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短新闻(精选10篇)
现场短新闻 篇1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 以短小的篇幅再现当时的景况, 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现场短新闻是一种常用体裁, 是受众喜爱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章短而精等特征, 适应人们对信息的需要, 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
一、现场短新闻的基本特征
现场短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现场”、“短”、“新闻”, 其具体要求是:现场感强、篇章短而精、新闻价值高。
第一, 现场感要强。就是对现场要有准确生动的描述, 捕捉现场动态, 抓取现场细节, 使受众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不仅可以提供消息的准确性、可信性, 也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现场短新闻与其它新闻在形式上最显著的区别是强调纪实性, 要求用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强调现场性, 要与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 报道事实, 感染受众。
第二, 篇章短而精。就是要求新闻事实内容集中, 含量不宜过大, 篇幅短小, 写作时要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用笔直截了当。通过短而精的文字, 将新闻的精华浓缩在消息里, 使其精确、生动而有力度, 同时有利于读者阅读。要做到短而精, 就要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新鲜事、情景、场面。
第三, 新闻价值高。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宣传价值, 要及时而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反映群众和人民的呼声、要求和愿望, 要有利于稳定、团结、进步;信息价值, 反映事物处于量变范围内的进展性的信息, 或属于质变范围内的反映某一事情发生的变革信息, 或是反映新事物初露端倪的信息, 同时还要有审美价值。
二、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
一篇优秀的现场短新闻, 可以使读者亲临其境, 产生出与新闻现场同时跃动的感知效应。笔者认为在写现场短新闻时, 既要有生动形象、烘托气氛和主题的现场环境描述, 又要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 准确、鲜明地反映新闻事实, 把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这就需要在描写叙述上做到以一当十, 把与主题不相关的部分全部去掉, 留下最能说明问题的叙述和细节描述。这样才可能使现场短新闻真正短小活泼、清爽利落、主旨突出起来。这就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题材选择上的广阔性。在题材的要求上要有自己的个性, 这是现场短新闻的一个鲜明的特色。也正因为如此, 现场短新闻才能显出魅力。
二是内容上要求真实性。即真有此情, 确有此景, 并且就发生在此时此地此刻, 不添枝加叶, 无中生有, 也不能任意组装, 要体现一时一地一事的鲜明特色。
三是语言表达上要鲜活。这是对现场短新闻的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作者要有敏锐的善于捕捉新闻的独特视角和观察分析能力,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 要把各种事实写得生动活泼, 沉着平和, 有韵致, 有张力, 有味道, 摇曳生姿, 就必须使构成它的现场、事实、人物, 甚至文章的结构都要非常紧密地结合起来, 任何一个部分的粗糙呆板, 都会造成不和谐音, 直接影响整个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时巧妙地运用群众生动形象的语言, 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如《万里日月》一文, 写的是山东胜利油田的家属与到新疆塔里木会战的亲人通过对讲机共度中秋的故事。文中写了在调度室里, 病疼缠身的老人反复向儿子念叨“家里都好”、“别惦念我”、“嘱咐儿子”的话语;8岁的小姑娘听见爸爸的呼唤, 对着话筒一个劲的喊“爸爸”;妈妈坐到对讲机前高兴得泪流满面;妻子对着丈夫“话”不成声……作者把不同人物的语言用在稿子里, 既生动形象, 又深入浅出, 使内容鲜活起来, 如实地将这万里相思之情和领导对职工的关怀之情再现于纸上, 读后令人感动万分。
四是细节的刻画。成功的现场短新闻写作, 不仅在于写作者对典型现场的成功选择, 更在于对典型细节的出色抓取。尽管现场短新闻对“现场”的描述, 有些只是一个场景或一个断面, 但这“现场”或“断面”并非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 其间有事件的延展、人物的活动, 以及环境的变化。写作者在对“现场”的描述中要抓取鲜活的细节来支撑主题核心的构建。
在《解放军报》发表的《铁肩担边防———徒步随民工背粮队进墨脱》一文中, 作者选取了几个具有典型性的细节, 仅用800余字就把105公里的墨脱行写得惊心动魄、精彩纷呈。不通公路, 徒步进墨脱有“九九八十一难”:要爬过高度缺氧的多雄拉山“鬼门关”;要闯曾吞噬上百条生命的“老虎嘴”天险;要穿越气候瞬息万变的6道冰川;要涉湍急的8条飞瀑激流。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词藻, 而是用平直简洁的笔墨, 朴实无华的文字将一个个画面展示在读者面前, 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支前民工人格的伟大、品德的高尚, 谱写了一曲感人的爱国拥军的新篇章。在现场短新闻中对典型化细节的抓取, 可以是反映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变化的事件, 可以是引起人们关注、探求、思考的事件, 也可以是匡扶正义、针砭时弊的典型人物和事例等。
五是文中人称选择上的直观性。可以是作者用自己的目击情况证实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也可以是对新闻事实补充或深化, 这既是点“睛”的一笔, 亦是其“卖点”之所在。
六是背景材料要有选择性。我们强调现场短新闻尽量少用或者不用背景材料。对于一些作品, 特别是技术专业性很强的新闻作品, 有关这些新闻作品中的背景材料 (社会环境、历史条件等) 可以做些交待, 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 要注意做到省而又省, 少而精, 力求灵活巧妙、穿插其中, 不露痕迹。所以, 在选择背景材料时, 要注意选择有利于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说明的背景材料, 或是利于深化主题、交待新闻发生的前因后果、增强新闻的厚度、感染力的背景材料。■
(作者单位:伊春日报社)
现场短新闻 篇2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
3、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载。教学辅助:
1、播放有关香港回归录像片断。
2、在网上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教学流程:
一、观看香港回归倒计时有关录像片断,引入课题。
1、所选录像片断,反映出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的精彩场面(长度5分钟左右)。
2、学生谈一谈自己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的心情。教师提问: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中华民族曾经拥有四大发明,大唐盛世的骄人成绩,但由于晚清政府闭关自守、软弱无能,自从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任意宰割的羔羊,香港被英国帝国主义割据占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大陆,但香港仍然被割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祖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可以挺直腰杆,从英国帝国主义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来。1997年7月1日,这天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高兴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3、课题引入:
怎样去报道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别了,“不列颠尼亚”》,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中,这一篇荣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并成为入选高中课本的唯一一篇,这是为什么呢?
