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学语文

2024-10-23

人教版中学语文(精选12篇)

人教版中学语文 篇1

一、《论语》选文教材的评价

(一) 均体现了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 在《论语》选文的课后习题中对上述语文课程标准有所体现, 如《论语十二章》中训练系统如下设置:

『研讨与联系』

一看注释, 查工具书, 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2.五日三省吾身;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4.士不可以不弘毅;5.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接人待物的处世之道, 对此, 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

由上面两题我们可以看出, 编者的初衷是要在一课中既要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知识, 又要让学生辩证的领会《论语》的内在精神。

(二) 体现了教科书编写建议精神

七年级的课程安排, 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让学生对于《论语》有初步认识。

在高中必修一的“名著导读”中, 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实践, 便是通过大量的语料积累, 由不抵触到接触, 由接触到理解。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

(三) 符合学生年龄与时代特点

不止一本教材中提及到了结合日常生活, 站在自己角度对《论语》中精神作出解读。如《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

『思考·讨论·练习』

一《论语》里多次提到君子的品性……请将有关语录整理出来, 联系日常的为人处世, 讨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

三儒家和道家对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经常有报道说中国人到国外求学、谋职, 不善于表现自己, 而这与儒家强调的礼让谦和、道家强调的无欲不争的文化传统有关, 你认为是这样的吗?

由此我们看出对于学生的引导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 且更多的联系实际, 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论语》中的有关知识去面对生活, 处理人际关系。

(四) 局限涉猎, 并未成为系统

人教版教材中对于《论语》的收录过于零碎, 并未形成系统, 编者初衷是让学生领会精神, 在课下让学生自行研读。在《论语》的二十篇目中虽然选文收录涉及到其中的十八个篇目, 但内容较为零碎分散, 让学生不能对《论语》形成整体的了解和认知。学生的记忆力有限, 在学习高中的知识时难免会对初中知识点产生遗忘, 尤其是《论语》这种古文类篇目, 在老师讲授时也难免疏忽整体介绍, 最终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过于零碎。

仅仅是此一个出版社中所选录的, 在正文里就有所重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先进》篇与《名著导读》《先进》篇其一相同。在课后链接中也有很多重复之处, 这些都足以证明编者们并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

二、《论语》选读教材中孔子思想在当下的转型接受

《论语》固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但是在当下的社会中, 其思想需要经过筛选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当代人有很强烈的身份认同危机;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也比较混乱。这是因为我们忽视传统的精神文化资源, 忽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孔子思想加以现代化, 并建立起比较合理、有序、先进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 以适应当代社会并让大众重视和继承。

如必修一“名著导读”的课后练习就体现出了这一点:

『思考与探究』

一孔子说他“十五至于学”, 这与现在上高一的同学的年龄大体相当, 请结合你的学习兴趣, 谈谈将来的志向。

二《论语》中有很多地方讲到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相关行为方式, 如“知者动, 仁者静”“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之类, 你能否在《论语》中找到接近自己性格的描述?

三《论语》中有很多格言警句, 你觉得哪一句给你启发最大?请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四你认为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意义? (3)

通过上面这四道题目, 我们可以看出, 在教材编写方面, 编者把《论语》放在历史大结构上。在具体的内容引导方面, 编者还是强调了对于学生的接受以及在当下的实际价值。第一题和第二题都是从学生自身出发, 强调个体解读。第三题与同学交流感想, 第四题联系当下社会。总体来说在并没有偏离《论语》本质的前提下, 尽量强调学生解读和实际意义。

在选修教材的收录上, 如《先秦诸子选读》中编写组成员说道:“开设这门课程, 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 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 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使人格健全地发展……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又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4) 总体来看, 编写组人员还是从各个角度对于篇目的选择做出了考量。

三、《论语》选读教材编写建议

(一) 对于选文的编辑目标建议

语文新课改规定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要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无论是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 必修还是选修, 都应当遵循课程标准, 有一定之规, 让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获得发展。不能让教材割裂, 导致联系不清等状况的出现。

(二) 对于选文标准的分类建议

梁启超先生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对《论语》有如此分类:“一、关于个人人格修养之教训;二、关于社会伦理之教训;三、政治谈;四、哲理谈;五、对于门人弟子及时人因人施教 (注重个性的) 回答;六、对于门人弟子及时人的批评;七、自述语;八、孔子日常行事及门人颂美孔子之语 (映入门弟子眼中之孔子人格) ”。 (5)

那么在选文时也应有所注重, 在内容上对于《论语》的二十章节都有所涉及, 让学生对于《论语》有整体认知, 其次在内容上也应有所分类, 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孔子学说及其思想。

(三) 对于编者编写建议

当下教材编写各自为战现象层出不穷, 编者与其闭门造车, 不如联合起来形成统一规划。如人教版教材中, 选文重复屡见不鲜。而且当下很多不同出版社对于《论语》的接受多种多样, 如语文版、粤教版中录有《论语》选读, 苏教版、鲁教版有《论语》《孟子》选读 (6) 等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教材编写的借鉴, 让教材设置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 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 可多涉及相关链接, 让学生在典籍中畅游一番, 并非为了考试强行记忆。同时也要多涉及开放性试题, 如台湾版有一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 这和孔子要求的‘讷言敏行’是否矛盾?” (7)

这样能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 从而得出更加有主见的答案。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 《先秦诸子选读》,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年

[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

[5]梁启超, 《饮冰室书话》,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年

[6]杨伯峻译注, 《论语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人教版中学语文 篇2

1、唐宋(散文)八大家分别是指唐代的、和宋代的、、、、、2、《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朝代)家。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体。

3、《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4、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号世称:“”

5、明初诗文三大家是指:、、、6、在我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唐代,许多诗人往往因诗作或个性特点的不同,被冠以各种别号,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诗佛:、诗魔:白居易、诗杰:王勃、诗骨:陈子昂、诗囚:孟郊、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8、《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9、《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的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是:

11、(2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含有哲理的诗句是:

12、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13、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14、《马说》一文的论点句与主旨句分别是:、15、《送东阳马生序》中“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既加冠”

16、(2分)《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豁达胸襟和远大抱负的名句分别是:、以下为选作题,作不加分(一、六班必作,否则扣分)

17、问君能有几多愁?。

18、青山有幸埋忠骨。”

19、宠辱不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

P215 20、,向阳花木易春

21、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

22、“,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P 138

23、众里寻他千百度,24、莫等闲。

二、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鸢飞戾天者(3)经纶世务者(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5)造饮辄尽,期在必醉。(6)或置酒而招之(7)曾不吝情去留(8)箪瓢屡空,晏如也(9)骈死于槽枥之间。(10)祗辱于奴隶人之手(11)录毕,走送之(12)媵人持汤沃灌

(13)色愈恭,礼愈至(1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5)薄暮冥冥,虎啸猿啼(16)以其境过清(17)而或长烟一空(18)然则北通巫峡(19)安求其能千里也?(20)潭中鱼可百许头(21)则有去国怀乡(2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说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策之不以其道(4)腰白玉之环

(5)其岸势犬牙差互(6)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所通字(1)窥谷忘反(2)蝉则千转不穷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食之不能尽其材(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6)才美不外见(7)同舍生皆被绮绣(8)四支僵劲不能动(9)属予作文以记之。(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翻译下列句子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5)微斯人,吾谁与归?(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8)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0)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回答下列问题(1)《与朱元思书》中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志趣?(2)《马说》一文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小石潭记》作者通过描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

(一)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1、下列选项中“雨”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雨,墙坏

B会天大雨

C夜阑卧听风吹雨

D明日不雨

2、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B渔者得而并禽之 C两者不肯相舍

D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3、源于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4、你从文中讲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阅读《为你自己高兴》,完成1一4题。为你自己高兴刘心武

①朋友小凌自幼双腿瘫痪,在一家印刷包装纸的福利厂工作,业余爱读文学书,常到我家来借,我有一天就对他说:“你怎么不立个大志向,发奋写作,也成个作家?”当时他没说什么,过些天来还书,他告诉我:“我没有写作的天分,我就这样当个读者挺好。”临告别时更笑着说:“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己高兴。”

②上个星期天我在大街上看见了他,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后座上是也有残疾的妻子,搂着他们完全健康的小女儿,三个人脸颊都红喷喷的,说是刚从北京游乐园玩完回来。真的,他们全家都为自己高兴,那是人生中最扎实最醇厚的快乐!

