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2024-10-21

深度报道(共8篇)

深度报道 篇1

2008级新闻四班雷蕾2008011912

浅谈深度报道的报道思路

摘要:深度报道从多角度故事性的讲述方式,为观众呈现了客观可信的新闻报道。其对新闻事件的深度展示,运用叙事的手法,新闻现场与多种剪辑技巧相结合。开创了新闻报道的深入发掘新天地。

关键词: 深度报道调查采访

在当今电视节目中,不仅其信息包含量大,而且节目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任何新闻媒体追求的首要目标都是高程问题,但是正是由于其快的特性,则容易忽略节目的深度问题。在这个多元化多种传播途径的信息社会,快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大优势,但现今深度电视节目报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深度报道它有别于“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消息,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现在电视节目也推出专题性、评论性专栏,调查报道等多种形式的深度报道。我就结合几档主要的优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从其报道的思路以及根据思路采取的报道方式做一简单阐述。

<一>主题选择

深度报道的主题选择十分重要,如同新闻消息有无报道的价值一样。其选题本身是否有价值可以挖掘的地方,才是其进行节目构思、编排的根本所在。主题的优劣则直接关系到节目的可看性与可发掘程度。

深刻报道要求对现象深层次的探索,寻找问题本质的答案。故而其选题必须具有时代特征,能反映当今社会问题,能从中捕捉社会制度或者道德问题,亦或寻求其中尖锐的冲突。由于选题的高要求,则要求深度报道栏目的创作者们要有独具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了解广阔的信息渠道,利用多种手段,不论是来自其他媒体的还是来自民众的。在节目制作之前则更要考虑试试本身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诸如此类的电视新闻报道选题如:《新闻调查》之“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则是根据网络上某踩踏网站中上传的一段用高跟鞋踩死一只小猫的经过,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应,从而制作的这期节目。其中的信息来源则是网络论坛的网民跟帖情况。由于网络的特性,其中有其他诸多媒体所不具备的信息大容量。也如:《新闻1+1》栏目中一期节目——“领导有话好好说”中,则是依据某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问记者道:“你们是帮共产党说话,还是帮老百姓说话啊?”。此话一经在网上披露就引起了网民的大力追捧。因而《新闻1+1》的编导们利用这一话题做了关于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一起节目。总之,节目主题是决定节目方向和思路的前提因素,是节目成败的关键。

<二>思路明晰,多种剪辑手法运用

确定主题后,即使制作者们围绕这一主题对事件展开深度挖掘。要确定清晰的思路,采用什么方式,哪种手段能够从根本上将事件背后的问题呈现给观众。以及将节目主题升华,提高探求的高度。

(1)采访对象要得当,背景材料要丰富

确定什么样的采访对象是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从初步挖掘事件本身的有利线索。采访对象确定得当具有代表性则更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事件,表现主题。同时在利用其采访对象的同期声会增加节目的真实性。在采访中同时还要注意采用不同的采访方式和手段,这是获取信息有效与否的关键。如:《新闻调查》栏目中的“虎照疑云”这期,记者则是依据对事件一层一层的剖析而分别采访了事件当事人、当地县、市农林局的局长或者负责人、以及照片组专家鉴定人员、当地村民、研究华南虎的专家等等。其采用递进深化的形式将华南虎照真实与否公诸于众。从最初的部分公众质疑,到从众多采访中找到疑问点,确定问题的主要症结,到最后虎照被认定为假的时候,再升华高度到质疑当地农林局在此事件中工作的疏忽。此事件采访设计众多人物,证实从对他们的采访过程一步一步佐证虎照是假的的事实。

在此中背景材料的丰富更是通过采访获得的。采访的过程时间接地制约了节目背景材料的丰富程度。通过采访或者其他手段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要有效整合背景,“让背景说话”[1],就要树立深度报道的全背景观念,帮助受众清楚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入理解新闻事实的内涵,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向。背景材料的丰富同时也有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也能全方位的向受众传导事件的有效信息。这些材料即能增加报道的真实性,烘托主题,又能渲染情绪,为表达感情做一铺垫。

(2)主题表达故事化,叙事手法多样化

深度报道的过程既是向观众讲述新闻故事的过程,围绕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主题等开展。当今电视人做新闻深度报道,十分重视要讲好新闻故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故事性越强越能吸引观众的注意。而故事本身又承载着一个重大主题思想。故事化的逐渐发展也就是故事事实层层被发现的过程。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或用蒙太奇式讲述,或用悬念式的讲述,主要是依据节目思路编辑的需要来决定。

例如:《东方时空》在1999年播出的一期节目——“面对歹徒”[2]讲述陈焕一家三口面对入室抢劫的歹徒,不畏威胁,奋起抗争,凭着拳头和菜刀,更凭着正气和勇气,将歹徒制服的故事。此事在北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成为家喻户晓的佳话。它引起人们邪不压正的思考,这一主题对弘扬社会公德,呼唤正义力量抗争精神具有积极意义。其事件发生突然,又时过境迁,如果要生动的再现出来很难,而记者则采用电视访谈和复现方法,让事件亲身参与者绘声绘色的描述和“再现”亲身经历,邻居和警察“协助”再现。叙述过程中,一段故事接着另一段故事,一出场景转接另一处场景,则全凭记者熟练地跟拍技巧和实录技巧,再通过流畅剪辑,使剧情环环相扣,悬念迭起,令人惊心动魄,获得很好的收视效果。

(3)深度报道的调查性

调查它重在展现过程,揭示事实,记者常常保持一定程度的中立。电视新闻调查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是“电视记者就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公众关注的社会现象进行专题性的深入调查、核实、分析、解释的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调查的优势在于有选择地直接展现调查的过程。[3 ]因而调查是深度报道的主要形式,记者通过他的调查经历,客观的将事实呈现给观众。无论是丑陋的还是高尚的。

但是在中国体制下节目调查的目标要遵循道德规范,满足社会的道德观念的需要。在揭露丑恶的同时要弘扬高尚的道德行为。在祈祷监督的同时更好的改进。调查则要求编导对节目的方向定位,找准调查的切入点。深度报道如果没有严密的构思和有力的逻辑,就不能起到说服受众的作用,更没有办法引导大众舆论,进行舆论监督,这是《新闻调查》作为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客观需要。在《新闻调查》之“一个教师的意外死亡” [4]中。记者根据调查的方式采访了李老师的父亲,以及当地居民。多方位的对李老师的生平,性格做一个立体的阐述。更是从他这位“刺头老师”帮助600多位老师要回克扣的工资一事着手,将其死因外延到相关教育部门领导。但是节目却是以最终李老师的死因未明而结束。这是让很多观众感到不满和悲愤的结局。但是作为电视栏目的记者必须按照法规,尊重警方的调查结果,不应再节目中暴露过多的信息。这是一种尊重 法律同时也是一种维护道德的行为。为了公正的对待,记者只有保持中立,用镜头让观众自己判断是非曲直。、总之,新闻深度报道要根据新闻内容深入剖析发掘故事背后的故事。其中《新闻调查》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其每一期节目都经过了精心的选题,选择的都是社会大众比较关注的话题,而且搜集了丰富的材料,储备了广博的信息量,尤其是对新闻事件的深层次思考和对凸现出来的问题的深刻反思,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跟随记者和编导对社会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深度报道在被受众所欢迎的同时要注意增进自身的深化。从思路上发展改变不同的报道方式。更大的发挥其传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广电纵横》如何做好电视深度报道栾岚

[2 ]《新闻佳作评析》孙官君孝庆元吴江宇 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3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故事性情节在舆论监督与导向功能中的作用

———《新闻调查》节目叙事手法分析赵 丹(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4] 《中国焦点问题调查》——法制篇(一个教师的意外死亡)长江文艺出版社

深度报道 篇2

所谓深度报道, 是指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 对事实作出解释和分析, 努力阐明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并力图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准确预测的一种报道方式和体裁。顾名思义, 深度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深刻性。要想做出好的深度报道, 就必须在“深度”二字上下功夫。