二、研究本文写作特点,赏析精彩之处:
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己分析研究,看一看本篇新闻有何特点,做好旁批。
2、课堂具体做法:教师提示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题目、选材、选取的角度,场面描写,语言特点。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把学生发言的要点板书到黑板上。
3、板书设计:
①题目:拟人手法,突出自豪感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象征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终结。②选材、取材:
独到,别具一格,英方撤离的角度,选择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突出历史意义。对比突出意义,升——降
③场面描写:对比
港督旗帜:“日落余音”中降下,另两面升起 日落仪式:“不列颠尼亚”一巨幅紫荆花图案 ④语言特点:简洁、明了、生动(拟人)含义深刻: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4、从网上挑选三篇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要学生说一说选材的角度。
5、学生抢答发言:你会选择哪一个角度来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
6、教师总结:本文主要最突出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选材的角度较好
教学目标
1、了解特写性消息的特点,注意它和一般新闻的区别。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4、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难点
1、新闻特写、一般新闻、通讯的区别。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下面,就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
二、简介文题与体裁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本文是一篇特写性消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有人也把它称为新闻稿,是公司/机构/政府/学校等单位发送予传媒的通信渠道,以公布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通常会用电子邮件、传真、书信(电脑打印)形式分发予报章、杂志、电台、电视台(电视网络)、通讯社的编辑,亦有专业公司提供分发商业新闻稿的服务。不少新闻稿是通知各大传媒有关记者招待会的消息。新闻稿异于一般新闻,新闻稿是鼓励新闻记者在该题材上撰写新闻的稿件。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特写性消息的特点:
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注意和一般新闻的区别——上面加粗文字。)
三、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5、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四、分析课文
1、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2、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新闻特写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点15分添马舰
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
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4、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用不再来的意味。
5、把这篇特写改写成一篇一般新闻,可省略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通过这步教学,让学生更加明确特写性消息和一般新闻的区别,也是对“二”中加粗文字的具体理解。)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带有皇家标致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这些语言充分体现了新闻特写的特点,而一般新闻则是不需要这样的语言的。
6、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7、结构分析:
这篇特写性消息仍然可按导语和主体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第二部分(2至结束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七、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一傍晚降旗(特写)二交接仪式 三子夜告别感悟→情感 四零点40分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3.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视频资料.2.课件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2)主体部分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写了哪些场景?请圈点出来
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三、精读课文:
1、新闻报道中往往要交代有关的背景材料,试找出课文中运用的背景材料,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文章的第4、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的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今昔对比,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深化了主题。
2、对比这两句,哪句话更合适,为什么?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①语言的含蓄,英国结束殖民统治,中国人扬眉吐气。
四、合作探究——品析课文精妙
1、哪个标题好,为什么? ①别了,不列颠尼亚
②英国撤离香港,结束统治
①好。(1)句式倒装,更能表达感情。香港回归,中国雪耻。
(2)虚实结合,匠心独运,了无痕迹。“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2、下列两句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①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4时30分: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①从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去进行描写,更细致生动,更能看出彭定康的失落,中国人扬眉吐气;更能体现香港回归的主题。
五、拓展运用——堂上练习
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
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板书:
1、描写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现实场景的描写生动的可听性
2、语言
含蓄。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材分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学生分析:
(1)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2)过程与方法:
①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②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设计思想:《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导入新课(多媒体)。
(选用的《南京大屠杀》和《辛得勒的名单》是高中生熟悉的影片。播放的剪辑氛围与课文相似,易于引导学生入情。通过简短的影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肃穆悲壮的作品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唤醒民族精神。)(2)交流资料和感受:投影展示同学们在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3)介绍写作背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4)质疑解难,探究写作意图: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请学生阅读课文,将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指导他们开展小组交流,相互质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重点研讨题: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③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④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⑤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小结: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意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5)精彩语段赏读: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给人深深的震撼。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教师读第9、10两段,引导学生品位文中那令人窒息、震颤的感觉。
(6)谈收获: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课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教学总结:
多媒体配乐显示警句: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链接课外: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5题。
①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②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
③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④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⑤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纳粹颤抖
(2)选文第②段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④段中加点词“残酷地”可否删去?为什么?(4)在第⑤段“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这句话中,如何理解“撞痛”这个词的含义?
(5)结合选文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谈一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2.讨论交流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
今天,我们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看看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二、简介作者和奥斯维辛集中营
1、简介作者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1922年—2006年5月10日),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
2、关于奥斯维辛:
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画面,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1940年到1944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思考:
1、参观者参观游览了哪些地方?
参观毒气室和焚尸室——死囚牢——女牢房——试验室——纪念长廊——绞刑室
2、是作者亲自参观这些地方吗?如果不是,记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的?
众多的参观者(游客)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遗迹,从而产生感受、反应;记者(罗森塔尔)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四、细部揣摩:
(环节一)讨论探究: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为什么作者罗森塔尔或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分析: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这种手法叫做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一倍增其哀情,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有一种沉重的感觉的原因。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2、“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一段与第一自然段是不是重复了,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分析:从结构上看,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最后一段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之上再次描写的,这就深化了沉重、悲哀的感情。以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描写“雏菊花在怒放”这个小细节,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
分析: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五、探究
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 第六自然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2、但作者还是写了不是新闻的新闻,为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第六自然段:“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此时的他已被深深地震撼,感到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否则的话,就对不起逝去的那些人,并以此祭奠亡灵,揭露罪恶,反省人性。
3、这篇新闻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一般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时效性最新发生的事件时效性不强 报道内容客观事件个人感受 情感倾向客观个人情感浓厚
这就是题目为什么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原因,但是它还是一篇新闻,只不过是一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现在我们以它的颁奖词来结束今天课文的学习: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六、拓展延伸:
德国总理勃兰特为纳粹屠杀犹太人深深忏悔,而日本首相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对此你有何感想?
奥斯维辛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七、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真相: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
对法西斯的愤懑,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短新闻两篇
【教学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具】幻灯片、视频(香港回归纪录片)
一、新课导入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家国情怀”都是每一个民族的精神主线。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二、课文讲解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
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①when:何时②where:何地③who:何人④what:何事⑤why:何因⑥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①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②短:消息要求短。③快:时效性
④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4.消息的结构
①标题(正标、副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②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介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
④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播放香港回归视频
(三)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明确:文章虽短,但文中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降旗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时候的降旗很平常,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结束了,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4.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2.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3.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具】幻灯片、视频(辛德勒的名单)
一、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刚刚学完《别了,“不列颠尼亚”》,它在选材方面特别新颖,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当时的美国也引起极大轰动,还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
二、奥斯维辛集中营介绍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戮。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兰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40平方千米,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
三、课文讲解
1.看了视频和课文以后,你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明确:可怕、惨绝人寰、恐怖
2.作者又没有直接写集中营是如何残害“犯人”的?你是如何体会到它的可怕的呢?
明确: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纳粹刑罚的残酷。它的“可怕”是通过作者和参观者的感受表现出来的。
3.在文中找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①“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②“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③“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④“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⑤“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⑥“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感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4.文章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呢?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明确:“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5.作者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明确: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恐怖以及法西斯的暴行。6.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人们的?
