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短新闻两篇教案(共7篇)
高一短新闻两篇教案 篇1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 祝雅茜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4、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学课时】
拟定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授《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大约5分钟。
二、研讨过程
1、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2、讨论前明确:
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
⑴ 什么是新闻。
⑵ 新闻的特点。
⑶ 新闻的结构。
3、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
4、大家交流新闻稿。
5、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6、出示思考问题:
⑴ 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⑵ 我们学习新闻的意义何在?
⑶ 我们学习这则新闻的意义何在?
分组讨论问题。
各组交流,达成共识:
⑴ 共识:形式好、标题好、主体好、内容好,分析新闻事实和背景资料的结合(通过分析自然地明确新闻本身的内容)。
⑵ 共识: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已经成了我们看世界的窗口,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个途径,提取重要信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国内外大事。
⑶ 共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香港回归为我们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为澳门回归提供了好的借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收回香港,我们国力增强了,华夏子孙盼望祖国的大统一,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家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该把握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更美好的明天努力。
三、结束语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
大家看到的就是68年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发指!
二、资料交流并谈感受
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现在各小组将图片拿上来投影展示,边看图片边介绍。
(各小组展示图片,并介绍。)
老师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师:在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师:虽然我们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那就是压抑、窒息、悲愤、沉痛。
三、写作背景介绍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相互质疑,探究写作意图
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你们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然后找出一个你们认为最难的问题向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来。我们把这个环节叫做“相互质疑”。
(学生思考、交流、提问、答问。)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设计了一些问题(多媒体展示)。有些同学们已经问过了,有些还需要我们讨论一下。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
2、怎么理解这个细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3、第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五、小结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六、精彩语段赏读
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已深深震撼了我们。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生朗读)。
七、谈收获
师:我们看新闻通常是为了获取新信息,那学了这则新闻,你从中获得了什么?
八、结语
是的,这篇文章给我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让我们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因为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多媒体显示警示句)最后,老师用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高一短新闻两篇教案 篇2
第一篇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以独特的视角,巧妙地抓住英方撤离这一角度,以见证者与目击者的身份,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情实景。第二篇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描述了曾经是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如今却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的情形,似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出,然而在这似乎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却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和感受,发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善良的对立,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写出了没有新闻却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
的确,两篇新闻的作者的目光可谓敏锐,视角可谓独特,写作手法可谓娴熟,写作技巧可谓高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分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和“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但是,对于这两篇新闻作品入选高中语文课本,本人却有诸多的疑惑而不能苟同。
首先,高中语文课文,不应光是名篇,还应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那么,作为新闻作品就应具有新闻的典型特征,并能够作为范文让学生去仿写、学写。而这两篇新闻因“独辟蹊径、独出心裁”而成为名篇,却也因“独辟蹊径、独出心裁”而失去了典范性,成了新闻作品中的“另类”。尤其是第二篇新闻,奥斯维辛本来“没有什么新闻”,却在作者使命感的驱使下,写出了“没有新闻”的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这让学生怎么能够理解新闻“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大事”的特点呢?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新闻与传记”有着明确的要求:“了解新闻的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尝试新闻写作。”同时,对于“新闻与传记”也有着明确的实施建议:“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可是,学生刚刚进入高中,接触到的却是两篇“选材新颖、视角独特、打破传统”的新闻作品,这难免会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这种另类的作品就是名篇,就是我们模仿的对象。很难想象,我们的记者都不去正面报道国内外大事,而是选择“与众不同、独具匠心”,选择“另类”,人们读着新闻如同读着文学作品般的左思右想、咀嚼品味,这该是何等的荒唐和悲哀啊!
其次,《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新闻与传记”还有着这样的要求:“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而这一点在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提炼新闻主要内容”“给新闻拟标题”成了“压缩语段”最常用的题型之一。但是,当你读着这两篇新闻,前人总结的那些方法和技巧几乎都被颠覆了,贵在明确的新闻题目不再明确,而倾向于含蓄,倾向于玩味、让人仔细分析。而“没有什么新闻”却依然能写出新闻,甚至连导语也完全被“独辟蹊径”掉了,如果不好好地、认认真真地、仔细品味地读完全文的话,你是根本不可能提炼出像“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之类的题目的。
再次,对于“香港回归”这等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其正面报道的、优秀的、典范的新闻作品肯定不少,从新闻的教育意义上讲,正面去感受香港回归的神圣、庄严以及历史的厚重,让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主人,去感受那一个让亿万华夏儿女欢呼雀跃的神圣时刻,不是更具有感染力、更具有教育意义吗?
