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终结

2024-10-23

职业生涯终结(共10篇)

职业生涯终结 篇1

一、运动员职业终结的原因分析

在体育中, 高水平职业至少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1) 更高水平的实现要受到整个身体和情绪的约束, 且把生活中的其他利益放在第二位; (2) 没有强制性的退役年龄限制, 这些使得竞技体育的转移过程变得更加明确。 事实上, 在退役的整个过程中, 同伴的关系和日常生活模式都将被更改。 但是相对于其他退役人员来说, 运动员离开职业生涯更早。 职业终结并不意味着最终要结束运动生涯。 像传统的退役转移一样, 体育的职业转移具有潜在的复杂作用, 在过去十年中, 出现大量关于运动员职业转移的研究。 总体上, 这些描述了职业转移心理反应的文献, 由于社会和可供参考的职业运动员的变化, 本文一开始就否定了以下反应:身份危机、情绪困扰、自信心减弱和生活满意度。 相反, 在同一时期其他研究表明:没有发现负面的证据, 甚至提出了高水平运动员的退役可能导致生活的积极变化。

许多研究者努力地证明与竞技体育转移的多样性作用有关的因素, 并且更全面地对这种生活转移进行调整。 在该领域中, 逐渐对运动员为什么离开体育的原因感兴趣。 事实上, 退役的原因和适应是密切相关的。 根据开始退役原因的特点, 退役的适应性是不同的。 退役的原因对职业生活的调整似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些观察结果已经引导一些研究者开始研究这些原因。 例如, Koukouris调查研究认为俱乐部或联盟经济支持的不足, 运动设施的缺乏和受伤等是影响运动员退役的主要因素。 Lavallee, Grove, and Gordon认为运动员退役的原因可能是最难描述的, 他们的研究发现工作或学习的约束、动机的缺乏、体育政策、比赛的减少、经济和娱乐的减少是退役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 决定结束运动生涯的原因与“大量、变化、 积累”的理论模型的混乱是相类似的。 一些研究者根据几种因素理论, 对退役的原因进行归类, 努力使该研究领域更加清晰。 然而, 最近这些原因可以分为自由选择 (自愿) 和强迫 (非自愿) 退役两种, 但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不清晰的。 因为潜在因素的多样性和特性决定了运动员为什么退役。 与此相类似的, 在这些分类中, 证实了某些因素的差别似乎涉及一个共同的维度, 即伤害的结果和放弃一直都认为是两个独立因素, 可能是一个单独负面原因的一部分。

二、运动员职业终结的结构分析

运动员职业终结原因分析的过程明显需要进一步区别和分类。 在以往的研究中, 关于退役决定过程中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大量原因, 需要做更准确的定位。 尽管有适用于总体人口的模型的存在, 以及成功地运用到运动员如何结束运动职业生涯研究中, 然而还没有形成一个理论框架组织、 构建和理解竞技运动员的退役决定过程。 在该模型中, 影响退役决定的关键变量的调查, 应特别强调需要从“不得已时”和“吸引”两个因素考虑。 “不得已时”因素已经被认为是负面因素。 如身体状况差或不喜欢某种工作。 这些都将促使老队员的退役。 相反, “吸引”因素是一种典型的正面因素。 如追求休闲兴趣的需要或者是吸引老队员退役的自愿行为。 退役决定过程中的其他几种研究都是以这个框架为基础的。 如涉及社会的重新定位和跨文化转移的热点。

这种“不得已时”、“吸引”、“被迫”和“厌恶”的框架似乎更适合研究竞技体育中的退役决定过程。 如果我们概述了运动员为什么结束运动职业生涯的潜在原因, 那么确实能够看到一些运动员是“不得已时”退役的 (如受伤) 。 然而, 另外一些人是“吸引”着退役的 (如在他们的家庭中花费了更多的时间) 。 与此相类似的, 当把职业转移应用到竞技体育中时, “被迫”因素将被界定为是追求运动职业生涯的需要, 因为仍感觉能够参加比赛或竞技运动员是从属于社会地位的。 “厌恶”因素指的是某种不确定的体育生活或在一种新的社会职业环境下, 感觉到不能达到成功的焦虑。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一种基于“不得已时”、“吸引”、“被迫”和“厌恶”观点, 更好地获得原因结构, 这必将导致运动员结束运动职业生涯。 如运动员是如何退役的, 例如渴望发现一种新的职业而被“吸引”退役和害怕离开体育感觉无用 (“厌恶”因素) 。 相反因为放弃而 “不得已时”退役, 且同时感觉他们仍能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被迫”因素) 。 证明这些新的维度对建议准备退役的高水平运动员的职业咨询者是非常有用的。 他们将能更准确地诊断, 在退役决定过程中每个因素的重要性, 随后将能设计更多的建议目标策略。

运动员退役决定的四个维度的线性结合要加以区别。 一方面是个体与集体项目间运动员的比较, 另一方面是告知退役和没有被告知退役的参与者之间的比较, 相对于低维度的 “吸引”因素, “厌恶”因素是高的。 从概念上来看, 这些变量所代表的某些事件与将来退役决定过程的集中形势是类似的。

本文一开始就强调, 没有“不得已时”、“吸引”、“被迫”和 “厌恶”框架的相关理论研究。 因此, 深入理解这些结果是困难的。 然而, 既然“厌恶”与“吸引”因素的最大区别在于以上分组的引用, 研究就应该强调退役决定过程中解释未来形势的重要性。 从这点就应该鼓励职业咨询者不要把访谈限制在讨论目前的形势, 而是系统地、扩大地分析未来是如何理解的。 进而, 本研究结果为退役咨询提供了一种鉴别途径。

然而, 运动员决定退役的四个因素使得认知过程变得复杂和多样性。 每个运动员在“不得已时”、“吸引”、“被迫”和“厌恶” 因素间犹豫不决。 本研究证实了决定退役过程是多方位的、复杂的和个性化的。 然而, 该工具能够被运用到职业咨询中, 作为一种相对快速的查阅设备, 阐明诊断的结果, 有助于决定适合的干预策略和为运动员提供个别心理咨询。 例如, 关于具有运动员决定退役轮廓的运动员, 将来从减少焦虑的认知方法目标中获益的许多担忧的描绘。 与此相类似的是, 结束职业的运动员是迫在眉睫的, 但是完全确立职业终结的人仍将能够从集中发展其他活动和兴趣的咨询中获益。 因此, 运动员决定退役量表似乎与帮助有一个总体结束他们职业生活原因的咨询者的观点, 更好地告知与运动员离开的不同方式相结合的情绪是相关的, 目的是使这种转移准备得更充分。

摘要:文章运用“解雇”、“雇佣”、“影响”和“反影响”的观点分析退役决定的过程, 对运动员职业终结的原因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退役决定过程是复杂的和多因素的, 为职业终结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为改进职业终结的咨询提供了一些途径。

关键词:运动员,职业生涯终结,原因,结构

参考文献

[1]佟强.我国运动员退役研究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 2014, 50 (3) :132-138.

