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深度

2024-05-16

不同深度(精选8篇)

不同深度 篇1

1 概述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 其在土壤中的形状与排列, 即它的稳定性对土壤物理性质以及植物的生长具有极大的影响, 而其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的供储养分、持水性、通透性等能力的高低[1,2]。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变化, 即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可以作为表征土壤生态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3]。研究土壤中不同深度的团聚体含量变化对农业有一定指导作用[4]。

2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选择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乌兰旗镇哈叭气的一处果园中, 土地的利用方式为果园, 对喀左的红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区位于北方山地丘陵地区, 属于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年降雨量450~480mm (陈利, 现代农业科技, 朝阳地区) 。但其80%降雨集中在7~9月份, 雨型多属于短历时高强度暴雨;且地面坡度很陡, 加之自然植被覆盖率为50%左右。这些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 使得水土流失严重。

本研究对剖面按发生学层次采样, 对样品进行土壤团聚体干筛和湿筛的测定。

干筛实验方法:将风干的土样混匀, 取1kg。用孔径分别为5mm、2mm、1mm、0.5mm、0.25mm筛子进行筛分 (筛子附有底和盖) 筛完后, 将各级筛子上的团聚体及粒径<0.25mm的土粒分别称量 (精确至0.01g) , 计算干筛的各级团聚体占土样总量的百分含量。然后按其百分比, 配成2份质量为50g (精确至0.01g) 的土样, 作湿筛分析使用。

湿筛分析方法:在团聚体分析仪上进行湿筛分析, 一次可同时分析4个土样。先将孔径为5mm、2mm、1mm、0.5mm、0.25mm套筛用铁架夹住放入水桶中, 再将称量的土样小心地放入1000m L平口沉降筒中, 用洗瓶沿筒壁徐徐加水, 使土样湿润逐渐达到饱和, 湿润10min。小心沿沉降筒壁加满水, 筒口用橡皮塞塞紧, 上、下倒转沉降筒, 反复10次。然后将沉降筒倒置于水中的团聚体分析仪的套筛上面, 迅速在水中将塞子打开, 轻轻晃动沉降筒, 使之既不接触筛网, 也不离开水面。当粒径>0.25mm的团聚体全部沉到上部的套筛中时, 在水中用手堵住筒口, 将沉降筒连同筒中的悬浮液一起取出, 弃去悬浮液。然后在水中慢慢提起筛子, 再下降, 升降幅度为3cm~4cm (注意上层的筛子不能露出水面) , 反复10次后提出套筛, 将筛组拆开。留在筛子上的各级团聚体用细水流通过漏斗分别洗入白铁盒或铝制盒中, 待澄清后倒去上面的清液, 使各级团聚体自然风干。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如表1, 与干筛法不同, 湿筛发所测得的不同深度的土壤团聚体分布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除了<0.25mm之外, 各粒级团聚体所占团聚体总体表现为含量逐渐减少或者没有。且表层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高, 越往底层团聚体含量越少。

干筛大团聚体数量远大于湿筛大团聚体数量, 这是因为风干团聚体中包括水稳性团聚体与非水稳性团聚体, 湿筛过程中非水稳性团聚体破碎分解为小粒径团聚体, 因而水稳性团聚体 (即通过湿筛法测得的团聚体) 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土壤结构的稳定性。

4 结论

不同深度的水稳性和非水稳性团聚体表现出较大差异, 越深层次的团聚体>0.25mm粒级的含量越少。

摘要:以辽宁朝阳喀左地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 对该地区的土壤剖面中不同深度的干筛、湿筛测得的团聚体进行了比较, 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说明了土壤团聚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非水温性团聚体

参考文献

[1]仓东卿译.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水稳性团聚体[J].土壤学进展, 1985, 13 (2) :32-39.

[2]陈恩凤, 周礼惜, 武冠云.微团聚体的保肥供肥性能及其组成比例在评判土壤肥力水平中的意义[J].土壤学报.1994, 31 (1) :18-25.

[3]陈恩凤.土壤肥力物质基础及其调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4]陈家坊.氧化物研究的动态与展望[J].土壤.1984, 16 (2) :45-47.

不同深度 篇2

【关键词】吸痰深度;气管插管;吸痰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01-01

1 吸痰的作用以及在医学上的应用

吸痰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护理操作方式,是一种通过口、鼻子、或者人工呼吸道将人体内的分泌物排出体外,让人的呼吸道保持通畅的一种先进的治疗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压力的不同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来,使人的呼吸保持畅通。近些年,空气污染严重,老年人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排痰的能力减弱,所以吸痰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老年人的呼吸道内壁上粘膜分泌功能变差,肺部的代谢能力降低。所以吸痰的时候容易损伤等多种症状。

2 吸痰插管插入深度对吸痰效果的影响

吸痰是否安全与效果的好坏与插管的插入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些年来,为了使吸痰更加安全和并发症降到最低,许许多多的医护工作者对此做出了众多的研究,成果颇丰。

