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论

2024-05-11

深度学习理论(通用12篇)

深度学习理论 篇1

布鲁姆在1956年发表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关于认知维度层次的划分就已经蕴含了“学习有深浅层次之分”的观点。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学习目标分类对应的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浅层学习,只在“记忆”“理解”这两个层次,深度学习则对应着其他四个层次。后来,基于学生阅读试验的结果,1976年由美国学者首次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浅层学习是一种较低的认知水平,是低级认知技能的获得,仅仅涉及低阶思维活动;深度学习处于高级认知水平,面向高级知识技能的获得,涉及高阶思维。深度学习可以描述为:基于理解的学习,是学习者以高阶思维发展和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批判地学习新知识和思想, 并将其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果中,且能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学习。深度学习涉及学习者高水平的思维、综合加工、多层抽象思维、分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仰仗学习者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程序性知识的记忆。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观照“语感”这一课程改革中的关键词。我们发现,在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层面下,“语感”有着不同的内涵。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就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叶先生的语感更多倾向“语言训练”,要通过“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经常揣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是好的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以提高语言的敏感。”王尚文先生的语感中的“语”和叶圣陶的“语”不同属,王先生更多指向“言语”,他认为的语感是一种“言语能力”。他对语感的定义是:“一种在思维并未直接参与作用的言语能力,在言语实践中起着无法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李海林先生的语感观也指向“言语”。他在《言语教学论》中提出“语文即言语”的观点,强调言语及其内部机制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质和特征。几位学者对语感的界定一度在语文教学界引发高度的关注,掀起讨论的热潮。一时间,语感以及语感教学成为热门话题,几乎成为语文的代名词。但是,几家观点中的语感,都给激情过后的一线教师带来混沌含糊感:究竟什么是语感?语感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各家提出的普泛、笼统的语感,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我们发现,这样的提法还处于名家们经验与直觉的浅层阶段,并未涉及语感学习的深水区。在诸多思考者中,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借鉴和考证了前人的研究,在大量一线教师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清晰有力的三类型语感观。潘先生在其专著 《语文,人的确证》一书中,将前人笼统含糊的“语感”进行区分,在深度学习理论框架下,提出语感的三个逐层深入的类型:基础语感,体式语感,语境语感。其中,基础语感对应的是日常交际中的语言,停留在“知道”“理解”的层面,属于浅层学习中的语感。体式语感对应着对文体特征的把握,对文章图式的认知和构建,既涵盖了基础语感,又有所发展。语境语感则指向语言表现的“暗示含义”,是真正实现语用效能的语感培养。后二者在语感发展与培养中,属于深度学习的目标与预期达到的结果。季羡林先生认为词汇有三重功能,能表达三重意义:一是表示功能,表示义,字面之义;二是指示功能,指示义,引申之义;三是暗示功能,暗示义,领会义。这三重功能正与潘新和教授提出的三类语感培养一一对应。基础语感对应“表示功能”,体式语感对应“指示功能”,语境语感对应“暗示功能”。三阶段培养,就是不断将语感学习引向深度 ,达到深层 学习效果 的路径。

一、语言语感:基础语感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做出如下界定:语言以许多储存于每个人脑子的印记的形式存在于集体中,有点像把同样的词典分发给每个人使用。所以语言是每个人都有的东西,同时对任何人又都是共同的,而且是储存于人的意志之外。法国符号学家巴尔特说:与作为制度和系统的语言相比,言语基本上是一种个人的选择与行为。构成言语的首先是说话者赖以运用语言规则表达其个人的思想的组合,而正是由于语言主要是一种组合,与其相对应的才是个人行为,而不是纯粹的创新。由此,潘教授提出“语言语感”是基础语感,是一切言语活动的前提。潘先生指出:言语是语言的运用,语言是言语的基础,没有语言的储备,就没有言语的表现。语言解决的是“用什么”,言语解决的是“怎么用”。

从深度学习理论看,基础语感正是语感的浅层学习阶段,也是不容忽视的打基础阶段。对于基础语感的培养,重在落实 《语文课程标准》中不断强调的“积累”。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尽可能积累丰富的词汇、句式,接触并体验各种不同类型的语言表达形式,感受不同语言呈现方式带来的各类表达效果,储备于心,留下印象。这一阶段的语感培养意图就是让儿童感受到“原来,语言表达是这个样子,语言表达这样有趣”,让儿童产生“我也能表达,我也愿意表达”的言说欲望。潘先生认为基础语感较弱的人,他的体式语感和语境语感也强不到哪里去。一般而言,作者的词汇量大小,对语言的感觉与其作品的质量是相称的:例如根据美国Global Language Monitor报道,莎士比亚作品中出现的词汇量是24,000个,他创造的词汇是1,700个。因此,潘先生主张,基础语感要在教学中予以扎实奠基。

这一阶段 的学习与 培养,我们要牢记一个“多”字。多留心,多倾听,多阅读,多积累,多运用。留心地倾听,专注地阅读,才能让倾听与阅读变得有效,才能转化为表达时的自如运用。关于倾听与阅读,笔者已在发表的《倾听,打开阅读一扇窗》《小学生阅读纵贯线》等文章中叙述清楚,本文重点阐述“积累”。我们特别强调以背默经典的方式加强积累。五四时期的大先生们,无一例外,都有私塾的底子,背默的功夫是一流的,这也成为他们屹立于学术之林,以深厚学养享誉海内外的支柱。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学科 的性质———实践性,确立了培养“语用”能力为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就要通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要达到自如运用的程度,要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就要在实践方法和实践的频数上下功夫,特别要注重提升实践活动的品质。背默,就是优质的实践活动。原因有三:其一,背默的都是经典作品,经典中带有的值得传承的言语表达方式、状态、结果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最佳的语言实践样本。特别是课文中的片段、篇章是规范的语言表达模范。儿童学习语言,规范为第一要义,先学会走得扎实,再学会走花步,这是常识。规范的语言如何根植儿童言语发展的温床?就要通过反复背默,形成较为固定的、稳定的、恒常的语言图式。背默让儿童沉入经典,反复与经典相遇,不断切磋琢磨,品读玩味。其二,背默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感,是一种习惯性的、外显的语言表现,其实质是语言的品质,是语言表达技巧的体现,也是一种语言状态的综合呈现。背默过程中,儿童势必反复接触规范的语言,在多次重复中潜移默化地接近作者的表达意图,趋于作者的言说习惯,学习借鉴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不断模仿作者的语言呈现方式。最终,转化为优质的语感。背默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引发的质变将更为快速和高质。这也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奥秘所在。其三,背默是语文素养提升必经的淬炼。反复背默,以求精准,这就是一种记忆力的训练,是学习意志力的磨炼,是学习品质的培养。儿童缺乏的就是这样的刻苦精神。越是不善于背默的孩童,越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积累,若是停留在抄抄词语、写写句子、看看本子上,不经历背默这样的阵痛,就仿佛没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无法取得真经一般,是空虚的。而注重积累,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素养形成的最传统、最有效的方法。

儿童具备 了基础语 感后,就能在日常交际中保持应对,能在读写实践中变得更加从容,提高表达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为体式语感和语境语感的深度学习做好准备。

二、体式语感:语体语感

潘新和教授界定的体式语感,也叫语体语感,指的是对某种特定文体的全部表现形式的规范领悟与把握,包括文体构成因素中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在言语认知与创造中贯穿于阅读与表现行为的全过程。体式语感的形成,即人对文章图示的认知与构建,它已经包括了基础语感,是语感培养与学习的深度推进。体式语感能产生较高效能的语用水平,作用于更为个性化的言语活动。

不可否认,体式语感的培养长期以来被应试化的教育所异化、误识。以儿童写作教学为例,所谓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是不存在的,它们只是为应付考试需要而专门设立的“应试练习”,在生活中的各种文体中可能都含有记叙性文字、说明性文字、议论性文字,但没有这三类文体。许多教师在尝试做文体指导时发现不同体式文体的“既定因素”极大阻碍了儿童的自由表达,所以逐渐放弃文体教学,最终简化成“小学写好记叙文、说明文,中学写好议论文、散文”的粗浅认识。但这一现状已经造成了对儿童读写思维的严重遮蔽,妨碍了儿童对“文体”的认知。他们学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后,以为议论文有这三要素就可以了,以为议论文要先有论点,然后根据论点去选择论据进行论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就完全违背了辩证思维的规律。真实的议论思维恰恰相反,是从搜集材料开始的,论点是从材料中产生的,材料与观点不是直接的对等,而是矛盾的统一。文体意识的空白将使写作教学滑向漫无目标的任意与散漫,无助于儿童写作能力提升,也给中小学写作教学的衔接带来困惑。

然而,对于文体的关注与研究并不是新鲜事。周作人先生早在1912年的《童话略论》与《童话研究》中就提出儿童文学最重要的文体是“童话”。1920年,周作人又在“儿童的文学宣言”中确立了明确的儿童文学文体观,并针对儿童的不同年龄特征给出对应的文体形式,即诗歌、寓言、童话、传说、天然故事、写实故事、戏曲。英国教师安东尼·海恩斯在其《作文教学的100个绝招》中按照英文字母顺序表罗列出了数百种文体,如:广告词,编写字谜,小故事,通知,申请,章程,使用说明,自传和传记,书信,歌谣,日志,简介,解说词,挑战书,声明,贺信,咒语,序言,报纸头条,新闻,标题新闻,访谈实录,笑话,创意歌词,启示,订单,座右铭,计划,请愿书,开场白,谚语,推荐信,清单,剧本,梗概,短信,调查……这些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的文体,如一汪清泉,给语感培养带来了生命的跃动。当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儿童了解文体的要求并且尝试动笔按照范式练习时,相信其心中会有神奇的使命感,能呼唤起写作目标中最重要的“读者意识”。

从教学实际出发,文体特征就是该文体最为明显的、相对稳定的表达方式与呈现风格,也可以看作是作家在创作文本时的刻意强调。因此,体式语感的培养就要指向文章的表达手法、题材选择、结构安排、语言体式、行款格式,涉及文章创作的更为深层的元素,如时代精神、民族传统、作家风格、交际境域、读者经验等。不同特征的文体教学,意味着不同体式特征的语感培养,要采用适切的教法,要注重引领儿童通过阅读发现、熟悉、把握特征,对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感受,建立图式。

三、语境语感:个性语感

与言语表现深层内容联系在一起的是语境语感。相比“基础语感”和“体式语感”而言,语境语感更为注重言语表达时的情境,更具有个性化色彩,是个体语感品质的最为直接体现,因此也称为“个性语感”。对语境语感的培养,处于语感学习与培养的深度学习层面。深度学习面向的是高级知识技能的获得,涉及高阶思维。在不同的语境中,每一次言说都是个体言语的全新体验与尝试,具有极高的独创性和个性化,符合深度学习的特征。况且,在不同语境中,个体能否将表达的意思转化为最为贴切的言语内容,采用最为恰当的言语形式,这都仰仗于言说个体的语感发展水平,也就是基础语感和体式语感的发展水平。优秀的语境语感综合体现为能结合具体情境,能调动思维对言说内容进行整合、加工、调配、选择,借用在基础语感和体式语感发展中形成言说的技巧,积极主动地应对不同情境,将要表达的意思转化为最佳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不也正是语文素养的最佳表现形式么?

