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

2024-07-26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精选10篇)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 篇1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西汉王国问题产生的背景 汉景帝、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周世宗改革

北宋的建立

宋初中央 集权的强化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和宋初中央集权强化,以及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初步理解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地方分权和分裂割据的辩证关系,从而明白统一局面的来之不易,明白维护国家统一认识,反对分裂势力,仍是我们现在的民族大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汉语武帝的集权措施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难点:论从史出分析、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通过网络下载有关历史图片,初步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

2.思考课后的知识链接。

(二)导入新课

情境营造:用大屏幕打出秦王李世民征战图。

教学导语: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从西汉到北宋,中央集权与地方 分权的斗争一直连绵不断。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和以后的藩镇割据,都表明了中央集权过程的坎坷。那么,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给人留下了什么启示呢?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结构

一、西汉前期的分权集权

1.汉高祖巩固政权

2.汉景帝平息叛乱

3.汉武帝加强皇权

二、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

1.盛唐的安史之乱

2.藩镇割据的形成 3.周世宗改革及其意义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2.杯酒释兵权

3.“三冗”积重难返

(四)师生互动

一、西汉前期的分权集权

1.汉高祖巩固政权

情境营造:打出汉高祖画像和《大风歌》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衣锦还乡。他大宴家乡父老乡亲,并组织120个小儿“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史记 高祖本纪》)。

课堂设问: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打出西汉前期形势图)

提示: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他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到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2.汉景帝平息叛乱

情境营造:汉惠帝以后,诸侯王羽翼日渐丰满,国势日盛,逐渐尾大不掉,“不听天子诏”,觊觎帝位。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发动武装叛乱。三年后,淮南王刘长又步其后尘。

课堂设问: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识之士是怎样做的呢?

(打出贾谊、晁错、汉景帝、周亚夫的画像及平定七国之乱经过 示意图)提示:贾谊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终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辏并进而归命于天子。”晁错上《削藩策》:“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公元前154年,当汉景帝着手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发动叛乱,“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几经犹豫,最终决定平叛。

3.汉武帝加强皇权 课堂设问一:汉武帝即位后为强化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打出汉武帝图)提示:建立中朝;设置刺史;推恩王侯子弟。课堂设问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0页最后一段小字,思考课文提出的问题:《治安策》《削藩生》及“推恩令”的措施有什么共同之处? 课堂设问三:汉武帝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即位的皇帝大多过于 幼小昏弱,“代行天威”的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设计意图:第一目的重点内容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汉高祖和汉景帝的内容是它的铺垫,不能不讲,所以设计两段情景,使学生既增加学习兴趣,理解课文,又能节约时间。

二、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 1.盛唐的安史之乱 2.藩镇割据的形成

情境营造:用幻灯打出唐玄宗的画像及白居易的《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 万骑西南行。”

课堂设问一:盛唐时期出现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打出唐玄宗、郭子仪、李光弼的画像)提示:由于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败坏,只图享乐,不理朝政,任由奸相当权,结果导致“安史之乱”。

课堂设问二:“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打出《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图》

提示:尽管唐大将郭子仪、李光弼最后平定了叛乱,但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在唐朝后期的140多年里,河北三镇的57个节度使中,真正由唐朝廷任命的只有四人。唐朝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三镇,各占一方,唐朝的统一局面被破坏,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同。

设计意图:教材并未详细介绍唐玄宗和“安史之乱”,但它又是藩镇割据的直接原因,创设情境简要介绍唐玄宗和“安史之乱”,可以起到既省时间,又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作用。

3.周世宗改革及其意义

课堂设问一:五代十国是指哪五代、哪十国?(打出五代十国形势图)提示:五代十国口诀:“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个后。十国:南平吴越吴,南唐闽和楚,还有南北汉,再加前后蜀。”

课堂设问二:周世宗改革的意义是什么?打出周世宗的画像。

提示: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更加痛苦。至五代后期,周世宗进行改革,南征北战,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课堂设问三: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等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设计意图:这里增加对“五代十国”口诀的介绍,主要是想让学生多掌握一种学习方法。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2.杯酒释兵权 3.“三冗”积重难返 情境营造:(打出赵匡胤、赵普的画像、陈桥驿及“黄袍加身”的照片。)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课堂设问一:赵匡胤即皇帝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打出宋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提示:在中央,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行政归宰相,财权属三司。在地方,州郡属中央,设通判监视;文臣做知州,理财转运使。

课堂设问二: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

提示:利: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机构臃肿,形成“冗官”,效率低下;军制紊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造成积贫积弱。

课堂设问三:与历朝开国之初“飞鸟尽,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做法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 提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既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又避免了因削夺兵权而可能引起的武装反抗。同时,还不会背上杀功臣的骂名。宋太祖的和平夺权要比历代帝王杀功臣的做法高明得多。

课堂设问四:试分析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各有何特点,利弊如何。

提示:汉武帝通过在中央设立“中朝”制度,削弱和遏制相权,在地方上采取推恩子弟、削弱王国和酎金夺爵等办法,解决诸侯王国尾大不掉的问题。同时设立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郡国的监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同,但权力的过分集中,导致档汉中后期外戚宦官的专权。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中央、地方机构的权限大大分化,使所有权力集中于中央和皇帝。至此,基本解决了历史上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争权的问题。但也导致地方 毫无独立性可言、中央权力极端集中的后果。最终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积贫弱局面的形成。

