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改创新

2024-05-18

中学语文教改创新(精选8篇)

中学语文教改创新 篇1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又是感染和熏陶学生内心世界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该以人为本, 从实践入手, 落实课程标准,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生活充满成长气息。

一、语文教学的创新原则

在教学探究上, 我们应遵循以下创新原则。

1.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运作从依赖到独立, 从孤立到合作。

2. 学习活动构建的模式从他主到自主, 从接受到探究。

3. 学习活动的环境资源从课内到课外, 从封闭到开放。

4. 学习活动的内容从单纯基础的复制到系统认知的建构, 从历史文明的继承到现代文化的创新。

二、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种形式

1. 以文本内容为课堂教学主体, 优化教学过程, 建立大众的新颖的学习方式

(1) 把静态的课文分析变为动态的语言教学, 把语言文字教活、教生动。例如, 语文七年级上册《春》, 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这篇佳作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构成了一幅描写春天的美景画, 也是一曲春的赞歌。教师激情、完整地诵读课文, 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情绪被调动。其次,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 用生动的语言 (融声音、表情、姿态、手势为一体) 来介绍 (或背诵) 给“听众”, 让“听众”如临其境、留连忘返。这样, 学生从争相介绍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领略到了散文诗般的笔调, 又感受到了作者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样, 课堂中学生不但学得主动, 学得生动活泼, 而且在阅读方面、写作方面都会得到启示。

(2) 抓住教材内容集中点, 并加以有机整合、合理变通, 使课文形成集成的板块结构。如, 教七年级下册的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引导学生注意标题的关键词“从……到……”, 并了解课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处生活来叙述童年时代的生活之后, 教师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标出文中的两个部分, 然后将两部分进行细致的比较阅读, 有效地理解作者行文的章法和技巧: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形成鲜明对比, 从而突出了“百草园”的快乐, 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 及其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3) 对教材内容加以选择, 删繁就简, 恰当剪裁, 以突出重点。

(4) 寻找教材内容的突破口, 设置障碍, 缩短认知距离。教师除精心巧妙地处理教材外, 还要抓住文章内容的集中点, 关注牵一发而动全篇的语言。如, 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 引导学生设置障碍, 通过对一个思维障碍的排除就可以获得成功。障碍是:人们常常看到父母亲的背影, 却没有什么异常的印象, 也难以产生一种真挚、至诚的对父母亲的感恩之情。而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却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 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 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解决了课文的重要问题。

(5) 引导学生对文章亮点进行咀嚼、品位。如, 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中对范进中举发疯的一段人物描写, 可谓穷形尽相、跃然纸上。范进发疯的过程, 写得既有爆发力又有波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品位多层次的细节描写以及用词的巧妙。一个“噫”字写出了他惊喜过望的心情, 又与他狂喜的心情合拍, 语句虽短小, 但语气强烈。这一段中用语反复, 但反复中又有变化, 前一处用“好了”, 后一处只用一个“好”字, 冲动的劲儿又有区别, 足见用词的细心。教师要启发学生细读、品位文章中的“亮点”, 这里点拨无疑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空间的好方法。

(6) 依据学生兴趣特点, 投其所好, 把原本扎实但因常见而乏味的问题进行巧妙装扮, 达到异曲同工之效果。且看《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对比:其一是采用围绕课后问题进行教学, 一板一眼, 看起来扎扎实实。结果, 由于学生课前的预习不深, 对课文内容只是初步了解, 而教学内只不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较全面的整合, 学生觉得没有新鲜感, 所以兴趣平平,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二是教师初读设疑, 让学生猜猜老师特别想知道的问题:有一个成语———“世外桃源”, 谁可以解释一下?谁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渔人是怎么样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渔人沿来路离开桃花源而后人为何又不见原路?结果学生情绪高涨, 兴趣盎然地读起课文来。在教师的巧妙诘问下, 学生们自主与合作相结合, 挑选最感兴趣的问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 不但解决了课文的几个重点, 同时也把学生的能动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2. 以文本教学为指针, 拓展教学内容与形式, 加强教学整合, 探索新颖高效的学习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作为教师, 就应该学会发掘利用这些资源, 就应该发挥教育实践的优势, 重视学科整合, 从而变革学习方式。