潘新和教授提出的三类语感,就是由浅入深的语感深度学习的层级划分。潘教授坦言:基础语感关注语义,是语言能力的基础;体式语感倾向于言语,是指向语用范畴的语感培养。但二者依然是知识本位视界下的“语感”,无法进入实际运用。只有将二者和语境语感并重培养,才是能力本位视界下的语感认知。在实际的交流活动中,“会说话”正是评判语感优劣的标准,语境语感就是个体语感实际水平的最佳表现。结合教学培养语境语感,我们可以在阅读与写作上下功夫。阅读教学,不要停留在就词解词、单纯析词解义、生硬理解内容情感的层面,可以引导儿童结合语言环境,领会言语表达的言外之意、境外之义,感受表达中的机智与技巧,产生每个独立读者的阅读感悟。在写作上,让儿童具有明晰的文体意识,将写作融入交际的情境中,让儿童带着“任务”写,写成的文字才能解决交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基础语感、体式语感、语境语感是由浅入深的层级递进,是语感培养由浅性学习向深度学习的推演、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潘新和教授在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厚实基础上去弊存真,为一线教学提出了这样的三类语感培养体系,确实为构建健全、科学的儿童语感发展做出了贡献。

深度学习理论 篇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中行动概念的深度审视

结构化理论是吉登斯最具原创性的理论,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研究.该理论认为,行动具有一种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一种“所做”而不是一种“所欲”.能动性与权力逻辑地关联在一起,权力是一种转换能力.有意图行动的.意外后果表明行动者的能动性是受限制的.吉登斯正是通过澄清了行动的概念以及行动与目的、理由和动机的关系,实现了对解释社会学的第一次超越,从而建立了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作 者:乔丽英 QIAO Li-ying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刊 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40(5)分类号:C91-06关键词:结构化理论 行动 能动性 权力 行动的意外后果

深度学习理论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理论问题;深度理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024—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成果。对这一重大理论的研究,应既重视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又重视深度理论问题的研究。从二者的辩证关系来看,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需要深度理论问题研究的延伸支持和拓展支撑,而深度理论问题研究需要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依赖和牢固筑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一方面,要进一步打牢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进一步加强对其中蕴含着的深度理论问题的研究。在这个问题上,由博士生导师李爱华教授作序、史家亮博士撰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22万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较好地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既有理论的思辨又有实证的开放式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言,不论是基本理论问题还是深度理论问题的研究,首先需要有理论的思辨,否则,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与思考就会流于肤浅的层面,难以从实质上把握这一重大理论。但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由此,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与思考仅有理论的思辨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实证的开放式研究,这有助于增强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的论述自始至终体现了对理论问题的理性思考与现实中国的结合,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既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运用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首要地是应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尊重马克思主义原著,同时又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进一步增強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研究的理论基点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同时又运用了社会学、价值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有理论深度、有新意的见解。

三是既有对理论的分阶段分析又有对理论的整体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且,这一理论体系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此,对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研究需要有分阶段的研究与分析,这是深入研究这一理论的首要环节。但仅此研究显然不够,还应重视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整体研究,这是更好地发挥这一理论的时代价值所必须要做的关键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的研究既以理论发展阶段为依据,论及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也从整体角度论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地位、基本特征、价值取向、实践价值、发展走向等问题,显示了作者从整体角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努力。对作者而言,这一探索尽管是初步的,但应该说是成功的,研究的价值值得充分肯定。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下转31页)(上接24页)一书在基本理论问题与深度理论问题研究的结合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将有助于推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

Explor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and Depth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Study

——Comment on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onographs”

CHEN Jia-fu

(Shandong University, Marxism College, 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depth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issues.To this end, need to adhere to the theory of open specula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by combin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dherence to Marxism and the u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dhere to the theory of phase analysis and the overall combination.In these respect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onographs” for a useful exploration, which will help promot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depth research.

Key words: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depth theoretical issues

深度学习理论 篇4

尤其是报纸理论专访, 必须突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道他人所未道, 解想知而未知。作为理论版编辑, 笔者经常参看多家理论版文章, 学到了不少东西, 也看到一些不足, 最突出的感受就是, 不少的所谓理论文章, 只能算是简单的图解, 跟已听过千遍万遍的宣传没多大区别, 所谓的编辑思想其实淡而又淡。这是理论的大忌, 也是理论宣传的误区。

有道是“理论是灰色的”, 这种概括本身就决定了理论的不好读, 但是很多理论话题却做到了例外, 它们的很多理论文章都有让人爱不释手之功。例如《南方周末》做的一些理论话题, 它所涉及的话题无论是大众层面的, 还是相对生僻的, 都能让你在一瞥之下, 就有一种要阅读下去的欲望, 让你非读下去不可, 它的文章往往是一个整版, 小小的标题, 没有任何的装饰, 把所有的版面都让给了文字, 满满的, 但读起来却没有丝毫的沉重, 你会跟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走来, 一口气读完, 还要不自觉地再三玩味。那是一种思想的力量, 每一篇文章都能带给你一些思考和启悟, 给你的是一片全新的思想空间。

所以, 理论文章是否可读, 不在乎篇幅的短长, 它的影响力和阅读效果完全取决于文章内容本身, 因此, 理论文章要做出影响、做出深度、做得读者想读, 思想的独到是第一位的要素。也正因为如此, 专访是应该最能体现深度的一个载体, 但它的前提是, 对要做的专题本身, 理论编辑首先要拥有一个深刻而独到的视角。

一、在千篇一律中寻找不同

党报理论宣传, 一般围绕一个时期党和政府宣传重点和中心工作去选题, 雷同现象比较普遍, 往往是看一家媒体的论说, 几乎再没必要阅读第二家。这样的报道, 编者不少劳心, 而读者并不领情。在这样的情况下, 理论宣传一定要避开一般意义上的就事论事, 而必须独辟蹊径, 在众多声音中以观点和深度取胜。

比如, 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思想解放大讨论的文章铺天盖地, 名家大腕雄辩滔滔, 但哪些是大家最想知道的, 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时代面前, 思想解放到底更应该关注和做些什么, 目前还有哪些障碍需要打破, 影响思想进一步解放的关键在哪里?带着这样的思考, 河南日报理论部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 思路始终围绕着今天解放思想的重点究竟在哪里这根主线展开, 层层推进, 围绕“今天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最终的落脚点应该在什么地方?”“怎样看待社会上, 包括学界以反思改革为名, 否定改革的观点和声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继续解放思想’的战略部署, 其深层意义在哪里?今天解放思想应该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新一轮解放思想最根本的问题是实现人的解放问题,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因素的解放, 是解放思想中生产力要素解放的根本, 那么, 为什么实现人的因素的解放在解放思想中如此关键?”“新一轮解放思想开始以来, 在有些地方的有些干部中, 存在一种叫得响, 做得少, 甚至是只说不做的现象。口头上大喊解放, 实际上保守依旧的现象并不是个别,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把解放思想落到实处, 真正达到扎实有效?”“对思想解放向深度推进, 进而有效推动生产力的解放的意见和建议”等几个方面展开采访, 对理论的困惑和实践的误区都进行了较为透彻的论证分析, 文章以《今天, 我们该怎样解放思想》为题, 在《河南日报·理论》版发出后, 网上转载和评论纷纷, 从多个角度给予较高评价。之后,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将该报有关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文章汇总整理, 以《解放思想的风帆》为名结集出版, 《今天, 我们该怎样解放思想》一文, 被作为唯一一篇外报稿件收编其中。

二、在相同的问题中彰显独到

一则要选取敢发春潮第一声的独到视角。相同的方针政策, 在不同的地域落实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在不同的人群中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媒体宣传的要义, 在于能够找出当时当地的兴奋点和关注点, 在人云亦云中发出独特的声音, 表现出鲜明的“这一个”。比如, 河南媒体对《中原经济区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的宣传。围绕《规划》这一主题, 各家媒体可谓见仁见智, 多角度、多侧面、多领域的专家谈, 你方唱罢我登场, 但所谈内容, 多大同小异, 出入无几。河南日报理论部别出心裁, 分别邀请中原经济区规划所涉及的中部五省的社科院院长做文章, 从各自的区域视角出发, 谈《规划》实施对本地区的影响, 对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科学发展的全方位拉动。同一话题, 因表述个体的差异, 呈现风格和思考角度的不同, 从而带来视域的有别, 表现在版面上当然也就是更多层面的多样化思考, 带给读者的自然是一种全新的感觉。

再则就是要在多种声音中, 以观点取胜。比如, 被各种媒体无数次述说过的道德问题, 从理论层面上说, 这种话题概念本身比较宏大, 一般意义上去做, 往往容易落入说教的俗套, 而且较难避免大话套话。2006年3月, 中央强调,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石击水, 一个时期, 道德层面的话题纷纷见诸大小媒体。海量的聚焦中, 如果没有角度的新颖和观点的深刻独到, 要想赢得读者的认可, 几乎没有可能。作为党报, 围绕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做好舆论引导, 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河南日报·理论》版决计组织一组“守卫我们的道德底线”系列专题, 在策划之初就立意明确:从小处入手, 以深刻取胜。遵从这一理念, 该系列打破常规, 以现实例证为切入点, 让问题在鲜活的实事述说中活脱脱凸现, 进而引出主题。以该系列的《公民道德:社会秩序的“软肋”》一文为例, 文章从道德底线是一个令人惶恐的话题谈起, 指出来自社会多个层面的道德出界现象让大家已无法回避, 古人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论说似乎已不足以作为佐证。现实的昭示是:生活水平的提高, 并没有随之带来思想道德水准的相应提升。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许多, 而坚守道德底线的问题反而显得相当严峻, 这本身折射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现实生活中, 道德滑坡问题为什么会如此普遍?信仰缺失的重构和道德自觉的重建从何着手?文章进而论述了“公民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论证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最终取决于全体公民的道德自觉的观点。文章指出, 只有全社会所有人的自觉坚守, 我们才有理由享受社会的和谐、融洽与安宁。从更深的层面说明, 造成我们时代最大的罪恶是大多数人的袖手旁观, 而不只是少数人的残暴。也从一个侧面呼唤和强调, 全社会所有公民道德自觉的急迫和必须。这种层层深入的论证, 契合了大众的阅读需要, 文章发出后, 在业界和读者中都产生了较大反响, 人大复印资料给予了全文转载。