2.1经口腔鼻腔进行吸痰

从呼吸道的解剖图我们可以知道,从口腔或者鼻腔到咽喉的长度大概10cm-15cm,气管的长度在12cm左右。气管的导管长度大概在34cm-37cm左右。传统意义上的插管吸痰比较浅,大概在10cm-15cm之间,或者在不超过气管导管的长度下进行吸痰,但是效果不是十分的理想。有一个临床研究,在对一些呼吸道清理没有效果的老年患者进行测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留置吸痰管的方法进行吸痰,吸痰管的插入深度大约在15cm-20cm;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发现,采用留置吸痰管吸痰方法的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有着很明显的提高。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出,置留吸痰管吸痰法可以明显的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以及提高血氧的饱和度。还有另一个实验,对于一些没有建立人工呼吸道而对呼吸道清理没有效果的病人,对老年患者进行手触法确认是否肺部有痰鸣音,采用自身对照法将吸痰管从老年患者的鼻子插入15cm左右,然后在老年患者吸气的时候迅速插入气管20cm-40cm之间;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从老年患者的鼻子中插入气管20cm-40cm,然后比较两种吸痰效果,发现第一种方法远远优于传统方法,也就是第二种方法。从这个实验我们不难得出,吸痰时机以及吸痰深度可以明显的提高吸痰的效率。

2.2具体实验

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经过鼻子吸痰的比较好的深度大概在27cm左右。因为在27cm的时候,对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效果比较好,能够减少病人咳嗽的症状,也能对呼吸困难的症状加以改善,从而使得病人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休息,更有利于身体的康复。不过吸痰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在插入的过程中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咳嗽,耗氧量增加,头颅的内压增大,所以,患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以及头颅内部有病变的老年患者谨慎使用。

2.3不同吸痰深度对于昏迷的老年患者的影响

有一个实验,试验中老年患者分别用不同的吸痰插管深度進行吸痰,在一天后检查并比较他们的肺部啰音例数。分析之后得出,昏迷老年患者应该在插入深度上偏深一些。从口腔中插入时应该在20cm-40cm之间的深度插入;肺部没有啰音的时候应该在20cm-25cm深处插入;在肺部有啰音或者呼吸的声音减低时应该选择在30cm-40cm深处插入,只有这样才能比较有效的清楚呼吸道以及肺部的分泌物,预防呼吸道疾病。由此可见,深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3 不同吸痰深度对老年气管插管老年患者吸痰效果的影响研究成果

吸痰是最为重要的护理工作之一,研究表明,吸痰效果的好坏跟插管吸痰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太深太浅都不好,“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吸痰更为彻底。通过广大医护工作者辛劳的工作和研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结论。经鼻子的插入深度在20cm-25cm比较好;经口插入大约在14cm-16cm效果比较好。还有许多方法进行吸痰,比如人工呼吸道吸痰、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研究成果丰硕,为老年患者提供了众多方法,使得他们得以治疗所患的呼吸道疾病。虽然研究成果比较丰硕,但是也并不是十分完善,还有许多注意事项,动作要轻柔,一个不注意,就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以及很多十分严重的后果。

4 结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也跟着相应的提高,吸痰技术越来越成熟,吸痰插管插入的深度越来越精确,吸痰效果也越来越好。对于广大医护工作者来说,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以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吸痰方式以及所需的精确深度。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吸痰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尽到一个医护工作者应该尽到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高峰.人工气道吸痰导管插入深度的临床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3):209.

不同深度 篇3

控制性钻孔深度的布置是勘察工作的核心部分, 其深度的合理确定, 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勘察方案的竞争力, 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2 控制性钻孔深度确定的依据

在目前工民建勘察工作中, 应先进行地基基础方案的预估, 再根据现行的相应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年版) 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 ) 确定控制性勘探孔深度。

2.1 基础采用天然地基

基础采用天然地基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年版) , 4.1.18条规定: (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 (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 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4.1.19条规定:详细勘察的勘探孔深度, 除应符合4.1.18条的要求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对中低压缩性土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对于高压缩性土层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10%的深度。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004) 4.1.4条规定:高层建筑详细勘察阶段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的计算深度; (2)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

2.2 采用桩土复合地基或桩基础

采用桩土复合地基或桩基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2009年版) 4.9.4条规定: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 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对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 应根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 4.2.3条规定:对于端承桩, 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以可以压缩的地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时, 勘探孔深度应能满足沉降计算的要求,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深入预计桩端持力层以下5~10m或6~10d, d为桩径。4.2.4条对于摩擦型桩, 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群桩桩基沉降计算深度以下1~2m, 群桩桩基沉降计算深度宜取桩端平面以下附加压力为上覆土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或桩端平面以下 (1~1.5) b的深度考虑, b为基础宽度。

从上述规范可以总结出,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确定的原则是勘探孔深度大于地基变形的计算深度。但往往勘察之前, 不具备计算地基变形深度的条件, 因此控制性钻孔深度只能根据拟建建筑物概况、可搜集到的附近场地的资料并结合规范进行确定。下面以实际工程为例, 对钻孔深度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探讨。

3 勘察方案控制性钻孔布置实例

3.1 工程概况

勘察场地位于邯郸市马头工业园, 华北平原的西部边缘太行山东麓, 地貌单元属于华北冲洪积平原南部的西部边缘。小区拟建1栋办公楼, 概况如表1所示。

3.2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确定

进行了现场踏勘工作, 表层为卵石层, 断面露头处均为卵石层, 厚度大于4m。勘察方案中对拟建办公楼的地基按天然地基考虑, 控制性勘探钻孔预估深度如表2所示。

注:表中Pz为地基附加应力;Pcz地基自重压力;dc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d为箱形基础或筏形基础埋置深度;αc与土的压缩性有关的经验系数;β为与高层建筑层数或基地压力有关的经验系数, 对勘察等级为甲级的高层建筑可取1.1, 对乙级可取1.0;b为箱形基础或筏形基础宽度, 对圆形基础或环形基础, 按最大直径考虑, 对不规则形状的基础, 按面积等代成方形、矩形或圆形面积的宽度或直径考虑。