(1) 将民间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如, 八年级上册《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浓郁民间文化气息的散文。教学时, 可结合当地实际, 让学生对当地的民间文化进搜集、整理, 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我县每年的“三月三”歌圩也是蕴涵着民风、民俗的节日。教师可以提供:民间故事、民俗习惯、家乡土特产、神话传说、认识方言、节日探源、山歌采集、摄影书画等主题, 指导学生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根据本地情况和个人实际确定主题, 再到民间采风, 最后以办民间展览或编校刊、办讲座等方式展示采风成果。这些活动使得学生既观察了自然, 培养了观察力, 了解社会风土人情, 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观察结果, 充分绽放了自我, 得到了各种体验思考与提高, 效果远胜于固守文本的学习。作为教师, 应该学会敏锐地观察生活, 大胆地摒弃原有的不受学生欢迎又可有可无的文本内容, 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 并在社会的大课堂中锻炼和提高自己。让语文时时散发着新的魅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2) 发挥学科整合效应。新时代的语文教师, 应该立足于教育的长远利益, 观照学科内容, 并与其他学科教师相联系整合学科内容, 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提升共有的教育资源与目标, 在相互促进中提升各自的教学品质, 从而使学生拥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 使语文这一学科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学科。

①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学等相整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 应用多媒体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 同时更应该通过不同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语文与音乐、美术学科相整合, 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 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发展个性, 充分绽放语文学习的光彩。例如, 教学《安塞腰鼓》一文, 在导入时, 播放激烈雄壮的安塞腰鼓表演的音乐, 教师问:同学们, 听过这样的音乐吗?这是什么声音?……此处的导入设计, 意在用场景音乐将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情境中, 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例子, 让学生感受一种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也为了让学生感性地了解课文的情境, 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教学中, 用多媒体显示安塞腰鼓表演所表现的“宏伟的场面”、“雄壮的响声”、“击鼓的后生”、“奇丽的舞姿”等。引导学生体会安塞腰鼓的艺术美, 让学生感受到安塞腰鼓这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从表演者豪迈粗犷的动作、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 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在表演场景的感染下, 教师再次引导诵读文章,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总之, 不管在什么时期, 语文教学都应根植于生活的土壤, 根植于教育的方方面面,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创造性, 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而且不仅从自身的角度优化教学, 更是从教育的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谋求最佳的整合效果, 促使学生建立富有生命力、律动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才能永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福灼, 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

中学语文教改创新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语文课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课程,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课要擅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语文课上的简单灌输与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现在初中语文课发展的要求。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理念、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措施等方面对初中语文课进行教学改革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探析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找准教改切入口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必须找准教改切入口。如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迫于升学压力,只知道应试,而不顾学生的感受,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乐学性;多数教师的语文教学方法为“满堂灌”,教师成为语文课的主宰者,将应试知识硬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的学习能力;部分教师综合能力差,不会或不愿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手段单调。要想取得初中语文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依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针对上述现状进行教学改革。

三、初中语文教改的创新策略

1.教学观念创新,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初中语文教改要进行创新首先要进行观念创新,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做起。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主角角色,使学生逐渐变为课堂的主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宽容的心,给学生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包容学生,更要赏识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在教学中让学生与我们进行平等地交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和观点,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2.教学方法创新,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融入情感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具体可感的教学情境,融入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情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性,从而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内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利用挂图、课件和视频等多种教具来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画面,让学生积极体验,从而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教授《变色龙》一课时,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与小说前后情节密切相关的六幅图画,随着讲解的深入,学生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主人公的六次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大变化。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深入地认识和理解。