三、在宏大的问题中凸现细部

一个时期的政策理论问题, 往往包含多个方面的细部, 媒体理论文章多限于一般层面上的解说, 蜻蜓点水, 大路话多。其实读者读与不读差别不大, 往往是说的都已知道, 不知道的几乎没说。这就要求理论专访要深入到问题的细部, 抓住问题一路走下去:问题最要害的东西是什么, 读者最关心的是什么, 它对相关方面的影响是什么, 具体操作中应该怎样做等等, 总之, 要围绕读者最想知而未知的问题, 起到真正意义上的释疑解惑。

如《河南日报·理论》版推出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系列理论宣传文章, 就始终注重了思考的深度和理论的高度, 注重从读者关心的具体问题切入。例如2012年11月19日6版的《坚定道路自信决不走老路邪路》一文。同是理论解读, 该文就避免了一般意义上的概念解读, 而是抓住其中的要点、重点、亮点和读者的关注点, 在具体问题的理解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 围绕中国道路的内在特质是什么;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应从哪些方面去理解;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深层含义在哪里;在我国基本进入小康社会, GDP位居世界第二的情况下, 十八大报告为何依然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社会”, 这种提法的现实针对性在哪里等这些读者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进行了深层的分析和论说。更多地侧重问题的延伸和拓展, 深入到位, 透彻而明晰, 避免了大而全、大而空的泛泛之谈, 使整篇文章更贴近读者、贴近实际, 更有现实针对性, 也因此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 理论文章是否做出了意义, 评价的标准只有一个, 这就是文章思想的独到和思考的深刻。

“构建深度学习课堂”学习体会 篇5

宿丑云

2018年12月13日至15日,我参加了在太原市太航大酒店隆重举办的中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研讨会。

会议的主旨是为适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适应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目标要求,推进数学课程的变革,构建体现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

本次研讨会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蓝舰信息科技以及太原二十七中联合主办。山西省教科院高中中心副主任薛红霞、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室主任薛三虎、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核心编写人员赵维坤专家、晋中市教研室教研员董广庆、蓝舰信息科技总经理余海涛、太原市二十七中校长史建如出席了本次会议。另外,来自山西各地近五百名校长、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在白雪松老师上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上,白老师以银行点钞的生活情景引入同底数幂的学习。何君青老师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课,却是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作为引入,通过不同的课堂设计,让大家领略同课异构的价值所在。

下午两位老师上的课题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李昕老师与许迎春老师也是以不同的教学风格,展开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有效地引领学生发现知识点薄弱处并及时得到改正巩固。江苏、山西两地的教师虽然在教学方法、授课思路上有所不同,但都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思考“深度学习”的真正涵义。赵维坤校长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老师们精彩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度评价与探讨,再次强调了构建课堂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来自江苏南京的许迎春老师还特别分享了其多年的教学经验,许老师表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不是单纯以灌输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只需在学生解决不了情况下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成就感。

赵维坤校长以“新授课”和“复习课”的区分,细致地为现场老师解读两种课堂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在课前、课中、课后引导学生真正深入学习。我们教师要确实做好自己本该的角色---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在专家报告环节中,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国培专家喻平教授为大家带来“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转型”主题报告。

让我受益最多的是喻平教授用具体的四个案例解读了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怎样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得到培养与发展。

最后的圆桌主题论坛,把本次研讨会带到高潮,多位专家的分享及思维的碰撞,让我对如何“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必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这次学习,我有很多新的思考,归纳起来有这样几句话:

1、一堂好课,学生的情感态度是积极的,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课。

2、一堂好课,学生的关键能力与数学思维是有所提升的。

3、一堂好课,应由追求课堂容量向追求思维品质与深度转变。

4、我们教师课前应从主观判断学情向从数据、事实反馈转变。

5、我们的教学目标应从教会学生做题向教会学生思考、提问、探究转变。

深度学习理论 篇6

处理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构建中国特色德育理论体系大厦的根基,蕴含着提升德育科学性、实效性与艺术性,繁荣德育事业的价值,对提升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现试选择生态体验课题研究中,若干不同区域、学校、情境下德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范例进行分析。

一、德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范例分析

范例一

清华附中以生态体验模式下促进教师发展研究为题,立足校本实际,追求“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境界,力求创建生态体验理论下的新型师生成长模式,进而构建起生态全员育人机制,探索形成了专家引领、互动探究、陶养师生健康人格的德育科研模式。与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一道将生态体验引入课堂,把德育贯穿于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之中,探索出学生听证团、模拟联合国活动、高三成人仪式等异彩纷呈的社团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不仅实现了师生间的互动心灵对话,且极富挑战性。每次体验课中,教师分别扮演导引者、耐心听众、智者的角色,或指导示范,或沟通激励,在共同感动的过程中获得自身人格与威信的提升。随着教师理论水平不断提升,观念逐步更新,清华附中的德育和教师发展模式日渐形成科学、合理、有效、有序的新常态。

理论分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优化生命样态,是生态体验理论的核心命题。其价值形态是臻于美善和谐的生态人格境界,实践形态是全息体验、互动陶养、群集共生,创生一种臻于美善和谐境界的魅力化育模式,显现为一体万象、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堂形态。德育与教学是一种辩证关系,德育关涉到教学质量、人格健全等基础问题,并为教学和做人提供方向感、动力源、学习智慧等三大支持系统。德育理论的价值就在于贯穿实践,为此,须不断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德育理论更具指导性,使实践得以不断创新,才能让德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当全体师生浸润在道德的阳光雨露中,形成互惠共生、相簇而茂的生态关系,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与成长动力,学校才有可能完成其应有的社会使命。

范例二

北京十一学校结合生态体验德育课题,系统思考德育和育人的本质。基于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大胆追求生态多样性,创新育人模式;将课题理念融入各科教学,融进学校文化建设及各项工作之中,在环境、课程和管理体系等方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提供广阔实践平台,极大地解放学生束缚;尊重差异,提供多样化选择,深度拓展学生生命发展的新时空,开设了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门职业考察课程及272个社团和60个学生管理岗位,每个学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选课;与北京玉泉小学等牵手,一起创建出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校本教育生态文化;营造让师生心情舒畅、自由舒展放飞梦想的生命成长空间,从根本上提升学校文化的生态化育魅力。教师藉此找到了育人的新感觉,教与学成了享受快乐与幸福的生命体验场。

理论分析

生态体验理论倡导生态多样性、体验本体、魅力实践模式,在学校德育和教学中张扬师生的主体性、个性与创造性,凸显教育的践履性、互惠共生性和享用性。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趣激发的教育生态情境与课程,优化师生关系,开启生命智慧,自觉超越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局限,彰显学校文化的道德价值观。北京十一学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触及学生灵魂的魅力实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丰富各种体验活动,师生一起亲近、欣赏广阔的大自然,养成善待环境与他人的行为习惯,在尊重生态多样性中享受学习、工作,享受自然和生命成长的乐趣。

范例三

北京延庆一小在生态体验课题中,学会了以新的视角去看待和引导学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师生、亲子关系发生了深层变化。基于校本生态环境与文化特点,学校将生态体验理念与百年校训“诚敬敏毅”对接,与十五项德目相融合,在生态体验例话的思想框架下开发校本品质阶梯课程。作为最直接的受益者师生学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和人生,改变了心态。教师开始按学生身心特点与需求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体验中充分表达内心的真实感悟,富有个性的经验、灵感一起涌流在体验场内,互相开启智慧的闸门。面对生成的德育资源,老师及时捕捉,使其成为德育的新契机。老师变得更快乐、宽容,思维充满灵动,枯燥的职场变得愉悦幸福,更添了探索的动力。课题不断深入所展现出来的效力,让老师们追随课题的信念更加执着。

理论分析

生态体验理论主张,德育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是三重生态观和体验本体观。如此,创新德育资源形态:一是挖掘校内外的自然生态资源;二是充分调动类生态资源,引导代际间的沟通、理解、感恩、互助;三是唤醒生态阅历等内生态资源,感受并承认生命的无限多样性,向一切生命开放,相互滋养。在同一生态情境的体验中,师生展开体验诉说和零距离对话,交互提升、共同臻于蓝海遨游的道德境界。在群集共生的关系性感悟中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以求得内心世界的充实和满足感。

范例四

2014年1月,北京市顺义、海淀等区县教委的领导、校长和教师,齐集国家开放大学,举行生态教育理论与实践零距离对话活动,推进国家重点课题与区县及学校之间深度对接,打开科研与改革探索的新空间。此前,专家组应邀到密云参加了密云和顺义等区县生态教育学术共同体对话会,理论工作者阐释了课题研究的生态价值观取向,强调应关注“教育(德育)生态”的理论前沿,不能把生态仅仅理解和局限于自然生态,还应当将生命自身的内生态、社会的类生态纳入到生态范畴之中,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把学校变成反转课堂的体验基地,并围绕生态体验、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德育生态与网络社会主题深度对话。区县教委和学校代表分享了生态教育和区、校改革的模式与经验,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向、重点等,既沟通了信息,融洽了感情,又促进了课题与区县、学校实践的深度对接。

理论分析

生态体验理论针对人类重科技轻生态、重知识智力轻道德体验的时代性问题,提出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促成教育生态关系的结构性变动,自觉营造体验场,臻于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和课堂模式,提升德育文化的亲近感和吸引力。由于吸引了实践一线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生态因子,而使课题具有原创性理论气质。实践操作流程清晰、简便易行,有较长时间、较大样本的实践探索与检验,取得了显著的德育实效和社会效应。

范例五

2014年1月和10月,任丘市生态体验式道德价值观陶养培训活动按计划举行。这是以大县市为样本的区域德育效能工程推进会,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教体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培训针对现实问题,聚焦生态体验德育理论及实操,课题组开设量身定制的课程。一改传统培训方式,让老师们全息沉浸在丰富多彩的生态体验活动之中,亲身感受爱与责任、走向蓝海、心灵之旅等体验活动的妙趣,同时又静心聆听生态体验理论的精彩慕课,渐次把德育和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在开放式对话中,教师纷纷诉说生命感动、体验之思,一起经历心灵震撼,穿越生命云层。