按规范考虑,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该确定为22m。

4 根据勘察报告进行地基变形深度计算

根据完成的勘察报告, 本场区地层除表层素填土以外, 根据其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 自上而下分为3层, 简述如下。

(1) 层卵石 (Q2dl+gl) :杂色, 稍湿, 稍密~中密, 卵石母岩成分为石英砂岩, 一般粒径3~14cm, 最大粒径18cm, 卵石含量约60%, 偶见漂石。级配一般。黏性土、中砂、角砾充填。

(2) 层粉质黏土 (N1) :红褐色, 硬塑~坚硬状态, 土质不均匀, 包含较多粉细砂, 局部含少量卵石, 少量姜石。

(3) 层粉质黏土 (N1) :黄褐色~红褐色, 硬塑~坚硬状态, 土质不均匀, 包含较多粉细砂, 含少量姜石, 局部包含较多膨胀土条带。

具体地层分布情况参见图1。

根据勘察报告, 拟建办公楼基底均位于 (1) 层卵石层, 地基修正后的承载力, 满足设计要求, 可考虑采用天然地基。

5 结语

勘察方案是根据规范、工程经验和拟建建筑物概况预先估算的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本文通过勘察结束后提供的物理力学参数确定的变形深度和勘察方案的预估深度进行对比, 总结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确定, 与荷载大小、基础埋深、基础形式、基础宽度、地基土性质、设计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 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通过工程实例, 对控制性勘探点深度的确定思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希望能在实际工作中, 提升勘察方案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方玉树.地基变形计算深度确定方法的讨论[J].矿产勘查, 2008 (11) :23-26.

不同深度 篇4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于2009年设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农业科研站, 试验地北高、南低, 土壤质地为白浆土。肥力状况中等, 耕层25cm左右, 前茬为玉米。供试玉米品种为绥玉7号。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 不设重复, 每个处理区面积650m2, 垄距0.65m, 区长100m、10垄, 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 每公顷施肥纯量300kg, N、P、K比例为2∶1∶0.5, 田间管理同大田。

试验共设7个处理, 处理1~2为春季常规行间深松, 4月15~30日 (播种前) 深松, 处理1深松深度为30cm, 处理2深松深度为40cm, 宽度10~15cm。处理3~4为夏季常规行间深松, 6月20~30日 (小喇叭口期结合追肥) 深松, 处理3深松深度为30cm, 处理4深松深度为40cm, 宽度10~15cm。处理5~6为秋季常规行间深松, 10月20日至上冻前深松, 处理5深松深度为30cm, 处理6深松深度为40cm, 宽度10~15cm。处理7为对照, 采取当地常规耕作。

从气象资料看与历年比较, 4月降水15.8mm, 属偏少年份, 气温6℃, 比历年同期高1.1℃, 土壤墒情一般。5月平均气温14.8℃, 比历年同期高2.6℃, 出苗正常。6月份玉米拔节期气温16.6℃, 比历年同期低0.9℃, 降水113.2mm, 比历年同期多37mm, 由于气温低、降水较多, 使玉米生育期延长。7月份气温19.7℃, 比历年同期低1.3℃, 由于气温低, 使玉米吐丝期延后6d左右。8、9月份气温正常, 降水少, 利于成熟, 2009年玉米产量一般, 属平产年份。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从田间调查结果来看, 春季垄深松、夏季垄深松、秋季垄深松与对照常规垄作生育进程一致;从植株长势来看, 深松处理的比常规垄作表现颜色深, 叶片挺拔, 抗旱性好。玉米收获前, 每个处理测4点, 每个点测20m2, 测定子粒产量和百粒重, 试验结果见表1。

3 小结

不同深度 篇5

针对基坑开挖对土体回弹变形性状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卸荷试验及理论研究[10—14],但只有少数学者对于降水开挖路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成果。刘国彬等[11]通过应力路径试验模拟基坑开挖和软土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应力路径,研究了上海地区几种典型软土的卸荷变形模量与应力路径的关系表达式。何世秀等[12]对武汉地区某深基坑工程的20 个粉质黏土原状饱和试样在K0状态下进行不排水卸荷试验,对其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卸荷条件下该土的试验应力-应变曲线仍可用双曲线形式模拟但与常规三轴试验获得的弹性模量不同。郑刚等[15,16]应用三轴试验对基坑工程开挖与降水交替作用下土体的强度与变形性状进行模拟,并对坑内不同位置土体的变形性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降水能够显著改变坑底回弹变形,地连墙附近土单元其开挖步的回弹变形明显大于基坑中心的土单元。针对基坑开挖对坑底土体的影响深度,潘林有[17]采用常规的固结回弹试验模拟大面积卸荷,提出了一种估算回弹变形的方法,并确定了回弹区及强回弹区的边界。秦爱芳等[18]通过大量的卸荷应力路径试验,对坑底被动区土体回弹应变和侧应力随卸荷比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了基坑开挖工程中卸荷影响深度的估算方法。张淑朝等[19]利用室内固结回弹试验研究了天津市区土体在开挖卸荷下的变形特性,确定出土体卸荷的临界卸荷比以及产生强回弹的卸荷比,并据此估算出卸荷最大影响区和强回弹区的深度范围。贾坚[20]通过室内K0试验、数值分析以及工程实测,对深大基坑卸荷变形机理进行研究,按照变形特性归纳出基坑卸荷的影响范围。