教学总结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斗争经历汉、唐、宋上千年时间方告一段落。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除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外,还突出体现在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中枢权力体系的调整与完善上。这是我们下一课要学习的内容。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 篇2

新课程改革近几年来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 高中历史新教材也出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大象出版社四种各具特色的版本, 可谓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而青岛地区使用的是岳麓书社出版的新教材,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浅谈一下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几点认识。

一、焕然一新的课程结构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为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课程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历史教材是由中国近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构成。中国近代史是必修内容, 而世界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是选修内容。岳麓版新教材突破了传统历史教材的窠臼, 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 构成了重基础, 多样化, 有层次的创新性教材结构, 在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 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II》《历史III》三个学习模块, 这三个模块分别反映了中外政治领域、中外经济社会生活领域和中外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容。选修课包括历史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学习模块的设置, 既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 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 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 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 形成有个性的课程学习计划。

二、专题式的编排体系

教材对历史知识体系也进行了重新整合, 打破了传统历史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在每一个模块中都采用了专题的形式, 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 古今贯通, 中外混编的编写体例, 构建了高中历史的教学体系。如《历史I》, 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它由七个专题: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再如, 《历史III》着重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和科学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其学习内容共分为六个学习专题, 它们分别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国古代文艺长廊、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三、清晰的编写思路

教材在编写思路和可读性方面, 思路清晰, 特色鲜明, 凸显出创新精神。每册教材前设导读, 每专题前设专题导语, 每课提供了引语, 针对相应内容作了提纲挈领的说明, 这样使学生在开始本专题的学习时, 就能了解本专题的内容和线索, 抓住核心问题, 并能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投入学习, 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提高其学习效率。如《历史III》第五专题《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一课, 其导语是这样的:“伴随着列强的炮火, 西学的潮流和传统文化的衰微, 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 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征程……面对挑战中国的先进分子总是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激励自己, 从林则徐以新的目光看世界, 到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洋务派力主‘中体西用’, 到维新思想家提倡新学, 行民权, 定新法;从模仿西方的坚船利炮, 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深刻地启发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觉悟,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导语中便知, 本专题讲述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的演讲过程。线索是:从阶级上来看, 由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的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再到无产阶级;从内容上看, 可知是由器物变革再到制度变革, 再到思想的变革。

另外, 岳麓版新教材在课后还设计了“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活动建议”等栏目, 这些栏目都有利于学生课后探究学习。

四、直观性的图片配备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而长期以来, 不少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 与传统的教材定位于教本有很大关系。“教本”式的历史教材枯燥、繁琐, 无可读性, 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历史知识本身具有过去性、既往性的特点, 决定了历史教学要遵循直观性原则。因此, 历史教材在呈现历史知识时更要注意其直观性。岳麓版新教材就做到了这些。它精心配置了许多有辅助文字叙述的各种历史图片, 图表, 历史文物照片, 历史人物、场景等, 使教材新颖活泼, 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历史, 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 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历史III》第一专题共六课就有58幅图片, 而第三课就有12幅, 第六课有18幅。这些图片都是很好的内容补充, 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

教材不仅提供了较多的图片, 还配备了许多史料, 并设计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课堂设问。如《历史II》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本课在讲述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时, 配备了这样一段史料:“当时很多人反对机器生产, 其理由是: (1) 汽笛声太吵闹; (2) 机器响声太大; (3) 高烟囱有伤风水; (4) 男女同一工厂有伤风化; (5) 工匠操纵机器不纯熟容易伤人”, 接着设计了这样一问:“试分析这些理由是符合理?”学生通过对这段教材的阅读与思考, 了解了当时中国人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 从而更明白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多么的艰难。

教材教学内容的正文用大、小形式呈现。大字凸现主干知识, 小字部分作为内容补充。如《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的《五四爱国运动》一课中, 法科学生谢绍敏知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 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的壮举, 这样的故事既是对主干知识的很好补充, 又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 从而更好地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岳麓版新教材除了上述这些特点之外, 也有不足之处。如专题史的模块设计尽管让人耳目一新, 但细看内容都似曾相识, 撇开体例和印刷的变化, 新教材无非是新瓶装旧酒。政治史, 经济史, 思想文化史, 模块到模块, 倒有了一种衣物整理箱的感觉, 秩序井然的样子。有通史教学经历的教师可能都有这个感觉, 这种模块打乱了历史的整体性, 人为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分裂。如《历史I》着重反映了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时间和任务的活动, 探究人类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制的艰难历程。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政治变革是历史发展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讲政治怎能不讲经济基础, 不去分析反映政治经济发展变的思想文化呢?

