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报道的策划(精选10篇)
广播报道的策划 篇1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以下简称全国“两会”) 先后于2009年3月5日、3月3日在北京开幕。全国“两会”是新闻报道“富矿”中的“富矿”, 可挖掘的新闻资源非常丰富,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在“两会”报道中力求创新、力求突破、力求实效, 是每一个参与报道的新闻媒体努力的方向。全国“两会”期间,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的三位随团广播记者和广播新闻频率的编辑、记者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广播交流便捷、参与方便、互动性强和音响真实可信、感染力强的传播优势, 在改进“两会”报道内容和形式、提升报道实效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为进一步做好广播新闻报道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充分发挥广播交流便捷、参与方便、互动性强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受众已不再满足于接受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和表现手段。相对于其他传统媒体而言, 广播具有交流便捷、参与方便的优势, 无论是本地外地、坐车行船, 只要一部电话、一部手机, 就可以参与节目, 与主持人或其他听众交流, 因此, 广播即时参与、即时回应的互动性特色明显, 谈话、倾诉、交流、咨询、异地和多向互动等为听众提供了表达自我的空间和获取资讯的满足。此外, 在广播节目中, 互动交流是在大家互不谋面的状态下进行的, 所以, 埋藏在内心的想法一般可以谈得深透一些, 交流少了一定的障碍, 听众对广播及主持人更具亲切感, 这是广播特具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三位随团记者配合福建广播新闻频率, 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福建部分设区市台、县 (市区) 台联手合作, 充分发挥广播互动性强的优势以及广播的整体优势和各自的资源优势, 靠系统的、整体的优势, 互相配合, 在做“深”做“活”全国“两会”报道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组织了一场“会场外的‘小两会’”3月9日上午, 福建广播新闻频率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现场直播了一期《渔排诊室说药品》特别节目, 这是一个呼应两会焦点、社会热点的直播谈话节目, 节目定位为“会场外的小两会”, 这期节目由中央台直播间、福建广播新闻频率直播现场、广西大厦 (福建代表团驻地) 三个地点连线直播。福建广播新闻频率直播现场设在宁德三都澳海上养殖区的一个渔排诊所里, 这是一座40平方米左右的海上小木屋, 地点的选择颇具典型性和福建特色。直播现场邀请了省药监局和宁德市药监局的负责人、斗帽村 (渔排所在地) 药品协管员、渔排诊所医生以及几位海上养殖人员作为话题参与者, 在广西大厦参与节目的是全国人大代表、省妇幼保健院院长施作霖。节目讨论的主题是“药品安全”, 在主持人的组织下, 节目参与者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切入, 摆事实、提建议、说想法, 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全国“两会”热点相结合, 让最基层的心声通过电波直接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两会”对接, 这个节目成为集中各方智慧, 政府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普通百姓三方对接共商国是的通道, 成为全国“两会”交流的第二现场。
二是前后方广播记者大联动, 并实现听众与代表委员互动《会场内外》栏目是今年福建广播新闻频率《福建新闻》“两会”专题节目新设置的一个子栏目, 每期围绕一个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话题, 让听众与代表、委员交流, 会内会外话民生, 实现代表委员与听众的互动, 体现大众参与。这个栏目的话题是在听众中征集的, 稿件采制由前、后方记者合作完成:广播新闻频率记者以及部分设区市台、县 (市区) 台记者负责会场外的采访, 三位随团记者则负责采访代表或委员。广播新闻频率的记者还承担了后期制作包装的工作。通过记者的话筒, 被采访群众反映了他们最为关心的社区医疗、食品安全、农村义务教育、大学生就业等热点问题, 代表或委员则从具体问题出发, 解释政策、提出对策。这个栏目不论在内容、形式上, 还是在前后方记者的合作方式上, 与前几年相比都有了创新和突破, 首次实现了随团记者与广播新闻频率记者及地方台记者的互动, 并且也实现了听众与代表、委员的互动, 架起了群众与“两会”沟通的桥梁, 从而实现了“百姓有呼声, 大会有回应”的栏目初衷, 会场内外互动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代表、委员与人民心心相通。
充分发挥广播音响真实可信、感染力强的传播优势
广播是以电声为媒介的现代化舆论工具、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广播依靠声音传播内容, 声音的优势在于具有传真感, 听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能唤起听众的视觉形象, 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广播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广播记者的唯一选择:以声音为表达手段, 在实践中, “带响”的录音报道更富于生命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三位随团广播记者在采制稿件时, 充分调动一切声音要素, 大量、广泛地采录、使用音响, 在表达方式上以声见长、先声夺人, 通过一个个现场感强、播报口语化的情景录音报道, 立体地展现了“两会”会风新变化和民主求实的浓郁氛围。
一是化文字为声音, 把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新闻做成录音报道代表、委员议国是、献良策是“两会”报道的首要环节。全国“两会”期间, 三位随团广播记者采制了大量代表、委员围绕重大主题的建言献策, 如《代表委员热议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坚定信心扩内需》、《努力扩大就业, 巩固民生之本》、《中小企业如何化解危机》、《加快推进农机具下乡步伐》等, 形式上一改过去纯文字的代表、委员发言综合, 而是采取代表、委员发言的同期声集纳与文字穿插相结合, 音响部分出观点, 文字部分重阐述, 相得益彰。而且, 代表委员的发言舍弃空洞的表态和套话, 大胆触及问题, 多出真知灼见和实用对策, 大大增强了感染力和可听性, 让广大听众充分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过程, 代表委员协商、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
二是把会场当现场, 用现场录音报道反映“两会”的民主、求实氛围三位随团记者注意捕捉全国“两会”现场各方面的生动细节, 采制成现场录音报道 (其中不少为广播录音特写) , 从而较好地表现了“两会”热烈的民主气氛和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风采。比如,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的一次小组会议上, 应不应该发放消费劵以刺激居民消费的话题引发了三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会场针锋相对的辩论, 记者就这一场景采制了一篇广播录音特写《代表争议消费劵》:
今天下午, 在福建代表团的小组会议上, 应不应该发放消费券以刺激居民消费的话题引发了三位人大代表在会场针锋相对地辩论, 请听录音特写《代表争议消费券》。
(出会场音压混)
在福建代表团小组会议的审议现场, 当话筒传到王宪榕代表面前时, 她的寥寥数语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出录音) “目前, 有很多地方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采取了发放消费券的做法, 我认为这种办法不可取……”
话音未落, 坐在王宪榕代表对面的苏文金代表就抢过话头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出录音) “我认为发放消费券的做法可取, 能有效地刺激消费, 只是要有针对性地发放, 要发给农村居民和城市里的低保户, 消费券应该有点像人民币代用券, 什么商品都可以买,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消费券的作用。”
来自农村基层的林哲龙代表接过苏文金代表的话茬说: (出录音) “我也赞同发放消费券, 特别是农机具方面的, 一是能促进农村消费, 二是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对农民来说, 这不仅是消费, 而且还是投资, 农业也要走现代化、机械化嘛……。”
没等林哲龙代表说完, 王宪榕代表又抢回了发言权: (出录音) “与其发放消费券, 不如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扶持企业发展上。因为首先内需要扩大, 要消费, 要不要有钱?要大家手中有钱啊, 大家手中的钱来自哪里?来自于工作, 来自于工资的增长, 而不是发发消费券能解决的, 那是一次性的, 这才是根本的。”
观点不辨不明, 话题不分冷热。针锋相对的意见表达, 更是代表们求真务实的真实写照。
这样的现场录音报道充分发挥了广播的声音优势, 听起来现场感强, 鲜活、生动、真实可信, 具有很强的可听性和感染力。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各种媒体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态势中进入新的时代, 广播也在激烈的竞争中走进了新的天地。广播的相对优势依然存在, 广播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依然广阔。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2009年全国“两会”广播报道的经验启示我们:只要把广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广播的潜在功能充分挖掘出来, 广播的新闻报道工作就一定会做得更好!
