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新闻报道范文

2024-09-16

现场新闻报道范文(精选12篇)

现场新闻报道范文 篇1

◎高度重视现场管理全力维护良好信誉 ◎徽班进京成就国粹高速铁路繁荣经济 ◎优质快速建高铁繁荣京沪经济带 ◎看重责任铸精品不辱使命创一流 ◎一丝不苟抓落实细节致胜重执行 ◎严格标准创优质恪守规范保安全 ◎科学管理创京沪速度文明施工展铁军风采 ◎春风又绿江淮岸京沪高铁添美景 ◎从严监管一次成优过程控制结果无忧 ◎高标准高质量保安全

◎一砂一石关乎百年大计

◎一招一式看管理

◎爱护环境和谐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质量一次就做对

◎忠诚熔入劳动

◎尊重科学建典范工程

◎传承优秀企业文化

◎拨动和谐建设旋律

◎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

◎给品牌延伸预埋管线

◎精致精细创精品

◎建设绿色XX

◎抓执行终端为王

◎质量是最大的效益

◎求真务实行稳致远

◎方案领先行稳致远

◎科学经营主导产品

◎落实终端责任制

◎徐蚌大地建高铁

◎凤阳花鼓唱响天下

◎建设高铁典范工程

◎文房四宝画尽黄山

◎超前预控追求质量零缺陷

◎分秒必争实现工序零接缝

◎一分信任十分责任用诚信维护企业信誉

百倍努力万无一失靠科学建设典范工程

◎视质量为生命创国优品牌

◎战秦岭攻终南专干第一长隧

◎高速度高质量××客专创一流

◎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战长隧

◎凿十里长隧通南通北通明天

◎建设精品工程让业主满意

◎鏖战巴渝大地一展雄风高起点高效率保工期 一分一秒考量企业信誉 一心一意创精品 均衡有序科学施工 打造世界典范工程 安全一步抓到位 质量铸造尊严 创新创效树高铁品牌 再创京沪高铁精神 唱响质量永恒主题 零事故零缺陷零沉降 为信誉传输安装宽带 品质品位树品牌 维护企业生态 重落实结果至上 安全是最好的节约 信誉至上永不放弃 技术入手优质结束 精心打造优势品牌 强化现场执行力 千古淮河飞彩虹 京沪高铁畅通神州 培育时代京沪精神 能工巧匠绘就高铁 以人为本消除事故易发点 锱铢必计追求质量零缺陷 以信誉求发展争市场份额 创国优保安全铸造世纪精品 新技术新工艺神州大地展军威团结奋斗争创一流树丰碑 建百米高桥跨山跨水跨世纪 创造优良业绩请人民放心 决胜涪江大桥再铸辉煌

◎吕梁山脉创千秋伟业地下长廊展万卷宏图

◎新理念新思路展中国铁建风采高速度高质量建冀蒙发展通途

◎铸精品铁军豪情冲霄汉凿群山天然屏障通铁龙

◎战严寒抗缺氧雪域高原引铁龙顶烈日抗风沙长江源头写春秋

◎云集星聚铁建精兵尽展风采争雄逐鹿铜九铁路再铸辉煌

◎众志成城建设高标准客运专线科技创新铸造划时代金色丰碑

◎一分信任十分责任用诚信维护企业信誉百倍努力万无一失靠科学建设典范工程 ◎天高地亦阔任铁军健儿弛骋遨游建功勋路遥志更坚凭青藏精神奋力拼搏谱新篇 ◎逢山筑路创一流汗水洒遍四海九州遇水架桥争优质才智献在千山万水 ◎广夏千万间靠能工巧匠奉献一砖一瓦情温暖亿万家系建筑大师托起一步一层天 ◎鲁班后代建设城镇个个能工巧匠英雄辈出妆点河山处处锦上添花 ◎心系国脉筑路铁军艰苦奋斗创伟业情动父老各界人士众志成城铸辉煌 ◎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彰显中华国力引领现代交通之先再展神州雄风 ◎抓机遇迎挑战再铸铁路建设新业绩

高标准严要求创建新世纪精品工程

◎驱外侮保家园披风沐雨图建设铁道兵功勋卓著;

舍小家为大家呕心沥血谋发展中铁人再创辉煌。

◎战诸永树信誉不畏艰难展现铁军雄风

保安全创优质强化管理打造亮点工程

◎披荆斩棘于无路处辟通途铸造辉煌历史

纵马横刀逐鹿市场写风流再创美好明天

◎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优质高效创佳绩实现世界一流

科技领先管理创新快速有序铸精品建好客运专线

◎以人为本倾心客运专线筑通达未来

科技领先直面世界一流展企业风采

◎开先河扬拼搏精神高速铁路无咋轨道树形象

酬壮志展一流风采武广客专有情施工筑精品

◎靠科技施工优质高速创一流工程

凭管理增效利国富民留千古芳华

◎大胸怀大气魄大动作大打铁路建设之仗

有勇气有锐气有志气勇夺建功立业金牌

◎顽强拼搏再展铁军雄风精雕细琢争创优质工程

◎霞披露染脚手架上添新景雨淋风吹能工巧匠绘蓝图

◎脚踏彩云霓虹争艳焊花闪手托大厦高楼万千笑语喧

◎建筑儿女滴滴汗水洒遍大地城乡楼宇节节拔高拥抱蓝天

◎争创精品誓让彩虹通天上共建国脉要留美景在人间

◎辛勤汗水浇出深山矗灰坝奋斗结晶赢得明珠添新彩

◎强化管理提高信誉创优质工程精心施工确保安全争一流水平

◎匠心筑精品树华夏劲旅丰碑巧手绘宏图展中国铁建风采

◎众志成城 为企业铸造品牌全心全意 向社会奉献精品

◎诚信务实精心打造企业品牌规范管理创建文明标准工地

◎隧洞涵洞洞洞创优质铁路公路路路建丰碑

◎用智慧和汗水铸造精品靠真诚与进取赢得信赖

◎方寸地酬壮志天海间铸精品实施人本战略构建和谐项目

◎铁马雄风踏破千山万水为民造福英雄儿女巧夺神功鬼斧功在千秋 ◎全新理念构建和谐企业科学管理打造精品工程 ◎靠科技铸精品驰骋全球用诚信树形象扬名中外 ◎青山为家方显铁军凌云志白云作纸尽写健儿风流史 ◎精心精细精品展现精神优管优胜优质造就优势 ◎创誉中外竞展铁建风采领先行业铸造世纪精品

◎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安全为天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脚踏实地