高一短新闻两篇教案 篇3
A、凝(níng)重 怀疑(yí) 规模(mó) 模样(mó)
B、瞩(zhǔ)目 叮嘱(zhǔ) 婆娑(shā) 袈裟(shā)
C、明媚(mèi) 倒霉(méi) 嬉笑(xī) 喜悦(xǐ)
D、凋(diāo)谢 绸(chóu)缎 撰(zhuàn)写 编纂(zuàn)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漂扬 掩印 紫荆花 婆娑起舞
B、恶梦 心志 健全 绿树成阴
C、雏菊 嬉笑 巨幅 表情默然
D、致敬 夜幕 细腻 世人瞩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手拿一本书请杨振宁签名,后者欣然提笔应约。漫画大师和科学大师惺惺相惜的场面一度在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读者大会上引发了不小的骚动。
B、作为去年联赛冠军的这支足球队,今年联赛开赛的初段成绩差强人意,球迷反响强烈,俱乐部领导层经再三考虑,决定撤换教练。
C、只要领导时时处处想落实、讲落实、抓落实,一般工作人员就会跟着学、照着做、比着干,上行下效,就一定能带出一支真抓实干的过硬队伍。
D、该社用意良佳,可惜的是求实版新整理本错字连篇累牍,简直不堪卒读,像这样的现象在当今出版物中并不鲜见,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奥运会期间,北京将组织百万名以上的社会志愿者,围绕扶贫助困、维护秩序、倡导文明、美化环境等主题,在社区、乡镇等公共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B、人民币升值不仅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出口形势、央行巨额外汇储备价值和国内流动性状况,最终将影响全民财富的再分配。
C、目前各省小麦成交均价距离底价很近,继续下跌空间很小,大多数主产区普通小麦价格保持稳定,仅江苏和河南部分地区略有下跌。
D、自从x藏和平解放以来,__集团一刻也没有放弃分裂破坏活动,妄图通过所谓的“西zd立”为手段,恢复昔日的封建农奴制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12题。
(一)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5、选段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引用“长条盒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和“数以千计的照片”的中间的一张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最后一句话表达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9月11日:为了忘却的纪念
①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的一名发言人9月5日称,“9?11”事件后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废墟上升起的第一面美国国旗竟然不翼而飞。
②去年9月11日发生恐怖袭击当天,三名纽约消防员麦克威廉斯、约翰逊和埃森格林从停在附近的库佩拉奇斯夫妇的游艇上取走了一面美国国旗,并在世贸中心废墟上升起。这次颇有历史意义的升旗仪式被抓拍下来,成为纽约消防员救助恐怖事件遇难者的标志图片。随后,这面国旗于去年10月随“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开赴阿富汗反恐战争前线,直到今年3月被送回到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的办公室。据悉,布隆伯格已经下令有关人员对此进行调查
③这似乎是“9?11”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不协调音。进入9月以来,伴随着媒体的大篇幅报道,纪念活动开始升温,世贸中心的残骸几乎走遍了美国的每一个州的展览中心,唤起人们对一年前悲情时刻的记忆。
④9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将9月11日定名为“爱国者日”,号召全美国永远铭记在“9?11”中牺牲的人们,向他们的英雄事迹致敬。
⑤9月5日,介绍纽约警察在“9?11”中英勇表现的展览在纽约警察博物馆开幕,其中有23名殉职的纽约警员的相片和遗物,以及从世贸中心废墟中寻获的摩托车残骸、警察巡逻车的后车箱和被损坏的警报器。
⑥9月6日,美国国会在距离世贸中心不远的联邦礼堂举行会议。这里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200多年前宣誓就职的地方,1789年美国国会的第一次会议就在这里召开。美国国会经过200多年,首次回到它的“发源地”开会。会议50分钟主要是演讲、颂诗以及音乐。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格普哈特表示:“我们打击恐怖主义的力度同我们的悲伤基本相称。美国正在从事一项使命,不是为了报复,也不仅仅是为了打败恐怖主义,而是再一次显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自由终将战胜狂热。”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达施勒表示,历史将记录下恐怖分子的失败,他说:“美国的实力不是钢铁或水泥,而是我们对宪法和人权法案中所体现的价值观的信仰。”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说:“袭击事件发生后,我们的国家就陷入了战争。我们的自由是用很高的代价获得的,我们不准备让它流逝。”会后,议员们参观了“零地带”。那里,摆放着大量的鲜花,以纪念在“9?11”中丧生的2819人。
⑦9月7日,纽约的孩子们在中央公园参加一个呼唤“和平”的活动。9月8日,纽约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会举行一个大弥撒,分别代表美国51个州的51架小飞机当天上午飞越纽约原世贸中心上空,以示悼念。
⑧9月10日晚,纽约的多个地方都会举行烛光守夜活动,还有纪念步行活动,与第二天纽约隆重的纪念仪式相连接。
⑨更重要的活动当然在9月11日。这一天,布什及夫人劳拉早晨将首先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一个非公开的宗教仪式。在美国东部时间8点46分,即一年前第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时刻,白宫将举行默哀仪式。然后,布什将前往五角大楼参加纪念仪式,然后赴宾夕法尼亚93号航班坠毁的地点献花圈。据推测,这架航班当时正欲前往袭击华盛顿的另一目标。下午4点30分,布什将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安放花圈。当晚9点零1分,布什将从纽约向全国发表讲话。
9、本文主要记叙“9?11”周年纪念活动,①②段先写国旗丢失的事件,有何作用?