(2)擅于设问质疑,提起学生的乐学性

在初语文教学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擅于设问质疑,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提起学生的乐学性。课堂教学中良好互动的前提就是教师设计的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在问题中深入进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次上地理解力和创新能力。问题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还应该根据课文的不断变化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积极思维,而不能把课堂内容简单地直接灌输给学生。

(3)增加课外实践课,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适应各种社会情况,必须增加课外实践课,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视而不见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堂内感受不到的学习乐趣。为了配合课文内容讲授而进行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均可以在课外实践中进行。如校外采访、手抄报纸、新闻广告的改编、资料查检等。把课外实践课当成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一定能够发挥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

3.教学手段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级学校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的课堂上也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而提升学生的乐学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文本、图片、动画,乃至音频、视频文件融为一体,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直观生动的形象,丰富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以及全方面的视觉效果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感,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之中,主动探索,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笔者在语文课上就会经常结合教材内容为同学们播放与课文情感基调一致的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学生们对此种教学方式非常欢迎,他们在音乐渲染的气氛中进入课文情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品产生共鸣。如《社戏》一文主要讲述作者的童年趣事,笔者就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歌曲《童年》,轻快动听的乐曲把学生带到天真烂漫的童年,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教改创新 篇3

[关键词]教学改革;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审美情趣

当前,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一些语文教师缺乏理性的思考,片面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性,整堂课只注重让学生开展活动,而忽略了文本,忽略了语言文学所承载的教化作用,也忽略了教师作为倡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学生的活动有了,课堂气氛也热烈了,其实质却是师生互动仅为一种表面现象,语文教学始终在远离言语的地方游离徘徊,学生的语文素养未得到有效提高,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也未能得到很好体现。

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例: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精美的课件,一会儿动画,一会儿音乐,鹰击长空就飞出一只鹰,虎哮深林就跑出一只虎……整堂课在欣赏画面的华丽和声音的热闹中度过,学生却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甚至也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一会儿书,体味一下语言的魅力,感受一下作者寄放在作品中的情感;课堂上,学生正在热烈地讨论,但主题已不知滑到何处,其价值取向与育人的初衷严重背离,而教师为了课堂的热闹却不加以制止和引导,等等。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像这种把语文课程育人的功能置之一旁,单纯追求课堂形式的所谓互动教学则并不可取。

高中语文课程承担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高中语文教师则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一堂课能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能不能使学生透过特定的文字符号理解其中深藏的意蕴,进入教材规定的情境,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师这个“中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走进言语的深处

语言的发展与人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语言的发展能很好地促进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进行语文教学,应紧扣语言文字特点,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情感。如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教师可以用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有人说,祥林嫂的生命里没有春天,大家有什么看法?请谈一谈。”课堂的讨论围绕文本展开,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感悟,深入文本的内涵,在与文本不断深入的对话中,使其语感得到深化、美化。又如教学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请从文中找出相关事例解读“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该问题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两个层面:一是写项脊轩的变迁和作者对亲人的回忆;一是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再一个问题:李白有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说的是诗文的语言质朴真醇,自然高妙,没有刻意雕琢,也不见绚烂夺目的修饰,表现的却是最深刻最真挚感人的情理。请品读本文,感悟本文的语言特色。这个问题是关于文本的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最寻常的题材,最平淡的字句,最熟稔的意象,表达的却是深刻而真挚的情理。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与探讨的过程中,感受文本所展示的人情人性之美,同时也感受繁华落尽见真醇的言语魅力。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互动发展新机制

当前的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手段也呈现出立体化构架。教师的教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绝对意义的教授者已不复存在,教学过程实际上已经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互相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造一种师生互动的对话机制,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探究、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如教学《项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根据你对玛蒂尔德的认识,说说她除了选择用十年艰辛的劳动来偿付项链的债务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么?学生可以通过挖掘课文中的语言信息来推理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并以此为根据来阐述玛蒂尔德选择用其他方式来偿还债务的可能性。这个问题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对其进行人格教育,师生互动,课堂充实。

师生互动的教学机制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思路,把教法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为此,语文教师必须随时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努力追求既有创新思想又切实有效的教学境界。