广播新闻主题报道的新探索 篇2
关键词:广播新闻 主题报道 创新
【中文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广播新闻主题报道是广播媒体以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思想、重要决策、中心工作为主题,连续、集中、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工作。”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广播新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裁,主题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报道任务也越来越频繁,这无疑给广播人带来了一定压力和难度。很多时候,记者往往就是带着任务,带着文件去采写报道,最后做出的节目大多依葫芦画瓢,没有任何新意,可听性不强。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 时效性较差
和其他媒体一样,很多广播新闻主题报道一般都是少则十几篇 多则几十篇的系列报道,题材宏大却时效性较差。而现今广播又是一个即时性的传播媒体,适合连线、现场播报等能及时播出新闻事件的报道方式。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全媒体大环境中,如果失去了时效性这个制胜法宝,广播新闻报道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2. 内容不够鲜活
很多广播新闻主题报道一般都是对过去成就的回顾展播,信息量似乎大,比如大项目引进了多少,城市建设投入了多少等,但这些信息太抽象、空洞,鲜活度不够,引发听众兴趣的信息点太少。
3. 报道模式太陈旧
目前广播新闻主题报道的模式大都是:开篇一段宏观性的阐述,中间一个典型例子,最后再做一个总结性阐述呼应开篇或者是对未来的展望。在全媒体时代,如果不打破这种固有的模式,直接的后果可能就是导致整档新闻的收听率下降,市场份额被强势的新兴媒体占有。为此,广播新闻主题报道必须创新,必须接地气抓细节,突出报道亮点。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百姓关注度进行有效对接。
2012年年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推出的迎接全国两会系列民生报道《我说我的幸福》,就是广播新闻主题报道创新的一个突出典范。在如今网络负面信息泛滥的情况下,如果做一个像击鼓传花一样可以传递幸福的节目,听众可能会喜欢听。最后的播出效果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笔者认为,《我说我的幸福》专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结构框架简单
以往做这类主题报道,比如报道一项惠民政策,记者一般会有选择地找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基层老百姓,让他们说说这个政策给他带来的实惠,然后再找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或专家进行介绍解读,最后总结展望这个政策的利好。而《我说我的幸福》专栏的最大创新就是,打破固有模式,一开始就直接展示基层人物的生活变化,再阐明整个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开篇一般先是百姓人物介绍(姓名、年龄、哪里人),中间一段没有任何文字叙述,全部都是基层百姓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幸福事,结尾主播用三两句概括性的话介绍这项惠民政策的政府投入和受益人群。节目一般只有1分钟左右,中间一段百姓说幸福的录音有40秒之多。这样简单的新闻框架结构与以往主题报道的通篇大论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篇幅上缩减了,可听起来却更加真实感人,更有说服力。
2. 新闻主体在基层
近50篇《我说我的幸福》的主人公都是来自最基层,有农民、工人、学生、小企业家。他们用发自内心的朴实语言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这些基层老百姓讲述的尽管只有一件事,一个生活变化,但我们却能真真实实地体会到他们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记者采用走基层的方式与老百姓面对面聊家常,问他们最近有没有什么开心的事,过得幸福不幸福等,让基层群众自然而然打开心扉讲自己的幸福生活。基层老百姓把这种幸福说得非常具体而微,很是生动。采访对象接地气,使报道更富有人情味,感染力强。
3. 报道内容故事化
以前的主题报道中,记者常常会罗列很多数据,采访一群受益的基层老百姓,以及地方官员或专家,表面上是有理有据地来阐释这些政策的惠民之处,实际上这些枯燥的数字和泛泛而谈的成就,听众根本不爱听,大家更想了解发生在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的故事。《我说我的幸福》这组报道就是基层老百姓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幸福事。像开篇《一个暖心的鸡蛋》,国家级贫困县——宁夏同心县南村一个10岁女孩王雅蕊讲述自己没吃早饭上课打瞌睡,用火柴棍撑眼皮,发鸡蛋那天问老师是不是明天还发。她的讲述让人们的脑海中浮现了发鸡蛋当天发生的那一幕,很多听众听着听着就流泪了;《生活在宁波很巴适!》则讲述了一位生活在宁波的四川籍外来务工人员学宁波话,学做宁波菜的故事。他用一句宁波很巴适(四川话里是舒心惬意的意思)道出了生活在第二故乡——宁波很幸福。故事化地报道发生在老百姓生活中发生的新鲜事,更能体现了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4. 角度选择很独特
在《我说我的幸福》专栏的片花中,就凸显了“一件事、一段情、一个人”的角度独特。这个专栏的每一篇稿子都是让生活在最基层的老百姓讲自己生活中具体而微的幸福,这种角度下采制的节目非常出彩,给听众的内心触动很大。正如任捷所说的那样,不要忽略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因为每一个人的幸福聚集积累起来,就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的幸福。其实,这种具体而微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数,串连起来便是一方水土的变迁,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国家的变迁。
面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创新主题报道,既是广播媒体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宣传职责的需要,更是广播自身做大做强的需要。打破传统模式,倡导创新理念,以立体化、多元化的形式,做老百姓想听、爱听的广播新闻主题报道,需要我们广播人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广播电视台)
刍议广播主题报道的模式 篇3
笔者认为, 关键是要把有品位的内容和有意味的形式有机结合, 使得主题报道既有“大家风范”的气质, 体现地方广播频率的水准;同时又兼具“小家碧玉”的意韵, 为受众所接受。
基于此, 要精心策划, 以音响为灵魂, 用散文化的手法, 叙述发生在本地区的新闻人物和事件, 辅之以恰当的配乐, 这是对主题报道的一种探索, 一次尝试。
一、让广播主题报道“活”起来、“动”起来
1. 精准选题, 以经典权威的声音和人物、事件再现本地区的发展状况。
内容要有品位, 首先在选题。在创意主题报道时, 组建专门团队, 转变理念和态度, 牢固树立起精品意识, 以高度和深度为重要标准, 策划整体宣传报道方案, 确定选题。
所谓高度就是用新闻专业视角搜索、思考发生的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和事件, 审视这些人物和事件最新的发展变化, 以求准确地把握时代脉博;所谓深度就是准确地挖掘选题所具有的思想内涵, 借此揭示在过去与现实的对照中, 巨变与不变的有机结合。既有揭示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的内容, 又有反映执政为民思路不断创新的内容等, 可以说, 准确地反映出地方党委、政府继承、创新理念, 带领百姓扎实苦干、奋力前行,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 较好地实现地区发展目标;同时也是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的人物和事件, 达到了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设想。
实践表明, 只要前期肯花心血去进行复杂而精细的策划, 就能够为主题报道注入新闻元素, 最大限度地开掘出其中的亮点, 让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活”起来, 事件“动”起来, 充分调动受众的欲知愿望和参与意识。
2. 经典音响抓住人们的耳朵, 打开地区发展的封印。
内容要有品位, 核心就在音响。就主题报道而言, 经典的音响是灵魂。
经典的音响能够迅速抓住听众的耳朵, 激发受众的欲望。利用音响, 使播音语言平实而又形象, 能清晰地表达出一种意境, 向人们传递出一种方式等许多信息。
音响这种神奇的表现力, 让受众在最小的费力程度上迅速熟悉所要表达的主体思想, 也让广播在过去和现实的时空中创造了巨大的张力和厚重的魅力。
这种经典的音响源自丰厚的积存, 在主题报道中, 要运用多年来珍贵的音响素材, 进行整合加工, 让许多尘封已久的新闻资源得到有效使用, 彰显出地方频道的地位和深厚的历史积存。
3. 散文化的写法手法, 凸显亲和力与可听性。
广播新闻主题报道, 音响是灵魂, 但光有灵魂不够, 还需要肌肉来显示。作为每一个主题选题, 都是本地区发展上值得记忆的人物和事件, 有着现实感。同时, 它的主题性质决定了整组稿件要有一个统一的风格, 又要展现一个片断、一段过程, 因此又要有鲜明的个性。要形成这两者的有机统一, 必须另辟蹊径, 用有别于传统的手法来写主题报道。比如:一个个难题的解决, 温暖了一颗颗基层群众期盼的心;—次次的下访接访, 架起了一座座连接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利用排比、比喻, 描绘得惟妙惟肖, 把群众的满意度反映得淋漓尽致。实践中, 笔者发现, “散文式”的写作手法, 适合内容丰富的主题报道。
二、让广播主题报道“声”“形”俱茂
1. 精致播音, 大气又不失温和, 富有感染力。
在报道的制作过程中, 用频道的优秀的主持人播音, 播出的报道有凝重感, 又有现实生活的跳动感。通过语气急、轻、煦、重的变换和节奏紧凑、舒缓的变化, 来展现时空的转换, 现实和未来的更迭, 瞬间把报道的品位提升到承载现实责任的境界, 使报道不陷于空洞概念的传递、新闻事件碎片堆积导致的陈旧和僵化, 显示出广播的深邃、宏大和超越。
2. 恰当配乐, 应情而不娇情, 增强感染力。
广播受众的注意力是瞬息在变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持续的刺激来捕获受众的注意力。
任何主题报道都有一个听觉高潮起伏的过程, 当音响、文字在某个特定时间段难以引起受众听觉兴奋的时候, 恰当的配乐就必然要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保持给受众持续的听觉刺激。因此, 为每个报道配上最合适的配乐, 甚至是电影原声的剪辑, 不仅可以表现报道时空转换的灵活, 扩大并丰富报道的表现内容, 而且在播音比较密集处, 音乐可以在背景小音量地托着播音走, 在播音空当处音乐又可以渐强表现, 这样“此长彼消, 有起有落, 错落有致”, 最大程度提升主题报道的感染力。
三、广播主题报道主要特色
1. 及时深入新闻源头,
通过由表及里、多角度、多侧面的全面、扎实采访, 在传播既鲜活、生动又真实可信、客观公正的新闻事实中较好地体现主题报道。
2. 高度重视深入发掘主题, 在采播报道时,
下功夫着力发现、发掘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揭示事实蕴含的最重要新闻价值, 较好彰显报道的厚度、深度与力度。
3. 采编播人员满怀真情实意和社会责任,
或身入心入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等主战场, 或及时快速报道普通劳动者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壮举、感人事迹并迅速将一个个“最美现象”集束、放大, 从而释放出主题报道的感染力与正能量。
4. 注重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自觉追求
“短、实、新、活、快”的文风, 充分发挥广播现场报道、直播报道传播等优势, 使主题报道更加可信可亲, 收到更佳成效。
浅议广播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化 篇4
关键词:广播体育新闻 专业化 操作方法 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省级和省会城市电台中已有7家专业或半专业的体育频率;非专业频率开办体育节目的数量也相当客观。与此同时,受众对体育新闻报道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适应体育新闻节目的专业化要求,已经成为目前广播体育新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广播体育新闻的内容界定和发展过程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正在发展的事态的报道。“以报道体育竞赛、体育活动、群众体育运动及其相关的人物、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统称为体育新闻。”①广播体育新闻是以声音符号为传播手段,以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体育事件、引起关注的体育新闻人物为传播内容。从报道形式来看,广播体育新闻应当包括四大类内容:体育消息、体育评论、体育专题节目、体育赛事直播。此外,从内容上来看,广播体育报道的范围和内容是非常广的。它不限于各类竞技体育项目,“凡是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运动及有关活动,均为体育报道的内容。”②此外,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企业赞助、广告、公关经济活动、新闻竞争、知识竞赛等,也是体育报道的内容。
