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职业生涯规划

2024-05-30

深度职业生涯规划(共7篇)

深度职业生涯规划 篇1

一、引言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 再创历史高峰, 一时间就业恐慌在各高校蔓延。因不堪就业压力自杀的学生个案逐渐增多。与此相对应的, 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却开展得如火如荼, 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也基本完善。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什么不能解决学生的就业焦虑?现行的职业生涯辅导的短板在哪里?学生具体的职业辅导需求在哪里?尤其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辅导需求如何满足, 成为现阶段职业辅导需突破的难点。

二、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问题

(一) 职业规划效果不理想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开设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具体的课时量与授课内容差异较大, 其中较为成熟, 应用比较广泛的以依据舒伯的生涯理论和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为指导的课程结构。学生总体反映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接纳程度较高, 转化效果很低。绝大多数学生仅能记住自己职业兴趣测试结果, 具体如何用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几乎都不会。总结职业规划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职业规划课程授课教师本身缺乏系统理论, 上课仅作为就业部门工作人员和辅导员创收评职称的附属任务;由于师生关系非咨询关系, 课后学生缺乏主动咨询的门路, 规划书上交后得不到具体的反馈;为规划而规划或以全国职业规划大赛获奖为动机, 仅关注优秀学生作品, 而忽视的绝大多数学生, 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辅导。

(二) 心理咨询缺乏职业技能

一般来说, 大学心理辅导主要包括学习心理辅导、生活心理辅导、人格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心理辅导等四个方面。各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以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三方面为主, 基本满足了学习心理、生活心理和人格心理辅导要求, 但是对于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却很少涉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宣传不够, 学生发生职业困惑的时候上课老师不见了, 不愿意去心理咨询室, 认为去心理咨询室的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二是分工不明确, 心理咨询室与职业辅导是两个不同的科室, 而职业心理辅导却是交叉学科, 二者之间协调性不够;第三个原因, 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人员对职业辅导理论和实践知识匮乏, 职业指导人员多数也不具备心理咨询的资质。

(三) 就业困难学生无处获得帮助

高校连年扩招的现象已经持续十多年, 而师生比的问题也一直是阻碍高校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就业部门人数限制的原因, 除课程以外具体的职业辅导工作一般由辅导员负责。一个辅导员面对数百名学生, 流行的工作方式主要有“抓两头带中间”和“抓中间带两头”的两种模式。但到具体的就业工作中, 为保就业率, 辅导员首先关注的是有中间的大部分学生和少数优秀学生, 最后才是后进生。作为后进生, 本身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不太受欢迎, 对辅导员多少存在一些偏见, 更加不愿意向辅导员敞开心扉坦述自己的困惑。因此就出现了辅导员催的紧, 而学生焦虑、困惑、茫然不知向谁求救, 只能躲在宿舍逃避的现象。

三、大学生个体深度职业心理辅导步骤

(一) 建立咨询关系, 搜集背景资料

完整的背景资料搜集, 是发现来访者就业困难根本原因的基础;建立良好的辅导咨询关系, 是深入进行职业心理辅导成功的保障。背景资料的搜集, 包括来访者家庭成员构成、经济状况、父母生活状况、来访者本人身体精神状况、性格特征、婚恋状况、学习状况、近期和记忆中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主诉就业问题看法和思路等。在初次会面, 辅导咨询者必须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良好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 需要具备真诚、尊重、共情、积极关注四个基本条件。

(二) 发现职业困惑, 矫正生涯认知

心理问题多是由不合理的认知导致的, 同样职业心理困惑也是由于对职业生涯认知不完全或畸形导致。辅导咨询者在发现来访者职业心理困惑后, 需要有目的逐步矫正来访者认知。在此阶段, 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判断来访者职业困惑是否属于辅导咨询范畴, 如超出心理咨询范畴如神经症或精神性疾病需及时转介其他医疗机构就诊。

(三) 测试职业兴趣, 确定职业目标

霍兰德提出:个人兴趣类型和职业环境之间的适配, 将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在矫正认知的基础上, 职业心理辅导的重心应转向个体职业兴趣的引导发掘阶段。通过职业兴趣测试, 可以帮助来访者发现内心的职业需求, 缩小求职范围。咨询师在进行职业兴趣辅导的同时, 还必须帮助来访者澄清价值观取向、发现性格特征、明确技能特长, 搜寻职业信息, 进而不断缩小职业目标至5-10个。结合具体职业对人才的需求, 岗位发展历程, 最终确定职业目标。

(四) 描绘生涯彩虹, 实现幸福人生

帮助就业困难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 聚集能量实现就业, 仅是深度职业生涯心理辅导的基本内容。生涯规划不局限于职业指导层面, 它包括了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全部生命历程。大学生处于生涯探索期, 辅导员人有必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一个完美的人生, 未必仅仅依赖于职业角色的完美与否, 更多的非职业角色使人生有更多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帮助学生描绘生涯彩虹图, 多方位立体化规划生涯。

参考文献

[1]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官网:www.gpc.net.cn;

[2]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1-1;

[3]马莹, 顾瑜琦等.心理咨询技术与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5-46;