[2]肖秀显, 周文军.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职业教育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3 (1) :119-123.

[3]李留东.我国退役精英运动员再就业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9 (1) :29-34.

小广告“终结者”的自我终结 篇2

这四个字道尽刘慧“商海”沉浮多年一贯坚持的路线。十四年前,她警校毕业,本想一辈子吃公家饭旱涝保收,不曾想没赶上包分配的末班车。“下海”经商,是从和丈夫在学校门口摆书摊开始,生意好时一个月能挣个七八千元。刘慧并不安心,“连个门店都没有,指不定哪天就不准摆摊了”。而转行做装修公司,是刘慧研究了政策走向、预感房地产会强势增长并带动装饰等相关行业后,做出的选择。

刘慧跟“风”算是跟对了。虽是小本生意,整个公司加上老板夫妇只有四个员工,但生意好时一个月也能有十万元左右的利润。刘慧对丈夫说:“一切都跟着政策走,紧跟政府的步伐保准生意能平平稳稳。”

一线生机

政策带来的商机好比海浪,这一波可能推你到波峰,下一波可能拉你到谷底。

刘慧很快感觉到限购令出台带来的寒意。房屋交易量下滑,公司一个月的工程量只有以前的一半,日子开始过得紧巴巴。

报纸上天天都是“严控房价”的新闻,刘慧被一种逆势而行的不安全感笼罩着。某天打开电视,电视购物节目里的一种特制涂料让她眼前一亮。

电视里,主持人卖力地介绍着产品功能:能修复所有痕迹,用它刷墙,小广告都粘不住!主持人话音未落,金灿灿的特效——“墙面污垢终结者”几个大字飞进画面,重重地砸在电视屏幕上,也砸进了刘慧的心里。

小广告都粘不住!城市里,涂画在墙上、电线杆上,或是贴在墙上、电线杆的小广告屡禁不止,已经成为困扰政府整顿市容市貌的一大难题,如果自己能代理这种涂料铲除“城市牛皮癣”,也算是搭上政府需求的快车吧。

来不及跟老公商量了,刘慧拨通屏幕下方的订购电话,开门见山地说自己想代理这种特制涂料。导购小姐吓了一跳,一般顾客都是买个两三桶,这次来了一个要做代理的大客户,不敢怠慢,赶紧让刘慧留下联系方式。

刘慧本担心电话里这个声音甜甜的导购小姐能否及时为自己联系上厂家,又担心厂家是否靠谱。幸好只过了一天,涂料厂家便回复了电话。电话那头听声音是个年轻小伙子,一口一个“姐”,叫得刘慧满心欢喜。

小伙子确认了刘慧是想代理涂料,倒沉默了一会,改了口:“刘女士,有几点必须向你说清楚,这种涂料现阶段最大的购买方是墙面清洁公司。我们在电视购物上的产品是家用的油漆,作用是防止家里墙面被弄脏,我们也一直是厂家直销,所以希望你慎重做决定。”

刘慧一听,喜不自禁。看来她是第一个想到用这种涂料来清理小广告的人,之前她还担心已经被人抢占了先机。

刘慧留了个心眼,没有告诉小伙子自己已经想到和政府合作打通销路的想法,只说自己是做装修的,想扩大业务代理涂料——她担心厂家“窃取”自己的创意。

首次代理需要进货20万元,并且保证一年销售额在40万元,否则将失去代理权。刘慧手里的钱都压在公司,装修队资金回笼慢,她只得向亲戚朋友们借钱。

一听刘慧要和政府做生意,亲戚朋友们都觉得不靠谱,纷纷劝她,老老实实地做装修,做政府的生意哪有那么简单,你一个装修小工头,没关系没背景根本没人理你。

可刘慧打定主意,认定这个生意有需求,有市场,产品又好,根本不愁销路。最后东拼西凑拿下代理权之后,她设计了自己的新名片,上面赫然印着“小广告终结者代理商”。

玻璃上的苍蝇

涂料很快运到并入库了,刘慧开始穿梭在各个市政部门推销自己的涂料。她没有门路,推销的方式简单粗暴,直接到相关单位上门推销。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城管、环保局等负责市容环境的机关单位。她排练过无数次要怎么推销:从对整个城市环境的担忧开始入手,然后感慨对方的工作不容易,等对方有了共鸣,再顺势提到自己的涂料,一切水到渠成。

但实际情况是,她刚走到机关门口,就被“非请不能入内”的牌子拦了下来。

戒备“森严”的机关单位让刘慧望而却步,她又改变策略找到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很是平易近人,不但热情地接待了她,还认真地记录与刘慧的谈话内容。

一激动,刘慧连着说了近三个小时,工作人员也陪她坐了三个小时。在确定刘慧已经说完了后,工作人员用肯定的目光看着她,然后指着门口的“民生信箱”说:“很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您有什么想法,都可以通过信箱来传达,我们会定期回复的。”

刘慧中午进的办公室,出来时太阳都快落山了,喝了五杯水,在“民生信箱”里留了电话号码和资料,只是生意仍然没有开张。

僵局中,肖华带来了好消息。肖华的一个老同学在市容环境管理部门工作,可以提供一些“内部信息”。刘慧立刻拍板,在最好的酒楼里请老同学吃饭。

自从生意清淡后,刘慧已经很少在酒楼吃饭了。刘慧把相熟的大堂经理叫来吩咐:“今天我要招待很重要的客人,你就看着给我配桌菜吧,不用省。”那种豪气的口吻让她想起自己生意中不长的“黄金时代”。大堂经理确认了客人没什么忌口后,自去张罗了。

过了几分钟,刘慧越想越舍不得,又赶紧嘱咐肖华去找大堂经理重新确认菜单,“我们还是悠着点吧,别太奢侈,事情成不成还说不定了”。

虽然菜品“规格”降低了,饭桌上倒也宾主尽欢。老同学喝得兴致很高,拉着刘慧说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说,刘慧赶紧提出涂料的事,老同学愣了一下,拉着刘慧的手也放开了,酒也放下了:“大妹子,你这算盘打错了呀,我们每年都在做市容环境整治活动,几年下来,都没什么小广告了。而且活动做了这么多年,你再来推销这个涂料,不是在打我们办事人的脸吗。”

这顿饭吃完,刘慧一连在家里躺了好几天,一边心疼一顿饭花了近一万元,只换来一个坏消息,一边仍不死心想着其他可能的销路。

nlc202309042038

几天后,刘慧又穿梭在医院、学校和小区物业等单位。老同学说得不错,各家单位的后勤负责人一听刘慧是卖清除广告涂料的,都说“我们这片市容市貌一直做得很好,不需要这个产品呀”。

她开着车行驶在宽阔的大街上,心却越来越凉——街道干净整洁,已经难寻小广告的踪影。刘慧感觉自己是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景光明却没有出路——盘算着市场如何大,产品如何好,看似畅通的销路,却压根就没有买家!

