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与策划

2025-01-11

新闻报道与策划(精选12篇)

新闻报道与策划 篇1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如今被称为四大新闻媒体。而蓬勃发展的网络媒体, 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信息采集多样化的特点, 成为越来越多受众获取信息的新选择。人们像以往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样, 已经养成了每日启动电脑, 浏览各大门户网站的有关国内外的重大经济社会新闻的习惯。以新浪、搜狐和腾讯等为代表的几大门户商业性网站, 利用先进的信息和超链接技术, 为受众提供了速度更快、渠道更广、更加高效的新闻平台。网络作为新兴媒体, 同样能够在需要的时候, 发出正能量的声音。

通过策划形成独家看点

如今, 传媒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快, 新闻领域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如何才能抢到独家新闻呢?这就需要策划;如何才能形成独家报道呢?这就更需要策划。

我们选取新浪、搜狐、腾讯三家门户商业性网站在“建党90周年专题策划报道”进行比较, 从中可以发现, 尽管三大网站报道的都是同一重大题材, 但通过各自的新闻策划, 都形成了独家看点。

(1) 新浪之“信仰的力量”

新浪的主题是“信仰的力量”, 其下设子栏目动态、策划、微博贺词、先进事迹四个方面, 紧扣主题, 描述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变革历史。

在动态专栏中, 新浪新闻报道策划以滚动新闻、时事评论、图片新闻、视频新闻为主, 从而把握新闻咨讯的全面性和权威性。主题策划包括以“青春万岁”、“媒体聚焦”、“红色档案”、“历史轨迹”为子目录, 突出“发展”这条主要线索, 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回顾。

(2) 搜狐之“集体的力量”

围绕着建党90周年的历史, 搜狐网以“集体的力量”为题进行了专题策划, 其内容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这些策划的总体特点是内容具有专业性、制作十分精良, 全方位地运用了多媒体的报道手段和方式。

“集体的力量”策划算得上是把网络营销策划和新闻专题策划完美结合的典范, 其方法是将历史老照片、传统资料进行整合, 配设文字稿, 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介绍。以一幅幅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受众的眼前, 让受众对于各党的历史进行了印象深刻的回顾。

(3) 腾讯之“思想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之际, 腾讯推出了大型系列报道“思想的力量”。腾讯的策划同样受到了广泛好评, 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性的报道方式, 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卓越成就、对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典型做了深入的报道, 其相关数据显示和相关指标上, 腾讯网都遥遥领先于其它网站。

三家媒体以不同的主题, 不完全相同的报道方式, 充分发挥新浪和腾讯微博这一新媒体, 以及搜狐新闻、搜狐社区、搜狗搜索引擎等的作用, 形成独家的精彩看点。

让受众的“信息大餐”时刻都是新鲜的

传统媒体一直强调快捷、高效, 但它们再快, 也快不过传输迅捷的网络新闻。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他们希望随时打开网页, 就能看到不同的信息更新。这一点, 传统媒体无力做到, 但网络媒体却可以大有所为。多样化的新闻采集渠道, 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闻发布路径, 海量的信息汇集, 可以通过科学归类、整理过滤以及延伸挖掘, 用创新的策划手段, 完全可能随时为受众提供新鲜无比的信息大餐。

1.报道客体的信息。如报道一个重大事件, 就需要了解有关这一事件的背景情况、目前进展势态、各方面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与此事件有关的其他事件及人物的情况、历史上的类似事件的情况、其他地区类似事件的情况等。

2.报道接受者的信息。如读者对这新闻线索是否已经有所了解, 他们对此选题的获知需求点究竟在哪里, 已知事件的读者对事件的反应、有关领导对事件的态度和对策、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策划者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地策划报道, 而且这些信息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成为报道的内容。

3.报道竞争者的信息。如对一些意义重大、媒介普遍会加以报道的选题, 要设法了解其他新闻媒介的报道方案, 弄清其报道的规模会有多大、可能选择什么报道方式等, 这样才能针对竞争对手的行动, 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报道中扬长避短, 出奇制胜。

让新媒体成为重要资源

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 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 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 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型媒体。包括了光纤电缆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卫星直播电视系统、互联网、手机短信、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广播等。

在新媒体环境下, 新闻资源显示出一些新特点:

1.新闻信源扩大, 信息资源更加丰富

不仅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数字技术息息相关, 就连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世界变得越来越紧密起来。这一切正是新闻传播得以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

2.新闻人才资源改变, 采编队伍“草根”化

新媒体的网状信息流动模式, 使得人们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快速获取信息, 而且可以以多种方式经济快捷地制作传播信息, 甚至可以参与新闻生产。就连一些并不具备新闻专业技能的手机用户、普通网民, 以及广大播客们, 也开始主动地在“第一时问、第一现场”借助新媒体来采集信息, 并以手机图像、手机短信、博客日志、网络群聊等形式, 发布他们认为相对重要的消息, 不时创作出所谓的“草根新闻”、“平民新闻”。虽然,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不具备高超的业务素质, 甚至连“合法”的记者编辑身份也没有, 但他们对于记者这一角色的重新界定, 已经开始“使大众媒体时代”让位于“个人和参与性媒体时代”。

新媒体加入到网络媒体, 使网络新闻的新闻资源更加丰富起来。这为网络新闻的采集更新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1) 重视原创新闻

新闻线索、新闻资料, 以及各种原创报道, 都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渠道来获取。新媒体在信息发布方面, 有着强烈的时效性和现场感, 特别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手机短信、博客、播客、微博等, 因为添加了其原创, 为新老媒体输出大量的内容和资源。在这方面, 国外先进媒体的运作方式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突发性报道中, 可以广泛借助人民大众的力量, 发动群众通过新媒体, 在第一时间传送他们在第一现场采集到的相关信息。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互动

各种传媒互相合作, 共同展开对某一话题的报道, 是新闻报道策划中比较常见的手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依据各个传媒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角度和表现手法, 使报道主题得到各具特色的展现;同时, 多种媒体的合作报道, 还能制造出更好的报道效果。

现在的模式是先由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动报道, 然后由网络媒体积极跟进, 最终凭借多种媒体的优势互补, 更为深入地挖掘报道, 从而将其影响力扩展到极致。未来, 我们还可以实现同种信息资源对不同媒体的分配:网站率先发布快讯, 接着由电视新闻播出, 然后报纸杂志进行深度报道;与此同时, 网站还可以通过超文本链接、多媒体等方式继续整合信息。

新闻报道与策划 篇2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这两个概念近年颇为流行,业内同仁亦多有论及,平常亦不乏部分新闻策划被斥为新闻炒作。在媒体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下,新闻策划越来越重要。如何做好新闻策划,厘清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之异同,明晰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转化之规律,防止新闻策划变为新闻炒作,显得尤为必要。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定义

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策略,以求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包括构思、设计和开发等系列步骤。现代报业中,策划是最能体现编辑业务水平、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不仅可以催生出一组高质量的稿件、几块别出心裁的版面、吸引一批新的读者,而且还可以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新闻炒作是在新闻发生和传播过程中,新闻提供者或新闻传播者有意识地介入其中,引导、强化部分新闻要素,以达到吸引受众注意、获取直接或间接商业利益的一种新闻运作手段,具有预谋性、轰动性和商业化的特点。新闻炒作通常以增强所谓的“卖点”为目的,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这会损害社会效益,其副作用可概括为:误导舆论;浪费版面、栏目、时间等资源;给当事人带来伤害,甚至恶化矛盾,影响稳定;因夸大而带出新的社会不公等。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之异同

近几年,各媒体为最大限度地赢得读者,实现效益最大化,越来越多地运用新闻策划手段,当然,其中也不乏运用新闻炒作手段者。新闻炒作其实是新闻竞争的产物。美国克瓦克教授和罗森斯特教授就指出:“媒体的空前发达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新闻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如今的媒介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炒作热点新闻……加强新闻炒作的力度,抓住某一新闻事件大做文章。”分析大量的传播实践,不难发现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有相同之处:

1、目的相同 都注重创意,追求社会反响、广告效应,以扩大媒体影响,进而提升商业价值,增强媒体实力。

2、手段相同 都有周密计划,并严格结合实际按部署执行、完成,文章做得越大越好。

3、形式相同 都讲究包装,从报道风格到规模,均有明确规划,并不乏夸张、渲染倾向,以增强报道的感情色彩和视觉冲击力。

尽管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有上述相同之处,然而,以新闻传播规律为标准,仔细打量两者,并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

1、遵循规律不同 新闻策划以客观新闻是否存在为策划的前提条件,虽然在具体报道中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总体上是一种客观的、被动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符合新闻的本质意义。新闻炒作则既可以借客观存在的新闻为由头,也经常主动地“做出”新闻,如发起活动实施预设选题;幕后指使人做“有新闻价值”的事,然后报道。这样的新闻,当然不符合新闻的本质意义。