③为自己高兴吧!我为什么不完美?——别钻那牛角尖.要是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那么,让我们都像小凌那样,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④一个作家朋友得了个奖,却很不高兴。为什么? 因为有人问:为什么只是个地区奖,而不是全国奖?如果他得了个全国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不是最高奖? 如果是最高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国际上没有得奖? 如果国际上得了奖,那么还可以问:为什么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呢?„„这样一路问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也许会有正面的例子,但我举不出来,我只知道美国海明威和日本川端康成都是在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后自杀身亡的。也许那自杀的心理因素非常复杂,但一些评论家讥讽海明成的“江郎才尽”,社会舆论对川端康成达到至美至丰境界的高于富土山的期盼压力,很可能是那诸多因素中相当重要的一种。⑤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⑥争取不凡()可敬可佩,()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这个世界很大,机会确实很多,然而这个世界也很小,机遇又极为难得,我们应在奋力进取与适可而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我们要懂得这个世界不单是为不平凡的人而存在,更是为平凡的人而存在。

⑦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的努力奋进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能够如现在这样也真是挺不错;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不为自己设置徒添烦恼的标杆,更不受他人出于好意而设置的缥缈标杆的蛊惑;为你自己高兴,为你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

1.删掉第②段似乎也可以保持文章的完整。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一段? 请简要分析。

2.第①至⑤段运用了举例论征和的方法。举小凌的例子是证明要“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举作家朋友和海明威、川端康成的例子是证明什么观点?

3.下面这句话摘自第⑥段。请在句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争取不凡()可敬可佩,()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

4.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此观点,作为一个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的?

四、作文 题目:《越长大,越孤单》

要求:

1、书写工整,字体美观,卷面整洁。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有真情实感,以记叙为主,兼以少量抒情议论。初二语文月考答案卷、一、(2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1(11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2、(3分)(1)(2)(3)(4)(5)(6)

3、(5分)(1)(2)(3)(4)(5)(6)(7)(8)(9)(10)

4、(10分)(1)(2)(3)(4)(5)(6)(7)(8)(9)(10)

5、(6分)(1)(2)(3)

三、(一)、(2+2+2+3)(1)、(2)、(3)、(4)、(二)(2+2+2+3)1、2、3、4、最佳答案

1.具体形象地描写了小凌所说的“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己高兴”,使文章更有说服力。2.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

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3.诚然(或:虽然、固然)

然而(或:但是)4.示例:①“为自己高兴”并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要为自己的平凡充实的存在而高兴,而不要总是为那些自己高不可攀,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徒生烦恼。②人还是要有一个远大目标,并要为此作出最大努力。完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不应该是我们中学生所具有的人生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初二优秀记叙文:越长大,越孤单

我坐在藤椅上不断地摇晃,常常泡上一壶普洱,独自一人,在黄昏的沐浴下,品味着茶的韵味,对茶我本是毫无趣味的,苦涩的味道没有任何香甜可言,但不知是谁的一句话“人长大了,就要学会从苦中作乐”,让我迷恋上了茶香。

不知是4岁还是5岁的时候,家里有着许多的书,个个面带严肃,郑重地伫立在书架上,这些书大部分都是父亲的,是陪伴了父亲青春的老书,许多本都已破损了,不是边角破损,而是书从中断裂成了两半,但都已被胶水修补过了。虽是老书,书皮金黄色的图案依然折射着光芒,刺眼的光芒里,我似乎看见了父亲埋在书堆之中的童年。而今,父亲早已迈进了中年,这些书也理所当然地被我“继承”了。当时,父母都是老师,虽然有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但他们还是把极大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放在了那批高考在即的学生上。我也只得独自一人待在空旷的家中,无趣的度过一天又一天,有时也曾想不满地大喊一声,但我知道,回答我的,只有那一本本旧书。于是,书成了我唯一解闷的玩伴,父母走后,我便费力的爬到了书架上,用着稚嫩的小手在书架中费力抽取出我发现的一本连环画——《西游记》,因为书中有着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但那苦涩的文言文让我实在是捉摸不透,也只能似懂非懂的翻阅着,我常常一看就是大半天,直到父母回家。

10岁了,我早已背上了沉重的书包,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那沉闷的教室,学习占去了我许多的时间,一天十几小时的休息时间也陡然减少到了几个小时,当然,闲暇的生活也充实了许多。但由于父母的特殊“关爱”,因为父母担心我的安全,一放学,我就被母亲接回了家中,节假日,也只能待在如鸟笼一般的家中,在窗台边,眼睁睁地巴望着疯玩着的同学。在周五晚上,我便快刀斩乱麻似的做完了全部的作业,而剩下的整整2天时间,就被我消磨在了电视之中,一个个冰冷的按钮,向电视传播着我的无奈,疾速转变的节目,对父母宣泄着我的怨气。一档档节目,满怀期待地跳进了我的眼前,却如垃圾般被我的手指赶走,偶尔也会碰上一两个精彩的节目,也会满心欢喜。即使有着多么繁多的广告,我也总是固执的等下去。唯恐错过了一点点这个节目。总是如此,我的体重便从正常猛增到了肥胖,可又有什么用了,只有满心的无奈。

到了13岁,我进入了中学,繁重的学习也大张旗鼓地朝我奔来,我大半的时间都被它所消磨了,磨成了一粒粒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父母还算开明,让我自己安排,并没有火上浇油,给我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本是风华正茂,广交好友的年纪,而我,只有班级里大半的男性朋友,但很少在课外时间出门一起游玩,都待在家中,漫游在令人振奋的网络世界。班级里许多朋友的推荐,让我进入了网络之门,因为擅长打字,很快就成为了一条网虫,绚丽多彩的特技,震撼的音效,让人沉迷的游戏情节,深深的吸引着我,震撼着我的心灵,也在向真实世界,默默地诉说我的孤单,但都被游戏埋没了。在电脑前,我常常一待就是一下午,连眼睛都很少眨一下,不愿意错过丝毫信息。渐渐的,我厌倦了在网络中遨游,一切都太虚假了,处处都有陷阱,让人防不胜防。失去了消磨时间的玩物,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闲暇时间,孤单如一个在不断缩小的圆球,向我逼近,让我无处可躲。我逐渐被包围,我想冲破这一切,才发现,这个世界,除了孤独,还是孤独。

人教版中学语文 篇3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G633.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对着日益激烈竞争的环境,脱颖而出的唯一途径就是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增强创新能力满足了当前教学创新改革的需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很强的学科,必须深化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弱化推理证明与几何图形的重复讲解模式,有针对性的加入创新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人教版初中数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一、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味注重考试分数,不讲究数学方法,严重的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们在解决数学题目时不注重技巧,不懂得运用创新思维从多个角度分析問题,机械式的题海战术让学生们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这种教学模式下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遇到没做过的题目不会做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平常考试成绩理想,可一到联考或者是中考等正规考试时成绩就大幅下滑的现象了。因此在人教版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上的内容时,能够运用创新的思维从多个角度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创新思维的应用可以极大化的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并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创新方法,确保了当前的人教版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教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

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环境对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营造一个创新思维的环境,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只有学生的创新兴趣提高了,才会主动的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学习数学,解决数学中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轻松、快乐以及自由的教学环境,将师生的“对立”关系转为“和谐与融洽”的关系。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效的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让人教版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快速提高。

(二)强化数学教师的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

数学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融入创新意识。作为一个引导者,应运用创新模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去开发自身的创新潜能。从过去的“要求学”向现在的“主动学”转变。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观念更新升级,创造一个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诸如高斯以及苏步青等知名数学科学家的成长历程,通过介绍这些知名学家在数学研究中如何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的过程来感染和熏陶初中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养成了创新思维的习惯。此外,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发的运用创新思维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初中数学知识。

(三)鼓励和肯定学生运用创新思维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对新鲜事物敏感好奇,热爱创新等。传统的“打骂”模式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数学是一门对创新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创新思维的活跃程度直接影响着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创新思维来从多个角度分析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并且肯定他们在思维创新上的付出。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肯定下会受到极大的鼓舞,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极大的开发自己的潜能,乐此不疲的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

(四)定期组织数学竞赛和辩论赛等

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的进度,定期组织一场数学知识竞赛,促进学生主动的在课余时间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在数学竞赛中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创新的思维达到融会贯通、拓展自己思维的目的,从竞赛的题目中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此外,数学教师还可以在平常的教学课堂上组织小规模的数学知识辩论赛,积极调动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学生们在辩论赛中大胆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思维运用到极致,在激烈的辩论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五)理论要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检验真理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学生只有将数学课上学习的知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才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开拓思维,形成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意识。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诸如网上购物、乘车付费、山峰高度以及利润最大化方案设计等融入到相关的数学知识的讲解中,让贴近生活的案例来加深学生的探索研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在具体的生活数学问题中,学生会主动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多个角度来进行相关的调查与研究等实践活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加深刻。

三、总结

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下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头疼,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以及成就感,另一方面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爱民.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亚太教育,2015,36:65.