明确:一开始,作者就通过震撼人心的议论写出了布热金卡这个地方充满恐怖、阴森、惨绝人寰。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资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这些地方多么阴森恐怖,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7.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
明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四、总结
历史不断发展,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仍旧在默默地提醒着人们: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附资料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别了,“不列颠尼亚”》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第1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0点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关于练习
一、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设题意图: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的交叉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本题旨在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参考答案:
见“问题探究2”。二、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设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到的新闻报道,体会文章独特的写法。参考答案:
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后一问题最好让学生找几篇新闻,对比着看看。我们平时所见的大部分是相对客观的报道,本文则是主观性很强的报道。
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的内涵。
1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3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4对另外一些人说来,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设题意图:品味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参考答案:
对于1、3、4句的理解可见“课文研讨”。第2个句子: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四、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拓展开去,进行写作练习。参考答案略。教学建议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让读者感同身受。教学时可以播放有关的视频资料,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前文可找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后文可找一些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等。
二、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举国欢庆,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剧时时警告人们,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可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三、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性很强,如果脱离具体的背景材料可能不太容易领悟,最好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四、《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叙述自己的感受。它们和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可以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五、两篇文章都有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发人深省,可以让学生重点品味。有关资料
一、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赏析(刘保全)新闻报道除了要真实、准确,具有时效性外,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就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在新闻写作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有的新闻事实少,空话多;有的搞新名词“轰炸”,词语随意搭配;有的结构任意跳跃,华而不实;有的大话、套话连篇,读来味同嚼蜡。多写实录性新闻,是医治以上弊病的良方。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就是一篇实录性新闻佳作。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清晰的可视性。实录性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它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采访现场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并给予形象的再现,如文中写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等,这些简洁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似乎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让读者读后犹如醇厚的美酒,回味无穷,并加深了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
其次是具有生动的可听性。实录性新闻要再现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各种音响。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形象感强的环境音响,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听性。如文中写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等。这些描述,仿佛清风徐来,给人以流畅自然的感觉,好像亲临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听到降旗声、下雨声,讲话声和升旗的乐曲声„„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第三是清新而又富于动感。全文没有令人生厌的套话或可有可无的废话,那些实在、具体的新闻事实,都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说什么,而是运用捕捉到的镜头,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表达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作者巧妙地在文中穿插新闻背景材料,并运用对比手法,在看似静态的叙述中注入动态的信息。如文中写出的:“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沧桑巨变的自豪感,十分耐人寻味。
第四是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文中实录的:“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广场上灯光渐暗”“绿树丛中”“白色建筑”“南海的夜幕”“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五星红旗”等等,这些多彩交错的画面,给读者以色彩明快的深刻印象。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实录性新闻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希望这束带有露珠的花朵,在报纸新闻与广播电视新闻百花苑中,越来越争芳竞艳。(选自《楚天新闻人》2001年第2期)
二、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情感(黎信)
在这里,我们选译了四篇著名的印象性报道作品。其中第一、二、四三篇的作者,即爱伦堡、海明威和马克·吐温,都是中国读者熟悉的名作家,这里不再介绍。第三篇《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作者A·M·罗森塔尔是《纽约时报》名记者,现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即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在本书前九章中,我们着重介绍的是以客观的形式报道事实为主要特征的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专稿等等。一般说来,记者在这些作品中只是冷静、客观地介绍事实,用事实本身的力量去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引导读者接受记者企图宣传的观点。但是,“印象性报道”就不同了。“印象性报道”,顾名思义,是记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人物访问所获得印象写成的报道。把对事实和新闻人物的客观报道与描述同记者的主观印象结合起来写,是“印象性报道”的主要特色。在写这类报道时,记者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所报道的事实与人物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借所谓“合理想像”来添油加醋。但是,“印象性报道”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印象,写观感。
第三篇《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文中提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开办的规模最大的杀人工厂,据报道,有四百万至六百万人牺牲在这个集中营的毒气室里和绞刑架上。选译在这里的《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也是一篇融报道与抒情于一炉的佳作,不过同前两篇相比,记者更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是通过描写别人的动作和表情间接地表现出来的。比如,记者写道,参观者在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时就“浑身发抖”,在看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这些都是记者当时的亲身感受。记者避免了铺张的写景,而是用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来感染读者,使他们也发抖,也感到窒息,这种写法,不可谓不高妙。在这个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居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样写,对照鲜明,使读者回味无穷。
新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混淆,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把新闻作品写成文学作品。但是,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中,完全可以使用文学的某些手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大大增强报道效果──这是这四篇作品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
(摘自《西方新闻作品选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年版)
三、新闻标题意境谈(赵健)
在标题中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通过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从而创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这里的“实”,是指具体物象及由物象构成的实境,“虚”则是指与已描绘出来的实境有某种必然联系的想像,从而寓虚于实,以实显虚。这种虚实隐显的变化和灵活运用,是将标题创造出意境的主要表现方式。