此前,在沧州市运河区实施的七彩阳光德育工程中,开展了为期42天共计1700余人参加、量身制定的生态体验式校本轮训。老师们以自编自演的形式将生态体验理论穿插在小品、歌曲、舞蹈或表演剧之中,现场展示了生态体验轮训的卓越效果。大家或感动,或沉思,或智慧涌流,或满含泪水。

理论分析

生态体验开创了德育的区域和校本工程模式,大面积提升了德育实效。其顺应时代呼唤,破解德育实效难题,实现了与当地经济、社会、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深入实地的现场扎根性研究与培训,做到了有的放矢,高效做功;探索震撼心灵、感动师生生命的有效德育形式,打开德育实践的源头活水。这使德育从口头上重视转变为政府、学校和社会用实际行动齐抓共管,切实落实,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一个“显学”,也意味着德育理论正在深度融合中获得核心竞争力和广远学术影响力。

生态体验式德育培训模式以区本、校本真问题为切入点,行政领导和教师全员全程共同参与,在“生命多精致德育就应多精致”的体验教育中,让生态体验理论深入教师心灵深处。实验发现,德育理论必须扎根于现实德育情境中,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体验。一旦市、区县的行政、教育部门和学校扎扎实实、有针对性地切实推进,就可真正帮助德育者专业成长和做人境界提升。该种培训模式通过亲验活动、专家与教师零距离对话,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现场融合,专家切身感受与思考实践问题,而一线教师理论水平快速提升,提升了区域和学校德育的实践效能。

范例六

在生态体验德育研究荆州市沙市区子课题结题大会上,许友琴副区长指出,五年来在全区48所中小学开展的生态体验德育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德育目标更明晰,德育途径更宽广,德育策略更丰富、科学。全区构建起适合青少年身心特征的课程形态,创建出的丰富多彩的德育特色活动,尤其是“四名工程”德育品牌,享誉荆楚大地。荆州市委应代明书记批示,向全市推广这一典型经验。结题会现场,展示了《抱一抱》《乡下人家》等生态体验德育课,既感动了学生,也感动了老师,还感动了专家。而在沙市实验中学操场举行的“四名工程”之生态诗意大课间经典诵读擂台赛,校际间的对擂更是气势宏大,激情飞扬,精彩纷呈。

理论分析

生态体验德育课题所创立的由专家、学校与政府和教育部门三结合的科研模式,开创出一条德育理论与实践协同推进的新科研范式。围绕德育新途径方法的案例探究,真正做到扎实、有序、高效,构建起德育工作新体系。生态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抓住了学生身心特点和规律,着眼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交往的真问题,从学生身边小事做起,让学生经历身心沉浸和内心感动的过程,让中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生活中体验道德,体验生命的意义。做实做细做精德育常规管理,拓宽深化德育渠道,加强学校生態文化建设,震撼学生心灵,感动学生生命。

范例七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赵志成、汤才伟博士和萧开廷总干事一行专程到哈尔滨市实地考察交流,开放式地观验了12节生态体验课及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体证了各个教室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并与23所生态体验课题实验校的教师约60多人开展零距对话。每节课所营造的体验场,诱发了生命感动。在三重生态体验中涌流的生命感悟、思想精髓物化而成的学校文化标识,处处彰显出师生的生命灵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让沉寂的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看到这些在体验中陶养化育的做法和文化、师生绽放出的靓丽生命样态,参观交流的专家们都感到眼前一亮。生态体验课题真正深入到具体的实践层面,做出卓有成效的探索,其魅力是做到了实处、扎到了根上。香港专家情不自禁地被感动,异口同声地高度评价:“我们这次看到了当代内地德育的真东西!你们所做的生态体验德育研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与世界接轨,与香港学校正在进行的体验学习同步,原生态地展示给我们许多亮眼的启示。”

理论分析

这一有时空跨度的区域和校本范例,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意义上证明了生态体验模式是一种震撼心灵、祛枯返魅的魅力德育实践形态。哈尔滨市及多所学校党政一班人审时度势,引入了生态体验德育课题,十余年来忠实学习和践行该理论和模式,以其牵动和统领区域和学校发展,在师资培训、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坚持而形成特色,创出了一条当代中国特色德育发展之路,实现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跨越式发展。生态体验场是三重生态因子的科学组织与艺术化处置情境,运行机制是营造体验场、开放式对话和反思性表达。生态体验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慧激发的体验之境,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德育的枯燥说教困境,彰显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德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检验标准

目前,有两种颇具市场的观点值得注意:一种是抱怨德育理论空洞,德育实践盲目;另一种以为经验是由实践得来的正确结论,可以指导德育实践。这两种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一类缺乏建设性,或暗含着否定新中国德育改革成就之嫌;一类则流于经验主义,且带有片面性。两种观点都潜藏着巨大的危害性。必须全面确立科学、正确、合理、符合实际的新观点,即深度融合的观点,以保障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健康持续稳步的发展。

经验既是工作的法宝,也是实践创新的壁障或桎梏,就如跳蚤实验所证实的那样。而今,社会发展呈现出加速度和复杂性,置身于网络社会、大数据、全球化时代,德育对象和环境不断发生新变化,德育的老经验、老办法已不灵光,必须善于刷新和超越已有经验。德育实践呼唤原创性理论的支撑和指引,要更新德育理念和方法,优化德育过程,从根本上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让德育祛枯返魅,走出经验的困境。

深度融合是一体两面,理论能够有效指导实践,而实践又能检验理论。深入火热的德育改革前沿,面对日益生态多样的德育科研形态和成果簇,根据深度融合理论和诸多案例分析提出深度融合的检验标准,可作为进一步探索与思考的参照。

要有深度融合的价值形态,全面深刻地反映时代诉求、德育需求、体验者的特点与需求,践行以人为本、德育服务的价值观。要有理论与实践的储备,既有原创性理论,又有原创性实践,且有长时间大样本的融合实践探索的检验。要有深度融合的方法论,在价值论、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上有所创新。要有深度融合的研究范式,创新出现场扎根性研究、生态对话式研究、现场汇聚反思性理论提升等范式。要有深度融合的研究方法,创生出生态融通法、体验研究法、零距对话法等新方法。要有深度融合的话语体系与表达方式,超越西方解释学话语体系和本土经验话语体系,倡导体悟性、诉说性、涌流性而富有生命感悟、生态智慧、诗性的生态体验话语体系与表达方式。要有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创新出情感德育模式、生态体验模式、生命叙事模式、网络体验模式等中国德育新模式。在时空拓展上,要让德育理论者与实践者融合,德育生态与网络社会融合,线下线上互动融合。

深度学习理论 篇7

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点

高职院校走校企合作之路不仅是高等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本质内涵的必然选择。

(一)高等教育政治论

教育作为一门具体学科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为教育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就会局限于表面层次、囿于狭隘的经验之中。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存在也有哲学依据。

20世纪,高等教育界存在两种哲学,即高等教育认识论和高等教育政治论。持认识论哲学的人主张以“闲暇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强调大学以探索高深学问和追求知识的客观性作为目的,尽力排除所有与纯知识无关的感情色彩。大学应该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独立于现实社会,不在政治和经济面前“失位”。认识论哲学代表人物纽曼曾对大学的性质作了这样的描述:“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通知识的地方。”即大学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

然而,如果高等教育一定要保持价值自由,摆脱价值判断,那么学问就有无人问津的危险。因此,持政治论哲学的人认为,探索高深知识的目的并不只是知识本身和满足对知识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知识对社会经济能产生影响,知识应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在工业领域奇迹般地创造了财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随之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大学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也开始摆脱象牙塔的寂寞和宁静,逐渐从社会的边缘深入到社会的中心,从封闭式逐渐走向开放式。大学也开始不局限于教学和科研,而更多地显示其“社会服务站”的作用。因此,由传统高等教育衍生出的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之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政治论的哲学观点,并且进一步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性价值。

(二)实用主义认识论

实用主义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统一的。教育只有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追求价值自由,实现真正的价值判断。杜威是实用主义的倡导者,他指出了思维与行动之间的连续性,认为不通过行动就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主张“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杜威之所以强调工作活动的重要性,是因为这些活动正是由于这样的事实:它们符合行动(包括情感的、想象的和运动的因素)乃是个人发展中起统一作用的实际这一心理学的假设。也就是说,工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实现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协调,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走校企合作之路反映了实用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并且进一步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本体价值。

(三)实践性——高职教育的本质所在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问题,教育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著名的高等教育学专家潘懋元教授这样定位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学术性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型,但并不是一个区别于本科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既可以是专科层次的,也可以是本科以上层次的,形成一个独立于理论性本科院校之外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属“高等教育”,在类型上属“职业技术教育”。

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了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目标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专业设置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在教学方法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纽曼指出教育有两种:一种教育的目的是哲学性的,另一种教育的目的是机械性的;一种要达到普遍的观念,另一种致力于特殊的东西。而高等职业教育正与特殊性有着内在的联系,它集中于一种特殊的情境,涉及的是特殊对象。因此,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获得,更需要深入企业工作的实际环境获得。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现实意义

学校、行业、企业有各自的系统组织、运行机制、价值理念和利益追求,而校企合作正是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有机结合。校企合作活动使政府、学校、企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整合,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教育、科技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知识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日益缩短。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大量生产、快速传播、及时消化吸收和高效转化运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凭借自己的资金、设备优势参与合作,高职院校凭借自己的专业、人才和知识优势参与合作,两者在资源上可以得到互补,实现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和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以及高职院校追求社会效益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此外,市场是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风向标。校企合作可以使高职院校及时把握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加快高职院校的知识成果转化为技术和产品,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最终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二)校企合作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指它能比其他企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一种(同一种质量)产品;或者以同样的成本生产出比他人质量更好、性能更强的产品,或比其他企业服务更周到。因此,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校企合作又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在商品经济时代,产品性能和服务的质量是企业在市场上生存的根本。而产品性能和服务的质量、又与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有密切的关系。校企合作可以对企业的员工和学校的学生进行严格、真实、紧跟时代的教育与培训,使员工和学生掌握过硬的岗位操作技能,使企业实现精细化的生产、服务和管理,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除了技术外,还必须有强大的智力支持。人力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今社会稀缺的正是拥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而拥有这些稀缺资源的恰恰是高职院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强化人才意识。因此,人力资源的争夺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培养所需的人才,增强企业优质人才储备,把高校的人才资源及时高效地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人才资本,提高企业的人才竞争力。此外,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较早地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缩短毕业生岗前培训的时间,从而提高企业用人的效率。