答:
10、第⑥段中为什么引用了很多人物的言论,请简要分析。
答:
11、文章最后一段罗列了六件“将”发生但还没有发生的事件,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
12、新闻是客观冷静地让事实说话,但文中依然体现出作者的情感。文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好吗?请谈谈自己的理由。
高一短新闻两篇教案 篇4
版必修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教学重点
1、体会《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的有机融合。
2、分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常见的消息有何不同之处。教学难点
把握新闻的背景材料的新闻细节,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意的语句。教学方法
讲解法、探究法、品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一)知识积累
1、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新华社四位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文,齐声朗读全文。
2、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新闻的特点和创作手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新闻报道有什么特点?
明确:真实、新鲜、迅速及时、具有重要性。
(二)信息筛选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篇短新闻,哪些写的是新闻事实?哪些是背景材料?想想可以分为几部分?
明确:第1、2、3、5、6、7、8、9段。
2、那么第4段和最后一段就应该是什么? 明确:背景材料。
3、那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明确:第1段为第一部分,剩下的为第二部分。
4、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前面学习的有关新闻的知识,消息一般由哪两部分组成?
明确: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我为大家朗读课文的导语部分,同学们边听边画出关键词句,想想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新闻事实?
(三)分析鉴赏
3、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既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又兼顾历史的回顾。请同学们结合具体段落,说说课文如何将这两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作者在介绍每一种仪式后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比如第3段的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4、那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是最后一次。还有第7段,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
5、将背景材料引入现实场景不会冲淡新闻的新鲜度吗?
明确:中国的山水画讲究浓淡的对比,远景淡墨、近景浓墨,远景衬托近景。新闻中的现实场景就好比是近景,背景材料就好比是远景,背景材料的引入更能突出现实场景的意义。
这篇文章之所以出色就在于(幻灯显示)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着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四)合作探究
1、本篇报道,作者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为我们真实地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同学们想一想,文中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自封为“日不落帝国”,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2、那又该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呢?
明确:当年英国殖民统治者是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的,现在他们又坐“不列颠尼亚”回 2 去了。这既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文中像这样有深刻含意的语句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自己找找看。
3、现在让我们纵观全文,该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意? 明确:永别了,一去不复返了,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
三、课堂小结
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国从海上走了,永远地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也终告洗刷。请不要忘记香港的过去,也不要忘怀香港回归的喜悦。让我们为香港的未来欢呼,为我们中华民族明日的腾飞欢呼。
四、作业设计
高一短新闻两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查阅资料,自主地、纵深地了解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3)新闻的结构
2、字词(包括两篇)
二、自主检查预习内容
三、整体感知文本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交流问题1:读了这篇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扬眉吐气,大快人心——言之成理即可。)
交流问题2:以第一段为例,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自豪 喜悦 庄重 严肃)
交流问题3: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概括信息。请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
(体现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四、鉴赏课文(合作探究)
对于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问题1: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标题、选材角度、语言等)
问题2:如何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用心爱心专心 1
(双关。一方面,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 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问题3:本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如:提到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卑贱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卑贱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问题4:品味精炼而意蕴丰厚的语言
