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策划案

2024-07-02

深度报道策划案(精选8篇)

深度报道策划案 篇1

“汶川大地震新闻深度报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策划书

选题背景: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这是场天灾,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冰冻灾害之后,又一次考验摆在所有人面前.天动地摇,汶川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焦点,那里发生的所有,都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关注.灾难来临之后,人民子弟兵的积极救援,四面八方的抗震救灾物资汇聚.人们在关怀着受难的同胞时,冷静下来,发现被压在废墟里那些可怜的孩子,他们都还没来得及过上他们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为什么倒下了那么多的教学楼,在这一次地震中,只有一幢教学楼屹立不倒,钢筋为什么都是钢丝?人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目标定位:深度报道的策划重在于告诉受众“特别的内容”,全国人民不仅要知道受灾的同胞的苦难,更要知道为什么会没能更好的避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在建设那些教学大楼的时候,监督部门在做些什么,地震是天灾,但如果做好了防范,或许那些书包的主人今天依然可以高高兴兴地过上儿童节.一.受众分析: 1.地震发生当天后,全国的大众媒体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灾难给当地人民带来的伤害,全国三日默哀,国旗降半,全球华人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汶川.2.中央电视台对地震进行直播,时刻跟进报道,给人们传播了地震之后的大量信息,让人们对地震发生后的受灾情况有了基本了解.3.在一大片废墟中,那些没有主人的学生们的书包是留给人们最深的记忆,为什么只有一幢教学楼在地震之后屹立不倒,桑枣中学是地震留下的幸运,还是悲哀?人们想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学楼没有能挺住,桑枣中学幸存是不是该警醒相关的人和部门?哪些部门该为那些倒下的教学楼负责? 因此在这些问题没有能给出答案之时,此则报道为观众揭开一个灾难背后的问责,理性地看待灾难后的重建应该要重视的方面,致使人们警醒,在下一次灾难来临时,能够留住更多孩子的生命,让教室不再成为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二.竞争对手分析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就学校建筑倒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它是一个群口激辩式的谈话节目,通过正反方的辩论来让真理变明,让事实真相浮出水面,黑暗的幕后暴露在聚光灯下.因为凤凰卫视的特殊体制,一虎一席谈可以更加公正,客观地把事实的真相通过辩论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一虎一席谈会是本此节目的最大竞争对手.具体分析: 1.一虎一席谈是个品牌栏目,有了固定的受众群体.2.一虎一席谈在政治上的限制会小,因此在此次揭黑新闻中能更公正,客观地交待事实,且不易受到体制的约束.3.一虎一席谈请到了很多有名的嘉宾,如黄健翔等名嘴,名星效应使得受众会出现马太效应.三.自身状况分析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的深度报道节目目标受众定位为全国关注地震灾难灾后的重建,及地震中教学大楼倒塌的事情真相的普通大众.受众定位的人群的知识基础要求比一虎一席谈要低,受众群体的基数会比较大.具体分析: 1.凤凰卫视的收视覆盖率在中国内陆远远不及内陆一般的上星电视台.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是以上星卫视台为平台的一档新闻的深度报道节目.收视群体会大于一虎一席谈.2.新闻的深度报道可以深入地采访,能将最真实的画面传达给受众,并且在记者出镜的调查中一步步地接近事实的真相,更引人入胜.3.镜头的画面语言能将更多的细节展现出来,比起一虎一席谈的谈话谈出来的更加真实,地震现场倒塌的教学楼用镜头表现会比用语言叙述更直观,更吸引注意力.四.环境分析: 在地震发生后仍然有大大小小不断的余震出现,记者在进入震区采访的安全会有危险,震后的堰塞湖,传染病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在中国大陆新闻要符合政府重视的条件的深度报道才能顺利通过,且要通过层层的审查才能播出,在这样一个灾难大背景下,对于这种揭黑幕的深度报道,要如何做到既能真实客观地报道出汶川教学楼在建设中的监管不利,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的事实,又能顺利的通过国家的审查播出.积极地引导震后的灾区的重建工作能够真正有力进行.五.对策设计

1.硬新闻软着陆,将这次的报道能够真实客观地揭露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引导政府所提倡的号召,让灾区的重建工作有力进行.2.记者采访能够保证安全的前提,深入到灾区捕捉到最真实的画面,对于那些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的问责,对监管部门的失职采访要做到尽可能的全面.3.对幸存学生的采访尽量不要造成二次伤害,尽人道主义原则,能不触及学生们的伤痛尽量避免.六.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大致流程如下: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既包括采访人员的安全工作准备,同时也包括前期案头,选题确定后的采访流程设计.2.进入灾区的采访,镜头的拍摄到位,采访的人物,地点,调查采访工作尽量细致,对桑枣中学没有倒塌的原因,及网络上流传教学楼内部的钢筋变钢丝的核实,已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监管者的调查有力有序的进行.3.后期编辑送审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顺利通过.4.播出以后对受众进行一次收视调查,了解播出效果,最后结束本期节目工作.

深度报道策划案 篇2

深度报道的采访与写作比一般报道更复杂、生动、深入、全面, 目前报业市场竞争激烈, 只有不断提高深度报道的策划和创新能力,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报道选题的策划创新

深度报道的特性包括:重要性、完整性、深刻性、综合性、知识性。因此, 深度报道首先要选择那些题材重大、意义重大, 富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的事件, 并从宏观、微观、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 完整地表现出该事件, 然后根据所掌握的丰富材料, 进行深度加工, 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揭示事物深层的内涵与本质。

2010年底, 我市开始为全市出租车更换新型计价器, 新设备具有的远程调控、防盗、一卡通刷卡交易等功能, 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乘客、出租车运营, 更让黑出粗现形。但更换后的短短几个月, 新计价器被盗事件频频发生, 一些出租车司机被迫每天拆卸却仍难逃被盗的厄运, 而盗贼竟多是黑出租车主。这是当时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普遍现象, 是非常典型的深度报道题材。但如按过去深度报道的一贯方式, 只是简单地实录调查, 效果将不大。如果对该题材进行精心策划, 效果就大大不同了。2010年2月12日, 《新晚报》记者既有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调查, 又有管理部门的宏观分析、市民个体积极建议的深度报道《“黑出租”疯狂盗窃新计价器》发表后, 立即引起轰动, 并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深度报道对选题的谋篇布局, 尤其是策划创新, 能起到提高报纸质量并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作用。

二、报道角度的策划创新

现代媒体竞争激烈, 纯粹的重大独家新闻已很少, 深度报道大都是对已被各媒体报道过的新闻进行二次挖掘, 用独家的视角, 从而引起社会、有关部门的关注、深刻的思考, 并促进问题的解决。