广播体育新闻的报道曾经一度辉煌。与报刊相比,广播在时效性和现场感上都胜出一筹。因此,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广播体育新闻报道拥有数量庞大的忠实受众群。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人们更习惯于通过现场解说来“听比赛实况转播”。但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电视体育新闻报道后来居上,尤其是1995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开播,标志着电视媒体在体育新闻专业化的道路上先行一步。2002年,北京体育广播的开播才填补了中国内地没有体育专业广播频率的空白。
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专家开始关注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化。中央电视台原体育部主任马国力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番话:“提高专业化的程度是中国体育电视发展的方向,哪一个电视台忽视了这一点它所面临的将是灾难。”③已经在专业化方面领先于广播的电视尚且如此重视体育新闻专业化的发展,作为在体育新闻专业化上刚刚起步的广播,更应当密切关注这一趋势,以期少走弯路。
二、广播体育新闻报道专业化的内涵
广播体育新闻专业化内涵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理解。
宏观的专业化是指整个体育新闻从整体新闻节目中剥离出来,内容上实现“专门化”,以体育赛事为主要内容,报道形式上注意发挥体育新闻的特点,按受众对体育新闻特有的要求进行采编安排。简单说,就是实行频率的专业化。随着多个体育专业频率的开播,广播电台已经迈出了报道内容专业化的第一步。
微观专业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广播体育新闻在节目设置上实行专业化,根据体育项目分类细分化。这是对频率专业化的进一步延伸,是继频率专业化之后的节目专业化。开办这样的节目应视受众的接受程度、电台的综合实力而定。可先选择普及性较高的项目进行试点,再逐步增加。在这类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足球之夜》可以提供很多借鉴。
其次,在报道内容上纵深化,加强专业水平。具体地说就是指广播体育新闻的报道内容相对加强专业水平和报道深度,使得内行能听出门道,外行也能通过收听节目从中受益。在报道内容中,不仅仅是“比分、战术、结果”,还有更多的“怎样”和“为什么”,无论新闻报道角度、对新闻事件的挖掘,还是评论的深度,专业成分的含量,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同时,深化对体育的理解,避免肤浅,能从新闻报道中深刻地透露出体育精神。
第三,在报道形式上突出广播传播的特点,扬长避短,发挥广播媒体的独特优势。与平面媒体相比,广播的优势在于有现场感、时效性强。与电视相比,虽然不能声画并茂,但是又给受众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广播的劣势在于不易储存,稍纵即逝(网络广播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劣势)。因此,在进行广播体育报道时,应当尽可能地运用来自现场的信号,力求将赛事以最真实的状态传递给听众。要加强专业化,就应当增加体育赛事的直播,将“新近发生的事实”变为“正在发生的事实”,用第一时间来自现场的信息吸引听众。
三、广播体育新闻报道专业化的具体要求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广播体育新闻专业化的具体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体育项目设置节目,并在节目名称和风格上加以强化
这是一个受众细分化的时代,既然开设了体育专业频率,那么在这个频率下的节目也应当根据受众的不同兴趣来设置不同的节目。此外,在节目名称、风格以及主持人设置上也应体现出节目的特点,以增强品牌效应。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在这方面有很多值得效仿之处。例如:目标定位明确,节目风格鲜明,主持人专业化程度很高。北京电台体育广播的《体坛夜话》是一档以主持人與听众互动为特色的谈话节目,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目前节目内容相对较杂,需要进行更加专业化的探索。
2.增加报道中的调查性和分析性内容
增加调查性和分析性内容是使新闻报道走向深化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讲,体育新闻中的调查和分析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介绍新闻事实的前期背景。体育新闻报道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延续性强。一个项目要经过多次比赛才出结果,一次比赛的结果也往往在对比中才能看出意义。因此,历年赛事的资料、比赛发展的过程等,需要新闻工作者通过在报道时适当地增加这些背景调查和内容分析,这样才能提供给受众更多的信息。例如:在2010年的鹿特丹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女子体操选手江钰源摘得个人全能银牌。但是这枚银牌创造了31年来中国女选手在世界大赛个人全能比赛中的最好名次。如果加上这一背景的话就能凸显这枚银牌的含金量。
(2)介绍赛事新闻进程中的背景幕后。新闻事实的自身状态与其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还会对事实产生一定的影响。了解环境可以帮助受众更准确地掌握事件的全貌。例如在雅典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决赛中,中国队获得了亚军。很多新闻媒体在对此进行报道的同时还对裁判的判罚提出了异议,几小时后国际剑联召开会议将执法男子花剑决赛的匈牙利裁判逐出奥运会赛场。这样的背景报道使得受众认识到,在如此不利情况下中国选手依然能正常发挥水平夺取银牌是多么地不容易。
nlc202309021119
(3)剖析新闻事实的深层因素。在新闻报道中对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的分析、评论往往能够更客观、真实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李娜在2011澳网女单夺得亚军之后,多个媒体提出李娜的突破意义重大。《人民日报》资深体育记者汪大昭则撰文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任何体制都有利弊两面,既充分发挥现有体制的作用,又在条件具备时尝试不同体制。李娜的实力来自传统体制多年的培养,李娜的动力来自职业网球的激励,而此种结合又有机遇因素。”④这种多元思维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对引导体育事业正常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3.提高采访、解说和评论的质量
作为广播体育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的采访往往决定着报道的成败。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专业素质。首先要有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其次,要熟悉所报道的项目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第三,对采访中涉及的人和事作较为深入的挖掘。这样才能在采访中做到游刃有余,提高采访质量。
大量的赛事直播对体育评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准确、全面、客观地解说比赛进程,而且还应对整个赛事的进程有正确科学的认识,尤其是能够对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要求评论员在具备了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对比赛项目的赛制、规则,比赛双方的战术、技术特点及队员的情况等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否则,就有可能出差错。但是,专业的评论还不仅仅是正确,它还应当能够透过事物表面看到本质,并对未来的走向做出大胆的预测。此外,遵循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公正、准确地评价新闻事实,正确引导听众,也是体育评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体育评论员最忌讳的就是将自己等同于一般球迷,不能将自己的评论建立在一定的高度和专业水平上。对于广播体育评论员来说,由于广播的“看不见”,他们不仅要具备上文所提出的种种要求,還应当尽可能地以动听的语言为听众的想象空间提供素材。比如在解说中多用比喻等手法来唤起听众的想象。
4.重视广播直播
从传播学意义上讲,直播实现了信息生成、采集、传播、接受四个环节的完全同步。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直播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它与现场的同步传播,使直播在新闻竞争中赢得了时间,从而赢得了受众,抢占了市场。
体育竞技的一大特点是对抗性强。这种对抗性使得比赛具有无穷的悬念,可听性极强。受众迫切希望了解比赛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而广播直播恰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这种要求。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体育广播的全天节目都调整为奥运板块,节目全部直播。前方记者的现场报道可以通过电话在节目中直接播出,以求达到最好的时效性。
5.突出广播优势,实现采编专业化
由于体育新闻的内容多以赛事为主。因此,与其他新闻相比,体育新闻在报道形式上要求必须重视时效上的同步性、音响上的逼真性、悬念感和美感。
(1)时效上的同步性。广播作为现代化的电子传媒,可以实现新闻时效性的最大化。除了现场直播外,现场报道、口播消息等形式也能保证新闻在时效性上的优势。
(2)音响上的逼真性。广播的另一优势就是音响。记者的解说、采访再配上丰富逼真的现场音响,可以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对音响的采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记者必须采录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音响,才能将广播的优势发挥出来。笔者曾经用现场报道的方式报道过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站比赛,申雪、赵洪博夺取冠军的实况。在报道中,除了记者的解说外,听众能听到现场观众的掌声、优美的伴奏音乐声、现场播音员报告成绩的声音、观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等。通过这些声音和解说,受众的脑海里浮现出运动员在场上的画面:出场、表演、一个高难动作的完成、表演完毕、裁判打出高分,现场观众热烈祝贺,等等。在这篇报道中,音响成为报道的主体,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背景。
(3)突出悬念感和美感。广播体育新闻的时效性和逼真性使听众在收听时有如置身现场,对比赛结果的期待也让他们产生了悬念感。另外,体育的魅力归根到底是人的魅力、生命的魅力。广播体育新闻应充分展示运动员的生命活力和人格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上文提到的申雪、赵洪博夺冠的现场报道中,临近结束时记者解说道,“在上一站的比赛中申雪在做结束动作时意外摔倒致使冠军旁落”。这样就使得听众对他们这一次能否顺利完成动作充满了期待。当音乐戛然而止,现场掌声雷动时,听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在这篇报道中记者还向听众讲述了一个细节。申雪、赵洪博每次表演完毕两人都会有一个深情的拥抱。这简短的拥抱包含着理解、感谢、信任、鼓励,等等。经过解说,听众也被这对既是搭档又是情侣的选手之间多年的真挚情谊所打动,感受到他们爱情的美好。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编辑:范国平)
广播重大主题报道的“时空思维” 篇5
如何让“规定动作”出彩?从“时空思维”入手,即,在对新闻主题与材料的选择、加工过程中,将新闻事实放在时间与空间交错的大背景下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以超乎寻常的历史穿透力,让受众立体认知新闻事件的价值和内涵。
“时空思维”要找准节点
时空思维需要的是全方位思考,它可以选择一个中心,思路向四面扩散。在重大民生工程的主题报道中,工程竣工(开工、通车等)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节点,此类主题报道的采写架构关键,是要找准具体的有内在联系的时空节点。
2009年12月26日,全长1068.6公里的武广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中国大地全面实现城市高速铁路化的时代大幕开启。楚天交通广播策划制作的大型主题报道《千里飞越武广线》,进行了4个小时的现场直播,全国30家交通广播全程直播了首趟武汉至广州的高速列车G1001次的行驶过程。
《千里飞越武广线》的运作离不开时空节点,它就像人身上的骨架,支撑起了有血有肉的报道内容。
时间节点: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通车;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正式通车,京汉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形成中国第一条贯通南北最长的干线铁路;与粤汉铁路40年曲折的建设历程相比,京广高速铁路从2005年动工到2009年建成通车,只用了4年,粤汉铁路时速只有40公里左右,武广客专时速则达到了350公里。这一切,折射出的是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
事件节点:直播内容巧妙贯穿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邓小平“南巡路上”再到如今的武广高速开通,在这三大历史事件中,武汉作为一个历史节点成为新中国不断发展的见证。
空间节点:围绕武广高铁开通这一重大题材,在直播过程中,创造了“三地五个直播间直接对接,四地多名记者现场播报”的立体传播模式,在四个小时的时间里,湖北、湖南、广东三地分直播室跨省联动,武汉火车站、高速列车直播间灵活穿插着11位主持人、25名连线记者,“列车移动直播室”的主持人与记者在列车行进过程中介绍的相关内容成了该节目的最大亮点。
整组节目采用纵横交错的手法,从历史和现实角度,以背景、现场、畅想为主线,贯穿历史穿越、现实跨越、未来飞越的主脉络;突出了民生发展、经济振兴、文化融合的主基调。