一、深入采访是基础

对于任何新闻文体来说, 了解事实都是写作的基础和依据。而具体到深度报道来说, 由于“深度报道信息量大, 求证性强”[1], 而且题材往往意义重大、内容复杂、矛盾突出、与群众利益攸关, 即通常所说的热点、焦点问题, 因此要求记者不仅要了解事实, 更要深入进事实之中。

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 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句话所蕴含的实质精神, 放在深度报道上同样非常适用。没有深入的采访作“地基”, 一切阐述和分析都是“空中楼阁”, 站不住脚。所以, 记者务必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采访, 力求搜集到准确、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需时刻保持敏锐的判断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腿脑并用”深入挖掘, 采取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采访调查方法, 将涉及新闻事实的人、物、事等方方面面摸清楚, 将新闻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搞明白。

二、收集背景资料,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 都处在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之中, 即使是一个具体事件, 也有其发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恰到好处的背景资料, 既能帮助记者更好地阐述、解读新闻事实, 拓展时空思路, 也易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记者要学会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点, 选择事物前后左右的多重联系来以小见大, 以求得最具体、最深刻地反映它的本质。“以今日的事态和昨日的背景, 说出明日的意义”, 这是阐述深度报道时常用的一句话[2]。

三、练就一双“透视眼”

虽然有了丰富的资料作基础, 但“小帆船们聚集在一起成不了航空母舰”, 在写作环节, 记者的任务并不是将得到的材料进行简单堆砌, 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围绕选择的中心点合理安排材料, 逻辑缜密, 详略得当, 层次清晰, 将事实的本质看准、点透, 并最终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就要求记者练就一双“透视眼”:

(一) 多学习, 多积累。

记者要不断“充电”, 自觉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拓宽知识面, 以便在需要之时充分调用自己的“知识库”, 比普通人看得更明白、更透彻;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一把锋利的“解剖刀”。

(二) 及时请教专家。

记者一人的见解毕竟是有限的, 在涉及到不熟悉的领域时, 请教专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记者对事实进行把握和判断, 也能增强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目前多数媒体都比较注意这一点, 在报道时会有意识地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 并将其见解呈现出来。

(三) 找好挖掘点。

面对众多资料, 记者要有清晰的思路, 在反复比较和考虑之后, 要确定事实的挖掘点, 并根据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合理排列, 逐一剖析, 抽丝剥茧, 层层推进, 一步步将事实的全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四、亮出有见地的观点

深度报道虽然不属于评论范畴, 但仅仅分析事实是不够的, 因为读者关注新闻报道时, “不再只关心、了解事件本身, 还想知道社会各界对该事件的反应和思考”。[3]此外, 引导舆论是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 媒体需要向受众亮出自己的观点, 以扩大自身影响力, 引导读者正确思考, 并促进问题的妥善解决。

(一) 选择独特的角度。

很多时候, 同一个热点问题会有多家媒体同时进行报道, 而独特的角度可以让媒体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 让观众眼前一亮, 印象深刻。

例如在2013年7月15日“上访妈妈”唐慧胜诉后, 大多数媒体都一边倒地欢呼“法治的胜利”, 而《南方周末》却反其道而行之, 于8月1日刊文《“永州幼女被迫卖淫案”再调查唐慧赢了, 法治赢了没?》, 从司法程序受到外部压力影响、信访与“稳控”效应等角度进行剖析, 将读者从情感的激情中拉回, 为读者开启了新的思路。

(二) 用事实说话。

对事实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意见的表达。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 记者可以寓观点于事实之中, 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 用事实感染读者。

例如在11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性报道《被醉酒刑警击碎的小镇家庭》中, 记者选取了小镇居民蔡世勇的一些生活片段进行描写。虽然没有直接评价蔡世勇和他的家人, 但通过这些细节, 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蔡世勇一家的老实本分, 进而对他们的遭遇更加同情, 对醉酒刑警表示谴责。

(三) 借他人之口说话。

权威人士的发言、新闻相关人物的话语、普通群众的看法……这些意见通通可以为记者所用, 将自己的意见借他人之口表达出来, 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感悟。

摘要:在受众需求不断发展、媒介竞争激烈的今天, 深度报道以其深刻性、广泛性、整合性的独特魅力越发被大家重视。而深度报道贵在深, 如何让深度报道有深度, 是广大新闻从业者应该积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深度报道,重要性,深度

参考文献

[1]李彦水速读时代做好深度报道之对策中国地市报人2012年12期

[2]宋扬如何让深度报道更有魅力大众文艺2012年16期

中国深度报道概说 篇3

一、“深度报道”概念的界定

“深度报道”本是西方新闻学中的术语,英文为In-depth Reporting。在英美等国也称“大标题后的报道”,在法国则称为“大报道”。它一出现就被西方学者称为“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一天比一天流行的报道趋向”。一般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是深度报道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而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电子媒介向印刷媒介的挑战是深度报道产生的信息传播技术方面的原因。

对于“深度报道”的认识,国外学者多从操作的层面进行论述。如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高普鲁在《深度报道研究》中说:“深度报道将新闻带进读者关心的范围内,告诉其重要的事实、相关的缘故,以及丰富的背景材料。”①美国专栏作家朱蒙得(Roscoe Drummond)认为深度报道就是“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②。这些定义并未揭示出深度报道的本质,其意义更多地体现在指导从业人员进行深度报道的写作实践。

在我国,许多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对“深度报道”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如:

深度报道是“通过系统的背景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示新闻内涵的一种报道形式。与一种动态报道相比,深度报道要求对新闻事实的表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从深度说,它不仅报道发生了什么新闻事件,而且还要阐明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内在规律及其重要意义;从广度说,它不仅要求报道事件本身,还要求提供与事件有关的历史和现实的各种背景材料,对新闻的诸要素——事件、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作必要的拓展和延伸。总之,它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观察和表现”③。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④

“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重大新闻或为舆论所关注的有争议的问题的报道方式”。⑤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有50多种。从以上所列举的部分定义不难看出,多数学者对深度报道基本特征即以解释和分析为主的看法,与外国学者是一致的。主要的分歧在于对“深度报道”这个概念的界定以及表现形式。

深度报道能否构成新闻的一个品种(体裁),把它当成“文章的类别和样式”?回答是否定的。原因之一,深度报道可以运用于任何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之中。这就是说,各种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专访甚至评论等都能采用深度报道去表现。它只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是属于深层次新闻报道表现的方式。原因之二,在我国,组合文体深度报道的出现进一步否定了“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文体”的判断。因为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是将各种新闻文体(包括图片)加以整合,使之从整体上变成了深度报道。一篇深度报道中就包括了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各种新闻文体。这样来看,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不同于消息、通讯、评论等的新文体的看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把深度报道看作是一种新闻理念、思想方法或写作旨趣,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无疑会使深度报道与报道深度混淆不清,实际上,深度报道“侧重于反映报道自身价值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影响和作用”,而报道深度“则侧重于表达报道对其反映的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揭示的程度”⑥;前者是一种质的规定性,后者是一种量的规定性;同时将“深度报道”完全看成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势必使新闻实践难以操作,使研究和评价工作陷入尴尬境地。

笔者认为:深度报道应属于报道方式的范畴,这主要因为“报道方式”本身已经包括了“报道思想”和与这种思想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这两层含义。所以若要给深度报道下个定义的话,它理应是在某种报道思想(如报道的深度)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形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和中国化

从中外学者关于深度报道的种种定义来看,深度报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题材的重大性。深度报道所指向的无疑都是有代表性的和重大的题材,或者關系到国计民生,或者是重大的突发事件,或者是难以理解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等。也有一些题材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广受关注,那是因为它的背后深蕴着人性、社会等更富有价值的存在,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报道等。

第二,主题的深刻性。深度报道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新闻事件或事物现象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部规律性、本质意义及其发展趋势。其主要任务不在于写“是什么”,而在于写“为什么是这样”和“现在与未来如何”,目的在于为受众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因而具有深刻的内涵,以深度取胜。