被终结的“终结者”

肖华提醒她,之前涂料厂家不是说墙面清洁公司是最大购买力吗,那就卖给清洁公司试试。

但规模稍大的清洁公司都有签约的供货商,根本不搭理刘慧;小的清洁公司呢,则接触不到大规模墙面清洁,对这种涂料也没有需求。在随后的一年,刘慧仅仅承接了两笔清理楼道的活儿,收入不过万元。40万元的销售额遥不可及,涂料代理权也被取消了。

但刘慧没精力考虑代理权的问题了。房屋交易政策再次缩紧,装修公司的生意更是每况愈下,资金周转不灵,压在仓库里的20万元涂料成了刘慧唯一可以变现救急的东西。

刘慧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只有协助市政清除小广告一条路可以走——需求大,可以立马套现。

“没有小广告不要紧,之前我在每个单位都留了名片,只要我们找人在电线杆上面喷涂油漆,政府为了城市美观,一定会想法消除这些痕迹,肯定就会顺势想起我们!”

所谓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这样不好吧!”肖华很犹豫,“这是犯法呀,之前电视里不是总在播乱涂乱画被拘留的新闻?”

刘慧胸有成竹:“我是警校毕业会不知道这件事犯法?肯定不是我们俩去做,去请些民工,就算被抓到,也和我们没关系。”

肖华拗不过妻子,刘慧在大街上请来十多个农民和建筑工人。之前在警校学的反侦察手段在十多年后终于派上了用场——她将请来的工人带到离家很远的建筑工地上,没开自己的车,用的是不记名的手机卡,连名字都是假的。

刘慧和肖华给大家分发工具——一大盒墨汁加刷子。一边发一边叮嘱:“你们每个人负责不同的区域,电线杆、公交牌、路标牌、灯箱、红绿灯杆甚至垃圾桶都可以画,但是千万不要写字。”

“为啥不写字?”工人里有涂小广告的熟手,觉得奇怪。刘慧支支吾吾地回答“这事犯法,不能留下线索”。

“不写字咋知道是你公司呢?也不是什么大事,就进去蹲几天,还管饭。”工人们反倒比刘慧胆子大。

“我是清理小广告的,要等政府主动上门找我谈生意,这叫自己创造市场”,刘慧嘀咕。

交代完后,十多个工人就趁着夜色奔赴大街小巷。回到家的刘慧夫妇陷入了纠结,一会儿担心事情败露被抓,一会儿幻想成功后美好的生活,战战兢兢地过了一晚。

第二天,两个人在家等了一天,什么事都没发生。

看来力度不够大,今晚继续!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刘慧夫妇请来的工人们蘸墨、画圈,动作越来越熟练。但工人们连续出动了四天,仍然没有任何动静。

刘慧夫妇实在是坐不住了。得出去看看。肖华却疑心,这种“平静”之外,恐怕自己家周围早就被警察包围了,只待他们忍不住去查看那些小广告,埋伏好的警察就会冲出来,抓个人赃并获。刘慧骂肖华瞎担心,我们的反侦察工作做得这么好,警察不可能找来。于是晚上夫妻俩趁着夜色出门,去看个究竟。

到现场考察真是必要的,那些乱涂画的墨汁一擦就没了,再经过晚上的雾水浸染,根本没啥效果!

刘慧气得捶电线杆:“四个晚上呀,光是十多个工人的工钱都花出去几万元,居然就只是几个这么不浓不淡的黑圈圈!”

一不做,二不休。天一亮,刘慧去买来了擦不掉的自喷漆。到傍晚集合工人,每人发三瓶。然后刘慧一声令下,工人们再次趁着夜色出发了。

终于有反应了。第二天清晨,离刘慧家很远的小区派出所一大早就接到了好几个报警,说整个片区的电线杆、墙壁、井盖都被人恶意涂鸦了,警察赶紧奔赴现场。

与此同时,刘慧在跟肖华算账——一条5公里的主干道大概有25到30根电线杆,清理一次赚2000元,一条主干道就能盈利5万元,如果清理十条主干道就是50万元,二十条就是100万元……

那天下午,他们终于等来了来自政府的消息,不过不是来谈生意的,而是派出所的民警,要求他们“配合调查去趟警局”。几个涂鸦工人被抓到了,监控录像还拍下了刘慧夫妇那天晚上查看涂鸦的行踪——刘慧目瞪口呆,自己一个警校毕业生居然完全忽略了随处可见的摄像头。不过,在她上学时,监控并不普及。

刘慧夫妇被公安机关以故意破坏公共财产罪起诉,面临最高7年的有期徒刑。

刘慧夫妇被抓的三个月后,限购令在多地被取消,房地产业略有回温,相关行业也渐渐复苏。但刘慧的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那张“顺势而为”静静躺在角落。

职业生涯终结 篇3

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中光学的名字十分陌生。而在光电行业,中光学的名头非常响亮,中光学集团总经理张守启在发布会现场讲话中指出,中光学长期成为索尼、爱普生、蔡司和佳能等世界级光电公司的协作企业。也就是说,消费者在使用这些国际知名名牌产品的时候,中光学一直充当着“幕后英雄”。

据张守启介绍说,中光学集团成立于1968年,经过40余年的不断积累发展,中光学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光电企业,光学元件研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能力位居国内前列,年产能达1亿件,合色棱镜、TIR空气隙棱镜和投影系统透视等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光学薄膜装备水平与产业化水平国内领先,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公司在投影显示产业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已形成了年产150万套投影系统光学元件、23万台光学引擎、10万台投影机、3000单元大屏幕投影拼接系统产品的能力。中光学同时具有较强的光学设备、改装车和电梯等产品研发生产能力。此外,中光学拥有了一流的加工设备,一流的制造工艺,形成了国内著名的光学冷加工基地。全面构建起从研发、生产、营销、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投影及大屏显示产品领域完整产业链。

没有终结的思考 篇4

《没有个性的人》文字浩繁,但结构并不十分复杂,表现手法也不怪异,这部耗用了穆齐尔一生大部分时光的作品,以严肃的思考和丰富深刻的表达,构建出一部真正意义的精神性小说。它摒弃了传统小说的悬念式叙述,也无意于玄虚的艺术形式,而选取了随笔式文体的叙述方式。这种随笔性文体在叙述结构和叙述方式上不刻意构建或雕凿,其开放式的自然随意的叙述,因为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特质,更贴近穆齐尔小说内在本质所要求的叙述效果,而与作品的内在旨趣恰相和谐。主人公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思故我在”的状态,更妥帖、真切地表现着作品所要传达的主旨,“在穆齐尔那里,一切都成为主题(关于存在的提问)。”昆德拉作为同样将理性的议论文字与小说传统的描述文字有机结合的作家,可谓道出了作品真髓。