◎凿群山天然屏障卧铁龙铸精品铁军豪情冲宵汉◎战严寒抗缺氧雪域高原引铁龙顶烈日抗风沙长江源头写春秋 ◎高速度高质量建设一流工程

◎架长虹万里畅通巨龙驰骋

◎砖瓦灰砂石凝成雄壮交响

◎彩笔如花写就辉煌武广

◎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创佳绩

◎修桥筑路标准高志气更高

◎接过业主充满厚望蓝图

◎走泥路打长隧无怨无悔

◎奋斗拼搏追求卓越营造和谐

◎奠定质量基础以优质铸造精品

◎舍小家顾大家家家添彩

◎逢山凿路大路小路条条精品

◎舍小家顾大家四海为家

◎靠科技精心施工立巍峨丰碑

◎立愚公志千年古峁架彩虹

◎保安全先天下之忧而忧

出精品出成果创誉天山南北立丰碑千秋功业志士流芳 楼宇厂桥路铸就优美诗章 春风似剪裁成锦绣京沪 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上层楼 钻孔灌桩地质差精神不差 交出用户完全满意工程 饮溪水修国道有苦有乐 精心组织关注细节塑造完美 科技创新铸造划时代金色丰碑 修大路走小路路路争辉 遇水架桥长桥短桥座座名牌 走小路修大路八方有路 抓工艺优质建桥显万载长虹 振当年威敢叫天堑变通途 创佳绩后天下之乐而乐

现场新闻报道范文 篇2

一、现场短新闻的定义

何谓“现场短新闻”?彭朝丞将其解释为“记者 (作者) 在新闻发生的现场, 以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和短小的篇幅, 再现于优美文字的形象描摹之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董广安则将其定义为“记者亲临新闻发生现场, 以耳闻目睹的事实, 迅速采写而成的短小精悍的报道”。现场短新闻可以是消息, 也可以是通讯、特写等。1990年6月, 首都21家新闻单位发起首届全国现场短新闻评比竞赛活动, 此后, 现场短新闻这一新闻文体在我国新闻界兴起并日臻成熟。

二、现场短新闻的三要素

“现场短新闻”以其较高的新闻价值、较强的现场感以及较短的篇幅成为一种独特的新闻文体, 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之感, 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写好“现场短新闻”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任务。在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中, 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齐上阵, 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反映震情、灾情, 现场短新闻的特点愈加凸显:

1、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作为新闻的一种文体, 现场短新闻除了要具备新闻所应具有的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等重要特征外, 还应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地震灾害是所有突发事件中破坏性最大且目前还难以作出准确预警的灾难性事件, 因此, 对事件的快速反应显得尤为重要。唐山大地震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 汶川大地震的震级、裂度和波及面都远远超过了唐山大地震。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都需要及时地了解来自灾区的信息, 人们也迫切需要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了解灾区的情况, 这就赋予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中的现场短新闻以较高的新闻价值。

2、具有较强的现场感深入新闻现场、抓住现场细节, 这也是“现场短新闻”区别于其它新闻文体的最重要特点。在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中, 现场感的表现非常强烈, 受众通过文字的描述就能感受到地震现场的惨痛情景。新华社记者孙承斌在《孙承斌:写在行进中》这样写道:

“大震之后的路面, 到处坑坑洼洼。有的路段已裂出长缝, 有的路段已完全塌方。房间大的巨石, 摇摇欲坠地悬在崖边, 似乎只要一声咳嗽, 就会滚落而去。

天气很热, 满头大汗。车子忽上忽下、忽冲忽刹, 颠得人两眼发花, 脑袋钻心的晕。笔记本电脑在腿面上跳动, 敲了半天键盘, 屏幕上居然没有任何反应, 甚至连光标都没了踪影。剧烈的震动, 让所谓最新版本的视窗软件卡了壳。

……

解决问题, 永远只能靠自己:无奈之中, 两腿分开, 使劲夹住电脑。虽然电脑悬了空, 弄不好就会摔到地上, 但因为有了两腿的帮忙, 震动幅度有所降低, 电脑迟钝的现象似乎还真的有所减少。

头晕得厉害, 整个世界都在晃动。

赶紧!———拧拧眉心, 只能这样对自己说。” (2)

这篇作品借描写现场的写作环境刻画出了现场氛围:“笔记本电脑在腿面上跳动”, “无奈之中, 两腿分开, 使劲夹住电脑”, “电脑悬了空”……看起来虽是对记者写作环境困难的描写, 实际上却从侧面对新闻现场作了描绘, 现场感极强。

另外, 作为用户占全球第一的手机在这次报道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从现场感这一角度, 可以说发挥到了极致。不少手机用户通过手机拍照、手机录像传播地震消息。地震发生后, 网上广为传播的第一段记录地震发生状况的视频就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一位大一学生用手机拍摄的, 短短的几分钟视频记录下了地震现场的情况。

3、较短的篇幅新闻的写作要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用笔直截了当。通过短而精的文字或语言将新闻的精华浓缩在作品里, 使其精确、生动而有力度, 同时有利于读者阅读。现场短新闻因受现场时间的限制, 采写必须迅速、篇幅不宜过长。全国首届现场短新闻评比竞赛活动就对现场短新闻的“短”作了量的规范, 如要求参评作品报纸篇幅限制在1000字以内、广播时长限制在5分钟以内、电视时长限制在3分钟以内。 (3) 但现场短新闻不能单单追求文字或时间的简短, 它还必须具有“短”的威力。在汶川地震报道中, 网络媒体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据百度报道:“第一个发布发生地震消息的, 是百度贴吧的网友———IP为61.161.76.*的百度网友没来得及登陆, 就在地震吧发了一篇题为《地震了》的帖子, 内容简明扼要:‘四川地区发生地震。’发帖时间是14时35分, 据地震时间发生仅间隔6分钟。” (4) 虽然只是短短8个字的帖子, 但从新闻角度分析, 它也算得上是一篇现场短新闻。

三、现场短新闻的写法

作为新闻文体的一种形式, 现场短新闻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视。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已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要写好现场短新闻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深入新闻现场据视觉生理学的研究, 一个正常的人从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 90%以上是从视觉通道输入的。这说明,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并非虚妄。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是眼睛。记者采访, 到不到新闻事件的现场观察效果大不一样。 (5) 因此, 采写现场短新闻时, 记者必须出现在新闻现场。汶川地震发生后, 新华社就兵分16路挺进灾区, 总社和分社共100多名记者深入现场, 甚至还有一些记者与军队一起徒步进入重灾区, 正是这些深入一线的记者采写了一篇篇震撼人心的报道。

2、抓住新闻细节一位著名摄影家说过:“人物内在的思想、精神和灵魂, 有时会在一瞬之间通过他们的眼睛、双手和体态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加以紧紧抓住的、稍纵即逝的最重要的瞬间”。 (6) 一般的消息, 为了求得生动, 有时也要勾勒一二细节。通讯、特写、现场短新闻等再现式报道, 就更要注意抓住典型细节。描写细节, 对于再现现场形象往往能起到“一滴水见太阳”的作用, 对“现场短新闻”来说更是点睛之笔。这种点睛之笔可借助现场描写、引用人物语言, 也可由记者站出来直发议论