重大主题报道如果找不准时空节点,就会无的放矢,流于表面。找准节点,把事件放入全局观和历史观的立体时空中予以观察和分析,就能主题突出,引人关注。
“时空思维”要选好参照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如何展现这60年的发展变化是各大媒体2009年最为重要的“主题报道”宣传任务,成就报道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时空思维在成就报道中需要的是选好一个参照系,在比较中写出新闻的厚度和张力,写出新闻的主线和高度,也可理解成选题角度的定位。
成就性主题报道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角度新闻”。从选题策划角度看,它的实现有赖于角度的定位,即成就报道=重要时间+题材空间+角度选择。
反复思考后,我们选择的参照是一个家庭与一条路:我家住在解放路。在湖北的不少县市,都有一条解放路。一个普通人,见证着生活的变化;一条解放路,沉淀了时代的变迁。《我家住在解放路》的主题定位看似平凡,实则独具匠心,将“交通广播的定位”、“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家和国的变化”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不同的“我家”、不同的“解放路”、不同的“60年”及衣食住行等时间空间元素的构成,通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娓娓道出“解放”的不同故事,解读昨天,记录今天,描绘明天。
不论是记者深入各地“解放路”的采访,还是受众亲身体会而写就的征文,一篇篇报道恰似打开了尘封在心中的记忆,令人回味。
车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我家的车事》作者用自己几十年生活的轨迹为轴线,将“路事”与“车事”对接,车情与路情交融,在跌宕起伏中演绎“11路公共汽车”(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私家车5步曲,追寻解放大道上的日新月异和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如作者“费尽周折,买到了上海凤凰牌28英寸自行车后,骑着车逛解放公园看菊花展览,到武汉剧院看话剧”;“95年买了雅马哈摩托车就跃跃欲试,没离合加油开动起来,油门一加飞出一米多远,爬起来一瞧,右小腿擦破了皮,现在想起来就可笑”。这些都是作者当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很有感染力。
《我家住在解放路》选择的是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的“冷点”,选择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一些司空见惯的家长里短,尽管不太受人关注,但“冷”与“热”是相对的,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观察和思考,就能从“冷点”中发现新闻,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
“时空思维”要有机整合
时空思维是相对线性思维而言的。线性思维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思维方式,时空思维则不同,它力图使新闻信息突破时间和逻辑的线性轨道,进行有目的的组合,力争在报道的运作上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活跃性、多维性。这一般体现在节庆日与纪念日的主题性组合报道中。
2008年6月1日是汶川大地震之后的第一个儿童节。怎么做?我们的选择是按照时空思维有机编排整合一组报道。
报道开头的“六一”现场,我们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远在四川的灾区孩子、正在武汉治疗的灾区孩子和已在武汉上学的灾区孩子。这些孩子不仅将5月12日和6月1日连接在一起,更将四川灾区与湖北武汉联系在一起,时空在“六一”这一天、在这些孩子身上交汇,聚焦出的是一个特殊儿童节背景下的人间关爱、民族精神。
报道结尾,我们特别选取了三个人物:备受病魔摧残的白血病患儿,唐山大地震幸存的孤儿,身残志坚的武汉奥运火炬手。他们分别用自己的经历和心声告诉灾区的孩子:坚强面对生活,明天更美好。编辑有意识的编排不仅使整组节目一气呵成,更升华了大灾大爱、自强自立的主题,节目结束时的合唱《明天会更好》再次巧妙地使用了“明天”这个时空概念,使主题升华,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广播现场连线报道的作用分析 篇6
关键词:现场连线,同步快速,新闻立台
“我站在屋顶上, 俯瞰着伦敦全城。此刻万籁俱寂。为了国家和个人的安全起见, 我不能告诉你们我现在说话的确切位置……探照灯此刻正向着这一边移动。你们就会听到两颗炮弹的爆炸声。听, 炸弹响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记者爱德华·默罗中在《这里是伦敦》报道中说的一段话, 这种现场情景和个人体验通过现场口播的方式传达, 使万里之外的听众真实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由此也开创了广播现场报道的先河。
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受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 大大简化了由记者写稿、编辑修改、播音员播音、录音员制作的工序, 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一边观察、一边口述、一边采录, 大大缩短了新闻事实发生与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 快速、客观、及时、准确, 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是正在进行时的播报、是新闻的现在进行时。而现场连线是现场报道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随着手机、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办公、通讯设施的普及和3G时代的到来及其覆盖面的日益广泛, 克服地域空间的局限, 现场连线正成为现场报道中的一朵奇葩、成为记者随时随地报道新闻的“好帮手”和有力“武器”。
一、现场连线报道借助记者的语音、语调和细节描述, 弥
补了广播缺乏画面的缺憾, 在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同时, 给听众带来想象的空间
广播现场连线是记者对新闻发生现场进行的采访和报道, 运用实况音响和现场解说来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 其真实感和同步进行直播式的感觉是吸引听众的第一要素。在进行现场连线时, 记者自身的观点、情绪往往也会流露其中, 因此, 在新闻现场, 除了对连线内容的正确把握外, 记者连线时的声音、语调也相当重要, 既要做到生动鲜活, 又要对自己的情绪以及现场受访者的情绪拿捏得当。在对严肃的新闻事件作连线报道时, 记者的话语要沉稳有力、简明扼要、突出主题和重点, 切忌拖泥带水、华而不实;在对一些突发的灾难性新闻事件如火灾、重大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等作连线报道时, 除了力求快速、准确外, 记者的语速可稍快、在沉稳的同时略带一些紧张感, 侧重客观详尽, 切忌语气轻浮、欢快, 仿佛事不关己, 使听众陡增反感、从而影响新闻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而在对一些大型节庆活动、体育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进行现场连线时, 则应注重通过活泼生动的语言以及场景式、画面式的描绘, 语气轻松愉快再配以现场热闹、喜庆的声音背景, 把当时的场景、氛围完全同步再现出来, 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画面感和内心的共鸣。2008年5月,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在厦门举行时, 笔者在环岛路厦门大学地段作现场连线报道, 置身于群情激昂的大学生洪流中, 笔者特地采访了在现场组织学生助威的厦门大学某学院学生会主席, 笔者本人富有激情的现场描绘和大学生激动的话语、现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融为一体, 连线结尾时, 笔者把手机话筒伸向热情的大学生等沿街群众, 把他们高呼的呐喊声也传回直播间, 极大增强了现场连线的层次感、现场感和感染力。
这种同步反映新闻事态进展的现场连线对听众心灵的冲击是电视等其他媒体所难以比拟的。笔者曾参与《厦金中秋海中会》的现场连线报道, 在现场连线报道中, 笔者注意到当时由于两岸仍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 两岸民众好不容易可以借中秋月夜在厦金交界的海域上乘船相会, 当船舶靠在一起时, 厦门和台湾的民众纷纷伸手相握, 连线时, 笔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听众朋友们, 我是厦门电台的记者某某, 我现在正紧紧地握着一位台湾同胞的手……”一句话就把当时催人泪下的真实场景给刻画了出来。该作品获得当年中国新闻奖的二等奖, 时隔多年, 许多厦门听友还记得当年的这档节目和笔者的“紧紧地握着一位台湾同胞的手”那句话。
二、现场连线报道从单纯的记者口述到对现场有关新闻
人物的采访, 使现场连线不仅为广播节目增强新鲜感和现场感, 而且凸显了广播的权威性
在广播现场报道中, 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是现场连线报道。记者以新闻事件为依托, 同步、直接面向听众述说新闻, 现场感、画面感十足, 交流感、真实感强。而对普通听众而言, 现场连线的方式则是新颖别致而富有个性化的新闻播报方式, 不同的记者就会有不同的现场连线, 就是同一个记者也可根据新闻现场的需要变换不同的连线风格。不过, 单纯靠播报新闻方式的更新、换汤不换药, 听众在新鲜感过后也会同样感到厌烦的, 因此, 记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使现场连线报道形式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升。
原先的现场连线一般都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通过口述和直播间里的主持人共同完成的, 随着现场连线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 现在记者在现场连线时往往还会加入对现场有关新闻人物的采访、甚至是对街头普通民众的随机性采访。如在一些政策性强、话题较为敏感的新闻发布或大型民生项目开工、竣工等新闻事件的连线报道中, 尽量选择一些了解、掌握政策、掌握新闻事态全局、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心理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士、权威专家、相关负责人或嘉宾做现场连线的采访对象, 在增强可听性的同时, 也使连线报道的质量得到保证。如, 2008年9月1日厦门的第五条进出岛通道———杏林大桥建成通车, 笔者承担了大量现场连线报道的任务, 为了增强连线的权威性和可听性, 除了事先查阅大量资料、对杏林大桥的整体建设和特色了如指掌外, 还在通车典礼现场采访了大桥建设指挥部的负责人, 因而大大丰富了连线的内容、快捷地传播了这一重要的新闻事件, 让收音机前的听众对新大桥的方方面面情况都有了透彻的了解和感知。
三、现场连线报道从对新闻人物的现场采访到对普通民
众的随机性采访为受众提供了参与平台, 凸显了广播的公信力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受”格局, 受众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媒介发布的信息, 他们更需要的是可以享有同媒介工作者、媒介机构在媒介上直接对话的平等。 (1) 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阶层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新闻传播的价值诉求开始发生两大转型:一是转向资讯提供———构建保障社会安全的“网”;二是转向意见表达———构建活跃的公共话语平台。 (2) 这一切都丰富着社会新闻的报道, 在社会新闻的连线报道中, 需要采访的对象都是街头的普通民众或是一些特定的群体对象, 有时甚至会面对一些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的市民, 记者在确保新闻事件客观真实、报道及时迅速的前提下, 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掌握好话语权, 做到既能真实反映群众呼声又尽量避免播出场面的失控, 避免不文明、夸大其辞或严重违反事实真相的虚假新闻、虚假信息借助现场连线的途径传播出去,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或是对某些社会不良行为、言论或现象的推波助澜。例如:2007年厦门市出租车更新换代时, 部分出租车车主和驾驶员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群起闹事。作为当地主流新闻媒体、特别是车辆移动收听的重要“窗口”, 厦门新闻广播和其他新闻媒体在引导、解释政府政策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现场连线报道时, 笔者注意选择那些比较理性、有代表性的出租车司机甚至是党员车、敬老车等出租车行业的文明标兵作为采访对象, 注意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他们朴实而又富有说服力的现身说法代替政府的说教、为更多的出租车司机解疑释惑, 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方向和主流。可以说, 作为采访对象的出租车驾驶员真实的话语、真情的流露、现场连线的不做作都为事态的缓和、解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现场连线报道使地理上的空间距离失去了原有的意
义, 可随时刷新的现场新闻滚动, 使新闻资讯台的传播效果发挥到最大值