“没有个性的人”,这个表面看去普通的概念,被穆齐尔赋予了不同一般的意义,因而具有了理解的难度,也成为理解作品的关键。在穆齐尔这里,“个性”已非指个人性格的个性,而是相对于社会存在具有“人”之意义的个性。因而,“没有个性”即指人的一切的思维言行已不为个体的主观意志所左右,不具有个体的意志力,而为现实存在的固有机制,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力量所决定。比如,在一个以数学的精密来量化和主宰一切的社会里,人们不自觉卷入科技的狂欢,为机器所奴役;相对于拜金主义的盛行,物欲的张扬,使人情感荒芜,成为物化的“空心人”;国家机器、道德裁决机构,围绕着凌驾于“人”之上的利益、荣誉、社会习惯势力而运转;当个体评价一个事物,做一件事情时,不自知地为已经植入脑中的社会普泛的价值观念所左右……诸如此类,直抵哲学的主要命题:关于存在的问题。穆齐尔笔下的人生存着,却以失去个性的方式存在着;人,作为区别于“物”的具有意志的生命,却以丧失自主力的方式生存着;在由人构成的世界里,人却是以千人一面盖有集体印章、复制、互仿的方式存在着,成为没有“人”的世界。穆齐尔将目光逼近四围存在的事物,发现一切浮在事物表层的泡沫,与事物的真实或本质境况相去甚远,其间纠缠着太多的荒谬、怪诞和不可思议。正是因此,穆齐尔试图寻求这个人类社会内在运行的“秘密机制”。作为一个哲学博士,穆齐尔从1905年便开始了关于“没有个性的人”的思考,这种思绪一直绵延至他后来整个生命的历程,直至1942年他生命的尽头。

“没有个性”既是这个时代普遍的疾病,又是这个时代典型的精神特征。小说主人公乌尔里希就是“没有个性的人”。乌尔里希与生俱来就有成为著名人物的愿望,他希望通过军官、工程师、数学家三种职业获得成功。然而,当他意识到军官并不是世界舞台的主角儿,看到工程师千篇一律的呆板生活,认识到即使在数学这样真理的王国也论资排辈,便不愿意再做一个“有前途的人”了。“由于个性的拥有以对其现实存在的某种乐趣为前提”,乌尔里希作为找不到真正的现实存在的位置、丧失现实存在乐趣的人,“对自己也不具有现实感”了,而突然“有一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后来乌尔里希在报端看到一则关于赛马的消息,文章使用了“天才”一词修饰那匹“赛马”,使他意识到,“天才”之打破物种界限的广泛使用,是因为在今天这个极其技术化的时代,科学严酷、冷静的精神力量,使人类原先带有形而上特质和道德力量的关于“天才”的概念变得陈旧过时,所以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来量度“天才”,一如测算“天才”赛马的速度或拳王冠军的命中率。乌尔里希进而认识到自己虽然具有这个时代所宠爱的才能,却因为社会某种“秘密的机制”失去运用它以显示个性的可能性,而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想要“拯救”人的个性特征,只剩下使用可量化的“天才”这条途径。于是,乌尔里希决定自己给自己的生命“告一年假”,去寻求一种适宜自己的途径。

作为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乌尔里希处在一种“没有名称的生活方式”中,看不出他从事什么职业,也没有主动的作为,只有被动的对外界事物的“反射”。虽然他意识到自己身染了这个时代无个性的疾病,却仍然不得不面对这个时代的种种问题,走上一条思辨的思想之路。

整个小说故事,围绕发生在奥匈帝国维也纳的“平行行动”展开。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在位七十周年,因为在同一年,德国也将庆祝德皇在位三十周年,因此谓之“平行行动”。但事实上,到了1918年,这两个帝国都将不复存在,因而“平行行动”具有了讽刺意味。它的虚妄性质,不仅在于起因的荒诞,还在于整个行动过程中,所有纷繁的建议都未能令人满意,而又始终没有得到认同的建议可以实施。乌尔里希这个“没有个性的人”,被动地被父亲牵入这项行动,作为这个委员会的秘书,始终无谓地忙碌,但同时他对身边一切事物“反射”进脑中的有关这个时代的思辨却从未终止。

贯穿其中的莫斯布鲁格尔事件一直映现在乌尔里希的思考中。这个神经错乱杀害妓女的木匠,却因为他的疯狂显示了这个社会难得拥有的个性。也正是因为他缺乏教育,才没有被现行社会机制同化,没有成为“如出一辙”的别的什么人,而就是他自己。莫斯布鲁格尔不顾及外在一切的个人妄想,与乌尔里希寻求其他可能性的“另一种状态”的体验恰有异曲同工之妙。

出于小说的“反射性”原则,不仅莫斯布鲁格尔,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成为乌尔里希某种特质伸展的可能性演示。阿思海姆这个富有的商人和“大作家”,则对乌尔里希起着反衬作用。他自以为寻求到乌尔里希想要寻找的这个社会的“整体的秘密”。认为整体的魅力和力量先于各别的部分而存在,其力量大于某个各别的功绩和个性显示。因而他主张心灵与理智、精神与现实(或经济、权力)的和谐统一。虽然他既腰缠万贯又不断著书立说,但是其内里的实质却是让精神适应生活,而不是乌尔里希的让生活适应精神。

乌尔里希最终想要退出“平行行动”已形成中心并成为上流社会出入的圈子,避开社交活动,他越来越看清现代社会内部运行的机制,想要摆脱这种机制的巨大惯性对一个人的制约,回复到本真的生存状态。这时候,在其父丧葬的特殊情境下,他与妹妹阿加特情不自禁产生了一起共同生活的愿望,由此进入一种时空界限模糊的生存状态,体验到脱离现实世界的一种美妙。他把兄妹俩共同奔赴的这“另一种状态”的生活称为“千年王国”,具有一种神话的性质。然而,兄妹俩一起生活,显然涉及道德禁忌,有“乱伦”的嫌疑,因而两个人不约而同小心翼翼地回避着这个雷区。“人们感觉到和所做的一切都以某种方式‘按生活的方向’进行着”,而“从这个方向引出的最小的运动也是艰难或吓人的。”兄妹俩愿意在一起又害怕在一起的心理,其逃离常规的艰难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惊吓”,令人心酸和哀伤。其实,乌尔里希知道这“另一种状态”是注定要失败的,长达九十九万字的小说的结局,正是妹妹阿加特在“平行行动”一个近乎闹剧的盛宴上不辞而别。