3、画面要有动感现场短新闻所展示的画面不是幻灯片, 而是立体电影, 这就要求其要有一定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以及版面编排的冲击力等。在《吴忠洪———快!快!楼上还困着两个学生!》这则现场短新闻中, 全篇用了“坐”、“听”、“打”、“摇晃”等37个动词。动词贯穿全篇, 使作品所描述的现场如在受众眼前, 动感极强。2008年6月2日《人民日报》第7版的一篇现场短新闻《空降兵某炮兵团一级士官钟旺:“我应该到一线去!”》中有这么一段话:“‘怎么回事?’政委张林板着脸问, ‘谁批准他上来的?’‘政委, 我是一名军人, 家又在灾区绵阳。这时候, 我应该到一线去!’钟旺含泪请求。‘注意身体!’张林命令他。”语言虽朴实无华, 报道却以高立意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现场短新闻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总的来说, 我国现场短新闻的发展势态是好的, 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例如:五要素不明、硬贴“现场”等。为了促使现场短新闻健康发展, 当务之急要增强新闻采写人员的现场意识, 新闻采写人员务必扎扎实实地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 着力提高现场短新闻的质量。

参考文献

①宋兆宽:《新闻采写研究》,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②孙承斌:《写在行进中》,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05/29/content_8275717.htm, 2008年5月29日

③董广安:《现代新闻写作教程》, [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63页

④于运全、姜加林:《5·12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研究》,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8年版第63页

⑤王武录:《同研究生谈新闻采写》,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年版, 第31页

现场报道应交待现场环境 篇3

在新闻实践中,常规报道都以其充分、准确地再现电视新闻的诸项本质特点而吸引众多观众的视线,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强化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形式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很强的可操作性。

电视新闻与其他报道方式不一样:在现场报道中,“现场”与“新闻”两者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的。新闻发生的现场情景是现场报道得以存在的依托和组成部分,而进入新闻作品的“现场”,又必须有“新闻”,即必须是饱含新闻价值的信息材料。如果没有了这些场景或场面,也就没有了丰满的新闻事实,更不会产生好的新闻作品。

在强化现场报道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一种误区:事件类新闻可以做现场报道,信息类新闻无法强调现场环境。其实无论是事件性新闻还是信息类新闻都有其赖以产生的现场环境,其中差别不外乎事件性新闻的现场环境更明确一些、更动态一些,而信息类新闻的现场环境要模糊一些、静态一些。但模糊并不等于没有,并不等于可以就此省略,而是应该设法把模糊的环境得以张显,将静态的现场充分激活。在这一方面,中央级媒体做得较好,无论是报道一些纯粹的政策性新闻的出台还是工农业、商贸、金融或消费等领域相对枯燥的信息的发布,在制作传播过程中都要想办法将信息产生的现场环境交代清楚。常用的手法是画面语言介绍信息来源机构、同期声采访发布机构的有关负责人、画面语言交代信息即将产生作用社会场所、同期声采访反馈普通民众对该信息的意见、评判,总之使观众能够真切明白地接受、了解其想掌握的信息。相比较而言,在省、市级电视台中这类节目带有较强现场性的信息类新闻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新闻现场意识。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电视台)

电缆现场管理制度(范文) 篇4

一、电缆入库必须依据国家标准、订货合同以及到货单,由保管 员和管理员共同验收。规格、型号、数量合同发票不符的、到货质量低劣的产品,严禁验收入库,事后发现的质量数量问题,必须及时向矿领导汇报,并及时采取拒付款措施。

二、随电缆附带的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必须妥善保管,以备审察。电缆管理员和机电库保管员必须认真做好到货登记、上帐,及时填挂货签,并严格履行入库验收手续。

三、新电缆入库后,要按电缆规格型号分类入帐。安装工程专用电缆应与生产用电缆分开存放,避免误发,造成浪费。库存 电缆应按规格型号分类摆放。盘装电缆的端面要与地面垂直 放置,短截电缆应单根盘卷捆扎,标明型号、规格、长度分 类存放。库存电缆严防日晒、雨淋,严格防火、防盗。

四、所有 16mm2 及以上的橡套电缆在使用前都要在两端 5 米处压好标记,标明型号、规格、长度。没有经过电缆管理员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截断电缆。

五、电缆管理共建以下四种帐目:

(1)新电缆验收入库台帐:按流水方式记帐,记明电缆名称、规格、型号、入库时间、每根长度和总和、单价、总价、厂家,并注明用途、计划编号和合同编号。管理员、保管员各建一本,验收后互相签章。(2)电缆收发台帐:属分类收发台帐,分新旧电缆两种,记明 收发日期、电缆名称、型号规格、单价、每根长度、领用 单位、使用地点,由保管员建帐。

(3)电缆回收台帐:回收入库流水帐,记明回收日期、电缆名 称、规格型号、长度、使用单位、使用地点、电缆损伤情况,由保管员建帐。

六、到货电缆未经办理入库手续,任何人不得发放,确因生产急 需,必须经过主管科长批准。

七、库房保管员要严格执行凭票发放程序,区队夜班使用电缆,必须在白班办理出库手续,除非突发紧急需要,又一时找不到保管员的特殊情况,任何领导不得批白条或指使非保管员发放电缆。即使特殊情况,也必须在48小时内由领用单位补办出库手续。过期不办的对领用人处以100至200元的罚款。

八、对于没有票据或领导批条,擅自发放或取电缆的单位,按电缆原值的20%处以罚款。

九、凡是需要领取电缆的单位,需要在三天前到机电科主管供电 工程师处办理审批手续,并通知材料设备库安排电缆压号,凡没有提前通知安排压号,而影响电缆发放的责任,由领用单位自负。

十、回收入库的电缆,须经保管员检验,记明电缆损伤情况以便修补,按保管员指定的地点盘卷或堆放。并开具回收票。

十一、各队使用电缆应按标准悬挂,分片包干维护管理,严防砸、压、刮、崩和超压过载使用,敷设电缆时严防扭劲背扣。

十二、电缆管理员要经常下井检查电缆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 知使用单位处理。

十三、回收入库的旧电缆,由电缆修补人员检查、实验,确认完好的电缆,直接分类盘卷,转入旧电缆收发台帐备用。损坏的 旧电缆,须经修补,水浸打压试验合格后,再转入旧电缆收 发台帐备用。