[2]许广选.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6):117.

人教版中学语文 篇4

一、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内容分析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选文标准是“文质兼美,堪为模式”,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也严格遵循这一选文原则,且这些文学作品贴近生活,亲近自然,缩短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这些文学作品在范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知识系统中都有呈现。

(一)作家族属分布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作者族属身份满族最多,有老舍,曹雪芹,端木蕻良,孙玉石;蒙古族作家数量次之,如牛汉,席慕蓉,萧乾;其次便是苗族的沈从文,畲族林嗣环,土家族金克剑,回族郭风。从作品选编来看,有的作家收录有多篇作品,如老舍、沈从文作品各三篇,曹雪芹《红楼梦》选段两篇,牛汉作品两篇,席慕蓉作品两篇,其余作家作品各一篇。

(二)作品体裁分析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按体裁对所有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选编最多的是记叙性散文,如《济南的冬天》、《我的第一本书》等共九篇,其次是小说、抒情散文、现代诗歌、古代诗歌、文艺散文。综合看来,该套教材青睐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的实用性散文,具有爱国精神的诗歌,以及引人入胜的小说,文章编排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广度和深度上传播文化知识,具有科学合理性。

(三)主要内容分析

从内容上看,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描绘日常生活的作品较多,这首先表现在选编记叙性散文较多,注重实用性文化知识的传播;其次,对选编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思想的分析也表明,大部分作品描绘的是市民的日常生活,包括节日庆典,贵族生活,民间技艺,市井摊贩,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自然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主题话语,该套教材中选编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体现了亲自然意识。这一特点首先表现在对自然风物的描写,如《济南的冬天》、《贝壳》、《华南虎》等。其次,这些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亲自然意识还表现在反复使用与自然有关的名词,如“土地”、“贝壳”、“黄狗”、“鸭子”等。无论是借物抒怀,还是怀念故土类文章,亦或赞美淳朴的民风民俗,“自然”始终是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灵感的源泉,描述自然万物的名词出现频率非常高。

二、选编建议

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上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反映时代精神,富有文化内涵,符合学习心理,适应发展需要,我国现行的几套中学语文教材均很好地秉承着这些原则,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选编更是如此。总体说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性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且选取的作品较为多样,散文和诗歌等浅近的文学作品多分布于初中七、八年级和高中选修教材中,拓宽了学生知识面的广度,高中语文教材安排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注意了阶段分布的合理性。但是由于教材使用周期比较长,不可避免地会在体裁和民族多元性,时代性和现代性上留下一定的拓展空间。

(一)更加多元化

语文教材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编要注意更加多元化。这首先要求作品体裁多元化,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体裁丰富,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等古今优秀文学作品应有尽有。但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编订时较少涉及戏剧和报告文学,查阅《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中报告文学部分,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有萧乾《万里赶羊》和李乔《寻找钥匙的人》,但并未被选编入该套教材。其次,对于作品选编的多元性还体现在作家族属分布的广度,56个少数民族族属的作家,人教版教材只收录11个族属作家的作品,涉及的作家和涵盖面较小。一些人口众多,文化内涵丰富的少数民族还没有相应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代言,如壮族、维吾尔族等。以《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少数民族文学集》和《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少数民族文学集》为例,这两部作品集中共收录31个少数民族族属作家的作品,充分体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库内容的丰富性。古代文学中,元代诗人耶律楚材、萨都剌的诗歌,散曲作家贯云石(维吾尔族),词人纳兰容若(满)的作品都广受好评,适当择取他们的文学作品,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和民族视野。此外,我国有杰出的民间文学作品,除《木兰诗》外,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史诗如藏族《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彝族《阿诗玛》、壮族《刘三姐》等代表了少数民族极高的文化成就,教材中适量通过课后附加、名著导读或者其他文本呈现方式选入这些作品,不仅能强化少数民族自身文化认同,也能增进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多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注意代表性

中学语文教材编订需注意代表性。首先,教材编写人员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综观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少数民族作家很有代表性,如满族曹雪芹,老舍,蒙族牛汉等,且少数民族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还有很多,如藏族阿来,彝族李乔,回族李凖等,教材选编可适当考虑这些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其次,要选取这些作家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我们研究的教材中,除沈从文、金克剑等人的作品外,其他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作品较少反映本民族文化,其实这些少数民族作家有很多反映自身民族意识和表现本族文化的优秀作品,但编者并未选取。《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中诗歌部分收录阿来《哦,川藏线》,牛汉《鹰的诞生》;散文部分收录老舍《下乡简记》,沈从文《新湘西行记》,萧乾《鼓声》,端木蕻良《藏腰子》,牛汉《埋葬:永远的沉重》,郭风《夜宿泉州》;小说部分,收录老舍《正红旗下》,端木蕻良《曹雪芹》等,这些作品都很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因此,教材编写者编写教材时要适度选取少数民族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三)注意时代性

“少数民族作家褊狭静止的文化守卫立场导致了少数民族文学现代性的缺失”,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反映的多是日常生活,贴近生活也是文学作品时代性的表现。老舍《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的反思,《四世同堂》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体现出民主、平等、女权等现代意识。语文教材选文要注重时代性,也指编写时要选取文坛新近涌现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学作家的作品,如茅盾文学作品奖获得者回族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藏族阿来的《尘埃落定》,蒙古族李凖的《黄河东流去》,这些作品彰显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视角和巨大的文化涵量,是少数民族文坛的活水。台湾文坛新秀席慕蓉表现民族意蕴的诗歌《出塞曲》《狂风沙》《祖训》《一棵开花的树》等,语言清丽,像豪放的蒙古牧歌,引起注目。此外,台湾现代派文学翘楚回族白先勇,创作艺术精湛,张承志、沙叶新等作家作品,也都代表新近文坛的少数民族文学的较高文学成就,教材编写时要适当引入这些作品,充分彰显少数民族文学的时代性和现代性。

三、结语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多民族文化也格外重视,指出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作用。”与主流文学相比,少数民族文学很多时候还是缺少主体独立性的存在,语文教材编写时选取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大部分并非反映少数民族文化,因此语文教材编写者、实施者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还有待提升。通过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感染,能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塑造他们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中学语文教材中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选用能够帮助积累与整合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认识了解多民族文学与文化;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上讲,学生对于优秀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学习能够培养其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目前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文注意了多样性、阶段分布合理性,还应适当注意作品的多元化,代表性,并加强时代性和现代意识。

参考文献

[1]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上、下)[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2]晓雪,李乔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少数民族文学集[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

[3]陈祖君.汉语文学期刊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吕豪爽.中国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5]中国作家协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诗歌卷)[M].作家出版社,2010.

[6]中国作家协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散文卷)[M].作家出版社,2010.

[7]中国作家协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报告文学卷)[M].作家出版社,2010.

[8]肖纯.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9]严英秀.论当下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和现代性[J].民族文学研究,2010,01:139-144.

[10]张中宇.席慕蓉诗歌的民族个性及其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1-126.

[11]徐其超,吕豪爽.昭示与启迪——茅盾文学奖之少数民族获奖作家作品论[J].民族文学研究,2005,04:81-87.