每年的两会或政府部门的工作会议、社会活动等消息报道, 往往对很多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焦点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报道得不深、不透, 如果对这类消息新闻进行深刻挖掘、独家策划, 用新的视觉和角度, 多侧面、全方位采访的深度报道, 可进一步拓展人们的感悟和认识。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市便开始推广中水回用, 2002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哈尔滨市节约用水条例》明确规定: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公寓等建筑, 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企业和文化、体育场所等建筑, 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或每日回收水量大于750立方米的居民区等新建、扩建工程, 应设中水设施;现有建筑物使用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 应逐步配套建设中水回用设施。但至今, 中水回用在哈效果甚微。以前, 各媒体对新条例进行过消息报道及深度报道, 今年两会, 市政协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再次提出中水回用的建议和议案, 这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新晚报》记者经调查发现, 哈市投巨资建设的磨盘山水, 就因没有中水回用设施, 每天至少9万吨的磨盘山水被用于冲厕, 而作为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水资源如此浪费令人痛惜。2011年2月18日, 具有独家视角策划的深度报道《每天9万吨磨盘山水从厕所“溜走”了》发表后, 立即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着手研究解决办法。

此外, 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 目前媒体大多采用实录报道的形式, 而如果对此类事件性新闻进行规律性总结、深层次挖掘, 能进一步拓展出发人深省、具有震撼力的深度报道。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愈加重视生命和健康。但在利益驱动下, 哈市的一些药店不仅将普通的保健食品当药品经销, 而且纷纷大肆渲染其具有所谓的神奇疗效。如此虚假宣传和经销, 严重地欺骗了消费者。这是一个社会影响恶劣、普遍存在的现象。2011年2月21日、2月23日, 《新晚报》记者深入调查, 采用组合式报道方式, 相继推出《保健品被当药品推销》、《仍有个别药店食品当药品卖》等系列深度报道, 社会反响强烈, 市药监、工商部门立即展开调查, 严厉打击这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保护了广大市民的利益。

深度报道的特性决定其对新闻的深层次挖掘, 而独家视角的挖掘策划创新, 要求记者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具有对重大新闻价值的甄别力, 善于从平常生活的普通事物中捕捉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深度新闻源。

三、报道互动的策划创新

21世纪,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出现的新媒体形态, 包括数字媒体、网络媒体和正在研发的生物媒体都在飞速发展。网络带来了传媒形式上的一体化, 更带来了新时期媒体更加激烈的竞争。

深度报道所关注的对象, 通常是那些对社会具有广泛的震撼力, 能引起人们关注的社会共同利益, 进而唤醒人们的良知, 激起人们的兴趣的事或人。此外, 深度报道不仅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影响, 还对现存的体制、规范、秩序构成冲击, 引起社会对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反思, 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网络、电视新闻的三维立体、滚动式连播的时效性、互动性强, 对平面纸媒体形成强大的冲击。增加纸媒体与社会、与百姓的互动性, 是提高其深度报道社会价值的重要载体。

2010年“十一”长假市民出游的高峰, 有关部门虽纷纷采取措施加大运力, 但记者对哈市长途客运市场进行暗访发现, 其中乱象丛生。2010年9月30日, 《新晚报》精心策划并发表的《记者节前亲历长途客运乱象》深度报道, 既有记者的现场调查, 又有主管部门采取的改进整治措施, 且图文并茂, 影响力和震慑力极强, 保证了广大市民的出行。不仅增强了报纸与社会、百姓的互动性, 更进一步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去年始, 哈报集团对年轻记者进行DV技术培训, 并成立专门队伍, 注重新闻尤其深度报道的互动策划创新。《新晚报》2010年12月11日发表的记者调查《友谊西路能否来回通畅》、2011年3月发表的《于脖子烧烤仍收餐具费》等连续报道, 记者均拍摄现场采访的视频, 尤其策划并陆续推出的《学习型家庭评选活动》, 现场感、互动性强, 提高了报纸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充分体现了其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贴近社会、贴近百姓、超越自我、创新务实的办报理念和宗旨。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 大势所趋。平面纸媒体只有不断地对新闻源进行深层次的二次挖掘、独角视觉的策划, 由单向报道转向多边互动, 使新闻与观点融合、与不同层面人的表述融合, 更新观念勇于创新, 才能提高其权威性、服务性和吸引力, 才能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深度报道策划案 篇3

关键词:深度报道 新闻策划

在媒介全球化融合发展的新时期,一般性报道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深度报道就成为受众的心理需求,成为新闻媒体发展的趋势。广播作为传统媒介,怎么样才能够做好“新闻策划和深度报道”,吸引受众的关注,令人思考。

一、认清劣势,策划为先

深度报道与新闻策划考量着新闻从业者的业务素质,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丰富的生活底蕴,更需要有驾驭新闻事件全局的能力。对于广播媒体来说,要注重对于人才的投入和培养,这是做好新闻策划和深度报道工作的首要因素,也是重中之重;其次,要看清广播的劣势,突出特点。尽管没有画面,但作为广播从业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语言、音乐、音响等三种声音的表现手段,构架多样的结构形式,表达丰富的信息内容,做到先声夺人。也许有人会质疑,仅仅通过声音,是否能够支撑起以深刻见长、需要详尽分析的深度报道样式呢?答案当然是“能”。广播本身就是声音的艺术,只要操作得当,策划到位,深度报道完全可以成为展现广播魅力的一朵奇葩。

以包头交通广播来说,近年来,在广播媒体专业化、本地化的“窄播”策略的制定前提下,对于深度报道和新闻策划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细致地讲,每周五频率新闻部都会召开编前会,就一周的节目内容、时事话题进行讨论,筛选出重要话题,制定出下一周的节目主题和宣传方向;在每天的早新闻节目之后,召开编后会,节目人员对于市民参与话题的导向进行分析,对节目宣传的优缺点和节目中反馈的复杂信息进行研判,对次日的宣传思路进行调整,做到一起重要新闻事件,一天一个角度来阐述,让听众的收听形成持续性,并积极地参与到节目中来,延展话题的深度,全方位地做出真实客观的报道,以此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发挥媒体的正能量。

二、运用优势、突破自我

1.标新立异:新闻策划要有新意,力争做到与众不同。深度新闻报道通常是策划性的报道,在进行新闻策划的过程中,不管是主持人还是记者编辑,都要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策划的新闻点要力争打破常规,有新意,从报道选题到报道角度,从报道方式到报道手段,都需要精心设计和大胆创新。

2012年,我们曾经深度关注了国内车主普遍反映的“奥迪车A6L2.4车型烧机油”的现象。这个问题,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在内,都在报道后没有得到厂家的认可与解决,无果而终。包头交通广播另辟蹊径,从奥迪的品牌形象入手,从消费者对于这一品牌的忠诚与信任度谈起,策划展开报道。通过记者现场连线、热点跟进、汽修专家做客直播间、新闻评论员点评等一系列的举措,最终促成了包头本地的4S店与厂家经过积极协商后,答复消费者免费更换发动机并延长质保期限,赢得了听众的赞誉和信赖。

2.客观公正。这是对所有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小到消息,大到长篇报道,都要把持这一原则。这看似简单,实质很难,因为报道中难免会有记者自身的倾向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报道新闻事件的时候加倍注意,特别是在一些事情还没有定论时,不能道听途说,妄加评判。

3.团队协作。俗话说,孤木难成林。做好深度报道绝非一人之功。媒体从主持人、编辑到记者应该形成良好的作业链条。要允许每个人畅所欲言地表达观点,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展开报道。这样不仅打磨了团队,还会促进节目的可听性,提升节目的影响力。