神话终结者 篇5

公示2000年应该是MMA世界值得铭记的一年。如果说1993年的UFC横空出世,1997年的PRIDE华丽登场是MMA的开天辟地,那2000年的PRIDE GP则是MMA的朝代更迭。一方面,压制在MMA世界上的那片乌云,那如奥林匹斯诸神一般可望不可即的格雷西家族被一个相貌猥琐,体型难看的日本人拉下了神坛。樱庭和志用4名格雷西家族成员的失败成就了自己的伟业;另一方面,MMA重量级第一高手,在UFC13、UFC14和UFC15均获得淘汰赛冠军的马克·科尔也在樱庭和志打败罗伊斯·格雷西的当天,成就了日本摔角高手藤田和之的英名。藤田和之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苦战全场,最终在世纪之交,将当时MMA重量级的第一人打败。10年历史足以经历很多东西,但当回顾这10年前的往事,还是觉得光阴如箭。弹指一挥之间,10年过去了,可巧的是,10年之后MMA又来了一次朝代更迭,重量级第一人菲多败北,比之当初的马克·科尔而言,菲多的败北更震撼,这和菲多本身的履历有关。不同世纪之交的美利坚诸强,菲多从来没有染上毒品,也很少听说他有什么不良纪录,训练和比赛的简单造就了菲多在赛场上的不可战胜,因为简单,所以强大。菲多过往的辉煌里,很少和复杂的事物沾边,从而10年漫长的不败纪录让这个貌不惊人的俄罗斯胖子从格斗界的王座走上了神坛。国内的很多MMA爱好者都见证了菲多从人到神的转变。事实上,在菲多长达10年的辉煌格斗生涯中,有数度接近失败。2003年菲多刚刚登上王座不久,藤田和之在挑战中就一拳将菲多打得失神踉跄,这是连菲多自己都承认的最危险的时刻,他挺了过来最终绞杀了藤田:2004年,凯文·兰德曼那记惊天猛摔让所有人都以为最冷的冷门出现了,结果菲多在被摔后1分钟就淡定地取得了胜利。胜利成为家常便饭,格斗王者成了格斗之神,一切因为菲多只需要简单的训练,简单的比赛,简单的生活。而当PRIDE解散之后,菲多的简单时光就此打住,原来一门心思比赛的他沦为M-1周旋格斗世界的工具,菲多的败北,也就是因为他的生活和比赛不再简单,他在比赛前背负了太多不该属于他背负的东西。这时他遇到了终结自己神话的巴西人——温顿(Fabricio Werdum)。比赛开始仅仅79秒,格斗沙皇菲多就被温顿三角锁制服,也许是因为神话破灭得太过突然,温顿至今还没有得到最终的认可,但还有一点不能否认,温顿的实力能让这位神坛上的格斗巨星饮恨,温顿也能让任何人折戟。这位风格实在却不华丽的柔术大师,其实是被过于轻视了。

被低估的温顿

第1次听到温顿的名字,是那已经开始泛出旧照片质感的岁月。温顿作为当时PRIDE的当红炸子鸡“克罗地亚战警”米尔科的柔术教练出现在当时的格斗界,并且在PRIDE中温顿因为超强的实力迅速成为核心选手,在他的教导之下,米尔科的地战实力至少是地面防守能力一日千里。可以说,没有温顿米尔科就不会在2006年成为PRIDE GP最后一位王者。但是扎实的巴西柔术不能带来悦目的比赛,温顿注定是那种能取得胜利,但是难以成为偶像的选手。他不够张扬,不够华丽,他那种步步为营的风格能给他胜利,但难以让他赚取人气。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UFC最终将这位能有望取得冠军的选手给开除。一个非比赛风格还异常缺乏激情的冠军,对于UFC的推广简直是灾难。

温顿不仅是柔术强人,他还异常好学。当初打败刚扎格的泰拳连膝,已经很有巴西第一俱乐部CHUTE BOXE拳馆的真传。温顿也很容易适应,从习惯的围绳擂台到八角铁笼,温顿适应的比PRIDE的巨星们都快。他突然被UFC开除实在让人有些不明所以,现在看来,这只是UFC总裁达纳的一己偏好而已。离开UFC进入“打击力量”后的三连胜让人认识了温顿这位巴西强人的风采,而降服菲多则让MMA的象征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更无疑用行动给了UFC—记耳光。而且翻开温顿的战绩,我们不难发现温顿其实已经足以位列超一流强者。14胜4败的战绩放在UFC也足以让他跻身王座争夺者的行列,更何况能让温顿蒙受败绩的人都有着各种离奇的优势,有的是实力高绝,这没的说,有的则占了温顿不适应笼斗的便宜。而温顿的手下败将,则更让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巴西人有了几分狰狞。

现役“打击力量”的重量级冠军,近两年MMA拥有不败战绩的“毁灭者”阿里斯泰(Alistair Overeem),在开始自己的辉煌之前就是温顿的手下败将;UFC猛将刚扎哥(Gabriel Gonzaga)是“战警”米尔科毕生难忘的噩梦,终日踢人的米尔科被刚哥踢进人生低谷,但温顿却用拳头将刚扎哥打的找不着北;布兰顿维拉(Brandon Vera)是UFC力捧的泰拳高手,但在和温顿的短兵相接之中却被温顿用拳头砸败;大脚怪安东尼奥·席尔瓦(Antonio Silva)这个UFC之外屈指可数的重量级高手也硬是全场苦战不敌温顿;更何况温顿最新的手下败将菲多,已经是很久以前就压在重量级MMA选手们头顶的乌云,仅仅将这片名为菲多的乌云掀起一个角,就足以证明温顿的价值和格斗水平了。

温顿时代是否会到来

如今的MMA尤其是笼斗一系已经出现巨人争霸的场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UFC的重量级冠军,WWE出身的壮汉完美诠释了啥叫“一力降十会”,技术型选手在铁笼之中生存越发不易。而温顿这位拥有193厘米身高的柔术高手不但技术精湛,体格上也未见得会输给那群侏罗纪巨兽。更何况以目前温顿的状态即便MMA第一柔术高手“牛头人”的全盛之时也未见得能将温顿拿下。可以说,无论去任何MMA组织温顿都有实力去和冠军一争,而自2010年6月击败菲多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对这个巴西人等闲视之。虽然温顿至今仍未取得过任何—个MMA组织的王者头衔,但是这位拥有王者实力和弑神战绩的无冕之王,想来绝对会是MMA2010年最有收视率的比赛之一。在柔术已经炉火纯青之后,温顿的立技水准也是大有长进的。只可惜UFC的达纳只论亲疏的裁员风格让UFC白白便宜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甚至可以说UFC故意放弃这位巴西强人,将重量级冠军的争夺范围控制在一个以美籍选手为主的争夺圈内。