人教版中学语文 篇5

人们都说:看电视看得多对眼睛有害。我并没理睬人们的看法,反而是兴致勃勃,越看越上瘾,虽说电视看得越多越容易近视,但我豁出去了,因为其中的乐趣无穷无尽,令我回味无穷。

在影视上有古装剧场,其中有现代仍用的名言警句,或是古人谈学习的成语,流传至今,让我能活学活用,可以用在作文上,并能使作文水平大大提高。教育台可说是最好的节目,这些节目能让我学到一些文史知识,让我乐在其中。古装剧场上,我学到了爱屋及乌这一成语。《尚书大传?大战篇》所说的: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明白了它主要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除这词外,还有什么津津有味、春去秋来等一系列词语。又如三思而后行是反复考虑再作出行动的意思。再如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喻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无法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还有雷声大,雨点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些言语都可用到我的某篇作文上,让人津津乐道,以为妙极。

在教育影视中也可为你讲述寓言故事,如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战国策?燕策》)。比喻双方相争持,却让第三者得利;叶公好龙(《新序?杂事》)。比喻说是爱好某种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还有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刻舟求剑、白兔与月亮、落难的王子这些寓言的寓意深刻,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行为不至于消极,也不至于误入歧途。

其实,还有许多数字词语,如三心二意、四舍五入、一举两得都有大有用途;一些动物词语深入浅出让你很快就能活学活用,如千军万马、画龙点睛影视剧上还有人们常说的祝福语,有挂在屋门两旁的对联儿,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研究 篇6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练习设计

综观国内几套教材,笔者发现诸多问题。笔者试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加以分析,提出其现存的问题以供探讨,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阅读课文分为四个单元,每单元4课,其中教读课文12课,自读课文12课,笔者依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对每课课后练习设计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练习数目过量。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显然是过量的,以下是每课之后的练习题数量表格:(此练习题的数量经过了细化,包含了每一道练习中的各个具体的小题以及诸如阅读一段文字之后要求回答的各个小题)(表格一)

从表格一中我们得出一些数据:所有题目总数达164道,百分之八十的篇目后习题数量超过五道,其中古诗文两个单元共八篇古诗文,要求背诵的有五处,其中四处是要求全篇的背诵。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的实施建议中,关于教材的编写建议中明确阐述:“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每课的课后练习应该“少而精”,一般3-4道题,最多不到5道题,显然,人教版练习是过量的,这样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势必会造成学生厌恶学习语文。

2.低层次认知水平的练习过多。教育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1956年,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六级: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从利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人教版初中教材第六册的分析中得出以下数据:(表格二)

从数据可以看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中低层次的知识和理解各占34.78%和47.10%,而较高层次的分析,综合及评价则占得少之又少,总数仅仅不到百分之二十。

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的阅读部分阐述如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该把它割裂开来。”显然,在现有的练习设计中较高要求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和较低要求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比重不尽合理,还缺乏进一步的结合。

好的练习设计应该是分层次的,这既符合思维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他所划分的这六个层次体现着学生从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的过程,这六个层次是连续的,相互蕴含的。而我们从数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人教版的课后练习设计并没有遵从这些规律,较低层次过多,较高层次过少。

3.开放性、实践性不够。从表格一中可以看出,课后练习设计大多数为知识和理解层面的题目,而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层面的题目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而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的练习设计中多揣摩语句、背诵、相关文章对比分析、练笔的类型。尤其是综合层面的题目多数为改写篇目或是新一段文字的阅读理解。其练习设计的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变化。

二、对练习设计的几点反思和建议

1.为教材练习系统的编排寻找理论依据。目前没有一种理论与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直接有关,研究者们常常用课程标准或教学目标来进行衡量,视角还不够宽广,缺乏普遍认同的练习设计的整体建构。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从语文学科的理论层面入手,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策略,为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构建起理论的支持。

其实目前有很多关于教材练习设计的研究,如本文采用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还有其他的理论依据如: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他将人类学习结果分为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巴雷特将阅读中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类:文字理解、重组、推断性理解、评价和鉴赏。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应该运用这些理论为我们的课后练习寻找一种理论框架,使我们的课后练习更能适合学生的情况,巩固我们的语文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使教材的练习设计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练习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内容安排应由简到丰,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形式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只有这样的练习设计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我们教材中的练习设计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练习的编排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多样性和层次性,突出整体性,只有这样练习系统才可以真正起到练习的作用。

好的练习设计不仅能指导教师的教,还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不仅能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这一具体的言语作品中学习动态的言语范例,思索学习语言的规律。所以,一套教材的好的练习是不可缺失的。而目前,国内对于教材课后练习设计研究还不是很多。文中笔者只是暂时对人教版2002年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作了分析,希冀对下一步的编写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高耀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试评.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5):58

[2]马爱莲.国外母语教材练习系统的特色.语文教学研究,2005(12):106

[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九年制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王文平.小学语文教科书练习设计——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小学语文,2007(2):4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张玉祥.初中语文教科书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语文建设,2007(2):34

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系统分析 篇7

新课程标准规定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系统中选文体裁丰富、典型, 但是缺乏体系, 实用类文章比例较少。

1. 体裁多样, 典范。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体裁丰富, 涵盖大约八类文体: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演讲、书信。基本选入古今中文的名家名篇、选文经典。中国古代先秦文学如《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墨子》, 魏晋人物风貌代表著作《三国志》、《世说新语》及东晋隐士陶渊明的诗、散文,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等,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入了五位, 宋代豪放词代表苏轼、辛弃疾, 婉约词代表李清照明清小说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大家巴金、老舍、沈从文、朱自清等作品, 著名诗人艾青、余光中等爱国诗, 鲁迅作品选入数量最多, 四篇散文, 两篇小说;外国文学选入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的小说,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篇, 著名诗人济慈、普希金等人诗作, 安徒生童话两篇, 等等。选文涉及多种题材, 既有自然景物、生态问题, 又有人类情感、生命感悟。选文系统根据单元导语归纳题材, 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选文基本关照到了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 既能唤起学生现有的经验, 激发阅读兴趣, 如亲情、学习生活、自然、成长、动物等题材的选文;又能拓展、提升经验, 训练阅读能力, 如生命、爱国、战争、历史人物等题材的选文。

2. 体系缺乏, 实用不足。

根据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涉及的选文体裁, 将小说、诗词、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归到文学类作品, 将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演讲、书信归入实用类文章。并且,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传记、书、序、表、记、铭等及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成为鉴赏的文学作品, 所以都归入散文。每册教材的选文体裁大部分属于文学类作品, 而文学类作品又集中在散文一类。选文缺乏体系性, 选文总数量不一, 两大类选文变化不一, 并没有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增加更多适应性选文。除此之外, 从表1可以看出, 单元选文系统似乎各成体系, 彼此缺乏联系, 甚至出现重合现象。如七年级下册书的第二单元爱国题材与九年级下册书第一单元爱国思乡有重合部分。实用类文章数目严重不足, 九年级下册教材就没有选入实用类文章。初中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训练, 从现实角度说, 是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 快速读取重要信息, 正确看待网络信息。但是实用类文章太少, 而且类别不全, 与实际生活需要学会的实用文脱节。

二、助读系统类型多样、细节粗糙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类型丰富多样, 分为文字类资料 (编辑说明、单元导语、课文导语、文下注释、课文补白) 和图像类资料 (扉页彩图、课文插图) 。助读系统的多样类型加强了阅读能力训练的针对性, 但细节不够完善。

1. 类型多样, 有针对性。

文字类助读内容最先看到的是编辑说明。编辑说明简要介绍本册书的一些内容。单元导语介绍本单元选文题材内容, 明确阅读能力要求, 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课文导语更是紧扣选文内容, 有时以问句形式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揭示选文主要内容, 同时明确具体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如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课文导语指出选文的目的在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写作手法, 感受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 意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文下注释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初中生扫除阅读障碍, 促进初中生对选文的理解, 有助于初中生进一步积累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课文补白主要分为两大类资料, 分别是语文知识和选文的衔接拓展资料。补充与选文相关的资料, 有助于初中生更好地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赏析选文的特色。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 课后补充程颐读《论语》的三段体会性语句, 借助前人对《论语》的评点, 引发、深化学生对《论语》的体悟。

图像类资料包括照片和绘画作品。教科书的扉页一般彩色图像, 图像下面接着附上一两句简短的文字介绍。课文插图往往分布在选文中, 并不是所有选文都配有插图, 配有插图的选文一般有一两张图片, 有的是作者照片, 有的是选文中人物绘画。这些图像意在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 又不会很多, 不让具象的图片限制抽象文字的想象空间。适当的直观具象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选文。