第三,材料的丰富性。深度报道必须整合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背景,将新闻事件放到各个层次的背景中去表现它对人和社会的意义,“必须注重事件与事件、背景与背景、事件与相关背景之间的联系,而不能像细菌培养实验那样将事物与外部隔离开来”。这说明,深度报道要依靠大量的背景材料对所报道的事物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以展示事物的立体形象。它常常表现为围绕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上下求索,左右逢源,时时穿插进以时间为条件的历史背景,或以空间为条件的环境背景,或生动通俗地介绍有关的科学知识等,内容丰富,材料翔实。

第四,思维的立体性。深度报道的对象是一个广泛联系、不断发展的动态体系,只有运用立体思维,对报道对象进行宏观的、运动的、全面的反映和多角度的扫描,才能既“新”又“深”地反映事物。它常常将一个具体的新闻事实放置于宏大的空间来思考和诘问,它是一种宏观地、开放性地审视事物的行为。

如果从深度报道的原始意义和形态上来说,它仅指解释性报道、分析性报道以及调查性报道。然而,从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深度报道的实践来看,中国的深度报道无论在具体操作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与西方深度报道存在巨大的差别,或者说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形,具有了一些个性特色。中国深度报道“是一个扎根于中国泥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术语,它已远远突破了西方‘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以解释性报道为主要模式的所谓深度报道”。除了深度报道的基本特征外,中国深度报道的个性特征在于:

第一,鲜明的思辨性。西方深度报道受客观报道根深蒂固的影响,通常都是大量地使用有关背景材料来完成“解释”的任务,而中国的深度报道在作“解释”时,则较多地借助逻辑的力量,依赖议论抒情等手法,其思辨色彩比较浓厚。“既能以情感称胜,又可以以哲理见长,既有重于当代社会的批判眼光,又有偏于历史经验的回溯思考”。⑦具体表现是:把笔触导入复杂的群体和跨越的时空,多结构、多层次、多侧面地对社会生活进行综合立体性评述;从一般新闻事实中提炼出带有明显理论色彩的分析,这种分析是在大量事实基础上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分析,因此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说服力。由于深度报道的思辨色彩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宏观思考成分,因此即便是所谓的“中性报道”,其背后也一直隐藏着一个“幽灵”——作者的痕迹,往往通过对事实的组合,传达出作者对这一题材的思考结果。

中国深度报道强烈的思辨色彩和启蒙意识,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与我国媒体行使宣传职能的传统密切相关。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理论问题上,不允许也不应该态度暧昧、模棱两可,而必须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积极地引导受众。”⑧

第二,体裁的综合性。在我国新闻报道中,深度报道不仅以解释性新闻、新闻分析、新闻综述等单篇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多的是以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形式表现出来。因为部分连续性报道包含了属于深度报道形式的事件性通讯、解释性新闻、新闻分析和新闻故事等;而系列报道是一种以延伸新闻领域、深入新闻事实内部、揭示新闻事实的含义为目的的一种报道方式,组合报道则是以拓宽新闻领域、详尽报道同一新闻主题下的各方面事实为目的的一种报道方式,因此,把它们纳入深度报道这个大类之中,是符合深度报道要求的。

第三,表现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正因为各种体裁都可作深度报道,几种体裁综合起来也可作深度报道,所以我国深度报道会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在一篇深度报道里,常常既有“通讯的技巧,消息的简明”,又有“文学的笔调,政论的气势”;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叙事也有描写、既有抒情也有议论,无所不用,无所不包。

正是基于以上对中国深度报道特征的认识,笔者认为,中国的深度报道并不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产物,因为早在近代报刊上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深度报道。回溯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从《申报》对杨乃武案件长达3年的连续报道,到梁启超“笔下常带感情”的时务文体,再到黄远生的解释性通讯以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调查性报告、充满时代气息的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等都是今天深度报道下屬的几种报道形式。

由此看来,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崛起的深度报道不完全是受西方报道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所致,它也是我国报纸文体本身继承和发展的体现。

注释:

①王春泉:《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西安出版社,2001年。

②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词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

④程世寿:《深度报道与新闻思维》,新华出版社,1991年。

⑤彭朝臣:《“深度报道”的写作》,《新闻与成才》,1988(9)。

⑥谭荣修:《深度报道与报道深度》,《报林》,1995(3)。

⑦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

⑧强月新、单波:《现代新闻形式写作》,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作者单位:襄樊学院)

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篇4

1.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2.新闻学07级深度报道策划书 3.深度报道策划书

4.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书 5.《忠县新闻》主题报道策划书

1、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选题背景:20XX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这是场天灾,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冰冻灾害之后,又一次考验摆在所有人面前。天动地摇,汶川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焦点,那里发生的所有,都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关注。灾难来临之后,人民子弟兵的积极救援,四面八方的抗震救灾物资汇聚。人们在关怀着受难的同胞时,冷静下来,发现被压在废墟里那些可怜的孩子,他们都还没来得及过上他们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为什么倒下了那么多的教学楼,在这一次地震中,只有一幢教学楼屹立不倒,钢筋为什么都是钢丝?人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目标定位:深度报道的策划重在于告诉受众“特别的内容”,全国人民不仅要知道受灾的同胞的苦难,更要知道为什么会没能更好的避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在建设那些教学大楼的时候,监督部门在做些什么,地震是天灾,但如果做好了防范,或许那些书包的主人今天依然可以高高兴兴地过上儿童节。

一、受众分析:

1、地震发生当天后,全国的大众媒体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灾难给当地人民带来的伤害,全国三日默哀,国旗降半,全球华人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汶川。

2、中央电视台对地震进行直播,时刻跟进报道,给人们传播了地震之后的大量信息,让人们对地震发生后的受灾情况有了基本了解。

3、在一大片废墟中,那些没有主人的学生们的书包是留给人们最深的记忆,为什么只有一幢教学楼在地震之后屹立不倒,桑枣中学是地震留下的幸运,还是悲哀?人们想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学楼没有能挺住,桑枣中学幸存是不是该警醒相关的人和部门?哪些部门该为那些倒下的教学楼负责?因此在这些问题没有能给出答案之时,此则报道为观众揭开一个灾难背后的问责,理性地看待灾难后的重建应该要重视的方面,致使人们警醒,在下一次灾难来临时,能够留住更多孩子的生命,让教室不再成为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

二、竞争对手分析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就学校建筑倒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它是一个群口激辩式的谈话节目,通过正反方的辩论来让真理变明,让事实真相浮出水面,黑暗的幕后暴露在聚光灯下。因为凤凰卫视的特殊体制,一虎一席谈可以更加公正,客观地把事实的真相通过辩论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一虎一席谈会是本此节目的最大竞争对手。

具体分析:

1、一虎一席谈是个品牌栏目,有了固定的受众群体。

2、一虎一席谈在政治上的限制会小,因此在此次揭黑新闻中能更公正,客观地交待事实,且不易受到体制的约束。

3、一虎一席谈请到了很多有名的嘉宾,如黄健翔等名嘴,名星效应使得受众会出现马太效应。

三、自身状况分析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的深度报道节目目标受众定位为全国关注地震灾难灾后的重建,及地震中教学大楼倒塌的事情真相的普通大众。受众定位的人群的知识基础要求比一虎一席谈要低,受众群体的基数会比较大。

具体分析:

1、凤凰卫视的收视覆盖率在中国内陆远远不及内陆一般的上星电视台。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是以上星卫视台为平台的一档新闻的深度报道节目。收视群体会大于一虎一席谈。

2、新闻的深度报道可以深入地采访,能将最真实的画面传达给受众,并且在记者出镜的调查中一步步地接近事实的真相,更引人入胜。

3、镜头的画面语言能将更多的细节展现出来,比起一虎一席谈的谈话谈出来的更加真实,地震现场倒塌的教学楼用镜头表现会比用语言叙述更直观,更吸引注意力。

四、环境分析:

