然失色。

鲁迅之去,已近80年。然而他以热血冷眼打量过的旧中国,至今仍然在转型之中混沌和挣扎。祥林嫂、孔乙己、阿Q、闰土们从未绝迹。他的痛苦,依然十分现实。鲁迅那些“一事一议”“小制作”的杂文,读来仍旧让人如芒在背,涔涔汗下。这就是为什么如今已成年的“学生们”在屡屡“吐槽”当年难啃其文的同时,却无论如何不愿他被请出语文课本。

有人说,接近一个作家的思想,并不一定通过教科书。这个道理没错,但这和教科书需要鲁迅是两个问题。教科书无论何时都摆脱不了教化的烙印,因为它对于整个国民思想素质具有定纲立本的意义。否则,日本的某种历史教科书中删除南京大屠杀的内容,中国人又何必去大声抗议?教科书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尽管日后你可能早已完全将课文遗忘,但其营养早已成为了身体和灵魂的一部分。鲁迅扛鼎,当之无愧。

当然,我也同样认为,教科书不能办成鲁迅作品集,任何立意无害的优秀作品都应有资格入选。好文章也并非如鲁迅一种。教科书应该增加体现人类最美好情感、体现真善美的作品,也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学的多样性。目前的教科书改革,已在向这样的方向努力。

但认为鲁迅作品太过深奥阴暗,已不适应时代,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观点,并没有说服力。照此说法,文言文就更不应该入教材了,继续诵读儿歌想必是没什么难度的。漫说一句,学习鲁迅作品长大的人并不少,怎么没见有多少人受其熏陶而摆脱内心的孱弱和劣根,或者成为一个善于发掘本质、独立思考的精神斗士?可我们又是多么需要这样孤独却又蕴含着巨大生命力的斗士!也许我们并没有读懂鲁迅,这意味着,我们并不能放弃鲁迅。

中学语文不能没有鲁迅 篇2

1. 首先是对中学教育中的鲁迅印象的基本描述。2. 关于教材选文。3. 关于课堂教学。4. 关于语文老师。5. 关于考试及高考。6. 关于作文教学和课外阅读。7. 对中学语文中的鲁迅教学的总体思考。

以上分析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与代表性, 其中对中学生最具启示性、最发人深省的是关于“课堂教学”与“语文老师”的论述。现摘其要点进行分析:

一、关于“课堂教学”

关于“课堂教学”, “85% 的同学看来问题不小, 而且应该直接为中学时片面化的鲁迅印象负责。”[2]“有28篇文章直接提到了‘老师难教, 学生难学’的尴尬现象, 甚至有5篇文章认为是‘老师不愿教, 学生不愿学’”[3]该文紧接着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三个原因: 首先是教学内容上的千篇一律;其次是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再次是具体的教学手段, 也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

面对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课堂教学”, 为什么会有“85% 的同学看来问题不小”?为什么会出现“老师难教, 学生难学”“老师不愿教, 学生不愿学”的尴尬现象呢?

“问题不小”, 说明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很大, 有待于语文教育战线上的“有志之士”来共同思考, 进而共同解决。

“老师难教, 学生难学”“老师不愿教, 学生不愿学”, 是否可以理解成两个因果关系的复句?试分解为:因为“老师难教”, 所以“学生难学”;因为“老师不愿教”, 所以“学生不愿学”。由于教师的“难教”, 导致了学生的“难学”;由于教师的“不愿教”, 导致了学生的“不愿学”。

教师怕“难”, 学生亦怕“难”, 谁不怕“难”呢?“教”的重任谁来担起?

教师“不愿教”, 学生“不愿学”, 谁愿意“教”?谁愿意“学”? 谁又愿意“教”与“学”合为一体呢?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出现如此尴尬的现象, 为人之师亦尴尬, 那责任谁来承担?身为语文教师, 那是责无旁贷的。只能“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人”[4]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二、关于“语文老师”

“任何一位教师讲到鲁迅先生的作品时都显得力不从心, 好像不知从何下手。”“备课过程中没有认真研读鲁迅作品 (包括课文及相关的时代相近的鲁迅作品) , 缺少对课文的亲身体验和理解, 在讲授时难免捉襟见肘, 既不能结合具体背景和鲁迅个人经历、心理讲解, 又难以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感动打动学生, 于是照搬泛政治化观点, 引起学生反感心理”。

面对鲁迅先生的作品, 语文老师为什么会显得“力不从心”“不知从何下手”呢?关于鲁迅作品的难懂难学, 冯光廉教授如是分析有五点:其一, 创作背景的隔膜。其二, 语言的变异。其三, 作品的思想内容过于深邃复杂, 表现手法过于隐晦曲折。其四, 学术界的争论。其五,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不当。

冯教授较冷静客观地分析了鲁迅作品难懂难学的原因, 但并未从语文教师的角度, 分析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在鲁迅作品教学中扮演着指挥者的角色, 属于一堂语文课的指导者。面临着鲁迅作品教学所处的尴尬境地, 语文教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鲁迅作品教学的种种困惑,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何以解忧?唯有老师”。

鲁迅有言“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 永远前进, 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 祸哉祸哉 !”。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 反省自己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董云川教授曾说“教育者常常忙于教育别人而忘记了教育自己”, 我们应该对其有所思!