[4]钟谷兰, 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31-31;

深度职业生涯规划 篇2

实现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是同频复用技术, 相隔较远小区可重复设置相同频率, 以充分利用频率资源, 同时临近小区需要工作在不同的频率段上, 避免无用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 产生同频干扰。

网络规划初期, 各小区容量相同, 大小相等, 伴随用户数量和密度的增加, 采用小区分裂技术, 在高密度区域将小区半径缩小, 增加新的蜂窝小区, 并在适当的地方建设新的基站。伴随小区数量的增加, 小区分布区域的不规则, 如何将有限的频率资源分配给不同小区, 并避免同频干扰, 就是一个复杂网络规划问题[2]。

1 移动通信频率分配原则

由于频率规划原因造成的邻近小区中存在与本小区工作信道相同的信道或由于某种原因致使基站小区的覆盖范围比设计要求范围大, 均会引起同频道干扰, 会直接影响到手机的通话质量, 严重的就会产生掉话或使手机用户无法建立正常的呼叫。因此, 在无线频率规划过程中, 首先需要考虑临近小区使用不同载频。

同时为了兼顾规划结果的准确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需要考虑使用的载频数量。如图2所示, 为一片需要无线覆盖区域, 划分为14个小区, 编号为0-13, 其中0-6是伴随用户数量增加而产生的分裂小区。通过借鉴四色定理, 确定完成该片区域频率规划所需要的最少频率资源数。

4色问题于1852年由英国人古德里 (Francis.Guthrie) 提出, 他在绘制英格兰分郡地图时, 发现许多地图都只需要用四种颜色染色, 就能保证有相邻边界的分区颜色不同。1976年, 数学家凯尼斯·阿佩尔 (K.Appel) 和沃夫冈·哈肯 (W.Haken) 借助计算机首次得到一个完全的证明, 成为四色定理。该定理表述为: 每个地图都可以用不多于4种颜色来染色, 而且没有两个邻接的区域颜色相同[3]。由此可以确定, 最多使用4个不同载频资源, 就可以将任意区域覆盖, 并且不会产生同频干扰。

依据图论的基本原理, 可以将地图中的不同区域对应为不同的顶点, 如图3所示, 用顶点间的边代表地图中两个不同区域的相邻关系, 地图中两个块相邻, 平面图中在对应的两个顶点间加上相连的边。这样, 地图4色问题便转换成平面图的4色问题了。同时将地图着色问题考虑为频率分配, 将不同的载频资源对应为不同的颜色[4]。

2 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的设计思路

如何将4种不同载频按照规划原则分配给区域内各个基站, 可以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属于图算法的一种, 是把最近刚产生的结点优先扩展, 直到达到一定的深度限制。若未找到目标或无法再扩展时, 再回溯到另一个结点继续扩展[5]。在该问题中, 可以将每个小区视为一个结点, 小区之间有相互关系, 即0为两个小区不临接, 1为两个小区临接, 建立邻接矩阵:

如图4所示, 为根据目标规划区域建立的邻接关系矩阵, 合计为14个小区, 建立14×14矩阵Relationship [14,14]。结合图2可以看到, 0号小区分别与1、5、6、7、12号小区域临近, 则需要将矩阵首行进行设置:

Relationship [0,1] =1;

Relationship [0,5] =1;

Relationship [0,6] =1;

Relationship [0,7] =1;

Relationship [0,12] =1;

同时设设置:

Relationship [1,0] =1;

Relationship [5,0] =1;

Relationship [6,0] =1;

Relationship [7,0] =1;

Relationship [12,0] =1;

同理对其他各个邻接矩阵值进行设置, 构造完整的邻接关系, 真实反映规划区域内各小区的分布情况。将邻接矩阵作为深度优先搜索依据, 从编号为0的小区出发, 逐层向前推导, 如将某载频配置给0号小区, 则通过邻接矩阵可得到结论, 1、5、6、7、12号小区不能设置相同载频。

3 无线频率规划算法原理与系统仿真

设置数组Frequency [14], 存储每个小区分配的频率:

根据四色定理, 最多设置4组不同频率资源, 就可以分配给若干小区, 并且能够避免同频干扰[6]。

无线覆盖采用GSM900系统, 按照我国可用频段规定, 905 MHz~915MHz为上行频率fl, 即移动台发、基站收 , 950 MHz~960MHz为下行频率fh, 即基站发、移动台收, 相邻频道间隔为200KHz, 采用等间隔频道配置方法, 频道序号为76~ 124, 共49个频点。分配方式如下:

每个小区建一个全向基站, 各分配8对上下行信道, 即1-4号频段各包含8个频点, 分配方式如表1所示[7]:

深度优先搜索的过程为逐步推进, 从0号小区开始设置, 首先将1号频率段分配给0号小区, 由图2可知, 1号小区与0号小区临接, 则1号小区不能继续设置1号频率段。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状态判断函数, 即判断将某个频率资源分配给特定小区, 是否满足约束条件:

public static boolean Allow (s)

s为特定小区编号 , 范围是0-13, 函数返回值为布尔型 , 执行判断任务。从0号小区至s-1号小区逐次判断, 如Rela- tionship [i,s] =1 (0<=i