另外,新闻策划不论报道规模是大是小,都遵循新闻规律,依照事件的进展报道,更不会反复;新闻炒作却是按照商业的需要,今天来一点,明天再来一点;或者任意编排事实,前面说了的又拿出来弄一通。

事实在先的新闻策划俯拾即是,如《贵州都市报》有关徐本禹的系列报道。这组报道的事实是徐本禹暂时放弃读研究生的机会到大方县大水乡支教。报道围绕徐本禹的支教行为,充分挖掘了其甘于奉献的精神魅力,也促成了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贵州省基础教育。以推荐徐本禹参评并当选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为高潮,整个报道以新闻事实为基础,逐层推进,各方获益。新闻炒作最典型的莫过于娱乐新闻,常常是明显所属公司为达到其商业目的,故意没事找事,甚至不惜牺牲明星人格制造新闻事件,引发受众关注。这类现象已明显违背新闻规律。

2、关注效果不同 新闻策划虽然关注社会反响,但更注重社会效果,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因而以事实说话,尽量客观公正,主动接受各种法规、纪律、道德的约束,较少出现偏差。新闻炒作则偏重轰动效应和卖点,较少考虑社会效果和社会责任感。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不惜哗众取宠,报道立场有失客观公正,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如2005年超女五强赛激战正酣之际,国内许多市民报多关注超女行踪、粉丝团相互掐架、评委凶狠点评等噱头,有的报纸甚至不乏今天报道这事,明后天又否定这事。这类新闻,明显是哗众取宠,制造轰动效应。而2005年8月18日的《南方周末》,则以《超女?暗战江湖》为题,全方位报道了这一全面侵入生活、唤醒大众广泛参与、影响了社会的娱乐节目到底带来了什么?其社会责任一目了然。

3、关注题材不同 新闻策划选题意义比较重大,也讲究时机,使选题的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地显现,从而增大新闻效果。而新闻炒作则往往小题大作,报道流于煽情、琐碎、渲染,极尽耸人听闻之能事,所报道的事情往往新闻价值不大。

新闻策划通常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展现新闻事实。这一形式反过来要求新闻策划所选择的对象必须较大,如2006年《贵州日报》“视点”版“寻找和谐力量”系列策划,就是通过《大山里的坚守》(11月22日)、《草根志愿者》(11月29日)、《战友》(12月6日)、《起跑线》(12月13日)4篇文章,揭示了每个人既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进而呼吁大家携起手来,以实际行动共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主题。市民报常常策划为贫困学生捐款助学、为贫困患者捐款治病等报道,此类报道题材虽小,主题却大,表现了互帮互助的社会真情。反之,纵观近年被炒得轰轰烈烈的“馒头事件”、“木子美现象”等,其题材并无多少意义,无外乎通过报道“搞怪”、“绯闻”、“隐私”等手段,提升被炒者的知名度,进而获取经济利益。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转化

一般而言,新闻炒作的商业性特点决定其很难转化为具有良好社会影响的新闻策划。而新闻策划在操作中使用不当,则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新闻炒作,进而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因此,在新闻实践中,我们应当防止新闻策划转化为新闻炒作。

首先,要正确认识新闻策划的属性。“新闻策划”与“策划”是种属关系。把“新闻策划”简单地理解为“策划新闻”、“制造假新闻”、“搞有偿新闻”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新闻策划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即事实在先,新闻策划、报道在后。至于有些新闻策划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因为新闻策划的主体对新闻策划的本质认识出现了偏颇或技巧使用不当,而不是“新闻策划”命题本身存在什么问题。新闻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一篇新闻报道的微观策划,而且包括报纸的发展规划、编辑方针、组版思想、栏目设置等宏观策划;实施时间既可以是即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参与者既包括报社的领导,也包括执行的编辑、记者;除了关注社会效果,也要关注经济效果。一篇成功的新闻策划报道,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成功的策划报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无疑会满足读者的需要,吸引他们自愿掏钱来买报纸。近几年的新闻实践表明,凡是办得好的、发行量大的报纸,大多是新闻策划搞得好的。这种符合新闻规律,以求最佳效果的策划报道与“有偿新闻”完全是两码事。

其次,要彻底弄清新闻事实,力避有意无意的炒作。新闻策划实施前,一定要搜集到足够的信息,对需要报道的事件做全方位的了解。这种调查研究,既需要平时的信息积累,也需要临时的突击调查。根据需要报道的新闻题材和媒体的特点,制定出最能接近事物本质、最有冲击力和感染力、最有希望达到预期目标的报道方案。搜集到基本材料后,必须过滤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出其中最关键的一些问题,仔细分析研究,理清头绪,直奔要害部位,确定新闻点。有了好的新闻策划方案,还必须要有好的组织实施。从采访到写作,从标题制作到版面安排,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句,都要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马虎。

新闻策划具有一定炒作性质的事实,使人们对新闻策划即使有炒作的明显倾向,大多也能宽容对待。但媒体不能以社会的宽容作为自我宽容的借口,降低策划的门槛,以致影响新闻媒体的声誉。新闻策划除了要避免炒作外,也要防止因对事情了解不深不透而无意出现偏差。因为偏差的出现,可能会使新闻策划造成被动、难以收拾的局面,从而被动酿成新闻炒作。为了防止失误、出现偏差,拿不准、遇到有可疑之处时,要沉得住气,不能急于去抢,否则报道就有可能出现自相矛盾,难以圆场的情况。

新闻策划的实践与探索 篇3

认清新闻策划的目的

策划是一种创意思维的整合,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决策,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衡量未来可采取的措施。

当代的策划业,往往是通过"智囊团"、"顾问团"的形式发挥作用,并努力达到自己的目的。著名的《大趋势》和《2000年大趋势》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就是美国著名的"奈斯比研究与咨询团"的主席。他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是:策划是打开真相和难题的手段。

新闻媒体是实现企业与公众联系的一个重要媒介。新闻之所以要策划,是因为新闻的价值而定。海尔砸冰箱,就质量问题而言,可砸可不砸。长安集团总裁尹家绪砸车与海尔砸冰箱同出一辙:那就是今天不砸掉自己不满意的产品,不砸掉低下的质量意识,不砸掉管理上的陈规陋习,明天的市场就会砸掉企业的饭碗。这前后两件事,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国传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因此,策划是事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谁来做,怎么做。策划如同一座时空之桥,它连接着我们目前和我们将要经过之处,并直接通向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

企业新闻策划,必须把握大局,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洞察企业发展规律,找准切入点,才能获得策划的成功。

重视新闻策划的方式

新闻策划的主要方式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上。就内容而言,要重视新闻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围绕一条有价值的新闻,采取新闻背景、新闻链接、编后语、编者按等多种形式,扩大新闻信息,拓展报道深度。

新闻背景:主要介绍新闻产生的原由;新闻链接:主要介绍与新闻相关的事件、材料、知识;编者按、编后语:主要起到导读、启发读者思路的作用。比如,某企业报收到一篇反映财务信息化方面的稿件,内容有新闻性,但文体不符,且内容中专业术语多。为了让这条稿见报,在策划时,编辑将此稿改成新闻稿,然后将来稿中信息化知识分离出来,写成新闻背景。稿子发表后,引起读者广泛兴趣,既了解新闻,又了解知识。

就形式而言,要重视新闻宣传不同载体的作用。各种媒介都有特定的功能。要把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公众对象,就必须考虑公众的职业特点,受教育程度,以及他们通常接受信息的习惯,并根据这些情况选择适当的传播工具。

电视是一种视觉媒体,是通过立体的画面表达新闻事实。电视在于可看性,比报纸更快、更及时。电视新闻制作周期短,企业当天发生的事,晚上就可以在厂内电视上播出。广播是一种听觉媒体,是迅速、快捷传递企业新闻信息的最好载体之一。广播制作成本低,听众面广,传播信息更大众化。报纸在于可读性,让读者从平面的文字中,把握新闻信息的丰富内涵。企业报纸的周期一般较长,这对报道新闻而言是短处,但对新闻策划而言是长处。策划者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新闻制作的整个过程。

把握新闻策划的原则

一是"三贴近"原则。企业新闻宣传策划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离开了"三贴近",电视没人看,报纸没人读,广播没人听,新闻宣传就成了无本之木。传媒是大众传播工具,企业新闻工作者面对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绝不能"淡化"或"沉默"。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一方面要尊重员工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对新闻信息的辨识和运用能力,同时不给各种"小道消息"提供传播的空间和滋生的土壤。

二是创新思维原则。新闻策划必须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善于标新立异,避免出现一种模式。创新思维需要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去观察和接触客观事实,并不断地将事实与已知的知识(或假说)联系起来予以思考,科学地把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重复性和特异性加以比较,以尽量求得为以后的策划过程提供完全真实可靠的论据。