时代与日变迁,新兴产业层出不穷。面对机遇和挑战,作为广播媒体,做好新闻策划和深度报道,是保证节目好听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体现媒体宣传力、公信力与监督力的一个重要内容。稳扎稳打、锐意进取就意味着突破与收获;反之,就意味着衰败与被淘汰。广播事业任重道远,注重细节,求新求深才能扬帆远航。

深度报道如何写 篇4

一、深度报道的涵义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在我国,大致崛起于1987年以后,1987年被称为“深度报道年”。到现在,深度报道发展更趋繁荣和成熟,广泛渗入到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不再为报纸所独有。

不过,必要指出的是,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

(一)重要性

首先是题材重大,其报道对象多为重要的,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或问题,或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多为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其次是意义重大,富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要求满足实际工作和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完整性

其完整性表现在大时间、大空间、宏观的、微观的、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既回顾过去,又剖析现在,也预测未来。

(三)深刻性

它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有分析、有思辨、也有预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

(一)综合性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并非一种独立的体裁,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各种体裁均可作深度报道,多种体裁的融合则更适于作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综合性往往表现为体裁的综合、手法的综合、内容的综合等。

(五)知识性

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涉及古今中外各类学科知识,以满足受众需求。

三、深度报道的类型

一般分集合型与单一型(或多篇类与单篇类)两大类型。集合型与单一型又可细分为不同形式。

(一)单一型

此类又可分为综合概括、分析解释、提出问题、典型传播、热点透视、对比揭示等多种类型。

提出问题类。只提出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但又为大众所忽略的问题。文中虽不对问题进行解答,但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综合概括类。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之下的众多事实,加以归纳综合。

分析解释类。对某些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或新出现的、人们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事实进行分析、解释,揭示其实质、意义,预测其发展趋向等。

对比揭示类。通过两方面的性质不同的事实进行对比,揭示主题。

典型传播类。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或教训,进行详细叙述、深入分析。

(二)集合型

即是由多篇报道组成的深度报道。又可分成以下几种:

1、连续报道

即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的报道,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和内容有完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此类报道又有二种情况:

进行式连续报道。往往用来报道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处于“正在进行时”的事件,以事物的连续性和时间的先后为着眼点,不断地发表多篇报道。

反应式连续报道。往往是重要的、典型的事件、人物或问题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反应,然后将这些“反应”报道出来。

2、系列报道

即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不同层次,运用多种报道体裁和形式反映同一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它不是着眼于时间性和连续性,而是重在深入解剖、深刻透视。

3、组合报道

即围绕同一主题、同一主线、同一问题,将内容不同、形式和体裁不同、来源不同的新闻稿件编排组合在一起(同一版面上),从而形成强势,使报道深化、立体化。

四、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

(一)选择重大题材,确立重大主题

深度报道一般要选择重大的题材,不论单篇式还是集合式,往往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社会生活的迫切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问题等等。多为“三点”题材,即社会中的热点、工作中的重点、受众关注的焦点。

通过重大题材的选择,对新闻事件、人物或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解剖,从而揭示出重大的主题。

如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火灾震惊了全国人民。100多名记者冲破重重阻挠,奔赴火灾现场采访,一改过去简单化地将“丧事”当“喜事”办,往往把灾情与错误变成“歌德”报道的做法,对火灾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中国青年报》先后发表了《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连续性的报道,从引起火灾的表面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与“职工违反操作规程”)到火灾背后的官僚主义弊端,进行了深层次的揭露。

(二)全方位的透视,多角度的考察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既表现大时间、大空间,又是宏观、微观兼备,还注重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透视。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其突出的个性。它要求对新闻“六要素”中的“why”和“how”进一步深化,重在“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但在“when”上,既要说明现在,又要追溯过去,还要预测未来;在“where”上,既要报道现场情况,又要兼顾其空间的延伸和波及;在“who”上,既要采访当事人、目击者,又要采访其他直接间接的有关人员

;在“what”上,既要撷取典型的,关键性的材料,又要搜集丰富的有关新闻事实的其他细节。

因此,深度报道是全面的、完整的、动态的、立体的反映。写作时应忌片面、零碎、静止和平面化。

(三)表达自由灵活,语言风格多样

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在表达方式上也有不同。它既有直接叙述,又有主观议论,通常夹叙夹议、边述边评,可用思辨性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也可用抒情性的议论.在语言上,深度报道既要求准确、朴实,又追求生动、形象;既可写得庄重严肃,又可写得轻松活泼。语言风格可以多样化。同时,应避免追求庄重严肃而成为“面目可憎”,追求轻松活泼而变得“花里胡哨”。

最后,深度报道篇幅一般稍长。但也并非都要写成长篇大论,可大、中、小结合、并举。深度报道之所以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新闻之求新、快、短,有深度、厚度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的缘故。短而空不好,但片面追求虚假的“全”和“深”,搞“假、大、空”的深度报道,也是没有必要的。

关于深度报道的写法——预设、捕捉和集成

闫肖锋(《新周刊》总主笔)

深度报道在本文中被分为三段论:预设假说、捕捉事实和集成文章。

那么,令人困惑的三个问题是——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 编写报道跟写小说的分别又在哪里?

一、预设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可简化为,去采访之前是否需要一个理论预设或逻辑判断?

当矿难之类突发性事件来临时,记者能具备什么样的理论准备呢?又能形成怎样的逻辑判断呢?显然,这是荒谬的。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记者无法先有逻辑判断的,只是一些想法的碎片,诸如违法作业、官商勾结、人命不值钱之类的判断,如此而已。这些想法有待证实,而更丰富、更刺激的事实隐藏于未来采访之中,找出它们是一位记者最大的使命和挑战。待采访有效实施之后,最后自然成了逻辑判断和理论分析。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以及逻辑整理能力。如果采访只是为了印证某种假设,已经判断好的东西,那是没有意义的、强奸事实的。

但另一方面,理论是捕捉世界之网。假如你对这个世界没有看法,注定也采访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记者是人,不是扫描仪。换句话说,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你能捕捉到什么。

关于是预设问题还是随机跟进,孰先孰后,应视不同采访题材而定吧。事实永远比理论更精彩,变化总是超出个人想象。但如果没有理论或逻辑武

装,采访者便沦为吸尘器,抓到什么是什么了。有理论准备的大脑,能让记者像守候在洞口的猫那样,随时捕捉话题之鼠。

理论上讲,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调查或采访。人们只能通过一些方法论逐步逼近事实,消极地说,不可能完全捕捉到事实。但是,新闻采访与社会调查至少有两点是可以共享的:一是价值中立,二是逻辑循环链。

采访/调查时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即暂时搁置一切既定观念、看法、理论,保持某种清空状态来迎接事实的来临。尤其在采访过程中,切不可因自身成见,影响、干扰、左右了采访的对象或事实。价值中立不等于没有预先的理念或逻辑,只是要求在操作过程中要杜绝它们对捕捉事实的干扰,以便“客观”能自然呈现。举个傻瓜化的比喻,采访/调查矿难中你不能这样问:“死了这么多人,您是否觉得矿主十分可恶?”