目前对于基坑开挖变形性状的研究,主要是以基坑开挖卸荷为基本应力路径获取卸荷模量,未考虑降水路径的影响,且主要针对坑底位置土体进行研究,未考虑坑底以下不同深度土体的差异; 而对于基坑开挖影响深度的研究,多以固结回弹试验和数值模拟为主,依靠经验进行取值,并未根据不同工程的具体情况,模拟实际的应力路径进行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由于降水开挖应力路径对土体变形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深度土体的力学特性具有较大差别,因此需开展针对性研究。本文利用三轴试验模拟降水开挖应力路径,对不同深度土体的变形性状进行研究,得出基坑降水开挖的影响深度以及不同深度土体性状的差异,该研究结果对于工程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1 基坑降水开挖的三轴试验模拟

1. 1 试验简介

试验仪器采用新型SLB—1 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渗透仪,仪器的各部分采用单片机控制,各部分能够独立工作,并且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集中数据采集处理。该仪器可以进行UU、CU、CD试验、不等向固结、等向固结、反压力饱和、K0试验、应力路径试验、渗透试验和应力控制试验。

试验所用土样取自天津某基坑工程现场,基坑长35 m,宽56. 7 m,深7. 58 m,分三个工况下挖,工况一下挖3. 58 m,工况二、三均下挖2. 0 m。由于靠近坑底的土体轴向卸荷引起土工程性状的改变最为明显,所以8 ~ 20 m深度土样的工程性质直接影响坑底回弹变形与基坑稳定,取该深度范围土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勘察报告可知,该深度范围内主要为粉质黏土,性质较为接近。

1. 2 试验方案

由于基坑开挖深度为7. 58 m,而在软土地区一般认为基坑影响范围可达到3 倍的开挖深度,故本试验对3 倍开挖深度范围内土体进行研究,分别取8. 3 m、10. 3 m、12. 3 m、15. 4 m、17 m、24 m土样进行试验。按照基坑的实际降水和开挖方案,模拟降水开挖过程进行应力路径试验,每级开挖前进行坑内降水,降水深度在每级开挖面以下1 m。

应力路径试验在模拟基坑降水过程时假定土体完全排水,采用排水条件; 开挖过程假定基坑开挖速度较快而来不及排水,视为不排水条件。基坑降水过程中水位的下降将造成土体孔隙水压力大幅降低,虽然总应力也会小幅降低,但是远小于孔压的降低。为简化分析,认为总应力不发生改变,通过孔隙水压力的改变可直接获取有效应力的改变值。进一步,假定每一步降水的时间足够长,使得降水面以下土体的孔压减小值等于降水面水头下降值。这样,通过降水面的水头变化就可以直接得到有效应力的变化。由于降水步有效应力状态明确,故试验采用有效应力去控制; 而开挖步只有总应力明确,试验采用总应力去控制。

为了得到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变形和强度特性,应力路径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 1) 试样制备与饱和: 将原状土切成圆柱体试样,直径39. 1 mm,高度80 mm,并将试样放在饱和器中进行抽气饱和。

( 2) 排水固结: 根据原始应力状态对试样施加围压和轴压,保持主应力比不变进行K0排水固结。至孔隙水压力消散95% 以上时,固结完成。

( 3) 应力路径模拟: 保持主应力比K0不变,对试样进行竖向和水平向加卸荷,模拟基坑降水和开挖过程,应力路径见表1。其中降水过程采用排水条件,开挖过程采用不排水条件。

( 4) 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在不排水条件下进行应变式剪切试验,试样的剪切速率及破坏标准与常规三轴试验相同。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 T 50123—1999 规定,当轴向应变达到15% 时,土样达到剪切破坏,试验结束。

本文试验主要研究基坑中心的土体,该处土体近似处于一维固结状态,故认为基坑开挖过程中轴侧向应力比保持为K0不变,轴侧向采用等比例加卸荷。土体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根据经验选取,通过土的种类和状态前四组试验取为0. 53,后两组取为0. 43。土体重度20 k N·m- 3,水的重度 γω= 10k N·m- 3。

2 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2. 1 不同深度土体的轴向变形

图1 为不同深度土体按照表1 的应力路径进行试验所得到的轴向位移曲线。试验研究得到深度17 m土样的开挖步轴向位移为0,与深度8. 3 m、10. 3 m、12. 3 m和15. 4 m土样的开挖步轴向位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认为深度超过17 m的土体几乎不受基坑降水开挖的影响,所以本文在整理试验数据中剔除了深度17 m和24 m土样的试验结果。同时,对于本文所研究工程可以近似认为17 m为基坑开挖影响深度范围,约为基坑深度的2. 2 倍。