全球第一家全新闻台———美国1010WINS的广告词是:“你给我们20分钟, 我们将给你整个世界。” (3) 自开播以来, 这家电台的收听率一直处于纽约电台的收听率之首。厦门广电集团在年初搞了一个特别听众调查, 调查结果再次验证了广播听众最想听到的节目就是“新闻和音乐”。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电台在我国开了新闻资讯台的先河。自2009年3月起, 厦门新闻广播也从新闻综合台转型为新闻资讯台, 连续12小时不间断地更新滚动播出最新的新闻。这一“华丽转身”能否取得成功, 其播出新闻的及时度与新鲜度至为关键。而现场连线以其所具备的对新闻线索的及时反应、对新闻事件的随时播报以及进行式播报的独特魅力, 在厦门新闻广播的新版节目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在连续12小时的格式化新闻中, 基本上以每小时为一个段落, 其内容格式为:报时+片头;综合气象服务;要闻;本市新闻;前方连线;110直播室+经典歌曲;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经典歌曲;文体新闻+资讯服务+经典歌曲, 其中, “前方连线”环节播出的现场连线既有本台记者的, 也有兄弟台记者、新华社记者的现场连线报道;每天派出两名记者轮流驻守在110指挥中心, 通过连线, 在“110直播室”播出来自110现场的信息;“综合气象服务”在天气骤变时也及时以连线方式采访气象专家……大量的现场连线考验着记者的真功夫。承担连线报道任务的记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清晰地表达出来, 而且还要表达得好、突出重点、突出主题, 不能简单地报“流水账”, 让听众听得索然无味、不知所云或是叙述得啰啰嗦嗦甚至令人产生歧义;要充分运用并控制好新闻现场的背景音响、环境音响, 再现新闻事件发生的场景, 使之成为记者现场连线时重要的语言“道具” (背景太嘈杂, 记者连线的声音会被淹没或受到干扰, 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效果和质量;反之, 如一味强调记者声音的清晰, 背景声音太小、背景太过安静, 又缺乏现场报道的现场感、让听众对记者是否身在现场产生怀疑) ;要与身在直播间的主持人默契配合, 尽量避免记者和主持人沟通不良, 导致现场连线失误的产生。只有从采访、连线到直播各个环节都没有瑕疵、顺畅无阻, 才能使其传播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使现场连线的播出效益发挥到最大值。
新闻资讯台的转型使记者现场连线报道的能力与素质受到检阅, 同时, 现场连线在广播新闻报道中的大量出现, 也引起了不少听众的关注。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厦门地区广播收听率调查中, 改版后的厦门新闻广播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6.3% (4) , 充分印证了“第一时间、第一报道”是办新闻、办广播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义。
参考文献
①潘力、董晓平:《现代传播新技术与广播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P.25
②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 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 P.4~6
③张勉之:《世界广播趋势》,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版, P.108
广播现场直播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篇7
一、拥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
新闻事件纷繁复杂, 特别是碰到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 现场情况不明、事实不清, 如果没有政策理论水平的支撑, 就很容易出现违反宣传纪律的情况, 从而造成不良后果。政策理论水平高的记者, 面对错综复杂的新闻现场, 就能明辨是非曲折, 时刻注意导向的把握。编辑部门在确定现场直播报道人选时, 一定要选政治素质较高、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 能把握大局, 掌握分寸的记者。
二、具有敏锐观察能力是广播现场报道必备素质
广播的现场直播报道要发挥优势, 取得实效, 就必须真正把听众引到现场, 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就不仅要求记者要有用口头语言描绘现场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求记者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记者的观察能力首先表现在能从复杂的新闻现场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注意抓住有新闻价值的“活镜头”。进行现场直播报道时, 新闻现场往往是一个正在变动的过程, 特别是有些突发事件, 有价值的事物可能稍纵即逝, 错过了就只能成为遗憾。况且在这么短的时间里, 记者必须将其观察到的最精彩内容和细节描述给听众, 记者的眼睛就是听众的眼睛, 新闻现场发生的每一个细节, 都需要记者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 立即绘声绘色地描述给听众。
三、现场采访能力是现场直播报道记者重要组成部分
现场采访是现场直播报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场采访的成功与否及效果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现场直播报道的成败。而记者这种熟练驾驭现场进行采访的能力集中体现在对采访对象的提问上。灵活多变的提问技巧, 从静态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 问题要问得自然。如果问得十分唐突、生硬, 就会破坏采访的气氛。其次, 问题要问得关键, 问题的口子要小, 只有提问具体明确, 才能得到具体明确的回答。第三, 要尽量简练, 避免冗长。过长的提问不仅记者自身难于表达, 也容易使采访对象完整准确地理解记者的提问意图产生困难。最后, 记者的提问要避免肤浅, 尽量深入。从动态的角度看, 在现场直播报道中, 广播记者的提问技巧还表现在通过提问控制场面的现场控制能力上。如在采访中, 当采访对象答非所问、离题太远时, 记者要及时把握, 并予以纠正和引导。
四、口语表达能力是广播记者做好现场直播报道的关键
现场直播报道是靠现场音响、现场采访和记者口述等要素有机融合来打动和感染听众的。因此,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有的现场直播报道之所以与听众形不成共鸣, 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就是因为记者语言贫乏。从现场直播报道的实践看, 广播记者口述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口齿伶俐。在通常的采访报道中, 记者的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书面写作能力上。而现场直播报道记者集采访、播出各种职能于一身, 所以必须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尽力做到出口成章, 表达准确等。二是语音清晰。现场直播报道的记者语言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能说较为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如果记者的口述南腔北调, 五花八门, 报道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三是语言通俗。在现场直播报道中, 记者的语言一定要既丰富又通俗, 做到朴实无华, 使听众易听易懂, 不会引起误解。四是语调恰当。所谓语调恰当就是语调必须与所报道事件的基调和节奏相符合, 不能有所游离。如现场直播报道的场面是喜庆的, 记者播报的语调就要欢快些且不能缺乏激情, 否则, 就让人感觉到记者没进入角色。五是感情适中。记者既要融入现场, 表达真情实感, 又要善于控制感情, 既不能脱离现场氛围, 又不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忘记了自己的报道使命。
五、现场直播遇到突发情况, 广播记者的应变能力至关重要
现场直播报道是报道和播出同步进行的, 可以说, 新闻现场就是“直播室”。记者事先只能有一个大致的安排, 不可能让现场发生的一切都按自己的采访意图发展。尤其是一些比较重大的事件, 场面比较大, 可能发生的情况很多, 有时甚至会出现事先预定的报道方案因种种原因不能如期实施的情况, 因此现场直播报道的记者应该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大致地讲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不被干扰。在现场直播报道中, 外界干扰因素多, 这时记者的应变能力就表现在能够排除干扰, 克服困难, 按照自己的采访意图发展。二是处变不乱。有些新闻现场极易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有时甚至还很混乱, 这就要求记者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 做到处乱不惊, 排除干扰, 头脑清醒, 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三是随机应变。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情况应付自如, 对于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能迅速果断地做出判断, 保证直播报道任务的完成。
六、现场直播报道中, 记者运用音响能力是成功关键
广播新闻连线报道解析 篇8
“新闻媒介的一切传播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信息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流动, 只有通过有效的信息流动, 并且使媒介发出的信息能够为受众所接受, 媒介的各种功能如宣传教育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信息服务功能、文化娱乐功能等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媒介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才能够在交换中实现价值补偿。因此, 媒介新闻传播规律本身决定了传播者要追求传播的有效性。”[1]当今社会,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新闻信息需求量大, 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 当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 哪一个媒体更迅速地进行报道, 就更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广播主要是靠声音传播信息的一种现代舆论工具, 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多样化的手段相比, 它的传播手段比较单一, 因此在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 广播原有的播报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听众最新最快的信息需求。而连线报道正成为广播媒体扬长避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有效手段, 逐渐被各级广播电台重视并应用, 连线报道发挥广播这一传统媒介独特的优势, 具有创新发展的巨大空间。“所谓连线采访报道, 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 电话为媒介, 由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是互动对话的形式, 把新闻信息通过直播室直接播报出去。”[2]
连线报道中, 记者口述、现场音响、采访对象的同期声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连线的形式主要有:以主持人作简单、客观的引入, 记者以口述或与支持人互动对话的形式将现场情况描述给听众, 或者通过记者在现场向相关人员提问采访展现新闻事件。
二、连线报道的应用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手机的普及, 电话连线报道作为一种快捷、方便、高效的报道形式, 越来越多地被广播广泛应用。在电话连线报道的运用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更是走在了前列:2008年的汶川紧急救援、奥运会直播, 2009年的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 2010年的玉树救援, 每一次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 中国之声现场连线报道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09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改版后, 以全新的面貌出现, 新闻比例由以前的40%提高到75%以上, 中国之声自清晨6:30直至凌晨2:00长达19小时全部保持直播形态, 节目涵盖《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直播中国》、《新鲜解读》等板块, 采取半小时为一轮盘的形式播出。充分体现了新闻及时性的理念, 满足了听众源源不断的信息需求, 真正向听众报道了正在发生的事件。