至于采访/调查需要逻辑循环链,则直接借鉴了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逻辑关系。毕竟,新闻学不过百年历史,而社会实证研究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了。那么,获取事实的逻辑方法自然可以拿来共享。这个调查/采访的逻辑循环是这样的:

以《新周刊》曾经做过的“同学会”专题为例,这样大型的报道策划,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准备或逻辑判断最终将导致方向散乱,采集上来一堆事实,难以让读者窥见全豹。对于该专题,我们曾做过一系列预设,比如:

1.现阶段,同学会已经从感情维系发展到经济利益甚至政治裙带关系了吗?

2.同学会是否出现阶层分化,是否清华、北大、吉大等名牌大学的同学会已形成C.W.米尔斯所谓“权力精英”?

3.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了不同的同学会,那么,是哪个阶段的同学会起关键作用,小学、中学或是大学?各种同学会的交流模式有何异同?

“同学会”专题操作于5年前的2003年,当下中国社会更趋于板结化,以上预设应当说只是理论预测,对2003年的中国可能是超前了。或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以上假设均为西方模板下的逻辑判断,中国社会则完全玩的是另一种规则或潜规则。但无论证明或否证,都是推进捕捉事实的出发点。深度报道的采访带有较强的新闻策划性质,即对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这不单指事件报道策划、大型专题策划,也是媒体竞争的需要,广告客户的需要。

其实,并不会因新闻策划而牺牲掉传媒的客观性。吃新闻这碗饭本来就是门艺术,说科学有点抬举了,或者顶多是艺术加一点科学吧。

事实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可比之狗与尾巴的关系。狗摇尾巴,还是尾巴摇狗,英语谚语所云:“有时候,尾巴也能摇狗。”事实与假设之

间是相互制约和控制的关系,一方太强、另一方太弱都不是深度采访/调查所需要的。

二、捕捉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这个问题令人联想到量子物理学中那个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按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这个世界是不可测的,因为任何测量这个世界的工具或方法,均无一例外地会干扰到测量对象,而所得结果已然不客观了。所以,悲观的认识论会说,这个世界的真相人类永远接触不到;乐观的认识论则坚信,人类有能力无限逼近这个客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量子物理只是研究了其一即自然世界,其二是更为变幻多端的人类社会。新闻人要做的事情,似乎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

从心理学上看,任何社会观都是每个观察者的心理投射,见仁见智而已。哪个记者不是以个人的视角采访,哪个编辑不是以个人的兴趣裁剪素材,哪个主编不是以个人的偏好选择刊载哪类文章?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世界。一次,好莱坞电影人乔治.克鲁尼答记者问时狠狠嘲讽了一把CNN和BBC所谓的客观报道,他说,在西方电视台上一条三位登山者遇险的新闻会循环播报几十次,而你知道,这个世界同时有无数的生命正在遭受侵害或面临死亡。你还能说 CNN、BBC代表着客观世界吗?

客观新闻主义无疑导源于西方,诞生了CNN、BBC。但这个“客观”太过西方中心主义了。只是,在采访或抓料、捕捉中,你尽量保持某种价值中立。新闻采访不只是话筒或录音机。而无论是麦克尔.华莱士与风云人物的唇枪舌剑、谈笑风生,还是人类学家潜入非洲部族、融入原住民生活细心体味,无不带有操作者的主观价值判断和心理投射。电影《声名狼藉》对所谓“价值中立”式的客观报道方式提出挑战。电影讲述了西方“报告文学之父”杜鲁门.卡波特的另类故事。卡波特受《纽约客》杂志之托采写一则凶杀案故事,通过深度卷入案犯内心深处,竟然发现人性根本上有莫大的相似之处。卡波特最终写出来的《冷血》与其说是一份深度报道不如说是一部小说。但作者自已以为,这种小说式写作更“客观”地接近了案犯的心理事实。

综观新闻史,的深度报道除借鉴文学笔法外,对社会学、人类学的手法也是采取“拿来主义”。这里不妨穿插着盘点一下各种方法:

1.民族志/田野法。此法关键在于进入角色,深度卷入又保持价值中立。人类学的通则之一就是:“只有当深度卷入另一种文明之后,你才能明白自己的文明是什么。”实际上,这讲了一个事实与假设互为观照的辩证关系。

新闻报道的观察法/体验式报道相当于上述田野法,一

种诉诸采访者感觉器官以及延伸物的手法,取决于操作者的思想因素、知识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

2.直面采访法。即通常记者采用的拟好提问纲目、揣摩对方反应及时调整提问的采访法。此法要求既要尊重对方又要防止其天马行空、不着边际。面对面采访,好奇心比技巧更重要,调查性话题就好像智力游戏,逐渐深度卷入。

直面采访或访谈法、访问法,是当前新闻记者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具有双向沟通、控制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曾经的“中关村第一记者”刘韧曾总结他采访“知识英雄”们时的法则,就是深度卷入的双向沟通。刘采访时并不作记录,而是将全部经历放在探讨问题、智力交锋上。往往是,一篇精彩报道要录几盘甚至十几盘带(当时用盒式录音机),而成文不过万言而已。通常,采访逻辑是通过预设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与高手交锋没有一定的理论准备是难以应对的。刘韧后来将这类采访集结成书《中关村方法》。

3.电话采访。此法在美国新闻界被称为“快餐式采访”。如果按深度分级别,田野法的深度胜于直面采访法,而直面采访法又胜于电话采访,电话采访则胜于MSN采访。但电话采访的好处也不言自明,可以大面积、大批量操作,可以省却舟车之苦和时间不便。对于难言的话题,电话的距离感反而能让沟通双方放松心态、畅所欲言。《新周刊》的电话访谈栏目“世界观”算是一个成功尝试,常使受访名人敞开心扉、将箱子底里的人生感悟都讲了出来。4.文献法/二手资料法,百度法/谷歌法。社会学意义上的文献是指一切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其本质是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包括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的人类知识的载体。网络发达的今日,上述文献纷纷搬上虚拟空间。搜索引擎网站的宏伟的计划就是在网上建无所不包的图书馆。可以不客气地说,百度法/谷歌法正使新生代传媒人越来越懒,新闻器官越来越萎缩。有些文章甚至是一批关键词搜索后整合出来的结果。当然,积极方面的意义是现在实施任何采访之前,记者都能够通过百度法/谷歌法做足事前功课了。

5.书面采访法。一般针对“大人物”或时间不便的重要人物。中国通常的情况是,由受访人物口授、助手或秘书帮助整理完成。与电话采访相比,书面采访可以使对方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回答正规、措词谨慎。优点是突破时空限制,缺点是与一般新闻原则相背,不得已而为之。

6.问卷法。由于抽样理论的发展,样本代表性、精准程度越来越高,使之

成为最科学的舆论调查方法。目前业已被报刊、网络等媒体借鉴利用。例如,“新浪调查”甚至成为该门户网站的一项利器,使之一下子有了独立的民间价值,调查结果每每被传统传媒、学界、政府研究机构广泛引用。

问卷法的优势除突破空间限制外,便于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将主观偏见、思维干扰降低到最小,使其科学性排在众多方法之首。且具有匿名性,是西方政治选举各方精心利用的武器,也是制定宣传策略的依据。当然,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也善用此道。