在地震发生后仍然有大大小小不断的余震出现,记者在进入震区采访的安全会有危险,震后的堰塞湖,传染病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在中国大陆新闻要符合政府重视的条件的深度报道才能顺利通过,且要通过层层的审查才能播出,在这样一个灾难大背景下,对于这种揭黑幕的深度报道,要如何做到既能真实客观地报道出汶川教学楼在建设中的监管不利,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的事实,又能顺利的通过国家的审查播出。积极地引导震后的灾区的重建工作能够真正有力进行。

五、对策设计

1、硬新闻软着陆,将这次的报道能够真实客观地揭露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引导政府所提倡的号召,让灾区的重建工作有力进行。

2、记者采访能够保证安全的前提,深入到灾区捕捉到最真实的画面,对于那些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的问责,对监管部门的失职采访要做到尽可能的全面。

3、对幸存学生的采访尽量不要造成二次伤害,尽人道主义原则,能不触及学生们的伤痛尽量避免。

六、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大致流程如下: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既包括采访人员的安全工作准备,同时也包括前期案头,选题确定后的采访流程设计。

2、进入灾区的采访,镜头的拍摄到位,采访的人物,地点,调查采访工作尽量细致,对桑枣中学没有倒塌的原因,及网络上流传教学楼内部的钢筋变钢丝的核实,已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监管者的调查有力有序的进行。

3、后期编辑送审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顺利通过。

4、播出以后对受众进行一次收视调查,了解播出效果,最后结束本期节目工作。

2、新闻学07级深度报道策划书

一、媒介定位:

媒介属性:平面

媒介规格:地方(宁波市主流报纸媒介,如《东南商报》《现代金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

媒介传播覆盖

地域构成:宁波市市区以及周边县

受众构成:宁波市广大市民

媒介报道需求:报纸、数字报纸

一、选题:

明确报道性质:调查性报道

评价选题的三个指标:

1.独特性:从本次事件中挖掘更深内涵,挖掘出隐藏在这事件后让人们反思的内容,权力与权力的利益化结盟,不仅屏蔽了个体学生的权利,也呈现出一种权力通吃、有恃无恐的现实格局。

2.能引起广泛关注与思考:“冒名顶替”事件绝不止于影响两位女孩的境遇,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假罗彩霞冒名顶替上大学,从根本上侵害了真罗彩霞的受教育权,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对案件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但是从这起假罗彩霞事件中不难看出,我们的监管体制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病。

3.对未来有大的影响:希望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以本次事件为鉴,从中吸取教训,惩戒体制存在漏洞。要超越个案意义上的审视,除了彻查并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更重要的还在于检讨一些地方的权力运作机制,反思权力难受制约与监督的现实原因,寻找公权腐化谋私的曝光出口和公民权利的制度化救济通道。

二、报道范围:

1、主要报道对象:王峥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原因:采访王峥嵘,获得它如何操作冒名顶替,揭露此次事件的暗箱操作。

采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寻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政策。

辅助报道对象:罗彩霞、王佳俊

原因:采访冒名顶替事件的受害人,明白这些事件给受害人带来的危害,并看受害人对此事解决是否有什么意见。

2、所需数据资料:历年来暴露出相似的案例的具体数据资料

搜集领域:网络、杂志

三、报道班子:

班子成员构成:记者、拍照、策划、编辑

班子成员角色:

策划:负责整个采访、编辑、报道的流程

记者:负责文案、采访工作

拍照:负责抓拍重要镜头

编辑:负责出版、版面协调的问题

四、报道角度:

1.倾向角度:反面

因为本次事件有很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通过负面的报道,引起大家的注意及反思。

2.思辨角度:批判的这说明很多权力者作假肆意妄为,折射出权力策划下的欺侮隐蔽,也隐含着权利受权力压制后的忍辱负重。

3.情绪角度:冷静的

五、报道计划

(一)确定报道范围

报道对象:王峥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报道范围:以“假罗彩霞”事件为事件的报道重点。其中包括事发起因,过程,主要在于怎么样解决这个弊端。事件发生后,各方反应及应对措施为后续报道对象。其中包括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反应,当地政府的实施措施以及该事件所引发的社会意义。

报道面:以本次事件为当天的头版头条。最好配以巨幅或数幅图片。之后跟进报道的内容可排在二版或三板。视情况而定,也不排除将相关内容排在头版。新闻评论可随跟进报道之后,或并排在同一版。

(二)确定报道重点

报道的核心事件: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核心人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核心问题:

现有的高招制度上是否可以考虑建一个全国联网的招生核查系统?

高校是否也应进行必要的入校比对核查工作,共同提高冒名顶替的难度和风险系数?

所有权力能得到有效监督制约,彻底消解“权力通吃”现象?

(三)确定报道周期

持续报道四天,分时间的起因、事件发展过程、相关人物人物专访、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四)制定发稿计划

题目:“冒名罗彩霞读书案”

内容:本次事件的介绍

体裁:叙述文体

篇幅:一篇

题目: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内幕调查

内容:20XX年罗彩霞被同班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内幕展开调查情况

体裁:解释性报道

篇幅:一篇

题目:

1.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会给社会一个交代

2.教育部从“罗彩霞案”得到什么教训?

内容:

1.在满世界都在议论用权力为女谋学的王峥嵘,但谁才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2.教育部从这起冒名上学事件中得到什么教训。

体裁:

1.叙述

2.叙述

篇幅:各自一篇

题目: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内容:招生体制上存在着漏洞

体裁:叙述

篇幅:一篇

稿件刊出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

按事件的发生先后进行

报道时间:5月2日至5月30日

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以本次事件为当天的头版头条。最好配以巨幅或数幅图片。之后跟进报道的内容可排在二版或三板。视情况而定,也不排除将相关内容排在头版。新闻评论可随跟进报道之后,或并排在同一版。

六、可能意外及应急对策

如果事件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或有什么值得报道的资料可以进行跟进报道。获取更多相关信息,了解大众对于此次事件的看法。最后是新闻评论。评论员根据此次踩踏事件进行评论。

七、报道评价

评价指标与评价形式:以消息和评论为主,以集中式和连续式相结合的报道方式。

八、其他

分别成立前线报道和后续报道小组。分别负责事发现场取证报道和时候各界的反应及措施的报道。同时另设一组,对此次事件进行评论发表。

3、深度报道策划书

节目目的:向广大在校应届学生提供最新就业动态,指导就业问题。

受众群:在校应届学生

【开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就业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论述,要求“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提问】大学生就业究竟难在哪里?

【被采访人员】在校应届毕业生、在校教师及学校领导

【材料】一些数据分析,凋查资料

【问题分析】

1、企业用人制度将学生们拒之门外。招聘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员工,不启用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经验不足。

2、学生就业期望值不合理。对薪水期望过高,或对工作环境等期望过高,不合理。

3、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喜欢的专业没考上、考上的专业不喜欢的情况在国内大学生中十分普遍。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在毕业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工作,因此,很多学生放弃四年大学的专业,从而转向陌生的领域。

4、近8成大学生入职前无规划。近日,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联合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对京、沪两地20XX届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你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干什么吗”的职前调查。在参加调查的176位大学生中,高达79%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没想过”,有16%的大学生表示“有一些想法,但不清晰”,仅有5%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清楚地知道毕业后要干什么”。

【提问】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解决方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形势严峻不等于严冬来临

1.机不可失,早作决断。

2.全面撒网,重点捕鱼。

3.高也成,低也就。

4.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结尾】综合采访结果,全面总结毕业生就业问题。

4、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书

《焦点透视》是湖北电视台的一档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在同类节目中,它的出现要早于全国众多兄弟省台甚至早于央视,填补了湖北电视业无新闻调查类栏目的空白。十一年来,它一直以“层层深入,探究真相”的电视调查为手法,对发生在湖北省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客观、深入、理性的调查分析。

现在,十一年时间过去了,《焦点透视》栏目向电视观众奉献了几千期精心制作的新闻调查类节目。现在,《焦点透视》的众位年轻的编导,正在为重振这一湖北电视台老名牌“精品栏目”而不懈努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识到,一档优秀电视栏目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从节目把关者到每位编导的策划意识。从整档栏目的风格、定位、选题,到每期节目的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手法,都离不开策划。