基于递归方式构造频率配置函数Plan (s), s为小区编号。通过递归可实现程序在执行过程中调用自身, 把一个大型复杂的问题层层转化为一个与原问题相似的规模较小的问题逐层求解。函数由Plan (0) 开始执行, 每次执行对Frequency [s] (s=0-13) 进行设置 , 即对每个小区进行频率分配。如表2所示, 对s小区进行频率配置, 4套载频资源由编号1开始分别测试, 如Allow (s) =FALSE, 表示不满足配置约束条件, 出现同频干扰, 临近小区相同配置, 因此继续向下测试, 在Fre- quency [s] =3位置, 即s号小区配置第3套频率段, 满足Allow (s) =TRUE, 则说明配置合理, 将Frequency [s] 赋值为3, 同时执行Plan (s+1), 继续向下一个小区推进, 对 (s+1) 号小区进行频率分配测试。以四色定理为基础, 在4套频率段资源中, 必定能确定至少1种, 满足Allow (s) =TRUE, 使递归可以前进。

该递归算法的边界条件为s>13, 当s>13时说明全部14个小区的频率配置已经完成, 同时将结果输出, 递归返回。

如图5所示, 为算法执行结果, 利用4个不同的频率段实现同频复用, 14个小区获得各自分配的载频资源, 临近小区不存在同频干扰现象, 系统运行可靠, 结果满足工程实际要求[8]。

4 结语

深度职业生涯规划 篇3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 现阶段我国大城市的物质空间和人口的外向扩展是不可避免的, 使得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在保护良好城乡整体生态环境的时候, 不得不直接面对该地区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和问题的影响。所以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也就不能仅仅着眼于绿地本身, 还必须要和该地区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充分结合起来。反映到规划内容上, 其不仅有保护城乡环境的要求, 而且还有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 无论是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还是城乡总体规划都在向以环境为中心的方向转移, 规划体系也从“社会—经济”重心转移到“社会—经济”与“社会—环境”并重上来。特别是新修编的《城乡规划法》, 将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 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因为城乡绿地以它的巨大的自然调节与环境保护功能在整个城乡规划体系中有着不容再忽视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从法律的高度提出了对于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保护、维持和发展的要求。

因此,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必须跳出绿地自身的框框, 从更广阔的角度去审视绿地系统在城市整体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能把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仅仅看成是一项环境保护手段, 而更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城乡空间规划工具;不仅要强调以绿地为先导的城乡空间布局, 也要求绿地的布局和规划内容为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根据绿地规划体系与城乡规划体系相衔接的原则,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定位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的独立编制的专项规划。将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置于市行政区划管辖范围内, 为市行政责、权、职之所及, 从源头上保证了规划的实施。

2 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是以行政辖区为规划范围。城市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 城市规划不能就城区论城区, 绿地系统规划也不能就绿地论绿地, 只有在统筹城乡的基础上, 绿地系统才能形成完整的构架。

统筹城乡绿地规划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生态安全格局出发, 确立综合的多目标的规划战略。科学制定绿地规划内容, 以促进绿地建设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从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状况出发,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应充分结合以下几个目标。

(1) 自然环境的保护、恢复:保护自然环境、修复退化和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实现城乡良性循环促进人类聚居环境和自然的共生, 保障、促进、引导城乡可持续发展。 (2) 改善城市环境:利用乡村的优势, 构建与城市建设体系相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 改善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高质量文化休闲场所为城市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3) 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绿色产业, 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把绿化和农民致富结合起来。 (4) 协调各相关部门、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统筹城乡绿地的保护、建设涉及规划、土地、农业、林业、计划、水利等许多政府职能部门, 相关部门及相关规划的协调是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前提, 应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协作能力。

3 新时期绿地系统的特点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规划”的提出, 对于我国整个绿地系统规划体系来说, 可算作是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 以“五个统筹”等理论为基础的一系列体现我国历史发展新要求的时代指导思想在绿地系统规划领域的具体反映。其目的即是要以“统筹城乡发展”来作为我国绿地系统规划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3.1 功能多样性

统筹城乡绿地建设不同于一般城市绿地建设, 它具有更加多样性的功能和目标的特点。统筹城乡绿地系统所涉及的绿地种类众多, 不同类型的绿地在绿地系统中起到的功能作用也不尽相同, 其主要功能主要有生态改善、景观美化、文化创造、产业生产、防灾避险、隔离防护、水源涵养、游憩娱乐等。

3.2 层次体系化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体现出多层次、多层面的绿地空间体系。根据不同层次要求对统筹城乡绿地进行控制、管理、建设。

3.3 要素多元化

统筹城乡绿地的要素更为宽泛, 不再局限于城市建设的规划美化以及装饰性绿地, 而是从城乡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生态功能以及建设改善环境的角度出发进行城乡绿地要素的组织和发展。统筹城乡绿地系统把建设性的绿地空间、水体、自然空间、荒废土地空间等多种要素纳入城乡绿地发展空间体系。