缺点是只获得有限的书面信息;不适合文化程度低的群体;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比较低;就新浪网上调查而言还存在着取样代表性的难题(仅代表愿意点击者而非网民全体)。所以,问卷法通常与典型个案采访/调查相结合,以得出互补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问卷法的抽样原则不独对问卷法有意义,对如何科学抽取采访对象也是重要的,否则,可能导致偏听偏信,被某类受访对象误导。抽样原理有专门论著,此处不赘述。

7.座谈会法。市场研究学称为兴趣小组法,新闻学又名调查会,是记者邀请一些人士,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对与会者进行采访。优点是头脑风暴、激发思路,缺点是多数与会者的看法易受意见领袖左右。

三、集成

素材采集上来后,编写报道跟小说写作的分别又在哪里?同样的原料在不同厨师手中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菜式,同样,即使一同去的采访,编出的稿子也是千差万别。

所谓好看的新闻要求二点俱佳:既要有丰富的细节,又要有严谨的逻辑,缺一不可。实际上,按细节与逻辑可分出四等文章:一等文章既有细节又有逻辑,二等文章有一堆细节但逻辑不清,三等文章有逻辑但干巴巴无细节,四等文章既无细节又逻辑混乱。

通常的比喻是记者要像蜜蜂和啄木鸟,而不是吸尘器、扫描仪,有选择地、精准地、代表性地挑选素材。但这只是第一道将垃圾挡在门外的关卡。第二道关卡在于如何编制这些素材使之成为端得出去的故事。在这一方面,记者又要向小说家或社会学家借鉴了。

曾经的“京城第一财经写手”王安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说,让乏味的题材生动化,少用解释经济术语,少用数据,要用也需显示所用数据的重要性,把经济报道写得有人情味,等等。这里又要提一下社会学想象力,如何将采访的素材与现场感觉、过往经验、宏大背景和相关理论关联起来,穿插于小场景与大时代之间,是颇考记者功力的,这也正是杂志这种报道方式优于电子视频媒体的关键所在。这里还要提一下文学情怀,故事再好

,没有一定的渲染是不好读的,当然,文学化思维就免了吧。

名记者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被作为讲解采访技巧的典范作品。其中不乏文学手法,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展现出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她经常运用想象力将原本不搭界的场景拼于一处产生强烈新闻效果。法拉奇是新新闻主义的成功实现者。

在国内财经类报纸上,你也会看到这样的故事开篇:

最近,Linda把一声响亮的“我靠”拍到了老板脸上,为此,她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接下来的时间,她感到悲惨和孤独。与上海淮海路写字楼里那些白领一样,Linda在网上忧郁地打着字:“工作压力使我没时间找朋友倾诉;电子社会也没建起什么来。”„„(“探寻中国网络社交背后的现实社交模式:这么近,那么远”,《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4-09)。

可见,财经报道未必是干巴巴的大讲财经理论和逻辑关系。除文学化写作外,编制好看文章的要领早已被概括如下:

1.利用好一手采访素材。新闻写作可以被看作是两次改写:被采访对象有选择、有侧重地复述“事实”,记者再对这个复述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复述。记者通常处理方式是:将口语变为书面语,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话题体变成故事体;冗余部分删除,留下精彩个性表明立场的话语,经典处以直接引语形式出现。

2.善于作要点笔录。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高强度的智力交锋与交流,全神贯注、穷追不舍、斗智斗勇式的细节式采访,为便于后期整理,要点记录是必需的。不可完全依赖录音机,有时录音是最能淹没真相的了。作现场笔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理顺故事逻辑的过程,使未来文章框架初具雏形。

3.利用好二手资料。二手资料不仅可以交叉验证一手资料的真伪,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后来的新闻作品比前作更扎实厚重、丰满完善。面对纷繁庞杂的二手资料,以事件为线索整理出编年;以人物为线索整理出简历。二手资料的穿插引述亦最见记者功底。新手往往对于庞杂的二手资料惘然不知所已。

4.多次修改。第一遍修改为结构调整。确认小标题、段落前后秩序没问题后,注意力要放在自然段落间的先后秩序、语句顺序的调整。第二遍修改为字词句的润色。少用形容词、多用名词与动词、用虚词统领文章节奏、被动句变为主动句、长句分割为短句,主谓宾均衡避免大头小尾,如此等等。通常,将文章放上一两天是有益的,让文章冷下来,让自己冷下来。只有脱离了写作时的激情状态,作者才可能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

对文章进行冷静修改,一层一层剥开逻辑的核,并突出立场与观点。删除过激之语,使文章具有平和的文字美外,更具令人拒绝不了的逻辑力量。

结语

所谓深度报道、深度采写、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体验式报道,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深度报道像是完成一项侦探任务,先有假设推断,后有搜索证据,最终排除或确认凶手。整个过程需要胆识和勇气、嘴利和脚勤,还需要一点社会学的想像力。先是:你找到故事了吗?然后是:你抓到凶手了吗?

浅析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篇5

浅析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深度”是怎样形成的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能够全面展现事件背景、描述事件总体状况、阐发事件影 响以及当事人、旁观者、学者评价的一种报道形式,以其独有的立体性优势,越 来越受到广大新闻媒体的青睐,甚至有学者将其誉为“新一代主流新闻”。在我国最早引入“新闻报道”一词的新闻学工具书——1984 年 3 月浙江人 民出版社《新闻学简明字典》中,对其作出以下阐述: 深度报道(In-depth Reporting),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 势的报道形式,诞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是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的进一步深 入的报道形式。它的主要特点:要在“Why” 为什么)和“How” 怎么样)中进一((步深化,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 从《新闻学简明字典》给出的定义可以发现,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的主 要区别体现在其“深度”上,即对事件当前状况的“深度”掌握,对事件背景的 “深度”挖掘,对事件可能造成影响的“深度”探索。从这个意义上,如何挖掘 新闻“深度”,便成为深度报道写作中最有探讨价值的一个问题。一个新闻报道的问世都要经过两个环节: 搜集所要报道事件的相关资料和利 用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编辑组稿。深度报道只有在这两个环节上都下足功夫,才能 在新闻作品中体现出“深度”的特点。第一、发掘事实的深度,即尽可能多的占有事实。原央视新闻中心主任、多 年参与策划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孙玉胜曾说: “挖掘深度的方向不是唯一的,但 是无论节目的制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向来寻求节目所要达到的目标深度,都必 须先寻求支撑这个深度的事实和证据。所谓的深度,就是对事实的占有。作为记 者,你获得的事实越多,你离深度就越近。” 深度主要来源于事实,这似乎与人们一般认为的 “深度主要来自记者的评论” 相去甚远。我们所要说的是所谓深度,不是或不主要是因为记者所发表的对事实 的深刻见解,而是以对事实的讲述和事实疑问的解开为核心,并由此引导受众进 入到一种目标深度中。

