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

2024-10-15

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精选10篇)

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 篇1

新闻是指报纸、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上发表的记录最近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海量的信息和最大的受众群体等特点。每天在各种媒体上发布的新闻数量之大, 包含的内容之广, 是任何其他种类的文体不可比拟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任何人, 只要具有初等以上文化水平, 他可能不一定阅读文学作品或科普类文章, 但或多或少都阅读新闻, 或者读报纸, 或者听广播, 或者看网络, 等等。可以说, 阅读新闻的能力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素养。

阅读新闻的能力看似简单, 也就是认读最常用的文字, 了解新闻的内容。其实不然, 只有能判断新闻的价值, 能识别新闻的真伪, 这才是真正具有阅读新闻的能力。目前, 中学的新闻教学, 远远不足以培养现代社会阅读新闻所需要的能力。因此, 亟须对新闻阅读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新闻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浏览新课程的相关教材和一线教师所撰写的教学设计, 会看到目前新闻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一) 新闻阅读教学内容偏少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教材为例, 整个中学阶段, 只有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高中必修一第四单元有新闻的教学内容, 一共6 篇课文。即使加上有的高中可能开设的选修课模块 《新闻阅读与实践》, 这样的分量也不足以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阅读新闻的能力。况且, 很多高中并没有开设有关新闻教学内容的选修模块。

(二) 阅读新闻的时效感缺失

中学的新闻教学不侧重于教学生阅读现时的新闻, 而是把重点放在阅读过去的新闻, 缺失了阅读新闻的时效感。由于教材内容的编选要求必须具有典范性, 因此, 入选教材的新闻往往都是经过时间淘汰而积淀下来的经典新闻, 它们更适宜于研究, 而不一定适宜于训练阅读新闻的能力。现实生活中, 人们一般都是阅读现时的新闻, 只有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的人才会去研读历史积累下来的典范新闻。需要注意的是, 日常生活中阅读新闻的能力, 和研究新闻而阅读新闻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 只要具有日常阅读新闻的能力即可。

(三) 新闻阅读教学内容存在偏差

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语文教材 (八年级上册) 《新闻两则》 的课后设置了三个练习, 分别是“新闻的叙事要素”“新闻的结构”“新闻语言的品析”, 因此, 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三点展开的。再来看看高中的新闻教学, 《别了, 不列颠尼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激发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学习课文正面叙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 珍惜和平, 抵制暴力与罪恶”等;《飞向太空的航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把握新闻真实性原则”“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 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关心国家航天事业,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等。从这些教学目标可以看出, 新闻阅读教学的偏差主要是: (1) 初高中教学内容简单重复, 都着重教新闻的结构、新闻的要素、新闻的特点等知识内容, 没有形成螺旋上升的教学目标; (2) 缺乏真正的阅读新闻能力的培养, 教学往往很快游离阅读的训练而转移到新闻写作教学上去; (3) 教了不属于真实新闻阅读中所需要的东西, 例如, 真实的新闻阅读, 基本上是不需要“品味语言”的。可见, 就是这些少量的新闻教学内容, 其教学定位主要是教新闻知识和新闻写作, 而没有真正在培养阅读新闻能力上着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 不少教师认为, 新闻简单易懂, 不用教学, 学生也会阅读。其实, 这是对“会阅读新闻”的肤浅理解。如前所述, 真正会读新闻, 并非是指能认读新闻的文字, 而是在于能判断新闻的价值和真伪。这是需要经过反复教学, 循序渐进, 不断深化, 才有可能养成的能力。

二、新闻阅读教学目标的建构

要切实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必须对整个中学阶段的新闻阅读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 即围绕培养新闻阅读能力来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新闻教学目标系列, 然后根据这些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那么, 中学新闻阅读教学目标系列应该怎样建构呢?对于这个问题, 可以学习和梳理语文课程标准, 并根据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阅读新闻的实际情况, 给出初步的答案。

目标1: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和构成要素

我们知道, 阅读需要建构图式, 图式就是储存在大脑中的过去获得的知识结构, 或者说是认识构架, 以便人们认识新信息时有可资利用的参照物。学生了解了新闻的文体特点和构成要素, 也就可以形成新闻读写的图式, 从而有利于阅读新闻时快速地把握新闻所传递的信息。传统的新闻新闻教学把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和构成要素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是有其合理之处的, 但不能把它当作所有新闻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目标2:养成阅读新闻的兴趣和习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高中标准》) 在“评价建议”中指出:“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关心国内外大事, 是否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1]24。我们可以把这一目标提前到初中进行培养。因为, 能力的形成要从培养兴趣和习惯开始。在新闻教学的开始阶段就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 初步养成阅读新闻的兴趣和习惯, 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传播具有正能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和自觉抵制庸俗信息的风气。

目标3:迅速、准确地捕捉新闻的主要内容, 收集有用的信息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阅读新闻, 往往采取浏览、跳读等阅读方法, 快速搜索有用的信息。因此, 教学生采用精读的方法去揣摩新闻语言、反复阅读新闻是不符合真实的阅读情景的。这需要我们正确地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以下简称《义教标准》) 所说的“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 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获取主要信息”[2]15这一教学目标, 相比较而言, 《高中标准》对这一项教学目标就表达得更为准确了:“指导学生阅读新闻、通讯作品, 学会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1]31

目标4:初步形成读图能力

虽然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但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体已越来越多地利用图片来传递各种信息, 因此, 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读图能力, 否则将会失去对某些信息的把握。西方的语言课程标准一般都把读图能力作为一种阅读能力加以培养。

目标5:能区分新闻的事实与观点, 并能辨别它们之间的关系

《义教标准》指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区分观点与材料 (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 , 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并通过自己的思考, 作出判断。”[2]15这虽然是针对阅读议论文而言的, 但是同样适用于阅读新闻。在这一目标上, 《高中标准》表达得更为清楚:“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 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1]16

目标6:能辨析新闻的宣传方式和表达效果

新闻报道其实就是一种宣传手段, 作为手段, 有可能是起积极的作用, 也有可能是起消极的作用。《高中标准》提出阅读新闻要“辨析其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1]21, 应该是指要引导学生辨析哪些宣传方式起到积极的表达效果, 哪些宣传方式起到消极的表达效果, 尤其注意哪些是为了误导读者所运用的宣传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

目标7:能辨别新闻的价值和真伪

这是新闻阅读教学的最高目标, 也是最难达成的目标, 其实质既是教给学生读新闻的能力, 也是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知道, 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和真实性。但是, 现实生活中没有百分之百的客观记录现实的新闻。任何新闻报道都经过了记者对客观现实的取舍, 选择陈述什么现实、不陈述什么现实, 有的新闻报道甚至为了传递某种观念、达到某些目的而不惜伪造事实。这就需要读者具备相应的判断能力, 以批判的精神对待各种新闻报道, 避免受到误导。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去理解《高中标准》的有关教学建议:阅读新闻“能综合其他相关知识, 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 文本的写作意图和实效, 作出自己的评判”[1]31。

以上所列的七点, 可以说是新闻阅读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 当然, 还有一些教学目标没有包含在内, 主要是考虑到整个中学阶段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时间的有限性, 不可能都一一罗列并进行教学。这些基本的教学目标系列具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安排。我们可以在中学的新闻阅读教学中, 统筹兼顾必修课、选修课、拓展课等不同课程模块中涉及的新闻教学内容, 逐一落实这些教学目标, 这样才有可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三、达成新闻阅读教学目标的途径创新

有了教学目标, 还需要有达成目标的相应有效途径。世上达到目标的途径不是唯一的, 但存在着一些较为有效的途径可供选择。需要注意的是, 途径要和目标相适应才有可能见效。目前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不论什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都采取基本相同的途径。例如, 在现实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流程:整体感知—重点品读—拓展探究—模仿运用。这样的流程, 可能对达成某些教学目标是有效的, 但却对达成另一些教学目标可能是南辕北辙。下面, 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教学途径, 以供一线教师教学时参考。

(一) 达成目标1 的途径

“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和构成要素”, 这主要是属于知识维度的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和掌握难度不大, 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反复的教学。教学内容可以选用经典新闻, 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过程可以参照宁鸿彬老师的教学[3]进行设计。

(1) 快速默读新闻。这是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也是人们最常用的阅读新闻的方法。

(2) 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这是理解新闻的标题, 往往包含人物和事件等。

(3) 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这是理解新闻的导语, 一般包含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等。

(4) 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这是理解新闻的主体, 是新闻事件的具体展开, 也就是课文中有关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

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缩写、分析、比较, 来理解典型新闻的结构特点, 即大多数新闻采用“倒金字塔”的结构方式来组织材料, 由标题、导语、主体、次要事件或背景资料, 对新闻内容逐层展开。

(5) 标题中的“横渡长江”能否改为“胜利渡江”? (不行, 因为还没胜利) 这是理解新闻的真实性特点。

(6) 能否等待渡江战役胜利之后再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江”为题来发表? (不行, 重大新闻要即时播报) 这是理解新闻的及时性特点。

(7) 分小组活动, 每个小组快速默读一篇新闻, 找出这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部分, 并在班上汇报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所包含的要素。这是要求学生运用学会的有关新闻结构特点来阅读和把握新闻的核心内容。

以上教学活动,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起新闻阅读和写作的认知图式, 为以后阅读新闻快速把握信息奠定基础。这些教学活动, 也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会学生怎样根据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概括。

(二) 达成目标2 的途径

“养成阅读新闻的兴趣和习惯”, 这是属于情感维度为主的教学目标, 学生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运用才可能获得。教学内容可选择阅读当下的新闻。教学设计可以考虑以下活动:

(1) 课前准备。每个学生收集值得推荐给同学的国内外当天新闻一则, 并思考收集途径和推荐理由。

(2)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内交流各自推荐的新闻内容, 并说明收集的途径和推荐的理由;选出组内最有价值的两则新闻, 并说明其价值所在。