新教材的模块设计对史实的分割使同一个内容在多处重复, 占用课时, 造成了教学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如必修一讲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必修三中又提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必修二中讲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必修三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再如, 必修二中讲洋务运动, 必修三中讲中体西用。

某些专题的设计有牵强附会之嫌。如必修三的专题一讲的是中国古代思想, 但第六课讲的则是中国古代的科技, 很显然这二者不属于同一类别。

另外, 新教材的所谓中外合编的体例实际上也只是“合”而未“编”, 就像是把沙子倒进水杯, 水就是水, 沙还是沙。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 篇3

【关键词】人教版 岳麓版 历史插图 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10-02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必修课,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将抗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历史的过去性、学科知识的不可再现性决定了我们在认识和了解历史人物、事件的时候要通过一定的媒介,而这种媒介就是史料,其中就包括了图片史料。

图片史料相对于文字而言具有较大的渲染性,可读性较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创设一定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在历史教学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的插图各具特色,了解、掌握各个版本教科书中插图的特点,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国内对历史教材中的插图以及不同教材中的图片比较研究就比较少。除了刘军主编的《图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外,很难找出关于研究历史教材中的插图的专著,大多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专著中。在文章方面,主要涉及的都是历史插图在教材中的运用或者是不同教材中史料的运用。极少有关于单独研究不同教材中插图的研究。人教版和岳麓版是现行教科书中运用范围比较广泛的版本,笔者将以专题二为例,对教材中的人物插图、示意图、漫画以及历史情境插图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各自特点,以期能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人物插图的比较

人教版中关于专题二的人物插图有4幅,而岳麓版有3幅。两个版本的人物插图数量相当,但内容存在异同。洪秀全和曾国藩是两个版本都有的,而人教版则多出了林则徐和邓世昌,岳麓版则有李鸿章。林则徐是虎门销烟的发起者,虎门销烟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唤醒了一些有志之士。虽然这也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但从一定程度上讲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林则徐在这一巨大的转折点处于风口浪尖上,却一直保持着爱国的情感,不得不令人佩服。在虎门销烟这个子目中插入他的图片,有其必要性。在这点,岳麓版就有些欠缺。同样地,在上《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之前,很多学生应该不清楚邓世昌其人。在讲到邓世昌带着部下向前冲的时候配上他的图像,学生会更加立体、感官地想象当时那个场面,对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一定的帮助。岳麓版教材中,李鸿章和曾国藩一起出现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和李鸿章带领的淮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但人教版只提到湘军,没提到淮军,所以笔者认为人教版没有附上李鸿章的插图是无可厚非的,由于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两个版本的插图,所以至于是否应提到淮军这里不作评述。

另外一方面就是注解的规范性。岳麓版的三幅人物插图都只是在图片底下附上该图片的人物名字而已。而人教版除了附上名字以及生卒年外,对于一些学生比较不熟悉的人物,还在图片的下面用文字解说其主要事件或功绩。例如,邓世昌的插图,人教版的解说是:“邓世昌,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后入北洋舰队,任致远舰管带。在黄海大战中,他见日军四艘舰艇逼近北洋舰队旗舰,便冲锋向前掩护旗舰,弹药将尽时,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猛冲敌舰,致远舰不幸被击沉。全体将士壮烈殉国。”这样的解说,不仅补充了正文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轻描淡写,增加了细节,更让学生能过体会到当时战场的惊心动魄以及战士们的爱国情操。这样,学生看到的不是一副独立的图片,而是一段历史。

二、示意图的比较

专题二在人教版中所涉及到的示意图有2幅,而岳麓版的有6幅。专题二主要是讲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以战争为线将这个专题串联起来。示意图能让学生更加准确、清晰地了解到战争的整个过程。学生在感知历史事件的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深化记忆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在两个版本的教材中都出现,但是也存在些许不同。太平天国示意图中,岳麓版除了标出主要路线等之外,还将天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战场以及江南江北大营标出来。如果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能利用好这张示意图,指出江南江北大营的重要性,学生将更容易领会到太平军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的英勇。

三、漫画的比较

专题二在两个版本的教材中设计的漫画数量及内容如下:人教版中关于专题二的漫画有2副,岳麓版则没有。漫画通常寓史于画中,是文字材料的补充。它通常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尤其是政治漫画,都带有强烈的思想性,而不仅仅停留于让学生形成一个历史表象,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历史漫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如讲到八国联军侵华时,出示《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这幅图清楚地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局,以及各帝国主义狰狞的面目,还反映了清政府的麻木不仁的态度,揭示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清政府的腐朽。这不仅能形象地揭露历史本来的面目,促进学生的理解,而且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在这方面,岳麓版相比人教版比较逊色。

四、历史情境图片的比较

专题二在人教版涉及到历史情境图片有15幅,岳麓版的有8幅。关于历史情境图片,第一,从数量上来看,人教版明显多于岳麓版。第二,从文字解析来看,人教版虽然搭配的文字也不多,但是能够点出主题,适当地解释图片的内容。例如,在抗日战争这一子目中,插入了东京《日日新闻》登载的两个日本军官进行杀人比赛的报道的图片,这张图片都是日文,教材中没有把日文翻译过来,这样子学生只是知道有这样一篇报道,但是报道具体的内容就无可得知了。如果能将图片上出现的内容翻译成中文,相信会让学生更加震撼,对这段历史更加铭记于心。随着新课改的推动,教科书变得图文并茂。历史插图在教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教版和岳麓版两个个版本的插图都有各自突出的优点和特点,但总体而言岳麓版在处理历史插图方面略差于人教版。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如能仔细比较分析,糅合各版本之精华,选择适合的有效的照片,充分发挥历史插图的作用,将更容易让学生在趣味中了解历史,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杜经国、庞卓恒、陈高华:《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黄牧航主编:《中学历史教材研究》,长春出版社,2013年第1版。