三是效益原则。这里的"效益"主要是指社会效益。通过新闻策划,满足员工对企业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新闻渴望了解的心理,正确引导员工认识新闻事实。按照及时、客观、准确、稳妥、有序的原则,为企业"三个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不考虑社会效益的策划,绝不是成功的策划。

搞好新闻策划的方法

报计划。新闻策划忌临时动议。有的计划在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前上报。策划文案要把目的、意义、方法、载体、效果等一一列出,让人了解文案的可操作性、预见性。

选好题。选题切忌不要小题大做,要充分考虑新闻的社会效果。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阶段性工作,对有价值的新闻做好新闻策划。比如,年初职代会宣传报道如何报道,重点是什么,事前事后要考虑周全。

责任人。每项具体工作要有责任人。声像、报社的负责人,是两个传媒的牵头人。领导意图一定要如实告诉他们。让责任人领会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策划搞得有声有色。

开好会。策划工作是集体作业,要由传媒的人员共同完成。负责人就要将整个意图告知员工,分解工作。同时,充分听取大家意见,不断完善方案。

重过程。要充分重视新闻策划实施的过程。每一个环节,如链条丝丝相扣,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要总结。策划工作完毕,不能一了了之,要召开总结会,对照责任制,检查考核所做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差距,以利于不断完善。

新闻策划不是新闻炒作。新闻炒作是对新闻事实的夸大甚至曲解,以求得社会轰动效应;新闻策划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向社会报道即将产生的新闻信息。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新闻策划必须视新闻真实为安身立命之本。大众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公信力。因此,作为企业新闻工作者,切记要以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的职业荣誉为生命,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来形成持久的社会公信力,宣传企业,赢得读者。

新闻策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策划人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策划常识,而且还要热爱企业,熟悉企业;要用一双发现生活真善美的眼睛,去捕捉稍纵即逝的新闻信息,策划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为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题策划与创新法制新闻报道 篇4

1 新闻报道策划的方法

1.1 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科学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这些社会信息都可被视为新闻线索,但将这些社会信息全部报道势必是不现实的,需要采编人员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庞杂的社会信息中,捕捉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来进行报道,这就是新闻报道的目标。通常情况下,在对新闻报道进行选择的时候,为了确保其科学性,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根据编委会每月制订的报道重点对报道目标的筛选,紧紧围绕本月重点对报道内容进行选取;(2)法制新闻报道内容的选取要尽可能贴近百姓生活,重点抓住百姓关注的焦点与话题,更好地引起共鸣;(3)做好突发新闻的筛选与策划工作,就突发新闻而言,不仅具有时效性和较大的新闻价值,且很容易受到群众的关注,因此,第一时间掌握突发新闻的发展态势,并对其进行精心策划,能使其收获出人意料的效果。

1.2 制定完善的报道方案

在确定好新闻的报道内容之后,接下来就是结合报道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设计一套具有创意的报道方案。一般来说,为了确保制定的报道方案具备足够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在具体制定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首先,要对策划的指导思想进行充分明确,以此来让每位参与策划的人员了解搞这个策划报道的目的;其次,科学选取报道形式,必须确保其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对过去报道过的内容,更应该注重形式的创新;最后,将报道方案的层次性充分体现出来,而且每一层次的内容、容量、版面设计、字数以及是否配照片等都应该进一步明确。同时,每一部分都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安排好实施时间,有序进行。

1.3 组织实施

制定好科学、完善的报道方案之后,接下来就是组织实施。首先,要对每一部门的责任人进行进一步明确,以便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对采访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其次,要对所有参与报道的记者进行明确分工,做好采访前资料的搜集和准备工作,以此来确保采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再次,部门负责人应该根据采访记录,帮助记者对采访素材进行提炼,讨论并明确写稿要求;最后,部门负责人对稿件进行严格审核,一旦发现不符合报道主题的内容,应及时令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更改,直到最终合格为止,以此来确保报道的整体质量。

2 法制新闻报道的创新措施

2.1 新闻选题要与时俱进

创新是新闻宣传工作开展的活力源泉,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旋律,新闻工作者如果想要从主题多个方面实现法制报道的创新,就必须对社会动态信息进行密切关注,选择广大群众备受关注的问题,确保新闻选题能够与时俱进,敢于引导舆论导向。

2.2 扩大新闻报道的范围

扩大法制新闻报道的范围主要是指新闻选题不仅要抓“大”,而且还要注意抓“小”。前者是为了更好的配合政法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抓“小”则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地方政治、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采编人员在对新闻选题进行确定的时候,应该将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注重大事件报道的同时,还应该对生活中发生的小事件进行报道。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大事件还是小事件,都应该确保其具备较高的新闻价值。同时,在报道活动结束之后,还可以将报道中涉及到的人物请到报社开展座谈联谊,在联谊中,感动人物讲述自己的故事,释放自己美好的心情,也对报社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2.3 提高采编队伍的创新意识

采编队伍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对于法制新闻报道的创新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提高采编队伍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媒体首先应该加强对采编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明确创新法制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类创新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提高采编队伍的创新意识。其次,采编人员应该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胜任岗位职责。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闻行业的飞速发展,对新闻报道策划与创新的实现途径进行认真探索使非常重要的,除了能够使法制新闻报道的主题更加明确、角度更加新颖之外,还能够确保内容的集中性,提高报道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法制新闻报道的收视率,提高传统媒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新闻采编与策划工作 篇5

试论新闻采编与策划工作

摘要:随着编辑和采访两个大的体系从相对的分离逐渐成为了主流,各个媒体的独立编辑平台也在逐步地建立,一个全新的报刊新闻采编策划群体也正如日中天地发展起来,并且还成为了各个媒体的总编辑、编委会和各部门的主任等的传统决策人以外的又一个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媒体走向重要决策系统。笔者将在文章中就报刊新闻中的相关采编工作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新闻;信息采集;编辑;策划

一、网络新闻采编与策划工作的定义及内容

谈到网络新闻编辑策划,首先要明确传统意义上新闻策划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对于“新闻策划”的学术探讨在1997年、1998年两年间曾达到高潮,虽然规模宏大,但学界始终未形成共识。近一年来,随着“新闻策划”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学界对这一论题的理解也部分地趋向共识。

什么是新闻策划?它应该包含哪些内容?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新闻策划广义上可以包括公关策划、广告策划、经营策划、竞争策划”(武汉大学夏琼教授):“新闻策划只能限定在新闻报道的策划,不要将媒介的经营治理活动拉进来,更不能搞策划事实”(华中科技大学孙旭培教授):“新闻策划应该包括自觉创造‘信源’的新闻事实策划和体现媒介主体性的新闻报道策划”(华中科技大学舒永平教授):“应把新闻策划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新闻媒介策划’”。(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新闻策划包含两部分内容——文档

即对媒体本身的策划和对媒体内容的策划,前者包括市场定位、受众对象、经销策略等;后者包括专版时段的策划、栏目的策划、具体报道的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周建明教授)。

笔者引用蔡雯教授的定义:所谓“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指的是媒介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从事的决策和设计性工作,以及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和治理工作。具体说来,这项工作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媒介定位与新闻编辑方针的确定;第二,媒介新闻单元(指媒介产品中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职能的那一部分)的设计与采编机构的设置和治理;第三,新闻报道的设计与组织。依照这一定义,可以将“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定义为:网络新闻策划就是网络新闻编辑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所从事的决策和设计性工作,以及对网络传播活动的组织和治理工作。

二、新闻采编创新意识与策划编辑能力探究

随着新闻传播速度的加快,我国新闻传播已实现品牌化经营,电视、报纸、广播等均利用各自的优势,方便、快捷的传递新闻信息。为使新闻信息在生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引起更多的观众与读者,新闻编辑也必须将把关意识引入到创造思路中,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新闻编发。新闻编辑必须具有新闻的创新能力,增加自身对于新闻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对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进行探究,现总结如下:

(1)新闻编辑政治素养及明辨能力的提高。对于新闻编辑来说,政治素养是最基本的能力,若不具备或丧失这一能力,则更无其它

能力。可以说,在新闻编辑的工作中,政治素养有着非常关键的导向作用。我国新闻编辑在政治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立场,以党和人民利益为核心,坚持和拥护正确、合理的政治立场,清晰自身使命,在客观报道中融入自身的主观倾向。针对电子新闻媒体、印刷版新闻媒体,均必须坚持和拥护党的正确舆论,新闻编辑具备高强度的政治敏锐性、鉴别能力,提高自身的明辨能力。新闻编辑必须具有高强度的政治敏锐性、鉴别能力,才可对市场经济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识别,对于那些存在新异性新闻,可吸引观众眼球。