从图1 可以看出,基坑开挖过程中降水步土体产生沉降,开挖步产生回弹,随着降水和开挖的交替进行,坑底以下土体不断经历沉降和回弹。降水对于坑底土体的回弹具有改善作用,原因是降水步的沉降值与开挖步的回弹值方向相反。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每步降水和开挖产生的轴向位移均越来越小,表明基坑降水开挖对土体产生的影响随土体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对最终回弹量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不同深度土样的最终回弹量均不超过0. 01mm,即回弹应变不超过0. 013% ,可见分层降水开挖使得不同深度土体的回弹较为均匀,最终回弹量始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不考虑降水加荷步,将开挖卸荷路径产生的轴向位移绘制在图2 中,可以看出,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土体的回弹效应越来越明显。第二个和第三个开挖步的卸荷量比第一个开挖步的卸荷量小,但回弹变形却更大,且最后一个开挖步产生回弹变形最大,这体现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变形模量的影响,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变形模量逐渐减小,所以开挖步的回弹变形越来越大。对不同深度的土样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随土体深度增加总回弹值逐渐减小,深度12. 3 m土体回弹值约为8. 3 m土体的1 /2,深度15. 4 m土体回弹值约为8. 3 m土体的1 /4。这是由于在卸荷相同的条件下,坑底以下土体随深度增加,其变形模量逐渐增大。

只考虑降水加荷步,将降水加荷路径产生的轴向位移绘制在图3 中。可以看到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降水的影响越来越小,表现为第一个降水步产生的沉降值最大,第二、三个降水步产生的沉降逐渐减小。这可能是由于第一步降水深度较大,产生的加荷作用大; 降水步沉降值的变化也反映出了变形模量的非线性变化。对不同深度土体的第一个降水加荷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深度12. 3 m土体沉降值大约是8. 3 m土体的1 /3,深度15. 4 m土体沉降值大约是8. 3 m土体的1 /6。这是由于在加荷相同的条件下,坑底以下土体随深度的增加,变形模量逐渐增大。

2. 2 不同深度土体的变形模量

对试验进一步分析,整理出各荷载步的变形模量,见表2,并在图4 中绘制变形模量变化曲线。由于采取一步卸荷,所得的变形模量是平均割线模量,即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的比值。

对于降水加荷路径下的模量( 图5) 进行分析,可以知道,8. 3 m和10. 3 m土样的E2、E3较接近,且明显大于E1; 12. 3 m土样的E1、E2、E3均较为接近;15. 4 m土样的E1和E2大于E3。这是由于第一次降水土样处于正常固结状态,第二、三次降水土样处于超固结状态。而随着土样深度增加,这种超固结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加荷造成的欠固结效应逐渐抵消了开挖卸载造成的超固结效应,并且欠固结效应的影响更大。对于不同深度的土样,第一个降水步的变形模量随着土样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这与土体的应力状态和应力路径是密切相关的。事实上,随着深度的增加降水引起的欠固结效应逐渐减小,可以猜测变形模量与欠固结效应存在反比关系,变形模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欠固结效应的变化。

对于开挖卸荷路径的模量( 图6) 进行分析,可以知道,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土体的变形模量逐渐减小,且E'2和E'3较为接近,明显小于E'1,表明了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这可能与超固结效应的影响有关,因为随着开挖步的进行坑底以下土体的超固结效应逐渐增大,可以猜测变形模量与超固结效应存在反比关系。不同深度土体的变形模量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可能也与开挖引起的超固结效应有关。

2. 3 不同深度土体超固结比及其与变形模量的关系

土的超固结比是指先期固结压力与现有压力的比值,通常用OCR来表示。按照超固结比的不同可以将土分为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和欠固结土三类。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土体的卸荷作用,将导致坑底以下土体由正常固结土变为超固结土。而在基坑降水过程中,加荷作用使得坑底以下土体产生欠固结效应。下图为不同深度土体的超固结比变化曲线。

图7 显示了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超固结比的变化情况,降水路径使得土体超固结比减小,开挖路径引起超固结比增大,在降水和开挖交替进行的过程中,土体的超固结比不断变化。对不同深度土体的超固结比进行比较,可以看到,随着土样深度的增加,超固结比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这表明,无论是降水引起的欠固结效应还是开挖引起的超固结效应,均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对开挖步的超固结比进行分析( 图8) ,可以看到,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超固结比逐渐减小,表明开挖步产生的超固结效应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在深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开挖的进行每开挖步产生的超固结比增量逐渐增大,说明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超固结效应不断增大。

对于降水路径而言,仅有第一个降水步的超固结比不受开挖路径的影响,故对其进行分析。从图9 可以看出,第一个降水步的超固结比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这表明降水引起的欠固结效应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可以看到,超固结比的变化规律与轴向变形的变化规律具有相似之处,结合上一节中对变形模量的分析,猜测超固结比与变形模量存在某种关系。事实上,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土体的变形模量不断发生变化确实与超固结( 欠固结) 效应有关。

关于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底土体超固结比对变形模量的影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并不多,但关于超固结比对其他力学特性的影响已经得出了很多结论。研究表明[21]软黏土的超固结比OCR与模量数K可用下式表示: K = K0+ Cln OCR,其中K0为正常固结粘土的模量数,C为试验常数。刘飞禹等[22]指出超固结比对动弹性模量具有较大影响: 超固结比越大,弹性模量的衰减变化速率越小。还有研究表明[23,24],超固结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与超固结比存在幂函数关系。黄斌等[25]提出土体的初始弹性模量与超固结比成幂函数关系,超固结比越大,初始弹性模量越大。