在对突发性事件和重大活动的报道中, 连线报道能够充分满足媒体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 成为广播把正在发生的新闻在最快的时间内传递给听众的最好方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通过与各媒体开展广泛合作, 构建了事件性报道的信息网。现在, 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重大新闻事件一发生, 中国之声就利用直播间与新闻现场记者连线进行即时报道, 大大增加了广播新闻的现场感。中央台的连线方式迅速被各地方台模仿和借用, 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着各具特色的改革和创新, 并充分利用连线这一形式来为自己服务。福建新闻综合广播在2009年7月6日全面改版后, 有《新闻早高峰》、《资讯大不同》、《直播福建》和贯穿全天的《新闻现场》等服务海西建设的新闻栏目。依托中国广播联盟、中国广播直播网和连通了9个设区市台和全省各个县级台合力打造的福建广播新闻协作网等广阔平台, 为听众提供最快捷、鲜活的新闻资讯。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加大节目的信息量, 《直播福建》和贯穿全天的《新闻现场》主要以记者连线播报作为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 通过主持人与全省各地记者电话连线, 采取即时提问、现场播报等方式, 及时传播新闻, 增强现场感、亲切感。福建新闻广播改版后连线报道的常态化也让地方台的记者更有作为了, 为了让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来自当地新闻现场最真实、最鲜活的信息, 县级台的广播记者也经常通过连线报道, 及时向听众传递当地发生的新闻事件, 增强了地方台广播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比如2010年6月份福建省因连续强降雨发生汛情,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救灾斗争, 同时也是一次声势浩大的新闻宣传战役。全省各级广播电台迅速行动, 面向基层, 聚焦一线, 全面反映各地灾情, 直击抗灾行动。来自抗洪一线的最新、及时报道大都通过连线报道完成的。福建新闻广播还为此还特别调整时间, 开播了抗洪抢险专题节目, 其中有些县市由于受灾严重, 电力设施受损严重, 根本无法通过网络传送节目, 在防汛抗洪一线的记者正是通过电话连线报道才能够及时播报当地的灾情和抗灾自救的情况, 其中6月27日上午的抗洪抢险专题节目仅仅半天福建新闻广播就播出3000多条的抗洪救灾的新闻, 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连线完成的现场直播。电话连线在福建新闻广播对这次抗洪抢险救灾报道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通过它把灾区最真实的声音传递给了广大听众, 同时还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通, 及时向全国各地发出报道, 做到了最快地报告灾情、最细致地报告了灾区的真实情况。不仅让全国和全省百姓第一时间了解到前方灾情和救援情况, 而且增强了全省防灾减灾的防范意识, 彰显了广播的社会服务性与人文关怀。
三、连线报道的优势
连线报道是通过通信网络的直接传输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与传统广播新闻节目相比, 在制作程序上更简便些, 由于记者从采访到成稿再到录音制作, 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在现场采访的记者更是无法成稿播出, 而记者的连线报道则能抢时间差, 只要能通上电话, 广播记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连线”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同步报道。电话连线报道的技术难度小, 成本低、反应快, 这一点使广播在对事件性新闻的报道中具有其他媒体无法相比的优势, 所以新闻连线报道有别于广播其他节目而受到普遍关注。“连线报道这种强化时间概念的报道方式, 尤其是现场直播的连线报道, 使新闻报道更符合广播的规律, 更具有新闻的魅力。”[3]
及时性是广播这一传统媒介的最大的特点, 它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各种信息传递给每一个人, 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只要有电波存在就有广播的声音。而在通讯发达的今天, 现场连线报道是进一步发挥广播及时性最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在雨雪冰冻等突发性灾害中, 其他媒体因灾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连线报道的广泛应用充分体现出广播及时、迅速、便捷传递信息的优势。广播记者在现场进行的直播式的报道, 听众听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现场的声音和记者的声音, 时效之快不言而喻。因此连线报道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来自不同地点的新闻现场信息。连线报道的特色和优势为广播新闻报道赢得第一时间, 能满足人们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发生事件的期待心理。
连线报道主要通过广播记者运用不同形式描述新闻第一现场, 避免了多层次的“转述”, 不仅使广播新闻传递更加快捷, 也更具有现场感。连线报道时, 记者在现场即时采访, 在现场即时播报。真实的现场音效, 富有动态的现场气氛, 都赋予连线报道强烈的现场感。听众听到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声音, 而采访对象又是与事件有关的人, 真实的现场感大大提高了报道的可信度。整个采访过程和事件进展都体现了现场的效果, 使听众有参与报道之中和亲临其境之感。连线拉近了新闻传播传者与受者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连线的优势使得现场连线报道的方式在广播新闻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改版后时效性更强新闻报道更现场客观。从2009年节目改版起, 中国之声就不断加快了新闻报道速度和加大了新闻报道量, 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 也经常出现“连线报道”, 据说“现在, 央广新闻频道的记者基本不用写稿子了。口播, 即时连线成了他们最主要的工作状态。无需等到新闻完成, 无需获得全部信息, 在采访的路上就可以向电台传回第一条报道。”[4]连线报道通过记者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采访、描述, 为听众提供最鲜活信息感受, 最直观地反映新闻事件的现场气氛, 拉近新闻和听众的距离, 增强广播新闻的贴近性。这样的“连线”缩短了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播出时间的时间差, 提升了报道的速度, 凸显和发挥了广播的特点。
四、连线报道的要求
连线报道实现了新闻播报的提速, 使得连线报道在各类节目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也随之出现了连线泛滥、记者连线技巧生疏等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没有增强广播宣传效果, 反倒减弱了媒体的影响力, 甚至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广播记者在做连线报道时还需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 连线报道要精心选材
“连线”题材的选择对新闻连线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连线报道的衡量标准首先是新闻报道的价值标准。虽然我们提倡要通过多做连线报道发挥广播的优势, 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新闻题材都适用于连线报道。像一般性的会议新闻, 一些工作部门的日常动态消息以及诸如“某小区垃圾无人清扫”、“某城区发生一起两车追尾事故”, 城管部门定期发布的调查结果等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情等, 就不需要采用连线报道。否则有事没事都“连线”, 就会扭曲了连线报道的功能, 播出效果反而会大打折扣。而对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尤其是突发事件、重大新闻活动或群众关注的民生新闻等新闻题材, 群众需要时时刻刻了解它的最新发展和变化, 这个时候, 运用连线报道才更能发挥优势, 使其成为广播新闻的一大亮点, 增强宣传效果。
(二) 连线报道要讲究策划
要做好连线报道, 也需要我们前期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策划。对于重大新闻活动, 社会热点新闻, 群众关注的民生新闻, 在连线报道之前, 记者应提前策划, 做好报道方案和预案, 甚至与事件当事人提前交流和沟通, 尽可能了解事件的全貌, 尽可能从中提炼最精华、最具有时效性、听众最关心的部分来做。这样连线报道会更加顺畅, 更有可听性。在采写新闻连线报道时, 记者要提前介入重大事件, 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 把握新闻事件的本质。有时事件的发展过程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 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现场纷繁复杂, 各种意外随时可能发生, 这时事前充分准备是成功调控现场的关键,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 准备工作甚至可以做得更加细致、更加充分。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多设计几种方案,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介绍准确, 评述得当;才能做到临场报道沉着冷静, 不慌乱, 表达清楚而有条理。
(三) 连线报道要把握报道节奏
提前策划, 只是在我们已知的范围内, 做一些相应的准备, 但从新闻发生到现场报道, 留给现场记者准备的时间很短,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 作为一名广播记者, 熟练掌握现场连线的技巧也成为一项最基本的采访技能。在迅速深入到新闻现场后, 广播记者要有驾驭全局的气魄, 牢牢把握报道节奏, 不因个别环节患得患失, 以免造成被动。及时性、贴近新闻事实和现场的特质构成了新闻连线的生命线。“对突发新闻而言, 抢占时间上的制高点非常重要。广播记者必须时刻牢记的就是连线意识, 当记者到达一个突发现场时, 在对事件进行采访、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后, 就应该立即理清思路、组织语言, 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后方编辑联系, 第一时间发回连线报道”。[5]中间穿插的背景材料要简洁, 选择对表现新闻事件最必要的进行简短地介绍, 切勿面面俱到显得冗长杂乱。因为如果介绍过长往往可能会脱离现场, 失去节奏感, 现场报道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
(四) 连线报道要恰当取舍信息
连线报道并不是记者到了现场随便讲几句以证明自己到过现场或者不加思考地见什么说什么, 事实上精彩生动的连线报道要求记者在短暂的时间内要言之有物, 且有深度。在现场的广播记者是听众的眼睛, 所以记者进入现场后, 细致观察尤为重要,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记者要充分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受周围七嘴八舌的干扰, 根据现场观察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的时候, 记者通过细致观察新闻现场并不断捕捉新闻信息, 准确快速地抓住新闻的亮点, 同时要做到能够站在听众的角度上过滤和获取他们最关心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快地去选取听众最感兴趣的信息, 选取对所要表现的主题有意义的信息。新闻点选准了, 就为整个广播连线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连线报道中群众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特别是一些批评报道或舆论监督性的报道,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和把握好度, 要坚持帮忙不添乱的原则, 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听众听到有用的信息, 才能使连线报道贴近听众, 贴近生活。
此外, 连线报道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播报, 它就更需要记者必须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新闻组织能力。做到眼快心快嘴快, 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现场记者给听众带来精彩的报道, 增强新闻的可听性, 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 才能提升广播媒体的竞争力。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大众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反映速度与其对受众的影响力基本成正比, 传播速度可以塑造某一媒介的声誉, 同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在通讯发达的今天, 电话连线报道是进一步发挥广播及时性最有效的方式。它快捷、方便、高效的优势, 极大地缩短了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播出的时间差, 实现了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播出, 把新闻的时效性、首发率大大的推进和提升了一步, 凸显和发挥了广播的特点。与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相比实现了新闻播报提速, 让广大听众有一种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的欣喜和满足。随着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 对广播记者在选材、策划、报道技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播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事件的现场要做到眼快心快嘴快, 选取新闻亮点, 给听众带来精彩的报道,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 提升广播媒体的竞争力。
关键词:连线报道,广播新闻,时效性,新闻现场,广播记者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14.[1]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14.