(三)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院校质量的有效途径

从高职教育的性质角度看,教育是一项取之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更需激活各种社会力量,尤其是挖掘行业、企业的办学潜力,提高行业、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从高职教育的任务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置身于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中,立足于行业企业的市场需求,扎根于职业岗位的实际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注重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在机器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维修方面耗资巨大,很多学校迫于资金压力只能把这些机器当成“摆设”,影响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企业拥有生产必需的场地、资金,有先进的机器设备和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活动有利于帮助高职院校排除由于资金短缺而产生的一系列困扰,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活动,高职院校可以依靠行业和企业掌握技术、经济发展第一手资料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科研、技术改造,并把生产一线的岗位技能、技术信息及时吸收转化成为学校专业建设的第一手“教学资源”,不断更新理论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内容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高职院校突出办学特色

首先,校企合作可以使高职院校突出地方特色。高等院校在校企合作中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设置也不是按学科要求来安排,而是按当地职业岗位的要求,使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其次,校企合作可以使高职院校突出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主动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和企业员工在岗培训的教学任务,及时掌握行业的人才需求,随时跟踪行业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培养计划,为行业企业提供优质对路的毕业生,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再次,校企合作可以使高职院校突出专业特色。学校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及时设置和调整专业,吸收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标准和计划的制定、承担学校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等工作,构建紧贴市场、融入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避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同的现象。

(四)校企合作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必然要求

所谓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一般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其中,知识包括与工作和学习领域相关的事实、原则、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认知技能(直觉、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熟练的动手技能和使用工具、材料设备的技能)。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工作和学习中使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等,尤其是学习者的责任感和自主能力。而职业兴趣、职业个性、职业意志力和职业创造力只能在生产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地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增强职业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情感,提高职业意识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措施

尽管各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并没有彻底破除,双方的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方式上。实现校企长期、稳固的合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加强政府的政策指引,提高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以及高职院校争取合作的主动性。

(一)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和行业内部合作

作为国家和公众利益的代表,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是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中介,发挥着重要的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的作用。为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制定和完善与校企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的稳定、长远、有效发展,通过切实可行的行政措施和建立对企业进行定期考评的监督体系,为校企合作提供社会“硬”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通过减免企业税收、建立企业教学基金等税收、财政政策,可以增强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为校企合作提供外部的“软”支持。

人才培养是一个周期长、投入高的过程。企业不愿从事这种“自己播种,别人收获”的活动,随之也就有“搭便车”和坐享其成的心理。正如登姆塞茨所说:“如果新智力成果能自由地被所有人利用,如果在新智力成果上存在着公共的权力,将会缺少创造这些新智力成果的激励,来自于这些智力成果的利益将不能被集中于原创者。”久而久之,“搭便车”现象便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因此,行业内部建立企业间的合作机制,共同营造参与教育的氛围,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等方式,消除企业的“搭便车”心理,从而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二)增强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就业结果的合作,应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合作。在学校理论教学方面,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与高职院校共同组建教学管理机构,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标准,共同实施日常教学,共同进行学生管理和考评,使人才培养更符合行业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选派行业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负责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和操作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教学。除此之外,企业还要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环境,以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操作与指导能力,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岗位角色。在学校实践教学方面,企业要为高职院校提供设备和基地支持,尤其要为高职院校提供“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以员工身份接受实训,使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保持一致。

(三)提高高职院校争取合作的主动性

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它不仅能使高职院校办学始终贴近实际,贴近职业岗位,更重要的是能使高职教育内容跟上行业企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实现“一日在校,终身受教”的最高教育境界。现在,教育界普遍认同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教学是大学的生命,研究是大学的灵魂,而社会服务则是校园功能的扩展。随着高校逐渐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高校的这三大职能日趋明显。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应提高与企业合作的主动性,争取实现学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在教学方面,高职院校应主动与企业探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等问题,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保证毕业生顶岗实习和优先就业。此外,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企业兼职教师资源,通过签订协议、发放聘书等方式,不断完善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办法,把兼职教师纳入学校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在科研方面,高职院校应优先向企业转让科研成果和专利,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所等,共同开发和完成合作项目,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企业兼职教师可以参与学校的课题申报、参与教研教改和职称评审等。高职院校以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作为其办学目标,在社会服务方面积极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为政府制定校企合作制度出谋划策。高职院校还要积极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为企业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等支持。此外,针对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发挥教育培训的优势,为企业员工提供量身定制的继续教育和在岗培训等服务。

摘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立足于行业实际和市场需求,最终实现社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共赢。校企合作理念的形成必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而当前校企合作的重点是探索合作方式、创新合作机制,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理论基点,实践

参考文献

[1]纽曼.大学理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2.

[3]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57.

[4]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

[5]吴雪萍.基础与应用——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3.

[6]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深度学习理论 篇8

现代教育呼唤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现代教育为什么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主要是因为当前信息技术没有和教育深度融合, “浅融合”是有的, 但是没有达到教育的本质需求和教育者的心理预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网络与网站建设层次不深, 应用缺乏深度

怀柔区学校的校园网大多数局限在校园范围内, 服务师生;家长的校外应用很薄弱, 这对家校沟通、师生应用移动终端办公学习产生了制约;各级各类网站内容以宣传展示和资源提供为主, 似乎做到资源共建共享就是优秀的网站, 这样的网站也是有限度地服务于师生工作学习的某一方面, 对于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活动, 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等主流活动, 或者说对于学校主流学习

和工作的主要方面, 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因此, 校园网和学校网站建设的层次还不够深。但是, 由于校园网和学校网站又是教育深度应用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的教育应用也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

2. 对师生泛在学习、碎片时间学习和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的引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泛在学习”即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已逐渐成为常态, “碎片时间”, 即日常工作和学习之余的闲散、零碎的时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这使IT行业的厂商、运营商迅速抓住了人们的需求, 捕捉到了市场商机, 为人们提供了相应应用产品与服务, 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常态。从教育角度看, IT行业的厂商、运营商出于商业利益给人们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更多的是考虑服务于人, 不会基于教育要求, 提供以培养人、教育人为目的的产品与服务。如果要使教育内容更多地占领人们的碎片学习时间, 特别是充斥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碎片时间, 就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制定措施, 正确引导。措施之一就是要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泛在学习的平台, 把教育的触角伸向校内外的每个角落。可惜的是, 在我们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中, 这样的平台建设还比较薄弱。

3. 恰切应用媒体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 教师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基本上能用计算机备课, 自制课件, 课上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教学活动等。但是, 不管多么先进的技术, 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在教学实践中, 还存在由于应用了多媒体技术, 反而束缚了教学行为的现象, 比如:教师备课时进行了课前自我设计, 课上利用课件教学, 出现了按照课件设计教学, 形成了“满堂灌”现象, 这就违背了学习认知规律。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规律, 适切地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屏的交互功能, 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 使多媒体技术配合我们的教育理念, 融入教学设计与教育活动之中, 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网络与网站建设层次不深, 则失去了“深度融合”的物质基础, 这对课堂教学和泛在学习应用都会产生制约性影响;对师生泛在学习、碎片时间学习和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的引导, 则失去了一块越来越重要的学习与工作阵地;适切应用媒体技术, 这是教育管理、研究的永恒课题。上述问题的核心就是没有在较为明确的目的基础上, 建设服务于师生学习和工作的应用平台, 缺乏有效推动“深度融合”的建设与管理机制。

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说起来容易, 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而做起来更难。难就难在“有原则、无定法”。那么, 我们至少理解上可以更加深入, 要从现象到本质地去理解。对此, 笔者有两点理解。

1. 信息技术要服务 (融入) 于教育常规工作

“教育常规工作”并不深, 为何信息技术服务于并不深的“教育常规工作”却是深度融合了呢?这就要从教育本身的特性上去寻找规律。我们的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教育管理等一切活动, 恰恰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常规工作”, 这是学校教育的主流工作, 之所以要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就是因为目前的信息技术对学校主流工作的服务不到位。差在哪?至少差在还没有搭建相对成型的学生学习、教师工作、干部管理的学习与工作平台, 这也是目前呼唤“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根源之所在。使信息技术更加贴近、服务学生的学习生活, 更加贴近、服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更加贴近、服务干部的教育管理, 这才是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

2. 信息技术要推动教育创新

信息技术是否与教育深度融合, 要看是否推动了教育创新。一种新技术的充分应用必然冲破传统模式,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更加自主的课堂学习模式, 深化泛在学习模式, 提升自主管理、科学管理水平。这是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检验标准。

因此, 如果我们在理解或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概念与工作时, 没有把握上述两点, 必然就失去了重心, 甚至偏离了方向。

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1. 深度了解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学校教育对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服务的需求没有止境。出于自己学习、工作层面的需求, 一线的师生、学校管理人员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技术上怎样实现就未必清楚, 我们需要把他们的需求进行整合、归纳, 提出有系统、有条理的教育需求体系。那么, 怎样深度理解学校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笔者认为, 要把握三个原则:在应用需求上抓共性;服务针对性上抓主流;服务面上对全体。在学校的教书育人和培养社会合格公民中, 发挥信息技术特有的作用。具体来说, 就是信息技术要在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中, 发挥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

2. 必须搭建满足教育需求的应用平台

笔者在搭建怀柔区统一的教育应用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中体会到, 要想实现信息技术深度满足教育需求, 就必须搭建一个基础性的、综合性的应用平台系统, 着重建设Web网页形式的“教育云应用”系统, 这样的系统应用更方便、更广泛, 更能贴近师生的学习与工作实际。

(1) 搭建怀柔区教育应用云平台的事例简介

从2006年起, 怀柔区电化教育馆着眼于全区教育应用需求的共性, 以建设“数字化区县”为理念, 研究建设区域数字化学习、办公平台体系。以区县行政区为“域”, 整合教育需求, 整合教育网络和平台应用功能, 建设并形成统一的技术与资源服务内核, 以及通过网络和综合平台系统对全体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区县聚合模式”。通过几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 2010年, 正式命名为“教育应用云平台”模式, 即基于怀柔教育区域, 搭建的跨区校两级应用的综合应用的“网站”与“区域数字办公平台”的总和;着眼区域整体教育需求、建设和应用的平台。