本文对开挖路径下不同深度土体的超固结比和变形模量进行分析( 图10 ~ 图13) ,发现土体的变形模量E与1 /( OCR - 1) 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变形模量与超固结比存在反比关系,超固结比越大,变形模量越小。

不同深度土体变形模量与超固结比关系拟合所得的线性公式参数可能与不同深度土体力学性质的差异有关,由于本文的试验数据有限,无法准确获取不同深度土体的各项力学性质指标,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土体的变形模量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要想得到对实际工程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公式,还需要在实际应用和试验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2. 4 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结果

图14 为不同深度土体不排水剪切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随土样深度增加,剪切峰值增大,这是由于剪切试验的初始主应力差随土样深度增加而增加,四种不同深度土样的初始主应力差分别为: 8 k Pa、17 k Pa、27 k Pa、41 k Pa。经历降水开挖路径的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现出了应变软化现象,开始阶段应力随应变增加而增加,达到一个峰值后,应力随应变增加而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深度8. 3 m和12. 3 m土体并未体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现象,可能是由于降水加荷路径对于超固结效应的削弱作用较大。

3 结论

通过三轴试验模拟基坑降水开挖过程,研究不同深度土体的变形特性,得出以下结论:

( 1) 随着基坑降水和开挖的交替进行,坑底以下土体不断经历沉降和回弹,降水对于坑底土体的变形具有改善作用。基坑降水开挖对坑底以下土体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本研究针对的工程案例条件下,基坑开挖的影响深度约为坑深的2. 2 倍。

( 2) 基坑开挖卸荷路径中坑底以下土体的变形模量随土体深度增加而增加,表现在: 随深度增加轴向位移逐渐减小,深度12. 3 m的土体回弹值大约是8. 3 m土体的1 /2,深度15. 4 m的土体回弹值大约是8. 3 m土体的1 /4。变形模量的变化可能与超固结效应有关,因为基坑开挖卸荷过程中坑底以下土体产生超固结效应,且随土体深度增加超固结效应逐渐减小。

( 3) 基坑降水加荷路径中坑底以下土体的变形模量随土体深度增加而增加,表现为: 第一个降水步的沉降值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深度12. 3 m的土体沉降值大约是8. 3 m土体的1 /3,深度15. 4 m的土体沉降值大约是8. 3 m土体的1 /6。变形模量的变化可能与欠固结效应有关,因为基坑降水加荷使得坑底以下土体产生欠固结效应,且随土体深度增加欠固结效应逐渐减小。

( 4) 对于基坑开挖卸荷过程,基坑坑底不同深度土体的变形模量均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不断减小,具体表现在各开挖步回弹值随开挖步的进行越来越大。这与坑底土体的超固结效应密切相关,因为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超固结效应逐渐增大,变形模量与超固结效应可能存在反比关系。基坑降水加荷过程中各荷载步的变形模量不断发生变化,也体现了超固结效应的作用以及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

( 5) 基坑开挖步的土体变形模量E与1/( OCR -1) 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基坑回弹变形的计算应当考虑变形模量受超固结特性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开展更多的试验进行定量分析,以探索其变化规律。

不同深度 篇6

试验处理分为两部分, 在施肥量一定的情况下, 以分层施肥深度 (A) , 设3个水平, A1分层施肥深度为0、8、16cm, A2分层施肥深度为0、10、16cm, A3分层施肥深度为0、12、16cm;分层施肥比例 (B) , 设3个水平, B1口肥施10%尿素、3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施50%尿素、30%磷酸二铵、硫酸钾;B2口肥施20%尿素、4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施40%尿素、60%磷酸二铵、硫酸钾;B3口肥施30%尿素、5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施30%尿素、50%磷酸二铵、硫酸钾;每个因素设3水平, 通过正交组合, 形成9个处理, 处理1~9分别为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此外将肥料分为种肥、口肥、底肥三层施入, 选择4个处理参与试验, 处理10施肥深度3、8、16cm, 施肥比例为种肥施10%磷酸二铵、硫酸钾, 口肥施10%尿素、2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施50%尿素、70%磷酸二铵、硫酸钾;处理11施肥深度3、10、16cm, 施肥比例为种肥施10%磷酸二铵、硫酸钾, 口肥施10%尿素、2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施50%尿素、70%磷酸二铵、硫酸钾;处理12施肥深度3、12、16cm, 施肥比例为种肥施10%磷酸二铵、硫酸钾, 口肥施10%尿素、2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施50%尿素、70%磷酸二铵、硫酸钾;处理13施肥深度3、12cm, 施肥比例为种肥施1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施60%尿素、90%磷酸二铵、硫酸钾;处理14为对照, 施肥深度0、12cm, 施肥比例为底肥施60%尿素、100%磷酸二铵、硫酸钾。对照为全部肥料作为底肥施入, 共计14个处理, 每处理6垄, 垄距1.1m, 行长10m, 每小区面积66m2, 试验面积924m2。