(3) 全班展示。小组代表上台解说所推荐的新闻, 并说明选这两则新闻的理由。

(4) 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推荐新闻的理由, 从中概括出有价值的新闻的特征, 如重要性、显著性、独特性、客观性、趣味性等。

(5) 课后活动。持续一段时间开展推荐有价值的新闻的活动, 要求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新闻, 每天利用课前5 分钟时间, 按学号轮流介绍一则新闻, 并对其进行评论。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 学生会逐渐养成阅读新闻的兴趣和习惯, 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教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新闻的内容特点进行相应的引导, 让学生认识到, 阅读新闻也要不断提高阅读的品味, 从阅读有趣的新闻, 发展为阅读有用的新闻, 再发展为传播最有价值的新闻。同时还要认识到作为负责任的社会一员, 要自觉地拒绝庸俗新闻, 反对炒作的新闻。

(三) 达成目标3 的途径

“迅速、准确地把握新闻的有用信息”, 这主要是属于能力维度的教学目标, 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练习才可能获得。教学内容可以选用当下的新闻,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一定数量的报纸, 并收集某一主题的相关信息。教学设计可以考虑以下活动:

(1) 学生分组。把全班学生随机分小组, 或按照兴趣分组, 告诉学生本次小组活动所需的基本技能, 如小组分工、小组合作、小组评价的方法等。

(2) 发放资料。每组学生发给一个星期 (甚至一个月) 的某种报纸。

(3) 分工合作。要求小组学生分工快速浏览报纸, 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收集某一专题的相关信息;然后在小组内汇总收集到的该专题的信息。专题可以由教师预先选定, 也就是假设读者角色去捕捉关键信息。例如, 作为学生收集与学习有关的资讯、作为求职者收集与就业有关的信息、作为旅游者收集与旅游有关的信息、作为创业者收集与创业有关的信息、作为领导干部收集有关社会动态的信息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当前主要兴趣来确定收集信息的专题, 这是从自我需要出发去捕捉关键信息。

(4) 展示预评价。各小组在班级上介绍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 其他小组派代表评价所介绍的信息的价值。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 我们可以训练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报纸, 通过阅读报纸收集对学习、工作或生活有用的信息, 并学会快速阅读报纸, 改掉阅读报纸的不良习惯, 避免因阅读报纸而浪费大量的时间。

(四) 达成目标4 的途径

“初步形成读图能力”, 这主要是属于能力维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以选择经典的新闻图片, 因为经典的新闻图片基本都是摄影者通过捕捉瞬间镜头来再现重要的历史时刻, 表达深远的意义。教学设计可以考虑以下活动:

(1) 仔细观察新闻图片, 说说画面中心的人物或景物是什么。

(2) 再仔细观察新闻图片, 说说图片的背景和细节有什么 (如周围环境, 人物的神情、动作、衣着等) 。

(3) 思考并说明图片中心和背景的关系, 探讨记者用该图片来表达什么含义。

(4) 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全面地描述该图片的内容。

(5) 反思与总结观看图片的基本方法, 例如:观看图片的中心, 了解图片的背景, 注意图片的细节, 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思考记者想要表达的含义, 等等。

(5) 运用学会观看新闻图片的方法, 连续去观赏一些新闻图片, 注意系统地观察和思考, 例如提示学生:你在这幅新闻图片上首先注意到的是什么?再仔细观察还看到什么?图片里会有什么故事?图片试图表达了什么?看到这幅画后你会联想到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6) 给图片拟标题, 或写一段解说词。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经典新闻图片的观看、分析、联想、表达, 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读图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一定要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仔细观看画面上, 切忌在学生粗略地扫描图片后就要学生谈论观看图片有什么感想、心情如何等, 因为这样会造成学生浮光掠影地看图片, 想当然地自说一通,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五) 达成目标5 的途径

“区分新闻的事实与观点, 辨别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能力维度的教学目标, 同样需要进行多次的教学才有可能达到此目标。教学内容可以选取当下的不同内容类型的新闻。这里所讲的“不同内容类型的新闻”主要是指新闻内容对所表达的事实和观点的方式。教学设计可以考虑以下活动:

(1) 我看新闻的事实 (或记者陈述的事实) 。

(2) 我看新闻的观点 (或记者的评论) 。

(3) 我看新闻的新闻事实与观点的逻辑关系。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 学生会深刻认识到:好的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 但是, 阅读新闻时切忌只关注事实而忽略了记者陈述事实的真实意图。阅读新闻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既要弄清事实是什么, 也要弄懂记者的观点 (或倾向性) 是什么。只有通过这样的反复教学, 才能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 达成目标6 的途径

“辨别新闻的宣传方式和表达效果”属于能力维度的教学目标。写作新闻往往就是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的目的, 这本无可厚非, 但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新闻为了达到宣传目的而不顾事实地采取一些不恰当的宣传手段来诱导读者。所以, 在教学中, 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新闻, 在阅读中识别一些不恰当的宣传手段。教学内容可以选择经典的新闻来指导学生理解积极的宣传方式和表达效果, 选择当下的夸大其词、追求嘘头的新闻来指导学生识别消极的宣传方式和表达效果。教学设计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活动:

(1) 阅读一组经典的优秀新闻。

(2) 分析其宣传方式和效果。

(3) 阅读一组追求噱头的新闻。

(4) 分析其宣传方式和效果。

(5) 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图表, 如从宣传方式 (纪实法、自叙法、植入法、图文法、数据法、修辞法……) 的角度, 比较分析积极与消极效果的宣传方式的差异, 加深认识。

(6) 对某些境外居心不良的新闻的宣传手段保持警觉。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 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新闻的分析和评判能力, 避免受居心不良的新闻所误导。

(七) 达成目标7 的途径

“辨析新闻的价值和真伪”是阅读新闻的最高能力, 这要求读者能综合其他相关知识, 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文本的写作意图和实效, 对新闻的价值和真实性作出自己的评判。教学内容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假新闻进行比较分析。教学设计可以考虑以下活动:

(1) 出示一组已经证实为虚假的新闻, 讨论分析其虚假之处, 并说明理由。

(2) 总结虚假新闻的一些特点, 例如:违背常理 (在目前的科学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反复出现 (内容基本相同的耸人听闻的新闻, 在不同的时间内反复出现) ;纯属猜测 (内容以猜测为主, 不经多方考证) ;虚张声势 (夸大其词, 过度渲染) ;互相矛盾 (报道同一事件的新闻出现互相矛盾的说法) ;等等。

(3) 总结判断新闻真伪的策略, 例如:独立思考, 不偏信盲从;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查找报道同一事件的多篇新闻比较分析, 如有可能亲自核实;等等。

通过对假新闻的分析判断,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 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 有着积极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 笔者试图建构的新闻阅读教学目标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途径, 仅仅是在进行省级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尚需要一线教师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探索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摘要:新闻阅读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亟须建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目标系列——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和构成要素、养成阅读新闻的兴趣和习惯、迅速准确地捕捉新闻的主要内容、初步形成读图能力、能区分新闻的事实与观点、能辨析新闻的宣传方式和表达效果、能辨别新闻的价值和真伪, 并创设达成这些目标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新闻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宁鸿彬.《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 1997 (9) :13.

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 篇2

新闻中心于今年1月1日起,对分配制度进行了深化改革,实施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新机制,成为*首家走向市场化,实行“零工资”(稿酬)制、制片人制、广告部“买断”经营的新闻单位。

新机制运行半年来,收效显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报台质量提高,个人收入增加,单位内部形成了学习的氛围、争先的氛围和创优的氛围。

(一)

1999年,**报社与*电视台合并组建了*新闻中心。

**报创刊于1989年,现为对开彩印报,周一、周五出版,周一为四版,周五为八版(其中五至八版为《金山周末》周刊)。

*电视台于1988年建台,现有自办频道5个,分别为新闻综合、经济生活、影视娱乐、互动点播等。此外还有有线电视频道50个,有线电视用户近万户。

**报、*电视台自创刊、建台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改革创新。数十年来,报纸、电视在国家、自治区和*连连获得殊荣。报纸“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特色,在自治区和*地、州、市(*)报中独树一帜,电视节目质量也提高较快。报纸成为*维吾尔自治区“双十佳报纸”和“优秀报纸”。

1997年**报社在全疆较早实行绩效挂钩的档案工资为定额工资,超定额工资为奖励工资的分配制度,直到2000年,*新闻中心成立之初,稍加完善后继续延用到2003年,对报纸、电视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

一种措施和制度的生命力不可能是永久的,档案工资加效益工资的运行机制也是这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新闻单位的采编人员对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他们已不满足于“温饱”时期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机制,而是渴望“干得多不如干得好,干得好不如干得精”的新型分配制度,说到底,这种分配制度就是要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业绩与效能的一致,付出与报酬的对等。

制度创新,管理机制要跟上。乘着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东风,根据单位内部市场化运作的新特点,*新闻中心在总结以往改革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着“改比不改好,要改就要改彻底”的原则,大胆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新闻采编一线的“零工资”制

新闻采编部门是报社、电视台的核心部门,怎样才能把核心部门——新闻采编部门的采编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挖掘出来,让他们冲锋陷阵去打硬仗、打胜仗、出精品、著力作﹖*新闻中心的做法是:取消以往档案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分配模式,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引进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取消档案工资,实行“零工资”制(稿酬制),将稿件按新闻体载各分为四个等级,各等级都有定等、计价、量化考核标准,优稿(版面)优酬。

为防止采编人员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鼓励他们出精品和力作,新闻中心还在考核办法中设了好稿、红旗稿、最佳一期新闻、好策划、好创意、好标题和好版面等奖项,每个奖项都有比较优厚的奖金,如红旗稿的奖金为300元。为减少和杜绝差错,制定了岗位差错处罚规定,切实做到照章办事,有奖有罚,赏罚分明。