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质兼美的作品很多。这些作品无不闪烁着人文的光芒,对青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教师理当积极挖掘,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总之,语文教师要适应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就必须告别旧理念,不断进取,以更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挑战新形势。

谈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 篇4

一项教改实验, 要解决观念变革的问题, 也要解决方法变革的问题。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也是如此, 对教法学法势必提出新的要求, 才可能达到实验目的。

“读写创”课题, 在学习方法上, 强调学生的自读、自写、自创。学生不用教, 自能阅读, 学生不用教, 自能写作, 这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但长期以来, 我们为达到这高境界所做的事太少, 或者是做了一些事, 但效益太低,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实际上并不相信学生, 并不相信可能存在这种高境界。因此, 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常是一种沉睡状态, 学习缺少自主性, 方法有太多依赖性。“读写创”教改实验要改变这一点, 要还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 培养学生能够终生学习的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概括为自读、自写、自创。自读是在导读的基础上实现的。自读的具体过程:整体把握—局部理解—分析鉴赏—发现创造。其中先整体、后局部的阅读理解过程, 有别于先局部后整体, 这是由实验的目的———培养视野开阔、把握全局、有语文创新能力及创造力的人———所决定的。自写是在导写的基础上实现的。自写, 可以是在课堂上按要求独立写作, 也可以是在课外自觉地写下点儿什么。但两者都强调对于生活的理解、积累, 也强调展开联想、想象, 写出独特感受到的人生。自创是在自读自写中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创造力表现出来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自读、自写、自创, 就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情感性、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创造性。情感性, 是掌握学法的内在动机;整体性, 是运用学法的内在视野;系统性, 是所建立的知识、能力结构的内在联系;科学性, 是所采用的学法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创造性, 是所运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新颖、独特、有价值。这些方面的特性一旦形成于学生的语文自学过程, 就必然带来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创新。“读写创”实验便是开创了语文的个性学习的时代, 学生普遍能自主学习并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就不再是一个神话。

二、认识“读写创”教改实验的效益价值

从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两年来的情况看, 课堂效益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确立

起来。“读写创”教改实验的课堂普遍有这样的特点:学生不再是“沉默的羔羊”, 活跃的课堂也不再只是形式上的热闹,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问题的审辨、对社会的介入都是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态度和方式热烈地表现出来, 那种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往往使上课的教师始料不及。汕头市第二中学朱丹虹老师用一课时完成对初中第四册《发问的精神》一课的“读写创”教学, 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读课文, 引导学生自觉迁移已学的议论文知识和调动学习的经验, 独立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和论证方法, 然后要求学生从“发问的精神”联系到“讨论的精神”, 自由选择课文中适合的论证方法, 就“讨论的精神”写一个议论的片断。整个教学过程都把学生放在主动学习者的地位, 而学生也因为教师开放式的课堂结构和对自己能力的信任, 都主动积极地在“读写创”中实现和表现自我实现的价值。