打败菲多让温顿得以名扬四海,这位2010年最大的MMA冷门制造者的下一个对手或者下一步举动甚是惹人关注。并且目前的“打击力量”重量级格局中势力均分,宛如战国乱世。菲多败北,“毁灭者”阿里斯泰则去日本K-1擂台为了成为第一个在MMA和K-1取得双料冠军的强人而努力,整个“打击力量”重量级军团中已经没有什么人能成为温顿的下一个对手。而当温顿在2011年回归MMA的时候,他要面对的可能是对菲多的二番战,也可能是对“毁灭者”阿里斯泰的冠军挑战,无论谁会成为温顿的下一个对手,温顿都将以全新的身份去应对“菲多终结者”这个莫大的荣耀,同时也是莫大的负累。10年前樱庭和志将格雷西家族赶下神坛,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时代,温顿当引以为戒。何况在如今MMA世界运动寿命普遍变长的时候,34岁的温顿还是很有机会在“打击力量”甚至在UFC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温顿时代。只是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时候,温顿的肘部受伤,不得已暂别拳台。

浅谈“文学终结论” 篇6

与西方普遍的“终结”思想不同, 米勒的观点在中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引发了文学理论界的一场激烈讨论。赖大仁等接受这种观点, 认为米勒看清了文学的发展方向, 企图在全球化背景下把传统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研究作比对, 探讨两者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与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的关系。但余虹将“终结”只看成一种“边缘化”的现象, 童庆炳也相信文学不会终结, “由于电子图像时代的来临, 文学自身的存在方式发生了改变, 那种能够比较旧的写法被淘汰了, 一种新的写法出现了,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2]”他认为不同的文学观念是批评家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 不能迷信美国的文化霸权。

既然有关“文学终结”的论争如此激烈, 那么不论米勒最后是否肯定这一现象, 关于“文学终结论”的研究总还是有意义的。

文学“终结”的首先是视觉媒体是造成的, 这是最直观的原因;其次是大众的欣赏喜好影响了大众媒介;此外, 文学权威性和文化权力是解释“文学终结论”的文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范畴中的重要概念, 从柏拉图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到康德对小说的严厉批判, 都是对文学权威性的质疑与批判, 文学作品很多时候是在以使读者愉悦的方式欺骗读者。这种欺骗不仅来自于作者, 更来自于整个社会, 即所谓的强势文化。伊格尔顿认为意识形态是“文化实践与政治权利交织在一起的[3]”。研究文学离不开文化, 文化又与政治有紧密联系, 文化权力象征着政治上的绝对统治, 文学在行使权威职能时, 真理经常被掩盖, 尤其在近代以来, 表现真理的文学正渐行渐远。

文学内部也存在很多矛盾, 造成自己的“终结”。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说:“是语言而不是作者在说话[4]”, 虚构、想象、讽刺和倾向性等文学创作方式在传统文学中都有体现, 只是后现代文学将这些手法运用得更复杂, 似乎破坏了文学的完整性。从米勒对“文学”的定义来看文学的“终结”是必然的, 因为后现代颠覆了传统, 但如果将后现代纳入到文学的范畴内, 这个解释就不成立了, 所有虚构、想象、讽刺、狂热、令人愉悦的暴力、充满力量文字和符号等都只是文学新的形式。

文学理论与文学的联系也很值得关注, 解构主义认为“在文学和批评之外不存在具有特权的地位[5]”, 文本的意义很难被确定, 文学在被解构之后已失去完整性, 后解构主义的出现是文学研究的转型。“1950年代以后, 西方学界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研究’等理论思潮, 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文学经典的消解。[6]”文学的表征性代替鉴赏性研究, 研究者喜欢用各种“主义”来生硬地塑造文学价值, “把审美降为了意识形态, 或顶多视其为形而上学。[7]”文学失去了完整与纯粹的内在精神, 走向“终结”。

从表面上看, 研究者可以列出很多理由证明“文学终结论”的合理性, 但这是针对文学发展趋势的预测性而非总结性的思考。文学发展进程难有定论, 而文学研究者也自然不愿承认文学会终结。就连米勒自己也说“文学随按末日将临, 却是永恒的、普世的。[8]”。其实, 学者们的危言大多是基于对保存文学现代性的责任感, 希望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能够长盛不衰。

今天的文学已不再如史诗时代那般天真。但不妨乐观一点, 如果把《荷马史诗》看成文学的婴儿时期,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文学的青年时期, 那么文学走到今天已逐步成熟, 也许不能称之为集大成者, 但新的传播媒介给文学提供了在挑战中发展的机会。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浮躁才能显现沉淀的必要, 文学也有能力在视觉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地位。避免文学被“终结”, 需要回归文学的天真形态, 回归传统、缓慢的赏读方式, 回归到以审美为核心的鉴赏性文学研究中, 至少把文学中功利性的东西抹去, 还文学一片纯净天地。语言承载着文学的“灵晕”, 所有的修辞阅读理论、解构叙事理论、小说重复理论等都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值得庆幸的是, 语言的延续给了文学以延续的机会, 因为文学离不开语言, 哪怕是图片和视频也需要语言来结束说明, 追求纯粹的视觉文化是不现实的,

当然, 文学在今天不再处于核心地位已成事实, 文学有“边沿化”的倾向。文学研究在不论学术研究还是社会生活中所占的空间被经济、政治、文化等研究挤占得只剩很小, 但“文学‘边沿化’是文学发展的常态[9]”, 所以“文学变化的根据还在于人类的情感生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而主要不决定于媒体的变化。[10]”开放的文学研究应该认可文学的这种转变。理智的研究者会理性看待文学的“边沿化”且不会过于悲观。笔者相信米勒是不希望文学终结的, 辩证地看, 文学“终结”也并非那么容易, 在“把曾经承载的关怀国家命运、担忧民族前途、批判社会丑恶、呼唤道德良知等社会功能部分地让渡给影视等大众文化之后, 也使文学创作获得了自由探索与创新的难得契机。[11]”这是一个文学传统丧失的时代, 也是一个促使人们对文学有更深刻的认识的时代。

摘要:希利斯·米勒在《文学死了吗》中提出“文学终结”的观点, 他认为在铺天盖地的电子媒介浪潮席卷下, 文学的末日即将降临。现代阅读方式和视觉媒体等技术手段在将文学传统的范围扩大时, 却消解了其文学性。米勒的观点在学界引起了很大争论。在此, 笔者将就米勒的观点展开分析, 探讨文学在当下的处境及其发展趋势。

必须终结“标准答案时代” 篇7

上海闸北某重点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蜜蜂、小鸟、兔子和熊猫四种动物,请从中找出一种跟其他三种不同的动物。家长们众说纷纭,校方给出的标准答案是熊猫,其理由为:它是唯一须由动物园饲养的国宝级动物。

这种所谓单一标准答案,已经成为中国文科教育的基本模式,令语文学习彻底丧失智慧和乐趣,而沦为应试制度体制下冗繁而乏味的功课。

文科教育的答题方式,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逻辑。它通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指涉事实、语法、拼写之类的“硬知识”,可以设定单一标准答案,而关于智力、观点、想象力、风格之类的“软知识”,在整个文科系统中占据70%以上,则应全面开放答案。