十四、擅自截断电缆的,对责任者按每个截口 200 元罚款,责任落实不清的对单位加倍罚款。

十五、丢失电缆的,按原值的 50%由领用单位赔偿,并要追查落实 责任着。赔偿额可按个人、集体各半的比例分担。

十六、不按通知期限回收的,对使用单位处以 200 元罚款,并限期回收,一再超期不回收的依次加倍罚款。

十七、对于使用维修保管不当,造成电缆损坏或报废的,按直接损 失的 50%赔偿。可按单位和个人各半的比例分担。

十八、综采、综掘设备用电缆,由于碾压、跑崩造成的损伤,对责任者按每个破口 200 元罚款,责任落实不清的由单位加倍承担。

十九、从罚款力度和承受能力两方面考虑,对以上罚款首先执行限 额办法,即对单位的罚款每次最少不低于 200 元,最高不超 过 3000 元,对个人的罚款每人次最少不低于 50 元,最高不 超过 1000 元,责任和损失重大的,由矿长办公会议另外给予 行政处分。

二十、电缆的出租按《机电设备电缆租赁管理办法》执行。一般情况,所有电缆均不得无偿借用,特殊情况下必须经矿长特批。

呼叫中心现场情绪管理范文 篇5

呼叫中心现场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需要管理人员根据现场发现或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预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现有问题同时避免潜在问题的发生,提供业务支持,保证服务和质量的连续性。在亿伦呼叫中心从事主管工作一年以来,个人认为现场管理中最为关键的是现场的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业务产能,从而直接影响到业务绩效。所以现场情绪管理将尤为关键和重要。在江苏亿伦从事现场主管一年多来对于现场情绪管理也积累了一定的方式和方法 一,从人为关怀方面 观察情绪

最简单的观察情绪的方法和时间就是每日晨会,细致的看每个员工的表情,也让每位员工互看表情,从每日的第一印象入手。在工作当中,通过集体的交流感知每位员工的心理状态,通过现场巡视获悉员工的精神面貌,必要的情况下可适时打断员工工作,进行心理疏导。

团队较成熟时候,管理人员应该从每位员工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业绩时段、日期原因、个人问题等方面因素,努力发现员工的“情绪周期”,并及时做好预防工作。例如,周一的早晨势必较匆忙,那么就可以适当的延长晨会时间,看似耽误了工作,其实有效的缓解了员工情绪,同时也变相的缓解了电话客户的情绪。鼓励情绪

只有正面的情绪才可以被鼓励,优秀的管理者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本着多数榜样的心态衡量员工,当一个代表显示出优秀的销售或服务表现时,管理者可以当面表扬,甚至可以召集大家暂时性的鼓掌等鼓励性措施,充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制定内部微笑鼓励方法,有效的实现微笑效益。组内会议形式多样化,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经常性的组织团队建设活动,长远性调控情绪。引导情绪

和鼓励情绪相反,引导主要是为了疏导负面情绪的影响: 首先要清晰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工作不受重视、难度大、任务多、员工间的不正确比较、客户问题、领导问题等等,这些也是压力产生的明显原因,应该区别对待。

其次要让你的员工知道,这样的情绪既影响自己也影响别人:控制自己的情绪到一定分寸,比如可以一声叹息但不应该开骂;不能控制时立即走到无人处去发作;主管需要“单独辅导”其他人时,实行“1对1”方式(表扬实行“1对多”)。其次当一个小组或团队连续多次达不到目标,或经常被组织变化所困扰时,负面情绪自然而生。但是尽管如此,管理者的精神面貌仍旧决定了整个队伍的士气。如果大家一起怨天尤人,整个团队的负面集体积压后果难以想象,所以,主管应该有更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带领大家更正面的看问题。通过员工内部互相疏导实现情绪缓解,也就是采用的“一帮一,对碰对”形式。举办或申请对应的能力培训,以期通过心理成熟来抵消负面情绪的压力。

江苏亿伦作为国内呼叫中心外包行业的一线公司不仅在在人为关怀上对员工情绪进行管理,并在行政管理上也表有体现。

从行政角度

将情绪表现明朗化:

并不是鼓励大家发脾气,而是通过展板、展台展览或展放实际案例等形式,让运营人员清晰情绪带来的极大的影响,实行优秀情绪管理诱导。设计部分团队可调研情绪组图,并向员工开放,同样实行优秀情绪管理诱导。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现在执行并使用的健身房、比赛等都是很好的展现形式,不过为了全面的发挥其作用应该鼓励全员参加人性化的职场布置,职场进行个性化美化、节假日时节代表性装饰、鼓励员工设计自己的工位并建立相应的奖项、员工留言板、员工心情记录板等。鼓励优秀的工作习惯:

优秀的工作习惯会改变一个人的情绪,例如问好制度,建议大家早上互相打招呼,既然每个人在电话中都可以实现优秀的陌拜,为什么在团队成员中就吝惜了自己的热情呢?组织专门的会议,由主要领导参加,分享每个人的成功的心得和方式等。

现场新闻报道范文 篇6

一、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二、活动主题:庆祝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 X X杯*****现场书画比赛暨艺术周“万人现场涂鸦大赛”

三、活动目的:旨在庆祝十八大胜利召开,培养大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传承中华的书画艺术国粹;培养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书画兴趣及其能力,展现大学生们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面貌。

四、活动时间:12月18日14:00-17:00

五、活动负责人:

六、活动要求:

1、作品要求:

(1)作品分组:专业组(绘画、设计)、非专业组(绘画、设计)和涂鸦组

(2)比赛项目:书法、国画、水彩画、素描、速写、油画、动漫、设计、百米现场涂鸦等;

2、本次比赛当场创作与部分同学作品现场展览相结合;

3、画板画架画纸由**********提供,参赛选手需自备其他比赛用具。

七、参赛对象:广州大学全体同学

八、本次活动的亮点:

1、本次比赛以庆祝十八大胜利召开为主题(或待定);

2、一场极具艺术性、表演性和观赏性的现场书画比赛;

3、作品评选分专业组与非专业组;

4、设立百米涂鸦区;

九、活动流程:

1、前期策划、宣传及准备工作

(1)策划书拟定和终定:在11月底由研究生会内部定稿,后上交学院及学校审批;

(2)前期宣传:

①海报:12月3日前设计好海报,内容以书画大赛活动预告及报名通知为主,12月3日~10日内申请号海报准贴证和在海报上加上赞助商的标签,12月11日前分别在兰苑、梅苑、菊苑、艺术楼、B1-B25宿舍楼、*******宣传栏张贴。(宣传部制作,人力资源部协助【需校研会的协助】)

②横幅:12月10日前挂上,向学校申请,11日在红棉路挂出(宣传部制作,人力资源部协助【需校研会的协助】)

③通知各兄弟学院团委学生会(外联部)【需校研会的协助】

(3)活动准备:

①申请比赛场地:红棉路【需校研会的协助】;

②申请书画大赛作品展出地点,尽量争取在图书馆二楼或演艺中心,涂鸦作品在艺术楼展出;

③联系大赛评委,邀请专业的老师,组成评委团;

④部署各相关部门做好细节工作;