(1)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的7月1日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2)课后三第1题
(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3)课后三第2题:
(英国人从海上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而如今,香港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又从海上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五、自主总结:通过这篇新闻,谈谈你对这一件事的认识。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选取特殊角度写作重大历史事件的写法。
2、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观看影片《南京!南京!》、《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战”期间,日本人在南京展开过杀人比赛,创立过731细菌部队;德国人则创办了杀人工厂。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本文选取独特视角,发表之后,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二、整体感知课文(探索该新闻的视角)
问题1: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问题2: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问题3: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问题4: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
(注意:此问题可以不回答,可在静默中沉思。)
三、鉴赏课文(体会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
问题1: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描摹着他们内心的感受。阅读文本,划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问题2: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
(注: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问题3: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在此的不同。
问题4: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
学生会找寻一些语句并加以探究罗森塔尔所蕴含的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中的“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问题5:“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样描写的作用。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四、自主总结
问题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问题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问题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五、课外作业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2、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你会有何感想。
《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
据新华社电 国际奥斯威辛委员会25日在柏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 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这已经与德国及欧洲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德国及欧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强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尽管遗忘和排斥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
施罗德呼吁对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行径作坚决的斗争。他指出,反犹主义依旧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坚决与其斗争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绝不能允许反犹分子的丑恶行径得逞。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
《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
近日,世界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记者发现日本的同行们却在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报道着这一人类当代历史长卷中极不平凡的事件。
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以很小的篇幅予以了“关注”,这两家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约而同”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产经新闻》在26日的日刊中以较大篇幅对27日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了报道,但它的重点是分析欧洲的扩充前景及影响。日本媒体对此“独到”的报道,仅仅只是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新闻观吗? 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在此次联大特别会议上表示,日本对其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表示懊悔和道歉,但那时日本也有所善举——日本驻立陶宛使馆的一名官员曾经通过签发签证救了近千名犹太人,而且战后的日本已经从联合国的敌人变成了对联合国做贡献最多的国家之一。其言外之意,今天的日本已经完全超脱了那段历史,成为了一个充满功德的国家。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职《新闻两篇》教案 篇6