一、对栏目定位的策划

早在《焦点透视》节目从社教中心划归新闻中心,栏目组就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并撰写了详细的策划方案。大家一致认为,一档优秀的新闻调查类栏目是媒体人力、财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湖北电视受众对国内现有媒体的少数新闻调查类节目认同度较高,而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却难以看到相关的纵深电视调查,因此,新闻调查类栏目将在全省形成强大的收视冲击力。

关于节目定位,我们表述为:以新闻事实(焦点热点新闻为基础,以电视调查为手法,层层深入透视新闻真相,并强化舆论监督。关于栏目特色,《焦点透视》定位为:以关注新闻和新闻真相的成年人为主要目标受众,深刻性、思辨性是特色,快节奏、犀利的新闻语言是普遍风格。

确定了栏目风格,选题是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焦点透视的选题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包括突发事件。一般需要具备四要素:新闻性、广泛的关切度、有矛盾冲突、有持续的悬念。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焦点透视的选题策划注意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1.正面题材与反面题材的关系

《焦点透视》是个日播节目,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节目当中,所谓的“正面报道”(主题性、成就性的报道)与“反面报道”(揭露性、舆论监督性报道)大约各占了1/3,其余1/3为探讨性的报道,对有争议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等等。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政府重视,群众关心”。这样的题材其实是取之不尽的,每一段时间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这些重点里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往往会引起电视受众的高度关注。

3.深度与可看性的关系

从技术层面讲,深度与可看性并没有矛盾,但是,由于受社会舆论环境的限制和记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一些可看性强的舆论监督类题材有时不一定能做得很有深度,一些有深度的题材有时不一定做得有可看性,我们认为,深度和理性是我们栏目的旗帜,这一点不能丢,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电视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大众传播媒体,我们也要将目光投向那些可看性强的题材,对这类题材,深度和理性仍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对阶段性选题的策划

以上讲的是对选题的方向性把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一档评论类节目,如果每期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零打碎敲,必然难以形成宣传的强势效应,难以形成观众的收视期待,难以将观众准时吸引到电视机前来。因此,有计划地制定一段时期内的报道重点,围绕这一重点确定题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合力,也有助于打响栏目的品牌。

《焦点透视》亮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栏目形象的时期。通过往期的节目,观众往往会在自己心中得出结论,这是怎样一档的栏目,它适不适合我收看,它能不能引起我的收视兴趣。因此,“第一印象”留给观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推出的节目,显示了栏目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敏锐的前瞻性,以及调查采访中的理性思考,体现出编导和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深度,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在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历届全国及省里两会的宣传报道热潮中,《焦点透视》都会推出系列报道,这样的正面报道或者说主题调查不能不说是对记者功力的一种考验,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这些主题调查的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由于人手紧张,到目前为止,在选题策划中,还极少尝试过推出成系列的舆论监督节目。笔者认为:待条件更成熟时,成系列的舆论监督类焦点无疑是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对环保问题、对房地产问题、对事关百姓生活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等,都可以分组进行系列报道。此外,对目前涉足较多的个案分析、对个人命运的人文关怀,也可予以关注。

三、单个节目采制过程中记者的策划意识

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并且基本上认识选题的意义,一档节目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节目的成功还和很多其他因素相关,和采访、摄像、撰稿以及后期的编辑制作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编导要将策划意识始终贯穿节目采制的全过程,尤其是采访(调查)和撰稿过程中。

1.构建一个理性的框架

这是保证一档节目理论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最根本措施。选题确定后,编导根据对这一题材的前期了解和采访,从节目的起承转合、思路走向到最后的主题归纳,有一个大致完整的理性框架。投入拍摄后,记者利用现场采访时的即时智慧以及与采访对象交流时的情感互动,为已经成熟起来的理性框架填充血肉,从而激活整个片子的生命。往往是节目成型后,编导前期拟就的理论框架已经看不见了,已经融化在整个片子的制作进程中了。不过,正是这个框架,使节目具备了理性的生命,使它成为一个有机的严密的内涵丰富的能唤起思考的东西。

2.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

一档10分钟的调查节目,要想从头至尾吸引住观众,除了故事的受关注度、视觉的冲击力外,还得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作为调查性节目,讲故事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个编导怎样将调查的手法、将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中去,说白了,就是一个故事一定要有矛盾,有曲折,有悬念,这样才能吸引人。

那么,如何将调查的手法、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呢?前面讲的要构建一个理性框架,其实就是要求一个节目要有一根统揽全局的主线,牵着观众往下看。除此之外,在解说词的写作方面,编导也可以将质疑、将悬念带给观众,引导观众的收视。

调查类节目“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绝不仅仅是记者的一种手段,一种“噱头”,它更是与观众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相契合的,这样,通过质疑,通过悬念,通过“层层深入”的剖析,“调查”的形式与节目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策划意识不仅贯穿在一档节目从前期规划到节目采制的每一个环节,在后期播出时,也需要有统揽全局的策划意识。一个节目选在什么时机播出,它所收到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会迥然不同,所以必须按照新闻规律选择最适合于“今天”播出的节目。这更是节目把关者和栏目领导者要时刻注意把握和控制的。

5、《忠县新闻》主题报道策划书

一、背景。

近期,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副市长谭栖伟先后到忠县调研,对忠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系列指示;我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县委书记刘贵忠,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熊世明在各种场合就忠县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忠县新闻》将推出“工业强县大家谈”、“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两个专栏,以新闻的形式唱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二、节目形态。

“工业强县大家谈”为新闻访谈,访谈对象为工业经济领域有代表性人物,采访的地点一律不得在办公室,而应选择与访谈内容相关的地方,穿插一些工作性、生产性、图表、文件等镜头。访谈内容为现状如何、措施如何、目标如何,切忌大话、空话。每位采访对象一般设计两段同期声,之间作必要的转述、过渡。每条控制在2分钟左右。

“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为新闻深度报道。要围绕特色做文章。重点报道我县十大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生产、销售、利税、就业、工人工资、技改、创新、发展规划、目标等,也可以报道一些民营企业、微型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倡从小处入手,细节入手,故事化开头,强调现在进行时,既有今年前9月的成就回顾,也有未来一段时间目标的展望,采访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车间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提倡记者现场出镜采访、串接。每条稿件4分钟左右。后面配发100字左右“编辑感言”。

三、任务分解。

胡军华:(访谈)发改委、经信委

(深度)海螺水泥、东方农药

袁明琼:(访谈)园区办、汝溪镇

(深度)云河集团

黎晓华:(访谈)投促办

(深度)华亚拖拉机、星博化工

熊安英:(访谈)电力保障

(深度)金龙电子、金龙船业

马英杰:(访谈)乌杨镇

(深度)天地药业、海新运业

熊浩:(访谈)忠州镇

(深度)恒达玻璃、一胜特

外宣:(访谈)质监局、东溪镇

四、稿酬及奖惩:

浅谈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篇5

如何使深度报道更有深度?除了文章的立意、选材、挖掘和组织以外,技术性的写作方法也很重要,这里简单谈几点:

一、导语要引人入胜。现在有的深度报道,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新闻事件本身,忽略了对文章导语的提炼。导语,是文章之眼,一段精彩的导语,能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导语做到引人入胜也不难,可以采用白描手法,提供一段感人的情节或一个生动的故事、冲突,从具体引导出抽象,再从抽象转变为新的具体。也可以从令人想象不到的数字、对比入手,随后讲述故事,再转入深层的道理。写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导语必须认真提炼。

二、中心思想要聚焦。不聚焦是现在的深度报道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深度报道需要宏观的视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章要有多个“中心”。选材必须要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服务,每篇文章最好聚焦在一个观点上,不要分散为多个观点,尽量从一个视角阐发问题,把问题谈透。如果感到意犹未尽,可以组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

三、形式要为主体服务。深度报道篇幅较长,利于作者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但是有的作者钟情于自我欣赏的文学化描写,忘记了讲故事不是深度报道的目的,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往往被曲折离奇的故事本身所淹没,这也是现在深度报道的一个通病。因此,要强化形式为主体服务的意识,围绕主题组织素材,不要喧宾夺主,弱化文章阐述的主题思想。