3.4 城乡空间一体化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能有效地指导城乡绿地的保护、建设, 改善城乡环境, 构筑城乡空间一体化的绿化网络, 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3.5 土地利用多元化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所涉及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土地所有权各有不同, 关系不同的管理部门, 土地利用和管理比较复杂。

4 规划层次

以往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根本上是源于对城乡关系的忽视以及城市本位的规划思想。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则是以整个城乡区域为研究对象, 将视野拓展到乡村地区。

因此划分规划层次, 明确各层次规划内容, 以及村镇绿地在城乡绿地系统中的地位是统筹城乡原则下绿地系统规划的前提。

宏观层面上, 可以以市或更为广阔的地域为单元, 这一规划范围较为辽阔, 包括的村镇数量很多, 难以将地域内部的绿地建设活动尤其是乡村社区、城乡结合部的绿地规划建设深入下去, 这个层面可以将城乡不同的运行方式、发展动力、未来发展趋势、面临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作为重点内容, 并制定总体的规划目标。中观层面上, 可以以县为单元, 县域空间也是实施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最佳空间单元, 这是因为县域不仅是中国基层独立的行政单元, 而且空间范围适中, 可以全面考虑县域范围内的乡村地域, 规划内容也能够更加深入具体, 兼具宏观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此外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又是其中操作性最强的层次。这一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应为分解总体的发展目标, 在城乡空间上统一安排绿地的布局。微观层面上, 则以村镇为单元, 即统筹城乡原则下的村镇绿地规划。这一规划范围较小, 可以将特定目标与要求下具体的规划设计作为规划的重点内容, 完善园林绿化产业布局, 整合土地资源, 促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

按照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分级相关内容及统筹城乡相关要求, 城乡绿地等级结构可以分为“中心城区一中心镇一一般镇一建制乡一新农村居民点”五级, 这样通过各级绿地建设, 可形成城乡绿化网络。

5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绿地系统空间布局

5.1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布局要求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是协调规划区域内经济、生态共同发展为目标的绿地系统战略性规划。通过对城乡绿地生态系统实施保护、恢复和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统筹城乡绿地系统布局总的要求则是要保持城乡生态系统平衡, 其基本要求则是要达到以下的条件。

5.1.1 突出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整合功能

在满足日常游憩、卫生防护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从城乡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出发, 尽量保护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 重视生态过程的恢复, 将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育作为城市绿化的基本内容, 通过基质的镶嵌性和廊道的贯通性, 运用生态整合技术, 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合成绿色生态网络”。即扩大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范围, 从区域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的角度配置统筹城乡绿地系统, 达到格局的优化,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模式化的“点、线、面”布局上。

5.1.2 强化布局结构对城市蔓延和非建设用地的控制引导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 城市非建设用地是城市发展的“本底”, 如果这个“本底”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引导, 城市将失去维持平衡发展的基础。绿地系统结构布局整体规划是连接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主要手段, 在这方面有自身的优势, 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 依据自然法则划定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空间, 控制开发利用强度,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5.1.3 维护整体景观格局

城乡扩展过程中, 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是维护城乡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如果破坏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就切断自然的过程, 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 必然会使城市丧失自然做功的能力从而失去生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借助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结合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态学观察和资料积累, 面对高速公路及城市盲目扩张造成自然景观基质的破碎化, 山脉被无情地切割, 河流被任意截断, 景观生态学提出了严重警告, 照此下去, 大量物种将不再持续生存下去, 自然环境将不再可持续, 人类自然也将不再可持续。因此, 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 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必然要求。

5.1.4 突出形象与特色的要求

我国地域广大, 幅员辽阔, 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 地区性较强。同时, 城乡发展的现状条件、绿化基础、性质特点、规划范围也各不相同, 即使在同一规划区域内, 各区的条件也不同。所以, 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必须结合当地特点, 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合理布局, 体现当地特色。统筹城乡绿地系统布局应尊重地方的地脉、史脉和人脉, 使规划区域更具个性和文化内涵。特色性除在植物配置上强调乡土树种和市树、市花的作用外, 还应从景观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发现、梳理和把握那些显现的和不被人们重视的自然要素并加以展现, 通过对山、水、田、园、林、路、村、城的综合协调, 把各种自然元素有机组合到城乡空间之中, 来挖掘、强化和塑造城乡自然景观特色、历史文化特色, 以形成独具特色的绿地景观。

5.1.5 满足休闲游憩及绿色产业的要求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布局不仅考虑到, 按照均匀分布原则在城市建筑空间中合理布局各类公园绿地、街头游园, 满足居民日常的游憩要求, 另一个紧迫的任务是要通过整体结构布局规划将规划区域内山林水系组织起来, 通过建立风景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度假区等大型的绿色空间, 满足居民回归自然, 特别是郊野游憩的需要, 同时在郊区建立绿色产业。