据《北京晚报》1986年1月29日报道,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于1986年1月28日在卡纳雅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5万英尺的蓝天时突然发生爆炸,机上包括女教师麦考利夫在内的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美全国上下极为震惊,现场观众惊愕万分、痛哭失声,各地下半旗致哀,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哀悼的钟声。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是1986年初轰动世界的新闻,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事件发生当天我驻华盛顿记者发回的专电,及时报道了航天飞机失事的情况和在美国引起的巨大反响。
(二)学习课文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教材把它们概括为“6W”,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
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因素。比如下面这条新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写作特点1.及时,是对新闻报道的最基本要求,本文作者做到了这一点,当天事件当天报道。2.准确。消息中涉及人名、地名、时间,做到了准确无误,数字尽量精确。涉及科学问题注意使用术语,修饰词语运用得当。3.材料丰富。围绕中心事件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作了报道。4.详略得当。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⑴罹难 ⑵哀悼 ⑶咨文 ⑷迹象 ⑸坠毁 ⑹迄今 ⑺舆论 指出文章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内容,划分主体部分层次。
标题:包括正标题和副标题。正标题:概括了消息中最主要的内容。副标题:突出了这个爆炸事件的严重性和在美国引起的巨大反响。因此,只要读到这个标题,就能获得这条消息中最重要的信息。
导语:文章第1段。第一段就是导语部分,概述了“挑战者”号爆炸情况以及事故的严重程度。电头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点明了这则新闻发布的地点、时间、发报人。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语言简明,条理清楚。这段中有三句话,一方面概括写出了最新的、最主要的事实,另一方面还对此做出了评论,并补充了必要的背景材料。
主体部分:第2~11段。主体部分这则新闻的主干,是对本次航天飞机失事的叙述和展开。报道了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详述“挑战者”号爆炸情况包括爆炸事件的经过,可以分两层:第一层是2至9自然段,这一事件引起美国全国的巨大反响和对事件原因的初步推测,第二层是10至11自然段,略谈这次事故对美国太空活动的影响。
教师补充:我们已经讲过,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和主体。现在要补充说明的是,根据报道内容的要求,有的消息除了这三部分外,还增加了某些背景材料,增加了消息的结语,本文的情况就是这样。本文中所写的背景材料,除前面已经提到的以外,还有第9段关于女教师麦考利夫情况的介绍,第10段关于美国航天飞机过去飞行情况的介绍,第11段关于今年美国原定的发射航天飞机的计划的介绍等。文中提供的这些背景材料,起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报道中心内容的作用。本文最后的一句话:“宇航专家和舆论普遍认为„„其长远影响尚难估计”,可以看做这篇消息的结语,它的作用是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事件的严重和所产生影响的巨大。⑵本文的标题、导语各有什么特点? 标题:标题和副标题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因此说,消息的标题所运用的特点是概括的。导语:把这次事故情况、严重程度用极其简明、准确、概括的语言概述出来,包括电头。电头点明时间、发表地点及记者姓名。时间为:1月28日专电;地点:华盛顿;记者是张允文。导语用词是非常准确的。如“突然”一词表示事件出人意料。“罹难”一词表示作者的痛惜之情。在叙述这次事故严重性时,记者用了“最严重”、“第一次大灾难”表明事故的严重程度是空前的。只讲1967年事故,表明那是前55次载人飞行中最严重的一次事故。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篇消息材料丰富,围绕中心事件报道了大量很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试概括说明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报道了哪些方面情况?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围绕中心事件的各个方面,作者几乎都作了精心报道。主体部分主要报道了下列方面的情况: ①航天飞机爆炸的详细情况;②美国全国对航天飞机失事的反响,包括美国公众、政府机关、总统和夫人、教堂和现场观众的反应;③对事故的调查;④宇航员中的女教师麦考利夫以及她的罹难给她的学生们带来的悲伤;⑤美国航天飞机飞行简况以及这次事故的影响。小结:要理解本文材料丰富的特点,首先必须掌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抓住主要信息。这篇消息在主体部分里是如何处理详略的?请简要说明这样安排详略的作用。
这篇消息在材料处理上详略得当。对爆炸事件及其反响写得较详,对航天史的介绍及空难的影响写得较略。主体部分前三层写得较详,因为这三个方面更为读者关注。7名宇航员只写一人,这是因为中学女教师麦考利夫来自民间,人们更为熟悉她,关注她,喜爱她。写她一人也就代表了七人。小结:揣摩课文中的得当的详略,便于记人叙事时恰当地安排详略。
本文主体部分根据什么标准来选取材料?在组织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 本文主体部分内容具体、确切,围绕中心事件选取了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新闻作品(包括消息)最突出的品格是用事实来说话。客观世界中不断发生的事实千千万万,写消息当然不可能事无巨细,有闻必录。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就是选择材料的一个重要标准。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有重要性、突出性和时效性等。重要性是指新闻事件意义和影响的重要。
本文主体部分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而是围绕中心事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材料:第3—6自然段写社会各界的反应(先概述“全国上下极为震动”,再叙述里根总统、国会、教会等的反应以及事件直接目击者的震惊,然后以里根总统的电视讲话来结束这一部分的内容);第7-8自然段写主管部门(美国宇航局)的动态(着手调查,组织救援,专家们推测事故原因);第9自然段写女教师麦考利夫的学生们的悲哀;第10-11自然段写这一事件在近期和远期产生的影响。这样组织材料,便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报道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信息。
本文第3自然段即写到当晚发生的事实(纽约帝国大厦熄灯以示哀悼),但第5、7、9自然段却又写到飞机爆炸时和当天下午的一些事情,作者是不是把时间顺序搞乱了?结合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