2.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体验。

中学语文教改创新 篇5

【摘 要】 教学改革是任何教育教学中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现代社会正处于信息化的时代。虽然中学语文教改的成果也日见日丰,令人欣喜,但是农村中学的语文教改始终春风难度,不见明显的“风吹草动”,又不得不令人担心。当前,要使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胆子壮一些,步子大一些,我认为有必要查找制约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教改的严重问题。 【关键词】 农村初级中学 语文教学教改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一部分是因为语文教师自身造成的;一部分是由于学生本身引起的。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农村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教改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评估中严重存在以“分”取人的现象教改能否取得成功,与教学管理评估方法的是否科学有很大关系。在教改过程中,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管理评估制度的科学化显得十分重要。教学管理评估制度的科学化,是教改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的一些教育行政主观部门评定一所学校工作之优劣,其主要根据是考试的分数“率”,学校在评定一个老师学年度工作之好坏,其主要依据也是期中期末分数;把你所教的分数与本校同级同科比较。分数高,那么,教学奖金就高,评校级、乡镇级、县级等优秀教师的可能性就大。把复杂的学校管理工作人为的简单化、机械化。在评定老师时,甚至固执地认为年老,教龄长的老师就是有经验的老师,就是优秀老师。死守毕业班或快班,美其名曰:“把关老师”,在评优、评职称时论资排辈,按部就班。压抑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的积极性,进取心。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秀老师”,久而久之,也难免居功自傲,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这种落后僵化的管理评估方式使教师疲于奔命,辛苦徒劳,不可能、也没机会产生教改的动机。 二、一些学校的教研组活动中的形同虚设 加强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搞好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就学历来看,目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9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学历并不等于素质。一般来说,教师素质包括思想觉悟、品德修养、业务能力、理论水平等。事实上,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致使教学上公式化、程序化,教师的业务水平不仅得不到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升学体制又促使教师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等,也就派生出抓一部分,管一部分,放一部分的教学思想,又加快了下降的趋势。另外,由于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涉及面宽,工作量大,见成效慢和“要教谁都差不多,要教好谁都难”的矛盾统一,造成一些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学改行改科。更使得语文教师素质跟不上时代。所以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就迫在眉睫。我认为提高素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参加举办各种教研活动。 但是,由于农村中学资金的短缺,信息的闭塞,客观上使他们疏于懒于教研活动。 有些老师从教一二十年,从未走出校门参加任何教研活动。他们既不走出去,也不请进来,造成教学上的闭关自守,坐井观天。也由于应试教育的分数竞争,语文教师的“文人相轻”,又主观上使他们觉得“彼此彼此”,自以为是。所以导致一校内的公开教学也形同虚设。就是偶然举行一两次公开教学,也由于课前精心布置,甚至上节课已经演习而变成了简单的回顾或重复。 三、教案教不改初衷、作文批改 “满堂红”,教学不够深入 教材教法中要求,备课要有正確的方向。方向正确,以后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才能正确。比如赛跑,只有起跑的方向正确,才可能沿着正确的路线,胜利地到达终点。语文课备课的方向,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可是,长期以来,很多教师自己不去或很少去钻研教材,备课照抄资料。有时抄都不抄,捧上讲台的是几年前的纸都发黄的教案。更有甚者,把课备在教本上,课文的空白处都填补得密密麻麻。字迹细小如蝇足,今年是这本明年还是这一本,只要教材不改,教本就不改。即使封面全掉,纸张已烂,也敝帚自珍。就算教材改了,课文还在,也要重新带来那盏渔火。 在课堂教学上,拿着死板的教案,应付鲜活的脸孔,两眼斜视天花板,脸不红来心不跳,一本正经。直至所讲字句与学生手中的课文对不上号时,才醒悟该增减一些内容了。难怪有些学生拿着哥哥、姐姐,甚至舅舅、姑姑的听课笔记听课,在老师讲上句时,他能完完整整地对上下句。这又不能不说是对我们教学的一种嘲讽。教学内容可以不变,但学生却是一届一届一代一代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法不断变更,不断改善。这才符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教学不是绘画,教学不是印刷,何况世上也没有最完美的绘画,最先进的印刷技术。也由于备课时不重集体备课,课前说课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在备课时、各自为政,躲入房间照搬照抄资料、名家教案,脱离学生实际造成教案上的不谋而合和课堂教学的异口同声。这种一寸不变的教案和教学方法,岂但难以提高教学水平,形势的发展跟不上,亦步亦趋都十分吃力,更甭提教改、创新。 作文评改包括批改、评改两个方面,批改和评讲所要遵循的原则有三:以正面为主;要有启发性;要有针对性。可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由于环境的制约,阅读面窄,动手也少,逐渐养成了一种只改不讲的习惯或在批改时只懂精批细改,不懂“多就少改”。面对“作文山”每天挖山不止,或者将学生作文大段大段地删掉,或者改得面目全非,作文本上“满堂红”,或者写整页的评语,罗列各种毛病。教师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兴趣却越来越低了。又由于没有注意作文批改和评讲的启发性和针对性原则,不注重作文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作文无所适从而兴趣全无,导致老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摇头咋舌。 因此,只有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走出升学体制、应试教学的怪圈,才能够迈出素质教学的步子。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孙瑞欣,《语文教学的激情策略》,中国教育报2007.11.2