试验各处理均留取40%氮肥在拔节前追施。播种前肥料定量分包, 机械施肥、人工播种, 玉米2~3叶时进行深松作业, 拔节前进行趟地, 同时追施40%尿素, 生育期内人工除草。供试玉米品种为德美亚1号。试验地公顷施肥纯量为N67.5kg、P2O545.0kg、K2O26.2kg。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从试验结果可知 (见表1) , 不同施肥深度的1、2水平产量表现较好, 分三层施肥处理的产量较为居中, 不同施肥深度的3水平表现较差。不同处理设计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 设计均衡的处理组合比常规施肥方式增产12%, 设计不均衡的处理组合比常规施肥方式减产9.2%。不同分层施肥比例各水平随着分层施肥深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由试验结果可知, 不同分层施肥深度为产量的主效应, 两因素的互作为次效应, 不同分层施肥比例随着不同分层施肥深度的变化处理效应随之发生改变。不同分层施肥深度因素中1、2水平 (0、8、16cm和0、10、16cm) 有利于产量提升, 不同施肥比例因素中2水平 (种肥20%尿素、4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40%尿素、60%磷酸二铵、硫酸钾) 有利于玉米增产。

对试验各处理3个时期的因素效应进行汇总, 其中不同分层施肥深度3个水平在试验各时期处理效应稳定的为1水平 (0、8、16cm) 与2水平 (0、10、16cm) , 3水平 (0、12、16cm) 处理效应较低。不同分层施肥比例3个水平中2水平 (种肥20%尿素、4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40%尿素、60%磷酸二铵、硫酸钾) 与1水平 (种肥10%尿素、3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50%尿素、70%磷酸二铵、硫酸钾) 的处理效应较为稳定, 3水平 (种肥30%尿素、5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30%尿素、50%磷酸二铵、硫酸钾) 稳定性较差。

3 小结

a.在玉米拔节前不同分层施肥深度的种肥深度相对较浅的水平, 更有利于玉米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不同分层施肥比例的种肥施入量相对较少水平、底肥施入量相对较多的水平对玉米生长有促进作用。

b.在玉米抽雄前对养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此时两因素的互作效应比单一的分层施肥深度或分层施肥比例更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 对两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出, 分层施肥深度种肥10cm、底肥16cm, 分层施肥比例种肥20%尿素、4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40%尿素、60%磷酸二铵、硫酸钾的交互作用最强。

c.在施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 通过不同分层施肥深度与不同分层施肥比例组合出的试验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 设计均衡的处理组合比常规施肥方式增产12%, 设计不均衡的处理组合比常规施肥方式减产9.2%。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分层施肥种肥深度8cm、底肥深度16cm, 分层施肥比例为种肥20%尿素、40%磷酸二铵、硫酸钾, 底肥40%尿素、60%磷酸二铵、硫酸钾, 有助于玉米增产。

4 结论

试验数据分析表明, 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的分层施肥深度与比例组合会形成不同的产量结果, 试验得出的最佳组合方式为种肥20%尿素、40%磷酸二铵、硫酸钾施于地表下8cm、底肥40%尿素、60%磷酸二铵、硫酸钾施于地表下16cm。此外施肥深度的2水平、施肥比例的1水平在处理中也有较好表现。

摘要:肥料是玉米获得高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 在施肥量适宜的情况下, 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肥规律, 选择合理施肥方法可以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 使玉米达到理想的产量目标。本试验对玉米分层施肥深度、施肥比例两因素进行正交试验, 筛选出最佳组合方式为种肥20%尿素、40%磷酸二铵、硫酸钾施于地表下8cm、底肥40%尿素、60%磷酸二铵、硫酸钾施于地表下16cm。

关键词:玉米,施肥深度,施肥比例,产量

参考文献

[1]何萍, 徐新朋, 仇少君, 等.我国北方玉米施肥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 (6) :1387-1394.

[2]蔡红光, 米国华, 张秀芝, 等.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1) :89-97.

[3]李振, 宋秋来, 闫超, 等.种肥深度对东北北部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 2014, 22 (4) :132-136.

[4]张晋国, 赵金.玉米深松全层施肥精量播种机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 2012 (10) :89-92.

不同深度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120例老年肠癌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深度分为三组, 各40例。浅度组男21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 (70.3±2.6) 岁, BMI (21.8±3.8) kg/m2;中度组男20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 (71.3±2.8) 岁, BMI (22.4±3.5) kg/m2。深度组男22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 (71.6±2.9) 岁, BMI (21.8±3.8) kg/m2。本研究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且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术前禁食、水, 进入手术室后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采用Narcotrend单通道监测, 静注0.25μg/ (kg·min) 瑞芬太尼麻醉诱导, 2 min后输注2.0μg/m L丙泊酚, 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患者Narcotrend指数下降到预定目标后, 给予0.9 m L/kg罗库溴铵, 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调节麻醉深度控制在目标水平, 术中输注1~3μg/ (kg·min) 维持肌松, 根据患者需要给予麻黄素、阿托品等药物。术前30 min停止使用肌松药, 并逐渐降低药物浓度, 持续输注瑞芬太尼, 直到手术完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1 d ACTH、IL-6、CRP、TNF-α、Cor及ET-1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手术结束与术后的1 d ACTH水平比较, 显著高于麻醉前 (P<0.05) ;手术后1 d IL-6、CRP、TNF-α水平, 浅度组显著高于麻醉前及其他两组;浅度组与中度组Cor在术前与术后1 d显著提高, 高于深度组 (P<0.05) ;深度组ET-1在手术后及术后1 d, 显著低于其他两组 (P<0.05) , 见表1。