5.2 统筹城乡背景下绿地布局途径

前节所列的布局形式只是在普遍环境下所归纳的基本形式, 而面对具体的规划对象, 则可能根据其本身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对其基本形式加以组合或变通。由于现代绿地系统的发展, 绿地布局结构从总体上呈现出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联系、由联系到融合, 逐步走向网络连接、城郊融合的发展趋势, 因此,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布局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 只有根据规划区域自身情况, 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根据现代绿地系统发展趋势, 针对我国实际情况, 对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提出以下几种典型途径。

5.2.1 形成城乡绿地网络空间布局结构

任何规划建设都是针对特定的空间对象, 面对的对象不同, 其解决方案也不相同。从规划建设的空间尺度上看,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的规划己经打破了城市和乡村的界线;从规划建设面对要素的多元性看, 要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城乡绿地系统规划需更注重城乡绿色网络 (园林绿带、农田和自然植被等) 、蓝色网络 (水体) 、灰色网络 (矿山、垃圾场等) 间的相互祸合;从规划建设的内容看,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不再是就城市论城市或就乡村论乡村, 需要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因此这就需要以更加宏观的尺度来思考问题, 合理地配置各类要素。

城市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整体, 特殊的区位关系决定了两者有着十分紧密而广泛的联系。城市为乡村提供经济、文化、政治支持, 乡村为城市提供劳动力、食物、水源、建设用地、游憩空间、生态补偿, 两者都为相互的居民改善着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因此, 城市与乡村在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互补作用, 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只有在统筹城乡的基础上, 以绿地生态网络连接城区和乡村, 才能实现城乡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在规划时, 应该先深入分析城乡绿地生态格局构筑的各个主要因素, 进行区域环境影响性评价和研究, 从维护和强化城乡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要求出发, 确定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的绿地结构。同时, 从整体观、系统观和更大的区域范围视角, 将农林生产绿地、风景游憩绿地、生态林地、交错的河流、水源与其他绿地斑块共同结合进统筹城乡绿地规划中, 并通过增加必要的绿地斑块和廊道, 形成城乡绿地空间网络布局。

5.2.2 增设连通性绿色廊道

绿色廊道是完善统筹城乡绿色网络体系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绿道主要是保护性和生产功能性的绿化通道, 例如沿河湖、水系的河岸绿化廊道、沿交通走廊的绿化廊道以及沿农田、防风林的绿化廊道等。而较少考虑休闲娱乐的游憩绿道、康乐用途的自行车道和徒步旅行的人行绿道等, 遗产廊道、野生动物廊道的建设也十分欠缺。目前一些地区的自然河岸绿化廊道被摧毁, 而代之以笔直的防洪堤岸或为美化城市而建的整形护坡。由于不同的廊道其规划要求也不尽相同, 可以通过叠加网络的理念对绿色廊道进行规划。即先分别对河流水系、交通运输、风景游赏、历史遗产和野生动物活动等廊道等制定初步规划方案, 然后将各种网络的初步规划方案进行叠加, 对空间关系进行梳理, 最后形成规划方案, 建立起集休闲游憩、栖息地的保护、遗产保护、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多目标的绿道网络, 完善城乡绿地网络体系。绿色廊道建设体系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 保护廊道的完整性和连接性。 (2) 对于自然廊道应尽可能保护廊道的自然性和原生性。 (3) 在廊道规划中保持廊道的宽度。廊道狭窄, 则廊道内的物种可能是边缘种;而廊道越宽, 在廊道中心就可以形成比较丰富的内部物种, 更有利于形成廊道的物种多样性, 扩大廊道的生态效应。 (4) 廊道的设计在于形成不同等级和不同作用的生态联系网络。单一而孤立的廊道往往仅仅成为一个通道, 而廊道网络则将生态作用扩展到城市的每一个空间, 对城乡景观生态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5) 绿色廊道必须担负起乡村自然景观与城市相互连接的桥梁, 保障城乡景观格局中生物过程的完整。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 以城市绿地规划为研究对象, 研究探讨了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市绿地规划要求和途径, 论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位, 进而探讨了新时期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和特点, 强调非建设用地的绿地规划, 强调城乡统筹是新时期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 在此基础上, 笔者详细给出了城乡统筹视觉下的绿地系统规划途径。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乡统筹,绿地,规划,途径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李迪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

深度职业生涯规划 篇4

选题和深度——谈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素质

《十年》一书谈到“深度报道深在以事实的讲述和事实中疑问的揭开为核心”。在栏目的前期策划中《新闻调查》就注重选取有影响力的、信息量较大的、故事性较强的、有命运感的、独家的新闻选题, 其中还不乏一些涉及利害关系的所谓的敏感性话题。能在众多的选题中有效地找到广大受众十分关注的甚至还必须面临一些社会压力的主题, 并用电视媒体可以接受的方式播出, 体现了制作者不凡的业务素质。

深度报道的生命在于报道的深度。在节目策划时, 节目制作过程中即将面临的度的把握则是深度报道首先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深度报道需要把事件的点延伸到横向纵向各个方向, 展示事件的宏观事态和全景 (1) 。《深度105》能够用镜头客观记录历史, 同时体现真实的人文主义关怀, 带给受众更深的思考。该节目站在时代的高度, 对新闻事实作纵横交错的分析、透视, 处理好了对深度报道度的把握。其节目策划者十分明白深度不单单是指对于重大事件或社会问题的披露程度, 更在于对一个焦点新闻内在性质的开掘, 或对一类事件内在逻辑的归纳。