(2)创新意识的拓展。人类的进化与发展,就是经过不断的创新,对于新闻而言,创新就是新闻的生命线和灵魂。新闻以编辑为主题,新闻编辑作为新闻的建筑和设计师,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新闻编辑只有储备丰富的知识,才可在编辑工作中,不断的开拓灵感与思维。当然,新闻编辑也是普通的工作者,不需要其成为专家,但为做好新闻编辑工作,就一定要吸取更多的知识,使自己能作为杂家,新闻编辑不仅要熟悉和掌握自己所分管的知识和内容,还要涉猎自然科学、政治、文学、经济、艺术等方面。作为新闻编辑,则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留心平凡的生活,在工作中投身实践。

(3)新时期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在我国新信息时代,新闻编辑主要承担信息工程,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创新意识对新闻的促进、制约和联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促进新闻的严密性和整体性。因新闻传播有自身的传播规律,因此,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是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最基本的素质。可以说,新闻

工作者自身素质同编辑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编辑能力,加强创新意识,是新闻编辑主要的研究问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素养,提高政治素养及明辨能力、积累生活素材与提升版面的新意识,方可紧跟时代的创新步伐。

参考文献:

[1]张晓伟.浅议新闻采编工作思路的角度与创新[j].民营科技,2011(06).[2]栗铭阳.会议新闻采编思路创新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

让策划为新闻报道添彩 篇6

为更好地掌握策划,运用策划,我们有必要了解策划的意义,以及如何做好策划工作。

新闻策划的意义

由于报道策划是认识能动性的体现,所以是否进行报道策划,传播效果大不一样。从新闻实践看,策划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第一,深化报道主题,突出报道重点。需要进行报道策划的题材,往往是那些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件、现象、问题。它们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纷繁复杂,不易把握,没有重点,就无法凸显事物的价值与内涵。策划就是为了突出重点,以具体事物为观察点去透视和展现大主题、深层次。经过报道策划,新闻工作者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其本质,把握其精神,从而深化报道主题,做好舆论导向工作。

第二,赢得更多的受众。报道策划往往是若干新闻工作者一起研讨报道对策,集中了集体的智慧,不仅可以敏锐地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而且可以敏锐地回忆过去所发生的历史,可以科学地预测未来,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发展趋势,及时而准确把握发掘新闻价值。策划行为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把一些已经存在并引起关注的社会问题通过媒体的介入而托出水面,形成一个此起彼伏、扣人心弦的现实生活事件,报道出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自然让人争相传阅,爱不释手。

第三,有利于形成独家报道,推出新闻精品。都市报崛起以来,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大战”已成为记者的家常便饭。只要新闻事实一发生,各家媒体都会派出自己的记者去“抢新闻”。在这样的形势下,新闻传媒不仅要努力向受众提供独家新闻,而且也要尽力推出独家报道。如果说“独家新闻”主要是指“新闻事实”的独家,那么,“独家报道”则是在其他媒介对某一新闻事实已经作出报道的情况下,强调报道视角和思想观点的独家。怎样抢到独家新闻,需要策划;如何形成独家报道,更需要策划。报道策划在促进媒体推出独家新闻和独家报道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做好新闻策划

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适当操作方法进行新闻策划,在新闻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新闻策划毕竟只是新闻工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新闻工作的目的,更不是全部的新闻工作。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否则就会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陷入误区。

首先,从实际出发,新闻策划不应干扰新闻源。新闻策划是对新闻报道方式的策划,不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这不仅是社会公众对媒介的基本要求,也是媒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新闻策划在追求社会反响的同时,必须遵从新闻的一般规律,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讲究真实性,主动接受各种法规、纪律、道德的约束。

策划前,必须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舆论导向作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不能为了追求新闻轰动效应,而置大局和社会公众利益于不顾。在新闻策划中,一定要讲辩证法,防止因片面性造成本质的失实,从而影响受众对是非的判断,影响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其次,以“新”制胜。新闻策划的灵魂在于创新。如果缺乏创意,没有新颖的构想,只是一种常规的、平庸的报道,便谈不上新闻策划。要提高新闻策划水平,既要涉足别人未曾涉猎的领域,同时也要采取别人未曾试用的形式,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报道形式会给报道内容增添新的内涵和效果,报纸版面需要用不同的形式来装点、美化,它也是吸引读者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载体运用、栏目设置、版式设计、标题制作等方面都要匠心独运,真正使形式与内容珠联璧合。

要做到创新,要求策划者必须具备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创造出前人没有提出的新的方法、构想、模型,得到新的发现,积累新的经验,进而将实践活动推向前进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做到前人所没有做过或者做得很少的内容。如果报道对象已被广泛报道,也要找到它的亮点,以求新鲜,或是深入挖掘,以求深刻。另外,还要重视新闻报道形式上的创新。受众在面对过量信息时很自然容易产生厌倦、丧失耐心,所以仅仅策划出好的选题还远远不够,在策划报道形式上也需要下很大功夫。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报道方式大致有集中式、系列式、连续式、组合式、受众参与式、媒介介入式等等,也经常见到多种报道方式被灵活多样地组合使用,这种组合使用本身也算是一种创新。除此之外,大可不必完全拘泥于这几种形式,策划者在实践中应当依据报道内容的特点和报道环境所具备的条件,选择与报道对象最匹配的报道方式,从而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第三,以读者需求为根本。由于新闻策划是报社有目标指向的新闻筹划活动,是新闻人的一种主观行为和“议题设定”,很容易出现一厢情愿和读者不买账的局面。因此,策划人必须要了解读者喜欢什么,对新闻有什么期待和要求,在确定公众价值观和态度的基础上进行新闻策划,千万不能我行我素,将一些读者根本不关心和喜爱的选题搬进策划中来,自我“作秀”。

《现代快报》副总编辑赵磊说:“策划目的是满足需求,而不是显示报纸的水平。既叫好,又叫座,才是好策划。叫好是专家、同行认可,叫座则是市场认可。”

新闻编辑的报道创意与传播策划 篇7

对于新闻编辑工作来说, 有创意的报道不但有利于有效吸引消费群体的广泛关注, 促进新闻的有效传播, 而且还能提高新闻编辑单位的实力, 展现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因此, 不少新闻编辑工作者想方设法的采取各种途径进行了有创意的新闻报道,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基于这一思考, 本文对新闻编辑的报道创意与传播策划的一些策略进行探索。

注重报纸策划和消费者心理

从目前新闻传播的途径来看, 报纸依然是主要途径之一, 有不少消费者有购买报纸的习惯, 所以, 如果在报纸上做好了功夫, 就有利于新闻报道提升创意, 有利于更好得宣传已有新闻。

1、注重报纸的策划

报纸策划一般分为整体策划和局部策划, 对于整体策划来说, 主要包括报纸的整体规模、内在结构、基本内容等方面的东西。而局部策划, 就是针对每一板块进行的策划, 包括形式、风格、特色等。如果新闻编辑工作在传播策划方面首先注重报纸策划, 就会注重整体策划和局部策划, 因而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内容, 这就有利于提升新闻编辑的宣传策划水平。

2、注重消费者心理

报纸策划的成功与否, 最终还是需要市场检验, 而市场主要是以消费者为主要因素的。所以, 报纸策划要非常注意关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此, 新闻编辑工作单位可以组织人员进行社会调查, 充分掌握消费者的需求状况、爱好特点, 购买特点等, 也可以认真研究本单位或其他单位报纸策划比较成功的案例, 运用经典案例总结基本经验。不管采取何种方式, 一定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新闻策划, 这是做好新闻剪辑创新报道的基本要求, 也是起到优秀传播策划效果的检验方式。

开辟报道途径, 提升宣传效果

对于新闻编辑工作来说, 报道和宣传工作是本职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 新闻编辑要着重从报道和宣传两个方面上下功夫。而要对报道方式进行有效创新, 进而提升宣传策划效果, 就需要不断开辟报道的新途径, 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1、新闻编辑工作要开辟报道途径

从现有的报道方式来看, 大多受新闻单位采取的是报纸宣传和媒体宣传两种主要的途径, 应该说, 这对于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 起到了有效地作用。但是新闻单位要想进行报道创新, 就需要采取其他途径的报道方式。对此, 新闻编辑单位不仅要坚持原有的优秀做法, 不断在报纸上和媒体上进行报道工作, 这是确保报道工作取得效果的基本途径。而且还需要在与各种新型行业、组织联系, 采取电子商务等途径进行新闻报道, 应该说, 这是新闻编辑单位报道创新的有效方法。

2、新闻编辑单位要做好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可以有效地传播自己的主张, 自己的产品, 这对于提升新闻编辑单位的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 新闻编辑单位都非常重视自身的宣传工作, 采取了各种途径进行宣传。但是, 从现有的宣传途径来看, 仍然比较单一, 因此, 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宣传途径。3、还需要注重宣传效果