⑤由宣传部负责比赛现场录像和拍摄【需校研会的协助】;(4)确定赞助商:由外联部负责,12月5号前确定好活动赞助商;(5)相片资料收集:秘书部;

(6)比赛过程联系相关媒体和校内院内传媒前来采访报道【需校研会的协助】。

2、参赛报名:

(1)报名时间:12月3日~12月14日

(2)报名方式:登陆***********网站或*********网站下载报名表,接受QQ邮箱报名,比赛当天参赛者需携带纸质报名表,亦可现场报名(秘部负责现场报名)【需校研会的协助】

(3)报名联系人:(4)由学术部与秘书部负责接受报名及整理材料,对报名人员的参赛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类,从而划分场地和小组。【需校研会的协助】

3、比赛时间及流程: 12月18日 14:00~17:00

1、开幕式:14:00—14:10 主持人及领导讲话,宣布比赛开始

2、展览部分:14:00—15:00 领导嘉宾及观众参观

3、比赛部分:14:10—17:00 比赛时间

4、书画类评选时间及颁奖仪式待定,涂鸦类现场颁奖

4、书画类作品评审:

(1)方式:赛后评选

(2)所设类别:专业组(绘画、设计)非专业组(绘画、设计)涂鸦组(3)奖项设置(待定):一等奖4名;二等奖4名;

三等奖8名;优秀奖15名。

(奖品及奖金由主办方和赞助商提供)(4)活动后期宣传:

获奖名单:贴美术与设计学院红棉路公告栏、学院网站和校研会网站公布(人力资源部负责)【需校研会的协助】,并由学术部负责告知获奖选手。

十、大赛筹备

邀请函、荣誉证书、奖品(宣传部、秘书部、外联部负责)

十一、结束工作

1、活动总结(召开总结大会);

2、活动后期宣传:将大赛现场、颁发大会、作品展览用照片拍摄记录。

十二、作品展览:

1、时间:待定;

2、地点:图书馆二楼,文新架空层或演艺中心。

十三、经费预算(待定)

学术科研部

做好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篇7

第一、一条好的新闻, 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吸引人的切入点。这里有两个小窍门:一个是强调时效性, 在报道中找“今天”, 就是从最近的新闻事实切入;另一个就是当你面对一个新闻事件时, 这件事的哪个点最刺激你的神经, 往往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新闻切入点。2004年3月末至4月初, 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栏目播发了连续报道《花季少年坠井身亡》, 讲述哈尔滨市二年级小学生徐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不慎踩到一个劣质井盖坠井, 随即被湍急的水流卷进了马家沟河暗渠, 最终失去年幼生命的事件。那个吃人的劣质井盖竟然是用水泥、石灰和稻草做成的, 往地下一摔, 就碎成几块, 是谁生产了这样的井盖, 又是谁把这样的井盖安装在了人流密集的小区里, 监管部门尽到责任了吗?这几个问题刺激着记者以及市民敏感的神经, 就是从这点出发, 记者展开了连续两周的现场报道, 引发了全社会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关注。

第二、一条好的现场报道, 不能只是记者一个人一刻不停地说, 还需要记者找到适合的采访对象配合你, 给你介绍情况、接受你的采访, 这个采访对象最好是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当事人, 抑或是业内的专家、权威。作为记者, 在现场报道中穿插使用这些采访对象的现场同期声, 要把握两个原则:一个是功能性, 比如一起大案告破, 只有采访到破案的警官, 才能说清案件侦破的过程, 那就必须得采访他才行;另一个是色彩性, 就是这个采访对象的话能让你的现场报道出彩儿, 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曾播发过一条关于农村火灾的现场报道, 当时一个亲眼目睹火灾过程的上了年纪的农民, 用一种评书体的方式接受了采访, 他说“当时火借风势, 风助火威, 草房一下子就烧落了架, 好在跑得及时, 人都没伤着”, 短短几句话, 非常形象生动。

第三、现场报道一定要注意通过各种方法丰富新闻的信息量。有些人会觉得现场报道很简单, 记者在现场出几次镜头、拍些画面、采几个同期声, 回电视台一编辑就完了。这样做可能会对付成稿, 但绝对不会出彩儿。一条好的现场报道, 记者要能及时捕捉到最能反映新闻事实本质的现场镜头来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使现场报道产生“轰动效应”, 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在现场要能抢拍、抓拍到最能反映新闻事件本质的镜头, 要做到这点, 就需要记者采访前准备充分, 采访中坚持到底。比如笔者曾经做过一条开春哈尔滨兆麟公园定向爆破拆除大型冰建筑的现场报道, 当时多了一个心眼, 多带了一套小型摄像机, 和摄像员分工, 从不同角度记录了爆破的瞬间, 使报道的视觉效果耳目一新。采访中多一份坚持、多一份注意也非常重要, 比如一辆汽车早春从尚未解冻的江面上涉险过江, 不幸坠江, 要做好这样一条现场报道, 就需要记者坚持不懈, 从事件发生、救援过程, 一直到打捞出水, 全过程忠实记录, 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如果你的报道中没有最后汽车被打捞出水的现场镜头, 那么可以说这条新闻是大打折扣的, 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现实生活中有些新闻事件, 记者得到线索时, 往往新闻现场已经失去了, 但在最后报道呈现中, 却会有精彩的现场镜头,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其中很多都是一些普通市民、DV爱好者用小摄像机拍摄的, 所以作为一名记者要想做好现场报道, 还要发动社会上类似DV爱好者这样的特殊群体以及各种资源, 来为自己的报道服务。

第四、电视新闻中做现场报道, 语言要言之有物, 少说废话。比如说, 很多记者出现场开头爱说“观众朋友, 如何如何”、“记者在现场看到, 记者在现场听到”, 这些话都没必要说, 记者直接在现场描述自己的所看、所闻、所想就可以了, 这样才能引领观众迅速走进现场, 让观众有一种身在其中、感同身受的感觉。

第五、电视新闻中做现场报道, 你的着装、说话节奏都要与你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气场一致, 通俗点说, 就是一定要合乎时宜。比如, 做一个关于火灾的现场报道, 大家都在焦急地救火、忙于救人, 记者站在火灾发生地前面, 语速不紧不慢地介绍情况, 给人感觉和现场节奏就会非常不合。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时候, 很多记者出现场, 没有哪个记者穿着色彩绚丽的衣服出镜, 女记者很少穿裙装, 拍摄记者在灾区走访调查的画面, 很多记者裤子上都溅上了泥点, 但正是这种状态下记者们所做的现场报道真正打动了观众。

现场报道是魅力无穷的,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 国际上流行一个说法, 参与海湾战争的有三方, 布什、萨达姆、CNN, 这当然是一种趣谈, 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这场战争中能获得全世界的瞩目, 靠的正是一个个CNN记者或在美国航母的停机坪上、或在巴格达火光冲天的街头, 所做出的一篇篇精彩的现场报道。■