四、深化主题。许多被称为深度报道的文章不深的主要表现,在于主题的阐发过于肤浅:罗列许多价值同等的素材,结果只能说明第一步的浅层次的道理,再想讲深一些,素材没有了,话也似乎说尽了。因此,写作前要尽可能多地寻找不同价值的素材,然后精选素材,将材料排队,按递进的逻辑结构,在不同的深度采用不同的素材。这是设计文章的写作框架时必须要考虑的事项。

深度报道 篇6

引言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电视新闻节目开始向深度报道发展,同时也对电视编导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深度报道强调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剖析,力求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因此,电视编导应注重对海量信息的整合提炼,担当好受众的“把关人”,用丰富而深刻的新闻内容给受众带来启发,并提升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需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异军突起,并推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新闻获取途径的多样化。受众既可以选择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媒体了解新闻信息,也可以应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登陆互联网,随时关注新闻动态。而且新媒体在新闻信息的实时报道、关联信息提供、互动交流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互联网中的门户网站可随时向受众传递最新的新闻信息,受众还可点击相关链接探寻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参与互动评论。因此,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突出媒体差异、构建核心竞争力、服务受众的需求所在。

首先,全媒体时代各大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存在趋同性,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描述较为相似,缺少媒体差异和新意势必会导致电视新闻媒体竞争力的下滑,例如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受众往往是先从新媒体中接到通知。而深度报道则能够充分借助电视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在陈述新闻信息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给予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从而彰显媒体之间的差异。其次,新媒体在新闻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整合性以及互动性方面给电视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电视新闻节目若要拥有稳定的受众群体,不断提高节目收视率,就必须在节目质量上下功夫。深度报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正面或负面报道,而是对复杂事物多层次和多侧面的描绘,直至揭示其本质。所以深度报道可以引导受众更为理性地思考,避免停留于事件的表面,其节目内涵丰富、分析由表及里,对树立电视媒体公信力、构建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深度报道不仅涵盖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探讨,还涉及相关领域及未来的分析,受众可从中受到深刻启发,并用以指导自身的行为,因而深度报道也有助于提升受众服务水平。深度报道需求下电视编导提升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面对媒体的激烈竞争,电视新闻需要从传统的新闻信息播报向深度报道的方向发展,充分借助电视媒体的优势,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新闻事件加以剖析,以便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领航作用,展现媒体公信力。因此,电视编导必须顺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一方面,全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对新闻信息的报道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如果电视编导将新闻节目定位于新闻信息的传递,而不是深度的分析和解读,那么电视新闻就会缺乏自身的竞争力,原先的受众群体也会逐渐流失,转而选取其他更为便捷、更具新意的媒体获取新闻信息。但深度报道也并非轻而易举,其中既有新技术的应用,也有海量信息的整合,以及深度分析内容的策划。例如对重大新闻事件展开的深度报道,编导就要深入考虑事件所牵涉的领域,如何及时跟踪新闻现场,如何还原事件的始末,如何用舆论引导受众。这些工作都需要电视编导从思想到能力的转变,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促进深度报道发展。

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不仅新闻获取途径多样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也同样在向多元化方向转变,无论是严肃性的新闻话题,还是民生类的新闻,其中都不乏大量的深度报道。而受众的审美能力、受教育水平也在与日俱增,他们对新闻信息的关注除了时效的要求,还有新闻质量的诉求。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已经不能吸引受众的目光,解说式新闻、访谈式新闻往往更能提高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忠诚度。所以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深度报道的涉及面更广,其中还暗含文化艺术、人文关怀等思想和诉求,电视编导也必须不断提升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驾驭深度报道工作。深度报道需求下电视编导提升职业素养的方向

为推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工作的发展,电视编导首先应担当好受众的“把关人”角色,进而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整合,并丰富深度报道的形式。

第一,担当受众的“把关人”角色。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公信力强,尤其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受众更愿意通过传统媒体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关注事件的发展。所以电视编导在提升职业素养的过程中,首先要将服务受众作为重要使命,践行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好受众的“把关人”。当前在强调个性的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介的“把关”作用被削弱。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受众也需要从中进行筛选,关注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对一些新闻信息的真伪加以辨别。受众对新闻信息筛选和过滤的需求恰恰是对新闻“把关人”的诉求体现。电视编导要善于策划和选取深度报道的主题,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有代表性、有助于树立媒体公信力的切入点,通过深度报道的传递,使受众能够“近距离”接触新闻事件的始末,扫除对种种问题的疑惑。而且电视编导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捕捉深度报道所需的新闻素材。

第二,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整合。深度报道虽然要求具备丰富的素材,但并不是简单地将各种论证依据一一罗列,而是要有严谨的前后逻辑关系,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这样才能达到牵动人心的效果,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因此,电视编导需要具备组织和策划能力,能够结合新闻主题深入挖掘相关的素材,并将素材编辑整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无论是宏观的审时度势,还是微观的精雕细刻,都是与编导的综合素养分不开的。例如,面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编导要迅速把握新闻主导方向,然后确定对新闻现场的跟踪调查方法,适时通过演播室与现场联线沟通;对于影响广泛的新闻事件,编导不仅要重视一线信息的反馈,还应邀请重要的专家,提供专业的分析论证,以及将不同时间、地区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追溯,发起和受众的互动交流等等,使深度报道节目形成系统性的贯穿。

第三,丰富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既然是深度报道,就不是简单地表述新闻信息本身,而是要用充实的素材去论证去分析,因而其表现形式也关系到深度报道的质量。对一篇新闻报道来说,内容代表的是深度,而表现的形式和手法凸显的是厚度,深度与厚度相辅相成。电视编导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都要上升到新的高度。电视编导不仅要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拓展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还要广泛学习国内外知名新闻栏目的经验,善于推陈出新,使深度报道更具文化艺术水准,从而增强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众观看新闻节目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获取新闻信息,而是将观看新闻的过程视为一种精神享受。所以电视编导应借势新媒体发展,促进媒体之间的融合,用多种形式强化深度报道的表达效果,提高新闻节目的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篇7

一、把好选题关是关键。

首先, 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对于一般的不具有影响的新闻事件, 尤其是偶发性事件, 新闻做得再长也不能算作深度报道。其次, 有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必要条件, 但光有思想深度而缺少对新闻要素和事件意义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也不能称为深度报道。一般来说, 深度报道的选题应抓住四个字。一是“热”字, 就是把选题的目光投向社会热点, 贴近群众, 真正起到传递百姓心声之功效;二是“新”字, 就是选题要有新意, 既要敢选前瞻性的问题, 又要敢作别人做过的文章;三是“难”字, 就是在社会公认的难点问题上做文章;四是“疑”字, 就是要选择社会疑点作为报道和评论的对象。因此记者要把好新闻深度报道选题关, 要高瞻远瞩, 严格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筛选题材。只有这样才能使深度报道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练好采访基本功至关重要。

首先在选好题之后, 记者要苦练采访功。深度报道的题材, 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 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 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 从而把握新闻事实。记者不能偏听偏信, 不能以偏概全。记者不但要动口动笔, 更要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 引发观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 把观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正如新闻工作者的楷模穆青说的, 记者不仅要亲耳听到, 更要亲眼看到。其次采访过程中的提问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系到你能否拿到第一手素材。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很多记者在提问过程中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很多出镜记者并不漂亮, 也不潇洒, 但提问过程中的尖锐老辣、棉里藏针、步步紧逼却着实让人佩服。主持人王志曾经说过, 在吃透选题之后, 要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和不同的语言句式, 针对不同人的个性提出不同的问题, 并且时刻跟被采访对象站在同一个层面上, 这样才会更好地去交流, 达到更好的状态。当你忘记你是在采访的时候, 这个采访往往是最成功的。