[3]黄牧航主编:《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4]肖军:《浅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2009年。

高一岳麓版历史知识点 篇4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经验教训

(1)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核心内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①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

②主要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农、轻、重等关系

③成果:“一五计划”成果图

④意义: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3)三大改造:1956年底,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标志:生产资料的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计划经济建立。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4)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①中共八大:(1956年)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当前的主要任务。

②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③左倾错误:

表现: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

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④纠“左”举措: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⑤时间:1966——1976年

原因:“左”倾错误恶性膨胀的结果

表现:严重干扰和破坏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⑥教训:

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①时间:1978年12月

②内容:实行改革开放、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

(2)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揭开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开始:安徽、四川

②前提:土地公有制

③特征:包产到户,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改革

④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目标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五、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特点

(1)形成:

①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②原因: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或港口;著名侨乡,离港、澳、台较近;历史上与海外联系密切

③目的: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④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⑤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⑥沿海经济开放区:闽南三角区(厦漳泉)、长三角、珠三角;

1990年开放浦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等;

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各地出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开放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六、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 篇5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到陶,以经商致富,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战国时期自由商人大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①商品经济发展 ②工商食官政策被打破 ③官府的支持与扶植 A.①②③

C.②③

B.①② D.①③

解析: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③。答案:B 2.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通宵达旦的夜市

解析:东汉时的市是由政府严格管理的贸易场所。B、C、D三项则是宋代以后出现的。答案:A 3.“朝奉”本为官员,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徽商的谦虚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徽商已走了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的虚伪

解析:中国古代具有重农抑商、歧视商人的观念。从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看,这本质上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商人仍然受到朝廷的歧视和压制。

答案:B 4.“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A.商人众多

B.商业繁荣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C.农村破败,土地荒芜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了唐代商业发展的状况。与农村经济破败无关。答案:C 5.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诸如《一统路程图记》《商程一览》《路程要览》《天下路程》一类的书籍。这类书籍大量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治局势的稳定

C.抑商政策的松动

B.商业的发展 D.交通运输的发展

解析:这类书籍的名称反映出其主要内容是“商程”和“路程”,很明显这些内容是商业发展而导致的。

答案:B 6.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A.机器工业

C.农业

B.官营手工业 D.商业

解析:材料体现的中心含义是“重本抑末”,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主张“重农抑商”,因此这里的“本”指农业,“末”指商业。

答案:C 7.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紫禁城”。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发财做官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晋商文化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解析:商人把钱用来买田臵地,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答案:C 8.《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

解析: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舍本逐末,贤者所非”,可知对商业的压制和对农业的重视,其他三个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18分)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材料二 从唐玄宗时期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中,可见大量的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如绢行、布行、米行、生铁行、肉行、油行、果子行、靴行等等(见《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唐代的“飞钱”,宋代的纸币,明清的商号会票,清代票号、钱庄的钱票等异地汇兑也在一些地方出现。

材料三 “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应该如此。由于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是,从长期看,则恰好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的伍秉槛拥有资本达2 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当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伍秉槛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 000万两白银,晋商、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

——引自《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4)你是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由材料可知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第(2)问,由“大量的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可知出现了行会,由“飞钱”“纸币”“会票”“票号”和“钱庄”的钱票等可知出现异地汇兑的业务;第(3)问,由材料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并未能抑制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大商人;第(4)问,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重农抑商”政策。(2)商业行会产生;异地汇兑出现。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篇6

1、1、读李白诗,分析反映的历史事实。找出完成统一的时间、都城、人。讨论: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原因,师总结。讨论:统一的历史意义,生小结。

2、讨论:统一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阅读,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讨论、发言,得出结论。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谈话法解决“皇帝”的称号及其权力。

2、如何治理国家?讨论后阅读教材,然后归纳,落实在书上。

3、分析理解其权力的中央集权。讨论:优与劣。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观察插图,谈发现,说明了那些问题?

2、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了后,有什么好处?