浅析电视现场报道 篇8

【关键词】电视新闻 现场报道 记者素质

在当今社会,电视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凭借自身的优势,通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增加了新闻的时效性,让受众感受到现场的氛围,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电视现场报道要求记者在报道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注意自身的外在形象。其次,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准确的选择事件和人物,抓住富有新闻价值的镜头。与此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亲和力和可信度,更好的让观众感受现场。

一、电视现场报道

电视新闻以其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优势,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它既能传播信息,也是舆论引导的重要工具。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面对摄像机镜头,向观众口头报道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的一种报道形式。

在现场报道中,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进行口头报道,新闻播报是由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完成的,而不是由播音员在后期进行画外配音。电视记者以新闻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报道,有利于增强报道的可信性。

二、电视现场报道的特征和优势

1、现场的同步性

“现场”,对于电视记者而言,不单单是指空间因素,即事件发生的所在地,也包括事件因素,即事件发生的现场,或事件正在进行中的现场。从这个意义层面上看,现场报道应该是一种对正在发生或发展中的事件的“现场现在进行时”的报道。因此,现场报道,也是正在进行时,报道进程中必须让观众感受到记者自始至终地在新闻现场作采访与报道。

报道的现在进行时,要求记者在现场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同步摄录画面,并且报道要与新闻事件上保持同步。随着事件的发展,记者的报道内容、角度上也要相应随之变化,形成声画一致、视听同步的现场播报效果,也能激发观众的参与意识。

2、连贯的同期声

完整而连贯地运用同期声,才能确保电视新闻现场感,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和感染力,真实而全面的反映新闻事件原本的面目。要将观众“拉”到新闻发生的现场,单让观众看到画面还远远不够,更要让他们听到现场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令观众真正感受到现场气氛,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要求记者应该身处新闻事件现场环境中,在现场背景声源中向观众作口头报道,以强化现场效果。

3、传播优势

(1)现场感强

画面加解说,这是早期的录像报道方式,虽然其画面展示具有现场性,但是解说却是后期配上的,是一种复述式的报道,观众的现场感不强。而现场报道是对新闻事件“现在进行时”的报道。从报道方式上说,记者以目击者身份进行采访并口述报道,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把感受到的一切分享给受众。在报道过程中,不仅仅是把观众引领进屏幕所展现的现场,目睹整个新闻事态的发展与变化,而且通过记者在现场的描述,可以帮助观众感知现场,使得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2)可信度高

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在接受外界信息时,其信任程度与传播层次成反比。即信息传输过程中转述层次越多,信息的可信度就会下降,反之,传播的层次越少,越直观,信息可信度也就越高。在“画面+解说”式的新闻报道中,信息的传输需要经过录像—文字解说—播音员三个转述环节才能完成。而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第一现场进行口头报道、现场评析等。记者直接面向观众,缩短了新闻现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少了中间的转述环节,信息直接传达给观众,从受众角度来讲,信息的真实性、可信性都大大增强了。

(3)参与感强

在现场报道中,记者的报道是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步的。同步式的报道使观众从被动的旁观者转化为主动的参与者。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报道和评述,正是观众所希望得到看到的信息,记者向新闻事件当事人或目击者提出的问题,也正是观众欲知而未知的,想问又没有机会问的。当记者和观众面对同样的新闻现场,观众的视角和记者的视角合二为一,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种“我在现场”的传播模式,具有强烈的纪实性,也能激发观众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增强新闻传播的效果。

三、电视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1、现场观察和判断能力

在现场报道中,记者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记者是报道的核心,也是报道成败的关键。优秀的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素质的综合体现。记者深入现场,要开启自己的视听感官,认真细致地观察、体验现场。接到报道任务,记者第一时间赶到新闻事件现场,目击新闻事态的发生、发展,捕捉新闻现场最精彩的画面和细节,并通过声画两个渠道向观众鲜明地展示现场场景和氛围。

现场判断能力对于每个记者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记者要在复杂的新闻现场迅速对现场事件作出判断,捕捉最能反映事件本质、表现新闻现场的画面,并选取合适的报道角度,这些是记者现场判断能力的综合体现。记者应凭借较高的新闻素养和新闻敏感,在观察现场的基础上分析事件现场,理清报道思路,抓住事件本质,明确报道重点,捕捉最能体现本质的事件和人物,准确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和内涵。

2、现场解说提问和评述能力

通过记者准确的现场解说,可以让观众感受新闻事件现场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实。记者的现场解说不单单要描述现场的客观状况,还应适时交代新闻背景,以增加报道的厚度和宽度。

现场报道往往伴随着现场采访。记者与被采访对象的回答,可以提供必要的新闻背景,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发表见解,从而深化新闻报道。例如,在《迎接检查,菜场三天迟开业》的报道中,通过买菜群众的三言两语和营业员迟疑的回答,菜场经理疲惫而又无奈的解释,使观众既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又与买菜群众对菜场弄虚作假的情绪相契合。

现场评述,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就所报道的事件或问题发表有见解的观点、言论,加深对新闻事件本质的认识,升华事件内涵,增强报道的深度和说服力。如山西电视台报道的《阳泉工商局要求工商管理人员不在所管摊位吃喝拿买商品》,在采访后,记者在现场发表评论:“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阳泉市工商局从最敏感的吃喝拿买上做出硬性规定,其目的就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工商管理人员的良好形象。我们想:如果各行各业都能够从各自身边事情做起,那我们的社会风气将会大大好转。”短短的几句评论,揭示了新闻的深层内核,使新闻报道具有了思想性,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3、现场控制和应变能力

新闻是对客观事件的客观报道。一般而言,在现场报道中,记者应是冷静的观察者与思考者。同时记者应调整状态,面对摄像机,冷静、清晰、客观地进行新闻报道与评述。这里需要把握好度。其次,记者的感情、情绪、语速甚至穿着打扮都要与现场新闻事态及其氛围相吻合,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

作为记者,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可缺少。一般来说,除突发事件,记者在现场报道前都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前期查找相关资料,确定报道角度,构思报道总结构以及对新闻事态发展状况作出预测等等。如央视记者白岩松在1997年“香港回归”72小时现场直播报道中所表现出的现场应变能力,令人印象深刻。综上所述,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对电视记者而言,自觉培养对“新闻现场”的驾驭和把握能力,是必备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①饶立华:《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②周勇:《电视新闻编辑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③朱菁:《电视新闻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④王纪言:《电视现场短新闻赏析》.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⑤张骏德、李松涛,《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J].《新闻界》,2004(3)

(作者:江苏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

征占用林地现场勘验报告(范文) 篇9

(2009)

武威市林业勘查设计队

征占用林地现场勘验报告

(2009)