经济部的制片人制

将原来吃“中锅饭”(档案工资加效益工资)的电视专题部改为经济部,改该部门原来只承担新闻宣传的“一手抓”为新闻宣传和经营创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给经济部在电视自办频道,本部门承办的栏目和板块节目时段,划分联办和广告时段,由本部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等一切费用由本部门自理,每年给新闻中心上缴一定的管理费用。新闻中心与经济部既有隶属关系又有甲方和乙方的契约关系。经济部负责人又将《金山周末》和《科技之光》等电视周刊承包给本部门工作人员,让他们在策划、拍摄、制作好节目,办好栏目的同时,搞好经营创收,以栏目养栏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起要。

经营部门公司化模式的“买断”经营制

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 篇3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进展情况。2012年,职业教育在助学和生均拨款、综合改革、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助学和生均拨款等政策有突破性进展

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经国务院同意,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职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有9个省市将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中职学生。

推进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制定工作。推动各省(区、市)落实《职业教育法》和《教育规划纲要》相关责任,制订和实施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2012年,浙江、重庆、新疆出台了相关文件,完成此项工作的省(区、市)累计达到10个。

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设立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产品),加强学生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目前,已在25个省(区、市)正式启动。

综合改革扎实推进

深入开展体改试点和试验区工作。召开现场交流会议,指导56个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积极实践,积累典型经验和案例。新建黑龙江(服务现代农业)、山东潍坊(服务黄蓝战略)、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3个国家职教试验区,全国试验区总数达到9个。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改革进一步深化,推广“技能+知识”考试方式,开展试点的院校近500所、招生100余万。

启动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创建工作。发挥县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资源的重要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创建标准,发文部署了示范县创建工作。

继续举办内地西藏和新疆中职班。几年来已累计招生上万人。

加强行业指导、促进产教融合取得显著进展

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机构建设。完成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组工作,涉及59个行业和部门,汇集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各方专家3100人,其中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占21%。

推动行业制订职业教育专项政策。连续3年举办了20多次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覆盖一、二、三产业,2012年又拓展到绿色建筑业、肉类产业等领域。

积极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全国已建职教集团约700个,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近2万家企业、700多个科研机构和50%以上的中职校、90%以上的高职校。

创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办赛模式。教育部颁布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

质量建设各项工作迈出重大步伐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2012年,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设置了征文、摄影、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五大类赛项。

推进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印发18个大类410个专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共开发28个专业类295门课程,其中11个专业类141门课程已上网运行。印发《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18项具体措施。公布首批233种中职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在上海、天津试点开发对接国际水平的专业标准,目前已完成25个专业。

加强职业院校管理工作。召开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会议,坚持两个“两手抓、两手硬”,即示范引领和严肃规范,常规管理和方法手段。

基础性工作持续加强

强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十二五”以来,通过实施中职基础能力建设(二期)项目、高职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累计支持815所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969所高职学校重点建设1897个专业,建设了1450个实训基地,开展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近2万人次、出国培训500人次、中高职校长培训6000人次。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立项86个共建共享课题,已有400多所中职示范校参与。确定了179所职业院校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 篇4

关键词:数据新闻,教学理念,新闻价值

“数据新闻”作为大数据时代最热的新闻形态, 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①在国外, 一些高校新闻学院已经开设了相关的数据新闻课程, 以组建数据新闻团队, 培养具备数据新闻素养的学生。中国传媒大学在2015年也开始增设数据新闻报道方向, 主要培养数据新闻报道、挖掘、分析的高级人才。在此背景下, 如何将“数据新闻”融入新闻专业教学, 引发思考。

“新闻理论”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因其内容乏味, 文科教学模式单一, 对于实际操作的指导作用不大, 而遭到质疑。但是“新闻理论”, 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与精神支撑, 它对于新闻业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大数据时代, 该如何应对“数据新闻”的实践对“新闻理论”理论教学的挑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数据新闻:“学”与“术”的融合教学理念

“数据新闻”是西方媒体的实践的产物, 《纽约时报》《卫报》都是最早的实践者, 并且生产过许多优秀的数据新闻作品。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说:“通过信息图等手段对已经拥有的数据进行更好的呈现与解读, 是通往数据新闻方向的必由之路。”②数据新闻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新闻报道方式, 通过数据驱动新闻故事, 在这一层面上讲, 数据新闻源于实践, 即新闻业务。

然而, 数据新闻的主体依然是新闻, 在新闻理论中对于新闻本体的研究在数据新闻中依旧存在其重大的价值。在“数据新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遭到了许多质疑, 如数据的真实性、是否侵犯隐私、如何数据挖掘等, 这些问题的背后归根结底是关于新闻本质的探讨。因此, 新闻理论对数据新闻的健康传播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此层面上看, 数据新闻离不开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 大致是‘学’与‘术’的关系”, 丁柏栓教授论证二者关系时强调:“新闻之‘学’在逐步的形成过程中, 得益于新闻之‘术’所提供的基础和养料。反过来, 新闻理论又对新闻之‘术’有着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 为新闻之术的掌握和使用提供新闻思想和睿智灼见。”③由此可见, 二者关系之密切。笔者认为, 在新闻理论教学中, 需要致力于体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并利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做到“学”与“术”的相互延伸。大数据时代下兴起的数据新闻刚好是二者相互延伸发展的桥梁, 即“数据新闻”的形成既需要数据与可视化工具的业务操作, 相反也需要新闻理论给予思想与精神的支撑。

二、数据新闻:“学”与“术”教学实践的连接点

在新闻理论与业务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两类课程都需要关注的重点, 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规律、新闻价值等。笔者认为, 数据新闻可以作为两类课程的连接点, 通过数据新闻的案例教学, 能够体现了新闻理论课程的“学”与“术”的融合理念。

(一) 数据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 是新闻的生命, 也是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存在的前提。”新闻真实性不仅是重要的理论命题, 也是任何新闻实践活动过程中都不能忽视重要环节。在新闻理论课程中, 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讲解重在原理的分析, 例如新闻真实性的概念、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因以及真实性原则等。而在新闻业务的课程中, 强调在技术操作上怎样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而数据新闻作为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连接点, 也要把数据新闻的真实性放在首位, 强调数据的真实, 以及其展现方式的真实。

但是, 数据新闻的真实性存在风险, “就数据本身而言, 其仍然是对事实某方面属性的反应, 而不是全部, 因此单凭数据并不能形成对事实的全面反应。而对社会现象规律的总结, 离开人的思考和思辨是无法实现的”。①在新闻理论的课程中, 结合数据新闻案例来分析, 不仅能够指导学生在操作层面上掌握数据真实性 (如通过公共平台、媒体资料库、受众的个性化数据等专业数据库获取高品质数据②) , 还能够通过理论层面为数据提供思考与解读 (如数据的可读性与故事性、可视化呈现方式的标准化与个性化) 。

(二) 数据新闻价值

新闻理论课程中对于新闻价值的探讨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理论讲解中包括新闻价值的内涵、新闻价值要素。而新闻业务课程中, 强调在事实的选择过程中, 如何发现、发觉以及表现。而数据新闻, 既包含在数据挖掘上的技术含量, 又包含丰富的理论内容, 是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又一重要连接点。喻国明教授数据新闻的价值探讨中提到:“新闻内容的价值来自对于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关联性分析。大数据新闻关键不在于本身, 而在于用数据讲故事的能力, 能否基于读者的不同地域和兴趣图谱, 来进行个性化推荐和新闻定制, 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性报道报道三个方面。”③

数据新闻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数据与事实的紧密关联性。在2015年6月1日发生的长江沉船事件后, 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事件进展, 如:新华社通过3D模拟演示现场、通过使用船舶定位技术, 宝船网提供了对“东方之星”实时追踪定位图、微信公共号“新据点”通过可视化方式, 整理世界各国沉船事件发生地点、死亡人数与原因等。 (2)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叙事与交互呈现。其实数据新闻本身属于新闻产品创新, 一改往日新闻的文字叙述, 在阅读体验上疲乏无味, 可视化新闻从受众角度出发, 满足受众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的双重需求。 (3) 数据新闻的受众本位驱动性。数据新闻能从受众的地域以及兴趣为出发点, 为受众推送个性化新闻阅读, 并能进行相关预测与分析。

(三) 数据新闻规律

新闻理论对于研究和揭示新闻规律的贡献巨大, 它同时对新闻业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反新闻业务的实践也为新闻理论的革新提供例证支持。随着科技的发展, 数据新闻规律遵循了许多传统新闻理论总结出的规律, 但也不得不否认这其中也存在变化。传统新闻强调新闻是“跑”出来的, 且遵循“所见即所得”的新闻规律, 记者需要进入现场, 运用自身的新闻敏感, 发现细节, 解读并挖掘新闻, 这是传统新闻规律在强调“用事实说话”。但是, 在互联网时代, 数据新闻有时候面对的是“无事实的新闻现场”与“无现场的新闻事实”④, 例如:2014年3月8日“马航失联”事件中, 呈现出的无事实的新闻现场, 以及面对2015年6月韩国MERS病毒侵袭, 出现的“无现场的新闻事实”, 记者该如何做好类似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如何为受众提供现场要素以及事件因果的事实?这就需要新闻从业者改变传统观念, 不局限于“所见即所得”的新闻规律, 积极拓宽自然与人文知识, 充分数据的重要作用, 提升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并将其转化为新闻报道。

三、结语

传统新闻专业教育以文科课程为主, 而在大数据时代, 数据新闻的快速发展驱动新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但是, 在新闻专业课程改革的浪潮下, 也不能完全忽视新闻理论课程的重要贡献, 要充分认识到数据新闻作为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相结合的产物的基本特性, 在掌握数据新闻本质特征的基础上, 发展“学”与“术”的融合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Gregor Aisch等.数据新闻手册 (中文) [M/OL].http://datajournalismhandbook.org/chinese/.

[2][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3]汤南.在新闻实践中反思新闻教育——一个新闻专业学生的从业心声[J].新闻记者2008 (5) .

[4]董天策.我国新闻教育的四大缺失[J].新闻记者, 2005 (9) .