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写好现场短新闻必须身临其境 篇3
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素有:现场、短小、新闻;其具体要求是“现场感强、短而精、新闻价值高”。
例如:今年1月5日《包钢日报》在二版上发表了题为《2008年的最后一天 -- 运输部炼钢站8号道口保产见闻》的一篇现场短新闻。笔者认为,这篇现场短新闻就比较成功。全文如下:
2008年12月31日上午9时30分,笔者踏着厂区内还没有消融的积雪准备前往炼钢站。通过去往原料站的过街天桥下面时,只见在凛冽的寒风中一名道口员身穿制服、手拿小红旗,正以标准的姿势迎接通过道口的机车。在当时喧嚣、繁忙的现场,他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他手中那面迎风舞动的小红旗改变了笔者的采访计划,于是在他转身回屋的时候跟了进去。
这是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屋内摆设整洁有序,墙上悬挂的道口员作业标准和规章制度被擦拭得很干净。说明来意后,这名道口员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的职责,没什么好写的。”他叫王国胜,当道口员已经有三四年了。“今天是2008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元旦了,没想着怎么好好过个节?”“当然想了,但是越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越不敢怠慢。”“为什么?”“这时候人们思想容易放松,所以就极易出安全事故,特别是比较繁忙的道口。”“这个道口平时忙不忙?”“忙。炼钢厂1至5号转炉的渣罐都要从这里通过去轧钢站,而且转炉的料槽车也要通过这里配往废钢线,同时空车也要从这里返回轧钢站,一天至少要通过50趟车。”正说着,桌上的电话响了。王国胜拿起电话:“喂,8号道口,明白。”放下电话,他急忙走了出去。透过玻璃窗,笔者看到他从拉警报、放杆、举旗到掩护机车通过道口,这一系列工作做得一丝不苟。此时,在笔者眼中,他那略显单薄的身影成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现场感强、短而精、新闻价值高”的具体要求。作者通过去炼钢站8号道口采访时的所见所闻,让广大读者紧随着他的行踪及视线去阅读,给人以很强的现场感。这篇文章中,既有场景描写,又有人物的行动描写,并通过人物的对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作为运输部的一名道口员,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任何时候,哪怕是节日到来之际,都应该一丝不苟地投入到保产服务之中,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要想写好现场短新闻,必须很好地把握“现场感强、短而精、新闻价值高”的具体要求,否则就不会写出比较成功的文章。所谓“现场感强”,是指对于现场要有准确生动的描述,捕捉现场动态,抓取现场细节,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所谓“短而精”,是要求写作要简明扼要,直截了当点明主题。 所谓“新闻价值高”,是指所写的新闻要具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等特征。如果说“新、短、快、活”是现场短新闻的最大优势。那么,采写于《2008年的最后一天》的这篇现场短新闻所欠缺的是在时效性上。文章采写的是2008年12月31日发生的事情,而且一看就知道是作者深入基层采访而写出来的,和文章中的主人公有近距离的接触,给人以很真实的感觉。但是,2009年的元月5日才得以见报,时效性较差。所以,要想把现场短新闻写好,还要把握好其“新、短、快、活”等特点。
作为一名记者,要想写好现场短新闻,必须要具备吃苦精神,要迈开双脚,贴近实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情,要到现场进行细致的观察、认真的采访,而且还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鲜活、具体的新闻事实,才能做到言之有物,使笔下的新闻事实生动形象、真实而感人。
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 篇4
现场,不仅可以提供消息的准确性、可信性,也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强调记者亲身经历、亲身感知的“现场”才是现场短新闻所提倡的个性要求。只有采访者亲临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捕捉“水灵灵”的活素材、活细节,才能使报道的描述鲜活起来、新闻的内涵丰润起来。要使报道现场感强,包含两点要求,一个是要求记者有出色的现场表达能力,另外,巧妙地利用被访者的原话,使现场鲜活。而在细节捕捉上我感觉记者在“现场”千万不能逮什么写什么,更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选择那些有典型价值的场景,不求场面的恢宏和繁杂,只截取新闻事件的一个场面或一个片段,达到以点带面的功效。选取被采访者要与事件发生有紧密联系的人,同时选择“现场”、找准最佳角度审视“现场”,都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新闻眼光。
如,记者201 1年1月20日采写的“暖棚养猪快脱贫”一稿中,“进客房,左墙上挂着的手抄版的电话号码‘挂历’以及在门框上面立着的‘畜禽疫病防疫登记册’和荣誉证书格外抢眼,这为并不富裕的小家庭增添了些许文化气息。”本稿以环境的描述切入,衬托主人公的敬业、认真和业绩。
写出鲜活。人们在谈到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时,常用“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等来形容,这些形象的说法充分揭示出新闻语言的生动和构思的活泼之美。长期以来,纸质媒介摆脱不了呆板、乏味的报道模式,许多原本很“活”的新闻事实报道出来后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动性和活泼性可言。现场短新闻怎样才能写得“活”?归根结底考验的是记者对文字技法的立体化综合运用能力。
作者深入到现场后,不能像个木偶,必须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中主要人物的肖像摄下来,要把主要人物的行动摄下来,要把能深化主题的细节摄下来,要把现场的景物摄下来。耳,要像一部录音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要把其他人物的有意义的话录下来,要把现场物体发出的声音录下来。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若不正常,要尽可能地感受出是个什么气味。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舌头去舔一舔,或把东西放进口里嚼一嚼,看是什么味道,是甜,是咸,是苦,是辣,还是酸。身,也不能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要感受现场的风向、风力。对有关东西,还要用手掂一掂,提一提,拉一拉,推一推,抱一抱;还要用肩背一背,挑一挑,以感受东西的轻重。
短新闻两篇教案 篇5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
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双线展开、表里交织的结构布局。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和抒发感情的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千世界时时刻刻都有信息。新闻就是传播信息的,“就是能够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录”(美国华连)。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闻特有的文化、审美功能,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有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
二、回答问题。
1、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明确: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 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思考: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文章虽短,但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 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次降旗是 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议论意味深长,试用两三句话阐释一下。解说:本文表达的感情还是比较含蓄的,很少有直抒胸臆的句子,大部分是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句议论包含着内容很丰富,需仔细斟酌。
答案:通过对比议论,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4、“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解析:揣摩这句话,作者表达的情感是非常沉重的,自己的土地被人一占就是150年,这是何等屈辱的事,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奇耻大辱,争取香港的回归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掉这个日子。
答案:一方面写出我们百年的屈辱史,一方面又写出了中国人为此作出的努力。
思路点拨
一、本文的感情以抒发自豪感为主,但也有辛酸,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把现实与历史交融在一起,实际上也是两种情感的交融。
二、1、只要抓住这篇新闻的感情线索,即一种鞭挞、屈辱感和自豪感,此题也不难作答。
2、认真揣摩这些具体数字的含义,一个是1841年1月26日,土地被占领的日子;一个是1997年7月1日,重新拥有主权的日子。两相对照,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也就比较明白了。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 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课堂小结: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埃?姆?罗森塔尔
1、知识目标: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本文感情相当充沛,与本文的独特的写法有关。因此,应加强对课文的诵读,增强感性认识。
一、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二、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普立策新闻奖得主。
三、重点字词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踉跄 祈祷 呆滞
四、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 明确: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提示: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
2、品赏重点:①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法西斯灭亡十四年后,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有的只是络绎不绝的游客,“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的景观。此地现在平静,无新闻可写?但是,14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无数看不完的鲜花与果实。流走了无数想不完的希望与梦幻,而始终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侵略者那血淋淋的记忆与联想、始终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对未来的昭示: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再也没有比战争这个魔鬼更能残酷地蹂躏人类的情感和命运的了!是的,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何尝不是过眼云烟的东西呢!能够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不就是新闻的价值吗?
②这篇新闻名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