中学语文教改创新 篇6

一、课程理念的创新

明确工具作用和人文性的课程定位。参照着《大学语文教学大纲》里面的阐释和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 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这一明确的方向指示。参照这一项意见建议, 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阅读、审美、理解、评判的能力。通过能力的提示使学生们更好的应用语文这些交流工具, 同时也能对中华文明的文化载体有更好的认识, 使学生在人格的塑造和整体的文化修养得到更好的提高。

在教改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对于批判性的思维也应该予以重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种高等的教育必须要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研究、探讨能力。这是学生自主性的体现。自己发现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使问题得到解决。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科目在教受的过程的也需要结合着各个专业的特点。作为大学课程里的科目, 课程的设立也渗透着专业倾向,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着各自的教学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将教学质量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将各自的专业知识融入其中, 一定不要牵强附会。

二、课程教授方法的创新

课程实践的创新实际上包括一种形式的创新。教授的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讲座、访谈等表现形式都可以很好的起到教育作用。根据计划, 做到有针对性的通过专题来开展讲座和访谈, 不仅提供了许多可以鉴赏的范例, 同时也是教改方式上的一种举措。

另外, 除了讲座、访谈以外, 我们还需要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乐于参与进来, 学习本来就是一种个人能力的构建。在过程中一定要将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自信感树立起来, 使学生成为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探索者。正因如此, 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引导。要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一本书的学习方法, 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变通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求知欲望来进行自主学习。只要依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课堂上进行可以自圆其说的阐述和说明的都应得到鼓励。

从学生角度上来讲, 我们还需要将参与方式多元化处理。例如举行演讲等方式, 使学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得到分享, 并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输入更是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和提升。老师们要在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联想和发散思维, 多多创造机会, 让学生们个性化的多说多表达, 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在分享的同时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形式上不拘泥为演讲, 小组讨论也有这种效果, 并且还可以使更多数人同时广泛的参与表达。

除了人为的活动, 我们也可以依靠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支撑我们的教学效果。根据科学数据显示, 视听可以刺激大脑感知和记忆, 视听的组合运用对记忆力也是十分有好处的。尽量多的将包含视听元素的内容引进课堂, 创建多媒体教学机制, 用画面、声音等元素营造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氛围, 使学生可以在情景中体验文学的内涵和魅力, 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体验文学艺术的魅力。

三、重视多元化的差异和融合

为了更好的适应全球化趋势, 为了可以使学生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获得不同一般的竞争优势,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脱颖而出, 我们在平时的课程教授过程中就要融入多元化的元素, 将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编入教材, 通过在课上的学习使其可以对多元的文化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知。例如, 现在的教材中就有许多外国文学家的作品被选入。这些文章十分实用, 并且有代表性, 例如波得.法布尔的《如何谈论世界》。这篇文章通过举例的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它不仅有其文学意义, 更加有实用意义。例如在这篇文章中蕴涵了如何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通过简化之后获得有序的筛检归类信息。此外还有罗宾.拉科夫的《言如其人》, 安东尼.布兰特的《送礼的艺术》等。

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说, 在全球化的大形势影响下, 大学语文的课程创新改革面临着重大挑战。教改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眼光、意识、以及拓展国际视野。我们要把这些元素都融入到教学改革的任务中去。深化思想, 坚持创新。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可以适应全球发展和挑战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丽华.创新教改理念创新教改方法—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 2010.10.12.

[2]闵春发.《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创新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年03期.

[3]王一军.《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基于长江三角区域经济文化特征》[J].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研究导刊) , 2009年第33期.