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 篇5

约五年前,学界关于中国新闻是否有提“职业化”必要有过一波讨论,最终没有结论。而在此之前,《南方周末》从实际出发,避开“职业化与党性原则是否有冲突”的争论,明确在内部加快“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

《南方周末》所强调的“新闻专业主义”,以承认新闻操作是一件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为前提,探索提升新闻操作水准的方法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探索有益于提高新闻专业水准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探索通过专业水准的提升带来新闻产品和媒体的整体创新。

多年实践表明,《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因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获得了一轮发展的动力。《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可从报纸理念变迁、采编团队管理模式、新闻操作的创新三个角度去了解和把握。

彰显专业主义的报纸口号

《南方周末》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份市场化的报纸,故而一开始,就有着自我定位意识,创刊之初“服务改革,激浊扬清”,为采编团队厘清了使命,形成鲜明的题材指导,对市场也是一种报纸特征的宣示。

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方周末》以现代营销的方式,正式启用“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口号(SLOGAN),其后,十几年时间内,共更换了三次口号,依次是“深入成就深度”(2001年~2002年)、“记录时代进程”(2003年~2006年)、“在这里,读懂中国”(2007年至今)。

梳理这些口号,可以看到《南方周末》这份报纸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改革从普遍受益的第一阶段走出,改革的失意者逐渐被抛甩出改革的主流,成为“弱势群体”。那一时期,社会保障体制尚未成形,法制建设还处于发展期,主流舆论未能有效及时地关注这一社会变化,于是,为“弱势群体”说话,针砭时弊成为社会最需要的媒介服务。其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时,《南方周末》以“深入成就深度”、“记录时代进程”来自励,同时也在传达,认识时代必须秉持“深入”的态度,安于记录的本分。2006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财富性增长,“复兴”成为民族愿景,但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却让人看不清,这时《南方周末》提出“在这里,读懂中国”,激励自己与读者一起去发现真实的中国、揭示真实中国的发展逻辑。

其次,统观《南方周末》的口号,可见这份报纸时刻未忘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而口号的变迁也折射出对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理解的逐渐深入。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方周末》编委会在以弱势关怀、针贬时弊为努力方向时,就告诫团队,“要高度警惕市场与权力”,这实际上是要求新闻能够坚守客观公正,坚持对社会国家发展有益的专业取向。随后,“深入成就深度”、“记录时代进程”时期,《南方周末》对内对外都在宣示自己要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做。“在这里,读懂中国”更是明确了新闻、媒介为读者创造价值的专业使命。媒介是一种信息服务提供者,其市场本质,是为服务对象创造价值,创造的价值越稀缺,媒介的价值也就越高。当下中国最稀缺的价值是什么?是中国要用40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发展道路,社会、人心发生的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让国人、海外的人都无法看清中国的发展状况和逻辑。“读懂中国”成为最稀缺的价值,《南方周末》以此为目标。

口号表达的是对使命的认识、是对价值观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对新闻的认识,对媒介价值的认识,这些正是专业主义的理念构件。

以专业主义为导向的采编团队管理

新闻专业主义的业务导向体现在《南方周末》的日常业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方方面面,2006年颁布《南方周末新闻职业规范》,进一步从伦理、行为技术等方面将新闻专业主义演绎成可操作的条目。

采编考核制度。从2000年以后,《南方周末》采编人员每月都会接受考评委的考核,对工作量、工作质量进行梳理和打分。当月因质量低未刊发的稿件,也会列入考评委评说、考核的范围。

每月、每季度、每年,《南方周末》采编部门都会评选好稿,对好稿作者、编者予以奖励。采编人员有连续3月,或在单一中累计5个月考核没能达到C以上,则需要调岗。

采编职称制度。为激励采编员工以专业主义为职志,《南方周末》实施了内部职称制度,职称分三级:高级编辑(记者)、资深编辑(记者)、编辑(记者),每一级又分成甲、乙、丙三等。

《南方周末》的新闻作品因篇幅、题材涉及的地域等原因,很难纳入现有全国、省新闻奖的评选体系,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采编人员参评国家专业技术职务的积极性。为了避免“采而优则编,编而优则官”,《南方周末》通过内部职称制度引导采编人员在专业上发展,有管理意愿和有管理才干的优秀采编人员才按管理岗位要求培养。

走出官本位,做到真正的业务本位,是一个管理上的难题。《南方周末》在过去的几年里想了很多办法,如为高级采编人员开个人作品研讨会,出版高级记者的个人文集;提高高级采编人员的固定收入在总收入中比例;安排高级采编人员每人每年两次给采编团队做业务培训;给优秀采编人员更多的培训机会等等。这些举措目的是营造一个以业务为标准的管理文化氛围。

新闻职业规范。2006年3月14日,《南方周末》编委会颁布《新闻职业规范》,以法条形式明确新闻规范,包括保证真实性、防止有偿新闻、坚持客观写作等多个方面;成立由报社编委成员及采编部门负责人、编辑记者代表组成的“新闻职业规范委员会”;确定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形式是专项调查,形成了调查的组织形式和相关原则。这是《南方周末》在管理上向新闻专业主义迈进的一大步。

《南方周末》新闻职业规范颁布、新闻职业规范委员会成立当年,就数次启动调查程度:有回答社会舆论对具体作品的质疑的;有破除有偿新闻谣言还当事记者清白的;有解决内部对某个作品专业程度认识分歧的„„其中,最为社会所知的是黄健翔报道后的对被采访者、记者之间多向度争执中的是非判定。

2006年11月23日《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吴虹飞受约为南方周末撰写“黄健翔专题”,报道发表后,社会影响较大,引起受访者对文章内容及作者动机的质疑,记者与受访者在互联网上各执一辞,争执数日。《南方周末》立刻启动职业规范调查程序,成立专项小组对“报道动机”、“消息源”、“技术水准(包括叙述、求证、与采访对象接触时的言行三个方面)”、社会争议的问题等方面。调查核实,对传言进行了澄清,对作者作品瑕疵也没有回避,最后以调查报告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得到当事双方的认可。

新闻专业领域的创新

近年来,在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道路上,《南方周末》积极发育新的新闻品类,并在新闻操作层面,探索新的技术方法。

新闻品类的创新。2002年,《南方周末》两次改版,除了报纸分叠化外,还探索发育时政报道和都市特稿;2004年,特稿成为新闻第二叠,被学界称作“中国式特稿”;2007年,《南方周末》再次改版,其中时政报道,分叠为时局板块,并新发育了评论板块。

首先,从“时政”到“时局”。《南方周末》从2000年即开始探索时政新闻报道,开辟“动向”版,2002年后,正式决定以时政报道为新发育重点,辟出两个版。2007年,时政版与国际版合并,以国内国际的政治新闻为报道方向,创立“时局”板块。其后,很多都市类报纸跟进创办时局板块,形成一股“时局风”。

第二,从都市特稿到中国式特稿。面对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南方周末》意识到其间将出现的众多新闻,决定以大篇幅体裁(每期用四个版做一个题材),对之进行专题式报道,2002年开始做都市特稿,操作出《办公室政治》、《湿地保卫战》、《民工第二代》等专题。2003年后,再次拓展写作题材,并借鉴西方特稿写作手法,随之出现《举重冠军之死》、《悲情航班MU5210》等优秀报道。这种报道体裁与题材选择皆有别于西方特稿,故而被称作“中国式特稿”。《南方周末》的这种探索,深刻地影响业界,都市类报纸乃至一些日报后来都纷纷创办“深度”报道版面,其所借鉴的,正是南方周末的特稿成果。

第三,评论。《南方周末》的时评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独树一帜,培育了一批优秀的评论员和评论作者。进入新世纪后,《南方周末》一直酝酿评论方

面的业务突破。2002年,《南方周末》创办“方舟评论”(“方舟”二字是“南方周末”中间两字谐音,亦寄托“济世”之愿。)以署名评论方式表达报社观点,作为一种折衷的社论。报内也发育出两个评论版。2003年初,《南方周末》就在酝酿形成专门的评论板块,并已进行人才储备。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到2007年,评论板块才真正成形。这时,都市类报纸已经在评论方面先走出了漂亮的一步。作为周报,能否在都市类日报不断更新的评论大潮中寻找到自己的优势,做出特色?《南方周末》后来证明了自己:最具创新性的版面“评中评”,对一周以来国内外已发评论进行梳理和点评;“大参考”版定位也很有特点,以中国传统的“策论”为诉求,寻求议事和解决两种效果。“方舟评论”增为两条,评论头版以社论和读者来信构成,形成报社声音和民间声音的合唱。

新闻操作方式的创新。在新闻专业主义要求的推动下,《南方周末》持续追求新闻操作方式的创新,最初,这种探索有较重的学习色彩:一本《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曾是南方周末记者的必读书;特稿探索初期,不乏直接模仿的作品,如对手术报道的写作。在时政报道探索初期,也学习借鉴了一些国际优秀报道的方法,如对代表大会代表进行归类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报道内容;又如对人物的履历进行梳理,找到经验性规律,将之作为报道题材等等。

随着经验的积累,《南方周末》开始依据中国国情,创新操作手法。举几个例子:

第一,“关注热点周边”。每一个新闻热点的周围都埋藏着新闻富矿,而这些资源通常会被忽视。比如,“重庆钉子户”报道,当九龙坡区政府跟吴萍夫妇达成协议,当事人同意拆迁后,事情解决了,按照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判断,新闻似乎到此结束。但对《南方周末》来说,新闻才刚刚开始。吴萍夫妇一开始不接受政府赔偿,为什么最后又接受了?博弈双方是如何在几大关键点达到妥协的?这些应是读者的疑问,为这些疑问找到答案,就是最好的新闻。这正是在热点周边找新闻线索。

第二,“信息圈层”。信息是有圈层的。离新闻核心最近那一圈信息或信息拥有者,价值最高;能够拿到最核心圈层信息的新闻也当是最佳新闻。所以,新闻竞争的关键是信息圈层的突破力高低。第一圈不能突破就做第二圈,第二圈不能突破就做第三圈,第三圈不能突破就做第四圈,以此类推。只要在允许的空间内做到最靠近新闻核心,就胜出了。《南方周末》的许多时政、社会题材都是这样操作出来的,其中不乏名篇名作。