本文第7自然段是关于事故调查的,出现时间概念(“今天下午”)是为了表明对事故的重视和调查组成立之快。第9自然段是讲女教师麦考利夫,把她的学生观看实况转播时的情形在这里讲出,更突出了哀悼与悲壮的气氛,不能看成是时间的混乱。至于3、4、5、6自然段是写美全国的反映,作者的思路大致是:先总(“全国上下极为震动”)后分(先“上”后“下”)再作“结”(用总结讲话作结),所以虽然第3自然段说到“当晚”,第5自然段又说白天,也不能看成是时间混乱。(三)归结拓展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一方面了解了美“挑战者”号宇航飞机升空后爆炸这一事故的严重性及在国际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分析了这则消息的标题、导语和主体,尤其对主体部分结构层次进行了研究,了解了作者组稿的顺序。
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六要素及结构特点。我们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去,以便巩固这些知识,提高我们阅读及写作能力。请同学们再度悉心默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标题、导语和主体各部分内容的理解。(四)布置作业
1、这则消息围绕中心,报道了大量很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引用了比较充分的背景资料,试概括说明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报道了哪些方面的情况? 航天飞机爆炸的详细情况;美全国对航天飞机失事的反响;关于事故的调查;介绍宇航员中的女教师麦考利夫以及她的蒙难给她的学生们带来的悲伤;交代美国航天飞机飞行简况及这次事故的影响。讨论:对“挑战者”号升空后爆炸这一事件应该怎么看?对七名宇航员应该怎么看?就此展开思考和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学后记】
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每天都从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获得各种新闻。“新闻”这个词早在唐宋时代已经出现了,唐代诗人李威用就写下了“新闻多说战争功”的诗句。那么,新闻到底是什么呢?陆定一同志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对这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回答:“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已经学过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迅速及时地报道了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而《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篇消息,则迅速及时地报道了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发生的一件大事。本课也适用于学生自读。自读时,可先认真阅读导语部分,对这部分的语言特点,抓住“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和“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两句话,结合主体部分内容,对此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作者这样说的根据。阅读时,务必注意用语的准确。
天空:人类永恒的向往
天空是人类永恒的向往。1903年,当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将数千年来的飞行梦想付诸现实后,人类并没有停止幻想的脚步。不过,即便是躺在头等舱宽敞的睡床上,也逃不开航班晚点的宿命。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赢得时间就是赢得先机,每一秒钟的决策延误,都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于是,善于精打细算的全球富豪名流们,纷纷成为私人公务飞机的“粉丝”。俄罗斯富豪罗曼·阿布拉莫维奇(Roman Ablamovich)耗资近10亿美元,打造了当今世界最豪华的“阿布拉莫维奇天空”号。甲骨文公司的董事长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拥有一架价值3800万美元的“湾流V型”喷气机。即便是生性节俭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Bill Gates),也乘坐着6000万美元的庞巴迪环球快车公务机到北京看奥运。享受空中度假时光 难怪有人戏言:“未来,富豪们的‘江湖’是空中的‘江湖’。”而在亚洲公务航空协会(ASBAA)看来,一架私人飞机所能做的,就是使“假期,开始于登上飞机的那一刻,而不是迈出飞机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刻。”不仅如此,无论是穿越暴雨,还是飞机起降,处于感应状态的座位始终能够保持水平。而在后部最安静的豪华包厢里,沙发更可以拉伸为一张双人大床,关上门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私密空间,一洗旅途中的疲惫。类似这种商务喷气飞机,能以0.85马赫速度飞行6150海里(11390公里)航程,连续从罗马飞至上海、洛杉矶最后抵达西雅图。它也是目前速度最快、对机场要求最低的远程商务机。最多可载乘8名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处在这样一个空间内,无论是工作还是旅行,都会变成一种怡然自得的享受。而且齐全的设施,不会让空中办公有任何的不便。当然,选好了飞机,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个性化装饰。比如在飞机上配备冰箱、音响设备,花3万美元多装一道门,或是铺上50万美元的昂贵地毯,甚至可以请来Versace度身设计,打造自己的空中之城。
分秒必争的法宝。就这样,一批富豪们被“诱惑”出了头等舱,坐进了私人飞机。私人飞机成为了他们的卧室、会议室、社交场所。尽管每款飞机价格都在数千万美元以上,而且租用机库、保养和雇用机师等费用更是庞大的长期支出,但与其说它是一件奢侈玩物,更愿意强调私人飞机的公务性。环球快车就为分秒必争的商业大腕们提供了种种节约时间的可能。着陆地尽可能地接近目的地,减少二次交通轮换的时间浪费。可以在任何合适的时间起飞,无需按时间表等排班。可以停在恰当的中小城市而不往交通枢纽挤,减少排机位的时间。甚至可以根据随时变化的情况在飞行途中临时改变计划,飞往当下最有利的目的地。相比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务机在中国的市场才刚刚启动。价格1000万美元以上的私人公务飞机,全球有25600架,美国有13150架,亚洲有340架,中国目前仅30架。从去年开始,这个市场已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以前,申请一个航班需要几天的时间,现在只需要一天。而对于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中国富豪来说,在名车、游艇、豪宅之后,拥有私人飞机、享受私人飞行的梦想,也正变得越来越现实。中国私人拥有飞机的数量正以每年10%的比率快速增长。世界著名私人飞机制造商奥地利钻石公司预测,未来5—10年中国私人飞机将多达千架。