这篇新闻名作之所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不一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善于捕捉真实的细节和材料,透过平静的场景和画面去发现、挖掘有正义感的人们心灵情感深处所掀起的火山、风暴——诅咒战争、拥抱和平、呼唤良知,给读者以巨大震撼和感召。二是打破新闻报道的传统套路,运用双线架构,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相互交织,融景、事、情为一体,使气氛更加沉重,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重。三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新闻的情感倾向也应当是从场面和情节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由记者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可是本文却有不少直抒胸臆的笔墨,不仅有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还有记者本人的好恶喜怒。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笔墨并不是赤裸直露、无依无靠的,而是讲究含蓄、节而有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一语中的。
③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在距离最后一批囚犯被毒死后的14年,记者参观了这个集中营,写下了这篇报道。此文揭露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森、恐怖、惨绝人寰,控诉纳粹分子大规模屠杀、残害囚犯的罪行,表达 了对邪恶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良知的呼唤。
五、学生认真体会以下几个句子,并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一、整体把握
《别了,“不列颠尼亚”》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第1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0点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如何教,难题不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这篇课文是一篇特写消息,根据教材单元教学要求并结合课文的特色,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及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体会课文标题的新颖性。然而,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呢?如何设计才能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的要求呢?本人在反复的构思、实践和吸取多方的经验之后,得出这样的体会:用“比较”的方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起来觉得轻松。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用一分钟的时间对新闻的概念、要素、特点和结构进行回顾一遍。
其次,给学生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接着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照片资料,以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其次,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2〉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这两个问题能概括上述学习目标,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完成了。
这两个问题重点探讨第二个问题。本人根据课文内容改写一篇一般性消息,作为资料印发给学生,主要是为了跟课文(特写消息)作比较,让学生从两者中找出主要表达手法上的区别。接着探讨课文在描写上是如何体现细致这个特点的,也就是课文对现实场景的描写是如何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的。这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分析,老师只需点拨和归纳。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老师的归纳,学生不仅领会到特写消息和一般消息的区别,也掌握了特写的表达技巧。以上是课文特色表现之一。
课文特色表现之二是含蓄的语言风格。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自己说。
课文特色的第三个表现是标题的新颖性。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自己说。另外补充一点,课堂上要强调朗读,对描写精彩的语句,体现含蓄语言风格的语句,要求学生朗读,根据教学过程,长的齐读,短的个别读,让学生从自己读或听别人读的过程中去得到体会。
以上两个问题探讨完毕之后,老师做个总结。最后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做四道练习题。
总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充当引导的角色。以下是本人的课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照片资料.2.课件 3.新闻材料 【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
三、请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让学生找 ①学生齐读)
1、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
板书:
1、描写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 现实场景的描写 生动的可听性 富于动感 鲜明的色彩感
2、语言
含蓄 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让学生找出体现含蓄的语言风格的语句,并且③学生齐读)
3、标题 新颖
1、描写细致 细致:(举例比较)
①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细致的程度:(举例比较。提示: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0点左右: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2、语言含蓄:(比较和体会以下例句)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
标题1: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2: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完美结束(本人根据课文改写的一般消息的标题)
标题1: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虚实结合“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总结
四、积累与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旗帜(qí zhì)掩映(yan yìng)瞩目(zh? mù)展拓(zhan tuî)冉冉升起(ran ran)凝重(níng)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绪幕的。()(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3)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4)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前准备】
抽样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感触比较深的句子进行排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预设: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明确: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3.写作背景: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并思考,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哪里? 预设:
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参观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
三、细部揣摩:(环节一)讨论探究: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预习,并找出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或者不理解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每个学生写3—5句
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整理出排行榜: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针对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做在线讨论,将自己对该细节的感悟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发表议论。并让在座的同学对评论做出一个简单的评议与总结。
(环节二)在线思考: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下这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
明确: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范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五课堂小结: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新闻短评——强调短,重在评 篇6
例1 广电总局日前重申“限制方言令”,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也就是说,我们看不到小沈阳用东北话埋汰自己的容貌,也看不到周立波用上海话抖包袱,更看不到汪涵客串各地方言来搞笑。
那么,你如何看待“限制方言令”?请说说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不超过50个字。
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述。要求:观点鲜明,表达清晰连贯,言之成理。
分析 新闻短评属于评论的一种,是“小单位”的议论文。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新闻体裁。
首先,新闻短评的对象是“新闻”。 如例1的“限制方言令”、例2的高考新标语,都是这两年的新闻热点。从形式上说,新闻短评可以就某一件事,某个人谈一点看法,也可以对某本书、某部电影或电视进行评论,还可以对某一则或几则新闻进行简要的评述。新闻短评可以表彰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也可以批评错误观点或言行。
其次,新闻短评的要求是“评”和“短”。“评”就是要求对新闻报道或所评析事物进行议论,如例1问“如何看待‘限制方言令’”,例2问对高考新标语有何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短”就是要求行文精粹,不蔓不枝。如例1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不超过50个字”;例2要求“表达清晰连贯,言之成理”。可见,短评应短小精悍,主要体现在评析内容的具体、立论角度的集中、结构的简约和文字的精练上。
第三,新闻短评的答案是开放性的。答案不唯一,完全相左的两个答案也能得满分——当然,一定要言之成理,一定要归范答题。
示例 例1:该禁。①很多方言容易产生歧义,不利于沟通交流。②沉迷于方言的使用,忽略剧情,反而降低了电视剧整体创作水平。 //不该禁。①方言的“亲切感”是文化的认同感。②在艺术创作中,要讲究美感、艺术性和真实性,电视剧中的方言对白能增加剧情的喜感。
例2:高考励志标语日趋直白、现实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首先,励志标语的日趋白热化,反映的是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其次,教育资源不公平,社会贫富差距严重,标语的变化背后蕴藏的是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再次,这些标语折射了社会日趋功利的心态,是日趋直白赤裸的功利追求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因此,标语的变化应触动的是我们对现实的反思。
归纳 同学们在写新闻短评时暴露出的首要问题就是答题不规范,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甚至没有明确的观点。新闻短评类似于微型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都要具备。