在西方的语文课里,除了拼写和文法等“硬件”有单一标准外,所有的思考题、智力题、作文、社会调查、课堂讨论等“软知识”,都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开放。学生们在课堂上可自由争论,对各种合乎逻辑、自圆其说的回答,都给予正面鼓励。正是这种良性模式把许多学子送入领取诺贝尔奖的殿堂。

终结实习“形式主义” 篇8

套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林新奇教授的话说:“大学校园里学到的理论多实践少, 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政府应该给予政策的支持, 将大学生实习纳入教育环节, 可以把这方面的支出作为财政投入, 调动学校的积极性。”

目前, 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已成“公开的秘密”:谎报实习时间应付学校规定、一天也没去实习竟然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实习报告、还有不少大学生觉得实习造假可以理解……近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 对189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87.1%的人感觉当前大学生实习经历存在造假现象, 其中44.1%的人觉得“非常普遍”。27.7%的人坦言自己的大学实习经历造过假。受访者中, 在校大学生占8.8%, 已毕业大学生占72.3%。 (2011年11月15日《中国青年报》)

事情出来总能折射出一些社会问题。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调查中, 75.4%的人认为会导致“学生得不到锻炼, 高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更严重”;68.1%的人认为会导致“学生养成造假恶习, 加剧社会诚信危机”;64.6%的人认为会导致“实习走过场, 实习鉴定成为一纸空文”, 另有48.6%的人认为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是缺乏底线的表现。那么, 该如何杜绝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现象呢?70.7%的人建议“学校设法联系更多实习机会, 供学生选择”;55.9%的人建议“保障学生自由实习的权利, 学校不应强制实习”;46.2%的人建议“用人单位不接收有造假行为的求职者”;45%的人认为要“严惩实习造假行为”;43.4%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树立绝不造假的观念”。

我以为, 大学生实习不应是学生一个人的问题, 实习更不应是学生一个人的战斗。欧美国家历来重视实习。如英国政府的“国家实习计划”的。学生不但可拿到略微高于政府给予助学金、助学贷款总和的实习薪水, 获得巴克莱银行、微软等知名企业和一些公共部门、慈善机构的office也很有可能。与英国出台政策不同, 美国广泛设立的就业指导中心积极鼓励大二学生参加学校自己的实习项目。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学校的就业指导外, 近邻日本特别重视循序渐进、较为规范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如教授会给每位学生布置一个制造产品的题目,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形成一定意见后上机完成产品的图形设计, 然后向全班讲解自己的设计结果和理由。最后, 学生还必须把题目中的产品制做出来才算完成这一环节的训练。

实习不但可让“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大学生真正了解社会, 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调查显示, 63.60%的人认为实习与第一份工作有关系;36.50%的人认为实习经历对找工作帮助很大;27.10%的人认为很多人就是在实习单位就业的。从实践来看, 用一个实习生的确比重新招人的成本要低得多。如果职位有空缺, 用人单位优先考虑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流程的实习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 说实习像大学生的“成人礼”一点儿也不夸张。而且, 与流于形式的“实习”相比, 不少睿智的大学生已主动寻觅社会实践的机会。一边是毕业实习造假, 一边是主动实习。毕业实习何以走向两个极端?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每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却只有“生存还是死亡, 这是个问题”。实习或者就业, 这也是个问题。国外的很多企业都有专门的实习生带教机制, 而我国呢?除了利用廉价劳动力赚取超额利润外, 没有用人单位给实习生“开”眼界、换思维的机会。

终结啤酒肚 篇9

啤酒肚饮食调理

没有必要长时间进行腹部练习,以下三种练习,每天每种练习只做几个钟头即足够。需每日进行练习,持之以恒比增加次数更关键。一开始每个动作先做两遍,每遍做10次,然后逐步增加到每遍做20次。待三周后,应增加到做三遍。图中白箭头表示沿此方向做运动时,应吸气,深色箭头表示沿此方向做运动时,应呼气。

练习一上腹和中腹运动

躺在体操垫上,双腿架在板凳上,形成90。折角。双臂交又在胸前,靠收缩腹肌的力量,抬起颈、肩及后背上半部,使下臂总是贴在胸前,以避免脖子使劲。然后慢慢倒在预备位置(而不是靠身体重力的惯性躺下。见图一)。

练习二下腹运动

躺在体操垫上,双腿并拢,靠收腹的力量抬腿,抬腿过程膝盖不得弯曲,使双腿与垫面成30。角,双臂平放在垫面上(见图二1);再将双腿抬高至与垫面成90。角(见图二2)。然后双腿慢慢回到图二1位置(这时您会觉得腹肌被抻得很酸);重复以上动作。

练习三腰腹运动

仰卧在体操垫上,双手衬在头后,双腿屈膝,双脚平放在垫面上,靠收腹的力量慢慢抬起双肩及上背,抬起后向左转体。然后慢慢回到预备位置(而不是靠身体重力的惯性躺下)。当第二次抬起身体时,要向右转体(见图三)。

转 臂 运 动

1.身体放松,直立,两腿自然拉开,约与肩同宽,呼吸调匀。

2.两臂向前平举,从左至右,顺时针方向划圆;然后从右至左,逆时针方向划圆,左右交替各做30次,每日可做两三遍。

3.做时要注意:手臂向上划圆时,吸气;转至水平向下划圆时,呼气。也就是手臂配合呼吸而动,吸气时,手臂向上转;呼气时,手臂向下转。旋转手臂划圆动作不宜过快,速度要适中,手臂要自然放松,两手划圆最高处不要超过头顶,以感到腰、腹在用力为佳。

此运动简便易行,坚持几个月必见功效。

腹式逆呼吸法气功

腹式逆呼吸法气功有助于消除“啤酒肚”。这种气功在宝岛台湾称之“玉蟾翻浪功”,又称“青蛙功”。下面介绍给读者:

术者采取立姿,右手压在前胸;左手压腹部,开始先将肺中的污浊空气排出,然后将腹部肌肉放松使全身力量消除,接着再努力以鼻吸气,此刻右手轻抚前胸、不使劲儿;左手施压腹部,协助腹部用力往里缩至最大程度为止,然后吸气,直到空气满整个腹部(见图四)。