3、发言后,归纳:为了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仔细看图回答

1、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不一致;

2、秦始皇把原形方孔的秦国铜钱作为统一的货币。

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学生分组自由讨论,然后汇报讨论成果。

课后作业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 篇7

一、三维目标落实存在的误区

1. 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太过肤浅。

有不少老师认为三维目标只是旧课程中备课目标的翻版、变式, 这种想法使教师少了一份凝聚精神、重塑灵魂的热情, 也使学生少了一份参与教学、探究知识的活力。有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强调某知识点是新课标规定的内容, 要求学生能够背诵这些目标;有的把三维目标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归纳整理。这种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看似重视三维目标的背后, 其实是完全无效劳动, 因为他们又在重复死记硬背的模式, 只不过原来背的是考试大纲, 现在背的是三维目标。

2. 三维目标的设计不能融为有机整体。

有人说, 三维目标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底座, 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单单有了知识、技能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 才有生命力。但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 有些教师并不关心如何优化课堂设计。他们不懂得学习不仅是求知活动, 也是学生生命存在的方式, 它包含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基石, 也是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载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则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3. 三维目标的设计严重脱离教学实际。

三维目标设计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趋向有两种:一种倾向是目标不能满足学生探究新知的需要。我们常常把学生的知识素养定位在零度, 所以总是把其他课上的东西一遍遍地贩卖给学生, 低估了学生的水平。另一种倾向是教学设计完全脱离了知识的基点, 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的老师一味求新求奇求偏求难, 令学生思维混乱、无所适从;还有的老师在设计问题时既无铺垫也无引导, 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令学生疑窦丛生、茫然无措。

4. 三维目标的落实生硬僵化。

三维目标究竟联结在何处?有人说统一于知识, 有人说统一于能力, 有人说统一于过程, 还有人说统一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是, 在教学实践中, 不少老师把三维目标生硬地剥离, 上课时背诵或默写知识点就是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 讨论或者表演就是讲求过程与方法, 而假大空地抒情一番就等于是强化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 他们的课堂前后段落衔接十足生涩, 教学语言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知所云, 至于思想升华和情感则纯粹成了思想教育或政治说教。要纠正上述误区, 我们必须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完善自己。

二、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1. 三维目标的确定必须严格依托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要通过三维目标来实现, 所以三维目标设计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以《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为例, 课标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可这样制订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掌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基本史实, 海峡两岸关系新发展的情况。“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前整理资料让学生掌握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并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 通过视频、图片等让学生了解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3) 通过模拟表演让学生体验国家领导人制定国策的艰辛, 增强为公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的回顾, 体会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感受港澳回归后人民的豪迈情怀。 (2) 欣赏《七子之歌》, 形成为祖国统一出力的历史情感; (3) 展望台湾问题的未来, 培养胸怀祖国、情系中华的情怀。

2. 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应当成为全部教学活动的立足点。

任何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滋润都要立足于知识体系的建构。我首先重新整合了本课知识点, 把整节内容分解为四个板块:一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国家统一问题的由来;二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三是“紫荆花开满园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四是“何时海峡再撑舟”———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使学生加深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第二部分通过表格方式呈现了“一国两制”构想形成过程, 通过现场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了一国两制的丰富内涵;第三部分通过播放视频、音像资料等, 引导学生分析港澳回归的伟大历史意义;第四部分通过学生搜集的大量新闻资料, 让学生分析阻碍两岸统一的主要政治因素。

3. 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应当成为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这里的“过程”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外在的学习活动过程, 如资料收集、分组学习、合作探究;二是指内在的学习思维过程, 如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 比较历史事物的过程与方法, 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 等等。“资料收集、问题探究”不是教学目标, “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设计本课时, 我通过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图片、文字资料的方式让学生整合港澳台问题资料。在分析一国两制的内涵时, 组织学生编排了现场记者招待会, 相信他们在搜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已经感知到了什么才是真正有意味的历史。

4. 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成为引领新课程实践的行动指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是教育本质的真正回归。我们不能容忍历史课堂变成一潭没有思想和灵魂的死水, 也不能容忍历史课堂变成没有真实情感体验的秀场。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与情感在死水中激起波澜, 用自己的深沉和理智在秀场上砌起知性的高墙。本节我以邓丽君的歌曲引入主题, 以中英街今昔对比展现一国两制的历史, 以《时代周刊》为香港问题的失误而向国人道歉告诉学生一国两制方案何等睿智, 以余光中的《乡愁》展现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景, 以2008年两岸“大三通”引导学生感受国家统一的趋势, 最后以台塑董事长王永庆的话“飞起来了, 就不要再停下来……”留给学生一个挥之不去的悬念。

5. 以超常规的作业设计继续实践三维目标的基本理念。

本节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2008年4月29日凌晨, 台湾作家柏杨病逝。生前他严厉批驳‘台独说’。2007年底他被陈水扁的一席‘戒严说’气得病倒。马英九专程前去探望, 并题了“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八个字送给他。”请思考:假如你是一位随行的新闻记者, 请以《马英九殷切告慰中国的良心》为题写一篇马英九答记者问模拟实录。这个作业属于情境设置型作业, 没有超越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需要学生以充裕的知识、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去完成。

三维目标是一棵树, 知识与能力是树的根, 过程与方法是树的主干和枝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树叶和花。没有了根基, 就长不成一棵完整的树。而我想, 假如没有了我们的辛勤浇灌, 这棵树依然不会枝繁叶茂。多么希望在新课程的实验田上播下今天的种子, 收获明天的期待。