好的新闻短评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是旗帜鲜明。必须抓重点、抓中心、抓要害,开门见山,直揭主旨。短评写作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作者的态度要旗帜鲜明。如例1的“限制方言令”,答题首先明确“该禁”,或者“不该禁”。无论赞成还是反对,言之成理即可。
二是简洁明快。短评要求篇幅短小,不可能旁征博引,应选好角度,提炼观点,一语中的。如例2的观点答“高考励志标语日趋直白、现实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就可以从社会竞争、贫富差距、追求功利等角度干净利落地答题。
三是结构完整。其基本结构形式是——开头根据新闻内容提出作者的看法,为全文确立论述中心;中间部分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分析,展开论述;结尾部分根据需要加以总结。如例2,开头提出观点,中间列举三条理由,结尾总结“标语的变化应触动的是我们对现实的反思”。
[练习]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
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些负面事件能引发公众强烈的情绪波动,引发“舆论围观”。公众开始必然力挺围观,确以为“围观可以改变现状”。当看守所的“非正常死亡”变得跟交通事故一样平常,当拆迁自焚变得和矿难一样频繁,当突发事件的死难者抽象为冷冰冰的数字,当无良商家为牟利在食品上的所作所为,早已成为“审毒疲劳”,曾几何时,这些负面事件涉及的社会公义、道德己很难触发公共痛感。到后来,民众发现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并没有因为你的“围观”而改善。
(1)“公共痛感”指的是什么?
(2)请你就“舆论围观”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示例 1. 这种惟利是图的做法,是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致使鱼子鱼孙都被赶尽杀绝,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古人尚且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保护自然资源。
2. (1)“公共痛感”是指民众对社会负面现象的不满情绪。它包括对公义道德缺失的愤怒,对社会良知、责任感缺失的担忧,对政府不作为的不满。(2)舆论围观强化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是畅通表达诉求和反馈意见的渠道;舆论围观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引发关注,揭露丑闻,报道真相,保护弱者利益。守卫价值底线,激励社会进步;舆论围观让犯罪得到法律的严惩,让恶行得到舆论的谴责,让公众的围观成为正义得以实现的保证,体现公民的社会良知和激浊扬清的社会责任感。
现场短新闻 篇7
一、发掘最有价值、最鲜活的新闻亮点
记者的观察能力, 是指运用感觉器官从现实世界捕捉信息、摄取感性知识和材料, 发现典型事物及其外部特征的一种认识能力。观察能力的结果体现在摄像记者通过镜头捕捉精彩的场面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细节, 还包括出镜记者报道新闻要素、解释观众看不懂的画面、补充背景资料、阐述抽象的内容, 将报道引向一定的深度。判断是指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个思维过程。记者的判断能力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 依靠自己的新闻理论素养、政治素养、新闻业务水平、分析问题能力等, 对正在发生变化的新闻事件做出迅速判断拍摄什么、报道什么、放弃什么。
二、用镜头捕捉现场逼真、鲜活的图像, 突出现场感
要善于抓住瞬间亮点, 所谓亮点就是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能够吸引人的地方, 也可以称作为兴趣点或震撼点。这个亮点, 不是猎奇而是赋予一定的思想和意义, 使电视新闻锦上添花, 因此记者应当善于抓住瞬间具有震撼力的画面。北京时间22时09分, 当萨马兰奇主席宣布“主办城市是北京”时的“京”字还未落口, 中国代表团的全体人员便一起跳起来振臂欢呼!这瞬间只有十分之一秒, 甚至百分之一秒, 紧接着便是北京庆贺的热烈场面:激动的人们言语尚未表达, 眼泪已夺眶而出, 一位女青年万分激动的面部特写至今使人难忘:她脸上贴着五环油彩图案, 一只耳朵被人揪着———大家真的是欣喜若狂了。一个个瞬间闪光镜头的组接, 给观众的是一次次的心灵震撼, 使观众深切地感受到:澎湃的民族自豪感在这一刻的迸发, 这的确是个铭记历史的时刻。
三、选准记者出镜的典型场景
因为电视新闻要尽可能地用声画一体的图像展示现场、叙述事件, 让观众耳闻目睹新闻的发展过程, 因此在电视现场短新闻报道中, 记者必须有出现在画面里的时候, 他是事件的目击者又是参与者, 他要从观众的兴趣出发向当事人或目击者提问, 他提出的问题要是观众欲知未知的问题, 阐述的观点要是观众期望了解的信息, 所以记者在出镜前, 一定要选好出镜的时机, 强调记者在现场的直接感受。2010年5月23日下午, 庆安县呼兰河一渡口发生客车坠河事故, 记者随有关部门及时赶到现场, 抓住营救人员下水探查, 客车打捞出水等关键时机, 通过现场报道形式记录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时刻, 使报道以极强的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广受好评。
四、抓取现场中精彩生动的细节
电视现场短新闻不仅要用事实说话, 还要用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说话, 要用画面来形象地传递信息、影响舆论, 因此电视现场短新闻必须要有细节。细节, 是指电视屏幕上能刻画人物性格, 标志事件深度、环境与景观的特征等等最小单位的画面组成, 电视新闻细节包含在新闻的各要素中, 它可以通过画面、解说、现场同期声、音响、字幕等诸多因素来表现。细节, 是电视现场短新闻的命脉, 精彩逼真的细节能增强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性与可视性, 是凸现人物、再现现场、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极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它能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使片子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起到教育鼓舞的作用。记者一定要在新闻发生的现场, 深入细致地挖掘现场中足以说明主题、传达情感、体现本质的细节, 以展开的生活画面去感染和启迪观众, 以充实的信息和生动的形象去吸引观众的视角和兴趣。2008年6月1日, 央视的《朝闻天下》栏目播发了胡锦涛主席深入地震灾区视察的新消息, 记者在现场抓取到一组感人的细节:在一个由帐篷临时搭建成的课堂内, 胡主席在黑板上为孩子们写下了16个大字: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然后在去看了受伤灾民的治疗情况以后, 胡主席来到了一个灾民居住的帐篷内, 问候了一位身穿黑色衣服的老太太, 当时老太太对胡锦涛的到来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用手抹去了满脸的涕泪, 就在这时候, 胡锦涛主席上前扶住这位老人, 要她躺下休息, 老人在躺下去时, 胡锦涛主席的手和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就是这么一个细节, 让许许多多的人为之感动、心灵为之震撼, 因为这细节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普通老百姓的真实、亲密的接触, 让我们看到了胡锦涛主席对老百姓的真实感情。这是一个完美的镜头, 这是一个真实的镜头,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镜头, 也是一个让人永远铭记的、珍贵的历史镜头。
五、善于运用恰当、清晰、完整、真实的同期声
采写现场短新闻的技巧与方法 篇8
关键词:现场短新闻,采写技巧,方法
现场短新闻就是现场新闻, 是新闻工作者根据事件现场的真实情况而描述的精粹短小、现场感强、新闻价值高的新闻作品。它的特点就在于“活、快、短、新”。由此可见, 现场短新闻不仅具有良好的时效性, 还能够通过写作清晰地展现现场的实况, 满足观众的要求。
一、抓取典型细节
新闻应该从大的角度出发, 但是落笔的时候要关注细节、小处, 这样写出来的新闻才能够短。倘若想要将一篇短新闻写得独具一格, 那么就应该注重细节、特色地方的描写。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一篇好的短新闻其亮点就在于能够抓住重点、突出特点, 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经常忽视细节, 因为细节全部是微乎其微的东西, 正因为缺乏对细节的探讨, 所以那些能够突出细节, 将细节描写得生动形象的文章全部是好文章。当然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 所以细节的描写也应该遵循适当的原则, 恰到好处即可。由于记者所获得的消息多数属于“死”的, 只有将其变成生动活泼的消息才能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为此记者应该注重消息的“活”性。
例如:曾荣获全国第一届短消息二等奖的作品《这里的猪为什么吃“细粮”》, 重点突出浪费粮食的问题, 该报道刚被发表, 就备受广大观众的重视, 并得到各界人士的响应, 就很明显地说明了细节的至关重要。这篇报道的开篇非常具有吸引力, 设下一个悬念:“乍一听, 您或许都不信:已经整整两年, 海淀区的海淀乡肖家河第一生产队的猪场中每年养的猪大约都在200头左右, 它们不吃谷子、菜帮等粗料, 而是吃烙饼、馒头等‘细粮’。”然后, 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这一严重的问题, 还对猪场附近的垃圾山进行一番描述, 全部是各种吃不了丢弃的食品。粮食的严重浪费, 让人们读后痛心疾首, 不得不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浪费问题。
二、学会概括, 注重点睛和传神的手法
现场短新闻对其篇幅的长短有严格的限制, 其内容是不允许出现预测、评论、分析、解释等事项的。所以, 针对现场短新闻的写法而言, 就要全方位反映、思考、观察, 选取一个最恰当、最直接的方式, 直奔主题, 突出重点。记者在了解掌握情况的同时, 使用简短干练的语言将实际情况表达清楚, 将所有信息有重点地传递给广大观众, 并恰当地运用“点睛、传神、概括”的手法, 这样写出来的信息就更加具有感染力、穿透力和表现力。
另外, 作为现场短新闻一定要具有某种代表意义, 这样才能够吸引观众, 更加具有说服力, 反映社会具体情况的亮点可以选取某一事件的重点问题, 也可以是矛盾的中心问题、人物的活动场面等。从亮点着手, 深入细致描写, 探测人物内心世界, 才更具有新闻价值。
比如:某记者为了表现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特意写了一篇《龙江县里有个“汽车村”》的消息, 主要描写村民们自己开着小汽车去参加科技大集,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观念。在这篇报道里, 最吸引观众注意的是长长的汽车队, 整个村子共有农户750户, 而配备的汽车却有170辆, 仅仅是几个数字和几组画面, 就能够展现这个村子的群众生活情况, 两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三、追寻现场短新闻之美
在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里面, 现场短新闻主要是以真实的情境及情感等将各种生动的、富有生活意义的画面通过写作表现出来, 能够让读者在获得有价的新闻信息的同时得到更多的美的享受。
首先, 需要将现场短新闻打造出一种质朴美。所谓质朴美指的是内在美, 质朴的现场短新闻能够在平淡中品味韵味, 让观众在品味过后回味无穷。记者并不需要使用过多的华丽词汇, 只需要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 就可以将一些画面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其次, 需要将现场短新闻打造出一种生动美。要看一则新闻是否美, 首先要看它能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性充分表现出来, 而它的真更要基于具体的形象上, 所以说形象是真实的前提。如果形象不够生动、不够感性, 那么, 它的美也不能被读者很好感知, 因此, 新闻的真实性决定了美是依附于形象的。
由于新闻的形象和生动无法跟现场脱离开来, 这就要求记者能够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实时报道的采集和写作工作, 所以说如果新闻脱离了现场, 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新闻作品了。新闻现场和其他事物一样, 是一种能够在现场情境下保持时刻运动的东西, 美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展现的, 所以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能够抓住每一个瞬间, 通过写作将主题很好地诠释。
总之, 短新闻其篇幅虽然比较短小, 但其作用却非常大, 对采写者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其内容与主题必须紧密衔接, 不能出现任何模棱两可的内容, 语言要鲜活, 通过小细节反映大事件, 让观众在阅读中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的短新闻才可被称为好作品。
参考文献
[1]余莉.现场短新闻的魅力[J].新闻前哨, 2009, (04) .[1]余莉.现场短新闻的魅力[J].新闻前哨, 2009, (04) .