“什么是路 ? 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 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我们语文老师只要不断研读鲁迅, 思考鲁迅, 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所处的“沙漠之地”定能变成“绿洲”, 这块“贫瘠的土地”定能逐渐“肥沃”!

钱理群先生在《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一文中说到, “鲁迅和我们一样:他不是神, 是人, 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 鲁迅又和我们, 和大多数中国人不一样:他是一个特别, 因而稀有的人。因此, 我们才需要他”。鲁迅对我们的意义有二, “他是另一种存在, 另一种声音, 另一种思维, 因而也就是另一种可能性。其二, 能促使我们独立思考, 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并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独立创造的人”。由此可见, 鲁迅对我们现实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的确, 我们现在的时代太快餐化了, 太浮躁了。因此, 我们需要鲁迅, 需要倾听鲁迅的诉说;需要走进鲁迅, 感悟鲁迅情怀;需要重温鲁迅, 唤回曾经消失的鲁迅精神。让这个世界依然绽放出具有鲁迅色彩的鲜花, 让鲁迅的呐喊之声响彻我们的耳畔, 让鲁迅韧性战斗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又一代。

参考文献

[1]孙芳.北大学生看中学语文中的鲁迅教学[J].鲁迅研究月刊, 2009 (12) .

[2]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M].鲁迅全集 (第1卷) , 2005.

[3]冯光廉.中学鲁迅作品选编及编排问题之切磋[J].鲁迅研究月刊, 2010 (10) .

语文课堂不能没有朗读 篇3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朗读 运用及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0-036-01

朗读是一种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也就是要求读者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明朗、响亮、富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变视觉形象的文字为听觉形象的声音,变沉默的肃静为立体可感的声音交流。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冰冷的字体符号组成的,但是一旦把它读出来,它便有了鲜活的生命。因为声音能够传达出人的情感,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因此,这种传达情感和节奏的语言便成了美妙的音乐,成了动听的歌唱。

朗读作品能够感化、熏陶读者,读一篇好文章会让人心旷神怡,情思荡漾,如饮甘霖,如临仙境,给人力量,给人激情。尤其是青少年,从朗读中得到的宝贵财富,对其以后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生活信念,振奋进取精神,激发斗争意志,都会产生极大的作用。所以说朗读对于学好语文,对于人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学习语文,“读”占首位。

培养语感是语文基本功训练中的关键,而朗读又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因为朗读可以把人对语言文字的感觉以及其对人引起的身心反应进行内化,实现语言文字的立体化。其基本途径有两种:一是现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即口语交流;二是典范的文章作品的朗读,即作品朗诵。朗读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传统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法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充分表明了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很形象地阐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的道理。朗读同时也是对作品的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

朗读是一种艺术手段,即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

首先,读者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抑扬顿挫的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景、情和趣味,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深层含义流露出来,还可以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直观的抒发出来。

其次,朗读是把握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有助于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再次,反复朗读可以让读者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文章的妙处有更多的体会,对各种语文知识、技能有更多的领悟。

朗读可以有效的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朗读有效的把正音、认字、词汇、句型结合在一起,把有效的规范口语,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要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朗读必不可少。因为“读”是接受和积累信息的过程,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整合。如果没有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就是纸上谈兵。当记忆深刻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信手拈来,呼之欲出。前人所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正因为此种原因。

朗读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因为朗读能够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通过音韵调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系列的声音形象,并使之牢牢印入人们的脑海之中。原因在于,朗读可以通过视觉、声觉、听觉等器官的协调活动,把知识信息输送到人脑的储存区域,从而起到增强记忆和加强健康的作用。

可以说,在语文学习中,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很简单,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心无旁骛。只是读,只是写,却是文学才子辈出。

然而,现在的课堂,却很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教师的问,学生的答充斥了课堂,原本许多美好的文章都被简单的分析所代替;原本极富美感的文学作品,在课堂上,被老师、学生肢解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原本朗读顶呱呱的学生,被一个个绞尽脑汁都回答不上的问题,弄得语无伦次。

对学生朗读环节的忽略,导致中小学生朗读水平下降,学生朗读课文时随意停顿、表情木然、结结巴巴,流畅的读完一篇现代文,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古文了。语文特级教师、华东师大一附中初中名誉校长陆继椿指出:现在,校园中朗读的缺失,将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和素质培养留下“缺陷”,如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敏感程度等方面将明显欠缺。而仅靠做题和授课只能锻炼学生僵硬的考试技术,根本培养不了学生对文章的情感领悟和语境理解,也适合不了日渐灵活的考试,特别是高考。

上一篇:考文垂大学课程介绍下一篇:老王教案(原创优质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