参考文献

[1]万福, 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 篇8

第一个问题,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的问题。

教材第40页第一行明确写着: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这句话是很容易让学生误解的,严格意义来说,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联邦制是国家结构形式而不是政体。什么是政体?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常见的政体不外乎分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两种形式,而民主共和制又分为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与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主要是以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还是总统来区分的,君主立宪制又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主要是看世袭君主是否有实权,在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下,君主没有任何实权,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中,世袭君主有一定实权。所谓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形式,它是表现一国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形式,是指整体是由哪部分构成的。具体指国家统治阶级根据什么原则,采取何种方式来划分国家行政单位,调整整体和它的组成部分即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相互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即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是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的主要特点是全国只有一个统一的立法机关和一个中央政府,只有一部宪法,具有统一的国籍,在对外关系上具有统一的国家主体资格。现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取这种国家结构形式。复合制分为联邦制与邦联制两种,邦联属于松散联盟,可以不做研究, 而联邦制是指由若干有独立主权的组成单位(如共和国,邦,州等)组成的联盟国家。它的主要特点是除联邦宪法和联邦中央政府外,各成员单位还有自己的宪法和中央政府。联邦国家的公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成员单位的国籍,对外关系上联邦成员单位一般不具有国际法主体的资格,有少数联邦除外。

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可以明确一个问题:联邦制是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而美国的政体是总统的民主共和制。

第二个问题:《八一宣言》到底是谁发表的。

教材第83页倒数第二段写着:1935年8月1日,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即《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表面上看起来,这个提法似乎根本没有任何问题,因为绝大多数的教学参考与材料中都是这样表述的,但是真正的史实却是这样的: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史称《八一宣言》。据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发表《八一宣言》的是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虽然是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的名义,但是这个史实是不容抹杀的。比如说有的教学参考书中就这样说:《八一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从全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而提出的政治主张。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失之偏颇了呢?所以这个问题,我感觉还是交待清楚比较好。

第三个问题:解放军数量超过国民党军队是不是战略决战时机成熟的表现。

教材第87页最后一段这样表述:到1948年秋,解放军的力量已超过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相继取得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歼灭国民党军主力150多万人。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因为解放军的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的数量,所以战略决战时机成熟了,然后解放军发动了战略决战。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全面内战爆发之初,国民党军队总兵力430万人,其中正规军200万人,中共方面只拥有军队120万人,其中正规军61万人。到1948年8月,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增至280万人,其中正规军149万人,国民党军队总兵力已下降到360余万人,其中正规军198万人,也就是说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动战略决战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战略决战时机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但并不是说解放军的力量就完全超过了国民党军队,通过上面的数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而取得数量上的优势是在辽沈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下降到290万,人民解放军上升到300万,从而取得了人数上的优势。教材所说的到1948年秋,解放军的力量已超过国民党军更多的是说军队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但是很容易让学生误解。所以我感觉还是说敌我力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使战略决战时机成熟更合适一些。

之所以提出以上几个问题,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学生有所质疑,另一方面笔者又对相关史实进行研究,发现教材的提法与相关史实有明显的出入。当然这也仅是笔者的个人之见,还请各位教育同仁批评指正。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巴黎和会及操纵和会的国家 对德《凡尔赛和约》及其内容 凡尔赛体系 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通过分析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学生认识两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以此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②通过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学生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结果,了解巴黎和会及操纵和会的国家。通过逐条分析《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认清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组织学生讨论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的条约中有关中国问题的条款,得出弱国无外交、无国际地位的结论。

②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再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涵和实质,也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拟制表格,归纳、分析诸条约的背景、内容、影响与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的德国的掠夺性条约;华盛顿会议在以美国为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②两会中的中国均是被宰割者,从而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发愤学习的民族情感。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包含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世界大战。

重点难点

重点: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难点: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一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新课教学

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 1.巴黎和会的召开 时间:1919年1月 操纵国:英、法、美

巴黎和会实质上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2.《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①《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时间:1919年6月 内容:第一,关于领土问题。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第二,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英、法、日、比等国加以瓜分。第三,关于军事问题。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拆除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的防御工程。第四,关于赔款问题。德国必须对战胜国支付大量赔款。

教师补充: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地位,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②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对德和约签订后,协约国又先后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分别签订了和约,《凡尔赛和约》和这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

强调:《色佛尔条约》从未生效;《洛桑条约》是凡尔赛体系中唯一较为平等的条约。

三、华盛顿会议

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时间:1921年,地点:华盛顿

参加国:美、英、日、法、意、中、比、荷、葡九国 2.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和影响 ①内容:《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 A.《九国公约》。核心内容是确立列强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质是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B.《四国条约》。签订的国家是美、英、日、法。此条约为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扩张扫除了障碍。

C.《五国海军条约》。此条约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的终结,日本扩充海军计划受到限制,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这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又一胜利。

②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了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从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小结巩固

1919~1922年,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在巴黎和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和平”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巩固了帝国主义大国的既得利益,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暂时和平。但是它极不稳固,是注定要彻底崩溃的。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 篇10

【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三副图片,认识他们吗?(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天皇)发动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 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为了消灭法西斯世界主要国家组成了反法西斯同 盟,同学们知道核心国家有哪些吗?(美、英、苏联、中国等)这场战争最终以法西斯国家战败而宣告结束。战争结束了,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昔日盟友将何去何从?