[2]王成应.现场短新闻采写“七求”[J].青年记者, 2009, (32) .[2]王成应.现场短新闻采写“七求”[J].青年记者, 2009, (32) .
现场短新闻 篇9
现场短新闻能迅速、及时而生动、真实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新人物、新事物, 既不需要很长的篇幅, 也不需要完整的情节。因此, 在倡导大力提高新闻时效的今天, 写好现场短新闻十分重要。同时, 提倡现场短新闻是落实“三贴近”的重要举措。提倡写这些来自第一现场的新闻, 在使新闻内容更接地气, 大力提高新闻质量的同时, 也是改变记者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要采写现场短新闻, 记者就必须沉下身子, 在一线进行深入采访, 这样才能写好现场短新闻。这些年, 笔者陆续写了一些现场短新闻, 进行探索和思考。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通过鲜活的描写, 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 使读者身临其境
下一线才能抓活鱼。鲜活生动是对现场短新闻的最基本要求。这不仅要求作者要有一双敏锐的善于捕捉新闻的“鹰眼”, 还要有沉着冷静的分析能力。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求是要有现场, 通过对现场动态和现场细节的捕捉和抓取, 让读者身临其境。这样写出的稿件, 不仅能确保消息的可信性和真实性, 还能及时抓取读者眼球, 使读者愿意继续读下去。
要想使现场短新闻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和可读性, 记者首先必须处在新闻发生的现场, 用自己的亲身感受, 向读者展示新闻事实的演变过程, 让读者跟随记者的脚步, 进入新闻发生现场, 感受到真实、强烈的现场气氛。
要想让一篇现场短新闻更加鲜活生动, 就必须让新闻的现场以及人物, 乃至整个行文的结构, 都要“活”起来。其中, 现场的鲜活, 主要是要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匹配的环境氛围, 使其能够烘托和提升新闻主题。人物的鲜活, 则需要抓取符合现场人物性格和身份地位的个性化语言、表情、动作等, 用直接引语表述出来, 能够凸显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微妙的心理活动,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 在追求语言的鲜活时, 要尽量充分使用当事人的语言。行文结构的鲜活, 就是尽量使文章有张有弛, 情节生动, 设有悬念, 使整个文章呈现出跌宕起伏的节奏。同时必须在前后呼应、多层次描写等方面多加考虑。
二、通过恰当的选材取景, 用短而精的篇幅巧妙地突出新闻主题
文章历来以简明为美, 新闻作品更是如此。浓缩即精华。现场短新闻写作要简明扼要, 通过精炼的文字, 使新闻整体准确、鲜活而又有力度, 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长庆石油报》由于报纸版面的限制, 一篇现场短新闻大多也就控制在千字以内, 如何在短小精悍的篇幅里写出生动形象、渲染衬托提升主题的环境氛围, 又要通过多角度、多方面的描写, 精确、鲜活地呈现出新闻事实, 全面呈现出新闻的来龙去脉, 那就要求我们的作者一定要牢记短而精。
短而精, 并不是残缺不全。一篇好的现场短新闻, 是不能舍弃新闻事实中的5个W和1个H, 缺一不可, 更不能模糊地写“这些年”、“近日来”、“某些地方”等等。现场短新闻的短小精悍, 在于要舍弃与主题无关的一切内容, 保留最具说服力, 能体现主旨的细节描写, 只有这样, 才能使现场短新闻短而耐读, 短而活泼, 短而利落。
建议记者在采写现场短新闻的过程中, 首先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 将新闻发生的主要事实及其变化发展的过程理顺, 把最能说明问题的素材掌握在手里, 把最鲜活的“菜”收获到篮子里, 这样才不会抓瞎。想要做到以上这些, 记者必须要对现场的素材做到去伪存真, 甄别精细, 尽快找到新闻亮点, 在提炼新闻主题上多下功夫。最后, 通过多方位的采访, 通过细致地观察和敏锐的新闻敏感性, 及时将最有价值、最鲜活生动的新闻, 从浩繁的素材大海中打捞出来, 呈献给读者。
其次是要学会恰当地选材取景。由于现场短新闻篇幅有限, 选材取景十分重要。现场发生的新闻, 稍纵即逝, 记者在采访时, 一定要尽可能多地获取素材并对新闻背景做出恰当的取舍。背景材料虽不是新闻事实, 但它是一篇文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既能充实文章内容, 提升新闻主题, 又能增加新闻的分量, 增添新闻的文采。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 记者需要交代必要的新闻背景, 让读者对新闻事实的意义、相关背景知识有更全面细致的了解,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由此看来, 要写好寓意深刻、新颖的短新闻并非易事。它要求作者必须认真思索问题的核心, 突出一个新闻事件或人物。
三、通过运用富有冲击力的精辟语言, 使现场短新闻更加鲜活
新闻作品要靠文字语言来完成。同样的新闻事实, 不同的人采写, 稿件的厚重程度、精彩程度、感染程度的都会有所不同。究其原因, 恐怕关键就在于语言的运用。
现场短新闻更应该在描写叙述的语言上下功夫, 文字务必准确、简洁、凝练。具体来说, 现场短新闻的叙述要求简洁、干练, 用最精短的文字把新闻事实描述完整, 多用实词。还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 巧妙地运用群众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2]
《长庆石油报》曾刊登过一篇现场短新闻的优秀作品《背着妻子去看井》, 这是一篇以情动人、催人泪下的难得佳作。写的是一个凭借高度的责任心, 坚持边看单井, 边照顾瘫痪的妻子的石油汉子——李克正。记者目睹, 李克正把井场收拾得井井有条, 把妻子也照顾得妥妥当当。这篇新闻中, 作者根据不同人物的角色, 巧妙地运用群众生动形象的语言, 刻画了人物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情感, 达到了以情感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第2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现场短新闻 篇10
现场短新闻贵在一个“短”字。古人说:“大抵学问文章, 善取不如弃。”又说:“简为文章尽境。”要把新闻写短, 还需要过硬的表达功夫。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 并且要全力以赴认真对待。下面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 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抓住动态, 捕捉细节
现场短新闻按其表达方式可分为特写式现场短新闻和动态式现场短新闻。
1. 特写式现场短新闻
特写式现场短新闻是新闻特写的一种, 是发自新闻现场的特写式消息。它不仅报告主要的新闻事实, 还描摹新闻事实的动态形象, 描写和叙述两种表达方法缺一不可。