三、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法, 增强传播效果。

深度报道在内容上对事物作多层次的主体化的展示和理性思考, 但在表现形式上若单一地采用直露的、简单化的、说教式的方式, 把电视观众放在受教育的地位, 显然过于古板, 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应是不拘一格因事而异。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解释性的, 也可以做成透视性的、评述性的;既可以做成连续性的、系列性的, 也可以做成类属性结合式、互补性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 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同时, 我们还应注意到, 电视是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 为了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 一是在正常报道的同时, 适当地加上主持人或记者的出镜, 适时地在镜头前阐述观点、分析情理, 会让整个片子生动不少。如果让记者或主持人贯穿新闻事件的始终, 不用另外的配音和解说, 将现场画面和现场音响进行有机的结合, 则会形成更加强烈鲜明的现场感;二是在拍摄阶段, 拍摄的手法可以灵活多样, 可以适时运用抢拍、偷拍、隐拍、追拍、跟拍。如果是现场报道, 还应该多使用长镜头, 因为长镜头能够再现真实的时间流程和真实的空间纵深。这一点与动态短消息不同, 动态消息多采用分切镜头, 三秒钟一个镜头, 如果在深度报道中也这样组接镜头, 尽管独立的镜头是真实的, 但形成一条新闻后, 真实性就会受到冲击。为了追求真实性, 记者跟随当事者行进时的画面, 一气呵成的长镜头, 即使图像摇摇晃晃, 也完全可以使用, 因为这样更有真实感, 它能够让观众仿佛跟随摄像机镜头来到事发现场一样, 大大提高新闻的真实可信性;三是记者在编辑时, 要善于将影像、声音 (同期声、效果声、音乐) 、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有机结合, 科学运用, 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四、深度报道应把握一个“度”。

深度报道采写三原则 篇8

深度报道在当今纸媒体中,再也不是只在重要时刻才会偶尔一露的新闻大餐,而是时常要见诸于报端、成为吸引读者眼球、提高媒体知名度的扣:鼎之作。对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展江教授说:“今天,电视夺走了日报的时效优势,面对电子传媒高速传播的挑战,报纸的新闻报道已从时效竞争转向了深度报道,从而在公众中形成了‘在电视上得消息,在报纸上得解释’的视听习惯。从抢第一落点转向打第二落点,追求报道的深度、广度和逻辑性。报纸新闻报道的这种战略转移正是今天高质量报纸新闻版的生命力所在。”

近年来,《中国新闻周刊》一直以深度报道作为自己的主打作品和办刊的立足之路。它的总编辑彭伟祥鲜明的提出:“作为新闻杂志而言,深度报道是立刊之本。”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主编庄永志也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只是报道新闻,而是让公众读新闻、看新闻,还应该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因而就需要新闻报道在深度上拓展。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不能仅停留在第一层面——事件的表象上,而要深入到第二层面——事件的内在因素与整体模本的报道,以及第三层而——事件背后的社会发展体系,即构成这种事件模本的深层原因的研究。”

年轻又极具活力的《华夏时报》副总编辑刘珲以“人生三步曲”的形象比喻,显示了他们对深度报道的由衷偏爱:“都市报在‘童年’时,应以‘重磅炸弹’一鸣惊人,冲击市场、吸引眼球,使读者渐生阅读期待;‘青年’时,应该新招迭出、屡有大手笔,不断刺激读者购买;‘中年’时,锐意进取、常变常新,抓住目标读者,使其形成阅读依赖。”

从以上这些专家和新锐的嘴里已经不难看出,当前,深度报道在各类新闻媒体中的地位是何其重要。那么,什么是深度报道?这个问题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细究起来,恐怕也是奠衷一是。特别是随着深度报道模式的不断发展,其定义、理念、规则也有了新的内容。

1、深度报道的起因

如何给深度报道下一个定义,恐怕与当初给新闻下定义一样难。直到现在,新闻界仍然在深度报道究竟是一种新闻体裁,还是一种新闻理念上,纠缠不清。但好在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操作深度报道。

按照西方专家最直白又略带戏谑的说法,就是:比一般的消息有深度,因此被称为“深度报道”。其延伸意为:消息只告诉读者“今天发生了什么事”,而深度报道则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一件事”,“此事会产生什么影响,导致什么结果”。

在新闻要素5个“w”和1个“H”上,“消息”落脚点在“何事”与“何人”上,即使交待“为何”与“如何”,一般也处于从属地位。而深度报道落脚点则在“为何”与“如何”上,侧重揭示和说明新闻事实的原因和结果,着眼于“新闻背后的新闻”,向读者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事件的含义与社会影响,对事件发展趋势作出分析。美国报人罗斯科曾形象地说,深度报道就是“把今天的事件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它对明天的含义。”

目前既定的深度报道包括两种体裁形式:一为调查性报道,二为解释性报道。

深度报道最早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突然降临,促进了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这类深度报道的发展。到上世纪60年代,由于电子媒体的迅猛发展,促使深度报道成为美国报刊类主流媒体的主流报道技术。接着“水门事件”的报道奠定了现代深度报道的历史地位和技术模式。随后,到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新设两个奖项:解释性新闻奖和调查性新闻奖。这被新闻学界认为是深度报道学术地位的最终确定。

我国现代深度报道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1987年,全国第八届好新闻奖第一次设立了深度报道奖。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报纸的纷纷扩版,深度报道获得了更多的表现空间。

沿着这条历史沿革到今天,我们发现有两点已经使深度报道不得不走上前台。一是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大潮,人们不是缺乏信息,而是缺乏经过归纳和梳理的信息,由此需要深度报道为读者将孤立、分散、表面的信息集中起来,加以整理和分析,给读者以清晰的整体印象,提示事件所隐含的真正意义。日本《读卖新闻》在决定增加解释性报道版面时,给了如下定位:“即使在信息时代,读者需要的也不是信息的‘洪水’,而是以正确的方式接收有用的信息。因此,对泛滥的信息加以‘交通疏导’,将新闻背后、新闻事件深处的东西反映出来,便是报纸的任务。”二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有知识的受众不再满足于了解发生了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和“怎么样”。由此,今天的媒体就进入了“解说的时代”。美国著名记者李普曼说:“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这个时期‘为什么(why)’变得同‘什么(what)’一样重要。如果一个华盛顿的记者只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而没有告诉原因并指出意义,那么他只干了他工作的一半。”

2、深度报道的标识

讲深度报道的标识,亦即什么样的新闻应该去做深度报道,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高级财经类新闻性出版物《财经》杂志的创办者和主编胡舒立认定选题标准有如下4项:1、重大性,2、有用性,3、深刻性,4、有趣性。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编庄永志则认为选题标准是如下5个方面:1、影響力,2、信息量,3、故事性,4、非评论。

这些深度报道的标准虽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却是一致的。即重大性、深刻性、事件性和独家性。

胡舒立说,讲求公众利益的大小是深度报道的价值基础。只要是与公众利益有重大关系(相关性和贴近性),能引起公众的十分关注,并具有一定时效性的事件和现象,才符合重大性的原则。当然,这三点缺一不可。深度报道的命脉只在于一个“深”字。新闻专家和学者大多认为,这个“深”字必须要在两个层面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一是事实之深,二是思想之深。要使受众或翻然大悟,或怵然警醒,或深刻反思。为此,就要大胆质疑一切、核实一切,力图逼近事实真相。从而体现出深度报道事实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

独家性,不仅是指独家新闻一个层面,如果总有那么多独家新闻那当然太好了,但现状是独家买卖不常见。因而大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是已成热点新闻的重大事件。如果要关注,就必须要以独家的调查角度和独家的发现,或是对核心人物的专访,或是对过程的展示,或是对结果的分析,或是对发展趋势的预测,或是对原因和背景的挖掘,或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或是对意味深长的“插曲”关注。总之,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独家的观点来体现出独家性。