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大变化。战时共同对敌、并肩浴血奋战的战友反目成仇,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同学们知道是哪两极吗?(美国、苏联)美苏两国为什么由盟友变成了敌人?他们的对立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今天这节课学习主要内容。

【 进入新课 】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 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雅尔塔体系

在二战胜利前夕,美英苏等国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讨论结束战争、处理战后和平和战后遗留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决议,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 局。

实质:建立在美苏政 治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欧洲为中心→美苏两极格局 A、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传统强国在二战中实力大为削弱; B、战后美苏国力优势明显;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句话:“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战后美苏关系:战时盟友→关系恶化→冷战

一、“冷战”的兴起

设问:什么是冷战?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1、背景——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1)、客观原因: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2)根本原因:国家利益冲突 A、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B、苏联为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的势 力范围(3)、重要原因:美苏社会制 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4)、英国对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 国际关系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国家利益

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 你认为应该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关系的原则吗?

不应该。各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政 治制 度,资 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不但应该,而且可以和平共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周 恩 来总 理)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 产主 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 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简单介绍希腊和土耳其问题的由来。

苏联: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 情 报局(1947年)

教师归纳:美国已公开放弃和苏联的合作政策,正式决定对抗苏联,“冷战”正式开始。

二、冷战的主要表现

1、“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经济对峙 ① “马歇尔计划” 学生思考:“马歇尔计划”又称作什么计划?美国是慈善家吗?它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有没有进步作用?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 ②经互会

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经互会成立的原因: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说明:双方开始在经济上对峙。

2、“北约”和“华约”建立——政治军事对峙(1)柏林危机

讲解柏林危机的简单经过,为学生说明柏林危机是“冷战”的第一次高 潮。

过渡:美国利用“柏林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渲染战争气氛,1949年建立起针对苏联的军事集团——北约。而苏联也毫不示弱,为了对抗“北约”,于1955年建立起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2)“北约”的建立(3)“华约”的建立

学生思考 “北约”和“华约”各自包含哪些国家?所处地理位置?希腊、土耳其并非北大西洋沿岸国家,为什么也被吸纳进北约组织?华约为什么没有南斯拉夫?它为什么在1991年解散? 教师补充说明:“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阵营,“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此“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三.“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的影响:(1)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面对两极对峙格局,亚非拉国家结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

2、消极的影响:

(1)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分裂成两部分。(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3)美苏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 政。

(4)破坏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热战”——朝鲜和越南战争

四、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中国抗美援朝,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从欧 洲扩展到亚洲。

2、越南战争-----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军事实力大体赶上美国。【 小 结 】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是两极格局的确立。美苏两极格局存在近半个世纪,对二战后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两极格局虽然已经解 体,但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角度而言,学习这段历史仍然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以对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思考与探讨,最后将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表列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

第25课 世教学过程

导入

人类历史上爆发了多次战争,那么是什么因素在主宰着战争呢?究竟是谁在操纵战争,谁在主宰全球,让我们用事实说话。54年前,美国在我们东亚发动了一场战争,即朝鲜战争。事隔50年后,美国又在西亚发动了伊拉克战争。面对这两场战争,你们的国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和拥有什么样的立场?下面我们分成四个组,分别代表联邦德国、日本、苏联和中国。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背景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1)国际地位的下降,不得不依靠美国恢复经济。(2)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3)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和美苏抗衡.(4)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统一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梦想。2.欧洲共同体形成的经过

(1)雏形初备: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德和解

(2)更上层楼: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三位一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4)经济一体:推行统一的关税;实行共同农业和政策;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方向发展;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5)欧盟面世:1993年成立欧盟。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6)扩展之路:至今已拥有27个成员国

请概括一下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1)经济领域的局部合作到全面合作(2)从经济领域开始到政治经济一体化 3.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经济上与美国竞争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使美国的霸权地位严重削弱。③冲击了“二战”后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国内:二战使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际: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外交上追随美国 2.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1)美国的扶植;(2)民主化改革;(3)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4)政府和民众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5)政府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6)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 3.影响 ①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追随美国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④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和军事大国

三、不结盟运动兴起

1.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②在两极格局之下,新兴独立国家处于弱势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2.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1)成立: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宗旨原则: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3)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2009年7月15日第15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15日在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大会,共商不结盟运动今后3年的政策纲领和行动计划。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率团出席会议。

四、中国的振兴

(1)经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政治: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军事:中国为世界公认的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

(4)科技:航天技术、核技术、基因技术等高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截至2005年2月,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多少个?是168个,世界上大约有200个主权国家,与中国建交的就有168个。可是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7个。那么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国际形势?新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呢?我们来学习27课新中国的外交

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际形势、国家性质、国家综合实力

线索:由于这一课内容比较多,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我把教材整理了一下。学习的时候,我们分成三大部分来学习: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外交,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一、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外交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主要是反美 [设问]:建国之初,我们的毛主席就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是哪三大外交政策。[提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

[联系]:至于这三大政策各有什么含义,请同学们翻开P119页的阅读与思考,顺便做一下,这个思考题

1、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

[补充]: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下,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提示]:这是由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的。当时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包括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和军事上包围,使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在这用情况下,中国只能依靠老大哥苏联。

[补充]:当时,苏联也确实发挥了老大哥的作用,不仅第一个承认中国,还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贷给中国3亿美元。在苏联的帮助之下,在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经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并开始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我们的周总理在1953年底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巩固]:这里我们要注意五项原则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和不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的保证和前提,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则是五项原则的目标。给同学15秒时间,看有没同学可以背五项原则的内容(2)意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包容性 开放性 基本准则)

[设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那么它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提示]: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指什么?