在这样的理论支持下,我们可以认为,只有那些不辞辛苦的深入采访、锲而 不舍挖掘事实真相、整理总结大量事实材料的记者,才有可能从相同的事件中挖 掘到更深刻的价值。占有尽可能多的事实是写好深度报道的前提。第二、带着问题意识逐步接近事件本质。事实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或明或 暗的摆在人们面前。当记者通过艰苦的采访获得了丰厚的原始材料后,如何陈述 事实便成了对编辑能力的一种

考验。平面的罗列材料显然不能引导受众道道目标 “深度”,如果能够有连贯的问题意识,在问题意识的牵引下不断追问事件本质,经过层层解读,“深度”便可以呈现在受众面前。所谓的“问题意识”,一般由一连串的“为什么”来牵引,引导人们深入质 疑、辩驳、探索,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与客观报道相比,问题意识在深入报道 中显得更加重要。这是因为深度报道指向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深度报 道的新闻事实不仅仅指具体的新闻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新闻事件与社会、新闻 事件与人的关系。也只有带着问题,有意识的去寻找、梳理材料,才有可能实现 报道的价值,达到目标深度。在杜骏飞、胡翼青的《深度报道原理》中,他们提出了一组基础追问: 发生了什么事件?(What happened?)谁对这件事负责?(Who was responsible ?)她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Why did they do it?)在这些基础性的追问中,报道是一步步的走向深刻,问题意识是获取所需事 实的重要条件。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深度报道的问题意识是贯穿于报道的全过程的,并非 仅以写作或编辑为发端,而是在采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但所有的事实得到最 终的落实,并通过表达而走向完整,则只能在最终的写作和编辑整理阶段来完成。贯穿始终的问题意识是深度报道实现其目标深度的重要手段。第三、建构事实背景。在客观报道中,人们通常把事实和背景加以区分,将 背景看做是用来解释事实的一种历史性材料。但在深度报道中这种观念受到了质 疑。从事深度报道的媒体工作者们更倾向于以下这种观点:背景是事实的组成部 分,它是系列事实间的关系所在,是事实存在的环境,是粘在事实背后的东西,

是更多的事实。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背景作为深度报道事实的一部分,在深度报道中对背 景的阐释可以把报道引向目标深度的方向。背景在深度报道中往往是构成“表面 事实”和“深度事实”的交界面,透过它的挖掘可以进入更深的信息层次。而且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结构性思维不是抛开其原有的关于事物的整体认识去简单的 “就事论事”,而总是将个别事物置于事物的整体认识的条件下进行定位、释义 和理解。基于背景在事实中的特殊地位和深度报道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建构事实背 景,还原事实的生存环境是深度报道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少了对事实背景 的建构,深度报道的立体优势就大打折扣,报道的全面性、完整性也将受到质疑。建构事实背景是深度报道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综上,发掘事实深度,尽可能多的占有

事实是深度报道写作成功的前提,贯 穿始终的问题意识是深度报道实现其目标深度的重要手段,建构事实背景是深度 报道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深度报道的写作中三者都是不可忽视的,也 只有真正将三者都能做好,才能达到所做报道的目标深度。


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品质 篇6

【摘要】深度报道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深度报道是新闻工作中常见的新闻表现形式,也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2003年5月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改版,引人瞩目的是在晚间第二个黄金时段展播央视的七个精品节目。在播出的七个精品节目中,新闻类节目只有一个《新闻调查》,这就使《新闻调查》这个存在了七年的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关键词】 深度报道

新闻调查

品质

深度报道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 物发展方向的预测。深度报道是新闻工作中常见的新闻表现形式,也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深度报道是受众的需求,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必然趋势。常见的适合于深度报道的报道形式有:电视专题报道,也叫做新闻专题片或纪录片。它类似报纸的通讯、特写、长篇报道、调查报告等。一般是对比较大型、重要的新闻事实作深人、具体、详尽的报道,对发展中的重要新闻事实也可作比较全面的展示。作为央视的品牌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节目具有着相当的代表性。

一、高起点创立栏目核心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首期节目《宏志班》播出,拉开了中国电视史上一个时段最长的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序幕。创办者当初对这个栏目的期许是:“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为客观、系统、权威。”[1]事实上,从央视在寸土寸金的第一套节目拿出45分钟的时间(后来有过30分钟和40分钟的时长,现在又恢复为45分钟)来办这个栏目,而且是在周末晚间的第二个黄金时段,不能不说央视对这个新闻专题类的“航空母舰”节目抱有极高的期望值。从《新闻调查》七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基本上是秉承了深度报道的“深刻、理性、关注大命题”的精神实质。《新闻调查》在创办之初提出的口号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正在发生的历史”,其意在探寻事物背后更深层面的内容,而且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关注那些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事物。所以在《新闻调查》最初的节目中,我们发现有关香港回归祖国(《香港首任行政长官选举纪实》)、重庆直辖市(《重庆——中国第四直辖市》)、国企改革(《国企改革备忘录》)、环境保护(《淮河水》、《再访淮河》)等重大事件或问题都进入了《新闻调查》的视野,从而凸显出了一个深度报道栏目的权威和深度。

1998年,《新闻调查》又提出了三句话的理念:“重大新闻事件背景调查全面深入、国计民生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大时代背景下新闻故事一波三折”,更加突出了它关注社会大命题的宏观视野。到了2000年,《新闻调查》又从人性化的角度在人物题材的深度报道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普通人走进了《新闻调查》,报道的是普通人,但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时代性和历史感使节目具有了深层的内涵和广泛的意义。2001年,它正式宣布了“探寻事实真相”的调查理念,开始“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2]。于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新闻调查》在近两年中涌现出大量的具有调查性报道特征的优秀节目:《绛县的经验》、《厦门特大走私案》、《走进文楼村》、《南丹矿难内幕》、《揭秘“东突”恐怖势力》„„这样,《新闻调查》的面目变得更加清晰:这是一个严肃的、以调查性报道为主要目标的电视深度报道栏目。

二、形式内容突出栏目特色

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央电视台,要保持主流媒体的品质,新闻类节目必须成为其立台之本。虽然一个崭新的新闻频道已经在2003年7月1日正式播出,但是作为央视主要“面目”的第一套节目——综合频道来说,新闻类节目依然应成为其赖以存在的标志性节目形态,新闻是作为大众传媒而存在的电视台所承担的主体内容。所以,改版后的央视第一套仍然需要保留一定数量品质较高的新闻节目:原第一套中四档主要新闻节目《新闻早8点》、《新闻30分》、《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报道》,以准确及时的新闻时讯凸显央视一套的权威性。然而,只保留这四个新闻节目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不需竞标,毫无疑问地保留了下来,一个早间,一个晚间。

那么《新闻调查》的位置呢?正如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新闻调查》的出现,事实上是弥补作为只有13分钟时长的《焦点访谈》在面临重大的或较为复杂的问题或事件时开掘深度的不足,而力图比《焦点访谈》“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为客观、系统、权威”。《新闻调查》的创办者当初的设想如今看来不难理解:对于像当年香港主权回归祖国这样的重大事件来说,对于诸如国企改革、农村发展这样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来说,一期《焦点访谈》无论是在叙述的完整性和报道的深度来说都是难以达到的,而电视媒介线性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过多地采用连续报道的形式——因为报道的片段性和传播内容以及接受方式的顺序性之间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这样,创办一个容量较大,能够尽可能在一期节目中承载下复杂内容的电视栏目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所以,即使以1996年《新闻调查》创办者赋予它的使命来考虑,《新闻调查》在报道内容和形态上的不可替代性也足以使它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新闻类节目中站稳脚跟。