新闻编辑单位要在宣传中做到不夸张、不贬低, 客观实际的宣传, 切勿为了自身利益故意错误引导消费者, 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否则只会引起消费者的方案, 从而使得自身单位陷入更大的宣传危机。

加强社会调研, 探索新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现在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大千世界, 因而, 购买报纸, 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 大多数人选择了网络等方式了解信息。因此, 这对于新闻编辑单位来说, 一方面带来了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 挑战也更严重。所以, 新闻编辑单位要想获得发展, 还需要进行充分调研, 拓展新闻报道创意和宣传策划的新途径。

1、强化社会调研

社会调研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新闻编辑单位只有获取了较多的有用信息才能为自己的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南。一方面, 新闻编辑单位需要对本单位职工进行调研, 组织员工学习讨论拓展报道创意和宣传策划的新途径, 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性。新闻编辑单位还可以向其他同等单位学习, 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从而为自身的发展获取有效砝码。

2、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

社会调研的对象较为广泛, 各行各业的群体都可以, 对此, 新闻编辑单位要组织员工深入到群众中去, 充分掌握群众的需求, 倾听群众的意见, 在群众中学习, 这对于新闻编辑单位的发展可以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对于采取的信心或意见, 新闻编辑单位要认真对待, 认真总结, 提炼出符合自身单位发展实际的意见来, 进而应用到报道创新和宣传策划的实际工作中去。

新闻报道与策划 篇8

一、县级新闻单位社会类新闻的现状

社会新闻反映的是社会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能够引起广泛的社会兴趣,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对现代社会的解析,是反映生活、意识、问题、现象的,有深度、有教育意义、有传播意义的报道。县级新闻单位是最基层的宣传单位,直接面对最广大人民群众。其中,社会类新闻发挥了传声筒作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宣传手段。但由于各种原因,社会新闻在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上却有些力不从心。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县级新闻单位对社会类新闻的重视不够

作为基层新闻传播单位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和新闻网站,在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时,过分强调以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活动报道为主,而忽略了社会类新闻的采访宣传,造成了新闻栏目中时政新闻与社会新闻比例失调。有时甚至出现一天的新闻中,没有一条社会类新闻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收视率和点击率。

(二)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欠缺,认识不到位

县级新闻单位虽然开辟了社会新闻栏目,但由于从业人员大多并非新闻专业出身,对社会类新闻的理解不够、认识不足,采写出的社会类新闻大多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初级阶段,切入点不准确、可视性不强,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县级新闻单位记者如何做好社会类新闻的采访策划

(一)加强知识储备,提高对社会新闻的敏锐度

县级新闻单位记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加强学习,以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紧随时代步伐,提高对社会类新闻的敏锐度,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以此为依据深入基层,寻找社会类新闻的切入点,认真观察社会各领域内的闪光点,争取做一个有心人,在细心观察和合理取材的基础上,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报道,以提高社会类新闻采访策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精准扶贫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工程;与之相关的新闻策划,既是时政新闻,又是社会新闻。咸丰县新闻中心在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中,让“时政”新闻“社会”化,以“精准扶贫村村行”为主题,派出采访组,对全县22个重点贫困村进行一次“巡礼”,在每一个村选一个点,以讲故事的形式,见人见事,图文并茂编发新闻,深得业界好评。

(二)加强互联网舆情监测,密切关注民生问题

2016年夏天,湖北境内强降雨天气频发,咸丰县高乐山镇白果坝村出现一起山体滑坡,部分网友在“咸丰发布”后台积极留言,希望政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县新闻中心负责人与留言网友取得联系后,及时派出记者前往山体滑坡现场进行实地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县级新闻记者提高对新闻的敏锐度,积极与附近村民沟通,了解山体滑坡的具体情况。该滑坡发生于6月21日上午十时左右,滑坡发生时无行人和车辆通过,但该路段是麻王坨群众出入白果坝的必经之路,出现山体滑坡后,严重阻碍了群众出行,甚至有群众冒险从滑坡堆积体上通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县新闻中心记者将此写成内参,及时送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麻王坨500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三)强化采访策划的针对性,提高社会新闻的影响力

县级新闻单位记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在从事采访策划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具备强烈的目的意识,以提高采访策划的可靠性。县级新闻单位记者应当在明确选题后,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积极查阅资料,向相关领域内的专家请教,充分把握好新闻的背景,争取做到心中有数,为采访策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可靠的基础。采访问题设计应当结合当前社会事件发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现象的本质,采访事件主体,明确新闻采访策划工作的主次内容,促进新闻价值的有效发挥。县级新闻单位记者在制定采访计划的过程中,应当在明确采访策划目的的基础上,加强采访各项要素的有机融合,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包括体裁、标题、配图都要认真思考,最大限度上减少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切实提高社会类新闻的采访策划质量。

2016年6月,咸丰一农民痴迷专利,引发央视关注,我们县新闻中心决定跟踪报道。记者在采访策划之前,明确采访目标,并对采访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本次新闻的重点是突出电子点火柴火灶的便捷、节能和环保,这就要求新闻的采访策划不仅要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突出节能环保的主旨,还要挖掘出发明人背后的故事。我们让发明人的节能柴火灶与传统土灶现场PK,以现场新闻的形式,并配以多张照片,网站与微信同步推出,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四)灵活应对采访现场,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记者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即使有周密的计划,但真正的采访开始后,就会出现种种自己意想不到的情况,或采访对象不配合,或掌握的情况有差错,甚至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之前计划完全相反。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头脑灵活,及时调整计划,采访的方式、内容、技巧都应该灵活多样,随机应变。通过现场的观察、交流,发掘新的亮点,发现新的线索,迸发出的灵感,克服困难,完成采访。善于随机应变的记者,往往能在采访中更主动地把握机会,发现和发掘更有价值的新闻资源。

三、结语

社会类新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情民意,若想要真正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县级新闻单位记者应当充分做好社会类新闻的采访策划工作,把握自主策划意识,坚持自主创新,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扩大社会类新闻的受众群体,提高社会类新闻的收视率和点击率,增强社会类新闻的竞争力。

摘要:县级新闻工作中,社会类新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探讨县级新闻单位记者如何做好社会类新闻的采访策划,以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感染力。

关键词:县级新闻单位,社会类新闻,采访策划

参考文献

浅谈新闻策划与实施 篇9

一、策划的方法与技巧

新闻策划决定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及稿件的质量, 进行新闻策划要认真、审慎地制订策划方案, 并要全力抓好实施。搞好新闻策划要把握好一些原则, 努力创新, 从实际出发, 及时搞好调整, 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1. 找准“新闻由头”。

在社会生活中, 并不缺乏符合新闻策划要求的“新闻由头”, 关键是你要有一双具有洞察力的眼睛, 以及善于分析的头脑。从这个角度来说, 新闻事件策划就是通过你对社会的洞察、思辨和适度的想象, 把那些原本就存在的、能为你所用的“新闻由头”找出来, 并根据你的目标引导“新闻由头”成为一个真正的新闻事件。这些“新闻由头”不是媒体自己想出来的, 而是要研究其他媒体关注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受众最关注的价值又在什么地方, 然后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 找准这样的“新闻由头”做成“事件”。

2. 策划的“借势”与“造势”。

现代社会对“势”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形势、势力和趋势。任何组织和活动都在特定的“势”中存在和运动。“势”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和能量, 如能用之, 则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借势可烘云托月, 借日生辉;造势可有风可捕, 有影可捉;融势可集合趋势, 蔚成大势;攻势可主动出击, 引领风潮;守势可扬长避短, 积极防御。“势”与策划成功结合, 便是胜利的前奏。策划者对所处环境、时局进行判断, 捕获有利的信息加以运用, 借此“势”为我所用, 为我所长, 便可达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1) 借名人之势。在传媒发达的今天, 名人往往拥有很高的曝光率和号召力, 借助名人的影响来提升影响和推广自己, 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吸引受众的手段。如2000年12月, 著名相声演员牛群到“全国第一养牛大县”安徽蒙城当上“牛县长”的新闻, 可谓轰动一时, 利用名人效应, 发展名人经济。于是经过精心策划, 牛群“牛县长”走马上任。从2001年2月8日起到2001年3月24日, 不间断地刊登了牛群写的43篇“牛县长日记”和《北京晚报》评论文章《牛群当县长引发的辩论:姓牛的就能当牛县长吗?》, 《羊城晚报》发表《牛群从政合不合法?》, 但越争论, 这一事件的影响就越大, 对牛群和蒙城县的宣传效果也越好。在当时, 全国各地媒体的报道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毫不为过。“牛群当县长, ‘牛县’借牛成名”的新闻事件策划可谓经典。