注:与麻醉前比较, *P<0.05;与浅度组比较, #P<0.05。

3 讨论

ACTH、IL-6、CRP、TNF-α、Cor及ET-1是临床使用较多的应激反应指标, 且在不同麻醉深度下患者麻醉反应不同, ACTH及Cor均为反应下丘脑、脑垂体及肾上腺皮质的敏感指标, 反应机体应激变化情况[1]。IL-6、CRP、TNF-α受应激反应的直接影响, 与患者神经分泌有关, 能综合反应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程度。ET-1的释放、合成与麻醉药物的吸入、剂量等有关。患者在给麻醉药物时应该对麻醉深度进行有效控制, 确保有效抑制机体应激反应, 避免麻醉药物对患者呼吸系统抑制过多。综上, 中度麻醉深度能抑制老年肠癌手术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不同深度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麻醉深度的不同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1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 女13例, 年龄61~83岁, 平均 (69.63±2.41) 岁;合并糖尿病者5例, 高血压者19例。对照组男16例, 女15例, 年龄60~85岁, 平均 (68.32±1.73) 岁;合并糖尿病者7例, 高血压者22例。纳入标准: (1) 患者年龄≥60岁; (2) 均为全麻下实施腹部手术; (3) ASA分级为2~3级; (4) 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浅麻醉, 麻醉深度指数NTI控制在47~64的变化范围内;观察组实施深麻醉, NTI控制在20~36的变化范围内。监测两组患者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 并对患者NTI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电极片放置方法参考说明。对患者予以面罩吸氧, 控制流量为6 L/min, 并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液。麻醉诱导之前, 取患者右颈内静脉与桡动脉分别进行穿刺置管, 监测患者中心静脉压 (CVP) 与有创血压 (IBP)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静脉缓慢注射0.05 mg/kg咪达唑仑、1 mg/kg丙泊酚, 2~3μg/kg芬太尼及1.5 mg/kg顺阿曲库铵。气管插管后与麻醉剂连接进行机械通气, 控制氧流量在2 L/min, 潮气量在8~10 ml/mg, 维持Sp O2在98%以上, 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 (PETCO2) 在35~40 mm Hg。患者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使麻醉深度分别处于目标水平, 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 每分钟0.05~0.2μg/kg, 同时根据NTI变化适当对麻醉药用量进行调整, 维持NTI与NTS在设定范围之内。手术结束后停止泵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术后镇痛使用曲马多600 mg、地佐辛20 mg及昂丹司琼16 mg。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成功即刻、气管插管时、术中切皮时、手术1 h、手术2 h、手术完成时、插管拔除时等8个时点的NTI、心率 (HR) 以及平均动脉压 (MAP) , 观察时点分别设为T1、T2、T3、T4、T5、T6、T7、T8,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MMSE) 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教育年限不足6年者MMSE评分低于20分时, 或者教育年限超过6年者MMSE评分低于24分时, 即认为认知功能障碍, 当术前MMSE评分和术后MMSE评分均≥2分, 即认为认知功能下降[2]。采集麻醉诱导前、手术2 h、手术完成时、术后2 h、术后24 h等5个时点患者的静脉血, 时点分别设为Ta、Tb、Tc、Td、Te, 经离心处理得到血清后保存于低温环境,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单个时间点比较用one-way ANOVA分析, 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MAP和HR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MAP和HR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

在术后24 h, 对照组有18例患者出现了认知功能障碍, 发生率为58.06% (18/31) , 观察组有6例患者出现了认知功能障碍, 发生率为19.35% (6/31) , 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上升明显, 且对照组术中各时点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ng/L

3 讨论

认知功能障碍一般常发生于老年群体, 临床上比较常见, 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焦虑、语言理解能力下降、记忆受损等,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更为甚者可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因而延长患者住院周期, 增加治疗费用, 为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3]。经临床研究证明,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采取的麻醉措施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 主要是表现在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 已引起了麻醉学领域的高度重视。此外, 教育背景、智商较低的患者可能对脑损伤更为敏感, 因此这类患者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也比较高[4]。MMSE在评估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实用性较高, 主要是围绕大脑认知功能进行评价, 能够排出其它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倚, 简明易懂, 尤其适用与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较低的老年患者[5]。血清S100-β蛋白对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的生长、分化作用重大, 同时还可将神经细胞内外的钙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与人们记忆、学习具有密切关系。当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器质性病变时, 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会明显升高, 因此是一种能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标记物。通过对比, 本研究相关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深麻醉引起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小, 术中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低, 可有效减轻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较浅麻醉更具优势。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麻醉深度的不同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1例。对照组采取浅麻醉, 麻醉深度指数NTI控制在4764的变化范围内, 观察组采取深麻醉, NTI控制在2036的变化范围内, 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各时点的MAP和HR;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MMSE) 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观察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各时点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MAP和HR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9.35%, 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术中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上升, 且对照组术中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深麻醉引起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小, 术中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低, 可有效减轻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较浅麻醉更具优势。

关键词:麻醉深度,老年,术后认知功能,S100-β

参考文献

[1]杨焱捷.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13.

[2]彭艺, 熊华, 董莉萍, 等.老年患者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变化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50 (9) :21-23, 27.

[3]乐呈进.不同麻醉管理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S100-β蛋白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 (6) :912-915.

[4]赵国梁, 丁明.血清NSE、S100β和Aβ蛋白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 29 (10) :979-982.

上一篇:技能教学质量下一篇:企业经营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