[2][5]吕春璐.新闻记者:连线报道:广播新闻新亮点[J].2010 (7) .[2][5]吕春璐.新闻记者:连线报道:广播新闻新亮点[J].2010 (7) .
[3]冉涛.楚天新闻人:广播新闻连线报道的优势与误区初探[J].2006 (5) .[3]冉涛.楚天新闻人:广播新闻连线报道的优势与误区初探[J].2006 (5) .
广播新闻:让连线报道唱主角 篇9
【关键词】广播新闻 电话连线 录音报道 连线报道
连线报道是指传播者通过与广播电台、电视台直播室的电话连线,直接报告新闻、发表评论的一种报道形式,可以让远隔万里的报道者、评论者和直播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融为一体,可以迅捷地在新闻事件发生地向受众发布新闻,实现实时同步的现场报道,让听众和观众更多地感受到现场的气氛。
连线报道:广播占尽优势
连线报道并非广播电台的专利,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也时常出现它的踪影。不过,连线报道在电视新闻中是一种非常规的应急之举,而在广播新闻中却是如鱼得水,相得甚欢。如今,连线报道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广播电台的新闻栏目中,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等少数新闻广播中甚至唱了主角。
1、鲜明的广播特色
声音是广播电台同听众交流的唯一载体,让多姿多彩的声音传播大千世界的信息,无疑是广播这个大众传播媒介的一条传播规律。
有声报纸时代,在广播新闻这个空中大舞台上,一度只有播音员这一个角色,回响着播音员的一种声音,尽管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也难掩剧场的单调和清冷;录音报道时代,广播记者的解说声音、新闻人物的讲话录音、新闻事件的现场音响开始出现在广播新闻的舞台上,广播剧场活跃了许多;到了现在的连线报道时代,广播电台的直播室才真正成为空中大世界,各色人等、各种声音轮番亮相,南腔北调普通话,你方唱罢我登场。毫无疑问,连线报道使广播新闻节目充满了鲜明的广播特色,为听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大千世界。
2、快捷的新闻报道
与报刊新闻相比,每秒30万公里的无线电波,令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速度上具有先天的技术优势;与电视新闻相比,广播新闻以其采制简便的特点,在传播速度上更胜一筹。作为广播传输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连线报道这一新的报道形式,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
首先,连线报道成本低。电话连线对于资金、设备的要求较低,随时随地连线报道,全部的要求仅为一部移动电话、一位现场记者而已。而同样一个新闻事件,电视台要想实现音画俱备的直播报道,至少需要一台昂贵的卫星新闻采访车,因而难以实现日常化的移动直播。
其次,连线报道环节单一。录音报道在采访环节完成后,记者还要整理和剪辑录音、写作并口播解说词、合成制作、上传文字稿和音频,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到两个小时。而连线报道,集“采、录、播、传、编”于一体,减少了录音报道的诸多环节,能够以与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同步的速度播报新闻,实现让听众直接感受新闻现场的传播效果。
第三,连线报道参与简便。由于成本低、环节单一,连线报道参与简便。只要有需要,电台直播室可以连线与新闻相关的任何人,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新闻官,都可能成为主持人的采访对象。
3、互动的交流形式
在连线报道中,主持人与报道者处于双向互动的交流状态,前方记者的新闻播报是在和主持人交流互动中完成的,在许多连线报道中,主持人还借助前方记者的手机,直接对新闻现场的采访对象进行采访。与此同时,听众的反馈也是在和主持人、记者乃至嘉宾的谈话中穿插完成的。
在这种互动交流模式中,主持人站在听众的立场,代表听众的愿望,向报道者提出问题,询问那里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新闻。记者及其它连线人按照主持人的导引,将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信息报道出来,使听众的新闻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这是连线报道的互动特征带来的最大优势。
广播新闻进入连线报道时代
1、以读播为主要形态的有声报纸时代
新中国的广播新闻是从延安时期播送新华社电讯脱胎而成的。到改革开放之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广播依赖报纸和通讯社办新闻节目,电台自采新闻比例较低,播音员播送文字稿的读播形式成为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态,录音报道和实况广播仅仅是新闻节目的点缀,可以说,这是广播的“报纸有声版”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到1980年代末,广播开始“走自己的路”,电台新闻节目以自采为主,录音新闻、现场报道等节目样式比过去有所增加。但是,这一阶段的广播新闻节目中,文字报道仍占主体地位,单调的播音员声音,使广播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有声报纸”的形态。
2、以丰富的声音素材为主要形态的录音报道时代
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日益普及的电视使得广播且战且退,广播在竞争中真正重视并普遍使用了“录音报道”这个法宝。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为例,1989年8月,安徽台向录音报道时代迈出第一步,首次为部分记者站配备了磁带录音机和话筒,驻地记者从此可以独立采制录音报道。到2007年1月,安徽台为所有的记者站配齐了数字录音机,记者自录自播的录音报道逐渐成为安徽新闻综合广播的主流报道形式。
“广播是声音的总汇”,广播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三类:人的声音,这是广播新闻的主体部分;音响,即与新闻事件有关的动物声、机械声等现场音响;音乐,特别是文艺报道,音乐具有重要地位。①录音报道运用丰富的声音素材,借鉴报纸新闻体裁,创新发展出录音消息、录音通讯、录音评论等多种报道形式,契合了广播媒介的特点和规律,增强了广播新闻的感染力。
3、以连线为主要形态的电话播报时代
连线报道的异军突起,应该说是新世纪我国广播界的一件大事。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和抗击非典战役中,中央电台出现了众多的连线报道;2004年元旦,中央电台“中国之声”频率开播,从周一到周五,每天30分钟的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与广大听众见面了。《第一报告》分为“国内外快讯”、“记者连线”和“特别关注”三个版块,“记者连线”作为一个栏目首次出现在大陆听众面前。2008年3月19日,安徽新闻综合广播《午间新闻》节目也首次出现“记者连线”栏目。
电话连线作为低成本的现场直播,提升了新闻节目的整体时效,为广播新闻占领市场立下汗马功劳,也为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连线报道:待解的困局
1、连线报道栏目化的困局
理想的连线报道应该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为理念,在新闻发生发展的关键时刻、核心地点即时播报,这样的连线报道才既具时效性,又有现场感。然而,规定时间在规定节目中播出新闻的传统思维,使一些电台将“记者连线”栏目化,显然扼杀了连线报道的活力。一方面,新闻发生的时候,记者无法在现场连线报道,而连线栏目播出的时候,时过境迁,为连线而连线的连线报道缺乏现场感,丧失时效性,固定的连线栏目与动态的新闻事件、进行时的连线报道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使连线报道陷入困境。
如何突破连线栏目化的束缚,释放连线报道的活力呢?首先,专业化的新闻频率、直播化的播出方式、贯通的节目设置、轮盘式的新闻滚动,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其次,要将连线报道从固定的栏目中解放出来,使它作为一种常规的报道方式,运用于所有的新闻节目。
2007年11月26日,《中国之声》的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向听众谢幕,摆脱栏目禁锢的记者连线,频频亮相于2008年的雨雪冻灾、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等全天大直播。2009年1月1日,《中国之声》推出一套全新改版的节目: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实行全天大直播,《央广新闻》节目以半小时为一个单元滚动播出,时时更新。在《中国之声》的舞台上,连线报道唱了当之无愧的主角,有效地实现了“现在的新闻现在播(now news now)”的传播理念,从而破解了连线报道栏目化的困局。
2、广播新闻完美化的陷阱
新闻的快与深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为了调和矛盾,连线报道通过历时态的多次连线和同时态的多点连线,实现了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这两种深度报道形式,适当弥补了广播新闻“快字当头”带来的粗糙、肤浅的缺陷。
“多点连线”就是在同一个节目中与几个点分别连线,从不同的地点、侧面和角度进行系列报道,展示宏观新闻事件的全貌。对那些值得特别关注的重要事件,则尽可能地使用“短时间、高频率”的多次连线,还可以请专家及时解读新闻,做深度点评。有的节目还可以发挥短信平台的互动作用,让听众参与讨论,让记者连线、专家解读和百姓评说三者在节目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但是,与录播的新闻、专题的精雕细刻相比,连线报道的粗糙和肤浅在所难免,在新闻单位的内部考评和各级政府新闻奖的评选中,难以满足评委们的审美需求和价值标准。以各级“广播电视新闻奖”和综合“新闻奖”为例,广播新闻的参评有一条硬杠杠——必须是录音报道,这条标准无疑将连线报道拒之门外。
因此,广播新闻的各种考评、评比活动不应该追求完美的新闻形式,而应该适应连线报道时代的广播新闻特点,着眼于报道的新闻性和价值性,以鼓励和扶持方兴未艾的连线报道。