第三,“复盘”。从2008年年初的雪灾报道到“5?12”汶川地震报道,《南方周末》一直在尝试新闻的“复盘”。《南方周末》2008年5月22日的震灾报道就做了两个复盘。第一个复盘是北川。震后,北川的信息和电力全部中断,形成了一个孤岛,每一个自然村、每一个乡镇都是一座孤岛。村民是怎么逃出来的?逃出来的路线是什么?在与世隔绝的过程中,那里的基层组织在做什么?那里的生态如何?第二个复盘是汶川,汶川震后有33个小时与世隔绝。在这个过程中,汶川是以什么方式在运作?没有粮食,灾区群众怎么生活?通过复盘,记者把当时当地发生的一切,细致地写出来。复盘中发现,灾区满地是新闻。

第四,“前传”。对于一些突然成名的人物,人们最关心的是他或她的过去。这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难想到。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却容易忽视读者的这个需求,只着力于人物的事迹,而没有将重点放在人物的历程,解析出他的人生逻辑。所以,撰写前传,往往是周报在热点人物报道中胜出的一种方法。

视觉表达方式的创新。2002年,《南方周末》改版的内容包括报纸版型变为“680黄金报型”、分叠化,也包括报纸视觉系统的规范化,这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表现。

《南方周末》视觉系统的变化紧紧围绕“中国化”做文章,坚持让形式成为“扎根中国”意念的一种表达:其一,“南方周末红”。《南方周末》从创刊开始就与许多报纸一样,用了红报头,但从改版那一刻起,《南方周末》将自身的红色成分确定下来,靠近中国红,我们称之为“南方周末红”。其二,报头、报名印章化。《南方周末》的报头历史上的变化是字体变得略为丰腴,报头线框由单线变为双线。改版时,决定将报头变为中国式朱文印章。此外,另外设计一款南方周末方章,作为报纸LOGO。其三,对称版式。对称是中国美学的法则,《南方周末》的版式充分运用对称之美,并在基本体例下求变化。

建立上述视觉系统后,《南方周末》在每周四的报纸上、在不定期的活动中、在各种场合露面,皆呈现一套统一的视觉符号。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前辈们过去一个多世纪追求并积累起来的行业原则,《南方周末》在其中的探索虽短暂,但成效颇丰。而且,《南方周末》在新闻专业主义上的成绩,正在支撑其在产业领域发展的基础,并将在新媒体时代以其强大的力量,呈现不可替代的价值。

略论会议新闻的改革创新 篇6

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时曾说过:“电视一打开, 尽是会议。会议多, 文章太长, 讲话也太长, 而且内容重复, 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 但要精简。” (1) 此后曾有过一场关于新闻宣传如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的理论反思, 但对会议报道模式的改善收效甚微, 主因还是小平说的形式主义的会议多。2003年3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 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通观其精神, 小平关于“重复的话要讲, 但要精简”的期待构成了它的主题。

按常理, 只要人类有公共事务要商议, 会议就不可避免, 主流媒体自然绕不开会议新闻, 被规定为党报党台身份的媒体更是如此。《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对什么级别的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给多少字数、哪些情况可以不报道等规定得特别详细, 媒介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有了参照标准, 会议新闻自然淡化了不少。会议新闻少了, 不过, 荧屏上让人生厌的“官腔”依旧。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最后一天形成的《关于国务院办公厅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出现在2008年第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上, 政府再次带头向不良会风文风宣战, 着重对会议的数量、天数、发言时间、与会者人数、文件字数等给出硬性指标。前后两个《意见》促使会议新闻开始摆脱那种观众不爱看、领导没好感的状态。2003年, 由于省领导的倡导, 福建新闻界的时政报道出现了一些新气象: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对领导的一般活动多次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出现;福建电视台处理省领导工作调研的新闻, 突出同期声的运用, 把播音员的解说压到最少。这在同行中反响热烈。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 其示范作用促进了记者努力在领导活动和会议中提炼人们最关心的重要信息, 并在报道形式上力求突破模式化而有所创新。

问题是:媒体对会议新闻作减法容易了、宣传形式改观了, 但对公文体的套话即“官腔”也作减法却仍属难事。许多记者会说:会议报道, 拿个材料, 圈圈点点, 穿靴戴帽, 加上出席会议领导的名单, 一条会议新闻不就出炉了?这种“轻车熟路”的报道, 你能说它格式陈旧却不好说它不合格。这是更难突破的困境, 也是本文试图解开的心结。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套话”特指那些套用现成的结论和格式又没有实际内容的话。创新源于危机, 创新对抗雷同。创新难, 体现在思想上, 需要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新的材料、新的方法作支撑;体现在语言上, 需要新的词汇和有别于以往的表达式;想不说和不写套话, 讲点儿听着新鲜说着带劲的话语, 得绞尽脑汁, 而顺从形式主义是最为省心的。《辞海》把“形式主义”解释为“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 许多会议确实难逃这个特征。这对会议发言人是个苛求 (以下有具体分析) , 对会议的报道者也是个苦差事。当被套路、套话“套牢”没有良心上的不安还可以不受责备时, 自然就没有危机意识驱使下的创新冲动。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 听任新闻充斥着那些无须格外费心就可以得到的套话、空话、大话, 表明会议新闻的创新尚在途中, 并没有走出形式主义的窠臼完成整体的突围。

会议新闻要真正从形式主义的老路中突围出来, 从量的控制转向质的提升, 得认真查找造成会议新闻既多且滥又套话、空话、大话连篇的症结, 然后对症下药。笔者以为, 缠绕在一般会议上的五个怪圈是掣肘会议新闻创新的要害所在。

怪圈之一:独特议行模式难禁文山会海民主社会的基础是公民, 可它无法事事都由公民投票决断, 得经常借助代议制来谋求共识和解决问题, 于是代议制构成民主生活的常态。而委员制议行模式又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一般按照集体决策—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检查验收—总结表彰的程式运行。每逢年末岁首, 回顾总结和研究部署的工作会议特别多与此不无关系。加上法治进程是渐进的, 有章不循、有禁不止、有法不依等方面的情形依然严峻, 许多事项不得不通过下发红头文件、下达紧急通知的方式解决, 文山会海由此加剧。各种工作会议的组织者不忘邀媒体记者到场实现信息增值, 受邀媒体明知有的议题受众不喜欢官样文章却照做不误, 于是乎会议报道一个套一个、一茬接一茬, 由此成了一大怪圈。

怪圈之二:虚空会风制造“贫血新闻”会议几乎离不开一些旁观者看来游离实际、颇感抽象的议题。级别越高的会议越具宏观指导意义, 抽象性在所难免。电视却是一种相对感性的媒介, 电视上的会议报道基本上是抽象议题叠加会场场景, 总显枯燥。上级精神是从群众之中、现实之中、历史之中得来的, 各种指导性的原则要求不与本地、本部门的份内工作相结合并据此提出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 就变成隔靴搔痒, 除了思想正确, 并不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上面说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办法宣传贯彻什么精神、加强改进什么工作、安排部署什么活动, 地方只会照本宣科, 究竟采取哪些形式和办法, 却悬在半空不见下文, 报道者也只能按部就班、以空对空。与具体实践脱节的虚空会议大行其道, 增加了行政成本, 成了会议新闻泛滥的第二个怪圈。

怪圈之三:说套话记者无风险且得利会议的抽象议题如何具象化、会议的语言如何转换成媒介语言要求记者具备相当的学养和高超的传播技巧, 但会议报道者却有成为“思想的懒虫”却不觉羞愧的理由和借口。会议规格高, 自然进入头版甚至头条, 如果用讨巧省心的低成本劳动既能完成任务不担风险还于已有利, 何乐而不为!这是造成会议新闻墨守成规、官腔不绝的第三个怪圈。

怪圈之四:命令语式阻滞传播效力这里指的是会上可供媒介选取的与公众利益紧密联系的话语比人们想象的要少。会议主要是一种话语形态, 而会上发出的话语格式最常见的是命令语式, 比如“不断开拓”、“大力提倡”、“牢牢把握”和“指出”、“强调”、“要求”这类自上而下的语式, 它对信息的传播力度往往构成强干扰, 因为这与传播学揭示的“传者——受者”之间应以自觉自愿接受信息的原理相抵触。由决策核心层先拿定方案然后逐级传达的行政运作模式使会议充斥着大量的耳提面命的语调、语气、语句, 沟通和交流的成分不占优势。为了解决专门议题, 会议最后一般必须形成一个原则性意见, 并以“统一思想, 统一意志, 统一步伐, 统一行动”的决心和意志来贯彻执行, 也意味着差异和分歧可能被视为干扰大方向的离心力而受到斥拒。会议的种种命令语式等于有意无意地消解新闻人的创新意识, 成为阻滞会议新闻创新的第四个怪圈。

怪圈之五:话语权惯例约束报道程式会议报道的人名排序、篇幅长短、刊发位置通常有明确规定。标题、语气、写作风格可以融入记者的个性, 至于主体部分, 如讨论问题、研究工作、分解方案、提供措施, 只能按主席台上的领导所说的话语展开。开会议事, 焦点是主席台。《说文解字》将“台”解释为“观四方而高者”, 端坐于台上者即为话语的中心。主席台有座次之别, 话语权有主次之分, 话语的“含金量”已按权力大小划出了等级。跑会议的记者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主角只会转述那些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永远正确的东西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他未必就缺乏个性化的语言, 但有个性的发言人却因角色规定而抑制了自己, 于是乎在会议怪圈中打转的“华威先生”不断繁衍。