在同一建设理念下, 2013年建设了怀柔区教科研中心网站和怀柔区教科研中心办公云平台系统, 即:前台是“网站”, 后台是“办公云平台”。

(2) 教育应用云平台的特色

①实现了“网站”与“办公”两平台的融合。网站完全公开, 办公平台只对内, 并按“权限”应用, 但是, 办公平台需要完全公开的内容可以直接推送到网站相应栏目, 实现数据联动, 两个平台系统使用同一个数据库, 不仅节省数据库空间, 还方便了两大平台各个栏目的数据调用或推送, 为栏目和功能扩展奠定了基础, 极大地减轻了网站管理的工作负担。实现单点登录, 多点漫游, 使登录便捷、高效。

②资源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消除了学校“信息孤岛”。学习、办公资源上传可以分为个人独享、校内共享、区内共享等几个级别, 通过资源上传和应用记录统计, 激发师生的积极性。这样促进了区域内的资源与信息交流, 打破了“校际围墙”壁垒, 消除了学校“信息孤岛”。

③实现教育网络和应用云平台的集中管理。为了建设教育应用云平台, 反过来也要求教育网络更加集中化管理, 在区域内建设形成网络集中运维管理中心, 应用云平台和应用技术提供中心, 资源集中存储中心、技术服务和保障中心。

④办公云平台成了学习、办公平台。办公云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要满足学习、办公需求, 它服务于教育主体的学习、办公工作, 是学习、办公工作的“工作平台”。由于人们对教育资源和教育技术保障的需求永无止境, 办公云平台的建设也就没有终点, 永无止境。

(3) 在搭建教育应用云平台中的探究与思考

①搭建区域的教育应用云平台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按照“数字校园”的思路, 无非是把小的“信息孤岛”变成大的“信息孤岛”而已, 对于共建共享和区域内教育均衡化没有明显促进, 不能实现区教委、区教研机构实施跨越围墙的纵向管理。这就需要着眼全区去“顶层设计”, 建设从学校应用的共性需求入手, 通过用户的“权限管理”实现个性化的应用, 通过资源存储级别, 保障个性化的信息安全。也就是把“数字校园”的概念扩大到“区域数字化”的理念, 建设一个满足区域内所有教育需求的学习、办公应用云平台。这样, 不仅不会削弱“数字校园”建设, 还可以把区域管理、研究功能加入到教育应用云平台中, 实现区教委、区教研机构实施跨越围墙的纵向管理和研究体系, 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打破了校际间的信息壁垒, 消除了以校园为单位的“信息孤岛”, 推动了区域内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②搭建区域化的教育应用云平台必须建设好架构基础。由于区域内教育办公云平台是要把所有教育服务集于一身, 所以它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不断建设完善。教育应用云平台必须搭建好基础架构, 目的就是要把不同时期、不同开发商的应用产品和“云平台”有效对接。在基础架构中, 要把不同数据转化为标准数据, 建设统一的“用户身份管理”和“应用权限管理”系统, 建设统一的数据库系统等。

③用教育应用云平台实现教育深度应用, 占领“泛在学习”阵地。教育应用云平台是以Web网页形式呈现的, 教育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师生的学习与工作, 创新了师生传统的学习与工作方式, 学习从纸质教材看到信息向网上搜索信息转化, 备课从过去的纸质备课为主转向以电子备课为主, 实现学习、课程、教学和管理的全面融合。教育应用云平台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 也正是教育应用云平台以Web网页形式呈现, 各种移动终端设备都可以访问, 用户端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办公, 为“碎片时间”学习和办公提供了保障。可见, 搭建教育应用云平台可以实现教育深度应用, 并以正面的方式, 占领了“泛在学习”阵地。

3. 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的深度应用

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设备是深度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的深度应用呢? 首先, 要明确一个理念, 即: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设备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 利用工具开展生产活动是领导的职责, 因此, 学校领导是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深度应用的第一责任人。但是现实中, 领导常常以对技术不够了解为由, 回避或推卸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深度应用的责任, 这是造成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推进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 学校要在组织、制度建设中, 纳入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设备应用和管理的内容, 做好组织、制度保障。再次, 要把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的深度应用工作纳入工作计划、过程检查、总结表彰等学校的常规管理环节, 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

摘要:北京市怀柔区电教馆从2006年开始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2009年搭建完成了“怀柔区数字办公平台”。本文是笔者多年思考与实践的归纳, 其核心是要正确理解“深度融合”, 即:服务学校主流工作, 使应用平台贴近师生学习与工作实际。本文提出, 建设区域统一应用云平台, 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并试图提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方法。

深度学习理论 篇9

关键词:现场试验,路面轮辙理论,格拉布斯准则,修正系数

汽车在砂质路面上通行时,砂对轮子会产生较大的拦阻力,从而阻滞汽车的正常行驶,其轮辙深度是直接影响阻滞效果的重要因素。高速公路中为防止连续长、陡下坡车辆在行驶中刹车失灵,导致速度失控造成事故而设置的避险车道,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汽车运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汽车在土质路面上的通行性,对于砂质路面的分析相对较少,一般都是直接引用路面轮辙理论,并没有做出相应的修正。

通过试验发现,在砂质土中用上述理论计算轮辙深度值小于实际测量值,须进行适当的修正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对汽车在砂质路面轮辙深度的研究,有助于分析和掌握汽车在砂性路面上的通行性,同时对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1 轮辙深度理论

汽车在土质路面上通行时,会产生一定深度的轮辙,由路面设计轮辙理论[3]可知,刚性轮在松软地面行进时的轮辙深度计算公式为:

Η=[ΡΚσB(1-μ3)D]112+μ(1)

式(1)中:PK为轮子荷载;σ′为土的承载力系数,其值等于陷入深度为1 cm处土作用在轮缘上的径向反力;μ为与土壤性质有关的参数,变化于0.34~0.98之间,平均为0.67,依据经验显示,松散砂中可取0.75;B为轮宽;D为车轮值径。

一般汽车的轮胎都是充气轮胎,应予以换算。B·Ф·巴布可夫认为直径为D的气轮胎在土表面上的滚动情况,可以用直径较大D1的刚性轮来代替。D1和D之间有下列关系:

D1=αD(2)

式(2)中:α为换算系数,其值与轮胎压力及土壤的承载力系数σ′有关。

这样,利用刚性轮在土表面滚动时的滚动摩擦系数及轮辙深度公式,可以求得气轮胎在土表面滚动时的滚动摩擦系数和轮辙深度的计算公式。

Η=[ΡΚσB(1-μ3)αD]112+μ(3)

该理论认为土质路面为无线扩展面,轮子剪切作用产生侧向力不会引起水平方向相对移动;而在实际的砂质路面中,其尺寸并不会太大,在受到轮子荷载作用下产生侧向力,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移动。

由于公式(3)是在理想条件下得到的,很多因素被简化,需通过试验的手段进行验证。如果试验值与理论推导值相同,则可以直接引用该理论指导实际应用;如果试验值与理论值有一定偏差,则须进行适当的修正。本文通过试验的方法,对理论公式(3)进行判定,再用修正系数K对整个公式加以修正,得到式(4),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Η=Κ[ΡΚσB(1-μ3)αD]112+μ(4)

2 现场试验简述

试验选择在某机场端头进行,场地开阔,便于试验安全开展。试验设备由管理方提供,主要设备有加载车、测速仪、用于堆筑砂堤工程机械以及用于测量的卷尺等。

试验中试验车的相关参数都已给出:试验车重110 810 kg,前轮荷载2 530 kg,后轮荷载8 550 kg;轮宽0.2 m;轮径1 m。

砂堤材料为当地产的机制砂,依据《建筑用砂》标准(GB/T 14684—2001)进行实验,测定相关的性能参数。

砂土的含水量经测定为3.5%;承载力系数为0.4 MPa;泊松比为0.35;换算系数α=1.1。

试验过程中,利用高0.5 m、宽4 m、长5 m的砂堤,连续多次在不同时速下进行碰撞拦阻试验,测量试验车在运动过程中的实际轮辙深度。图1(a、b)为被拦停试验车和测量轮辙深度的过程。

通过多次试验,提取出不同条件下单次撞击过程中轮辙深度的实际测量值,测量数据为0.45,0.35,0.33,0.36,0.33,0.31,0.28,0.28,0.28,0.28,0.19,0.27,0.33,0.3,0.28,0.28,0.26,0.27。

试验时发现,试验车以一定速度与砂堤碰撞之后,由于其能量较大,碰撞时破坏了砂堤的结构,这导致轮辙深度较理论值相比变大。在理论分析时将砂堤水平方向假设为无限扩展面,而在实际运用中砂堤尺寸较小,当轮子陷入砂堤中时,砂堤受到侧向力作用导致砂堤剪切破坏,轮子剪切作用更加明显,轮辙深度也随之增加。

3 格拉布斯准则剔出粗差

工程试验数据在测量过程中会出现误差,引起试验数据的参差不齐,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明显过大或过小的数据,这些数据为可疑数据。在引用之前,必须经过数据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经实验归纳,当观测值数目大于200时,宜采用莱特准则;当观测值数目介乎100~200之间时,宜采用肖维勒准则;当观测值数目小于100时,宜采用格拉布斯准则;而当观测值数目小于7时,则宜采用狄克松准则。因此,根据试验数据的数量,采用格拉布斯法。

3.1 格拉布斯准则

格拉布斯法假定测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根据顺序统计量来确定可疑数据的取舍。做n次重复试验,测得结果为x1,x2…, xi,…,xn,服从正态分布。其求解过程如下所述:

求解样本平均值:

x¯=1nxi(5)

标准差:

S=1n-1i=1n(xi-x¯)2(6)

式(6)中:n为样本的容量,xi为测得的实际数据,x¯为样本的平均值。

求解统计量g(i):

g(i)=|xi-x¯|S(7)

式(7)中:S为标准差。

根据格拉布斯统计量的分布,在指定的显著水平β(一般β=0.05)下,求得判别可疑值的临界系数g0(β,n),系数g0(β,n)可根据试验次数n和可靠概率β查表2得到。

格拉布斯判别标准为,g0(β,n)>maxg(i)时,该数据组是正常的,予以保留;反之存在异常数据,此时maxg(i)应予以舍去。得到去除异常值的样本重复以上步骤重新进行判定,直到符合判定标准则可认为该数据组不存在异常值。

3.2 剔除阻机砂试验中轮迹深度测量值中粗差

按格拉布斯求解过程对样本数据进行差值剔除:

第一次判定:x¯=0.3017,S=0.0538

maxg(i)=2.756 5>g0(0.05,18)=2.5。

该数据可认定为异常数据,应予以剔除,得到新样本重新判定。

第二次判定:x¯=0.2929S=0.0403

maxg(i)=2.528 5>g0(0.05,18)=2.47。

同理,该数据亦可认定为异常数据,应予以剔除,再次得到新样本重新判定。

第三次判定:x¯=0.2994S=0.0313

maxg(i)=1.936 4<g0(0.05,18)=2.44。

通过三次判定,得到可信度较高的新的样本数据0.35,0.33,0.36,0.33,0.31,0.28,0.28,0.28,0.28,0.27,0.33,0.3,0.28,0.28,0.26,0.27。

4 轮辙深度公式修正

4.1 最大似然估计求平均值

试验中所得数据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其测量值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基本都在理论值周围变动,服从正态分布。现假设正态母体X具有分布N(μ,σ2),其中μσ2是未知参数。

正态分布函数为:

f(xi)=12πσe-(xi-μ)22σ2(8)

根据分布函数求得似然函数:

L=i=1n[12πσe-(xi-μ)22σ2]=(12πσ)ne12σ2i=1n(xi-μ)2(9)

根据文献[6]中似然函数求解过程可知,将似然函数L取对数、分别对μσ2求偏导数lnLμ,lnLσ2并令其为零,可得:

μ=1ni-1nxi=x¯(10)σ2=1ni=1n(xi-x¯)2=s2(11)

将经过差值剔除处理后的试验数据代入公式(10)、式(11)进行计算,得到其母体平均值的估计量μ≈0.299,σ2=9.8×10-4。

4.2 轮辙深度理论值

为理论计算方便,现将轮辙陷入深度公式用MATLAB语言编写计算程序,如图2所示。

通过计算可知,轮辙深度的理论值为0.273 m,与实际陷入深度有一定的差异,需要进行必要修正,才能将路面轮辙理论公式应用于砂性路面设计之中。

4.3 修正系数的确定

通过对比理论轮辙深度与实际轮辙深度的差异,可以看出实际轮辙深度略大于理论求解深度,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应将现有的轮辙理论公式乘以一个修正系数K

上文中已经求解得到实际轮辙深度的平均值为H实际=0.299,路面轮辙理论计算所得的轮辙深度为H=0.273。因此,修正系数K为:

Κ=ΗΗ=0.2990.273=1.1(12)

综上所得,应用于砂质路面的轮辙陷入深度应为:

Η=1.1[ΡΚσB(1-μ3)αD]112+μ(13)

5 结束语

本文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开展汽车在砂质路面通行效果现场试验,对应用于砂质路面的路面轮辙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得到由于剪切破坏引起的水平方向移动是导致轮辙深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数据数量选择格拉布斯剔除差值法对试验中获取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通过计算得到修正系数K=1.1,使理论公式与实际相吻合。

参考文献

[1]蔡良才.机场规划设计.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

[2]朱剑飞,蔡良才,李光元,等.基于地面力学理论的机场缓冲地带设计方法研究.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4):17—22

[3]翁兴中,蔡良才.机场道面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294—299

[4]雷晓平.浅谈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格拉布斯法.河南:河南建材出版社,2011;163—165

[5]GB/T14684—2001.建筑用砂

[6]汪荣鑫.数理统计.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32—42

[7]李光元.飞机在双面横坡跑道上的航向稳定性.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2(3):112—114

深度学习理论 篇10

一、中美深度报道在理论上的差异

深度报道在美国兴起的时间是20世纪初, 在中国兴起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 这两个时间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从产生的背景来看, 中国和美国都面临着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阶层不断变化等问题, 但是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来看, 它们二者截然不同, 在社会的发达程度上更不相同。美国的深度报道是除了报纸新闻和客观报道以外的第3种主流报道形式, 在西方国家的新闻界, 深度报道的主要形式是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 这些报道形式的出现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发生“扒粪运动”以后, 调查性报道出现了。美国报纸为了赢得更多的读者和抢占市场份额, 调查和揭露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例如官员腐败、企业作弊、犯罪活动、政府丑闻等等。调查报道对政府的腐败行为和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大肆曝光, 采用这种报道形式的典型事件就是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水门事件”, 当时《华盛顿邮报》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大肆报道, 最后直接导致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 这是调查性报道的最大成就。

1919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9年又发生了经济危机, 这两次巨大的社会危机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美国新闻界开始思考:一味单纯的客观报道存在着巨大的缺陷, 他们开始寻找新的报道方式。20世纪20年代初, 美国创办了《Times》, 它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杂志周刊, 创刊人名叫亨利·劳斯, 自称是“新闻事件的注释家”, 他间接推动了解释性报道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初,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新闻学院的副教授尼尔·高普鲁出版《深度报道》一书, 该书明确提出“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 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该书的出版为深度报道在理论和学术上奠定了坚强的基础。

我国的深度报道定义分为3个认识阶段:报道体裁—报道形式—报道理念。大部分人的观点认为, 深度报道只是一种报道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的深度报道在理论上和学术上包括的范围非常广, 只要是有点深度的报道都包含其中。1985年中国记者张伟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一则系列报道《大学毕业生成长追踪记》, 由此奠定了我国深度报道的基础, 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中美深度报道在实践上的差异

要寻找中美深度报道的不同之处,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阐述。

1. 从深度报道的选题来看

第一, 从产生的时间来看, 深度报道在美国产生的时间早于中国, 但是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 美国深度报道的理论和时间影响了中国。《中国青年报》是中国深度报道的发源地, 但是他们在进行报道的时候根本没有深度报道的理念, 只是在实践中自发的, 因此, 中国深度报道的兴起受到了美国深度报道理念的影响。

第二, 中美两国深度报道产生的背景虽然有相同之处, 但是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看, 也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从两国报道的题材来看就可发现其明显的不同。

2. 从深度报道的概念来看

中美两国对于深度报道的理解和界定的相似之处在于, 把新闻放在社会背景之中, 揭示新闻的本质和意义。也有明显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报道形式的理解和定义上有所不同, 例如美国的调查性报道含有浓重的“扒粪”传统和揭露色彩, 目的在于批评政府, 而在中国, 深度报道的作用在于对政府的监督。二是美国的深度报道没有进行学术性的深入研究, 对于调查性、解释性的报道注重独立文本的判定。通常, 美国新闻界会把调查性、解释性的报道归纳到深度报道之中, 有时候深度报道的题材选择往往比调查性、解释性的报道更为广泛, 报道形式更为自由。而在中国, 对于深度报道的研究分为独立和组合两种文体, 特别注重电视媒体的深度报道, 并且将连续报道、跟踪报道等都归纳到深度报道之中, 因此, 中国的深度报道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上都比美国更广泛。

三、中美深度报道在理论与实践上产生差异的原因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 正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转型, 所以新闻媒介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大众接受现实, 用监督作用来督促政府完善职能, 新闻报道的形式也很规范。而美国主要是由于经历了重大危机, 深度报道的内容更专注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 表达人民对社会的不满。从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看出, 中美两国深度报道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巨大差异。■

参考文献

【1】董媛媛.再探深度报道的起源与发展趋向, 2004

深度学习理论 篇11

[摘 要]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资源分配不均、更新慢、共享程度低、教学质量低等问题。云计算凭借高共享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低能耗性等优势,在国内外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现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论文在分析实验教学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指出实验云突破困境的独特优势,构建包括实验云建设模式、实验教学组织模式、实验教学管理和保障模式在内的基于实验云的教学模式,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实验云;云计算;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157-03

一、引言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实践性、工程性、实用性等特征的计算机专业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然而,由于硬件建设、教育理念和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局限,目前很多高校在实验教学中存在大量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1]

云计算以共享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低能耗性等优势,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实验云则是云计算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高级运用,是借助云桌面技术对实验资源进行虚拟化处理,形成虚拟资源池,根据教学需求进行组合,形成不同规格的虚拟机,最终以服务的方式为学生、教师提供远程虚拟实验室,为实验教学提供灵活、便利的技术支持。[2]目前,国内外各大高校和企业都在积极研究和建设实验云的教学平台,并不断投入使用。[2] [3] [4]然而,目前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出发,研究云计算平台建设的原则、技术方案和技术手段,大多局限在个别课程的研究,缺乏对云计算环境下实验教学模式整体、系统的研究,无法解决实验教学中的大量现实问题,与迅猛发展的云计算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形成强烈的反差。

为此,论文研究并构建了基于实验云的实验教学模式,以期从理论上为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管理和保障提供指导,并从实践操作上为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的实施提供指南,推动云计算技术在高等院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二、实验教学的现实困境分析

(一)实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困境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实验室还主要依靠各学院和专业进行建设,其最大的困境就是实验资源有限与利用率低共存的矛盾。一方面,一些基础性实验课,如计算机基础实验课,往往需要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为大量学生安排实验,但由于实验室资源有限,无法有效满足短时间里的大量需求。[5]另一方面,一些专业比较强的实验室由于其软件环境配置的不同,往往由各学院或专业独立进行建设,此类实验课程不多,但实验资源由于其配置的专用性,导致无法共享,造成各院系“资源孤岛”现象广泛存在。同时,多数院校采用先理论讲授、后实验验证的教学模式,造成实验课往往集中在学期中后期进行,学期后期更是实验课的高峰,这突显了实验资源数量不足和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此外,实验设备落后是高等院校实验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个主要困境。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迅猛,高等院校由于资金问题决定了实验资源的更新周期比较长,这导致实验基础设施往往技术落后、性能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验体验,制约了教师跟踪新技术并基于此开展实验课程,从而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受实验资源更新周期的限制,高等教育的实验内容难以做到“与时俱进”。

(二)实验基础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困境

高校实验室的计算机往往使用系统还原软件,在电脑重启后,删除所有的操作信息和数据,便于下次教学使用。这种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简化实验基础设施的管理,降低计算机因为感染病毒而瘫痪的情况,但会导致学生的练习与作业无法保存,尤其是计算机因软件故障重启,会清空学生所做的实验,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网络对拷技术,如“增霸卡”等,虽然可以对机房软件进行更新和维护,但由于实验室教学任务较多且十分集中,将占用几乎全部的白天时间和部分晚上时间,这迫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只能利用少数晚上和周末时间,通过加班加点来维护系统。而且由于管理员有限,一个管理员往往需要同时负责几个实验室,造成管理员维护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维护效果不佳。同时,由于实验设备使用频率高、人流量大,造成电脑硬件故障率较高,而硬件的维修周期较长,这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的有效使用率。[6]