武威市林业勘查设计队 二OO九年六月 武威

征占用林地现场勘验报告

受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委托,我单位与6月30日就其工程项目《西营河专用输水渠工程》民勤段占用林地情况进行了现场勘查。

一、调查单位资质:

武威市林业勘查设计队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乙级资质单位。

二、人员组成:

依据国家林业局及甘肃省林业厅有关征占林地现场勘查的要求,我单位就此次林地占用调查组成了3人调查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韩登俊 林业工程师 成员:李先元 林业高级工程师 俞天全 林业工程师

三、调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3)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的通知(林资发[2003]139号);

(4)《甘肃省森林法实施办法》;

(5)甘肃省林业厅《关于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程序及要求上报有关材料的通知》(甘林资字[2002]29号

(6)《甘肃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

四、调查情况:

经现场GPS定位及谷哥地球卫片校正。《西营河专用输水渠工程》民勤段设计拟永久性占用林地共两处,总面积0.6676公顷。其林地权属均为民勤县水务局。一号地块在民勤县蔡旗乡北沙河漫水桥向东270m处,地类为河道灌木林地,面积0.09公顷,占地区域长22m、宽15m.四址地理坐标分别为380917.13〞、10241ˊ35.30〞、380916.69〞、10241ˊ35.61〞、380917.13〞、10241ˊ35.79〞、380916.61〞、10241ˊ35.80〞。该区域主要树种为沙柳,零星分布,盖度30%,总株数36株;二号地块在民勤县蔡旗乡蔡旗吊桥上游250m处。地类为河道灌木林地,面积0.5776公顷,占地区域长150m、宽22m。四址地理坐标分别为38°1252.06〞、102°45ˊ00.76〞、38°1251.53〞、102°45ˊ01.35〞、38°1255.04〞、102°45ˊ05.37〞、38°1254.50〞、102°45ˊ05.96〞。该区域主要树种为红柳,盖度35%,总株数1155株。

附件:

1、使用林地申请表;

2、现场勘验位置图;

3、使用林地现场调查检验表;

4、占用林地小班资源调查统计表;

5、林地权属证明。

ˊˊ

ˊ

ˊ。ˊ。

ˊ

。ˊ。

迎新现场报道新闻稿 篇10

一大早,应用外语系副主任王友良、副书记向成军亲临现场,统一指挥协调迎新工作。各专业的老师、秘书、辅导员、实训员、学生会成员及全体学生干部等也齐聚迎新现场,各就各位。迎新现场高挂着迎新横幅,屏幕上播放着应用外语系近几年来的发展概况,迎新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

在本次迎新工作中,王主任和向书记热情接待每一位学生家长,与报到的学生及家长们攀谈,耐心的对新生报到中的疑问进行讲解,抓好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工作,不让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各专业的老师设立多个新生咨询处,做好新生的专业介绍工作;秘书、辅导员、实训员积极配合,做好接待工作,安排迎新细节,维持整个迎新现场的秩序;学生会成员及全体学生干部在迎新工作中积极主动,引导每一位新生顺利办理交费、宿舍登记、领卧具、办饭卡等一切入学手续。报到期间,学院廖惠卿书记、龚延祥副院长等校领导以及学生处马仁听处长、曹越副处长等也到外语系的报到现场询问迎新工作安排和新生报到情况,鼓舞士气,使得外语系热情高涨。

论现场感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篇11

作为电视新闻传播中和观众连接最直接、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记者要想让新闻更加吸引观众,就需要在采访中不断地强化现场感,这既是对记者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应当掌握的技巧。

所谓现场感,就是以屏幕画面为主,以声音、语言为辅,声画并茂地把新闻事件及其现场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电视记者往往就是利用电视传播所具备的独特优势,通过自己与新闻现场的深度融合,从而把电视观众带进新闻发生的现场,既体现出了记者在现场,也让受众有一种“我”在新闻现场的直接参与感。

一、突出现场感,避免千篇一律、平淡无奇

好新闻能够抓住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现场”。就在今年,面对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全国上下以及一些境外人士都对此次事故高度关注。事故发生后,从央视到省级卫视,多家媒体、多路记者都在对此次事件进行报道。此时,如何在正确引导舆论、稳定社会大局的基础上,真实、客观、公正地还原现场,是在现场进行报道的每一位记者都会考虑的问题。在通讯技术如此发达和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记者的眼睛,让观众观察现场;通过记者的语言,让观众了解现场:通过记者身体的感触,让观众感知现场。在众多新闻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出镜记者蒋林的报道,亮点频出。例如,在和《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的互动连线中,蒋林多次用到数字,从距离爆炸点的直线距离,到爬上海关大楼15层观察整个现场的动态,再到具体的时间点,这样的一些数字,非常清晰地把爆炸现场的实时情况为观众进行了有效梳理。不仅如此,在针对大家比较关注的“爆炸事故发生后,空气质量是否受到污染”这个问题时,蒋林也不回避,而是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客观地阐述事实,指明“当风向发生改变,烟雾吹向自己所处的位置时,自己的嗓子会有一点小小的刺激感”,但同时也告诉观众:“我在今天下午6点钟的时候,得到过一个消息,就是北京军区防化团在相隔500米的范围之内,他们没有检测出氰化物,我们也希望随时更新这样一个空气检测的信息。”蒋林正是抓住了报道中的现场感,才使得观众感觉自己就像处在新闻现场一样,情绪得到了充分调动,形成了共鸣。这也再次印证了记者对现场的多角度、有重点的描述,在拓宽新闻广度、增加新闻深度的同时,也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最新信息,从某种程度讲,这也进一步树立了栏目的权威性,为节目的收视率提供了保障。

二、抓住细节,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电视屏幕作为传播信息和文化的有效载体,可以通过记者和主持人的直观表达以及对新闻事件一些小细节的把握,使观众在其构建的共有空间、时间内,接受更新、更多的信息,如同身处现场一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主持人兼出镜记者张泉灵,不管是在两会现场还是灾害一线,她都能以优秀的表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她的“必杀技”之一,就是抓住细节,用细节还原已经发生的事实。在张泉灵的直播报道中,经常运用各类准确的数据,让其报道可信度大增。可见,在直播前,记者们做功课有多么重要。毕竟,没有记者一到达目的地就知道现场情况的。此外,张泉灵喜欢在报道中关注细节,这不仅能增强现场感,还可以加强灾害直播的感染力。张泉灵曾经传授说:要用细节还原已经发生的事实。记者要通过现场判断事实是什么,现场遭遇了什么,以好奇心引导细节。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后,张泉灵在做通往汶川213国道抢修现场连线时,除了对抢修中遇到的困难、抢修进度等常规问题进行报道外,还在现场算了一道数学题:由于山体垮塌在路面堆聚的1万方土量,即便是挖掘机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每小时也只能清理掉30方,这样的话,需要300多个小时也就是十几天才能打通213国道。就在张泉灵报道到这里的时候,画面上出现了二三十个青壮年,此时,张泉灵便抓住了这个细节,替观众解开疑问:为什么现在是看的人多,而干的人少?因为山体垮塌后,路面只剩下7米宽,为保证安全,既不可能多台机械同时开工,更不可能上人力,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无奈的事情。正是这种通过记者直接观察抓取的活生生的事件细节的报道,把报道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在地震这件事情上,更增加了人情味儿。