深度报道采写三原则

归纳相关的观点,笔者认为,深度报道的采写应遵循这么三个原则:一为平衡原则,二是纯事实原则,三

为理性原则。

我们先从纯事实原则说起。谈新闻必须尊重客观,尊重事实,这一点我们都懂,但操作起来,恐怕就会走样。姑且不论因为我们在采写过程中会对新闻事实有取舍,已经剥夺了读者想知欲知的部分权利,如果再夹杂个人情感和判断标准,使新闻事实走样就更为不该。专家们为什么会对深度报道必须逼近事实真相会如此推重,关键是深度报道关乎事件太大,特别是调查性报道,事实的出入也许会把记者送上法庭。因而,在纯事实原则中,如此规范它的内涵: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对真相、事实负责,采访时可以和弱者一起感伤,但写稿时,必须客观公正,不能有任何偏。

因为,深度报道时常会遇到揭露问题的时候,对此,严守纯事实原则就显得格外重要。

曾经因采写山西繁峙矿难事件报道,而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的中青报记者部副主任刘畅说了这样一段精彩的话:身处现场,也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能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因为这样的心态容易让记者采访不扎实,出现片面、夸大等偏差。也就是说,要有忠实记录历史的“操守”、“底线”意识。记者不是诗人,可以肆意宣泄情绪;记者不是小说家,靠想象填充未知的报道内容。记者应该像历史学家,客观、负责、严谨、去伪、存真。

理性原则强调,记者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和转述者,因而就不能随便下结论、做评判,搞媒体审判。

《中国新闻周刊》的总编辑彭伟祥要求他的记者在做深度报道时,一定要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要乱发议论。即使“记者看到”、“这意味着”等词汇都不能反映在稿件中。强调每一个事实都要有出处,即使直接引语也要引全。

中青报记者部副主任刘畅和《华夏时报》副总编辑刘珲都认为:记者忍不住跳出来指点江山,既危险,又缺少说服力。即使伪装一下,用没有具体人名的“业内人士”、“有关专家”、“权威人士”指出的话也不可以说。受众并非无知,你再伪装也知道是你一家之言。因此,记者坐在“第三者”的位置上更稳当。

《华夏时报》副总编辑刘珲举例说,他们曾有一篇见报稿的标题为:加美口香错拔患者好牙成被告。真实事实是,患者刚起诉,法庭还未受理。记者就擅自进行了媒体审判,宣布加美为被告。于是加美口香一怒反把《华夏时报》告上法庭。如果把题做成“患者诉加美口香错拔好牙”,又怎么会犯事儿?

展江教授更是引经据典地指出:在美国新闻界,最大的职业特色就是奉行陈述事实与发表意见分离的原则。为此,他们实行新闻报道部门和评论部门分立,互不相扰。甚至把新闻和评论的文体和版面都进行分离。对此,他们对新闻报道做出如下客观要求:(1)以第三人称报道;(2)引述当事人的话;(3)强调可以验证的事实;(4)不采取立场;(5)至少表述新闻故事的两面,平衡处理信息。无论哪种报道样式,都避免在报道中做出价值判断,以免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中误导公众和散布偏见。

有关这第(5)点,正是我们下面所要谈的深度报道采写必须遵循的三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平衡原则。

展江教授翻译的当今很热门的新闻论著、由梅尔文·门彻撰写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中,给出这样一个定义:“平衡就是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经过多次实践锤炼的刘畅似乎对平衡原则理解得更深,因而给予的空间也更大。他说:“对于介入事件中的多元主体,应当给予他们同等的话语权。”

深度报道是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做不到平衡,就有可能让事实失真。

曾经轰动一时的广东国企侨房公司诉《中国改革》杂志社,索赔500万元事件,起因就是执行平衡原则中的失衡。《中国改革》对侨房公司改制的报道之所以被诉,对方最重要的依据是记者没有正式采访公司。对方说:“不能说没有经过调查,就报道一件事情。”“只听了一方言论,没有另一方言论,那怎么可能是一个公正的判断呢?”当然,侨房的确存在很大问题,但媒体要报道这件事,就不能不给人家说话的机会。

新近走红的央视《新闻调查》记者柴静曾说:“平衡不是天平的正中央,因为黑与白不是等同的份量。但平衡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它的出发点不是激于义愤而指责和控诉,是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最大的失衡危险可能来自于他的感情。因而,时刻要把平衡当成我们的一种道德责任。”

怎么才能把握好平衡原则,以下两个关键必须牢记:一是多信息源采访。所谓多信息源采访,不是指采访多人,而是指事件双方都要采访。事关一方,即使采访数十人,也是单向信息源。二是留有余地。《中国新闻周刊》的彭伟祥形象地说:瞄10环,打8环。策划选题时立意要准,就是瞄10环。到写和发时,要留有余地,打8环,意即弓不可拉得太满,从而断了退路。

深度报道的策划与指挥

有关深度报道的策划,内容庞杂。下面只谈一下策划源和识别标准。

对此,《焦点访谈》的庄永志提出7个方面的策划源:(1)受众来信来电;(2)专家和干部眼中的问题;(3)学术机构的调查;f4)调查公司的调查;(5)政府机构的统计;(6)国外调查公司的警告;(7)同行的关注。

识别标准为8项,这是梅尔文·门彻所提:(1)时效性;(2)冲击性或重要性;(3)所涉及名人或组织的显赫性;(4)与受众的接近性;(5)冲突性;(6)异常性;(7)当下性;(8)必要性。

深度报道的组织与指挥,十分重要的环节是领导位置必须前移,时刻跟踪记者、掌控记者采写的全过程,替记者把好三关。

一是判断时机关:衡量新闻是否成熟,适时下达是果断出击,还是保持持续关注的指令;

二是控制取舍关:面对繁杂的线索和新闻素材,要帮记者确立重点和中心,避免走弯路;

三是把握修改计划关:要把握新闻事件发展趋势,了望事件拐点,及时修改采访计划。

深度报道的写作

深度报道也要实现可读性,这无疑是不容忽视的。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有很多,其中有两个方面是必须掌握的,一是还原,二是细节。

还原,即还原事实真相,再现当时情景。对于读者而言,事实本身是最重要的,事实的原貌是最重要的。记者的主观感受和舞文弄墨都不是他们在索取新闻信息时需要的东西。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高岗说:新闻写作必须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将读者带入新闻的发生环境,引导读者经历新闻的发生过程,让读者身临其境。

但往往是,有些人总喜欢让自己站出来,陈述一切,而不是再现一切。让读者总有一种雾里看花,不过瘾的感觉。

托尔斯泰说:“我不讲述,我不解释,我只展现,让我的角色替我说话。”大师提出的寫作方法就是让读者直接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和环境,与他们交流。

《纽约时报》记者里克·布拉格初入新闻界时,他的主编告诉他:“优秀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是:要展现,不要讲述。给我看你所看到的一切,用文字描绘一幅画,然后我就可以跟随你的脚步。”于是,在报道俄克拉荷马联邦政府大楼的爆炸事件中,里克·布拉格这样写道:“俄克拉荷马城电灰尘和愤怒还没有平息,一场寒冷的雨开始落在炸毁的办公大楼废墟上,落在警察、消防员、医生的肩膀上。换作别的随便哪天,他们可能会接到厨房失火、家庭纠纷、甚至小猫上了树下不来的报警电话。‘俄克拉荷马就是这样一个平静的小城’,住在这里的人们说。

今天早晨,巨大的爆炸震动几英里外的早餐咖啡,俄克拉荷马城的平静世界被打碎了。

‘我刚刚做了一例手术,一个小男孩的半边大脑被炸出了颅腔。’特里·琼斯大夫说。在他的身后,消防员正仔细地在大楼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和遇难者。

请你告诉我,他说,‘怎么可能有人如此漠视生命。”’

被评为“中国风云记者”的新华社资深主任记者朱玉说:“新闻是用眼睛写出来的。”由此,她着重讲了深度报道写作中,运用细节的注意事项。

她说,想写一个东西好时,千万不要在文中出现“好”这样的字眼,让读者自己看了说好。否则,那就是骂题。

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会用、用好细节。《中国新闻周刊》的总编辑彭伟祥提出,要使深度报道好看,就要多设计一些矛盾冲突。这需要有细节,既见物又见人。

上一篇:加强检修部门管理思考下一篇:慰问信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