(三)实验教学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组织困境

实验教学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的主要困境就是实验课时有限和实验内容陈旧。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一方面,由于实验资源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理论、轻实验,重讲授、轻操作的现象严重,于是课时偏少、实验内容不足是实验教学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设备的更新周期长,实验设备陈旧导致实验内容陈旧,而且多数实验课程是验证性或模仿性的,创新性和设计性严重不足。

在教学组织上,实验课往往安排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实验教学课程缺少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这是教学组织模式面临的另一困境。目前的实验教学评价主要是依据学生对实验系统的演示以及在课程结束后所提交的实验报告,但系统演示、报告抄袭严重。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监控,无法在整体上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从而无法根据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时调整。

三、基于实验云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实验教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践需要,基于实验云的实验教学模式包括建设模式、组织模式、管理和保障模式三个子模式。

(一)基于实验云的实验教学建设模式

多数高校已经建设了基本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校园网、校园WIFI,甚至教学专用网。根据节省教学投资的原则,实验云建设应该尽量利用各高校现有的计算机或网络基础设施,尽量减少新硬件设备的采办投入。依据共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种常见的云计算部署模式,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实验课程的需求,实验云的建设模式可以分为:基于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实验教学环境。1.基于公有云的实验教学环境。针对一些经费有限的高校,基础的、通用的课程,如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实验教学任务重,虚拟实验机需求量大。此类课程实验教学环境可以采用公有云的模式,租用企业或其他大型高校的云服务器,从而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提升教学效益。2.基于私有云的实验教学环境。针对一些专业课程,尤其是研究生类课程,由于此类课程多源于教师的研究课题,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教师往往不愿将相关资料随意放置到互联网上。针对该类课程,院校可以购置新的服务器、重建局域网,建设基于私有云的实验教学环境。此外,针对一些资金充足的高等院校也可以构建应用于本校实验教学的私有云。3.基于混合云的实验教学环境。基于混合云的实验教学环境是指高校针对一些基础类、没有保密要求的课程采用公有云的形式;而对一些具有保密要求的专业实验课采用私有云的模式,这是上述两种云教学环境的综合运用。

(二)基于实验云的实验教学组织模式

按照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实验教学思路,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带来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基于实验云的实验教学组织模式可分为:集中式实验教学模式、课堂式实验教学模式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1.集中式实验教学模式:类似于传统的实验室,建设云终端实验室,有固定的场所,集中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室不同的是:云终端实验室中存放的是云终端,机器性能要求比较低,而且学生可以通过任一云终端与云端的专属实验机进行连接。此外,教师通过实验平台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实验过程:一方面,教师可以实时发现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从而实现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实时监督,防止学生不按教学要求进行学习,如玩游戏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课堂式实验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往往采用先理论讲授、后实验教学的模式,这造成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严重脱节。基于实验云的实验教学环境允许教师在课堂上登录虚拟实验室,根据理论讲解的需要随时进行实验演示,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此外,学生在课堂上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通过校园WIFI连接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实现理论讲授与实验体验的有机结合。如在第一节课进行理论讲授,第二节课让学生通过电脑进行相关的实验体验和操作,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不仅可以通过实验体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传统实验教学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实验室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开放,不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实验云实现了全天候、全地域开放,学生可以不受场所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访问虚拟实验室。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设置必做和选做的实验。这样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使用个人电脑连接云端实验机进行实验,并通过选做更精深的复杂实验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三)基于实验云的实验教学管理和保障模式

基于实验云的实验教学管理和保障模式主要是基于角色进行分工,各尽其职,其角色主要包括管理员、技术维护人员、教师和学生。1.管理员:主要负责实验教学的日常管理。实验云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技术要求比较高,很多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可能对实验云下实验教学的组织、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平台的使用不是很熟练,需要管理员人员进行相关指导和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解答。2.技术维护人员:与传统的每个实验室都有几百个计算机不同,基于云计算的实验环境只需要维护云端的服务器。技术维护人员主要负责基于云计算的实验教学平台的技术维护,这包括主要软件的升级以及一些技术问题等。3.教师:主要是基于实验管理平台设置实验内容,通过云监控平台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监控,以及对学生实验效果进行评价等。4.学生:主要是基于为其提供的专人专用虚拟实验机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同时可以通过网上渠道实时与教师进行沟通。

四、总结

云计算技术为突破当前实验教学困境提供了科学的途径。与传统模式相比,实验云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简化管理维护,基于实验云进行实验教学可以更加灵活开放,这弱化了实验室和教室的差异,深度推进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交叉、同步进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曾明星,王晓波,周清平,郭鑫.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平台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07-112.

[2] 陆洪毅,唐玉华,肖侬.计机硬件综合“实验云”[J].计算机教育,2014(5):36-38.

[3] 王军锋,张亚斌.云计算环境中的“四学”远程开放教学模式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54-61.

[4] Jose A.Gonzalez-Martínez,Miguel L.Bote-Lorenzo,Eduardo Gomez-Sanchez,Rafael Cano-Parra.Cloud computing and education:A state-of-the-art survey[J].Computers & Education.2015(80):132-151.

[5] Alexey Dukhanov,Maria Karpova,Klavdiya Bochenina.Design Virtual Learning Labs for Courses in Computational Science with use of Cloud Computing[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4(29):2472-2482.

[6] 孙韩林,王忠民.基于云平台的计算机实践教学系统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13):67-71.

[7] 陈益全.基于桌面云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模式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6):104-105.

深度学习理论 篇12

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应该是全方位的研究,不能仅限于对太极拳拳理和技术动作的范围研究,而是应该拓展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人类社会、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医疗保健功能等领域的研究。因为太极拳是集宗教、哲学、医学、军事、文学、艺术、伦理、民俗、娱乐等于一身的一个武术拳种,将民族特色的文化展示的淋漓尽致,包含有丰富的文化、自然规律、人的行为规则等内容。有人形容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门武学,更是一门人学,她可以强健人的身体,防身技击,更能够改善人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地修补人的性格缺陷,使人不仅能够在身体方面适应自然界,还可以使人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因此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只有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才能使太极拳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地发扬光大。

1 太极拳发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我们曾经为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罗盘针、活字印刷)为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而感动骄傲,时常自豪地回忆起我们的祖先。但是我国在历史上由于长期受封建体制的束缚,封关锁国,观念和经济的落后,曾经一时,西方列强用我国的“发明”来侵略和掠夺我们。现在,我们的国家在日益繁荣昌盛,逐步强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我们有理由,也有能力将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工作向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以使太极拳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为人类社会所享用,造福于全世界,使太极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的“第五大发明”。

2 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应紧密结合对太极文化的理解和研究而开展

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古巴比伦),均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时至今日,其它的三个文明古国都没有完整地将本民族的文化保留下来,只有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仅完整地传承下来了,而且还在不断地被发扬光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学者研究,究其原因,一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文化对外不具有扩张性,不把本民族的文化强加于他人,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同其它民族和睦相处。二是对内不走极端,推崇“中庸之道”。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对“中庸之道”作了这样的诠释:“‘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而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理学大师程颐则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国人视“中”为重道上德和终生为人处世务须“笃行之”的规范和准则,以致我们历史悠久,文明璀璨的祖国选名定号,不秉他词别语而单选一个“中”字为其名号,称“中国”。中国文化所说的“中”是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不即不离、不紧不慢的恰到好处。而太极拳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拳种,其内涵统满了一种文化,我们称之为“太极文化”。太极拳拳理要求:立身中正,阴阳互体,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快慢相间,高低起伏,舒展紧凑,收放自如,身形兼备等,无处不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3 对太极拳在强身健体、医疗保健和防身技击的理论研究方面,不能只局限在物理运动的范畴

对太极拳在强身健体、医疗保健和防身技击的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只是局限于物理运动的范畴。我们知道,在自然界的物质世界中,运动是永恒的,是形式多样的,是极其复杂的。但归纳起来,无外乎就是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物运动这三种运动形式。物理运动是物质运动的简单运动形式,即直线运动变旋转运动;化学运动是物质的复杂运动形式,即产生化合反应的运动过程;生物运动是物质运动的高级运动形式,是物质运动形式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运动的新陈代谢过程。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的生命体,集三种运动形式于一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质运动体系。而目前在太极拳理论研究方面,说到太极拳的强身健体功能时,就会谈到:“通过练太极拳,使人体的肌肉、骨骼得到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松、柔有氧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由人体的直线运动变旋转运动,利用人体力学的原理,可以在技击方面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等。”往往都是概念性的和定性方面的词句,缺乏定量方面的具体数据和说服力。实践证明,人通过正确地习练太极拳不仅仅是肢体的肌肉骨骼通过物理运动形式得到了锻炼,身体的各种分泌功能也会不同程度地通过化学运动形式产生化合良性反应得到改善,从而使人体整个生物系统得到有效地调节。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太极拳界乃至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是欠缺的。据说国外的太极拳界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已经向化学运动形式开始进行探索。

4 太极拳的理论研究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首先要营造一个广泛开展太极拳理论研究的氛围。目前,我国太极拳界的现状是:一方面有些技术水平高的习练者缺乏理论研究的能力,这些人从幼年就开始在名师的指导下练拳,文化基础差,虽然练就了一身的太极功夫,但只是就“拳”说“拳”,知识面窄,思路不开阔,文字语言能力差,有话说不出,更是达不到触类旁通的境界,这个人群被称之为太极拳界的“实力派”。另一方面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武术专业人员,文化程度高,文字能力强,但缺乏太极拳名师指导,很难领悟到太极拳真谛,切身感受不到太极拳奥妙。理论来源于实践,他们在实践中得不到体验,自然就无法在理论上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这些人群被称为太极拳界的“学院派”。因此,就需政府的相关部门和团体牵头,将太极拳的“实力派”和“学院派”进行有机地整合,融合在一起,为理论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还应组织协调相关的科研、医疗等部门参与和支持,划拨专项经费,对习练太极拳的人群和非习练人群开展跟踪调查活动,获取科研数据,为理论研究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亟需要向广度和深度拓展,这是现实赋予广大太极拳理论研究者的责任,要承担并完成好这一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更需要从事太极拳理论研究的工作者长期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孙惠芳.浅谈太极拳健身[J].搏击·武术科学,2009(3):36-37.

[2]高丽.太极拳的文化内涵[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5):141-143.

[3]支川.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5):48-49.

[4]沈寿.太极拳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65.

[5]余功保.中国太极拳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02-341.

上一篇:功率模块原理论文下一篇: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