中学语文教改创新 篇7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 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学生, 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课主宰课堂, 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 “以听代思”的学习。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不仅要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 将语文学科的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 在学习和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把以往的教学观念“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而现代社会更注重人的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 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要明确学生作为“这一个”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而不是以往教学理论和实践所孤立看到的诸如教材、教法、作业、分数等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学生的认知活动, 绝不仅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 也绝不仅仅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活动,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行为的人全身心都参与和投入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 其次才是学生的认知活动, 最后才是教授能力、培养能力。而且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只有在首先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活动的时候, 才能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从而推动学生认知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形成民主、融洽的教育氛围。正像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儿童单靠动脑, 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 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 那么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把学生看作“人”, 教师就必然要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着眼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能动、创造的学习, 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作为“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不是机械、被动地学习, 因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必然是在学生主观意志的作用下才可能实现。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活动, 从哲学上讲, 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唯一的可能方式。皮亚杰的研究表明, 个体思维发展是一系列不同水平的活动内化的结果。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根本途径是科学组织各种活动, 师生互换角色, 引导学生充分参与。

笔者在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将课堂交给学生, 赋予登台讲课的学生提问、指定人诵读课文、回答问题的权力, 同时也允许同学们向讲课的“小老师”提出各种问题并要求解答。这样做的出发点是, 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既体验教师劳动的甘苦, 又把自己对课文的体味、探索与真切的理解通过一定的方式传达给其他学生, 让他们享受到不这样做一做难以体会到的新奇与愉悦。开始笔者担心学生会不配合, 想好了补救措施。可当笔者走进课堂时, 看到了另一番情景:有几个学生打扮成古装的模样对着台词!原来他们选定了人来讲课, 准备用表演的形式讲述课文内容。从实践效果看, 为了帮助“老师”上好课, 大多数学生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法, 认真备课、讲课, 课堂气氛活跃, 效果很好。

要相信学生。“我讲他还不懂, 让他自己讲能行吗?”这是教师 (包括家长) 中普遍存在的顾虑。须知多数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 已加大了体验、探索为主的主动性学习;而讲课者无疑是在实践主动性学习, 同时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这种感知是教师无法代替的, 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点拨、解疑, 对学生所讲的内容做必要的补充、强调与订正、评价。

二、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师生活动的内外条件相互联系, 彼此制约。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探索比掌握现成的理论更加重要, 而这种教育价值的实现必须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衡量主体性的重要标尺。没有“问题意识”, 就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 也谈不上创新。学生在学习后能提出问题, 表明他有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 表明他对前人的学问和现成的知识有疑难或产生怀疑, 所以, 产生问题的过程, 就是主体性作用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 钱梦龙就进行过“提问—讨论—反思”的尝试, 提倡“问题来自学生”, 也就是课堂上所要研讨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课前或课内提出来的。在教《游褒禅山记》时, 笔者放手让学生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作手法的特点等方面提问、质疑, 写在纸上;然后收上来进行归类、合并、筛选, 挑出最有价值的、牵一发动全身的, 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围绕“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所得”的作用进行分析,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的”教学主张。通过讨论, 学生明确了“文中作者所发的感慨也和古人一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也明白了为什么王安石4月游山而7月所记的原因。还由学生自己讲解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 深化了主题。

学贵有疑, 大疑大进, 小疑小进, 不疑不进。现代教学不仅强调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而且尤其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尤其是在提倡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中, 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 只有不断地培养“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发现中走近真理, 也在发现中收获理性思辨的成功和快乐, 是尤为重要的一步。

三、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人

语文是一种技能, 这种技能的特点之一便是实践性。在语文学习中, 教师的指导不能离开学生主体的认知实践活动, 它要通过学生主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去认识、去体验, 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彼德·杜拉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这样说:“知识是拿来用的, 不是用来饱肚子的。一个实践比一千个光说不练的理论更有用。”