三、严肃理性奠定栏目传统

那么,在改版后的央视第一套节目,《新闻调查》栏目究竟应该走一种什么样的道路,呈现一种什么样的节目形态呢?笔者认为,《新闻调查》仍然需要保持它的以严肃、深刻、理性为精神气质,以做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以现场采访为主要手段的电视深度报道形态。不仅因为这些内容是《新闻调查》传承至今的光荣传统,而且也决定于目前央视新闻节目的内部环境。就央视第一套新闻节目来说,《新闻调查》有其独特的价值。再来看央视7月1日正式播出的新闻频道,它所新创办的电视专题类栏目像《央视论坛》、《新闻会客厅》是演播室访谈性节目;《社会记录》、《共同关注》在某种情况下类似于《焦点访谈》,而且更带有社会新闻的性质;《法治在线》、《每周质量报告》属于新闻杂志性节目,而且题材相对单一„„

综合这些节目可以看出,新闻频道的主要特色是:注重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注重新闻事实的平面展示、注重演播室访谈。相对来说,新闻现场的深入采访和通过新闻事实对问题探寻的深度则略显不足,而题材上则在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宏观问题以及一些深层次的可称做“冰点”的问题相对缺乏„„这样,《新闻调查》的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就更突出了。

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在于它用活生生的事实说话,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事实来挖掘事物的深度。对于《新闻调查》来说,它最大的外部特色就是“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3],其优势首先在于大量的现场采访的鲜活内容。无论是对于事件的报道也好,或者是对于问题的探讨也罢,最有说服力的内容是生动的影像语言,即现场的采访与报道。而对现场的生动报道,如果没有记者的深入采访,没有一定时长的支撑是难以实现的。对于新闻频道众多以演播室为重的新闻节目来说,究竟能不能做到对报道内容较长时间的深入调查,能不能做到在节目形态上运用像《透视运城渗灌工程》的记者那样翻入蓄水池、拔起下水管、询问当地农民、追问乡长那样的大量采访画面呢?演播室的专家采访当然能够把问题谈深谈透,但毕竟没有现场采访那样生动、有说服力而且令人印象深刻。深度报道的优势还在于它的深度,在于它现场到达的深入程度和对问题的追问程度。深度报道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得益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新闻报道内部在报道形态上的分工;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新闻事业传统的舆论和精神先导的内在追求,这使得媒体必然不会满足于仅仅对事实进行平面的报道和浅层的分析。所以,以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面目出现的深度报道就承担起了穷究事理、深挖本质的认识功能和精神引导功能。在众多栏目以快速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攻方向时,对于《新闻调查》来讲,那种对深度的追求,对新闻事业崇高职业理想的信念,是它能够保持独特个性的优势所在。

《新闻调查》不只报道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而且要审视它存在的现实环境和可操作空间(如《财权的变革》);不只把反腐败报道指向一个个“巨贪”,而且要深入到理想信念精神支柱的坍塌和机制中存在的漏洞及弊端(如《厦门特大走私案》)„„这种对事物探寻的深度,这种理性的精神,这种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可珍贵的精神品质。深度报道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的严肃和理性。严肃重在节目内容,理性重在节目的精神气质。在媒体日趋娱乐化、新闻也趋于轻松、娱乐的媒介环境中,一个新闻类的电视栏目面对着巨大的收视率诱惑和压力,保持自己的严肃和理性是必要的:既不能迫于收视率的压力追求娱乐化和刺激性的内容,又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掺入不应有的感性化内容。

《新闻调查》创办至今一直坚持节目内容的严肃性,而且曾一度把“理性”作为栏目的最高目标,这也是它能够作为央视一个品牌节目,被观众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电视深度报道今后的发展,仍然需要着眼于严肃的报道和理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如何让深度报道有深度 篇7

所谓深度报道, 是指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 对事实作出解释和分析, 努力阐明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并力图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准确预测的一种报道方式和体裁。顾名思义, 深度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深刻性。要想做出好的深度报道, 就必须在“深度”二字上下功夫。

一、深入采访是基础

对于任何新闻文体来说, 了解事实都是写作的基础和依据。而具体到深度报道来说, 由于“深度报道信息量大, 求证性强”[1], 而且题材往往意义重大、内容复杂、矛盾突出、与群众利益攸关, 即通常所说的热点、焦点问题, 因此要求记者不仅要了解事实, 更要深入进事实之中。

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 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句话所蕴含的实质精神, 放在深度报道上同样非常适用。没有深入的采访作“地基”, 一切阐述和分析都是“空中楼阁”, 站不住脚。所以, 记者务必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采访, 力求搜集到准确、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需时刻保持敏锐的判断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腿脑并用”深入挖掘, 采取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采访调查方法, 将涉及新闻事实的人、物、事等方方面面摸清楚, 将新闻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搞明白。

二、收集背景资料,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 都处在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之中, 即使是一个具体事件, 也有其发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恰到好处的背景资料, 既能帮助记者更好地阐述、解读新闻事实, 拓展时空思路, 也易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记者要学会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点, 选择事物前后左右的多重联系来以小见大, 以求得最具体、最深刻地反映它的本质。“以今日的事态和昨日的背景, 说出明日的意义”, 这是阐述深度报道时常用的一句话[2]。

三、练就一双“透视眼”

虽然有了丰富的资料作基础, 但“小帆船们聚集在一起成不了航空母舰”, 在写作环节, 记者的任务并不是将得到的材料进行简单堆砌, 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围绕选择的中心点合理安排材料, 逻辑缜密, 详略得当, 层次清晰, 将事实的本质看准、点透, 并最终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就要求记者练就一双“透视眼”:

(一) 多学习, 多积累。

记者要不断“充电”, 自觉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拓宽知识面, 以便在需要之时充分调用自己的“知识库”, 比普通人看得更明白、更透彻;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一把锋利的“解剖刀”。

(二) 及时请教专家。

记者一人的见解毕竟是有限的, 在涉及到不熟悉的领域时, 请教专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记者对事实进行把握和判断, 也能增强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目前多数媒体都比较注意这一点, 在报道时会有意识地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 并将其见解呈现出来。

(三) 找好挖掘点。

面对众多资料, 记者要有清晰的思路, 在反复比较和考虑之后, 要确定事实的挖掘点, 并根据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合理排列, 逐一剖析, 抽丝剥茧, 层层推进, 一步步将事实的全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四、亮出有见地的观点

深度报道虽然不属于评论范畴, 但仅仅分析事实是不够的, 因为读者关注新闻报道时, “不再只关心、了解事件本身, 还想知道社会各界对该事件的反应和思考”。[3]此外, 引导舆论是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 媒体需要向受众亮出自己的观点, 以扩大自身影响力, 引导读者正确思考, 并促进问题的妥善解决。

(一) 选择独特的角度。

很多时候, 同一个热点问题会有多家媒体同时进行报道, 而独特的角度可以让媒体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 让观众眼前一亮, 印象深刻。