2. 细节粗糙, 有错误。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具体细节处理得比较马虎, 出现了一些错误, 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学生的阅读产生障碍。

首先是文下注释存在错误。第一, 选文出处存在问题。如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诗四首》中的《归园田居 (其三) 》和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诗五首》中的《饮酒 (其五) 》文下注释:选自《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事实上,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陶渊明集》是1956年第1版, 在1983年第8次印刷, 两本书印刷批次不同, 而不是不同版本。文下注释应该标明为选自《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同样的,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文下注释: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中华书局1982年版) 。事实上, 中华书局在1965年出版了《艺文类聚》,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3年出版了《艺文类聚》, 并不存在《艺文类聚》 (中华书局1982年版) 。所以选文出处应改为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中华书局1965年版) 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第二, 文言文的一些字词解释存在错误, 尤其是通假字问题。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文下注释:有, 通“又”。但是在八年级上册《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中, 文下注释:有, 同“又”。《〈论语〉十二章》中“有”字的注释是对的, “有”和“又”是通假字。

其次是课文补白中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 逻辑混乱, 显得有些随意。除了八年级上册书课文补白的语文知识最多, 是其他每册书的三倍左右, 其他五册书课文补白数量差不多。另外, 除了七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下册补白的语文知识主题明确, 其他各册书补白的语文知识比较杂乱, 尤其是八年级上册书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相互穿插, 不利于初中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 阅读能力训练的助导作用不能发挥最大效度。

最后是课文插图的问题。有些插图和选文内容不符。如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一文中, 插图中的男人与女人两人都是站着的, 而选文中的文字确实“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这就说明插图出现了错误。有些插图的位置不对。如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一文中, 插图内容和选文的第九段内容相符, 不应放在第六段下面, 否则这种插图的助读功能就会被削弱。还有些插图太抽象, 如九年级下册《诗两首》一课的第一首诗《我爱这土地》, 诗下面的插图抽象、粗糙, 没有什么美感, 感觉像是拼接、涂鸦。图中应该是一只鸟, 这样不仅符合诗中“假如我是一只鸟”的诗句, 而且更能体现诗人的伟大、情深。

三、练习系统题型多样、比例失衡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 具有启发性, 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研讨与练习”, 主要是关于选文的词汇解释、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谋篇布局的分析。通过对练习系统题型与题量的分析, 发现练习系统提醒比较多样, 但题目难度的比例失衡。

1. 题型多样, 有选择性。

从练习题的做题要求层面分析, 练习系统主要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而必做题中又有选做题, 二选一。选做题一般是应用拓展类, 包括话题讨论、课外资料收集、文本改写等。如九年级下册《音乐之声》第三题选做题“阅读影视剧本要注意体会它的画面感。你觉得画面感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这道选做题注意考查初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感受戏剧这种文体的画面感特色。必做题中的选做题, 如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三题, 就是必做题中的选做题, 二选一。每册书中必做题所占比例比较大, 选做题所占比例很小。这就给学生留有一定自主选择性, 可以选做较高难度的题目。

从练习题训练的能力项层面分析, 练习系统主要分为单项能力训练和多项能力训练。相比较而言, 多项能力训练的题目较多。单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的第一题:这篇作品运用大量短句, 营造激越的氛围。反复朗读全文, 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读出作品的气势。这道题目主要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多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九年级下册《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课后习题第一题设计两项阅读能力:认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这首诗”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探究一下, ‘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即使是单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也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训练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如七年级上册《走一步, 再走一步》第一题, 通过勾画语句的形式训练初中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 八年级上册《落日的幻觉》第一题“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作品。试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理清作品的说明顺序”, 通过完成表格的形式加深初中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 比例失衡, 无梯度性。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中, 初中生阅读四方面能力训练比重不一。认读能力可用“朗读”、“默读”、“浏览”、“背诵”等词表述。理解能力可用“觉得”、“揣摩”、“解释”、“解答”、“概括”等词表述。鉴赏能力可用“感受”、“领略”、“品味”、“体验”、“鉴别”、“比较”等词表述。运用能力可用“示范”、“运用”、“借鉴”、“学写”、“仿照”、“转换”等词表述。按照以上分类原则, 将练习系统中的习题分类统计。这里统计每道题中总共涉及的阅读能力, 如七年级上册《在山的那边》第三题“朗读诗歌, 要注意诗中的情感起伏, 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试与同学一道, 讨论下面语句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尝试朗读”, 这一道题目, 设计了认读能力与理解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六册书的练习系统中理解能力训练比重一直是最多的, 其次是鉴赏能力, 但是鉴赏能力的比重基本不及理解能力的二分之一。认读能力与运用能力训练的比例差不多持平。这就出现四个能力训练比例失衡现象, 并且能力训练缺乏梯度, 较高水平的能力训练不足。

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系统包括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 这三大系统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文系统体裁类型丰富, 选文经典, 但是缺乏体系, 实用类文章太少。助读系统类型多样, 可以针对性地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但是细节处出现一些问题。练习系统题型多样, 但是难度设置不合理, 阅读能力训练比例失衡。通过分析阅读系统编制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 最大效度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阅读系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范式漫谈 篇8

一.学科特征突显对人文性的理解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人教版教材加入了许多有关人文、人性的内容, 在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特征的同时, 力求突出对人文性的理解, 努力“挣脱功利主义和工具性的桎梏, 为语文教育走向其人文性本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为便于研究, 仅以第一册内容为依据 (以下同) 。比如《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呼吁》《花未眠》《我的空中楼阁》《〈宽容〉序言》等。人文性特质的增强, 对人性的尊重, 赋予了语文教育更多的生活意义和人性价值, 这是对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关怀的具体体现。人教版教材对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 进行了重新选择。比如:朦胧派诗人舒婷作品的不同取舍, 《致橡树》的回归取代了旧教材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突出了对人性的关怀。《致橡树》表达了对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爱的追求, 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平等, 友爱, 团结的新型的人际关系。而《祖国》则更多表达的是热爱祖国的“政治”话题。

二.编排体系结构趋于整合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格乔伊说:“明天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学习能力及方法的重要性, 而人教版教材显然注重了这一方面。其主要体现就是结构的日趋整合, 即构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教材体系。这一体系, 不仅有机地融合了语文内部的读、写、说的要求, 而且紧密地联系了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 多层次, 多角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教材和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分开编排。“在阅读教材中, 兼顾写作、口语交际;在写作、口语交际教材中, 兼顾阅读。教材与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相配合, 合编为一本书。”[2]阅读教材部分, 仍按单元组合编写, 但人教版教材的独特之处, 就是改文体杂糅回归为文体统一, 每单元都按照文体组织, 每四课组成一单元, 共六单元, 每单元前均保持有单元说明, 并且每单元后都有知识短文的学习。课文共有24篇, 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各占50%, 每篇课前删除了所谓的“学习重点”或“自读提示”, 单元说明更见详细。基本按照先介绍本单元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再说明其相关的特点, 最后强调学习的重点和方法展开编写。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知识短文和综合性专题的学习内容。比如:第一册新增了《综合性学习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散文的艺术魅力》《综合性学习民居文化》《怎样学习文言文》《文言实词的特点》等5篇文章。显然, 人教版教材不仅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贯通、衔接, 还注重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纵横联系, 而且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 还注重学习过程。这样, 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3]。

在写作, 口语交际教材部分, 按照写作心理编排, 内容整合优化易于学生接受。比如, 教材第一册“写作, 口语交际”教材部分也分五个单元, 但内容更加紧凑, 如把“用心感受生活”和“深入思考生活”整合为“感觉与思考”等。把单元外材料“自由写作实践”整合为一单元, 且新增了“个性与创新”单元。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写作的内部规律, 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可见, 人教版教材内容最出彩之处就是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线索简明一目了然。既富有思想教育功能, 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配有部分内容的图片、注释、表格、资料。精选了大量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黑白和彩色图片, 具有较强的审美观赏价值和教育功能,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如:北京清华园荷塘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手迹。课文下面都有准确简练的注释。练习题设计有清晰直观的表格, 显得更加清楚, 赏心悦目, 便于理解。如《荷塘月色》的表格设计等。课文后面提供有客观真实独具权威的相关资料。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后配有《论语》的说明等。同时, 新增了大量的选作题, 激发学生动脑去思考,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突出了创新和综合的特点。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说读写的能力。如:第一册第3课第4题“课外查找资料, 了解新时期文学中‘朦胧诗’和‘后朦胧读’及重要作家作品, 然后在班上展开交流”, 第11课、第3题“就其中一点谈你的看法, 并写一二百字的短文”等等。新增了用现代观念审视文言文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第一册第18课第1题第3小题“讨论:今天看来, 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这样, 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既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 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另外, 部分外国作品附加了英文原文, 如:《我有一个梦想》, 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中英文两种语文的异同, 体现了一种更加开放的文化态度。