3、记者语言表现力的短板
连线报道的多数报道者由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普通话不标准,表达能力欠佳,表述不够生动具体等等,影响了传播效果。实践表明,“现场播报”对广播语言的特殊要求,已成为广播记者的新课题。
因此,应该不断加强对连线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记者在不写文字稿的情况下“现场播报”的能力;记者则要学习如何用声音来表现现场,使讲述具有画面感和现场感,让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通过声音来实现最大限度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①杨伟光,《广播特点和广播优势》[C].《广播新闻学文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65
(作者: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庆记者站记者)
责编:周蕾
广播报道的策划 篇10
第一时间, 快速反应, 全面启动玉树紧急救援专题报道。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开始进行《玉树紧急救援》的直播。由于有一个非常完备的新闻应急的反应机制, 加上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报道方针, 在地震发生几小时之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位记者就赶到了灾区, 第一时间发出了玉树地震的相关报道。《中国之声》栏目充分发挥广播独特的优势, 全面快速启动了专题报道《玉树紧急救援》, 比如:4月15日《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将近30分钟都是对玉树灾区情况进行全方位报道, 报道内容包括中央指示, 解救被困被埋群众的动态, 以及各方支援的情况;《新闻纵横》中也专门设置了《问灾区》这一板块;《央广新闻》中也加设了《地震专题资讯》, 这一板块在报道玉树地震情况的同时, 也适当配发了《中国之声》观察员的相关评论。
公开透明, 滚动播出, 采取重点关注的连续报道形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推出了全天候轮番报道, 公开透明地反映了从地震发生到救援的全过程, 尤其是对灾区救援进度进行了重点报道, 做到了有头有尾、善始善终。比如《新闻和报纸摘要》中的《玉树紧急救援》部分分为早晨6:30~7:00以及9:00~9:30两个时间段, 这一板块滚动报道了灾区的情况, 并且主线明显, 都是率先报道党中央的抗震救灾指示, 随后全面详细地展开对灾区相关情况的报道;而《央广新闻》则是在整、半点的资讯中, 设置了《地震专题资讯》, 仍然采取滚动播出的方式, 并且随时以“直通现场”, “快讯快报”, “现场插播”三种形式重点关注灾区的最新情况。
所以, 从整体上说, 在玉树黄金救援72小时里, 《中国之声》的各个栏目都是从国家领导人下达抗震救灾指示——各方救援力量的集结——灾区遇到的种种困难——各方力量奋力解决困难等方面进行了连续不间断的报道, 利用轮盘式的报道方式, 加之重点关注的形式, 给听众留下了一个较深刻、完整的印象。比如, 记者王亮第一时间发来在废墟下被掩埋的四人获救的消息, 他首先报道了救援人员利用蛇眼探测仪探测到有生命迹象这一现场情况, 然后一直跟踪报道直到第四个女孩成功获救;《解放军托起生命的希望》、《藏族女孩被困54小时成功获救》、《千里转院, 震后新生命》等报道也都是采取主持人与现场记者连线的报道形式, 通过现场记者的所见所闻将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结局完整连续地展现出来。特别是在确定4月21日为全国哀悼日之后, 《中国之声》更是全天连续报道各组织机构举行哀悼活动的状况, 还特别设置了相关网站《玉树, 不哭》来配合广播报道。
以人为本, 服务受众, 针对灾区特殊听众, 及时开办康巴藏语广播栏目。玉树地区90%都是藏族群众, 都讲康巴方言。在国家广电总局领导的直接指挥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在4月16日就已经覆盖青海玉树县结古镇地区, 玉树地区可以收听到近20个短波广播频率, 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和藏语新闻综合广播等中央广播节目。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也同时设立了应急广播电台, 播音员现场使用康巴藏语直接进行广播。这一举动, 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当地受灾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抗震救灾新闻和切实有效的信息服务。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报道的方法
(一) 报道的优势分析
打响开篇报道, 明确报道思想。4月14日, 全球华语广播网在播出过程中, 采用插播的方式报道了最新收到的玉树地震的消息, 尽管当时没有具体可靠的报道分析, 但是却在第一时间告知我们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的消息, 发挥了广播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快速性和敏锐性, 开启了《玉树紧急救援》的序幕;4月15日6∶30, 《新闻和报纸摘要》打响了《玉树紧急救援》全面报道的第一枪, 节目将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的抗震救灾的重要指示作为头版头条;4月15日7∶00, 《新闻纵横》仍然采取本栏目惯用的提问方式作为重点提要, 增设的《问今晨》报道板块中, 进一步树立了玉树地震报道的指导思想。
后续跟踪报道多点连线, 穿越时空, 及时迅速传递灾区情况。在玉树紧急救援72小时之内, 《中国之声》设置的各档栏目都是以记者亲临、连线报道、观察员评论等多种形式来聚焦青海玉树救援的最新进程, 使得玉树灾区的情况达到多点同步传播。尤其是演播室的主持人连线前方记者报道的形式, 可以达到穿越时空, 再现真实事件的效果。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 主持人可以替听众发问, 让听众更清晰地了解相关的情况。例如, 第一位到达灾区的记者陈鑫, 及时迅速地发来灾区缺乏物资的情况以及当地不能进行手术的恶劣条件, 这一报道向外界发出了增援的信号;在《医护人员千里转院, 震后新生命》的报道中, 主持人利用和前方记者杨超交流问答的方式, 通过时间串联的形式, 从16:28~18:24~20:35~21:05~23:22一直到次日的凌晨全面跟踪报道了孕妇从产前抽搐到新生命降临的全部过程。
报道中采用对比报道、动态与深度相互交融的报道方法, 凸显新闻报道的张力。4月15日, 《新闻纵横》的晚间节目中, 主持人连线军事观察员梁永春, 通过深度评论的方法将玉树紧急救援和汶川救援作对比, 凸显出此次救援的快速布置、专业救援比重大的特点。这种通过同类突发事件的比较, 增强了宣传效果, 使得听众对于玉树地震的具体救援情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此次报道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动态报道与深度评论相互交融。《中国之声》的各个栏目往往将事件的动态进程第一时间报道出来, 而且有些栏目还请相关专家配发相关评论以及分析, 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报道的科学性和深刻性。比如《新闻纵横》以及《央广新闻》中通过专家解答关于灾区的天气问题、地质问题、交通问题以及水源、疫情等问题和救援情况进行交叉报道, 这样相互交融的报道方法不仅增加了报道的纵横感, 而且使报道更加具有实用性, 有利于救援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
(二) 报道的劣势分析
让派出去的记者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有时候可能是出于节目编排上的考虑, 还没等记者说完, 主持人就在导播的口令下匆匆打断记者的话, 转而切入另一个连线。笔者认为, 在现场报道中, 不应该赶时间, 应该让现场的记者有充分的时间来提供足够多的信息, 而不是急于从一个场景转换到另一个场景, 制造一种“忙碌感”。仅仅满足于“记者在现场”是不够的, 我们更要关注记者在现场“说了什么”, 见到了什么, 传达了什么信息, 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所以, 在进行直通现场的连线报道时, 希望主持人给予记者或当事人充分的说话时间。
在编辑过程中要让报道清晰完整, 有条不紊, 切忌杂乱无章。在对玉树地震的报道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出了多路记者前往灾区。虽然消息面十分广, 但是有些报道却显得杂乱无章, 你连一段我连一段, 看起来很热闹, 但是听众其实并没有获得足够多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信息。因此, 要让记者发来的报道显得有条不紊, 后方编辑团队的“整合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成为生动的报道员。地震现场的连线报道, 很多连线人都不是记者, 他们可能是救援人员、武警官兵、各种专家以及当地的百姓。有时候主持人在连线的过程中, 只是一味地获取最新的信息, 而缺乏适当的引导, 使得这些非专业人士不能清晰地向听众传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所以如何让他们在电话前有一种很好的表达状态, 如何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成为生动的报道员, 这就需要主持人进行很好的引导, 这一点是非常考验主持人的专业能力的。
结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此次的《玉树紧急救援》相关报道, 再一次体现了广播对突发事件报道的优越性。作为广播媒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 在报道中树立正确的理念, 采取科学的方法, 更好地将传播信息功能与社会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注释
1武斌:《地震报道凸显广播优势》,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