接着把腹部放松,此刻右手施压前胸;左手轻抚腹部、不使劲儿,使腹部胀(鼓)起来,再慢慢(细细地)自口中吐出空气(见图五)。

其次在吸气要注意舌之位置,吸气时将舌尖贴于上齿后面上腭,完全用鼻子来吸气;吐气时稍微放松力量,舌头附于下腭由口中吐气。

这种腹式逆呼吸法气功,至少早、晚各做一遍(若干天后再加一遍更好),每遍做36次。

腹式逆呼吸法气功,是横隔膜和下腹部肌互相对抗,在腹部产生压力进行的呼吸。这种气功吸气时,横隔膜有意识下移,扩大了肺活量(即提高肺的氧交换效率),吸入更多的氧气,能量的循环变好了,身体中特别是腹部脂肪便更容易燃烧。这种气功摄入的氧决不亚于有氧运动,这就是气功消除“啤酒肚”的道理。

啤酒肚饮食调理

1.患者在早、中、晚三餐份量分配上,建议为早三、中二、晚一的饮食法,禁止吃宵夜。希望晚餐的份量尽量少一点。

2.变“狼吞虎咽”为“细嚼慢咽”。中外养生专家建议:每口饭菜嚼20下再咽,把吃饭速度降下来,饭量即随之降下。

3.“啤酒肚”体型者可吃食物和忌吃食物:

可吃食物

生鱼片、生萝卜、瘦肉、牛舌、鸡肫、果汁、大芥菜、南瓜、青色番茄、豆腐、凤梨、西瓜、柠檬等,并使用葵花油、玉米油烹调菜肴来刺激新陈代谢。

忌吃食物

香肠、火腿、熏肉、烤吐司、烤鱼、烤肉、糖及甜食、饼干、油炸物、牛油、多脂肪肉炒菜、芥菜、姜、辣椒、胡椒、咖啡、葱、大蒜、咖哩、芥末、锅巴、煎饼、炒的菜、炒的豆菜。

4.关于饮水:该体型者每天至少饮两公升水,以净化器官和排出毒素。科学的饮水方法是:

远离食物,至少在饭前后半小时之内不饮水;

在体育锻炼中和前、后饮水;

每次饮水要少量;

不要在睡前饮水,以免夜里多次上厕所。

用技术终结昂贵的支付 篇10

支付行业的变化快速而彻底。作为英国支付委员会行政长官, Paul Smee能够宏观地俯瞰整个领域, 并思考这种变化的动因。“我想第一个动力在于有一个技术革新速度飞快的大背景。技术对于支付部门的影响远远超过预期, 比如移动支付正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他说, “我敢肯定的是, 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付款将成为未来几年很重要的主题。”

“我认为我们的挑战是关注这些新技术, 并试图将技术与支付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我们往往对支付的可靠性习以为常, 但它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 支付错误比支付延迟半小时更为严重。我非常赞同将新技术与传统优点, 如可靠性、安全性和完整性结合起来, 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行业会议上, 与会者更多关注规则所起的效果。而Smee认为规则业界本身可以管理, 但技术的变化却难以预测。“监管机构往往会推动或催化变革。我偏向于认为, 支付委员会的创新和支付体系的发展更多是应对监管机构挑战自发的反应, 而不是行业监管机构告诉这个行业该怎么做。”他说。

“以此态度面对监管, 我认为这是为支付部门处理常规问题的正确做法。支付服务指令已经颁布, 而且已经扩展到以前不存在监管的支付死角。对于某些机构, 它会造成相当大的客户服务的挑战。很多变化都在被抵制, 但在英国, 我们很可能遥遥领先, 坦率地说, 我不认为此刻的监管推动了该行业变革的步伐。”

“我想说的是, 该规则已扩大到付款服务机构。它们是一个新的物种:我不太清楚他们会如何发展———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化身, 也许角落里还有新的化身。”Smee说, “对于那些传统的机构, 如银行结算, 他们必须确保他们服务的稳定性, 不鼓励生产者迁移到不同的类型。我知道他们正在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更快的项目和付款方式。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传统玩家也可以改变他们的游戏规则和改善他们的服务。”

谈到终结支票这个话题, Smee不得不捍卫银行, 该服务的推出并未完全成熟, 有些银行可以接受支付, 但不会让使用它们, 反之亦然。Smee说:“不平衡的快速付款服务提供反映了银行竞争力的性质。一些银行已经超越了其他对手, 我想他们获得竞争力的原因在于他们赢得了客户的青睐。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支付业者, 如银行已经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 并帮助他们面对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其中包括新的付款服务机构?”

实际上, 虽然支付方式经常因为他们缓慢的改变而受到批评, 但事实是, 这些变化是非常积极的, 并且比以前更加快速, 例如上世纪80年代推出销售点终端机, 而更大的步伐是将牡蛎卡作为伦敦公共汽车的付款方式, 其推广速度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快。

Smee说:“从我的角度看, 将支付体系视为一个整体的关键在于, 确定当一些新的支付手段出现时, 它们并没有减损整个体系的完整性。通过一个新的渠道, 我们应该向消费者公开, 不至于让他们因为有一个不可靠的服务, 或未能付款觉得被欺骗而感到失望。”

这是谈判中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有许多不同的既得利益集团, 包括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银行、企业、消费者, 技术的全球性使得复杂的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你可以使你的客户认识到将会发生什么以及他们能获得怎样的服务。显然, 确保支付系统的安全的战斗是非常重要的。”

Smee一直关注安全和整个金融犯罪领域, 并看到金融服务商、零售商、警察和其他人因为各自的需求进行协作。“在过去5年中, 我觉得这个行业的主题之一是需要组成一个有效的团队来应对各种欺诈行为, 但我有一个可怕的感觉, 不法分子也正在形成一个严密的组织来欺骗消费者。”他说, “我们有一个全国欺诈管理局正在积极打击和遏制金融欺诈, 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就像技术变化的步伐, 打击欺诈的斗争也被Smee视为影响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他认为安全因素不只是在某一阶段发挥作用, 我们会在未来的一直感受到它的重要性。“我认为, 变化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如果你认为在任何其他市场的技术研究, 曾拥有过所谓的高峰, 就因此认为‘从现在起, 我们身处透明安静的蓝色水域, 一切都会稳定下来’, 这样的想法已被证明是错误的。我认为支付技术的革新也是如此, 所以我不会宣称它已经达到市场的顶峰。”他说, “预测未来显然是困难的, 但尝试去做这些将支付委员会推到越来越热的公众讨论中———建议取消支票作为一个在英国2018年的付款方法———越来越少的付款会使用支票, 因为使用支票的成本太高, 更有效的机制已经或将要取代它。”

消费者团体和商业游说组织立即起来反对这项建议, 他们指出很多日常的支付活动都需要依靠支票, 而且现在没有实际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些光鲜的理论, 例如蓝牙或Wi-Fi无线POS商务卡阅读器, 但这些手段在农村很难实现。

Smee认为将其视为一个实际的决定, 尽管它仍然悬而未决, 到2016年, 将会对其有充分和全面的探讨。“实际上, 我们选择在于, 是让它自己慢慢衰退直到消失, 还是想采取各种措施加速这个进程。”

上一篇:人教版中学语文下一篇:择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