三.选文内容文质兼美不断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 你要让他心理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要打开他创作的源泉, 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笔者以为学习亦然。这样说来, 学习内容即教材选文也就极其重要了。总体说来, 人教版教材的选文, 选择空间更加广阔, 有吸纳全人类最优秀文化遗产的趋势。笔者认为这样一方面提升了课文的文化底蕴, 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学习难度。以第一册为例来说, 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突增。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花未眠》, 两位和平奖得主: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法国白人医生史怀哲《我的呼吁》。选文主要涉及审美、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等领域, 学生在阅读中有较强的新鲜感和新奇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开阔学生的胸襟和视野。这些作品虽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尽相同, 但是, “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有利于形成学生以人类意识为基础的胸襟、气度和眼光, 从而培养起一种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相统一的精神品格”。[4]它们的入选, 标志着教材体系的更加开放和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的趋势。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增加中外诗歌内容, 删减文言文内容。人教版教材大幅度增加了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的内容。高一上学期, 是初高中的衔接过渡阶段, 教材首先设置的是诗歌单元, 利于学生记诵和赏析;同时增加了诗歌的数量, 由13首上升为16首。新增了风格各异的诗作6首, 如: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错误》, 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的《豹》等, 同时降低了学习难度, 由背诵降低为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 增强了学生对诗歌的领悟力。第一册文言文内容压缩, 仅两单元共8课, 所选文言文多篇幅较短, 对学生要求有所降低, 只《邹忌讽齐王纳谏》《劝学》这两篇要背诵, 8篇文言文只背诵2篇, 占25%。在衔接阶段, 在继承传统文化 (主要是文言文) 方面, 要求有所降低, 更侧重学生对语感的把握, 即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这种变化无疑是可取的, 当然, 随着年级的变化, 文言文的分量也有所递增。

2.课文教学难度增大, 课本练习难度降低。主要表现为自读课文《死水》《赞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胡同文化》提升为教读课文。相比较而言, 对同一选文的处理, 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要求较高。但练习题难度相对应的却降低了, 把练习题第一题或最后一题设置难度较大, 学生不感兴趣, 练习效果不明显的题目删除,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荷塘月色》的练习一:“朗读课文, 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 然后联系景物描写, 说说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这道题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作家的家庭生活等因素, 对高一学生来说, 难度太大。而人教版教材的问题设计, 其角度更加灵活, 随之变化为:“讨论:对于本文中‘我’应该怎样认识?下面两种看法供参考------”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人教版教材在降低难度的同时, 改换了提问的角度, 即问题的切入点选择得更新颖, 富有新意, 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恕不赘述。

3.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搜索”、“讨论”和“探究”的要求。教材设计基本每一课都设计这类题型, 且题量较大, 可以说是教材课后练习改革的一大亮点, 这一尝试在当时无疑起到了课程改革风向标的作用。有的是培养找资料的能力, 如:教材第一册第9课第4题“课外搜集有关马克思的资料”等;有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写作能力, 如:第一册第4课第3课“开一次诗歌朗诵会, 朗诵你自己写的或你最喜欢的诗歌;第23课第4题“写一篇一二百字的劝学文字”等;有的大力倡导自主, 合作, 探讨的学习方式, 如:第3课第3题“和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等。这样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整体素养和综合素质, 值得教材编写者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杰关怀人性与张扬理性:析2003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2003, 10。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语文 (第一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人教版中学语文 篇9

记体文记叙内容十分丰富, 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说:“书记广大, 衣被事体。 ”[3]记体文所记内容广泛, 可记古今一切事物, 褚斌杰根据所记内容, 将其分为四类: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和人事杂记。 在记体文教学中某些老师只关注文学常识、作者生平、文章翻译等基础的语文知识, 对所有的记体文都采取一个教学模式, 而对于记体文的演变和根据内容的分类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 但事实上任何一种古文体在文学史上都经历长足的发展, 在各个时代都有独有的特征, 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 《文体明辨序说·赋》曰:“古今分为四体, 一曰古赋, 二曰俳赋, 三曰文赋, 四曰律赋。 ”[4]赋的发展经历了古赋、俳赋、文赋、律赋的发展过程。 古赋兴盛于汉代, 以歌功颂德为主要内容, 辞藻华丽;俳赋和律赋则追求声韵和谐, 对仗工整;文赋受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 一反俳赋和律赋的特征, 用韵自由, 语言朴实。 可见在文学史上, 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因此,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既要从纵向把握文体的发展演变, 又要从横向掌握文体根据内容的分类, 而不是单单告诉学生“赋”或“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山水游记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在文学史上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和演变, 在各个朝代都有独特之处。 山水游记在唐代崇尚模山范水, 对山水的描写细腻逼真, 且以诗化的语言重现山水之美, 而感情抒发隐晦含蓄。 柳宗元是这一时期山水游记创作的集大成者。 魏晋南北朝玄学促进了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人们开始将自然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柳宗元吸取了前人创作的经验, 在被贬永州后, 为了排遣心中的忧愤、落寞, 常常不避幽远, 伐竹取道, 写下以《永州八记》为代表的一系列游记, 其中《小石潭记》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六单元。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某些老师将教学重难点设定为:感受作者对景物细致的描写并学习其方法;体会作者由乐及悲的感情变化。 毋庸置疑, 对于每一篇山水游记似乎都可以从这两方面教学, 但这样的教学丝毫没有体现出唐代山水游记的时代特征。 唐诗注重“兴象”, “兴象”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常见术语, 指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怀, 但读者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具有“兴象”的特点, 正如王立群所说:“文中虽无一笔一字写心情, 读者却可以处处感受到他幽愤在胸的心情。 ” 这是柳宗元山水游记常用的抒情方式融情于景。 虽然文中两次用到“乐”字, 但从这两处乐感受不到一点快乐、愉悦的心情, 一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笔者认为此处的乐是一种惊奇、惊喜的发现, 短暂易逝。一是“似与游者相乐”, 从“似”字可见并非是作者之乐, 而是游鱼之乐。 “兴象”的特点还应是“潭我合一”的写照。 水尤清冽的潭水仿佛是柳宗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高尚情操的写照;“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正如作者坎坷一生的政治生涯, 曲折难行, 不知贬谪何时才能结束, 仿佛遥遥无期, 没有尽头;“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是作者当下生活、心境的写照, 永州远离京都, 人烟稀少, “其境过清”;被贬后政治抱负难以施展, 当年身边志同道合之人都遭到迫害,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模山范水是柳宗元山水游记写景的一大特点, 为了穷尽山水的千姿百态, 柳宗元常常连用比喻。 在《小石潭记》中为了表现露出水面千奇百怪的石头, 柳宗元连用四个比喻“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 为岩”, 仿佛一闭上眼那形态各异的怪石就浮现在眼前,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漱涤万物, 牢笼百态”。《小石潭记》既从正面“水尤清冽”, 直接描写水的清, 又从侧面游鱼影布石上, 间接写水清。《小石潭记》作为一篇山水游记, 其对景物细腻地描绘, 入微地观察, 固然应该作为一教学目标, 但不能忽略柳宗元山水游记“兴象”的特点, 这是唐代山水游记的时代特征。