包容性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过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在两次国际会议上的运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

3、日内瓦会议:1954年;五大国身份

4、亚非会议:1955年,“求同存异”

[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一下这两个会议。日内瓦会议,我们要注意这是中国首次作为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也称万隆会议,这次会议上中国“求同存异”的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要注意“求同存异”的方针并不是最先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早在与印度发表联合声明的时候就提出来了。

[过渡]:从前面所讲的内容来看,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最大的成就是是什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原则。而到了70年代,中国外交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我们来看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果 二、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果

1、一大成果: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1年 26届联大 [设问]:为何要说是恢复? [提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该席位一直由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控制,新中国政权建立后一直没能恢复。[设问]:那么在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提示]: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找:美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即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中国 ① 70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衰落:这时期,除了西欧、日本等力量迅速兴起外,在美苏对峙格局中,双方力量对比,苏联略占优势,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② 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 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使许多国家认识到:只有中国参加,许多国际问题才能彻底解决。所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

[过渡]: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同时也标志着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已经不可能维持下去了,那怎么办呢? 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与此同时,中苏联不断恶化,中国也开始改变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改善与美国的外交政策,这就有了70年代中国外交的第二大成果

毛主席还提出了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

2、中美关系正常化(1)历史背景(2)尼克松访华(3)中美建交

[讲解]:两个原本对立的国家要改善关系,期间的过程当然会比较曲折。过程我就不讲了,同学们阅读教材P120至P121一二段,注意这时发生的外交事件有1970年的斯诺夫妇访华,1971年的兵乓外交和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方共同签署《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79年正式建交。

[补充]:中国虽然与美国建交了,但是,我们知道两国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和谐。到今天为止,美国还时不时用台湾问题和所谓的人权问题骚扰一下中国,甚至在99年还把中国驻南斯拉夫的大使馆给炸了。可是骚扰归骚扰,美国始终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这是中美复杂的关系。

[过渡]: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一向对美国亦步亦趋的日本,虽然难堪,也不得不开始发展与中国友好合作的关系。1972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与中方共同签订《联合声明》实现了

3、中日建交

[补充]:相对于复杂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更加复杂。那么今天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提示]:日本政府不愿深刻反省侵华罪行,不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做出书面道歉,甚至近年来日本的领导人还接二连三地参拜靖国神社。[讲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影响,同学们在书上划划: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过渡]:这是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果,确切地说是70年到78年改革开放以前所取得的成就。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努力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四部分,归纳一下,中国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哪些成就。[提示]:A、加入世贸组织WTO 01年底 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PEC C、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02年

[讲解]:加入这些组织,一方面表现了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的也表面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过渡]: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面,中国有做出了哪些努力呢?请同学们阅读最好一部分内容,归纳一下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提示]:A、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如与俄、美、日、法等国建立“伙伴关系” B、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五国一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C、支持联合国的工作。总结:

新中国50多年的外交历程贯穿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50年代中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至今仍然实用。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使中国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教学过程

导入: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苏联的解体,不仅给原苏联各共和国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经济上的冲击,而且对整个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联的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政治格局将向何方发展?世界形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授课过程

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

1、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1)改革背景: 苏联经历了数次改革未能奏效,落入严重的 政治经济困境。2)戈氏改革,①内容

经济改革,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追求西方化的人道和民主,实质是放弃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改变。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②影响

导致民族纷争、政治斗争、加盟共和国独-立,最终导致国家、党和社会制度三合一的灭亡。戈改革中的民主社会主义和政治多元化也成为引起东欧发生剧变的重要外部原因。外交:放弃同美国全面对抗国内政局失去控制,民族纷争,苏联开始解体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 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从1989年开始,大多数国家纷纷实行多党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府。标志波兰政治经济体制的剧变。图为议会大选时,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取代了雅鲁泽尔斯基接管政权。(2)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过程: ①一些加盟共和国率先独-立(波罗的海三国)② 8.19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关于苏联“八一九事件”

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觉得修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总统。紧接着立陶宛宣布独-立,之后,又有10个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 认可和苏联瓦解的开始。条约20日签署,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软禁了戈尔巴乔夫,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就是“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③ 独联体的成立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要求取消苏联。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国家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联体首脑会议。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标志着独联体的建立。④ 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从法律上宣布苏联解体

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 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⑴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与动荡局面并存。⑵原因: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对峙,大国间的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和,所以和平是主流。②但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国际力量对比失去均衡,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③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④加上恐怖主义危害世界,所以世界并不太平。

2、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 ⑴格局特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⑵影响因素: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2、当前世界格局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展。探究

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我们应该怎样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总结

上一篇:推进课堂变革实践感悟下一篇:管线事故整改报告