采访和调查——谈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

《新闻调查》前任制片人王坚平说:“顺藤摸瓜式的调查行为是我们节目所提倡的, 主持人的调查过程本身就是信息。”柴静在《网瘾之戒》那期节目中就有良好的表现。那些被杨永信用电击方式强制制伏的孩子在镜头面前已经丧失了自我, 柴静对孩子们的采访很多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 而柴静却始终与孩子们闲话家常般的对话。终于, 在回答她的问题的时候, 有一个小女孩儿边回答边流下了泪水, 小女孩儿的回答和泪水很快将电击治网瘾的荒唐方法拆穿。在柴静与杨永信的对话中, 她平静地提出问题, 让受众逐渐了解杨永信微笑外表下的真实状况。尽管采访过后柴静在博客发表的博文《掌声》里表现了自己当时的震惊, 但采访现场, 她始终和当事人处于同一个高度, 用一个个逻辑缜密的问题来取代自己的震惊和斥责, 表现出了调查性深度报道记者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柴静一直强调:“提问是一种力量!记者身上要有一种质疑的但不失礼貌的提问方式, 我一直相信真正的记者身上都有一股正气。”记者的职业道德除了对当事人和新闻事实的尊重以外, 还必须提高自己的调查和提问能力。

美国《60分钟》制片人唐·休伊特说过:“如果有人在黑暗的角落里从事些不应该的勾当, 我们所做的是把灯光打开。”在“打开灯光的时候”, 很多电视深度报道节目会或多或少地采用一种较为普遍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隐性采访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采集公开采访得不到的真实情况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 (2) 为了把握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还事实真相, 一些记者不顾自身的安危, 深入“虎穴”进行偷拍暗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暗访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技能。然而隐性采访的过度使用会使媒体的公信力降低, 助长社会偷窥之风的蔓延, 无论是对传媒自身还是公众社会都有极大的负面作用。 (3) 所以在进行隐性采访时, 记者一定要恪守职业道德。遵守隐性采访必须遵守法律、内容真实、善意曝光的原则, 并着重掌握隐性采访的技巧, 搞好自己的角色定位, 规避隐性采访的风险。《新闻调查》在新闻现场完成调查, 越来越少地采取偷拍方式。在关于“透视运城渗灌工程”的节目中, 记者王利芬就在现场为电视观众讲解, 通过自己拉出管道证实渗透工程的形式化, 对政府官员则步步追问, 揭开了山西运城欺上瞒下、耗资2亿多元建成的“形象工程”的真面目。这种记者在现场独立的调查、发现、取证行为成了《新闻调查》独特的采访魅力。

除了隐性采访, 很多记者在进行深度报道节目时还会采取诱导当事人的提问方式。深度报道要充分地表现出对事物和人物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和探讨, 但是在实际节目的运作中, 通常无法回避由节目特质所带来的不可抗拒的主观性。在揭示事实的过程中, 比起事实本身, 报道者或报道一方的诱导性明显, 并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受众进入报道者的思维模式中, 而这种不自觉的主观性是报道难以控制的, 更是受众无法抵御的。 (4) 不可否认, 在“眼见为实”的思维定式下人们总是更容易轻信电视, 这也使得一些人开始利用电视来构建他们所谓的事实, 由于深度报道节目本身需要前期策划, 因此它的这一特质决定了在调查报道时会不自觉地主观起来, 而这种主观意识最终也会使整个报道变得不再客观。在众多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中, 只有《新闻调查》是通过记者型主持人完全以新闻现场为主要依托来完成节目主体的制作与传播的。《新闻调查》的孙玉胜认为:“《新闻调查》的电视调查活动实际上就是主持人在一个个现场进行挖掘所串联起来的, 每一个新闻现场都提供了足够丰富的信息, 只是需要通过记者型主持人用心地去发现而已。”让当事人自己去尽情申辩, 记者并没有诱导只是质疑, 通过自己的质疑、自己的业务素质把有深度的事实反映在观众面前。 (5) 《新闻调查》正在极力做到这一点, 秉承公正的原则是《新闻调查》记者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体现。

后期编辑和审查——谈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电视节目后期编辑中, 必须将电视工作者所捕捉到的采访画面、当事人声音和语言按照主题进行整理、编排。《新闻调查》在报道中并不只是简单地展示或揭露某一个片面的、窄的点, 而是追求展示新闻背后的真相, 并着力平衡社会整体舆论, 从而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即使是揭露性报道, 其报道目的也是由特殊到一般地追问到其中的普遍社会意义和人文内涵, 希望通过警示性、典型性引起群众对类似问题的关注和警惕。 (6)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思想和深刻是深度报道需要矢志不渝追求的永恒之处。在“速食时代”, 人们对新闻的渴望不只限于“知道有这件事就行了”。从受众层面透视, “深化”和“思想”同等重要, 各类受众对不同的信息都有不同的取舍, 不仅报道事件, 更要报道事件背后的真实。 (7) 有思想才有锋芒, 深度报道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才能引导舆论和潮流。