(2) 借强者之势。“狐假虎威”可谓借强者之势的一典故。在业界, 凤凰卫视可谓“借势”的好手。在凤凰的很多节目中, 有许多是和央视“联手打造”的。比如《中国邻邦大扫描》、《极地跨越》、《走进非洲》等等。众所周知, 央视是中国绝对的强势媒体, 选择与央视“联手打造”, 除了拥有央视强大的受众资源, 使不能收看到凤凰节目的观众了解凤凰卫视, 还可以借助央视强大的行政资源, 在一些部门对媒体的控制管理方面省去很多烦琐的程序。事实上, 借助自身强大的商业运作能力, 仅《极地跨越》节目, 凤凰卫视卖出的广告就是央视的3倍多。

二、策划要努力创新

策划离不开新闻, 新闻的本质是新, 新闻策划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策划和运作活动。当然也要新, 要有较强的新闻性。因此我们要选择事件性较强的新闻进行策划。如双鸭山市人民瞩目的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 作为党报, 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编辑部共策划编发了四篇稿件, 分别为《绿色诗篇, 绚丽画篇》、《在希望的田野上》、《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山水新城入画来》。这几篇报道气贯如虹, 全面而又真实地再现了十几年来双鸭山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 前进的步伐和取得的成就是各个领域历史的浓缩。古人云:不谋全局而不足以谋一域。虽然会议报道的内容以前有不同程度的报道, 但是由于策划得有新意, 无论是内容, 还是形式, 从文笔到体裁, 不仅统一了编辑部的思想, 还充分地体现了策划的魅力, 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会议的亮点, 以求创新, 以求深刻。

三、策划要尊重客观事实, 全程跟踪新闻策划。主要包括报道重点的确定、报道步骤的安排和报道形式的选择等。

策划虽然是一种主观能动的活动, 但必须以客观存在为基础。客观事实是策划的前提, 要对客观事实进行全方位的调查, 才能使得新闻策划具有可操作性。策划的作用在于确定主旨、规定范围、规划采访的行为, 属于宏观调控。同时我们还要激发记者开阔的采访思路, 调动记者的主观能动性, 发掘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的新的触发点, 这些往往是报道成功的关键所在。

四、策划要杜绝虚假新闻

新闻策划的强大作用和意义在于它能将一些分散、无形的事实充分调动和集中起来, 从而渲染舆论氛围, 使报道具备厚重感。新闻策划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事件的本质, 如果我们策划时因人为设计制造的现象掩盖或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固有的本质现象, 而不是对“新闻事件的策划”针对媒体自身的报道活动而言, 并没有涉及新闻事件本身, 新闻策划如果超越了报道活动本身这一范围, 就有“无中生有”、“制造新闻”的嫌疑。我们在新闻策划时, 要特别注意在调动、集中这些分散、无形的事实过程中, 一方面要防止策划人凭主观臆想来误导舆论, 一方面要防止歪曲和改变事实的本质, 出现虚假的报道。

新闻报道与策划 篇10

构建保障机制

新闻报道策划要出成效, 必须建立长效的工作保障机制, 用机制激活采编人员的创新激情, 确保多出精品。自2007年以来, 武陵都市报领导班子在认真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有利于新闻策划创新的保障机制。

1.工作机制。在新闻宣传报道中, 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策划。

一抓编委策划。编委会根据区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 策划全年的重点战役性宣传报道和每个月的重点报道。

二抓部室策划。采编部门根据编委会的重点报道计划, 制定全年分部室宣传报道策划方案, 并做到每周采访报道有策划。

三抓当日策划。每天采前会上, 策划当天重头报道和各版头条。工作机制的建立, 使报社策划创新工作成为采编人员的自觉行动, 制订和实施策划方案的水平明显提高, 也打造出一批质量较高, 富于创新的策划报道。

2.激励机制。武陵都市报自2004年转型以来, 先后制定和完善了《采编人员绩效考核办法》、《采编人员工资分配方案》、《月度好稿评选标准》、《首席编辑记者评选条件》、《获奖作品奖励制度》、《社长基金奖励办法》等激励机制。每月好新闻评选和年度的社长奖励基金向策划创新的采编人员倾斜, 让干得多、干得好的采编人员得到更多实惠, 并将工作实绩记入采编人员的业务档案, 作为晋级的重要依据, 从制度上激励采编人员勇于创新、善于策划。

3.评估机制。成立以总编辑为组长、副总编辑为副组长的考核领导小组, 下设考核办公室, 专人负责每期出版报纸的考核评审, 并落实报纸评审责任制, 切实做到当天报纸出来之后, 专人审读、专人点评。对策划创新的稿件写出肯定的评语, 对做得不到位的报道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对有歧义的稿件, 提出探讨性意见。同时, 对编辑版面和记者用稿根据《采编人员考核办法》进行量化评分, 评分向策划创新的版面或稿件倾斜。当天考核情况提交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后, 在评报栏里进行为期一天的公示。

创新策划途径

1.确定报道选题。我们一般是从以下五个方面确定策划选题。一是围绕编委会制订的每月重点报道计划筛选。二是围绕“三贴近”的原则选题。三是围绕新经验、新现象、新举措选择策划报道题目, 突出超前性和典型性, 要在“新”字上做文章, 增强策划报道的可读性。四是围绕区委政府和群众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在二者的结合点上筛选选题。这样可以督促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五是围绕突发新闻筛选策划报道选题。突发性新闻都具有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读者关注等特征。因此, 迅速抓住新闻发展态势, 精心策划, 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做好调查摸底。一是摸清报道对象的信息。如报道一个重大事件, 需要了解有关这一事件的背景、进展势态、各方面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与此事件有关的其他事件及人物的情况、历史上的类似情况、其他地区类似情况等等。二是关注读者的信息。读者对这些新闻选题是否了解, 已知事件的读者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有关领导对事件的态度和对策等。

3.制定可行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新闻报道策划方案是创新新闻策划的重要一环。我们每设计一个策划方案, 原则上都要具备以下几部分内容。一是写清楚策划的指导思想, 目的意义。二是报道内容和形式要有所创新, 避免与过去策划的重复。三是确定报道的步骤, 每一步报道的主要内容, 报道的版面、总量、每篇多少字数等都要明确。四是要确定报道体裁, 是采用消息、通讯、言论, 还是连续报道, 是否配图片等。五是要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六是安排好实施时间, 有序进行。方案制定好后, 报社编委会批准。

4.精心组织实施。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是按以下环节操作的:首先确定值班总编负总责, 明确部室负责组织实施, 社会新闻, 由社会法制新闻部实施;时政新闻, 由时政新闻部实施;专刊内容, 由专刊工作部实施。在实施过程中, 若出现新情况, 也可在执行中修改和完善策划方案。要明确记者分工, 做好采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拟好采访提纲。采访结束后, 部室主任要帮助记者研究、提炼采访素材, 讨论并明确写稿要求。值班总编、部室主任根据策划方案的要求, 认真审稿, 严格把关, 不符合策划要求的稿件, 及时提出补充修改意见, 退回记者认真修改, 确保策划报道的整体质量, 尽量避免策划方案做得很好, 写稿和编辑处理不到位的现象。

突出报道特色

1.搞好公益活动报道策划

武陵都市报从2007年以来, 成功策划了三项大型公益活动。一是感动武陵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二是光明行动, 三是一年度的武陵都市报·劲搏商城助我上大学活动。感动武陵十大人物, 是武陵都市报2008年策划的一个大型公益活动。本报策划报道武陵地区感动人物100余人, 然后经过层层筛选, 最后产生十个感动武陵人物, 并联系企业赞助, 为评选出来的感动人物颁发奖金。

“光明行动”是2011年武陵都市报与黔江民族医院联合开展的大型公益活动, 由本报策划报道, 民族医院出资100万元, 免费让黔江及周边地区3OO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免费让报考国防专业的2O名应届高中毕业贫困生摘掉近视眼镜, 长期免费为糖尿病患者进行眼部并发症筛查, 在暑假和寒假期间免费为中小学生进行眼睛健康检查。

“武陵都市报·劲搏商城助我上大学”活动自2007年启动实施以来, 截止2012年, 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活动实施6年来, 按照黔江区委、区政府的要求, 由武陵都市报社牵头整合民政、扶贫、教委、民委、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红十字会及社会等助学资源, 同时, 每年由报社组织大型文艺演出活动, 为助学对象募捐, 6年来, 共为近800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圆了大学梦。其中, 第六届募集资金135万余元, 资助242人, 其中黔江区171人, 渝东南各县71人。资助形式由过去单一的扶贫济困扩展到奖励优生, 资助区域由过去的黔江区扩展到渝东南的各县。同时, 武陵都市报社与部分企业、商家还签订了“武陵都市报助我上大学”联盟合作协议, 建立起了新闻扶贫助学、救助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每次活动开展期间, 策划创新宣传报道都是活动的重头戏。