三、增加现场报道的信息量

置身于突发事件现场,如何让新闻事件拥有最高的时效性以及最强的现场感,以便最大程度上还原新闻事件本身,这就需要记者找到最佳拍摄位置,捕捉到关键镜头、关键环节,采访到关键人物,包括当事人或者是目睹人员等。处于事件现场的记者,还要在报道中不断地提供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消息,这就需要记者在报道中时刻注意角度问题,无论是拍摄角度还是报道的角度,既要新颖,也要迅速。此外,当记者置身于—个重大事件现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情绪,而这种情绪恰恰就是现场感产生的首要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于记者而言,正是因为“我”在现场,现场的情形、现场的声音、现场的温度,“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听到、感受到,由此产生的亢奋情绪带给受众的感染,远远比文字来得更直接。这时,记者更多的是要控制情绪,寻找更恰当的方式、更贴切的语言,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是这样?所以说,现场语言的有效组织,可以为受众带来更多信息量,也是体现现场感的关键所在。

四、增强新闻的实证性

增强新闻的实证性,实际上就是通过记者对现场第一手资料的描述,通过人证、物证等,使新闻具有切实可信的说服力,给人以最大程度的可信感和实证性。同样是央视的出镜记者胡洋,她曾多次出现在天津爆炸事故等灾难现场进行直播报道,而她擅长的就是利用参照物。在她的采访中,对于大场景以及大环境的描述与形容并不多,更多的是通过对某些参照物的描述,从小见大,从侧面来让公众与主持人理解现场的状况。诸如破碎的墙体、融化的集装箱,这些都是比形容词更具有说服力与表现力的体现。像这类从事件现场直接发出的报道,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保持了传播过程与新闻事件发生过程的同一性,这种特征可以使受众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新闻的实证性。

现场新闻报道范文 篇12

一、发掘最有价值、最鲜活的新闻亮点

记者的观察能力, 是指运用感觉器官从现实世界捕捉信息、摄取感性知识和材料, 发现典型事物及其外部特征的一种认识能力。观察能力的结果体现在摄像记者通过镜头捕捉精彩的场面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细节, 还包括出镜记者报道新闻要素、解释观众看不懂的画面、补充背景资料、阐述抽象的内容, 将报道引向一定的深度。判断是指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个思维过程。记者的判断能力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 依靠自己的新闻理论素养、政治素养、新闻业务水平、分析问题能力等, 对正在发生变化的新闻事件做出迅速判断拍摄什么、报道什么、放弃什么。

二、用镜头捕捉现场逼真、鲜活的图像, 突出现场感

要善于抓住瞬间亮点, 所谓亮点就是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能够吸引人的地方, 也可以称作为兴趣点或震撼点。这个亮点, 不是猎奇而是赋予一定的思想和意义, 使电视新闻锦上添花, 因此记者应当善于抓住瞬间具有震撼力的画面。北京时间22时09分, 当萨马兰奇主席宣布“主办城市是北京”时的“京”字还未落口, 中国代表团的全体人员便一起跳起来振臂欢呼!这瞬间只有十分之一秒, 甚至百分之一秒, 紧接着便是北京庆贺的热烈场面:激动的人们言语尚未表达, 眼泪已夺眶而出, 一位女青年万分激动的面部特写至今使人难忘:她脸上贴着五环油彩图案, 一只耳朵被人揪着———大家真的是欣喜若狂了。一个个瞬间闪光镜头的组接, 给观众的是一次次的心灵震撼, 使观众深切地感受到:澎湃的民族自豪感在这一刻的迸发, 这的确是个铭记历史的时刻。

三、选准记者出镜的典型场景

因为电视新闻要尽可能地用声画一体的图像展示现场、叙述事件, 让观众耳闻目睹新闻的发展过程, 因此在电视现场短新闻报道中, 记者必须有出现在画面里的时候, 他是事件的目击者又是参与者, 他要从观众的兴趣出发向当事人或目击者提问, 他提出的问题要是观众欲知未知的问题, 阐述的观点要是观众期望了解的信息, 所以记者在出镜前, 一定要选好出镜的时机, 强调记者在现场的直接感受。2010年5月23日下午, 庆安县呼兰河一渡口发生客车坠河事故, 记者随有关部门及时赶到现场, 抓住营救人员下水探查, 客车打捞出水等关键时机, 通过现场报道形式记录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时刻, 使报道以极强的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广受好评。

四、抓取现场中精彩生动的细节

电视现场短新闻不仅要用事实说话, 还要用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说话, 要用画面来形象地传递信息、影响舆论, 因此电视现场短新闻必须要有细节。细节, 是指电视屏幕上能刻画人物性格, 标志事件深度、环境与景观的特征等等最小单位的画面组成, 电视新闻细节包含在新闻的各要素中, 它可以通过画面、解说、现场同期声、音响、字幕等诸多因素来表现。细节, 是电视现场短新闻的命脉, 精彩逼真的细节能增强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性与可视性, 是凸现人物、再现现场、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极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它能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使片子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起到教育鼓舞的作用。记者一定要在新闻发生的现场, 深入细致地挖掘现场中足以说明主题、传达情感、体现本质的细节, 以展开的生活画面去感染和启迪观众, 以充实的信息和生动的形象去吸引观众的视角和兴趣。2008年6月1日, 央视的《朝闻天下》栏目播发了胡锦涛主席深入地震灾区视察的新消息, 记者在现场抓取到一组感人的细节:在一个由帐篷临时搭建成的课堂内, 胡主席在黑板上为孩子们写下了16个大字: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然后在去看了受伤灾民的治疗情况以后, 胡主席来到了一个灾民居住的帐篷内, 问候了一位身穿黑色衣服的老太太, 当时老太太对胡锦涛的到来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用手抹去了满脸的涕泪, 就在这时候, 胡锦涛主席上前扶住这位老人, 要她躺下休息, 老人在躺下去时, 胡锦涛主席的手和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就是这么一个细节, 让许许多多的人为之感动、心灵为之震撼, 因为这细节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普通老百姓的真实、亲密的接触, 让我们看到了胡锦涛主席对老百姓的真实感情。这是一个完美的镜头, 这是一个真实的镜头,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镜头, 也是一个让人永远铭记的、珍贵的历史镜头。

五、善于运用恰当、清晰、完整、真实的同期声

上一篇:创业者协会期末工作总结下一篇:学生会迎新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