随着类似电视节目的增多, 深度报道节目的危机也愈来愈明显。长期对精英意识和市场收视的忽略, 对考评和末位淘汰制的不适应;同类深度报道类栏目的出现, 竞争加剧;严肃栏目如何在娱乐化环境中生存;品牌主持人的流失等, 都严重威胁着深度报道节目的再发展。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无疑是一个改进电视深度报道性节目危机状态的良好的办法。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素质, 选准主题、紧抓材料、准确掌握度的把握;增强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 注重调查方式, 正确运用隐性采访, 拒绝诱导, 保持新闻的客观性;促进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最大程度上体现不伤害新闻事实本身的人文关怀。从这些方面入手, 电视新闻报道会有一个不一样的面貌。

参考文献

[1].严三九:《应用电视新闻学》,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新华通讯社、东方卫视:《深度105——让事实浮出水面》, 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5年版。

[4].张倩、腾月:《浅议深度报道的客观性》, 《新闻传播》, 2008 (5) 。

深度职业生涯规划 篇5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不仅涉及记忆,更注重理解和应用,它要求对学习有一种积极态度。传统的浅层学习的学习者往往把课程材料当做与自己已有知识无关的内容,把课程材料中的章节内容孤立、割裂起来,单独地储存知识;或者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没有理解为何做如何做,只是记忆事实和模仿操作程序,把事实和程序当做权威确定的静态知识,没有对学习的意图和自身的学习策略进行联系、迁移与反思。深度学习强调了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批判性的学习。更关注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的深层次建构与理解,在已有的地理知识基础上形成由地理基本观念统领的知识结构,创新或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并长期保持迁移应用。

深度学习的最显著特点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不再源自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主性学习。深度学习者本能地将所学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

深度学习并非教师教得如何深,而是学生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已有经验、心智相融合,并且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的基本理念是:教学应当把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作为基点,深度学习是有效学习的前提。深度学习理论的提出为深化有效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操作的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强调坚持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倡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在教学要求中还规定了要重视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地理核心观点的教育。

地理图像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上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探讨地理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使用所学方法学习其他学科。借助地理图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培养负责任的地球公民。

2. 课堂过程中的深度学习能力培养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批判性构建知识网络,有效课堂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能占据的集体授课时间必须严格控制,这就要求教师有高超的浓缩教材的能力,在课堂上尽量压缩集体讲授时间,把更多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例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一节的内容,在分析研究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无锡实例,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例如:无锡新区工业选址的影响因素?无锡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这一类结合本地实例的问题接近学生生活,学生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问题和结论,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让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例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一节,对于森林是开发还是保护的问题,教师预设一定的角色,学生从不同出发点进行讨论,加深对森林保护性开发的理解。

课堂中做到讲练结合,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通过讲练结合,动静交替,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较为深刻准确地引导学生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效果比较好,课堂气氛和谐,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合理运用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讲求使用效益,和谐高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例如《地球的运动》一节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其特有优势,能变抽象为具体,将复杂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而且课堂容量增大。学生理清地球运动各知识点的关系后,在头脑中能准确建立知识网络关系,进而绘制更形象、直观的“知识树”。

3. 构建知识树,促进有效性深度学习

知识树是用树形结构表述知识的结构和知识梳理的一种方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魏书生老师就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魏书生老师常把“语文知识树”比作地图,有了地图学习就能明确目标,选择最佳路线,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学习中也有可行性。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需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知识是讲不完的,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才能自己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树”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遵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浅到深、从单一到整体和综合的生长规律。在这样的知识生长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理顺知识生长的轨迹,构建有联系内容的“知识树”。这样的“知识树”可以是一册的内容,也可以是一单元的内容,还可以是一节课的内容。它集中反映了一个知识领域、一个知识板块的整体内容和整体结构。例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中,可以构建相应的知识区分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时的影响。如图所示。

总之,在以深度学习为基本指向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教与学是一种整体建构思想,让师生可以站在系统的高度,让知识都以系统化、网络化的面貌呈现。可以更形象直观,脉络更清晰地展现教材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整体感知知识、深度理解知识,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地理素养与思维得到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05).

[2]叶晓芸,秦鉴.论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J].教育技术导刊,2006(1).

[3]孙银黎.对深度学习的认识[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4).

[4]傅竹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王文明.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3.3.

[6]Eric Jensen.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2007.

[7]王玉强.深度教学—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2.

[8]黎加厚,何玲.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05):29-30.

[9]陈卫花.用“知识树”串起文本[J].小学教学参考,2015(04).