2.做好大型系列报道策划

为提升报纸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武陵都市报一向注重大型系列报道策划。近几年, 组织策划实施了30余组有影响的大型系列报道。其中《感动武陵人物》、《万家团员时, 你在海外还好吗?》、《陪读家长生存状况调查》、《最美乡村院落》等系列报道分别获《重庆新闻导刊》、《中国地市报人》、《中国民族报业》等国家、省市级新闻刊物新闻评选一等奖。

仅今年1至12月, 就成功策划了10余组系列报道。其中, 第四届重庆黔江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特别策划———武陵民族文化大观园、辉煌渝东南喜迎十八大、献礼十八大媒体电网行、穿越断期河谷、穿越阿蓬江·拥抱母亲河等大型系列报道, 特别报道《渝湘高速今日全线贯通》等影响很大。“穿越阿蓬江·拥抱母亲河”大型采访报道, 为期4月, 通过记者的实地采访、挖掘, 较为立体地介绍了阿蓬江流经之地的自然风光、风物特产、山村新貌、人物故事等风土人情, 共刊发50余个特刊。

新闻报道与策划 篇11

例如,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公司企业报《准格尔能源》第1062期(2010年9月17日出版)的一份关于“神华杯”采煤技能国际邀请赛的特刊。这次邀请赛是全球煤炭产业的首届国际性技能大赛,由神华集团发起和主办、准能公司首次作为东道主承办,无论对神华集团还是对准能公司来说都意义重大。因此,公司有关领导及报社负责人高度重视,立即成立策划小组,认真策划此特刊,笔者有幸成为主要策划者。

根据事先对大赛相关内容的掌握,将应刊登的内容分别放在特刊的4个版面上,并对每个版进行了分工:一版为赛事要闻版,主要刊登赛事的综合(开、闭幕式)消息、评论员文章、神华集团及准能公司领导的致辞、讲话,以及获奖选手名单,旨在突出主办方、承办方对这场大赛的重视程度;二版为赛事信息版,主要内容是5个比赛项目的现场比赛情况、比赛过程特写,点缀以集团领导对大赛工作的指导以及大赛的动态消息,旨在反映大赛的严谨性和公开、公正;三版为赛事扫描版,侧重于对大赛的参赛选手、裁判员、翻译、青年志愿者、新闻工作者等群体的工作特写,反映出大赛参与者及工作者认真、友爱、辛勤、忘我的精神;四版为赛事花絮版,运用通讯、新闻特写、专访、散文、诗歌等多种新闻体裁,通过描写大赛期间9个国家、12家煤炭企业的中外来宾、采煤技术能手欢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增进友谊,加深了解。整个特刊的主题思想是:通过这次大赛,提升神华集团和准能公司的国际知名度,为世界煤炭企业间的合作共赢、和谐进步搭建广泛交流、共同发展的桥梁。

这期特刊按照策划方案,经过新闻采编人员的齐心协力,得以顺利出版发行。特刊见报后,得到了上至神华集团有关领导、下至准能公司普通职工的一致好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效果。笔者认为,此特刊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跟事前的报道策划是密不可分的。

从整体来看,这期特刊版面风格协调明快,版式设计精美、大气、舒朗,稿件内容充实、质优,写作体裁多样,图片和色彩、线条等版面元素合理运用,视觉冲击力强。在内容上很好地突出了大赛“友谊、交流、合作”的主题,在版块设置上合理、全面,信息量大,版面内容和版式设计相得益彰,具有较高的审美品味。

由此笔者认识到,新闻媒体在一些重大新闻的报道中,如果认真做好策划,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就能让自己成为受众眼中的“独一份”。

一. 什么是新闻策划?

对新闻策划的准确定义,目前业界众说不一。笔者是这样认为的:新闻策划,是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使报道更具特色,取得更佳的社会效果。

新闻策划对新闻编辑人员来说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谁承担或者说谁能胜任具体的报道策划,通常要根据报道任务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某一个部门不能独立完成重大新闻的策划,而是要成立专门的策划指挥中心或小组来负责设计和调度,其报道策划及组织、实施一般由总编辑牵头。相对不是特别重大,或报道面较小、内容比较单一的报道,就可以由某一部门完成,可以由有关编辑部门的负责人或者版面主编来承担策划,独立完成任务。同时,新闻策划还是一项集体性的行为,当遇到策划的内容比较重大或专业性较强等情况,策划人员需要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建议和意见,有时还要专门邀请一些新闻界的资深人士或新闻界以外的专业人员参与策划。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个新闻媒体或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每天都在采写或编辑很多稿件,但这些都是一般意义上的智力劳动,有的甚至是简单的重复劳动,不能称其为策划。只有精心构思、独出心裁、别具一格、创造性的谋划和设计才能算得上是新闻策划。

报纸的新闻策划以内容策划为主,是通过版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实现最佳宣传效果的策划。前面所举的例子,准能公司“神华杯”采煤技能国际邀请赛特刊的策划便是如此。

二. 新闻策划有哪些重要性?

可以深化报道内容,突出宣传主题。需要进行策划的题材,通常都是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影响的事件、现象或问题。一般来说,这些事件、现象、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千头万绪、杂乱繁多,使人们不容易把握其实质和核心。经过策划,新闻从业人员就可以更好地认识本质,把握精神,从而深化报道内容,突出和渲染主题,进而做好舆论导向工作。

可以更深地挖掘新闻价值,满足受众新闻需求。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不浪费、不漠视任何有价值的新闻资源,将其开发和利用到极致。新闻策划不仅可以敏锐地感觉到眼前发生的事实,追忆过去的历史,而且可以科学地预测未来;不仅能够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开发没有被发现的新闻,使之成为“浮出水面”的新闻,更深地挖掘新闻价值。所以,对新闻报道特别是重大新闻的报道,涉及的面越广、越多、越深,就越能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

可以在报道的主题、内容、形式、规模、角度、手法等方面创新,提高传播效果。新闻报道是对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的及时反映,作为新闻报道内容的新事物、新观念、新问题,从根本上决定了报道需要不断创新正是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而且,随着各种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抢”新闻的加剧、受众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新闻报道的创新也变得迫在眉睫。这也是新闻策划要适应这些新情况而必须创新的迫切要求。

三. 新闻策划有哪些基本要求?

1.认识要超前。新闻策划工作要做在新闻采编等工作之前,这是策划的前提。对现实进行分析,对未来进行预测,挖掘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题材进行报道,具有前瞻性,这是“超前”的一层含义;另一层含义是:策划构思“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新闻。策划的“超前”,不仅要体现出一个“早”字,还要以准确把握信息和全局为基础,作出预见性的策划。同样是一种体裁,大家都策划,谁策划得技高一筹,谁策划后的宣传效果好,谁就掌握了“超前”的精髓。

而运用超前的意识,往往集中体现在对待具体事件作充分准备的过程中。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做《东方之子·学者访谈》其中一期节目的准备工作中,为采访11位著名学者,用3个月的时间认真做了策划。为了给观众更好地呈现这些学者感人的事迹和真实的故事,他白天采访学者们的同事、朋友、家人,晚上查阅他们的各种资料。经过精心、充足的准备,在荧屏上,他泰然自若地面对这些学者,于谈笑间让观众看见一个个个性不同、意境不同的至情至性的名人。他也因此顺利地达到了采访目的,轻而易举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2.倾向要鲜明。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提出了新闻的倾向性问题:“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该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应有的战斗风格。”

在策划过程中要有鲜明的倾向性,这是我们策划的根本目的。作为策划者,在做策划时必须心怀高度的责任感和新闻敏感,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围绕社会生活的焦点、难点和热点,站在百姓的角度进行策划,突出选题。如果连自己都搞不清楚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评什么,那更不可能引导受众的思想倾向,更起不到正面宣传的效果。所以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观点突出,才能深化主题,达到宣传效果。

3.基础要真实。这里所说的真实,是指新闻报道要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相符。不仅每一个事实每一个报道要真实,而且全部事实都要真实,与实际生活中的事实完全一致。新闻报道策划,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手段;而新闻事实则是客观存在,这就决定了新闻报道策划必须以即将、或正在、或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为基础,离开了新闻事实,策划就成为空谈,成为空中楼阁。因此,一定要对新闻事实有一个前瞻性,在此基础上才进行新闻策划。如果否认这个事实,即使再周密细致的策划也成为假新闻。