从古自今,飞行一直是人们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试想下那种翱翔于广阔天空的自由,随意鸟瞰整片大地的豪迈,是一种多么绝美的境界啊!但是,纵观历史,又有几人能正真感受到这份幸运呢?自从美国人莱特兄弟在十九世纪末成功地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做载人飞行的飞机以后,人们渐渐看到了梦想成真的星光。然而,历尽数百年后,我们渐渐看清了——正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许只能是直升飞机了。直升机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极大地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随着民用直升机的优点在使用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直升机在民用用途上将大有可为。作为典型的军民两用产品,直升机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多个领域。此外,直升机可以不受空间限制随时起降,甚至在屋顶上随意起落,将是未来最有效的交通工具,成为“空中私家车”是拭目可待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将这等庞然大物占为己有。而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直升机也成为很多人标榜身份和财富的时尚运动。私人拥有的直升机更强调主人的品味。他们主张飞机设施趋于奢华:娱乐设施,卫星通讯系统,舱外间空镜头,水和豪华座椅等一应俱全。换而言之,私家飞机比商务飞机更能给予乘客物无与伦比的奢华体验。当一架线条鲜明充满设计感的直升机从地面起飞的时候,几千磅重的钢铁和引擎借势倾斜着升入空中,垂直向上,然后在空中平飞。整个过程清晰流畅,但就是会给你一种几乎神奇的感觉。由于直升机的最大行程范围不到800公里(通常要小很多),因此直升飞机被设计用于短途到中途行程。就好比做商务机,你可以从一个海岸飞往另一个海岸:但直升机只能送你去办公室或者海滩别墅。坐在直升机上,当你从空中看到拥堵的高速公路和水泄不通的立交桥时,心中涌现的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因此,拥有一架直升机还能给你一种心满意足的奢华感。太空漫步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向往,而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则表示了更独特的观点—— 人类必须离开地球
人长大了,要走出摇篮;人类成熟了,要走出地球。正如世界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去征服太阳系”。
早在古代,希腊神话里就有插着蜡翅膀飞向太阳的伊卡洛斯少年,中国神话里有逐日的夸父和奔月的嫦娥。自此,人类遨游太空的梦想从未停止过。从40多年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飞船的那一刻起,人类迄今已进行100多次太空行走。
中国人的神舟七号飞船正在等待最后的发射。这一次将有1名宇航员走出飞船,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中国人在太空漫步,这将是第一次。无论是技术攻关、产品研制、宇航员训练,还是任务组织指挥,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每天看到日出日落16次“在太阳升起前大约1分钟,一道睫毛那么细的深紫色出现在东方。转眼间,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各种颜色瞬间褪尽,地球清晰地呈现在你眼底。”在太空中,每天日出日落16次。从宇航员的记述里,不难想象太阳如何闪电一般一跃而出,又迅速隐去。
目前,已经有400多人欣赏过这种壮阔,其中走出飞行器漫步太空的宇航员是151人。航天技术的日新月异,早已让人们可以 脱离“脐带”,靠独立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喷气式发动机自由移动,宇航员太空行走最长时间的世界纪录也超过了82小时,他们可以在地球轨道上最大程度地信步由缰,而不必像列昂诺夫那样焦急得满脸大汗。但涉足月球的人数始终停留在12。自“阿波罗17号”溅落太平洋以后,整整36年,再没有一个人踏上月球沉寂的表面。中国能在未来十年登月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NASA华盛顿总部宣读了“新太空计划”,雄心勃勃地提出“重返月球”。在这份登月蓝图里,人类将在2020年之前重返月球并建立永久基地,为下一步将人送上火星做准备。
21世纪的太空俱乐部不再是美国和俄罗斯的天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跻身其中,欧空局的“智慧1号”、日本的“辉夜姬”、中国的“嫦娥1号”都已经瞄准月球并成功发射,而印度的“月球飞船1号”也酝酿在2008年10月发射。
就在不久前,一向心直口快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美国计划在2020年再次把宇航员送上月球。而且美国宇航局现在开始意识到,作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把人送入地球轨道的国家,如果中国愿意,就完全有可能在未来的十年里把人送上月球。
格里芬的言论令太空界大感震惊,但亦有人士认为这是实情。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约翰逊·弗利兹就认为,虽然美国在技术上有优势,但它缺乏决心,“中国人进度较慢,但每隔几年就发射。美国人跑得飞快,但却不够耐久”。太空是所有人类的太空在上个世纪的“阿波罗”计划花费了250亿美元,也即平均每个纳税家庭负担472美元后,超过五分之三的美国人反对这项“新太空计划”,认为不如用来投资教育。有人开始怀疑,这也许是一场“政治秀”。因为太空探索的高昂成本,“竞争”的字眼越来越多地为“合作”所替代。1993年,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际空间合作项目——国际空间站开始实施,该项目由美、俄、日、加与欧洲的12个国家共同参与,预计耗资600亿美元。空间站建成后将围绕地球旋转,从400公里高空俯瞰地球。和平时代的太空探索正在向市场的自由买卖转型。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民营企业会向任何买主提供现成的火箭和航天器,每个普通人都能畅游太空。
2001年,俄罗斯航天局启动了一项旅游计划,美国富翁丹尼斯·蒂托坐进了“联盟号”飞船,成为第一位私人太空游客,为此他付了2000万美元的路费。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后,他留下了一句话:“太空不是宇航员的太空,太空是所有人类的太空。”人类经历太空漫游后,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阐述了更为犀利的观点:人类必须离开地球。科幻小说家保罗·莱文森曾说:“进入太空最重要的理由,是要进一步了解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进一步了解人的生命在宇宙中的意义——凡是晚上抬头望过星空的人,都对这个世界提出这样的问题。”
新闻两篇 篇7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是一篇文气磅礴、语言简明、结构严谨的新闻,叙事详略有致,遣词褒贬鲜明,议论鞭辟入里,是新闻写作的典范。教学过程中,可以学生阅读为主线,以合作探究为方法,以理解“新闻内容”“新闻结构”“新闻特点”为目的,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要点的能力。
教学步骤:
1.导入:简介渡江战役的背景和意义,或从回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入手。
2.初读课文,从把握记叙要素的角度作好圈点、批注。师生合作探究,把握具体内容。3.显示新闻结构知识的短文,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①标题②电头③导语④主体。
主体部分怎样写三路大军分别渡江的?