[10]亢华杰.“知识树”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 篇6

一、改革松绑

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的改革精神,建议全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可参照深圳市的改革经验,实施职业院校改革试点,先行先试,活化机制,注入活力。

二、调整结构

按照各省市、地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调整职业教育发展结构。一是中高职结构,二是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三是以区域产业为基础的职业院校结构,四是与产业和就业创业相匹配的专业结构。

三、整合资源

树立“大职教”观点,统一规划以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为特点的中高职院校,以及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技能培训为特点的技工院校;实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政策资源共享,招生就业资源共享,学历待遇职业资格相互贯通,从而实现地方职业教育统筹规划。

四、创新转型

1.推动发展方向转型。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根据邢台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要,把职业教育创新转型发展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以此契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同时,逐步将人口资源大市变为技能人才大市,建设技能人才大市,迈进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市行列。

2.推动发展模式转型。整合出台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突破性专项政策,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鼓励学校办产业,企业办学校,将学校引入企业,将企业引入学校,校亦企、企亦校,增强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

3.逐步推进职业教育向地方化转型。推进职业院校属地化办学,依托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需要,为本地培养技能型人才,推进本专科层次职业院校按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专业落地”和“人才落地”,提高职业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4.推动职业院校向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转型。

5.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教学模式转型。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和校企双元制教学改革。

6.加快向集团化发展转型。鼓励职业院校采取校校联合、校产结合、校企合作,大力发展职教集团、产业集团,充分发挥优势职业教育资源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支持各职业院校发展一批产教结合项目。比如“十三五”期间,邢台技师学院将依托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和国家一流技工院校的优势,组建中国技工院校发展联盟,规划建设邢台市高技能人才创业园、邢台市艺术幼教集团、微软(中国)邢台IT学院和微软中国创新杯大赛基地、邢台技师学院与顺德集团组建教育产业投资公司等产教结合项目。

五、协调发展

一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二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协调。三是技能人才培养层次与企业和就业岗位需求相协调。四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相协调。五是学制职业教育与劳动者终身技能培训相协调。六是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相协调。七是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与职业教育发展相协调。

深度职业生涯规划 篇7

一、唤醒职业认同,重树职业幸福形象

教师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较强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群体。教师的劳动具有系统性、特殊性、复杂性、自主性的特点,是一种充满激情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得以完成。一直以来,教师职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蜡烛”、“春蚕”、“灵魂工程师”等称号,在给教师带来荣耀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约束,接受着校内外多方的监督和审视。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名义下,教师被限制为不能够有自己的个性,不能够犯错误,无所不知,无所不会的完人。社会舆论较多地强调教师尽义务、无私奉献,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普通人,在社会地位、物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真实需求。以至于很多教师在公共场合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以免遭到过分的挑剔。在校内,超负荷的工作量、超长的工作时间、学生成绩与奖励、评优、晋升职称等挂钩、竞争上岗、轮岗等,都给教师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当下,很多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真正价值没有深化、内化和提升,大多数还停留在谋生的层面,这就大大影响了其对教育幸福的感知和追求。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讲,职业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价值取向。教师的幸福感应该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的一种精神满足,是从追求理想到实现理想的一种情感体验,很大程度来自其职业认同感。现代教师管理应更多地关注教师作为人的需要,唤醒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作为教师的管理者,要善于修正教师的价值观,让他们感悟到教师职业的真谛,引导和启迪学生的精神成长。从心灵深处真正感受到自己从事的职业高尚而光荣,付出的劳动是有价值的,生命充满美好、充满意义。只有拥有这种持续的幸福感,才能促使教师将潜在的能力转化为现实能力,从而成就教师的终身发展。

二、强化人性管理,彰显职业幸福关怀

传统的教师管理强调“制度管人”,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学校的各级领导都以“管”为主要方法,以统一的制度、模式来规范、约束教师的行为。很容易忽略管理过程中“人”的存在以及人的个体差异性。其中包括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听课、教研以及各种检查、比赛、评比、考核。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只有服从和执行,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疲于应付的状态之中,缺少时间与精力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和创新,更少有空静下心来思考自身的真正需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也难显其职业个性。对于新教师,也常常忽视其成长、成熟的过程,不能允许其犯错误,有些学校甚至还存在高压、威吓、偏袒、罚款等监控式、惩罚式管理方法。从管理的目的来说,教师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制定不是为了“对付”、“惩治”教师,而是为了促进教师们更好更快地发展。教师的职业特性使教师更注重对理解与尊重、信任与荣誉的追求,甚至胜过其对物质的需要。教师管理者要转变传统“官本位”的思想,做到“心中有教师”,真诚地欣赏、尊重、信任每一位教师,不吝对每一位教师的赞美和鼓励。从管理制度、措施的制定到管理手段、评价方式的实施,都应注重体现人性化的精神关怀,营造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以调动教师的教育主体意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增强其职业幸福感。另外,从物质生活的角度讲,幸福与人们物质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尽管随着教师收入的增长,其个体需求与社会物质条件之间的差异在逐步缩小,但这些增长与他们的付出还不成比例,特别与同龄人、同等学力水平及当地其他行业人士相比,经济收入总体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间状态。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奉献居于首位,但这种奉献必须建立在维护正当经济权益的基础之上。在教师管理中,学校领导要真诚关心教师家庭状况,依法维护教师的劳动权和取得报酬权,切实提高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三、引领专业发展,挖掘职业幸福源泉

上一篇:重度百草枯中毒下一篇:五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