与唐代的山水游记相比, 宋代的山水游记淡化了山水景物的描写。 宋人总是以哲人思辨的眼光审视大自然, 写景、游踪、议论、说理巧妙蕴于山水游记中, 形成以说理为主、理趣盎然的山水游记, 呈现出耀眼的理性光芒。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既注重说理, 又长于科学考察。在文章首段, 王安石根据倒在路上的石碑, 科学地辩证了“花山”的“花”实乃“华”字的误读。宋代的游记淡化了山水的描写, 以说理为主, 《游褒禅山记 》关于山水景物的描写甚少, 只草草介绍了前洞与后洞的概况, “其下平旷, 有泉侧出”、“有穴窈然”, 紧接着写作者在游览过程中与同游者一道出洞而未能尽享游览之乐的懊悔之情, 王安石并不止于懊悔, 他还从懊悔之中有所得, 以古人为参照, 抒发自己的心得与感慨:世间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常在艰险深远处, 只有具有顽强意志、个人主见、充沛精力, 并得到外界条件帮助的人才能到达。 一二自然段记叙, 三四自然段议论, 记叙与议论高度融合, 记叙为基础, 议论是归旨。 《古文观止》评论此文曰:“借游华山洞, 发挥学道。 或叙事, 或诠解, 或摹写, 或道故, 意之所至, 笔亦随之。 逸兴满眼, 余音不绝, 可谓极文章之乐。 ”[5]寥寥数语, 评价中肯。 苏轼的《赤壁赋》采用了以赋纪游的古老形式, 虽然它具有赋的一些特征, 如主客问答的形式、铺陈夸张的手法, 但从内容看,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记叙的也是游览之事, 所以教材将它归属为山水游记散文。 山水游记最重要的是处理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景消则情长。 《赤壁赋》只描绘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两处景物, 在感情上却经历一个乐极生悲、悲极返乐的过程[6], 悲乐之间的转换便是通过主客问答的说理方式实现的。 客望江怀古, 感叹生命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苏子则展开说理,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以变化之眼视之, 则天地亦无永恒;以不变之眼视之, 则物我皆可无尽。 天地之物, 各为主用, 唯有江风山月, 无归无属, 遇之便是主人, 只要将短暂的生命融入自然即可永恒。 “客喜而笑”, 可谓一波三折, 一曲三叹。 宋代的山水游记往往是借自然山水感悟人生, 阐发哲理, 其兴趣不在山水, 而在于超然于山水之上的精神理念, 因此这一时期的山水游记往往富于理趣。

到明清时期, 山水游记称为游记小品。 小品的原始意义为“短小篇章”, 移用于散文之后, 这一含义并无多大改变, 但小品概念更重要的是在其内质方面, 施蛰存先生提出选定小品文应“尽量以风趣为标准”, 小品文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一种适情任性的风格”[7]。 这一时期的游记小品以袁宏道的“性灵说”为理论基础, 形成以尚真、尚俗、尚趣的文体特征。 《满井游记》记叙作者与几个友人在早春结伴到京郊的满井游玩, 描写初春的京郊美景。 袁宏道在游记小品中追求真实的自然, 再现自然的美丽。 《满井游记》中湖水“清澈见底, 波色乍明, 鳞波层层”;山峦则“为晴雪所洗, 娟然如拭, 鲜妍明媚”;田野上“柳条将舒未舒, 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 每一处景色都是天然雕饰而成, 不加一点人工的迹象。 袁宏道还追求真性情, 即注重个人内心世界的自由, “非从自己胸臆流出, 不肯下笔”, 《满井游记》既有“冒风驰行, 未百步辄返”的沮丧和失落, 又有“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鹄”的惊喜与轻快, 袁宏道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 由沮丧到惊喜, 到后来知道“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再到文末感慨“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惟此官也”。 真诚地表达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 勇敢地表达这种不合主流的生活理想。 袁宏道游记小品的另一特点是善于表达世俗生活, 在他的游记小品中不仅写山水美景, 还写陶醉于其中的游人, “游人虽未盛, 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 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描绘出一幅世俗的游乐图。 袁宏道对自己所追求的“趣”做了一番解释:“世人所难得者唯趣。 趣如山上之色, 水中之味, 花中之光, 女中之态, 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 唯会心者知之。 ”[8]此趣主要是指一种生活态度, 是“俗”与“真”的结合, 一种近似童子的自然之趣。

柳宗元、王安石、苏轼、袁宏道分别是其所处朝代创作山水游记的集大成者。 教材中也选取了他们的代表作:《小石潭记》、《游褒禅山记》、《赤壁赋》、《满井记》, 但在教学中很少有老师注意到山水游记在各个历史阶段独特的文体特征, 甚至忽略文体的分类, 对于凡是以“记”命名的课文不加区分, 统统告诉学生“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山水游记只是我国繁多的古代文体中的一类, 在文学史中, 各文体都是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每一文体都有时代特征。 忽视山水游记的时代特征而对山水游记进行解读与教学,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不胜枚举, 在中学课堂中不讲文体的时代特征, 不对文体进行细分, 必将导致教师教学的浅显和千篇一律, 以及学生知识的封闭与狭隘。 文言文教学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结合文体特征, 寻求新的路径是当下中学文言文教学应当思考的严肃问题。

参考文献

[1][2]文章辨体序说.吴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3]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 2012.

[4]徐师曾.文体明辨体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100.

[5]吴楚材.古文观止 (卷十一) .北京:中华书局, 2011.

人教版中学语文 篇10

一、当注释的地方没有注释。

例如在第5课《伤仲永》中课文最后一句话“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中的“而已”课文没有给出注释, 这个“而已”和第20课《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的“而已”是一个意思, 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罢了”, 但是两篇课文都没有给出注释。第5课给了一个句子的注释“得为众人而已耶”课文注“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不如。这个注释容易引导老师把“已”字的意思解释成“停止”, 因注释中有“为止”二字。笔者以为这样理解不妥, “而已”是复音虚词, 洪成玉《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中关于“而已”词条解释:“而已”与“矣”连用, 构成“而已矣”表示事情达到一定的范围就行了。书中还举出实例, 例如: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中的“求其放心而已矣”, 意为只是寻求失去的善心罢了。

“故治天下及国, 在乎定分而已矣。” (《吕氏春秋·慎势》) 中的“在乎定分而已矣”, 意思是在于确定名分罢了。

这些“而已”都可以译作“罢了”, “得为众人而已耶?”句中的“耶”和“矣”一样也是句末语气词, 其作用类似于“矣”, 此处只是表反问语气。“得为众人而已耶?”联系上文, “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 可以明确翻译为:现在那些没有先天禀赋的人, 本来就是普通人, 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想成为普通人都不能够。“而已”表示达到一定的范围, 应该译为“罢了”。第20课《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而已”翻译为“罢了”意思更为明显, 遗憾的是这二者教材都没有给出注释。

二、上文注了, 但不知道为何下文不注。

第10课《木兰诗》“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课文在注释“火伴”一词时是:“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个士兵同一个灶吃饭, 所以称火伴。”但不知何故, 这里的“行” (háng) 字课文没有给出读音和意思的注释, 据笔者了解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把此字读为“xíng”意思是行走, 即木兰的同伴和木兰一同行走打仗很多年, 这是不正确的。“行 (háng) ”和“伍”都是古代军队的编制, 二十五人为“行”, 五人为“伍” (参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同行”就是同在一个部队编制, 类似于我们现在部队的同一个班, 相同的例子有:“陈涉、吴广皆次当行 (háng) , 为屯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陈涉世家》, 九年级教材给出了读音和意思注释) 。而课文《木兰诗》在解释“火伴”一词时, 注出了“同伍的士兵”几个字, 但不知道为何没有解释“伍”字, 更为重要的是没有给“行”字注出读音和解释。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三、有些注释欠妥当。

例如第27课《斑羚飞渡》。课文在注释成语“进退维谷”时解释“维”字“维, 是。”这个说法是不太准确的。“是”在现代汉语里是判断动词, 而此处的“维”字是句中语气副词, 帮助判断。“‘维’用在句中, 表示限制范围、帮助判断、解释原由, 有修饰谓语的作用, 处理作语气副词。” (参见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 另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维”字的解释中也有一个义项“句中语气词, 用以帮助判断。”类似的例子还有“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郭本《古代汉语》注这个“维”字:“维, 语气副词, 加强判断。”成语有“举步维艰”, 成语词典的解释“维”字也是“维, 句中语气副词。”所以笔者以为此处的“维”字不能解释为“是”而应注为“句中语气副词, 加强判断”这样意义贯通。

人教大纲版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题 篇11

1.蔺相如避开廉颇是为了什么?

2.蔺相如手下的人看廉颇不顺眼是因为什么?

3.蔺相如拿秦王和廉颇比,是为了什么?