4.三读课文,理解特征。
①思考:从本文来看,新闻体栽有什么特征?从表达方式、遣词造句角度看,本文有些什么特点?②小结新闻的体裁特征: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5.师生探究本文特点:
选材组材,详略有致。
表达方式,叙议结合。
遣词造句,精工传神,言简意深,褒贬鲜明。
6.迁移阅读。
从报刊中选一篇简短而典型的消息,提出要求,印发给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本单元开始可先教这一课,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一体裁的特征和结构、语言特点。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将本文同一般记叙文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赏析,以把握相关知识点。
教学步骤:
1.影视导人:播放渡江作战的影视资料,组织学生叙述自己所看的渡江战役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看看当年毛泽东同志是怎样报道这一历史事件的。
2.感知探究:①根据“资料整合”中消息的相关知识提示,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等部分。②结合历史地图投影,指派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标出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作战区域、参战人数、汤恩伯督战之处。③依据填图分析组材的时间先后顺序并探究记叙的详略,理解惜墨如金与泼墨如云的不同作用。④引导探究叙议结合的写法及其作用:叙为事实,议揭本质。分析鞭辟入里,说理透彻人微,过渡巧妙自然。3.把握要点,小结新闻的特点:标题、导语,主要体现简明概括性;电头,主要体现迅速及时性;主体,主要体现真实可靠性。
4.语言分析:组织学生自我选例,讨论新闻作品语言的准确性。(可结合书后练习进行)5.作业设计:①课外让学生看渡江作战影视片,然后写成生动形象具体的记叙文,再与本文比较。②选渡江作战的影视文学剧本,让学生与本文进行比较赏析。【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单刀直入地用最简短的时间,使学生能通过自主活动、合作探究,具体掌握新闻的体裁特征和结构形式。
教学步骤:
1.让学生自主泛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分组阅读、交流、探讨以下问题:①用一个短语或短句概括这篇新闻的内容。②用一小段话讲清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③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陈述这篇新闻的详细内容。④新闻以事实说话,请用几句话对形成以上事实的原因作评析。
3.全班交流,小结:①前三个小问题的探究正体现了新闻中标题、导语、主体等三个部分的结构。②前三个小问题与第四个小问题的共同探究正体现了本文叙议结合的特点。③所有小问题的研究体现了“以事实说话”是新闻的生命,且又及时、简明。
4.作业:学生课外自选报刊中的消息进行阅读,互相交流,巩固课内所学知识。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篇新闻报道了香港政权交接这件举世瞩目、永载史册、激动人心的事件。此设计着眼于研读文章,让学生认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培养爱国激情,并理解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特色。
教学步骤:
1.导人:由本单元后“诵读欣赏”《七子之歌》中《香港》《九龙》两章的哀伤、悲愤的朗诵而导入。(有条件者可用配乐朗诵的多媒体碟片。难点提示:香港、九龙的历史关系。)介绍香港问题的成因,使学生毋忘百年屈辱,激发热爱中华、建设祖国的感情。
2.组织学生自由、快速浏览全文,根据新闻的主体结构分析文章,并用几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文章结构内容可投影显示)
3.研读、探究课文:①先从导语中找出最具概括性的三个词语,体味含义(百年沧桑、举世瞩目、永载史册)。②画出体现香港回归历史意义的句子,共同朗读,激发爱国之情。③探究主体部分如何层次井然地叙写交接仪式的全过程:a.理清按时间先后顺序组材的各层内容。b.认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的表达方式。c.画出场面描写和深情议论的语句,分别诵读,以形成临其境、激其情的艺术效果。d.除主体内容外,让学生再从结语中找出体现“隆重举行”的一些内容,教者分析点评,照应导语中三个重点词语的理解,认识文章首尾照应、浑然一体的特色。
4.比较赏析:本文是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社记者所写的一篇书面作品,准确地再现了那个特定时刻发生的历史事件,成为不朽的文字,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文。课后组织同学观看中央电视台现场转播的录像,来比较书面文字报道与现场录像报道的异同,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让学生明白读文字作品须用形象思维,而观看录像画面具有直觉思维、自我情绪更明朗化的特点。
5.作业设计:将本文压缩为三四百字的一篇短新闻,要体现新闻结构的完整性。【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这篇新闻报道的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民族盛事,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文章较长,可以从作品的主体部分入手,把握相关内容和有序组材的特色。
教学步骤:
1.以歌曲《我的中国心》作序曲导入。
2.在乐曲中,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香港成为英殖民地原因的信息。
3.投影小结香港的历史问题,调动学生阅读探究本文的情趣,激发爱国热情。
4.快速泛读,梳理脉络:根据所学新闻知识,组织学生自主梳理本文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等五部分,并与上文比较异同。
5.精读主体,合作探究:①师生共同研析,划分本部分的五个小层次。②分组活动,各自找出可以激发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的语句。③赏析这些语句,集体诵读体味。④选优秀学生模仿播音,对16-23节进行诵读表演。
6.小结、练习:①小结标题中“隆重”之含意,以加深对全文的理解。②网络搜索阅读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的报道,进行比较欣赏。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新闻的写作有其常见的形式和基本特征,新闻的阅读重在内容的把握和信息的筛选。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筛选信息,准确抓住要点,并引导他们把两篇课文进行综合比较,探究异同,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以指导今后学习。教学步骤:
1.课前自学:①利用学习上篇新闻所获得的知识指导本篇自学,并比较两者的异同。②掌握文中丰富的词句知识,理解课文内容,筛选信息要点。
2.课内交流:①在《东方之珠》的乐曲声中,组织学生合作探讨,交流自我筛选的信息要点。②比较两篇新闻的异同(参见课后探究练习二)。⑤讨论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重点研读描写、议论、抒情的语句)
3.课后巩固:①要求学生自选一篇典范性的新闻带到班级交流。②选择本地区、本学校最新发生的重要事情,仿写一篇新闻。
【资料整合平台】
几种常见的新闻体裁
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简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消息——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具有及时、简明、真实的特征。消息结构一般有六个部分:标题,用来标明作品的内容;电头,用来交代消息的来源;导语,用来概括文章的主要事实,点明主题;主体,用来具体介绍要报道的事实;背景,用来指示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结语:作最后的总结或某些内容的补充。新闻结构有三者是不可缺少的,即标题、导语、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