特写式现场短新闻与一般特写的差别, 就在于现场性。一般意义上的特写消息, 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大, 包括事件的、人物的、社会的、风貌的等, 有的有场景, 有的无场景, 可以是现场采访, 也可以是事后采访。特写式现场短新闻, 侧重写事件, 且必须是现场目击式采访。
2. 动态式现场短新闻
动态式现场短新闻, 是动态消息的一种, 篇幅短小, 有的像短讯, 只报告主要的新闻事实, 表达方法基本是叙述, 但都是发自新闻现场的目击式报道, 都有很强的现场感。
二、突出特性, 层次分明
我们说, 现场短新闻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 以自己耳濡目染的事实和短小的篇幅, 去再现与优美的形象描摹中的一种纪实性现场报道。
一般来说, 现场短新闻写作难度较大, 因此要突出新闻的特性写好现场短新闻需要把握“六字经”。
真——真实性。首先是事实真实, 杜绝虚假。胡乱编造, 一害国家, 二害群众, 三害自己。其次是本质真实。透过现象看本质, 防止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快——时效性。有些新闻生命很短, 今天不报道, 明天就变成旧闻。所以, 要提倡抢新闻, 快采、快写、快发稿, 废寝忘食“捞活鱼”。
新——时代性。新闻本姓“新”, 现场短新闻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既要看到昨天, 又要看到今天, 更要看到明天。未来无限好, 全凭今朝干。
短——集中性。一篇几百字, 长的也不超过千字。最好一篇一个主题, 内容集中力戒分散。我们要当好“电焊工”, 把现场一个个生动的新闻镜头巧妙地焊接起来, 首尾相连, 层次分明, 字字精炼, 浑然一体。
深——思想性。有人说:“短新闻, 千把字, 难以写深。”应该承认, 它不能像长篇的深度报道那样阐述思想观点。但是, 现场短新闻也要注意反映思想性。思想挖掘深了, 宣传报道的指导性就强了。只要下功夫, 短新闻也可以反映思想。
活——实录性。为把读者带到现场, 尽量少述, 多描写;少概念, 多形象;少做作, 多朴实。也就是说, 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写报道。同时要学会用两种人的眼睛去观察和感知;比如像孩子童真无邪的眼睛那样, 去发现事物都会感到好奇和新鲜;又要像睿智的长者的眼睛那样, 去发掘和透视各种事物后能迅速分辩出大小、真伪、美丑来。
现场短新闻, 不仅要篇幅短小, 不超过千八百字, 还要精炼、准确, 能用简单的一个字或者一句话去表述的, 绝不能像懒媳妇的裹脚布那样又臭又长, 绝不能把这样的新闻奉献给受众。一条短消息, 能带来很强的社会效果, 但并不是说我们无论写什么文章都要短, 该长的长, 该短的短, 长而不空, 短而尽旨, 这才是标准。
三、巧妙切入, 引人入胜
新闻切入点一般位于一篇或一组报道的开端起笔处, 是整篇报道的“眉眼”。它可以是一次会议、一个故事、一个场面、一个人物、一个情节、一个细节。其目的在于引发观众对新闻的兴趣, 吸引观众随着新闻的切入点逐步进入接下来的新闻事实的主体。好的新闻切入点是作品新闻性的最好体现, 它蕴含在大量的新闻事实里, 需要慧眼识宝, 精心选择设计。一条好的现场短新闻必定是记者通过亲历现场去观察、用敏锐的洞察力“透视”, 体验得来的, 可以通过现场的观察, 记者在这里可以是新闻事实的目击者, 甚至是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这样, 写出的现场短新闻就显得十分真实、有说服力。比如:本人在采访《警惕催熟瓜果危害健康》这则消息中写道:“一位商贩近日向我们透露了水果保鲜催熟所采取的一些手段;从南方贩运来的香蕉, 大都七八分成熟, 青色涩口便运到内地, 小贩们廉价批购后, 在未熟的香蕉表面涂上一层含有二氧化硫的催熟剂, 再用三四十摄氏度的炉火熏烤后藏置, 一两天时间香蕉全变成了黄、鲜、嫩惹人喜爱的上品香蕉, 结果七八角钱一斤进的货, 催熟后要卖二元左右一斤, 暴利惊人。”这则消息告诉广大受众, 为了增加水果保存期和新鲜度, 果农们往往在大半熟的时候就将水果采摘下来, 到商贩手里以后在进行人工处理。提醒广大市民要根据水果的特点, 不要光看颜色, 要从多方面考虑选择, 希望大家吃出健康。
现场短新闻, 记者是一上来就“步入”现场, 还是在中间巧妙地去伺机走进现场, 这就要视具体事实和选题的写作需要而定。再有要很好地把握“现场感强、短而精、新闻价值高”的具体要求, 否则就不会写出比较成功的文章。
四、深入现场, 身临其境
现场短新闻记者必须亲临新闻现场, 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地感受现场的事件、任务、环境, 感受现场气息、动态、色彩、声音、情感、气味等, 深入认识新闻事件的原因、结果、意义, 才可能写出“色、香、味”俱全的现场短新闻。比如在工作中采访《美味草莓等你来摘》这则消息时写道“走进王家镇华侨村的草莓温室大棚, 眼前这一颗颗红的发亮的草莓, 悬挂在翠绿的草莓叶子下面, 绝对让你感觉轻轻一碰就能流出果汁, 仿佛真能让人闻到它的香甜味道, 把您的嗅觉和味觉都吸引到这里, 这不这一茬的草莓刚刚成熟就有顾客上门采摘了”。
深入现场, 是写好现场短新闻的首要条件。以记者的身临其境, 才能使受众如身临其境。再有要细致地“看”, 要培养感受力, 通过观察可以获得事物的具体细节, 为稿件的生动性增强色彩。生活本身富有立体感, 有形、有声、有色、有味, 如果缺少敏锐的感受力, 就无法表现形、声、色、味, 当然也就难以把富有立体感的事物细节体现好。捕捉现场动态, 抓取现场细节, 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有采访者亲临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 才能捕捉“水灵灵”的活素材、活细节, 才能使报道的描述内容更加鲜活起来、新闻的内涵更加丰润。
现场短新闻意在用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报道为受众奉献更多有价值、有用的信息。前提是, 只有亲临现场, 亲身感受, 采写出来的稿件才能生动、鲜活。这就需要作者对稿件的素材反复斟酌取舍, 力求在短小的篇幅内给读者带来有价值、可读性强的好新闻。
如今在新闻行业, 最可贵的是对自己心中那份神圣的新闻理想的坚守。一名好记者、好编辑、好评论员、好主持人、好制片人, 都是埋头苦干的实干家, 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名利是过眼烟云, 随着时光的流失会无情地消失, 只有事业永恒。一个人对事业情有独钟之后, 对别的就不会期盼太多了, 重要的是人生难得几回搏。其实人生的价值, 就在于对自己酷爱的事业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之中。
参考文献
[1]程海莉.《写好现场短新闻初探》[J].《中国地市报》, 2012年第1期
【现场短新闻】推荐阅读:
什么是现场新闻09-29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08-13
现场新闻报道范文09-16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论文08-20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07-26
短新闻两篇阅读10-03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06-28
高一短新闻两篇教案06-30
主现场+第二现场直播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