当然, 除了上述原因, 会议报道创新未能形成持续局面还与会议缺乏情节和细节这类使新闻生动化的要素有关。报道重大事件或解读新出台的政策举措, 以个体的故事、体验作为切入点和主线最能抓住公众的注意力, 遗憾的是, 构成新闻叙述的一波三折的情节和细节在会议上基本是稀缺的。主导会议的这些力量像种种怪圈缠绕在一起, 剪不断理还乱, 会议新闻的创新经常进一步退两步, 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 日复一日的会议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繁琐、程式化, 它也是信息的集散地, 是蕴藏新闻的“富矿”。会议报道也极为重要, 无论是基于对公众知情权的维护, 还是党和政府期待各种会议上有价值的信息被突出、诠释、传扬, 媒体均须考虑以务实、生动、鲜活的形态让会议内容与公众利益建立密切关系。认清创新会议新闻的艰难处境, 为的是明确突围的紧迫性、寻觅突围的具体路径。结合此前国家级媒体和地方新闻机构所做的尝试和已取得的经验, 抑或可为推进会议新闻创新提供一张路线图。具体的突围路径大致有三:

一是突破常规议程, 降低语态像电视会议新闻, 连篇累牍的套话、居高临下的语气、单调乏味的场景, 如不加节制, 必然令人倒胃口。这缘于过多地介绍会议的常规议程, 既挤压报道的有限篇幅, 又让形式主义话语占据上风。有人认为, 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出发点, 是从宏大、抽象的“新华体”转向家常化、口语化, 从“庄严”、“神圣”的语态转向亲切平和。 (2) 那些向观众灌输、传达概念、本质和意义的所谓“理性”和“深度”, 都有悖于电视新闻的特性 (3) 。同意这一观点, 新闻记者就得戒除说套话的习惯、放弃唱高调的姿态, 否则会议新闻的创新将无限期地被推迟。亲切平和的叙述语态, 自有现实内容和实际功效, 它主要抵制前述的掣肘会议新闻创新的五个怪圈的前三项。大量民生新闻栏目在语态上的实验业已证明“以真情感人, 以真实动人, 以真话服人”的鲜活报道并不特别艰难, 媒体理应为记者挑战套话提供平台, 推动追求新闻应有的平视风格。好在跑会议的记者一般都是业务骨干, 他们理解会议的中心思想并不困难 (“理解”只是为了自己懂) , 担负“解释”工作也毫不费力 (“解释”是让别人也能懂) , 只要敢于和善于以会议的实质性内容去超越仪式化程序, 会议留给新闻记者的创新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二是变换新闻主体, 聚焦热点按领导人排序来确定新闻稿件的排序是会议报道秘而不宣的“惯例”。问题是, 哪个领导出席讲话, 也许参会者关心, 广大受众并不关心。会议强调什么、要求什么、指出什么, 局内人关心, 公众则更关心会上提出的与其个人生活有关联的新问题、新举措, 所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一些国务例会以口播新闻和字幕提示方式播报主要精神, 没有展示会场, 公众反倒易于聚焦热点问题。变换了新闻主体等于变换了注意重点, 给人感觉媒体和领导真正站在群众一边。从传播效果看, 它主要变换前述的掣肘会议新闻创新的五个怪圈的后两项, 使话题也更像是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群众欲知而未知的新人新事。类似的能拉近与受众距离的信息传播方式还有很多, 比如, 用记者观察方式切入、带着公众疑问切入、从典型经验和成就切入, 这些角度都能一改会议报道的刻板程式, 殊途同归地聚焦会议热点。还有, 在镜头处理上适当地变换物理空间, 不是简单地从会议到会议, 而改用由会内转到会外或由会外转入会内, 将增强信息传播的功效。

三是超越路径依赖, 创新机制会议的组织者眼下都更加崇尚求真务实之风, 江苏省吴江市等地“领导开会不准讲废话”的做法, 针对的还是机关的老毛病———文山会海, 却引来媒体的关注。 (4) 来自体制内的超越先前路径的变革氛围, 不正表明媒体从内容到形式改进会议新闻的时机更趋成熟了吗?信息公开制度使得法律赋予媒体从公共机关取得第一手资料的权利具体化, 也扭转了公众被动接收信息的习惯。在这一语境下, 为会议新闻松绑的阻力与其说来自体制约束, 不如说来自行业自身。当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带着观众的平视诉求去处理传播的姿态时, 带着非操控重沟通的话语实践抵制废话和空谈时、带着讲观点更讲事实的新闻理念创新会议报道时, 欲使这些冲动和经验不至于流失, 须有两方面的机制保证:一是已有的可贵理念不是个人和偶然行为, 而是采编播团队的整体和持续行为;二是媒体提供制度支撑, 借助长效机制拓展自主创新的天地, 全面转向质量的提升, 借用美国著名学者哈耶克的概念, 这是可拓展的秩序。会议新闻拓展出成型的秩序, 媒体在开风气、造舆论、指方向、引道路方面, 必然有更多的担当。

会议新闻倘若依然习惯于宣传的而非新闻的、说教的而非说服的、灌输的而非浸润的、公文传达的而非交往认同的, 大家所期待的演进轨迹还可能变形甚至落空。应该说, 如今社会留给媒体的阐释空间还是很大的, 许多新思路有待于新闻界同仁予以大胆尝试, 从理念和技术层面全面突破会议新闻创新难的怪圈。

注释

1《邓小平论新闻宣传》, 新华出版社, 1998年版, P.181~182

2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 三联书店, 2003, P.48、P.209~210

刍议经济报道的改革和创新 篇7

创新经济报道, 要从“三个提高”上下功夫:一是提高系统性。对于产业、区域、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的经济问题, 制订年度报道计划, 策划系列选题、系列推出。二是提高专业性。经济报道领域很广, 如经济形势报道、经济政策解读、经济体制改革报道、政经报道、产经报道、财经报道等, 每个领域都有很高的专业要求。经济报道要高人一筹, 媒体必须加强专业人才配置和培育。三是提高针对性。要针对人们关注的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 邀请专家学者, 运用生动事实, 深入解读政策措施, 提供权威信息, 进一步解疑释惑、凝聚共识,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加深对各项工作方针政策的理解。

经济报道怎么创新?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经济报道和评论谈几点体会:

一、做好经济的深度报道是党报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笔者觉得经济报道的改革和创新, 要放在互联网传播已经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大背景下来思考。

作为党报, 经济报道两个定位十分明确, 第一, 不是一般的鸡毛蒜皮, 轻飘飘的, 放到篮趣子里都是蔬菜的经济报道, 要求严肃。第二, 它必须是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就是要大主题、大视野这样的格调来呈现。笔者认为, 在互联网时代里, 做新闻信息量时代已经过去, 而进入质量的时代, 没必要去争长文章好还是短文章好, 关键是要拿出有质量的新闻作品。短文章有时也会有高质量作品。但突发性的, 新闻含量特别高的, 需要快速传播的新闻适合写短消息。这个短消息, 在互联网时代, 已经不是我们纸质媒体的优势。党报最大的优势, 或者说核心竞争力, 就是在本地区的重大经济工作方面的经济报道, 并且是深度报道, 这样才能符合报纸的定位, 也符合受众的最大需求。

二、做好经济的深度报道, 提供更多的不一样的内涵

党报做好经济的深度报道, 重要的不是一般性的资讯, 而是提供更多的不一样的内涵, 特别是注重趋势性、预测性、规律性、启迪性、思考性。首先要让记者感动起来。搞经济报道, 应该让新闻记者激动起来。笔者每次去采访, 发现有好的经济报道线索, 就会激动起来。如现在引进人才以后, 带来了科技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资金、科研人才。过去是人才跟着资本走, 现在是所有市场的重要资源都是跟着人才走, 你的高端人才、科技人才到哪里去, 你的资本和其他的市场的重要资源就会跟到哪里去, 所以一看这样的题材就很激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科技创新, 靠创新驱动。现在是引进一流人才, 来搞第二次创业的时代。

三、做好经济的深度报道, 思想观点十分重要

深度经济报道很重要一点, 是要用思想观点来选择、贯穿、统领事实材料。这里讲的思想观点, 首先是地区有关重大经济工作的思想观点, 还有前面提到的能够体观趋势性、规律性、启迪性的思想观点。所以党报的经济报道, 报道新闻事实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来的思想理念观点是什么?这个事实体现出来的趋势、规律、启迪是什么?这样并不是说要用空洞的思想观点来代替生动活泼的新闻事实, 而是选择什么样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事实, 要用思想观点来决定和统领。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实?选择多少新闻事实?记者心中要有一个高标准统领, 有思想深度的新闻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四、做好经济的深度报道要选好视角

深度经济报道要选择一个新颖的视角。任何一个主题都是多视角的, 如何选择一个更有新意的角度去写, 这是一个关键点。如一个地区的民间金融风波报道, 如果选择风波中企业和企业家破产跳楼的这个角度来报道肯定不行。但是如果一味地赞美企业和企业家如何战胜困难, 也不符合实际。应该从企业、市场、政府三个层面, 客观分析在风波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原因以及思考、经验、教训。再如环境报道, 这里就有一个角度选择的问题, 若选择政府财政增加, GDP增加报道, 损失的是老百姓一家一户的收入, 可以说老百姓对环境保护是作出贡献的, 所以一定要坚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 给老百姓一个很好的答案。这个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说明老百姓在环境问题上是做得相当好的, 所以应抓住这么一个角度去报道。

五、做好经济的深度报道要坚持问题导向

深度经济报道要坚持问题导向, 这是一个很好的报道技巧, 并且是吸引受众和提高质量的基本办法。提出问题, 回答问题, 是经济报道很讨巧的一个做法, 也是提高质量的一个基本规律。深度经济报道更要提出大的、新鲜的、热点的问题。

六、做好经济的深度报道要用三种表述方式

一个好的经济报道, 应该用三种表述方式来交叉完成, 这个是技巧。另外要讲故事, 要注重细节。好的报道基本上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陈述, 一种是描写, —种是“画龙点睛的综述”。经济报道最忌讳的就是死板。比如一些记者写经济报道, 往往是喜欢把采访者的谈话记录下来, 呈现出来, 而不愿意把眼睛看到的和心里体会到的新闻事实描写出来, 更缺少一种画龙点睛的一句话、两句话的综述性的描述。