例如在2013年7月15日“上访妈妈”唐慧胜诉后, 大多数媒体都一边倒地欢呼“法治的胜利”, 而《南方周末》却反其道而行之, 于8月1日刊文《“永州幼女被迫卖淫案”再调查唐慧赢了, 法治赢了没?》, 从司法程序受到外部压力影响、信访与“稳控”效应等角度进行剖析, 将读者从情感的激情中拉回, 为读者开启了新的思路。

(二) 用事实说话。

对事实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意见的表达。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 记者可以寓观点于事实之中, 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 用事实感染读者。

例如在11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性报道《被醉酒刑警击碎的小镇家庭》中, 记者选取了小镇居民蔡世勇的一些生活片段进行描写。虽然没有直接评价蔡世勇和他的家人, 但通过这些细节, 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蔡世勇一家的老实本分, 进而对他们的遭遇更加同情, 对醉酒刑警表示谴责。

(三) 借他人之口说话。

权威人士的发言、新闻相关人物的话语、普通群众的看法……这些意见通通可以为记者所用, 将自己的意见借他人之口表达出来, 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感悟。

摘要:在受众需求不断发展、媒介竞争激烈的今天, 深度报道以其深刻性、广泛性、整合性的独特魅力越发被大家重视。而深度报道贵在深, 如何让深度报道有深度, 是广大新闻从业者应该积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深度报道,重要性,深度

参考文献

[1]李彦水速读时代做好深度报道之对策中国地市报人2012年12期

[2]宋扬如何让深度报道更有魅力大众文艺2012年16期

深入调查与深度报道 篇8

在调查研究中挖出深度问题

深度报道的深度,不是通过层层说理、立论、驳论来实现,而是需要大量的事实来说理,通过一个个有说服力的事实来实现深度。这就要求新闻记者的采访作风要深入,要深入调查研究,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挖出深度问题。我在采写《春潮澎湃--许昌高效农业开发述评》(1997年3月25日《许昌日报》)时,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挖出"高效农业"这个深度"题眼"的。

我在采写《春潮澎湃》之前,曾经有过担心:农业报道容易落入俗套,不好写出深度来。近年来,农业问题一直是新闻报道的"热门"话题,诸如粮食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农业产业化等各个侧面都早已有人作过大量报道。怎样避免重复、写出深度?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在正式采访之前,我先后深入到5个县的20多个乡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然后与分管业务的领导一起分析、研究。我们分析了这样的情况:这几年的农业报道基本上都是研究粮食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兴修水利、粮食加工等问题的,动态报道多,深度报道少,更没有认真深入研究过高效农业问题。而高效农业开发既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和农业发展方向,又是当地发展农副业生产的个性,很值得深入研究一下。于是,我从"农业和农村工作"这个"热门"话题中挖出"高效农业"这个"冷门"问题,之后又进行了两个月的深入调查研究,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对高效农业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先后十下乡村,五易其稿,写成了《春潮澎湃》这篇述评。这篇述评的新意不仅在于提出和回答了社会深层次问题,还在于用大量具体的新闻事实揭示出具有全局意义的新鲜产物。这样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深度"题眼",写成的深度报道,不仅有一定的深度,也有相当的广度。

在调查研究中进行深层次思考

有人把深度报道归纳为"从热点切入,作深层次剖析"。热点问题从哪里来?只能从调查研究中得来。怎样作深层次剖析?必须在调查研究中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10多年前,全国刮起了一股抢购飓风。当这股飓风还处于萌芽状态,我便对它开始深层次思考了:抢购风的风源何在?我从"消费者普遍存在着涨价的心理"、"风言引起抢购风,抢购风又进一步加剧了商品供求紧张状态","储蓄存款利率和消费物价指数明显倒挂"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思考,又从深层次思考中得出抢购风来源于消费者的涨价心理、涨价谣传及储蓄利率低的结论,进而又提出克服物价监督短期化、提高银行存款利率、综合治理乱涨价等遏制抢购风的若干措施。这篇题为《魔风--抢购风探源与思考》的深度报道在《许昌日报》上发表后立即被《经济日报》转载,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篇深度报道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笔者在调查研究中,能对所采写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新闻调查中的深层次思考,不仅是深度报道采写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深度报道是否有深度的关键。我在《"脑体倒挂"现象透视》(1990年4月5日《许昌日报》)中是这样列举调查来的社会现象的:在"十年寒窗苦,不如个体户"现象的影响下,某大学540名学生踊跃经商,学业荒废;温州一年中竟有近百名教师弃教从商;全国未满16岁的少年儿童做工经商者有10多万人;全国小学、初中在校生流失739万人,新文盲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剧增……"然后,作者对这些社会现象的深层次思考通过一位老教授之口呼出:如果让这种奇特的社会现象继续下去,那么,中国20年后的尖端科研工作将会出现真空!显然,这种深层次思考更加深了这篇深度报道的深度。

批评性深度报道更须深入调查研究

要写好批评性深度报道更须深入调查研究。这是因为正面报道相对好搞,对受表扬者来说,摆成绩多多益善,哪怕拔高、吹捧也心底坦然。而批评报道往往容易被对方抓住"把柄",攻其一点不计其余。所以要写好批评性深度报道,更须深入调查研究,做到万无一失。采访不深入,蜻蜓点水,一掠即过,这是造成批评性深度报道失实的主要因素,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保证批评所触及事实的所有细节都准确无误。深入调查研究,不仅是方法问题,也是作风问题,它反映了新闻记者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一般来说,调查掌握十成材料,也只能使用七八成,要留有余地。同时,对调查来的材料还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确保事实百分之百准确,以防止让批评对象"抓住一点不计其余",惹出新闻官司来。我在采写许昌市邮电局电信服务质量问题系列批评报道时,之所以连发7篇未被批评对象抓住把柄,就是因为在采访中能够深入调查研究,做到了万无一失。

几年前,许昌市邮电局在电信收费和服务中存在严重的"高、乱、差"(即收费高、收费标准混乱、服务质量差)现象,群众意见很大,市委、市政府决心解决这一问题。我和省报记者经过一个多月的明察暗访,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许昌市邮电局电信服务"高乱差"现象何时休》、《许昌市邮电局讳疾忌医》、《许昌市邮电局何日整改》等7篇批评报道,于1995年3月至5月连续在《许昌日报》、《河南日报》上刊出,在全省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群众拍手称快。当时的许昌市委书记李长铎作出批示,责成该局立即查找问题,进行整改。时任该市市长牛学忠表示,要以报纸批评为突破口,在全市狠刹行业不正之风。邮电部部长吴基传电令省邮电局火速查处曝光的问题,并在全国邮电会议上结合此事专题讲了行业"纠风"问题,还通过《望》杂志向全世界表明中国邮电系统"纠风"的决心。报道发表后,市政府派出联合调查组进驻该局,经过3个月的调查,认定批评报道的内容完全真实准确。结果,该局被罚没328万元,局主要领导被免职调离,违规的多收费项目被全部取消。

上一篇:free形容词的副词形式下一篇:二年级美术上册 剪影教案 浙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