4.蔺相如的推理过程是:秦王比廉将军();我不怕(),自然也不怕();我避开廉将军,是为了_____________。

5.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的人。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毛泽东一纸吓退十万兵

1948年10月,我党中央驻石家庄西柏坡。国民党探知情报以后,准备出动近10万大军和骑兵突袭中共首脑机关。当时我党把主要兵力放在东北和西北战场上,而党中央周围卫戍部队仅一万多人,形势十分危急。

10月26日,毛泽东办完大事以后,自言自语道:“要给国民党一点厉害看看。”毛泽东身边的人大惑不解:“我们身处险境,还要给别人厉害看?”只见毛泽东拿起笔,很快以新华社记者名义写了一篇评论:《动员一切力量,歼灭可能向石家庄进扰之敌》(见《毛泽东文选》第5卷)。评论中把国民党侵犯石家庄的种种计划予以揭露,包括敌军各部队番号、将领以及作战计划,号召解放军和民兵在3天内,做好歼灭敌人的准备,等等。这篇文章马上由新华电台广播,国民党见我方对他们的计划什么都知道了,还做了准备,深怕遭到埋伏,只好偷偷将刚开出来的部队撤回北京。

这出现代“空城计”就这样结束了。这种事情作为其他统帅如果有一次的话,可以骄傲一辈子。但是对于毛泽东来说,只是属于茶余饭后顺手办的一桩小事,因为他这方面的事迹太多了,毛泽东从来没有宣扬过。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自豪() 袭击()

疑惑不解()

2.当时党中央只有( )人,而国民党却出动()大军,人数是我军的近( )倍,表明形势()。

3.毛泽东身处险境,还要给别人“厉害”,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4.敌人被吓退,主要原因是什么?题目中的“一纸”指的是什么?

5.别人可以骄傲一辈子的事,可毛泽东从没宣扬过,表现了他什么优良品质?

参考答案

1.不和廉颇闹矛盾;2.蔺相如比廉颇职位高,却要对廉颇处处忍让;3.说明自己不怕廉颇;4.厉害、秦王、廉将军、不和廉将军闹矛盾,共同保卫赵国;5.顾全大局

1.骄傲、突袭、大惑不解

2.一万多、10万、10、十分危急

3.很有军事才干

4.见我方知道了他们的计划,怕遭埋伏;毛泽东写的评论

人教版中学语文 篇12

一、人教版阅读教材的课文主题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即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 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版块组成单元, 更关注语文与外部世界和学生主体发展之间的联系。在更宽广的视野中认识语文学科, 基本以生活内容或人文主题为依据编排单元教材, 体现了编者的改革意识, 着眼于语文与广阔生活, 学生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 展示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致力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自行建构, 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材的建构主义学习论特征, 即“知识是在人们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而是需要在具体问题中, 针对具体情境, 自己进行再创造”[1]。

人教这版阅读教材基本按人文主题 (或话题) 编排单元, 体现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心理是由知、情、意三种过程构成的功能统一体, 主张心理学应该以完整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从个体自身的角度去关注他们的经验世界。关注他们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2]。从一年级上册至二年级上册, 三册教材以识字教学为主, 从二年级下册至六年级下册, 合计九册阅读教材中, 每册均安排八组主题, 每一主题下囊括3至5篇课文。

二、苏教版阅读教材的课文主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基本围绕单元主题, 把听说读写、综合实践活动和练习等加以优化整合, 以获取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

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以“单元合成, 整体训练”为框架构建学习新体系, 采取“一本书”、“一串珠”、“一条线”的形式编排。单元主题的选择也体现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内容涵盖面较广。

同样是主题单元, 苏教版阅读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非结构性主题单元的特征, 即单元内部课文之间的逻辑层次性不甚紧密。第一单元的课文之间并不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且主题也不像人教版那样在单元导语中明确点出, 可见苏教版并不执著于追求结构性主题单元, 在一定层面上给予教师和学生开发文本的适度空间, 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三、两版阅读教材的课文主题比较

人教版阅读教材的每篇选文都紧密结合单元主题, 主题丰富多样, 注意选文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主题“从外在线索来说, 是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就内在线索而言, 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3]。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主题的内容在各单元的导语中加以提示。笔者统计了二年级下册至六年级下册, 共九册教材的单元主题, 概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同样的统计方法, 从表2中可以看出, 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主题涵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两者相比, 苏教版比人教版增设了季节风光、历史故事、文体单元等主题, 减少了传统文化、想象世界、语言艺术热爱生命、阅读书籍、写作手法等主题。可见两版阅读教材在主题追寻上的异彩纷呈和各具特色。

按主题的特征分, 有结构性主题单元和非结构性主题单元。“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区别在于教材所确定的主题单元内部是否具有逻辑层次”[4]。

人教版阅读教材是比较典型的以人文主题编制教材单元的范例, 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 关注他们的经验世界, 尤其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能较集中地体现语文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尤其关注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教材各内容要素实际构成了模块结构, 安排学习内容时, 知识、技能、情感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协调、衔接、交叉、融合, 有利于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语文, 获得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人教版阅读教材中, 单元人文主题涵盖内容之广泛, 反映思想之鲜明, 都体现出编者的独具匠心。

可以清晰地发现, 自然景物、爱的旋律、社会生活、哲理故事、科学世界等主题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 体现出编者对儿童生活的关注, 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横向看, 人教版的低年级教材选题以自然景物、社会生活等话题为主, 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阅读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向往美好的情境, 关心自然和生命,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并乐于与人交流。”中年段在持续关注自然景物、爱的旋律、社会生活等话题的前提下, 增加了科学世界、想象世界、哲理故事等话题, 体现出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阅读”的明确要求, 在拓展丰富主题的同时, 关注文本自身, 揣摩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高年段的话题除了增设经典名著、保护环境等主题, 在思想深度上也进一步提升, 更是直接将写作手法和语言艺术作为某一单元的主题, 囊括进教材中, 体现出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的追寻。

这种由浅入深、丰富多彩的基本主题安排, 体现出教材力求呈现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 体现出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是“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语文观念的产物。

苏教版阅读教材中所确定的主题单元内部逻辑层次没有那样严密, 结构性没有前者清晰。在苏教版教材中, 存在以人文主题或话题安排单元的编排方式, 例如, 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紧密围绕“自然景物”的主题, 安排了《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这四篇课文, 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世界各地的民风民俗。再如五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 展现了一幅雄壮恢弘的革命历史画卷:《七律长征》气势磅礴, 表达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乐观顽强的斗争精神;《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从一个侧面反映革命前辈的战斗情谊;《大江保卫战》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民解放军誓死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感人画面。

苏教版阅读教材中也存在很多以其他方式编排单元的例子。按照文体类型编排的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 《东方之珠》、《小露珠》、《石榴》同属于写景散文。这种以文学体裁编排选文内容的教材, 在国外教材中较为常见, 将相关选文加以组合, 按每种文体的艺术特征、基本题材内容确定单元, 兼顾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这样编排能够保证学科的系统性, 但最大缺陷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关注。

苏教版中按照生活内容编排的单元, 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走, 我们去植树》既与开学初春光明媚的季节特点相符合, 又倡导学生走进自然, 拥抱绿色;《第一朵杏花》讲述了竺可桢爷爷观察花期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燕子》用清新俏皮的语言描摹出小燕子生动可爱的形象。贴近生活实际, 通过教材呈现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

人教版的结构性主题单元突出了逻辑序列的精密性和层次性, 而苏教版的非结构性主题单元则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大的自主阅读和开发文本的空间。从组元形式上看, 人教版偏向“纯粹主题单元”, 苏教版更侧重于“混合主题单元”。即人教版的大多数单元以主题统领, 用导语点明。苏教版的混合主题单元在编排上既考虑人文主题, 又考虑其他因素的单元形式, 力求实现学科知识、学生经验、社会生活三方面的统一。帮助学生融合与文本之间视界的差距, 获得情感体验, 提升人文精神。

摘要:阅读教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教版和苏教版是认可度较高的两个版本。本文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 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翔实的举例证明、相关的文献资料、科学的实践探讨, 阐释阅读教材的课文主题的异同。

关键词: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主题

参考文献

[1]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 46.

[2]钟启泉.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7-18.

[3]徐向阳.人教版与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单元组织上的比较.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1 (11) :151.

上一篇:梗阻性黄疸术后下一篇:职业生涯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