4.方法要灵活。一方面,新闻策划的核心是“创意”,这就决定了新闻策划是一个集体行为。因为对一个新闻报道,特别是重大新闻的报道需要有与众不同的策划,在有限的时间内,仅靠一两个策划者是很难完成的,需要一组或一班人的集体智慧来共同完成,“众人划桨开大船”。再者,一两个策划者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只有群策群力,思维才是开阔的、多角度的,创意也才能灵活多样。另一方面,在刚开始酝酿策划时,由于对被策划对象的背景情况、因果关系等还不完全知晓,往往只能凭手头掌握的不完全情况和以往的经验,对报道方案作出初始的谋划,这就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新闻策划不是固定不变的、无任何调整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灵活性。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与预见的策划不一致时,新闻策划就要灵活把握形势,随时进行调整修正。大到主题的结构,小到一篇稿件,还是应以发生的新闻事实为依据。

5.思路应立体。近年来,少数新闻工作者的作品只顾数量,不顾质量,造成了作品枯燥、呆板、缺乏创新,致使新闻界一直呼吁的和读者喜闻乐见的“视觉新闻”、“现场新闻”、“新闻小故事”等新闻作品,却鲜见报端。因此,新闻工作者特别是经常采编新闻的从业人员,要彻底摆脱新闻写作平面叙事的表现手法,而应多采用一些融人、事、理、景于一体的立体化写作方法。相应地,在新闻报道策划过程中,多采用一些立体的思路。

曾荣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通讯《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充分体现了作者在这篇稿件的策划中所表达的“立体”精神。不可否认,这是一篇策划得十分成功的佳作。新华社两位记者何平、刘思扬,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无限深情,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悼念邓小平同志的最后一次报道。他们捧出了震撼人心的精品、历史性的佳作。质朴的纪实性、深刻的政论性、浓烈的抒情性,构成了这篇佳作的立体感。在纪实性方面,记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选取了这历史性的一刻:银色的专机好象不忍离开邓小平同志长期生活的地方,“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然后描写了卓琳同志、胡锦涛同志和小平同志的子女和孙辈们、小平同志的卫士们的表情和动作。一段段朴实无华的文字蕴含着惊天动地的力量;一幕幕忠实的记录催人泪下,感人肺腑。记者的现场描写十分真实,没有着意的夸张渲染,字里行间渗透着真情,字字句句打动人心。朴素的纪实性描写,达到了叙事、状景、融为一体的境界。在政论性方面,记者没有停留在骨灰撒放的纪实与描写上,而是把它与邓小平同志的革命生涯紧紧地联系起来。如何联系?作者巧妙地选择了大海为契合点。记者的思绪随着浪花翻腾,而读者也随着记者的笔回肠百转。一次又一次的回述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把通讯的思想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抒情性方面,记者采取了两种表现手法:其一是拟人化的抒情;其二是运用诗歌的反复咏叹手法,一咏三叹。追念亲人之情,崇敬领袖之情,痛悼伟人之情……。既悲痛又激昂的感情在通讯中贯穿始终。在记者笔下,以大海比喻小平同志的思想;以波涛寓意小平同志的人生;以浪花负载小平同志的追求。“飞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邓小平同志的高大形象在我们面前立了起来,人民对伟人的情感活生生地显露出来。

四. 做新闻策划要走出误区

显而易见,新闻策划在新闻,特别是重大新闻的报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是应根据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依照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味地为策划而策划。

一是在新闻工作中,不是所有的报道都需要策划。要筛选那些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题材、有较重要社会意义的典型题材进行策划,大致有这样几种:一种是预先能够知道的重要社会活动或一些自然现象,如“十一”黄金周报道等;第二种是突发性重大新闻的连续、追踪报道,如地震、强降雨雪的报道等;第三种是新闻节目设定的特别报道、特别节目的选题,如年终亮点回眸等。

二是要把握适度原则,禁止滥用策划。在具体实施新闻策划时,应操作适度,注意分寸。新闻策划只是媒介日常工作中的“调味品”,而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才是媒介的基本任务。如果媒介为追求轰动效应,整天沉湎于策划一个接一个的社会事件,那么势必冲击它的基本任务,造成主次颠倒、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同时,要控制新闻策划与常态新闻宣传比例,调控新闻策划数量,不要刻意策划、盲目跟风,要走精品之路,这才是新闻策划理智的选择。

(作者单位:准能公司新闻中心)

广播说新闻节目的编辑与策划 篇12

1 节目策划之说什么

“说什么”关注的是听众的需求,关注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这一“事实”的范畴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市井百态,具体的巷陌小事、身边个案,事件大大小小无所不包,故无可不说。

目前,在各广播电台流行的说新闻类节目,从地域上,可以分为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从类型上可以分为时政类新闻、社教类新闻、体育类新闻、娱乐类新闻、生活类新闻等。具体到个案,每个广播频率“说新闻”类节目的设定,要根据一档新闻节目的定位和目标受众群的需要而定,可以包括以上所有分类,也可以包括几类,甚至是针对其中某一类进行评说。但是,选材的前提是,各类新闻事实要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所选取的新闻事实不论大小、不论是软新闻还是硬新闻,都要具有当地的地域特色。在题材选择上,还要尽量注意本地化,提高区域内听众的关注度。

2 节目编辑之编什么

描述与复述如同“说”与“播”,是两种不同的叙述方法。因此,说新闻的表现形式大大有别于播读式,其新闻内容的编辑与整合需要一种全新的方式。一档好的“说新闻”类节目,必须编写适宜说的“新闻”。这些新闻,主持人能轻松地说出来,而不是死板的播报,要与听众进行顺畅地交流。所以说,说新闻类节目的编辑尤为重要。

目前,各广播频率主打的说新闻类节目,基本上都是综合性新闻节目,大都包括时政新闻、事件新闻、话题新闻等。那么,在这些综合类新闻节目中,各类新闻题材的比重应该占到多少才是最适宜的,这些新闻又该怎样把他们揉碎了,既成为一个整体,又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这对新闻节目的编排很重要。

例如,时政类新闻是近期发生的重要新闻,适合用传统的播报方式。同时,在对这类新闻进行点评时,需要把握好新闻的客观事实,以保证这类新闻的权威性。但是,这类内容因为严肃客观,可占总播出量的15%。事件新闻是“说新闻”类节目的重点。这类新闻的主要作用是开阔视野,提高听众的关注度。主持人要尽可能地搜集及时新鲜的各类新闻,搜集本地区的各类新闻,或是本地区听众偏爱的新闻,从而提高听众的关注率,增加听众的亲切感。各新闻事件之间要有起承转合,要适当的穿插引子,让其自然过渡,串联成一个自然有序的整体。这部分内容因为听众关注度比较高,所占比重可较大,大约占总播出量的70%。话题类新闻因其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听众对此的互动积极性很高,可以通过QQ群、微信平台、广播热线等方式,让听众参与进来共同交流。既增加了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又能让主持人更好地了解听众的需求和所思所想,形成良性循环。这部分内容大约占总播出量的15%,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说新闻类节目可以适当的垫上轻松明快的音乐和各种影响效果,创造出一种互动的氛围,以增加节目的轻松随和感。节目的最后可以送出一首歌曲,放松一下听众的心情。

3 节目主持之怎么说

“说”新闻类节目归根到底还是新闻节目,因此准确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主持人在说新闻时,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把新闻说出来,都要做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准确,让听众了解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实质。因为新闻类节目的生命和价值在于客观、真实可信,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那么,主持人怎样在保证新闻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做到轻松地“说”新闻呢?

3.1 进入“说”的状态

主持人在说新闻时,在心中要建立一个听的对象,并与之进入一种交流的状态,要观察听众是否感兴趣,猜想他们可能会有什么反应。好的话题的引入能让这种“说”的思维状态快速呈现。主持人在选择话题时,应充分了解此时的社会情况和受众心理;懂政策,有一定的理论修养;要抓住准确鲜明的事实,掌握大量的资料。

3.2 把新闻巧妙地“说”出来

主持人要充分熟悉和理解各类新闻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不能拿着稿子念,念得再好,也没有“说”味,应收集与该节目有关的全部资料,形成“说”的提纲,主持时要用生动形象且富有亲和力的口吻将它表述出来,说的时候,还要随时从记忆中提取所需要的东西,也许是这次记住的,也许是以前留下深刻印象的。

3.3 形成“说”的思路

主持人说话有两个条件,一是形成思路,二是组织好语流,二者缺一不可。内在无声的起主导作用的思路在先,外在的起有声的传播作用的语流在后。思路是语流的灵魂,语流是思路的载体,是思路引导着语流前进,一旦思路形成了“说”的意向就明确起来,说话的行为才成为可能。主持人“说”得好与环,是与其自身的学识修养、语言功底、敏捷而缜密的思维能力、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敏捷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丰富的社会经验分不开的。

总之,一档说新闻类节目的好坏,是与节目策划的准确定位、新闻编辑的精妙组合、主持人的个人素养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孙武.“说新闻”浅说[J].今传媒,2009,(10).

上一篇:韩语实践下一篇:意识的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