七、做好经济的深度报道要用思辨式报道方法

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 篇8

一、所发论述皆具丰富的经验材料, 结论信服力强。“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工作, 就是搜集研究材料, ” (1) 就此意义而言, 手中研究材料是否丰富、对研究材料是否熟悉成为学者进行研究工作须跨过的第一道关口, 是其后继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坚实基础。以此观之, 该书在材料占有及运用方面优势明显, 特色鲜明, 且可信度高, 所得结论自然令人信服———这源于作者的身份及经历。该书作者张昆教授是一位有着28年从业经验的资深新闻教育工作者, 对新闻教育了然于胸, 在研究中自能做到将材料顺手拈来, 剪裁得当。张昆教授不仅是一位从事一线教学的新闻学教师, 还是一位优秀的教学管理者, 其先后担任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院长, 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组成员、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这些管理岗位又让其对新闻教育多了一种宏观视野层面的观照与思考, 这集于一体的多种身份赋予张昆教授多种观察新闻教育得失的角度, 立体化的全景式观察使其对新闻教育的目标、模式、学科建设等方方面面有着相对透彻的洞悉, 这种个人经验层面的优势让作者在面对新闻教育这一研究对象时, 能够从容地运用个性化的材料阐发独特观点。张昆教授28年从教经验又是中国新闻教育从“文革”后的恢复创办走向蓬勃兴盛的历程, 这28年也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迅猛发展的历史阶段, 中国新闻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在这一阶段所取得的成就、所走的弯路、所积累的经验及改革方略的策划制定, 张昆教授都以当事人的身份经历过, 这让其对新闻教育拥有极为丰富的一手材料及感性认识:其大学毕业留校就参与武汉大学新闻系的创办, 奋斗了20余年, 为武汉大学新闻教育跻身中国新闻教育第一梯队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6年他又调到华中科技大学担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 与武汉大学人文学科历史悠久传统不同的是, 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盛名的学府, 不同的办学环境, 不同的办学风格, 让张昆教授在新闻教育领域频频遇到新的挑战, 让他在两所著名院校不同的新闻教育办学模式中反复揣摩比较, 感悟新闻教育的真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其带领下, 师资建设、科研水平、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等多项学科发展水平指标均获较大提升, 亦已跻身中国新闻教育第一梯队。这种办学的丰富经历, 和时代同生共荣的人生际遇, 使得张昆教授对时代脉搏的捕捉、对新闻教育领域的任何风吹草动, 都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敏感性, 这大量真实可靠的经验依据化为学术研究的材料论据时, 自然得出信服力较强的结论, 这种特色在该书中处处体现, 表现无遗。

二、全书贯穿强烈的问题意识, 发人深思。《新闻教育改革论》一书既以“改革”为主题, 就等于蕴涵了一个前提:改革的对象存有问题, 非改不可, 否则会影响中国新闻教育的未来发展。存有问题不等于发现问题, 许多问题往往存在多年, 却无人发现, 等到酿成大祸时才引起社会重视, 因而在科学研究中, 能否时时保持问题意识并准确发现问题, 成为考量学者科研能力首当其冲的重要因素。《新闻教育改革论》之所以堪称优质作品, 就在于书中所提改革创新新闻教育的观点始于问题, 终于问题, 即以现实教育中的问题为切入点, 生发议论, 最后又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和归宿, 从而使得全书呈现浓浓的问题意识, 也保证了该书新闻教育改革观点的现实生命力, 不落入空谈、空喊口号的不切实际之流。比如书中上篇的《中国传媒教育发展的师资瓶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与困惑》、中篇的《网络时代新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传播学视角看当代中国新闻教育的缺失》《中国新闻教育面临十字路口》、下篇的《关于学院研究生培养改革与学科建设的思考》等文章, 单从标题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问题意识扑面而来, 再细看文章内容, 不得不叹服作者对新闻教育诸多问题的洞悉力度及思维深度——其呼吁在社会浮躁的当下, 培养爱读书有知识、能独立思考、持批判精神的新闻学子, 以求在社会发展中起到思想引领之用, 这一观点引起有责任心的教育家的深刻共鸣, 在国内外教育界有着重要影响的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在该书序中如是称赞:“在我国大学精神虚脱的今天, 他提出的这个目标, 的确是大胆而开明的。”以新闻教育改革推动时代进步, 凸显了中国文人精英一贯沿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优良传统, 作者张昆教授身为国内重要新闻教育机构的领导, 眼观时代变幻, 在新闻教育与时代发展的互动中努力思考着、尽心探索着, 这种出于学者本能的思考与探索, 在知识分子心怀天下之责任心的强力驱动下, 使其脑海里闪现一个又一个的教育问题, 其于书中不断呈现的问题意识、忧患意识发人深思, 至少在新闻教育界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引领作用。

三、实用主义取向明显, 力图为新闻教育界同仁提供具体化、操作性强的借鉴参考。实用主义是儒家的一大传统, 这种追求实效的心态体现在新闻教育改革上, 就是改革方略及措施能切实改善新闻教育现状、提高新闻教育质量、培养传媒业界急需的复合型全能新闻人才。为使教育收实效, 改革取实效, 该书反复论证、大声呼吁, 不仅精心设计改革措施, 而且有意忡忡立言以唤起整个社会对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视, 这在《中国新闻教育面临十字路口》一文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文章不仅详细阐述了四点对策:加强专业评估、提高新闻教育市场的准入门槛、引入淘汰机制、适当控制招生规模, 还煞费苦心地在文末结语中提发震耳欲聋之言“在这个紧要关头, ……如果无所作为, 顺其自然, 新闻教育就有可能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乃至灭顶之灾。……不如现在立即行动起来, 以避免将来出现贻害国家、祸及子孙的情形, 从而保证新闻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些言语初看似乎有夸大问题之嫌, 但稍加分析, 可发现作者行文的所有努力是让读者聚焦在最后一句话的语义重点上———“保证新闻教育的健康发展”, 这种目的宣扬式的写作风格反映了作者科学研究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 即选题是新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宗旨是寻求有效解决之道。本书的实用主义取向还体现在作者细心体贴地为读者提供具体化、操作性强的借鉴参考, 集中表现在该书下篇“学科建设论”中, 这部分收录的《关于学院发展的基本思路》、《新闻学院2007年工作报告及2008年工作思路》《新闻学院2009年工作报告及2010年工作思路》、《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科建设中长期规划》等文章, 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具体化的数据材料为支撑, 给读者清晰演示了操作性强的工作规划及发展思路, 新闻教育界同仁可以此为模板或参考, 改进自身的新闻教育工作。坚持实用主义取向, 使得该书的内容及思想别有特色, 也保证了该书在应用价值层面上的推广性, 即该书的确能为新闻教育改革尽上绵薄之力, 给新闻教育改革提供较好有用的理论指导, 有效地帮助新闻教育工作者认清现状、改进工作、发展教育。

注释

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 篇9

一、原有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学院一直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实验教学一直处在学院教学体系的重要位置, 但由于文科专业本身的限制和经验不足,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实验教学系统设计在实验内容、实验方式、实验手段及考核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1. 实验项目内容设计多为命题实验

在原有的实验内容设计上, 一直沿用理工科实验模式, 力求一种精确数据的测量和获取, 所以在实验项目设计上存在很多命题实验, 规定了学生操作实验仪器设备的步骤、实验方法和实验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应用型实验设计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导致学生的实验结果严重缺乏应用性实验应有的创造力, 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摄影实验中大多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实验步骤同一角度同一景别对模特进行拍摄, 得到相似的影像, 这种对实验结果精确性的要求与文科实验追求创新思维培养的目标是相悖的。

2. 实验方法重步骤讲解, 轻原理探索

在原来的软件应用实验中, 实验方法一般都是采用教师操作步骤讲解, 同时学生依葫芦画瓢式地跟着操作。这种实验过程基本没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实验结果的过程, 而是直接牵着学生得到结果。长期在这种牵着鼻子走的实验方法教授下, 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基本被磨灭, 更谈不上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过程局限于课内, 限制了文科实验项目的设计性

文科实验项目不同于理工科实验项目最大的地方在于实验项目更具有设计性、创新性特点, 实验过程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来进行, 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设计理念所需时间也会不同。教师如果在固定时间内要求学生统一完成某个设计, 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学生的创作思路, 实验结果也不会令人满意。

4. 实验考核太单一, 缺综合考核标准

原来的实验考核沿用理工科实验报告式考核, 在学生完成实验项目后上交实验报告, 上面记载详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等, 教师根据实验报告给出成绩。但是, 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新闻传播应用型实验项目并无统一的实验步骤, 也无客观的实验结论, 所以仅仅依赖实验报告给出学生成绩, 既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 也会让学生形成应付了事的态度。

二、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1. 实验项目内容改革

我们把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作为贯穿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项目内容设定的原则之一。根据文科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和文科学生思维的特点, 整合原有的实验项目, 将实验项目中验证性的项目能减的都减掉, 不能减掉的就进行内容调整, 不再规定实验步骤, 用实验要点来替代;不再设定实验结果, 用实验收获来替代。同时, 大大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数量, 所有项目不再局限于考核学生某一个知识点的应用, 更多的是训练学生运用综合性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三性”实验项目中, 我们更侧重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 要求每一个教师在实验课程中通过实例引导, 激发学生兴趣, 再设定一个项目内容范围, 让学生在此范围内自行设计。比如,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POP广告设计项目, 教师通过展示各种POP设计实例, 激发学生对POP广告的感知, 然后再设定一个产品在商场进行POP广告展示的情景, 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项目的设计了。通过这种实验项目内容的设计形式, 既能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避免命题实验给学生造成的反感和枯燥乏味, 又能很好地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2. 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的应用性特点, 结合考虑文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规律, 我们采用的实验教学方法有:

(1) 演示法。教师在实验讲解时结合实例进行, 不局限于操作步骤的分解而着重给学生传达设计理念和应用原理。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利用直观手段, 通过实例的展示激起学生对实验项目形式上的感知, 增加学生对项目的感性认识, 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 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2) 引导法。这是在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之后, 利用学生力求认识、接触和掌握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 引导他们通过主动思考、正确的行为活动, 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的教育方法。将学生自我要求、主观能动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核心。

(3) 任务法。任务驱动教学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实验项目内容, 掌握了正确的实验方法后, 将实验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任务, 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思考, 并且通过任务的完成达到让学生熟练实验内容和检查实验效果的目的。

3. 实验教学手段改革

为更好地适应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的应用型要求, 满足文科实验设计性、创新性突出的要求, 我们创造出了开放式教学模式和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

我们采用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将原来指定学生课堂完成实验时间变为项目时间计划表, 由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项目设计内容制定时间计划表, 在计划表内由学生自行控制实验项目进程, 这样就将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创新思维构建和实施。另外, 我们也允许学生从原来封闭的实验环境走出去, 实验设备实行开放, 比如摄影、摄像实验项目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教室, 在室外自选环境进行创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将部分综合性强的实验项目与教师工作室的项目进行结合, 学生在教师工作室中完成项目实操的同时, 也将等同为实验项目的完成, 由工作室教师给予学生该项目的教学成绩。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工作室项目综合性、实操性强的特点, 又能保证实验项目设定的实用性, 学生在实施后能获得更多的创新思维启迪和实战经验。

4. 实验考核改革

鉴于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项目要求的多样性, 有验证性的强的设备操作项目, 有设计性强的主观设计项目, 也有综合性和创新性强的创作项目, 我们采用了多种实验考核形式, 有一对一式的基本操作考核, 有设计性实验的作品考核, 有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综合考核等。改变了过去以单一的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来判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 这种综合型的考核方式更加适应了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项目应用性强的特点。

三、实验教学改革效果

新闻与传播工程实验室通过近三年的实验教学创新改革, 我们逐步形成了一个更贴近专业特点, 更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在此实验教学模式下的系统训练, 能很好地掌握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学生在各专业竞赛和科学研究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专业考赛方面, 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在2011年的湖南省大学生DV大赛中取得了二等奖2项;在2013年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了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8项, 获得湖南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优秀奖14项;在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项, 二等奖2项。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研究活动中, 近三年来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在实验室教师指导下, 共获得了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2项。

本文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通过对实验问题的发掘和实验模式的构建, 以及学生实验效果的考察, 表明上述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合理的、可行的。这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创新性新闻传播类实验教学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摘要: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基于此, 通过对实验教学的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和实验考核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旨在探索一个更符合文科专业实验教学特点, 更契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能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实验教学模式。

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 篇10

2015年12月, 习主席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 对新闻媒体来说, 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 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确,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是内容的外在表现。没有好的内容, 即使有再好的形式、手段、技术也是不行的。因此, 做好典型报道的关键是创新典型报道的内容。

一、凝聚共识, 挖掘典型报道的感召性

国防和军队改革背景下的典型报道的内容创新, 首先就要立足“基层”做文章, 围绕“实”字来创新, 从而起到凝聚共识、引领舆论、指导实践的使命。

(一) 走进基层, 讲述官兵自己的故事

习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鲜明指出:“读者在哪里, 受众在哪里, 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 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军队典型报道的读者就是广大的基层官兵。军队媒体要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官兵, 了解第一手材料。同时要善于观察, 在众多材料中发现好材料, 找到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官兵面貌、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材料。采编人员要善于思考, 深入挖掘好材料的内涵, 梳理和阐发好材料中蕴含的隽永的精神和深刻的道理, 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2015年新春, 《解放军报》推出“点赞新一代革命军人 •习主席接见过的基层官兵”系列专稿。该组系列报道中的12位人物就是生活在广大基层官兵中的代表。北疆某边防团下士张伟、“红四连”连长章星、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中国“北斗人”王飞雪……经过报道, 他们立足本职岗位, 结合工作实际, 以实际行动争做新“四有”革命军人的先进事迹持续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引起反响, 成为广大基层官兵学习的榜样。

(二) 加强互动, 让官兵参与创作报道

全媒体背景下军队的典型宣传要改变以往“传者本位”的思想, 确立以用户为主体的报道理念, 重视与官兵的互动, 让官兵参与创作报道内容, 以此促使官兵对报道内容产生更强的共鸣和信任。

首先, 发动受众参与发现与挖掘典型事迹和人物。可以在全军政工网以及各单位的政工网设立网页和平台, 接受广大官兵的推荐和自荐, 寻找典型线索。其次, 让官兵确立典型。宣传主管单位应该充分尊重官兵的意愿, 充分发挥他们的选择典型自主权。最后, 让受众参与典型报道。宣传单位可以开辟网络、报刊等媒体公众平台, 让官兵投票, 发表感想和评论, 组成一个丰富多样的报道拼盘。[2]

二、联结当下, 凸显典型报道的时代性

典型人物或事迹是时代的产物, 它不但要体现时代精神, 而且要符合时代要求, 符合新时期的新闻传播规律。军事典型报道要着眼全党全军全国的大局, 精心选择, 精心组织, 以典型的鲜明个性特征揭示时代主题。

(一) 结合社会环境, 传递时代精神

结合当下社会环境和军队环境, 传递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意蕴是军事典型报道创新的必由之路。

著名军事记者江永红在20世纪80年代初采写的长篇报道《“蓝军司令”越演越狡猾“红军司令”越练越过硬》犹如平地惊雷, 引起了巨大反响。十年文化大革命, “左”倾思想泛滥, 我军军事演习中“红军一打就胜, 蓝军一触即溃”的固有模式严重制约了军队的战斗力的提升。王聚生的出现向全军敲响了一记警钟, 训练要突破“左”的思想束缚, 首要的问题是改变本本主义的练兵模式, 必须真打实抗, 不能自欺欺人。经过军报的宣传和推广后, “蓝军司令”这一典型在全军上下掀起了方兴未艾的“蓝军”热, 为当时军事训练注入了新鲜血液, 对后来全军军事变革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 利用融媒体, 打造多样化报道内容

融媒体摒弃了简单复制各种媒介的内容的方式, 强调从采编到传播各个环节要互融互通。换言之, 即实现一次综合采集、多种内容生成、多元渠道传播。[3]融媒体时代的典型报道, 要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既可以有文字、图片、视频等传统形式报道, 也要有专门为微博、微信、网络等“量身定制”的新媒体内容。

以《解放军报》对27集团军移防报道为例。军报在2015年2月25日的头版刊发长篇通讯《当那一天真的来临:第27集团军从河北移防山西》。作为全军第一个因改革而进行部署调整的军级单位, 文章深度挖掘了27集团军在移防过程前后遭遇的困难与考验, 表现了全军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胆忠心, 描绘了官兵义无反顾地投入改革洪流的坚毅形象。此外, 解放军报客户端、解放军报官方微博和微信等平台利用新媒体的巨大传播优势和语言特色, 推出视频 “27集团军移防独家影像记”、后续报道《部队移防到哪里, 哪里就是咱的家》、《照片里的故事激扬过硬精神气》等, 与传统媒体相互配合, 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立足平凡, 强调典型报道的亲切性

多年以来, 我军的典型报道存在“高大全”“脸谱化”“同质化”“标签化”等弊端。这样的典型人物只能让官兵当作传奇人物来敬仰却不能引起官兵的共鸣。如何把典型报道做得有血有肉有温度, 使人物可亲、形象生动、亲切感人, 是当前典型报道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 用动人的细节触摸受众心灵

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真情。记者只有捕捉生动有趣、富有人情味的细节才能使笔下的典型人物更加栩栩如生、打动人心。

2014年, 《解放军报》在报道中国陆军第一蓝旅旅长满广志时就采用了丰富、鲜活的细节来刻画这一神秘部队的“狼头”, “眸子一闪, 他站起身——1分钟之内, 连续下达3道命令”, 连用三个数字, 充分表现了满广志的机智果敢。“驾驶员开玩笑说, 团长搬家就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这一细节采取幽默的笔法, 使满广志潜心钻研兵法, 在学习上充满紧迫感的形象跃然纸上。

对细节的捕捉还体现在典型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上。“胡扯!要是打仗, 能叫暂停吗”“军人为国捐躯固然悲壮, 可如果牺牲换不来胜利, 那就是悲剧”这是他的话语, 看似严苛, 却也体现了他胸怀使命、不惧风险的个性。

(二) 展现立体化的人物形象

霍夫兰说服理论中的“两面提示”原则是指, 在较为开放的传播环境下, 或是面对理性程度较高的对象, 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 也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说服的效果更佳。秉持这一原则, 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在坚持正面宣传总方向不变的前提下, 有意识地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 展示一个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有血有肉的立体化人物形象。[1]

以兵棋专家张国春的报道为例, 军报采用客观平实的视角, 真实还原典型人物的本来风貌, 不搞所谓的高大全。系列报道中既写张国春推让评职称和立功指标的淡泊名利, 又写他错失经济适用房的遗憾纠结;既写张国春成就他人的坦然欣慰, 也写他面对病魔的忐忑不安。[4]一个真实、本色的张国春呈现在读者面前, 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这样会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总而言之, 创新是媒体实践的灵魂, 新时期的军队典型报道需要改变和发展, 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当今时代, 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广大军事新闻工作者要以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 不断创新军事典型报道, 进一步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宋照强.让典型报道为社会正能量传播助力——从河南电视台的典型报道说起[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5 (9) :109-112.

[2]顾黎, 李海龙.新媒体环境下典型报道的改进策略[J].军事记者, 2014 (9) :6-7.

[3]秦建莉.融媒体时代典型报道的创新策略[J].青年记者, 2015 (29) :26.

上一篇:综合评分排序法下一篇:认知研究与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