因此, 确立课堂教学的实践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根本性变革。让教学是“作为师生特别的生活实践而存在的”, 这需要营造一个创新的教育氛围。比如,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演一演”, 通过《荷花淀》中水生和水生嫂的对话, 了解水生嫂的性格特点;昭君出塞时的情景, 体会“和亲政策”和“悲壮美”的内涵。“说一说”, 《读〈伊索寓言〉》中的小故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 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鸿门宴》上“项庄剑舞, 意在沛公”的典故千古流传, 让学生说一说, 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还有的学生联想到“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成语故事, 以及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著名诗句, 不仅有助于分析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 而且拓宽了视野, 增加了课堂教学含量。“画一画”, 古代的服饰、北大的荷塘、“呐喊”的鲁迅、激动人心的都江堰, 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形象性, 加深对主题、人物性格的理解……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 主动参与, 各显其能, 互相合作, 将体验和探究式的主动学习精神发挥至极致。

除了在课堂上体现“实践性”, 语文教学还应和生活相联系。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温斯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在传授知识、分析课文、训练能力的过程中, 如果有意识地联系生活, 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 激活他们的认知冲突和学习要求, 那么, 平面的文字就会立体化起来。那些被他们心灵过滤、感知了的知识就会成为他们生长中的精神食粮。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 事先布置学生品尝荔枝、观察荔枝, 再了解荔枝这两年的行情。课堂上学生很快掌握了课文介绍的有关知识。在自由发言中, 学生还说到今年荔枝比去年贵是因为产量比去年少。而产量少的原因又在于蜂农不愿意养蜂, 蜜蜂少, 传粉少。这样, 学生又把课文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问题联系起来, 收到了良好的实效。

中学语文教改创新 篇8

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教改中的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来, 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活动主体。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1)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 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加强学生的荣辱共享的意识; (3)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可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改路径

研究表明,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呈现刚起步的状态, 在教育发展比较先进的学校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以玉溪市通海县第三中学为例, 阐述小组合作学习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改路径。

1. 合理进行小组分配

在对学习小组进行分配时, 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合理的分配, 每个小组可以由4~6个学生组成, 要求每组都应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组织能力强的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以及协调能力强的学生, 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 做到合理组合。在小组内部, 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学习, 可以学习优秀同学的优点, 吸取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 同时这样做还可以使学生更有自信心、能够帮助他人。

2. 明确小组的学习目标

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中,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实现共同进步。小组目标确定的关键在于小组间的凝聚力,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小组成员的个人目标, 重点是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他们的目标, 通过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 在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时, 教师应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目标, 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3. 设计小组的学习内容

在小组学习内容的设计上, 教师应紧紧抓住教材的中心思想, 明确学生的心理, 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可以设定每组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该项内容的设计特别适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 教师可以设定学生感兴趣的古文, 对该主题进行讨论, 在讨论结束后, 由每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讨论总结, 同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提出自己的观点,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领会能力。

4. 鼓励小组合作的创新

在小组合作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培养创新能力, 从多个角度看待创新问题, 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 因此该项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较丰富, 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写作一项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可以根据平时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发挥想象力, 对作文的题目和内容进行探讨, 并实施在作文的写作中, 教师应先给学生们充分的准备时间, 进而开展小组内部的讨论,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教师要理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使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创新。

5. 调控小组合作进程

在宏观上把握整个讨论的进程,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做到正确的引导教育。首先, 控制好时间的分配, 要让每个小组有讨论、分析、阐述的时间;其次, 调动学生的积极意识, 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和分析中来, 促进彼此的交流;最后, 要处理好合作中出现的矛盾, 要学会赞美和鼓励, 友善地解决分歧问题, 对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不要嘲笑和讥讽,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小组内部成员友善, 正确对待矛盾问题, 进行合理有效的解决。

三结束语

本文以我校的教育改革为例, 提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作为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 应了解学生,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的安排, 要明确学习目标, 有序地设定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 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并从宏观角度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把控。

摘要:如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大势所趋。本文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视角, 探讨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语文,教改路径

参考文献

[1]陈建微.初中语文“合作式”课堂教学研究[D].延边大学, 2011

上一篇:知识辅助下一篇: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